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伤根节水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春小麦伤根节水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一、春小麦伤根节水增产效应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慧[1](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胡昌录[2](2020)在《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区域,冬小麦作为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与养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因素。秸秆覆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旱地蓄水保墒措施,但是秸秆覆盖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田间定位试验研究:1)氮素调控对冬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2)群体管理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及其作用机制;3)群体管理、氮素运筹和播前底墒耦合作用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三个田间试验分别为:1)氮素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两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三个施氮次数(1、2和3次),试验共计6个处理;2)群体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了两个土壤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不覆盖与秸秆覆盖,每种土壤管理措施下设置高、中、低三个播种密度,同时在秸秆覆盖下的中、高播种密度下设置越冬期根修剪和越冬期冠割,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试验共计14个处理;3)底墒、氮素和群体调控耦合田间试验(2013.9-2016.6),该试验通过播前灌溉模拟三个底墒水平(自然雨养,雨养+播前灌66.7 mm,雨养+播前灌133 mm),每个底墒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3个群体调控措施(对照不处理、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共计18个处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 氮素调控对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2015-2016(7023 kg ha-1)>2013-2014(5430 kg ha-1)>2014-2015(3843 kg ha-1)>2012-2013(3464 kg ha-1)。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均没有显着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这与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有关。但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粒重。施氮量与施氮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也均没有显着影响。综合以上结果,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150 kg ha-1已经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而且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是可行的。2.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范围为2851-6981 kg ha-1,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5.3-16.2 kg ha-1 mm-1。气候年型与秸秆覆盖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丰水年,常规不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覆盖;但在干旱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秸秆覆盖与常规不覆盖相比显着提高了土壤储水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春季(返青期到拔节期)耕层土壤温度,特别是丰水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导致秸秆覆盖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常规不覆盖。另外,播种密度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与高播种密度相比,低播种密度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因此,秸秆覆盖下低播种密度(75%常规推荐量)更合适。3. 根修剪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根修剪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了7%,收获指数提高了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这种效应在低产条件优于高产条件。另外,返青期根修剪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在常规和高播种密度下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播种密度。在高、低施氮量下返青期根修剪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两个施氮量下根修剪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气候年型、播前底墒水平与返青期根修剪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低产且低、中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根修剪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前底墒水平下没有提高。另外,返青期根修剪提高了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量(16%)和表观转运率(9%),这是根修剪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根修剪是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4. 冠割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冠割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冠割处理冬小麦收获指数提高了7%,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率提高了8%,经济效益提高了15%。在低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返青期冠割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但在高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而返青期冠割处理的经济效益始终高于越冬期冠割处理。播种密度对冠割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着,但在常规播种密度下返青期冠割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常规推荐施氮量以及高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冠割冬小麦能获得更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气候年型与冠割处理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来看,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冠割是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高收益以及水分高效利用有以下三种措施:(1)在推荐施氮量下,氮肥播前一次施用,同时降低25%播种量;(2)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根修剪;(3)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冠割。上述三种措施提高冬小麦产量或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与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优化水分利用以及增加花前可溶性糖的转运有关。

吕钊彦[3](2017)在《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及品质行间差异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区,是我国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92.4%的耕地为灌溉农田,然而新疆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仅为100-200 mm,农业生产完全依赖于灌溉。近些年,新疆为了应对极端水分短缺以及因为极少降雨和大的蒸散造成的水分平衡,在小麦生产中较好的应用了滴灌技术。然而现在普遍应用的一管四行小麦的滴灌模式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以新春6号为材料,于2014、2015年在大田滴灌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滴灌模式(TR4:行管比4;TR5:行管比5;TR6:行管比6;小麦行距15 cm)对近行小麦(R1)、次远行小麦(R2)以及远行小麦(R3)产量、品质、水分利用及土壤水氮行间分布状况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春小麦产量及土壤水氮分布在三种滴灌模式间的行间差异随着滴灌带间距的增加而增大。增加滴灌带间距,不同行的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TR5和TR6远行得到的水氮的量相对于近行大幅降低,水分的亏缺,造成了远行小麦受到干旱胁迫,不利于小麦产量的形成,同时也造成了产量的行间差异。TR5和TR6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低于TR4,然而蒸散高于TR4。R2和R3的产量相对于R1减少的百分比远低于灌溉后水分增加量(RIW)。这个机制有利于在减少RIW的前提下发展较大的行管比滴灌模式。2.适当增加滴灌带间距,有利于籽粒面粉品质的提高,但也提高了小麦行间差异。滴灌对不同行小麦品质行间差异的影响主要是由P2-P6品质行间差异引起的。相对于TR4,TR5和TR6提高了新疆春小麦籽粒面粉麦谷蛋白含量和谷/醇比;同时,TR5的总蛋白含量高于TR6,且行间差异较小,说明TR5更有利于提高小麦面粉加工品质。在三种滴灌模式中,TR5和TR6有较高的GMP含量、干湿面筋含量、SDS-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由于远行降低幅度较大,特别是在在TR6下行间差异最大,因此TR5更有利于小麦面粉蛋白加工品质的提高。同时,TR5的小麦籽粒具有最小的淀粉直/支比,有利于小麦籽粒淀粉加工品的提高。因此,三种滴灌模式下,TR5的小麦品种相对于TR6具有较小的行间变异系数,因而TR5更有利于新疆春小麦籽粒品质的稳定。对不同滴灌模式下各行小麦籽粒分层分析表明,各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主要集中在第二到第六层(pearling fraction(P)2-P6)。小麦行间麦谷蛋白差异主要在P2-P7层,籽粒不同层谷/醇比表现为R1和R2显着大于R3,R1和R2差异不显着,面粉麦谷蛋白含量和谷/醇比高低反应了蛋白质加工品质。不同层的GMP含量行间变异主要在P2-P4层较大。干、湿面筋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面粉的加工品质,干、湿面筋含量在P2-P4层有较大的行间变异。沉降值行间变异主要在P3-P5层较大。通过籽粒分层分析可知,品质行间变异主要由P2-P5层品质变异引起。3.三种模式间,随着滴灌带间距的增加,春小麦源库碳氮代谢能力降低且行间差异增大。TR4的各行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最高,TR5灌浆过程中旗叶可溶性糖与蔗糖含量与TR4差异较小,TR6均低于TR4和TR5,因为远行的旗叶碳氮积累大幅下降,造成滴灌带间距越大,行间差异越大。三种滴灌模式下不同行小麦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表现为R1大于R2大于R3,且行间差异随着滴灌带间距增大而增大,且在灌浆中期行间变异大于灌浆末期,这可能跟生育前期干旱适应,缓解了远行在灌浆后期再次受到的干旱胁迫,因此行间差异逐渐缩小。更高的氮代谢酶活性有利于更多的氮素同化并向小麦籽粒转运并积累,酶活性的行间差异增大,会导致籽粒最终氮积累及品质的行间差异变大。TR4的小麦籽粒蔗糖合成酶(SS)活性高于其它两个处理,TR6的R3的SS活性较R1和R2显着降低,不利于淀粉的合成,导致行间籽粒重差异较大。TR4和TR5的小麦籽粒SSS和GBSS活性高于TR6,TR6远行小麦籽粒SSS和GBSS活性显着下降,不利于籽粒中的淀粉合成。淀粉是籽粒干重形成得重要组成部分,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的高低直接影响籽粒淀粉的含量,TR5和TR6远行淀粉合成酶活性降低幅度增大,造成籽粒淀粉合成降低,最终导致产量行间差异随着滴灌带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DMR-C)在适度干旱胁迫下提高,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下降。R2和R3适度干旱胁迫下干物质再转运量(DMR)低于R1,然而转运率(DMR-R)和DMR-C却提高了。这与R3的叶面积指数和旗叶相对含水量相对于R1降低的幅度较少有关,也与R2和R3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积累再转运对籽粒贡献率的补偿性提高有关。增强的花前积累物质的再转运量和叶面积指数保证了远行相对近行产量降幅较少。小麦营养生长阶段干旱适应(前期适度干旱)能够增强小麦对花后抗旱能力,有利于小麦保持较好的水势,保证较高的产量。4.在一管6行小麦滴灌模式下,不同品种间因为根系干重、活力以及叶面积等行间差异造成产量行间差,且产量行间差异在品种间区别较大。在一管6行小麦滴灌模式下,新春40和新春44产量行间差异较小且产量较高,其叶面积和伤流液值较大,并且均与产量呈显着相关性。而新春11和新春22行间差异较大且产量较低,其叶面积和伤流液的值较小。较高的根系干重有利于小麦对土壤水肥的吸收,进而有利于小麦产量的形成。根系干重行间差异较大,也会增加产量的行间差异。筛选在高行管比滴灌模式下,产量较高且行间差异较小的品种对新疆地区稳产增效具有积极意义。

胡昌录[4](2016)在《水、氮及群体管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干旱胁迫是制约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播前底墒、氮素水平及群体管理(修根或冠割)都能够显着影响小麦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本试验(2013.9-2014.7)在黄土高原旱农区通过小麦播前灌溉模拟不同底墒水平研究氮素水平以及修根或冠割耦合模式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土壤储水量、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高、中、低3个底墒水平,分别为:播前灌133 mm(W2);播前灌66.7 mm(W1);播前不灌水(W0),每个底墒水平下设2个氮素水平(低氮:150kg/ha;高氮:200 kg/ha),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3个群体调控措施:不处理(CK);修根(RP);冠割(F),共计18个处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在播前底墒分别为704 mm、791 mm、854 mm时,冬小麦生育期降雨量为252 mm,播前底墒水平对秸秆覆盖冬小麦苗期至越冬期茎数的影响不显着,拔节期至成熟期茎穗数随播前底墒的提高而增加,且高水平播前底墒能显着提高秸秆覆盖冬小麦拔节至成熟期茎穗数。播前底墒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以及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影响也均不显着。播前高、中水平底墒较低水平底墒显着增加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ET),同时明显降低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播前底墒对秸秆覆盖冬小麦氮肥偏生产力、氮效率(平衡法)以及氮收获指数的影响均不明显,但播前高、中、低水平底墒下冬小麦总吸氮量均大于施氮量。播前不同底墒处理对冬小麦收获后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影响不明显,高底墒处理会引起土壤硝态氮向更深层次移动。2)播前三种底墒水平下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影响不显着,低底墒水平下,减少施氮量有利于增加小麦生育后期茎穗数的趋势;中、高底墒水平下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生育后期茎穗数的趋势。播前低水平底墒处理,增加施氮量有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成熟期生物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趋势,但降低了冬小麦收获指数以及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而播前中、高水平底墒处理,增加施氮量有降低冬小麦产量和成熟期生物量的趋势,但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增加生育期耗水量、降低水分利用效率的趋势。播前三种底墒水平下,减少施氮量能显着提高冬小麦氮肥偏生产力和氮效率,也有提高冬小麦氮收获指数的趋势。不同底墒水平下施氮量对冬小麦收获后0-3 m土层储水量影响不明显。在试验降雨年型下,底墒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生物量、产量三要素、ET、WUE、氮肥偏生产力、氮效率以及氮收获指数均无明显的交互作用。3)播前三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修根处理能提高冬小麦分蘖成穗率,返青期冠割处理有降低冬小麦生育后期群体数量的趋势。播前低底墒水平下修根处理显着增加了冬小麦穗数及千粒重,最终提高了产量和收获指数;播前中、高底墒水平下修根处理通过显着提高冬小麦千粒重最终也提高了产量。同时修根处理提高了收获期0-3 m土层储水量,播前中、低底墒水平下修根处理降低了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提高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另外修根处理提高了冬小麦氮肥偏生产力及氮收获指数。然而返青期冠割处理,降低了冬小麦穗数及千粒重,最终引起冬小麦减产,冠割处理也降低了冬小麦氮肥偏生产力及氮收获指数。另外,底墒和群体调控对冬小麦千粒重有显着的交互作用,但对冬小麦穗数、穗粒数、产量、成熟期生物量、收获指数、耗水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均无显着的交互作用。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农区丰水年型下,不同播前底墒水平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均无显着影响,但播前高、中水平底墒降低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播前三种底墒水平下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群体动态、产量及收获指数影响也不明显,但显着影响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返青期修根,可提高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而返青期冠割,降低了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因此,返青期修根可能是秸秆覆盖冬小麦水肥高效利用的有效措施,不过底墒水平、氮水平及群体管理措施的综合影响还有待于在其它气候条件下进一步研究。

易燕[5](2016)在《根系修饰对旱地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生理生态机理》文中提出根系生长冗余现象是作物生态与系统进化领域中的基础科学问题。根系大小及构型对旱地小麦生长、水分利用、生物量分配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前期研究对该现象做了初步探索,但“控根”方法较为单一,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根冠调控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以作物生长冗余理论为基础,以容器控水试验为基本方法,采用不同根系修饰方式,开展如下探索。试验研究于2013年-2015年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以不同根系大小的旱地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包括大根系的古老六倍体品种和尚头(HST)和小根系的现代六倍体品种陇春8275(LC8275),开展盆栽实验和管栽试验,通过设计不同空间构型、不同程度断根和不同方向断根(垂直断根和水平断根)的方法对根系进行修饰,测定小麦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主要指标变化及根源信号特征,揭示根系修饰条件下旱地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特征及根冠调控机理,主要得出如下结果:1.不同根系空间构型对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2013年以LC8275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容器(平底圆盆、常规塑料盆和PVC管)土培试验(各容器内的土壤干重保持一致)方法对小麦根系生长空间进行调控,诱导出横向生长、均衡生长和纵向生长三种根系生长空间构型,水分处理分为充分供水和根系分区交替供水两种方式。结果发现,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纵向生长组的产量为8.29 g/pot,显着低于横向生长组18.21 g/pot和均衡生长组19.77 g/pot;全生育期耗水量在横向生长组中最高,达到20.31 kg/pot,均衡生长组为17.23 kg/pot,纵向生长组最低,仅为9.37 kg/pot;籽粒产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在三种根系生长构型中分别为0.89 g/kg、1.14 g/kg、0.89 g/kg,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而地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横向生长组中为2.83 g/kg,显着低于均衡生长组4.16 g/kg和纵向生长组4.30 g/kg。进一步地,根系分区交替供水的试验结果与充分供水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均未诱导出根源信号。因此,在根系空间均衡构型条件下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表现出“高产节水”的潜力。2.重度断根对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2014年以LC827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试验方法进行断根处理,水分处理分为充分供水、中度干旱胁迫和根系分区交替供水三种方式。结果发现断根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产量为17.10 g/pot,显着低于对照23.65 g/pot,但是在水分胁迫条件和根系分区交替供水条件下,断根后的产量分别为11.37 g/pot和9.03g/pot,与对照组产量14.95 g/pot和9.72 g/pot相比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在根系分区交替供水条件下,产量与对照组的差值(0.72 g/pot)显着低于充分供水(6.55 g/pot)和中度干旱胁迫(3.58 g/pot)。断根后,籽粒产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在充分供水、中度干旱胁迫和根系分区交替供水条件下分别为1.07 g/kg、0.91 g/kg和0.97 g/kg,与同类对照组的1.14 g/kg、1.10 g/kg和0.95 g/kg相比没有显着差异。地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在三种水分处理下,断根组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比较断根对叶片ABA和ZR含量的影响发现,只有在根系分区供水条件下断根显着增加了叶片ABA并降低了ZR含量。结果表明,根系分区交替供水可诱导根源信号产生,在断根条件下可以通过根源信号调控来缓解干旱胁迫对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3.垂直断根(轻度断根)对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2015年以大根系品种HST和小根系品种LC827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试验方法,在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不同程度垂直断根(轻度断根),水分处理分为充分供水和中度干旱胁迫两种方式。结果发现,无论是在充分供水还是水分胁迫下,单侧断根没有显着改变HST的产量,双侧断根会显着降低充分供水条件下HST的产量;无论是在充分供水还是水分胁迫下,断根都没有显着降低LC8275的产量。并且断根基本没有显着改变HST和LC8275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地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从根系冗余角度来看,旱地小麦在横向生长方向存在一定程度的根系冗余,并且根系冗余大小与基因型和水分状况有关。4.水平断根(轻度断根)对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2015年以大根系品种HST和小根系品种LC8275为试验材料,采用PVC管土培方法,在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水平断根(轻度断根),水分处理为充分供水和中度干旱胁迫两种方式。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产量(9.77 g/pot),水平断根会显着降低充分供水条件下HST的产量(7.78 g/pot和8.37 g/pot),但是断根在中度干旱胁迫下HST的产量(5.13 g/pot和5.77 g/pot),与对照组产量(5.30 g/pot)相比没有显着变化。在充分供水条件下,LC8275的产量在对照组为7.75 g/pot,在拔节期断根组和孕穗期断根组分别为7.09 g/pot和7.66 g/pot,三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在中度干旱胁迫下,结果与充分供水的基本一致。此外,水平断根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会降低HST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从1.70 g/kg分别降低为1.53 g/kg和1.53 g/kg,孕穗期水平断根,相比对照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1.68 g/kg),增加了中度干旱胁迫下HST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1.83g/kg)。无论是充分供水还是水分胁迫下,水平断根均没有显着改变LC8275的水分利用效率。从根系冗余角度来看,旱地小麦在纵向生长方向存在一定程度的根系冗余,并且根系冗余大小与基因型和可利用土壤水分有关。5.断根对小麦根源信号持续作用的土壤水分阈值范围调控2015年以LC827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方法进行逐渐干旱试验。结果表明,断根后,LC8275的非水力根源信号(non-hydraulic root-sourced signal,n HRS)土壤水分阈值区间由71.88-47.89%土壤田间持水量(Field water capacity,FWC)拓宽到77.80-46.59%FWC,说明断根后LC8275能够更早感知水分亏缺,对干旱及时作出反应。比较断根对小麦致死叶水势的影响,断根并未显着改变LC8275的致死叶水势(P=0.131),但是相比对照组-2.19 MPa,断根使小麦的致死叶水势降低到-2.70 MPa,说明断根后,小麦趋于增强小麦对干旱的忍耐能力。6.不同断根方式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具有时空特异性和品种差异性对根系生物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根系生物量与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断根程度、方式和时期对根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时空特异性,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断根方式在程度和量上的不同引起的。比较单侧断根和双侧断根的结果,可以明显发现,即使是在断根程度相近的情况下,双侧断根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更大。另外,大根系品种HST对断根的响应更加敏感。根系修饰通过改变春小麦根系构型和大小来调节其生长和产量形成,其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异性和基因型特异性。综合2014年和2015年的盆栽试验结果可以发现,断根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更易造成小麦产量下降,而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产量几乎没有影响。因此,所谓根系冗余,更多地发生在干旱胁迫下,而充分供水条件下的冗余现象并不显着。从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看,大根系品种是存在冗余现象的,而且根系冗余同时存在于横向生长方向和纵向生长方向。

虎净[6](2015)在《北疆地区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及耗水特征》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干旱区滴灌春小麦的各生育期养分吸收规律及耗水规律,为小麦滴灌施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方法:田间小区试验设于2013年至2014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供试土壤质地为中壤土,以新春6号为供试材料。2013年试验设置氮磷钾三因素大田试验(施纯氮0、210、300、390 kg/hm2,P2O5 0、60、120 kg/hm2,K2O 0、45、90 kg/hm2),其中N 300 kg/hm2处理有三种不同的施肥方式(氮肥前置,中期施氮,氮肥后移)。2014年试验设两因素裂区试验主区分为漫灌和滴灌两种灌溉方式,副区设三个灌溉水平,分别设为W1,W2,W3(3000,5250,7500 m3/hm2)。通过取样测定地上部干物质及养分积累量,测定土壤含水量、根系指标等研究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耗水规律及增产机理。结果:(1)本试验最高产量为7529 kg/hm2,此产量下春小麦地上部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307 kg/hm2、60 kg/hm2、350 kg/hm2。氮肥、磷肥、钾肥肥量利用率分别为46.63%、17.05%、58.62%。(2)滴灌春小麦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吸收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氮磷钾养分吸收出现高峰期为出苗后26-57天,即拔节期到抽穗期,这段时期N、P、K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量66%-79%、62%-69%、66%-70%。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N、P、K养分吸收量增加,吸收速率和最大吸收速率增大,快速吸收起始时间提前,快速吸收持续时间延长。氮肥快速吸收起始时间最早,钾肥次之,磷肥最晚,氮磷钾快速吸收持续时间分别为24d,26d,21d。(3)滴灌成熟期氮,磷,钾积累量分别高出漫灌7%,9%,2%,随灌水量的增加,养分向营养器官特别是茎的分配比例增大,过大时降低了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滴灌方式下在籽粒中氮,磷,钾积累量分别高出漫灌4.66-5.37%,3.81-4.63%,1.02-1.59%,茎的钾素积累低了4.19-4.72%。(4)小麦产量随着氮肥水平增加而增加,但超过最佳量反而对产量有抑制作用。施氮量对小麦穗粒数,穗数,千粒重均有影响,但对穗数影响最显着。在本试验施肥范围内磷钾肥主要影响穗数产生差异,进而影响产量。氮磷钾肥滴灌施入,对作物的产量都有增产效益,不同肥料的增产作用强度为氮肥>磷肥>钾肥。(5)滴灌春小麦全生育期适宜耗水量为548.17 mm,漫灌耗水量较滴灌高出3.92-14.06 mm,拔节期和抽穗期为小麦需水关键时期。耗水规律为抽穗期>拔节期>扬花期>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苗期,各生育期耗水耗水模系数为7.53%,15.3%,22.11%,9.83%,15.53%,17.45%,8.96%,3.28%。(6)滴灌春小麦根长高于漫灌处理,且滴灌带远行处理高于近行处理。各处理水分适宜时根长达最长,干旱或者过度灌溉均抑制根系生长。不同灌水模式下滴灌处理平均直径低于漫灌处理,且随着灌水量降低,根直径越小。干旱胁迫较过度灌溉有利于植物扩大吸收面积,但适宜水分时根系吸收面积最大。(7)施肥量低于319 kg/hm2,灌溉量低于5587 m3/hm2时为春小麦水肥正效应区间,水肥极值(N=319kg/hm2,WD=5587 m3/hm2)产量最高,再增加投入量,则会产生负效益。水肥两个因素都呈报酬递减规律,且单位投入量增产效应下降程度:氮肥>灌溉量。N>268 kg/hm2,WD>4440 m3/hm2为肥料增产效应大于水分增产效应,反之则为水分增产效应大于肥料增产效应。结论:(1)氮磷钾养分吸收出现高峰期为出苗后26-57天,即拔节期到抽穗期。氮肥快速吸收起始时间最早,钾肥次之,磷肥最晚。不同肥料的增产作用强度为氮肥>磷肥>钾肥。滴灌成熟期氮,磷,钾积累量分别高出漫灌7%,9%,2%,随灌水量的增加,养分向营养器官特别是茎的分配比例增大,过大时降低了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滴灌方式下在籽粒中氮,磷,钾积累量分别高出漫灌4.66-5.37%,3.81-4.63%,1.02-1.59%,茎的钾素积累低了4.19-4.72%。(2)滴灌春小麦全生育期适宜耗水量为548.17 mm,滴灌耗水量高出漫灌3.92-14.06 mm,拔节期和抽穗期为小麦需水关键时期。耗水规律为抽穗期>拔节期>扬花期>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苗期。(3)施肥量低于319 kg/hm2,灌溉量低于5587 m3/hm2时为春小麦水肥正效应区间。水肥两个因素都呈报酬递减规律,且单位投入量增产效应下降程度:氮肥>灌溉,N>268 kg/hm2,WD>4440 m3/hm2为肥料增产效应大于水分增产效应,反之则为水分增产效应大于肥料增产效应。

方燕,徐炳成,谷艳杰,刘倩倩,李凤民[7](2015)在《密度和修剪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和不同时期根修剪对黄土旱塬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系时空分布、土壤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供试材料为该地区广泛种植的冬小麦品种长武135。试验设定4个密度处理:SR1、SR2、SR3和SR4,分别为180、225、280和340株/m2,其中SR2为常规密度;以及4个根修剪处理:CK(不剪根处理)、W(越冬期根修剪)、S(返青期根修剪)和B(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期、孕穗期和花期根系总干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根修剪处理显着降低了各生育期冬小麦根系总干重,不同处理间排序为CK>W>S>B。种植密度和根修剪对冬小麦根系总长度的影响与根系总干重类似,各处理间根系总干重和根系总长度的差异主要来自于0—20 cm表土层。冬小麦表土层(0—20 cm)中的根干重密度(DRWD)和根长密度(RLD)都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根修剪降低了返青期、孕穗期和花期冬小麦DRWD和RLD在0—20 cm表土层中的分布,但增加了花期60—100 cm深土层中的DRWD和RLD。整个生育期土壤水分消耗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而根修剪显着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显着提高。根修剪处理显着增加了冬小麦的产量,且W处理的产量最高,同时根修剪也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由此可见,越冬期根修剪(W)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冬小麦产量。考虑到经济效益,建议旱地雨养农业区在较高的密度下进行越冬期根修剪处理,从而达到生产上高产高效的目的。

姜净卫[8](2014)在《春播区雨养条件下杂交谷子高产节水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农业水资源短缺也成为世界粮食产量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谷子杂交种是近年来谷子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性进展,利用谷子杂交种优势,结合地膜覆盖这一项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发展节水高产型农业,加强水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成为必然选择。本文以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8号、张杂谷10号及常规谷子8311六种谷子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张家口宣化试验站,从品种、合理的种植密度、节水栽培措施三个方面对谷子杂交种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杂交谷子生理生态方面的大田试验研究。由张家口市农科院研制成功的张杂谷系列品种较常规谷子均具有增产作用,从中筛选增产效果最明显,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耗水量较低的张杂谷3号在大田中采用露地平种、平膜播种、无膜沟植、垄膜沟植四种种植方式进行地膜覆盖试验。试验的每个处理均重复3次,试验结果表明:(1)在6种谷子品种中,张杂谷系列品种产量高于常规谷子,其中以张杂谷3号的产量最高,较常规谷子增产25.67%,张杂谷8号次之较常规谷子增产23.85%,张杂谷10号较常规谷子增产17.03%。张杂谷系列品种的光合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也较常规谷子高,张杂谷3号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也显着高于其他谷子品种。其中,较常规谷子高20.52%,较张杂谷8号高8.48%。张杂谷品种高水分利用效率不是通过降低耗水量来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而是通过较高的生物量和产量来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由此可见,张杂谷3号是高产高耗水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种。(2)张杂谷3号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不同,低密度张杂谷3号分蘖数显着高于高密度张杂谷3号。在春播区和夏播区播种密度有显着差异,春播区以密度为150000~225000株/hm2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3)地膜覆盖节水措施可提高张杂谷生长发育前期的地表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垄膜沟植较露地平种耕层土壤温度可提高0.83℃,土壤含水量提高1.29%,而平膜播种方式较露地平种温度可提高1.25℃,土壤含水量提高1.42%。(4)地膜覆盖节水措施提高了张杂谷的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使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强。4种地膜覆盖处理中,平播及沟植条件下的张杂谷较不覆盖地膜下的平播和沟植的张杂谷叶片水势提高0.16Mpa和0.09Mpa、叶片光合速率提高10.87%和15.69%、蒸腾速率提高8.5%和15.95%、气孔导度提高0.0092mol·m-2.s-1和0.0284mol·m-2·s-1.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l3.80%和1.80%。(5)地膜覆盖节水措施可促进张杂谷生长发育,提高张杂谷的株高,尤其是在张杂谷生长发育的前期。且增加张杂谷的分蘖数及单位面积上的人穗数,显着增加张杂谷干物质量的积累。(6)地膜覆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张杂谷受干旱胁迫的程度,使得地膜覆盖的张杂谷水势较不覆盖地膜高,平膜播种较露地平种水势提高0.16Mp,垄膜沟植较无膜沟植水势提高0.09Mp。地膜覆盖措施下的张杂谷叶片生长也较旺盛,叶绿索相对含量(SPAD值)较不覆盖地膜种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7)地膜覆盖措施显着提高了张杂谷的籽粒产量,平膜播种和垄膜沟植较露地平种和无膜沟植均增产,平膜播种较露地平种增产13.25%,较无膜沟植增产12.85%,垄膜沟植处理较露地平种增产7.02%,较无膜沟植增产6.64%。且提高了张杂谷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说明:(1)张杂谷系列品种为高产、高水效、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种,,推广前景广阔,其中以张杂谷3号为最优品种。(2)地膜覆盖节水措施提高了地表温度及湿度、改善了植株水分状态、使叶片的光合等生理活动维持较高水平、植株水分利用效率提升,从而促进了籽粒产量的显着提高;(3)平播条件下覆盖地膜措施的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更加明显。利用J谷子杂交种优势,结合地膜覆盖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可显着增加谷子的产量,且达到节水的的。

曹慧,张兴涛[9](2014)在《果园节水保水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发展保水技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现状,通过论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简要概括了节水灌溉理论、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果园节水、保水技术措施,并提出了果树节水灌溉的研究方向,以加快传统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转变。

方燕[10](2010)在《密度和根修剪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小麦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新品种的培育和不断改进的田间管理。在水资源不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两个同等重要的目标。本文采取盆栽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黄土旱塬区冬小麦品种长武135为实验材料,探讨冬小麦播种密度和人工干扰根系大小对同化产物生成、分配、籽粒产量形成以及对土壤水分消耗的影响,从而为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寻找新的科学途径。本研究共设置两个实验:实验1:(1) 2006/07设置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盆栽试验设置四个处理:(1)常规密度不剪根(LN: 12株/盆,直径28cm×高50 cm);(2)常规密度剪根(LP);(3)高密度不剪根(HN:15株/盆,密度提高约25%);(4)高密度剪根( HP);设置两个水分处理,湿润水分处理(WW):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干旱胁迫处理(MD):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60%;根修剪(距主茎两侧3cm处,垂直下切13cm)于返青期进行(3月2日),垂直剪根量4042%。(2)田间试验设置四个处理:(1)常规密度不剪根(LN: 225株m-2);(2)常规密度剪根(LP);(3)高密度不剪根(HN: 280株m-2);(4)高密度剪根( HP),密度提高约25%。根修剪(距主茎两侧3cm处,垂直下切13cm)于返青期进行(3月15日),垂直剪根量4042%。实验2:2007/08―2008/09设置大田试验。实验设置三个密度:SR1 (225株m-2:当地常规密度);SR2 (280株m-2);SR3 (340株m-2),平均密度增长约25%;两个根修剪处理:W (越冬期根修剪:11月15日);S (返青期根修剪3月15日);不剪根处理作为对照(CK)。两个时期根修剪处理的切根量均为404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密度和根修剪对产量的影响。盆栽试验中,水分亏缺引起产量降低。湿润条件下,密度增加产量显着增加。常规密度条件下,根修剪处理对产量没有显着影响,但高密度条件下产量增加显着。田间试验表明,在干旱年份,提高密度降低产量;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年份,提高密度进行根修剪处理后可以显着增加产量,这与盆栽结果一致。2.密度和根修剪对水分利用的影响。盆栽试验表明,两个水分条件下,密度增加提高耗水量;根修剪处理显着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实验2中,冬期剪根处理显着减少了冬后-返青前的土壤耗水量,返青期根修剪则显着减少了返青期-成熟期的土壤水分消耗,其土壤耗水量显着低于其它两个处理,因此返青期根修剪的水分利用率为最高。3.密度和根修剪处理对冬小麦根系生物量的影响。实验1证明,提高密度显着增加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根修剪处理对小麦根系和根冠比的影响效果与此相反。田间试验表明,提高密度显着提高花期时各个土层根系生物量,但根修剪显着减少表层40cm以上根系生物量,并且其80-120m土层的根量和根系分配比例显着增加。4.密度和根修剪处理对冬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实验2表明,密度越高,叶面积指数越高。但在降水量较少的2008年,密度对叶面积指数(LAI)没有影响,单位面积总分蘖数(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随密度的增加而线性增长,有效分蘖数(成穗数)不受密度影响,而单株分蘖则随密度的提高而降低。两个时期根修剪处理均增加了叶面积指数,降低了总分蘖数和单株分蘖,但对有效分蘖没有影响。5.密度和根修剪对气体交换的影响。盆栽试验发现,密度增加和干旱胁迫处理显着降低冬小麦光合速率和光合活性,但根修剪显着提高旗叶光合能力。实验2表明,随密度增加,旗叶光合速率(Pn)和光合活性下降,根呼吸速率提高(Rr),根系效率(Pn:Rr)显着降低。与此相反,两个时期根修剪处理均显着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并降低了根呼吸速率,因此有较高的根系效率。由此可见,根系的减少提高旗叶的光合能力,同时降低了根系耗碳量,将更多的光合产物用于产量建成。6.采用简化的de Wit替代系列法阐明了冬小麦密度和根修剪对冬小麦竞争能力的关系。在实验1中,混播条件下不剪根小麦的相对产量均大于1,而根修剪小麦相对产量均小于1。常规密度在湿润条件下,相对总产量为1.06,显着高于1.00,说明与根修剪小麦相比,不剪根植株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另外在水分条件较好时,不剪根和根修剪处理在常规密度条件下混播可以显着增加产量。7.在大田条件下阐明了密度和根修剪对N、P利用的影响。随密度的增加,叶片中的N含量和P含量均呈显着下降趋势。两个时期的根修剪处理增加叶片氮磷元素的含量。由此可见,根修剪冬小麦拥有较高的光合速率也与其叶片中较高的N、P含量有关。8.实验2指出,孕穗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转移随密度增加而显着增加。两个时期根修剪处理孕穗后干物质的积累显着高于不剪根处理。孕穗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建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根修剪植株产量的提高可能与其较高的孕穗后干物质积累相关。本研究表明,在黄土旱塬区达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情况下,提高密度和根修剪处理可以增加籽粒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密度后,产量的增加来源于单位面积穗数和谷粒数的增加;而根修剪处理减少了冬小麦生育前期的耗水量,将更多的水分用于花后灌浆,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同时根修剪处理减少了无效分蘖,优化冠层结构,并提高了光合速率和根系效率,减少了无益的根系碳损耗,增加了孕穗后干物质积累,最终提高产量。但在严重干旱年份,提高密度后增加了对冬小麦个体间土壤水分的竞争,最终引起产量降低。因此在该类地区通过提高密度和根修剪处理达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高是有希望的。

二、春小麦伤根节水增产效应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小麦伤根节水增产效应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2.2 文献综述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一般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4.1.2 数据变化特征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5.1.3 本章研究框架
    5.2 研究设计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5.2.2 基本模型设定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2)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秸秆覆盖小麦产量效应
        1.2.2 秸秆覆盖土壤水分效应
        1.2.3 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效应
        1.2.4 群体调控小麦产量效应
        1.2.5 氮素调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2.6 底墒水对小麦的影响
        1.2.7 水氮及冠层调控交互效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1(氮素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2 试验2(群体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3 试验3(底墒、氮素运筹和群体调控耦合试验)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第三章 氮肥调控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形成、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1 结果
        3.1.1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3.1.2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
        3.1.3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粒重动态
        3.1.4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3.2 讨论与小结
        3.2.1 施氮量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2.2 施氮次数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收获指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结果
        4.1.1 土壤水热特征
        4.1.2 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变化
        4.1.3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1.4 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4.2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根修剪可提高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
    5.1 结果
        5.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5.1.2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5.1.3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1.4 根修剪对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5.2 讨论与小结
        5.2.1 根修剪及其与播种密度、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旱地秸秆覆盖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2 根修剪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花前茎秆可溶性糖转运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影响
第六章 冠割与密度、底墒及氮素交互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6.1 结果
        6.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6.1.2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6.1.3 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表观转运
        6.1.4 经济效益
    6.2 讨论与小结
        6.2.1 冠割处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6.2.2 冠割与播种密度、施氮量、播前底墒及气候年型的交互作用
        6.2.3 冠割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今后的研究设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及品质行间差异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灌溉研究进展
    2 滴灌节水的理论依据
        2.1 根系的吸收补偿能力
        2.2 保持光合速率,降低腾速率
        2.3 根系的信号调节
        2.4 提高养分吸收
        2.5 降低土壤蒸发,减少深层渗漏
        2.6 作物全生育期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差异和缺水消除后的“补偿作用”
    3 水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4 水分对小麦生理代谢的影响
    5 水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6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 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新疆春小麦土壤水氮分布及行间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体积含水量
        2.2 土壤水分增加量
        2.3 土壤尿素氮含量
        2.4 产量、作物蒸散和水分利用效率
        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6 经济效益
        2.7 不同土层灌水增加量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2.8 产量三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新疆春小麦籽粒品质特性及行间差异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面粉蛋白品质
        2.2 面粉淀粉品质
        2.3 籽粒分层蛋白品质
    3 讨论
        3.1 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春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3.2 滴灌对春小麦籽粒蛋白品质空间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新疆春小麦行间源库碳氮代谢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旗叶相对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
        2.2 旗叶叶面积和比叶重
        2.3 旗叶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2.4 旗叶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
        2.5 旗叶糖氮代谢相关酶活性
        2.6 籽粒蔗糖含量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
        2.7 籽粒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
        2.8 籽粒游离态淀粉合成酶(SSS)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
        2.9 籽粒蛋白质含量
        2.10 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
        2.11 籽粒淀粉合成酶编码基因表达
        2.12 植株氮素积累、分配与利用率
        2.13 小麦干物质积累量
        2.14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2.15 籽粒干物质积累量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行间差异对一管6行滴灌模式的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2.2 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2.3 根系干重
        2.4 伤流液量
        2.5 产量及其形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6 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三种滴灌模式对不同行小麦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1.2 三种滴灌模式对不同行小麦品质的影响
        1.3 滴灌对籽粒品质空间分布的影响
        1.4 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行间差异在一管6行滴灌模式下的响应
    2 结论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 今后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研究论文
致谢

(4)水、氮及群体管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底墒水对冬小麦的影响
        1.2.2 氮素调控对小麦的影响
        1.2.3 群体调控效应
    1.3 小结
第二章 不同底墒水平下秸秆覆盖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1.4 数据计算
    2.2 结果
        2.2.1 冬小麦生育期的群体动态变化
        2.2.2 试验期间土壤储水量的变化
        2.2.3 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2.2.4 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不同底墒水平和氮肥用量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计算
    3.2 结果
        3.2.1 冬小麦生育期的群体动态变化
        3.2.2 试验期间土壤储水量的变化
        3.2.3 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3.2.4 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底墒水平和作物管理措施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数据计算
    4.2 结果
        4.2.1 冬小麦生育期的群体动态变化
        4.2.2 试验期间土壤储水量的变化
        4.2.3 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4.2.4 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
    4.3 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根系修饰对旱地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生理生态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Abbreviations)
第一章 前言
    1.1 作物生长冗余研究进展
        1.1.1 生长冗余的概念
        1.1.2 作物生长冗余产生的生态学机制
        1.1.3 合理降低生长冗余可增加作物产量
    1.2 干旱半干旱区作物根系冗余研究进展
        1.2.1 旱地小麦存在根系冗余
        1.2.2 特定类型根更易出现生长冗余
        1.2.3 优化根系空间构型以降低根系冗余
    1.3 旱地小麦的理想根系构型
    1.4 断根对小麦根源信号调控的影响
    1.5 立项依据
第二章 不同根系构型对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不同根系构型对小麦各时期根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以及根冠比的影响
        2.3.2 不同根系构型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3.3 不同根系构型对小麦生长参数的影响
        2.3.4 不同根系构型对小麦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2.3.5 不同根系构型对小麦各生长指标维持率的影响
        2.3.6 不同根系构型对小麦叶片ABA和ZR含量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断根对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断根对小麦各时期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以及根冠比的影响
        3.3.2 断根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3 断根对小麦生长参数的影响
        3.3.4 断根对小麦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3.5 断根对小麦各生长指标维持率的影响
        3.3.6 断根对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3.3.7 断根对小麦气孔导度的影响
        3.3.8 断根对小麦蒸腾速率的影响
        3.3.9 断根对小麦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10 断根对叶片ABA和ZR含量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垂直断根对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垂直断根对小麦根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
        4.3.2 垂直断根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3.3 垂直断根对小麦生长参数的影响
        4.3.4 垂直断根对小麦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4.3.5 垂直断根对小麦各指标维持率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水平断根对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水平断根对小麦根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
        5.3.2 水平断根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3.3 水平断根对小麦生长参数的影响
        5.3.4 水平断根对小麦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5.3.5 水平断根对小麦各生长指标维持率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断根对小麦根源信号调控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2 数据统计与分析
    6.3 结果
        6.3.1 逐渐干旱过程中各临界点出现的时间
        6.3.2 各临界点对应的土壤含水量
        6.3.3 气孔导度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6.3.4 干旱时间与气孔导度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关系
        6.3.5 气孔导度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根信号土壤水分阈值区间
        6.3.6 叶水势与干旱时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6.3.7 气孔导度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叶水势的关系
        6.3.8 断根对小麦致死叶水势的影响
    6.4 讨论
第七章 根系大小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2 数据分析
    7.3 结果
        7.3.1 断根程度与根系大小的相关性分析
        7.3.2 根系大小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7.3.3 根系大小与耗水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7.3.4 耗水量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7.3.5 根系大小与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7.4 讨论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北疆地区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及耗水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滴灌在新疆应用概况
        1.2.2 施肥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1.2.3 施肥量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2.4 施氮策略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1.2.5 施氮策略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1.2.6 滴灌春小麦耗水规律
        1.2.7 灌溉方式及灌溉量对春小麦根系的影响
        1.2.8 水肥耦合对春小麦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预期目标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2.2 施氮策略对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4 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2.3 滴灌春小麦耗水规律
        2.3.1 试验地概况
        2.3.2 试验设计
        2.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4 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2.4 灌溉对春小麦根系影响
        2.4.1 试验地概况
        2.4.2 试验设计
        2.4.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4 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第三章 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及施肥对产量的影响
    3.1 施氮对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3.1.1 施氮对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影响
        3.1.2 施氮对滴灌春小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影响
        3.1.3 施氮对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特征参数影响
        3.1.4 结论
    3.2 施磷对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3.2.1 施磷对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影响
        3.2.2 施磷对滴灌春小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影响
        3.2.3 施磷对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特征参数影响
        3.2.4 结论
    3.3 施钾对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3.3.1 施钾对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影响
        3.3.2 施钾对滴灌春小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影响
        3.3.3 施钾对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特征参数影响
        3.3.4 结论
    3.4 施氮策略对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3.4.1 施氮策略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影响
        3.4.2 施氮策略对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影响
        3.4.3 施氮策略对滴灌春小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影响
        3.4.4 结论
    3.5 讨论
        3.5.1 施肥提高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量,并促进养分提前吸收
        3.5.2 滴灌春小麦的养分效率高
        3.5.3 滴灌春小麦明显增加作物产量
第四章 灌溉方式对春小麦耗水规律,养分吸收及产量影响
    4.1 春小麦滴灌与漫灌耗水规律
    4.2 春小麦滴灌与漫灌养分吸收的差异
        4.2.1 春小麦滴灌与漫灌养氮素吸收的差异
        4.2.2 春小麦滴灌与漫灌养磷素吸收的差异
        4.2.3 春小麦滴灌与漫灌养钾素吸收的差异
    4.3 春小麦滴灌与漫灌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差异
    4.4 结论与讨论
        4.4.1 春小麦滴灌耗水优于漫灌
        4.4.2 滴灌比漫灌利于春小麦养分吸收
        4.4.3 滴灌比漫灌利于春小麦产量形成
第五章 灌溉对春小麦根系影响
    5.1 灌溉对春小麦根冠比的影响
    5.2 灌溉对春小麦根系形态的影响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小麦滴灌的水肥耦合效应
    6.1 水分因子与春小麦产量关系
    6.2 氮肥与滴灌春小麦产量关系
    6.3 水氮因子与滴灌春小麦产量关系
    6.4 水氮因子边际效应
    6.5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7.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密度和修剪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1.2采样与测定
        1.2.1土壤含水量测定
        1.2.2根系形态指标测定
        1.2.3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1.3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种植密度和根修剪对根系总干重及干重密度垂直分布的影响
    2.2种植密度和根修剪对根系总长度及根长密度垂直分布的影响
    2.3种植密度和根修剪对土壤水分消耗的影响
    2.4种植密度和根修剪对产量、产量性状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讨论

(8)春播区雨养条件下杂交谷子高产节水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杂交谷子的研究现状
        1.2.2 谷子及杂交谷子耗水规律研究现状
        1.2.3 谷子及杂交谷子水分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4 现阶段谷子抗旱性研究及节水技术研究现状
        1.2.5 谷子及杂交谷子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机理的研究
2 研究内容与材料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品种试验
        2.1.2 密度试验
        2.1.3 地膜覆盖试验
    2.2 技术路线图
    2.3 张家口市农科院宣化试验站概况
    2.4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设计
    2.5 测定内容和方法
        2.5.1 生物量测定
        2.5.2 土壤含水量测定
        2.5.3 耗水量计算
        2.5.4 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2.5.5 叶绿素含量(SPAD值)测定
        2.5.6 水势测定
        2.5.7 产量测定
        2.5.8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2.5.9 气象参数及地温测定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谷子品种之间的比较研究
        3.1.1 不同品种的谷子农艺性状
        3.1.2 不同谷子品种的耗水量
        3.1.3 不同品种的谷子光合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3.1.4 不同品种的谷子产量差异
        3.1.5 不同品种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3.2 不同的种植密度对张杂谷3号产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2.1 不同种植密度对张杂谷3号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种植密度对张杂谷3号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不同地膜覆盖措施对张杂谷3号的影响
        3.3.1 不同覆膜措施对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3.3.2 不同覆膜措施对气孔导度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3.3.4 各生理特性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分析
    3.4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地温和土壤含水量影响
        3.4.1 对地温的影响
        3.4.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下土壤含水量差异
        3.4.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
    3.5 不同覆盖措施对张杂谷水势和叶绿索含量(SPAD值)的影响
        3.5.1 不同覆盖种植措施对张杂谷水势的影响
        3.5.2 不同覆盖种植措施对叶绿索含量(SPAD值)的影响
    3.6 不同地膜覆盖措施对张杂谷产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相关分析
        3.6.1 不同地膜覆盖措施对张杂谷产量的影响
        3.6.2 不同地膜覆盖措施下张杂谷产量及相关分析
        3.6.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张杂谷与与常规谷子比较
    4.2 不同种植密度对张杂谷3号的影响
    4.3 地膜覆盖措施下张杂谷的光合特性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4.4 地膜覆盖措施下张杂谷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
    4.5 地膜覆盖措施下张杂谷的叶片水势和叶绿素含量
    4.6 地膜覆盖措施下张杂谷的生物量、产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果园节水保水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非充分灌溉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1.1国外非充分灌溉研究状况
    1.2国内非充分灌溉研究状况
2非充分灌溉的几种模式
    2.1局部灌溉
    2.2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
    2.3调亏灌溉
3果园节水灌溉方式
    3.1沟灌
    3.2滴灌
    3.3喷灌和微喷灌
    3.4膜上和膜下灌溉
    3.5渗灌
    3.6穴灌
    3.7蓄水坑灌法
4果园保水技术
    4.1果园覆盖
    4.2果园生草
    4.3化学制剂
5结论

(10)密度和根修剪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前言
    1 密度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密度对地上、地下部的影响
        1.2 密度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1.3 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1.4 密度对小麦产量性状和农艺指标的影响
    2 群体生产和竞争的关系
        2.1 竞争的定义及其分类
        2.2 竞争能力与光和养分的关系
        2.3 竞争能力与根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的关系
        2.4 地上和地下竞争的重要性
    3 小麦根系研究进展
        3.1 小麦根系形态、性状研究
        3.2 土壤水分对小麦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3.3 土壤水分对小麦根冠平衡的影响
        3.4 土壤水分对小麦根系分布的影响
        3.5 土壤水分对小麦根呼吸的影响
    4 根修剪的理论依据及其应用于作物的研究现状
        4.1 理想株型理论
        4.2 生长冗余理论
        4.3 根修剪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两个种植密度下根修剪对冬小麦光合、根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引言
    一、盆栽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设计
        1.2 采样和测定
    二、大田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的自然条件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采样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2.2 对根系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2.3 对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2.4 对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两个种植密度下根修剪对冬小麦荧光特性、竞争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引言
    一、盆栽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设计
        1.2 采样和测定
    二、大田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的自然条件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采样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荧光特性 E TR 、ΦPS Ⅱ、qP 和N PQ 的影响
        2.2 对竞争能力的影响
        2.3 对不同时期耗水量的影响
        2.4 对不同土层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密度和不同时期根修剪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叶片N、P 含量和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的自然条件
        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1.3 采样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叶面积指数( L A I) 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2.2 对叶片N、P 含量的影响
        2.3 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2.4 对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密度和不同时期根修剪对冬小麦干物质转移、分配、根呼吸及产量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的自然条件
        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1.3 采样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光合速率和根呼吸的影响
        2.2 对孕穗期和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的影响
        2.3 对干物质积累、转移和重新分配的影响
        2.4 对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春小麦伤根节水增产效应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D]. 胡昌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及品质行间差异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D]. 吕钊彦.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4]水、氮及群体管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D]. 胡昌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5]根系修饰对旱地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生理生态机理[D]. 易燕. 兰州大学, 2016(08)
  • [6]北疆地区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及耗水特征[D]. 虎净. 石河子大学, 2015(01)
  • [7]密度和修剪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J]. 方燕,徐炳成,谷艳杰,刘倩倩,李凤民. 生态学报, 2015(06)
  • [8]春播区雨养条件下杂交谷子高产节水栽培技术研究[D]. 姜净卫.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9]果园节水保水技术研究进展[J]. 曹慧,张兴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01)
  • [10]密度和根修剪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方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05)

标签:;  ;  ;  ;  ;  

春小麦伤根节水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