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尿素为试剂的碳水化合物衍生反应及碳水化合物的荧光测定

以尿素为试剂的碳水化合物衍生反应及碳水化合物的荧光测定

一、Derivatization Reaction of Carbohydrates with Urea as the Reagent and Flu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Carbohydrates(论文文献综述)

田雅丽[1](2021)在《丙酮丁醇梭菌纤维二糖转运系统的鉴定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能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对全球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越发严重,所以开发绿色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发展的共同需要。有着绿色能源之称的生物燃料受到各国政府以及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其最大的特点是燃烧和使用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生物丁醇被认为是能量高并且有较好的燃料经济性的液体燃料,其生产来源是ABE(Acetone-Butanol-Ethanol)发酵。ABE发酵的主要生产菌株有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其中丙酮丁醇梭菌能够利用各种单糖、二糖和多糖进行ABE发酵产生丁醇以及丙酮和乙醇等副产物。本研究以C.acetobutylicum ATCC824为研究对象,对其纤维二糖转运系统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以及结果如下:首先,我们通过文献调研和qPCR分析发现两个编码PTS(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系统基因簇(CAC0383-0386和CAC1407-1408)在纤维二糖下特异性高表达。利用ClosTron敲除技术分别将CAC0383和CAC1407插入失活以及将CAC0383和CAC1407共敲除,发现单突变体菌株和双突变体菌株中对应敲除基因的下游基因转录水平都有所降低;同时两个单突变体均可以利用纤维二糖,而共敲除CAC0383和CAC1407的双突变体不能利用纤维二糖。因此,C.acetobutylicum ATCC824基因簇CAC0383-0386和CAC1407-1408均编码转运纤维二糖的PTSs(分别命名为PTS1ceb和PTS2ceb)。其次,我们对PTS1ceb和PTS2ceb可能转运的糖进行筛选。选择除了葡萄糖和纤维二糖以外的丙酮丁醇梭菌可以利用的二糖(蔗糖、乳糖)、戊糖(阿拉伯糖、木糖)、已糖(半乳糖)和多糖(木聚糖)进行生长比较,最终发现CAC0383基因被敲除的菌株不能利用半乳糖,而CAC1407基因被敲除时对半乳糖的生长没有影响,因此PTS1ceb还负责半乳糖转运。最后,我们在C.acetobutylicum中成功建立了基于upp(编码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反向筛选系统。C.acetobutylicumΔupp确实能够在含有5-氟尿嘧啶(5-Fu)的培养基中生长,而将upp基因回补则不能生长。因此,可通过加入5-Fu快速实现含upp基因的质粒或片段丢失。同时,基于ClosTron敲除技术,建立将外源基因定点插入到基因组的目标位置的基因敲入技术。总而言之,该研究不仅鉴定了丙酮丁醇梭菌纤维二糖的转运系统和分析了其表达调控机制,同时将ClosTron和upp/5-Fu反向筛选系统结合开发了一个新的基因快速插入策略。这些研究不仅为丙酮丁醇梭菌高效利用木质纤维素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梭菌的遗传改造提供了便利条件。

潘鹏涛,邹凡雨,职丽娟,殷俊磊[2](2021)在《氮/铝共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在H2O2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利用一种简便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氮/铝共掺杂碳点,该碳点的水溶液在红光发射区的发光量子效率达30%。分别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动态光散射(DLS)粒度分析仪、荧光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其颗粒尺寸、表面化学结构及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氮/铝共掺杂碳点颗粒的平均直径为6.5 nm,在高浓度盐离子溶液、紫外光照射及温度变换下具有较强的抗漂白能力。同时,该碳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可用于H2O2的选择性识别,检测极限为1.3μmol/L,碳点荧光淬灭效率与0.12~1 mmol/L的H2O2浓度呈线性关系。

王晓琼[3](2021)在《碳点-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碳点(CDs)是一种新型的荧光碳基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低的毒性等优点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荧光传感、生物成像、药物传递、光催化等领域。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由无机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一种高度有序的多孔配位聚合物。由于具有超高的孔隙率和可调的孔径,其可作为包封纳米粒子的优良载体。因此,通过将具有荧光性能的CDs包封在MOFs的孔穴中,使MOFs的多孔性能与CDs的光学特性相结合,就能够设计并合成新型的MOFs基复合材料。本论文通过将MOFs的多孔性与CDs的光学性能进行结合,设计并合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碳点-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它们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以柠檬酸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发蓝色荧光的CDs,然后将其引入到ZIF-8的合成环境中,通过一锅溶剂热法合成一种新型的MOFs基复合材料(CDs@ZIF-8)。该复合材料同时拥有CDs优异的光学性能和ZIF-8强的吸附累积效应。此外,该复合材料在极端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结构和荧光稳定性。利用Cu2+对体系荧光的强烈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测定Cu2+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5-550μM,最低检测限为0.26μM。(2)以黑枸杞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合成发蓝色荧光的CDs,然后将其引入到Eu-MOFs的合成环境中,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一种新型的双荧光发射复合材料CDs@Eu-MOFs。该复合材料有效地结合了Eu-MOFs高的吸附性能和比率荧光探针减小背景干扰的优势,可用于环境水样中Hg2+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1-300μM,检测限为0.12 n M。(3)以柠檬酸和尿素为碳源和氮源合成蓝色荧光碳点(N-CDs),以绿色生物质原料菠菜为碳源合成了红色荧光碳点(R-CDs),然后将合成的N-CDs和R-CDs同时引入到ZIF-8的合成环境中,成功制备了一种荧光性能优良的比率荧光探针材料(N-CDs/R-CDs@ZIF-8)。该复合材料不仅具有比率荧光探针的优点,还拥有ZIF-8强大的吸附性能,可用于特异性检测环境水样中的Pb2+。

龙大鑫[4](2021)在《施磷对闽楠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树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独特的经济价值,但因缺乏重点保护,加上闽楠自身树种的缓慢生长,苗木更新能力较弱等特性,目前国内闽楠天然林的分布已经变得非常稀少,人工培育周期漫长,闽楠资源保护和发展迫在眉睫。磷素是我国南方林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传统施磷的方法主要是对林木进行集中或周期等量的养分供应,忽略了苗木的异速生长特性,导致生长前期养分浓度过高而后期供肥不足的情况,制约了苗木的生长潜力,苗木培育中存在质量差,磷肥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新的施磷方式,对苗期营养调控已成为培育闽楠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选择以金洞一年生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磷CK、7组指数施磷和1组平均施磷共9组不同施磷处理,研究对闽楠幼苗生长、根系形态、生理和养分承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闽楠幼苗的地径、株高、生物量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呈先上升后降低的生长变化趋势,均在2000mg/株时达到最大值,而根冠比呈先降低后升高,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均表现为随施磷水平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根平均直接无明显规律,施磷1600~2000mg/株时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等指标表现最优,根系活力则呈下降趋势。指数施磷与平均施磷相比,对闽楠幼苗地径、苗高、根系的生长促进效果要好,而生物量无显着差异,但显着影响了幼苗根冠比。(2)闽楠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磷水平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施磷2000 mg/株时达到最大值,丙二醛在整个试验阶段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各组间表现随磷水平的提高而先降低后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在指数施磷期间的生成积累高于平均施磷,停止供磷后相比略微降低,可溶性蛋白整个试验阶段的表现为指数施磷时要好于平均施磷,而丙二醛含量则表现为指数施磷时均低于平均施磷。(3)叶片叶绿素a、b、总叶绿素均随磷水平的的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施磷2000 mg/株时达到最高;指数施磷时叶片叶绿素a、b与总量大于平均施磷,但差异不显着。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随施磷水平的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表观量子效率(α)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光饱和点(Lsp)则表现为随着磷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日变化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不对称双峰变化趋势,处理间日平均综合表现在施磷2000mg/株时达到最佳。叶片初始荧光(P0)随施磷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升高,最大荧光(Fm)、实际最大量子产额(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2000~2400 mg/株时达到最大值,最大量子产额(Fv/Fm)在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4)施磷8周时,闽楠幼苗叶片N、P、K、Ca、Mg含量呈磷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趋势,到16周之后均表现随着磷水平的提高而先显着上升,施磷到1600~2000 mg/株时增速变缓或降低,N、P、K含量分配整体表现为叶>根>茎,Ca含量为叶>茎>根,Mg为根>叶>茎,N、P、K、Mg积累量均表现为叶>根>茎,Ca积累量为叶>茎>根;单株N、P、K、Ca、Mg积累均呈现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而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2000 mg/株磷水平时达到最大值。利用临界值分析法初步确定最适施磷水平范围在1200~2000 mg/株。(5)闽楠幼苗生长、生理和养分之间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关系,闽楠幼苗的最佳指数施磷水平范围在1600~2000 mg/株,此时闽楠幼苗苗木质量相对最好,指数施肥模式对于闽楠幼苗的生长、生理和养分承载的促进作用和提升苗木质量的效果都要优于平均施肥。

徐思凡[5](2020)在《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传感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拥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优良的尺寸效应和制备方法多样性等优点,在生物学、食品、医学和环境检测等诸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这些常见的纳米材料中,碳量子点由于具有粒径小、水溶性良好、光学性质稳定和生物相容性优良等优点备受研究者的青睐。目前,利用碳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发展了各式各样简便的方法检测食品体系中的微量成分,如离子、功能小分子和有机大分子物质。在本论文中,分别用不同方法合成两种性质稳定、光学性能优良的掺杂化碳量子点,并将它们设计为荧光探针应用于食品物质的分析检测,具体内容如下:(1)分别通过微波辅助法和水热法利用不同的前驱体制备发出蓝色荧光的氮硫共掺杂碳量子点(N.S-CDs)和发出黄绿色荧光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Ds)。在制备过程中,使用各种表征手段对制备的两种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掺杂化碳量子点均具备优良的水溶性、稳定的荧光性能,分散性好且尺寸均匀。(2)基于上述合成的N.S-CDs的荧光特性,与Fe3+结合构建了“关-开”型荧光探针用于抗坏血酸(AA)的高灵敏检测。根据研究,Fe3+可以通过静电猝灭机制猝灭N.S-CDs的荧光,但在抗坏血酸存在下,Fe3+可以被还原成Fe2+,抑制荧光猝灭得到了恢复,从而实现对抗坏血酸的检测。在最优实验条件下,获得检测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10-150 μmol/L,检测限为2.31μmol/L。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水果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检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其回收率范围为93.12-106.89%。在本工作中,由碳量子点构建的荧光传感器制备工艺简单、环保、快速、检测效率高。因此,有望成为应用于水果样品中抗坏血酸检测的候选方法。(3)利用上述水热法制备的N-CDs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基于内滤波效应(IFE)的简单灵敏、选择性高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方案。底物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在ALP催化下水解,酶解反应产物对硝基苯酚(PNP)是一种强吸光物质,它的最大吸收波长与制备的N-CDs的激发波长有着明显的重叠,竞争性吸收显着减弱了 N-CDs的激发,导致N-CDs的有效猝灭。在最优条件下,N-CDs的荧光猝灭程度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成一定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10U/L,检测限为0.037U/L,与之前报道的大多数检测方法相比检测限更低。该荧光探针具有简便、灵敏、选择性高、用量少的优点,并成功应用于家畜动物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的测定。在本工作中,提出的基于IFE的检测方法,无需对荧光团进行复杂修饰,为简便、快速检测酶活性开辟了新的途径,有望应用于构建新的荧光检测平台。

刘红伟[6](2020)在《多功能碳量子点-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荧光成像和抗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区别于传统纳米材料的单一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功能集成或协同等优势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碳量子点-银(Carbon Quantum Dots-Ag,CQDs-Ag)纳米复合材料,即结合了CQDs的光学特性和纳米Ag的电化学特性,不同复合方式、尺寸、形貌和晶体结构又赋予复合物不同的功能,从而使其在催化、传感、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多个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优化CQDs-Ag纳米复合材料可控合成方法,提高结合表面规则有序性,是促进推广应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化学还原法和化学沉淀法,在CQDs表面原位合成纳米Ag,通过优化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结构的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杂化体,并探讨它们在荧光成像及抗菌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通过优化原位还原法,合成碳量子点@银纳米复合物(CQDs@Ag NC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对复合物结构、形貌、组成、光吸收特性和发光特性进行表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QDs@Ag NCs为核壳结构,颗粒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8.06±0.21 nm;复合物中,存在Ag纳米粒子面心立方晶格,和CQDs主要官能团红外特征吸收峰;具有超氧阴离子(O2·-)响应性荧光发射,最大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分别为360 nm和440 nm,呈蓝色荧光。基于CQDs@Ag NCs的O2·-响应性荧光发光机理,对细胞内O2·-进行成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QD@Ag NCs可对MCF-7细胞自噬全过程O2·-进行荧光成像;线性检测范围为0.6-1.6μM,最低检出限0.3μM;细胞毒性低,高选择性地识别O2·-。因此,CQDs@Ag NCs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off-on”型荧光探针,用于细胞内O2·-的荧光成像检测。(2)为弥补Ag纳米粒子分散性差、易团聚的缺陷,利用CQDs自身还原性和稳定性,固定[Ag(NH3)2]+浓度,在不同浓度CQDs表面原位沉淀纳米Ag,合成两种纳米杂化体CQDs/Ag NC-1(0.1 mg·m L-1 CQDs)和CQDs/Ag NC-2(0.4 mg·m L-1 CQDs)。对两种纳米杂化体的组成、表面性质及抗菌性能进行研究,发现与CQDs/Ag NC-2相比,CQDs/Ag NC-1的粒径小、Zeta电位绝对值大、抗菌性能高;SEM观察发现CQDs/Ag NC-1引起革兰氏阴性菌形态畸变,导致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破裂,胞内物质外泄。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CQDs的引入与高浓度CQDs相比,显着提高了Ag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和表面能,表面细菌黏附能力明显增强,抗菌性能显着提高。

李娇[7](2020)在《适配体调控掺铁碳点催化—荧光和SERS耦合双模测定尿素》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荧光光谱技术以及双模分析法的研究进展,核酸适配体和碳点的发展状况,综述了尿素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并利用掺铁碳点优异的催化性能以及双模检测的方式,建立一个分析新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具体研究工作内容如下: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用二茂铁做前驱物,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铁碳点(FeC),二茂铁和FeC均催化H2O2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可产生较强的荧光信号,随着FeC浓度的升高,催化生成的TMB氧化产物增多,加入核酸适配体(Apt)后,Apt与碳点形成复合形态,从而抑制了碳点的催化性能,使得体系荧光信号降低,抑制了掺Fe碳点对H2O2-TMB的催化能力,生成TMBox减少,荧光/SERS强度减弱。当加入靶分子Urea后,基于Urea-Apt核酸链的三维结构和自身的柔韧性,其核酸链在溶液中延伸形成的空间结构与Urea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碳点转变为游离状态,其催化活性恢复,体系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同时,TMBox具有良好SERS活性,加入银纳米粒子,体系SERS信号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增强。基于FeC-H2O2-TMB-Tris-HCl-Apt-Urea体系在405nm产生荧光峰,在3.33-13.32ng/L Urea范围内,其荧光强度变化值与Urea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2ng/L。以银为SERS基底,TMBox为SERS探针,在3.33-16.65ng/L Urea范围内,其FeC-H2O2-TMB-Tris-HCl-Apt-Urea体系SERS强度变化值与Urea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ng/L。同时,FeC-H2O2-TMB体系也实现了对多种靶分子的双模检测,由此可建立一种高灵敏SERS和荧光耦合双模测定尿素分析新方法。该双模分析法既保留了荧光、SERS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同时二者耦合进一步提高SERS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度。

杜娜[8](2020)在《碳量子点传感器阵列用于有机酸检测和香烟分类》文中研究指明阵列传感技术在识别和检测多种结构相似的物质和成分复杂的混合物方面表现出许多的优点,如识别能力强、准确度高和多样性等。其中,荧光传感器阵列因其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整体成本效益高等特性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本论文选用具有优异光学和化学特性的碳量子点(CDs)作为荧光指示剂,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荧光传感器阵列。这两种传感体系分别实现了尿液中有机酸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不同种类香烟的识别和区分。与此同时,本论文对两种传感器阵列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3-氨基苯硼酸为碳源,三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别作为共同反应物,利用水热法合成三种受体功能化的CDs,其尺寸均在5 nm左右。通过线性判别分析,三种CDs构建的传感器阵列能够对尿液中七种有机酸生物标志物进行准确地识别和区分,识别浓度范围为100 nM–1000μM。干扰试验进一步证明传感体系对分析物准确的识别能力和优异的选择性。此外,此传感体系还通过线性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在尿液环境下实现了高香草酸和香草扁桃酸在单组分和双组分体系中的定量检测。(2)采用氨基酸和尿素为碳源,通过微波法合成平均尺寸为8 nm的CDs。采用此CDs作为单一荧光指示剂,不同浓度的银离子作为荧光信号调节剂,构建一种基于指示单元置换分析方法的传感器阵列。通过主成分分析,此多通道传感平台可以根据香烟的种类(烤烟、混合型香烟和雪茄)、品牌和产地(国内和国外)对29种香烟进行识别和区分。此外,荧光传感器阵列可以灵敏地检测出九种基于烟草的主要化学成分(糖类,有机酸和烟碱),并可对其不同浓度进行区分。

韦春锦[9](2019)在《新型荧光碳点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点(Carbon dots,CDs)因其具有荧光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和尺寸小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荧光纳米材料领域中研究的热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CDs的制备研究成果显着,发射波长可覆盖可见光区,甚至近红外光区。CDs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于传感器和成像标记等方面,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目前CDs的制备技术比较多样,但所制备的产物大多数发蓝光,而发射绿色红色荧光的CDs相对较少。此外,当前大多数制备的长波长CDs还存在量子产率(Quantum yield,QY)低以及纯化过程复杂等缺点。因此,开发高质量长波长CDs的新型制备方法,简化后期处理过程,扩展CDs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是CDs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CDs的制备、合成机理、发光机制及其在生化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从而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以聚乙烯亚胺(PEI)和柠檬酸(CA)为原料,一步合成具有抗菌性能的蓝色荧光CDs;基于钝化剂和还原剂的协同效应制备水溶性绿色发光CDs;以苯胺类小分子物质为碳源,通过溶剂热法制备长波长CDs(黄色红色)。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主要围绕CDs的合成、发光机制及其应用情况进行论述。目前,研究者们对CDs的研究十分广泛,发展了多种制备方法,发现了很多的合成原料,其产物的发射波长覆盖范围广(蓝色红色区域)。此外,本章还对CDs在传感器、生物成像以及抗菌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第2章选用PEI和CA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水溶性蓝色荧光CDs,通过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荧光(PL)光谱、红外(IR)光谱、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以及Zeta电位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将所制备的CDs为抗菌材料,考察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第3章以抗坏血酸为碳源,PEI为钝化剂,CA为还原剂,基于钝化剂和还原剂的协同作用合成绿色荧光CDs。详细考察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投入量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所制备CDs荧光性质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荧光墨水中。此外还探讨了钝化剂与还原剂协同作用下绿色发光CDs的合成机理及发光机制,为CDs的合成及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4章以苯胺类物质(邻苯二胺和1,2,4-三氨基苯胺)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黄色和红色发光CDs(Y-CDs和R-CDs)。系统讨论了合成条件(反应溶剂、反应原料、温度及时间等)对Y-CDs荧光性质的影响。采用UV-vis光谱、PL光谱、IR光谱、HR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Y-CDs和R-CDs进行表征,并进一步研究其合成机理和发光机制。通过研究发现,Y-CDs和R-CDs的荧光性能具有显着的差异,我们推测其原因可能与反应原料种类(取代基数目、取代位置等)、氮的存在形式及CDs的粒径等不同有关。该项工作有助于对以苯胺类物质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长波长的CDs的进一步研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CDs的合成及发光机制研究的进展。

王海燕[10](2019)在《几种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荧光传感和光催化方面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碳基材料由于具有价格低廉、无毒无害和化学性能稳定的优点,在环境、能源、化学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和光催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对人类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碳基材料中,碳量子点(C-dots)和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g-C3N4-dots)具有荧光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块状氮化碳(CN)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和能带隙可调等优点,更是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这三种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调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荧光量子产率(FLQY)低、功能化修饰复杂、合成过程耗时长、合成条件苛刻和光催化效率低等。因此,发展新型的、简单的制备这三种材料的方法来解决这些不足,改善其性能及拓展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简要归纳C-dots、CN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简单、绿色、低耗、高效的方法用于制备强荧光的C-dots、g-C3N4-dots和优异光催化性能的g-C3N5材料。基于量子点的强荧光性能,构建了几种高灵敏、多功能、多信号的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几种无机离子和生物小分子的检测。与此同时,将具有良好光催化性能的g-C3N5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氮掺杂的碳量子点(N-doped C-dots)。基于N-doped C-dots的荧光性能和碘离子(I-)的类酶催化性能,构建了一种灵敏的用于I-检测的双信号纳米传感器。当溶液中存在I-时,在酸性条件下I-催化H2O2氧化邻苯二胺(OPD)生成邻苯二醌(OPDox)。此时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对I-产生比色响应。同时,所生成的OPDox具有较稳定的荧光性质。在单波长390 nm的光的激发下,OPDox在565 nm处发出较强的黄色荧光。由于N-doped C-dots与OPDox之间产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随着I-的浓度增加,N-doped C-dots在450 nm处的荧光强度不断减小,而OPDox在565 nm处的荧光强度不断增大。因此,我们构建了一种比色、比率荧光传感器用于I-的检测。在最佳的检测条件下,所构建的传感器具有高的灵敏度、较宽的检测范围(0.09μM-50μM)和较低的检测限(0.06μM)。此外,我们将所构建的传感器用于尿液中I-的检测,并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这些结果表明用于I-的检测的双信号传感器在生理学和病理学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2)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硫原子和氮原子共掺杂的碳量子点(SN co-doped C-dots),所合成的SN co-doped C-dots具有较强的荧光,其FLQY为73%。通过实验发现,在酸性条件下,Fe2+与H2O2发生芬顿(Fenton)反应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所生成的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能够氧化SN co-doped C-dots表面的给电子基团,使SN co-doped C-dots的荧光发生明显的猝灭。尿酸(UA)在尿酸氧化酶(UAO)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H2O2。基于Fenton反应、酶促反应和SN co-doped C-dots优异的荧光性能,构建了一种荧光猝灭型传感器用于UA的检测。在最佳条件下,当UA浓度为0.08μM-10μM和10μM-50μM时,SN co-doped C-dots荧光猝灭率与UA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0.07μM。3)采用电化学法,合成了氧、硫共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OS-g-C3N4-dots)。通过实验发现,OS-g-C3N4-dots可以与铜离子(Cu2+)和银离子(Ag+)特异性结合。由于OS-g-C3N4-dots分别与Cu2+和Ag+之间发生电子转移,使得OS-g-C3N4-dots的荧光猝灭(OFF)。在Cl-和EDTA掩蔽剂的存在下,OS-g-C3N4-dots能够选择性地检测Cu2+和Ag+。此外,生物硫醇(HCy、Cys和GSH)与Ag+之间具有更强的络合能力,使得Ag+从OS-g-C3N4-dots表面脱离下来,抑制了OS-g-C3N4-dots与Ag+之间的电子转移,从而进一步使OS-g-C3N4-dots的荧光恢复(ON)。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OS-g-C3N4-dots的“ON-OFF-ON”荧光响应的多功能传感平台用于Cu2+、Ag+和生物硫醇的检测。在最佳条件下,Cu2+、Ag+、HCy、Cys和GSH的检测限分别为0.7 nM、0.2 nM、0.01μM、0.01μM和8.4 nM。此外,所构建的传感平台可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中Cu2+、Ag+和生物硫醇的测定,并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4)采用碱(NaOH)辅助处理三唑环缩合过程的方法引入氮缺陷,通过控制前驱体(3-氨基-1,2,4-三氮唑)与NaOH的质量比,实现了g-C3N5氮缺陷的有效调控。随着NaOH的量在0.005 g-0.1 g范围内逐渐增加,g-C3N5的氮缺陷逐渐增多,能带隙不断减小,紫外可见光吸收范围逐渐增大,并能有效抑制电子-空穴对的辐射复合。这使得所制备的具有氮缺陷的g-C3Nx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和光电化学性能,g-C3Nx作为光催化剂能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并且弥补了C-dots在光催化方面应用的不足。5)采用了一种简单的盐模板法,以3-氨基-1,2,4-三氮唑为前驱体,通过重结晶、热缩聚合和盐模板去除的过程,合成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棒状结构、富含氮的石墨氮化碳(RN-g-C3N5)。本研究所提出的合成方法,不仅避免了危险的刻蚀试剂(HF)的使用,而且无需复杂的、有毒的模板去除过程。通过水洗涤即可将模板去除,并能将模板循环利用。这种特殊的带有介孔的棒状结构大大提高了g-C3N5的比表面积和可见光的利用率,并得到了较低的能带隙,这大大提高了g-C3N5的光催化活性,并且在光催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Derivatization Reaction of Carbohydrates with Urea as the Reagent and Flu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Carbohydrat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rivatization Reaction of Carbohydrates with Urea as the Reagent and Flu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Carbohydrates(论文提纲范文)

(1)丙酮丁醇梭菌纤维二糖转运系统的鉴定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ABE发酵
        1.1.1 能源问题
        1.1.2 生物丁醇及ABE发酵
    1.2 丙酮丁醇梭菌糖转运系统及其调控机制
        1.2.1 丙酮丁醇梭菌ATCC824
        1.2.2 丙酮丁醇梭菌的糖转运系统
        1.2.3 丙酮丁醇梭菌PTSs调控机制
    1.3 丙酮丁醇梭菌的遗传改造现状
        1.3.1 丙酮丁醇梭菌的转化
        1.3.2 ClosTron基因失活技术
        1.3.3 基因组编辑
        1.3.4 同源重组
    1.4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和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丙酮丁醇梭菌纤维二糖PTSs的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菌株及质粒
        2.2.2 药品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质粒构建
        2.3.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电转化
        2.3.3 突变菌株的筛选和质粒丢失
        2.3.4 丙酮丁醇梭菌基因组的提取
        2.3.5 Southern Blot分析
        2.3.6 丙酮丁醇梭菌RNA的提取
        2.3.7 反转录(cDNA)
        2.3.8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9 生长情况的测定
    2.4 结果
        2.4.1 丙酮丁醇梭菌ATCC824 中纤维二糖的转运基因
        2.4.2 Ⅱ型内含子插入失活突变体菌株的构建
        2.4.3 突变菌株中纤维二糖转运基因的分析
        2.4.4 丙酮丁醇梭菌突变菌株的生长
    2.5 讨论
第三章 纤维二糖PTSs对其他糖的转运效应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菌株
        3.2.2 药品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糖筛选
        3.3.2 生长情况测定
        3.3.3 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3.3.4 还原糖含量测定
    3.4 结果
        3.4.1 CAC0383 基因突变菌株对半乳糖的利用存在差异
        3.4.2 生长曲线和半乳糖含量测定
    3.5 讨论
第四章 反向筛选系统的构建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菌株及质粒
        4.2.2 药品和试剂
        4.2.3 表达系统报告基因的选择
    4.3 实验方法
        4.3.1 质粒构建
        4.3.2 电转化以及突变菌株的筛选和质粒丢失
        4.3.3 β-葡糖醛酸酶(GusA)活性测定
        4.3.4 荧光成像
    4.4 结果
        4.4.1 cip-cel基因簇启动子的质粒构建及活性分析
        4.4.2 替换启动子的初步鉴定
        4.4.3 ATCC824△upp突变菌株的获取以及回补upp基因
        4.4.4 基于ClosTron的基因定点插入技术的开发
        4.4.5 利用反向筛选系统替换cip-cel基因簇的启动子的质粒构建
    4.5 讨论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氮/铝共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在H2O2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N/Al共掺杂碳点的制备
3 分析与讨论
4 结论

(3)碳点-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碳点的概述
        1.2.1 碳点的发展历程
        1.2.2 碳点的合成方法
        1.2.3 碳点的应用领域
    1.3 金属有机框架的概述
        1.3.1 金属有机框架的发展历程
        1.3.2 发光金属有机框架在荧光传感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CDs@ZIF-8 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Cu~(2+)检测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CDs的制备
        2.2.3 ZIF-8和CDs@ZIF-8 的制备
        2.2.4 荧光传感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s@ZIF-8 材料的表征
        2.3.2 CDs@ZIF-8 的荧光性质
        2.3.3 Cu~(2+)的荧光检测
        2.3.4 可能的荧光猝灭机理
    2.4 小结
第3章 原位合成CDs@Eu-MOFs复合材料及其对水环境中Hg~(2+)的选择性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CDs的合成
        3.2.3 Eu-MOFs和 CDs@Eu-MOFs的合成
        3.2.4 Hg~(2+)的荧光测定
        3.2.5 实际样品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Ds@Eu-MOFs的表征
        3.3.2 CDs@Eu-MOFs的荧光性能
        3.3.3 Hg~(2+)的荧光检测
        3.3.4 实际水样中Hg~(2+)的测定
        3.3.5 荧光猝灭的可能机理
    3.4 小结
第4章 N-CDs/R-CDs@ZIF-8 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Pb~(2+)检测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N-CDs的制备
        4.2.3 R-CDs的制备
        4.2.4 N-CDs/R-CDs@ZIF-8 的制备
        4.2.5 荧光传感实验
        4.2.6 实际水样中Pb~(2+)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CDs/R-CDs@ZIF-8 材料的表征
        4.3.2 N-CDs/R-CDs@ZIF-8 的荧光性能
        4.3.3 Pb~(2+)检测和去除
        4.3.4 实际样品测定
        4.3.5 荧光猝灭机理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施磷对闽楠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闽楠研究进展
        1.3.2 林木施肥研究进展
        1.3.3 植物对磷的响应
        1.3.4 指数施肥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指标测定方法
        2.3.1 生长指标测定
        2.3.2 根系形态及活力指标测定
        2.3.3 生理指标测定
        2.3.4 养分元素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施磷对闽楠幼苗生长的影响
        3.1.1 施磷对闽楠幼苗地径的影响
        3.1.2 施磷对闽楠幼苗株高的影响
        3.1.3 施磷对闽楠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1.4 不同施磷处理苗木质量指数
        3.1.5 施磷对闽楠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3.1.6 施磷对闽楠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2 施磷对闽楠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2.1 施磷对闽楠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及丙二醛的影响
        3.2.2 施磷对闽楠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3 施磷对闽楠幼苗养分承载的影响
        3.3.1 施磷对闽楠幼苗叶片养分影响
        3.3.2 施磷对闽楠幼苗养分分配的影响
        3.3.3 施磷对闽楠幼苗养分积累的影响
        3.3.4 施磷处理下闽楠幼苗生物量与养分的关系
    3.4 指数施磷效果评价
        3.4.1 相关性分析
        3.4.2 施磷综合效果评价
4 讨论
    4.1 施磷对闽楠幼苗生长的影响
    4.2 施磷对闽楠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4.3 施磷对闽楠幼苗养分承载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传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碳量子点概述
    1.3 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1.3.1 自上而下法
        1.3.2 自下而上法
    1.4 碳量子点的性质
        1.4.1 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1.4.2 碳量子点的表面修饰
        1.4.3 生物相容性和毒性
    1.5 碳量子点的应用
        1.5.1 生物传感
        1.5.2 生物成像
        1.5.3 光催化
        1.5.4 药物运输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氮硫共掺杂碳量子点(N.S-CDs)的制备
        2.3.2 氮掺杂碳量子点(N-CDs)的制备
        2.3.3 微观结构(TEM)观察
        2.3.4 X射线衍射能谱(XRD)分析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3.6 碳量子点的光谱测量
        2.3.7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N.S-CDs的表征
        2.4.2 N.S-CDs的光学性质
        2.4.3 N.S-CDs的荧光稳定性分析
        2.4.4 N-CDs的表征
        2.4.5 N-CDs的光学性质
        2.4.6 N-CDs的荧光稳定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N.S-CDs的“关-开”型荧光探针检测抗坏血酸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部分
        3.3.1 碳量子点的制备
        3.3.2 量子产率的测量
        3.3.3 实验条件优化
        3.3.4 抗坏血酸含量的检测
        3.3.5 选择性实验
        3.3.6 实际样品的处理
        3.3.7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N.S-CDs荧光量子产率
        3.4.2 检测机理探讨
        3.4.3 条件优化分析
        3.4.4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3.4.5 选择性分析
        3.4.6 水果样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内滤波效应的N-CDs荧光探针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部分
        4.3.1 N-CDs的制备
        4.3.2 实验条件优化
        4.3.3 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
        4.3.4 选择性实验
        4.3.5 检测动物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
        4.3.6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检测机理探讨
        4.4.2 条件优化分析
        4.4.3 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
        4.4.4 选择性分析
        4.4.5 实际样品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多功能碳量子点-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荧光成像和抗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碳量子点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1.1.1 碳量子的合成、性能
        1.1.2 荧光碳量子点的生物成像应用
    1.2 银纳米粒子及其功能化应用
        1.2.1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及性能
        1.2.2 银纳米粒子的抗菌应用
    1.3 碳量子点-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多功能化应用
        1.3.1 生物传感检测应用
        1.3.2 催化及还原特性应用
        1.3.3 抗菌应用
    1.4 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碳量子点@银核壳纳米复合物及其荧光成像检测细胞内O_2~(·-)
    2.1 前言
    2.2 试剂与仪器
        2.2.1 主要仪器
        2.2.2 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CQDs的合成
        2.3.2 碳量子点@银核壳纳米复合物(CQDs@AgNCs)的复合
        2.3.3 CQDs@AgNCs的表征
        2.3.4 荧光稳定性测试
        2.3.5 荧光响应性测试
        2.3.6 细胞超氧阴离子(O_2~(·-))荧光成像
        2.3.7 生物毒性及干扰性测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CQDs@AgNCs的形貌、组成结构及光学特性
        2.4.2 CQDs水溶液的荧光稳定性
        2.4.3 CQDs@AgNCs对不同浓度O_2~(·-)溶液的荧光响应
        2.4.4 CQDs@AgNCs荧光成像检测细胞内O_2~(·-)
        2.4.5 CQDs@AgNCs细胞毒性和O_2~(·-)成像选择性
    2.5 小结
第三章 碳量子点/银杂化纳米复合物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试剂与仪器
        3.2.1 主要仪器
        3.2.2 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碳量子点/银纳米杂化复合物(CQDs/AgNCs)的复合
        3.3.2 CQDs和CQDs/AgNCs表征
        3.3.3 细菌培养
        3.3.4 抑菌圈实验
        3.3.5 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半抑菌浓度(MIC_(50))测定
        3.3.6 生长曲线测定
        3.3.7 电镜观察细菌形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CQDs和CQDs/AgNCs的形貌、结构及稳定性
        3.4.2 抗菌性能评价
        3.4.3 CQDs/AgNCs作用后细菌形态变化
    3.5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适配体调控掺铁碳点催化—荧光和SERS耦合双模测定尿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
        1.1.1 SERS机理
        1.1.2 SERS基底研究
        1.1.3 SERS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1.2 荧光光谱技术
        1.2.1 荧光光谱技术概述
        1.2.2 荧光光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1.3 双模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1.4 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研究进展
    1.5 碳点研究进展
        1.5.1 掺铁碳点概述
        1.5.2 碳点的合成方法
        1.5.3 碳点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1.6 核酸适配体的研究进展
        1.6.1 核酸适配体概述
        1.6.2 核酸适配体筛选过程
        1.6.3 核酸适配体的分析应用
    1.7 尿素(Urea)的研究进展
        1.7.1 尿素(Urea)概述及检测目的
        1.7.2 尿素(Urea)研究分析进展
    1.8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9 本课题研究意义
2 适配体调控掺铁碳点催化-荧光和SERS耦合双模测定尿素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方法原理
        2.2.2 掺铁碳点的制备和分子光谱表征
        2.2.3 纳米催化与适配体体系的荧光光谱
        2.2.4 碳点-H_2O_2-TMB-Tris-HCl-Apt-Urea/ATP/Estr分析体系荧光光谱
        2.2.5 碳点-H_2O_2-TMB-Tris-HCl-Apt-Urea纳米催化体系的SERS光谱
        2.2.6 纳米催化与适配体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2.2.7 纳米催化体系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2.8 电子显微镜(EM)及能谱
        2.2.9 体系激光散射
        2.2.10 荧光体系分析条件优化
        2.2.11 SERS体系分析条件优化
        2.2.12 工作曲线
        2.2.13 干扰离子的影响
        2.2.14 样品测定
    2.3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碳量子点传感器阵列用于有机酸检测和香烟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荧光化学传感器概述
    1.2 阵列传感技术概述
    1.3 构建荧光传感器阵列的材料
        1.3.1 生物大分子
        1.3.2 荧光染料
        1.3.3 共轭聚合物
        1.3.4 超分子
        1.3.5 荧光纳米材料
    1.4 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建模
        1.4.1 层次聚类分析(HCA)
        1.4.2 主成分分析(PCA)
        1.4.3 线性判别分析(LDA)
        1.4.4 支持向量机(SVM)
    1.5 荧光传感器阵列的应用
        1.5.1 阳离子
        1.5.2 阴离子
        1.5.3 中性小分子
        1.5.4 生物大分子
        1.5.5 复杂样品或混合物体系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第2章 碳量子点构建传感器阵列用于尿液中有机酸的检测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分析仪器
        2.2.2 碳量子点的制备和表征
        2.2.3 滴定实验
        2.2.4 有机酸生物标志物的定性鉴别
        2.2.5 干扰实验
        2.2.6 尿液中有机酸生物标志物的识别
        2.2.7 尿液中有机酸生物标志物的定量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碳量子点的表征
        2.3.2 有机酸的检测机制
        2.3.3 有机酸的定性区分
        2.3.4 选择性分析
        2.3.5 尿液中有机酸的识别与区分
        2.3.6 尿液中有机酸的定量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碳量子点构建传感器阵列用于香烟的检测和区分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分析仪器
        3.2.2 碳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3.2.3 传感器阵列的构建
        3.2.4 香烟的检测
        3.2.5 双盲实验
        3.2.6 烟草主要成分的检测
        3.2.7 干扰实验
        3.2.8 烟草主要成分的半定量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碳量子点的表征
        3.3.2 传感器阵列的构建原则
        3.3.3 香烟的识别与区分
        3.3.4 烟草主要成分的识别与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9)新型荧光碳点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碳点的简介
    1.2 CDs的合成
        1.2.1 CDs的合成方法
        1.2.2 CDs的制备原料
        1.2.3 长波长CDs的合成研究进展
    1.3 机制研究
        1.3.1 合成机理
        1.3.2 发光机制研究进展
    1.4 CDs的应用研究进展
        1.4.1 CDs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1.4.2 CDs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1.4.3 CDs在抗菌方面的应用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水溶性荧光CDs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PEI-CDs的合成
        2.3.2 表征
        2.3.3 PEI-CDs的抗菌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还原剂和钝化剂的协同作用一步合成高质量绿色荧光CDs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Ds_((AA-PEI))的合成
        3.3.2 高质量绿色CDs_((AA-PEI-CA))的合成
        3.3.3 表征
        3.3.4 荧光墨水
        3.3.5 机制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溶剂法的长波长CDs的合成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合成
        4.2.4 QY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反应溶剂的影响
        4.3.2 反应物浓度对Y-CDs荧光性质的影响
        4.3.3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Y-CDs荧光性质的影响
        4.3.4 原料种类对CDs荧光性质的影响
        4.3.5 表征
        4.3.6 合成及发光机制探索
        4.3.7 荧光墨水
    4.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几种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荧光传感和光催化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碳基材料的概述
    1.2 碳量子点
        1.2.1 碳量子点的制备
        1.2.2 碳量子点的改性
        1.2.3 碳量子点的应用
    1.3 氮化碳材料
        1.3.1 氮化碳材料的制备
        1.3.2 氮化碳材料的改性
        1.3.3 氮化碳材料的应用
    1.4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氮掺杂的碳点所构建的纳米传感器用于尿液中碘离子的比色检测和比率荧光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荧光N-doped C-dots的制备
        2.2.4 FLQY的计算
        2.2.5 Ⅰ~?的比色检测与比率荧光检测
        2.2.6 实际样品的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doped C-dots的表征
        2.3.2 N-doped C-dots的稳定性考察
        2.3.3 传感机理
        2.3.4 检测条件的优化
        2.3.5 检测系统对Ⅰ~?的比色响应和比率荧光响应
        2.3.6 选择性的考察和实际样品的考察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一步水热法合成的强荧光碳点作为荧光探针用于血清中尿酸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仪器
        3.2.3 荧光SN co-doped C-dots的制备
        3.2.4 UA的检测
        3.2.5 实际样品的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dots的表征
        3.3.2 H_2O_2和Fe~(2+)对SN co-doped C-dots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以及UA的检测
        3.3.4 选择性考察与实际样品的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电化学法制备的氧、硫共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用于Cu~(2+)、Ag~+和生物硫醇的荧光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制备OS-g-C_3N
        4.2.4 制备OS-g-C_3N_4-dots
        4.2.5 FLQY的计算
        4.2.6 对Cu~(2+)和Ag~+的荧光响应
        4.2.7 对生物硫醇的荧光响应
        4.2.8 水样分析
        4.2.9 血清样本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OS-g-C_3N_4-dots的制备
        4.3.2 OS-g-C_3N_4-dots的表征
        4.3.3 Cu~(2+)、Ag~+和生物硫醇的荧光检测
        4.3.4 检测条件的优化
        4.3.5 多功能平台的性能分析
        4.3.6 提出的多功能平台的选择性
        4.3.7 基于多功能平台的实际样本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具有氮缺陷的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
        5.2.2 仪器
        5.2.3 g-C_3N_x-M的合成
        5.2.4 g-C_3N_x-M的光催化性能考察
        5.2.5 g-C_3N_x-M的光电化学考察
    5.3 结果与讨论
        5.3.1 g-C_3N_x-M的表征
        5.3.2 三唑环基g-C_3N_x-M的光学性质
        5.3.3 g-C_3N_x-M的光催化活性
        5.3.4 g-C_3N_x-M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分析
        5.3.5 g-C_3N_x-M的光催化和光电性能的机制
    5.4 小结
第六章 利用盐模板法合成的介孔棒状g-C_3N_5作为光催化剂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
        6.2.2 仪器
        6.2.3 RN-g-C_3N_5 的合成
        6.2.4 制备RN-g-C_3N_5 超薄切片观察其截面
        6.2.5 RN-g-C_3N_5 的光催化性能考察
    6.3 结果与讨论
        6.3.1 RN-g-C_3N_5 的表征
        6.3.2 RN-g-C_3N_5 的光学性质
        6.3.3 RN-g-C_3N_5 光催化性能
        6.3.4 RN-g-C_3N_5 的光催化机理
    6.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四、Derivatization Reaction of Carbohydrates with Urea as the Reagent and Flu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Carbohydrates(论文参考文献)

  • [1]丙酮丁醇梭菌纤维二糖转运系统的鉴定及其调控研究[D]. 田雅丽. 山西大学, 2021(12)
  • [2]氮/铝共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在H2O2检测中的应用[J]. 潘鹏涛,邹凡雨,职丽娟,殷俊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09)
  • [3]碳点-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D]. 王晓琼.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施磷对闽楠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 龙大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传感应用研究[D]. 徐思凡. 南昌大学, 2020(01)
  • [6]多功能碳量子点-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荧光成像和抗菌应用[D]. 刘红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7]适配体调控掺铁碳点催化—荧光和SERS耦合双模测定尿素[D]. 李娇.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8]碳量子点传感器阵列用于有机酸检测和香烟分类[D]. 杜娜. 辽宁大学, 2020(01)
  • [9]新型荧光碳点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韦春锦.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10]几种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荧光传感和光催化方面的应用[D]. 王海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以尿素为试剂的碳水化合物衍生反应及碳水化合物的荧光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