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口服液中防腐剂抗菌防腐效果的测定

药用口服液中防腐剂抗菌防腐效果的测定

一、药品口服液中防腐剂抗菌防腐效力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焕娟,桑卡娜,周冰,杨绒娟,潘贵珍,周德刚[1](2022)在《双葛止泻口服液抑菌剂用量筛选与抑菌效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抑菌效力研究确定了双葛止泻口服液中抑菌剂的合理添加量。根据《中国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要求,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为试验菌株,建立双葛止泻口服液抑菌效力检查方法,对不同苯甲酸钠含量的双葛止泻口服液进行抑菌效力测定,筛选出供试品中抑菌剂合理添加量。结果表明,0.3%的苯甲酸钠对微生物生长繁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为最低有效剂量。因此,0.3%的苯甲酸钠可作为双葛止泻口服液的抑菌剂用量。

孙立霞,申向荣,赵晓霞,张永文[2](2021)在《中药口服制剂中辅料应用的常见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药口服制剂处方中由于研究不充分,往往导致辅料应用不合理的问题,可能会对其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在儿童用制剂中因辅料导致的或与辅料相关的药品问题较为明显。本文从丸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等剂型及儿童用中药口服制剂出发,对辅料应用常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介绍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及分析,以期为中药制剂研究、质量标准建立及辅料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张静,罗跃华,陈希,王杰,刘绪平[3](2020)在《鲜竹沥抑菌效力研究及其抑菌剂使用情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鲜竹沥的抑菌效力及其抑菌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抑菌体系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能力。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对8批次鲜竹沥的抑菌效果进行考察,评价产品是否满足抑菌要求;并使用自建的方法对样品中添加的抑菌剂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抑菌剂添加种类和用量的合理性。结果:1批鲜竹沥达不到《中国药典》中口服制剂的抑菌效力判断标准,其余批次均通过抑菌效力挑战实验;抑菌剂种类及使用浓度均在《中国药典》要求范围内,1批次使用山梨酸,浓度为0.23%;7批次使用苯甲酸,浓度介于0.10%~0.30%之间。结论:鲜竹沥中添加的抑菌剂种类和用量还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建议生产企业结合制剂的活性成分、pH以及包装容器等因素,选择合适有效的抑菌剂种类,并依据抑菌效力实验确定抑菌剂的合理添加量。

张巧梅[4](2020)在《芩蓝口服液的制备及其通过IL-17通路抗鸡毒支原体感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又称为鸡毒霉形体,可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该病感染率较高,可导致肉鸡增重和种鸡的产蛋量下降,还会降低种蛋的孵化率,增加雏鸡的淘汰率,且易与大肠杆菌、新城疫等混合感染,增加病死率,使养禽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发治疗MG感染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根据中兽医理论和辩证施治原则进行中药组方,并通过前期处方筛选确定将黄芩、板蓝根、甘草、百部、紫菀五种中草药制成复方口服液(命名为芩蓝口服液),发挥清热解毒、抑菌消炎、润肺止咳的功效。本研究拟对芩蓝口服液的提取工艺、醇沉工艺、水沉工艺、以及成型工艺进行全面的优化,同时在确定药物疗效的基础上进行其抗MG感染的信号机制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在提取工艺中,将黄芩苷含量和固体得率作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L9(34)正交试验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芩蓝口服液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固定在95℃,用20倍量的水将处方中的各成分煎煮两次,每次1 h。收集两次的煎煮液,将其70℃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05~1.15之间。在醇沉工艺中,将黄芩苷含量和固体得率作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L9(34)正交试验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醇沉工艺为:将煎煮液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70℃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0,醇沉浓度为70%,醇沉15 h,去除沉淀,回收多余的乙醇。水沉工艺中,将溶液的澄明度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水沉工艺为:将回收乙醇后的提取液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70℃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0,加水量至总量的50%,水沉48 h。在制剂成型试验中,对溶液的pH值、防腐剂进行考察,最终筛选为药液pH在4.0~5.5之间,添加0.02%的尼泊金甲酯作为防腐剂。(2)将80只生长状态良好的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药物组、MG感染组、芩蓝口服液治疗组。将雏鸡饲喂到7日龄,将MG感染组与芩蓝口服液治疗组的每只鸡左侧气囊注射菌液浓度为1×109 CCU/m L的MG培养液0.2 m L,空白对照组与药物组注射0.2 m L的生理盐水。感染后第3天,给予药物组与芩蓝口服液治疗组混水饲喂芩蓝口服液,连续给药7 d,早晚各一次。结束给药后,剖检采出胸腺。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雏鸡在感染MG后,胸腺小叶明显萎缩,小叶之间的间隔增大,皮质、髓质之间界限不清晰,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稀疏,上皮细胞有脱落现象。相比于MG感染组,芩蓝口服液治疗组的病理学变化都有所改善,而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几乎无差异,说明芩蓝口服液对雏鸡不会造成损伤,却可以减轻MG感染引起的病理损伤。基于IL-17通路的芩蓝口服液对MG感染的作用研究,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G感染组胸腺中IL-17C、MMP1、CXCL1的m RNA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从IL-17A、IL-17B、IL-17F、CXCL2、AP-1、NF-kB、CIKS、GM-CSF的m RNA表达水平可以看出,MG感染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芩蓝口服液治疗组与MG感染组相比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从C/EBPb、MMP3的m RNA表达水平来看,MG感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芩蓝口服液治疗组与MG感染组也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值得注意的是MUC5AC的m RNA表达水平,MG感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芩蓝口服液治疗组与MG感染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说明芩蓝口服液能够下调MG引起的雏鸡胸腺IL-17A、IL-17B、IL-17F、CXCL2、AP-1、NF-kB、CIKS、GM-CSF、C/EBPb、MMP3、MUC5AC m RNA的表达。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G感染组雏鸡胸腺中CXCL1、CXCL2、MMP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提高(P<0.05),MUC5AC蛋白表达水平极显着提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药物组雏鸡胸腺中CXCL1、CXCL2、MMP1、MUC5AC的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芩蓝口服液治疗组与MG感染组相比,胸腺中CXCL1、CXCL2、MMP1、MUC5AC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说明芩蓝口服液能够抑制MG感染造成的CXCL1、CXCL2、MMP1、MUC5AC蛋白的过表达。综上,本研究优化芩蓝口服液提取、醇沉、水沉、成型一系列工艺,并且证明芩蓝口服液可以通过抑制IL-17通路的相关因子发挥抗雏鸡MG感染的作用。

宋璐琳[5](2019)在《一种子宫灌注剂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制剂是一种用于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子宫灌注剂,具有很好的疗效。本研究对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以便确定制剂最佳制备工艺并建立其定性和定量质量控制标准,为其新兽药申报提供基础方法学研究理论及试验数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制剂提取效果的因素进行优选,并对其浓缩方式、澄清工艺及成型工艺进行研究,以筛选出制剂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对制剂处方药材淫羊藿、苦参、益母草、地榆和肿节风进行薄层色谱研究,得出最佳薄层定性鉴别方法;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主要有效成分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研究,通过进行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对制剂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1)优选出制剂最佳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药材,加入12倍量水浸泡1.5h,煎煮提取3次,每次煎煮提取1.5h,第一次煎煮时需补加吸水量,将提取液合并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液比1:1,加入1%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达0.08%,使其混合均匀,静置过夜后,混合液以4500r/min离心30min,离心液加水定容至1000mL,加入1g山梨酸钾,并调节其pH为4.5~6.0,灌装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即得。(2)建立了处方中淫羊藿、苦参、益母草、地榆和肿节风的薄层鉴别方法,结果显示各药材色谱图清晰,斑点圆整,展开距离适中,分离度较好,且各阴性对照没有干扰。(3)建立了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3批中试样品中淫羊藿苷含量,初步确定制剂中淫羊藿苷含量限度为0.40mg/mL。(4)因时间关系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只进行了3个月考察,制剂各项指标变化不大,制剂在三个月内稳定。结论:本研究优选得到的制备工艺路线比较稳定且重现性较好,可用于工业化大生产;建立的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样品在3个月内质量保持稳定。

董蒨蒨[6](2019)在《芩芪口服液的工艺研究与质量标准建立》文中指出目的:研发芩芪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建立芩芪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考察芩芪口服液的稳定性。方法:本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对芩芪口服液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以黄芩苷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优化芩芪口服液的提取工艺;通过对芩芪口服液的生药浓度、醇沉浓度和静置时间进行考察,优化芩芪口服液的纯化工艺;通过微生物限度试验确定芩芪口服液的防腐工艺;通过对性状,黄芩、黄芪、板蓝根、连翘、丹参药材的薄层鉴别,相对密度,pH,装量及黄芩苷含量的考察,建立芩芪口服液的质量标准;通过稳定性试验,确定芩芪口服液的有效期。结果:芩芪口服液的工艺优化与质量标准建立结果如下:1.确定芩芪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水与药材重量比10﹕1的比例浸泡药材1.5h后煎煮2次,1.5 h/次,合并水提液过滤并浓缩使生药浓度达到1.5 g·mL-1,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4℃放置12 h后过滤,回收乙醇,用去离子水调节生药浓度为1g·mL-1,4℃放置48 h后过滤,滤液中加苯甲酸钠使其浓度达3‰,灌封。2.根据对芩芪口服液的颜色、状态的观察,确定芩芪口服液的性状为深红褐色液体,有少量沉淀,气清香,味甜,微苦;芩芪口服液的制剂检查结果得出芩芪口服液相对密度不低于1.01;pH在4.6左右;装量不少于标识装量(250 mL)的97%。3.TLC结果显示黄芩、黄芪、板蓝根、连翘、丹参的色谱图清晰,样品色谱图中所显斑点的位置和颜色(或荧光)与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图的斑点一致,阴性对照位置处没有干扰。结果符合《中国兽药典》(2015年二部)中TLC项的要求,表明此方法适用于芩芪口服液的薄层鉴别。4.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黄芩苷的含量在0.1531μg1.225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6%,RSD为1.29%(n=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均不超过2%。结果符合《中国兽药典》(2015年二部)中HPLC项的规定,表明此方法适用于芩芪口服液的含量测定。5.芩芪口服液在加速稳定性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中各项检测结果稳定,可将保质期暂定为两年。结论:本实验室成功制备了芩芪口服液,经优化后的工艺方法简便、稳定可行、成本较低,能够作为芩芪口服液工业化生产的制备工艺;成功建立了芩芪口服液的质量标准,TLC鉴别方法与HPLC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来控制芩芪口服液的质量。本实验为后续芩芪口服液的药理学、毒理学、临床及扩大临床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小妹[7](2019)在《参膝口服液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参膝口服液,全方由人参、川牛膝、黄芪、枸杞、大枣5味药配伍组成。具大补元气、培元固本、强身健体等功效,专用于治疗体虚、卫阳不足等人群。本课题基于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与长期的实践经验,基于用药、吸收奏效、便于携带等优点,制成口服液体制剂,并对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以确保制剂工艺条件可靠、合理、科学,产品稳定、质量可控、用药安全有效。首先对方中总多糖的醇沉及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均匀设计分析,得最佳条件为:醇含量为80%、放置24 h、加8 mL0.2%蒽酮-硫酸试液、沸水浴(100℃)中加热20 min。并对方中主药人参提出一测多评(QAMS)的质量评定方法,以期为后续人参及含人参的方药研究提供有益借鉴。结合到工艺研究,根据全方各药味理化及药效学性质,以水为提取溶剂,以人参皂苷Rb1、Rb2、Rc、Rd、Re、Rg1、杯苋甾酮、总多糖及干膏率为测定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结合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CRITIC)混合加权法既主观又客观地赋予各项指标权重系数。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的参数;得最佳提取参数为:浸泡2 h,补足饮片吸水量,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80 min。验证实验结果证明合理、稳定,重复性好。浓缩方式为避免成分高温损失,定为减压。通过比较原液、滤布过滤、离心、活性炭吸附、壳聚糖沉淀等4种纯化方式,综合考察定为离心纯化法,均匀设计实验分析出水提液浓缩至生药:药液(1:4),离心转速为5000 r/min,离心50 min,再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pH对液体制剂内在成分的稳定性及溶解度影响较大,分析出pH稳定范围为5.0-6.0,溶液稳定,较为澄明。对样品配液、检验、灌装、流通蒸汽灭菌,包装,即得。初步建立了参膝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成品进行有关的检查,均符合药典规定,建立了本品中人参、黄芪、川牛膝、枸杞的薄层色谱鉴别标准;HPLC法建立了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测定方法,结合到实际生产条件,考虑到成分损失,进行限量规定;并对整个生产链进行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结果有绝大部分的物质存在并连续转移,整个环节较为稳定。

杨逸[8](2018)在《五倍子口服液的制备及其对小鼠分泌性腹泻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五倍子富含鞣质,具有“涩肠止泻”的功效,常用兽用五倍子制剂主要为五倍子散和大黄五倍子散,二者均用于水生动物疾病。本研究针对五倍子的“涩肠止泻”功效,以五倍子鞣质提取物作为原料药物,制备口服溶液,研究其对小鼠分泌性腹泻的药理活性,为将其开发为抗腹泻中兽药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五倍子口服液的制备用水提法提取药液、纯化、冷冻干燥后得到五倍子鞣质提取物粉末,并对其进行了鞣质含量测定。五倍子口服液由上述提取物粉末和筛选后的适量辅料制成,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加速、长期稳定性试验测定鞣质含量及溶液pH。结果表明,五倍子提取物中鞣质含量为47.75%;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每100mL五倍子口服液最优配方为:五倍子鞣质提取物15g,苯甲酸0.25g,尼泊金乙酯0.05g,焦亚硫酸钠0.2g,蔗糖4g,加纯化水至100mL。制备方法为:将纯化水煮沸除氧,放冷备用;15g五倍子鞣质提取物溶于上述纯化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加入辅料,定容即可。最终药液颜色为棕黄色,色泽澄明,鞣质含量应不低于60 mg/mL,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期间药物pH与最初药物pH(3.3±0.1)相差保持在0.2个单位以内,于40±2℃和25±2℃条件下分别存放6个月和12个月后,符合最初设定标准。2.五倍子口服液体内外抑菌活性研究测定五倍子口服液对不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其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评价其体外抑菌作用;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五倍子口服液对4种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17mg/mL和2.34mg/mL,MBC均为9.38mg/mL。ICR雄性小鼠(18-22g)分为6组,每组21只,试验前3天每天固定时间灌服药液,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洛哌丁胺)、五倍子口服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第3天给药后,腹腔注射感染LD50量大肠杆菌(CVCC3749,O101),于16 h后确定动物死亡数量,每组随机选取未死亡小鼠5只,采样。剩余试验鼠继续灌药观察至第7天,采样。测定小鼠肝、脾及肠道脏器指数,7天体重变化情况、肠道菌群、结肠病理学变化及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等指标,评价五倍子口服液体内抗大肠杆菌感染作用,记录总存活率(不包括处死小鼠)。体内抗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药物组存活率(除去处死数量)均高于50%,说明五倍子口服液对于大肠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其中脏器指数结果表明,高剂量组肠道分泌物减少量相较于模型组差异显着(P<0.01),且效果与洛哌丁胺相当(P>0.05)。五倍子口服液组各剂量组的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中高剂量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略高于空白组,说明五倍子口服液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对于促炎因子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P<0.01或P<0.05),而对抗炎因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1或P<0.05),说明五倍子口服液具有一定抗炎作用。此外,在肠道菌群紊乱的情况下,五倍子对于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1或P<0.05)。结肠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GOS对大肠杆菌感染所致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性结构变化有一定的抵抗力,且能改善大肠杆菌感染所致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性结构变化。3.五倍子口服液对小鼠分泌性腹泻模型的效果观察ICR雄性小鼠(18-22g)分为6组,每组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模型组,五倍子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药物组),阳性对照组(洛哌丁胺)均在灌胃30min后建立小鼠蓖麻油腹泻模型,评价五倍子口服液对腹泻抑制作用和肠道分泌及推进的影响。腹泻抑制、肠道积液分泌和肠推进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对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肠道积液分泌增加和肠推进速度加快均具有显着抑制作用(P<0.01或P<0.05),且药物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五倍子口服液在治疗由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肠道积液分泌增加和肠推进速度加快上与洛哌丁胺具有疗效相当。本研究制备的五倍子口服液质量和稳定性符合要求,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抑菌活性,其体内抑菌作用主要表现为抗炎、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益生菌生长、调节肠道菌群、缓解和改善结肠病理变化等,对由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肠道积液分泌增加和肠推进速度与洛哌丁胺的疗效相当。

崔绮嫦[9](2016)在《芳香食用植物精油抗菌活性及其在中药健康饮品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许多芳香食用植物精油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具有高安全性、低毒副性等优点,但其易挥发性、溶解性差和气味大,限制了其应用于食品体系中,改善植物精油的挥发性和水溶性、掩盖其气味,是植物精油作为天然防腐保鲜剂在食品领域中工业化应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筛选12种食用植物精油对食品常见腐败微生物的抗菌活性,联合复配增效,以溶媒、乳化、包埋等稀释载体来改善植物精油的水相溶解性能,探究稀释载体对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的影响,评价其质量及稳定性,并探究植物精油在中药健康饮品中的应用,为食用植物精油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比较12种芳香食用植物精油(牛至、百里香、肉桂、山苍子、丁香、迷迭香、茴香、茶树、桉叶、香柠檬、香紫苏、鼠尾草)对模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黄曲霉、桔青霉、酿酒酵母)的液相抗菌效果,结果表明,模式菌对植物精油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特别是枯草芽孢杆菌对精油抗菌敏感性最强;综合抑菌效果最好的是牛至和百里香精油,浓度达到250μL/L时表现出广谱的抗菌性,而肉桂精油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抗真菌活性。采用棋盘稀释法进一步研究精油间的协同效应,牛至-百里香复配时表现出显着相加效果。2、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牛至油和百里香油、肉桂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酚类和萜烯类化合物,分别是香芹酚、百里香酚、反式肉桂醛,是植物精油中最具有抗菌活性的成分。3、以无水乙醇、1,2-丙二醇、丙三醇为溶媒剂,改善植物精油的水溶性及水相抗菌活性,发现无水乙醇为溶剂时虽能有效地提高植物精油的水溶性,但从整体抗菌效果来看,1,2-丙二醇为溶剂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植物精油抗菌活性。4、以Tween80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牛至-百里香复合物(1:1)为油相构建拟三元相图,制备微乳液,其外观为淡黄色、澄清透明的液体。当Km=3:1时,微乳区域的面积最大(29.55%),最小可稀释比为9:1,其对应的S/O为6.76:1;测定三个微乳液配方的粒径分布、多分散指数(PDI)、粘度、zeta电位,其中配方F3的粒径最小(13.0+0.6nm),PDI值最低(0.231+0.020),zeta电位适宜(-22.23±0.24mV),且具有良好的耐盐、耐酸碱、耐糖、耐贮藏性;而与无水乙醇作溶剂相比,配方F2的抗菌活性大大减弱。5、以p-环糊精为壁材、牛至-百里香复合物(1:1)为芯材制备植物精油微胶囊,外观为白色疏松状粉末,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大部分微胶囊产品为表面光滑、致密的方块状晶体,颗粒大小不一且多裂纹,具有该植物精油特有的气味,柔和而不刺鼻,回收率为79.8%,包埋率高达86%,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植物精油在包埋前后的成分变化,发现包埋过程对精油成分的影响不大;在100℃热水中,最大溶解度仅为2.5g/L,溶解性能差;在28℃和80℃储藏条件下,微胶囊里植物精油的保留率仍达83%以上,降低了植物精油的挥发性;而与无水乙醇作溶剂相比,其抗菌活性也大大减弱。6、探究了植物精油在中药健康饮品中的应用。以无水乙醇作溶剂制备植物精油复合物溶液(牛至:百里香=1:1),在室温30℃下,0.05%植物精油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菌落总数在试验5d内保持在103CFU/mL范围内浮动,霉菌经处理1d后符合食品工业用浓缩果蔬汁(浆)微生物限量标准。在冷藏4℃下,0.025%植物精油(1,2-丙二醇作溶剂)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试验60d内,基本达到食品工业用浓缩果蔬汁(浆)微生物限量标准。通过感官评价和理化性质分析,发现植物精油对浓缩液感官指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气味和口感方面,达到显着性差异,0.025%植物精油添加量是感官可接受水平,该添加量下对浓缩液氨基态氮、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甚少。

王银环,张文婷,王征南,相露婷,李珏[10](2016)在《健儿消食口服液中抑菌剂及抑菌效力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考察全国评价性抽验的35家企业220批市售健儿消食口服液中抑菌剂的使用情况,探索抑菌剂种类、浓度、货架期、pH值等不同因素对抑菌剂抑菌效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酸度计对全国抽验的220批健儿消食口服液的pH值进行检测;采用HPLC-UV对220批健儿消食口服液中山梨酸钾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以乙腈-0.02 mol·L-1乙酸铵(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1 m L·min-1。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ⅧD抑菌剂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和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进行抑菌效力测定。结果 35家企业220批健儿消食口服液的pH值均为3.54.7。91.43%(32/35)的企业使用的抑菌剂种类与标准一致,2.86%(1/35)的企业更改抑菌剂种类,5.71%(2/35)的企业添加其他种类抑菌剂。17.14%(6/35)的企业使用的山梨酸钾含量为0.60.7 mg·m L-1,42.86%(15/35)使用的山梨酸钾含量为0.50.6 mg·m L-1,8.57%(3/35)使用的山梨酸钾含量<0.3 mg·m L-1,其中2.86%(1/35)未使用山梨酸钾,14.28%(5/35)使用的山梨酸钾含量>0.7 mg·m L-1,其中2.86%(1/35)使用的山梨酸钾含量高达2.3 mg·m L-1。抑菌剂浓度和pH值2个因素对抑菌效力的影响较大,而货架期对抑菌效力的影响不大。结论健儿消食口服液中抑菌剂的使用种类和浓度存在违规现象,使该产品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抑菌剂浓度一定时,pH值越低,抑菌效力越强;pH值一定时,抑菌剂浓度越高,抑菌效力越强,且抑菌效力对pH值的依赖性强于对一定范围内抑菌剂浓度的依赖性。

二、药品口服液中防腐剂抗菌防腐效力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品口服液中防腐剂抗菌防腐效力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双葛止泻口服液抑菌剂用量筛选与抑菌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仪器
        1.1.2 培养基及稀释液
        1.1.3 菌种
        1.1.4 试药
    1.2 试验方法
        1.2.1 菌液的制备
        1.2.2 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研究
        1.2.2.1 供试液的制备
        1.2.2.2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法(薄膜过滤法)
        1.2.3 抑菌效力测定方法
        1.2.3.1 供试品制备
        1.2.3.2 供试品接种
        1.2.3.3 存活菌数测定
        1.2.3.4 抑菌效力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
    2.2 抑菌效力测定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3.1 抑菌剂用量筛选方法选择的依据
    3.2 抑菌剂用量筛选的重要性
    3.3 结论

(2)中药口服制剂中辅料应用的常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丸剂中蜂蜜应用的合理性
    1.1 缓释作用
    1.2 药辅合一
2 颗粒剂中辅料应用的合理性
    2.1 辅料对溶化性的影响
        2.1.1 含蔗糖颗粒
        2.1.2 无蔗糖颗粒
    2.2 辅料对吸湿性的影响
    2.3 影响辅料种类及用量选择的其他因素
3 口服液体制剂中防腐剂、增溶剂应用的合理性
    3.1 防腐剂种类及用量
        3.1.1 必要性
        3.1.2 用量
    3.2 增溶剂种类及用量
4 辅料在儿童用中药口服制剂中的特殊要求
    4.1 安全性问题
    4.2 儿童与成人制剂中辅料种类及用量的不同
    4.3 矫味剂应用的合理性
        4.3.1 种类
        4.3.2 稳定性
        4.3.3 用量
5 结语

(3)鲜竹沥抑菌效力研究及其抑菌剂使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和试药
    1.1 仪器
    1.2 试剂与培养基
    1.3 实验菌种
2 方法与结果
    2.1 防腐体系抑菌效力测定
        2.1.1 菌悬液制备
        2.1.2 方法适用性试验
        2.1.3 防腐效力考察
    2.2 抑菌剂种类及含量测定
    2.3 样品p H的测定
3 讨论
    3.1 样品的防腐体系的安全有效性
    3.2 防腐剂种类和浓度选择合理性

(4)芩蓝口服液的制备及其通过IL-17通路抗鸡毒支原体感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鸡毒支原体(MG)
        1.1.1 MG研究进展
        1.1.2 MG感染的防治措施
    1.2 芩蓝口服液及其味药研究概况
        1.2.1 芩蓝口服液研究概况
        1.2.2 黄芩
        1.2.3 板蓝根
        1.2.4 甘草
        1.2.5 紫菀
        1.2.6 百部
    1.3 白介素17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药材
        2.1.2 标准品及对照药材
        2.1.3 菌株、试验动物
        2.1.4 主要仪器
        2.1.5 主要试剂
    2.2 提取工艺研究
        2.2.1 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2.2.2 提取条件的选择
    2.3 醇沉工艺研究
        2.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2.3.2 醇沉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2.3.3 三批样品醇沉工艺优选放大试验
    2.4 水沉工艺研究
        2.4.1 水沉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2.4.2 三批样品水沉工艺优选放大试验
    2.5 成型工艺研究
        2.5.1 药液pH的考察
        2.5.2 防腐剂的考察
    2.6 小试试验
    2.7 芩蓝口服液的质量评价
        2.7.1 检查
        2.7.2 鉴别
        2.7.3 芩蓝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2.8 稳定性研究
        2.8.1 加速试验
        2.8.2 长期试验
    2.9 基于IL-17通路芩蓝口服液抗鸡毒支原体感染作用研究
        2.9.1 MG的培养及活力鉴定
        2.9.2 试验分组
        2.9.3 病理切片与HE染色
        2.9.4 胸腺中IL-17通路相关因子mRNA水平的检测
        2.9.5 胸腺中CXCL1、CXCL2、MUC5AC、MMP1含量检测
    2.10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提取工艺研究结果
        3.1.1 黄芩单提、混提方式筛选
        3.1.2 单因素试验设计
        3.1.3 正交试验
        3.1.4 三批样品提取工艺优选放大试验
    3.2 醇沉工艺研究结果
        3.2.1 单因素试验设计
        3.2.2 醇沉正交试验
        3.2.3 三批样品醇沉工艺优选放大试验
    3.3 水沉工艺研究结果
        3.3.1 水沉正交试验
        3.3.2 三批样品水沉工艺优选放大试验
    3.4 成型工艺研究结果
        3.4.1 药液pH的考察
        3.4.2 防腐剂的考察
    3.5 小试试验
    3.6 芩蓝口服液的质量评价
        3.6.1 检查
        3.6.2 鉴别
        3.6.3 黄芩苷含量测定
    3.7 稳定性研究
        3.7.1 加速试验
        3.7.2 长期试验
    3.8 基于IL-17通路对芩蓝口服液抗MG感染的研究
        3.8.1 病理学观察结果
        3.8.2 胸腺中IL-17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3.8.3 胸腺中CXCL1、CXCL2、MUC5AC、MMP1的ELISA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芩蓝口服液工艺探索
    4.2 提取条件的考察
        4.2.1 黄芩单提与混提工艺的选择
        4.2.2 料液比的考察
        4.2.3 提取时间的考察
    4.3 醇沉工艺的考察
    4.4 成型工艺的考察
    4.5 人工构建MG感染模型
    4.6 芩蓝口服液对MG感染雏鸡胸腺的干预作用
    4.7 基于IL-17通路探讨芩蓝口服液抗鸡毒支原体感染作用机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一种子宫灌注剂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母猪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1.1.1 定义
        1.1.2 发病原因
        1.1.3 危害
        1.1.4 治疗方法
    1.2 中药在子宫内膜炎中应用
    1.3 处方中各药材研究进展
        1.3.1 淫羊藿研究进展
        1.3.2 苦参研究进展
        1.3.3 益母草研究进展
        1.3.4 地榆研究进展
        1.3.5 肿节风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一种子宫灌注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材料
        2.1.1 仪器
        2.1.2 试药
    2.2 方法
        2.2.1 原料药材鉴定
        2.2.2 提取工艺研究
        2.2.3 浓缩工艺研究
        2.2.4 澄清工艺研究
        2.2.5 成型工艺研究
        2.2.6 中试研究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原料药材鉴定结果
        2.3.2 提取工艺研究结果
        2.3.3 浓缩工艺研究结果
        2.3.4 澄清工艺研究结果
        2.3.5 成型工艺研究结果
        2.3.6 中试研究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一种子宫灌注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3.1 材料
        3.1.1 试药
        3.1.2 仪器
    3.2 方法
        3.2.1 原料药材质量标准
        3.2.2 薄层鉴别
        3.2.3 含量测定
        3.2.4 检查
        3.2.5 初步稳定性试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薄层鉴别结果
        3.3.2 含量测定结果
        3.3.3 检查结果
        3.3.4 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
        3.3.5 质量标准草案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芩芪口服液的工艺研究与质量标准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文献综述
    1 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1.1 病因
        1.2 EMCV的研究进展
        1.3 中药治疗VMC
    2 处方中单味中药的研究进展
        2.1 黄芩
        2.1.1 化学成分研究
        2.1.2 药理作用研究
        2.2 黄芪
        2.2.1 化学成分研究
        2.2.2 药理作用研究
        2.3 板蓝根
        2.3.1 化学成分研究
        2.3.2 药理作用研究
        2.4 连翘
        2.4.1 化学成分研究
        2.4.2 药理作用研究
        2.5 丹参
        2.5.1 化学成分研究
        2.5.2 药理作用研究
        2.6 蒲公英
        2.6.1 化学成分研究
        2.6.2 药理作用研究
    3 口服液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
        3.1 口服液的制备工艺
        3.1.1 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3.1.2 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3.2 口服液质量控制的研究
        3.2.1 显微鉴定法
        3.2.2 UV
        3.2.3 IR
        3.2.4 TLC
        3.2.5 HPLC
        3.2.6 GC
        3.2.7 HPCE
前言
试验部分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主要试剂及材料
        1.2 主要试验设备
    2 试验方法
        2.1 芩芪口服液的工艺
        2.1.1 吸水率的考察
        2.1.2 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2.1.3 芩芪口服液提取工艺的考察
        2.1.4 芩芪口服液醇沉工艺的考察
        2.1.5 芩芪口服液的水沉工艺
        2.1.6 芩芪口服液的防腐工艺
        2.2 芩芪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建立
        2.2.1 性状
        2.2.2 黄芩薄层方法研究
        2.2.3 黄芪薄层方法研究
        2.2.4 板蓝根薄层方法研究
        2.2.5 连翘薄层方法研究
        2.2.6 丹参薄层方法研究
        2.2.7 相对密度
        2.2.8 pH
        2.2.9 装量
        2.2.10 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2.3 芩芪口服液的稳定性试验
        2.3.1 加速稳定性试验
        2.3.2 长期稳定性试验
    3.结果与分析
        3.1 芩芪口服液工艺考察结果
        3.1.1 吸水率的结果
        3.1.2 提取工艺的优化结果
        3.1.3 醇沉工艺的优化结果
        3.1.4 水沉工艺的优化结果
        3.1.5 防腐工艺的结果
        3.2 芩芪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建立
        3.2.1 性状
        3.2.2 薄层色谱鉴别
        3.2.3 检查
        3.2.4 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结果
        3.2.5 质量标准草案
        3.3 稳定性研究
        3.3.1 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
        3.3.2 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4.讨论
        4.1 芩芪口服液的工艺研究
        4.2 芩芪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建立
    5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附件

(7)参膝口服液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立题依据
        1.1 免疫力低下疾病及诱发病论述
        1.2 免疫性疾病的中医防治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组方研究
        2.1 组方来源及组成
        2.2 组方分析
        2.3 组方药味药效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第一章 制备工艺研究
    1 剂型选择
    2 服用量设计
    3 工艺路线设计
        3.1 工艺路线
        3.2 工艺技术路线拟定图
    4 提取工艺研究
        4.1 仪器与试药
        4.2 总多糖的测定
        4.3 人参皂苷的一测多评(QAMS)研究
        4.4 水提工艺研究
        4.5 小结与讨论
    5 浓缩、纯化工艺研究
        5.1 浓缩方式考察
        5.2 纯化工艺的研究
        5.3 浓缩相对密度考察
        5.4 小结与讨论
    6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6.1 pH对溶液稳定性研究
        6.2 防腐及灭菌考察
        6.3 直接接触包装材料选择
        6.4 小结与讨论
    7 最终处方
    8 工艺技术路线图
    9 中试研究
        9.1 材料及设备
        9.2 中试研究结果
第二章 质量标准研究
    1 本品来源
    2 性状
    3 实验仪器与试药
        3.1 仪器
        3.2 试药
    4 薄层鉴别
        4.1 人参
        4.2 黄芪
        4.3 枸杞子
        4.4 川牛膝
    5 药典项下检查
    6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6.1 色谱条件
        6.2 溶液的配制
        6.3 含量测定方法学试验
    7 指纹图谱研究
        7.1 色谱条件
        7.2 溶液的制备
        7.3 精密度试验
        7.4 稳定性试验
        7.5 重复性试验
        7.6 样品测定及图谱的建立
        7.7 谱图分析
    8 参膝口服液质量标准草案的拟定
    9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1.小结
    2.不足与讨论
    3.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文献综述
    1 免疫低下研究及相关机理论述
    2 中西医与免疫治疗
        2.1 中医药与免疫
        2.2 西医与免疫
    3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薄层图谱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8)五倍子口服液的制备及其对小鼠分泌性腹泻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目的
    1 文献综述
        1.1 腹泻的类型
        1.2 分泌性腹泻的主要诱发原因
        1.3 分泌性腹泻的治疗方法及常用药物
        1.4 中药治疗腹泻及口服溶液剂概况
        1.5 五倍子研究概况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五倍子口服液的制备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试验菌种
        1.3 主要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五倍子鞣质提取物粉末的制备
        2.2 辅料的筛选及制备工艺的确定
        2.3 五倍子口服液的稳定性研究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鞣质提取物含量测定
        3.2 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制备工艺
        3.3 五倍子口服液的稳定性研究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第三章 五倍子口服液体内外抑菌活性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菌种
        1.3 试验动物
        1.4 主要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MIC、MBC值的测定
        2.2 五倍子口服液体内抗大肠杆菌感染作用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外抑菌作用
        3.2 五倍子口服液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第四章 五倍子口服液对小鼠分泌性腹泻模型的效果观察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试验动物
        1.3 主要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五倍子口服液对蓖麻油所致腹泻的抵抗能力
        2.2 五倍子口服液对蓖麻油腹泻的机理研究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抑制腹泻的总体效果
        3.2 小肠肠道积液的变化情况
        3.3 对肠道运动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1 结论
    2 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9)芳香食用植物精油抗菌活性及其在中药健康饮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精油的概述
        1.1.1 植物精油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1.1.2 植物精油的抗菌机理
        1.1.3 植物精油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1.2 微乳液的概述
        1.2.1 微乳液的简介
        1.2.2 微乳液的形成机制
        1.2.3 微乳液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1.3 微胶囊的概述
        1.3.1 微胶囊的简介
        1.3.2 微胶囊技术在植物精油中的应用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创新性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食用植物精油对食品有害微生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中草药浓缩液腐败微生物的初步分离鉴定及模式菌的确定
        2.3.2 食品腐败微生物对植物精油抗菌敏感性的研究
        2.3.3 植物精油对食品腐败微生物抗菌活性研究
        2.3.4 植物精油联合抑菌效果的研究
        2.3.5 植物精油抗菌成分及构效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稀释载体对食用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植物精油的溶解性能
        3.3.2 溶剂对植物精油水相抗菌活性的影响
        3.3.3 植物精油微乳液体系的优化
        3.3.4 植物精油微乳液的质量评价
        3.3.5 植物精油微乳液的稳定性评价
        3.3.6 植物精油微乳液的抗菌活性研究
        3.3.7 植物精油微胶囊的质量评价
        3.3.8 植物精油微胶囊的稳定性评价
        3.3.9 植物精油微胶囊的抗菌活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食用植物精油对中药健康饮品抗菌效果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食用植物精油对中药健康饮品杀菌效果的研究
        4.3.2 食用植物精油对中药健康饮品抑菌效果的影响
        4.3.3 食用植物精油对中药健康饮品品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健儿消食口服液中抑菌剂及抑菌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菌种
    1.3 样品
    1.4 培养基及试剂
2 方法
    2.1 p H测定
    2.2 含量测定
    2.3 市售健儿消食口服液抑菌剂种类和浓度的评价
    2.4同一厂家不同货架期样品抑菌剂效力的变化情况
    2.5 正交实验法考察p H值、抑菌剂浓度对抑菌效力的影响
3 结果
    3.1 p H值测定结果
    3.2 抑菌剂含量测定结果
    3.3 市售健儿消食口服液抑菌剂种类和浓度的评价
    3.4 同一厂家不同货架期样品抑菌效力的变化情况
    3.5 正交实验法考察p H值、抑菌剂浓度对抑菌效力的影响
4 讨论

四、药品口服液中防腐剂抗菌防腐效力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葛止泻口服液抑菌剂用量筛选与抑菌效力研究[J]. 李焕娟,桑卡娜,周冰,杨绒娟,潘贵珍,周德刚. 中国兽药杂志, 2022(01)
  • [2]中药口服制剂中辅料应用的常见问题[J]. 孙立霞,申向荣,赵晓霞,张永文. 中成药, 2021(11)
  • [3]鲜竹沥抑菌效力研究及其抑菌剂使用情况分析[J]. 张静,罗跃华,陈希,王杰,刘绪平. 药物分析杂志, 2020(11)
  • [4]芩蓝口服液的制备及其通过IL-17通路抗鸡毒支原体感染研究[D]. 张巧梅.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5]一种子宫灌注剂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宋璐琳.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6]芩芪口服液的工艺研究与质量标准建立[D]. 董蒨蒨.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7]参膝口服液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D]. 刘小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五倍子口服液的制备及其对小鼠分泌性腹泻的效果观察[D]. 杨逸.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9]芳香食用植物精油抗菌活性及其在中药健康饮品中的应用[D]. 崔绮嫦. 广东工业大学, 2016(11)
  • [10]健儿消食口服液中抑菌剂及抑菌效力研究[J]. 王银环,张文婷,王征南,相露婷,李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6(05)

标签:;  ;  ;  ;  ;  

药用口服液中防腐剂抗菌防腐效果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