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分析

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分析

一、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丹妮[1](2021)在《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根据中英文检索词,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0年11月以来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运用软件或人工查重,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并资料提取,按照Cochrane 5.3.0版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要求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使用Rev Man5.4软件对收集的数据处理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纳入15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纳入1442名周围性面瘫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率:共纳入11项研究,样本总量为1040例,[OR=5.10,95%CI(3.13,8.32),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与单纯针灸治疗相比可提高临床有效率。(2)Portmann评分:共纳入7项研究,样本总量为643例,[MD=5.14,95%CI(3.65,6.63),P<0.000 01],说明在Portmann评分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3)面神经潜伏期:共纳入4项研究,样本总量为428例,[MD=-0.80,95%CI(-1.04,-0.56),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更好地改善面神经潜伏期。(4)面神经波幅:共纳入4项研究,样本总量为428例,[MD=0.54,95%CI(0.31,0.77),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更好地改善面神经波幅。(5)H-B评分:共纳入2项研究,样本总量为271例,各研究间异质性提示P<0.000 01,I2=99%,[MD=-2.28,95%CI(-6.23,1.67),P<0.000 01],且1项研究的横线与合并后的菱形与无效线相交,说明在H-B评分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无明显优势。因此需要更多的相关临床试验数据,进一步对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影响H-B评分的效果做出评价。(6)治疗时间:共纳入3项研究,样本总量为316例,[MD=-8.93,95%CI(-15.77,-2.10),P=0.01],说明在治疗时间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7)患者满意度:共纳入2项研究,样本总量为130例,[OR=12.98,95%CI(1.62,103.68),P=0.02],说明在患者满意度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结论针灸联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有效性优于单纯针灸治疗,能改善面神经及表情肌的功能,提升患者的幸福感。由于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质量偏低,证据不够充分,应谨慎对待本次研究结果。

季佳佳[2](2021)在《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将临床杨骏教授治疗面瘫经验方七味面络通联合透刺法用于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分析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并通过与透刺法联合甲钴胺的比较,验证七味面络通联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有效性及优势,为面神经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一般资料:本研究病例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安徽省针灸医院”)康复二科以及安徽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或住院的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A组及B组。每组30人,共60名患者。2.治疗方法:A组采用透刺+七味面络通内服的治疗方法,B组采用透刺法+甲钴胺的治疗方法。3.疗效判断: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疗程、第2疗程和第3疗程两组患者Sunnybrook量表(以下简称“多伦多”量表)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前后面神经肌电图M波波幅及运动潜伏期时长;治疗前后焦虑自评表(以下简称“SAS”评分)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后1个月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有关的结论。结果:本次研究共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其中A组剔除1例,B组脱落1例。(1)开始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资料有可对比性;(2)多伦多量表中每个疗程两组患者分级情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Z均为负值,表明A组改善较B组明显;(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波波幅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以A组提升较为明显,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潜伏期均比治疗前缩短,提示经过治疗面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其中A组的潜伏期缩短时间比B组缩短时间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全部疗程结束后,A组总效率为96.5%,B组总有效率为89.6%,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透刺法联合中药内服法治疗面神经炎恢复期比透刺法更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此外还在治疗期间未发现患者有明显不适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药联合透刺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唐云[3](2021)在《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基础药物治疗+针刺患侧“反映点”治疗组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评价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本病的优化方案,增强患者面肌功能,改善面部对称性,提升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20人,共4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泼尼松、甲钴胺分散片治疗。研究组除了给予上述药物治疗外,还给予针刺“反映点”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及3个疗程对患者面肌功能(portman量表)、House-Brackman面神经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随访记录。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变量的分布。对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显着性。统计计算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 For Windows(Armonk,NY,USA)。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患病侧分布、治疗前面肌功能portman评分、治疗前面神经功能评分及分级经比较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2、面肌功能portman评分比较:治疗后各时间点研究组portman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之间比较,研究组治疗10天、20天、30天后分别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在治疗10天即1个疗程后portman评分就得以改善。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10天即1个疗程后,差异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portman评分高于治疗前,说明对照组治疗在2个疗程后才对面神经功能的改善起作用,疗效见效时间较长。3、面神经功能评分及分级比较: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H-B评分为(54.03±5.53)分,2个疗程后H-B评分为(75.67±5.45)分;3个疗程后H-B评分为(91.33±5.09)分;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H-B评分为(47.73±6.34)分,2个疗程后H-B评分为(67.89±6.59)分;3个疗程后H-B评分为(83.41±8.19)分;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治疗后面肌功能恢复程度好于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组内各个时间的评分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1、2、3个疗程后,分别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疗效显效较快,1个疗程后就能起到很好的疗效。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治疗1个疗程,差异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面神经功能评分优于治疗前,说明对照组治疗在2个疗程后才对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组治疗1、2、3个疗程之间的评分差值优于对照组评分差值,说明研究组对面神经功能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显着。组内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研究还是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之后的差值均高于治疗后1、2个疗程;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分布水平要好于对照组,P<0.05;4、疗效评价:3个疗程后,研究组20个人中共有18个人得到了有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20个人中,共有11个人得到了有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55%,说明针刺患侧“反映点”的治疗效果好于常规药物治疗。结论: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的临床疗效佳,且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此外,针刺患侧“反映点”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够显着提高患者面肌功能的portman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及评分,治疗效果好于常规药物治疗。

刘森森[4](2021)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调背振阳针刺应用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所能取得的临床疗效,为调背振阳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为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可参考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选入60例符合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的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所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个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别,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施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先施用调背振阳针刺后再予以普通针刺治疗。普通针刺皆留针20分钟,调背振阳针刺不留针。两组皆接受1疗程为期10次的诊治,除遇星期天不予诊疗外,余每天均需针刺治疗1次,总计接受2疗程。待全部患者的治疗完成后,对既定的H-B量表及杨氏量表予以分析比较,评价两组相异的治疗方法的应用所取得的最终临床疗效。结果:1.H-B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H-B分级给予组内分析比较发现,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显着的提升受损害的面神经功能,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H-B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2.杨氏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杨氏分级予以组内分析比较显示,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明显降低面神经麻痹程度,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杨氏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3.临床疗效比较:经对两个组别所取得的临床评价数据、总有效率等资料对比分析后显示(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优势可言。结论:1.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均有疗效;2.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安全可行;3.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治疗,可作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蔡烨谦[5](2020)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对比药物提高有效率及治愈率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目的搜集并筛选急性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对得到的检索结果进行质量评价及合并结果分析,探讨在发病初期使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各项评分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二、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设定检索词在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研究的发表时间从建立数据库至2019年12月31日。预先设定纳排标准后,筛选检索得到的文献,并将文献纳入研究。2偏倚风险评价依据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3 Meta分析对提取的数据导入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对不同类型的结局指标选取不同的效应量合并方式。使用I2统计量与Q统计量统计异质性,按照文献效应量合并产生的异质性选择不同的模型进行分析。若纳入的研究异质性较高,则不可以对效应量进行简单的合并,应分析异质性出现的原因。三、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78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发表年份在2000年-2019年之间。共纳入7670名患者,其中观察组3861人,对照组3809人。涉及三类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分别为: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2偏倚风险评价研究纳入的78篇文献在是否使用随机分组、是否隐藏分配、是否实施盲法、是否盲法评价、结局数据是否完整等方面,存在信息报告不全。文献方法学质量不高,存在一定潜在偏倚风险。3 Meta分析3.1有效率①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RR=1.41,95%CI[1.28,1.56];②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RR=1.20,95%CI[1.16,1.23];③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RR=1.08,95%CI[1.05,1.10]。3.2治愈率①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RR=1.41,95%CI[1.28,1.56];②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RR=1.51,95%CI[1.41,1.62];③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RR=1.34,95%CI[1.25,1.43]。3.3治愈时间①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MD=-5.73,95%CI[-6.73,-4.74];②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MD=-5.10,95%CI[-6.89,-3.31];③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MD=-6.58,95%CI[-8.79,-4.37]。3.4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①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MD=3.53,95%CI[2.34,4.71];②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MD=3.56,95%CI[2.77,4.35];③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MD=2.22,95%CI[-0.74,5.17]。3.5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评分(FDIS)①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MD=-2.96,95%CI[-5.10,-0.81];②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MD=-1.32,95%CI[-2.42,-0.21];③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MD=-0.27,95%CI[-0.78,0.24]。4 GRADE证据质量评价共15项证据质量评价,其中3项中级,6项低级,6项极低级,总体质量不高。四、结论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刺用于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可以显着提高有效率及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提高面肌功能评分。

曾欢[6](2020)在《穴位注射结合梅花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以鼠神经生长因子为切入点对穴位注射结合梅花针治疗周围性面瘫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一项新的选择。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了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且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的66例患者。然后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他们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然后对他们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在治疗方面,两组均采用基础药物治疗,即口服两个疗程的甲钴胺片,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梅花针治疗,观察组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结合梅花针治疗。观察组首先进行梅花针叩刺,选取穴位为阳白、攒竹、牵正、翳风。而后对其进行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选穴为颧髎、地仓、颊车、下关。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ug加入注射用水2ml,每穴0.5ml。而对照组只采用梅花针叩刺,选穴、操作与观察组相同。穴位注射及梅花针叩刺均为每3天治疗1次。1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记录观察组及对照组各自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将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提高(P<0.05)。2.治疗后,观察组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差值、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结合梅花针与单纯梅花针对治疗周围性面瘫均能取得理想的疗效,然而前者优于后者。因此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结合梅花针这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陈吟诗[7](2020)在《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的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出现的情况及其与疗效相关的变化,总结Bell’ 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规律,为临床热敏灸治疗Bell’ s面瘫恢复期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临床非随机对照观察性研究方法,于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住院部招募受试者,共纳入138例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按照热敏灸的操作标准探查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的热敏化腧穴,记录热敏化腧穴的部位、数目、归经、热敏灸感的表现形式及其强度等信息。每位患者在探查到的热敏化腧穴中选取最敏感的3个热敏化腧穴,拍照记录并嘱患者每日自行热敏灸治疗,每个热敏化腧穴每日灸30分钟,共治疗4周。患者自接受本研究开始,每日自行记录热敏灸的实施情况和热敏化腧穴的变化情况,包括热敏化腧穴的部位和热敏灸感的表现形式及其强度等信息,研究者每3或4天电话、短信或微信随访患者热敏灸的实施情况及了解热敏化腧穴的变化情况,分别在治疗1周后、2周后、3周后、4周后或痊愈时患者再次探查热敏化腧穴,研究者记录热敏化腧穴的变化情况,并应用H-B分级进行疗效评价。对收集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①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出现率: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出现率为82.61%,不同性别、面瘫患侧、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出现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分布规律:出现率最高的热敏化腧穴依次为:下关、翳风、攒竹、地仓、阳白、颊车、颧髎、牵正、上关、巨髎、迎香、合谷、风池、四白、太阳、率谷、大迎、曲池、丝竹空、足三里和手三里。下关、翳风、攒竹、地仓、阳白、颊车、颧髎、上关、巨髎、迎香、风池、四白、率谷、大迎和曲池等穴治疗前的出现率比治疗后的高(P<0.05);太阳、大迎、丝竹空、足三里和手三里等穴治疗前病情重的出现率比病情轻的高(P<0.05);迎香、四白、率谷、丝竹空和足三里等穴治疗后病情重的出现率比病情轻的高(P<0.05);颊车、颧髎、合谷、风池、率谷、大迎、丝竹空和足三里等穴治疗前病变部位高的出现率比病变部位低的高(P<0.05);大部分热敏化腧穴治疗前不同病程间的出现率无明显差异(P>0.05);足三里、手三里、合谷和曲池等穴治疗前气血不足证的出现率比其他外邪未除的证型的出现率高(P<0.05)。③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数量分布规律:112例有效病例中,治疗前共探查出80个热敏化腧穴,出现总频次为1861次;治疗后,共有4位患者未能探查出热敏化腧穴,治疗后共探查出72个热敏化腧穴,出现总频次为1098次。治疗后热敏化腧穴的数量比治疗前少(P<0.05)。热敏化腧穴的数量分布与性别、患侧、年龄、文化程度和病程无明显关系(P>0.05),与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和中医辨证分型有关:病变部位越高,热敏化腧穴的数量越多;病变部位越低,热敏化腧穴的数量越少(P<0.05)。病情越重,热敏化腧穴的数量越多;病情越轻,热敏化腧穴的数量越少(P<0.05)。外邪尚未除时,热敏化腧穴的数量较少;外邪已去时,热敏化腧穴的数量较多(P<0.05)。④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经脉分布规律:共涉及10条经脉及经外奇穴,10条经脉分别为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任脉、督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经和手太阴肺经,出现的经外奇穴为牵正、太阳、鱼腰、百劳和夹承浆。治疗前、后出现率最高的经脉均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这三条经脉治疗前的出现率均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出现率最高的经外奇穴均为牵正、太阳和鱼腰,其中鱼腰治疗前的出现率高于治疗后(P<0.05),牵正和太阳治疗前、后的出现率无明显差异(P>0.05)。⑤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的热敏表现形式:热敏化腧穴的热敏表现形式包括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其他非热感觉和复合感觉,其中扩热和传热出现率最高,扩热治疗前的出现率高于治疗后(P<0.05),传热治疗前、后的出现率无明显差异(P>0.05)。⑥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112例有效病例中,出现频次前10的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依次为:牵正、翳风、颧髎、颊车、攒竹、下关、迎香、巨髎、地仓和四白,以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的腧穴为主,热敏灸感表现形式以扩热为主,分布在耳周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为牵正、翳风和下关,分布在眼周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为攒竹和四白,分布在面颊部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为颧髎、颊车、迎香、巨髎和地仓。⑦疗效评定:热敏灸治疗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57%,热敏灸治疗后H-B分级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间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其中Ⅱ级患者有效率为86.67%,Ⅲ级患者有效率为88.24%,Ⅳ级患者有效率为73.08%,V级患者有效率为61.90%,Ⅵ患者有效率为0%,提示热敏灸治疗Bell’s面瘫恢复期轻度、中度的患者疗效最好,中重度、重度的次之,极重度的疗效最差。⑧热敏化腧穴的分布变化及数量变化规律与疗效间的关系:21个高频热敏化腧穴在不同疗效间治疗前、后的出现率不同,其中痊愈患者有15个高频热敏化腧穴治疗前的出现率高于治疗后(P<0.05);显效患者有7个高频热敏化腧穴治疗前的出现率高于治疗后(P<0.05);有效患者及无效患者21个高频热敏化腧穴治疗前、后的出现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疗效间热敏化腧穴的数量治疗前均较治疗后高(P<0.05)。痊愈及显效患者治疗前、后热敏化腧穴的数量相差较大(P<0.05),有效及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热敏化腧穴的数量相差较小(P<0.05)。结论:①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以局部腧穴为主,主要分布在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这三条经脉上,热敏灸感表现形式以扩热和传热为主。②热敏化腧穴具有动态性,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疾病的转归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随机体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热敏化腧穴的分布部位和数量分布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和中医辨证分型有关。③热敏灸治疗Bell’s面瘫恢复期疗效显着,轻度、中度的患者疗效最好,中重度、重度的次之,极重度的疗效最差。热敏化腧穴的分布变化及数量变化与疗效有关,疗效越好,分布变化及数量变化越大;疗效越差,分布变化及数量变化越小。

陈沁蓥[8](2020)在《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收集厦门市中医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针灸科临床门诊及病房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四步法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治疗2周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疗效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安全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来收集数据来作为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患者临床症状、面神经功能及与之相关的躯体残疾和社会心理变化进行评定。上述数据收集完成后,使用SPSS 25软件对两组患者数据的结果进行有效性及差异性的综合分析。结果:本临床试验共纳入患者共64例,4例脱落病例,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2例。试验组最终收集30例,对照组30例,共收集完成60例。试验组采用四步法针刺方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口服治疗。1.一般资料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面瘫部位,治疗前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面部残疾指数(FDI)比较情况。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发病基线一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2.面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结果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结果说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试验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面神经功能总体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愈显率90.0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愈显率60.00%,总有效率9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以及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3.中医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疗效评分组内比较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中医症状疗效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情况均得到了改善,试验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总体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愈显率90.0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愈显率60.00%,总有效率9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总体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4.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在增强和改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愈显率86.67%,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愈显率60.00%,总有效率8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增强和改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分析:两组的临床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研究中对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是安全有效的,值得研究和推广。结论:本文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证明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面神经功能以及躯体残疾和社会心理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也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推广。

余晓燕[9](2020)在《患侧浅刺法配合名老中医经验取穴治疗风热证贝尔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根据张沛霖名老中医治疗面瘫的经验,对比观察患侧局部浅刺法配合张沛霖少阳经为主经验取穴和常规针刺治疗风热证贝尔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筛选出风热证面瘫急性期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疗法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患侧局部浅刺加经验取穴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各36例,两组同时辅助使用口服药物。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参照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标准及面神经损伤评分标准对治疗前(收治、就诊日)、治疗7次后、治疗14次后、治疗21次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病例情况:收集的7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共脱落3例;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脱落1例,剩余69例患者完成全部治疗,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2.基线资料:两组患者病例数、性别、年龄,收治日病程、面部损伤评分、H-B分级组间比较,P>0.05,提示差异无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3.面神经损伤评分(1)治疗7次后,组内比较:两组治疗7次后与本组收治日的面部损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提示两种疗法针对患者面部损伤评分,都有明显改善。(2)治疗7次后,组间比较:两组面部损伤评分比较(P=0.054>0.05)无显着性差异,提示7次治疗结束后,针对面神经损伤评分,两组无明显区别。(3)治疗14次后,组间比较:两组面部评分比较(P=0.032<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提示治疗组针对面部损伤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4)治疗21次后,组间比较:两组面部评分比较(P=0.018<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提示针对面部损伤评分的改善,治疗组更优。4.H-B功能分级(1)治疗7次后,组内比较:两组治疗7次后与本组收治日的H-B分级比较,差异极为显着(P<0.01),提示两种疗法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H-B分级。(2)治疗7次后,组间比较:两组H-B分级比较(P=0.119>0.05)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种疗法对于H-B分级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别。(3)治疗14次后,组间比较:两组H-B分级比较(P=0.041<0.05)有显着差异,提示治疗14次后,治疗组对H-B分级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4)治疗21次后,组间比较:两组H-B分级比较(P=0.025<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提示针对H-B分级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疗效对比:(1)治疗7次后,两组均无痊愈病例,愈显率:治疗组达17.1%,对照组达11.8%;组间疗效比较(P=0.119>0.05)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提示在治疗7次后部分患者就能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但二组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2)治疗14次后,治愈率:治疗组达17.1%;对照组达8.8%;愈显率:治疗组达80%;对照组达55.9%;组间疗效比较(P=0.041<0.05)有显着差异;提示治疗14次后,两种疗法都能使极少部分患者达到康复;但治疗组疗效更明显。(3)治疗21次后,治疗组治愈28人,显效6人;对照组治愈19人,显效10人;总有效率两组均为100%,治愈率:治疗组达80%;对照组达55.9%;愈显率:治疗组达97.1%;对照组达85.3%;组间疗效比较(P=0.025<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提示经21次治疗后,两组均能获得疗效,但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疗效更优。结论:1.患侧局部浅刺配合张沛霖少阳经为主经验取穴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贝尔氏麻痹风热证急性期,都能改善患者的面神经损伤评分及分级,改善面神经运动及舒缩功能。2.风热证贝尔氏麻痹急性期,采用患侧局部浅刺配合张沛霖少阳经经验取穴疗法,效果比常规针刺疗法要好,能提高痊愈率,缩短面神经功能康复所需时间。

张凤平[10](2020)在《针灸联合闪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闪罐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4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艾灸、闪罐治疗,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超短波、激光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6周后的面神经功能(SFCG)、面神经麻痹程度(FaCE)、面部残疾指数(FDI)及治疗效果。结果:2周后治疗组SFCG、FaCE、FDIp、FDIs、治愈率分别为(71.22±20.38)分、(51.25±7.99)分、(21.16±4.60)分、(7.97±2.58)分、3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38±19.68)分、(47.16±7.59)分、(19.44±4.78)分、(9.58±2.75)分、21.9%(P<0.05)。6周后治疗组SFCG、FaCE、FDIp、FDIs、治愈率分别为(94.16±9.68)分、(57.34±8.42)分、(24.25±1.63)分、(5.42±1.87)分、90.6%,与对照组的(93.88±9.41)分、(56.72±8.43)分、(23.78±1.92)分、(5.53±1.65)分、 87.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闪罐疗法和物理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可显着改善面瘫症状,提高面神经功能。与物理疗法相比,针灸联合闪罐疗法在缩短疗程方面具有优势。

二、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纳入标准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设计
        1.3 干预措施
        1.4 结局指标
    2 排除标准
    3 文献检索策略
        3.1 检索方法
        3.2 检索策略
    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4.1 文献筛选
        4.2 资料提取
    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结论
    1 结果
        1.1 文献筛选流程
        1.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1.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
        1.4 Meta分析结果
        1.4.1 有效率
        1.4.2 Portmann评分
        1.4.3 面神经潜伏期
        1.4.4 面神经波幅
        1.4.5 H-B评分
        1.4.6 治疗时间
        1.4.7 患者满意度
    2 结论
        2.1 理论性分析
        2.2 有效性分析
        2.3 针刺穴位分析
        2.4 文献质量分析
        2.5 安全性评价
        2.6 局限性
        2.7 展望
第三部分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综述 周围性面瘫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1 引言
2 古今相关研究
    2.1 古代相关研究
    2.2 现代相关研究
3 临床研究
    3.1 资料来源及分组
    3.2 诊断标准
    3.3 病例选择
    3.4 治疗方案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评定标准
    3.7 安全性判定
    3.8 质量控制
    3.9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完成情况
    4.2 一般资料比较
    4.3 两组患者多伦多量表分级情况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MG比较
    4.5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4.6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价
    4.7 质量评价
    4.8 安全性评价
5 讨论
    5.1 立论依据
    5.2 针刺作用分析
    5.3 透刺作用分析
    5.4 选穴依据
    5.5 中药组方分析
6 研究结果分析与不足之处
    6.1 研究结果分析
    6.2 不足之处
7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周围性面瘫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概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1 流行病学研究
        2 发病机制
        2.1 血运障碍学说
        2.2 病毒感染学说
        2.3 血管内血液因素
        2.4 免疫缺陷学说
        2.5 类固醇激素学说
        3 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4 治疗
        4.1 内科药物治疗
        4.1.1 皮质类固醇激素
        4.1.2 抗病毒药
        4.1.3 甲钴胺
        4.2 物理治疗
        4.3 手术治疗
    二、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1 中医古代文献对周围性面瘫的记载
        2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认识
        3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
        3.1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现代研究
        3.2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现代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疾病严重程度和病程分期评定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对照组
        2.2.2 研究组
        2.3 研究组患者治疗周期
        2.4 观察指标
        2.5 临床疗效评定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1.1 两组患者年龄的比较
        1.2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
        1.3 两组患者病程的比较
        1.4 两组患者患病侧分布的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肌功能portman评分的比较分析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分析
    4 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值的比较分析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的分析
    6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一、针灸疗法
    二、针刺患侧“反映点”的理论依据
    三、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瘫的效果
    四、结论
    五、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的研究进展
    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学
    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
    3 并发症
    4 预后
    5 治疗
        5.1 药物治疗
        5.1.1 皮质类固醇药物
        5.1.2 抗病毒药物
        5.2 综合治疗
        5.3 针灸治疗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位
        1.3 病因
        1.4 病机
        1.5 临床症状
        1.6 证型分类
        1.7 治疗
    2.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3 病理
        2.4 临床表现
        2.5 临床分期
        2.6 诊断与鉴别诊断
        2.7 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治疗方案
        1.3 饮食及防护
        1.4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
        1.5 疗效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指标与评价标准
        1.8 统计学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与比较
        2.2 治疗前病情比较
        2.3 治疗后病情比较
        2.4 临床疗效比较
        2.5 安全性评价
        2.6 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选题的意义
    2.本课题创新之处
    3.本课题的可行性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督脉论治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对比药物提高有效率及治愈率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概述
        1.1 中医学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起源
        1.2 中医学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位
        1.3 中医学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病机
        1.4 中医学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手段
    2 西医学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概述
        2.1 西医学中面神经的解剖
        2.2 西医学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
        2.3 西医学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疾病分期
        2.4 西医学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手段
    3 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进行针刺治疗的争议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文献处理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
        1.5 文献偏倚分析
        1.6 数据提取
        1.7 数据统计处理
        1.8 证据质量评级
    2 筛选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筛选结果
    3 信息提取
        3.1 基本信息
        3.2 诊断标准
        3.3 干预措施
        3.4 针刺穴位
        3.5 主要结局指标
        3.6 结局判定标准
    4 偏倚风险评价
        4.1 随机分组
        4.2 分配隐藏
        4.3 盲法实施
        4.4 结局盲法评价
        4.5 结局数据完整性
        4.6 发表偏倚
        4.7 其他偏倚
        4.8 偏倚分析
第三部分 Meta分析结果
    1 有效率
        1.1 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
        1.2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
        1.3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
    2 治愈率
        2.1 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
        2.2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
        2.3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
    3 治愈时间
        3.1 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
        3.2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
        3.3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
    4 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
        4.1 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
        4.2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
        4.3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
    5 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评分(FDIS)
        5.1 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
        5.2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
        5.3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
    6 漏斗图
        6.1 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
        6.2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
        6.3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
    7 证据质量评级
        7.1 急性期针刺vs急性期药物
        7.2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
        7.3 急性期针刺结合药物vs急性期药物非急性期加用针刺
        7.4 治愈时间
        7.5 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
        7.6 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评分(FDIS)
第四部分 讨论
    1 Meta分析结果
        1.1 有效率
        1.2 治愈率
        1.3 治愈时间
        1.4 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
        1.5 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评分(FDIS)
    2 定性评价
        2.1 有效率
        2.2 治愈率
    3 质量分析
    4 安全性评价
    5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穴位注射结合梅花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概况
        一、中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病因认识
        二、中医学中对周围性面瘫病机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概况
        一、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周围性面瘫的病变位置及临床症状
        三、鉴别诊断
        四、周围性面瘫分期
        五、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病例收集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样本量估算
        二、病例分组
        三、治疗方案
        四、注意事项
        五、不良反应及处理
    第三节 疗效观察
        一、观察指标
        二、疗效评定标准
        三、评价时点
        四、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第一节 基本情况对比
        一、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二、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三、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第二节 治疗前指标对比
        一、治疗前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对比
        二、治疗前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对比
    第三节 治疗后指标对比
        一、治疗前后观察组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对比
        二、治疗前后对照组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对比
        三、治疗前后两组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差值的比较
        四、治疗前后观察组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对比
        五、治疗前后对照组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对比
        六、治疗前后两组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差值的比较
        七、总体疗效对比
        八、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第四节 讨论
        一、鼠神经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理论基础
        二、梅花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理论基础
        三、选穴依据
        四、统计结果分析
        五、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7)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的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Bell's面瘫的认识
        1.1.1 临床表现
        1.1.2 定位
        1.1.3 病因
        1.1.4 病理
        1.1.5 Bell's面瘫的分期
        1.1.6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7 治疗
        1.1.8 预后
    1.2 中医对Bell's面瘫的认识
        1.2.1 病名
        1.2.2 病位归经
        1.2.3 病因病机
        1.2.4 辨证分型
        1.2.5 中医治疗
    1.3 腧穴热敏化的研究现状
        1.3.1 概述
        1.3.2 腧穴热敏化的规律
        1.3.3 目前腧穴热敏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1.6 脱落标准
        2.1.7 终止研究标准
        2.1.8 病例脱落或剔除后的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非随机自身前后对照及盲法评价
        2.2.2 样本量
        2.2.3 研究方案
        2.2.4 观察指标
        2.2.5 不良事件/反应记录及处理措施
        2.2.6 依从性保证
        2.2.7 研究质量控制
        2.2.8 伦理学与知情同意
        2.2.9 数据管理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2.2.10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的规律
        3.2.1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出现率
        3.2.2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分布规律
        3.2.3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数量分布规律
        3.2.4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归经分布规律
        3.2.5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热敏化腧穴的热敏灸感表现形式
        3.2.6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的分布情况及灸感特点
    3.3 治疗干预结束后的疗效评价
    3.4 热敏化腧穴的分布及数量变化规律与疗效间的关系
        3.4.1 不同疗效间治疗前、后热敏化腧穴的分布规律
        3.4.2 不同疗效间治疗前、后热敏化腧穴的数量分布规律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腧穴热敏化探查的意义
    4.2 热敏灸治疗Bell's面瘫恢复期的选题依据
    4.3 结果分析
        4.3.1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出现率
        4.3.2 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
        4.3.3 疗效分析
        4.3.4 热敏化腧穴的分布及数量变化规律与疗效的关系
        4.3.5 腧穴热敏化探查及治疗过程中的个人体会
    4.4 结论
    4.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8)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1.3.1 针刺治疗
        1.3.2 中药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现状
        2.1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发病机制的研究
        2.2 现代医学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现状
        2.3 现代医学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局限性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1.8 不良事件处理方案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分组
        2.3 试验设计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安全性指标
        3.2 疗效观察指标
        3.3 疗效判定标准
        3.4 评定时间
    4 统计方法
    5 质量控制
    6 结果
        6.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6.2 基线资料统计分析
        6.3 疗效结果分析
        6.4 安全性比较
讨论
    1 课题设计思路
        1.1 导师观点
        1.2 四步法的理论依据
        1.3 四步法针刺方义
        1.4 四步法治疗特色
        1.5 针刺治疗介入时机的选择
        1.6 选取Ⅴ型面瘫的依据
        1.7 评分量表的选择依据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临床疗效分析
        2.3 安全性分析
    3 关于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3.1 随机分组问题
        3.2 样本量及病例来源问题
        3.3 操作方面
        3.4 试验组设置问题
        3.5 客观观察指标较少
        3.6 疗程问题
        3.7 研究的难点问题
        3.8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患侧浅刺法配合名老中医经验取穴治疗风热证贝尔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1.1.2 中医诊断标准
        1.2 鉴别诊断
        1.3 分期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及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病例来源及选择
        2.2 分组方案
        2.2.1 随机分组法
        2.2.2 对照方法
        2.2.3 盲法
        2.3 针具规格
        2.4 治疗方法
        2.4.1 治疗组治疗
        2.4.2 对照组治疗
        2.5 针刺意外的预防
        2.6 针刺意外的处理
        2.7 观察指标
        2.7.1 一般资料
        2.7.2 疗效评定内容
        2.8 评价时间点
        2.9 疗效评定标准
        2.10 安全性评价标准
        2.11 数据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分析
        3.2 基本资料
        3.3 基本资料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面部损伤评分结果分析
        3.4.2 H-B分级结果分析
        3.4.3 疗效结果分析
        3.4.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关于贝尔氏麻痹的现代认识
        1.1 病名、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1.2 西医治疗贝尔氏麻痹的方法
    2 关于贝尔氏麻痹的传统中医认识
        2.1 传统中医对贝尔氏麻痹病名、病位的认识
        2.2 传统中医对BP的病因病机认识
        2.3 传统中医的辩证论治
    3 理论依据
        3.1 患侧局部浅刺法的意义
        3.2 张沛霖重取少阳经经验穴的意义
        3.3 辅助药物的使用意义
    4 选题意义
    5 结果分析
    6 安全性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针灸联合闪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2 对照组:
    3 疗效评价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结 果
    1 面神经功能比较
    2 面神经麻痹程度比较
    3 面瘫指数比较
    4 临床疗效比较
讨 论

四、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D]. 周丹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D]. 季佳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唐云.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刘森森.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对比药物提高有效率及治愈率的系统评价[D]. 蔡烨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穴位注射结合梅花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曾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腧穴热敏化的规律研究[D]. 陈吟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沁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患侧浅刺法配合名老中医经验取穴治疗风热证贝尔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研究[D]. 余晓燕.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针灸联合闪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研究[J]. 张凤平. 陕西中医, 2020(03)

标签:;  ;  ;  ;  

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