水生棒状杆菌所致脑炎一例

水生棒状杆菌所致脑炎一例

一、水生棒状杆菌引起脑炎1例(论文文献综述)

许洁[1](2021)在《甘肃省青藏高原地区野生旱獭和黄鼠三种肠道原虫感染及基因分型研究》文中指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um spp.)、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duodenalis,简称贾第虫)以及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为三种常见的人兽共患肠道原虫,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宿主。感染宿主可排出含有卵囊、包囊或孢子的粪便污染周围环境、食物和水,人或动物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者与感染宿主直接接触等途径获得感染。感染可引起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目前,已在多种啮齿类动物中检测到人兽共患肠道原虫,表明啮齿类动物可作为人体肠道原虫感染的传染源。喜马拉雅旱獭和阿拉善黄鼠为青藏高原草原地区常见野生啮齿类动物,其体积小,活动范围广,携带多种病原体,栖居地与人类、家畜以及其他野生啮齿类动物相重合。截至目前,尚未见喜马拉雅旱獭和阿拉善黄鼠体内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分子特征及种群结构等的研究报道。目的:本研究对甘肃省青藏高原地区野生喜马拉雅旱獭和阿拉善黄鼠体内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状况及分子特征进行研究,初步弄清调查地区这三种常见的肠道原虫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型/亚型特征;同时对该地区喜马拉雅旱獭和阿拉善黄鼠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本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以了解毕氏肠微孢子虫群体遗传结构、亚群结构及传播方式等。方法:随机选取甘肃省青藏高原地区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张掖地级市和白银市会宁县五个地区作为样本采集点,于2017年6月—9月,使用捕鼠器捕捉获得啮齿类动物共498只,其中399只喜马拉雅旱獭,包括碌曲县99只、肃南县100只、夏河县102只和张掖市99只;99只阿拉善黄鼠,均采自会宁县。随后依据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内对498只啮齿类动物施行高浓度CO2安乐死,剖杀,取肠道内容物,并提取DNA。基于隐孢子虫小亚基核糖体RNA(SSU rRNA)基因位点进行巢氏PCR扩增,对PCR扩增阳性样本,进一步运用gp60基因位点进行亚型分型。基于贾第虫的bg、gdh、tpi位点进行巢氏PCR扩增及基因分型。基于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核糖体RNA(rRNA)基因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区)进行巢氏PCR扩增,随后通过微卫星位点(MS1,MS3,MS4)和小卫星位点(MS7)的巢氏PCR扩增及扩增产物序列分析,对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本进行MLST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隐孢子虫总检出阳性率为2.2%(11/498),其中喜马拉雅旱獭和阿拉善黄鼠阳性率分别为2.5%(10/399)和1.0%(1/99)。经序列分析,11个隐孢子虫阳性样本被鉴定为4种基因型:喜马拉雅旱獭鉴定为3种新基因型,分别为marmot genotype Ⅰ,marmot genotype Ⅱ 以及 marmot genotype Ⅲ,其中 marmot genotype Ⅰ为优势基因型(70.0%,7/10)。阿拉善黄鼠中鉴定出1种已知基因型horse genotype。进一步对隐孢子虫horse genotype阳性样本进行gp60位点扩增,鉴定出新的horse genotype亚型,命名为VIbA10。基于至少一个位点的扩增结果,贾第虫总阳性率为1.6%(8/498),其中喜马拉雅旱獭和阿拉善黄鼠的阳性率分别为1.5%(6/399)和2.0%(2/99),序列分析鉴定为集聚体A、B和E,集聚体B为该地区优势集聚体(75.0%,6/8)。而基于不同位点的扩增效率不同:gdh位点成功扩增5份样本,鉴定出4个集聚体B及1个集聚体E;by位点成功扩增7份样本,鉴定出1个集聚体A、5个集聚体B和1个集聚体E;tpi位点扩增失败,未获得阳性样本。毕氏肠微孢子虫总阳性率为10.0%(50/498),其中喜马拉雅旱獭的阳性率为11.8%(47/399),阿拉善黄鼠阳性率为3.0%(3/99)。经序列分析,50个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本鉴定出7种基因型,包括1种已知基因型YAK1,以及6种新基因型(ZY37,HN39,HN96,SN45,XH47,ZY83),其中新基因型 ZY37 为该地区优势基因型(54.0%,27/50);7个基因型均属于人兽共患的Group 1。共3份样本存在肠道原虫的混合感染,均来自张掖市喜马拉雅旱獭,1份为毕氏肠微孢子虫与隐孢子虫混合感染,2份为毕氏肠微孢子虫与贾第虫混合感染,对50个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本进一步进行MLST分析,结果在MS1、MS3、MS4和MS7位点分别有25、26、22、31个阳性样本被成功扩增,鉴定出2、2、8、5种基因型。共18个样本在5个位点(ITS、MS1、MS3、MS4和MS7)均成功扩增,构成9个多位点基因型(MLGs)。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该研究地区毕氏肠微孢子虫总群体为克隆性群体结构,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形成2个毕氏肠微孢子虫群体亚群,亚群1为流行性结构,亚群2为克隆性结构,表明喜马拉旱獭中毕氏肠微孢子虫存在流行性和克隆性两种传播方式;而不同亚群间未见群体隔离或地理隔离。结论:甘肃省青藏高原地区喜马拉雅旱獭和阿拉善黄鼠均存在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本研究首次在啮齿类动物中检测到隐孢子虫horse genotype及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YAK1,扩大了其宿主范围,并鉴定出3种新的隐孢子虫基因型和1种新的horse genotype亚型,6种新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此外,经MLST分析获得该地区毕氏肠微孢子虫为克隆性群体结构,并形成流行性和克隆性2个亚群。研究结果为评估这三种肠道原虫的人兽共患风险、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公共卫生意义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制定针对当地特点的寄生虫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涂相林,饶建峰[2](2018)在《棒状杆菌属脑膜炎一例》文中提出患者男,38岁,厨师,因"步态失衡5 d,发热1 d"于2017年8月10日凌晨入院。患者于5 d前因酗酒,上消化道出血,出现四肢乏力,步态不稳,伴肢体不自主抖动,当时未予治疗,至入院前1 d发热,体温38.3℃,无畏寒、寒战,偶有咳嗽,无咳痰,无腹痛、腹泻,在当地医院就诊,拟"酒精性肝硬化及脑病"转入南昌大学附属感染病医院治疗。既往有饮酒史10余年,近4年饮酒量增加,未婚未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

郭玉荣[3](2014)在《东北虎迁地保护研究及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是拯救濒危物种的两个主要途径。我国对东北虎(P.t.altaica)这一全球濒危物种,采取了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拯救措施。就地保护主要通过建立与俄罗斯毗邻的自然保护区和进行大范围森林栖息地的恢复。迁地保护方面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建立东北虎迁地保护繁育中心,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截至2012年,已成功饲养繁育东北虎3212只,积累了珍贵的东北虎迁地保护数据和经验。研究自2009年开始,选择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为研究地,应用问卷调查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回归模型等方法对东北虎迁地保护中的种群分布格局,种群繁育管理,种群谱系管理,种群疾病防治,疫源疫病防控,科普教育管理以及种群的野化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策略分析。结果如下:(1)东北虎种群遗传管理过程中谱系记录保存完整,采取的标识方法有耳标标识、东北虎虎皮纹理特征、微芯片标记、雪地足迹指标测定、DNA个体识别技术等。从最初的人工谱系记录逐渐发展到把微卫星DNA分析技术纳入到遗传管理中,在遗传多样性监测、繁殖核心种群构建、繁殖体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保障了种群的健康发展,提升了遗传多样性的保存能力。(2)东北虎种源繁育的主要优势是种源储备充足,维持了一个可持续、稳定、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储备种源。东北虎奠基种群来源清楚,种源繁育严格,繁殖后代血统纯正,前期扩大种群数量采取一年两胎的办法,后期发展核心种群,利用DNA技术,采取精生精育策略,性比维持在1:1左右。(3)圈养东北虎的产子年龄、妊娠期长度和胎成活率等繁殖参数与野生虎没有显着差异,而产子间隔、胎产子数在圈养条件下有所改变。圈养虎首次产子年龄平均为4.1岁,野生虎为4±0.4岁。平均产子间隔为384.9天,而野生东北虎约为650.92天,相差较大。东北虎平均的胎成活率为58.02%,野生东北虎幼崽出生一个月内的胎成活率为53%-59%。圈养虎的胎产子数平均为2.96只,高于野生虎的2.4±0.6只(P=0.034)。平均妊娠期为108.22天,成功受孕的交配期平均为9.4天,与野生虎交配、妊娠期相近。(4)疾病是威胁野生东北虎和圈养虎及大型猫科动物种群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圈养虎的疾病研究非常重要,将来可用于野生种群的疾病防治。除基础仪器设备及实验室设施外,需要不断完善医疗技术手段,并且需要与国内外科学研究机构合作攻克疫病方面的科学难题,建立并培养专业科研团队。(5)迁地环境下,如果对虎粪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给空气、水、土壤造成污染,并传播疾病,研究发现虎粪可作为有机肥,较其他家畜粪便的有机质、水分、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更高。pH值趋于中性,更能够满足微生物发酵要求。虎粪能够改善土壤中的氮和磷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虎粪的有效利用能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6)圈养虎在野化训练的过程中对猎物种类的反应差异并不显着,对投入的活体猎物,如鸡、猪、羊、牛,其反应大致相同,没有特殊偏好。在野化训练过程中,东北虎对猎物都能产生捕食反应,主动追击猎物。通过连续三年的初步野化训练,圈养东北虎从不会捕食猎物到能够主动追捕猎物,其捕食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捕食效率也随着野化训练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7)人工饲养繁殖的东北虎,特别是展区的笼养虎个体,生活空间狭小,饲喂食物为牛羊肉,常年处于与游人近距离接触的嘈杂环境中,大大降低了紧张程度和恐惧感,丧失了参与捕食、警戒、隐蔽等行为活动。半散养东北虎具有较大面积的空间,与人直接接触的机率相对较小,并且经常有机会捕食投入的活动物,因此其机警程度和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增强,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和年龄东北虎的反应并没有明显差异。(8)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东北虎迁地保护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和科普宣传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普教育方式采取了多元化教育模式。开展东北虎认养活动主题鲜明、具有特色。东北虎观赏旅游,一方面发挥了科普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成为很有发展前景的旅游产业项目,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和筹集东北虎保护经费的重要举措。(9)应用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体系对东北虎迁地保护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管理有效性能力总体趋于良好。但国家和地方的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资金渠道不畅、经费短缺是“猫科中心”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在东北虎野化训练和重引入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10)东北虎野化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没有东北虎保护区建设野化训练场进行野化训练,结合东北虎迁地保护的内涵,在自然保护区选择建立野化训练场,对如何建立野化训练总体布局、附属设施进行阐述,构建管理评价理论体系包括3个阶段目标,6个层次,16个分系统,50个具体指标,180个二级指标,以对未来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的有效管理进行评估。

安东善,王树岐[4](2013)在《肾病综合征继发水生棒状杆菌肺部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提高对水生棒状杆菌所致感染的认识,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1例经病理及肺组织细菌学培养、血培养、胸腔脓液培养确诊的水生棒状杆菌感染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39岁,因"发热、咳嗽、咳痰、右侧胸背部疼痛"10d于2012年8月17日人院。人院前曾诊断为"肺炎",静脉滴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人院后在磁共振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组织活检及肺组织细菌学培养、胸腔脓液培养以及血培养确诊为水生棒状杆菌肺炎合并脓胸及败血症。经胸腔脓液引流,静脉滴注万古霉素等治疗痊愈出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均未检索到水生棒状杆菌肺炎合并脓胸及败血症病例。结论水生棒状杆菌肺炎合并脓胸及败血症罕见,确诊需要病理及肺组织细菌学培养、血液培养及胸腔脓液培养;胸腔冲洗引流及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效果好。

华丽[5](2013)在《斑点叉尾鮰源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生物特性分析及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由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引起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给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水、肠炎和内脏器官的广泛出血。目前对维氏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本试验对斑点叉尾鮰源维氏气单胞菌的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 ECP)活性成分和致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弄清楚维氏气单胞菌ECP的活性及ECP对斑点叉尾鮰的致病作用,为阐明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资料。本试验采用平板扩散法对斑点叉尾鮰源维氏气单胞菌(JF490068)ECP的活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菌ECP具有脂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卵磷脂酶活性、DNA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不具有淀粉酶活性、明胶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本试验测定了ECP对多种动物红细胞的溶血性的溶血谱,试验结果表明ECP对鸡、鸭红细胞无溶血活性,对人、斑点叉尾鮰、兔等其他多种动物红细胞具有溶血活性。维氏气单胞菌ECP对斑点叉尾鮰的致病性试验表明,ECP对斑点叉尾鮰具有明显的致病性。接种鱼临床表现为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离群独游;鱼体表面黏液增多并出现褪色斑,腹部、下颌、鳍条基部充血、出血,眼球充血,并在接种24h后陆续出现死亡。剖检后发现脑膜轻度充血,肝脏轻度肿大有出血点,脾脏表面粗糙,肠壁变薄、肠道内大量黄色黏液,心脏有出血点,肾脏出血。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心肌纤维横纹消失、断裂,心外膜水肿,外膜下可见弥散的红细胞;肝组织淤血明显,肝细胞广泛性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局部肝细胞坏死溶解;脾正常结构消失,白髓区域出血面积减少,淋巴细胞显着减少结缔组织增生;红髓区淤血明显,白髓和红髓分界不明显:肾间质出血,局部可见增生的结缔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甚至坏死脱落;胃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层裸露;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层弥漫性分布有大量红细胞;脑表现为非化脓性脑炎,脑组织水肿、组织间隙增宽,脑膜水肿游离,毛细血管淤血,小胶质细胞增生、呈典型的噬神经元现象;鳃小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并出现一定程度增生,局部呼吸上皮水肿游离,局灶性坏死、脱落。

范方玲[6](2010)在《四川地区斑点叉尾鮰几种重要细菌性疾病病原检测及病原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84年,斑点叉尾鮰被引进我国后,现已推广到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广东等全国30多个省市,并在一些省市形成了相当的养殖规模。同时,四川省也是斑点叉尾鮰养殖大省,其年产量逐渐增加。但近年来,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养殖密度的提高和一些区域养殖水环境恶化,养殖品种质量下降和药物的滥用,四川省的养殖斑点叉尾鮰不断发生大规模的疾病,给斑点叉尾鮰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弄清四川省养殖斑点叉尾鮰重要细菌性疾病病原的种类,准确鉴定和监测常见病原,为更好防控斑点叉尾鮰疾病奠定基础,本研究在2007年~2008年对四川省眉山市、德阳市、绵阳市、简阳市地区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场自然发生的细菌性疾病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对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培养、形态与菌落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特征鉴定;同时选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的测定、分析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和构建系统发生树;结合表型特征鉴定结果及细菌发育学分析的结果进行分离菌的种属判定。通过对细菌性疾病的发病季节、易感鱼体重、发病率及死亡率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调研与检验,明确相应疾病的发病情况与病理变化特征等。结果表明四川地区斑点叉尾鮰几种重要细菌性病原为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及鲁氏耶尔森氏菌。其中眉山、德阳和简阳地区养殖斑点叉尾鮰的几种重要细菌性疾病病原主要为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而绵阳地区养殖斑点叉尾鮰重要细菌性疾病病原除维氏气单胞菌感和嗜水气单胞菌外,还有首次在国内从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到的鲁氏耶尔森氏菌。斑点叉尾鮰几种重要细菌性疾病在整个养殖过程均可能发生,但在每年的3月~10月发病最为集中。经过对分离鉴定的菌株进行对常用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测定,明确了被检菌株的药物敏感情况,由不同细菌引起的斑点叉尾鮰疾病,其药物敏感性各有不同。维氏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氟哌酸、环丙沙星、四环素和强力霉素敏感。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氟哌酸、环丙沙星、强力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新霉素敏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氟苯尼考、氟哌酸、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和多粘菌素B敏感。鲁氏耶尔森氏菌对氟苯尼考、氟哌酸、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

章龙[7](2009)在《厦门蚊种调查与白纹伊蚊种群构建及其生物学特征和毒理学的研究》文中提出本学位论文从2008年4月-2008年11月对厦门吸血双翅目(蚊业科)的蚊种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共发现6种蚊虫,分属于2族,3属,4亚属。蚊种鉴定为:致倦库蚊(Culex fatigans Wiedemann,1828)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 Giles,1901)拟态库蚊(Culex mimeticus Noé,1899)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Skuse,1894)乳点伊蚊(Aedes macfarlanei,1914)中华按蚊(Anopheles(A.)hycanus var.sinensis)实验室内对厦门白纹伊蚊进行了种群的建立,探索出实验室内蚊虫饲养的良好条件,现已繁殖了6代。对生活史中各个时期的特征进行了生物学特征的观察,并对虫卵孵化率、蛹化率、羽化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实验室饲养的厦门白纹伊蚊孵化率较高,而且较稳定;幼虫的成活率平均达到98.2%;蛹化率达到90%以上;羽化率97.2%以上;雄蚊可存活14-38天,雌蚊可达20-62天。对白纹伊蚊产卵习性的试验发现其产卵喜欢在粗糙的产卵介质表面、喜欢在容器背景较暗的容器中产卵。最后,我们分别用铜Cu、汞Hg、三甲基锡Sn(CH3)3对白纹伊蚊的第2、4期幼虫和卵进行急性毒理试验,计算其24h-LC50。Cu2+对白纹伊蚊第2期幼虫的24h-LC50为175.67 mg·L-1,对第4期幼虫的24h-LC50为282.42 mg·L-1。Ug+对白纹伊蚊第2期幼虫的24h-LC50为10.47 mg·L-1,对第4期幼虫的24h-LC50为18.64 mg·L-1。Sn(CH3)3对白纹伊蚊第2期幼虫的24h-LC50为2.19 mg·L-1,对第4期幼虫的24h-LC50为2.92 mg·L-1。Cu2+、Hg+、Sn(CH3)3对白纹伊蚊虫卵孵化率存在一定的影响,都低于对照组,但足彼此之间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白纹伊蚊幼虫对于Cu2+、Hg+、Sn(CH3)3的耐受性从大到小为Cu2+、Hg+、Sn(CH3)3。不同龄期的幼虫对于同一种毒液的24h-LC50存在差异,对于毒液的耐受力也不同。

王丽云[8](2008)在《外感热病(流感样病例)临床证候学观察》文中研究指明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类发生从感冒、咽喉炎、主气管炎、支气管炎到肺炎的全气道感染,同时又是慢性气流限制性疾病急性加重的重要感染性因素之一。人群普遍易感。流行性感冒属中医“时行感冒”范畴,临床多从“六经”、“卫气营血”论治,中医中药具有临床疗效显着、副作用小等优势。既往研究多关注小儿上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而对成年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研究较少,且临床辨证论治规范不甚统一,为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流感中医证候学分布特点、中医证型特点以及治疗及预防的研究势在必行。中医症状、证候学观察结果显示:人群发病前多有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因素存在,如受凉、劳累、与发热病人接触及饮食等因素;发病前多出现“火热上炎”的表现;发病时普遍出现恶寒发热汗出、咽痛咽痒等邪犯肺卫之象。发病人群以正常型体质及阴虚型体质为主,临床有典型的风寒或风热表现者,同时也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寒热错杂的表现。本观察为继续深入研究成人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证候学特点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同时也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病毒类型与证候学特点的关系、体质类型与疾病传变的关系等等。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谷永清[9](2005)在《中国近代防疫述论》文中研究表明古代中国,有上层社会崇尚的个人养生,而无政府组织的民众防疫。中国近代防疫事业是在20 世纪初才逐步兴起的。中国近代防疫事业发轫于来华医学传教事业,后作为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些城市和地区推广,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初步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的增多、医学传教事业的兴起及租界欧风美雨的熏陶,近代防疫思想、手段逐渐为民众、士绅及统治者所认可、接纳和效仿。 “清末新政”正式将“防疫”确立为国家一项重要职能。民政部、巡警局(警察局)是当时职能防疫部门。清政府利用近代防疫手段成功扑灭了一些中小型瘟疫。但因国家防疫力量薄弱,机构不健全,民众缺乏教育,政府在应对大型瘟疫流行方面还力不从心,防治效果不理想。1910-1911 年满洲鼠疫大流行,尽管最后被清廷扑灭,但国家元气大伤,统治削弱,不足半年辛亥革命爆发,统治中国近300 年的清王朝随之覆灭。从某种意义讲,瘟疫加速了旧政权消亡。北京国民政府对防疫工作较为重视,颁布了一系列防疫法规、法令,成立了中央防疫处等机构,自主生产疫苗、血清等防疫制品。政府防疫能力逐渐增强,扑灭晋、绥鼠疫即是例证。这时期,政府防疫职责更明确,医学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学校卫生教育、设施进一步推广,群众卫生防疫宣传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连年战乱,政府更迭频繁,乡村社会无序,许多防疫法规没有在基层得到真正实施,社会抗疫能力比较弱,恶性疫病流行时有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我国防疫事业得到较大发展。防疫法规、法律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专职卫生防疫部门从中央延伸至县乡,防疫宣传和教育有计划地推广,疫情报告制度基本确立,入伍、入学体检成为惯例,疫苗注射被强制执行,公共卫生设施成为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防疫重点已从疫后“阻变”调整到疫前“预

冯福民[10](2003)在《我国艾滋病病毒B’、B/C亚型流行株的表型分析、全基因组克隆及gp41主要抗原表位研究》文中提出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导致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病原体。截止至2002年年底,全球存活的HIV感染者已经达到4200万人。我国HIV/AIDS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估计HIV感染者已经达到100万人。HIV分为HIV-1和HIV-2型,HIV-1的M群至少包含11个亚型,其中B’和B/C重组亚型是我国的主要流行株。对我国的HIV流行株进行系统的表型分析、基因组研究和表位鉴定是研究我国HIV疫苗、诊断方法和致病机理的基础,我国至今对B’和B/C重组亚型毒株缺乏这样系统的研究。本文对我国HIV-1B’和B/C亚型毒株进行了表型分析、全基因组克隆及及序列测定。对B’亚型毒株gp41的主要抗原表位进行了研究。 1.我国艾滋病病毒B’、B/C亚型流行株的表型分析 HI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其突变频率比DNA病毒高100万倍。高突变性导致HIV复杂的表型特征,HIV-1表型决定感染宿主细胞时使用辅助受体的类型,分为M嗜性、T嗜性和双嗜性。HIV-1感染的早期多为M嗜性,晚期转变成T嗜性或双嗜性,而决定病毒细胞嗜性的区域位于HIV-1gp120,其中V3环起主要作用。我们从来自河南的一份有偿献血者血液中成功分离到一株HIV-1B’亚型毒株(CNHN24),对病毒基因突变与细胞嗜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A.将HIV-1感染者的PBMC与健康人PBMC混合共培养,分离出HIV-1 CNHN24株,证明这是一株嗜巨噬细胞,呈快/高型复制的病毒,分析了V3环基因序列突变与细胞嗜性变化的关系; B.将感染HIV-1 CNHN24株的PBMC与MT4细胞共培养,使毒株由嗜巨噬细胞,使用CCR5辅助受体转变为嗜T细胞,使用CXCR4辅助受体; C.HIV-1 CNHN24株已经在人传代T淋巴细胞株MT4细胞中稳定传16代,TCID50维持在108的高滴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D.序列分析表明,在细胞嗜性改变的同时,H工v一1 CNHN24株的V3环序列发生 了明显的变化,核普酸序列的突变率达到17%;E.经PBMC和MT4细胞培养后,培养上清中的病毒基因与细胞基因组中前病毒 DNA的V3环序列完全一致;F.分析了病毒由M嗜性转变为T嗜性的V3环氨基酸突变特征,突变率为9%。 突变位点位于V3环的第4、11、13、14、24、27、32位,其中第11、14、 27和32位氨基酸电荷变化明显。2.我国艾滋病病毒B’、B/C亚型流行株全基因组克隆 我国H工V流行株全基因组序列的报道较少,尚未见在国内实验室完成Hlv全基因组克隆的报道。我们利用RACE法确定了病毒mRNA的3’端和5’端序列,设计了两条特异性引物,以CNHN24病毒感染细胞的前病毒基因组为PCR扩增的模板,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A.建立了扩增H工v一1全基因组技术平台;B.首次在国内实验室构建了H工V一IB’亚型CNHN24株的全基因组克隆;C.全基因组克隆测序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AY180905;D.通过V3环序列分析确定CNHN24克隆为H工V一IB’亚型,氨基酸序列比对发 现在九个位点发生氨基酸替换;E.Gag、Pol、Vpr和Vsf基因与RL42株的一致率达到95.42%97.08%,但gpzZo 的氨基酸一致率只有64.6%;F,进化分析显示CNHN24株与国内RL42株的遗传距离最近。 扩增低拷贝基因的长片段链是长链PCR技术面临的一个难点,融合PCR方法是解决这一困难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我国HIV一IB/C亚型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首先将02CNHN01株病毒全长基因分成6段相互部分重叠的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再以融合PCR方法依次将相邻两个片段融合在一起。主要结果如下:A.建立了H脚一IB/C亚型全长基因组DNA分子的融合PCR方法;B.利用融合PCR方法成功克隆了H工V一IB/C亚型(OZCNHN01株)全基因组;C.CZ一V3区序列与H工V一IC亚型国际参考株一致率为97.14%,与国内HIV一1 B/C亚型株的一致率为95.41%96.33%;D.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毒株的序列与国内 HIVl 北亚型98CN009株聚在一 起,而98CN009株序列则与93IN101株聚在一起。E.序列分析发现部分位点有HIV-IB亚型重组,确定 02CNHN01株为mV-IB/C 重组型。3.我国艾滋病病毒B’亚型流行株PP41主要抗原表位研究 噬菌体展示技术已被证明为研究蛋白质与其配体相互关系很有效的工具。本实验中,我们通过人抗HIV-IB’亚型PP41多克隆抗体,筛选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将得到的表位及两个表位的串联体与噬菌体厂*蛋白的I~11结构域在PoE30载体中表达,用纯化的表达蛋白检测HIV感染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证实了表位抗原和串联表位抗原用于* 抗体检测的可行性。主要结果如下:A.制备了N工*1**1表达抗原亲和层析柱:B.从我国HIV+’亚型感染者血清中纯化了抗PP41多克隆抗体;C.从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中筛选到位于gP41免疫优势区588~597aa的3 个表位 ph32PI、ph33PI和 Dh39PI;D.将Ph39PI与文献报道的一个HIV-lgP41表位串联连接;E.将 4个表位分别插入到噬菌体厂 11蛋白的 I~11结构域中,在 PQE30载体 中实现表达;F.纯化的表达蛋白可用于检测HIV-1感染者血清中的抗体

二、水生棒状杆菌引起脑炎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生棒状杆菌引起脑炎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青藏高原地区野生旱獭和黄鼠三种肠道原虫感染及基因分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隐孢子虫
        1.1.1 隐孢子虫概述
        1.1.2 隐孢子虫形态及生活史
        1.1.3 隐孢子虫基因分型工具
        1.1.4 隐孢子虫在中国啮齿类动物中的流行情况
        1.2 贾第虫
        1.2.1 贾第虫概述
        1.2.2 贾第虫形态及生活史
        1.2.3 贾第虫基因型分型工具
        1.2.4 贾第虫在中国啮齿类动物中的流行情况
        1.3 毕氏肠微孢子虫
        1.3.1 毕氏肠微孢子虫概述
        1.3.2 毕氏肠微孢子虫形态及生活史
        1.3.3 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分型工具
        1.3.4 毕氏肠微孢子虫在中国啮齿类动物中的流行情况
        1.4 毕氏肠微孢子虫多位点序列分型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1.4.1 毕氏肠微孢子虫多位点序列分型
        1.4.2 毕氏肠微孢子虫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 甘肃省青藏高原地区野生喜马拉雅旱獭和阿拉善黄鼠隐孢子虫感染和基因分型
    1 材料
        1.1 样本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肠道内容物样本DNA提取
        2.2 隐孢子虫PCR扩增
        2.2.1 隐孢子虫SSU rRNA位点巢氏PCR扩增
        2.2.2 隐孢子虫gp60位点巢氏PCR扩增
        2.3 巢氏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2.4 巢氏PCR扩增产物鉴定
        2.4.1 琼脂糖凝配置
        2.4.2 琼脂糖凝胶电泳
        2.5 巢氏PCR扩增阳性产物测序
        2.6 基因序列分析
        2.7 系统发育分析
        2.8 伦理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
    3 结果
        3.1 隐孢子虫阳性率
        3.2 隐孢子虫虫种/基因型与同源性分析
        3.3 隐孢子虫基因亚型分型及系统发育分析
    4 讨论
        4.1 中国野生啮齿类动物隐孢子虫检出率
        4.2 啮齿类动物隐孢子虫虫种/基因型亚型分型
        4.3 隐孢子虫亚型分型
    5 小结
第二部分 甘肃省青藏高原地区野生喜马拉雅旱獭和阿拉善黄鼠贾第虫感染和基因分型
    1 材料
        1.1 样本来源
        1.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贾第虫bg,gdh,tpi位点巢氏PCR扩增
        2.2 巢氏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2.3 巢氏PCR扩增产物鉴定及阳性产物测序
        2.4 基因序列分析
        2.5 伦理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
    3 结果
        3.1 贾第虫阳性率
        3.2 贾第虫集聚体及同源性分析
    4 讨论
        4.1 中国啮齿类动物贾第虫检出率
        4.2 中国啮齿类动物贾第虫集聚体分析
    5 小结
第三部分 甘肃省青藏高原地区野生喜马拉雅旱獭和阿拉善黄鼠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和基因分型
    1 材料
        1.1 样本来源
        1.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毕氏肠微孢子虫ITS位点巢氏PCR扩增
        2.2 巢氏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2.3 巢氏PCR扩增产物鉴定及阳性产物测序
        2.4 基因序列分析
        2.5 系统发育分析
        2.6 伦理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
    3 结果
        3.1 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率
        3.2 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特征及同源性分析
        3.3 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系统发育分析
    4 讨论
        4.1 啮齿类动物中毕氏肠微孢子虫检出率
        4.2 啮齿类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分析
        4.3 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系统发育分析
    5 小结
第四部分 野生喜马拉雅旱獭和阿拉善黄鼠毕氏肠微孢子虫多位点序列分型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1 材料
        1.1 样本来源
        1.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毕氏肠微孢子虫微卫星和小卫星位点扩增
        2.2 巢氏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2.3 巢氏PCR扩增产物鉴定及阳性产物测序
        2.4 基因序列分析
        2.5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2.6 亚群结构分析
    3 结果
        3.1 毕氏肠微孢子虫微卫星和小卫星位点扩增结果
        3.2 毕氏肠微孢子虫多位点基因型
        3.3 毕氏肠微孢子虫群体遗传结构
        3.4 毕氏肠微孢子虫亚群结构
    4 讨论
        4.1 毕氏肠微孢子虫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4.2 毕氏肠微孢子虫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4.3 毕氏肠微孢子虫亚群结构分析
    5 小结
结论与创新点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东北虎迁地保护研究及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中国东北虎的分布与数量
        1.1.2 中国东北虎致危因素分析
        1.1.3 中国东北虎就地保护措施
    1.2 研究意义
        1.2.1 东北虎迁地保护概述
        1.2.2 研究地——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概况
        1.2.3 东北虎的未来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东北虎迁地保护种群研究
    2.1 引言
    2.2 东北虎迁地保护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2.2.1 研究方法
        2.2.2 研究结果
        2.2.3 讨论
        2.2.4 小结
    2.3 东北虎迁地保护种群的遗传管理及效果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结果
        2.3.3 讨论
        2.3.4 小结
    2.4 东北虎迁地保护种源繁育管理
        2.4.1 研究方法
        2.4.2 研究结果
        2.4.3 讨论
        2.4.4 小结
    2.5 东北虎种群繁殖参数分析
        2.5.1 研究方法
        2.5.2 研究结果
        2.5.3 讨论
        2.5.4 小结
3 东北虎疫病防控研究
    3.1 引言
    3.2 东北虎疾病防治分析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结果
        3.2.3 讨论
        3.2.4 小结
    3.3 东北虎疫源疫病防控
        3.3.1 研究方法
        3.3.2 研究结果
        3.3.3 讨论
        3.3.4 小结
4 东北虎迁地保护野化训练研究
    4.1 引言
    4.2 东北虎迁地保护捕食行为研究
        4.2.1 试验地点及条件
        4.2.2 研究结果
        4.2.3 讨论
        4.2.4 小结
    4.3 不同环境东北虎对人为干扰的反应
        4.3.1 试验地点及条件
        4.3.2 结果与分析
        4.3.3 讨论
        4.3.4 小结
5 东北虎科普教育与管理有效性研究
    5.1 引言
    5.2 东北虎迁地保护科普教育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结果
        5.2.3 讨论
        5.2.4 小结
    5.3 东北虎迁地保护管理有效性评价
        5.3.1 研究方法
        5.3.2 研究结果
        5.3.3 讨论
        5.3.4 小结
6 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结果
        6.3.1 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
        6.3.2 野化训练场设计研究
        6.3.3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概况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坤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斑点叉尾鮰源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生物特性分析及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维氏气单胞菌的研究现状
        1.1 分类地位
        1.2 生物学特性
        1.2.1 形态与培养特性
        1.2.2 生理生化
        1.3 分离鉴定
        1.4 致病性及致病机理
        1.4.1 感染宿主
        1.4.2 毒力因子
        1.5 维氏气单胞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2 细菌胞外产物(ECP)的研究进展
        2.1 胞外产物的组成与性质
        2.1.1 胞外产物各种蛋白酶
        2.1.2 气溶素
        2.1.3 肠毒素
        2.1.4 溶血素
        2.2 胞外产物酶活性的检测
        2.3 胞外产物的致病性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部分
    1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
        2.1 试验菌株
        2.2 试验动物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仪器
        2.5 主要培养基
    3 试验方案
        3.1 维氏气单胞菌的复苏
        3.2 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的制备
        3.3 胞外产物蛋白质总含量的测定
        3.4 胞外产物SDS-PAGE分析
        3.5 胞外产物酶活性分析
        3.5.1 蛋白酶活性检测
        3.5.2 溶血酶活性检测
        3.5.3 脂酶活性检测
        3.5.4 卵磷脂酶活性检测
        3.5.5 淀粉酶活性检测
        3.5.6 脲酶活性检测
        3.5.7 明胶酶活性检测
        3.5.8 DNA酶活性检测
        3.6 溶血性测定
        3.6.1 红细胞悬液制备
        3.6.2 胞外产物的稀释
        3.6.3 测定胞外产物溶血性
        3.7 胞外产物溶血谱测定
        3.8 胞外产物对斑点叉尾鮰致病性试验
        3.8.1 饲养管理
        3.8.2 试验分组
        3.8.3 眼观病变观察
        3.8.4 病理组织学观察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讨论
    1 试验结果
        1.1 细菌扩大培养
        1.2 胞外产物蛋白质含量测定
        1.3 胞外产物SDS-PAGE分析
        1.4 胞外产物酶活性测定
        1.5 胞外产物溶血谱测定
        1.6 胞外产物对斑点叉尾鮰的致病性试验
        1.6.1 临床症状观察
        1.6.2 组织病理学观察
    2 讨论与分析
        2.1 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SDS-PAGE分析
        2.2 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酶活性与致病机制
        2.3 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溶血谱
        2.4 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的致病性
    3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四川地区斑点叉尾鮰几种重要细菌性疾病病原检测及病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斑点叉尾鮰的几种细菌性病原
        1.1.1 气单胞菌属细菌
        1.1.2 爱德华氏菌
        1.1.3 链球菌
        1.1.4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1.1.5 柱状黄杆菌
        1.1.6 鲁氏耶尔森氏菌
    1.2 细菌性疾病防治的措施
        1.2.1 选择健康苗种
        1.2.2 优化环境因子,提倡无公害养殖
        1.2.3 合理调配营养饲料,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免疫力
        1.2.4 加强疾病检疫和监测体系的建设
        1.2.5 合理使用药物防治
        1.2.6 疫苗的使用
        1.2.7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斑点叉尾鮰病原维氏气单胞菌的检测及病原特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病鱼样品的采集
        2.2.2 病鱼检验
        2.2.3 细菌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2.2.4 细菌回归感染实验
        2.2.5 细菌表型特征鉴定
        2.2.6 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学分析
        2.2.7 菌种的归类判定
        2.2.8 药物敏感性测定
    2.3 结果
        2.3.1 发病情况
        2.3.2 细菌的分离与纯培养
        2.3.3 细菌回归感染实验
        2.3.4 细菌鉴定与分类位置的确定
        2.3.5 药物敏感性测定
    2.4 讨论
    2.5 结论
3 斑点叉尾鮰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及病原特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
        3.3.1 发病情况
        3.3.2 细菌的分离与纯培养
        3.3.3 细菌回归感染实验
        3.3.4 细菌鉴定与分类位置的确定
        3.3.5 药物敏感性测定
    3.4 讨论
    3.5 结论
4 斑点叉尾鮰病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检测及病原特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
        4.3.1 发病情况
        4.3.2 细菌的分离与纯培养
        4.3.3 细菌回归感染实验
        4.3.4 细菌鉴定与分类位置的确定
        4.3.5 药物敏感性测定
    4.4 讨论
    4.5 结论
5 斑点叉尾鮰病原鲁氏耶尔森氏菌的检测及病原特性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结果
        5.3.1 发病情况
        5.3.2 细菌的分离与纯培养
        5.3.3 细菌回归感染实验
        5.3.4 细菌鉴定与确定分类位置
        5.3.5 药物敏感性测定
    5.4 讨论
    5.5 结论
6 四川地区斑点叉尾鮰几种重要细菌性疾病分析
    6.1 材料和方法
    6.2 结果和讨论
        6.2.1 病原种类分析
        6.2.2 病原分布分析
        6.2.3 发病时间统计
        6.2.4 疾病的流行情况
        6.2.5 病原的敏感药物
    6.3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 Plate

(7)厦门蚊种调查与白纹伊蚊种群构建及其生物学特征和毒理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厦门吸血双翅目(蚊亚科)种类初步调查
    Ⅰ 前言
        1 蚊科分类鉴定特征概述
        2 蚊虫的生态习性
        3 吸血蚊类的危害
        4 厦门概述
        5 本文研究的意义
    Ⅱ 材料和方法
        1 采集时间及采集地点
        2 采集和保存工具
        3 蚊虫采集方法
        4 蚊虫标本的制作
        5 标本的分类鉴定
    Ⅲ 结果
        一.引言
        二.厦门蚊种分类地位及其主要特征
        蚊亚科 Culicinae
         库蚊族 Culicini
         库蚊属 Genus Culex Linnaeus,1758
         1.致倦库蚊 Culex(C.)fatigans Wiedemann,1828
         2.三带喙库蚊 Culex(C.)tritaeniorhynchus Giles,1901
         3.拟态库蚊 Culex(C.)mimeticus Noé,1899
         伊蚊属 Genus Aedes Meigen,1818
         覆蚊亚属 Subgenus Stegomyia Theobald,1901
         4.白纹伊蚊 Aedes(Stegomyia)albopictus(Skuse,1894)
         纷蚊亚属 Subgenus Finlaya Theobald,1903
         5.乳点伊蚊 Aedes(Finlaya)macfarlanei(Edwards,1914)
         按蚊族 Anophelini
         按蚊属 Genus Anopheles Meigen,1818
         6.中华按蚊 Anopheles(A.)hyrcanus var.sinensis
    Ⅳ 总结与讨论
第二部分 厦门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实验室的种群构建及生物学特征的观察
    Ⅰ 前言
        1 白纹伊蚊概述
        1.1 白纹伊蚊的季节动态
        1.2 白纹伊蚊孳生特点
        1.3 白纹伊蚊危害
        2 白纹伊蚊研究进展
        2.1 白纹伊蚊的扩散与种群建立
        2.2 白纹伊蚊的调查监测
        2.3 白纹伊蚊的防控
        3.本文研究意义
    Ⅱ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卵的收集与保存
        2.2 幼虫的饲养
        2.3 蛹的饲养
        2.4 成蚊的饲养
        2.5 成蚊的产卵习性研究
        3.数据处理
        3.1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3.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Ⅲ 结果
        1 白纹伊蚊形态学特征
        1.1 卵(Egg)
        1.2 幼虫(Larvae)
        1.3 蛹(Pupae)
        1.4 成蚊(Adult)
        2 白纹伊蚊的生活史
        2.1 卵的孵化率
        2.2 幼虫的成活率与蛹化率
        2.3 蛹期羽化率
        2.4 成蚊
        3 白纹伊蚊产卵习性
        3.1 颜色对白纹伊蚊产卵量的影响
        3.2 产卵介质表面粗糙度对白纹伊蚊产卵量的影响
        3.3 产卵器相对高度对白纹伊蚊产卵量的影响
    Ⅳ 讨论
第三部分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重金属、有机锡急性毒理学的研究
    Ⅰ 前言
        1 我国土壤、水体重金属及有机锡污染的现状
        2 重金属铜、汞、有机锡对动物和人体的危害
        3 本文研究的意义
    Ⅱ 材料方法
        1 材料
        2 急性毒理试验方法
        3 数据分析
    Ⅲ 结果与分析
        1 毒液对白纹伊蚊第2期幼虫的急性毒理试验
        1.1 铜(Cu~(2+))对白纹伊蚊第2期幼虫的24h-LC50
        1.2 汞(Hg~+)对白纹伊蚊第2期幼虫的24h-LC50
        1.3 三甲基锡对白纹伊蚊第2期幼虫的24h-LC50
        2 毒液对白纹伊蚊第4期幼虫的急性毒理试验
        2.1 铜(Cu~(2+))对白纹伊蚊第4幼虫的24h-LC50
        2.2 汞(Hg~+)对白纹伊蚊第4幼虫的24h-LC50
        2.3 三甲基锡对白纹伊蚊第4幼虫的24h-LC50
        3 毒液对白纹伊蚊虫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
        3.1 Cu~(2+)对白纹伊蚊虫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
        3.2 Hg~+对白纹伊蚊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3.3 三甲基锡对白纹伊蚊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Ⅳ 讨论
        1 Cu~(2+)对厦门白纹伊蚊第2、4期幼虫的毒性效应的比较
        2 Hg~+对于厦门白纹伊蚊第2、4期幼虫的毒性效应的比较
        3 三甲基锡对于厦门白纹伊蚊第2、4期幼虫的毒性效应的比较
        4 Cu、Hg、三甲基锡对白纹伊蚊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Ⅴ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外感热病(流感样病例)临床证候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综述一 外感热病(时行感冒)的中医认识
综述二 急性上呼吸道病毒的西医学认识
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方法
    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
        2、发病特点
        3、辨证分型
        4、体质与发病
    讨论
        1、资料分析
        2、病因病机
        3、证型分布特点
        4、体质学说与发病
        5、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表 流行性感冒临床证候观察表

(9)中国近代防疫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 选题意义、价值和作用
        1、理论意义
        2、学术价值
        3、现实作用
    (二) 学术史综述
    (三)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
        2、难点
        3、创新点
    (四) 相关界定
        1、“中国”
        2、“近代”
        3、“防疫”
        4、“述论”
    注释
一、近代防疫背景
    (一) 传统疫病
        1、流行特点
        2、种类
        3、防疫思想及手段
    (二) 近代疫病
        1、疫病诱因
        2、疫病频率
        3、疫病种类
        4、区域分布
        5、人群分布
        6、疫病与人口损失
    注释
二、近代防疫事业肇始(1901—1911)
    (一) 近代欧美防疫回顾
    (二) 教会与中国近代防疫兴起
        1、行医和医学教育
        2、防疫工作
    (三) 海关、租界防疫
        1、海关
        2、租界
    (四) 清政府防疫建设
        1、西医在中国兴起
        2、政府防疫工作
    (五) 东北鼠疫刺激下的防疫立法
        1、加快立法
        2、举例
    注释
三、近代防疫体系初步成型(1912-1927)
    (一) 防疫立法
        1、《陆军传染病预防规则》
        2、《传染病预防条例》
        3、《京汉铁路检疫暂行细则》
        4、其他防疫法规
    (二) 防疫职能部门
        1、内务府卫生司
        2、中央防疫处
        3、中央卫生会
        4、满洲瘟疫防治站
        5、警察厅
    (三) 监狱、军队和学校防疫建设
        1、监狱
        2、军队
        3、学校
    注释
四、近代防疫体系深化与完善(1927-1937)
    (一) 防疫立法
        1、《传染病防治法》
        2、行政建制中的防疫规定
        3、卫生行政法规
        4、交通防疫法规
        5、学校防疫制度
    (二) 卫生防疫部门
        1、中央
        2、地方
    (三) 城、乡防疫建设
        1、卫生实验区
        2、城市防疫建设
        3、县、乡、镇防疫建设
    (四) 民众卫生教育运动
        1、民众卫生意识
        2、公共卫生教育运动
        3、新生活运动
    注释
五、重大突发疫病防治举要
    (一) 1911 年东北大鼠疫
        1、社会反应
        2、政府防疫
        3、鼠疫扑灭
        4、大鼠疫影响
        5、大鼠疫成因
        6、鼠疫后的反思
        7、万国鼠疫会
    (二) 1918 年晋绥鼠疫
        1、政府防疫措施
        2、防疫阻力
        3、巩固成果及鼠疫扑灭
        4、防疫成功的原因
    (三) 1932 年全国大霍乱
        1、背景
        2、流行区域及规模
        3、防疫措施
        4、路在何方
    注释
六、防疫下的社会变迁
    (一) 制约防疫发展的因素
        1、客观条件
        2、迷信习俗
    (二) 防疫新风尚形成
        1、窗口示范
        2、主要内容
    注释
七、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我国艾滋病病毒B’、B/C亚型流行株的表型分析、全基因组克隆及gp41主要抗原表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我国艾滋病病毒B’、B/C亚型流行株的表型分析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我国艾滋病病毒B’、B/C亚型流行株全基因组克隆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我国艾滋病病毒B’亚型流行株gp41主要抗原表位研究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研究HIV的表位、抗体及特异性结合肽
文献综述二 小分子蛋白骨架提高噬菌体展示肽亲和力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水生棒状杆菌引起脑炎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青藏高原地区野生旱獭和黄鼠三种肠道原虫感染及基因分型研究[D]. 许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棒状杆菌属脑膜炎一例[J]. 涂相林,饶建峰.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8(01)
  • [3]东北虎迁地保护研究及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D]. 郭玉荣.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1)
  • [4]肾病综合征继发水生棒状杆菌肺部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J]. 安东善,王树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12)
  • [5]斑点叉尾鮰源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生物特性分析及致病性研究[D]. 华丽.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6]四川地区斑点叉尾鮰几种重要细菌性疾病病原检测及病原特性研究[D]. 范方玲.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7]厦门蚊种调查与白纹伊蚊种群构建及其生物学特征和毒理学的研究[D]. 章龙. 厦门大学, 2009(12)
  • [8]外感热病(流感样病例)临床证候学观察[D]. 王丽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9]中国近代防疫述论[D]. 谷永清. 山东师范大学, 2005(07)
  • [10]我国艾滋病病毒B’、B/C亚型流行株的表型分析、全基因组克隆及gp41主要抗原表位研究[D]. 冯福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3(04)

标签:;  ;  ;  ;  ;  

水生棒状杆菌所致脑炎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