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胆瘘误诊2例分析

腹膜后胆瘘误诊2例分析

一、腹膜后胆瘘误诊2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崔卫东,郭魁元,崔晓兵,管郑生[1](2009)在《腹腔脏器穿孔至腹膜后间隙感染治疗体会》文中研究表明

崔卫东,崔晓兵,孟昭寻[2](2001)在《腹膜后胆瘘误诊2例分析》文中认为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ERCP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3](2021)在《中国胆瘘消化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0,北京)》文中提出如何开展胆瘘的规范化内镜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胆瘘患者有良好预后,是越来越多的消化内镜医师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胆瘘的病因、诊断和处理等问题均尚无明确的指南参考和统一的专家共识。为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牵头,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集体讨论与投票等方式,共同制定中国胆瘘消化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本共识内容分为胆瘘的发生原因、诊断、分级与分型及治疗,共13条陈述建议。

郝玉芝,王利民[4](2014)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38例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腹膜后血肿(retroperitoneal heamatoma,RH)是外科急症之一,常合并腹部及颅脑胸部等其他系统器官的损伤。损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及挤压伤等,病情复杂,处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RH患者共38例。现将治疗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38例,男31例,女7例;年龄555岁,

孙登群,龚仁华,王敬民,姜世涛,鲍恩武,钟兴国,刘学停,张勇[5](2008)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表现不典型胆瘘的原因及防治》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表现不典型胆瘘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1例LC术后表现不典型胆瘘的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表现不典型,无明显腹膜炎体征,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包块(6例)、上腹部隐痛(11例)、轻度腹胀(3例)及术后肠梗阻(1例)。确诊方法:腹腔穿刺(14例)、Trocar穿刺孔流出胆汁(6例)及剖腹探查(1例)。胆瘘原因包括:胆囊管残端瘘(2例),胆囊床毛细胆管瘘或迷走胆管瘘(9例),副肝管瘘(4例)。治疗以再次腹腔镜探查及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为主。所有的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19例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2年,平均1.1年,恢复良好。结论LC术后表现不典型胆瘘比较少见,容易导致误诊、误治;加强对LC术后胆瘘的认识,注意对LC术后患者主诉及腹部体征的观察,可以早期发现术后胆瘘;治疗主张早期再次腹腔镜探查,如有包裹,可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

柴宁莉,汤小伟,李惠凯,翟亚奇,杜晨[6](2020)在《中国胆瘘消化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0,北京)》文中研究说明前言胆瘘(Biliary Leaks)是指胆汁或含有胆汁的液体自胆道系统的破口漏出至腹腔或体外。胆汁在胆道系统外的异常聚集则称为胆汁瘤/湖(biloma)[1]。国际肝脏外科研究组(ISGLS)在胆瘘的定义中将发生时间定为术后≥3 d,引流物中胆红素浓度至少为血浆正常胆红素浓度的3倍,或因胆汁聚集或胆汁性腹膜炎需行介入或手术治疗[2]。胆瘘常见的病因包括肝胆外科手术、外伤、炎症及肿瘤等。胆瘘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否则易致感染、

刘波,张雪梅,管湘平,刘瑞廷[7](2019)在《经腔内超声对骶前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骶前原发性肿瘤的超声表现,探讨腔内超声检查对骶前肿瘤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骶前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经腹超声、腔内超声的结果。结果 11例骶前肿瘤中,囊性肿瘤7例,实性富血供肿瘤3例,囊实混合性肿瘤1例,术前经腹超声检查仅2例定位于骶前,腔内超声11例准确定位并明确囊实性,且8例诊断良恶性判断与病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腔内超声检查能多方位显示骶前肿瘤本身特点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对部分肿瘤可做出明确诊断。

曾庆昇[8](2019)在《10年十二指肠GIST临床病理资料的单中心回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十二指肠GIST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对影响十二指肠GIST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手术治疗、获得根治性切除(R0)的十二指肠GIST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总结、评估不同手术术式的操作方法和近、远期疗效。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十二指肠GIST患者生存和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十二指肠GIST患者48例,男女比例1.5:1,平均年龄(58.2±9.4)岁。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34例,70.8%),肿瘤最多见于十二指肠降段,共26例。全组行局限性切除术(limited resection,LR)3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15例。LR组相较PD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核分裂象等方面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而PD组相较于LR组肿瘤直径更大(P=0.021)、危险度分级更高(P=0.029)、AJCC分期更晚(P=0.039)、肿瘤多位于十二指肠降段(P=0.003),两种术式选择与肿瘤系膜侧边缘距乳头距离和是否侵犯胰腺呈显着相关性(P=0.000;P=0.000)。手术疗效方面,LR组相较PD组术中出血更少(P=0.001)、手术耗时更短(P=0.000)、术后离院时间更快(P=0.000)、住院花费更低(P=0.004)。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27.3%vs.40%)和术后严重并发症(III-V级)发生率(6.1%vs.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OS和RF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589,P=0.0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大小(P=0.013)、核分裂象(P=0.000)、肿瘤危险度分级(P=0.013)及AJCC分期(P=0.003),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核分裂象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十二指肠GIST最常见的首发临床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多位于十二指肠降段。LR手术在近期疗效方面优于PD手术,十二指肠GIST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自身的生物学行为,与手术术式无明显相关。在手术技术可行和满足肿瘤学治疗要求的条件下,LR是十二指肠GIST合适的外科治疗术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十二指肠GIST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自身的生物学特性。

二、腹膜后胆瘘误诊2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膜后胆瘘误诊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腹膜后胆瘘误诊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讨 论
    2.1 瘘产生的原因
    2.2 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
    2.3 胆囊穿孔腹膜后间隙感染与腹腔内感染的区别

(4)创伤性腹膜后血肿38例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表现不典型胆瘘的原因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胆瘘的临床表现
    1.3 胆瘘确诊方法
    1.4 胆瘘发生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1.5 结果
2 讨论
    2.1 LC术后表现不典型胆瘘的原因与预防
    2.2 LC术后表现不典型胆瘘的诊断与治疗

(6)中国胆瘘消化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0,北京)(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胆瘘的发生原因
    1.医源性胆瘘:
        (1)外科手术:
        (2)ERCP:
        (3)T管相关胆瘘:
        (4)其他:
    2.创伤性胆瘘:
    3.自发性胆瘘:
二、胆瘘的诊断
    1.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影像学检查:
        (3)胆道造影:
        (4)穿刺检查:
    3.胆瘘的分级与分型
        (1)临床分级:
        (2)分型:
三、胆瘘的治疗
    1.一般治疗及腹腔引流
    2.内镜下治疗
        (1)内镜下胆管引流:
        (2)超声内镜引导下胆汁瘤引流(EUS- BLD):
    3.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
    4.手术治疗
    5.其他治疗
    6.不同类型胆瘘处理方式的选择

(7)经腔内超声对骶前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仪器与方法
结果
    1.手术及病理结果
    2.超声检查结果
    3.骶前肿瘤位置
讨论
结论

(8)10年十二指肠GIST临床病理资料的单中心回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病例资料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临床病理参数
    1.1.5 手术方式和并发症
    1.1.6 原发完全切除GIST的危险度评估
    1.1.7 随访
    1.1.8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患者情况和临床病理资料
        1.2.1.1 临床病人基本情况
        1.2.1.2 病理检查资料
    1.2.2 不同危险度评估系统比较
        1.2.2.1 改良NIH与 AFIP分级系统比较
        1.2.2.2 不同临床资料的肿瘤危险度比较
    1.2.3 手术相关资料
        1.2.3.1 LR组与PD组临床资料比较
        1.2.3.2 LR组与PD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近期疗效比较
        1.2.3.3 LR组与PD组术后病理比较
        1.2.3.4 LR组与PD组远期疗效比较
    1.2.4 预后分析
        1.2.4.1 总体OS及RFS
        1.2.4.2 辅助治疗预后比较
        1.2.4.3 单因素分析
        1.2.4.4 多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十二指肠GIST的基本特点
        1.3.1.1 十二指肠GIST流行病学
        1.3.1.2 十二指肠GIST临床特点
        1.3.1.3 十二指肠GIST病理学特点
    1.3.2 十二指肠GIST切除术式选择原则
        1.3.2.1 不同的手术方式适应证
        1.3.2.2 局限性切除术术式探讨
    1.3.3 LR与PD近远期疗效比较
    1.3.4 十二指肠GIST预后研究
        1.3.4.1 预后因素分析
        1.3.4.2 辅助治疗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十二指肠间质瘤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腹膜后胆瘘误诊2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脏器穿孔至腹膜后间隙感染治疗体会[J]. 崔卫东,郭魁元,崔晓兵,管郑生. 医药论坛杂志, 2009(06)
  • [2]腹膜后胆瘘误诊2例分析[J]. 崔卫东,崔晓兵,孟昭寻. 医学文选, 2001(06)
  • [3]中国胆瘘消化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0,北京)[J].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ERCP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1(03)
  • [4]创伤性腹膜后血肿38例诊治分析[J]. 郝玉芝,王利民. 海军医学杂志, 2014(03)
  • [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表现不典型胆瘘的原因及防治[J]. 孙登群,龚仁华,王敬民,姜世涛,鲍恩武,钟兴国,刘学停,张勇.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8(04)
  • [6]中国胆瘘消化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0,北京)[J]. 柴宁莉,汤小伟,李惠凯,翟亚奇,杜晨.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20(03)
  • [7]经腔内超声对骶前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 刘波,张雪梅,管湘平,刘瑞廷.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9(05)
  • [8]10年十二指肠GIST临床病理资料的单中心回顾研究[D]. 曾庆昇.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腹膜后胆瘘误诊2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