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系统中的混沌行为与控制

动力系统中的混沌行为与控制

一、动力系统中的混沌行为及其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智强[1](2020)在《基于分段混沌映射的流密码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各种层出不穷的新颖攻击方法,使传统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设计出新型的安全高效的加密算法成为了当前信息安全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一种无序现象。因其拥有良好的非线性、伪随机性等特点,故受到了密码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并在密码学的各个领域当中得到了应用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混沌密码学中,混沌流密码是其重要分支。混沌流密码算法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使用的混沌系统的性能。在当前的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流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之间不能达到很好的平衡。因此,如何构造一个同时拥有较好混沌性能和较高计算效率的混沌系统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出安全且高效的流密码算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分段Logistic映射(PLM)密码学性能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混沌映射——参数耦合的分段Logistic映射(PCPLM),并以PCPLM为基本单元,构造了一个四维混沌模型,即4D PCPLM。实验结果表明,4D PCPLM拥有良好的混沌密码学性能;2.基于4D PCPLM,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混沌流密码算法。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拥有卓越的随机性和很高的计算效率;3.为了改善Cubic映射的混沌密码学性能。本文构造了一种新的混沌映射——分段Cubic映射(PCM)。通过仿真实验表明了PCM拥有十分复杂的混沌动力学行为;4.通过对PCM的Lyapunov指数进行数学推导,理论地证明了该混沌映射拥有比Cubic映射更好的混沌性能;5.提出了一种基于PCM的混沌流密码算法。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都证明了该算法是安全且高效的。

王秀娟[2](2020)在《几类离散差分系统的复杂动力学及其混沌同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沌(Chaos)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混沌动力学是复杂性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近几十年来的一个热门学科,现已发展成相对完备的体系,并在众多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差分方程(离散时间系统)在日常生活及各领域有广泛应用.用混沌的相关理论来分析研究交通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人们把握交通系统的规律,如如何判别混沌及其现实意义,及时采取措施阻止无序状态,能为解决交通流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而分数阶系统能较好地反映实际系统所呈现的工程物理现象,近十年来已有众多学者对离散分数阶混沌系统产生浓厚兴趣.针对以上内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特征值的分布及混沌理论研究了时滞离散可激振型系统的稳定性,多稳定性及混沌特性;(2)提出了一类单车道离散交通跟驰模型,开展了局部稳定性分析,探索了其丰富动力学行为特征,如混沌-分数维吸引子的存在性等;(3)提出了一种计算离散分数阶系统最大Lyapunov指数的有效方法,并用来判定离散分数阶差分系统是否存在混沌,同时还研究了依赖于给定参数的离散分数阶H non映射和Logistic映射的分岔图和混沌的存在性;(4)运用非线性反馈方法或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了几类分数阶混沌差分方程同步的判别准则,建立了一类高次多项式根分布的判据,发现某些已有判定理论存在瑕疵;(5)论文结合数值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储汇连[3](2020)在《刮膜式分子蒸馏过程的故障检测及混沌系统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刮膜式分子蒸馏器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子蒸馏蒸发器,由于其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及物质能量的转换与传递,使得整个生产系统具备非线性、强耦合、大滞后、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无法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目前,大多是由生产人员凭经验操作刮膜蒸发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因此难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持续平稳运行。当发生故障时会导致工艺参数波动较大,影响产品的纯度和得率,若不及时处理故障甚至会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为了保证生产过程安全运行,必须快速监测出工况异常或者故障,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做出了以下研究:首先,采用主元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故障检测,通过将过程数据投影到主元和残差两个子空间,建立相应的T2和Q统计量来判断过程的运行状况。针对主元个数作为监测模型的唯一结构参数决定了故障检测的准确性问题,采用故障信噪比(Fault Signal Noise Ratio,Fault SNR)进行最优主元个数的选取,并将其应用到刮膜蒸发过程进行故障检测。通过与传统的累计方差贾献率(Cumulative Percent Variance,CPV)准则进行仿真实验对比,结果显示基于Fault SNR的模型检测结果更明确、灵敏度高,具备更好的监视性能。其次,针对PCA检测结果中T2统计量明显变化而Q统计量无明显变化,无法准确识别工况变化或发生故障的问题,引入与主元相关性较大的过程变量并计算其预测残差构成新的统计量取代传统的Q统计量从而削弱其保守性。通过对刮膜蒸发过程的故障检测进行仿真实验,并与普通PCA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改进的PCA不仅能够有效区分工况参数变化和故障的发生,还能够检测出微小故障,有效提升了PCA的故障检测性能。最后,刮膜电机作为影响产品分离效率的重要部分,经研究发现,该类电机在特定参数条件下存在混沌行为,因其非周期和不可预测性,会被认为是错误或故障而误处理,导致电机损毁。为避免混沌的发生,采用基于监督开关(Supervising Switching Controller,SSC)的时延估计(Time-Delay Estimation,TDE)控制器抑制混沌行为,并且设计了自组织自适应模糊神经控制器(Self-organizing Adaptive Fuzzy Neural Control,SAFNC)对系统实现混沌同步控制,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续育茹[4](2020)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混沌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的数学模型和动力学行为的都可以用非线性系统来描述,非线性系统产生各种复杂性行为,比如振荡、混沌、分岔等都是由于非线性过程的作用,因此研究这些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目前对于非线性系统复杂性的研究主要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为主,且在数值模拟中发现了大量的分岔或混沌等非线性现象,但是对于非线性系统产生这些复杂动力学现象的原因还是缺少合理的解释。Chua提出“局部活跃性是非线性系统复杂性的起源”的思想。本文将这一思想推广到n维非线性动力系统,介绍了n维非线性动力系统在周期强迫作用下的一般形式,然后通过计算其平衡点处所对应的复杂性函数或复杂性矩阵,给出了判别系统平衡点处性质的局部钝性理论、局部活跃性理论和混沌边缘准则,将平衡点附近的参数空间划分为局部钝性区域和局部活跃性区域。满足混沌边缘准则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在没有周期强迫的情况下平衡点是局部渐进稳定的,即所有轨迹都收敛到渐进稳定的平衡点。然而,如果施加一个外力,那么非线性动力系统可能会出现周期运动或者混沌运动。也就是说,利用混沌边缘准则可以设计非线性动力系统从有序行为到混沌行为的相变。周期强迫频率的范围也可以从这个准则导出。论文秉着从简单到复杂、从经典方程到工程模型、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逻辑逐步展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从经典的强迫Brusselator方程入手展开分析,其在满足混沌边缘准则的情况下能从稳定的平衡点分岔到混沌状态。此外,即使不满足混沌边缘准则,在局部活跃性区域内选择参数,强迫Brusselator方程也表现出混沌运动。(2)将局部活跃性分析进一步推广到广义Duffing方程,即同时含二次和三次非线性项强迫振动方程,其在满足混沌边缘准则的情况下能从稳定的平衡点分岔到混沌状态。此外,在数值模拟中通过庞卡莱截面图发现,在混沌边缘区域内选择参数,系统表现出了高度复杂的混沌行为,即紧密压缩动力学。(3)对于实际工程中广泛存在的悬臂梁模型,利用局部活跃性理论分析其在平衡点处的局部活跃区域,在局部活跃性区域内选择合适的参数,发现悬臂梁模型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混沌运动。

边维东[5](2020)在《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非线性振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是一种涉及电磁场、谐波传动、活齿传动技术的新型减速传动系统,该系统可进行低速大扭矩输出,且该系统具有响应迅速、转动惯量小、结构简易、电流可控、传动效率与精度高等特点。为了优化该传动系统的设计参数,有效地进行系统动力学性能的评估及控制,必须研究该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其内共振现象、动力稳定性、分岔与混沌等行为。本文旨在对该系统传动部件中柔轮的非线性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根据柔轮的非线性性质,本文首先建立了柔轮的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采用Galerkin原理对振动微分方程中进行拆分,利用多尺度法求解柔轮圆柱壳径向振动模态的非线性响应,研究其1:1内共振现象、能量转换过程以及各参数改变下系统的振型。基于柔轮的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结合Lyapunov稳定性理论、Hopf分岔理论和鞍结分岔理论,对柔轮振动的稳定性与分岔行为进行研究,之后采用Donnell-Kármán大挠度薄壁圆柱壳理论、Bubnov-Galerkin原理和Melnikov函数求得柔轮混沌振动时的Duffing方程,绘制柔轮振动系统的分岔图、相平面图、位移时程曲线图和Poincaré映射图,分析系统初值改变时柔轮振动的混沌行为以及进入混沌运动的条件。根据柔轮的混沌运动情况,利用OGY(Ott,Grebogi,Yorke)反馈控制方法来控制柔轮振动的混沌运动,并采用MATLAB分析软件进行混沌控制仿真以验证其有效性。最后,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柔轮的固有频率进行仿真以验证系统动力学方程建立的正确性。

杨宣兵[6](2020)在《几类混沌系统特性分析、控制与图像加密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非线性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混沌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特有的运动形式,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复杂性。近年来,混沌系统在物理学、生物学、电子学、保密通信、密码学以及信号处理与检测等领域获得广泛关注与应用,具有新特性的混沌系统不断提出。随着分数阶微积分研究的深入,认为分数阶混沌系统模型可更精确描述具有内在记忆和遗传特性的材料和过程,引起混沌学界更多关注。因此,对于不同类型混沌系统的特性分析、控制方法研究,以及混沌的应用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类高维混沌系统的特性、控制与同步以及基于混沌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为解决混沌在保密通信领域中的选择与实现、同步,以及基于混沌系统的加密算法等关键技术提供了解决思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总结如下:(1)基于低维混沌映射构造高维混沌映射研究。为了克服低维映射轨道、初值容易被预测,不具有鲁棒性等,采用多个简单的低维混沌映射通过反馈耦合构造了一个三维复合混沌映射,并设计了一个三通道伪随机序列生成器,采用NIST-800-22测试方案完成生成序列的随机性测试。(2)双曲和非双曲平衡点共存混沌系统分析、控制与DSP实现研究。提出了一个具有六项代数式、结构简单的自治动力学系统,从理论和数值仿真两方面研究了系统的基本动力学特性,包括平衡点及其稳定性、相图、庞加莱映射、参数分岔和Lyapunov指数谱。采用拓扑马蹄理论严格证明了该系统的混沌存在性。然后,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准则,设计了一种在工程可行的单变量反馈控制方案,将混沌系统稳定到零平衡点。基于DSP技术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分析与DSP实现研究。基于鲁棒混沌系统在保密通信、密码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提出了一个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讨论了该系统的控制参数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发现该系统的控制参数对系统状态变量能进行幅度调制和位置调制,以及该系统Lyapunov指数随其中两个控制参数具有恒定不变性,即具有鲁棒性。采用Adomian级数分解算法实现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求解方法,并基于DSP平台进行了验证,为工程应用奠定基础。(4)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针对所提出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幅度调制和位置调制特性,提出了一种线性耦合方案,实现了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的部分投影同步和部分相位同步。理论推导了同步耦合参数的范围。通过定义控制器的功耗函数,得到了同步耦合参数空间中最优同步区域的分布图。另外,分析了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有限时间同步方案,提出了有限时间同步控制器系统设计方案,采用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有效性。(5)混沌图像加密算法研究。混沌在保密通信、图像加密领域的应用是混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提出了一种三通道Arnold置乱的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通过Chebyshev、Tent映射以及取模运算作为种子映射构建了一个三维混沌映射,将其三个状态输出序列作为Arnold变换矩阵的参数实现彩色图像的R、G和B子图像的并行置乱,将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的三通道输出序列对置乱后图像进行三通道关联扩散。由于三维混沌映射的初值与图像像素灰度值相关,分数阶混沌系统初值和参数和图像的SHA-256 hash值相关,因此该算法能有效抵御选择明文攻击。采用了鲁棒混沌系统,密钥空间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

孙观[7](2020)在《非线性Lü系统及其拓展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洛伦兹(Lorenz)系统族的深入研究,Lü系统作为Lorenz系统与Chen系统的中间系统,实现了从一个系统到另外一个系统的过渡。本文主要在Lü系统基础上,对于其拓展Lü系统进行了动力学行为分析以及拓宽了工程领域方面的应用。本文首先综述了混沌学的整体发展过程,以及当前Lü系统的研究成果。然后介绍了非线性系统中混沌的定义与特性以及常用的几类基本概念。由于分数阶系统是整数阶系统的拓展,因此对几类常见的分数阶微分系统的定义与性质进行说明。Lü系统作为一个过渡系统,其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从整数阶拓展Lü系统入手,对于系统内平衡点稳定性以及耗散性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整数阶系统中较为常见的几类分岔理论与控制方法。另外时滞因素对系统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整数阶拓展Lü系统中引入时滞因素,分析了时滞系统中的平衡点情况,以及时滞系统中存在的霍夫(Hopf)分岔特性,并且采用线性反馈方法对非时滞系统与时滞系统进行控制。由于分数阶系统是整数阶系统的延伸,利用分数阶微分方程定义,构造出分数阶拓展Lü系统模型,分析了分数阶系统的平衡点,利用分数阶离散化过程,分析了分数阶系统混沌特性。影响分数阶系统的参数较多,主要从系统阶数与系统参数两方面,对分数阶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由于系统方程的整体性较为重要,在系统分析的过程中,从李雅普诺夫(Lyapunov)指数入手,分别用Lyapunov控制法,以及Lyapunov函数构造法,确定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与整体有界性。目前非线性系统的工程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通讯传输以及电路方程加密,因此本文对于信息通讯传输,设计合适的同步控制器,进行信息同步传递;对于电路中的加密应用,主要结合了Lü系统的电路,实现在电路传递过程中的加密应用。本文主要是对Lü系统的范围进行了拓展,对延伸出来的整数阶系统与分数阶系统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集中在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与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于滢源[8](2012)在《切换系统的混沌现象分析及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系统产生的混沌动力学行为和分岔、混沌的控制策略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近年来,它成为了电路系统、电力系统以及供应链等系统稳定与控制的研究热点。对于切换系统而言,由于切换规则的存在,将导致系统不稳定和产生分岔、混沌的复杂动力学行为从而造成切换系统的高幅度噪声、震荡、器件疲劳损坏等,引起预定目标的偏离。本文主要研究随着参数的逐步变化切换系统过渡到混沌状态的行为,并利用驱动-响应同步的思想提出相关的控制策略进行混沌控制。本文对以上领域的相关课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首先对切换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概述,接着总结了切换系统产生混沌动力学行为与可切换混沌系统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混沌控制的特点、研究现状作了简单的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用到的混沌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包括混沌的定义、基本特征,通向混沌的道路,以及相平面、平衡态、混沌吸引子、Lyapunov指数、Poincare截面的概念,并以一维Logistic映射为例对其进行简单的刻画。第三章对几种经典吸引子及两类特殊的切换系统—系统参数切换系统、状态空间切换系统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分别利用PC同步法,主动—被动同步法对两类切换系统进行同步的数值仿真研究。第四章以电压控制Buck型变换器电路切换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有关状态方程的切换模型,对系统作出稳定性分析后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可以产生分岔、混沌动力学行为,并对此现象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在对电压控制Buck型变换器电路切换系统产生混沌现象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PID参数的混沌控制方案,以驱动—响应同步的角度实现对切换系统的混沌控制。之后通过分析全局最佳适应度函数值的迭代图说明了此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第六章对本文研究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猜想。

丛薪蓉[9](2011)在《两类高斯噪声对动力系统的影响》文中提出非线性动力系统中,混沌现象广泛存在,如何控制和利用混沌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混沌控制有两种要实现的目标,即抑制系统的混沌和使系统产生混沌的行为。目前,混沌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反馈控制和非反馈控制。本文所讨论的随机相位的控制方法,属于非反馈控制中的一种。本文主要研究了绳系卫星系统、航空陀螺仪表系统、经济危机系统以及电力系统的混沌控制问题,通过在系统的相位上添加Gauss白噪声或Gauss有色噪声的方法来实现系统的混沌控制。应用线性随机系统的Khasminskii球面坐标变换理论,通过计算机的数值仿真,计算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以其符号的变化作为判断系统混沌与否的准则。最大Lyapunov指数符号为正,说明系统是混沌的,符号为负,说明系统是稳定的。并且通过绘制系统的Poincaré截面、相图以及时间历程图来进一步证实由最大Lyapunov指数所得的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的相位添加噪声,可以抑制系统的混沌亦可以使系统产生混沌。噪声在实际生活以及工程应用中广泛存在,不同的噪声可以表示不同的物理背景。在系统的相位上添加不同的噪声,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也不完全相同,所以研究不同的噪声对动力系统的影响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所讨论的几个系统,在航天、经济以及电力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所得的结果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陈旭[10](2010)在《离散动力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算法的研究》文中认为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离散系统的反馈混沌化与控制问题。混沌控制和反控制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对离散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离散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有几种不同的目标,包括混沌化一个离散系统,超混沌化一个离散系统,增强混沌,抑制或消除混沌等。Lyapunov指数是混沌系统的重要的特征量,可以用于判定混沌的存在性和强弱。解决离散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将Lyapunov指数配置为不同的符号和数值。这方面的结果比较少,其中Chen-Lai算法具有代表性。Chen-Lai算法的主要结果是将受控系统的Lyapunov指数全部配置为大于一个给定的正常数c。Chen-Lai算法等在一定的程度上成功地解决了此类问题。然而Chen-Lai算法等的结果与目前学术界所接受的关于利用Lyapunov指数判定混沌存在性的判据并不完全吻合,在实用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判定离散系统混沌存在性和强弱的Lyapunov指数判据出发,在Chen-Lai算法等的基础上和启发下,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离散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的基本问题。本文的几个结果可以用于达到不同的控制目标。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对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进行了一种扩展,用于离散系统混沌化:通过引入指定形式的反馈,仅配置一个Lyapunov指数为大于一个给定的正常数c,而其他Lyapunov指数均不为零。这个结果与Lyapunov指数混沌判据完全吻合。该算法可以使得一个非混沌的离散系统混沌化,也可以加强某离散系统中的混沌。2、对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进行了另一种扩展,用于离散系统超混沌化:通过引入指定形式的反馈,配置两个Lyapunov指数为大于一个给定的正常数c,而其他Lyapunov指数均不为零。这个结果与Lyapunov指数超混沌判据完全吻合。将离散系统反馈混沌化问题统一为一个问题:配置若干个Lyapunov指数为正。所得到的结果还可以自然地演变成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3、提出配置离散系统的若干个最大的Lyapunov指数为大于一个给定的正常数c的一种算法。这个结果与Lyapunov指数混沌判据和超混沌判据完全吻合。算法所引入的反馈增益更小。通过引入指定形式的反馈,将受控离散系统的若干个最大的Lyapunov指数配置为大于一个给定的正常数c,包括仅配置一个、两个最大Lyapunov指数为正。在这个结果的基础上,分别将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做了3种不同程度的改进。4、提出增强和抑制离散系统中的混沌的一种算法。研究离散系统的Lyapunov指数与不动点处的Jacobi矩阵元素的关系。建立一些特征值条件,用于估计离散系统中Lyapunov指数的符号和数值。基于新建立的特征值条件,通过引入指定的非对角形式的反馈,调整受控系统雅可比矩阵的元素,使Lyapunov指数增大或者减小。这个结果可以用于增强和抑制离散系统中的混沌。5、提出可以精确配置离散系统所有Lyapunov指数的一种算法。该算法可以灵活配置Lyapunov指数的符号和数值。因此该算法也可以用于加强和减弱离散系统中的混沌。所提出的几种算法均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证明和仿真例子。仿真结果表明了这些算法都是有效的。

二、动力系统中的混沌行为及其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力系统中的混沌行为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分段混沌映射的流密码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混沌流密码算法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基础知识及理论
    2.1 混沌理论的基础知识
        2.1.1 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
        2.1.2 混沌系统
    2.2 混沌密码学的基础知识
        2.2.1 混沌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2.2.2 混沌密码学指标
    2.3 混沌流密码的基础知识
        2.3.1 混沌流密码的基本概念
        2.3.2 混沌流密码的性能测试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混沌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3.1 4D PCPLM
    3.2 4D PCPLM的混沌性能分析
        3.2.1 遍历性
        3.2.2 分岔图
        3.2.3 Lyapunov指数
        3.2.4 概率密度分布
    3.3 PCM
    3.4 PCM的混沌性能分析
        3.4.1 遍历性
        3.4.2 分岔图
        3.4.3 Lyapunov指数
        3.4.4 概率密度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4D PCPLM的流密码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4.1 算法描述
    4.2 算法性能分析
        4.2.1 统计测试
        4.2.2 相关性分析
        4.2.3 密钥空间分析
        4.2.4 密钥敏感性分析
        4.2.5 效率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PCM的流密码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5.1 算法描述
    5.2 算法性能分析
        5.2.1 统计测试
        5.2.2 相关性分析
        5.2.3 密钥空间分析
        5.2.4 密钥敏感性分析
        5.2.5 效率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2)几类离散差分系统的复杂动力学及其混沌同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简介
    1.3 车辆跟驰模型研究进展
    1.4 相关概念说明
        1.4.1 连续系统稳定性概念
        1.4.2 离散系统稳定性判据
        1.4.3 分岔理论
        1.4.4 混沌理论
    1.5 分数阶差分预备知识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整数阶离散差分系统的稳定性和动力学分析
    2.1 离散FHN可激振型系统的稳定性和振荡模式分析
        2.1.1 系统简述
        2.1.2 系统的特征值问题
        2.1.3 主要结论
        2.1.4 数值结果
        2.1.5 本节小结
    2.2 离散时间交通流跟驰模型中的动力学特征探讨
        2.2.1 交通流车辆跟驰模型简介
        2.2.2 模型描述
        2.2.3 模型进一步讨论
        2.2.4 局部稳定性分析
        2.2.5 混沌及判定
        2.2.6 本节小结
3 分数阶离散差分系统的复杂动力学及其控制研究
    3.1 最大LYAPUNOV指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3.1.1 两个经典分数阶差分方程简介
        3.1.2 混沌及其判定
        3.1.3 动力学行为研究:分岔、混沌及判定
        3.1.4 本节小结
    3.2 一类离散分数阶差分方程的混沌同步
        3.2.1 问题提出
        3.2.2 特征值问题
        3.2.3 同步准则
        3.2.4 本节小结
    3.3 基于参数自适应控制的广义差分方程同步
        3.3.1 模型描述
        3.3.2 同步判据及数值实验
        3.3.3 进一步讨论
        3.3.4 本节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方法简述
    4.2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刮膜式分子蒸馏过程的故障检测及混沌系统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故障诊断的必要性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故障诊断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过程监控的内容
        1.2.2 故障诊断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无刷直流电机混沌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基于主元分析法的刮膜蒸发过程故障检测
    2.1 刮膜式分子蒸馏过程简介
        2.1.1 分子蒸馏技术原理
        2.1.2 分子蒸馏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2.1.3 刮膜蒸发过程的工艺参数
    2.2 主元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2.1 主元分析的基本思想
        2.2.2 主元分析的监测模型
        2.2.3 主元分析的故障检测
    2.3 主元个数的选取方法
        2.3.1 传统主元个数的选取方法
        2.3.2 故障信噪比确定模型
    2.4 基于主元分析的故障检测过程
    2.5 仿真实验对比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改进主元分析法的刮膜蒸发过程故障检测
    3.1 改进主元分析法
    3.2 故障的可检测性分析
        3.2.1 可检测性的必要条件
        3.2.2 可检测性的充分条件
    3.3 改进主元分析的故障检测过程
    3.4 仿真实验对比分析
        3.4.1 工况参数变化的研究
        3.4.2 微小故障的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刮膜电机混沌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法
    4.1 无刷直流电机的混沌特性分析
        4.1.1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4.1.2 混沌的重要特征
    4.2 基于延时控制器的无刷直流电机混沌控制
        4.2.2 延时控制器的设计
        4.2.3 监督开关延时估计控制器的设计
        4.2.4 仿真实验
    4.3 基于SFNN的无刷直流电机混沌同步
        4.3.1 SFNN的基本原理
        4.3.2 设计SFNN辨识器和鲁棒控制器
        4.3.3 仿真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混沌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预备知识
        1.3.1 混沌的定义
        1.3.2 混沌的性质
        1.3.3 通向混沌的途径
        1.3.4 混沌的图形描述
    1.4 研究内容与特色
第2章 局部活跃性是复杂性的起源
    2.1 引言
    2.2 n维非线性动力系统
    2.3 局部活跃性
    2.4 混沌边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强迫Brusselator方程的混沌边缘准则及其混沌动力学行为
    3.1 引言
    3.2 强迫Brusselator方程
        3.2.1 强迫Brusselator方程的描述
        3.2.2 强迫Brusselator方程的平衡点
        3.2.3 强迫Brusselator方程的复杂性函数
        3.2.4 强迫Brusselator方程的混沌边缘
    3.3 数值模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义Duffing方程的混沌边缘准则及其混沌动力学行为
    4.1 引言
    4.2 广义Duffing方程
        4.2.1 广义Duffing方程的描述
        4.2.2 广义Duffing方程的平衡点
        4.2.3 广义Duffing方程的复杂性函数
        4.2.4 广义Duffing方程的混沌边缘
    4.3 数值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悬臂梁模型的局部活跃性理论应用
    5.1 引言
    5.2 悬臂梁模型
        5.2.1 悬臂梁模型的描述
        5.2.2 悬臂梁模型的平衡点
        5.2.3 悬臂梁模型的复杂性函数
        5.2.4 悬臂梁模型的局部活跃性
    5.3 数值模拟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非线性振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的特点
    1.3 柔轮非线性振动的研究意义
        1.3.1 柔轮内共振现象的研究意义
        1.3.2 柔轮分岔现象的研究意义
        1.3.3 柔轮混沌现象及OGY混沌控制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谐波传动机构研究现状
        1.4.2 活齿传动机构研究现状
        1.4.3 内共振现象研究现状
        1.4.4 圆柱壳分岔、混沌行为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内共振分析
    2.1 柔轮非线性动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
        2.1.1 柔轮受到的径向电磁力
        2.1.2 柔轮径向振动的模型
        2.1.3 柔轮振动的几何方程
        2.1.4 柔轮振动的物理方程
        2.1.5 柔轮振动的内力方程
    2.2 柔轮振动时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2.2.1 柔轮非线性动平衡方程的建立
        2.2.2 柔轮固有频率的计算
    2.3 柔轮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2.3.1 柔轮非线性径向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2.3.2 多尺度法求解柔轮振动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2.4 柔轮1:1内共振下的幅频特性曲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分岔与混沌行为分析
    3.1 振动稳定性与分岔行为简述
        3.1.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简述
        3.1.2 分岔行为简述
    3.2 柔轮振动时的稳定性与分岔行为分析
    3.3 柔轮混沌振动Duffing方程的计算
        3.3.1 混沌理论简述
        3.3.2 混沌行为的数值识别方法
        3.3.3 柔轮振动的Duffing方程
    3.4 计算轨道参数方程
        3.4.1 异宿轨道参数方程的计算
        3.4.2 同宿轨道参数方程的计算
    3.5 同宿、异宿轨道混沌阈值的求解
        3.5.1 异宿轨道混沌阈值的计算
        3.5.2 同宿轨道混沌阈值的计算
    3.6 柔轮振动系统的混沌识别数值分析
        3.6.1 异宿轨道的混沌识别数值分析
        3.6.2 同宿轨道的混沌识别数值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OGY混沌控制与仿真
    4.1 柔轮OGY混沌控制设计
        4.1.1 柔轮混沌运动控制方程的建立
        4.1.2 控制柔轮的混沌运动
    4.2 柔轮OGY混沌控制仿真
    4.3 柔轮固有频率的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几类混沌系统特性分析、控制与图像加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混沌系统构造研究现状
    1.3 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现状
    1.4 混沌在图像加密中应用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混沌理论及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
    2.1 混沌的定义
    2.2 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
    2.3 混沌的分析方法
    2.4 典型混沌系统
        2.4.1 典型离散混沌映射
        2.4.2 典型连续混沌系统
    2.5 基于混沌映射的三通道伪随机序列生成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种双曲和非双曲平衡点共存混沌系统及其控制
    3.1 一种双曲与非双曲平衡点共存混沌系统
        3.1.1 耗散性和吸引子的存在性
        3.1.2 平衡点及稳定性
        3.1.3 相图与混沌特性
        3.1.4 系统参数的影响
    3.2 混沌系统的拓扑马蹄分析
        3.2.1 拓扑马蹄理论概述
        3.2.2 混沌系统的拓扑马蹄分析
    3.3 混沌系统的稳定控制
        3.3.1 控制方案描述
        3.3.2 控制方案的数值验证
    3.4 基于DSP平台的混沌吸引子与控制方案的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类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4.1 分数阶微积分基础
        4.1.1 几个重要函数定义
        4.1.2 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与性质
        4.1.3 分数阶混沌系统的Adomian分解算法
    4.2 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及其分析
        4.2.1 系统模型描述
        4.2.2 幅度调制动力学特性分析
        4.2.3 鲁棒性分析
        4.2.4 位置调制动力学特性分析
        4.2.5 常数项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4.3 分数阶混沌系统DSP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数阶混沌系统控制与同步
    5.1 分数阶系统稳定性分析基础
    5.2 分数阶混沌系统的部分投影同步
        5.2.1 部分投影同步方案
        5.2.2 数值仿真分析
    5.3 分数阶混沌系统的部分相位同步
        5.3.1 部分相位同步方案
        5.3.2 数值仿真分析
    5.4 分数阶混沌系统有限时间部分投影同步
        5.4.1 分数阶混沌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
        5.4.2 有限时间同步方案描述
        5.4.3 数值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应用
    6.1 密码学基础
    6.2 加密所用混沌系统
        6.2.1 复合混沌映射
        6.2.2 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
        6.2.3 Arnold变换
    6.3 图像加密与解密算法
        6.3.1 密钥空间构成方案
        6.3.2 加密算法
        6.3.3 解密算法
    6.4 安全性分析
        6.4.1 密钥空间分析
        6.4.2 直方图分析
        6.4.3 相邻像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6.4.4 差分攻击分析
        6.4.5 密钥敏感性分析
        6.4.6 信息熵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非线性Lü系统及其拓展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混沌起源与发展历史
    1.3 Lü系统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非线性系统基本理论
    2.1 混沌的定义及特性
        2.1.1 混沌的定义
        2.1.2 混沌的特性
    2.2 非线性系统基本概念
        2.2.1 动力系统
        2.2.2 微分方程
        2.2.3 极限环与极限集
        2.2.4 平衡态
        2.2.5 吸引子
    2.3 常见几类分数阶定义与引理
        2.3.1 Grunwald-Letnikov微积分定义与性质
        2.3.2 Riemman-Liouville微积分定义与性质
        2.3.3 Caputo导数定义与性质
        2.3.4 分数阶微积分常用引理
    2.4 Lorenz系统族介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拓展整数阶Lü系统分析
    3.1 整数阶拓展Lü系统基本特性
        3.1.1 拓展系统结构分析
        3.1.2 系统平衡点与稳定性
        3.1.3 系统耗散性与存在性
    3.2 Hopf分岔原理与控制方法
        3.2.1 Hopf分岔理论
        3.2.2 Hopf分岔控制方法
    3.3 拓展Lü系统Hopf分岔分析
        3.3.1 时滞拓展系统模型建立
        3.3.2 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
        3.3.3 时滞Hopf分岔分析
        3.3.4 数值仿真分析
    3.4 两类系统的控制比较
        3.4.1 非时滞系统反馈控制
        3.4.2 非时滞系统仿真分析
        3.4.3 时滞系统反馈控制
        3.4.4 时滞系统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拓展分数阶Lü系统分析
    4.1 拓展Lü系统分数阶特性分析
        4.1.1 拓展系统分数阶模型建立
        4.1.2 拓展系统混沌特性
    4.2 离散化分析
    4.3 拓展Lü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
        4.3.1 阶数变化时动力学行为
        4.3.2 参数变化时动力学行为
        4.3.3 参数阶数均变化时动力学行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拓展Lü系统整体性分析
    5.1 拓展Lü系统整体稳定性分析
        5.1.1 整体稳定性控制原理
        5.1.2 整体稳定性控制
        5.1.3 仿真分析
    5.2 拓展Lü系统整体有界性分析
        5.2.1 系统整体函数构造理论
        5.2.2 整体有界函数构造
        5.2.3 整体有界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Lü系统及拓展Lü系统工程应用
    6.1 混沌系统在通讯与电路应用概述
    6.2 分数阶拓展Lü系统通讯同步应用
        6.2.1 分数阶系统有限时间同步理论
        6.2.2 分数阶系统同步控制
        6.2.3 同步仿真分析
    6.3 Lü系统电路应用
        6.3.1 非线性电路中的元器件与电路
        6.3.2 系统电路构建
        6.3.3 电路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切换系统的混沌现象分析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混沌的意义
    1.2 切换系统研究概述
    1.3 切换系统混沌动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1.3.1 包含切换系统在内的一般系统产生混沌现象的研究
        1.3.2 可切换混沌系统的研究概述
    1.4 混沌动力学行为的控制与同步研究
        1.4.1 混沌控制的特点
        1.4.2 混沌控制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混沌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
    2.1 混沌基础理论
        2.1.1 混沌的定义
        2.1.2 混沌的基本特征
        2.1.3 通向混沌的道路
    2.2 混沌的相关概念
        2.2.1 相平面与平衡态
        2.2.2 混沌吸引子
        2.2.3 Lyapunov 指数
        2.2.4 Poincare 截面
    2.3 仿真实例
第三章 系统参数切换系统与状态空间切换系统的同步研究及仿真
    3.1 几种经典的混沌吸引子
        3.1.1 Lorenz 吸引子
        3.1.2 Chen 吸引子
        3.1.3 Lü吸引子
    3.2 系统参数切换系统与状态空间切换系统简介
        3.2.1 系统参数切换系统
        3.2.2 状态空间切换系统
    3.3 系统参数切换系统与状态空间切换系统的同步实现
        3.3.1 PC 同步法
        3.3.2 主动-被动同步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开关功率变换器的混沌现象研究
    4.1 引言
    4.2 BUCK 型变换器的建模方法及其切换模型
        4.2.1 Buck 型变换器的建模方法
        4.2.2 系统的切换模型
    4.3 BUCK 型变换器电路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4 数值仿真的软件环境
    4.5 混沌动力学特性及数值仿真分析
        4.5.1 直接观测法研究混沌
        4.5.2 系统分岔图的采样实现
        4.5.3 Lyapunov 指数分析法研究混沌
    4.6 系统产生混沌动力学行为的机理分析
        4.6.1 混沌现象的机理分析
        4.6.2 多脉冲现象的数学分析与避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开关功率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5.1 混沌控制方法的简单介绍
        5.1.1 参数微扰 OGY 方法
        5.1.2 参数共振微扰法与外加驱动控制法
        5.1.3 变量反馈控制法
        5.1.4 智能控制法
    5.2 粒子群算法对 PID 控制器参数的优化
        5.2.1 常规 PID 控制原理
        5.2.2 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
        5.2.3 粒子群算法优化 PID 控制器的参数
    5.3 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开关功率变换器混沌控制的仿真研究
        5.3.1 常规 PID 控制器对输出电压的控制
        5.3.2 PSOPID 控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两类高斯噪声对动力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混沌学及其控制理论
    2.1 混沌学基本理论
        2.1.1 混沌运动的定义及特征
        2.1.2 研究混沌系统的主要方法
        2.1.3 通向混沌的道路
        2.1.4 几种典型的混沌动力学模型
    2.2 混沌学控制理论
        2.2.1 控制混沌的含义和任务
        2.2.2 混沌控制的主要方法
        2.2.3 混沌控制理论的应用
    2.3 随机混沌控制
        2.3.1 噪声对动力系统的影响
        2.3.2 随机相位对动力系统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绳系卫星运行系统的混沌控制
    3.1 绳系卫星运行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3.2 绳系卫星系统运行的混沌现象
    3.3 绳系卫星系统的混沌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航空陀螺仪表系统的混沌控制
    4.1 航空陀螺仪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4.2 航空陀螺仪表系统的混沌行为
    4.3 航空陀螺仪表系统的混沌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危机系统模型的混沌控制
    5.1 金融危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5.2 金融危机系统的混沌现象
    5.3 金融危机系统的混沌控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力系统的随机相位控制
    6.1 电力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6.2 电力系统的稳定状态
    6.3 Gauss白噪声的相位扰动
    6.4 Gauss有色噪声的相位扰动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离散动力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混沌学理论概述
    2.1 引言
    2.2 动力系统
    2.3 混沌的定义与特征
        2.3.1 混沌运动的定义
        2.3.2 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
    2.4 通向混沌的道路
    2.5 混沌吸引子的周期轨道理论
        2.5.1 混沌吸引子的一个定性模型
        2.5.2 混沌吸引子存在定理
    2.6 混沌的刻画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离散动力系统混沌化与控制的理论与问题
    3.1 引言
    3.2 离散动力系统的混沌化与控制方法及分类
    3.3 离散动力系统中混沌的判定
        3.3.1 直接或者间接根据定义判定离散系统混沌存在性
        3.3.2 通过证明两个系统等价来判定离散系统混沌存在性
        3.3.3 基于Lyapunov指数的离散混沌判定方法
    3.4 离散动力系统混沌化的两种算法
        3.4.1 Chen-Lai算法
        3.4.2 Wang-Chen算法
        3.4.3 Chen-Lai算法Wang-Chen算法的比较及问题的提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置若干个正的Lyapunov指数
    4.1 引言
    4.2 离散系统混沌化:配置一个Lyapunov指数为正
    4.3 离散系统超混沌化:配置两个或更多个Lyapunov指数为正
    4.4 使得系统轨道全局有界的方法
    4.5 混沌存在的验证:Devaney意义下的混沌
    4.6 线性反馈混沌化的例子
    4.7 微扰反馈混沌化稳定系统的例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种改进的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
    5.1 引言
    5.2 离散系统混沌化:配置最大的Lyapunov指数为正
    5.3 离散系统超混沌化:配置两个或更多个最大的Lyapunov指数为正
    5.4 使得系统轨道全局有界的方法
    5.5 对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的第一种改进
        5.5.1 Chen-Lai算法的第一种改进
        5.5.2 Wang-Chen算法的第一种改进
    5.6 几种混沌化算法的仿真结果
        5.6.1 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的仿真结果
        5.6.2 改进的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以及仿真结果
        5.6.3 仅配置一个和两个最大Lyapunov指数的Chen-Lai算法的仿真结果
        5.6.4 只配置一个和两个最大Lyapunov指数的Wang-Chen算法的仿真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抑制或增强离散系统中的混沌
    6.1 引言
    6.2 判定离散系统Lyapunov指数符号的特征值条件
        6.2.1 Marotto定理及不满足该定理的例子
        6.2.2 判定离散系统Lyapunov指数符号的特征值条件
    6.3 增强或抑制离散系统中的混沌
        6.3.1 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的估计
        6.3.2 非对角型反馈
        6.3.3 仿真算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精确配置离散系统的所有Lyapunov指数
    7.1 引言
    7.2 Lai-Chen算法
    7.3 将Lyapunov指数配置为一组任意给定的常数
    7.4 系统轨道的全局有界性
    7.5 例子与仿真结果
    7.6 结论
总结与展望
    一.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二.未来研究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动力系统中的混沌行为及其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分段混沌映射的流密码算法研究[D]. 张智强.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2]几类离散差分系统的复杂动力学及其混沌同步研究[D]. 王秀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刮膜式分子蒸馏过程的故障检测及混沌系统控制方法研究[D]. 储汇连.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4]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混沌动力学研究[D]. 续育茹.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柔轮非线性振动研究[D]. 边维东. 燕山大学, 2020(01)
  • [6]几类混沌系统特性分析、控制与图像加密应用研究[D]. 杨宣兵.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7]非线性Lü系统及其拓展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应用[D]. 孙观.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8]切换系统的混沌现象分析及控制研究[D]. 于滢源. 广西工学院, 2012(04)
  • [9]两类高斯噪声对动力系统的影响[D]. 丛薪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 [10]离散动力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算法的研究[D]. 陈旭.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动力系统中的混沌行为与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