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针治疗面神经麻痹85例

三棱针治疗面神经麻痹85例

一、三棱针点刺治疗面神经麻痹85例(论文文献综述)

汪飞[1](2021)在《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面神经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经长期临床经验发现,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是以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常用的醋酸泼尼松片及甲钴胺胶囊作为药物对照,对比两者之间的治疗疗效,客观评价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试验标准的面神经炎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及甲钴胺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隔日治疗1次,治疗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8天)。对照组治疗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8天)。疗程结束后观察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及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中评价等级及积分的变化。通过软件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本试验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脱落0例,退出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位及病程比较,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及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一般资料分布均衡,保证了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⑴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方案治疗均可改善面神经功能;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好于对照药物组。⑵两组中医症状疗效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方案均有效;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治疗组改善面部症状效果更好;治疗组治疗结束时与结束后1月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组近期疗效较稳定。⑶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疗效好于对照药物组。结论:治疗组(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与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与甲钴胺胶囊)在治疗面神经炎患者均有治疗作用,均能够促进面神经功能、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发现治疗组更具有优势且近期疗效稳定。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但只要操作严格,在治疗面神经炎上还是安全有效的。

柳慧[2](2021)在《周围性面瘫急(亚急)性期针灸疗法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分别对针刺、温针、电针、放血在治疗急(亚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各结局指标进行评价,并通过对比效应值选出不同指标下最佳的针灸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选择针灸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首先,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 WFD)、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 CMB)及Pub Med,Web of Science(SCI)数据库等,且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8月。其次,搜集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急(亚急)性期针灸治疗的文献,使用Cochrane系统推荐偏倚风险评价软件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最后,使用Revman5.3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1.针刺:(1)基本信息:共检索到中英文文献3322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27篇,纳入研究对象共3468名,涉及4类干预措施、8种结局指标。(2)质量评价:13篇文献使用了正确的随机方法,1篇文章提出隐藏分配,1篇文章对病情评估、面肌痉挛诊断、统计分析人员等设盲,27篇文献均未有选择性报告,1篇文献提出退出13例患者,其余文献结果数据完整,其他偏倚风险不明。(3)Meta分析结果:(1)有效率:OR=5.15,95%CI[4.04,6.56],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分:MD=-1.10,95%CI[-2.12,-0.07],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愈时间:MD=-5.96,95%CI[-6.41,-5.5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不良反应发生率:OR=0.17,95%CI[0.07,0.41],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FDIP):MD=3.50,95%CI[2.94,4.05],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MD=-1.40,95%CI[-2.59,-0.20],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肌电图:MD=0.29,95%CI[0.01,0.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多伦多(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表:MD=17.86,95%CI[13.88,21.84],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漏斗图:显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2.温针:(1)基本信息:共检索到中英文文献39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17篇,纳入研究对象共1498名,涉及8类干预措施、7种结局指标。(2)质量评价:7篇文献使用了正确的随机方法,均未提及隐藏分配及盲法,17篇文献均未有选择性报告,1篇文献提出退出1例患者,其余文献结果数据完整,其他偏倚风险不明。(3)Meta分析结果:(1)总有效率:OR=7.43,95%CI[0.33,34.19],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分:MD=0.83,95%CI[-0.46,2.12],P=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愈时间:MD=-4.83,95%CI[-6.83,-2.8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VAS疼痛评分:MD=-2.05,95%CI[-2.23,-1.87],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FDIP):MD=3.59,95%CI[2.24,4.9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MD=-0.33,95%CI[-0.11,0.49],P=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Portmann临床简易评分法(RPA):MD=-0.92,95%CI[-1.15,0.69],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3.电针:(1)基本信息:共检索到中英文文献811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11篇,纳入研究对象共891名,涉及8类干预措施、5种结局指标。(2)质量评价:10篇文献使用了正确的随机方法,11篇文献均未提及隐藏分配及盲法,均未有选择性报告,1篇文献提出脱落12例,其余文献结果数据完整,其他偏倚风险不明。(3)Meta分析结果:(1)总有效率:OR=4.55,95%CI[2.74,7.56],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OR=2.22,95%CI[1.07,4.63],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肌电图:MD=0.12,95%CI[0.03,0.20],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痊愈时间:MD=-4.01,95%CI[-5.11,-2.9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Portmann简易评分法:MD=1.74,95%CI[0.33,3.15],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4.放血:(1)基本信息:共检索到中英文文献582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17篇,纳入研究对象共1346名,涉及9类干预措施、7种结局指标。(2)质量评价:17篇文献使用了正确的随机方法,1篇提出隐藏分配,17篇文献均未提及盲法、均未有选择性报告,2篇文献共退出18例患者,其余文献结果数据完整,其他偏倚风险不明。(3)Meta分析结果:(1)总有效率:OR=2.72,95%CI[1.70,4.36],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分:MD=8.42,95%CI[1.85,8.86],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Portmann简易评分法:MD=0.92,95%CI[-0.19,2.03],P=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症状体征量化评分表的评分:MD=7.32,95%CI[6.38,8.26],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FDIP):MD=0.03,95%CI[-0.36,0.42],P=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MD=-0.55,95%CI[-2.60,1.50],P=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痊愈时间:MD=-10.00,95%CI[-11.93,-8.07],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结论:1.Meta分析显示,针刺、温针、电针、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治愈时间,减轻面部轻瘫症状,改善患者社会生活等。2.针刺Meta分析显示:单纯针刺组优于单纯西药组,针刺+西药组优于单纯西药组,针刺+西药+TOP灯优于单纯西药组。3.温针灸Meta分析显示:单纯温针刺组优于单纯西药组及单纯针刺组、温针刺+西药组优于单纯西药组、西药+温针刺+针刺+挑刺组优于西药+针刺组、温针刺组优于西药+针刺+TOP灯联合组。4.电针Meta分析显示:电针+针刺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针刺组、单纯西药组及针刺+西药组,电针+针刺+西药组治疗效果由于单纯西药组及单纯针刺组,电针+针刺+中药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针刺组及西药加中药组。5.放血Meta分析显示:刺络放血+针刺+西药组优于针刺+西药组、刺络拔罐放血+针刺优于单纯针刺组、放血+针刺组优于单纯西药组、刺络+针刺+中药+西药组优于针刺+中药+西药组、刺络放血+西药优于单纯西药组。6.根据各方法使用的结局指标单纯使用效应值对比优势:(1)总有效率:温针(OR=7.43)>电针(OR=4.55)>放血(OR=2.72)。(2)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分:放血(MD=8.42)>温针(MD=0.83),电针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效应值不同,无法比较。(3)治愈时间:电针(MD=-4.01)>温针(MD=-4.83)>放血(MD=-10.00)。(4)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FDIP):温针(MD=3.59)>放血(MD=0.03)。(5)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温针(MD=-0.33)>放血(MD=-0.55),电针文献中未使用(4)(5)两项结局指标,暂不可比较。(6)Portmann临床简易评分法(RPA):电针MD=(1.74)>放血(MD=0.92)>温针(MD=-0.92)。提示临床医师治疗该疾病时,若要求总有效率、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社会生活功能评分提高时可采用温针的治疗方法;若要求治愈时间缩短可采用电针的治疗方法;若要求面神经功能提高可采用放血的治疗方法。

季佳佳[3](2021)在《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将临床杨骏教授治疗面瘫经验方七味面络通联合透刺法用于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分析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并通过与透刺法联合甲钴胺的比较,验证七味面络通联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有效性及优势,为面神经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一般资料:本研究病例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安徽省针灸医院”)康复二科以及安徽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或住院的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A组及B组。每组30人,共60名患者。2.治疗方法:A组采用透刺+七味面络通内服的治疗方法,B组采用透刺法+甲钴胺的治疗方法。3.疗效判断: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疗程、第2疗程和第3疗程两组患者Sunnybrook量表(以下简称“多伦多”量表)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前后面神经肌电图M波波幅及运动潜伏期时长;治疗前后焦虑自评表(以下简称“SAS”评分)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后1个月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有关的结论。结果:本次研究共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其中A组剔除1例,B组脱落1例。(1)开始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资料有可对比性;(2)多伦多量表中每个疗程两组患者分级情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Z均为负值,表明A组改善较B组明显;(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波波幅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以A组提升较为明显,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潜伏期均比治疗前缩短,提示经过治疗面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其中A组的潜伏期缩短时间比B组缩短时间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全部疗程结束后,A组总效率为96.5%,B组总有效率为89.6%,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透刺法联合中药内服法治疗面神经炎恢复期比透刺法更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此外还在治疗期间未发现患者有明显不适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药联合透刺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陈伊镕[4](2020)在《基于LASCA技术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采用激光散斑对比分析技术(Laser Speckle Contrast Analysis/LASCA),对在不同分期接受针刺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眼区和面颊区的血流灌注情况进行监测;并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在此基础上,研究血流不对称性值(Pr值)和面神经功能评分的动态变化特点,分析血流不对称性值(Pr值)和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进而对针刺治疗本病的疗效,以及在不同分期接受针刺治疗的疗效差异,进行较为客观的观察和评估。方法:根据首诊接受针刺治疗时是否处于急性期内(7天以内),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急性期组和非急性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案,每次针刺治疗30min,1周3次,1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采用激光散斑对比分析技术对面部血流灌注情况进行监测,并在首诊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针刺治疗前对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对首诊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针刺治疗前的面部血流不对称性值(Pr值)以及相应时点的面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眼区血流不对称性值(Pr值)两组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但整体上呈下降的变化趋势。急性期组在第7天的Pr值较首诊第1天的Pr值升高,其余各治疗时间点的Pr值均较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急性期组首诊第1天与第7天的P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Pr值逐渐下降,各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Pr值比较,第7天的P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期组较非急性期组高(P<0.05);其余各时点两组间的P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面颊区血流不对称性值(Pr值)两组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急性期组第7天的Pr值较首诊第1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第21天与首诊第1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第21天的Pr值均较第7天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第14天与第2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急性期组各时点间的P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两组间的P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面神经功能评分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整体上均呈上升的变化趋势。急性期组第7天的评分与首诊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各时点评分均有增加,且变化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急性期组第7天的评分与首诊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各时点评分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急性期组评分较非急性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流不对称性值(Pr值)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两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与眼区的Pr值在各时点上均呈负性相关。急性期组在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评分与对应时点上的Pr值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非急性期组在第1天、第14天、第21天的评分与对应时点上的Pr值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0.01、0.05)。两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与面颊区的Pr值在各时点上整体上均呈负性相关。急性期组第14天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疗效3个疗程结束时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的治愈率34.21%,显效率为50%,有效率为15.79%,非急性期组的治愈率为27.03%,显效率为43.24%,有效率为29.73%。3个月后随访,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痊愈率为63.16%,显效率为23.68%,有效率为13.16%;非急性期组痊愈率为37.84%,显效率为34.21%,有效率为27.03%;急性期组痊愈率高于非急性期组(P<0.05)。且近期疗效(3个疗程结束时)与远期疗效(3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远期疗效均较近期疗效好(P<0.05)。结论:针刺治疗过程中,随着针刺治疗次数的增加,患侧眼区的血流不对称性值(Pr值)在急性期组、非急性期组总体上均逐渐变小至接近“1”水平值,面颊区总体上Pr值无明显变化;面神经功能评分均逐渐增加,提示面神经功能均逐渐得到改善。面神经功能评分与眼区的Pr值有显着的负性相关性,提示通过眼区的Pr值对周围性面瘫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以及对面瘫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估的可能性。两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从长期疗效角度,急性期组的疗效优于非急性期组,提示在起病时采用针刺治疗,有确切的疗效,且远期的疗效优于非急性期接受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在急性期即采取针刺治疗的方案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王周淳[5](2018)在《穴位敷贴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治疗前后患者的House-Brackmann(H-B)评分、H-B分级和面部残疾指数(FDI)的评分,观察“斑巴膏”穴位敷贴对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2.通过“斑巴膏”穴位敷贴后对皮肤刺激强度的监测,探讨其临床使用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45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针刺组及西药组每组各15例。三组均以泼尼松、阿昔洛韦、甲钴胺作为基础治疗,10天为一疗程,敷贴组采用“斑巴膏”调制成丸,贴于患侧牵正穴、健侧劳宫穴上,每次30min,每2日敷贴1次,10天为一疗程;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1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天为一疗程;西药组不再予以其他治疗。一疗程结束后,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评分、H-B分级和面部残疾指数(FDI)进行对照,评价其临床疗效;通过对敷贴处皮肤48h内的过敏反应程度评分,评价“斑巴膏”对皮肤的刺激强度,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H-B量表评分:三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评分均显着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敷贴组、针刺组评分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敷贴组与针刺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2.H-B分级:三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分级均有改善,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敷贴组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相比于敷贴组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FDI量表评分:三组患者的FDIP(躯体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着上升,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治疗后,经两两比较,敷贴组、针刺组的FDIP评分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敷贴组与针刺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FDIS(社会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着下降,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经两两比较,敷贴组、针刺组FDIS评分均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敷贴组与针刺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敷贴组、针刺组、西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8%、93.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刺组和敷贴组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敷贴组和针刺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斑巴膏”对皮肤刺激的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2.99分,表明“斑巴膏”按本实验所用的剂量、敷贴时间对皮肤仅具有轻度刺激性。结论:1.“斑巴膏”穴位敷贴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有显着疗效,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2.“斑巴膏”穴位敷贴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每穴用量0.1g、敷贴时间30min,对皮肤仅有轻度刺激性,临床使用较安全。

于爽[6](2017)在《基于表面肌电图观察多针浅刺对早期面瘫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多针浅刺疗法超早期介入治疗早期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和表面肌电图的影响,为面瘫针刺治疗的时机选择而提供依据,从而丰富和发展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和理论。方法:在常规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选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早期多针浅刺和静止期多针浅刺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和SA7550型表面肌电系统评估结果,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结果比较有显着性意义(P=0.3<0.5),治疗组效果较对照组效果佳。结论:多针浅刺法对于面瘫的治疗具有显着性疗效,且超早期介入针刺治疗比在静止期针刺治疗的疗效更显着。

刘娜,王鸿章,王玲玲[7](2015)在《面瘫治疗中放血部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面瘫是发病率较高的周围神经病变,针灸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方法。放血疗法是针灸的一种方法,总结近10年的文献,了解放血部位的不同,所起的疗效及作用不同,希望可以为临床工作者在治疗该病时提供思路,为提高临床疗效贡献力量。

赵延红[8](2014)在《井穴三棱针点刺治疗急性期Bell’s面瘫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治疗急性期Bell’s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Bell’s面瘫患者6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Bell’s面瘫常规中西结合治疗方法,观察组结合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法,观察两组H-B评分、瞬目反射R波长。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第1疗程、第2疗程结束后H-B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瞬目反射R1、R2波长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R1波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R2波长在第1疗程治疗结束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第2疗程结束后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在Bell’s面瘫治疗过程中加入井穴三棱针点刺放血,可有效提高Bell’s面瘫的治疗效果,促进其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詹益能[9](2012)在《耳尖放血配合电磁疗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耳尖放血配合电磁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探索一种疗效确切,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耳尖放血配合电磁疗治疗组30例和单纯针刺对照组30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H-B评分)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最后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痊愈和显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两组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患者的恢复程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前后H-B评分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H-B评分均有显着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方面均有效,两组治疗前后H-B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改善患者躯体功能方面,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改善,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别;在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方面,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前后FDI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表明,耳尖放血配合电磁疗法对于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确切,无论是临床症状的减轻还是面神经功能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此外,该疗法还具有疗程短、痊愈率高的优点。临床上可作为针对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治疗的优选方案。

杨健成[10](2010)在《王乐亭牵正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此病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20-40岁为多,男性略多。任何季节均可发病而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临床上,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虽然不是致死性疾病,但发病率较高,如果治疗不当可留下后遗症,严重影响了容貌,也影响了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尚处于部分有效状态,并且有些方法具有较大的副作用。祖国医学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归属于“面瘫病”范畴,对其的认识历史悠久,历代医家对此病均有一定的论述和发展,且在本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均缺乏公认的治疗方案。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王乐亭牵正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观察其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以王乐亭牵正方为主要治疗方式,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法为主要治疗方式。1次/日,10次为1疗程,一个半月结束治疗。结果王乐亭牵正方治疗组30例,临床痊愈率为46.67%,显效率为33.33%,有效率为33.33%;常规针刺对照组30例,临床痊愈率为33.33%,显效率为30.00%,有效率为20.00%。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消失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有:皱额、闭目眼裂、耸鼻、示齿、鼓腮、舌前2/3味觉、耳后疼痛,可认为在这些症状及体征的治疗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表明,王乐亭牵正方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痊愈率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本方法能明显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有利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便及肝肾功能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改变及毒副反应。临床此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二、三棱针点刺治疗面神经麻痹8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棱针点刺治疗面神经麻痹85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对象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治疗方法
        2.2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2.3 安全性评价
        2.4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研究结果
        3.3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面神经炎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位
        1.3 病因病机
        1.4 病机
        1.5 中医治疗
        1.6 小结
    2 西医对面神经炎的认识
        2.1 定义
        2.2 发病机制
        2.3 鉴别诊断
        2.4 治疗策略及方法
        2.5 结语
    3 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
        3.1 定义
        3.2 中医作用机理
        3.3 现代作用机制
        3.4 小结
    4 结果分析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研究结果分析
        4.3 结果
    5 颊黏膜部位选择作用机制的分析
        5.1 全息理论论治
        5.2 阴阳平衡论治
        5.3 经络异常论治
        5.4 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6 针刺治疗的理论依据
        6.1 选穴依据
        6.2 针刺手法依据
    7 关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的应用分析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放血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2)周围性面瘫急(亚急)性期针灸疗法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方法
    1.1 纳入标准: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
    1.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来源与检索
    1.4 文献筛选
    1.5 资料提取
    1.6 文献质量评估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诊断标准
    2.4 干预措施
    2.5 偏倚风险评估
    2.6 Meta分析结果
        2.6.1 针刺VS西医
        2.6.2 温针VS针刺
        2.6.3 电针VS针灸
        2.6.4 放血+针刺VS针灸
3 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3)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1 引言
2 古今相关研究
    2.1 古代相关研究
    2.2 现代相关研究
3 临床研究
    3.1 资料来源及分组
    3.2 诊断标准
    3.3 病例选择
    3.4 治疗方案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评定标准
    3.7 安全性判定
    3.8 质量控制
    3.9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完成情况
    4.2 一般资料比较
    4.3 两组患者多伦多量表分级情况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MG比较
    4.5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4.6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价
    4.7 质量评价
    4.8 安全性评价
5 讨论
    5.1 立论依据
    5.2 针刺作用分析
    5.3 透刺作用分析
    5.4 选穴依据
    5.5 中药组方分析
6 研究结果分析与不足之处
    6.1 研究结果分析
    6.2 不足之处
7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周围性面瘫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概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4)基于LASCA技术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面瘫病的认识
        1.1.1 中医对本病病名的认识
        1.1.2 中医病因
        1.1.3 中医病机
        1.1.4 中医辨证
        1.1.5 中医治疗
    1.2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1.2.1 本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1.2.2 定义
        1.2.3 病因
        1.2.4 诊断及鉴别诊断
        1.2.5 治疗
        1.2.6 预后与评估
第二章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2.1.6 样本量估算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方案
        2.2.2 针刺方法
        2.2.3 面部血流信号监测及采集
        2.2.4 量表数据收集
    2.3 评估方法
        2.3.1 H-B分级量表
        2.3.2 血流灌注量不对称性值(Pr)
    2.4 统计学方法
    2.5 安全性评价指标
    2.6 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记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数据收集及脱落剔除情况
    3.2 一般资料基线分析
        3.2.1 性别分布比较
        3.2.2 两组平均年龄比较
        3.2.3 两组首诊(针刺)时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比较
    3.3 两组眼区各时点Pr值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
        3.3.1 Pr值变化趋势的整体描述,详见图1
        3.3.2 两组比较
    3.4 两组面颊区各时点Pr值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
        3.4.1 Pr值变化趋势的整体描述,详见图2
        3.4.2 两组比较
    3.5 两组各时点面神经功能评分重复测量分析结果
        3.5.1 面神经功能评分变化趋势的整体描述
        3.5.2 两组比较
    3.6 两组各时间点Pr值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3.7 疗效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结果分析
        4.1.1 应用LASCA技术监测周围性面瘫微循环的依据
        4.1.2 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及周围性面瘫分期
        4.1.3 针刺治疗对面部Pr值的影响
        4.1.4 针刺对面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4.1.5 Pr值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
        4.1.6 疗效分析
    4.2 不足及展望
        4.2.1 不足
        4.2.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穴位敷贴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西医对贝尔氏面瘫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贝尔氏面瘫分期
        1.3 西医对贝尔氏面瘫发病机制的认识
    2.西医对贝尔氏面瘫的治疗
        2.1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2.2 抗病毒治疗
        2.3 神经营养治疗
        2.4 改善微循环治疗
        2.5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
        2.6 其他疗法
    3.中医对贝尔氏面瘫的认识
        3.1 病名病位
        3.2 病因病机
        3.3 辨证分型
    4 中医对贝尔氏面瘫的治疗
        4.1 中药治疗
        4.2 针灸治疗
        4.3 穴位敷贴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治疗方案
        1.3 意外情况及其防护
        1.4 疗效指标
        1.5 疗效评价标准
        1.6 安全性指标及评价标准
        1.7 疗效分析
        1.8 统计学处理
        1.9 技术路线图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病例脱落情况
        2.2 基线资料分析
        2.3 治疗后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2.4 皮肤刺激性评价
        2.5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2.6 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选题的意义
    2.穴位敷贴作用机理
    3.选穴依据
    4.选药依据
    5.量表的选择与应用
结论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发表论文情况

(6)基于表面肌电图观察多针浅刺对早期面瘫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概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存在问题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病机的分析
    2 中医学对面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3 面瘫分期治疗时多针浅刺法取穴依据
    4 在面瘫急性期即采取多针浅刺法开始治疗的理论依据
    5 关于表面肌电图
    6 疗效分析
结语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7)面瘫治疗中放血部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放血部位
    1.1 耳朵
    1.2 单穴位
    1.3 多穴位
    1.4 面颊部
    1.5 多部位
2 总结

(8)井穴三棱针点刺治疗急性期Bell’s面瘫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1]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2 观察组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标准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H-B评分比较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4.3 两组患者瞬目反射R1、R2波长比较
4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
    4.2 检查手段
    4.3 中医治疗手段

(9)耳尖放血配合电磁疗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一) 中医病名
        (二) 中医病因病机
    二、现代医学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一) 面神经的生理
        (二) 面瘫的生理病理
        (三) 西医的病因病机
        (四) 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五) 发病概况
    三、本病的治疗现状
        (一) 西医治疗
        (二) 中医治疗
    四、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研究对象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脱落、剔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病例分组
        (二) 治疗方法
        (三) 观察指标
        (四) 疗效评定标准
        (五) 数据处理与分析统计
    三、研究结果
        (一)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二) 治疗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一、选穴依据
    二、电磁疗的作用
    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刺介入时机的探讨
    四、临床疗效分析
    五、进一步探讨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王乐亭牵正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现状
        (一)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定义
        (二) 病因
        (三) 病理改变
        (四) 电生理检查
        (五) 定位与肌力判定
        (六) 诊断
        (七) 治疗
    二、中医学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
        (一) 面瘫的含义
        (二) 病因病机
        (三) 辨证分型
        (四) 治疗
    三、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
        (一) 选穴方法
        (二) 治疗方法
        (三)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一、合格受试对象确定
        (一) 诊断标准
        (二) 纳入标准
        (三) 排除标准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案
        (一) 临床研究设计
        (二) 随机化方法
        (三) 治疗方法
        (四) 疗程
        (五) 观测指标及评分方法
        (六) 观察方法
        三、疗效判定标准
        四、统计学处理与资料总结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一、一般资料
        二、两组可比性检查
        三、疗效比较
        四、安全性检测
        五、不良事件观察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一、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机理探讨
    二、取穴依据
    三、本研究结果讨论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三棱针点刺治疗面神经麻痹8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D]. 汪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周围性面瘫急(亚急)性期针灸疗法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 柳慧.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3]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D]. 季佳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LASCA技术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D]. 陈伊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穴位敷贴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周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基于表面肌电图观察多针浅刺对早期面瘫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D]. 于爽.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7(04)
  • [7]面瘫治疗中放血部位的研究进展[J]. 刘娜,王鸿章,王玲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5(20)
  • [8]井穴三棱针点刺治疗急性期Bell’s面瘫临床观察[J]. 赵延红. 上海针灸杂志, 2014(08)
  • [9]耳尖放血配合电磁疗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临床研究[D]. 詹益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王乐亭牵正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D]. 杨健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三棱针治疗面神经麻痹85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