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围手术期的胃肠道管理

脊髓围手术期的胃肠道管理

一、脊髓围手术期消化道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双,王清,陈慧,陈琳[1](2020)在《不同消化道管理策略在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不同消化道管理策略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诊断为胸腰椎骨折并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所用的不同消化道管理策略分为2组,采用细化的消化道管理策略的患者归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消化道管理策略的患者归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基本情况、入院时及手术前后消化道功能异常情况、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除消化道并发症以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长、满意度。并于术后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内植物松动或断裂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121例患者,其中观察组67例,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消化道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观察组消化道功能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9.9%vs. 53.7%,P<0.05;35.8%vs. 61.1%,P<0.05)。观察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3.7±1.1)vs.(6.7±2.6)h]、排气时间[(7.8±2.3)vs.(13.6±4.2)h]、排便时间[(26.7±8.1)vs.(40.9±11.2)h]及住院时长[(6.5±2.4)vs.(9.0±2.7)d]均短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3±1.1)vs.(7.6±1.3)分;t=-3.208,P=0.002]。两组患者术后除消化道并发症以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时骨折愈合率、钉棒断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均未发现内植物松动。结论细化消化道管理策略有利于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消化道功能异常发生率,可促进围手术期消化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

李元霞[2](2020)在《氟比洛芬酯和双氯芬酸钠栓在妇科ERAS疼痛管理中的镇痛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拟对比氟比洛芬酯和双氯芬酸钠栓在ERAS疼痛管理中的镇痛效果评价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于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包括双侧附件)的患者120例。使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三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在麻醉复苏拔气管导管前给药,A、C两组患者通过镇痛泵行静脉背景输注(2mL/h),配方:A组氟比洛芬酯按1mg/Kg+0.9%的NaCl 100mL;C组予以脂肪乳5mL+0.9%的NaCl 100mL。B组经肛门放入双氯芬酸钠栓50mg(齿状线上23cm处),按5 h追加给药一次(50mg),24h总量不超过200m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术后6 h、12 h、18 h、24 h的疼痛程度(即用疼痛指数进行检测),再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来对比两种镇痛药物的作用效果。结果:(1)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镇痛效果:术后各时间的VAS评分比较,A组、B组和C组三种镇痛方案术后6 h、12 h、18 h、24 h的VAS评分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1)术后6 h时的VAS评分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1);C组分别与A组与B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术后12 h时的VAS评分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C组分别与A组与B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术后18 h时的VAS评分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C组分别与A组与B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术后24 h时的VAS评分比较:A组与B组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A组、B组分别与C组对比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不良反应:A组患者出现恶心者5例,出现呕吐者有4例,皮肤瘙痒有1例;B组患者出现恶心者有3例,出现呕吐者有5例,皮肤瘙痒有3例;C组患者出现恶心者有10例,出现呕吐者有12例,皮肤瘙痒有1例。经多个独立样本差异性检验分析可见:A组与B组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7),A组与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B组与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三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A组与B组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C组分别与A组、B组对比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使用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较双氯芬酸钠栓更优。

李蕴峰[3](2020)在《球囊阻断技术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的策略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全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作为治疗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有效手术模式,已成为业内共识,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严重,尤其是术中长时间的停循环和低温刺激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恢复。本课题组首次用Cook球囊、Gore导引鞘阻断Cronus象鼻支架的策略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并分析其对不同器官和系统产生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了 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全部在阜外医院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的连续病例队列,共360例,其中球囊组130例,对照组230例,记录患者的近期临床结果和相关血液化验指标在围手术期的动态变化,并进行倾向匹配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以明确球囊阻断技术的优势。结果:球囊阻断技术使下半身停循环时间由17(14~20)min减少至5(3~7)min,鼻温由25.4(24.9-26.0)℃上升至27.6(27.1~28.0)℃。球囊阻断并不能减少30天死亡率(球囊组4.62%vs对照组7.83%,P=0.241),但可以显着减少急性肾功能损伤、肝损伤、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严重肺部感染和延迟拔管(呼吸机辅助时间>72 h)的发生率,缩短术后清醒时间,以及减少术后输红细胞的率和量,但对输血浆和输血小板没有显着性影响。术后肾功能方面:球囊组患者术后血清肌酐升高的程度小于对照组;亚组分析显示,球囊阻断技术在减少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上,对高危的术前血清肌酐高的亚组和转机时间长亚组的保护作用更为显着,虽然对年龄≥65岁亚组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但对年龄<65岁亚组的保护作用更为显着。血液系统方面:球囊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均显着降低,且在院期间一直维持在相似的较低水平,但球囊组术后输红细胞显着少于对照组;球囊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血小板计数也均显着降低,球囊组降低的程度较小、恢复的速度更快,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均有部分患者血小板计数反超过术前水平,较高的血小板计数增加了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球囊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球囊组在大多数时间点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表明球囊组手术刺激的炎症反应较小、免疫力恢复程度较高。术后肝功能方面:球囊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趋势不同,这是由于ALT在反映肝脏的药物代谢功能方面更灵敏,AST在反映肝脏的缺血状态方面更灵敏;球囊组患者在ICU期间ALT和AST的升高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在反映球囊阻断的优势和术后临床终点事件方面,AST 比 ALT更为灵敏。结论:利用球囊阻断技术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治疗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一系列术中管理策略的实施,使球囊阻断技术在血液系统保护、肾功能保护和缓解组织缺氧所致的损伤等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精准利用这些优势,可以确立这一新型手术技巧最优化的使用指征,还鉴于球囊阻断技术在手术操作方面简便并易于掌握和安全可靠的优点,使这一新型手术模式在本领域内大范围推广是可以预期的。

曾小军[4](2018)在《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应用指针、疗效及安全性;设计一套适用于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栓塞风险评估量表,探索此量表的有效性、安全性。希望总结出一套适宜脊柱外科围术期血栓预防的理想的指导意见。方法:本项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组实施脊柱手术的病例。治疗组(B组):947例,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收入院手术,予以术后每日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对照组(C组):814例,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收入院手术,术后不使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病例的伤口引流量、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第二部分,设计一套适用于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栓塞RAM,采用这个风险评估量表对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所有脊柱手术患者(A组)围手术期进行风险分层,高风险患者(分值≥4),采用物理措施+药物抗凝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中风险患者(分值=3),仅采取物理措施;低风险患者(分值<3),不采用血栓栓塞的预防措施,但鼓励患者尽早自主活动。重新收集第一部分中的两组病例的相关数据,根据此评估量表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记录三组病例中每位患者评分情况、血栓预防措施的使用情况和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使用血栓预防措施导致的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统计分析,了解评分与脊柱手术围手术期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关系,并评估这个新的风险评估量表是否能帮助评估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中风、心肌梗塞)风险的高与低,检验高危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的血栓预防是否能达到预防血栓栓塞的效果,评估使用低分子肝素后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否减少,以评价该评分量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相对对照组(C组),治疗组(B组)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组0.21%,对照组1.6%;P=0.002)。在这些并发症中,脑梗塞的发生率降低最为明显(P=0.005)。出血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治疗组相对较高,但两组差异较小(治疗组 1.8%;对照组 0.74%,P=0.051)。2、两两比较,A组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最低(A组0.09%;B组0.21%;C组1.6%;P<0.05)。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的C组中,低风险亚组发生率为0%,中风险亚组发生率为1.6%,高危亚组5.7%。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随着风险等级增高而增加。A组及B组均使用了 LMWH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两组中发生LMWH相关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A组明显较B组低(A组0.09%;B组1.8%;P<0.05),B组中出血并发症主要发生于低危亚组(3.08%)及中危亚组(1.12%)。结论:使用LMWH可显着降低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增加了切口出血,从而增加了发生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风险。根据新设计的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风险分层,按风险等级选用血栓预防措施,可提高LMWH预防血栓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

罗益滨,顾庆国,时国华,王新伟,陈诚,王占超,姜东杰[5](2015)在《颈髓外伤伴截瘫患者围手术期的消化系统管理》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消化系统管理在颈椎外伤伴截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2011-2013年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84例采用消化系统管理模式处理颈椎外伤伴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致伤因素、颈椎受伤节段、手术情况、腹部管理方法及预后,统计经处理后腹部症状的缓解情况。对颈椎外伤伴截瘫患者的消化管理,我科采用的是营养支持、液体管理、物理刺激、有效通便等方法。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有效的消化系统管理,67例患者(82%)的腹部症状不同程度的得到了缓解,无1例行结肠造瘘,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及时、合理的消化系统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颈椎外伤伴截瘫患者的腹部症状,提升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

李丽[6](2012)在《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构建合理的以项目时间为框架的标准住院流程即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引导医务人员根据标准的临床医疗护理的顺序开展工作,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减少资源浪费,保证医疗质量。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可使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及时、规范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该临床路径的构建最终为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在文献回顾(查阅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Pubmed、Spring、Science、EBSCO等数据库中大量相关文献)、病历回顾(回顾骨科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诊断为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相关信息)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临床资深专家意见和建议制定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及各项护理方案草案。2、根据相关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采用特尔斐专家咨询法(Delphi法),通过对专家的意见征询,对入路径标准、出院标准、路径实施效果评价指标、该临床路径内容及各项护理方案内容等进行一致性意见。最终确定切实可行的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和七个护理方案。3、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该临床路径效果进行验证。把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上海两所三级综合性医院骨脊柱科和骨创伤科诊断为创伤性脊髓损伤并行减压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的单双号按照入院时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住院号是奇数的患者为常规医疗护理组,住院号是偶数的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组;把前期回顾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的所有病例随机抽取30%作为历史对照组;将三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时间、术前等待天数、住院费用及医疗质量等信息进行比较;同时对临床路径实施组和传统医疗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收集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对患者基本情况使用描述性分析,对效果评价的单因素指标符合方差分析的条件时,使用方差分析;当不符合方差分析的条件时,使用非参数检验。对于率或构成比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使用Topsis法对效果评价的多指标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显着性检验水准a=0.05。结果:1、通过文献回顾、病历回顾以循证为基础制定了以项目-时间为框架的科学、合理的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和相关的护理方案。2、通过Delphi法,集专家集体智慧,对咨询内容各条目进行筛选、判断,最终确定标准住院时间为10天,术前住院时间4天,术后康复时间为6天的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7个相关护理方案。3、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检验该临床路径实施效果。通过单指标效果分析,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在住院天数,术前等待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从样本均数比较可见路径组较传统组和历史组术前住院天数分别缩短0.39天和1.71天;住院天数分别缩短0.22天和4.91天;住院费用分别减少4080元和4857元。通过Topsis法对三组的多个指标综合分析,临床路径组优于传统医疗护理组和历史对照组。4、患者满意度评价分析,临床路径组与传统医疗护理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些单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患者对护士的沟通能力评价、术前等待时间、医疗辅助科室的满意度、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的介绍、检查是否及时的满意度、手术后疼痛处理满意程度以及出院后康复指导等方面优于传统医疗护理组(P<0.05)。5、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析,临床路径组与对照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知识掌握程度的某些方面,如对饮食及营养的重要性、压疮预防的重要性及处理、尿路感染的预防方法、术前呼吸训练的重要性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深呼吸、咳簌的要点与重要性、疼痛的汇报和缓解方法、出院后各种并发症预防的方法与重要性等,路径组患者掌握程度显着优于传统对照组(P<0.01)。6、两组患者在褥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脊髓再损伤、便秘和腹胀、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差异。7、对该临床路径实施中的变异进行详细的分析,变异原因有疾病本身、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节假日影响患者按照路径程序进行。结论:本课题在病历回顾、文献回顾,并以循证为基础构建了标准住院时间为10天,术前住院时间4天,术后康复时间6天的创伤性SCI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及7项护理方案;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本路径和护理方案进行修订,并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通过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本路径效果进行验证,临床路径的实施使SCI患者围手术期平均住院时间较以往缩短4.91天、较同期对照组缩短0.22天;平均住院费用较以往减少4857元、较同期对照减少4080元;本路径的实施保证了医疗质量,并且保持在较优水平。提高SCI患者围手术期的满意程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冯春,李素玲[7](2004)在《脊髓围手术期消化道管理》文中认为脊髓损伤是由于外力作用于脊柱造成脊髓压迫或断裂,引起感觉、运动、反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大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解除压迫,全部或部分恢复脊髓功能。由于脊髓损伤常累及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常出现纳差、腹胀、便秘、腹泻等消化道功能紊乱症,严重者合并有消化道出血。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手术治疗86例脊髓损伤患者,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消化道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颜谦武[8](2021)在《不同途径应用氨甲环酸对改良TLIF患者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静脉应用、局部应用与联合应用三种不同途径使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需行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评估TXA在脊柱此类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1年1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并行单节段改良TLIF手术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四组:静脉组、局部组、联合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形失血量和手术总失血量,术前和术后第1、3天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术前及出院前1天双下肢静脉彩超结果,有无自体血回输或输注异体血,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将术前和术后第1、3天的试验数据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1、四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静脉组和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局部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局部组和联合组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局部组、静脉组手术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血量最少;3、四组患者术前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联合组与静脉组、局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与局部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联合组与局部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静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与局部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及组内Plt、APTT、PT、TT、FIB、FDP和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所有患者术前、出院前1天的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均未见深静脉血栓形成;四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氨甲环酸的三种应用途径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中的使用均是安全的、有效的,且不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联合应用氨甲环酸的方式比静脉或局部单独使用的止血效果更佳;3、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

倪军,黄淼,张力,吴楠,白春学,陈良安,梁军,刘谦,王洁,吴一龙,张奉春,张抒扬,陈椿,陈军,方文涛,高树庚,胡坚,姜涛,李单青,李鹤成,廖永德,刘阳,刘德若,刘宏旭,刘建阳,刘伦旭,王孟昭,王长利,杨帆,杨跃,张兰军,支修益,钟文昭,管宇宙,郭潇潇,何春霞,李少雷,李玥,梁乃新,鲁方亮,吕超,吕玮,斯晓燕,谭锋维,王汉萍,王江山,阎石,杨华夏,朱惠娟,庄俊玲,卓明磊[9](2021)在《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临床诊疗建议》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肺癌围手术期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作为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全程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小规模临床研究发现免疫新辅助治疗主要病理缓解率明显提升,甚至达到完全病理缓解,有望成为NSCLC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免疫新辅助治疗带来疗效和生存获益,同时,其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延误手术、丧失手术机会、死亡等)备受关注。本诊疗建议目的是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 irAE)形成适合国内医疗现状的诊疗方案。方法本文由胸外科专家、肿瘤学专家、胸内科专家以及irAE相关科室专家(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感染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神经内科、皮肤科和急诊科)共同完成本诊疗意见的制定工作。专家充分参考irAE指南、胸外科公开发表的大型临床研究数据以及国内医生的临床实战经验和公开发表个案,多学科反复讨论,形成针对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诊疗建议。结果本诊疗意见涵盖irAE相关的预防、评估、检查、治疗和监测全过程,以便全面、有效的指导临床工作。结论围手术期irAE管理是肺癌免疫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免疫围手术期治疗的不断发展,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以优化围手术irAE的诊疗。

仝延昊[10](2021)在《血栓弹力图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风险》文中提出背景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发病率高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胃癌。研究表明在接受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患者群体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Venous Thromboembolism)是较为常见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之一。血栓弹力图(TEG Thromboelastography)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全身血凝状态检测方法,能够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血液在血管内凝集及纤溶过程。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其拥有较好的预测静脉血栓发生的应用前景。本次研究,着眼于在发病率逐渐提高的结直肠癌患者,探究监测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血栓弹力图及传统血凝常规、血栓标记物等检验参数是否具有较好的可信度。流行病学调查及循证医学证据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与多种理化因素相关。外科医生在针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根治性治疗探索中,达成了较为一致的全结肠直肠系膜切除概念。随着术式标准的统一,微创技术的不断应用,随之而来的相关围手术期并发症也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态。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脱落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往往最为棘手。因此,针对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如何有效的检出其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栓形成的风险,血栓弹力图的出现以及在其他交叉学科临床科室的成功应用,使得精准的血凝监测及尽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成为可能。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结直肠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各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结直肠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VTE的客观危险因素及血栓弹力图、传统血凝检测等各项指标对VTE的预测诊断价值。希望对外科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VTE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选取河南省濮阳油田总医院普外科连续收治符合入组及排除标准的102例因结直肠癌接受腹腔镜辅助结直肠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对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肿瘤术前分期、病理学分期、慢性疾病合并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术前24h、术后24h进行血栓弹力图检验和常规凝血常规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进行统一收集。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对比静脉血栓形成组与未发生血栓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实验数据中各检查指标之间的差异。采用二分类逻辑回归分析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统计所有患者的检测结果,进一步明确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查及血栓标记物各项指标中对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诊断价值。高凝状态以及血栓形成的阳性检出率与传统检验相比是否具有统计学优势。结果1.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102例中,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10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9.8%(10/102);其中,血栓弹力图MA值增高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10例血栓患者与非血栓组相比其他CRC患者的R值和K值明显缩短(P<0.05)。MA值明显升高(P<0.05)。值得注意的是,与非血栓组相比,CRC患者的FIB、D-dimer水平更高。两组间常规凝血检查CIs、PT-INR、APTT、FI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RC手术血栓形成患者TEG的某些参数是异常的,TEG指标中,BMI>27.85kg/㎡、D-dimer>9.65mg/l、术后MA值>74.4mm、术后白蛋白值<36.7g/l,提示对血栓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2.运用TEG评估CRC患者高凝(包括VTE)和检测出血风险方面相比常规血凝可能更有优势。在临床血栓防治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脊髓围手术期消化道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脊髓围手术期消化道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2)氟比洛芬酯和双氯芬酸钠栓在妇科ERAS疼痛管理中的镇痛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略缩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3)球囊阻断技术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的策略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病例选择
        2. 球囊阻断手术步骤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术前基本情况
        2. 手术策略及术中基本情况分析
        3. 术后近期结果分析
        4. 体外循环中的温度变化
        5. 体外循环灌注流量变化
        6. 体外循环灌注压变化
        7. 术中血管活性药使用
        8. 输血量分析
        9. 术中输液及体液调节
        10. 术中化验变化
        11. 多因素二元分类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数据采集和整理
        2.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术后近期结果
        2. 围手术期肾功能检查变化规律
        3. 围手术期红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检查变化规律
        4. 围手术期炎症相关指标检查变化规律
        5. 围手术期肝功能检查变化规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数据采集和整理
        2.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匹配前、后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对比
        2. 肾功能近期临床结果分析
        3. 肾功能临床结果的亚组分析
        4. 输血及血液系统近期临床结果分析
        5. 神经系统近期临床结果分析
        6. 呼吸系统近期临床结果分析
        7. 肝功能近期临床结果分析
        8. 其他临床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开放手术并发症及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1. 概述
    2. 肾功能并发症
    3. 输血及血液系统并发症
        3.1 输血制品
        3.2 止血药
        3.3 红细胞
        3.4 血小板
        3.5 白细胞
    4. 神经系统并发症
        4.1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4.2 脊髓并发症
    5. 呼吸系统并发症
    6.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7. 消化道并发症
    8. 肝胆系统并发症
    9. 小结
    参考文献
符号及缩略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4)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1. “血栓栓塞”的来源应包括“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
    2. 围手术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危害
    3. 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4. 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的机理与风险
    5. 个体化评估后使用抗凝药物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使用和不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个体化评估后选择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1. 血栓栓塞的发生与发展
    2. 静脉血栓
    3. 动脉血栓栓塞
    4. 脊柱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血栓栓塞
    5. 总结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颈髓外伤伴截瘫患者围手术期的消化系统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6)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国外临床路径的发展与现状
        (二) 国内临床路径的发展与现状
    二、 选题依据
    三、 相关基础及理论
    四、 研究目的
    五、 研究内容
    六、 研究设计和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拟定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 研究结果
    四、 讨论
第二部分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修订并构建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
    四、 讨论
第三部分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临床实证与效果评价
    一、 临床实证的目的
    二、 临床实证的对象与方法
    三、 临床实证的结果
    四、 讨论
总结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8)不同途径应用氨甲环酸对改良TLIF患者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氨甲环酸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2.1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2.2 氨甲环酸研究现状概述
        2.2.1 氨甲环酸的药理作用
        2.2.2 氨甲环酸的用药途径
        2.2.3 氨甲环酸的应用剂量
        2.2.4 氨甲环酸的不良反应
    2.3 TXA 在改良 TLIF 应用研究概述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患者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
        3.2.1 纳入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2.3 剔除标准
    3.3 分组处理
    3.4 手术方法
        3.4.1 手术方式
        3.4.2 术前评估
        3.4.3 术中管理
        3.4.4 术后处理
    3.5 评价指标
    3.6 统计学分析
    3.7 试验流程图
4 结果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出血量比较
    4.3 试验室指标比较
        4.3.1 血常规相关指标比较
        4.3.2 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4.4 并发症比较
5 分析与讨论
    5.1 不同途径应用氨甲环酸的止血效果分析与思考
    5.2 不同途径应用氨甲环酸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5.3 不同途径应用氨甲环酸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5.4 不同途径应用氨甲环酸的术后并发症结果分析
6 结论
7 问题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9)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临床诊疗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1.1 irAE预防
        1.1.1 特殊人群的免疫治疗
        1.1.2围手术期患者的选择
    1.2 irA E评估与检查
        1.2.1 新辅助治疗之后的术前评估
        1.2.2 术后评估
        1.2.3 常规评估
    1.3 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探索
    1.4 围手术期irAE
        1.4.1 术前irAE
        1.4.2 术中中转开胸率
        1.4.3 术后irA E及并发症
2 irAE治疗
    2.1 irAE分级
    2.2 一般原则
    2.3 预防原则
    2.4 GC使用原则
    2.5 静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
    2.6 其他治疗药物/方法
        2.6.1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抑制剂
        2.6.2 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抑制剂
        2.6.3 抗CD2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0)单抗
        2.6.4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
        2.6.5 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
        2.6.6 血浆置换
3 irAE监测
    3.1 ICIs治疗中监测
    3.2 ICIs治疗后监测
    3.3 GC及免疫调节剂治疗后监测
4 危重及难治性irAE的管理
    4.1 免疫相关性肺炎
    4.2 免疫相关性心脏毒性
    4.3 免疫相关性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4.4 免疫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
    4.5 免疫相关性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10)血栓弹力图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影响结直肠肿瘤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脊髓围手术期消化道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消化道管理策略在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比较[J]. 张双,王清,陈慧,陈琳. 华西医学, 2020(10)
  • [2]氟比洛芬酯和双氯芬酸钠栓在妇科ERAS疼痛管理中的镇痛效果评价研究[D]. 李元霞.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3]球囊阻断技术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的策略及疗效[D]. 李蕴峰.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中的应用[D]. 曾小军. 武汉大学, 2018(01)
  • [5]颈髓外伤伴截瘫患者围手术期的消化系统管理[J]. 罗益滨,顾庆国,时国华,王新伟,陈诚,王占超,姜东杰. 颈腰痛杂志, 2015(03)
  • [6]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D]. 李丽. 第二军医大学, 2012(09)
  • [7]脊髓围手术期消化道管理[A]. 冯春,李素玲. 第六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 2004
  • [8]不同途径应用氨甲环酸对改良TLIF患者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D]. 颜谦武.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9]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临床诊疗建议[J]. 倪军,黄淼,张力,吴楠,白春学,陈良安,梁军,刘谦,王洁,吴一龙,张奉春,张抒扬,陈椿,陈军,方文涛,高树庚,胡坚,姜涛,李单青,李鹤成,廖永德,刘阳,刘德若,刘宏旭,刘建阳,刘伦旭,王孟昭,王长利,杨帆,杨跃,张兰军,支修益,钟文昭,管宇宙,郭潇潇,何春霞,李少雷,李玥,梁乃新,鲁方亮,吕超,吕玮,斯晓燕,谭锋维,王汉萍,王江山,阎石,杨华夏,朱惠娟,庄俊玲,卓明磊. 中国肺癌杂志, 2021(03)
  • [10]血栓弹力图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风险[D]. 仝延昊. 新乡医学院, 2021(01)

标签:;  ;  ;  ;  ;  

脊髓围手术期的胃肠道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