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研究的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

自动化研究的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

一、工业现状和发展对自动化学科研究的企望(论文文献综述)

马小晴[1](2021)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移动阅读产业价值链构建研究》文中指出

周亚州[2](2021)在《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以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公司为其核心使命的一类服务组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诞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科技公司的创业风险,也体现了智能制造大环境下科技孵化器的重要性。源航机器人孵化器是一家专注于孵化、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孵化机构,经过一年多的运营与发展,孵化器管理者对于孵化器运营策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然而孵化器运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孵化器竞争优势不够突出,经营绩效不够理想。为此,本文围绕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管理问题展开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运营策略提升孵化器的综合竞争力。本文基于国内外典型孵化器运营模式,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识别;在此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了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现阶段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通过SWOT矩阵分析,提出了SO的主运营策略。围绕主运营策略,发现了孵化器运营过程中四个问题,分别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公共技术平台不完善、孵化器人才缺失、入孵企业类型不统一和毕业条件不明确,通过对四个问题的成因分析,提出了优化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技术平台、实施留住及吸引多方面技术人才策略、入孵企业筛选及毕业条件优化四个方面的解决方案,为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提供支持。本文通过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研究,为孵化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同时针对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的运营策略提供如下对应保障措施:加强孵化器员工服务考核;打造孵化器品牌文化;保障孵化器服务平台及技术平台对接;注重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工作;积极寻求国内先进孵化器达成战略合作。这样为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借鉴,为科技型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樊嘉欣[3](2021)在《Despotism on Demand:How Power Operates in the Flexible Workplace(Chapter 1)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劳资关系一直属于社会热点问题。由于国家间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处理劳资关系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存在差异,也存在共性。此翻译实践报告选取英国社会学家亚历克斯(Alex J.Wood)所着的管理学文本Despotism on Demand:How Power Operates in the Flexible Workplace(《需求性经济下的高压管理:如何在弹性制的工作场所行使权力》),并翻译其中的第一章,主要以英国合伙型公司为例,介绍公司对员工实施的管理制度“内部国家机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文本特点,如:较多使用文化负载词、俚语、状语从句和被动句,使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技巧,以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词语层面的翻译,采用了直译加注法和意译法;针对状语从句的翻译,采用了逆译法、顺译法和分句法;针对被动句的翻译,采用了译为汉语主动句、译为汉语被动句和译为判断句的翻译策略。希望此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可以为管理学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为国内的企业管理提供借鉴。

杨丽丽[4](2020)在《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们常常遭遇糟糕体验、憧憬幸福体验。幸福体验是个体生命的身体感知和心灵认知共同谱写的美好结晶,它可以被创造、转换、传递,并以行为和情感的方式外显或内隐于体验者的身心记忆之中。体验设计概念的出现,使“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转换升级到“以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和方法论中。体验设计运用一种系统性策略与方法优化人的身心体验;意在设计语境下编制一张以理性为经度、非理性为纬度的动态协同网络,以连接人与世界、身与心、思想与行动、统一性与多样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人们在体验活动中的常常将功用、效率之上的审美情趣、积极情绪、社交连接和价值意义作为驱动力,有限理性地感知、认知并采取行动。因此,人性中的有限理性需求特质令导向幸福体验的设计策略成为研究重点。幸福体验设计涉及体验情境、体验媒介投射到体验者的身心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和心理表征的综合。人们对于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的美好诉求,既包含了人格中本我层面对感官享乐的欲求,也包含了自我层面对功用和效率的需求,同时也蕴含超我层面对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和价值意义的追求。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对感知愉悦、自主参与、亲密关系、成就和意义之幸福体验的渴望,也是其体验的终极目的。幸福体验设计是设计师和品牌(组织)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因此如何令体验者达至幸福体验成为了体验设计研究的重点。这为体验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发:从追求功能、效率为导向的工具理性思维与方法转换为关注幸福感、故事性和价值意义的体验思维与方法。幸福体验设计是运用系统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对体验者的幸福体验进行创造、转换和维度拓展的过程。本文聚焦体验现象中人的纯粹体验及其特征,探索如下问题:如何达成体验设计中理性与感性相平衡的价值观?如何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解构和重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开启幸福体验导向的设计思维与策略?如何为差异化的体验者,在其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行为序列之中,激发其积极情绪,构建更为亲密友好的关系,使其获得在价值意义层面上更具真、善、美的生命体验?如何构建幸福体验媒介化、情境化和故事化的创新设计方法?如何通过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触发人们获得通往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体验旅程?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基于体验过程中体验者的有限理性特质,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处于不确定体验情形中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设计学等交叉融合的跨学科视角,构建了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愿景;并从体验者的身心维度,探索如何在产品、空间、服务、系统和品牌形象中融入“以幸福体验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赋能策略和新范式。基于人性的有限理性特质和对于幸福体验的本质追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分别从理智和情感,目标和路径,用户和组织多个视角,在形而上的理论分析层面和形而下的体验设计实践基础上,通过诗性直观和理智直观,探寻并还原有限理性行为人幸福体验的本质,提出了“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这为体验者开启了诗意化栖居,审美化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幸福体验模式,为设计师和品牌(组织)提供了可操作的幸福体验设计思维参考。体验者、设计师和品牌(组织)可以依据“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对特定主题的体验过程和体验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结构可以形象地隐喻“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各个体验环节间会相互关联、相互转换、相互融合的关系。当体验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和环节间处于协同状态时,体验者的身心层面会获得五维幸福体验:审美化感知体验、沉浸式行为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关系体验和有意义的认知体验。利用莫比乌斯环结构来隐喻幸福体验设计中五步循环间的关系,其最大的意义就是象征着体验设计时的整体性协同思维和系统性方法运作。不断变化的时空情境和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下,体验设计面临着应对不同体验个体和体验群体在体验旅程中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差异性需求的重重挑战。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的“满意解”原则出发,在应对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体验情形时,基于不同体验者间存在的有限理性程度的异质性,提出了基于“偏好—动机”的I-E-P-M用户分类模型;并从统一性和差异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辩证视角,提出了“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以应对体验旅程中充满多样性、差异化和新颖性的幸福体验需求,令不同的体验者可以获得与其动机和偏好相契合的体验“满意解”。基于体验全旅程和全渠道,聚焦关键体验触点和体验渠道,分析体验者的身心体验状态;秉持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和协同性原则,确保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幸福体验设计不仅仅是在设计一个个体验瞬间,更在促成个性化体验故事的诞生。体验者的主观幸福感可借由富有叙事性的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来实现和增强。本文提出了“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在“直观”典型性体验现象、还原出一般性的体验本质和规律之后,再借由隐喻设计,从技术和艺术的双重维度赋予体验本质更为多样和开放的可能性,以创造情境化的体验媒介、体验情境及理想体验现象,旨在增强体验的沉浸感、主题性和体验者的自主性,在对体验者进行幸福体验赋能的同时,与体验者的生命叙事形成积极的共生关系,在传播品牌(组织)自身故事的同时,塑造体验者的有意义的生命故事。幸福体验设计的实施需要兼顾体验者的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体验动机由审美动机、功用动机、娱乐动机、社交动机和意义动机组成;体验能力由感知能力、行动能力、共情能力、协同能力和认知能力构成。有意义和难忘的幸福体验产生于体验者的动机和能力相适应时,体验者的体验行为才会被触发,才会在特定的体验动机驱动下,以体验情境为剧场,以体验媒介为道具,主动参与并上演个性化的体验剧情,积极创造幸福体验故事,获得幸福体验设计赋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品牌(组织)和设计师可通过技术和艺术的手段,创造性地触发、激励和增强体验动机,弥补、转换和提高体验能力;令体验者成功跨越幸福体验线,处于幸福体验赋能区,实现幸福体验赋能。对应于体验者在本我、自我和超我层面的需求,通往幸福体验的道路分别有着三条路径:一个通向有趣的目标,一个通向有用的目标,一个则通向有意义的目标。品牌(组织)和设计师通过对体验者的体验心理与目标特征的解读,利用“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针对“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个环节进行创新设计,以增加体验者“审美体验”和“心流体验”的发生概率和强度。本文贯穿对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形而下层面的设计案例解析,围绕产品设计、公共图书馆设计和互动装置设计具体展开理论论述。笔者十多年来在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和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的真切体会和心得成为本文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础;并将本研究的体验设计思维、策略和新范式应用到了设计创新和设计教学中,验证了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综上所述,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可以深入到体验设计实践的本真状态。由于体验者的“有限理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体验情形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动态性”,体验设计思维不是固定的“体验蓝图”,而是拓展体验行为的“可变性模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体验设计是在充分考虑到体验者的理性与非理性体验状态,而在特定时空情境和文化语境脉络中实现问题解决的动态连续过程。设计师和品牌(组织)为体验者提供的体验设计规划应预留出一定的开放性空间,在充分考虑体验者在体验中具体的“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情形的基础上,让体验者能够根据其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采取动态的、灵活的行动,创造性地构建个性化的幸福体验故事,在独立或共生关系中获得幸福体验赋能。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进行体验设计维度及其关系的细分,为体验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设计方法与思路。期待本文能为创造拥有幸福感的体验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张佳沁[5](2020)在《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服饰是身体的服饰,身体是着衣的身体,离开了人的身体而存在的服饰是空洞静止的,只有被人的身体所穿着才能完整体现服饰的意义价值,那么研究服饰与服饰之下身体的关系应该比研究服饰本身更为重要。但是,长久以来在学术研究中,不管是从身体的角度研究服饰,还是以服饰为视角研究身体的社会性都是缺失的状态。随着理论界的“身体转向”,服饰与身体的天然联系逐渐开始受到关注,而引入身体视角重构服饰文化体系应该是服饰研究的重要方向。尤其在女性服饰的研究领域,传统女性受礼制的规训长久以来都处于“失语”的状态,通过身体的视角研究传统女性服饰可以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的问题,并通过服饰与身体的关系探究当时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而当今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显着提高,但是身体问题仍然突出,大众媒体关于女性身体的减肥塑身、美容整形、时尚消费等内容的传播不断构建女性对自我身体的认识与要求,出现了许多有损健康的不理智现象,并且反映在服饰的穿着上。自晚清以来,女性身体解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追溯历史,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在“女性身体问题”上却具有本质的共通性。本文从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视角,以近代我国女性服饰为研究对象,围绕服饰变迁体系的构建与量化的趋势分析,有助于从身体的角度更深入挖掘近代女性服饰变迁的文化内涵以及推进当今女性关怀的需要。首先,厘清身体解放运动由反缠足运动、剪发运动、天乳运动所组成,是近代妇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妇女解放思想所引领,通过大量近代文献梳理归纳启蒙、兴起、高潮各阶段的妇女解放思想以及身体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以思想与实践为依据,总结近代女性身体观的演变情况,形成相对完整的近代女性身体解放运动下女性身体观变化的理论架构。其次,在大量近代文本与图像资料的基础上,还原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概貌。反缠足运动作为服饰革命的第一步,足服形象的变革打破了传统服饰形制的稳定系统,而女性开始以趋新求变的形象参与社会生活。剪发运动从平权、革命的象征到审美的回归,新女性的短发形象成为时尚的潮流。天乳运动批判了新女性的平胸形象,重塑了女性自然的身体曲线形象。随着身体解放运动的不断推进,女性服饰形象直观展示了身体解放运动的成效与功绩。再次,立足实物分析与田野考察,从造型角度考证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服饰品的造型变化特征。上衣的造型从宽大变为紧窄、从平直变为曲线,而下装造型逐渐缩短以轻便为主导。并且身体解放运动主要围绕传统装饰实践的废除所开展,足服经历缠足弓鞋、放足鞋再到天足鞋的转变,造型上由弓弯变为平直,女子发型由束发盘髻转而剪发烫发,内衣造型由束胸到突显胸部转变。同时,从身体解放运动的角度,研究近代女性服饰实物的色彩、材质与工艺。服饰色彩审美逐渐脱离等级化的“五行五色”体系,以个人审美为导向进行搭配,服色搭配在整体风格上由艳丽转为素雅,缘边辅色也以同色或近似色为主流,上衣下裳的配色流行衣裙(裤)同色,并且多用复色,色彩典雅和谐没有等级之分。服饰材质流行以性感裸露与实用朴素为风格导向,不过以实用为主导的棉织物才是消费的主流。服饰工艺上,裁剪结构工艺开始由平面向立体转变,开始在结构设计中突显女性的身体特征;装饰工艺也从繁复趋于简洁,以突显服饰的立体结构。最后,总结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女性服饰的变迁规律,其承载了由压迫到解放的变迁历程,显示了由遮蔽到裸露的变迁特征,呈现出由保守到开放的变迁趋势。同时基于变迁规律,定义近代女装开放度的概念,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感性工学为量化手段,通过相关性分析关联服装开放度与廓形、颜色、装饰、材质四大关键要素,得出与服装开放度相关性最高的为廓形合体度与裸露度。在此基础上,以回归分析的方式,建立了以服装尺寸为自变量的近代女装廓形合体度模型与裸露度模型。随后,运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对十九世纪末至1940年代女装廓形进行识别,并获取尺寸数据。可以得出近代女装合体度及裸露度变化趋势:在身体解放运动的影响下,近代女装合体度及裸露度均有明显上升趋势,说明其正由保守走向开放。同时不同人群对女装廓形变化接受程度差异较大,且普遍对服装合体化趋势接受程度高于裸露化趋势。该结果有力的支撑了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近代女性服饰的变迁体系,同时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景锦[6](2020)在《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形势下,企业竞争成为了永恒不变的话题。技术人员是支持企业战略发展与转型的核心力量,身处环境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宏观背景下,对薪酬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强,因此,企业必须努力了解,且不断地满足不同员工的需要,企业如何优化现行的薪酬体系必然成为企业生存乃至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企业现行的人力资源体系下,科学、有效且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对于人才的留住、选拔、激励和发展等方面具有最有力、最关键的作用。在企业薪酬管理方面,建立切实有用的薪酬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主观积极性,充分突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竞争性优势,既鼓励员工又进一步地推动企业自身的经营与发展,进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本论文基于薪酬体系的基础理论,以转型升级中的电力自动化企业A公司的技术人员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学习、研究国内外各专家、学者关于如何优化技术人员薪酬体系的理论成果,并借鉴与其相关的薪酬战略理论、人力资源价值理论与组织文化激励理论,进一步通过资料的采集、技术人员调查问卷的填写等方法,判断出A公司在现行薪酬体系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主要的问题包括:A公司的薪酬体系不能满足技术人员的个性需求、薪酬结构不合理,缺少针对性、薪酬体系的市场竞争力较弱、薪酬体系无法有效地凝聚企业团队等五大方面,能够进一步总结为A公司技术人员的薪酬体系缺乏有力的竞争性、公平性和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且福利缺乏灵活性,工作认可度不明显等五个原因。对于上面提到的问题,论文以优化薪酬体系、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优化技术人才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目标,制定出岗位薪酬策略、宽幅薪酬策略、全面薪酬策略、薪酬时效策略及组织文化策略,分析及价值评价A公司技术人员的全部岗位,尔后借助于宽幅工资来对薪酬激励进行调整,并对A公司现行薪酬体系进行完善,辅以构建薪酬体系的动态调节机制,并且对于如何在A公司顺利地运行更新后的薪酬体系制定保障措施。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结论性的评价,提出创新及不到之处。

张娟[7](2020)在《“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之都的东莞,吸引了450余万外来劳动力人口。劳动密集型制造工厂,曾是许多入城农民工主要生存场域。如今其所依存外部环境,正发生产业变革与技术颠覆,工厂初阶岗位正被机器人吞噬。而东莞现有技能人才不足20%,人才积累不足以应对产业变革。该研究正是基于此,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以下行文亦简称为“新生代”)在产业变革下之再教育问题及其突围路径。研究意义指向:唤醒新生代再教育认知,重塑产业人力资本投入共识,释放人才红利信号,赋能产业转型。该研究以质性研究掘进,通过文献分析、访谈、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透视新生代所生存的产业环境——东莞“智造”,分析产业变革对人才提出新要求,以及新生代个体对自身发展需求。梳理东莞现有新生代农民工培育政策,调研再教育市场供求状况,并基于终身教育理论、生涯发展理论,探讨新生代再教育需求及其实现策略。通过研究得出,东莞“智造”提出了对高技能人才、创造性人才、复合型人才、高学习力人才的新需求;而个人生存与发展已不止步于技能依赖层面,更需融合技术、学历、人文等多重再教育修炼与持续提升,达至教育及人的完整性。在就新生代再教育需求及现状分析中,发现并归纳出以下五个维度的问题:1.觉知困境:对再教育认知不足;2.资源局限:支持要素投入不够;3.供需矛盾:教育市场供求失衡;4.系统缺失:培育体系尚待完善;5.生涯迷途:个人发展欠缺规划。该研究解决对策尝试抛开刻板,并创造性地将上述五个维度问题融入到体系化解决策略之中。基于新生代生涯发展对技能、学历、人文教育的需求为纵轴,并从横向研究与新生代相关各方的支持力量,以系统性思考探讨新生代再教育出路:1.唤醒再教育觉知,推动认知升级;2.构建体系化培育,助力生涯发展;3.探寻再教育之道,融合多维力量;4.借助新技术手段,实现灵活学习。

王雨彤[8](2020)在《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文中认为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然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解构等多元建筑思潮大量涌入。引进建筑理论晦涩难懂,且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借鉴更多的是各式符号拼贴,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严重脱节。虽然建设数量与规模空前,但是原有的城市文脉与肌理遭到破坏,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中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是建筑文化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通过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复归,凭借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给未来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带来启示。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梳理并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思想和多元实践的发展脉络。论文追溯了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山水画、山水园林、山水诗文的多元意蕴。在理论维度上,重点研究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论,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钱学森与建筑界学者的往来书信及相关期刊文献,梳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逐步深化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现代建筑理论学者顾孟潮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引入建筑领域,本文梳理其与钱学森的往来书信以及观点论着,研究其理论成果。如今,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重建建筑文化的自信。中国很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实践也呈现出山水意象的发扬和传承。在实践维度上,论文选取王澍、马岩松、朱锫三位中国现代建筑师作为代表性研究案例,研究其受教育经历、从业经历以及山水意象下的建筑设计实践。论文经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梳理提炼和总结研究后,最终提出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以期对当下的建筑实践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山水城市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深深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兼顾了城市过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回归,对盲目照搬国外建筑符号的现象有批判意义。另一方面,随着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不断增多,从实践中归纳出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山水城市理论。

贺悝[9](2020)在《交直流混合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协同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储能产业和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覆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居民侧以及社会化功能性储能设施等多方面需求。分布式储能单元在功能上可实现能量的时空平移,在设备层面具有布局安装灵活的特性,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提升交直流混合电网运行可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未来储能资源在电网中的重要存在形态与发展趋势。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与资源,分布式储能的利用仍存在使用效率低下、闲置率高、功能场景单一等问题。交直流混合电网具备交流电网与直流电网的双重优势,满足了分布式能源利用和负荷高效接入两方面需求,将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经形态,然而其存在断面能量协调控制难、电力电子低惯量特性以及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出力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给其功率协调控制及系统稳定运行带来困难。本文以交直流电网的柔性稳定运行需求为导向,以储能资源高效利用为研究目标,对分布式储能的协同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企望在交直流混合电网面对的问题与储能这一优质解决方案之间搭建桥梁,在满足电网需求的同时挖掘储能资源高效利用的潜力,促进资源合理使用。交直流混合电网功率断面的能量柔性调控、惯量控制以及多母线直流电压稳定是混合电网功率协调运行的基本问题,若加以解决,可对交直流混合电网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底层保障,是混合电网长时间尺度稳定运行的基础。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及直流配电网为主要场景,对分布式储能的协同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不同于传统的归一化方法,从功率耦合角度研究了交、直流子网间的耦合关系,从而构建了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交流频率-直流电压耦合特性方程。该耦合关系揭示了交直流接口在出现功率双向流动时,直流电压与交流频率的存在的内在联系,通过虚拟惯量与虚拟电容参数,可以定量地描述其耦合程度,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从而为建立交、直流电气量之间的联系奠定了理论基础。(2)提出了利用分布式储能的混合微网交直流接口功率柔性控制方法。基于交直流耦合关系推导的新型下垂特性,建立了包含交、直流子网动态运行特性的功率控制策略,使得分布式储能可以同时响应本地与邻网的动态功率需求,且可以具备不同电网的物理特性;IC变流器通过模拟同步电机和电容的响应特性,使得跨区域功率补偿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该策略使分布式储能不再仅响应本地功率需求,具备了跨交直流断面的功率需求响应能力,且不受拓扑限制,具有推广适应性。(3)定义了统一惯性系数,提出了交直流混合电网的全局惯量评判指标,能更好地对系统交、直流子网的惯量进行定量评估与分析;详细分析了不同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特性,为DG的惯性响应控制提供基础,并提出了分布式储能-多电源协同惯量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本地惯量支撑和跨区域惯量支撑两个部分,可减小风机参与惯量支撑后停机或造成二次功率冲击的风险;在提供惯量支撑的同时,根据HES内不同储能元件的爬坡率特性进行出力设计,提升了储能的运行效率以及使用寿命。在分布式储能的协助下,所提方法能充分利用DG的惯性响应能力,实现了混合微电网的整体惯量水平及运行稳定性的提升。(4)提出了面向电网需求的分布式储能柔性调压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经典的直流配电网的端口电压控制方式及其DES传统并网运行模式的不足。然后基于配网中存在的交直流接口电压频率耦合关系以及双向直流接口级联下垂特性,设计了不同接口的储能调压控制策略,并详细分析了基本参数的特性并给出了取值方法。基于所提电压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小功率变化时直流配网母线电压的波动及其对交流大电网的影响,提升系统鲁棒性与故障穿越能力,在保护储能单元的同时,充分利用其功率调节裕量。该策略为多端多节点直流配网电压控制及电网侧分布式储能单元的系统级管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5)针对分布式储能的So C安全运行以及技术经济性优化需求,提出了中压直流配电网双层优化调压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储能单元的运行耗量特性,给出了每次参与调压过程中储能元件的损耗定量计算方法。基于动态等耗量微增率原则,创新性地利用调节外环控制器参考量的方法,在不改变储能下垂响应特性的前提下实现对储能功率的调节。该策略兼顾了直流配网的调压效果与全网层面的储能运行经济性优化,为提升储能利用率与降低储能运行成本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平衡的解决方案。论文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与直流配电网为背景,对分布式储能在混合电网中的协同控制方法做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研究内容基于电网柔性运行需求展开,拓宽了储能的应用场景、提升了储能的利用效率,对储能资源在电网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契合储能产业及能源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丰平[10](2020)在《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港珠澳跨海大桥工程的顺利竣工,我国在经济和工程建设领域里跨越式的发展必然带动更多跨越江河湖海隧道工程的兴建,“超长、超大、超深”的跨海越江隧道在国内取得了飞速发展。而在建设工程中,复杂的地质条件、浅覆土、高水压、长距离掘进等问题均对隧道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大型泥水平衡盾构因其技术保障性较高且相对其他工法投资较小,是现代隧道建设广泛应用的施工方法。但是由于地下工程的不可预测性,不同建设工程项目本身的情况不同,安全风险控制的研究尚无完善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盾构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安全风险管理的问题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有迫切的需求对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本文依据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工艺和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及安全风险发生的机理,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专家调查,客观分析了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的建设案例。提出了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研究手段对于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及评价,将风险因素进行筛选重组,在此基础上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同时与风险矩阵相结合,确定各项风险因素的等级。同时结合南京地铁三号线过江隧道工程的实际案例,提出了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的风险识别、评价,并重点阐述了同类工程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的防范应对措施。

二、工业现状和发展对自动化学科研究的企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现状和发展对自动化学科研究的企望(论文提纲范文)

(2)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2.1.1 企业孵化器的概念
        2.1.2 孵化器管理相关研究进展
    2.2 国内外实践进展综述
        2.2.1 国内外孵化器管理的典型模式
        2.2.2 国内外专业型孵化器的发展趋势
    2.3 科技孵化器行业发展现状
        2.3.1 科技孵化器地区发展现状
        2.3.2 科技孵化器盈利状况
        2.3.3 科技孵化器创办运营资金来源类型分布
3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3.1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简介
    3.2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3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竞争对手分析
4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管理现状及问卷调查分析
        4.1.1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管理现状
        4.1.2 孵化器服务质量问卷调查分析
    4.2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2.1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服务体系不健全
        4.2.2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不完善
        4.2.3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人才缺失
        4.2.4 孵化器入孵企业类型不统一和毕业条件不明确
    4.3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的SWOT分析
        4.3.1 优势
        4.3.2 劣势
        4.3.3 机遇
        4.3.4 威胁
        4.3.5 SWOT矩阵分析
5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设计与实施
    5.1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的基本思路
    5.2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服务体系优化策略
    5.3 推进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策略
        5.3.1 孵化器科技平台建设
        5.3.2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研发中心平台策略
    5.4 实施留住及吸引多方面技术人才策略
        5.4.1 科技人才对源航机器人孵化器目标市场定位
        5.4.2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对技术人才的引进策略及发展策略
        5.4.3 科技人才对市场发展的策略优化
    5.5 入孵企业筛选及毕业条件优化设计
        5.5.1 入孵企业筛选条件设计
        5.5.2 入孵企业毕业条件设计
6 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的保障措施
    6.1 加强孵化器员工服务考核工作
    6.2 打造孵化品牌文化
    6.3 保障孵化器服务平台及科技平台对接
    6.4 注重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工作
    6.5 积极寻求国内先进孵化器,达成战略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致谢

(3)Despotism on Demand:How Power Operates in the Flexible Workplace(Chapter 1)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分析
        二、原文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理论研究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词语的翻译
        一、直译加注法
        二、意译法
    第二节 状语从句的翻译
        一、逆译法
        二、顺译法
        三、分句法
    第三节 被动句的翻译
        一、译为汉语主动句
        二、译为汉语被动句
        三、译为判断句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翻译实践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译文
    附录2:平行文本
    附录3:术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4)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从用户体验设计到体验设计研究
        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三、关注人的身心体验
        四、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第六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七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八节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有限理性及体验设计理论
    第一节 体验经济背景下的设计现状
    第二节 体验概念解析
        一、西方视角下的纯粹体验
        二、东方视角下的体验哲学
        三、设计语境下的体验属性
    第三节 关于有限理性
        一、解读有限理性理论
        二、解读理性与非理性
        三、解读有限理性行为人
    第四节 有限理性与体验关系
        一、有限理性的体验者
        二、传情达意的体验媒介
        三、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愿景
    第二节 解构有限理性行为人的幸福体验
        一、幸福的多元性特征分析
        二、解构幸福秘诀:HYGGE
        三、解读幸福“五元论”模型:PERMA
    第三节 重构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一、直观幸福体验现象
        二、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三、“莫比乌斯环”型关系
        四、体验感受器与体验通道
        五、“模式—通道”关联模型解析
    第四节 五维幸福体验与案例分析
        一、五维幸福体验解析
        二、五维幸福体验案例解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第一节 幸福体验设计驱动下的赋能策略
        一、应对不确定性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二、以Oodi图书馆为例谈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三、A-T-A-C-S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第二节 秉承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一、聚焦有限理性的体验设计赋能对象
        二、基于同一性的类体验设计赋能
        三、基于差异性的群体体验设计赋能
        四、基于叙事性的个体体验设计赋能
    第三节 体验设计赋能策略的特性
        一、多维体验的协同性
        二、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
        三、身心体验的平衡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创新方法
    第一节 创造情境化的幸福体验故事
        一、幸福体验故事的构成要素
        二、幸福体验故事的动态情境
    第二节 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
        一、“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
        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
        三、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案例解析
    第三节 “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
        一、福格行为模型的启示
        二、“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解读
        三、幸福体验赋能的驱动力
        四、增强体验能力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实践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实践原则
        一、聚焦于关键体验维度的创新性
        二、维持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平衡性
        三、避免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矛盾性
        四、塑造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协同性
        五、基于体验信息的预期和评价
    第二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案例解析
        一、从感知体验到认知体验的创新设计实践
        二、提供“满意解”的差异化体验设计实践
    第三节 感知信息与认知信息相适应的品牌LOGO设计实践
        一、优视佳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二、宁波大学图书馆与信息中心LOGO设计案例
        三、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LOGO设计案例
    第四节 “形式追随体验”的产品设计实践
        一、电动洗眼器体验设计案例
        二、眼保健操仪体验设计案例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附录 Ⅱ:热敷眼保健操仪对小学生视力干预的效果报告

(5)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与意义
    1.2 概念厘清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
    2.1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思想基础
        2.1.1 启蒙:维新变法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2.1.2 兴起: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2.1.3 高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2.2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
        2.2.1 反缠足运动的历史进程
        2.2.2 剪发运动的历史进程
        2.2.3 天乳运动的历史进程
    2.3 近代女性身体观的演变
        2.3.1 传统女性身体观
        2.3.2 近代女性身体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3.1 反缠足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3.1.1 放足的服饰困惑
        3.1.2 服饰形象的混乱
    3.2 剪发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3.2.1 断发的平权想象
        3.2.2 时尚的“新女性”形象
    3.3 天乳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3.3.1 “新女性”的平胸形象
        3.3.2 曲线重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造型与特征
    4.1 近代我国女性服饰种类与形制概况
    4.2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装造型与特征
        4.2.1 从宽大到紧窄的上衣造型
        4.2.2 一短再短的下装造型
        4.2.3 从平直到曲线的袍服造型
    4.3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装配饰造型与特征
        4.3.1 从弓弯到自然的足服造型
        4.3.2 从束发到剪发的发型及配饰
        4.3.3 从遮到显的内衣造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色彩、材质与工艺
    5.1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色彩
        5.1.1 从“以礼为美”到“自由平等”的色彩审美
        5.1.2 从艳丽到素雅的色彩搭配
    5.2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材质
        5.2.1 以性感为导向的服饰材质
        5.2.2 以实用为导向的服饰材质
    5.3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制作工艺
        5.3.1 从平面到立体的裁剪工艺
        5.3.2 化繁为简的装饰工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装变迁规律的量化分析
    6.1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近代女性服饰变迁规律概述
        6.1.1 由压迫到解放的变迁历程
        6.1.2 由遮蔽到部分裸露的变迁特征
        6.1.3 由保守到开放的变迁趋势
    6.2 近代女装开放度分析
        6.2.1 实验过程与方法
        6.2.2 开放度相关性分析
        6.2.3 服装廓形回归分析
    6.3 基于机器视觉的近代女装廓形提取与尺寸采集
        6.3.1 近代女装廓形提取
        6.3.2 服装特征点提取
        6.3.3 服装尺寸测量与精度
        6.3.4 FCM聚类类别数C的优选
    6.4 近代女装廓形变化规律的量化研究
        6.4.1 近代女装廓形合体度变化趋势分析
        6.4.2 近代女装廓形裸露度变化趋势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研究成果
附录B:近代女性服饰实物资料表
附录C:近代女装尺寸数据明细表

(6)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薪酬
        2.1.2 薪酬体系
        2.1.3 技术人员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国内外关于薪酬体系及其优化研究
        2.2.2 技术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
        2.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析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薪酬体系3P理论
        2.3.2 期望理论
        2.3.3 人力资源价值链理论
        2.3.4 薪酬战略理论
        2.3.5 组织文化激励理论
第3章 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现状分析
    3.1 A公司基本情况
        3.1.1 A公司企业概况
        3.1.2 A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3.1.3 A公司技术人员现状
        3.1.4 A公司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特点
    3.2 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简介
    3.3 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的问题分析
        3.3.1 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现状调查设计
        3.3.2 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3.4 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4章 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策略与措施
    4.1 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的理念和原则
        4.1.1 薪酬体系优化的理念
        4.1.2 薪酬体系的优化原则
        4.1.3 薪酬体系优化的目标
    4.2 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策略及措施
        4.2.1 岗位薪酬策略
        4.2.2 宽幅薪酬策略
        4.2.3 全面薪酬策略
        4.2.4 薪酬时效策略
        4.2.5 组织文化策略
第5章 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优化措施的实施
    5.1 薪酬体系优化对应的措施
    5.2 优化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的实施步骤
    5.3 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优化措施的具体实施
        5.3.1 重新构建岗位的价值评估体系
        5.3.2 调整薪酬的激励区间
        5.3.3 完善薪酬的结构
        5.3.4 建立薪酬的动态调整机制
        5.3.5 优化薪酬体系的配套措施
    5.4 优化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的实施和反馈
        5.4.1 优化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的实施
        5.4.2 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优化后的效果预测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1 表 1 A 公司技术人员薪酬满意度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7)“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追寻都市美好生活,实现职业价值
        1.1.2 制造工厂,新生代入城初始生存地
        1.1.3 制造业转型与人才升级之双重困局
        1.1.4 新生代再教育,成为破局的新选择
    1.2 选题意义
        1.2.1 个体意义:唤醒新生代再教育认知
        1.2.2 产业意义:重塑人力资本投入共识
        1.2.3 社会意义:开启人才红利希望曙光
        1.2.4 理论意义:丰富终身教育现实内涵
    1.3 文献综述
        1.3.1 聚焦:多样视角聚向其必要性
        1.3.2 洞察:不同维度探析存在问题
        1.3.3 对策:多方向度探寻突围路径
        1.3.4 评述:研究切入之创造性思考
    1.4 核心概念厘定
        1.4.1 东莞“智造”
        1.4.2 新生代农民工
        1.4.3 再教育
    1.5 理论支持
        1.5.1 人力资本理论
        1.5.2 终身教育理论
        1.5.3 职业生涯理论
    1.6 研究设计
        1.6.1 思路与方法
        1.6.2 创新与限制
第二章 农民工代际变化与新生代之新
    2.1 两代农民工之基本概况
        2.1.1 全国视角下之两代农民工结构
        2.1.2 东莞市域数据下之农民工结构
        2.1.3 企业调研样本下之新生代构面
    2.2 新旧交替的代际特征比较
        2.2.1 受教良好,关心教育
        2.2.2 频密跳槽,职涯沉浮
        2.2.3 价值多元,心态开放
        2.2.4 注重消费,追逐潮流
        2.2.5 重视权益,维权增强
        2.2.6 迷恋城市,疏离农村
第三章 “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需求
    3.1 东莞“智造”变革和个人升级的必要性
        3.1.1 “世界工厂”的危机及困局
        3.1.2 东莞“智造”救赎东莞制造
        3.1.3 东莞“智造”倒逼个人转型
    3.2 东莞“智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要求
        3.2.1 从重劳力到重脑力的高技能人才
        3.2.2 从制造到“智造”的创造性人才
        3.2.3 从单一型人才到高阶复合型人才
        3.2.4 从失调到升级同步的高学力人才
    3.3 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发展对再教育的需求
        3.3.1 立足:技能习得确保安身立命
        3.3.2 发展:学历提升推动职业进阶
        3.3.3 融入:人文教育增进人城契合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新生代再教育的东莞实践及现状
        4.1.1 东莞市对产业人才培育的政策支持
        4.1.2 教育机构对产业变革的感知与响应
        4.1.3 工厂对新生代再教育的态度与动因
        4.1.4 新生代个体对再教育的认知与行动
    4.2 “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再教育问题探析
        4.2.1 觉知困境:对再教育认知不足
        4.2.2 资源局限:支持要素投入不够
        4.2.3 供需矛盾:教育市场供求失衡
        4.2.4 系统缺失:培育体系尚待完善
        4.2.5 生涯迷途:个人发展欠缺规划
第五章 新生代之道及其再教育之策
    5.1 唤醒再教育觉知,推动认知升级
        5.1.1 提升再教育认知
        5.1.2 打造学习型社会
        5.1.3 构建学习型企业
    5.2 构建体系化培育,助力生涯发展
        5.2.1 职业技能培训——从漂泊到稳定,构筑生存基石
        5.2.2 高阶学历教育——助力职涯发展,推动职业进阶
        5.2.3 城市人文修炼——完成城市融入,切换身份标识
    5.3 探寻再教育之道,融合多维力量
        5.3.1 个人行动计划——新生代再教育实现的策略参考
        5.3.2 企业培训构建——人力资本竞争下的再教育实践
        5.3.3 政府政策支持——学习型社会的再教育实施保障
        5.3.4 借助机构力量——更切合实际需要的再教育行动
    5.4 借助新技术手段,实现灵活学习
        5.4.1 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即时性课堂
        5.4.2 VR技术教学应用,增强沉浸式学习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东莞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东莞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城市建设现状
        1.1.2 山水意象与建筑的渊源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框架
第2章 山水意象的多元意蕴
    2.1 山水意象的特质
        2.1.1 “比德·畅神”的精神特质
        2.1.2 情景交融的表现特质
    2.2 山水画
        2.2.1 拟形法
        2.2.2 构图法
    2.3 山水园林
        2.3.1 因借法
        2.3.2 造景法
        2.3.3 时空融合法
        2.3.4 园林与园林建筑
    2.4 山水诗文
        2.4.1 象征法
        2.4.2 诗语结构法
第3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
    3.1 山水意象思想概述
        3.1.1 自然山水的复归(1980-1989)
        3.1.2 山水象征与隐喻(1990-1999)
        3.1.3 山水意象新模式的探索(2000-2009)
        3.1.4 山水意象结合高新科学技术(2010-2019)
        3.1.5 总结
    3.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
        3.2.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缘起
        3.2.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1980-1989)
        3.2.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1990-2019)
        3.2.4 总结
    3.3 顾孟潮对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学转译
        3.3.1 顾孟潮与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渊源
        3.3.2 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科学研究体系
        3.3.3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哲学概括
        3.3.4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基础研究
第4章 三位建筑师的山水意象设计实践
    4.1 马岩松
        4.1.1 个人经历
        4.1.2 设计策略
        4.1.3 设计思想
    4.2 王澍
        4.2.1 个人经历
        4.2.2 设计策略
        4.2.3 设计思想
    4.3 朱锫
        4.3.1 个人经历
        4.3.2 设计策略
        4.3.3 设计思想
    4.4 总结
第5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思想
    5.1 现代山水意象的多元表达
    5.2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
        5.2.1 自然人文脉络的双重修补
        5.2.2 人工模拟自然的空间操作
        5.2.3 传统诗意人居环境的创造
        5.2.4 因时立形的时空融合组织
        5.2.5 高新与传统建筑技术并举
    5.3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
        5.3.1 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
        5.3.2 传统山水的意境传承
        5.3.3 天人相应的人本思想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钱学森
附录B 顾孟潮
附录C 王澍
附录D 马岩松
附录E 朱锫
附录F 1980年以来山水意象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文献统计一览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交直流混合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协同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交直流混合电网的发展概况
        1.1.1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1.1.2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1.1.3 含直流输电系统的交直流混联电网
    1.2 分布式储能在交直流混合电网中的运行控制现状
        1.2.1 分布式储能及其基本控制方法
        1.2.2 储能在电源侧的运行控制及应用
        1.2.3 储能在电网侧的运行控制及应用
        1.2.4 储能在用户侧的运行控制及应用
        1.2.5 分布式储能协同控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交直流接口功率特性分析及基于储能的柔性控制方法
    2.1 混合微电网拓扑结构及其运行模式分析
        2.1.1 混合微电网的拓扑结构
        2.1.2 直流子网基本运行模式
        2.1.3 交流子网基本运行模式
        2.1.4 IC基本运行模式分析
    2.2 交直流接口功率耦合特性分析
        2.2.1 基于电网物理特性的IC功率耦合特性
        2.2.2 交直流接口电压-频率线性耦合关系
    2.3 基于分布式储能的IC变流器功率鲁棒控制
        2.3.1 直流侧DES的功率柔性控制
        2.3.2 交流侧DES的功率柔性控制
        2.3.3 IC跨子网功率补偿策略
        2.3.4 整体控制回路设计
        2.3.5 稳定性分析
    2.4 仿真分析及效果验证
        2.4.1 场景1:交流侧功率阶跃变化
        2.4.2 场景2:直流侧功率阶跃变化
        2.4.3 场景3:交、直流侧连续功率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多电源协同惯量控制策略
    3.1 交、直流电网惯量特性
        3.1.1 交流电网惯量分析
        3.1.2 直流电网惯量分析
        3.1.3 混合微网统一惯量定义与特性分析
    3.2 协同惯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3.2.1 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3.2.2 协同惯量总体控制原则与框图
    3.3 协同惯量控制策略的设计
        3.3.1 光伏与MTG的控制
        3.3.2 风储惯性响应控制
        3.3.3 混合储能单元本地惯量支撑
        3.3.4 跨区域惯量支撑
    3.4 仿真分析及效果验证
        3.4.1 场景1:交流子网功率扰动
        3.4.2 场景2:直流子网功率扰动
        3.4.3 场景3:混合微网连续功率扰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电网需求的中压直流配电网分布式储能高效运行策略
    4.1 直流配电网拓扑及传统电压控制方法
        4.1.1 典型双端直流配电网拓扑结构
        4.1.2 传统直流电压控制方法
        4.1.3 直流配网中DES传统运行模式分析
    4.2 含DESs参与的柔性电压控制
        4.2.1 节点运行特征分析与电压控制目标
        4.2.2 AC/DC接口直流母线电压控制
        4.2.3 交流微网DES调压出力特性分析
        4.2.4 配网端口AC/DC接口母线电压控制
        4.2.5 双向直流接口母线电压控制
        4.2.6 直流微网DES调压出力特性分析
    4.3 仿真分析及效果验证
        4.3.1 场景1:配电网内正常功率波动
        4.3.2 场景2:端口节点运行模式切换及故障运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运行经济性的MVDC配电网分布式储能双层优化控制
    5.1 双层优化调压控制的基本设计思路
        5.1.1 双层控制结构设计
        5.1.2 经济性运行优化的实现方式
    5.2 基于SoC与 EIC的储能双层优化控制设计
        5.2.1 考虑SoC维持需求的功率限制因子特性分析
        5.2.2 下垂系数自适应调整的SoC的一次调压控制
        5.2.3 DES运行成本及损耗特性分析
        5.2.4 平衡经济性与调压效果的二次调压控制
    5.3 仿真分析及效果验证
        5.3.1 场景1:不同节点阶跃功率扰动响应
        5.3.2 场景2:不同类型负荷动态功率扰动响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工作

(10)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概述
    2.1 泥水平衡盾构简介
        2.1.1 泥水平衡原理
        2.1.2 泥水平衡盾构体系
        2.1.3 泥水平衡盾构与土压平衡盾构的区别
    2.2 大型泥水平衡盾构
        2.2.1 大型泥水平衡盾构组成及划分
        2.2.2 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流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
    3.1 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指标的建立
        3.1.1 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3.1.2 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3.1.3 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建立
    3.2 风险评价方法
        3.2.1 层次分析法
        3.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3 风险评价步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研究(以南京地铁三号线过江隧道工程为例)
    4.1 项目背景
        4.1.1 工程概况
        4.1.2 工程地质及周边环境
    4.2 南京地铁三号线过江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4.2.1 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建立
        4.2.2 安全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价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5.1 设备风险的应对措施
        5.1.1 盾构机选型
        5.1.2 泥水处理系统的建立
        5.1.3 复杂地层中掘进刀具管理及更换
        5.1.4 盾构掘进阶段维护保养管理
    5.2 环境风险的应对措施
        5.2.1 长距离复杂地层中施工
        5.2.2 穿越建构筑物
        5.2.3 盾构始发及到达施工
    5.3 人员风险的应对措施
        5.3.1 施工管理
        5.3.2 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5.4 安全风险应对措施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一: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风险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致谢

四、工业现状和发展对自动化学科研究的企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移动阅读产业价值链构建研究[D]. 马小晴.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源航机器人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研究[D]. 周亚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Despotism on Demand:How Power Operates in the Flexible Workplace(Chapter 1)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樊嘉欣.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4]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D]. 杨丽丽. 江南大学, 2020(04)
  • [5]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D]. 张佳沁. 江南大学, 2020(03)
  • [6]A公司技术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D]. 景锦.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7]“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研究[D]. 张娟. 广西大学, 2020(07)
  • [8]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D]. 王雨彤. 天津大学, 2020
  • [9]交直流混合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协同控制方法研究[D]. 贺悝. 湖南大学, 2020
  • [10]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研究[D]. 丰平. 东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自动化研究的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