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学习的长期影响分析

内隐学习的长期影响分析

一、试析内隐学习的长时功效(论文文献综述)

王琳[1](2020)在《内隐学习理论视域下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文言文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凝结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学习优秀经典的文言文不仅有利于积淀人文底蕴、涵养人格品质、提高核心素养,还能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性知识与内隐学习的特点相契合,因此,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实现过程中离不开内隐学习。但长期以来,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关于内隐学习理论的应用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教师习惯将知识简单地理解为显性的课程知识,过分追求文言文外显知识的学习,对由内隐学习习得的内隐性知识关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内隐学习理论为依据,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文言文选文为文本材料,依据教学目标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从内隐学习理论视域下关于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具体策略。这些教学策略旨在突出内隐学习理论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优势,激发学生内在的文言文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从而为师生之间的文言文教学活动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学习方法。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小学文言文教学进行研究。在理论部分,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对内隐学习理论及文言文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出内隐学习理论的特征,总结出内隐学习理论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具有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学习容量大、习得的知识更易迁移、更易培养文言文语感、更易帮助学生领悟人文内涵以及习得的知识保持时间更长等优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明晰了内隐学习理论在文言文教学中具备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教学,对教科书中的文言文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梳理出三至六年级的文言文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培养文言文的学习兴趣,熟读积累,积淀人文素养等方面,为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接着以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的方式对目前小学文言文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找到目前内隐学习理论视域下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问题所在。最后,针对现状调查发现的问题,依据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在内隐学习理论架构下,着重探讨内隐学习理论与小学文言文教学相结合的一系列策略和建议。这些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一是调动已有的内隐资源,培养文言文学习兴趣,创设相应教学情境,减轻文言文学习负担;二是以外显促内隐,扩展文言文课外阅读,注重文言文积累与适度迁移;三是重视文言文诵读,创新诵读形式,保证诵读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四是注重学校和教师的隐性教育因素影响,逐步引导学生感受人文内涵;五是采用多元教学评价,既关注显性知识,也关注学生隐性素养发展。希望这些策略性建议可以为一线教师开展文言文教学提供参考,促进小学文言文教学更具有可持续性和发展性。

杨海波,郭成,刘电芝[2](2019)在《内隐序列学习中的渐进意识:来自习得知识的发展与遗忘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内隐学习中的意识研究从二分取向发展到渐进取向,而内隐序列学习进程中习得知识是否也具有渐进特征呢?本研究采用序列反应时范式和片段再认任务通过操纵学习进程(实验1)和学测时间间隔(实验2)来考察内隐序列学习进程中习得知识的发展与遗忘,结果发现,(1)内隐序列学习中习得的无意识知识多于意识知识;(2)随着学习的推进,意识知识逐渐增加,而无意识知识则呈减弱趋势,证实了内隐学习的渐进意识特征;(3)习得的无意识知识具有抗遗忘性,而意识知识在间隔8小时之后开始会出现遗忘。

谢超香[3](2016)在《基于内隐学习的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既可以有意识地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也能够无意识地获得和使用外界的复杂信息。罗伯(Reber)将这种自动地,无意识地获得环境和材料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称为内隐学习。在内隐学习过程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也无法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内隐学习在生命早期就得以发展并贯穿整个生命历程,支持着人类行为的适应性发展,帮助人们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已有研究表明,内隐学习对人类早期的语言能力包括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学习,社会能力,分类能力,阅读和书写能力等的习得非常重要。内隐学习是有机体通过与环境接触,无意识、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结构关系的过程,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内隐学习不受年龄的影响,儿童从小就无意识地学到了关于周围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大量知识,只是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相对语言材料而言,非言语材料更适合内隐学习,因为这种无意识的学习,会激发一种独特的感知现象即直觉。事实上,很多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全凭直觉的,它对于艺术创作极其重要。近年来,内隐学习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创造出许多新的研究范式,为内隐学习的存在积累了大量的证据,揭示了无意识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和特点,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以理性思维为中心的学习观,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但是有关学前儿童内隐学习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尽管有研究者指出,相对外显学习而言,内隐学习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和动作领域,在其他领域尤其是艺术领域鲜少涉及。本研究试图以近年来争议最多的儿童绘画活动为对象,研究儿童在绘画活动当中是否存在内隐学习,并从内隐学习的角度出发,对儿童绘画活动中的一些理念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绘画活动的优化路径。本研究首先通过四个实验考察儿童在绘画活动中是否存在内隐学习;内隐学习的效果是否稳定;以及教师在绘画中的示范行为是否会对儿童造成内隐影响。实验遵守内隐学习研究的基本逻辑即实验性分离逻辑:首先让儿童按照圆点和箭头的提示绘画(实验1-实验3),或者观察老师绘画(实验4),然后给予两种性质不同的测试即外显测试和内隐测试,如果儿童在这两种测试中的成绩出现了分离现象,则说明儿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发生了两种性质不同的加工过程。研究方法采用了中性参数范式,让被试集中注意力完成某项任务,使其无法分心去思考别的事情,而真正考察的指标与此项任务是无关的,从而保证被考察的指标成绩是无意识加工的结果。在本研究中,让儿童根据圆点和箭头的指示画几何图形,圆点表示绘画的起始点,箭头表示绘画的方向。由此构成一条规则,即“起始点-旋转原则”——绘制封闭几何图形的方向取决于起始点的位置,如果起始点位于图形的上半部分,大部分箭头都是顺时针方向的;如果起始点位于图形的下半部分,大部分箭头都是逆时针方向的。在实验过程,不给儿童任何有关“起始点-旋转规则”的提示,只是告诉儿童要画得又快又好,最后的成绩取决于他们绘画的速度和准确度。但实际考察的既不是绘画的速度也不是绘画的准确度,而是绘画的方式是否符合“起始点-旋转规则”。主要考察的自变量是被试的学习方式。被试共分成三组:符合规则组的学习材料中有80%的绘画练习是符合起“起始点-旋转规则”的;反规则组的学习材料中只有20%的绘画练习符合该规则;对照组在学习阶段不提供圆点和箭头作为提示。练习完成后再进行测验,包括两个内隐测试和两个外显测试。主要考察的因变量是测试阶段绘画方式符合“起始点-旋转规则”的数量(内隐测试),以及儿童能回忆的答案符合规则的数量(外显测试)。结果发现,儿童绘画活动中是存在内隐学习的,尽管没有给予任何有关“起始点-旋转规则”的提示,但儿童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其中隐含的绘画规则,并在事后的内隐测试中体现出来,而外显测试却显示儿童并不知道自己学到这些规则,也不知道自己用到了这些规则(实验1)。内隐学习具有保持时间长,不易受其他信息干扰等独特优势,在不同的测试顺序和测试时间下学习效果依然很显着(实验2);不同的绘画材料也不影响他们的内隐学习成绩(实验3)。儿童会模仿教师的绘画行为,并且这种模仿是无意识的,他们自己不知道教师的绘画行为是有规律的,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按照老师的方式在画画(实验4)。然后,在儿童确实具备内隐学习能力,并且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确实有内隐学习现象的基础上,对学前儿童绘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者联系走访了多个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幼儿园以及儿童艺术中心,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教师访谈的方式,从内容选择、开展方式和评价方式三个维度了解儿童绘画活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邀请瑞吉欧学校的教师,以座谈形式了解瑞吉欧学校的绘画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经验,对比发现国内幼儿绘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内隐学习理论和儿童绘画教育的现状思考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应然状态。接着,在深入研究儿童内隐学习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考察儿童绘画活动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行动研究,尝试将内隐学习理念融入到儿童绘画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中,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儿童绘画活动的理念问题。行动研究中设计和开展的主题活动有《海底世界》和《丢手绢》。在这两个主题活动中,绘画被作为一种思考和表达的方式,以及促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途径。绘画也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可视化的窗口,从儿童绘画过程中看到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从行动研究的结果来看,绘画很好地展示了儿童对外部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儿童对已有经验的反思和重构。因此,儿童绘画不需提供示范画,应该儿童经验为基础设计绘画活动,应该从儿童的思维和情感出发评价儿童绘画作品。最后结合实验研究、现实考察和行动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优化路径。首先,应当给儿童创造互动性、参与性的艺术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其次,应当开发体验性、综合性的绘画活动,在欣赏活动中丰富美感体验,以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绘画兴趣,与其他领域活动相结合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再次,应当采用自主性、启发性的指导方式,多启发少示范,引导自主探索,促进交流与创生。最后,应当采用激励性、多元性的评价方式,注重儿童的参与过程,学会欣赏儿童画,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鼓励儿童欣赏、交流和发现,在相互学习中开拓思维。

段晓晓[4](2014)在《高中生三角函数内隐学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Reber发表了文章——《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首次提出了“内隐学习”的概念,内隐学习的研究序幕由此拉开。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内隐学习才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习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中小学数学的内隐学习研究也应运而生,但多数的研究成果集中在理论研究或是教学设想上;且实证研究一般放在实验室或人工材料上;对数学内隐学习的影响因素虽有所涉及,却均不全面、不系统。所以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探讨在现实情境下高中生三角函数的内隐学习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得到的研究结论,制定出基于内隐学习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本文的研究顺序是:首先,结合内隐学习的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其次,从内隐学习、数学内隐学习、高中生三角函数学习这三个方面对当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第三,阐述高中生三角函数内隐学习的概念、特征,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建构出影响高中生三角函数内隐学习的四因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对象、学习情境和学习动机;第四,参考已有的内隐学习研究,并结合高中生三角函数的学习,编制出高中生三角函数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7.0统计调查结果;进行问卷分析,得到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的处理与解释,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第五,通过访谈法,深入探讨高中生三角函数内隐学习的影响因素,找出高中生内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基于高中生内隐学习的三角函数教学策略,给出一定的教学启示。本研究以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高中生三角函数的内隐学习上,男、女生存在显着差异;文、理科学生没有显着差异;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学生没有显着差异;高中生三角函数的内隐学习包含知识获得与知识应用过程的内隐学习;高中生三角函数的学习成绩与三角函数的内隐学习无关。从三角函数的概念、规则、问题解决学习来看,男、女生在数学概念、规则的学习上,没有显着差异,在问题解决上,虽然有差异,但是差异并不非常显着;文、理科学生均没有显着差异;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学生也均没有显着差异。第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对象、学习情境和学习动机均影响高中生三角函数的内隐学习;且各因素之间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知识获得与知识应用上的内隐学习各方面差异是不一样的,可以认为,内隐学习的影响因素分别在知识获得、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影响内隐学习,并且对两者的影响不同。在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中,男、女生在学习对象、学习情境上存在差异;文、理科学生在学习对象上存在差异;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学生在知识经验上存在差异。第三,通过访谈发现,男女生、文理科学生在对学习对象的感知上,存在了些许差异;普通班的学生更体会到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习的内隐影响。学生觉得自己感兴趣的、稍微抽象些的、老师不断重复的知识更有利于自己的内隐学习;学生认为内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学生自身方面、教师方面和课堂气氛方面。第四,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基于高中生内隐学习的三角函数教学策略:(1)引入策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有趣的学习材料,创设有利于内隐学习的问题情境进行引入;(2)组织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指导语,安排好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顺序;(3)管理策略:营造有利于内隐学习的情境;(4)行为策略:重视学生的数学活动。第五,对数学教师的教学启示:数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内隐学习的作用;重视学生的数学练习训练;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胡玉霞[5](2014)在《球箱问题解决策略的全程内隐与不同阶段外显探究及其年龄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包含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方法、程序、步骤。内隐学习策略具有内隐学习的一般特性,它具有自动化、无意识和高效性,且内隐学习策略可以人为外显转化。本研究采用改编的球箱问题来探讨学习策略在全程内隐与不同阶段外显的运用特点以及内隐学习策略随年龄变化的发展性特点。研究一进行内隐组与外显组共四组的对照实验。内隐组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告诉问题解决策略,全程内隐;外显组分为三组,在不同问题解决阶段告诉策略,进行策略人为外显。第一组在第一次问题解决前告诉策略,第二组在第二次问题解决前告诉策略,第三组在第三次问题解决前告诉策略。研究二采用同样改编的球箱问题,分别选取三年级、五年级和七年级被试,探查问题解决内隐学习策略不同年级运用的特点。本研究发现:1.改编的球箱问题形式新颖,趣味性较强,此实验材料适合考察儿童问题解决内隐学习策略的运用。2.内隐策略和外显告知的策略具有各自的优势:内隐组和外显组在问题解决的总反应时和总操作步数上组别主效应均不显着,说明内隐组与外显组策略运用效率相当,从省力来讲,由于内隐策略运用不需要意志努力或者只需要较少努力,就此点来讲本实验证明了内隐策略运用具有优势学习效应;而从最终路径期的反应时及第三阶段问题解决的反应时来看,外显组反应时都少于内隐组,表明外显组问题解决优于内隐组。3.各组问题解决阶段在反应时和操作步数上主效应显着,各组的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反应时都是显着短于第一阶段问题解决。在操作步数上,第三阶段显着少于第一阶段问题解决;从总体上看,反应时和操作步数上随着时间发展都有下降的趋势,体现出各自学习的效果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的长时功效。本研究发现无论是内隐学习策略还是外显告知的策略运用同样都存在长时功效。4.各组被试在问题解决探索后期不悔棋步数少于探索前期不悔棋数,说明被试策略的生成和运用是顿悟性的,而最终路径期是被试产生顿悟的主要时期。5.不同阶段人为告知的策略的运用效果有所不同:在问题解决前告知策略的第一组,解决问题效果最差;在第二阶段问题解决前告知策略的第二组,解决问题效果最佳,在第三阶段问题解决前告知策略的第三组解决问题效果介于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6.从年级发展来看,各年级不同问题解决阶段被试总反应时和总移动步数年级主效应不显着,进一步证明了内隐学习策略具有不受年龄影响的特点。

张海英[6](2014)在《外语教学中外显与内隐方式的探究》文中提出外语教学涉及到外显和内隐两种基本方式,二者虽然具有本质区别,但都对外语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倘若只重视两者的不同之处,而忽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只会阻碍外语教学的发展。因此,分析外显和内隐教学的区别和联系,探讨影响两者的主要因素,将有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充分发挥外显和内隐教学的各自优势,进而大大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白洁[7](2012)在《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隐学习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和测验法,通过比较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与学习优异学生(简称学优生)内隐学习差异及内隐学习与认知能力、学业成绩的关系,探讨两种不同内隐学习范式下学困生的内隐学习特点。首先,在人工语法范式和序列反应时范式两种内隐学习实验范式下比较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内隐学习差异,以探究学困生是否存在内隐学习和内隐学习的缺陷性问题。其次,探讨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来探究内隐学习的认知加工是分离还是重叠机制,为进一步去研究学习困难认知缺陷性特征对内隐学习影响作用和从内隐学习层面为改善学困生的外显学习提供依据。最后,从内隐学习与认知能力、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以探究内隐学习对于学业能力是否具有预测作用。此外,还讨论了内隐学习的性别、年龄、智力的独立性问题。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内隐学习的定义和特点来看,内隐学习对于认知加工有缺陷、智力水平正常的学习困难儿童来说可能是一种巨大的学习潜力。因此,可以从内隐层面发挥其内隐学习的优势来弥补外显学习的缺陷,提高学习困难者外显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同时为学习困难的教育评估与干预提供了一种有效思路。本文由引言、文献综述、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实验研究、总体讨论与结论、研究不足与展望这六大部分组成。研究结果发现:1.在两种实验范式下,学困生存在内隐学习且内隐学习是完整未受损。在人工语法范式下学困生内隐-外显协同方式的学习成绩最好,但学困生的外显学习和内隐-外显学习协同方式的成绩显着低于学优生;学困生在序列反应时范式下也表现出较强的内隐学习特征。2.在两种实验范式下,学困生在不同难度水平的材料中内隐学习成绩均没有显着差异。3.学困生的人工语法内隐学习与认知能力、学业成绩之间无显着相关,而内隐序列学习与加工速度有显着负相关,与学业成绩之间无显着相关。4.内隐学习不受实验范式的影响,但能够同时产生两种范式的人数不多占总人数25.4%,大多数学困生会产生人工语法内隐学习和内隐序列学习其中之一占总人数47.4%。5.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6.内隐学习、认知能力对于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力。语素意识、工作记忆及人工语法反向选择正确数能够联合预测语文成绩31.5%的变异,语素意识、工作记忆和听觉注意能联合预测数学成绩51.9%的变异。7.学困生的人工语法和序列反应时内隐学习均具有性别、年龄、智商的独立性特征。本研究结果对于学习困难研究的评估与教育干预有以下启示:1.人工语法学习范式下内隐-外显学习协同性较差可以成为评估学习困难的一种有效指标,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学习困难的内隐学习特征,提高鉴别学习困难的科学性与全面性。2.人工语法和序列反应时范式下内隐学习完整性将成为学困生的潜在学习能力和未来教育干预的方向。学困生学习较复杂的规则时内隐学习是规则知识外显化的基础,而且要给予学困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内隐学习的积累,同时能够创设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促进的教学情景对外显学习的改善是非常有效的。

杨宇宁[8](201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内隐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习包括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然而人们对内隐学习认识较晚。在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关于内隐学习理论的应用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在内隐学习相关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内隐学习方法上也缺乏一些科学指导,这也影响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归纳了内隐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内在的内隐学习动力,并和外显学习有机结合,从而改善数学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数学能力,这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具备较好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思路、方法以及内隐学习心理学理论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分析了内隐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的优势;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内隐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作了详细调查,并研究归纳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影响内隐学习的各种因素,比如:学习材料、时间、教学情境以及外显学习;第五部分针对内隐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影响内隐学习的各种因素和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一系列方法,比如:利用“做中学”、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推行有利于内隐学习的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避免内隐学习的负面效应,并辅以多个案例来予以说明;第六部分为结论:利用所研究的策略与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内隐学习、开发创造力、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第七部分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针对本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本研究能使学生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较好的实践意义,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裕琴,周雯[9](2010)在《关于优化英语单词学习方法的实验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基础英语学习有两大难点,一为词汇,二为语法。前者又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听力、阅读,还是作文,大量词汇的获得是必需的。英文单词的结构有其自身特点,利用内隐学习中的生成效应与外显学习的汉字拟音策略、构词解析策略、意义加工策略相结合,对提高中学生英文词汇的记忆效率进行初步的探究,可以使学生在有意识和无意识记忆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英语单词的记忆效率。

郑卫政[10](2010)在《内隐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存在的两种认知过程。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非常关注并强调学生有意识的外显学习,对内隐学习这种无意识的语言加工过程缺乏必要的认识。结果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从内隐学习的相关理论与研究出发,探讨了在内隐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二、试析内隐学习的长时功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内隐学习的长时功效(论文提纲范文)

(1)内隐学习理论视域下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理论依据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内隐学习理论概述
    (一)内隐学习理论的内涵
    (二)内隐学习理论的特征
    (三)内隐学习理论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优势
二、统编版小学文言文教学内容与目标审视
    (一)统编版小学文言文内容概览
    (二)统编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与要求
三、内隐学习理论视域下小学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
    (一)现状调查研究设计
    (二)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内隐学习理论与小学文言文教学相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内隐学习,培养兴趣,减轻负担
    (二)以外显促内隐,注重文言文积累与迁移
    (三)重视文言文诵读,逐步培养语感
    (四)注重隐性因素熏陶,感受人文内涵
    (五)采用多元教学评价,关注隐性素养
五、总结与讨论
    (一)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2)内隐序列学习中的渐进意识:来自习得知识的发展与遗忘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内隐学习中意识研究的发展:从二分取向到渐进取向
    1.2 问题提出
2实验1内隐序列学习进程中的习得知识的发展
    2.1 方法
        2.1.1 被试
        2.1.2 实验材料
        2.1.3 实验设计
        2.1.4 实验程序
    2.2 结果
        2.2.1 不同学习进程中以反应时为指标的知识习得的检验
        2.2.2 不同学习进程中习得的意识知识和无意识
    2.3 讨论
3 实验2内隐序列学习之后习得知识的遗忘
    3.1 方法
        3.1.1 被试
        3.1.2 材料和仪器
        3.1.3 实验设计
        3.1.4 实验程序
    3.2 结果
        3.2.1 训练阶段以反应时为指标的知识习得的检验
        3.2.2 在12组段的学习之后, 不同间隔时间下习得知识的保持
    3.3 讨论
4 总讨论
5 结论

(3)基于内隐学习的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儿童的内隐学习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儿童绘画启蒙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
        (三)学前教育改革中的诸多疑虑亟待解决
    二、概念界定
        (一)内隐学习
        (二)儿童绘画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内隐学习的相关研究
        (一)内隐学习研究的兴起
        (二)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
        (三)内隐学习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儿童内隐学习的相关研究
        (一)支持儿童内隐学习的相关理论
        (二)内隐学习与儿童发展的相关研究
    三、儿童绘画活动的相关研究
        (一)儿童绘画的发展研究
        (二)儿童绘画的心理品质研究
        (三)儿童绘画与内隐知识的关系
    四、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一)儿童内隐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受关注
        (二)儿童绘画是否与内隐学习有关有待证实
第二章 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内隐学习实验研究
    一、研究思路
    二、儿童绘画中的内隐学习实验研究
        (一)实验一:儿童绘画练习中的内隐学习研究
        (二)实验二:不同测试顺序下的内隐学习研究
        (三)实验三:不同绘画图形中的内隐学习研究
        (四)实验四:对教师绘画行为的内隐学习研究
    三、实验研究的结论与分析
        (一)儿童绘画活动中存在内隐学习现象
        (二)儿童会无意识地模仿教师的绘画行为
        (三)内隐学习具有外显学习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三章 内隐学习观照下的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现实考察
    一、研究思路
    二、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内容选择
        (一)学前儿童绘画内容的主要来源
        (二)选择绘画内容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开展方式
        (一)示范模仿仍然是绘画活动的主要环节
        (二)学前儿童绘画教学依赖示范模仿的原因
        (三)“示范”在绘画活动中的价值与弊端
    四、学期儿童绘画活动的评价方式
        (一)学前儿童绘画活动评价的现状
        (二)学前儿童绘画活动评价的主要问题
    五、基于内隐学习理论和现实的思考:学期儿童绘画活动的应然状态
        (一)创造利于儿童内隐学习的环境条件
        (二)设计有益于儿童自主学习的活动方案
        (三)教师的角色是为儿童学习指引方向
第四章 基于内隐学习理论的学前儿童绘画活动行动研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设计与活动方案的发展
        (一)行动研究设计
        (二)基于内隐学习理论的儿童绘画活动方案设计
        (三)活动方案的实施及评价反思策略
    三、儿童绘画活动的开展与修正过程
        (一)《海底世界》主题活动的实施与修正
        (二)《丢手绢》主题活动的实施与修正
    四、行动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应该以经验为基础设计绘画活动
        (二)绘画是促进知识建构的有效方式
        (三)儿童绘画不需要提供示范画
        (四)应当科学评价儿童的绘画作品
第五章 基于内隐学习的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优化路径
    一、创设互动性、参与性的艺术环境
        (一)内隐学习理论在环境创设中的体现
        (二)基于内隐学习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二、开发体验性、综合性的绘画活动
        (一)内隐学习理论在活动设计中的应用
        (二)基于内隐学习的绘画活动设计优化
    三、采用自主性、启发性的指导方式
        (一)内隐学习理论在教学指导中的意义
        (二)基于内隐学习的教师指导方式优化
    四、采用激励性、多元性的评价方式
        (一)内隐学习理论对评价方式的启示
        (二)基于内隐学习的活动评价方式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 1:实验 1-3 的主试操作流程
    附录 2:实验1和实验2的材料举例(学习阶段)
    附录 3:实验1和实验2的材料举例(内隐测试 1)
    附录 4:实验1和实验2的材料举例(内隐测试 2)
    附录 5:实验1和实验2的材料举例(外显测试)
    附录 6:实验3的材料举例(学习阶段)
    附录 7:实验3的材料举例(内隐测试 1)
    附录 8:实验3的材料举例(内隐测试 2)
    附录 9:实验3的材料举例(外显测试)
    附录 10:实验4的主试操作流程
    附录 11:实验4的材料举例(学习阶段)
    附录 12:实验4的材料举例(内隐测试 1)
    附录 13:实验4的材料举例(内隐测试 2)
    附录 14:实验4的材料举例(外显测试)
    附录 15:实验 1-4 数据记录表(利手测试)
    附录 16:实验 1-4 的数据记录表(内隐测试 1)
    附录 17:实验 1-4 的数据记录表(内隐测试 2)
    附录 18:绘画活动观察记录表
    附录 19:教师访谈提纲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4)高中生三角函数内隐学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提出
    第一节 问题提出背景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内隐学习研究综述
    第二节 数学内隐学习研究综述
    第三节 高中生三角函数学习研究综述
第三章 高中生三角函数内隐学习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第一节 高中生三角函数内隐学习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高中生三角函数内隐学习影响因素的假设
第四章 调查设计与数据分析
    第一节 调查设计
    第二节 问卷分析
    第三节 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第五章 基于高中生内隐学习的三角函数教学研究
    第一节 访谈研究
    第二节 基于高中生内隐学习的三角函数教学策略
    第三节 基于高中生三角函数内隐学习的教学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高中生三角函数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球箱问题解决策略的全程内隐与不同阶段外显探究及其年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1 问题解决及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概述
        1.1.1 问题解决
        1.1.2 问题解决策略
        1.1.3 球箱问题解决
        1.1.4 球箱问题详细介绍
    1.2 内隐学习策略的存在及其外显转化
    1.3 学习策略发展性研究概述
    1.4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
        1.4.1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2 本研究的创新
2 本研究内容与假设
    2.1 研究内容
        2.1.1 全程内隐与不同阶段外显策略的球箱问题解决探究
        2.1.2 探究问题解决内隐学习策略的发展性特点
    2.2 研究假设
        2.2.1 假设一
        2.2.2 假设二
3 研究一:问题解决策略的全程内隐与不同阶段外显过程探究
    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被试
        3.3.2 研究材料
        3.3.3 实验程序
    3.4 结果分析
        3.4.1 总反应时和总操作步数
        3.4.2 最终路径(Final Path)
        3.4.3 探索期分析
    3.5 讨论
        3.5.1 全程内隐及不同阶段外显策略的总反应时和总操作步数
        3.5.2 最终路径期全程内隐及不同阶段外显策略运用对比
        3.5.3 探索期全程内隐及不同阶段外显策略运用对比
4 研究二:球箱问题解决内隐学习策略年龄效应
    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实验被试
        4.3.2 实验材料
        4.3.3 实验程序
    4.4 结果分析
        4.4.1 总反应时、总操作步数
        4.4.2 最终路径反应时、最终路径步数和最终路径占总移动步数
        4.4.3 探索期分析
        4.4.4 片段测试
        4.4.5 再认问卷
    4.5 讨论
        4.5.1 总反应时和总操作步数
        4.5.2 最终路径
        4.5.3 探索期
        4.5.4 片段判断和策略再认问卷
5 总讨论
    5.1 内隐学习策略的存在
    5.2 内隐学习策略运用及其在不同阶段外显后策略运用特点对比
    5.3 问题解决策略生成的顿悟性
    5.4 不同年级内隐策略运用具有稳定性
6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外语教学中外显与内隐方式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外显与内隐的相关理论及国内研究
    (一) 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
    (二) 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
    (三) 国内相关研究
三、影响外显和内隐教学的因素
    (一) 学习主体的因素
    (二) 学习客体的因素
四、外语教学中外显与内隐方式的作用分析
    (一) 内隐方式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外显方式重视博闻强记和思考
    (三) 加强语法教学和学生语感的培养
五、结语

(7)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隐学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关于学习困难内隐学习的研究焦点
        1.1.1. 学习困难存在内隐学习
        1.1.2. 学习困难的内隐学习缺陷性
        1.1.3. 学习困难的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协同作用
    1.2. 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特点与内隐学习的关系
        1.2.1. 学习困难的内隐学习与注意的关系
        1.2.2. 学习困难的内隐学习与工作记忆的关系
        1.2.3. 内隐学习与加工速度的关系
    1.3. 内隐学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1.4. 学习困难内隐学习的研究范式
        1.4.1. 人工语法范式
        1.4.2. 序列反应时范式
第二章 .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4. 研究设计
        2.4.1. 研究目的
        2.4.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实验研究
    3.1. 人工语法范式(AGL)下内隐学习的实验研究
        3.1.1. 实验设计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程序
        3.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5. 讨论
    3.2. 序列反应时(SRT)范式下内隐学习的实验研究
        3.2.1. 实验设计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程序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5. 讨论
    3.3. 两种内隐学习范式下的相关研究
        3.3.1. 学困生与学优生在两种不同范式下内隐学习的特点
        3.3.2. 两种范式下的内隐学习之间的相关分析
        3.3.3. 认知能力、学业成绩与内隐学习之间的关系
        3.3.4. 讨论
第四章 . 总体讨论与结论
    4.1. 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隐学习特点
    4.2.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
    4.3. 内隐学习与认知能力、学业成绩的关系
    4.4. 内隐学习对学习困难研究中评估与教育干预的启示
    4.5. 结论
第五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初中数学教学中内隐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内隐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 内隐学习具有减少学习负担的优势
    (二) 内隐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迁移
    (三) 内隐学习学习容量极大
    (四) 内隐学习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掌握
    (五) 内隐学习具有长时功效优势
    (六) 内隐学习在获得缄默知识方面具有优势
二、内隐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内隐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二) 内隐学习在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内隐学习的因素
    (一) 学习材料对数学内隐学习的影响
    (二) 时间对内隐学习的影响
    (三) 教育情境对内隐学习的影响
    (四) 外显学习对内隐学习的影响
四、内隐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利用“做中学”促进内隐学习
    (二) 促进内隐学习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
    (三) 选择有利于内隐学习的教学法
    (四) 注意内隐学习的负面效应
五、结论
六、给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论文发表

(9)关于优化英语单词学习方法的实验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综述
二、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
    (一) 外显学习
        1.机械复述策略
        2.汉字拟音策略
        3.构词解析策略
        4.意义加工策略
        5.存在的问题
    (二) 内隐学习 (implicit learning)
三、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的单词学习方法实验过程与结果
    (一) 实验过程
    (二) 立即回忆成绩
    (三) 47小时后回忆成绩
    (四) 七天后回忆成绩
    (五) 讨论
        1.学习方式的主效应
        2.材料难度的主效应
        3.学习方式和材料难度的交互作用
        4.记忆恢复现象
    (六) 结论
四、结语

(10)内隐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内隐学习理论及优势
三、内隐学习视觉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 重视大学英语课堂内外情境的创设。
    (二) 重视英语语言的输入与输出。
    (三) 重视大学英语课堂任务的设置, 重视学习资料的选择。
    (四) 处理好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的关系。
四、结语

四、试析内隐学习的长时功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隐学习理论视域下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王琳. 西南大学, 2020(01)
  • [2]内隐序列学习中的渐进意识:来自习得知识的发展与遗忘的证据[J]. 杨海波,郭成,刘电芝. 心理科学, 2019(02)
  • [3]基于内隐学习的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研究[D]. 谢超香. 西南大学, 2016(04)
  • [4]高中生三角函数内隐学习的研究[D]. 段晓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5]球箱问题解决策略的全程内隐与不同阶段外显探究及其年龄效应[D]. 胡玉霞. 苏州大学, 2014(11)
  • [6]外语教学中外显与内隐方式的探究[J]. 张海英. 长治学院学报, 2014(01)
  • [7]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隐学习特征研究[D]. 白洁.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8]初中数学教学中内隐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D]. 杨宇宁. 西南大学, 2012(08)
  • [9]关于优化英语单词学习方法的实验探索[J]. 张裕琴,周雯.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 [10]内隐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J]. 郑卫政. 职教论坛, 2010(26)

标签:;  ;  ;  ;  

内隐学习的长期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