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映祥人品——追忆与挚友相处的岁月

诚心,映祥人品——追忆与挚友相处的岁月

一、真诚,应祥的品格——追忆和挚友相处的日子(论文文献综述)

孙克诚[1](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王佳琦[2](2019)在《明代“宝应三朱”研究》文中提出明代“宝应三朱”是指活跃于成化至嘉靖时期的朱应登、朱应辰、朱曰藩三人。他们作为扬州宝应朱氏家族的重要代表,创作了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开启了朱氏家族作为文学家族的发展阶段。三人在诗歌、文赋、散曲领域的创作,代表了明中叶文坛的重要成果。研究“宝应三朱”的文学创作,不仅对于家族文学和地域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更能以小见大,了解明代中叶文坛的变革及文学思潮之演变。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着重梳理“宝应三朱”的家世与生平经历,探究其家风家学的特点;第二章则从家族与个人两个维度研究三人的交游活动,还原其交游圈层的面貌。第三章着重分析朱氏父子的文学理论,比较二人文学思想的共同点和区别,尤其是在复古问题上的不同态度;通过分析朱应登父子的文学思想,挖掘其文学创作的深层动因。第四章以他们的文学创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探究三人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其中朱应登、朱曰藩父子以诗文作品为基本分析内容,朱应辰则以其散曲集《淮海新声》中的主要作品为研究对象。经过材料分析发现,朱应登作为“复古派”的追随者,其文学思想与创作,都忠实地遵循了复古派的主张;朱曰藩则以六朝诗风为宗尚,积极践行清丽柔婉的文学风格。朱应辰的散曲“豪丽兼并”,是明中期重要的散曲作品,成为明曲词化过程中的代表作家。同时,三人出身江淮,所写作品又不免带有江淮文化的习气,呈现出一定的温婉隽永之风。“宝应三朱”的作品走向了三种不同的文学路径,使整个家族的文学面貌变得生动多姿,同时也为后世显现了明中叶文坛的种种气象。

吕姝焱[3](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表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吴楠楠[4](2017)在《明末清初诗人薛所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薛所蕴是明末清初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创作在当时文坛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顺治初有诗名于京师”。在明朝他政绩卓异,授翰林院检讨,迁国子监司业,但继而依附李自成,顺治初又降清,这使得他成为背负有明的贰臣,也正因为“两截人”的尴尬处境,他的诗文创作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显示出独特的认识价值。本文分为四章,每章下设置小节。第一章为薛所蕴的家世、交游考。重点考查薛所蕴在明清交替的时代背景下,身历两朝的人生轨迹,并进一步考证了他入清之后的交游对象及范围;第二章为薛所蕴诗歌考论,着重对薛所蕴的诗歌作品进行解读与分析,并由此考察其诗歌形成的风格特征;第三章谈论薛所蕴的诗学主张,主要揭示了薛所蕴在尊七子与学杜的基础上强调诗歌的新变,提出“性情”与“气格”的两端,同时重视“法度”的诗学观点;第四章为薛所蕴的心态研究,通过对薛所蕴诗作的探析,深入其创作时复杂愧疚的内心与人生态度,展现出他在“两截人”身份影响下的创作心态。通过上述探究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薛所蕴诗歌及其本人在文坛上的地位与价值。

崔霞[5](2016)在《黄宗羲明文选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宗羲是明清之际通经、博史、善文的学术巨匠,其所编明文选本有三:《明文案》、《明文海》和《明文授读》。本论文即立足于此三选本,从古典文献学与文学批评理论两方面综合研究了其编纂情况、版本信息及散文理论等问题,对黄宗羲明文选本进行了较全面的审视与观照。《明文案》、《明文海》及《明文授读》是黄宗羲在世易时移、学风浮泛的社会背景下为保存有明一代文学文献,力排万难,费时数十年编纂而成。编纂者的资料贮备、学养能力、编纂眼光及着述宏愿等促成了三选本在康熙年间相继成编,选本的具体收录作者、篇目卷数、文章内容、体例编排等既有差异又彼此关联。其中,初编本《明文案》重在求真,增益本《明文海》旨在求全,而精编本《明文授读》则意在选优拔萃,三选本刻印流传情况不一,现存版本状况也各异。本文考察了不同选本的具体存佚情况,并针对《明文案》实际卷数、稿本散佚去向及潜窃疑案,《明文海》“晚年未定之本”说及原书卷数、抽毁情况等问题,还有《明文授读》的编者权、相关评语及序言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分析,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黄宗羲明文选本的特殊文化意义。黄宗羲明文选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散文理论,主要见于以理论形态存在形诸文字的显性文论和贯彻于编选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文论。通过对三选本中作家作品的收录取舍、体例安排、褒贬评议等,黄宗羲昭示出自己对明代散文的文学功能、创作体式、承袭流变等问题的认识和主张,如“文道合一”、“情至为宗”的文体论;文如其人、宗经务学的作家论;本之“六经”、确立正宗,叙述有法、讲究韵致,反对模拟、主张独创的创作论;经世务用、风格多样、既不因文废人亦不因人废文的作品论等。黄宗羲在《明文案序》中明确提出了明文“三盛”说,认为八股文是造成明代散文凋敝的主因之一,而散见于《明文海》、《明文授读》中的数百条评语则具体入微地展现了他对明文的各种审美趣味和理论观点,如对前后七子的批判、对唐宋派的推崇、对公安派的肯定等散文观在选本中彰显无遗。可以说,三大明文选本既是黄宗羲散文主张的理论标举,又是其散文理论的实际贯彻。通过其编纂,黄宗羲的散文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呈现、凝聚和提升,同时选本也反证、映射着他的文学理念。三大明文选本收文齐全、架构恢弘、理论精深,在明代众多文集中卓然特立而出,其学术价值不可估量。

张鹏飞[6](2016)在《南京明代作家研究》文中提出于南京的文学发展来看,明代的界标性意义显着。明以前,南京文人大体上秉持着六朝的文化传统,文学成就不甚高,着名作家也屈指可数;入明后,作为南方的文化与政治中心,南京人才辈出、创作频繁、文学活动空前昌盛,在明代的地域文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南京明代作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搜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考论结合的方式,对南京明代作家的生平、着述、文论思想、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考察,期许描绘出明代近300年南京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和地域特色。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包括通志,方志、诗文集的搜寻,本文共搜罗到有诗文集或诗、文作品存世的明代南京籍作家共865人,现存诗文别集近30余种,并将其编辑成《南京明代作家小传》和《南京明代作家诗文别集叙录》附在文后。正文前有绪论,主要介绍“地域文学的研究现状与意义”、“研究方法及几个问题的说明”、“南京地理文化概况”。正文按时代先后顺序考察了明代各个时期南京的作家,具体而言:第一章介绍了南京明前期作家(洪武-宣德)。此一阶段是南京文学的低迷期。开国之初,作为帝都的南京,恐怖的政治氛围、无休止的战乱、频发的自然灾害都让南京作家们的艺术生命被无情遏制。直至永乐迁都后,文学创作才稍稍振起,出现了杨翮、李时勉、张益等稍有成就的作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明中叶前作家(正统-弘治)。此一阶段是南京文学的初盛期。文人们的写作视野开始由国家转向个人生活,审美情趣也从典雅平和转向自然平淡。倪岳、倪谦父子承袭台阁文风而有所新变,“景泰十才子”中也出现了两位南京籍作家,“道学诗人”庄昶横空出世,他崇尚自然、反对模仿、悟道于心。这些新变都为南京明代文学打开了新的局面,也为即将到来的文学鼎盛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明中叶后作家(正德-万历前)。此一阶段是南京文学的再盛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积累,南京文学开始了全面的发展,呈现出彬彬而盛之势。这主要体现在创作群体的快速增长、各体文学的兼备、文学结社活动的兴盛、百花齐放的文学观念这四个方面。涌现了影响江南乃至全国的大家,诗文上如金陵三俊、刘麟、谢承举、徐霖,散曲上如陈铎、金銮、陈所闻,众多大家的崛起将南京文学推向了一个较为鼎盛的时期。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明后期作家(万历后-晚明)。此一阶段是南京文学的极盛期。产生了胡汝嘉、俞彦、易震吉、焦竑、顾起元、许仲琳、纪振伦等诗、文、词、曲、小说等各体作家;另外,文人结社的现象在这一段时间也较为普遍,像白门社、金陵大社、冶城大社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第五章对南京明代的方外、女性与遗民作家择重加以研究。南京自古以来就有重视佛学的传统,有明一代出现了众多的诗僧,这其中以果斌、宽悦和洪恩为代表;其次,作为秦淮风月之地,南京也培养了以秦淮四姬、杨宛、顾媚等为代表的妓女作家;最后,南都的政治地位也为南京孕育了繁多的遗民作家,像刑昉、顾梦游、黄周星之辈皆是遗民作家群中之佼佼者。

王翔[7](2013)在《黄道周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道周一生诗歌创作内容丰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黄漳浦文集》中共收录其诗歌703题,共3000多首。黄道周诗歌中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精神,诗歌自然流露出儒学思想,有继承宋明儒学的部分,然而又对其有批评;他尊重儒学,然而不反对佛、道两家思想。黄道周诗歌题材丰富、诗备众体、无所不精,诗歌呈现出连篇累牍、用典冷僻、学问为诗的诗歌赋体化特点。本文是以《黄漳浦文集》中收录的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章是对黄道周所处的时代、家世、生平等社会背景的梳理;黄道周一生游历大半个中国,留下了大量的交游诗歌,第二章总结归纳其交游情况,并分别选取重要交往对象进行交游考;第三章是从黄道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点入手,分析黄道周诗歌的主要特点,并对有代表性的部分作品做重点释义。

崔晓新[8](2012)在《朱彝尊交游考论》文中指出朱彝尊是清初着名的文学家、学者,他享世的八十一载中履历比较复杂,少时与同里共习诗课,名声远扬,见赏于四方师友;青年历明清鼎革之变,结交四方抗清之士,参与浙东“通海”案,欲图恢复;壮岁避祸远走,游幕十余载,识多方友朋,谈经论道,切磋学术;于知天命之年应荐出仕,进翰林苑,入直史馆,行走南书房,遍识廷中名臣,历经十四载宦海浮沉;以花甲之身归田,娱情林下,访友纪行,着述以老。朱彝尊享世的八十一载中既有青年时期的抗清岁月,又有十余载的游幕生活,还历经了出仕清廷十四载的宦海浮沉,复杂的经历使他得以广泛结交四方人士。同时他又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学者,在学术创作上有大量的访书、论道、研讨等师友间学术上的交游。故朱彝尊的交游对象涉及各种身份地位、年龄层次的人,交游甚为广泛和复杂,其中有一些交游对朱彝尊的际遇生活、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甚至命运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他的人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全面认识研究朱彝尊不可或缺的线索,同时在交游过程中朱彝尊对这些交游对象的际遇生活、学术生涯也有重要的影响,朱彝尊与这些名流学者的交游进而影响了清初的文学圈与学术界。由于朱彝尊交游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论文和学术着作对朱彝尊的交游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朱彝尊《曝书亭集》、《竹坨文类》、《静志居诗话》、《腾笑集》、《曝书亭集外文》为立足点,分析出朱氏的交游对象,从中选取十位代表人物:魏耕、曹溶、顾炎武、孙承泽、徐乾学、纳兰成德、王士禛、周筼、查慎行、曹寅,他们或是朱氏的布衣总角之交,或曾与朱氏有相同的政治倾向,或曾与朱氏有相似的仕途际遇,他们或曾与朱氏共事,或曾对他有经济上的援助、或曾对他有政治上的影响、或曾对他有社交上的引荐、或曾对他有学术上的提携引导、或曾与他有创作上的切磋。反之,朱彝尊或对他们有经济上的援助、学术上的提携、创作上的指导、研究上的切磋。本文在利用朱彝尊着述的基础上,还参考了与他交游的人物的文集、传记资料,论述他们与朱氏的交游,考证他们交游的内容,分析他们交往的基础,论述他们交往对彼此的影响。通过原始资料的分析、排比发现朱彝尊的交游有一些重要特点,一有助于认识朱彝尊的政治倾向,二有助于了解朱彝尊着书立说起因,三有助于了解朱彝尊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帮助和建议。相信这些探索对全面认识朱彝尊,乃至清代康熙间的学术、文学与政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将是对此前研究空白一定程度上的填补。

裴宏江[9](2012)在《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特殊文化功能 ——以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梅里词派为中心》文中提出明清之际,是我国社会变革将欲进入节点的关键时期,伴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城镇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繁盛期,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城镇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一个个城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联结广大乡村和大中型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层级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依托经济的勃兴,许多江南城镇迸发出强大的文化功能,成为蕴藉深厚的人文重镇,出现了文人集聚在非中心城市和城镇里,形成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文学流派的盛况,呈现出中国文学重心下移的局面。此种现象的发生在我国城镇发展史和文化史上都堪称空前绝后。本文选择产生在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几个文学流派——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梅里词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作家和作品的分析,梳理出体现城镇文化功能的几大核心要素,即江南城镇经济的繁盛和文化的勃兴,江南文人的诗意栖居,便利的水运交通和士人的文化足迹,城镇中的文化世族,传统藏书和刻书的发达,以及文坛巨子归隐故里所造成的盛大人文效应,江南城镇与清初复明文化运动等,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来全面探讨此际江南城镇特殊文化功能。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七章。第一章“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繁荣与发展”:第一节梳理江南城镇的历史建制和沿革,第二节论述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经济的繁盛,第三节分析明清之际江南城镇文化的勃兴,第四节讲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个案考察,通过几个文化个案反映城镇的兴盛状况。第二章“江南城镇诗意的栖居环境及其与文学活动的关系”,第一节介绍明清之际江南城镇文人的诗意栖居,第二节梳理城镇文人于园林池馆间的风雅聚会,第三节分析钱柳唱和的缘起及其文化史意义,第四节论述赏花吟诗与文人的心路交集。第三章“发达便利的水路交通与江南士人的文化足迹”:第一节介绍明清江南城镇的水运特色,第二节分析江湖水路与江南文人的主要文化行为,第三节论述舟船中的江南城镇文学活动。第四章“文化世家和江南城镇的双向互动”:第一节梳理相关城镇的文化世家概况,第二节分析世家望族的人文特征,第三节讲科甲相传下的江南城镇世家弟子,分析其二者间的紧密关系。第五章“江南城镇的盛大图书事业”:第一节讲宏富的城镇私家藏书状况,第二节讲繁荣的城镇图书刊刻业,第三节论述城镇文人的规模宏大的着述与编书成就,重点辨析其对清初文学变革的推动之功。第六章“文坛巨子的回归故里与明清之际文学重心的下移”:第一节梳理清初士人的归隐之风,第二节介绍士人回归故里后的文化贡献,第三节探讨江南城镇在清初特殊的文学地位。第七章“江南城镇与清初复明文化运动”:第一节分析江南城镇产生复明文化运动的原因和独特优势,第二节介绍与复明文化运动的相关城镇士人概况,第三节具体论述城镇士人与复明文化运动的具体交集,第四节归纳江南城镇作为清初复明文化运动重镇的特殊意义,并进行文化反思。结语从集聚与辐射两个方面出发,来剖析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独特文化功能。

尹颖群[10](2011)在《《胡应麟文集》校注》文中认为本文选择胡应麟的散文作为研究对象,在回顾作者生活背景的基础上,尽可能准确地解读胡应麟散文的内容与特色。胡应麟的诗文集《少室山房类稿》共120卷,其中包括散文40卷(卷81-120),共548篇。从内容上看,这些散文不仅反映了不少当时社会的典型现象,而且包含了大量关于其个人情志、学术求索、交游活动、乡居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从创作风格上看,这些散文类型丰富,格调迥异。真实传神、清新别致的记叙文,融合史实、夹叙夹议的论辩文,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应用文等等,一一展示出胡应麟散文的魅力。本文正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这部分主要采用文史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胡应麟的散文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即以胡应麟的散文文本为核心,并将其置于晚明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思潮中,结合其自身的家世、生平经历等因素,考察其散文反映的内容及呈现的特征等。第二部分为《胡应麟文集》校注。该部分校勘主要采用对校的方法,即以《少室山房类稿》一百二十卷,续金华丛书本(简称“续金华丛书本”)为底本,以《少室山房集》一百二十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影印四库本”)为校本,并给文章中疑难词语做了注释,旨在为胡应麟研究者提供更为准确且易懂的文本资料。论文最后附录部分。其中附录B是《<少室山房类稿>篇名目录》,该附录详细列出了《少室山房类稿》中各篇文章在本文中的位置,以方便读者查阅;附录C和附录D分别是王世贞和吴之器为胡应麟做的传。

二、真诚,应祥的品格——追忆和挚友相处的日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诚,应祥的品格——追忆和挚友相处的日子(论文提纲范文)

(1)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明代“宝应三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作为家族的研究
        (二) 朱氏个体研究
    三、文章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家族世系与生平经历
    第一节 宝应之地域文化
    第二节 朱氏世系与家风家学
        一、家族世系
        二、家门风尚:好读诗书
        三、广涉诸学,尊尚儒道
    第三节 “宝应三朱”生平经历
        一、朱应登:年少及第,宦海沉浮
        二、朱应辰:累举不第,纵情山水
        三、朱曰藩:中年登第,白首为郎
第二章 “宝应三朱”文学交游活动
    第一节 “宝应三朱”的共同好友
        一、与顾璘、刘麟的交往
        二、与文徵明、王宠的交往
        三、与李梦阳、乔宇、边贡的交往
    第二节 与文人群体之交游
        一、朱应登与“金陵四大家”、“复古派”
        二、朱曰藩与“金陵六朝派”、“唐宋派”
    第三节 “宝应三朱”其他交游活动
        一、朱应登与杨一清
        二、朱应辰与黄省曾、谢承举
        三、朱曰藩与杨慎、蔡汝楠
第三章 朱氏父子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质”与“情”:求真之文学
    第二节 “理”与“气”:发展之文学
        一、朱应登:持其理,驭其变
        二、朱曰藩:气盛则文宜
    第三节 “文随世异”:古今之文学
        一、复古态度之不同
        二、思想渊源之不同
第四章 “宝应三朱”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朱应登的诗歌创作
        一、济世理想下的创作心态
        二、“复古”之调与江南诗风
    第二节 朱应登的辞赋和散文
        一、风格多样的辞赋
        二、流露生命情感的书信
        三、说“理”之文
        四、经世致用之论
    第三节 朱曰藩的诗歌创作
        一、日常化的书写主题
        二、清丽浅淡之诗风
    第四节 朱曰藩的散文创作
        一、剖白个人心志的书信
        二、申发文学思想的诗序
        三、记述山川风物之文
    第五节 朱应辰的散曲创作
        一、着述概况
        二、多元化的创作主题
        三、以词入曲,豪丽兼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4)明末清初诗人薛所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薛所蕴的家世、生平与交游考
    第一节 薛所蕴的家世渊源
        一、河东着姓,龙门后裔
        二、“文薛”的家学门风
        三、廉洁、诚敬、忠孝的家学准则
    第二节 薛所蕴的生平历程
        一、亲炙教诲,心怀志向
        二、任职襄陵,勤政清廉
        三、出仕清廷,仕途显畅
        四、致仕归田,翕园唱和
    第三节 薛所蕴交游考
        一、金石之交,过从甚密——刘正宗
        二、诗法同道,同里相得——王铎
        三、同年之交,相知相附——胡世安
        四、“天中鼎足”,儿女姻亲——张缙彦
        五、“荐长成均”,屡征不起——孙奇逢
        六、同社之友,诗酒过从——丁耀亢
第二章 薛所蕴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诗歌创作的内容
        一、离乱伤怀之作
        二、咏物抒怀之作
        三、酬唱赠答之作
        四、哀挽悼念之作
        五、善陈世情之作
        六、送别惜别之作
    第二节 薛所蕴诗歌的风格特征
        一、沉郁悲壮,寄寓尤深
        二、清冷寒峻,凄切哀痛
        三、平正闲淡,羽翼风雅
第三章 薛所蕴的诗学主张
    第一节 以“学杜”为标榜
        一、推崇前后“七子”
        二、以“学杜”为标榜
    第二节 强调“性情”与“气格”
        一、“性情”至上
        二、“气格”为胜
        三、“法度”制之
    第三节 倡导诗歌革新的“雅正”之音
        一、居庙堂之高,亦系故园
        二、对摹拟诗风的反思补救
        三、以“真诗”、“性情”架构重建
第四章 薛所蕴的心态研究
    第一节 仕与悔的内心矛盾冲突
        一、身仕满清政权
        二、心灵上的悔愧之情
    第二节 “两截人”的尴尬处境
        一、在明朝“前半截”的“完人”状态
        二、入清后“后半截”的“非完人”处境
    第三节 时代环境之下的创作心态
        一、现实遭遇下的悲悯情怀
        二、宦途顺境下的平和之态结语
结语
附录一 薛所蕴年谱简编
附录二 薛所蕴诗文辑佚
参考文献
致谢

(5)黄宗羲明文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选题缘由与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框架设计与创新说明
第一章 编纂过程
    第一节 编纂背景
        一、社会政治背景:由天崩地解的剧变动荡转向渐趋稳定、繁荣初现的时代
        二、学术文化背景:经天纬地的实学思潮、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不断推进
        三、个人经历背景:时代巨变下个体遭遇的特殊人生、救世济民的情怀和遵从内心的自主选择
    第二节 编纂条件
        一、主观条件
        二、客观条件
    第三节 编纂始末
        一、编纂经过
        二、成编时间
第二章 编纂特点
    第一节 编纂原则
        一、以文存史、以文存人的编纂宗旨
        二、开拓创新、求全补缺的编选意图
        三、情理备至、博洽通达的选文标准
    第二节 编纂体例
        一、《明文案》的编纂体例
        二、《明文海》的编纂体例
        三、《明文授读》的编纂体例
第三章 版本考论
    第一节 《明文案》版本考论
        一、《明文案》现存版本
        二、有关问题考论
    第二节 《明文海》版本考论
        一、《明文海》现存版本
        二、有关问题考论
    第三节 《明文授读》版本考论
        一、《明文授读》现存版本
        二、有关问题考论
第四章 黄宗羲明文选本中所见散文理论
    第一节 本体论
        一、“文与道合一,亦是寻常议论”
        二、“以情至为宗”
    第二节 作家论
        一、文如其人:注重作家的道德素养
        二、宗经务学:强调作家的学识根柢
    第三节 创作论
        一、本之“六经”,确立正宗
        二、叙事有法,讲究韵致
        三、反对模拟,主张独创
    第四节 作品论
        一、讲究经世致用
        二、追求风格多样
        三、既不因人废文,亦不因文废人
    第五节 因革论
        一、明文“三盛”说
        二、时文论
结论
附录1 黄宗羲明文选本评语辑录
附录2 《明文授读》着者目录索引
附录3 《明文海》四库本缺目简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南京明代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地域文学研究现状与意义
        一、地域文学研究
        二、南京地域文学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几个问题的说明
        一、“南京”的概念
        二、作家的占籍问题
        三、文学的分期
        四、遗民问题
        五、作家的概念与研究侧重
    第三节 南京地理文化概况
        一、从“虎踞龙盘”说起——南京的地理概貌
        二、此水从来不见长——南京的历史沿革
        三、秦淮一曲竞风华——明代留都的文化状况
第一章 明前期作家(洪武——宣德)
    第一节 元末遗音——杨翮
        一、诗歌创作——复古宗唐
        二、散文——严而有法
    第二节 耿介之士——李懋
        一、生平述略
        二、文学思想:文以载道
        三、诗文特色:平易通达
    第三节 其他作家
        一、张益
        二、马琬
        三、王良、倪德
第二章 明中叶前作家(正统——弘治)
    第一节 景泰十才子中的南京作家
        一、汤胤积
        二、王贞庆
    第二节 中朝使者——倪谦
        一、生平述略
        二、出使朝鲜
        三、文学创作:自成一家
    第三节 茶陵羽翼——倪岳
        一、生平述略
        二、思想渊源
        三、诗文特色:北宋遗风
    第四节 道学诗人——庄昶
        一、文学思想:天机自得
        二、理学诗初探
第三章 明中叶后作家(正德——万历前)
    第一节 曲坛祭酒
        一、南曲乐王——陈铎
        二、“执骚坛牛耳者”——金銮
        三、本色工雅——陈所闻
        四、其他曲作家
    第二节 金陵二才子
        一、徐霖与《绣襦记》
        二、清新刚健——谢承举
    第三节 金陵三俊
        一、复古力将——顾璘
        二、深远郁然——陈沂
        三、江左风流——王韦
    第四节 江东才子——刘麟
        一、生平述略
        二、交友活动
        三、诗文创作:盎然天趣
    第五节 青溪河畔竞风流
        一、南京明代文人的结社
        二、青溪社发微
第四章 明后期作家(万历后——晚明)
    第一节 词林冠冕
        一、胡汝嘉、俞彦
        二、取径稼轩之易震吉
    第二节 巨儒宿学——焦竑
        一、生平述略
        二、文学思想:中庸之道
        三、诗文创作:典正训雅
    第三节 博雅君子——顾起元
        一、文学思想
        二、诗文创作:博采众长
    第四节 晚霞余晖——晚明南京传奇、杂剧、小说作家
        一、陆华甫《双凤记》
        二、张四维《双烈记》
        三、清啸生《喜逢春》
        四、黄方胤《陌花轩》
        五、许仲琳《封神演义》
        六、纪振伦《杨家府演义》
    第五节 其他作家
        一、奉朝使者——朱之蕃
        二、铮铮负气——何栋如
        三、张可大、余大成、顾起凤
第五章 方外、女性、遗民作家
    第一节 方外作家
        一、果斌:寄托遥深
        二、宽悦:晚唐遗风
        三、洪恩:烟霞之气
    第二节 女性作家
        一、秦淮四姬
        二、杨宛——真挚率直
        三、顾媚及其他女作家
    第三节 遗民作家
        一、第一布衣——刑昉
        二、任侠好义——顾梦游
        三、笑苍道人——黄周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南京明代作家小传
附录二:南京明代作家别集叙录
致谢

(7)黄道周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时代、家世和生平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黄道周的生平
第二章 黄道周交游考
    第一节 黄道周与倪元璐、何瑞图等人的交游
    第二节 黄道周与刘宗周、杨廷麟等人的交游
    第三节 黄道周与张燮的交游
    第四节 黄道周与徐霞客的交游
第三章 黄道周诗歌研究
    第一节 黄道周诗歌思想内容
    第二节 黄道周诗歌创作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朱彝尊交游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二 朱彝尊家世生平
    (一) 朱彝尊家世
    (二) 朱彝尊生平履历
三 朱彝尊与魏耕
    (一) 魏耕生平履历
    (二) 朱彝尊与魏耕交游考
    (三) 朱彝尊与魏耕交游论
        1、朱彝尊抗清原因
        2、朱彝尊遗民意识在学术研究中的体现
四 朱彝尊与曹溶
    (一) 曹溶生平履历
    (二) 朱彝尊曹溶交游考
    (三) 朱彝尊与曹溶交游论
        1、曹溶与朱家是有姻亲的世代之交
        2、曹溶与朱彝尊政治命运惺惺相惜
        3、曹溶是朱彝尊的经济资助者
        4、曹溶对朱彝尊社交的提携
        5、曹溶是朱彝尊金石考古学的领路人
        6、曹溶是朱彝尊词学的引导者
        7、曹溶是朱彝尊图书阅览抄写的提供者
五 朱彝尊与顾炎武
    (一) 顾炎武生平履历
    (二) 朱彝尊与顾炎武交游考
    (三) 朱彝尊与顾炎武交游论
        1、顾炎武与朱彝尊气节相同,情谊笃深
        2、朱彝尊设法营救顾炎武
        3、朱彝尊与顾炎武的友情危机
        4、顾炎武与朱彝尊是学术交往的挚友和诤友
六 朱彝尊与孙承泽
    (一) 孙承泽生平履历
    (二) 朱彝尊与孙承泽交游考
    (三) 朱彝尊与孙承泽交游论
        1、孙承泽与朱彝尊有相同的政治命运
        2、孙承泽与朱彝尊同有纂修《明史》情结
        3、孙承泽是朱彝尊金石书画鉴赏的同好者
        4、孙承泽与朱彝尊互相借抄图书
七 朱彝尊与徐乾学
    (一) 徐乾学生平履历
    (二) 朱彝尊与徐乾学交游考
    (三) 朱彝尊与徐乾学交游论
        1、朱彝尊与徐乾学的学术交往
        2、徐乾学对朱彝尊的官场排挤
八 朱彝尊与纳兰成德
    (一) 纳兰成德生平履历
    (二) 朱彝尊与纳兰成德交游考
    (三) 朱彝尊与纳兰成德交游论
        1、朱彝尊与纳兰成德个人爱情经历的相似
        2、朱彝尊与纳兰成德在词学创作上互相切磋
        3、朱彝尊与纳兰成德的学术研究探讨
        4、纳兰成德是朱彝尊书画赏析的同好者
        5、朱彝尊纳兰成德二人互相借抄图书
        6、纳兰成德对朱彝尊官场上的提携照顾
九 朱彝尊与周筼
    (一) 周筼生平履历
    (二) 朱彝尊与周筼交游考
    (三) 朱彝尊与周筼交游论
        1、朱彝尊对周筼人格魅力的欣赏
        2、朱彝尊对周筼的经济援助
        3、朱彝尊周筼互为各自搭建了交往平台
        4、周筼与朱彝尊的学术交往
        5、朱彝尊与周筼政治上不避讳,倾诉心声
十 朱彝尊与王士禛
    (一) 王士禛生平履历
    (二) 朱彝尊与王士禛交游考
    (三) 朱彝尊与王士禛交游论
        1、朱彝尊藉王士禛之名望蜚声文坛
        2、朱彝尊与王士禛的学术交流
        3、王士禛与朱彝尊相互借抄图书
十一 朱彝尊与查慎行
    (一) 查慎行生平履历
    (二) 朱彝尊与查慎行交游考
    (三) 朱彝尊与查慎行交游论
        1、朱彝尊对查慎行声名上的提携
        2、朱彝尊对查慎行的学术影响
        3、朱彝尊、查慎行二人仕途起伏一致
十二 朱彝尊与曹寅
    (一) 曹寅生平履历
    (二) 朱彝尊与曹寅交游考
    (三) 朱彝尊与曹寅交游论
        1、朱彝尊对曹寅词作创作的熏陶
        2、朱彝尊对曹寅编修《全唐诗》的指导与帮助
        3、朱彝尊劝曹寅刻书
        4、曹寅捐资为朱彝尊刻书
        5、朱彝尊与曹寅互相借抄书
        6、朱彝尊为曹寅撰写序跋
十三 朱彝尊交游对其影响
    (一) 交游对朱彝尊政治道路的影响
    (二) 交游对朱彝尊经济状况的影响
    (三) 交游对朱彝尊社交上的影响
    (四) 朱彝尊交游对其经学成就的影响
        1、《通志堂经解》的刊刻
        2、《经义考》的编纂
    (五) 朱彝尊交游对其金石学成就取得的影响
        1、朱彝尊与曹溶的交往对朱彝尊金石学研究影响
        2、朱彝尊与孙承泽的交往对朱彝尊金石学成就取得的影响
    (六) 朱彝尊交游对其书画学成就的影响
    (七) 朱彝尊交游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八) 朱彝尊交游对其词章创作的影响
        1、朱彝尊与曹溶的交游对朱彝尊词章创作的影响
        2、朱彝尊与纳兰成德的交游对朱彝尊词章创作的影响
    (九) 朱彝尊交游对其文献编纂的影响
        1、朱彝尊《词综》编纂借周筼校正音律
        2、朱彝尊编纂《明诗综》得王士禛、周筼之力
        3、朱彝尊在编纂文献时借众家藏书之力
    (十) 朱彝尊交游对书籍刊刻的影响
        1、曹寅发资刊刻《盐志》
        2、徐乾学发资刊刻《日下旧闻》
        3、曹寅发资刊刻《曝书亭集》
十四 小结
附录一:朱彝尊交游人物列表
附录二:朱彝尊大事行踪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情况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特殊文化功能 ——以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梅里词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与综述
    三、 研究对象、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繁荣与发展
    第一节 :明前江南城镇的历史建制和沿革
    第二节 :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经济的繁盛
    第三节 :明清之际江南城镇文化的勃兴
    第四节 :明清之际江南城镇兴盛的个案考察
第二章 :江南城镇的诗意栖居及其与文学活动的关系
    第一节 :明清之际江南城镇文人的诗意栖居
    第二节 :城镇文人于园林池馆间的风雅聚会
    第三节 :钱柳唱和的缘起及其文化史意义
    第四节 :赏花吟诗与文人的心路交集
第三章 :发达便利的水路交通的与江南士人的文化足迹
    第一节: 明清江南城镇的水运概况与特色
    第二节: 江湖水路与江南士人的文化行为
    第三节:舟船中的江南城镇文学活动
第四章 :文化世家和江南城镇的双向互动
    第一节:江南城镇的相关文化世家概况
    第二节:世家望族的文化集聚与结晶
    第三节 :科甲相传下的江南城镇世家子弟
第五章 :图书事业与江南城镇深厚的人文积淀
    第一节 :宏富的城镇私家藏书
    第二节 :繁荣的城镇图书刊刻业
    第三节 :规模宏大的着书与编书成就
    小结
第六章 :文坛巨子的回归故里与明清之际文学重心的下移
    第一节 :清初士人的隐逸之风
    第二节 :士人的回归及其文学贡献
    第三节 :清初江南城镇特殊的文学地位
第七章 :江南城镇与清初复明文化运动
    第一节: 江南城镇产生复明文化的原因和独特优势
    第二节 :城镇士人对复明文化运动的参与
    第三节 :城镇士人与复明文化运动的展开
    第四节 :江南城镇作为清初复明文化运动重镇的特殊意义
结语:集聚与辐射: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独特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取得的研究成果

(10)《胡应麟文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前言
    1.1 胡应麟散文创作背景
    1.2 胡应麟的散文思想
    1.3 胡应麟散文的主要内容
    1.4 胡应麟散文艺术特色
    1.5 结语
第二部分 《胡应麟文集》校注
    2.1 例言
    2.2 《胡应麟文集》目录
    2.3 正文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少室山房类稿》篇名目录
附录C 弇州续稿·卷六十八·胡元瑞传
附录D 婺书·第四卷文苑·胡应麟传

四、真诚,应祥的品格——追忆和挚友相处的日子(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2]明代“宝应三朱”研究[D]. 王佳琦. 浙江大学, 2019(01)
  • [3]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4]明末清初诗人薛所蕴研究[D]. 吴楠楠.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黄宗羲明文选本研究[D]. 崔霞.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6]南京明代作家研究[D]. 张鹏飞.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7]黄道周诗歌研究[D]. 王翔. 闽南师范大学, 2013(06)
  • [8]朱彝尊交游考论[D]. 崔晓新. 山东大学, 2012(12)
  • [9]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特殊文化功能 ——以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梅里词派为中心[D]. 裴宏江.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10]《胡应麟文集》校注[D]. 尹颖群. 湘潭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诚心,映祥人品——追忆与挚友相处的岁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