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产区水生动物多样性与人民生计”国际研讨会在景洪召开

“水稻产区水生动物多样性与人民生计”国际研讨会在景洪召开

一、“水生动物多样性和水稻种植区民众生计”国际研讨会在景洪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史靖塬[1](2018)在《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态保护理念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当前城市地区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矛盾、乡村人口与建设用地基数大、城市扩张和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乡村人居环境面临更多的生态矛盾,成为国家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在我国西部省份如重庆山地区域,由于面临经济发展阶段相对落后,生态环境更加敏感脆弱,以及适应性规划的思想观念、建设方法与技术方法滞后等问题,亟需开展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生态规划与建设问题的基础上,在理论层面构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理论,并在实证层面探讨重庆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规划路径。首先展开对乡村人居传统生态观念及历史规律的梳理,分析当代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理论基础,借鉴人居环境科学空间层级观念,将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问题划分为“宏观—村域、中观—村落、微观—农宅环境”等3个层次。并进一步提出宏观村域层面的生态适应性控制路径、中观村域层面的生态适应性优化路径,以及微观农宅环境层面的生态适应性提升路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由6个部分组成。(1)论文沿着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思路,以重庆地区为例,展开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调查。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角度,提出乡村村域原生状态下良好的生态网络格局需要采取规划措施予以控制,乡村聚落规划结构生态要素层面有待进一步优化,以及乡村农宅环境生态营建活动还处于较低水平并有待提升等3个核心问题。(2)构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历史规律认知、现代理论基础认知、乡村规划的生态适应性机制分析及内容诠释,并提出对应三个层次的规划路径。首先,总结了乡村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时间发展规律和生态营建智慧。其次,研究生态适应性的理论基础,从整体指导意义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生态适应性理论,到不同空间层次的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适应性规划理论以及适宜技术理论。然后,分析内生机制、外部推动机制、差异化机制和多尺度引导机制等生态适应性机制。最后提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构成内容,包括规划生态适应性的目标、原则与要素,以及“格局控制——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的规划路径框架。(3)在宏观村域层面,以格局控制为导向,研究重庆乡村村域的景观生态格局控制路径。首先对村域生态适应性的内涵构成进行研究,如景观生态资源调查分析、景观生态格局与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与分区、村域建设适宜性分析与评估等;其次提出生态适应性在村域总体规划的应用路径,如乡村生态特色与定位研究、村域景观生态空间规划、村域空间管制规划、村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等;最后结合重庆地区实际案例展开实证研究。(4)在中观村落层面,以结构优化为导向,研究重庆乡村聚落环境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针对村落空间规划结构层面的各类要素,在路径层面进行调整,以达到有效节约资源与能源、规划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等生态目标,并缓解因规划建设产生的生态矛盾。重庆乡村聚落环境空间结构优化路径的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点空间结构簇群布局、公共空间乡土化与生态化、道路交通生态化规划,以及基础设施近自然处理等4个方面。(5)在微观农宅环境层面,以品质提升为导向,研究重庆乡村农宅环境的生态品质提升路径,具体归纳出节地性引导、节能性引导、节材性引导与在地性引导等4种路径。节地性引导路径提出了战略性引导、指标性控制与合理化设计等3种路径。节能性引导路径从农宅居住环境节能规划、适应季节的农宅节能设计、户用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展开研究。节材性引导路径包括了农宅建设材料的节约化和乡土材料的模块化。而在地性引导路径则针对普通农宅环境和传统民居环境两种主要类型进行分析。(6)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视角、生态适应性分析方法,与生态适应性的规划路径等3个方面。首先,论文基于不同空间层次聚居,通过机制和要素分析,尝试提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视角。其次,初步提出“3种生态发展挑战、3个人居环境空间层级、3类生态适应性路径”的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分析方法。最后结合分析方法,针对性提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格局—结构—品质”规划路径,即宏观村域、中观村落与微观农宅环境所对应的生态适应性具体规划路径。

董学荣[2](2018)在《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诺山,史称“攸乐”,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清代贡茶采办基地,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区,全国唯一的基诺族乡,集边疆、民族、山区、雨林等要素为一体,在西南边疆环境变迁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清代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治理逐渐加强,加之“普茶名重于天下”,“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外部因素对基诺山的影响显着增强,成为扰动其生态环境的新变量;清代开始出现有关基诺山的史料记载,尽管少而零散,却对攸乐同知昙花一现等问题提供了生态环境视角的分析。在多方收集、研读元明清以来正史、实录、奏疏、方志、档案、考察报告和现代论着基础上,多次深入基诺山,对攸乐古城遗址、杰卓山和其他典型聚落变迁、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现代变迁等进行了专题调查和个案研究,在长时段中聚焦典型环境要素探讨人与自然的互动演变,揭示了近300年来基诺山生态环境加速度变迁与整体性转型的生动事实及其内在逻辑。从“种茶好猎”到普洱茶的生态化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及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从刀耕火种与雨林到胶林及环境友好型橡胶园改造,从瘴气的消除与聚落变迁到绿色旅游小镇振兴战略的实施、从“烟瘴甚盛”到“国家级生态乡镇”,集中体现了其主题、主流和主线。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是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驱动下的“积渐所致”,提供了有别于“土着生态主义”、“生态原教旨主义”、“衰败论”与“退化叙述”和“同质化变迁”的生动实例。以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为个案,尝试提出了民族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民族与环境的互动演变、环境变迁的向度性、动力机制、民族环境史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对象和主题、研究方法和前景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陈涛[3](2018)在《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利与地域社会》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萧绍平原为研究地域,以区域水利系统和地域水利共同体的形成演变为考察的切入点,探究明清时期萧绍平原水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贯穿其中的国家、地方社会、士绅和普通民众等各方利益诉求和博弈过程,在此基础上审视地理环境、区域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对地方水利乃至区域社会发展变迁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明中叶浦阳江改道前后萧绍平原内外水利形势的演变及区域水利系统形成过程。在区域大环境和局部小环境变迁的双重背景下,分别讨论由三江闸、西江塘和麻溪坝构成的萧绍平原结构性水利体系在明清两代运行和维护中展开的一系列事件史,分析自然、人群和社会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区域水利协作的视角来探索县域之间的水利社会史。全文从篇章组织上利用系统—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将明中叶已经形成的萧绍平原水利系统分解为闸—塘—坝三个要素,动态地考察各要素在地域开发中的功能及其工程背后的社会组织形态。首先简要梳理萧绍平原的开发历程及区域水利系统的形成过程。本区域的开发经历了从南部山区到北部滨海平原的推进过程,其中唐宋时期沿海堤塘的渐次修建及平原中部湖泊水利的兴起为区域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区域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背景下,湖田之争成为宋元时期萧绍平原水利的主要矛盾。至明中叶,浦阳江彻底改道西出,三江闸的创建使得萧绍平原内部河湖水网连成一体,进而演变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水闸的渐次创建反映了萧绍平原开发的空间展开历程,作为萧绍平原水利系统形成的标志性工程——三江闸,它的建造与维护过程也是地域社会联系的重要节点。康熙朝末期三县的议修争端则集中体现了自然环境变迁背景下各方的利益诉求与博弈,揭示出动态的自然环境变迁对区域水利协作关系的冲击。西江塘的修筑从最初的的萧山一县独修发展到山阴、会稽、萧山三县协修,再到乾隆年间的中央政府全面接管萧绍海塘。在区域内外地理环境变迁背景下,国家、地方政府以及乡绅群体等不同权力主体相继介入,围绕工程组织、经费筹集、管理维护等事项展开协作与冲突博弈。及至清末,山会萧塘闸水利会的成立则是这一利益共同体走向组织化的标志。围绕麻溪坝产生的长时段水利纠纷,集中反映了坝外天乐中乡与坝内整个萧绍平原之间的利益纠葛。除了作为基础的环境作用外,还交织着地方权力建构与基层行政运作等问题。而矛盾的平息不仅要依靠工程技术手段的改良,而且还需要经济手段、社会应对措施的跟进和完善,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李先帆[4](2018)在《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中研究指明云南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陲,地理环境特殊,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因交通问题,长期远离主流文化,被视为“秘境”。自古以来,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其美术风格与中原地区也有较大区别,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国门初开,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众多根植于云南本土的画家有感于时代的变化,将深厚宏博的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以云南神奇多彩的地域风光、悠久的民族历史、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绘制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画面中营造了野境、景境、情境、灵境,在海内外造成广远的影响,使国人为之侧目,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些作品堪称中国民族美术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深度的突破,不但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地区的美术地位,而且奠定了其后云南乃至全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解读,具有人类学、民族志与美术学上的多重价值,在中国民族美术发展与现代美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论文以民族美术的发展为视角,以“造境”为过程工具,研究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探讨其在坚持地域个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灿烂的美术成果的成功经验。通过剖析组成该时期云南地区民族题材绘画这一母题的众多艺术现象与艺术群体,厘清该时期发生的详实历史背景,全面探讨其艺术现象在中国美术现当代进程中的地位,发掘潜藏在艺术对象与绘画图式下的审美精神与时代意志,以期对中西方文化互斥与结合、传统与现代文化摒弃与继承、边缘与主流文化对话与融合等核心问题有所揭示。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论,共分五章。绪论为本文的导论,以近年相关的田野调研积累为基础,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原由,以及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另外就论文中涉及到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造境”等概念作了定义与简要分析,提出“造境”作为过程工具的意义。第一章以大量的文献梳理与田野调研为依据,考察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诞生的土壤——“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指出云南民族美术的发展受地域性的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交融背景影响,阐述了云南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成因以及道路文化、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融等独特的文化现象,列举了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影响的崖画、壁画、古滇青铜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以及甲马、剪纸、东巴画等典型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这些背景为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多元、融合的特点提供了铺垫。第二章研究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时代因素——“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阐述了云南美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的美术创作情境、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的创作者,构成其独特的文化立场与审美取向。最后介绍了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包括“申社”、“云南画派”、“新具象”群体、云南版画现象、写生活动等,这些美术现象与群体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的关联。第三章以大量的作者与作品资料为依据,以“造境”为过程工具,解析云南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化的民族审美文化、旺盛的生命意识、独特的宗教与信仰状况等因素对创作者的影响,解读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审美意境的成因。将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呈现的审美意境归纳为四部分:“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此章列举了 20世纪80、90年代较为活跃的50多位画家的170多张作品,较为完整地覆盖了该时期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个方向。针对作者的创作历程与其重要作品中营造的意境,展开详实的分析与研究,追溯作品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解析其作品的审美特征与意境的独特性。第四章上承第三章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解析,就其艺术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审美意境的创造展开思辨:提出民族美术场域视野下边缘与主流、地域与整体的问题;研究云南地域性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题材创作的关系、地域性意境的生发;以地域性审美场域的视角展开对“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四重意境的解读;研究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的视域中,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的承接、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对抗与交融所产生的作用及意义;进而推导出,在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中,新的民族美术场域的衍生及其意义。第五章以大量的田野调研为依据,延续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余绪的跟踪与研究:反思民族风情热的起伏;研究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商品经济对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影响;研究在全球化文化场域中表达地域情境、实现地域符号突围的可能性;进而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寻找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能给予的启示,并以此展望云南乃至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莫国香[5](2016)在《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认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即为当地傣语“竜社勐”(部落祖先灵魂居住的神林)、“竜社曼”(氏族祖先灵魂居住的神林)等神山林的统称,它是在当地原始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蕴含祖先神灵崇拜文化特质的原始森林,是傣族集农业崇拜、森林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诸多崇拜为一体的复合载体,即它是集傣族原始宗教神灵观念和农耕文化现实需要为一体的傣族神山林。由于“竜林”不仅承载着傣族传统社会稻作生产赖以生存的森林水源,也寄托着傣族人民对森林和祖先的依赖、敬畏与感恩以及对祖先权威与规矩的信仰,因此,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基于以保护森林、水源等自然生态环境和稻作农业生产为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傣族“林-农”农业生态观以及基于祖先崇拜名义的以建立稳定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为目标的农业社会规矩和由此衍生的遵循祖规的傣族系列传统农业社会文化习俗。总之,它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最古老、原生型的傣族典型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既包括“竜林”物质文化遗产本体,也包括以“竜林”信仰为基础而衍生的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就其性质上来说,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是兼具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农业文化遗产。从起源上来看,尽管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具体产生的时间无法考证,但从当地傣族的起源及“竜林”地质、生态和神话传说等文史资料可以推断,该遗产应该发端于当地傣族原始农业社会初期,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它是一种远古的森林形态和文化遗存。由于西双版纳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有限的生产力水平制约,以“竜林”为文化表征的森林水源是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丰收的最主要保障,因此自然也是依靠水稻而生存的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社会的根本依靠。所以,西双版纳傣族“竜林”的设立应该是出于强烈的稻作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考虑。加之,“竜林”祖先权威的规矩对农业社会的凝聚作用,因此,可以说,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是当地傣族借助祖先神灵的名义保护森林水源、建立农业社会生产秩序的生存智慧,是该地傣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而形成的独特的热带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和文化传统,这种生存模式和传统源于傣族崇拜森林的文化特质和农耕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并同祖先崇拜交汇融合在一起,成为依托森林、崇拜祖先、保护农业丰收的文化现象。作为傣族居住地的生存根源和文化寄托,“竜林”如同血脉一样将当地傣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并得以长久的传承和延续。特别是召片领政权时期,由于“竜林”文化对经济繁荣、政治统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历代召片领政权对其都十分重视。这一期间,傣族人口和村寨日益增多,“竜林”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分布的地域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等级也不断得到提升,它从最初的单纯民间祖先崇拜祭祀活动发展到召片领政权的重大政治统治手段。这段时期,不仅召片领及其地方官员必须亲自参加“竜林”的祭典活动,部分已故召片领以及佛门菩萨请进“竜林”加以祀奉褒扬,各级地方政权还设置了有关“竜林”文化事项管理部门,建立相应“竜林”文化管理制度,使得“竜林”这一特殊森林所包含的价值不断扩大,成为不仅凝聚了各个历史时期上层统治者对于竜林思想及“竜林”文化的认同、推崇和褒扬,同时又浓缩地体现了“竜林”发展之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因此,西双版纳“竜林”文化在傣族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在当地傣族人民和政权机构的共同推崇和维护下,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还保护了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观和热带地区“林-农”农业生态传统,这种传统是具有农业的、生态的和社会文化的突出价值。特别是,这种传统对于当今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因此,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无疑是具有珍贵价值的历史遗存。然而,这种遗产的价值需要被社会和公众所认识和重视并使其从中受益,但是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西双版纳现存的相当数量的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并不容乐观。本文将选题确定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史为鉴,以点带面,目的在于完善傣族“竜林”文化研究,唤起人们对西双版纳现存傣族“竜林”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重视和保护以及对森林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行动,并试图在以下三方面做出创新:第一,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作为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探讨“竜林”在以水稻生产为核心的傣族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第二,挖掘遗产价值,建立“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并找出其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使“竜林”所具有的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传统与现实的维度上达到统一;第三,系统研究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历史与现实保护的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面临困境的根源,为人类如何有效地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文包括绪论、研究内容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内容主要为提出问题。在本章中,对于本论文选题的提出和确定进行了阐明,对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论文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基本结构和研究重点以及创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研究内容包括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以及“竜林”文化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为后文的论述和发展提供依据。第二章从傣族聚居的生态环境系统、“竜林”生物多样性系统、水文化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农村聚落系统以及村民的宗教信仰系统六方面阐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第三章从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以及宗教信仰两方面论述了 “竜林”文化的起源,揭示“竜林”文化起源有着深刻的农耕社会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渊源。同时从形成、发展、繁荣、衰落及恢复阶段论述了“竜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阶段性特点,揭示“竜林”文化历史变迁与稻作文化的兴衰存在内在关系。第四章通过对磨歇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考察和分析,发掘傣族“竜林”的水稻农耕文化根源。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磨歇村“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以及根据这些问题而创造的保护模式,为后面章节的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保护策略提供参考。第五章从生态、科技、历史、社会、文化和经济六方面阐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并从生态环保、农业生产和社会文化方面论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欠佳以及“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相对缺乏三个方面考察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论述加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在本章中,首先对“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进行了思考,提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应寻找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净土和热带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使得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传统和现实的统一的维度上达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同时还提出了保护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当前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保护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在此基础上,针对第六章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其在当代社会的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提出六种典型保护模式建议。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结语,是在前七章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的总结性论述,同时进一步阐明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所具有的珍贵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和对其保护在人类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对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未来提出展望。

方松林[6](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袁博[7](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黄斌欢[8](2014)在《非正式产业与社会团结:珠三角泔水养猪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围绕“珠三角”一个特殊的农民工群体即“泔水养猪人”展开,探讨以其为核心的泔水养猪业的生成机制、历史变迁及所面临的制度与社会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因素如何汇聚、推动并限制了其劳动形态的具体面貌。在对劳动过程理论进行再考察的基础上,文章认为,从社会的角度切入对劳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我们对当前中国纷杂的劳动形态的理解,为丰富和扩展劳动的理解框架提供新的视角。文章的材料基于作者2005至2014年间在珠三角地区和广西桂中市南镇的民族志调查和实地工作,以及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泔水养猪业的文件材料及媒体报导的搜集;据此,希望在不同主体互动的视角下,以泔水养猪为案例对我国的社会生态进行一次民族志观察。泔水养猪作为我国农民传统的实践做法,与珠三角世界工厂所聚集的大量人口这一具体情境相结合,发展出城市郊区的泔水养猪产业;这一产业从而也成为解决珠三角各大城市餐厨垃圾难题的现实办法。围绕泔水养猪业,城市生态循环系统得以建立,由此,养猪人成功地将泔水养猪业嵌入于城市产业体系之中。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来自农业的生产方式在现代都市中找到了延续的别样途径。传统的劳动习惯、社会团结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养猪劳动的面貌。在社会治理的压力下,中央与地方政府倾向于以科学知识取代原有基于历史实践所形成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而社会大众、市场主体、媒体等主体,同样在其自身的利益驱动下,参与到对于养猪者的驱逐过程中来。然而,新的基于科学知识的餐厨垃圾处理方案在实践中一再失效。养猪人由是与地方政府之间展开了漫长的拉锯战,其基于市场位置的结构性力量,成为他们另一种“弱者的武器”。文章结论认为,劳动嵌入于社会之中的形态,乃是珠三角泔水养猪人的劳动之所以呈现如是面貌的核心原因。中国劳工之所以呈现为当前的面貌,同样需要考虑劳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即波兰尼所说的嵌入性问题。而影响劳工面貌以及阶级形成的进一步要素,则埋植于在劳工进入新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原有的社会保护机制能否得到有机传承,并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挥社会保护作用。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已成常态的状况下,劳工的社会保护不仅需要国家制度的安排,更需要劳工自身的团结与抗争。

王琦[9](2013)在《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文中认为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关于城市历史与当下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理论依据的预测。因此,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是武汉大学赵冰教授主持的“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叉口,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的古城,1986年被评定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最后到当代,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其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起源、影响动力和机制。文化、政治、宗教、经济活动等都对城市空间营造活动产生影响。本文以镇江各发展时期的文化(包括自然环境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主要影响因子,也作为本文的切入点与主要脉络,结合其它影响因子,通过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讨其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预测镇江未来城市空间营造的方向。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为文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镇江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镇江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简要介绍镇江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为古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包括文章第二至第四章。第二章介绍战国前镇江城市的起源和早期聚落变迁,探讨自然环境与湖熟文化(先周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空间营造活动。第三章研究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这个时期是镇江有建城史记载的开始,也是奠定镇江城1800多年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基石,重点介绍三国时期的铁瓮城,以及京杭大运河江南北段的营造,揭示山水文化与孙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第四章研究宋代至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宋润州城的扩建以及明清府城缩小的变迁,揭示吴文化与运河文化影响下城市的兴盛与衰落。第三部分介绍近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五章。介绍1859年至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辛亥革命后镇江府城与新城的变迁,租界区与洋码头的发展等等,揭示西洋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四部分介绍现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包括文章第六章至第七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演变,主要介绍民国作为江苏省府时期镇江城市各项城市规划的提出及其市政工程规划的实施,揭示中华文化早期,政治因素对镇江城市营造活动的促进以及对自然环境与历史遗产的破坏。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也是中国工业化早期,镇江的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五部分介绍当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八章至第十章。第八章介绍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镇江历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揭示改革开放后现代文化下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及其特征。第九章为结论部分,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和营造模式作出总结。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主导文化及其其它影响因素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展望镇江未来三十年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吴卉[10](2012)在《城市更新中的广义规划与设计倾向 ——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文中提出论文选取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城市更新中类似历史遗迹、传统住区为一身的历史街区在更新中的可持续性保护的研究,并通过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利用与重置,完成对相关理念的梳理。首先,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对“根”的保护方法可采用有机更新、梳理和归纳、比较研究、交叉分析等方法,并将整体性城市设计方法系统地运用于北京旧城保护的实践工作中。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是一种再生式保护,而非无生命力的纯形态方面的保护,再生式保护对保护“根”有深远意义,这种“保护”也存在矛盾,如再破坏与再调整之间的关系协调,在使用中要注意保护的长期性。第二,基于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方面的研究,对中外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史进行归纳总结,对相关宪章与法律法规进行了宏观上的论述。同时通过对西方、日本相关制度的评述,并对比国内相关政策法规的现实状况,寻求可为我所用的先进经验并规避前车之鉴。结合部分国内外历史街区空间演变案例的讲述,明晰空间演变历程,针对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最具特色、且与原住民最为息息相关的四合院组群的保护欲修缮问题,并通过烟袋斜街与白米斜街完全不同的案例寻求解决之道。第三,对什刹海,尤其是自金中都以来的发展历史进行详细的概述,其中涉及,什刹海本身形态的变化、相关职能的变化、临近街区的发展变化、街区特色的形成历史等等。对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空间类型及要素进行分析,从人居环境方面,从自然景观、居住地景观、人造景观及景观要素等方面进行描述,并从具体的景观形态、生态状况进行综合的论述。分析以上结论,站在城市更新中的广义规划与设计倾向的角度,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发展进行分析,并于重点落于对空间类型与空间形态的分析,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进行转化,得出未来和谐发展的道路。本文在借鉴和结合文化学、文化生态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学、心理学、广义设计学、广义建筑学和美学等等方面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文物保护及规划、公共空间设计现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城市中文物保护和公共空间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方法及策略作了探索性的研究;对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传承和公共空间设计的创新方面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同时,对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公共开放空间展开具体分析,包括对景观空间、历史传承等的分析,并对公共空间中重要的市政与交通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与设想,期望可对未来的街区发展提供可实施性的概念。

二、“水生动物多样性和水稻种植区民众生计”国际研讨会在景洪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生动物多样性和水稻种植区民众生计”国际研讨会在景洪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二元矛盾背景下,乡村规划生态适应性理念滞后
        1.1.2 乡村建设基数大所导致的生态问题
        1.1.3 乡村生态问题的模糊性与严重性
        1.1.4 城市发展对乡村传统生态优势的影响
        1.1.5 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生态宜居需要
        1.1.6 重庆乡村具有生态适应的典型代表性
    1.2 研究对象、范围及基本概念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方法
        1.4.2 现场调研
        1.4.3 文献研究
        1.4.4 比较研究
        1.4.5 其他研究方法
    1.5 相关研究及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工作
        1.5.3 研究综合评述
    1.6 研究框架
        1.6.1 主要研究思路
        1.6.2 研究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重庆乡村人居环境面临的生态问题
    2.1 宏观层面:全域乡村景观生态格局发生变化
        2.1.1 城乡用地结构变化及生态格局影响较大
        2.1.2 村域景观生态格局逐渐被改变
    2.2 中观层面:乡村聚落重构的生态丧失
        2.2.1 村落空间构成状态的生态丧失
        2.2.2 村落公共空间规划的生态丧失
        2.2.3 聚落交通组织的生态丧失
        2.2.4 聚落基础设施的生态丧失
    2.3 微观层面:乡村农宅环境的生态缺失
        2.3.1 农宅环境用地集约度低
        2.3.2 农宅环境的能源问题
        2.3.3 农宅环境用材待生态提升
        2.3.4 农宅环境地域特征的缺失
    2.4 三个层面的核心问题分析
        2.4.1 宏观层面的核心问题
        2.4.2 中观层面的核心问题
        2.4.3 微观层面的核心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理论研究
    3.1 乡村人居环境生态适应传统观念的发展演进
        3.1.1 远古时期——朴素的择居适应
        3.1.2 封建时期——和谐的自然观念
        3.1.3 当代时期——觉醒的生态意识
    3.2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理论基础
        3.2.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3.2.2 生态适应性理论
        3.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4 生态适应性规划理论
        3.2.5 适宜技术理论
    3.3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机制分析
        3.3.1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内生机制
        3.3.2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外部推动机制
        3.3.3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差异化机制
        3.3.4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多尺度空间引导机制
    3.4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内容构成
        3.4.1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目标
        3.4.2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原则
        3.4.3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要素
        3.4.4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路径
    3.5 本章小结
4 重庆乡村村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格局控制路径
    4.1 村域规划生态适应性内涵的构成
        4.1.1 村域景观生态资源分析
        4.1.2 村域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4.1.3 村域生态敏感性分析与评估
        4.1.4 村域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与分区
        4.1.5 村域建设适宜性分析与评估
    4.2 生态适应性在村域总体规划的应用
        4.2.1 乡村生态特色与定位研究
        4.2.2 村域景观生态空间规划
        4.2.3 村域空间管制规划
        4.2.4 村域产业发展规划
        4.2.5 村域空间布局规划
    4.3 案例研究:以重庆南川区金龙村村域总体规划为例
        4.3.1 金龙村基本情况
        4.3.2 村域生态适应性研究
        4.3.3 研究结论在村域总体规划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重庆乡村聚落环境规划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
    5.1 村落居民点因地制宜的簇群布局
        5.1.1 簇群布局的基本规律与规划手法
        5.1.2 簇群农宅单元的组合类型解析
        5.1.3 整体空间形态与设计
    5.2 公共空间规划的乡土化和生态化
        5.2.1 村落公共空间的类型分析与规划准则
        5.2.2 重庆村落公共空间的乡土化规划
        5.2.3 重庆村落公共空间的生态化规划
    5.3 道路交通的生态化规划
        5.3.1 重庆村落道路交通的特征
        5.3.2 重庆村落道路交通的类型归纳
        5.3.3 重庆村落道路交通的生态化规划
    5.4 基础设施的近自然处理
        5.4.1 重庆村落基础设施类型的适应要求
        5.4.2 近自然处理的概念与特征
        5.4.3 重庆村落基础设施的近自然处理方法
    5.5 案例研究:以重庆大观镇高山移民村落规划为例
        5.5.1 村落规划背景
        5.5.2 村落规划现状要素简要评析
        5.5.3 村落规划中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
    5.6 本章小结
6 重庆乡村农宅环境规划的生态品质提升路径
    6.1 重庆乡村农宅环境生态品质提升路径的基本思路
        6.1.1 农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6.1.2 生态品质提升路径的原则
        6.1.3 生态品质提升路径的目标和构成
    6.2 重庆乡村农宅环境规划的生态品质提升路径解析
        6.2.1 农宅环境规划的节地性引导路径
        6.2.2 农宅环境规划的节能性引导路径
        6.2.3 农宅环境规划的节材性引导路径
        6.2.4 农宅环境规划的在地性引导路径
    6.3 案例研究:重庆合川塘湾村农宅环境节能性评定与规划改进
        6.3.1 案例背景与节能性标准评定
        6.3.2 基础分评定——农宅节能与能源利用
        6.3.3 附加分评定——农宅场地风环境分析
        6.3.4 问题总结与优化改进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论文的不足
    7.4 研究工作的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C.附录1: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与生态需求调研问卷
    D.附表

(2)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诺山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史研究综述
        一、基诺山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二、基诺山环境和基诺族研究文献综述
        三、基诺山环境和基诺族研究学术回顾
        四、环境史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四节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攸乐同知与清代基诺山的环境
        一、攸乐同知的设置
        二、攸乐同知的裁撤
        三、攸乐同知的兴废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聚落变迁与清代基诺山瘴气分布的特点
    第三节 “种茶好猎”、刀耕火种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一、“种茶”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二、“好猎”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三、刀耕火种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四、采集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社会关系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民国时期基诺山自然环境的个案分析
        一、蛮海:姚荷生考察所见的基诺山人与自然
        二、曼漂:聚落变迁与环境问题
        三、卡高田与嘎哩果箐
    第二节 基诺族起义与基诺山环境
        一、基诺族起义的原因与环境问题
        二、战争与环境
    第三节 民国时期基诺山环境认知的深化
        一、外来力量对基诺山自然环境的扰动
        二、对自然环境调查研究的加强
        三、环境认知的深化:以瘴气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49 年以来基诺山的环境变迁
    第一节 1949 年以来基诺山山区改造与扶贫开发
        一、山区改造
        二、扶贫开发
    第二节 刀耕火种的变迁
        一、毁林开荒与刀耕火种的演变
        二、“以林为主”与刀耕火种的渐行渐远
        三、刀耕火种的遗存
    第三节 普洱茶的发展演变
        一、缓慢恢复期(1949-1979 年)
        二、产业培育期(1980-1999 年)
        三、高速增长期(2000-2007 年)
        四、稳定发展期(2008 年以来)
        五、基诺山普洱茶历史演变的环境史内涵
    第四节 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演变
        一、狩猎的传承发展
        二、野生动物保护
        三、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演变
    第五节 瘴气的消除与聚落变迁
        一、1949 年以来基诺山的聚落变迁
        二、基诺山聚落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六节 “以林为主”与橡胶种植演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族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第一节 民族与环境的互动演变
        一、环境对民族的影响
        二、民族对环境的改造
    第二节 环境变迁的向度性
        一、基诺山森林覆盖率的演变
        二、基诺山橡胶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基诺山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
    第三节 基诺山环境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基诺山“森林交换”的驱动因素
        二、基诺山“森林交换”的动力机制探讨
    第四节 民族环境史建构初探
        一、民族环境史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民族环境史研究的对象和主题
        三、民族环境史研究方法
        四、民族环境史研究的前景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基诺山田野调查图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利与地域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思考
        一、绍兴区域水利史研究述评
        二、国内水利社会史研究
        三、从村落到区域:更大的共同体
    第三节 研究内容的界定
第一章 萧绍平原水利系统的形成
    第一节 滨海平原的环境与早期开发
    第二节 湖泊水利的兴起与湖田之争
    第三节 明中叶浦阳江改道
第二章 阻咸蓄淡:三江闸的建造与维护
    第一节 三县共举:创建与维护
    第二节 康熙朝末三县议修风波
        (一)康熙四十七年初议:彻底大修
        (二)康熙四十九年再议:小修补罅
        (三)康熙五十一年三议:再请小修
    第三节 拒修西江塘:山阴、会稽的反击
    第四节 “异议群师毛检讨”:乾隆年间议修余波
    小结
第三章 平原保障:江海塘的协修
    第一节 嘉靖以前山会萧三县分修
    第二节 嘉靖朝西江塘协修
        一、西江塘之形势
        二、萧山黄九皋倡议协修
        三、明中叶至清初的协修
    第三节 康乾时期的萧绍塘工
        一、江田归江:值塘经费的整顿
        二、“南坍北涨”理念下的萧绍塘工
    第四节 重归民办:山会萧塘闸水利会
    小结
第四章 边缘控诉:麻溪改坝为桥始末
    第一节 资料述评及学术史
    第二节 来自平原边缘低地的控诉
        一、麻溪坝:名坝实闸
        二、天乐荒乡之环境与生计
    第三节 明末的争端与调整
        一、刘宗周《天乐水利图议》
        二、麻溪坝、茅山闸的改建
    第四节 清代的历次调整
        一、专值桥差、蠲免赋役
        二、增洞减洞、方志书写
    第五节 清末民初的改坝事件
        一、请愿废坝、争议调解
        二、暴力拆坝、改建为桥
    附录:1990年15 号台风侵袭浦阳江下游纪实(摘录)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一、以水利为核心的“山会萧”地域共同体的形成
    二、适度干预:区域水利协作中的国家角色
    三、余论
参考文献
    (一)基本史料
        1.正史
        2.方志、专志、地名录、文史资料
        3.文集、笔记类
        4.谱牒资料
        5.地图资料
    (二)研究成果
        1.着作
        2.期刊论文
        3.学位论文
        4.日本中国水利史研究相关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引言
    二、相关定义与说明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手段
第一章 “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
    第一节 云南美术的原始性生态环境与多元文化交织的秘境背景
    第二节 云南民族美术“多元”、“融合”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云南民族美术产生的文化交融背景
        一、云南的道路文化与文化交融
        二、云南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
    第四节 云南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典型样式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
    第一节 云南现代美术创作情境及其学脉
        一、新时代的云南美术创作情境
        二、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
    第二节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发展概况与重要美术现象、美术群体
        一、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
        二、20世纪80、90年代云南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意境表现
    第一节 审美因素的流转——云南民族题材绘画中“境”的形成
    第二节 边陲的野境
        一、丰饶、苍郁之境
        二、雄奇、壮阔之境
        三、平静、悠扬的之境
    第三节 形式的景境
        一、多变的图境
        二、梦幻的画境
    第四节 生命的情境
        一、野性之境
        二、厚土之境
    第五节 魔幻的灵境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化场域
    第一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一、建构于地域文化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二、边缘化、地域化的意境与场域视野
    第二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东方与西方美术元素
        一、地域与时代背景下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
        二、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
    第三节 融合与造境中衍生中国民族美术场域
第五章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余绪与启示
    第一节 余绪: 时代与地域情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
        一、民族风情热起伏中“融合与造境”的思考
        二、商业热潮催生新的创作场域及其余绪
    第二节 启示: 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云南特性的“融合与造境”对新时代的呼唤
        二、地域性、民族性为主线的艺术理想的坚守
        三、全球化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融合与造境”特质的民族美术之光
结语
注释及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概况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与农业文化遗产的关系
        一、“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和保护对象的演进
        二、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内涵
        三、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
    第二节 “竜林”文化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水资源
        四、气候
        五、土壤
        六、植被
    第三节 “竜林”文化的社会背景
        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区沿革及现状
        二、人口及民族概况
        三、社会经济
        四、宗教文化
        五、农耕文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
    第一节 傣族聚居的生态环境系统
        一、森林环境
        二、江河环境
        三、坝子环境
    第二节 “竜林”生物多样性系统
        一、植被类型的多样性
        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第三节 水文化系统
        一、“竜林”文化与水文化的关系
        二、“竜林”文化体系中的水文化表现
    第四节 农业生产系统
        一、森林水源提供
        二、土壤肥力补充
        三、农林病虫害防控
        四、农田水土保持
    第五节 农村聚落系统
        一、竜林
        二、村寨
        三、稻田
        四、河谷
    第六节 村民宗教信仰系统
        一、原始宗教信仰
        二、小乘佛教信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的起源
        一、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
        二、宗教信仰
    第二节 “竜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一、桑木底时代竜林文化的形成
        二、勐泐王时代竜林文化的发展
        三、召片领时期竜林文化的繁荣
        四、解放后至二十世纪末竜林文化的衰落
        五、二十一世纪初期竜林文化的恢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个案分析
    第一节 磨歇村概况及选点依据
        一、磨歇村概况
        二、选点依据
    第二节 磨歇“竜林”文化系统构成及其根源
        一、文化系统构成
        二、稻作文化根源
    第三节 磨歇“竜林”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一、磨歇村“竜林”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二、磨歇“竜林”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
    第一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一、生态价值
        二、科技价值
        三、历史价值
        四、社会价值
        五、文化价值
        六、经济价值
    第二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作用
        一、生态环保方面作用
        二、农业生产方面作用
        三、社会文化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
        一、橡胶种植与“竜林”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二、城镇化及开发建设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三、稻田种植结构调整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第二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欠佳
        一、当地政府重视不足
        二、传统宗教信仰保护力量式微
        三、村民“竜林”文化观念淡化
        四、社会消费环境较差
    第三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相对缺乏
        一、研究相对缺乏
        二、投入相对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加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对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的思考
        一、寻找“竜林”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进行保护
        二、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当前“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尝试
        一、生态小区保护示范模式
        二、公益林生态建设保护模式
        三、环境友好型胶园建设保护模式
        四、城市雨林公园建设保护模式
        五、生物多样性廊道建设保护模式
        六、利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模式
        七、多渠道宣传教育保护模式
    第三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建议
        一、促进“竜林”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营造“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加大“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力度
    第四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典型保护模式建议
        一、生态友好型胶园发展模式
        二、“竜林”文化遗产旅游和大健康产业保护模式
        三、碳汇交易保护模式
        四、防护林生态建设保护模式
        五、生态农业保护模式
        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7)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一、历代水官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四、历代水利专着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一、诸子论水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三、祈雨文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一、水与音乐
        二、水与绘画
        三、水与古典园林
        四、其它方面的“水”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一、晚清河政变化
        二、晚清漕运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二、民国水法规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四、派遣留学生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三、张謇倡导治淮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一、近代大禹崇拜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小结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小结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8)非正式产业与社会团结:珠三角泔水养猪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劳动政治的新走向
    1.2 非正式经济与不同社会的联结
    1.3 非正式经济研究的政治化
    1.4 都市中的少数族群
    1.5 餐厨垃圾的争夺场域
    1.6 研究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1.7 研究对象与方法
        1.7.1 研究对象
        1.7.2 进入田野
        1.7.3 技术路线
        1.7.4 篇章结构
第2章 从社会理解劳动:认知图式与劳动秩序
    2.1 从经济/结构理解劳动及其反思
        2.1.1 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1.2 从布雷弗曼到布洛维:劳动主体和特定的劳动主体
        2.1.3 主体性与生产之间的复杂关系
        2.1.4 资本主义生产背后未曾言明的“人观”
    2.2 非资本主义的劳动形态:制度构成
        2.2.1 劳动管理:非资本主义体系的管理方式
        2.2.2 劳动力供给的限制:半无产阶级化
        2.2.3 印度尼西亚的“过密化”再解释
    2.3 非资本主义的劳动:理念差异
        2.3.1 魔鬼信仰作为资本主义的伴生物
        2.3.2 “没有历史的人民”的历史
        2.3.3 资本主义的宇宙观
    2.4 劳动的社会目的:逐步浮现的视野
        2.4.1 西太平洋航海者的劳动观
        2.4.2 大转型前后的劳动秩序的变更
        2.4.3 “社会”的优先性
        2.4.4 认知图式与劳动规制
    本章结语
第3章 嵌入性生产体系:扎根城市市场体系的养猪业
    3.1 推力:身后的家乡
    3.2 城市餐厨垃圾及其处理现状
        3.2.1 广东的餐厨垃圾
        3.2.2 重构生态循环圈
        3.2.3 土地的附属者
        3.2.4 餐厨垃圾:饭店与养猪者的链条
        3.2.5 泔水收运工具
        3.2.6 泔水的处理设备
    3.3 受欢迎的“问题猪”?
        3.3.1 不愿养猪的城市
        3.3.2 受欢迎的泔水猪
        3.3.3 养猪者的力量
    3.4 建构新的产业结构
        3.4.1 猪苗市场
        3.4.2 饲料及赊账
        3.4.3 重返市场
    本章结语
第4章 嵌入性生产过程:农业劳作习惯在都市社会的植根
    4.1 落脚:物质空间重构
        4.1.1 猪棚的搭建:老家技术的延续
        4.1.2 折腾:反复拆迁
    4.2 劳动过程:农业劳作的延续
        4.2.1 搵猪食
        4.2.2 倒饭店
        4.2.3 如何找到饭店
        4.2.4 泔水的变动
        4.2.5 煮泔水
        4.2.6 泔水油分离
        4.2.7 喂猪
        4.2.8 猪草
        4.2.9 小猪喂养
        4.2.10 养殖周期
        4.2.11 卖猪
    4.3 放大的养猪风险与农作式应对
        4.3.1 养猪如赌博
        4.3.2 模糊的经验账单
        4.3.3 在风险和稳定性之间
    本章结语
第5章 劳动形态与社会团结
    5.1 内部认同与族群边界
    5.2 卖猪圈作为交往基础
        5.2.1 卖猪圈的生成
        5.2.2 旧习惯与新秩序
    5.3 地理空间的再领域化
    5.4 养猪与老家社会生活
    5.5 劳动与社会团结
    本章结语
第6章 作为公共议题的泔水养猪业
    6.1 非法身份
    6.2 争地:猪圈争夺的利益支点
    6.3 作为公共动员的地沟油事件
        6.3.1 大众媒体与社会
        6.3.2 市场角色
        6.3.3 中央政府
        6.3.4 地方政府
        6.3.5 地沟油案件
    6.4 从动员群众到动员政府
    本章结语
第7章 另一种弱者的武器:政府与养猪人的治理之战
    7.1 猪圈的争夺
        7.1.1 同心圆扩散
        7.1.2 弱者身份的作用
        7.1.3 以身抗争
    7.2 泔水的争夺
        7.2.1 资源化与垃圾化的两难
        7.2.2 技术不匹配与收运失效
    7.3 另一种弱者的武器
    7.4 科技与社会的双重变奏
    本章结语
第8章 结论:未竟的政治斗争
    8.1 文章的主要发现
        8.1.1 养猪业的生态系统与产业结构
        8.1.2 嵌入性的养猪劳动
        8.1.3 政府治理养猪农的三重动力
        8.1.4 国家力量在垃圾处理中的失败
        8.1.5 围绕猪圈空间的争夺:多重逻辑的角力与转换
    8.2 现实问题的回应:养猪人将往何处去
    8.3 理论问题的回应:作为政治议题的泔水养猪业
        8.3.1 政府的反作用
        8.3.2 养猪劳动中的社会逻辑
        8.3.3 非正式产业的多重博弈
        8.3.4 嵌入性视角与农民工的阶级形成
附录一 南镇家庭史——对一个个案的考察
附录二 相关图片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现状
        1.2.1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1.2.2 国内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1.3 城市空间营造体系
        1.3.1 城市空间营造的思想来源
        1.3.2 “空间营造”的三层面:境界、礼仪和技艺
        1.3.3 城市空间博弈的三方面:自然、社会和个人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空间
        1.4.2 城市空间
        1.4.3 城市空间形态
        1.4.4 城市形态的影响因子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背景
        1.7.1 自然环境
        1.7.2 人文背景
第二章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2.1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族群演变与空间营造历史
        2.1.1 旧石器时期——放牛山与莲花洞文化遗址
        2.1.2 新石器时期——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主的凤凰山、王家山、城头山和磨盘墩遗址
        2.1.3 夏商时期——宁镇地区江南先民创造地方土着青铜文化:湖熟文化
        2.1.4 西周时期——北方移民周人建立的“宜国”与丹阳葛城
        2.1.5 春秋战国时期:“吴头楚尾”朱方城
    2.2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2.2.1 旧石器时期——古人洞穴居住据点
        2.2.2 新石器时期——父系氏族社会
        2.2.3 青铜器时代——父系家庭公社下的多核心聚落
        2.2.4 夏商时期——早期吴国的建立与湖熟文化的消亡
        2.2.5 春秋时期——吴文化“中心”的东南迁移,镇江地区逐渐成为吴文化的边界地带
    2.3 吴文化主导的空间营造机制
        2.3.1 自然层面:利用山水自然环境进行选址
        2.3.2 社会层面:周人的营国制度与功能分区
        2.3.3 个人层面:吴人尚武风气蔚然成风与吴国王陵墓葬
第三章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3.1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3.1.1 秦汉时期丹徒故城的营造历史
        3.1.2 东汉时期:孙吴铁瓮城的建造
        3.1.3 三国时期:孙吴破冈渎的修建
        3.1.4 东晋京口城的营造与润浦、京口水道的修建
        3.1.5 南朝时期京口城的扩大和改造
        3.1.6 隋朝时期:隋炀帝江南运河北段漕河的浚拓
        3.1.7 唐代润州三重城的营造、伊娄河和京口埭的修造
    3.2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3.2.1 战国至西汉时期:秦文化与丹徒水道、驰道的修建
        3.2.2 东汉至三国时期:吴文化下的铁瓮城的营造特征分析
        3.2.3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吴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冲击下的完美蜕变与京口城的营造特征
        3.2.4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运河的开凿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与运河文化下润州驿站的发展
    3.3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空间尺度研究
        3.3.1 体:“圆城”、“罗城”和“三重城”的不规则城市形态
        3.3.2 面:规整对称的里坊制到里坊制的消亡与夜市、草市的兴起
        3.3.3 线:城外古道和城内“井”字巷道
        3.3.4 点:城门、河流交汇处、桥边作为城市商业中心
    3.4 孙吴文化、中原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3.4.1 自然层面:吴文化主导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3.4.2 社会层面:军事政治城堡与重城等级制度
        3.4.3 个人层面:道、佛思想与礼制墓葬
第四章 宋至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4.1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4.1.1 宋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4.1.2 元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4.1.3 明清时期镇江空间的营造历史
    4.2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4.2.1 宋代吴文化延续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4.2.2 元代时期:蒙回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4.2.3 明清时期:满族文化下清初京口旗营与明清江南民居
    4.3 宋代到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4.3.1 体:城池缩小,呈不规则形态
        4.3.2 面:多元文化并存的带状混杂与功能分区的明确
        4.3.3 线:驿站与递铺、古桥、古街巷
        4.3.4 点:政治、宗教中心与家祠文化中心
    4.4 中原文化、蒙回文化、满清文化以及徽州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4.4.1 自然层面:吴文化延续下水系、桥梁建设,防洪设施与城墙维护
        4.4.2 社会层面:运河文化下城市由军事城市转化为商贸城市,汉族与多族群并存的民族群聚
        4.4.3 个人层面:儒道思想与天井园林
第五章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5.1.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5.1.1 1859~1889年:太平天国时期镇江新城的营造与开埠时期租界区的建立
        5.1.2 1889~1919年:镇江近代铁路的诞生与新西门的建造
    5.2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5.2.1 1859~1889年: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镇江近代城市发展
        5.2.2 1889~1919年:铁路文化的兴起与大运河的衰落造成镇江城市的衰落
    5.3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5.3.1 体:以府城为中心、沿长江向西呈“一”字型带状发展城市形态
        5.3.2 面:城内商业中心的西移与近代商埠码头区的兴起
        5.3.3 线:近代镇江方格网道路、铁路的新建与传统里弄街巷的延续
        5.3.4 点:新行政、新宗教、新医疗机构、新工商业建筑与新交通建筑的形成
    5.4 西洋文化冲击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5.4.1 自然层面:运河的淤塞与长江航运的畸形繁荣
        5.4.2 社会层面:近代公共事业的发展与西式宗教
        5.4.3 个人层面:传统住宅、西式建筑与中西合璧建筑
第六章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6.1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6.1.1 1919~1927年:民国初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6.1.2 1927~1937年:江苏省府时期,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6.1.3 1937~1949年:抗日沦陷期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6.2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6.2.1 孙中山建设新镇江的规划和设想
        6.2.2 省会建设计划的制定
        6.2.3 城市市容整治计划
        6.2.4 以镇江为中心的江苏铁路建设规划
        6.2.5 城市绿化与园林建设
        6.2.6 省政府迁镇后镇江工商业区的发展
        6.2.7 1927~1937年省会期间,城市建设对“山水城市”格局与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6.2.8 近代战争与镇江城市的衰落
    6.3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6.3.1 体:城门的增设与城墙进一步破碎化,“一”字形态城市的形成
        6.3.2 面: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6.3.3 线:城市马路的增建与扩建,水系与港区的瘀滞
        6.3.4 点:政治中心作为城市中心
    6.4 中华文化时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6.4.1 自然层面:交通方式的转型与城市形态,城市园林建设
        6.4.2 社会层面:体制政策与战争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6.4.3 个人层面: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与制约
第七章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7.1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1.1 1949~1966年: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1.2 1966~1979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2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7.2.1 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相关规划制定
        7.2.2 文化大革命晚期至1979年间镇江城市相关规划的制定
    7.3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7.3.1 体:带状城市发展格局的深化
        7.3.2 面: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扩展
        7.3.3 线: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桥梁的修建
        7.3.4 点:现代工商业建筑的增建
    7.4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
        7.4.1 自然层面:城市道路桥梁与工业用地的增建
        7.4.2 社会层面:统一规划与统筹建设
        7.4.3 个人层面:单位自建住宅与福利分房
第八章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8.1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1 1979~198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2 1989~199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3 199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2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8.2.1 198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
        8.2.2 1994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
        8.2.3 2005年《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8.3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要素分析
        8.3.1 体:“T”型“一城两翼”城市格局
        8.3.2 面:城市园林绿地的填充与商业中心与副中心的形成
        8.3.3 线:城市路网的完善与特色商业街的形成
        8.3.4 点:城市绿地广场、商业大厦和历史遗迹作为城市中心
    8.4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空降营造机制
        8.4.1 自然层面:港口治理与“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
        8.4.2 社会层面:城市规划结合市场配置
        8.4.3 个人层面:现代风貌与城市记忆
第九章 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研究
    9.1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9.2 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9.2.1 空间体:“一水横陈,三山环绕”的带状城市格局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肌理
        9.2.3 空间线:“十字”水系、“丁”字古街巷与方格交通网
        9.2.4 空间点:多元文化遗留的城市标志物
    9.3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现状间题
        9.3.1 城市自然山水遭到破坏
        9.3.2 近代工业布局的不合理
        9.3.3 文物古迹的保护严重
        9.3.4 现代化进程导致城市个性特色不明显
        9.3.5 以港兴市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多元化的矛盾
第十章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未来发展预测
    10.1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
        10.1.1 山水花园城市的建设
        10.1.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0.1.3 建设以自然风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高品质旅游城市
        10.1.4 依托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加快经济转型
        10.1.5 依托上海经济辐射加快结构调整
    10.2 2009年~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预测
        10.2.1 体:“一体两翼”的“T”字形城市形态的深化
        10.2.2 面:城市肌理的梳理、港口区的建设及生态绿化带的填充
        10.2.3 线:公共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10.2.4 点:现代文娱广场、公民建筑、社区居住模式以及历史文化遗存将为空间节点
    10.3 以吴文化与先进文化为基奠,走入公民社会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10.3.1 自然层面:山水环境的整治
        10.3.2 社会层面:交通网络与区域发展
        10.3.3 个人层面:社区居住、多元文化休闲与公民权益的提升
    10.4 深入研究工作的议题
        10.4.1 纵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10.4.2 横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10)城市更新中的广义规划与设计倾向 ——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
        1.1.1 选题背景
        1.1.1.1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复兴
        1.1.1.2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体性视角建立的关系
        1.1.1.3 北京旧城改造面临的困境
        1.1.1.4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
        1.1.2 广义规划与设计的意义
        1.1.2.1 广义规划与设计的概念
        1.1.2.2 “反规划”概念
        1.1.2.3 图底关系
        1.1.3 研究对象与意义
        1.1.3.1 研究对象
        1.1.3.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旧城保护的相关研究
        1.2.1.1 历史文化保护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1.2.1.2 关于北京旧城的相关研究
        1.2.1.3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相关研究
        1.2.2 什刹海历史文化文化保护区研究的文献综述
        1.2.2.1 什刹海的研究综述
        1.2.2.2 什刹海研究会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案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案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发展与空间演变现状
    2.1 历史街区的世界性法规与案例分析
        2.1.1 概念的界定
        2.1.1.1 相关概念
        2.1.1.2 公共空间的认识
        2.1.1.3 旧城保护的方式
        2.1.2 世界街区保护的发展状况
        2.1.2.1 世界性宪章沿革
        2.1.2.2 英国经验
        2.1.2.3 法国经验
        2.1.2.4 日本经验
        2.1.2.5 我国保护与利用的借鉴
        2.1.3 国外历史街区的空间发展演变案例
        2.1.3.1 法国卢瓦河谷
        2.1.3.2 美国丹佛 LoDo 历史街区复兴
    2.2 国内历史街区的发展演变
        2.2.1 中国文物保护法律宪章沿革
        2.2.2 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2.2.3 历史街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与演变
        2.2.4 国内历史街区空间演变案例
        2.2.4.1 北京历史街区空间形态改造
        2.2.4.2 其他历史街区空间演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发展与更新
    3.1 北京旧城与什刹海的关系
        3.1.1 金中都之前
        3.1.2 元大都
        3.1.3 明、清代至民国
        3.1.4 1949 年至今
    3.2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发展历程
        3.2.1 什刹海地区发展概况
        3.2.2 市政系统发展沿革
        3.2.2.1 交通系统
        3.2.2.2 给排水系统
        3.2.2.3 栅栏的设置与消失
    3.3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人文景观遗存
        3.3.1 什刹海地区历史建筑遗存
        3.3.2 什刹海人文文化遗存
    3.4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修缮
        3.4.1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胡同、四合院组群的保护与修缮
        3.4.1.1 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的居住条件与经济地位
        3.4.1.2 什刹海胡同、四合院组群的保护修缮与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
        3.4.2 什刹海历史街区居住区存在的问题
        3.4.2.1 房屋质量较差、生活设施落后
        3.4.2.2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3.4.2.3 居民关注和参与不足
        3.4.3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改造修缮案例
        3.4.3.1 商业——烟袋斜街
        3.4.3.2 居住——白米斜街
        3.4.4 对什刹海传统街区居住区保护更新工作的思考
        3.4.4.1 居住功能无法适应现代生活
        3.4.4.2 基层组织结构在街区保护修缮中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3.4.4.3 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切实的政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空间演变
    4.1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人居环境系统辨析
        4.1.1 自然要素
        4.1.1.1 什刹海地区气候与物候现象
        4.1.1.2 什刹海地区湿地水文地质条件
        4.1.2 人文景观要素
        4.1.3 规划设计要素
        4.1.4 管理要素
    4.2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景观描述
        4.2.1 什刹海自然景观
        4.2.2 什刹海居住地景观
        4.2.3 什刹海人造景观
        4.2.4 什刹海景观要素分析
        4.2.4.1 什刹海地区四合院的建筑住宅大门
        4.2.4.2 什刹海地区四合院住宅大门装饰
        4.2.4.3 什刹海地区四合院的砖雕和石雕
        4.2.4.4 什刹海四合院的建筑装饰—油饰彩画
        4.2.4.5 什刹海地区景观格局分析
        4.2.5 什刹海地区生态状况分析
        4.2.5.1 城市植被的功能
        4.2.5.2 生物多样性
    4.3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演变
        4.3.1 20 世纪的规划
        4.3.2 21 世纪的规划
        4.3.3 规划发展
    4.4 什刹海休闲空间与消费空间
        4.4.1 什刹海公共开放区域现状
        4.4.1.1 什刹海开放空间的划分
        4.4.1.2 什刹海公共空间整治的主线
        4.4.1.3 什刹海现状旅游指标分析
        4.4.2 什刹海地区开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4.4.3 什刹海空间划分的核心价值
        4.4.3.1 物质性历史遗存空间
        4.4.3.2 非物质性历史遗存空间
        4.4.4 旅游产品的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4.4.4.1 什刹海消费空间
        4.4.4.2 古都北京的深度之旅
        4.4.4.3 京味十足的风情旅游
        4.4.4.4 新的旅游项目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公共开放空间
    5.1 历史文化保护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多重认知
        5.1.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性质与功能
        5.1.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构筑方法与目标
        5.1.3 开放空间感知与环境设施设置
    5.2 历史文化保护区更新中的景观空间
        5.2.1 景观空间的概念与主旨
        5.2.1.1 景观空间的建构
        5.2.1.2 景观的空间构成
        5.2.1.3 景观的空间界面
        5.2.2 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景观要素控制
        5.2.2.1 景观空间中的建筑要素控制
        5.2.2.2 景观空间中的设计要素细节
        5.2.2.3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声光控制
        5.2.3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历史传统延续
    5.3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空间规划思路
        5.3.1 规划设计的内容
        5.3.1.1 消费空间的布置
        5.3.1.2 过渡空间的布置
        5.3.1.3 重要节点控制
        5.3.1.4 服务设施与环境景观设施
        5.3.1.5 规划管理的协调
        5.3.2 胡同交通流线与现代城市公共交通接驳
        5.3.2.1 传统城市街区交通空间体系概况
        5.3.2.2 历史街区交通模式构想
        5.3.2.3 与城市快速交通的接驳构想
        5.3.2.4 公共空间理念的植入
        5.3.3 市政设施规划适应性机能体现
        5.3.4 公共设施综合体意向
        5.3.4.1 线性空间
        5.3.4.2 以站点为核心的“生活服务模块”
        5.3.4.3 交通站点的景观意向
        5.3.4.4 综合意向概括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水生动物多样性和水稻种植区民众生计”国际研讨会在景洪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 史靖塬. 重庆大学, 2018(09)
  • [2]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研究[D]. 董学荣. 云南大学, 2018
  • [3]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利与地域社会[D]. 陈涛.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4]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D]. 李先帆.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5]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莫国香.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6]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7]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8]非正式产业与社会团结:珠三角泔水养猪人研究[D]. 黄斌欢. 清华大学, 2014(09)
  • [9]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D]. 王琦. 武汉大学, 2013(01)
  • [10]城市更新中的广义规划与设计倾向 ——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D]. 吴卉. 天津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水稻产区水生动物多样性与人民生计”国际研讨会在景洪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