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辨证论治

冠心病辨证论治

一、冠心病的辨证分型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干承[1](2020)在《冠通方Ⅱ号治疗老年冠心病(气阴两虚瘀证)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冠通方Ⅱ号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安全性,为冠通方Ⅱ号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不同兼症探索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及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患者,且诊断为气阴两虚夹瘀证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7人,通过纳入排除标准,挑选出符合患者6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冠通方Ⅱ号煎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内及治疗后两组间患者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和各单项积分变化情况、硝酸甘油停减率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水平(主要比较全血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液常规、尿液常规、粪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能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56.67%,且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异(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水平,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单项证候积分方面,两组对患者治疗前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失眠、口干、自汗的气阴两虚夹瘀证候均有改善作用(P<0.05),且治疗后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硝酸甘油减停率情况,治疗组总停减率56.67%,对照组总停减率46.67%,但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减停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比较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水平(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且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冠通方Ⅱ号能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且安全无副作用。(2)冠通方Ⅱ号能改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失眠、口干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冠通方Ⅱ号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从而达到降低心绞痛患者血液粘稠度、缓解心绞痛症状等作用。

胡楠楠[2](2020)在《基于三探头脉诊仪的冠心病脉象特征及中医证候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分析冠心病患者的脉诊信息特征,最终建立初步的冠心病诊断的数学模型,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冠心病诊断的客观依据。2.分析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脉诊信息特征,最终建立初步的冠心病证型判断的数学模型,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冠心病证型判断的客观依据。方法:1.采用中医脉诊信息采集装置,分别采集在我院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75例冠心病患者及经体检证明身体正常的75例健康人的脉诊信息,并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周期划分、特征参数的提取、分类判决及建模,以获得初步的冠心病诊断的客观指标。并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合并症等进行比较。2.由三名临床工作十年以上高级职称的中医师分别采集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左右两手的脉象,以2-3个一致性结果为最终脉象判断标准。通过对两组脉象的比较,以获得冠心病的脉象分布特征及部位特异性。3.根据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采用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3种数学分析方法,分析气滞痰浊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四种证型间脉诊信息特征,以获得初步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判断的客观指标。结果:1.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两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身高、体重、BMI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2级、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合并高脂血症方面差异尤为显着,P<0.01。通过对主观脉象的分析发现,冠心病组的脉象以弦脉类、滑脉类为主,对照组的脉象以滑脉类为主。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弦、涩脉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特征差异的部位为左寸、左关、右关和右尺部。通过客观脉象的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脉诊信息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较大的差异。该差异的主成分分析判决准确率为99%,7参数的LS识别分类准确率为73%,Lasso识别分类准确率为68%。其特征参数的差异体现在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时域参数以h5/h1、W、h1为主,频域方面主要是左寸、左尺、右寸、右尺的变化。2.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比较:根据严格的辨证分型标准,冠心病患者可分为气滞痰浊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四种证型,占比分别为48%、20%、18.67%、13.33%。气虚血瘀型与气滞痰浊型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之间有较大差异,主成分分析的判决准确率为96%,LS识别的判决准确率为77%,Lasso识别的判决准确率为71%。其特征参数体现在左关相位9、左尺W。气滞痰浊型与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之间有较大差异,主成分分析的判决准确率为81%,LS识别的判决准确率为79%,Lasso识别的判决准确率为71%。其特征参数体现在左关相位9、右尺相位4、右尺能量7。气滞血瘀型与气滞痰浊型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之间有较大差异,主成分分析的判决准确率为91%,LS识别的判决准确率为89%,Lasso识别的判决准确率为83%。特征参数体现在右尺相位5、右寸能量2、右寸能量1、右寸相位7、右尺t5、右尺相位1、右尺能量4为主。气滞血瘀型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之间有较大差异,主成分分析的判决准确率为93%,LS识别的判决准确率为92%,Lasso识别的判决准确率为80%。其特征参数体现在左尺能量5、右尺t5、左尺相位8、右关相位2。气虚血瘀型与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之间有较大差异,主成分分析的判决准确率为96%,LS识别的判决准确率为88%,Lasso识别的判决准确率为75%。其特征参数体现在右尺能量10、左尺相位8、右尺能量7。气滞血瘀型与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之间有较大差异,主成分分析的判决准确率为90%,LS识别的判决准确率为92%,Lasso识别的判决准确率为82%。其特征参数体现在右寸相位7、左尺t1、左尺t5、右尺能量7。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脉诊信息较健康对照组具有特征性的改变,且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脉诊信息也呈现较强的特征性。该差异在使用不同的数学分析方法时,均具有高的判决准确率。本研究为中医在临床研究中从左右手寸、关、尺三部同时采集脉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冠心病的诊断、证型判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李拯宇[3](2020)在《益气活血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PCI术后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冠心病作为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它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使人类的健康被严重威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脉搭桥术为主,这些技术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但同时也有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症状缓解不明显等问题。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由来已久,如何应用中医药联合现代医学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目的:通过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且行PCI术,中医辨证为胸痹心痛病(气虚血瘀证)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此类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内科行PCI术,并且西医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气虚血瘀型)的病历98例。根据是否服用益气活血方,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具体方药如下:党参、黄芪、丹参、黄精、赤芍、郁金、陈皮、桃仁、红花,每日一剂,服用1周。通过查阅病历并进行电话随访患者,对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中医症状积分,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半年再住院率),进行统计比较。统计方法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着降低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相比,其中胸痛、心悸、自汗,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而两组相比,胸闷、气喘、不寐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显效率分别为:51.9%和77.3%,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显着。2.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44.4%和59.1%。两组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进行对比,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3.心电图疗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37.0%和43.2%。两组心电图疗效进行对比,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4.半年再住院率: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再住院率分别为22%和18%,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益气活血汤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可以显着降低胸痛、心悸和自汗的证候积分。2.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但无显着差异。3.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患者再住院率方面没有显着差异。

徐俊伟[4](2020)在《周仲瑛教授辨治冠心病及相关疾病临床经验与思维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传承周仲瑛教授辨治冠心病及相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分析在病机证素、治则治法、遣方用药方面的共同点与差异,研究周仲瑛教授辨证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经验与跟师学习体会,进一步完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以期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83年2月—2014年12月间周仲瑛教授门诊治疗的615诊次冠心病病案、317诊次冠心病兼高血压病案、58诊次冠心病兼糖尿病病案、103诊次冠心病兼高血脂病案,对医案中的病机、方药进行数据挖掘,结合相关论着及医案文本研读,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提炼核心病机与基本处方,同时对周仲瑛教授临床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常用中医临床思维方法,挖掘创造性思维方法。结果冠心病1.一般情况:615诊次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367(59.67%),女性248(40.33%)。2.核心病机:以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心营不畅(18.21%)、气阴两虚(15.61%)、肝肾亏虚(9.27%)、痰瘀痹阻(6.77%)。3.基本用药:太子参(45.20%)、大麦冬(48.62%)、丹参(74.15%)、川芎(52.36%)、法半夏(34.80%)、全瓜萎(26.18%)、薤白(23.41%)、生楂(17.89%)、葛根(24.55%)。气阴虚损偏重:入党参(26.34%)、大生地(20.49%)、黄芪(26.18%)、知母(21.14%);脾胃不健加砂仁(29.43%)、娑罗子(27.97%)、炙甘草(25.04%);瘀血证重入红花(18.86%)等。冠心病兼高血压1.一般情况:317诊次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182(57.41%),女性135(42.59%)。2.核心病机:以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心营不畅(19.87%)、气阴两虚(11.99%)、肾虚肝旺(11.36%)、痰瘀痹阻(3.79%)。3.基本用药:太子参(48.90%)、大麦冬(56.47%)、丹参(77.29%)、川芎(58.04%)、法半夏(32.81%)、鸡血藤(32.12%)、薤白(23.41%)、片姜黄(29.97%)、葛根(30.91%)、天麻(31.23%)、白蒺藜(25.55%)、桑寄生(26.81%)、生楂肉(25.24%)。肝风内动入龙骨(16.09%)、牡蛎(17.03%)。冠心病兼糖尿病1.一般情况:58诊次中,女性多于男性,男性26(44.83%),女性32(55.17%)。2.核心病机:以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气阴两虚(13.79%)、肝肾亏虚(13.79%)、心营不畅(12.07%)、络热血瘀(12.07%)、痰瘀痹阻(8.62%)。3.基本用药:太子参(53.45%)、大麦冬(48.28%)、丹参(62.07%)、川芎(44.83%)、片姜黄(46.55%)、桑寄生(44.83%)、鬼箭羽(34.48%)、生楂(17.89%)、黄连(39.66%)、大生地(44.83%)、川石斛(18.97%)、知母(43.10%)。肝胆湿热加泽泻(17.67%)等。冠心病兼高血脂1.一般情况:103诊次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65(63.11%),女性38(36.89%)。2.核心病机:以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心营不畅(20.39%)、气阴两虚(14.56%)、心阳不振(11.65%)、肝肾亏虚(10.68%)、痰瘀痹阻(8.74%)。3.基本用药:太子参(31.07%)、大麦冬(48.62%)、丹参(64.08%)、川芎(56.31%)、黄芪(51.46%)、葛根(42.72%)、鸡血藤(42.72%)、法半夏(24.27%)、片姜黄(41.75%)、桂枝(33.01%)、仙灵脾(31.07)。化痰用半夏(24.72%)。结论1.临床经验(1)冠心病核心病机: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肝肾亏虚,心营不畅。病机特点:“气虚重于阴虚”,“瘀血甚于痰湿”,“瘀热甚于痰热”,易伤阳生瘀生痰,热少寒多为特点。基本治法: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化痰消瘀,宽胸理气开痹”。基本处方:以复法合方为特点,药用太子参、大麦冬、丹参、川芎、法半夏、全瓜萎、薤白、生植肉、葛根。(2)冠心病兼高血压核心病机: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肾虚肝旺,虚风内动,心营不畅。病机特点:“气虚阴虚并重”,“瘀血痰湿并重”,“痰热瘀热并重”,较冠心病以肾虚肝旺、虚风内动、上盛下虚、易于从阳化热,多热少寒为特点。基本治法:较冠心病多用平肝熄风、养肝、清肝等法。基本处方:太子参、大麦冬、丹参、川芎、法半夏、鸡血藤、薤白、片姜黄、葛根、天麻、白蒺藜、桑寄生、生楂肉。较冠心病常用滋补肾阴、平肝熄风、养肝清肝之品。(3)冠心病兼糖尿病核心病机: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肝肾亏虚,心营不畅,络热血瘀。气阴两虚证更明显,可见“三热(燥热、瘀热、湿热)”证。病机特点:“气虚阴虚并重”“痰湿之象甚于瘀血”,“痰热甚于瘀热”较冠心病以阴虚瘀热湿热,脾虚胃弱为特点。基本治法:较冠心病多用滋阴润燥,清化湿热,凉血消瘀等法。基本处方:太子参、大麦冬、丹参、川芎、片姜黄、桑寄生、鬼箭羽、生楂、黄连、大生地、川石斛、知母。较冠心病重用益气养阴,清湿热,滋阴润燥之品等。(4)冠心病兼高血脂核心病机:气阴两虚、肝肾亏虚、痰瘀痹阻、心营不畅。较冠心病更见营卫不和证、气虚血瘀、心阳不振证。病机特点:“气虚甚于阴虚”“瘀血痰湿并重”“痰热甚于瘀热”,较冠心病以气虚瘀血更甚,以营卫失和,肝肾亏虚夹痰瘀,后天不足为特点。基本治法:较冠心病多用健脾消脂,调和营卫,益气活血通络等法。基本处方:太子参、大麦冬、丹参、川芎、黄芪、葛根、鸡血藤、法半夏、片姜黄、桂枝、仙灵脾。较冠心病增加益气通阳,健脾和胃之品。2.思维方法借鉴现代医学内容进行中医病机、辨证分型与对中医传统辨证思维方法的升华创新是周仲瑛教授临床思维的显着特色之一,如:研读医案发现部分患者有冠心病病史及ST段改变,但无明显瘀血症状,周仲瑛教授根据病史及ST段改变辨证为血瘀证,进一步思考,周仲瑛教授将“现代检测指标的中医病机转化思维”作为中医临床的基本思维方法。现将最常见思维方法归纳如下:(1)中医传统思维方法:以基于“病机辨证”多种思维方法的的复合应用为特色,如:整体思维、恒动思维与平衡思维,防治并重辨证思维,形神合一辨证思维等。(2)中西融合思维:结合中医非逻辑思维与西医逻辑思维,形成“现代检测指标的中医病机转化思维”。

柴瑾[5](2018)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冠心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心电图、糖代谢、血流变的治疗前后变化,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探讨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的有效性,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的推广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本实验选择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被确诊为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的60例门诊或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病例比例为1:1;甲组即中医治疗组,乙组既为西医对照组。给药方案:给予列入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以相同的糖尿病、冠心病基础治疗:患者教育、适当运动、糖尿病低盐低脂饮食,血糖较高者应用口服药降糖治疗,口服药治疗无效时予胰岛素治疗。中医治疗组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所服中药均来自山西省中医院中药房,400ml水煎取汁,早晚分服,日一剂。西医对照组给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50mg,每日清晨服一片。两组病人均每2周复诊一次。两组均在8周后对观察疗效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记录。治疗期间保持心情舒畅、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之物。结果:1.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别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电图、心绞痛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分别为73.33%、66.67%;70%、66.67%;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FBG、2hPG及HbA1c疗效评价: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血脂疗效评价:在TG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血流变疗效评价,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高切粘度、低切粘度均较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6](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戴霞[7](2010)在《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宏观量化诊断标准,探索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首先进行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现代文献对照研究和临床回顾性研究。在文献调研、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宏观诊断量表,并从信度、效度、反应度等方面对量表进行考评。以该量表为测量工具,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经过指标赋权,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宏观量化诊断模型和标准。最后对该标准进行临床诊断性试验。结果:研究揭示了肾气亏虚证是老年高血压病临床常见中医证型之一。编制了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宏观诊断量表,综合测评表明该量表信度、效度及反应度良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标准,诊断阂值为220。临床诊断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标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似然比。结论:通过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量表研制、统计分析及临床验证建立的规范的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宏观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价值。本研究成果将为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证候疗效的客观评价提供标准化尺度,为其它病证的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规范的可供借鉴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张莹[8](2009)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因素及与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和原则,以北京地区汉族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依据,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因素进行探索;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实验室指标和中医证候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中医微观辨证提供依据;同时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多态性与ACS中医证候关系。方法315例临床资料来源于安贞医院的北京地区汉族ACS住院患者,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因素进行探索;并研究证候因素在病变支数上分布情况以及各证候因素的Gensini积分差异;运用典则相关分析,对实验室指标(TC、TG、LDL-C、hs-CRP、TNI、HCY、FIB)和中医证候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探讨;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证候因素的影响因素;对中青年男性和老年男性发病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检测患者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型,并将证候因素按照虚、实分为两组,对C825T多态性与ACS中医虚实证候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运用频数统计方法研究ACS患者症状,出现频率前十位的症状按顺序分别是:胸闷、心悸、气短、痛时汗出、口唇紫暗、乏力、针刺样痛、肢麻沉重、腰酸膝软、健忘。2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到8个ACS中医证候因素为痰浊、血瘀、阳虚、气虚、气滞、寒凝、热蕴、阴虚;患者8个证候因素在性别、年龄组和疾病不同临床分类上的分布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3 ACS中医证候因素分布与冠状动脉造影有关(P<0.05)。8个证候因素在冠脉病变支数情况上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7),不同证候因素的Gensini积分不同(P=0.001)。寒凝与血瘀冠脉病变支数较其他证候因素多,Gensini积分值由高至低分别是:寒凝>血瘀>阳虚>热蕴>阴虚>痰饮>气虚>气滞。从本虚角度考虑,随着气虚、阴虚、阳虚,病变程度逐渐加重。寒凝与血瘀在多支病变支数分布和Gensini积分值均较高,说明随着寒凝、血瘀的出现,冠脉病变范围和程度趋于严重.4典则相关分析提示FIB与气虚、hs-CRP与痰饮、cTNI与寒凝有相关性。5以进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气虚、阳虚、血瘀、痰浊的影响因素,发现吸烟年限和心衰病史为血瘀的影响因素;体重指数、西方饮食方式为痰饮的影响因素;高血压家族史、合并高血压病和心功能为阳虚的影响因素;劳累为气虚的影响因素)。6对中青年男性和老年男性进行对照,发现中青年男性发病与吸烟、西方饮食方式有关,而老年男性与合并高血压病关系密切(P<0.05)。7 ACS组TT基因型高于对照组,CC基因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等位基因频率在ACS组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实证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两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8;P=0.004)。实证组与虚证组相比及虚证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两方面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8研究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ACS实证或虚证的危险度。与对照组相比,ACS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0R值大于1(P<0.05),说明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是ACS的易感基因。实证组与对照组相比0R值大子1(P<0.05),但实证组与虚证组、虚证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大于0.05,因此尚不能说明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与ACS实证组或虚证组相关。结论1 ACS证候因素为痰浊、血瘀、阳虚、气虚、气滞、寒凝、热蕴、阴虚。2 ACS中医证候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支数分布和Gensini积分值有关。3 FIB与气虚;hs-CRP与痰饮;cTNI与寒凝相关。4吸烟年限和心衰病史为血瘀的影响因素;体重指数、西方饮食方式为痰饮的影响因素;高血压家族史、合并高血压病和心功能为阳虚的影响因素;劳累为气虚的影响因素。5中青年男性发病与吸烟、西方饮食方式有关,而老年男性与合并高血压病关系密切。6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ACS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未证实与ACS虚、实证候的明确相关性。

林巾孝[9](2008)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的研制及初步检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设计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并进行初步检验,为今后研究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颁布的标准、查阅大量古今文献、专家咨询,从现代心理测量理论出发并引入结构化的决策方式,来总结冠心病的证候特征、演变规律,将冠心病所表现的症状特点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建立症状指标体系,以此构思并设计了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对量表中各个条目的内容以及词语表达的准确性进行审定,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反复对条目进行修改、增删、调整等过程,从而保证了问卷的条目与内容能准确的反应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最终确定了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临床专家问卷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并通过对300名临床一线心血管专家的调查,对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了考评。结果:本问卷通过对冠心病四诊资料进行分期描述,并分别对量表的各模块及总量表进行信度及效度检验。Cronbach’sα系数:各个模块在0.9593~0.9725之间,均大于0.8,整个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值为0.9903。分半信度:各个模块在0.8918~0.9225之间,总量表的分半信度Cronbach’sα系数值为0.9207。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个模块分别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均在40%以上,采用方差最大旋转后的结果与理论构想一致。结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能够全面反应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利用其进行冠心病的证候研究。

崔杰[10](2007)在《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占据世界人口非传染性疾病死因的首位。冠心病的现代治疗手段近十年来已经取得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以导管为手段的介入诊疗方法发展迅速,冠状动脉造影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被称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对象和论治的依据,对冠心病中医证候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水平,并有助于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标准。本研究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这一金标准诊断冠心病,参照“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研究冠心病的证候分布特点、影响因素,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搜集的四诊信息,以探讨冠心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证候特点。方法:(1)以2005年3月~2007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市世纪坛医院和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住院并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资料完整的3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在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48小时内,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和理化检查,完成病例观察表。(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对是否符合冠心病诊断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forward wald法),选入与剔除值为系统默认的0.05与0.1;(4)对冠心病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选择特征根值大于1,并选用四次方最大正交旋转。结果:(1)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间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糖尿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2)冠心病中医辨证:冠心病组血瘀证共228例(占74.3%),气虚证238例(占77.5%),气滞证29例(占9.4%);非冠心病组血瘀证21例(占51.2%),气虚证26例(63.4%),气滞证10例(占24.4%);经卡方检验,气虚证(P=0.047)、血瘀证(P=0.002)、气滞证(P=0.004)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组合证候中,以三证组合最多,共163例,其次为两证组合(108例),再次为单证(27例)和四证组合(46例),五证组合及六证组合少见;在307例冠心病患者中,组合证以气虚血瘀并见为多,共165例,占冠心病总病例数的53.7%。而在证见气虚证、血瘀证时,又以合并阴虚证、痰浊证最为常见。(3)中医证候回归分析:以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为因变量,对痰浊、血瘀、气滞、寒凝、气虚、阳虚、阴虚7个中医证候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forward conditional方法,选入与剔除值为系统默认的0.05与0.1,结果显示血瘀证系数B为0.911,其相对危险度为2.487,相对危险度95%可信区间为1.2654.891;而气滞证系数B为-0.966,其相对危险度为0.381,相对危险度95%可信区间为0.1660.873。(3)冠心病证候因子分析:剔除样本中阳性率小于20%的变量(症状),入选51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共得出16个公因子,这16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度为64.677%,再将公因子归类,可归为12个类证,分别为F1虚证、F2脾肾气虚、F3痰湿证、F4肝气郁滞、F5热盛津伤、F6心气虚、F7脾虚不运、F8阴虚津亏、F9肝阴亏虚、F10气阴两虚、F11气化不利,水湿内停、F12~F16血瘀证。结论:(1)冠心病中医证候中,以气虚证、血瘀证为主,气虚血瘀证为冠心病最常见的证候组合;其中,血瘀证为冠心病的特异性证候,临床诊断为血瘀证的胸痹患者更易患冠心病。(2)因子分析结果,虚证为第一因子,提示虚证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同时还有痰湿、肝气郁滞、内热津伤、血瘀等因素影响;虚证又有气虚、阴虚及脏腑虚证,脏腑虚证中主要为心脾肾气虚,肝阴虚。这提示心肝脾肾四脏功能失调都易导致冠心病,而其中以四脏功能失调以虚证为主,虚证中又以气虚、阴虚为主;同时夹杂痰湿、热盛、血瘀气滞等影响因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冠心病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3)为保证因子分析的结果更加理想,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保证样本量与变量(症状)比例≥10:1为最佳。(4)本课题尝试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冠心病中医证候的研究,为冠心病中医证候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可供参考。

二、冠心病的辨证分型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心病的辨证分型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1)冠通方Ⅱ号治疗老年冠心病(气阴两虚瘀证)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1.1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对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
        1.3 病机的认识
        1.4 中医对证型的认识
        1.5 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
        1.6 中医对气阴两虚夹瘀病机治法探讨
    2.西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和研究
        2.1 流行病学现状
        2.2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3 发病机制
        2.4 西医的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分组
        1.3 给药方法
        1.4 诊断标准
        1.4.1 西医诊断标准
        1.4.2 中医诊断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1.8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2.1 观察指标
        2.2 疗效指标及判定标准
    3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数据比较
        4.2 主要观察指标
        4.2.1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结果
        4.2.2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4.2.3 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比较
        4.2.4 中医证候治疗前后积分分析
        4.3 两组患者治疗后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
        4.4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5 不良事件与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治冠通方Ⅱ号组方分析和现代药理学研究
        1.1 组方分析
        1.2 现代药理学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心绞痛疗效的分析比较
        2.2 中医证候的分析比较
        2.3 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
        2.4 血液流变学比较
    3 安全性结果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缩略词表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辨证论治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基于三探头脉诊仪的冠心病脉象特征及中医证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一 冠心病脉象的研究进展
    1. 中医脉诊的研究
        1.1 传统中医脉诊的研究
        1.2 脉诊客观化研究的现状
    2. 冠心病脉象的研究
        2.1 传统中医对冠心病脉象的认识及研究
        2.2 冠心病脉象的临床研究
        2.3 冠心病脉象的客观化研究
        2.3.1 脉图特征与冠心病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2.3.2 脉图特征与冠心病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2.3.3 脉图特征与冠心病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3.4 脉图特征与冠心病疗效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2.3.5 脉图特征与冠心病其他方面的相关性研究
    3.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冠心病治疗的进展
    1. 药物治疗进展
        1.1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1.2 抗凝药物治疗
        1.3 降脂类药物
    2. 非药物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冠心病诊断标准
        1.2.2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3 纳排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剔除标准
        1.4 脉诊信息及相关资料的采集
        1.4.1 采集的条件及时间
        1.4.2 一般资料的采集
        1.4.3 临床脉象信息的采集
        1.4.4 脉诊信息的采集装置
        1.4.5 软件分析系统
        1.4.6 脉诊客观化信息的采集
        1.4.7 脉诊信息的分析
        1.4.7.1 脉诊信息的预处理
        1.4.7.2 基于谐波拟合的脉诊信息特征参数的提取
        1.4.8 分类判决
        1.4.8.1 无监督学习的分类判决—主成分分析
        1.4.8.2 有监督学习的分类判决——LS识别
        1.4.8.3 有监督学习的分类判决——Lasso识别
        1.4.9 病例资料的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合并症的比较
        2.3 冠心病患者客观脉诊的研究
        2.3.1 无监督学习—主成分分析
        2.3.2 有监督学习—LS识别
        2.3.3 有监督学习—Lasso识别
        2.4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临床脉象的比较
        2.5 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脉诊信息的研究
        2.5.1 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2.5.2 气虚血瘀型与气滞痰浊型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的比较
        2.5.2.1 无监督学习—主成分分析
        2.5.2.2 有监督学习—LS识别
        2.5.2.3 有监督学习—Lasso识别
        2.5.3 气滞痰浊型与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的比较
        2.5.3.1 无监督学习—主成分分析
        2.5.3.2 有监督学习—LS识别
        2.5.3.3 有监督学习—Lasso识别
        2.5.4 气滞血瘀型与气滞痰浊型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的比较
        2.5.4.1 无监督学习—主成分分析
        2.5.4.2 有监督学习—LS识别
        2.5.4.3 有监督学习—Lasso识别
        2.5.5 气滞血瘀型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的比较
        2.5.5.1 无监督学习—主成分分析
        2.5.5.2 有监督学习—LS识别
        2.5.5.3 有监督学习—Lasso识别
        2.5.6 气虚血瘀型与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的比较
        2.5.6.1 无监督学习—主成分分析
        2.5.6.2 有监督学习—LS识别
        2.5.6.3 有监督学习—Lasso识别
        2.5.7 气滞血瘀型与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的比较
        2.5.7.1 无监督学习—主成分分析
        2.5.7.2 有监督学习—LS识别
        2.5.7.3 有监督学习—Lasso识别
        2.5.8 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脉诊信息特征差异分布
    3. 讨论
        3.1 冠心病客观脉诊研究的意义
        3.2 冠心病脉诊信息特征及临床意义
        3.3 冠心病不同证型之间脉诊信息特征及临床意义
结语
    1. 结论
    2. 本课题的创新性
    3. 课题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案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3)益气活血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PCI术后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研究进展
    1. 古代中医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2.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3.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4. 中医治法与方药
    5.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现代医学研究
    1. 流行病学
    2. UA的发病机制
    3. UA的危险分层
    4.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5.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现代治疗
    6. 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两组病例具体治疗方案
    4.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4.1 记录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
        4.2 疗效指标
    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5.1 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5.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5.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5.4 半年再住院率
    6.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两组年龄分布比较
        1.2 两组性别分布比较
        1.3 UA分级情况
        1.4 两组患者基础疾病分布比较
        1.5 家族史
        1.6 吸烟史
        1.7 冠脉病变支数
        1.8 支架数
        1.9 支架类型
    2. 疗效性指标结果
        2.1 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2.2 心电图改变
        2.3 中医证候比较
        2.4 半年再住院率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PCI术后的认识
    2. 气虚血瘀是PCI术后基本病机之一
    3. 益气活血方的研究
    4. 总结
    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个人简历

(4)周仲瑛教授辨治冠心病及相关疾病临床经验与思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
    1. 研究现状
        1.1 冠心病及相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辨治综论
        1.2 周仲瑛教授学术传承现状
    2.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存在问题
        2.2 解决方法
第二部分 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案来源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一般情况
    2. 研究方法
        2.1 医案的预处理
        2.2 医案信息采集
        2.3 数据挖掘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冠心病
        3.2 冠心病兼高血压
        3.3 冠心病兼糖尿病
        3.4 冠心病兼高血脂
    4. 医案赏析
第三部分 周仲瑛教授临床思维方法
    1. 临床思维方法概述
        1.1 逻辑思维
        1.2 非逻辑思维
        1.3 中医思维方法与西医思维方法上的差异
    2. 中医象思维研究现状
    3. 周仲瑛教授临床思维特点及研究意义
    4. 周仲瑛教授临床常用思维方法
        4.1 整体思维、恒动思维与平衡思维
        4.2 “中西融合”的病证结合思维
        4.3 防治并重辨证思维
        4.4 形神合一辨证思维
        4.5 时相思维
        4.6 现代检测指标的中医病机转化思维
结语
    1. 研究小结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致谢

(5)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冠心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材料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中止标准
        2.7 安全性观测
方法
    1 方案
    2 病例随机分组方法
    3 治疗方法
    4 疗效观察指标
        4.1 研究内容
        4.2 疗效判定标准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临床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1.1 统计学分析
        1.2 统计结果
    2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西医学对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1.1 发病机制
        1.2 治疗
    2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冠心病的认识
    3 临床观察结果的探讨
        3.1 临床观察结果
        3.2 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3.3 糖尿病冠心病未来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中医证候评分表
致谢
作者简介

(7)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1 辨证分型
        2 证候演变规律
        3 证候分布规律
        4 证候微观研究
        4.1 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4.2 证候与动脉弹性的关系
        4.3 证候与动脉厚度的关系
        4.4 证候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
        4.5 证候与血微循环的关系
        4.6 证候与性激素的关系
        5 问题与展望
    第二节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进展
        1 研究思路与观点
        1.1 从病证结合入手
        1.2 首先建立证候宏观诊断标准
        1.3 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
        1.4 以单证为研究单元
        1.5 "辨证元"计量诊断
        1.6 以量表规范中医辨证
        2 方法学实践
        2.1 多元统计分析
        2.2 数据挖掘
        2.3 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
        3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第一节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文献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选择标准
        1.3 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分布
        2.3 老年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分布
        2.4 老年高血压病与多年龄段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的构成比比较
        3 讨论
    第二节 老年高血压病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来源
        1.2 病历选择标准
        1.3 方法
        2 结果
        2.1 老年高血压病临床证候分布规律
        2.2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分布规律
        3 讨论
第三章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量化诊断研究
    第一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量表的研制
        1 设立研究工作组
        2 拟定量表框架
        2.1 量表名称
        2.2 量表形式
        2.3 量表测量对象
        2.4 量表研制目的及用途
        2.5 量表维度
        2.6 量表条目量化原则
        3 拟定研究技术路线
        4 建立备选条目池
        4.1 古今文献整理
        4.2 临床回顾性调查
        4.3 条目规范化整理
        5 条目初筛和量表初建
        5.1 核心小组初筛
        5.2 专家问卷调查
        5.3 小范围预调查
        6 量表测试和条目细筛
        6.1 量表测试
        6.2 条目筛选
        7 第二版量表的构建
        8 讨论
        8.1 用量表规范中医辨证的可行性分析
        8.2 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制的难点分析
    第二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量表的信、效度测评
        1 可行性测评
        1.1 接受率
        1.2 完成率
        1.3 完成时间
        2 信度测评
        2.1 重测信度
        2.2 分半信度
        2.3 同质性信度
        2.4 内部相关系数
        2.5 评分者信度
        3 效度测评
        3.1 表面效度与内容效度
        3.2 区分效度
        3.3 结构效度
        4 讨论
        4.1 可行性评价
        4.2 信度评价
        4.3 效度评价
    第三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量表的反应度测评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统计检验
        3.2 效应尺度
        4 讨论
    第四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标准的建立
        1 临床横断面调查
        1.1 样本量的估算
        1.2 样本来源
        1.3 样本选择标准
        1.4 病证诊断标准
        1.5 调查结果
        2 建立数据库
        3 确定指标权重系数
        3.1 主观权重系数的计算
        3.2 客观权重系数的计算
        3.3 综合权重系数的计算
        4 建立证候诊断模型
        5 确定证候诊断阈值
        6 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标准
        7 确定程度分级诊断标准
        8 讨论
        8.1 指标赋权方法探讨
        8.2 证候诊断阈值建立方法探讨
    第五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性试验
        1 量化诊断标准的回顾性检验
        2 量化诊断标准的前瞻性检验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8)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因素及与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的文献研究
    综述二 急性冠脉综合征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综述三 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基因研究
第二部分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因素相关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G蛋白β3亚单位(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关系的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9)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的研制及初步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问卷的研制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第三部分 问卷的初步检验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简历

(10)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冠心病的辨证分型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冠通方Ⅱ号治疗老年冠心病(气阴两虚瘀证)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 干承.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基于三探头脉诊仪的冠心病脉象特征及中医证候的研究[D]. 胡楠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益气活血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PCI术后回顾性分析[D]. 李拯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周仲瑛教授辨治冠心病及相关疾病临床经验与思维方法研究[D]. 徐俊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冠心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柴瑾.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7]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D]. 戴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
  • [8]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因素及与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关系研究[D]. 张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9]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的研制及初步检验[D]. 林巾孝.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8(06)
  • [10]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D]. 崔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冠心病辨证论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