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岩体与逆冲构造变形关系的探讨——以库车坳陷西部为例

塑性岩体与逆冲构造变形关系的探讨——以库车坳陷西部为例

一、塑性岩体与逆冲构造变形关系讨论——库车坳陷西部实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含雪[1](2020)在《南天山霍拉山地区构造活动与地貌演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山是现今最为活跃的陆内造山带之一,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包括古生代复杂的块体碰撞拼接过程、中生代的剥蚀夷平以及新生代再活化。霍拉山作为南天山碰撞缝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中天山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其构造活动特征对于理解天山地区的构造变形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该地区大面积发育的夷平面地形为研究区域地貌演化提供了重要窗口。然而,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塔里木北缘断裂带一线,对霍拉山地区整体的地貌发育和构造活动关注较少。本论文借助流域地貌分析技术对霍拉山地区的构造活动性开展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探讨研究区地貌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霍拉山地区构造活动性差异明显,具有南强北弱的特点;而在南部山前也存在着自西向东减弱的特征,与前人活动断层研究结果吻合;2)霍拉山地区曾经发生过多次河流袭夺事件—平行于山体走向的横向流域,其上游依次被垂直方向上发育的纵向河流袭夺,袭夺处河道拐弯,并发育非岩性裂点;3)数值模拟表明夷平面的先存(或者说短时间内快速形成的)倾斜特征控制了夷平面及其相邻流域河网的发育演化,表现为短期快速的多次河流袭夺和长期缓慢的流域分水岭迁移调整两个主要阶段。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在南天山霍拉山地区进一步开展详细的活动断层与古地震研究具有指示意义,也为深入剖析夷平面的形成演化机理提供重要参考。

木红旭[2](2020)在《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文中认为川西地区包括扬子板块西缘和青藏高原东部,分别对应川西盆地和松潘-甘孜褶皱带。川西盆地东以龙泉山为界与四川盆地中部分隔,西以龙门山逆冲推覆带与松潘-甘孜褶皱带分隔,北接秦岭造山带,南到康滇古陆;松潘-甘孜褶皱带形如倒三角形,夹持于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和羌塘地块之间。晚三叠世以前,川西地区作为扬子板块西缘及其被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沉积了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浊积岩。自晚三叠世起,伴随印支运动及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川西盆地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逐渐过渡为陆相前陆盆地,沉积了厚度较大的须家河组河流-湖相地层;晚三叠世松潘-甘孜地区则仍然为浊积岩沉积。长期以来的观点认为龙门山向南东方向的逆冲推覆形成了川西前陆盆地,并为须家河组提供了主要物源。然而,近年来对龙门山逆冲推覆带的平衡复原结果表明,晚三叠世并不存在NE向的龙门山逆冲推覆带,而是仅在其北段表现为向南的逆冲推覆活动,且该时期的隆升规模有限。而在新生代,伴随青藏高原的隆升,NE向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发生了大规模的抬升。因此,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并不存在盆-山耦合关系。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晚三叠世川西盆地的原型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于扬子板块西缘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并对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复理石进行了初步调查。从须家河组露头及钻井两方面资料入手,获得了须家河组沉积相带迁移及物源变化新信息;对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复理石进行了碎屑锆石测年,可借此分析其与须家河组在沉积时限与物源供给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晚三叠世须家河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段,各段代表的川西前陆盆地轴向主体均呈东-西走向,从早到晚沉积中心具有向南迁移的趋势。来自须家河组的碎屑锆石年龄限定须二段沉积上限年龄为~221 Ma,须四段沉积上限年龄为~207 Ma,结合前人的测年结果,限定须家河组的沉积年代为228-200 Ma。对比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并结合指向南及南西方向的古水流数据,指示秦岭造山带为须家河组的主要物源。对松潘-甘孜褶皱带复理石碎屑锆石测年结果限定其沉积年代为225-222 Ma,其物源区也主要来自秦岭造山带。这一结果说明松潘-甘孜复理石盆地与须家河组在晚三叠世的大部分重叠的时间里具有相似的物源条件和前陆盆地特征,因此不可能是川西盆地的主要物源。在晚三叠世大部分时间里,川西前陆盆地与松潘-甘孜复理石盆地之间可能被早期的龙门山裂谷(晚二叠世拗拉槽)遗迹分割。综合以上新的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与秦岭造山带具有很好的盆-山耦合关系,秦岭提供了须家河组的主要物源,秦岭造山带的前陆逆冲带渐次向南扩展,造成了川西前陆盆地沉积相带及沉积中心的南移。因此,提出了川西地区前陆盆地演化新的构造模式。

廖晓[3](2018)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位于帕米尔高原、南天山构造带、西昆仑山构造带、青藏高原和阿尔金断裂带的构造结合部位,大地构造位置特殊且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尤其是中新生代遭受了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构造特征、构造事件及其演化历史极其复杂。具备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输导体系等油气地质条件,但是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晰。因此,本论文以塔西南坳陷为研究区,探讨构造变迁演化过程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不仅可以深化认识塔西南坳陷不同时期的构造变形特征与叠合演化过程,而且对该区后续的油气勘探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利用地震、钻井、野外地质剖面等基础资料,结合低温热年代学、沉积学、平衡剖面等方法,对塔西南坳陷的构造特征、中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和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岩石热解、薄片观察、粒度分析、图像孔喉分析、扫描电镜、能谱、阴极发光、荧光、X射线衍射和包裹体测温等测试方法对该区主要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储盖组合、圈闭、输导体系和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基于构造演化对各油气成藏地质要素的影响分析,对该区的典型油气藏成藏过程进行了剖析,并且以构造演化中重大构造事件为关键,探讨了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区中新生代主要发生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晚白垩世-古新世晚期、渐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和中新世晚期至今5期构造事件,各期构造事件均具有明显的区域构造背景和地质响应。褶皱、断裂、逆冲推覆、断裂转折褶皱、双重构造、三角带和不整合等构造的发育与构造事件的形成密切相关,并且主要受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区域性隆升、渐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强烈挤压和中新世晚期至今快速抬升作用的影响。石炭系-下二叠统是本区一套分布广泛的中等丰度烃源岩,以Ⅱ型干酪根为主,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而中下侏罗统较好丰度烃源岩则局限分布在西昆仑构造带山前地区,以Ⅲ型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克孜勒苏群是近源快速沉积的冲积扇相岩屑砂岩储层,结构和成分成熟度均很低,现今处于中成岩作用阶段A期,以原生孔和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克孜勒苏群砂岩与上覆区域性分布的阿尔塔什组膏岩构成了山前地区优质的储盖组合,于晚侏罗世末期和上新世发生两期油气聚集作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的整体隆升事件使得本区烃源岩的埋藏热演化程度降低,生烃能力得以保存;而渐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的强烈构造抬升事件使得烃源岩快速埋藏生烃、高角度逆冲断裂输导、断裂转折背斜聚集等作用相互综合,促使油气聚集成藏,是控制该区油气成藏的关键;中新世晚期至今的快速抬升事件使得上述油气聚集作用加强,具有明显的晚期成藏特点。

张文高[4](2017)在《西天山中新生代古高程恢复研究》文中认为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中部,其总体上呈近东西向延伸。现代天山山脉是在古生代板块俯冲与碰撞造山作用的基础上,新生代由于印-亚大陆碰撞的远程效应而强烈挤压隆升形成的。天山新生代的隆升与剥露历史,是研究亚洲大陆内部造山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更好的厘定天山中新生代的隆升-剥露过程,本文选择西天山地区北部的四棵树流域、西南天山托云盆地以及西天山北段和中段,进行新生代以来的古高程恢复研究。另外,结合山前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构造变形等资料,本文对西天山不同块体中新生代的古高程变化历史进行了论述。通过对西天山北麓四棵树流域的安集海组和沙湾组中的自生碳酸盐进行碳氧同位素研究,认为安集海组和沙湾组在沉积时为一个开放的水体环境。地层中的腹足类化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相关岩相学观察和地层的埋藏情况表明,地层中的自生碳酸盐保留了原始沉积时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根据前人对安集海组和沙湾组的磁性地层年龄研究,确定地层沉积时代在28-17.5Ma之间。利用氧同位素古高程计的经验公式,推断在28-17.5Ma之间,天山北麓四棵树河流域的平均海拔达到了 2000m以上。选取西南天山托云盆地内新生代的气孔玄武岩进行古高程恢复。利用熔岩流古高度计的研究方法,在盆地内选择两条合适的玄武岩流,分别在其顶底面采集样品,利用三维CT扫描技术精细的测量了样品中气孔的体积,然后利用相应公式计算了玄武岩层溢流时期托云盆地的古高程。前人研究表明玄武岩的溢流时代在48Ma左右,计算结果显示托云盆地在48Ma左右就已经达到了 2000m以上的海拔高度。现今托云盆地3000m左右的海拔是天山造山带晚新生代整体隆升的结果。白垩纪的隆升-剥露事件在新疆不同构造单元广泛发育。选取西天山北段和中段出露的典型花岗岩体,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技术,结合温度-时间热模拟反演的研究,探讨西天山北段和中段白垩纪的隆升-剥露过程,并对西天山地区晚白垩世以来的古地形进行反演。17个样品的裂变径迹测试结果显示其径迹年龄介于45 4 ± 3 2~81 6 ±4.9Ma之间,温度-时间的模拟结果表明西天山北段样品记录的快速隆升的时间主要集中在50~70Ma之间,西天山中段样品记录的快速隆升时间集中在70~90Ma之间。结合相应的地质证据,认为从晚白垩世开始,西天山地区开始出现差异性的隆升剥露过程。利用获得的裂变径迹数据,对研究区进行古地形反演,认为西天山中段的古高程变化较西天山北段更大,但二者都在古近纪时期保持稳定,均衡回弹在西天山晚白垩世以来的古地形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西南天山山前的新生代沉积反映了天山的隆升-剥露过程。选取西南天山巴雷公岩体附近的山间盆地,对盆地内新近系苍棕色组和砾岩组中的砾石成分进行了统计,砾石成分主要为沉积岩类,含有少量碳酸盐岩砾石和变质岩砾石,基本未见花岗岩砾石。这一结果表明在上新世晚期-第四纪早期,巴雷公岩体还没有被剥露出地表,直到Q1砾岩组沉积之后才隆升-剥露到地表。西南天山山体的构造变形特征表明,西南天山强烈的逆冲推覆构造是山体隆升-剥蚀的动力来源。通过对岩体隆升和地表隆升的分析,认为西南天山的地貌特征是在晚更新世才开始快速形成的。天山山脉中新生代以来的隆升-剥露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前人根据区域性的深大断裂将西天山造山带划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和西南天山。各构造单元中新生代的古地形变化历史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西天山典型地区古高程的恢复,结合现有的沉积学和构造变形等资料,分别探讨了西天山造山带各构造单元的古高度变化历史。北天山地区在白垩纪-古近纪时期由准平原缓慢隆升为具有一定高度的山脉,古新世-渐新世又被剥蚀夷平,晚渐新世以来快速隆升,形成现今盆山格局;中天山地区主要为伊犁盆地,白垩纪-渐新世时期处于稳定剥蚀状态,其中晚白垩世有明显的构造变形,中新世以来周缘山脉快速隆升,伊犁盆地发生断陷作用;南天山地区早白垩世有一期快速隆升事件,之后直到渐新世都为剥蚀夷平状态,中新世开始快速抬升;西南天山白垩纪-古近纪时期为具有正地形的山脉,古新世-渐新世逐渐剥蚀夷平,更新世开始快速隆升,形成现今高差极大的盆山格局。西天山中新生代差异性隆升-剥露是由于在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作用下,天山不同地段的热-流变性质的差异性、断裂继承性和不同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杨钧屹[5](2016)在《库车坳陷克深富油气区构造研究》文中指出库车坳陷是一个中、新生代发育起来的长条形坳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坳陷内克拉苏构造带克深富油气区,构造异常发育。本文通过钻井资料、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及地震解释成图,精细刻画每套地层的分布范围、厚度变化及速度变化趋势,对库车坳陷内克拉苏构造带克深富油气区段的构造、盐构造等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克深富油气区经历了二叠纪晚期—三叠纪古前陆盆地、侏罗纪—白垩纪坳陷盆地、古近纪—中新世弱收缩挠曲盆地及上新世—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4个演化阶段,是影响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2)受喜马拉雅晚期山体抬升带来的强烈推覆作用,以及差异负荷、重力滑动及扩展作用,库车地区盐构造形态异常复杂,表现为盐拱、盐焊接、盐丘、盐刺穿、盐坳陷、盐席等多种构造样式,其中以盐拱、盐焊接最为常见。(3)运用全新的野外地质露头数字化方法,建立克深富油气区地质露头的三维构造模型以及三维地质模型,精细刻画盐上构造变化,确定了圈闭,加深了对构造的认识。

李涤[6](2016)在《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隶属古亚洲洋构造域,记录了中亚增生造山带的俯冲、增生、碰撞以及后期陆内改造过程。石炭纪是古亚洲洋由俯冲到闭合的关键转折期,该时期复杂的洋-陆演变过程造就了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油气成藏实例。然而,石炭纪原型盆地研究目前仍比较薄弱,抑制了对石炭系生储条件和有利区带的评价。因此,开展准噶尔地区石炭纪构造格架和充填演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中亚增生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的认识,同时也对推进深层含火山岩盆地油气勘探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系统应用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综合利用钻井、野外露头、地震和重磁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年代地层格架、地质结构、大地构造环境、沉积充填序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以及多期构造背景下的构造-沉积环境演变特征。盆地钻井火山岩年代学结果显示准噶尔地区石炭纪发育5期火山活动,包括早石炭世3期(359-347Ma,347-331Ma和331-324Ma),晚石炭世2期(323-307Ma和307-300Ma)。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将石炭系划分为上、下石炭统两个构造地层层序。下石炭统以挤压构造变形为主,发育大量的钙碱性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而上石炭统多受伸展断裂控制,火山岩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局部地区存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基于火山岩构造环境分析结果及构造变形研究,并结合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带的划分方案,厘定了萨乌尔-福海-杜拉特、和什托洛盖-乌伦古-野马泉、达尔布特-陆梁-卡拉麦里、中拐-莫索湾-白家海-奇台等4个石炭纪弧盆带,并识别了弧前盆地、弧后盆地、弧内断陷盆地、前陆盆地、被动边缘盆地等多种类型盆地。在构造格架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对石炭纪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解剖,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早石炭世早-中期俯冲作用相关挤压挠曲阶段、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中期俯冲相关的伸展裂陷阶段和晚石炭世晚期陆内断坳陷阶段。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准噶尔盆地下伏年轻陆壳基底,而且表明准噶尔盆地及邻区乃至整个中亚增生造山带是在多列南向增生的弧盆系统依次向北碰撞拼贴过程中形成的。

吕良冀[7](2014)在《闽西南及邻区中生代推覆构造特征及其与岩浆活动关系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闽西南及其邻区地处华南大陆东南缘,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前泥盆纪基底、晚古生代坳陷盆地形成与发育以及中生代以来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等几个重要的演化阶段。中侏罗世以来,东亚岩石圈大规模的板块运动,研究区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产生大规模NE-NNE向褶皱及逆冲推覆构造。为了了解研究区推覆构造的时空演化规律,本文在全面了解推覆构造基本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推覆构造变形的基本类型、结构特征,并讨论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推覆距离、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建立了推覆构造模式。并通过对研究区分布于主要推覆构造带及周边的晚中生代侵入岩浆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形成背景研究,探讨了推覆构造变形与岩浆岩时空关系。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闽西南及其邻区推覆构造主要分布于武夷山隆起内部、武夷山隆起与闽西南坳陷边缘过渡带、闽西南坳陷盆地内部及闽西南坳陷盆地东缘四个主要部位,其推覆构造结构、组成、方向、位移等存在较大差别。2.闽西南及其邻区滑脱构造主要形成于印支期,推覆构造则形成于早中生代印支期末(T3—J1)、燕山早期中侏罗世—早白垩世(J2—K1)、燕山晚期晚白垩世末(K2末),其中燕山早期推覆构造历经时间长,强度大,以阶段性推覆变形为特征。3.通过平衡剖面分析、区域应力场研究、推覆距离的计算以及相应岩浆岩的年代学的研究,认为闽西南坳陷盆地内广平推覆构造具有以下特征:①缩短率达38%;②推覆方向是自北西向南东;③推覆距离小于105km。④结束于142Ma±,与该区大地构造挤压向伸展背景转换时间相吻合。4.闽西南东部大田广平—汤泉推覆体、漳平龙宫山—龙岩九峰崎推覆体及周缘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体形成于150Ma±及130Ma±两个大的阶段;表现为晚中生代从挤压—伸展转换的构造环境。

赵桂萍[8](2011)在《天山南、北冲断-褶皱带油气成藏条件对比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山南、北两侧的冲断-褶皱带是塔里木、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油气成藏条件对比分析表明,两侧冲断-褶皱带在邻近的生烃坳陷均发育以侏罗系煤系地层和湖相泥岩为主的烃源岩,均发育以陆相碎屑岩为主的储集层系,圈闭类型多以断层相关褶皱等构造圈闭为主;但南侧冲断-褶皱带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储层厚度和展布范围,以及圈闭完整性等油气地质条件均优于北侧。控制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两侧盆地在二叠纪和侏罗纪期间的盆地属性及演化历史、盆地与造山带之间接触的深部地质结构、沉积埋藏及演化历史、主要滑脱层的岩性和盖层岩性及构造活动性等保存条件的不同。

何文刚[9](2011)在《缅甸海域底辟构造特征、分布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文中提出缅甸海域及邻区底辟构造特征多,分布范围广,成因机理复杂,对油气成藏有重要的影响。缅甸海域及邻区属于主动大陆边缘,位于欧亚板块的南部,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北部,太平洋板块西部,西紧邻孟加拉和孟加拉湾,南部紧邻苏门达腊,东部紧邻泰国和马来西亚,北部紧邻Mishmi逆冲断裂带,即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交汇区。从构造动力学及运动学特征分析,该构造带处于印度板块向北、北东向斜向俯冲和实皆走滑断裂双重机理控制下所发育形成的主动大陆边缘构造。据区内构造演化特征划分为五个构造带、九大坳陷。缅甸海域及邻区底辟构造就发育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及太平洋板块交汇区的特殊构造环境下,因而底辟构造比较复杂,研究难度相当大。本文主要应用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钻井资料研究底辟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沉积资料,断裂体系特征研究底辟构造分布;综合底辟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解决底辟构造的成因机理,最后得出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缅甸海域经历了被动大陆边缘,过渡型大陆边缘以及演化到现今的主动型大陆边缘三个阶段,因而形成三期构造演化格局。复杂的构造背景形成了增生楔混合介质底辟构造、火山岛弧带岩浆热液底辟构造,弧后盆地安达曼海坳陷泥底辟构造。增生楔底辟构造主要分布在若开海岸增生楔段的A4区块,Rmree岛、A7区块、A2区块、M2区块、M5区块、M8区块;安达曼海-尼科巴增生楔北段底辟构造分布在M2区块、M5、M8区块。其中A4、Rmree岛、A7区块、M5、M8区块底辟属于冷底辟,冷底辟沿增生楔长约500 km。在不同构造位置,冷底辟东西宽度存在差异;热底辟分布在M2区块。底辟构造的特征主要是泥火山、泥底辟和混合介质底辟。底辟作用形成刺穿、龟背型、树枝式,圆柱构造。其中M2区块底辟作用形成了许多断块构造。增生楔底辟构造形成的机理复杂:混合介质底辟是印度洋板块俯冲过程中产生的岩浆热液及海水、熔融物质,玄武质岩浆以及异常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底辟,是研究中发现的复杂底辟。增生楔底辟构造类型分别有低能量的低幅隆起、中等能量龟背上隆和高能量的刺穿底辟构造,甚至还发育大量的泥火山。增生楔盆地主要有两套烃源岩发育层位:深部的始新统泥岩和浅部的中新统泥岩。增生楔构造带上已勘探到油气田,但与底辟构造紧密相联的构造带油气发现很少。如增生楔斜坡盆地A7区块-M2区块烃源岩厚度较大、类型好,但其有机质成熟度偏低,普遍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不利于成烃转化和油藏的形成。火山岛弧岩浆热液底辟分布在火山岛弧构造带上,分割弧前、弧后坳陷。研究区主要分布在M2区块和M3区块、M5区块和M6区块、M8区块和M9区块等区块之间。火山岛弧带高温热流体能量强,火山岩刺穿上覆岩层,底辟核顶部地层埋深浅,底辟核顶部是上中新统地层以及上新统地层。底辟核被张性断裂分割,断面弯曲,断裂剖面形态“包心菜”结构。底辟核周围形成周缘向斜构造,中新统地层褶皱变形,形成一系列相似褶皱。缅甸海域火山岛弧带西部是弧前坳陷,东部是弧后盆地安达曼海弧后坳陷。岛弧带渐新统-中新统沉积较薄。岛弧带主要发育刺穿型底辟构造。岩浆热液底辟构造成因是岩浆熔融体向上顶托侵位、穿刺围岩的作用或由于重力不稳和侧向挤压导致岩浆垂直上升,岩体没有增生现象,岩浆上升和围岩相对下降造成两者之间的剪切作用,在围岩中形成周缘向斜,底辟岩体常呈倒水滴状,形成一系列的刺穿构造。弧后坳陷底辟主要分布在弧后盆地安达曼海弧后坳陷北部,紧邻马达班湾地区的M1、M3、M4、M6、M7、M9等区块,泥底辟以气烟囱状为主。该构造带发育的底辟走向近南北向,底辟数量多,大小各异。最大的泥底辟南北长达125km,东西宽达5.7km。最小的泥底辟南北长达13km,东西宽达4km。其中,M3、M4区块泥底辟数量较小,但底辟幅度较大。M1区块底辟构造分布最多,底辟构造幅度较小。在纵向上,泥底辟分布层位分别是白垩系、始新统、渐新统、下中新统、中中新统、上中新统、上新统及全新统。弧后坳陷的底辟成因机理因素多,主控因素是地温梯度高,走滑断裂作用,伊洛瓦底江搬运的沉积物沉积作用,以及重力和侧向应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缅甸海域及邻区三类不同底辟对油气成藏影响很大,分别对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等油气成藏作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增生楔底辟构造对油气的成藏破坏性较大,成藏有利因素较差;火山岛弧岩浆热液底辟位于构造高隆起位置,其烃源岩来自弧后坳陷,独特的构造位置有利于形成油气藏。弧后泥底辟对油气成藏影响具有双重作用,底辟发育区的断裂开启造成大量油气散失,在断裂发育微弱构造带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油气藏;底辟构造主要沿实皆走滑断裂发育,沿走滑断裂发育的底辟规模大。弧后坳陷底辟发育的集中区,跟马达班湾和伊洛瓦底江沉积物搬运和实皆断裂的走滑作用以及异常高温热流体作用有关。因此,泥底辟构造及其伴生断裂控制了弧后盆地安达曼海弧后坳陷油气成藏作用。

周斌,薛世峰,邓志辉,孙峰,蒋海昆,张晓东,卢显[10](2010)在《水库诱发地震时空演化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的关系——以紫坪铺水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水库蓄水过程中,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动态响应机制,本文建立了针对水库诱发地震(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RIS)定量化研究的数理模型,并以紫坪铺水库为例,对库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结构条件、水库蓄水后库区小震活动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水库蓄水过程中弹性附加应力场、有效附加应力场、孔隙压力和断层稳定性的动态变化,讨论了RIS时空演化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RIS诱发机制的定量化模型可分为2个层次:一是以孔隙介质为载体的流体渗流对岩体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由流-固耦合形式的岩体变形与孔隙渗流模型进行描述;二是对断层相关的RIS定量研究可将水库附加水头压力沿断层面(区)的扩散与断层库仑应力变化联系起来.两种形式模型方法的结合能为RIS定量研究提供一个相对宏观的力学框架;(2)断裂渗透结构对孔隙压力变化下断裂的力学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区主干断裂可能属于一种上盘破碎带导水、下盘地层及断层核阻水的"下阻上导型"的渗透结构类型,不同程度的具有使地表水体向深部渗流的通道性.库区深部岩体渗透稳定性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诱发地震活动对岩性条件的依赖.(3)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小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条带状分布、丛集分布和地震迁移的特点,小震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地下4~10km范围内,在通济场断裂与安县—灌县断裂的深部汇聚区域震源分布最为密集.同时,小震活动主要集中发生在脆性程度高、渗透稳定性低的碳酸盐岩地层中,而在岩性较软弱、渗透稳定性高的三叠系须家河组砂泥岩和煤系地层中很少有地震发生.在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的时间响应特征上,水库西南侧和东北侧两个丛集区的小震活动可能属于"快速响应型"RIS,而都江堰小震群活动可能属于"滞后响应型"诱发地震活动;(4)RIS的发生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中库底岩体有效应力的变化密切相关.在以挤压为主的构造应力环境中,库体荷载作用的结果一般会使库底断层更趋向稳定,而水库附加水头压力扩散的效应则是促使断层趋向失稳,正是这个矛盾双方相互制约与平衡的动态过程,控制了断层库仑应力变化的取向,从而决定了RIS时空演化的规律.

二、塑性岩体与逆冲构造变形关系讨论——库车坳陷西部实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塑性岩体与逆冲构造变形关系讨论——库车坳陷西部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南天山霍拉山地区构造活动与地貌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构造地貌学研究方法综述
        1.2.1 流域地貌参数的研究进展
        1.2.2 数值模拟在地貌学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数据来源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与水文
    2.3 区域地质
    2.4 区域活动构造
        2.4.1 东天山活动变形特征
        2.4.2 霍拉山及其邻区活动构造
3 霍拉山地区流域地貌分析
    3.1 流域河网提取
    3.2 地形平面分布特征
        3.2.1 坡度和坡向
        3.2.2 地形起伏度
        3.2.3 地形条带剖面
    3.3 流域地貌参数
        3.3.1 面积高程积分值(HI)及曲线
        3.3.2 标准化河流陡峭指数(k_(sn))
        3.3.3 流域形状指数(B_s)
        3.3.4 流域不对称度(AF)
    3.4 河流袭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值模拟的夷平面演化过程
    4.1 基本原理
    4.2 参数选取
    4.3 模型构建和结果对比
        4.3.1 模型构建
        4.3.2 模型结果对比
    4.4 先存倾斜模型分析
        4.4.1 流域形态演化
        4.4.2 标准化河流纵剖面
        4.4.3 流域地貌参数与侵蚀速率
    4.5 本章小结
5 讨论、结论与展望
    5.1 讨论
        5.1.1 霍拉山地区构造活动特征
        5.1.2 霍拉山地貌演化历史及趋势预测
    5.2 主要结论
    5.3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1.3 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2.2 国内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2.3 川西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秦岭造山带
        2.1.2 松潘-甘孜褶皱带
        2.1.3 龙门山逆冲推覆带
        2.1.4 扬子板块
    2.2 川西盆地演化过程及构造特征
        2.2.1 盆地演化历史
        2.2.2 川西盆地构造特征
    2.3 川西盆地地层划分
        2.3.1 盆地基底
        2.3.2 沉积盖层
3 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沉积特征
    3.1 晚三叠世地层特征
    3.2 沉积相标志
        3.2.1 沉积岩的颜色
        3.2.2 沉积岩结构
        3.2.3 沉积构造
        3.2.4 测井曲线特征
    3.3 连井剖面对比
        3.3.1 渔1井-雾1井剖面对比
        3.3.2 元坝1井-大深1井剖面对比
        3.3.3 川40井-关基井剖面对比
        3.3.4 龙深1井-马深1井剖面对比
    3.4 地层厚度及沉积相分布特征
        3.4.1 须一段沉积特征
        3.4.2 须二段沉积特征
        3.4.3 须三段沉积特征
        3.4.4 须四段沉积特征
        3.4.5 须五段沉积特征
    3.5 须家河组古水流分析
4 须家河组碎屑锆石U-Pb测年及物源分析
    4.1 LA-ICP-MS工作原理
    4.2 样品采集及处理
    4.3 碎屑错石分析结果
        4.3.1 锆石形态及成分特征
        4.3.2 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
    4.4 川西盆地周缘构造单元锆石年龄
    4.5 须家河组碎屑锆石来源分析
5 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复理石沉积及碎屑锆石U-Pb定年
    5.1 松潘-甘孜褶皱带地质背景
    5.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5.3 分析结果
    5.4 晚三叠世复理石碎屑锆石来源分析
    5.5 松潘-甘孜晚三叠世复理石盆地的演化历史
6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演化
    6.1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的性质
    6.2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原型盆地的展布特征
    6.3 川西前陆盆地演化历史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
        1.2.2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现状
        1.2.3 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1.2.4 塔西南坳陷构造与油气地质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1.5.1 主要认识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背景
    2.2 沉积地层
        2.2.1 古生代地层
        2.2.2 中生代地层
        2.2.3 新生代地层
    2.3 油气勘探概况
第三章 塔西南坳陷构造特征
    3.1 褶皱特征
    3.2 断裂特征
        3.2.1 逆冲推覆构造
        3.2.2 断裂转折褶皱
        3.2.3 双重构造
        3.2.4 三角带构造
    3.3 不整合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新生代构造事件期次及其响应
    4.1 甫沙-克里阳地区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4.1.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简介
        4.1.2 样品采集与测试过程
        4.1.3 测试结果分析
        4.1.4 热演化历史模拟
    4.2 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地质响应
        4.2.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
        4.2.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
        4.2.3 晚白垩世-古新世晚期
        4.2.4 渐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
        4.2.5 中新世晚期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演化历史
    5.1 平衡剖面简介
    5.2 平衡剖面的编制
        5.2.1 选取地质剖面
        5.2.2 编制过程
    5.3 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塔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和成藏要素
    6.1 烃源岩特征
        6.1.1 烃源岩厚度
        6.1.2 有机质丰度
        6.1.3 有机质类型
        6.1.4 有机质成熟度
    6.2 储集层特征
        6.2.1 沉积相与厚度特征
        6.2.2 岩石学特征
        6.2.3 孔喉特征
        6.2.4 孔隙类型
        6.2.5 成岩作用
        6.2.6 孔隙演化
    6.3 盖层特征
        6.3.1 厚度特征
        6.3.2 岩性特征
    6.4 储盖组合特征
    6.5 圈闭特征
    6.6 输导体系特征
    6.7 流体包裹体特征
        6.7.1 岩相学特征
        6.7.2 均一温度特征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7.1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7.1.1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影响
        7.1.2 构造演化对储集层的影响
        7.1.3 构造演化对盖层的影响
        7.1.4 构造演化对圈闭的影响
        7.1.5 构造演化对输导体系的影响
        7.1.6 构造演化对成藏时间的影响
    7.2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7.2.1 典型油气藏成藏过程剖析
        7.2.2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西天山中新生代古高程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
    1.4 论文工作情况及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西天山区域地质背景
    2.1 西天山构造单元划分与物质组成
    2.2 西天山主要地层沉积序列
    2.3 西天山岩浆活动序列
    2.4 西天山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天山北段四棵树地区古高程恢复
    3.1 氧同位素古高程计研究现状
    3.2 区域地质背景
    3.3 沉积地质
    3.4 样品采集与测试
    3.5 古高程恢复
    3.6 讨论与结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天山托云盆地始新世古高程恢复
    4.1 熔岩流气泡古高程计研究现状
    4.2 区域地质背景
    4.3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误差分析
    4.5 结论和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天山白垩纪隆升-剥露和古地形恢复
    5.1 前言
    5.2 区域地质背景
    5.3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方法
    5.4 测试结果与反演
    5.5 西天山晚白垩世隆升-剥露过程与机制
    5.6 利用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再造古地形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南天山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的沉积-构造响应
    6.1 区域地质背景
    6.2 地层
    6.3 砾石成分分析
    6.4 西南天山构造变形特征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天山中新生代的隆升-剥露过程
    7.1 前言
    7.2 北天山中新生代古高程变化
    7.3 中天山中新生代古高程变化
    7.4 南天山中新生代古高程变化
    7.5 西南天山中新生代古高程变化
    7.6 西天山差异性隆升的动力学机制探讨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库车坳陷克深富油气区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工区研究现状
        1.2.1 库车坳陷变形机理研究现状
        1.2.2 地震勘探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区地质概况
        1.3.2 研究区膏盐研究
        1.3.3 数字露头技术建立模型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构造单元划分
        2.1.2 地层发育特征
    2.2 地质条件
        2.2.1 表层地质条件
        2.2.2 深层地质条件
    2.3 克拉苏构造带结构特征
    2.4 克深富油气区构造段构造演化
第三章 克深富油气区盐构造研究
    3.1 克拉苏区带盐岩的特征
        3.1.1 盐岩的识别及分布
        3.1.2 盐岩塑变特征
        3.1.3 克拉苏地区盐岩变形特征
    3.2 盐构造类型划分及构造样式
        3.2.1 盐层沉积和塑性变形机理及盐构造变形控制因素研究
    3.3 克拉苏区带盐构造形成机制及演化
        3.3.1 克拉苏区带盐构造形成机制
        3.3.2 克拉苏构造带克深富油气区盐构造形成演化研究
第四章 克深富油气区构造建模
    4.1 克深富油气区地质露头
    4.2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
    4.3 克拉苏区带克深富油气区盐上构造发育特点
    4.4 克拉苏区带克深富油气区盐上构造建模
        4.4.1 地质露头标定
        4.4.2 数字化露头精细建模技术
        4.4.3 盐上构造建模思路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进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大陆造山理论研究进展
        1.2.2 大陆造山带研究的方法学进展
        1.2.3 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研究现状
        1.2.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案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2.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
        2.1.1 阿尔泰地区岩石地层
        2.1.2 西准噶尔地区岩石地层
        2.1.3 东准噶尔地区岩石地层
        2.1.4 北天山-博格达地区岩石地层
    2.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
        2.2.1 准噶尔露头区下石炭统古生物地层
        2.2.2 准噶尔露头区上石炭统古生物地层
        2.2.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2.2.4 小结
    2.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
        2.3.1 双井子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形成时代
        2.3.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年龄结果
        2.3.3 准噶尔地区外围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年龄结果
        2.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年代地层格架
    2.4 准噶尔盆地地震地层
        2.4.1 盆地下石炭统分布特征
        2.4.2 盆地上石炭统分布特征
    2.5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等时年代地层格架
第3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背景
    3.1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地球物理场特征
        3.1.1 重力异常特征
        3.1.2 磁异常特征
    3.2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深部构造背景
        3.2.1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MT)
        3.2.2 天然地震转换波测深和二维(2D)密度剖面
        3.2.3 地壳厚度及分带特征
    3.3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基底性质
    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带划分
        3.4.1 准噶尔盆地构造地质单元
        3.4.2 准噶盆地及邻区构造带划分
    3.5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演化历史
第4章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及闭合过程
    4.1 准噶尔地区蛇绿岩分布及地质特征
        4.1.1 额尔齐斯蛇绿混杂岩带
        4.1.2 库吉拜-洪古勒楞-扎河坝蛇绿混杂岩带
        4.1.3 达尔布特-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
        4.1.4 北天山(巴音沟)蛇绿混杂岩带
        4.1.5 南天山蛇绿混杂岩带
    4.2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发育时限和闭合模式
        4.2.1 中泥盆世-早石炭世额尔齐斯洋
        4.2.2 中泥盆世-石炭纪达尔布特-卡拉麦里洋
        4.2.3 早石炭世北天山洋
        4.2.4 志留纪末-早石炭世南天山洋
        4.2.5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闭合时代对比
第5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地质结构
    5.1 石炭系不整合发育特征
        5.1.1 石炭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5.1.2 石炭系内部不整合
        5.1.3 石炭系与上覆地层不整合
    5.2 石炭系构造地层层序
        5.2.1 下石炭统构造层
        5.2.2 上石炭统构造层
    5.3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5.3.1 斋桑-吉木乃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5.3.2 塔城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5.3.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第6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各构造带的地质属性及演化过程
    6.1 萨乌尔-福海-杜拉特构造带
        6.1.1 斋桑-吉木乃盆地石炭纪构造演化
        6.1.2 扎河坝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构造演化
    6.2 和什托洛盖-乌伦古-野马泉构造带
        6.2.1 乌伦古坳陷泥盆-石炭纪构造演化
    6.3 达尔布特-陆梁-卡拉麦里构造带
        6.3.1 陆梁隆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6.4 准南-博格达-吐哈构造带
        6.4.1 中拐凸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6.4.2 莫索湾凸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6.4.3 准东-博格达地区石炭纪构造演化
    6.5 北天山构造带
    6.6 小结
第7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沉积充填演化
    7.1 吉木乃-布尔津弧前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7.2 乌伦古弧后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7.3 陆梁弧内断陷石炭纪充填演化
    7.4 西准噶尔残余洋盆石炭纪充填演化
    7.5 准东-博格达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7.6 小结
第8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演化的时空格架
    8.1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演变特征
        8.1.1 盆地基底的形成与演化
        8.1.2 早石炭世早-中期俯冲相关挤压挠曲阶段
        8.1.3 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早-中期俯冲相关伸展阶段
        8.1.4 晚石炭世晚期陆内断坳陷阶段
        8.1.5 小结
    8.2 对中亚地区的造山作用和过程的启示
        8.2.1 中亚造山带的组成和结构
        8.2.2 造山持续时间
        8.2.3 造山过程
第9章 认识和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分析测试数据表
附录2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录3 作者简介

(7)闽西南及邻区中生代推覆构造特征及其与岩浆活动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推覆构造与滑覆构造
        1.2.2 闽西南及邻区研究现状
        1.2.3 闽西南及邻区推覆构造与岩浆活动
        1.2.4 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4.1 主要成果
        1.4.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
        2.1.1 前泥盆纪地层
        2.1.2 中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
        2.1.3 中、新生代地层
    2.2 构造特征
        2.2.1 区域构造格局
        2.2.2 推覆构造与滑覆构造
    2.3 岩浆岩特征
        2.3.1 时空分布
        2.3.2 岩石类型
3 闽西南及邻区推覆构造空间分布及基本特征
    3.1 主要推(滑)覆构造界面
        3.1.1 前泥盆纪基底地层岩性差异面
        3.1.2 晚泥盆世-中三叠世盖层岩性差异性界面
        3.1.3 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地层岩性差异界面
    3.2 推(滑)覆构造分布特征
        3.2.1 推(滑)覆构造带的分布
        3.2.2 主要推(滑)覆构造带特征
    3.3 主要伸展滑脱构造基本特征
    3.4 主要推覆构造基本特征
        3.4.1 武夷山隆起内部主要推覆构造特征
        3.4.2 武夷山隆起与闽西南坳陷边缘过渡区推覆构造特征
        3.4.3 闽西南坳陷盆地内部推覆构造特征
        3.4.4 闽西南坳陷盆地东缘推覆构造特征
    3.5 闽西南及邻区推覆构造带变形特征对比
4 闽西南及邻区推覆构造结构类型及演化过程
    4.1 推覆构造的结构类型及分带特征
        4.1.1 推(滑)覆构造结构类型
        4.1.2 推(滑)覆构造变形分带特征
        4.1.3 推(滑)覆构造变形特征
    4.2 推覆构造形成时代
        4.2.1 推(滑)覆构造形成的主要阶段
        4.2.2 推覆构造形成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4.3 推覆构造运动方向及平衡剖面研究
        4.3.1 推覆构造运动方向
        4.3.2 平衡剖面分析及推覆距离研究
    4.4 推覆构造演化
5 推覆构造变形与岩浆演化时空关系
    5.1 闽西南及邻区晩中生代侵入岩时空分布特征
        5.1.1 汤泉花岗闪长岩同位素年代学
        5.1.2 漳平员当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
        5.1.3 漳平高星一带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5.1.4 龙岩马坑一带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5.1.5 漳平洛阳一带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
    5.2 晚中生代主要火成岩类型
        5.2.1 晚侏罗世火成岩
        5.2.2 早白垩世火成岩
    5.3 晚中生代火成岩岩石化学特征
    5.4 晚中生代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
    5.5 晚中生代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5.6 推覆构造变形与岩浆演化时空关系讨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天山南、北冲断-褶皱带油气成藏条件对比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成藏条件差异性对比
    1.1 烃源条件
    1.2 储集条件
    1.3 构造和圈闭特征
2 油气成藏差异性控制因素
    2.1 盆地属性及演化历史的差异是控制烃源岩、储集层发育的基础条件
    2.2 盆山接触关系上的差异是控制两侧沉积、构造乃至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
    2.3 沉积埋藏史是造成烃源岩成熟度及演化历史、储层物性差异的关键因素
    2.4 滑脱层岩性上的差异是控制构造特征的关键因素
    2.5 保存条件的不同是控制油气藏规模的关键因素

(9)缅甸海域底辟构造特征、分布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1.1.1 论文选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2.1 底辟构造研究现状
        1.2.2 底辟构造研究趋势
        1.2.3 底辟构造研究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1.5.1 完成工作量
        1.5.2 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5.3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板块构造极其演化
    §2.3 缅甸海域地质构造特征
    §2.4 缅甸海域底辟构造分布概况
第三章 增生楔底辟构造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理
    §3.1 增生楔底辟构造分布
    §3.2 增生楔底辟构造类型及特征
    §3.3 增生楔底辟成因机理
        3.3.1 增生楔重力作用
        3.3.2 增生楔应力作用
        3.3.3 增生楔塑性流体
        3.3.4 增生楔密度倒置
        3.3.5 增生楔底辟机理小结
第四章 火山岛弧带底辟构造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理
    §4.1 火山岛弧底辟构造分布
    §4.2 火山岛弧底辟构造特征
    §4.3 火山岛弧底辟构造成因机理
第五章 弧后盆地安达曼海弧后坳陷底辟构造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理
    §5.1 安达曼海弧后坳陷底辟构造分布
    §5.2 安达曼海弧后坳陷底辟构造类型及其特征
    §5.3 安达曼海弧后坳陷底辟构造成因机理
        5.3.1 安达曼海弧后坳陷重力作用
        5.3.2 安达曼海弧后坳陷水平应力作用
        5.3.3 安达曼海弧后坳陷塑性流体
        5.3.4 安达曼海弧后坳陷密度倒置
        5.3.5 安达曼海弧后坳陷走滑断裂作用
        5.3.6 安达曼海弧后坳陷物源及沉积作用
第六章 缅甸海域及邻区底辟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6.1 增生楔底辟构造带油气藏
        6.1.1 增生楔油气藏分布
        6.1.2 增生楔烃源岩发育层位及特征
        6.1.3 增生楔底辟构造对油气藏的影响
    §6.2 火山岛弧带油气藏
        6.2.1 火山岛弧带油气藏分布
        6.2.2 火山岛弧带油气藏发育层位及特征
        6.2.3 火山岛弧带底辟构造对油气藏的影响
    §6.3 安达曼海弧后坳陷底辟构造带油气藏
        6.3.1 安达曼海弧后坳陷油气藏分布
        6.3.2 安达曼海弧后坳陷油气成藏特征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塑性岩体与逆冲构造变形关系讨论——库车坳陷西部实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天山霍拉山地区构造活动与地貌演化特征研究[D]. 李含雪. 浙江大学, 2020(02)
  • [2]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D]. 木红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3]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廖晓. 西北大学, 2018(01)
  • [4]西天山中新生代古高程恢复研究[D]. 张文高.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7(07)
  • [5]库车坳陷克深富油气区构造研究[D]. 杨钧屹.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5)
  • [6]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D]. 李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7]闽西南及邻区中生代推覆构造特征及其与岩浆活动关系探讨[D]. 吕良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8]天山南、北冲断-褶皱带油气成藏条件对比与评价[J]. 赵桂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06)
  • [9]缅甸海域底辟构造特征、分布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D]. 何文刚. 中国地质大学, 2011(01)
  • [10]水库诱发地震时空演化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的关系——以紫坪铺水库为例[J]. 周斌,薛世峰,邓志辉,孙峰,蒋海昆,张晓东,卢显. 地球物理学报, 2010(11)

标签:;  ;  ;  ;  ;  

塑性岩体与逆冲构造变形关系的探讨——以库车坳陷西部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