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型水利建设企业设备管理办法的探讨

加强中小型水利建设企业设备管理办法的探讨

一、强化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设备管理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邓惠洁[1](2021)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文中提出本文将讨论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希望能够让业界人士更好地理解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于确保水利工程质量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并以此为出发点,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技术管理过程中所需要面临的挑战以及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通过强化技术管理帮助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

韩俊喆[2](2021)在《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利建设关系国计民生,治水兴水关系定国安邦。新中国成立以前,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边疆省份,主要是发展农业经济,而土地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从最初来看,水美田肥的地方就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因而开展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广西后,为巩固地方政权、稳定农业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开始了水利建设。通过对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考察,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1950--1965年间,先是中共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委员会,1958年之后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和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对于开展水利建设,不仅仅是注重水利工程方面的修建,例如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水电工程,也同样十分重视水利主管机构的组建、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利法规的制定,而后者作为开展水利建设的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水利建设的长久发展。此外,通过开展土地改革,变革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广西各族人民开展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者作为社会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占据主导位置,有效的保证了这一时期广西水利建设的速度、质量和规模。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切入点,阐明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水利”与“1950--1965年”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背景。首先,新中国成立初期,严峻的国际形势造成周边局势的动荡,亟需中国共产党在短时间内巩固人民政权。与此同时,国内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国民经济亦处在崩溃的边缘。在广西,货币市场混乱、匪患严重,时刻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其次,新中国成立初期,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秩序。在广西,封建旧时代遗留下来的水利设施相对简单且工程质量差,因而对于治理水旱灾害收效甚微。此外,广西人文环境的改变也不断的加剧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水旱灾害频发的局面,从根本上要求中共广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着眼于水利建设,兴修水利,契合了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第三部分,主要从四个阶段分析与考察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第一,恢复阶段(1950--1952)。中共广西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以建立健全水利主管机构为抓手,初步组织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确立了优先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模式,投资修复或续建旧有引水工程设施,兴建小型蓄水工程。第二,起步阶段(1953--1957)。中共广西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严格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投资修建水库为重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工程,在勘测、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试办小型水电站。第三,高潮阶段(1958--1960)。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贯彻落实总路线的同时,把批判“反冒进”与宣传贯彻总路线结合,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起来。同时,集中力量布局、勘测、规划、设计全区范围内的水电建设,有步骤的试办中小型水电站,有条件的开展水电电网建设。第四,调整阶段(1961--1965)。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开始对区内水利建设进行全面调整,主要是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建设,有效开展了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此外,根据广西各地水利发展的客观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机电排灌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山区人畜饮水工作,与此同时,开始进行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与县域电网布局。第四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特点。通过贯彻党委领导、“民办公助”的方针,以安全性需求为主导,一是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二是水利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三是初步形成了合理有序的水利建设格局,四是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产量提高,促进了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五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这一时期广西水利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的成效,总的来说是坚持了“一个核心、一个主体,两个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即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水利建设的核心与根本,各族人民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科技进步是水利建设的不竭动力,同时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广西的治水兴水在拥有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严格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前提下,科学擘画水利建设未来发展的蓝图,实现广西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要坚持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要创新水利监督与管理体制机制;三是要坚持经济性需求与生态性需求并重,强化生态水利建设;四是要坚持科技治水兴水,持续推进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

管淑慧[3](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修佃祥[4](2021)在《L市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安全风险评价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水,世间生灵之泉,生产生活之要,持续发展之基。近几年我国对水利的投资持续增加,虽然监管力度相比原来增加很多,但是水利安全事故没有得到明显有效的控制,水利安全生产监管的压力还是很大。国家和水利行业出台多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又通过实施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企业本质安全能力,但在放管服改革的总基调下,仍难改变基层水利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与水利项目众多、施工安全状况参差不齐之间的矛盾,如何科学简便的对众多地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并实施分级监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状况和在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对项目风险和风险管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概述,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进行辨识,尝试建立了纳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赋分管理因子的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作为单一危险源的评价方法。文章通过分析安全事故,确定水利工程安全风险主要影响因素为人、物、管理和环境因素,递阶分解为16项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应用实际,通过比较优缺点,选择序关系分析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隶属度矩阵形成风险的评价模型,应用到某拦河闸工程中进行安全风险评价。通过对某拦河闸工程计算分析可得,管理的因素对施工安全影响最大,二级指标中影响最大的依次是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及执行、施工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这和工程的具体情形基本一致;该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价等级为存在一般风险,一般不需要进行重点监管。但该项目的安全管理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对风险管控措施提出建议。文章研究的问题,能为地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分析提供可参考的途径,同时对合理使用监管力量有效监管地方水利工程安全也很重要。

付敏[5](2020)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评价 ——苏溪河杨圩镇防洪工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主要的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日趋完善,抵御风险挑战能力得到极大增强。但对中小型河流的治理却相对滞后,相对于大型河流,中小河流由于其面广量多,资金投入少,防洪等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人员管理不规范的特征,导致难以全面系统治理。随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的增多,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了,其中很多质量问题就是在施工过程产生的。由于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施工影响因素多、施工技术较专业、工序多。因此,研究中小河流施工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提高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综合评价。论文前期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对当前研究背景目的与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学习,而后论述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原则、施工质量管理和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理论,通过比对中小型河流与大型河流治理施工过程中所不同的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质量管理进行综合评价。然后通过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分析和文献的查阅,选取了质量组织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材料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分部工程质量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构建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然后以苏溪河杨圩镇防洪工程为实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良,说明施工质量管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及分析问题,提出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强化质量意识建设和加强质量趋势控制等提升措施。本课题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提供借鉴。

王婷[6](2020)在《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共服务改革的要点在于有效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并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借此提升公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提升对服务型政府的信任度。PPP模式是当前日照等地方政府推动公共服务改革,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选择,也是目前公共服务改革的焦点所在。如何将PPP模式更好地运用到公共服务领域,弥补当前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之处,具备较强研究价值。本文在阐述公共服务PPP模式相关理论后,结合日照市的实际情况,介绍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发展概况,梳理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的参与主体,并明确该模式在市政交通、水利等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提出在公共服务PPP模式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分析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发现:应用范围相对狭窄、PPP资金流入不充分、项目启动后中途更换承建单位等问题频繁发生、PPP项目过度集中在城市中心区,PPP项目模式的社会认可度不足。问题成因主要是政府主导公共服务领域的招标信息公开不充分、未能充分调动民间资本与金融机构积极性、PPP项目多主体的矛盾分歧未得到有效监督和约束、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改革与扶持力度不足,PPP项目质量管理与验收不严格。结合公共治理理论设计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发展对策,希望可以通过构建公开的公共服务PPP招投标体系、着力解决民营企业投资公共服务资金难题、明确政府和其他多元主体的权责、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并增强对农村倾斜力度,严控PPP项目验收并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建设等来更好地借助PPP模式发展公共服务。

周子建[7](2020)在《A水利设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重管轻建是可预期的长期趋势,这对于行业内属于创业型中小企业的A水利设计公司而言,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市场规模在缩小,行业竞争在加剧,洗牌已在所难免。全过程咨询文件的出台、招投标法的修改,以及主管部门的机构改革,全行业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意味着过去的游戏规则和竞争对手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A水利设计公司体量较小,人才、资金和技术储备相对不足。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如何积极应对变化,如何强化现有核心竞争力并赢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并制定适应环境变化的竞争战略,对A水利设计公司意义重大。本文以A水利设计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在介绍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对手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和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得出了水利勘察设计行业仍处于大有可为、天地广阔的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投资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诸多矛盾叠加的严峻挑战的结论。通过内部环境分析,理清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发现了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工具,进行了企业战略定位和选择,确定了企业更适宜采用聚焦战略,通过聚焦于区域,提供区域市场差异化,形成区域竞争的相对竞争优势。将A公司的竞争优势定位于快速响应和提供优质的中小项目的综合解决方案,并提出了近期行动方案和战略实施和保障措施,为A水利设计公司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竞争战略。因目前学术界对水利设计院和中小型设计院的竞争战略研究较少,本文除了对A水利设计公司的竞争战略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之外,对行业内其他水利设计院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本研究所确定的竞争战略,对行业外的中小设计院也提供了一定的战略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华清君[8](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郑斌[9](2020)在《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建筑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在保证建筑产品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更加节约成本、效率更高,一直以来都是行业从事者致力研究的课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无疑是解决发展困境的最佳方法,事实证明,建筑业的企业正在通过技术的力量完成品牌形象建设、成本节约、效率提升,特别是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做出了耀眼的的成就。但是,作为行业的主体——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技术与创新管理弊病和不足的问题,企业发展战略不足、缺乏动力。基于此,论文以“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查、对比分析、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展开研究。对技术管理、创新管理的来源、发展、分类方面研究,建议将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个是企业常态化下项目实施开展的技术管理工作,一方面是为企业和项目服务的创新管理工作,这种既存在个体特性又存在包含关系的划分,能够更加简单的探究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该方面的管理。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探究基础上,分析了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一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并通过管理学知识及相关企业经验给出了对策。通过政策导向理解、市场因素分析等多角度的解读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建议以明确企业技术创新方向、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创新主体合作、强化行业体制建设、政策提高创新积极性等方面优化创新工作。与此同时,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体系,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办法进行了说明。最后论文以云南建投B公司技术与创新管理为案例,对于技术与创新进行说明。

柳杨[10](2020)在《基于灰色理论的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现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在梯次推进乡村振兴中提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周边以及广大平原、丘陵地区的乡村,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中小型水利工程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中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沟、渠、坝、桥、涵、水库等水工建筑,把一些小流域中的水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可以实现区域性的发电、灌溉、养殖、调节洪涝等功能,显着提高农村经济效益。近年,随着改革命的进一步推行和国家对水利逐步重视,出现了许多联合修建的中小型水利工程等新投资模式工程,水利工程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也带来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不规范、施工质量评定不专业等问题,导致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施工质量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评价。第一步在现有的理论和研究的层面上结合实际水利工程施工特点和质量管理要求,建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计算和核验,得到最大的指标权重值,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权重进行进一步的修正;最后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对项目的施工质量等级归类,从而系统的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山湾水库大坝工程为例,运用上述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分析得出西山湾水库工程施工质量综合情况,与实际建设情况较为贴近,灰色综合评价法能够为今后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及管理提供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验证后可知,灰色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将定性分析最大程度结合定量分析,运用该方法计算出的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这种方法是一种相对涵盖面广且较为系统的科学方法,把它应用到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管理上,是一种科学的尝试。

二、强化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设备管理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设备管理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2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特点分析
    2.1 不确定性的特点
    2.2 管理范围大的特点
    2.3 存在差异性的特点
3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挑战
    3.1 技术管理落后的挑战
    3.2 技术创新性差的挑战
    3.3 设计方案频改的挑战
4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加强前期准备工作的完善
    4.2 建立科学的技术管理体系
    4.3 实现各个环节的严格管控
    4.4 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

(2)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界定
        1.“水利”
        2.“1950—1965年”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水利建设的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亟需巩固人民政权,各项建设百废俱兴
    (二)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损害经济社会秩序
二、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恢复阶段(1950—1952)
        1.初步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水利建设主管机构
        2.依托大中专学校,培养水利技术人才
        3.修复或续建旧有引水工程设施,兴建小型蓄水工程
    (二)起步阶段(1953—1957)
        1.组建水利主管机构,重视水利技术人才培养
        2.以水库为重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工程
        3.重视水电建设的勘探、规划与设计,试办小型水电站
    (三)高潮阶段(1958—1960)
        1.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全面开展,农村水利基本实现“五化”目标
        2.水电建设发展起来,大力兴建中小型水电站
    (四)调整阶段(1961—1965)
        1.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建设,重点兴建机电排灌工程
        2.开展水库移民安置、水土保持、山区人畜饮水工作
        3.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与县域电网布局
三、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特点
    (一)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
        1.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
        2.水利技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3.初步形成了合理有序的水利建设格局
        4.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提高
    (二)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基本特点
        1.贯彻党委领导、“民办公助”的方针
        2.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四、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历史经验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水利建设的核心和根本
        2.各族人民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
        3.科技进步是水利建设的不竭动力
        4.水利建设必须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
    (二)新时代广西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1.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创新水利监督与管理的体制机制
        3.经济性需求与生态性需求并重,强化生态水利建设
        4.坚持科技治水兴水,持续推进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3 结束语

(4)L市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安全风险评价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2.2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2.3 水利工程施工危险源管理
第3章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1 安全风险评价影响因素
    3.2 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指标权重计算
第4章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4.1 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4.2 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3 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
    5.4 安全施工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评价 ——苏溪河杨圩镇防洪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
        2.1.1 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
        2.1.2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2.1.3 全面质量管理
        2.1.4 PDCA质量管理
    2.2 综合评价方法
        2.2.1 层次分析法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3章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分析
    3.1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的特点
    3.2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特征
        3.2.1 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2.2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特征
    3.3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办法
        3.3.1 质量组织管理
        3.3.2 材料机械设备管理
        3.3.3 人员管理
        3.3.4 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第4章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评价
    4.1 施工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评价流程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 确定指标权重
        4.2.1 建立判断矩阵
        4.2.2 权重的计算
    4.3 综合评价
第5章 苏溪河杨圩镇防洪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综合评价
    5.1 苏溪河杨圩镇防洪工程概况
        5.1.1 工程概况
        5.1.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5.2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管理效果
        5.2.1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5.2.2 质量管理的效果
    5.3 苏溪河杨圩镇防洪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综合评价
    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5.5 改进措施
        5.5.1 促进施工工艺提升
        5.5.2 加强质量意识建设
        5.5.3 强化质量趋势控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评价调查表
附录2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评价调查表

(6)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1)PPP模式研究
        (2)PPP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研究
        2.国内文献综述
        3.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
    (一)基本概念
        1.公共服务
        2.PPP模式
    (二)理论基础
        1.新公共服务理论
        2.公共治理理论
二、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发展现状
    (一)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发展概况
    (二)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的参与主体及其行为分析
        1.政府:引入和监督
        2.社会资本:主要投资者
        3.企事业单位:参与投资和运营
        4.商业银行:信贷支持
    (三)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的应用领域分析
        1.市政交通领域的PPP模式引入与效果评价
        2.水利领域的PPP模式引入和效果评价
三、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存在的问题
        1.应用范围相对狭窄
        2.PPP资金流入不充分
        3.项目启动后中途更换承建单位等问题频繁发生
        4.PPP项目过度集中在城市中心区
        5.PPP项目模式的社会认可度不足
    (二)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1.政府主导公共服务领域的招标信息公开不充分、不积极
        2.未能充分调动民间资本与金融机构积极性
        3.PPP项目多主体的矛盾分歧未得到有效监督和约束
        4.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改革与扶持力度不足
        5.PPP项目质量管理与验收不严格
四、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发展对策
    (一)构建公开的公共服务PPP招投标体系
        1.明确公共服务PPP项目要求
        2.公开招投标流程与信息
    (二)着力解决民营企业投资公共服务资金难题
        1.明确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服务的主体地位
        2.改善民营企业投资公共服务的融资环境
    (三)明确政府和其他多元主体的权责
        1.提升政府引导和监督功能,弱化对公共服务的干预
        2.突出非政府主体的功能,保证其合法权益
    (四)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并增强对农村倾斜力度
        1.放宽公共服务市场准入
        2.适度向农村地区倾斜
    (五)严控PPP项目验收并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建设
        1.严控项目验收
        2.建立长效的责任追究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A水利设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古典战略思想
        1.2.2 现代企业战略思想
        1.2.3 企业战略分析工具与模型
        1.2.4 水利设计公司竞争战略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分析
        2.1.1 政治环境分析
        2.1.2 经济环境分析
        2.1.3 社会环境分析
        2.1.4 技术环境分析
    2.2 行业与市场环境分析
        2.2.1 行业基本情况
        2.2.2 市场及需求情况分析
        2.2.3 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2.2.4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2.3.1 基本介绍
        2.3.2 竞争情况比较分析
    2.4 行业内企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2.4.1 政策扶持和客户满意
        2.4.2 雄厚的技术支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2.4.3 体制灵活,优质服务赢得市场
    2.5 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部环境分析
    3.1 A水利设计公司简介
        3.1.1 A水利设计公司基本情况
        3.1.2 A水利设计公司经营理念
        3.1.3 A水利设计公司的成绩
        3.1.4 A水利设计公司的不足
    3.2 企业资源分析
        3.2.1 物理资源分析
        3.2.2 财务资源分析
        3.2.3 人力资源分析
        3.2.4 关系资源分析
        3.2.5 供应链资源分析
        3.2.6 资质资源分析
    3.3 企业能力分析
        3.3.1 项目管理能力分析
        3.3.2 质量管理能力分析
        3.3.3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分析
        3.3.4 信息化管理能力分析
        3.3.5 财务管理能力分析
        3.3.6 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3.3.7 资源整合能力分析
    3.4 核心竞争力分析
    3.5 企业内部优势与劣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战略的制定
    4.1 SWOT分析和可能的战略选择
        4.1.1 SO战略
        4.1.2 WO战略
        4.1.3 ST战略
        4.1.4 WT战略
        4.1.5 战略预案的组合
    4.2 企业的宗旨
    4.3 战略目标
    4.4 战略选择
        4.4.1 目标市场选择
        4.4.2 市场定位
        4.4.3 竞争优势定位
        4.4.4 区域定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略实施和保障
    5.1 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步骤
        5.1.1 战略实施的原则
        5.1.2 战略实施步骤
        5.1.3 近期行动方案
    5.2 战略保障措施
        5.2.1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5.2.2 鼓励形成科技创新氛围
        5.2.3 围绕客户为中心,全员经营开拓市场
        5.2.4 建设以奋斗者为中心的人才资源体系
        5.2.5 强化财务支持
        5.2.6 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
        5.2.7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一) 国家治理
        (二) 国家财经治理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结语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出版学术专着
    成果获奖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
致谢

(9)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2.1 建设工程管理的措施概述
        2.1.1 组织措施
        2.1.2 技术措施
        2.1.3 经济措施
        2.1.4 管理措施
    2.2 技术管理理论概述
        2.2.1 技术的发展
        2.2.2 技术的释义
        2.2.3 技术的类别
    2.3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2.3.1 技术创新理论
        2.3.2 建设工程项目创新概念
        2.3.3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
        2.3.4 技术创新模式
    2.4 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概述
        2.4.1 文献调研法
        2.4.2 对比分析法
        2.4.3 案例分析法
        2.4.4 专家会议法
        2.4.5 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
    2.5 技术与创新管理分析
第3章 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
    3.1 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和作用
    3.2 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3.3 技术管理制度
        3.3.1 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
        3.3.2 技术管理制度的分类
        3.3.3 技术管理制度执行影响因素分析
        3.3.4 技术管理制度执行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3.4 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分析
        3.4.1 图纸相关工作管理
        3.4.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
        3.4.3 技术交底、技术复核管理
        3.4.4 检验、试验管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管理
    4.1 创新模式
        4.1.1 按技术创新的动力划分
        4.1.2 按技术创新源划分
    4.2 创新管理体系
        4.2.1 公司创新管理体系
        4.2.2 创新管理制度
    4.3 技术创新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4.3.1 建筑活动和产品特点带来的问题
        4.3.2 建筑活动社会环境带来的问题
    4.4 创新工作优化思路
        4.4.1 通过明确企业技术创新方向优化创新工作
        4.4.2 通过重视人才培养优化创新工作
        4.4.3 通过加强创新主体合作优化创新工作
        4.4.4 通过强化行业体制建设优化创新工作
        4.4.5 通过政策提高创新积极性优化创新工作
    4.5 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6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4.7 案例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案例分析---以云南建投B公司为例
    5.1 企业背景
    5.2 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制度建设
        5.2.1 技术与创新管理制度的亮点
        5.2.2 技术与创新制度形成流程
        5.2.3 已形成的技术与创新制度内容
    5.3 公司技术与创新管理投入分析
        5.3.1 技术与创新管理人员投入
        5.3.2 技术与创新管理资金占营业额的比重
        5.3.3 技术设备情况
    5.4 公司技术与创新管理产出分析
        5.4.1 自主创新
        5.4.2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5.5 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案例分析
        5.5.1 利用BIM技术完成复杂结构项目实施
        5.5.2 项目实施效果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
    6.3 展望
谢辞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打分卡——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

(10)基于灰色理论的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1.1 相关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2.2 方法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1.3.1 相关内容
        1.3.2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2 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识别分析
        2.2.1 施工质量保证
        2.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2.3 工程实体质量
        2.2.4 工程质量验收
    2.3 章节总结
3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的方法
    3.1 层次分析法
        3.1.1 定义
        3.1.2 建模与评价步骤
        3.1.3 层次分析法的评价
    3.2 灰色综合评价法
        3.2.1 灰色系统理论的介绍
        3.2.2 灰色关联模型
        3.2.3 灰色聚类法
        3.2.4 灰色综合评价法的评价
    3.3 章节总结
4 基于灰色理论的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4.1 施工质量评价模型建立思路
    4.2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4.3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分析过程
        4.3.1 计算施工质量评价影响因素的权重
        4.3.2 对施工质量评价因素权重修正
        4.3.3 施工质量评价等级以及矩阵构建
        4.3.4 评价灰类的确定
        4.3.5 灰色评价权向量二级影响因素评价
        4.3.6 一级施工质量评价
        4.3.7 综合评价
    4.4 章节总结
5 西山湾水库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实例分析
    5.1 工程实例概况
    5.2 西山湾水库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5.2.1 围绕西山湾水库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5.2.2 层次分析法在施工质量评价指标权重上的应用
        5.2.3 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施工质量评价因素权重修改
        5.2.4 基于灰色聚类法确定施工质量评价等级
    5.3 评价结果分析
    5.4 章节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模拟打分表1
致谢

四、强化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设备管理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J]. 邓惠洁. 长江技术经济, 2021(S2)
  • [2]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D]. 韩俊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4]L市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安全风险评价应用研究[D]. 修佃祥. 山东大学, 2021(12)
  • [5]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评价 ——苏溪河杨圩镇防洪工程为例[D]. 付敏. 南昌大学, 2020(02)
  • [6]日照市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发展研究[D]. 王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A水利设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周子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9]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D]. 郑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基于灰色理论的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评价研究[D]. 柳杨.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加强中小型水利建设企业设备管理办法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