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联合MRA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TCD联合MRA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一、联合应用TCD和MRA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韩冰[1](2021)在《CDFI联合TCD测量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FI)联合经颅多普勒(TCD)测量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管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情况,提高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认识,并确定诊断的有效率,从而为临床开展新的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5月-2021年01月来益都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为本次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颅内动脉血管信息,分别检测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以及椎动脉颅内段(VAi)等部位血流频谱信号,在频谱形态清晰、信号稳定的情况下记录血流方向、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流速以及频谱形态信息;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FI)超声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以及椎动脉椎骨段、颈段顺序进行检测,在多普勒超声图像上观察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走向,观察内膜情况,是否有硬化斑块以及内膜-中膜的厚度等,并在最佳的图像上测量血管的内径;观察整个血管腔的血流方向,血流充盈情况以及狭窄阻塞、变形等情况,调整脉冲多普勒取样框宽度,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将120例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别采用CDFI联合TCD与DS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单独使用CDFI检测病变率为80.6%,敏感为82.6%,特异性为84.7%,单独使用TCD检测病变率为83.4%,敏感为84.9%,特异性为82.7%,CDFI联合TCD检测病变检出率为95.6%,敏感为94.3%,特异性为95.4%。(2)血管狭窄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血管狭窄的数量共40例,其中颅内前循环狭窄10例,占比8.3%,颅外颈内动脉狭窄14例,占比11.7%,椎基底动脉狭窄16例,占比13.3%;对照组患者中分别出现颅内前循环狭窄和颅外颈内动脉狭窄各1例,占比0.83%,两组动脉血管狭窄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颈内动脉系统处于轻度狭窄时,椎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与平均流速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内动脉系统处于中重度狭窄时,椎基底动脉及两侧椎动脉血流变化明显,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椎动脉一侧出现狭窄时,椎动脉狭窄远端处血流降低,健侧椎动脉血流出现代偿性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与平均流速差异不明显,P>0.05。(4)分析两组椎动脉内径显示,左侧椎动脉均显着高于右侧椎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两侧内径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计算椎动脉不对称率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椎动脉不对称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显示,两组患者患侧椎动脉血流明显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双侧椎动脉阻力指数(RI)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VA/BA FVR)存在显着性差异,患侧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不对称指数反映两侧椎动脉血流差异,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分析椎动脉走行异常对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椎动脉穿入异常,其椎动脉血流速度与平均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椎动脉走形异常<90度(弯曲程度严重)时,椎动脉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平均速度,椎动脉走形异常>90度(弯曲程度较轻)时,椎动脉的血流速度与平均速度无明显差异。(7)超声检测VBI患者与DSA检查结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CDFI联合TCD检测VBI患者椎动脉狭窄、走形异常以及发育不良等检测结果具有明显的相符性。结论:(1)CDFI联合TCD检测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能够有效的反映椎动脉和颈动脉狭窄、行走异常以及血管病变的结果,且与DSA结果总体一致;(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能与椎基底动脉病变和颈内动脉系统狭窄(尤其是双侧动脉狭窄)密切相关;(3)当椎动脉发育不良发生时,健侧的椎动脉往往会代偿性增加血流速度,当健侧代偿不完全时,可能诱发椎基底动脉功能不足眩晕症状的出现。

陶娜[2](2021)在《“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为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方法按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诊断为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运用“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而对照组采用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眩晕气血亏虚证的针刺治疗,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通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的得分情况,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检测并记录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右侧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 RVA)、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 LVA)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Vm)和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变化情况,对两组临床疗效作相应比较,并对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程度、病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都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90.00%,证候评分疗效指数比较,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DHI量表临床疗效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10%、85.71%,疗效率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P=0.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再次进行中医证候评分比较,P=0.01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证候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4.DHI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DHI总评分比较,P=0.769;两组DHI量表三个部分躯体(Physical P)、情绪(Emotional E)、功能(Functional F)得分分开比较,DHI-P:P=0.737、DHI-E:P=0.315、DHI-F:P=0.857,治疗前DHI总评分、分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DHI总评分比较,P=0.029;DHI量表三个部分分开比较,DHI-P:P=0.032、DHI-E:P=0.030、DHI-F:P=0.022,治疗后DHI所有评分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组内治疗前后DHI所有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5.TCD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BA、RVA、LVA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进行比较,BA-Vm:P=0.484、RVA-Vm:P=0.498、LVA-Vm:P=0.667,BA-PI:P=0.438、RVA-PI:P=0.880、LVA-PI:P=0.6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TCD指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再次行TCD检查,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BA-Vm:P=0.024、RVA-Vm:P=0.019、LVA-Vm:P=0.022,BA-PI:P=0.025、RVA-PI:P=0.021、LVA-PI:P=0.0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CD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LVA平均血流速度组内比较,P=0.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A、RVA平均血流速度和BA、RVA、LVA血管搏动指数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和普通针刺法均可缓解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状,改善患者的伴随症状。2.“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临床疗效、证候改善情况、椎基底动脉供血方面优于普通针刺法。3.“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临床疗效稳定,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段龙雨[3](2021)在《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次研究主要从中医症状积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经颅多普勒超声三个临床量化指标观察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相对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从中医角度中通过肝肾论治探讨眩晕的病因病机以及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眩晕的理论依据。资料及方法:选择来自从2019年9月起至2020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中,中医诊断为肝肾亏虚型眩晕患者6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嘱该60例患者俱遵从低盐低脂饮食,进行适当运动,其中对照组30例静脉注射血塞通400mg配合0.9%Na Cl溶液250ml,日一次,治疗14天;观察组30例针刺眼针八区八穴中的肝胆区、肾膀胱区、上焦区以及项部风池穴和颈夹脊,日一次,治疗14天。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经颅多普勒超声各项指标的变化,应用统计软件对各项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密切注意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两组对比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临床治疗后,采用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表明两组皆有疗效,且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积分相较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积分也较低,说明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疗效。3.治疗前后两组TCD检查指标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TCD检查指标通过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比较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和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两组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相之比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应用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的观察组在TCD检测中各项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治疗前后两组DAR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DARS积分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过统计分析表明治疗后的DARS积分低于治疗前积分,且治疗后观察组的DARS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两组眩晕症状的改善均有疗效,且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效果。结论:1.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的总体疗效高于单纯的静脉注射治疗。2.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能改善肝肾亏虚型眩晕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3.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眩晕,可以有效改善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并且可以增加脑血容量。

莎日娜[4](2021)在《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血瘀证)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运用国际公认的评价指标,评价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血瘀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将40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银杏酮酯滴丸组)和对照组(脑心清片组)各202例。试验组口服银杏酮酯滴丸与脑心清片模拟剂,对照组口服脑心清片与银杏酮酯滴丸模拟剂,连续服用6周。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6周后血瘀证中医证候疗效,次要疗效指标为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眩晕症状严重程度VAS评分、加利福尼亚大学眩晕调查问卷评分和中医单项症状积分等;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事件和肝肾功等化验室指标。研究结果:本研究纳入受试者共404例,实际完成380例(试验组191例,对照组189例)。未完成24例,其中试验组11例(未完成临床试验5例,违背试验方案5例,用药依从性不达标1例),对照组13例(未完成临床试验6例,违背试验方案6例,访视窗超窗1例),脱落率为5.95%(试验组5.45%,对照组6.44%)。对两组患者人口学信息、生命体征、体格检查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血瘀证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6周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7%,有显着差异(P<0.05)。2.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两组评分均较基线有所下降,试验组治疗6周眩晕障碍量表总分与基线的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188)。3.眩晕症状严重程度VAS评分两组均评分较基线有所下降,治疗6周试验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008),治疗6周与基线的减分值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01)。4.加利福尼亚大学眩晕调查问卷评分两组均较基线有所下降,治疗6周试验组加利福尼亚大学眩晕调查问卷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056),治疗6周与基线的减分值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01)。5.试验组6周在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方面(头晕、目眩、头痛、健忘)与基线的减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估:试验组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1例,表现为轻度的“ALT异常”、“AST异常”、“GGT异常”,患者停用他汀类药物后肝功正常;对照组有1例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与药物无相关性。结论: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患者的疗效优于脑心清片,可改善中医证候,用药安全有保障。

亚妮[5](2021)在《《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比观察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的ESCV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的变化情况,科学评价采取短刺手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否快速有效地缓解眩晕及疼痛,改善功能,明确短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方法:选择于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3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治疗前采集患者的ESCV以及TCD相关指标,治疗时采用《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分别于治疗1周、2周后观察比较患者的ESCV以及TCD相关指标,TCD指标观察基底动脉和双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通过对研究对象治疗前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ESCV)评分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比较,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评分结果均有所增加,平均总分也从16.47±2.461分提高至22.69±3.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评分结果均有所增加,平均总分也从16.47±2.461分提高至25.83±2.4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周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比较显示,除头痛外,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以及总分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的RVA-Vm、RVA-Vs、LVA-Vm、LVA-Vs、BA-Vm、BA-Vs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的 RVA-PI、RVA-RI、LVA-PI、LVA-RI、BA-PI、BA-RI,均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二者无差异。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RVA-Vm、RVA-Vs、LVA-Vm、LVA-Vs、BA-Vm、BA-Vs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 RVA-PI、RVA-RI、LVA-PI、LVA-RI、BA-PI、BA-RI,均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二者无差异。进一步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周的LVA-Vm、BA-Vm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周的RVA-Vs、RVA-Vm、RVA-PI、RVA-RI、LVA-Vs、LVA-PI、LVA-RI、BA-Vs、BA-PI、BA-RI,均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二者无差异。在安全性方面,试验全程均未有患者报告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一、通过临床试验可以得出初步结论: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少而精,具有较为确切、特异的临床效果;二、《灵枢》短刺法因其简单、直接、强刺激的手法操作特点,在临床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具有一定优势;三、在试验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可靠。

张凯婷[6](2021)在《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纳入标准的60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健康宣教并且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组研究对象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每日一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口服西药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一片,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接受治疗前后中医眩晕症状评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眩晕症状评分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眩晕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经治疗,两组眩晕障碍表评分均较前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血流速度均较前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疗效评定标准的比较: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痊愈2人,显效19人,有效6人,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人,显效7人,有效17人,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经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予以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不仅可改善患者眩晕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改善两组患者TCD检查中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针灸疗法机理明确,疗效确切,准备工具简单,耗材少、性价比高,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陈琳[7](2020)在《定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客观评价定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浊上蒙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定眩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纳入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n=72)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n=36)予定眩汤中药颗粒剂冲服早晚各一剂,对照组(n=36)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 mg×30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6mg po tid治疗,两组分别干预2周,对比分析两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的总分及各单项计分和生存质量量表(SF-12)总分,明确定眩汤较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该病在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优效性;记录两组患者各个观察时间点的一般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结果:剔除年龄不符合纳入标准8例患者,数据分析集包含试验组32例,其中临床控制例数7例,显效例数4例,有效例数16例,无效例数5例,总有效率达84.38%;对照组32例,其中临床控制例数3例,显效例数3例,有效例数13例,无效例数13例,总有效率达59.38%.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研究期间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患者基线比较:年龄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性别基线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男性多于女性,对照组女性多于男性;两组患者基线病程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病程比对照组患.者病程长。两组患者基线ESCV总分比较组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ESCV总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2.14。两组患者基线眩晕程度比较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眩晕程度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基线眩晕频率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基线眩晕持续时间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基线颈肩痛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心理及社会适应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基线SF-12总分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ESCV各分项组间比较,是以治疗后与治疗前的改善值(差值)进行统计,描述不同改善值的频数及百分数,进而比较组间疗效。两组患者眩晕程度比较第1周与第2周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眩晕频率比较第1周与第2周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眩晕持续时间比较第1周与第2周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颈肩痛比较第1周与第2周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头痛比较第1周两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第2周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疗效趋于接近。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比较第1周与第2周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工作比较第1周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第2周两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心理及社会适应比较第1周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第2周两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不同分组ESCV总分主体内效应检验的F=6.057,P<0.05,说明不同时间ESCV总分有显着差异;不同访视时点ESCV总分校正后的F=2836.623,P<0.001,说明不同时间ESCV总分有显着差异;而交互作用不同访视时点*组别经校正后F=264.203,P<0.001,表明在不同访视时点,对于ESCV总分两组疗效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两组组间ESCV总分对比可知,治疗前、第1周、第2周三个时间点两组ESCV总分的总体效应有显着差异(P<0.05)。主体内效应检验ESCV总分校正后的F=2135.941,P<0.001,说明试验组不同时间ESCV总分有显着差异。ESCV总分成对比较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ESCV总分1周时比治疗前高了 4.547(95%CI:3.329-9.186,P<0.05);2周时比治疗前高了8.438(95%CI:6.383-10.492,P<0.05);2周时比1周时高了3.891(95%CI:2.208-5.573,P<0.05)。主体内效应检验ESCV总分校正后的F=778.571,P<0.001.,.说明对照不同时间ESCV总分有显着差异。ESCV总分成对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ESCV总分1周时比治疗前高了1.590(95%CI:1.310-1.871,P<0.05);2周时比治疗前高了4.802(95%CI:4.471-5.132,P<0.05);2周时比1 周时高了3.211(95%CI:2.933-3.489,P<0.05)。SF-12总分的组内比较,各组分别与基线相比均从第1周开始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SF-12总分组别效应的F=0.061,,P>0.05,说明两组对于SF-12总分的总体效应无显着差异;不同访视时点SF-12总分校正后的F=20.510,P<0.001,说明不同时间SF-12总分不全相同;而交互作用不同访视时点*组别经校正后F=1.335,P>0.05,表明在不同访视时点,对于SF-12总分两组疗效的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口服中药定眩汤的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对照组。明确了定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优效性及安全性,证实了该方能够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浊上蒙证)患者眩晕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尤其是在改善患者眩晕程度、头痛、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较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彦启[8](2019)在《循环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循环灸对大脑后循环供血的影响及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循环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案,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A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12mg,一天3次。对照B组在对照A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普通艾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A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循环灸治疗。样本选取男性41例,女性49例。3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包括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评分、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及脑血管经颅多普勒(以下简称TCD)检测后循环系统主要以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及大脑后动脉(PCA)为标准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及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1、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治疗前3组患者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不存在显着差异(F=0.24,P>0.05),治疗后3组症候积分均有显着下降,且治疗组积分显着低于对照B组与对照A组,对照B组显着低于对照A组(F=8.77,P<0.05)。提示3组患者的临床症候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循环灸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临床症候改善方面明显优于普通艾灸及单纯西药治疗。2、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不同组治疗前DAR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最低,其次为对照B组,对照A组最高,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后3组患者的眩晕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且治疗组循环灸在眩晕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3、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治疗前3组评分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不同组别DHI-S均有显着降低,治疗组与对照B组均显着低于对照A组,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B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联合循环灸组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所导致的障碍其改善情况显着优于普通艾灸及单纯西药治疗。4、3组患者治疗后,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治疗组Vs及Vm显着高于对照B组及对照A组,两两比较差异显着(P<0.05),提示循环灸能够有效改善大脑后循环血管流速,有效改善脑血液循环。结论:(1)普通艾灸可以降低眩晕障碍评分及眩晕评定评分,同时对中医症候有改善作用。(2)循环灸在降低眩晕障碍评分及眩晕评定评分及改善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时的作用更加显着。(3)循环灸还可以更加明显的改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的血流速度,从而达到改善后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姜炳辰[9](2019)在《基于病证结合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与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评价高压氧联合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2.建立一种简单、可靠的符合肝阳上亢证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同时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反应动物眩晕程度的评价方法。方法:1.计算机检索Pub Med、CNKI、VIP和Wan Fang Data共4个数据库(2018.12.31之前),设定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应用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研究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运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2.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8周龄,体重280-320g)进行随机分组,使用局部注射聚桂醇注射液(硬化剂)与附子汤灌胃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肝阳上亢证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联合造模组),与单用局部注射硬化剂的大鼠(硬化剂组)、单用附子汤灌胃的大鼠(附子汤组)、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以大鼠通过一段2米长玻璃管的时间(“跑管时间”)反应大鼠的眩晕程度,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2周、造模后第3周进行观测。结果:1.共检索99篇文献,最终纳入12篇文献,总样本数为1110例,其中对照组555例,试验组5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压氧联合中医药治疗组ESCV评分与其他治疗方法组相比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78,95%CI=[2.02,7.53],Z=3.39,P=0.0007);高压氧联合中医药治疗组血流速(LVA、RVA、BA)与对照组相比,由于I2值>90%,不能进行Meta分析,分别分析各数据不能明确结果是否有差异;高压氧联合中医药治疗组椎动脉血管阻力指数(VARI)与其他治疗方法对照组相比由于I2值>90%,不能进行Meta分析,分别分析各数据不能明确结果是否有差异;高压氧联合中医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法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6,95%CI=[1.08,1.24],Z=4.06,P<0.0001);运用随机数字表作为随机方法的文献中,高压氧联合中医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法组相比未见明显优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2,95%CI=[0.98,1.52],Z=1.76,P=0.08);运用就诊顺序作为随机方法的文献中,高压氧联合中医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法组相比也未见明显优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5,95%CI=[0.99,1.34],Z=1.85,P=0.06);随机方法只提到“随机”的文献中,高压氧联合中医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法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6,95%CI=[1.05,1.28],Z=3.00,P=0.003);高压氧联合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法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5,95%CI=[1.10,1.42],Z=3.46,P=0.0005);高压氧联合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法组相比未见明显优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9,95%CI=[0.97,1.23],Z=1.46,P=0.14);高压氧联合中药制剂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法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3,95%CI=[1.03,1.24],Z=2.58,P=0.01);高压氧联合中医物理类疗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法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3,95%CI=[1.02,1.25],Z=2.41,P=0.02);高压氧联合中医药综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法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6,95%CI=[1.11,1.44],Z=3.50,P=0.0005);增加了高压氧干预方法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法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6,95%CI=[1.02,1.31],Z=2.31,P=0.02);增加了中医药干预方法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法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2,95%CI=[1.04,1.21],Z=2.91,P=0.004)。文献中均未报道不良反应或其他安全性问题。2.附子汤组较对照组跑管时间缩短,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联合造模组与硬化剂组相比,跑管时间略有延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硬化剂组与联合造模组跑管时间延长,不仅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单用附子汤造模组的差异更为明显(p<0.01)。造模后的跑管时间较造模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造模后2、3周的跑管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压氧联合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其他治疗方法。2.该造模方法能有效制成肝阳上亢证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且“跑管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鼠的眩晕程度,为今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动物模型与眩晕的检测方法。

计康[10](2019)在《加味温胆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中阻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痰浊中阻型)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为今后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将符合本次课题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选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组口服加味温胆汤,每日两次,每次200毫升;同时选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观察周期为14天。治疗前后进行脑彩超下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动脉搏动指数、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等检测,使用中医证候评分量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眩晕评定量表进行评分,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统计分析,来评价加味温胆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痰浊中阻型)的疗效。结果治疗14天后,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量表、眩晕评定量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TCD的动脉搏动指数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无明显改善,差异无显着性;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量表、眩晕评定量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TCD的动脉搏动指数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无明显改善,差异无显着性。结论加味温胆汤能有效缓解痰浊中阻型患者后循环缺血所致的眩晕症状,疗效优于单用银杏达莫注射液。

二、联合应用TCD和MRA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合应用TCD和MRA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CDFI联合TCD测量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体征
    1.3 检查方法
    1.4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
    1.5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CDFI联合TCD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DSA检出率的比较
    2.3 超声检测血管狭窄率的比较
    2.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椎动脉发育不良及不对称之间的关系
    2.5 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2.6 椎动脉血流供血不足与椎动脉走行异常的关系
    2.7 超声检测VBI患者与DSA检查结果对比
第三章 讨论
    3.1 VBI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3.2 CDFI联合TCD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检出率分析
    3.3 CDFI联合TCD检测VBI眩晕患者不同位置动脉血管狭窄后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3.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椎动脉发育不良及不对称之间的关系
    3.5 椎动脉供血不足与椎动脉走形异常之间的关系
    3.6 CDFI联合TCD检测VBI患者与DSA检查结果对比
第四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大脑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写词表
致谢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医学伦理申请审批表

(2)“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试验标准
        1.6 病例脱落
    2.研究方法
        2.1 设计方法
        2.2 病例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两组资料基线比较
        1.1 两组患者性别组成比较
        1.2 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比较
        1.3 两组患者病情程度比较
        1.4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2 DHI临床疗效比较
    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4.两组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
        4.1 两组治疗前后DHI总评分比较
        4.2 两组治疗前后DHI各项评分比较
    5.两组治疗前后TCD指标比较
        5.1 两组治疗前后BA、RVA、LVA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
        5.2 两组治疗前后BA、VA血管搏动指数(PI)比较
        5.3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TCD数值比较
    6.安全性评价
讨论
    1.现代医学对PCIV的研究
    2.中医对眩晕的认识
    3.选题意义
    4.治疗组选穴依据及机理探讨
    5.对照组选穴分析
    6.结果分析
    7.安全性评价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现代医学和眼针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科研创成绩
致谢

(4)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血瘀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中医研究进展
        2. 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银杏制剂治疗血管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 血管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2. 血管相关性疾病的药理机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剂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标准
        4. 试验药物与给药方法
        5. 观察周期
        6. 观测项目与指标
        7. 疗效评定标准
        8. 统计方法
        9.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
        3. 主要疗效指标
        4. 次要疗效指标
        5. 安全性评估
    讨论与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风池穴的古典文献记载和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1 中医对风池穴的认识
        1.1 风池穴的名称渊源、定位及归经
        1.2 风池穴的作用功效与主治病症
        1.3 风池穴的针刺手法
        1.4 风池穴的其他外治疗法
        2 现代医学对风池穴的研究
        2.1 层次解剖结构
        2.2 风池穴的作用机制
        2.3 风池穴的安全性研究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1 概述
        2 流行病学调查
        3 发病机制
        3.1 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
        3.2 机械性压迫学说
        3.3 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3.4 其他致病学说
        4 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4.1 非手术治疗
        4.2 手术治疗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二 研究方案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
        6 脱落标准
        7 中止试验标准
        8 治疗方案
        8.1 选穴处方
        8.2 器械
        8.3 操作方法
        9 疗效观察指标
        10 观察时间
        11 安全性指标
        12 统计学方法
    三 技术路线图
    四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性别分布
        1.2 年龄分布
        1.3 病程分布
        1.4 证型分布
        2 试验结果
        2.1 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ESCV)结果比较
        2.2 研究对象治疗前后TCD结果比较
    五 讨论
        1 一般资料结果讨论
        2 试验结果讨论
        3 中医理论探讨
        4 现代医学机制解释
        5 《灵枢》短刺法的优势特点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现代研究
    2.祖国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研究方法
    1.病例选择
    2.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4.剔除脱落标准
    5.病例分组
    6.治疗方法
        6.1 基础治疗
        6.2 各组治疗情况
        6.3 具体治疗方法
    7.疗程
    8.意外情况处理
    9.观察指标
    10.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
    2.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2.1 治疗前后中医眩晕证候积分比较
        2.2 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2.3 治疗前后TCD检查结果比较
    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讨论
    1.针刺选穴依据
        1.1 百会
        1.2 神庭
        1.3 风池
    2.温灸盒灸的作用
    3.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药理作用
    4.治疗结果的分析
结论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定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椎动脉型颈椎病国内外研究进展
    引言
    1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 诊断
        1.2 发病机制
        1.3 影像学检查
        1.4 治疗
    2 中医药研究进展
        2.1 病因病机
        2.2 治疗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定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案
        2.1 试验设计
        2.2 随机方法
        2.3 样本含量估算
        2.4 治疗方案
        2.5 合并用药的规定
        2.6 药品的分发与保存
        2.7 观察指标
        2.8 结果评价
    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及疗效分析
        4.2 两组基线比较
        4.3 两组ESCV各分项疗效比较
        4.4 两组ESCV总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4.5 两组SF-12总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5 讨论
        5.1 发病机制的探讨
        5.2 影像学检查的意义
        5.3 相关干预措施的对比分析
        5.4 中医对该病的认识
        5.5 治疗方案的选择
        5.6 疗效标准的选择
        5.7 研究结果分析
        5.8 不足和展望
    6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
    附录2. 生存质量量表SF-12
个人简历

(8)循环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6 观察指标
        1.6.1 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
        1.6.2 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
        1.6.3 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
        1.6.4 经颅多普勒对大脑后循环血管流速检测
    1.7 疗效评定标准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2.1.1 年龄
        2.1.2 性别
        2.1.3 病程、合并疾病/症状
    2.2 治疗前后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分组比较
    2.3 治疗前后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2.4 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评价结果比较
    2.5 经颅多普勒对大脑后循环血管流速检测结果
        2.5.1 治疗前后椎动脉血管流速比较
        2.5.2 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循环血管流速比较
        2.5.3 治疗前后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2.6 临床疗效判定
    2.7 安全性观察
3 讨论
    3.1 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认识
        3.1.1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病因学研究
        3.1.2 后循环缺血的CTA、MRA、DSA及 TCD检查
    3.2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
    3.3 中医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认识
        3.3.1 眩晕病名的发展
        3.3.2 眩晕病因病机的发展
        3.3.3 眩晕的病位
        3.3.4 眩晕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3.3.5 眩晕的治疗
4 艾灸及循环灸的研究
    4.1 艾灸的历史沿革
    4.2 艾灸的作用
    4.3 现代医学对艾灸的研究
    4.4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循环灸治疗的组方及分析
        4.4.1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循环灸治疗的组方
5 疗效分析
结论
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基于病证结合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与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中西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1.西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椎动脉型颈椎病分型
        1.1.1 椎动脉型颈椎病与颈性眩晕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病理机制
        1.2.1 机械压迫因素
        1.2.2 血管病变与血液流变学因素
        1.2.3 交感神经因素
        1.2.4 体液因素
        1.2.5 心理精神因素
    2.中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2.1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病名及其历史
        2.1.1 眩晕
        2.2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3.总结
第二部分 :高压氧联合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
    1.研究背景
        1.1 椎动脉型颈椎病
        1.2 高压氧
        1.3 本篇META分析的意义
    2.目的
    3.资料与方法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结局指标
        3.4 检索策略
        3.5 数据采集与分析
        3.6 文献的质量评价
    4.结果
        4.1 高压氧联合中医药与其他方法组ESCV比较
        4.2 去除“赵中平2012”后高压氧联合中医药与其他方法组ESCV比较
        4.3 高压氧联合中医药与其他方法组LVA、RVA、BA比较
        4.4 高压氧联合中医药与其他方法组椎动脉血管阻力指数(VARI)比较
        4.5 高压氧联合中医药与其他方法组总有效率比较
        4.6 去除“吴频霞2013”后高压氧联合中医药与其他方法组总有效率比较
        4.7 不同随机方法间高压氧联合中医药与其他方法组总有效率比较
        4.8 高压氧联合中药与联合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总有效率比较
        4.9 高压氧联合中药制剂与联合中医物理类疗法总有效率比较
        4.10 高压氧联合中药制剂与联合中医药综合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4.11 高压氧联合中医物理类疗法与联合中医药综合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4.12 治疗组增加高压氧与治疗组增加中医药与其他方法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5.讨论
        5.1 研究结果的讨论
        5.2 高压氧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探讨
        5.3 中医物理治疗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探讨
        5.4 中药制剂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探讨
        5.5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学术争议
        5.6 研究的不足之处
    6.总结与展望
第三部分 :一种新型病证相结合肝阳上亢证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1.1.2 药物
        1.1.3 有机玻璃管
        1.2 实验方法
        1.2.1 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1.2.1.1 运用硬化剂造模
        1.2.1.2 运用附子汤造模
        1.2.1.3 硬化剂联合附子汤造模
        1.3 观察项目与方法
        1.3.1 声响逃避反射训练
        1.3.2 眩晕测试(跑管法)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讨论
        3.1 制附子对动物模型的作用
        3.2 聚桂醇注射液对动物模型的作用
        3.3 不足之处
        3.4 本文结果的应用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非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1 针灸与手法
        1.1 针刺疗法
        1.2 手法
    2 药物治疗
        2.1 中药
        2.2 西药
    3 其他疗法
        3.1 小针刀
        3.2 穴位注射
        3.3 高压氧
        3.4 刺血疗法
        3.5 微创埋线
        3.6 内热针
        3.7 综合疗法
    参考文献

(10)加味温胆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中阻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4.1 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分析
    4.2 后循环缺血的诊断
    4.3 后循环缺血的西药治疗
    4.4 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理分析
    4.5 中医对于眩晕的认识
    4.6 中医治疗眩晕的方法
    4.7 加味温胆汤方义及治疗机理分析
    4.8 加味温胆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痰浊中阻型)的疗效分析
    4.9 关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S)及眩晕评定量表(DARS)
5.结论
致谢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文献综述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2.研究用表

四、联合应用TCD和MRA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CDFI联合TCD测量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价值分析[D]. 韩冰. 青岛大学, 2021
  • [2]“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陶娜.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3]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的临床研究[D]. 段龙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血瘀证)临床研究[D]. 莎日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亚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张凯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定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D]. 陈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循环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梁彦启.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基于病证结合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与模型研究[D]. 姜炳辰.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加味温胆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中阻型)的临床研究[D]. 计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TCD联合MRA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