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治疗哮喘的血药浓度监测与分析

氨茶碱治疗哮喘的血药浓度监测与分析

一、氨茶碱治疗哮喘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檀华进[1](2019)在《基于药物结晶行为控制的妥洛特罗经皮释药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妥洛特罗(Tulobuterol,TBR)作为一种选择性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具有较强而持久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和镇咳等作用,对心脏兴奋性较小,具备良好的透皮吸收性能。一般人体呼吸功能呈昼夜节律性变化,在夜间熟睡阶段哮喘患者呼吸功能明显较弱,最易发病,导致哮喘发作也具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然而,睡前口服妥洛特罗,药物达峰时间与哮喘易发时间段不符,疗效短,不良反应较大。本课题旨在根据哮喘类疾病发病昼夜节律性变化的特点,结合药剂学、时辰药理学理论与透皮制剂在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减少给药次数及提高用药依从性等方面的优势,应用重结晶原理设计制备一种睡前给药、夜间哮喘易发时间段达峰、维持长时间有效血药浓度的妥洛特罗晶体贮库型透皮贴剂。并探究制剂内药物结晶行为与体外释药机制、表征结晶相关性质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选用聚异丁烯、聚丁烯、石油树脂为辅料,根据药物重结晶原理制备透皮贴剂。借助显微镜研究制剂内药物结晶行为及体外释药机制;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体外试验药物含量。以药物结晶为指标,筛选与优化制备工艺;并以f2相似因子为指标,运用正交设计试验,进行处方研究。利用溶出试验仪、透皮试验仪评价体外溶出与透皮特性。采用差热分析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结晶相关性质进行表征。采用显微镜、初黏力测定仪、持黏力测定仪、剥离试验机等评价贴剂质量。及以新西兰兔为试验动物,初步考察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建立了妥洛特罗贴剂内药物晶体贮库系统。贴剂内药物结晶呈均匀分布的透明细丝状,结晶平均宽度约为(4.4±1.8)μm,平均长度约为(26.6±17.5)μm;且自制贴剂与参比制剂DSC、MATR图谱特征相似。在水或pH=7.4、6.8、4.0的磷酸盐缓冲液的溶出介质中,f2分别为72.516、94.840、90.905、81.760,均在50以上,符合Higuchi释放过程。体外透皮试验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属于Fick′s扩散机制渗透,24 h的平均渗透率分别为92.0%,相比参比制剂平均渗透率之比为1.02,皮肤滞留量之比为0.88,且体外透皮与溶出相关性较好;证明体外评价一致性符合要求。受高分子辅料的阻碍迁移作用,干燥阶段无可见结晶;受温度与过饱和度影响,初期结晶控制12 h,再室温进行熟化;结晶大小与生长方向受背称与粘结层空间限制;熟化7 d后达到“结晶―再溶解平衡”的相对稳态;其中42.86%57.14%的药物以结晶形式均匀分散在粘结层中,其余药物以药物分子形式溶解于粘结层,共同构成药物晶体贮库系统。在贴剂使用后,药物缓慢释放进入溶出介质,与此同时妥洛特罗结晶再溶解,以连续补充供应释放的药物。通过结晶再溶解过程与高分子辅料协同控制贴剂体外释药行为,揭示本课题贴剂的体外释药一般规律。并建立了妥洛特罗晶体贮库透皮贴剂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体系。药物动力学表明制剂在(6.67±3.06)h达峰,达峰血药浓度为(3.08±1.32)ng·mL-1,可维持24h,缓释效果明显,且无皮肤刺激性。结论:本课题成功制备妥洛特罗晶体贮库型透皮贴剂,并探明制剂内一般药物结晶行为与体外释药规律,制剂透皮性能良好,体内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与参比制剂释药一致性评价符合要求。一定程度上有望实现睡前给药,夜间睡眠期哮喘易发时间段达峰,预防及治疗夜间哮喘类疾病发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时辰药物治疗的目的。为本类型经皮给药系统研究提供理论与实验参考。

陆权,李智平,刘恩梅,刘瀚旻,石晶,董晓艳,张晓波,王刚[2](2019)在《氨茶碱在儿童安全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文中提出有效性和安全性始终是合理用药的核心,每一种药物"恰当使用"的焦点在于权衡其使用的利弊,这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决策过程。茶碱提取源自茶叶,1895年开始化学合成。茶碱初始用于利尿,后续发现其有舒张支气管作用,1922年开始广泛应用其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已从"支气管舒张剂"延伸到抗炎、强心、利尿、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扩张冠状动脉等领域。临床针对重症哮喘发作患儿,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李智平,王广飞,朱琳,黄怡蝶,陆权[3](2019)在《《氨茶碱在儿童安全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药学部分解读》文中研究指明茶碱已经在临床上使用80多年,至今仍是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最广泛使用的处方药之一。但是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多,安全治疗窗窄,特别是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广泛应用于哮喘临床治疗并取得很好的疗效后,茶碱类药物在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地位逐渐降低。然而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及茶碱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索,以及茶碱缓释、控释剂型等制剂的开发,使茶碱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和重新认识。文章对《儿童安全合理使用氨茶碱专家共识》中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部分进行详细的解读,以便为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氨茶碱提供参考。

章勇[4](2019)在《多索茶碱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慢阻肺患者每年发生约0.5—3.5次的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茶碱类药物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引起特殊磷酸化过程使气道扩张,临床上可应用于慢阻肺患者。由于茶碱类药物治疗窗较窄,且茶碱类药物显着的副作用,目前不建议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且国内基层医疗机构检测茶碱血药浓度难度较大。本研究旨在研究国内AECOPD患者是否由于基因、种别的差异,探讨国内患者对于茶碱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以期对于临床继续使用提供参考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入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25病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6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吸氧、合适抗感染、化痰及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抗炎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索茶碱0.3g静滴QD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并比较两组CAT评分、血气分析等指标;观察组测定第4天空腹血清空腹多索茶碱血药浓度,并记录用药期间多索茶碱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结果1接受治疗的AECOPD患者中,观察组平均年龄76.96±8.034岁,对照组平均年龄75.56±6.965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加重时间5.36±2.767天,对照组平均加重天数5.40±3.136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既往住院次数3.00±1.500次,对照组既往住院次数2.92±1.41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肺功能分级、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气分析方面:观察组治疗前后pH平均值分别为7.367±0.05121和7.378±0.02167,对照组治疗前后pH平均值分别为7.3731±0.04362和7.3794±0.02081;观察组治疗前后PaO2平均值分别为63.968±8.3598mmHg和95.781±16.7292mmHg,对照组治疗前后PaO2平均值分别为64.663±8.4358mmHg和82.906±8.4519mmHg;观察组治疗前后PaCO2平均值分别为60.225±15.4709mmHg和54.406±12.0672mmHg,对照组治疗前后PaCO2平均值分别为59.388±13.1601mmHg和57.756±9.9487mmHg。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O2、PaCO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CAT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前后平均值分别为26.00±3.862和17.68±2.765,对照组治疗前后平均值分别为26.28±3.747和19.76±2.603。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AT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第4天空腹血清多索茶碱血药浓度平均值为7.260±2.7128μg/mL,观察组发生4例失眠兴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不良反应组平均血药浓度为11.875±1.1266μg/mL,未发生不良反应组平均血药浓度为6.6±1.5769μg/mL。不良反应组与无不良反应组多索茶碱血药浓度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多索茶碱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2多索茶碱不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pH值(P>0.05),可明显改善患者PaO2及PaCO2方面(P<0.05)。3多索茶碱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CAT评分(P<0.05)。4多索茶碱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药浓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5多索茶碱使用常规剂量血药浓度能够达到安全、稳定,无中毒血药浓度,可在临床上继续使用。

欧昌文[5](2018)在《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茶碱类药物治疗,能够提高用药安全性,发挥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在选择种类时,还需根据患者个体因素和差异选择。

林碧英,许惠溢[6](2018)在《简述临床常用的三种茶碱类药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碱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历史悠久,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茶碱类药物在扩张支气管、抗炎、调节免疫等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安全性差。目前临床已知的茶碱类药物以及其衍生物已经有300多种,最为常用的茶碱类药物有:氨茶碱、多索茶碱、二羟丙茶碱等。近些年,随着缓释茶碱类药物的应用以及血药浓度监测的开展,茶碱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又逐渐广泛。

彭安林[7](2017)在《体外快速药物测定传感器研制及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有30%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不合理用药情况更为严重,药源性不良反应的住院患者高达34%,其中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和平喘药氨茶碱(AMI)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较为常见。患者因个体差异在治疗过程中对阿霉素和氨茶碱表现出的不同的量效关系。为了提高阿霉素和氨茶碱的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临床用药指南提出: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定期测定阿霉素和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在TDM的指导下针对不同患者调整用药剂量,设计出个体化给药方案,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常用于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和免疫法。分光光度法灵敏度低,专属性差,易受干扰,在TDM中发展应用中有一定局限。色谱法仪器昂贵,对检测设备要求较高,样品预处理复杂,测定周期较长,无法实现临床批量快速检测。免疫法稳定性差,选择性低,且试剂盒昂贵无法普及使用,因而制约了其临床发展应用。因此开发新的检测设备,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分析方法,使阿霉素及氨茶碱TDM工作成为常规临床检测项目辅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分析快捷等优点,在环境检测、生物分析、药物监测等领域受到的关注及应用日益增多。本研究将以电化学方法为基础,采用丝网印刷技术研制即抛型的传感器。相对常规检测仪器,即抛型电化学传感器易于制成便携式、低能耗设备;与传统柱状电极比较,它修饰简单,可批量制备,即用即抛;生物样品无需复杂前处理,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极大提高了测定速度,使TDM有望进入常规性的临床检验,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尤其针对安全范围狭窄、治疗血药浓度易波动的药物,TDM工作尤显重要。本论文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纳米金颗粒(nano--Au),多聚赖氨酸(PLL)为修饰材料,研制出了可快速测定阿霉素、氨茶碱的特异传感器,并成功用于生物样本和临床患者血药浓度的测定。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特异性阿霉素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研制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异传感器,建立体外生物样品无需前处理的阿霉素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生物样品、临床样品的实际测定,为实现合理用药,优化给药方案,提供新技术、新方法。第一节:多壁碳纳米管/多聚赖氨酸(MWNTs/PLL)修饰的阿霉素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丝印电极,制备工艺如下:首先于基质PVC片材上依次承印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得到裸电极(Bare SPE);通过循环伏安法(CV)、方波伏安法(SWV)等方法进行筛选,以确保印刷电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然后依次采用MWNTs和PLL对Bare SPE进行滴涂修饰得到MWNTs/PLL复合物修饰的DOX传感器。优化测定条件,于0.1mol/LHAc-NaAc(pH4.5)缓冲体系中采用方波伏安法(SWV)扫描测定DOX在MWNTs/PLL SPE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全血中DOX的分析定量方法。在0.0025 μM-0.25 μM范围内,DOX浓度与峰电流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4,最低检测限为1.0 nM。重现性考察中,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0%,加样回收率在92.60-106.87%之间。MWNTs/PPL修饰的DOX传感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生物样品无需复杂前处理,15min内即可完成分析测定,为临床治疗药物快速监测开辟了新方法。第二节:阿霉素定量分析方法确证及MWNTs/PLL传感器在实际生物样本阿霉素代谢监测中的应用利用MWNTs/PLLSPE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体内DOX浓度,获得药-时代谢曲线,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应用高效液相法(HPLC)平行测定,对所建立的方法学进行确证。结果证实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药-时曲线变化趋势一致,5min时血药浓度最高,此后逐渐降低。MWNTs/PLL SPE成功测定了不同时间点小鼠心脏中DOX浓度,与全血中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DOX定量分析方法可行性高、实用性强,为TDM工作指引方向,临床上有望通过监测全血DOX浓度而推测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尤其是心脏组织),优化给药方案实现最佳治疗效果。第二部分:特异性氨茶碱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制备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氨茶碱传感器,建立无需生物样品前处理的体外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生物样品、临床样品的实际测定,为开发新的临床监测设备与技术,积累临床前研究数据。第一节:多壁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金(MWNTs/Si02/Au)修饰的氨茶碱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首先参照丝印技术印刷裸电极(Bare SPE),然后采用多壁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金颗粒等材料对Bare SPE进行滴涂修饰得到MWNTs/Si02/Au复合物修饰的氨茶碱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应用方波伏安法在0.05 mol/L的Tris-HCl缓冲体系中扫描测定AMI电化学特征。结果测得AMI在修饰电极表面于1.0V左右有显着的氧化峰,在5~200 μM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5 μM。同一批制作的修饰电极的标准偏差(RSD)为4.17%,不同批次制作的修饰电极的标准偏差为6.26%,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5.85-108.03%之间。建立了MWNTs/SiO2/AuSPE测定AMI的方法,在缓冲体系中灵敏度、重现性良好,可直接用于药物注射液及片剂含量的测定。由于AMI在MWNTs/SiO2/Au SPE表面是吸附控制的,在富集过程中,易受尿酸、蛋白质诸多杂质的干扰,传感器灵敏度及选择特异性降低,可检测的线性范围也减小,不能满足临床TDM。此外,在实际血样测定中,传感器MWNTs/SiO2/Au复合膜还存在脱片问题,稳定性还有待提高。鉴于以上原因,后续实验中将再尝试新的修饰剂和制备工艺,制备出可用于实际生物样本品测定的传感器。第二节: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颗粒/多聚赖氨酸(MWNTs/Au/PLL)修饰氨茶碱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根据丝印技术印刷裸电极(Bare SPE),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颗粒/多聚赖氨酸(MWNTs/Au/PLL)复合物修饰的AMI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应用SWV考察AMI在MWNTs/Au/PLL SPE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生物样品测定中,氨茶碱浓度在10~200 μM范围内与峰电流存在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是2.0μM。电极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分别为3.34%和5.78%,全血中加样回收率范围是 96.68%-105.24%。成功研制了MWNTs/Au/PLL SPE,建立了生物样本(血样)中AMI的测定方法。与MWNTs/Si02/AuSPE相比,该传感器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监测线性范围广,可用于实际生物样品的测定,为后续监测氨茶碱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奠定了基础。第三节:氨茶碱定量分析方法确证及MWNTs/Au/PLL传感器在动物体内氨茶碱代谢监测的应用试验1小鼠AMI灌胃给药后,以MWNTs/Au/PLL SPE定量分析方法为检测手段,测定AMI在小鼠体内代谢的药-时曲线及分布情况。同时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中AMI的测定标准,高效液相法(HPLC)进行确证分析。两种方法测定药-时曲线结果一致,90 min时AMI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半衰期约4-5 h。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5%,回收率在95%-110%之间,表明本研究中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是准确可行的。利用方波伏安法(SWV)测定了小鼠血液、肝脏、肾脏中AMI的代谢情况,成功建立了血样、肝脏、肾脏组织中AMI的工作曲线。试验2将64只昆明小鼠分为氨茶碱组和氨茶碱+罗红霉素组,均给予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后 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480 min摘取眼球取血测定AMI浓度。两组小鼠AMI血药浓度范围呈抛物线式波动,初期血药浓度均稳定上升,90 min时达到峰值。但氨茶碱+罗红霉素组高于对照组半衰期也延长至330 min。在罗红霉素影响下,氨茶碱易在体内蓄积,血药浓度升高,代谢消除速度减慢。第三部分:特异性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研究将上述DOX及AMI定量分析方法用于临床患者血药浓度监测,进一步评估复合物修饰的即抛型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为临床代谢工作者提供新方法。第一节阿霉素特异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A、B两组肿瘤患者静脉滴注不同剂量DOX化疗后(治疗剂量分别为50 mg/m2和 5 25mg/m2),分别于 0.5h、1h、2h、4h、8h、12h 静脉采血,应用MWNTs/PLL传感器测定DOX含量。两组患者血样中DOX药-时曲线呈现快速消除相特点,给药1 h血药浓度从247±25.9 nM、174±28.3 nM迅速降低至94±16.6 nM、63±10.3nM。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反应均与血药浓度正相关,A组患者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治疗前减少,B组患者无明显变化;且A组心电图QT间期时间在给药2-4 h内较B组显着延长,部分患者不良反应达到了 1级心律失常,但心肌损伤标志cTnI及BNP在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在DOX治疗早期对心肌毒性作用不显着。MWNTs/PLL阿霉素传感器可成功用于临床TDM,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氨茶碱特异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A、B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静脉滴注0.25 g、0.5 g氨茶碱,连续给药3天并在第三天给药后0.5 h、1h、2 h、4 h、8 h、12 h采取静脉血。根据AMI定量分析方法MWNTs/Au/PLL SPE测定血药浓度;同时评估口服氨茶碱患者血药浓度,优化给药。两组患者血样中AMI药-时曲线呈现一级消除相特点,半衰期约为4h。毒副反应与给药剂量密切相关,B组AMI浓度高于A组,部分患者出现了胸闷、心率加速等轻微不良反应。在临床TDM监测中,患者因口服氨茶碱时间及剂量不当,出现了治疗效果不佳或中毒反应。调整给药时间及口服剂量后,上述问题得到解决。MWNTs/Au/PLL SPE成功测定了临床患者体内AMI代谢情况,优化了治疗方案,解决了治疗效果不佳及药物中毒问题,为体外传感器在TDM中的普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祝文兵,唐勇擘,张晶,田静,阳利龙,何周康[8](2016)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中氨茶碱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分析其有效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3∶77),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273 nm,测定氨茶碱血药浓度。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部住院治疗且使用了氨茶碱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氨茶碱血药浓度在520μg/m L范围时,疗效较好,总有效率达75.56%。结论:本方法适用于氨茶碱的血药浓度测定,临床用药时宜控制氨茶碱血药浓度在520μg/m L范围,能确保临床疗效并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梅丹,倪美鑫,冯平,顾海娟,顾湘[9](2014)在《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氨茶碱治疗的肿瘤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以期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各种因素对肿瘤患者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520μg·mL-1作为氨茶碱血药浓度治疗窗,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茶碱血药浓度。结果:57.4%的病例氨茶碱血药浓度在520μg·mL-1,其中28例临床显示有效,有效率为71.8%;发生中毒反应3例,发生率7.7%。血药浓度<5μg·mL-1的19例中,有效的有6例,占31.6%。>20μg·mL-1的10例中有效3例,其余7例出现多种中毒表现。合并使用西咪替丁、环丙沙星用药,氨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合并使用多潘立酮、硝苯地平或特布他林,则氨茶碱血药浓度降低。结论:氨茶碱血药浓度受诸多因素影响,肿瘤患者合并用药时应及时监测氨茶碱的血药浓度,以确保临床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

张云清,呼彩莲,黄剑林,刘东利[10](2012)在《氨茶碱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随着新型平喘药物逐渐占据市场背景下,茶碱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F)传统药物,在近年研究中发现,除扩张气道平滑肌作用外,还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扩张血管、中枢兴奋等作用,而氨茶碱作为一种常规,廉价的临床药物,掌握好在临床中的用药剂量、时间、个体化差异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中注意事项,既可增加药物的临床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等好处,故有必要进一步的综合分析。

二、氨茶碱治疗哮喘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茶碱治疗哮喘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药物结晶行为控制的妥洛特罗经皮释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妥洛特罗晶体贮库型透皮贴剂处方前研究
    第一节 妥洛特罗原料药性质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妥洛特罗
        2.2 红外光谱法分析
        2.3 DSC分析
        2.4 引湿性
        2.5 溶解性
        2.6 饱和水溶液pH
        2.7 油水分配系数
        3 讨论
    第二节 模拟制剂样品的制备及药物结晶检测方法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贴剂压敏胶基质内药物结晶行为初步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含药压敏胶基质的制备
        2.2 溶剂挥发或干燥时间初步考察
        2.3 压敏胶内药物晶体生长
        2.4 妥洛特罗晶体形成条件初步考察
        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妥洛特罗晶体贮库型透皮贴剂药物体外分析方法
    第一节 贴剂内药物含量检测方法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妥洛特罗透皮贴剂萃取方法
        2.2 色谱条件
        2.3 专属性试验
        2.4 标准溶液的配制
        2.5 线性与范围
        2.6 精密度试验
        2.7 检测限与定量限
        2.8 稳定性试验
        2.9 重复性试验
        2.10 回收率试验
        3 讨论
    第二节 贴剂体外溶出试验药物含量测定方法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专属性试验
        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2.4 线性与范围
        2.5 精密度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 回收率试验
        3 讨论
    第三节 贴剂体外透皮试验药物含量测定方法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2.2 色谱条件
        2.3 专属性考察
        2.4 线性与范围
        2.5 精密度试验
        2.6 精密度试验
        2.7 稳定性试验
        2.8 回收率试验
        3 讨论
    第四节 妥洛特罗透皮贴剂内药物结晶检测方法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转移载体处理
        2.2 检测步骤与方法
        2.3 供试品制备
        2.4 专属性
        2.5 重复性
        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妥洛特罗晶体贮库型透皮贴剂处方与工艺研究
    第一节 妥洛特罗透皮贴剂处方工艺筛选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妥洛特罗透皮贴剂初期试验
        2.2 工艺筛选与优化
        2.2.1 涂布厚度考察
        2.2.2 干燥温度及时间的考察
        2.2.3 干燥温度对药物结晶的影响
        2.2.4 制备过程降温方式考察
        2.2.5 背衬铺盖顺序对结晶过程的影响
        2.2.6 熟化时间考察
        2.2.7 贴剂制备方法或工艺确定
        2.3 处方筛选
        2.3.1 处方筛选关键指标的确定
        2.3.2 体外溶出试验方法
        2.3.3 溶出试验条件区分度验证
        2.3.4 初期系列处方筛选简述
        2.3.5 正交试验设计
        2.3.5.1 因素水平的确定与试验安排
        2.3.5.2 正交试验实施
        2.3.5.3 优水平分析
        2.3.5.4 验证试验
        2.3.6 处方综合分析与确定
        3 讨论
    第二节 多种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曲线一致性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pH4.0,pH6.8,p H7.4 缓冲液的配制
        2.1.1 p H4.0 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的配制
        2.1.2 p H6.8 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
        2.1.3 p H7.4 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
        2.2 pH-药物溶解度曲线
        2.3 多种溶出试验条件的确定
        2.4 自制贴剂与参比制剂体外四条溶出曲线
        3 讨论
    第三节 贴剂体外透皮吸收一致性及溶出、透皮相关性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体外透皮试验
        2.1.1 离体大鼠皮肤的处理
        2.1.2 体外透皮试验
        2.1.3 皮肤滞留特性
        2.1.4 透皮试验数据分析
        2.2 不同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试验
        2.3 溶出与透皮相关性
        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妥洛特罗贴剂内药物结晶行为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晶体生长规律
        2.2 分阶段考察结晶行为
        2.2.1 干燥过程
        2.2.2 初期结晶控制过程
        2.2.3 熟化过程
        2.3 药物过饱和度对结晶形成的影响
        2.4 制备温度对结晶形成的影响
        2.5 结晶大小限制与生长方向转变
        2.5.1 有无背衬的影响
        2.5.2 背衬对原有药物结晶的影响
        2.6 制剂中药物结晶度
        2.7 结晶形态汇总
    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妥洛特罗贴剂内结晶相关性质表征与释药机制研究
    第一节 贴剂内药物结晶相关性质表征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微晶形态学
        2.2 粒径分布
        2.3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2.4 红外光谱法分析
        3 讨论
    第二节 妥洛特罗贴剂体外释药机制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体外溶出试验中药物结晶再溶解过程
        2.2 处方组成与体外释药
        2.3 药物结晶状态与体外释药
        2.4 药物迁移距离与体外释药
        2.5 过大药物结晶致体外溶出突释
        2.6 体外释药机制
        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妥洛特罗贴剂质量评价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贴剂中药物含量测定
        2.2 体外释放度
        2.3 贴剂内妥洛特罗晶体存在形式及稳定性研究
        2.3.1 妥洛特罗晶体形态、大小及分布
        2.3.2 妥洛特罗晶体初步稳定性考察
        2.4 粘着性物质
        2.5 耐热性
        2.6 赋形性
        2.7 皮肤黏性
        2.8 黏附力试验
        2.8.1 初黏力
        2.8.2 持黏力
        2.8.3 剥离强度
        2.9 皮肤刺激性
    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妥洛特罗贴剂体内初步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妥洛特罗生物样品药物含量分析方法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分析方法
        2.1.1 色谱条件
        2.1.2 质谱条件
        2.1.3 血浆样品处理
        2.2 溶液的配制
        2.2.1 对照品储备液
        2.2.2 内标工作液
        2.2.3 系列标准溶液及质控样品的制备
        2.3 Tulobuterol及内标Tulobuterol-d9离子对的选择
        2.4 专属性考察
        2.5 线性范围及定量下限
        2.6 精密度考察
        2.7 提取回收率与基质效应
        2.8 血浆样品稳定性考察
        3 讨论
    第二节 兔体内初步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试验动物
        2.2 给药
        2.3 血浆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2.4 血浆样品处理
        2.5 血浆样品的分析与药时曲线
        2.6 药动学参数分析
        3 讨论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专利撰写申请情况
获奖情况
直接参与项目情况
个人简介
致谢

(2)氨茶碱在儿童安全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茶碱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
    1.1 分子结构及异同点
    1.2 药理学作用及其机制
    1.3药代动力学
    1.4 药物相互作用
    1.5 茶碱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置原则
        1.5.1 不良反应
        1.5.2 不良反应的处置
2 氨茶碱的药剂学和血药浓度监测
    2.1 氨茶碱药剂学
        2.1.1 氨茶碱口服溶液
        2.1.2 氨茶碱片剂
        2.1.2. 1 氨茶碱普通片剂
        2.1.2. 2 复方氨茶碱片
        2.1.3 氨茶碱缓释制剂
        2.1.3. 1 氨茶碱缓释片
        2.1.3. 2 氨茶碱缓释微丸
        2.1.4 氨茶碱注射液
        2.1.5 氨茶碱栓剂
    2.2 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3 氨茶碱在儿科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
    3.1 儿童哮喘治疗
        3.1.1 氨茶碱静脉使用
        3.1.2 口服茶碱药物
    3.2 在其他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
        3.2.1 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喘息
        3.2.2 机械通气婴儿的支气管痉挛
    3.3 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
        3.3.1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
        3.3.2 提高机械通气患儿撤离呼吸机的成功率
        3.3.3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
        3.3.4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肾损伤
    3.4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4 问题与展望

(3)《氨茶碱在儿童安全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药学部分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氨茶碱的药理学
    1.1 分子结构及异同点
    1.2 氨茶碱药理学作用及其机制
        1.2.1 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
        1.2.2 拮抗腺苷受体
        1.2.3 促进白介素-10释放
        1.2.4 抑制炎性介质
        1.2.5 刺激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
        1.2.6 抑制核因子(NF)的转录
        1.2.7 对激酶的作用
        1.2.8 诱导细胞凋亡
        1.2.9 激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
        1.2.1 0 对离子通道的作用
2 氨茶碱儿童药代动力学
    2.1 氨茶碱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
        2.1.1 吸收
        2.1.2 分布
        2.1.3代谢
        2.1.4 排泄
    2.2 影响茶碱体内清除率的相关因素
        2.2.1 年龄
        2.2.2 性别
        2.2.3种群
        2.2.4 肾功能不全
        2.2.5肝功能不全
        2.2.6 充血性心力衰竭
        2.2.7被动吸烟
        2.2.8发热
        2.2.9 其他
    2.3 氨茶碱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3 氨茶碱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置原则
    3.1 不良反应
    3.2 不良反应的处置

(4)多索茶碱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收集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3 治疗方法
    2.4 入院患者一般资料
    2.5 入院期间观察指标
    2.6 血气分析、CAT评分说明
    2.7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纳入病例一般情况
    3.2 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3.3 CAT评分比较
    3.4 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分析
4 讨论
    4.1 茶碱类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4.2 多索茶碱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评价
    4.3 多索茶碱临床应用安全性分析
    4.4 本研究的创新点
    4.5 本实验仍存在的不足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5)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茶碱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1.1 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1.2 支气管扩张作用。
2 茶碱类药物在疾病治疗中作用性
    2.1 支气管合并哮喘的控制治疗。
    2.2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2.3 激素抵抵抗型哮喘和激素依赖型哮喘。
3 茶碱类药物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3.1 了解影响茶碱药的代动力学因素。
    3.2监测血药浓度。
    3.3 常见的不良反应防治。
4 结论

(6)简述临床常用的三种茶碱类药物(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应用
    1.1 支气管哮喘
    1.2 慢性阻塞性肺病
    1.3 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3 常用茶碱类药物
    3.1 氨茶碱
    3.2 多索茶碱
    3.3 二羟丙茶碱 (喘定)

(7)体外快速药物测定传感器研制及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治疗药物监测(TDM)的重要意义
    2 TDM方法现状
        2.1 分光光度法
        2.2 色谱分析法
        2.3 免疫分析法
        2.4 电化学分析法(EA)
        2.5 其他
    3 TDM存在的问题
    4 电化学传感器在TDM中的应用
        4.1 电化学传感器TDM现状
        4.2 丝印传感器的发展
        4.3 丝印传感器(SPE)在TDM中的应用及优势
        4.4 抗肿瘤药物阿霉素TDM研究进展
        4.5 阿霉素监测重要意义
        4.6 阿霉素临床监测方法概况
        4.7 氨茶碱TDM研究进展
        4.8 氨茶碱监测重要意义
        4.9 氨茶碱监测方法概况
        4.10 纳米、高分子材料修饰丝印传感器
    5 本文研究内容
        5.1 特异性阿霉素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5.2 特异性氨茶碱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5.3 特异性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研究
第二章 特异性阿霉素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1 绪论
    第一节 多壁碳纳米管/多聚赖氨酸(MWNTs/PLL)修饰的阿霉素传感器的制备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材料及仪器
        2.2 丝印电极的制备工艺
        2.3 修饰电极在全血样本中分析方法的建立
        2.4 干扰试验
        3 结果和讨论
        3.1 丝印电极制备工艺
        3.2 丝印电极的修饰与表征
        4 结论
    第二节 MWNTs/PLL SPE在阿霉素实际监测中的应用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仪器
        2.2 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
        2.3 电化学分析手续
        2.4 色谱条件
        2.5 丝印电极与HPLC方法相关性研究
        2.6 全血与组织样本中DOX含量相关性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丝印电极与HPLC方法相关性研究
        3.2 全血与组织样本中DOX含量相关性研究
        4 结论
第三章 特异性氨茶碱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1 绪论
    第一节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金( MWNT -SiO_2/Au)修饰的氨茶碱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材料及仪器
        2.2 丝印电极的制备工艺
        2.3 纳米金颗粒的制备
        2.4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SiO_2/纳米金修饰丝印电极
        2.5 分析方法
        2.6 不同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特征的比较
        2.7 分析条件的优化
        2.8 氨茶碱线性及检出限
        2.9 抗干扰试验及修饰电极重现性、稳定性
        2.10 修饰电极在临床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
        3 结果与讨论
        3.1 丝印电极的修饰与表征
        3.2 氨茶碱的电化学行为
        3.3 pH值影响
        3.4 扫描频率的影响
        3.5 富集时间的影响
        3.6 线性及检出限
        3.7 抗干扰试验,专属性及修饰电极重现性、稳定性
        3.8 修饰电极在临床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
        4 结论
    第二节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颗粒/多聚赖氨酸( MWNTs/Au/PLL)修饰氨茶碱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材料及仪器
        2.2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多聚赖氨酸修饰丝印电极
        2.3 分析方法选择
        2.4 不同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特征的比较
        2.5 分析条件的优化
        2.6 氨茶碱线性、检出限、电极重现性的测定及在实际样品监测中的应用
        2.7 干扰试验
        3 结果和讨论
        3.1 丝印电极的修饰与表征
        3.2 氨茶碱的电化学行为
        3.3 条件的优化及标曲的建立
        4 结论
    第三节 氨茶碱在生物样本中监测方法学建立及在罗红霉素影响下MWNTs/Au/PLL修饰电极探究氨茶碱在小鼠体内代谢监测的应用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仪器
        2.2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多聚赖氨酸修饰丝印电极
        2.3 分析方法
        2.4 色谱条件
        2.5 丝印电极与HPLC方法相关性研究
        2.6 全血与组织样本中氨茶碱含量相关性研究
        2.7 在罗红霉素影响下小鼠体内氨茶碱的代谢情况
        3 结果与讨论
        3.1 丝印电极与HPLC方法相关性研究
        3.2 全血与组织样本中氨茶碱含量相关性研究
        3.3 在罗红霉素影响下小鼠体内氨茶碱的代谢情况
        4 结论
第四章 体外快速药物测定传感器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第一节 阿霉素特异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2.2 实验对象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DOX化疗前后血象
        3.2 阿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3.3 阿霉素不同给药剂量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研究
        4 结论
    第二节 氨茶碱特异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2.2 实验对象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
        3.2 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3.3 氨茶碱血药浓度对心率、血气分析、肺功能的影响
        3.4 氨茶碱血药浓度检测与优化给药
        4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支气管哮喘患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氨茶碱血药浓度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仪器和试药
    1.2 方法
        1.2.1色谱条件
        1.2.2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1.2.3血样处理
        1.2.4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1.2.5专属性实验
        1.2.6精密度实验
        1.2.7提取回收率实验
        1.2.8稳定性实验
2 临床应用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案及采血时间
    2.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
    2.4 结果
        2.4.1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
        2.4.2合并用药时氨茶碱的血药浓度
3 讨论

(9)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1.2.1 血样收集
        1.2.2 色谱条件
        1.2.3 血浆样品处理
    1.3 氨茶碱血药浓度考察
    1.4 疗效与中毒判断标准[2]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2.2 氨茶碱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2.3 合并用药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3 讨论

(10)氨茶碱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
    1.1 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1.2 抗炎及免疫调节
    1.3 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
    1.4 兴奋呼吸中枢
    1.5 利尿作用
    1.6 扩张血管及强心作用
2 氨茶碱的药代动力学
3 临床适应症
4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4.1 氨茶碱的不良反应
    4.2 如何判断氨茶碱中毒
    4.3 氨茶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5 氨茶碱的合理应用
    5.1 口服用药
    5.2 静脉给药
    5.3 个体化给药
    5.4 小剂量用药
    5.5 夜间用药
    5.6 联合用药
    5.7 谨慎用药
    5.8 特殊用药
6 展望

四、氨茶碱治疗哮喘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药物结晶行为控制的妥洛特罗经皮释药系统研究[D]. 檀华进.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
  • [2]氨茶碱在儿童安全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J]. 陆权,李智平,刘恩梅,刘瀚旻,石晶,董晓艳,张晓波,王刚.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9(04)
  • [3]《氨茶碱在儿童安全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药学部分解读[J]. 李智平,王广飞,朱琳,黄怡蝶,陆权.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9(04)
  • [4]多索茶碱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分析[D]. 章勇.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5]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欧昌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97)
  • [6]简述临床常用的三种茶碱类药物[J]. 林碧英,许惠溢. 海峡药学, 2018(07)
  • [7]体外快速药物测定传感器研制及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D]. 彭安林. 武汉大学, 2017(07)
  • [8]支气管哮喘患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结果分析[J]. 祝文兵,唐勇擘,张晶,田静,阳利龙,何周康. 儿科药学杂志, 2016(02)
  • [9]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 梅丹,倪美鑫,冯平,顾海娟,顾湘.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03)
  • [10]氨茶碱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J]. 张云清,呼彩莲,黄剑林,刘东利.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04)

标签:;  ;  ;  ;  ;  

氨茶碱治疗哮喘的血药浓度监测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