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姜汤治疗术后反流性食管炎23例

含姜汤治疗术后反流性食管炎23例

一、寒降汤治疗术后返流性食管炎23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梅[1](2021)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药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1.归纳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2.观察六君子汤加减辨证治疗BRG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收集来自江苏省中医院110例BRG患者的病历资料,填写并整理临床问卷调查表,对其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归纳分析BRG的中医证候特点。2.制定脾胃气虚证BRG的纳入标准,对符合标准且自愿服用中药的36例患者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疗程8周,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记录整理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胃镜下表现、胆汁反流程度及病理分级等资料,采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0例BRG患者中,女性76例,男性34例;51-60岁年龄段人数偏多;病程集中在1-3年;职业以职员常见;夏季和春季发病者居多;饮食不节、情志因素是常见的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嗜食油腻、辛辣、甜食者多见;既往有胆系疾病者偏多。2.110例BRG中,胃痛、口苦、胃脘胀满、便溏等症状多见,舌脉象以淡红舌、薄白或薄黄苔、细脉多见;镜下黏膜常见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粗糙、糜烂、增生、充血,胆汁反流程度Ⅱ级居多,多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病理以轻度萎缩和肠化居多,Hp阳性率为15.5%。3.中医证型以脾胃气虚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为主,各证型间的胃镜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六君子汤加减治疗36例脾胃气虚证BRG,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2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病程对疗效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BRG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中老年人多见,春夏季节发病偏多,病程分布集中在1-3年;本病与患者饮食习惯、心理情绪以及既往有胆系疾病等因素相关;本病Hp感染率低;中医证型集中在脾胃气虚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各证型间的胃镜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BRG临床疗效佳,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黎妍[2](2020)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收集内镜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型、中医体质分布及内镜下分级等相关因素,探讨其中的相关性,得出一定的规律,将中医辨证、中医辨体及内镜诊断相结合,为RE患者临床治疗以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脾胃病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内镜下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进行分析,结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126例符合标准患者,收集其症状、体征及内镜下表现等相关数据,进行中医辨证及体质分型,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医证型、中医体质、内镜结果及一般情况的分布规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结果:1.本次研究126例患者,男性79例(占62.70%),女性47例(占37.30%),男女比例为1.68:1,年龄分布上,中年组61例(占48.41%),老年组为42例(占33.33%),平均年龄52.83±10.23。病程为1至3年之间的患者最多,占42.06%。发病诱因以情志不调和饮食不节占比最高,分别为42.86%和32.54%。体重分布上,超正常体重占比最多,达47.62%。HP感染阳性43.65%,阴性56.35%。2.本次研究RE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肝胃不和型(31.75%)>肝胃郁热型(23.02%)>脾胃虚寒型(16.67%)>气郁痰热型(11.11%)>脾虚痰阻型(8.73%)>气滞血瘀型(4.76%)>胃阴不足型(3.97%)。3.本次研究RE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气郁质(22.22%)>湿热质(19.05%)>阳虚质(16.67%)>痰湿质(14.29%)>气虚质(9.52%)>平和质(7.14%)>阴虚质(4.76%)>血瘀质(3.97%)>特禀质(2.38%)。4.本次研究RE内镜下分级规律为A级(51.59%)>B级(30.16%)>C级(11.90%)>D级(6.35%)。5.本次研究RE内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型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A级以肝胃不和、脾胃虚寒和脾虚痰阻为主,B级以肝胃郁热、肝胃不和、气郁痰热为主;C、D级则以肝胃郁热、气郁痰热较多。肝胃不和证主要见于A、B级,肝胃郁热与气郁痰热型则多见于C、D级,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和平和质患者内镜下表现分级多为A级,而湿热质、痰湿质以B级、C级、D级多见。6.本次研究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四种主要体质中,气郁质以肝胃不和证最多,湿热质多见肝胃郁热以及气郁痰阻证,阳虚质见脾胃虚寒和脾虚痰阻两证,痰湿质见于脾虚痰阻、肝胃郁热及脾胃虚寒三证。结论:1.RE以中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发病诱因以情志失调和饮食不节为主,与肥胖具有明显相关性,病程大多小于3年,内镜下表现以A、B级多见,与HP感染呈负相关。2.RE中医证型以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以及脾胃虚寒证三型较常见。3.RE中医体质以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和痰湿质四种体质类型多见。4.RE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及内镜下表现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

张楚楚[3](2020)在《半夏泻心汤方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半夏泻心汤首载于《伤寒杂病论》,本方寒热并用,虚实同调,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者。现代临床将其运用于治疗诸多疾病。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以及现代统计和数据挖掘方法对半夏泻心汤方证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以明晰理法方药,阐述辨证要点,探究古今临床规律演变。方法:全文共分为以下部分:第一是文献综述部分,对半夏泻心汤现代临床研究的诸多文献以搜索与总结,并对现代药理研究方面的临床实验提取总结归纳。洞悉半夏泻心汤文献以及现代药理方面的成果。第二是方证理论部分,一是明晰半夏泻心汤历代演变规律,整合北宋以前部分提及半夏泻心汤的条文进行源流考证;二是对仲景所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关于半夏泻心汤的条文进行探讨,探析半夏泻心汤的煎服方法之去滓再煎其深层内涵;三是通过剖析后世医家之注,对半夏泻心汤证之理法方药、辨证论治进行归纳与总结;四是结合半夏泻心汤类方对后世医家运用半夏泻心汤之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揭示其临床运用规律。第三,总结筛选现代临床医案,运用数据挖掘之现代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通过搜索CNKI、万方、VIP中从1950年至2020年3月的有关半夏泻心汤的医案,设定标准后将符合标准的医案录入EXCEL文档,运用SPSS22.0软件帮助统计数据。其四,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进行系统评价,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截止至2019年6月,将符合标准的文献纳入范围,运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evman5.3软件对其数据Meta分析。结果:(1)在临床杂病的辨治过程中,半夏泻心汤的运用颇为广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泻心汤有调节胃肠动力、抑制HP活性、保护胃黏膜、提高免疫力、提高耐氧气能力以及调节中枢递质等作用;(2)通过方证理论研究,认为半夏泻心汤基本病理为寒热错杂;主要病机为升降失司,虚实夹杂;辨证要点为心下痞满;(3)纳入的581例医案中,常见中医疾病有痞证、泄泻、胃痛,西医疾病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口腔溃疡;应用指征为:胃痞、纳差、便溏,舌红苔白、脉弦滑;常用加味药为白术,茯苓,枳壳,陈皮;(4)Meta分析中,录入19篇RCT文献,共记1757名患者。结果表示:半夏泻心汤加减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对比,大幅提高临床的总有效率(OR=4.56,95%CI[3.22,6.48]。Z=9.73,P<0.00001)和 治 愈 率(OR=1.99,95%CI[1.53,2.58]。Z=5.82,P<0.00001);以及症状积分的变化(SMD=2.81,95%CI[2.44,3.19]。Z=6.32,P<0.00001)。半夏泻心汤对治疗浅表性胃炎疗效显着。结论:通过对半夏泻心汤进行文献综述、方证理论研究、现代医案统计以及循证医学四方面整合归纳,从而使半夏泻心汤现代研究、方证理论、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方面具有横向以及纵向理解,对古代与现代运用异同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吴忆雪[4](2020)在《胃黄色瘤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胃黄色瘤是发生于胃黏膜的脂质沉积性疾病,组织病理学上由充满脂质的泡沫细胞聚积而成。目前胃黄色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胃黄色瘤可能是早期胃癌发生的预警信号,与胃黏膜的萎缩、肠化密切相关,同时还能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程度和范围。目前尚无胃黄色瘤的中医临床研究。对胃黄色瘤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的临床研究,有助于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黄色瘤发生部位、范围的相关性,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镜下诊断的敏感性。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的中医证候研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可以更准确的把握疾病的病机,指导临床选方用药,精准施治。研究一 胃黄色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分析研究目的探究胃黄色瘤的发病特征,探讨胃黄色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变化。研究方法依据2017年-2019年广安门医院内镜中心11245例胃镜报告,纳入所有诊断为胃黄色瘤患者382例,收集纳入病例的胃镜报告、病理检查结果,建立数据库,分析胃黄色瘤的发病特征及病理变化情况。以上数据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一般资料用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选用χ 2检验;等级资料选用秩和检验。研究结果1.本研究中,男性226例,女性156例;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85岁。平均年龄为56.52±10.94岁,对比同期我院内镜中心就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胃黄色瘤患者中男性比例、年龄>50岁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胃黄色瘤患者。2.胃黄色瘤以单发多见,占比83.51%;胃内各部位黄色瘤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胃窦(49.00%)、胃体(25.61%)、胃角(11.26%)、贲门(8.39%)、胃底(5.74%)。3.本研究胃黄色瘤合并镜下表现的检出率依次如下:慢性萎缩性胃炎322例(84.29%)>胆汁反流 56 例(14.66%)>糜烂 46 例(12.04%)>胃息肉 44 例(11.52%)>反流性食管炎34例(8.90%)>十二指肠溃疡12例(3.14%)>胃溃疡9例(2.36%)>胃癌4例(1.05%)>残胃炎2例(0.52%)。其中胃黄色瘤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占比最高。4.胃黄色瘤患者伴黏膜萎缩者252例,占比65.97%;伴黏膜肠化者322例,占比84.29%。5.多发胃黄色瘤患者黏膜萎缩、黏膜肠化的检出率(分别为82.54%、95.24%)均高于单发胃黄色瘤患者黏膜萎缩、黏膜肠化的检出率(分别为62.70%、82.13%)。多发胃黄色瘤发生黏膜萎缩、肠化的危险分别是单发胃黄色瘤者的2.81倍、4.35倍。多发胃黄色瘤患者重度萎缩、重度肠化的检出率(分别为32.69%、28.33%)高于单发黄色瘤患者重度萎缩、重度肠化的检出率(分别为25.50%、20.99%)。研究结论胃黄色瘤的发生与年龄因素、性别因素密切相关,年龄>50岁、男性患者,胃黄色瘤的检出率高。胃黄色瘤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密切相关,其中多发胃黄色瘤伴发黏膜萎缩、黏膜肠化风险高于单发胃黄色瘤,多发胃黄色瘤重度萎缩、重度肠化的检出率高于单发胃黄色瘤。胃窦黄色瘤者黏膜萎缩的检出率低于非胃窦黄色瘤。本研究初步证实胃黄色瘤的发生及分布可以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及病变程度的生物学指征。在内镜检查中若发现胃黄色瘤,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群,操作者应提高警惕,建议行活检检查或行胃泌素、胃蛋白酶等血清学检查,明确诊断,并向患者强调定期复查胃镜的重要性,警惕肿瘤的发生。研究二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中医证候分布研究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的病理特征及中医证候分布。研究方法根据患者胃镜、病理检查结果,纳入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患者104例,获取知情同意,完整填写调查问卷,收集胃镜、病理等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的病理特征及中医证候分布。以上数据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一般资料用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选用χ2检验。研究结果1.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患者中,单发黄色瘤组与多发黄色瘤组在OLGA/OLGIM各期的分布占比不同。其中多发黄色瘤组中OLGA Ⅲ期、Ⅳ期的占比(分别为40.91%、27.27%)高于单发黄色瘤组OLGA Ⅲ期、Ⅳ期的占比(分别为25.61%、15.85%);多发黄色瘤组中OLGIM Ⅲ期、Ⅳ期的占比(分别为45.45%、22.73%)高于单发黄色瘤组中OLGIM Ⅲ期、Ⅳ期的占比(分别为30.49%、20.73%)。2.本研究中伴广泛肠化有61例,占比58.65%。其中多发黄色瘤组中广泛肠化的检出率(72.72%)高于单发黄色瘤组(54.88%)。不同部位黄色瘤患者的广泛肠化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胃底(100%)>胃体(70.73%)>贲门(62.50%)>胃角(58.82%)>胃窦(50.94%)。3.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患者中证候分布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弱证(34.90%)>脾胃湿热证(16.15%)>肝胃郁热证(15.62%)>肝胃气滞证(14.85%)=胃络瘀血证(14.85%)>胃阴不足证(4.17%)。其中单一证候43例(脾胃虚弱证28例、脾胃湿热证9例、肝胃郁热证5例、肝胃气滞证3例、胃阴不足证0例、胃络瘀血证0例),占总病例数41.35%;复合证候61例,占总病例数的58.65%,复合证候中以肝胃气滞证+脾胃虚弱证最多12例,占比19.67%;其次为脾胃虚弱证+胃络瘀血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占比分别为13.11%、8.20%。4.多发黄色瘤组证候分布占比依次为脾胃虚弱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肝胃气滞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单发黄色瘤组证候分布占比依次为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胃络瘀血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其中多发黄色瘤组复合证候占比(63.64%)高于单发黄色瘤组复合证候占比(58.54%)。5.广泛肠化组证候频次占比前三为:脾胃虚弱证(39.90%)、胃络瘀血证(18.80%)、肝胃郁热证(15.38%);非广泛肠化组证候频次占比前三为:脾胃虚弱证(33.33%)、脾胃湿热证(20.00%)、肝胃气滞证(16.00%)。研究结论本研究中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多发胃黄色瘤者广泛肠化的检出率及癌变风险均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单发胃黄色瘤者。根据本研究中的证候分布特点,可知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的病机为虚实夹杂,以脾胃虚弱为本,以痰湿、郁热、瘀血为标。胃黄色瘤会影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分布,且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患者的证候分布与黏膜萎缩、肠化程度及胃黄色瘤的分布均有关,其中痰湿、郁热是伴发胃黄色瘤的关键;血瘀是萎缩、肠化发展的关键。故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患者的治疗中,以健脾为本,根据黏膜萎缩、肠化的情况及胃黄色瘤的情况,加以“通瘀滞”、“化痰湿”、“清郁热”的方药。本研究丰富了中医微观辨证的内容,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

李鑫鑫[5](2019)在《变通栀豉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变通栀豉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来探讨RE肝胃郁热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配伍特点,为中医临床提供RE治疗的新思路及有效方药。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于脾胃门诊的患者,共纳入64例。64例试验者经过胃镜确诊为RE且中医辩证为肝胃郁热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2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予变通栀豉方180ml/次,2次/日;对照组予达立通颗粒1袋/次,3次/日,为期8周,比较治疗前的基本信息、临床疗效(治疗4周及8周总有效率、中医症状总积分及单项症状积分改变)、胃镜下食管粘膜炎症改善情况、复发率情况、肝肾功能以全面了解药物是否具备安全、无副作用等情况。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如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用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Wilcoxon秩和检验。等级资料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在8周试验过程中,64例受试者存在3例无法继续进行试验,故剔除脱落,最终有效病例人数为61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1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经检验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症候总积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单项症状积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单项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各项单项症状积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后的各项单项症状积分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在胸骨后灼痛、心烦易怒两项单项症状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脘腹胀满此项上劣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镜下食管粘膜炎症疗效对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4远期疗效:根据回访情况,观察两组复发率情况,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复发率为7.14%,对照组复发率为23.80%。结论1变通栀豉方治疗肝胃郁热型的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上疗效优于达立通颗粒,特别对单项症状中的胸骨后灼痛、心烦易怒症状缓解显着。2变通栀豉方可有效降低食管粘膜炎症,修复食管黏膜。3变通栀豉方在复发率上低于达立通颗粒。图5幅;表13个;参114篇。

刘锟荣[6](2016)在《中西医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维普网、Ovid检索平台、PubMed及Cochrane图书馆网进行检索,收集与2011年至2015年期间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外期刊发表的与中西医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有关的中英文文献,按事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以改良的Jadad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以临床总有效率、胃镜镜下总有效率、胃镜镜下治愈率、RDQ总症状积分、反酸症状、烧心症状、胸痛症状及复发率为评价指标,对所提取的数据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5软件进行处理与Meta分析。结果: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文献22篇,Meta分析结果为:(1)中西联合治疗GERD的临床总有效率[p<0.00001,OR=3.87,95%CI:2.87-5.20]、胃镜镜下总有效率[p<0.00001,OR=3.10,95%CI:1.92-5.01]、胃镜镜下治愈率[p<0.0001,OR=2.15,95%CI:1.47-3.14]、RDQ量表总症状积分[p=0.0007,MD=-2.39,95%CI:-3.77-(-1.01)]皆优于西药治疗,对反酸症状[p<0.00001,MD=-0.51,95%CI:-0.58-(-0.45)]、烧心症状[p<0.00001,MD=-0.67,95%CI:-0.90-(-0.44)]、胸痛症状[p<0.00001,md=-0.84,95%ci:-1.10-(-0.57)]的改善皆优于西药治疗,且停药6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治疗[p<0.00001,or=0.17,95%ci:0.11-0.27]。(2)中药联合ppi治疗gerd的临床总有效率[p<0.00001,or=3.21,95%ci:2.10-4.92]、胃镜镜下总有效率[p=0.0002,or=3.45,95%ci:1.80-6.60]及胃镜镜下治愈率[p=0.002,or=2.09,95%ci:1.30-3.36]皆优于ppi治疗,且停药后复发率低于ppi治疗[p<0.00001,or=0.20,95%ci:0.11-0.37]。(3)中药联合ppi+h2ra治疗gerd的临床总有效率[p=0.008,or=3.33,95%ci:1.38-8.03]、胃镜镜下总有效率[p=0.03,or=2.50,95%ci:1.09-5.73]皆优于ppi+h2ra治疗,且停药后复发率低于ppi+h2ra治疗[p=0.0001,or=0.14,95%ci:0.05-0.38],但对胃镜镜下治愈率与ppi+h2ra治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or=2.10,95%ci:0.89-4.96]。(4)中药联合ppi+促动力剂治疗gerd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ppi+促动力剂治疗[p<0.0001,or=6.44,95%ci:2.95-14.07]。(5)中医外治联合ppi治疗gerd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ppi治疗[p=0.002,or=6.13,95%ci:1.98-18.91]。(6)胃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gerd的临床总有效率[p=0.001,or=5.54,95%ci:1.99-15.38]、胃镜镜下总有效率[p=0.002,or=3.29,95%ci:1.55-6.97]皆优于西药治疗,但对胃镜镜下治愈率[p=0.14,or=2.13,95%ci:0.78-5.86]与西药治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半夏泻心汤联合ppi治疗gerd的临床总有效率[p=0.03,or=3.23,95%ci:1.09-9.55]优于ppi治疗,但对胃镜镜下总有效率[p=0.05,or=2.64,95%ci:0.99-7.03]及胃镜镜下治愈率[p=0.13,OR=2.38,95%CI:0.77-7.39]与PPI治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本Meta分析可初步得到如下结论:1、在GERD的治疗时,中西联合治疗总体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2、在GERD的治疗时,中药联合PPI、中药联合PPI+H2RA及中药联合PPI+促动力剂临床疗效皆优于相应的PPI、PPI+H2RA及PPI+促动力剂治疗;3、中西联合治疗GERD内镜下疗效优于西药治疗;4、中西联合治疗GERD的复发率低于西药治疗。总体上本研究纳入的皆为中文文献,文献质量偏低,且部分研究发表偏倚性较大,故本研究结论有一定局限性,仍需更多更严谨、受试者量更大、质量更高的研究数据予以进一步证实。

顾立梅[7](2011)在《反流性食管炎的瘀热证候特点分析及其与内镜下表现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古代文献及现代文献研究,并结合临床,探讨瘀热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临床RE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具有瘀热证候的RE患者的一般特征及其与内镜下表现的关联性,以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辩证及用药。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具有瘀热证候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2例,总结分析其一般临床特点及其与内镜下表现的关联性;并将其分为偏热组、偏瘀组及瘀热并重组,主要比较偏热组与偏瘀组的临床一般特征及其内镜下表现的差异。结果:1、在收集的82例有瘀热证候的RE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9:1,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且中老年中发病较多,一般病程较长。常见诱发因素主要为情致失调及饮食不节。具有瘀热证候的RE患者内镜下表现主要以A级为主,但通常不单独存在,常伴有其他内镜下合并症,本研究中以伴有HP感染最多见,伴有粘膜糜烂、增生及萎缩者其次,还有伴有胆汁反流及溃疡者等。2、本研究发现偏瘀组患者与偏热组相比年龄较大,一般以老年为多见,病程更长,内镜下病变程度更重;而偏热组伴有胃粘膜糜烂、胆汁反流情况明显多于偏瘀组。而在性别、伴有Hp感染、溃疡、粘膜增生、萎缩等方面,偏热组与偏瘀组均无明显差异,提示瘀热偏重程度与之无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瘀热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病理因素,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瘀、热的偏重不同与其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均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辩证辨病的基础上结合内镜所见,能更好地用于指导中医临床,提高辨证用药的准确性。

张国强[8](2010)在《清降合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火、浊气上逆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清降合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火,浊气上逆型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探讨清降合方治疗肝胃郁火,浊气上逆型RE的机制。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RE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给予清降合方,对照组(28例)给予胃力康颗粒,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愈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远期疗效。结果:临床研究显示,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能明显改善烧心、泛酸、胸痛、口苦口粘、纳差等症状,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清降合方是治疗肝胃郁火,浊气上逆型RE的有效方剂,其机理可能与抑酸、增强粘膜屏障功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粘膜修复功能等有关。

蔡玥[9](2010)在《连萸清降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及其对p16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p16在反流性食管炎粘膜的表达;观察连萸清降汤治疗干预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p1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的患者为治疗组,10例经胃镜检查食管粘膜无明显病变者为正常对照组(不需服药)。治疗组予连萸清降汤治疗,6个月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对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食管中下段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p16在反流性食管炎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差异,并观察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胃镜下粘膜病变的变化与p16表达的变化。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连萸清降汤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疗效显着,临床总有效率98.15%,镜下总有效率78.57%。免疫组化结果表明:p16在反流性食管炎粘膜的表达积分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3例反流性食管炎经治疗后复查,p16表达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连萸清降汤不仅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临床治愈;同时有助于修复食管粘膜破损,抑制细胞过度增殖,而维持食管上皮增生与凋亡的平衡状态,防止本病进一步发展,对预防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金汤[10](2007)在《胃宁颗粒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的症状和并发症。在我国GERD的发生率约为5.77%,故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病在中医学中应归属于“吐酸”、“吞酸”等范畴。本文从古今两方面探讨了中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认识,总结出脾虚肝郁、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是发生本病的关键所在,其病位在脾胃,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回顾了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现状。确立了中医健脾疏肝,和胃降逆的治法,并探讨了组方及配伍原则,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项研究随机选择胃食管反流病门诊患者(肝胃不和型)64例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吗丁琳10mg,一天三次,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胃宁颗粒治疗,每次一剂,分早、中、晚三次口服。6周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均服药一个疗程。结果表明,中药胃宁颗粒可以明显减轻胃食管反流病胃镜下病变程度,具有兴奋消化道平滑肌,增加其张力,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加快粘膜修复的作用。在服药过程中,对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的用药途径。胃镜检查复发率极低。中药胃宁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与纯西药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不仅临床收效显着,而且可以降低纯西药治疗的副作用及复发率,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寒降汤治疗术后返流性食管炎2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寒降汤治疗术后返流性食管炎23例(论文提纲范文)

(1)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药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1.1 病名追溯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中医药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2.1 概述
        2.2 病因及其发病机制
        2.3 诊断
        2.4 治疗
第二部分 BRG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研究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BRG临床资料分布情况
        5.2 中医证型分布
        5.3 中医证型和胃镜象的关系
    6. 讨论
    7. 不足和展望
第三部分 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3.病例选择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脱落/剔除标准
    4.治疗方案
    5.观察指标
    6.疗效评价标准
        6.1 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6.2 胃镜及病理疗效标准
    7.统计学处理
    8.治疗结果
        8.1 —般资料分析
        8.2 治疗前后证候疗效分析
        8.3安全性观察
    9.讨论
        9.1 理论探讨
        9.2 选方及方解
        9.3 临床疗效分析
    10.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1.1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命名
        1.2 中医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
        1.4 中医药治疗现状
    2 西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2.1 定义及诊断标准
        2.2 流行病学研究
        2.3 发病机制
        2.4 西医治疗现状
    3 中医体质学说
        3.1 中医体质学概述
        3.2 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
        3.3 中医体质与消化系统疾病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2.3 中医体质分型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制定临床观察表
        2.2 胃镜检查
        2.3 HP检测
        2.4 观察指标
        2.5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1.1 RE发病与性别的关系
        3.1.2 RE发病与年龄层的关系
        3.1.3 RE患者病程分布情况
        3.1.4 RE患者体质指数分布情况
        3.1.5 RE患者Hp感染分布情况
        3.2 RE患者发病诱因分布情况
        3.3 RE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
        3.4 RE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
        3.5 RE患者胃镜下分级的规律
        3.6 RE患者中医证型与年龄层之间的关系
        3.7 RE患者中医证型与四种主要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
        3.8 RE患者中医证型与内镜下分级之间的关系
        3.9 RE患者中医证型与HP感染的关系
        3.10 RE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层之间的关系
        3.11 RE患者中医体质与内镜下分级之间的关系
    4 分析讨论
        4.1 一般情况分析
        4.2 RE发病诱因的分析
        4.3 RE中医证型的分析
        4.4 RE中医体质的分析
        4.5 RE内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型、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
        4.6 RE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关系的分析
        4.7 RE不同年龄层与中医证型、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
        4.8 研究结果对RE的防治作用
    5 不足
    6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半夏泻心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半夏泻心汤的现代研究
    1 半夏泻心汤现代临床运用
        1.1 脾胃系统疾病
        1.2 肺系疾病
        1.3 肝胆系疾病
        1.4 内分泌系统疾病
        1.5 肿瘤系疾病
        1.6 儿科疾病
        1.7 口腔系疾病
        1.8 皮肤系疾病
        1.9 神经系疾病
        1.10 肾系疾病
        1.11 妇科疾病
        小结
    2 半夏泻心汤的现代实验研究
        2.1 调节胃肠动力
        2.2 抑制HP活性
        2.3 保护胃肠道粘膜
        2.4 提高免疫力
        2.5 提高耐缺氧能力
        2.6 调节中枢递质
        2.7 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半夏泻心汤方证理论研究
    1 半夏泻心汤的源流考
        1.1 《脉经》引半夏泻心汤条
        1.2 《外台秘要》引半夏泻心汤条文
        1.3 《备急千金要方》中半夏泻心汤条文
    2 半夏泻心汤相关条文辨析
        2.1 《伤寒论》第149条分析
        2.2 《金匮要略》中半夏泻心汤相关条文分析
    3 方证理论探讨
        3.1 半夏泻心汤证机理分析
        3.2 半夏泻心汤症状分析
        3.3 半夏泻心汤方药分析
    4 半夏泻心汤“方后注”
        4.1 病机
        4.2 临床表现
        4.3 方药
        4.4 药性药量
    5 半夏泻心汤类方、治疗痞证及治疗寒热错杂证之应用
        5.1 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5.2 旋覆代赭石汤
        5.3 黄连汤
        5.4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5.5 大黄黄连泻心汤
        5.6 附子泻心汤
        5.7 五苓散
        5.8 大柴胡汤
        5.9 桂枝人参汤
        5.10 瓜蒂散
        5.11 柴胡桂枝干姜汤
        5.12 乌梅丸
        5.13 十枣汤、甘遂半夏汤、桂枝生姜枳实汤
    6 后世医家对半夏泻心汤的应用
        6.1 《温病条辨》
        6.2 《临证指南医案》
        6.3 《普济方》
        6.4 《证治准绳》
        6.5 《景岳全书》
        6.6 《医学原理》
第三章 基于现代医案探讨半夏泻心汤证治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资料收集标准
        1.3 资料提取
        1.4 资料规范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病名统计
        2.3 症状统计
        2.4 舌象统计
        2.5 脉象统计
        2.6 半夏泻心汤医案用药统计
    3 讨论
        3.1 半夏泻心汤汤临床应用范围
        3.2 半夏泻心汤之应用指征
        3.3 半夏泻心汤之化裁用药规律
    4 小结
第四章 半夏泻心汤治疗浅表性胃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1.5 研究方案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基本特征
        2.2 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半夏泻心汤的疗效评价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胃黄色瘤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1. 流行病学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3. CAG的临床表现
        4. CAG的诊断
        5. CAG的血清学检查
        6. CAG癌变风险评估方法
        7. CAG的治疗
        8. CAG随访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1. CAG的中医病名认识
        2. CAG的病因病机
        3.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4. 辨证分型
        5. 中医治疗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胃黄色瘤的临床研究
        1. 流行病学
        2. 危险因素
        3. 发病机制
        4. 诊断
        5. 治疗
        6. 意义
        7. GX的中医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一 胃黄色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分析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黄色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中医证候分布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验案举隅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个人简历

(5)变通栀豉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入组方式
    1.2 诊断标准
        1.2.1 RE的西医诊断标准
        1.2.2 RE的中医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剔除、脱落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4.1 观察指标
        1.4.2 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1.6 临床的可行性分析
    1.7 结果分析
        1.7.1 临床综合疗效
        1.7.2 中医证候疗效
        1.7.3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
        1.7.4 胃镜下食管粘膜炎症疗效
        1.7.5 远期疗效对比
    1.8 讨论
    1.9 问题与展望
    1.10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1 中医学对RE的认识
        2.1.1 病名探讨
        2.1.2 病因病机
        2.1.3 辨证分型
        2.1.4 治疗原则
        2.1.5 治疗方法
    2.2 现代医学对RE的认识
        2.2.1 RE的定义
        2.2.2 RE的诊断
        2.2.3 流行病学
        2.2.4 发病机制
        2.2.5 西医治疗
    2.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A 胃镜下食管粘膜炎症分级表
附录 B 中医症状积分评分表
附录 C 胃镜下食管粘膜炎症疗效对比图
致谢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中西医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1.3 循证医学对中医及中西医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2.2 文献检索条件和资源
    2.3 文献检索策略
    2.4 文献筛选
    2.5 文献质量评价
    2.6 文献信息和数据提取
    2.7 文献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文献筛选结果
    3.3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3.4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3.5 纳入研究的特征分析
    3.6 Meta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对中西联合治疗GERD的讨论
    4.2 中西联合治疗GERD的Meta分析讨论
    4.3 对评价文献质量的讨论
    4.4 循证医学在验证中医及中西医疗效中的不足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反流性食管炎的瘀热证候特点分析及其与内镜下表现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RE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 RE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诊断与鉴别诊断
        1.4 治疗
    2. RE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中医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
        2.4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3. 关于瘀热的理论研究
        3.1 "瘀"
        3.2 "热"
        3.3 对瘀热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中医瘀热证候定量评分
        2.2 分析方法
    3.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及统计分析
        4.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4.2 偏热组与偏瘀组的相关资料比较分析
    5. 讨论
        5.1 瘀热与RE的关系
        5.2 RE的瘀热证候特点一般资料分析
        5.3 RE的瘀热证候与内镜下表现的关联性分析
        5.4 具有瘀热证候的RE治疗对策
        5.5 该研究的意义
        5.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清降合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火、浊气上逆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反流性食管炎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病例排除标准
        (五) 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标准
        (六) 病例一般资料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疗效评定标准
        (一) 胃镜疗效判定标准
        (二) 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三) 主要症状的疗效评价
        (四) 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五、统计学处理方法
    六、治疗结果
        (一) 治疗前后常见症状的变化
        (二) 中医证侯疗效评价
        (三) 治疗前后中医证状总积分对比
        (四) 治疗前后胃镜下食管粘膜炎症的变化
        (五) 远期疗效对比
        (六) 不良反应及心肝肾功能观察
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一)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 一过性LES松弛
        (三) 食管裂孔疝
        (四) 食管清除作用降低
        (五) 食管粘膜屏障消弱
    二、西医药物治疗
        (一) 制酸剂
        (二) 促动力药
        (三) 粘膜保护剂
    三、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四、病因病机
        (一) 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为本
        (二) 肝胃郁火、浊气上逆是病机关键
    五、治疗原则
        (一) 清肝泻火
        (二) 化浊降逆
    六、方药分析
    七、现代药理研究
    八、清降合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机制探讨
        (一) 抑制、中和胃酸,减少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侵蚀作用
        (二) 增强粘膜屏障功能,抗炎抗溃疡
        (三) 改善微循环,促进溃疡面愈合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9)连萸清降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及其对p16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探讨
    1. 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1.1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名探讨
        1.2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1.3 反流性食管炎的辩证分型研究
        1.4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2.1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
        2.2 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2.3 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相关性
        2.4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的病理改变
        2.5 反流性食管炎发展为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机制研究
        2.6 p16蛋白与肿瘤发生及其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中表达的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食管粘膜组织p16表达判定标准
        1.3 中医临床症侯分级量化标准
        1.4 受试病例标准
        1.5 一般资料
    2. 试验与分析
        2.1 试验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统计方法
        2.5 治疗结果
第三章 讨论
    1.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机、治法探讨
        1.1 肝胃郁热、气滞血瘀、兼有脾虚是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机特点
        1.2 清肝和胃,行气活血,兼以健脾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大法
        1.3 连萸清降汤方药分析
    2. 连萸清降汤临床疗效分析
    3. 现代药理研究
    4. p16蛋白在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的表达及中药治疗前后其表达差异的意义探讨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胃宁颗粒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
治疗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寒降汤治疗术后返流性食管炎2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药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D]. 张红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 黎妍.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半夏泻心汤方证研究[D]. 张楚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胃黄色瘤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性研究[D]. 吴忆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变通栀豉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观察[D]. 李鑫鑫.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中西医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分析[D]. 刘锟荣.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反流性食管炎的瘀热证候特点分析及其与内镜下表现的关联性研究[D]. 顾立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5)
  • [8]清降合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火、浊气上逆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国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 [9]连萸清降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及其对p16表达的影响[D]. 蔡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4)
  • [10]胃宁颗粒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D]. 金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含姜汤治疗术后反流性食管炎23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