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教学在汉语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鉴赏教学在汉语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一、欣赏教学在语文分析课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袁丽萍[1](2021)在《构建“3+3+3”框架,用技术助力课堂教学——学校整体推进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应用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为切实推动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2.0进程,自2020年9月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引进了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以义务教育教科书为蓝本的人教智慧教学平台。该平台是面向中小学生,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融电子课本、数字资源、学科工具、应用数据于一体的多媒体教材,其正版、专业的教学资源具有权威性、安全性、智能性、开放性、兼容性、互动性等特点,能较好地满足教师课前、课中、课后多种教学场景的应用需求。

吴秉旭[2](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张玉炎[3](2020)在《“多感官参与”在小学歌唱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厦门市集美区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小学音乐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国家对于音乐素质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如200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经过十年的实践与经验积累,又于201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版)》,体现出我国音乐教育的日渐完善。歌唱课是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其生理、心理及各感官也都在随之变化。本文主要针对厦门市集美区小学“多感官参与”的歌唱课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将感官如四肢、眼、耳、鼻、口以音乐活动的方式巧妙地应用于小学歌唱课中,借助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嗅觉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感受歌唱中的气息、音准、节奏、节拍等,以提高其歌唱及音乐审美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对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之处进行说明。第二章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归纳,并解释音乐教学中可利用的多种感官。对“认知发展理论”、“感觉实在论”、“感官教育”进行阐述,为多感官参与的小学歌唱课教学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提出对于开展“多感官参与”的歌唱课需要考虑的多方面因素。主要涉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嗓音特点、音乐才能发展规律等。同时,对于小学生的歌唱技巧要求也成为“多感官参与”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第四章笔者以实地调研的厦门市集美区小学为例,对其小学歌唱课“多感官参与”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立足于真实课堂实例,针对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编制不同的问卷题目,进行调查。最终收回58位音乐教师、412名学生的问卷。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调查中以及实际一线课堂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成因做出分析。第五章是策略性研究,针对现状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并丰富“多感官参与”形式,更好地服务于歌唱。

李霖[4](2020)在《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国家教育部首次将“人文性”写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其作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性质的第一位,并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这足以说明在音乐课程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作为研究出发点,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究“音乐欣赏”及其教育目标的内涵,结合指导小学音乐欣赏课实施的文件、规章和制度,及小学音乐欣赏课课例,探讨“人文价值”在音乐教育中的具体体现,重点讨论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本文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当下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人文”的缺失,所以,我们更应从“教育”的角度理解和落实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目标,实现其人文价值。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绪论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及方法、文献综述。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出发,探究了音乐欣赏、教育目标的核心内涵,结合美国音乐教育的目标及21世纪“核心素养”的新内涵,探讨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目标内涵。第二章,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探究小学音乐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及其《解读》、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中有关音乐欣赏“人文价值”的内容体现;其次,从实践层面,结合全国2016-2019年小学五年级音乐欣赏优质课案例,包括优质课评价指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录,重点讨论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目标的实施状况。第三章,主要是对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内涵的讨论。首先,对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当今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重知识、轻人文”的现状;其次,从理论角度探讨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人文价值”缺失的原因;最后,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理解音乐欣赏教育目标内涵,结合实际探讨音乐欣赏“人文价值”(或人文目标)的落实方式。本文认为,只有站在“教育”角度,探究音乐的人文内涵,重新理解和落实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价值”,才能发挥音乐教育,甚至是教育的“育人”内涵。

许杨杨[5](2020)在《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思维导图作为近几年火热的思维工具,深受社会各界的推崇,它在帮助人们发散思维的同时,又有效记忆文字。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领域,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具有积极作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积极调动“理性的”左脑和“感性的”右脑互相结合的过程。在音乐欣赏课中,往往强调的是感性的聆听与欣赏,忽略了对音乐知识点的掌握,使用思维导图将音乐课中的各个要素融入于色彩斑斓的图像中,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产生背景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国内外对于思维导图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第二章是对思维导图的相关概述,对思维导图的概念进行详细地介绍,并对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展开论述,从计算机绘制思维导图和手绘思维导图两方面介绍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第三章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为出发点,探索思维导图在音乐课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化策略。第四章为思维导图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案例,本部分包括三个应用案例,展示不同课例所呈现的教学过程。第五章是对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启示,揭示了思维导图对教师、学生的积极影响,也反思了笔者在应用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徐端[6](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国画鉴赏课“意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全球化大背景和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如何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意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意境”为主题展开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研究,重点探究如何把“意境”抽象概念,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学生。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了高中美术鉴赏“递进循环”教学模式,提出提炼图像、转化情境、创造图像三个解析意境的关键环节:首先对图像进行形式分析,达到对意境理解的审美直觉,其次创设情境,让鉴赏者达到感性的审美体验,在情感上深入体验意境,最后通过创造图像的方式,达到对意境理解的审美升华阶段。以《意境之美——宋代花鸟画》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案例,进一步论述该模式运行的教学过程。该模式中将抽象概念不断的转化,让学生能够在认知基础上理解抽象概念,这一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力,对高中美术鉴赏课具有借鉴性作用。核心素养下的美术鉴赏教学,不能局限于对美术知识的单层面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种方法,可以运用方法自主迁移到其他知识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兰敏[7](2020)在《基于对话理论下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对话理论最早源于哲学领域,大批学者围绕对话理论进行研究、探索,从而使对话理论变得越来越丰富,研究者们将对话理论从哲学领域扩展到了教育领域,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音乐教育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滞留许多问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出现偏离音乐审美理念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等不容乐观的现象,导致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效率偏低。因此,本文将借鉴对话理论来研究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继而提出音乐欣赏教学优化的策略。目前,对话理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较为丰富,比如对话理论与语文学科、对话理论与历史学科等,但是,对话理论与音乐学科相结合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对话理论与音乐学科相结合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在借鉴作用下,笔者将开展对话理论与音乐学科相结合的研究,选取的研究范围是音乐学科中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本研究将运用文献研究法搭建理论基础、运用调查研究法获取初中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现状信息、运用案例分析法展现初中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全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内容主要包括选题依据及意义、对话理论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相关概念界定、对话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的详细阐述为论文的后续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话理论引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适切性分析,从引入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有限性三个方面并结合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阐述其适切性,从而得出结论将对话理论引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之中是可行的、必要的,反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也需要对话理论进行指导。第三部分是对对话理论运用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本部分选取北京市的八所初中学校以问卷的形式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并归类统计分析数据,进而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评价三个层面进行问题总结和原因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充实的数据资料和实用的信息。第四部分是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探究以及具体案例展示。本部分基于第三部分调查得出的结论,提出五条初中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三个初中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环节,最后以《劳动的歌》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展示。综上研究,期望为初中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更好的实施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效率,同时反哺自己的教学。

罗燕[8](2019)在《“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包括音乐、历史、文学等等。当今学校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授课方式通常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音乐,然后播放录音,欣赏的过程就是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就这样一种教学程序,学生参与性差,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无疑对学生对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和适应课堂新技能的变化?应如何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的真正落到实处?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我尝试着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使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三段式”教学模式。所谓“三段式”教学模式,是将初中音乐欣赏课课堂教学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段,即“时间上”分为三段、“教学环节上”分为三段、“教学效果上”分为三段,这种教学模式的形式比较简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分阶段完成,更有效的评价当堂课的学习,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研究的结论是:探寻初中音乐欣赏课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使教师有新的教学模式可循,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内涵,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喜欢音乐欣赏课,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马立洋[9](2019)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之一。其选取的篇章涵盖了从殷商到清末这个时段。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诗歌和散文的出现相对较早,也比较成熟,其作品丰富、名家辈出。《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版)》倡导为学生提供课程选择权利,首提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目的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培养高中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独立能力,以多元、开放的方式解读教材文本。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的精神得到充实、情感得到丰富、人格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选修课教学时段一般被安排在五个必修模块时段完成之后。这本教材包含两大部分内容:散文之部和诗歌之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人教版高中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为日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选修课教学提供教学策略与参考。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本论文的背景、意义、目的以及研究现状。第一部分是对选修课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内容和教学价值。第三部分是笔者对部分长春市省重点中学的学生和老师进行调查,调查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的研究状况,并分析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为后文提出教学策略提供可靠依据。第四部分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章以第一部分所提理论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为依据,提出“注重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式专题教学”、“注重提高审美,合理运用多媒体”“注重深度学习,进行“二次开发””、“注重深度阅读,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注重学生审美,进行多元化评论”五个策略。第五章阐述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张翠芳[10](2019)在《晋城三中中国画教学方法探究》文中认为中国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高中美术课堂开展中国画教学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但是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缺少强大的师资力量,使得中国画教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存在许多不足,促进高中美术中国画教学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笔者的工作单位晋城市第三中学校(以下简称晋城三中)为例,首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初步了解了晋城三中的中国画教学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了晋城三中中国画教学方法与学习的现状。然后,针对得出的现状,分析了目前中国画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笔者又以高中美术中国画教学目标和高中美术中国画教学的实施理念两方面为依据,提出了中国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要运用鉴赏与实践、临摹和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与其他学科整合、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并且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的发展策略。在现状及问题分析,理念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晋城三中实际情况,从高中美术中国画课堂教学、课外兴趣小组教学和利用本地资源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实施与结果评估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根据对晋城三中中国画教学实施案例的简要分析,提出了中国画教学实施的展望,以及晋城三中中国画教学实施的普遍价值和推广意义。

二、欣赏教学在语文分析课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欣赏教学在语文分析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3+3+3”框架,用技术助力课堂教学——学校整体推进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应用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训”融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一)全员通识培训
    (二)学科专项培训
    (三)实操赛课促培训
二、“三用”结合,助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一)在备课中解决平台“怎样用”的问题
    (二)在课堂中落实平台“常态用”的问题
    (三)在教研中琢磨平台“巧妙用”的问题
三、“三创”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一)创造性使用工具,合理组合用处多
    (二)创造性对接平台,相互融合效率增
        1. 借鉴人教版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 视平台为资源库,筛选资源为我用
        3. 不同平台交替用,课堂教学促优化
    (三)创造性兼容VR技术,身临其境助提质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五节 简要述评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质化研究取向
        二、课堂观察
        三、访谈
        四、案例分析
    第三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计划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二、教师素养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第二节 建议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后记

(3)“多感官参与”在小学歌唱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厦门市集美区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多感官参与”的小学歌唱教学理论阐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感官与教学中的感官
        2.1.2 歌唱教学
        2.1.3 歌唱教学中的感官
    2.2 多感官教学的理论基础
        2.2.1 认知发展理论
        2.2.2 感觉实在论
        2.2.3 感官教育理论
第3章“多感官参与”的歌唱课的考虑因素
    3.1 小学生的发展
        3.1.1 小学生的感觉发展
        3.1.2 小学生的注意水平
        3.1.3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3.2 嗓音特点与音乐才能发展规律
        3.2.1 嗓音特点及保护
        3.2.2 音乐才能发展规律
    3.3 歌唱技巧要求
第4章 厦门市集美区小学歌唱教学现状及“多感官参与”情况分析
    4.1 问卷调查的实施
        4.1.1 调查对象
        4.1.2 问卷发放
        4.1.3 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4.2 厦门市集美区小学歌唱课课例分析
    4.3 歌唱课教学中“多感官参与”的体现及优势
        4.3.1 歌唱课教学中“多感官参与”的体现
        4.3.2“多感官参与”的歌唱教学的优势
    4.4 厦门市集美区小学歌唱教学中的不足与成因分析
        4.4.1 厦门市集美区小学歌唱教学中的不足
        4.4.2 成因分析
第5章 厦门市集美区小学“多感官参与”歌唱课教学对策
    5.1 编创口、舌、鼻训练活动
        5.1.1 口部训练
        5.1.2 舌部训练
        5.1.3 鼻部训练
    5.2 进行趣味发声练习
        5.2.1 趣味发声练习的方式
        5.2.2 趣味发声练习曲目的创编
    5.3 合理设置及优化多感官参与的音乐活动
    5.4 多感联动,体验音乐要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4)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音乐欣赏及其教育目标
    第一节 音乐欣赏及其理论内涵
        一、音乐欣赏概念
        二、四种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下的音乐欣赏内涵
    第二节 教育目标
        一、教育目标概念
        二、从中外教育史看教育目标内涵和特点
    第三节 教育目标与音乐欣赏教育
        一、从美国音乐教育的目标看音乐欣赏教育目标
        二、21世纪“核心素养”下的教育目标
        三、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内涵
第二章 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价值体现
    第一节 “新课标”人文性观念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
        一、《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及其《解读》
        二、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
    第二节 全国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实践状况
        一、教育部2016-2017年度优质课评选标准
        二、教师用书中11首欣赏曲目的教学目标
        三、15节音乐欣赏部优课教学目标
        四、音乐欣赏部优课课堂案例
第三章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内涵的讨论
    第一节 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的实施情况分析
        一、《音乐新课标》、《解读》中的音乐欣赏和人文目标分析
        二、从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看小学音乐欣赏人文价值
        三、15节音乐欣赏部优课案例分析
    第二节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缺失的原因
        一、音乐教育研究者缺乏系统、全面的教育理论体系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首要目标
        三、一线教师缺乏教育责任和意识
    第三节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价值”
        一、音乐的人文价值
        二、教育目标对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5)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之处
    1.4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思维导图的相关概述
    2.1 思维导图的概念
    2.2 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2.2.1 脑科学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有意义学习
        2.2.4 多元智力理论
        2.2.5 图式理论
        2.2.6 曼陀罗思考法
    2.3 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2.3.1 手绘思维导图
        2.3.2 计算机绘制思维导图
        2.3.3 手绘与计算机绘制思维导图的对比
        2.3.4 关于思维导图绘制方式的总结
第3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音乐课的应用现状
    3.1 学生在初中音乐课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现状
        3.1.1 学生在初中音乐课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情况调查
        3.1.2 学生在思维导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3 针对学生所存在问题的优化策略
    3.2 教师在初中音乐课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现状
        3.2.1 教师在初中音乐课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情况调查
        3.2.2 教师在思维导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2.3 针对教师所存在问题的优化策略
第4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案例
    4.1 应用准备
        4.1.1 应用时间
        4.1.2 教学对象
        4.1.3 教学条件
    4.2 思维导图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案例
        4.2.1 《思乡曲》教学设计
        4.2.2 《茉莉花》教学设计
        4.2.3 《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部分)教学设计
第5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应用的教学反思及启示
    5.1 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
        5.1.1 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前备课的有效性
        5.1.2 有助于辅助教师新课教学的具象性
        5.1.3 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反思的针对性
        5.1.4 有助于学生的课前预习
        5.1.5 有助于优化学生的课堂笔记
        5.1.6 有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
    5.2 应用中所存在的不足
        5.2.1 应用实施对象不够广
        5.2.2 应用实施时间不充分
        5.2.3 教学应用案例有待改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情况调查
    附录 B:与一线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 C:学生音乐思维导图作品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6)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国画鉴赏课“意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目的
        一、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外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
        三、访谈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一、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教学理念的创新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核心素养
        二、美术鉴赏
        三、意境
        四、主题教学
    第二节 本研究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
        二、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节 意境的教育价值
        一、审美教育对意境教学的要求
        二、美术课程标准对意境教学的要求
        三、学生认知对意境教学的要求
第二章 高中国画鉴赏课“意境”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高中美术教科书中有关“意境”内容的总体情况
        一、美术教科书中“意境”的呈现方式和容量
        二、美术教科书中“意境”的呈现状态分析
    第二节 高中国画鉴赏课“意境”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第三章 高中国画鉴赏课“意境”教学的课程转化路径
    第一节 高中国画鉴赏课“递进循环”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递进循环”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递进循环”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 高中国画鉴赏课“递进循环”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中国画鉴赏课“意境”的图像提炼
        二、中国画鉴赏课“意境”的转化情境
        三、高中中国画鉴赏“意境”的图像创造
第四章 高中国画鉴赏课“意境”教学的案例设计——以《意境之美:宋代花鸟画》为例
    第一节 《意境之美:宋代花鸟画》的教学内容
    第二节 《意境之美:宋代花鸟画》的教学过程
    第三节 《意境之美:宋代花鸟画》的教学评价
结语
    一、课题总结
    二、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对话理论下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对话理论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相关概念界定
        (二)对话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与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1章 对话理论引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适切性分析
    一、对话理论引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可能性
        (一)对话理论的包容性
        (二)对话理论中心问题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联性
        (三)对话理论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水平
    二、对话理论引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必要性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对话性质
        (二)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三、对话理论引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限性
        (一)关于音乐欣赏教学中“平等”对话与合理引导方面
        (二)关于音乐作品原义与多元解读方面
        (三)关于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方面
第2章 北京市八所学校初中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设计
        (一)教师与学生问卷设计情况
        (二)教师与学生问卷下发情况
        (三)教师与学生问卷回收情况
    二、问卷统计与分析
        (一)教师问卷统计与分析
        (二)学生问卷统计与分析
    三、初中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层面
        (二)学生层面
        (三)教学评价层面
第3章 对话理论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中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给予学生课堂安全感
        (二)尊重对话多元主体,加强主体间交互式交流互动
        (三)提升音乐教师素养,提高音乐欣赏课堂质量
        (四)设计合适的对话话题,启发学生对话兴趣
        (五)构建合理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
    二、初中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步骤
        (一)自主学习环节
        (二)互动学习环节
        (三)实践应用环节
    三、初中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的案例展示
        (一)自主学习环节教学展示
        (二)互动学习环节教学展示
        (三)实践应用环节教学展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研究的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1.2.2 国内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1.2.3 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探讨
        1.2.4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1.3 基本概念厘定
        1.3.1 教学模式
        1.3.2 初中音乐欣赏课
        1.3.3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定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
第二章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内容概述
    2.1 “三段式”教学模式解读
        2.1.1 初中音乐欣赏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定义
        2.1.2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2.1.3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流程
    2.2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3 学习金字塔理论
    2.3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2.3.1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
        2.3.2 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2.4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
        2.4.1 延续传统音乐欣赏教学模式
        2.4.2 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
        2.4.3 师生关系不和谐
第三章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构建
    3.1 初中生音乐心理特征与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心理学链接
        3.1.1 初中生音乐心理特征概述
        3.1.2 关注初中音乐心理特征对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意义
    3.2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功能特征
        3.2.1 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3.2.2 丰富学生的创造性
        3.2.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2.4 展现教学的灵活性
    3.3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总体结构构建
        3.3.1 “三段式”“131”教学模式的构建
        3.3.2 “三段式”“121”教学模式的构建
        3.3.3 “三段式”“162”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四章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探索
    4.1 前测
        4.1.1 样本数据
        4.1.2 工具
        4.1.3 数据分析
    4.2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4.2.1 七年级《蓝色的探戈》对比教学案例1
        4.2.2 七年级《万马奔腾》欣赏课对比教学案例2
        4.2.3 八年级《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对比教学案例3
        4.2.4 八年级《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对比教学案例4
    4.3 后测
        4.3.1 样本数据
        4.3.2 工具
        4.3.3 数据分析
    4.4 案例研究结果分析
        4.4.1 实践对比案例研究结果分析
        4.4.2 学生回馈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1.1 使用要点
        5.1.2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效果
        5.1.3 存在的不足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范围与方法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相关理论基础
    (一)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二)接受理论
    (三)深度学习理论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价值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材内容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价值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现状调查
    (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四、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
    (一)注重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式专题教学
    (二)注重平台应用,构建学习共同体
    (三)注重深度学习,进行“二次开发”
    (四)合并同类项,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
    (五)注重评价方式,进行深度阅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现状问卷(教师卷)
附录 B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现状问卷(学生卷)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晋城三中中国画教学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一、晋城三中中国画教学方法的现状和问题
    (一) 晋城三中中国画教学现状
        1. 学生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2. 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3. 学生和教师对比问卷结果分析
        4. 中国画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二) 中国画教学存在问题
二、高中美术中国画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一) 高中美术中国画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1. 高中美术中国画的教学目标
        2. 高中美术中国画教学的实施理念
    (二) 中国画教学方法的选择
        1. 鉴赏与实践、临摹与写生创作相结合
        2.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3. 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
        4. 与多种教学评价方式相结合
三、高中美术中国画课堂教学具体实施方法
    (一) 高中美术中国画课堂教学实施
        1. 中国画欣赏课案例
        2. 中国画技法课案例
        3. 课堂中国画教学实施的结果与评估
    (二) 高中美术中国画课外兴趣小组教学实施
        1. 课外兴趣小组专题训练
        2. 兴趣小组教学实施的结果与评估
    (三) 利用本地资源进行中国画教学实施
        1. 利用本地资源教学方法的实施
        2. 利用当地资源对国画教学实施的结果与评估
四、晋城三中中国画教学方法实施的展望和推广意义
    (一) 晋城三中中国画教学方法实施的展望
    (二) 晋城三中中国画教学方法实施的推广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学生调查问卷
    (二) 教师问卷调查
    (三) 部分学生作品
致谢

四、欣赏教学在语文分析课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3+3+3”框架,用技术助力课堂教学——学校整体推进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 刘志,袁丽萍.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1(09)
  •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多感官参与”在小学歌唱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厦门市集美区小学为例[D]. 张玉炎. 集美大学, 2020(05)
  • [4]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D]. 李霖. 西南大学, 2020(02)
  • [5]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许杨杨. 集美大学, 2020(08)
  • [6]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国画鉴赏课“意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D]. 徐端. 黄冈师范学院, 2020(07)
  • [7]基于对话理论下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研究[D]. 兰敏.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9)
  • [8]“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探索研究[D]. 罗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9]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马立洋. 长春师范大学, 2019(09)
  • [10]晋城三中中国画教学方法探究[D]. 张翠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鉴赏教学在汉语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