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文化展遭遇尴尬

性文化展遭遇尴尬

一、性文化展遭遇尴尬(论文文献综述)

白文利[1](2019)在《基于共生理论下的三皇庙会与其建筑环境的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传统庙会实质上是一种由多民俗文化集中展演,具备文化丛性质的文化空间。在历史上,它一直都是依托庙宇并发展成为由某个区域的民众民俗集中展演的场域形态。庙会与它的建筑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贾家庄三皇庙的祭祀与庙会活动历时悠久,村落环境是承担庙会活动的载体,庙会的存在与发展使这里的民居环境更具生机和活力。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庙会的文化空间遭到了破坏,如何使庙会继续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同时,焕发新的生命力,实现庙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我们结合它生存的环境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全文在共生框架的构建下,采用文献研究、田野作业、定性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三皇庙会的传承与发展在村落建筑环境变迁下的影响,以历史、现在、未来为时间轴,逐步梳理出三皇庙会与村落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的共生关系。论文整体研究基于三个部分,首先是对论文研究的基础理论的概述,以及对非遗视野下的三皇庙会进行界定;其次通过资料查找与实践调研得出庙会与其建筑环境之间历史和现在的关系,以历史上相互依存的关系反观现在的相互制约,提出二者应该是共同生长和发展的关系;最后通过理论层面上的共生系统性研究,进一步探究三皇庙会传承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即保持自身活力与利用庙会相关民俗活动与开展村落文化旅游相结合。本文以庙会功能的重塑与新生、文化空间载体的塑造以及相关非遗文化的旅游开发相统一,将共生保护与发展落到实处。以三皇庙会相关的文化旅游带动经济,促进将政府与群众对三皇庙会的被动保护转化为主动保护,形成“以保带用,以用促保”的良性循环。最后实现三皇庙会与其村落建筑环境的共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期望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和借鉴。

单瑶[2](2019)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黄山区五所小学为例》文中认为本世纪初,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其间,英语课程被正式纳入小学英语课程体系,成为了国家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不仅将英语课程的性质明确地确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属性,而且还清晰地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就是要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则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可以说,培养学生积极的英语学习情感态度已然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就目前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知轻情”式的一味地追求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英语情感态度的培养被严重忽视。虽然近些年来,学界已就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态度的相关问题做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有关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目标教学的相关问题却鲜有学者问津,该领域仍有诸多规律性的认识亟待探讨。为此,本文以人本主义教育教学观、情感过滤假说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编制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调查问卷》,以黄山区五所小学的200名六年级学生及其5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开展了调查研究。文中共从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七个维度全面考查了被试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并深入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一般,落实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祖国意识、动机、合作精神、兴趣、意志、国际视野、自信,其中祖国意识维度落实现状非常好,自信维度落实现状最差;2.男女生英语情感态度目标达成度在各个维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3.偏外向性格学生在兴趣、动机、自信、合作精神、祖国意识五个维度上的达成水平均略高于偏内向性格学生,但是仅在兴趣维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4.十年以上教龄教师与十年以下教龄教师英语情感态度目标落实水平在各个维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5.本科学历教师在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五个维度的落实水平上均高于大专学历的教师,但是仅在合作精神与祖国意识两个维度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6.专业与非专业教师英语情感态度目标落实水平在各个维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7.学生自身的基础薄弱及自律性较差影响了英语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8.教师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的落后制约了英语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9.应试教育及考评压力大影响了英语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主要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方面,从教师层面而言,其一,教师不仅应更新教育观念,重视英语情感态度目标,还应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其二,不仅应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堂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还应鼓励、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其三,不仅应严格要求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意志力,还应合理分组、及时指导,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合作精神;最后,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外国文化,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对学校及教育部门而言,首先应提高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水平,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其次应加强关于英语情感态度目标的培训,增强英语教师落实情感态度目标的能力;最后应改变传统的考评制度,促进教师更好的落实英语情感态度目标。

张斌[3](2019)在《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 ——以H大学教育学院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着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开放与支持,跨学科考研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受教育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教育学专业现已成为跨学科报考和攻读学生比例最高、规模最大的专业。现有研究与前期调查显示,虽然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教育学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改善,就会影响跨学科研究生的学业及就业质量,甚至影响教育学的未来发展。所以,对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H大学教育学院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比较研究法,在全面了解教育学跨学科与非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总结跨学科研究生的学习优势与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最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以期为提高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具体而言,本文首先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明确界定了文章的核心概念,具体阐述了教育学的学科特点与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特殊性。其次将学习状况划分为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学习能力与学习成效四个维度,以及专业认同、学习兴趣、学习压力等十二个二级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统计分析全面呈现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现状,包括对两类研究生学习状况各维度的横向比较分析,以及对两类研究生学习状况各维度的年级差异与变化趋势分析。基于问卷调查结果与访谈情况,揭示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优势与问题,重点分析其存在的四个问题,包括专业认同程度较低,学科文化适应困难,专业素养“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以及毕业去向的选择遭遇尴尬等。然后从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课程与教学、导师指导以及跨学科研究生自身学习态度与行为等方面出发分析现存问题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改进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的相关策略,包括完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开展丰富的辅导与交流活动,构建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导师的个性化指导,端正跨学科研究生的学习态度等。

郭彦鑫[4](2018)在《节日演剧视野下安顺屯堡地戏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州安顺地区的屯堡人由各个历史时期的汉族移民组成。在漫长的岁月中,具有驱邪逐疫、求吉纳福含义的地戏成为屯堡人的精神支柱。因此,人们在节日期间表演地戏,增强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同时发挥其道德教化、文化交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对自然科学认识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变化,地戏在表演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变迁。因此,本论文从节日演剧的角度对安顺屯堡地戏的变迁进行研究,并以屯堡地戏的变迁为个案,探讨节日演剧的发展与保护。第一章为安顺屯堡节日文化及其戏剧表演。屯堡人的传统节日与宗教信仰联系紧密,而花灯与地戏作为屯堡人节日中伴随着酬神还愿、消灾纳福仪式演出的剧目,是节日的灵魂与核心,也是中国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虽然在现代节日中花灯与地戏表演形态、功能等方面发生变迁,但作为安顺屯堡文化依然是大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屯堡文化的主导艺术形式——地戏。第二章从传统表演形态与仪式过程两方面叙述安顺屯堡地戏的传统形态。地戏的整个演出活动中包含了许多祭祀因子。演员通过佩戴面具,从“人”变“神”。而参与者则通过整个地戏表演达到心灵上的满足。因此在传统社会,人们相信地戏中的“神”会带来吉祥。所以,他们会经常邀请地戏队举行一些祭祀活动,驱鬼逐疫、求吉纳福,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的生活平安顺利。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节日演剧视野下安顺屯堡地戏发生的变迁。在田野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安顺屯堡地戏的表演时间点与时间长度发生了改变,表演空间从“撂地为场”变为固定地点或舞台。除此之外,地戏的唱本形式、内容与服装道具、演员观众、仪式、外出表演、戏班、传承方式及功能方面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改变。通过研究地戏的变迁,笔者认为造成安顺屯堡地戏发生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家政策、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媒体宣传及学术热潮的推动是造成地戏变迁的外部因素,而传承人的稀缺、断代与表演者自身则是造成地戏变迁的内部因素。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安顺屯堡地戏的节日演剧性质削弱,成为日常的、世俗化的演剧。但不可否认,这些因素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政策的实施,使地戏得到了保护、传承与发展。第四章以地戏作为节日演剧的个案,分析节日演剧与其他民俗活动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日演剧在变迁过程中面临机遇与挑战。笔者提出了相关建议,期望节日演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在政府引导与扶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下,向良性方向变迁,实现节日演剧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

夏豫宁[5](2016)在《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处于驳杂多元的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折射了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涵,彰显了新世纪中国作家的内在精神镜像,体现了新世纪作家跳脱了单一类别的性别认同的拘囿,以一种高邈的、宏阔的生命意识与人类情怀关注现代文明统摄下的现代人的生存境况与生命形态,凸显了新世纪作家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人文精神。总的来说,新世纪作家的性别书写由对性别个体的具象层面的人文关怀,拓展到对人类整体的抽象层面的终极关切,映现了新世纪作家潜在的性别观念内涵的嬗变。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呈现了独特的、深远的思想意蕴与现代性的审美特征。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阐述了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整体概貌,厘清了一些重要的概念,梳理与分析了关于性别书写研究的现状,对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做了论述。正文四章的安排基于这样的逻辑路径:前两章从不同的文化空间视角讨论新世纪小说中的性别书写。在此论述基础上,后两章从全局角度出发,分别在叙述策略与审美的层面,进一步深化对新世纪小说中性别书写的考察,整体四章在考察新世纪性别书写的深层思想蕴意上达成内在的契合。第一章,对新世纪乡村叙事中的性别书写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新世纪乡村叙事中的性别书写:一是新世纪乡村叙事性别书写的外部生成语境;二是不同性别视阈中的现代乡村女性主体的构建;三是对向城求生的乡村性别个体在城市文化空间中的突围与陷落的书写。新世纪作家深切地关注着乡村性别个体在乡村现代化转型中的生存境况、精神状态与命运沉浮,呈现了当代乡村性别个体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的艰难与困厄、挣扎与迷失。通过构建现代乡村女性人物形象、展示乡村性别个体在城与乡两种异质文化冲突下的城市文化空间中的奋斗、与最终的难逃主体性的沦丧,创作主体表达了对乡村城市化转型中乡村性别个体的生存与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现代性与乡村现代化的思考.第二章,主要在驳杂丰富的当代都市文化语境中,讨论新世纪都市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丰富多彩的当代都市文化语境与文化景观,既是新世纪都市小说性别书写的外部生成背景,同时,又为性别书写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新世纪都市小说中的性别书写透视了由于金钱、权力、欲望等对现代都市男女的生活的介入,造成了都市男女间关系的异化,以及个体人性的异化与现代主体性的丧失;呈现了都市文化语境中现代男女的生存焦虑与精神困惑。新世纪都市小说中的性别书写呼唤两性间美好的、和谐的情感关系的构建,希冀通过此途径,实现对现代都市中异化的两性关系的精神救赎,体现了创作主体超越了单一类别的性别认同的局限,体现了对当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怀。新世纪都市小说性别书写的独特性得以显示。第三章,着重论述了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叙述策略。一切形式都是有意味、有温度的形式,形式即内容。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呈现的显在的叙述策略,体现了创作主体潜在的价值诉求、情感取向与性别观念的内涵等。新世纪小说性别书写的策略、文本的深层意蕴以及作家的思想内涵达成一种契合。新世纪小说性别书写中的地母人物群像的展现、美杜莎式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古典才子佳人模式的当代置换变形以及复调叙述模式的呈现,彰显了创作主体对现代人的生命关怀与对两性关系的理性思考。第四章,主要对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反精英主义的凡俗化倾向;二是悲剧意蕴的凸显;三是性别叙事的弱化。这三种特征存在着内在的思想意蕴的一致性,与新世纪作家的审美关怀息息相通,体现了创作主体跳出了个体单一的性别身份认同的藩篱,将对普通人的世俗关怀与对人类的终极关切融合于一,传达了一种高远的人类情怀。结语,从宏观上俯瞰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图景,进一步分析新世纪小说中的性别书写与作家内在审美关切的关系。

黄萍[6](2015)在《尴尬与出路:旅游扶贫视角下西南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民族村寨为基本单元的"旅游扶贫"是西南民族地区在反贫困实践中创出的重要扶贫开发模式。然而,既要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又要成功保护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世界性难题。现实中,旅游扶贫是政治驱动,地方政府关注焦点在经济利益上,文化遗产管理有名无实,长期缺位,导致民族村寨文化遗产遭遇"漏损"、"过滤"等尴尬,甚或有失忆的危险。理论上,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并不冲突,但实践上需要管理机构从文化遗产价值发掘整理与表达、有效信息传播、开发评估、利益合作机制建立、法律保障等方面适时"补位",才可能助推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建立可持续协同关系。

金昱彤[7](2014)在《国家、市场、社会三维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以土族盘绣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多样性与单一性冲突,使各民族文化得以存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民族理所当然的象征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突出地体现了文化变迁的逻辑,各民族世世代代所操演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生活的深层积淀,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历史记忆,同时也是维系族群认同的重要纽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语境下的境况就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特别是晚近以来,各个民族的代表性文化通过媒体传播、竞赛演出、旅游产业等,发生了最为激烈的变迁,文化变迁已经远远超出民族、民俗研究的视线,被裹挟在社会转型的大潮之中,本研究采取国家、市场、社会的等多维角度对民族文化变迁现象进行研究,力图超越就文化论文化的单一视角,引入时空、制度、权力、社会性别等议题,集中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国家的视角关注于在政府主导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是如何被塑造成一个文化拥有者本身并不熟悉的知识体系,尽管土族盘绣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助于其保护传承,但本地乡村社区并不熟悉这种陌生的话语体系。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政府通过将地方文化提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地方文化向国民文化的凝聚力,地方则在国家文化的锦标赛体制中凸显地方性文化特色,将其扩展到更大的公共领域。地方民族文化转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国家动员和自下而上的基层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盘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中,国家并非是一个铁板一块的整体性概念,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基层政府、政府各业务部门和自治组织的多种逻辑,共同参与到对国家制度的落实、分解和灵活执行,使得文化在国家内部也呈现出高度差异化的谱系。最初发现土族盘绣的价值,实际上是市场的力量。本研究以时间为基本线索,调查由早期日本游客参观后引发的村庄农家乐,以及后期不断升温的旅游风情园和土族园等大型旅游产业力量的介入,使得盘绣逐渐成为一种土族象征的展演标示,成为一种文化和旅游商品。市场中的风情园、盘绣公司、零售商贩、传承人、刺绣艺人,日常生活中的男性与女性、穷人与富人、居民与村民都在文化变迁中表现为不同的行动者,这些形形色色的行动者展现出的不再是一副静态的民俗地图,而是被市场驱使的现代景观。地方社会对市场并非单向度的被动反应,而是积极的调适和介入,借助市场中的网络日益走出传统封闭的社会体系,日益融入到更广的社会体系中。社会的视角侧重从土族地方社会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传统语境中作为土族女性成人礼的盘绣嫁妆在土族社区中扮演的角色与功能,以及后期市场、旅游、政府非遗政策等介入以后盘绣的变迁。分析了盘绣在社会变迁中所折射出的社会性别、城乡、阶层与族群认同问题。变化的并非盘绣实体本身,而是因为影响盘绣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变化,使得人们对盘绣地认识和价值判断发生巨大变化。由盘绣折射出的地方民族文化变迁,展现的是西北乡村民族地区社会体系开放性不断扩展,与现代社会不断互动调适的过程。通过土族盘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案研究,我们发现从国家一市场一社会三维出发,民俗文化受到国家非遗政策、旅游与市场、民间社会变迁的多重影响,社会转型期民族文化变迁的深层逻辑是其日益转变为一种公共文化。基于民族文化公共转向面临的冲突与挑战,研究进一步讨论了文化自觉理论在分析民族文化变迁的可能延伸空间,并对当代中国国家主导的文化保护政策进行了初步地思考与探讨。尽管本研究在具体的操作化过程中对国家、市场、社会进行了进一步地分解,但是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本研究中如何体现三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变迁的影响,在理论层面进行总结提升,是本研究面临的挑战。

周晓燕[8](2013)在《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流行音乐的复苏与兴盛推助了社会文明范式和文化生态的变更,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国主流音乐。本研究属于文化研究范畴,既关注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内在价值,也爬梳了其在生产与消费关系中的诸多“事实与论争”,分别从消费、技术、意识形态、审美这四方面展现中国流行音乐的现代性特征,力图勾勒出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独特境遇和文化生态。第一章以“上海老歌”的“出场”作为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生与发展研究的起点,通过论述相关中国流行音乐称呼、文化身份、民族风、中国风的论争,得出如下结论:“上海老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生;中国流行音乐从边缘走向了文化的中心地带,审美工具论范式淡出;伴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陆流行音乐逐步回归其商业性本质,迎来了“以人带歌”的偶像时代;1994年两岸三地流行音乐进入同步发展时期,提供专供流行的中国风和民族风,获得了主导意识形态和精英意识形态的认可;2000年以后,华语乐坛呈现出与传统迥异的瞬间性、流动性、眩惑性等后现代性症候。第二章以中国流行音乐传播媒介及其隐喻功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与阐释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关于大众的身份、技术与人文精神、流行音乐文化与传媒的论争,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开始沦为技术得以呈现的手段,通俗娱乐审美范式兴盛;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日渐成为解放大众的媒介,呈现出令人欣喜的现代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技术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霸权主导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还处在仅以高雅和民族素材做点缀的“文化粘贴”阶段;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复杂交错,两者之间既有矛盾紧张的一面,也有关联甚至合谋的一面。第三章是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意识形态策略研究,通过论述流行音乐文化审美意识形态性、摇滚主流化、网络歌曲低俗化等论争,得出如下结论:流行音乐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公共领域逐步形成,审美批判范式初步发展;汪峰成为走在意识形态平衡木上的成功者,把中国摇滚推向了主流市场;不健康的网络歌曲被误认为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观赏对象,其实质是美学的堕落。第四章主要论述了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的发展问题,从探究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的美学特征及其成因切入,厘清社会现代化与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大众审美经验,在2000年以后走向了极端,煽欲之风此起彼伏,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张力逐日减小;影响很大的周杰伦的合作者方文山的“中国风”词作是启蒙现代性方案被扭曲、异化以及审美现代性被恶搞的典型;民歌流行化是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实践的重要内容;艺术自律是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审美创造性突破的前提条件。总之,虽然中国流行音乐现代性是在西方现代性的刺激下觉醒起来的,但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现代性之路表明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是中国自身审美传统的现代化,也是中国自身社会现代性的反映,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审美范式和价值规范的区别,是其作为现代性文化的特点。本研究有利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流行音乐表达的时代精神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文化自觉,培育出更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知名流行音乐文化品牌,向世界展示其独有的文化立场和意识形态,满足中国“文化大发展”这一现代性诉求。

冯展文[9](2012)在《全球化与地方性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展演机制 ——以丽江古城客栈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旅游作为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不断对目的地实施影响,旅游服务的标准化、目的地的同质化都是全球化的重要体现。但同时,地方文化也以其特有的力量,不断以抵抗的姿态呈现自我。通过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创新,地方性被深深植入到旅游产品和旅游设施中,旅游地的多元文化展演就此展开。本文在对丽江古城调研的基础上,以丽江古城为舞台,以古城民居客栈为载体,综合运用跨学科、实地调研、深入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的写作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全球化代表的旅游者、外来经营者通过装修风格、接待方式、服务理念、经营背景、货币等方面影响地方化的代表——社区居民;另一部分,当地社区居民及政府,对于外来的旅游者及经营者的态度如何,地方性又是以一种怎么的姿态去面对全球化的影响。本文对丽江民族文化发展历史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同时对茶马古道与丽江民居客栈的形成的关系,对丽江旅游与民居客栈的演变的关系,均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文章重点阐述了丽江古城民居客栈的分布、类型和文化表征,并且从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等不同主体角度,对丽江民居客栈文化进行解读。本文从全球化与地方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协商的关系出发,对旅游背景下的不同利益主体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其文化展演机制,讨论“和谐丽江”的文化发展策略。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不同承载着茶马古道历史的丽江古城客栈在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已经成为古城重要的文化表征物。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对客栈文化的不同解读,反映了当下不同利益主体在古城文化展演过程中的不同诉求。对于民居客栈中的“新”文化,外来经营者普遍接受,而本地经营者并不接受;大众旅游者普遍接受,小众旅游者持反感态度;当地社区居民处于经济发展与文化濒危的矛盾心态中;当地政府则鼓励基于传统的文化创新。(2)古城的文化展演实质上是全球化与地方性调适的最终结果以古城客栈为对象的研究推导出丽江古城旅游的文化展演机制。在经历了“崇洋媚外”、本土文化复兴、文化创新阶段后,丽江正处于多元文化融合的阶段。这一阶段中,古城文化呈现出多重面向:小资天堂、创意文化等文化新展演层出不穷。古城文化展演中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于各对主体关系的分析表明:社区居民与外来旅游经营者分别代表着地方和全球两种力量开展竞争,进行文化的复制和再造。因而,古城的文化展演实质上是全球化与地方性调适的最终结果。(3)“和谐丽江”旅游文化发展策略为了使丽江旅游持续发展,不同文化需要在丽江和谐共生,不同利益主体需要进一步协调关系。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最后提出“和谐丽江”的多元旅游文化发展策略,包括:推进以社区为主体的文化保护、加强古城民居客栈规范化运营、推进基于文化保护的旅游发展和经营模式、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具有独创性,以全球化与地方性这一组反构的命题为视角来研究遗产旅游中的文化展演机制,并将丽江古城视为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舞台,以文化整合的视角来把握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调试;同时,诠释了丽江古城文化发展历程、丽江古城的多面化、小资天堂和创意文化等的旅游文化现象的形成机制。本研究是对既有的文化涵化、全球化理论的具现和深化;方法上展示了旅游社会学案例研究和田野研究的重要价值。有助于解决当前丽江遗产旅游发展中文化偏移的瓶颈问题,为遗产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考。

胡小武[10](2012)在《品质之城的变味——杭州城市文化品位批判》文中研究说明一个城市的文化格调需要数代人的精心呵护。杭州作为一个品质生活之城,其休闲之都的声誉,隐藏了很多的危机。如果不从城市精神、城市形象与城市营销的角度去管理一个城市的文化与性格,城市文化品位将迟早变味,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消极因素。

二、性文化展遭遇尴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性文化展遭遇尴尬(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共生理论下的三皇庙会与其建筑环境的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相关理论概述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概述
        2.1.1 共生理论
        2.1.2 文化生态理论
        2.1.3 文化空间理论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2.2.2 庙会的界定
        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三皇庙会
    2.3 本章小结
3.三皇庙会与其建筑环境的历史关系研究
    3.1 贾家庄历史环境概况
        3.1.1 自然环境与村落布局
        3.1.2 历史沿革与人文环境
    3.2 三皇庙会的历史概况
        3.2.1 三皇庙的发展历程与传承体系
        3.2.2 三皇庙会历史概况
        3.2.3 庙会空间分析
    3.3 历史发展中的三皇庙会与其建筑环境的相辅相成
        3.3.1 庙会与村落建筑环境互相依存
        3.3.2 庙会文化与地域文化互为补充
    3.4 本章小结
4.三皇庙会与其建筑环境的现状关系研究
    4.1 贾家庄现状村落形态分析
        4.1.1 村落的演变与现状
        4.1.2 村落建筑环境的整体布局
        4.1.3 三皇庙景区现状
    4.2 三皇庙会现状
        4.2.1 庙会现存状况
        4.2.2 庙会传承因素分析
        4.2.3 对三皇庙会现状的思考
    4.3 三皇庙会与其建筑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4.3.1 庙会与祭祀空间的关系
        4.3.2 庙会与街巷空间的关系
        4.3.3 庙会与民居建筑空间的关系
    4.4 庙会与其建筑环境现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4.4.1 村落生态环境整体性遭到破坏
        4.4.2 庙会文化空间受到压缩
        4.4.3 村落空心化造成传承主体缺失
        4.4.4 三皇庙景区缺乏场所精神
        4.4.5 现有空间无法满足非遗传承需要
    4.5 当下村落建筑环境与庙会(非遗)发展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5.三皇庙会与其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5.1 三皇庙会与其建筑环境的共生性保护研究
        5.1.1 共生系统研究
        5.1.2 共生阻尼分析
        5.1.3 共生方案确立
    5.2 庙会与其建筑环境共生性保护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5.2.1 保护目标
        5.2.2 保护原则
        5.2.3 保护方法
    5.3 庙会与其建筑环境共生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5.3.1 宏观指导思想(政策层面)
        5.3.2 基于非遗保护下贾家庄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3.3 对村落建筑环境的整治
        5.3.4 庙会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5.3.5 非遗文化空间的塑造
        5.3.6 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5.3.7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落建设
    5.4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总结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图表索引
附录Ⅱ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2)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黄山区五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主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人本主义教育教学观
    2.2 情感过滤假说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 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三章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的调查结果
    3.1 研究设计
    3.2 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的总体调查结果
    3.3 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的微观调查结果
    3.4 男女生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现状的调查结果
    3.5 不同性格学生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现状的调查结果
    3.6 不同教龄教师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的调查结果
    3.7 不同学历教师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的调查结果
    3.8 专业与非专业教师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的调查结果
第四章 农村小学英语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1 兴趣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2 动机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3 自信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4 意志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5 合作精神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6 祖国意识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7 国际视野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8 男女生情感态度目标达成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9 不同性格学生情感态度目标达成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10 不同教龄教师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11 不同学历教师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12 专业与非专业教师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C: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访谈提纲(学生)
附录D: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访谈提纲(教师)

(3)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 ——以H大学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的理论探讨
    (一) 核心概念界定
        1. 跨学科
        2. 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
        3. 学习状况
    (二) 相关理论分析
        1.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素质要求
        3. 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特殊性
三、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一) 调查设计与内容介绍
        1. 调查目的与对象
        2. 问卷内容与设计
        3. 访谈设计与实施
    (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 基本情况统计
        2. 跨学科与非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状况各维度的比较分析
        3. 跨学科与非跨学科研究生各年级学习状况的比较分析
四、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的理性审视
    (一) 学习优势
    (二) 学习问题
        1. 专业认同程度较低
        2. 学科文化适应困难
        3. 专业素养“先天不足,后天不良”
        4. 毕业去向选择遭遇尴尬
五、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不完善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弱化了筛选功能
        1. 侧重识记的初试未能充分考察专业基础知识
        2. 形式化的复试未能充分考察专业素养
    (二) 课程与教学未能满足跨学科研究生的特殊学习需求
        1. 不科学的课程设置不利于补短扬长
        2. 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方式忽视了专业基础
        3. 缺乏反馈的考评方式不利于明确努力方向
    (三) 导师指导的力度和针对性有所欠缺
        1. 有限的关怀无助于融入学科文化
        2. 疏于科研训练无助于形成研究能力
    (四) 跨学科研究生学习态度消极
        1. 盲目的跨考动机降低了专业认同感
        2. 不良的学习态度减少了学习投入行为
六、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的改进策略
    (一) 完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全面考察能力与素质结构
    (二) 丰富辅导与交流活动,提高跨学科研究生的专业认同
    (三) 构建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扎实跨学科研究生的专业根基
    (四) 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跨学科研究生的专业能力
    (五) 加强导师的个性化指导,锻炼跨学科研究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
    (六) 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投入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节日演剧视野下安顺屯堡地戏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安顺屯堡节日文化及其戏剧表演
    第一节 屯堡人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一、传统节日
        二、现代节日
    第二节 屯堡人节日中的演剧
        一、花灯
        二、地戏
第二章 安顺屯堡地戏的传统形态
    第一节 传统表演形态
        一、演出时空
        二、服装道具
        三、剧目及唱本
        四、乐器伴奏与唱腔
        五、演员与观众
    第二节 地戏的仪式过程
        一、开箱
        二、参庙
        三、开财门
        四、扫开场
        五、朝廷(下四将)
        六、设朝
        七、跳神
        八、扫收场
        九、封箱
第三章 安顺屯堡地戏的变迁
    第一节 屯堡地戏表演形态的变迁
        一、表演时空的变迁
        二、地戏唱本的变迁
        三、服装道具及演员观众的变迁
        四、仪式及戏队交流形式的变迁
    第二节 地戏戏班、传承方式及功能的变迁
        一、地戏戏班的变迁
        二、传承方式的变迁
        三、地戏功能的变迁
    第三节 地戏变迁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二、内部因素
第四章 从安顺屯堡地戏看节日演剧的保护与发展
    第一节 节日演剧的发展与挑战
        一、与其他民俗活动的关系发生转化
        二、生存状况不断变化
        三、节日演剧面临挑战
    第二节 节日演剧保护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挖掘节日演剧文化内涵,提高民众“文化自觉”
        二、重视新生代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提高传承积极性
        三、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持节日演剧发展
        四、保护节日演剧的文化生态,建设数字化体系
        五、进行科学的产业化开发,提高自身竞争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5)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叙事中的性别书写
    第一节 新世纪乡村叙事的生成语境
    第二节 乡村现代女性主体的建构
    第三节 向城求生中的性别观照
第二章 新世纪都市文化语境下的都市小说中的性别书写
    第一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生成的都市文化语境
    第二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对异化的两性关系的透视
    第三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对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呼唤
第三章 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叙述策略
    第一节 性别角色的设定
    第二节 古典才子佳人模式的当代置换变形
    第三节 复调叙述的呈现
第四章 新世纪小说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反精英主义的凡俗化倾向
    第二节 悲剧意蕴的凸显
    第三节 性别叙事的弱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6)尴尬与出路:旅游扶贫视角下西南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缘起与演进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是政府引导民族村寨逐渐走上旅游致富道路的初探阶段。
    第二阶段:本世纪以来,是政府主导下民族村寨以“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全面融入旅游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旅游扶贫实践中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管理遭遇的尴尬
    一是保护性开发,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想难以成为现实。
    二是开发性保护,文化过滤导致文化原生态的消失。
三、旅游扶贫与文化遗产管理合作策略
    其一,参与文化遗产价值发掘整理和文化旅游的表达决策。
    其二,为文化旅游担负起提供文化遗产有效信息传播的职责。
    其三,建立文化遗产风险评估机制。
    其四,构建利益协作关系。
    其五,加强文化遗产管理法律体系建设。
四、结语

(7)国家、市场、社会三维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以土族盘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一、在何处研究文化变迁?
        二、传承哪种文化:文化传承中的非文化逻辑
        三、多样性的追寻:动力来自文化还是社会?
        四、文化为谁而传承:文化保护的人类学忧思
    第二节 相关学术理论梳理
        一、民俗学研究
        二、艺术人类学的关注
        三、旅游人类学
        四、政府行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五、土族与盘绣研究
        六、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作为研究对象
        一、身体上的历史与文化
        二、代表性与典型性
    第四节 田野点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文化互动的时空坐落
        二、研究涉及的村庄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二章 文化圈层视野中的土族盘绣
    第一节 土族盘绣的特点
    第二节 文化地理视野中的土族盘绣
    第三节 民族交融视野中的土族盘绣
    第四节 文化结构视野中的土族盘绣
第三章 再造传统:地方社会的变迁
    第一节 昔日摆嫁妆:土族女性的成人礼与夸富宴
        一、十年绣嫁妆
        二、摆嫁妆中的成人礼与夸富宴
    第二节 服饰展演与符号化过程
        一、展演服饰:由个性到统一
        二、上班服与流行服装
        三、纪念性的服装与族群认同
    第三节 盘绣中的社会性别
        一、社会性别与身体权力
        二、盘绣是女性的服饰?
        三、女性内部的认同差异
    第四节 服装上的历史与现实
        一、民族服装的历史与神话
        二、跨越族际的服饰符号
        三、土乡何处觅?
第四章 “发现”盘绣:市场的力量
    第一节 日本客人的到来
        一、异国情调与国际友人
        二、区位生态与民俗风情定位
        三、先行一步的旅游开发
    第二节 农家乐与风情园:空间视角下的文化呈现
        一、以空间看文化
        二、民俗中的象征、符号与信号
        三、文化展演的圈层结构
        四、展演场与文化真实性
    第三节 盘绣市场中的行动者
        一、刺绣艺人
        二、文化营销的中间人
        三、文化人、艺术家、背包客
    第四节 文化的市场运作
        一、地方法团主义
        二、混合经济
        三、民俗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的民族关系
        四、游客的文化消费
第五章 成为非遗:国家的保护政策
    第一节 地方文化网络与非遗的选择
        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二、政府说了算
        三、申报成功是第一考虑
    第二节 选择非遗传承人
        一、谁能成为非遗传承人
        二、传承人的角色发挥
    第三节 民族与地方的文化符号与象征
        一、选择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
        二、服饰、神话与宣传
        三、礼物经济
    第四节 非遗保护管理的日常运作
        一、清水衙门的新业务
        二、多龙治水与乡镇关系
        三、培训与传承
    第五节 文化创造与国家的谱系
        一、通过文化体现国家的软实力
        二、出售民俗与民族身份的市场化
        三、地方、部门与村落的非遗“小算盘”
第六章 迈向公共文化: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非遗转向
    第一节 文化搭台与零售非遗
        一、文化经济与双轨文化的产生
        二、文化传承的非文化逻辑
        三、博物馆和商品之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节 走向开放的地方社会
        一、市场促动的民间组织发育
        二、族群身份与符号的再创造
        三、民族地方社会公共领域的扩展
    第三节 国家、市场、社会互动下的文化变迁与文化自觉
        一、从民俗到公共文化的变迁历程
        二、文化变迁中的“自”与“觉”
        三、公共文化变迁的结构逻辑
        四、重构文化研究的公共性论题
    第四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从边缘到中心: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上海老歌”的出场与中国流行音乐萌芽
        一、上海老歌: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
        二、海派风情:肉眼看不到的现代化工程
        三、浅唱低吟:岂止怀了十里洋场的旧
    第二节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展与社会的互动
        一、半明半昧 1978-1985:邓丽君、李谷一、许冠杰
        二、全面发轫 1986-1988:西北风、苏芮、罗大佑
        三、从谷至峰 1989-1994:摇滚、卡拉 OK、94 新生代
        四、偶像时代 1995-2012:周杰伦、选秀、神曲
    第三节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称呼流变及其文化身份战略
        一、祛魅与赋魅:“流行音乐”界定与中国流行音乐称呼流变
        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特殊功能:解放文学的一种力量
        三、专供流行的“中国风”、“民族风”:一种文化身份战略
第二章 从艺术到技术:中国流行音乐传播媒介及其隐喻功能
    第一节 中国流行音乐物质技术的演进
        一、黑胶唱片和卡带时代: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二、CD 与数位下载并存时期:音乐沦为技术得以呈现的手段
        三、彩铃单曲时代:大众迎合论盛行
    第二节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传播媒介的隐喻功能
        一、卡拉 OK:一种改变了亚洲夜晚的影子音乐
        二、MTV:把身体消费推向极致
        三、Ipod:作为艺术品潜入了大众日常生活
    第三节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与传媒的互动
        一、新闻报道的反智倾向:流行音乐流行的不是音乐
        二、选秀:布道场、名利场、公共领域的纠葛
        三、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传播中的“无法传播”现象
第三章 从先锋到媚俗:中国流行音乐意识形态策略及其解码
    第一节 中国流行音乐声音共同体的建构
        一、流行音乐意识形态性及其公共议程设置功能
        二、流行音乐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三、苏皖民歌《茉莉花》兴盛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政治
    第二节 当代中国摇滚的意识形态角力
        一、崔健:1980 年代中国摇滚乐的标志人物
        二、汪峰:走在意识形态平衡木上的摇滚歌手
        三、旭日阳刚:中国摇滚与社会的互动
    第三节 当代中国网络歌曲的意识形态策略解码
        一、网络歌曲:后工业背景下的城市民谣
        二、网络歌词:大众文化花园里“一条不要名分的蛇”
        三、“十大坏文本”的意识形态策略解码
第四章 从同途到歧路:社会现代化与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
    第一节 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演变与大众审美的崛起
        一、古典美学思想的突破: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演变
        二、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成因探寻
        三、西方审美情感范式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的影响
    第二节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困境及其审美现代性实践
        一、深情冷眼: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的后现代境遇
        二、“中国风”词作: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冲突的重要产物
        三、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是中国自身审美传统的现代化
    第三节 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合谋
        一、民歌流行化: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内容
        二、艺术自律:中国流行音乐审美创造性突破的基础
        三、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追求的当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全球化与地方性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展演机制 ——以丽江古城客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及文献简述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理论
        1.2.3 研究方法
        1.2.4 评述
    1.3 案例地介绍
        1.3.1 丽江古城
        1.3.2 丽江古城中的民居客栈、酒店区分说明
    1.4 研究与写作的基本思路及理论预设
        1.4.1 研究与写作的基本思路
        1.4.2 理论预设
2 丽江的民族文化和民居客栈的演变
    2.1 丽江多元共融的民族文化
    2.2 茶马古道与丽江民居客栈的形成
    2.3 丽江旅游发展与民居客栈的演变
3 丽江古城民居客栈的分布、类型和文化表征
    3.1 古城民居客栈的分布
    3.2 古城民居客栈的类型
    3.3 丽江古城客栈文化
        3.3.1 丽江古城客栈的建筑文化
        3.3.2 丽江古城客栈的名号文化
        3.3.3 丽江古城客栈的服务文化
4 不同主体对丽江“新”文化的解读
    4.1 客栈经营者对于客栈文化的解读
        4.1.1 看准丽江旅游发展商机
        4.1.2 享受丽江古城特有氛围
        4.1.3 坚守本土传统文化
    4.2 旅游者对于客栈文化的解读
        4.2.1 旅游者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4.2.2 旅游者的行为与感知
        4.2.3 旅游者住宿情况
        4.2.4 旅游者对客栈内文化的接受情况
        4.2.5 总结
    4.3 当地社区居民对于客栈文化的解读
        4.3.1 以民族文化为荣
        4.3.2 认同于旅游带来的巨大利益
        4.3.3 无奈于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4.3.4 忧心于民族文化保护的艰难
        4.3.5 总结
    4.4 当地政府部门对客栈文化的解读
    4.5 小结
5 丽江古城旅游中的文化展演机制
    5.1 丽江古城的文化发展历程
        5.1.1 “崇洋媚外”阶段
        5.1.2 本土文化复兴阶段
        5.1.3 文化创新阶段
        5.1.4 多元文化融合阶段
    5.2 丽江的“新”文化展演
        5.2.1 多元文化造就多面古城
        5.2.2 时尚汇集成为小资天堂
        5.2.3 传统与现代嫁接创意文化
    5.3 古城文化展演中的利益主体关系
        5.3.1 外来经营者——旅游者
        5.3.2 外来经营者——社区居民
        5.3.3 外来经营者——当地政府
        5.3.4 旅游者——社区居民
        5.3.5 旅游者——当地政府
        5.3.6 社区居民——当地政府
    5.4 古城文化展演中的全球化与地方性
        5.4.1 全球化风潮
        5.4.2 地方性抵抗
        5.4.3 全球与地方的调适
    5.5 小结
6“和谐丽江”旅游文化发展策略
    6.1 丽江旅游发展中文化存在的问题
        6.1.1 地方文化濒临危机
        6.1.2 旅游体验中的文化“失真”
    6.2 “和谐丽江”旅游文化发展策略
        6.2.1 推进以社区为主体的文化保护
        6.2.2 加强古城民居客栈规范化运营
        6.2.3 完善基于文化保护的旅游发展和经营模式
        6.2.4 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品质之城的变味——杭州城市文化品位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1 杭州城市精神与市民性格之间的文化矛盾
2 杭州城市文化形象的褪色与纠谬
3 杭州城市文化空间的滞后与提升
4 杭州当代文化名人的缺位与补位
5 杭州城市文化营销的可能方向

四、性文化展遭遇尴尬(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共生理论下的三皇庙会与其建筑环境的保护研究[D]. 白文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黄山区五所小学为例[D]. 单瑶. 延边大学, 2019(01)
  • [3]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 ——以H大学教育学院为例[D]. 张斌.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节日演剧视野下安顺屯堡地戏的变迁研究[D]. 郭彦鑫. 贵州民族大学, 2018(01)
  • [5]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的性别书写研究[D]. 夏豫宁.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6]尴尬与出路:旅游扶贫视角下西南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管理研究[J]. 黄萍. 青海民族研究, 2015(01)
  • [7]国家、市场、社会三维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以土族盘绣为例[D]. 金昱彤. 兰州大学, 2014(08)
  • [8]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D]. 周晓燕. 苏州大学, 2013(09)
  • [9]全球化与地方性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展演机制 ——以丽江古城客栈为例[D]. 冯展文. 西南林业大学, 2012(06)
  • [10]品质之城的变味——杭州城市文化品位批判[J]. 胡小武. 中国名城, 2012(04)

标签:;  ;  ;  ;  ;  

性文化展遭遇尴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