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强化地下水资源管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陈璐[2](2021)在《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文中指出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水利现代化建设分阶段分地区稳步推进,自东部部分省市率先探索实践起,到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其在治水理念、基础设施、技术手段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而从整体来看,各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程度不同、指标之间不协调、短板效应影响明显,建设现状与发展目标尚存一定差异。因此,开展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及短板分析,对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明确水利现代化内涵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7项指标的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基于云模型分析了其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利用阻碍度模型对各省水利发展短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升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横向区域对比了 2018年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通过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聚类,31个省份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北京、上海、江苏以及天津,其水利现代化程度最高,已达到Ⅳ-级;第二梯队中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为Ⅲ+级,梯队内部包含三个层次,重庆、山东以及浙江等地更加偏向于Ⅳ-级,贵州、山西以及河北等地处于Ⅲ+级中位水平,陕西、甘肃以及黑龙江等地占比达该梯队的61.54%,其水利现代化水平更加偏向于Ⅲ-级;第三梯队仅包含西藏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为Ⅲ-级。(2)从五大维度分析了 2018年省域水利现代化差异。水生态修复滞后与水管理能力差异是导致省域水利现代化仍存在不均衡的主要因素,省域间差异性明显,水生态修复整体水平较低,仅8个省域位于平均线以上。水资源控制、水环境治理及水安全保障方面,各省域间评价结果相差较小。(3)从纵向年度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发展趋势。水利现代化建设特征由2011年的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变化为均衡发展,等级聚集度逐渐增高,各省域间水利现代化水平差距逐步缩小,41.93%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部分省份的水生态修复与水管理能力指数出现回弹,表明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增长仍属于依靠增强水安全保障力度与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的粗放型增长,而非全要素提升的集约式增长。(4)基于障碍诊断模型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并提出了提升策略。水生态修复滞后是我国各省域水利发展普遍面临的短板,水资源控制是东北、京津冀、西北地区的突出短板,水环境治理滞后是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较突出的短板,水管理能力低下对水利发展的阻碍作用暂无明显的地区差异。并结合各区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别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提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为提升我国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水平提供一定的支撑。

李欣[3](2020)在《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之一。长久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耕地问题,因为其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资源。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压力日趋增大,传统的过量投入化肥农药来追求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2016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在宏观层面上首次提出了耕地休耕这个概念,开展耕地轮作、休耕等相关探索。自此,我国在部分省份逐步开始实施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黑龙江省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全国最大优质粳稻主产区。近年来,土地硬化、酸化以及土地肥力的退化日益严重,导致黑龙江省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土壤质量逐渐下降,为耕地资源的永续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要求,2018年在现有休耕试点区域基础上新增黑龙江省作为水稻休耕试点。因此,黑龙江省实施水稻休耕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休耕制度生成生态溢价已经是不争的客观现实。休耕生态溢价是这一制度的最大制度红利,通过政府实行休耕行动计划,整合政策资源形成集中的休耕活动投入,其生态溢价成果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能够转化为经济剩余。本文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供求均衡发展等理论,阐述了生态溢价决定因素、生成条件以及机理,指出生态溢价是一个生态系统平衡(均衡)状态溢出的生态价值,提出了休耕生态溢价需要设计核算体系以及核算方法,确保生态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平衡匹配关系。其次,水稻休耕制度生态溢价不仅是人与大自然之间冲突缓解的有效途径,也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均衡的结果。将休耕生态溢价作为一种博弈结果,显示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农户和市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对于水稻休耕生态溢价实现路径的影响与作用。引入贯序均衡分析框架,展现了水稻休耕制度生态溢价可能出现的完美均衡、适度均衡和持久均衡三种情形。正视水稻休耕生态溢价是一种不确定性结果的利益博弈,进入充分的博弈策略空间,考察政府休耕政策激励的公平性与休耕者可靠忠诚的策略博弈行为选择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讨论水稻休耕生态溢价激励结构的制度设计以及路径实现、选择和优化。引导利益主体充分博弈是促进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生成的有效路径。再次,为进一步了解休耕现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针对土地肥力、农户经济收益、休耕意愿的收购价格等五个方面,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对样本进行休耕政策效果实证分析。用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国家和地区利益主体博弈实现休耕生态溢价路径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依靠市场化实行水稻休耕的五常市北大仓水稻科技有限公司,估算了其水稻休耕生态溢价以及分析了市场化实现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最后,提出了深化休耕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生态溢价的对策与建议,即水稻休耕制度实施要注意差异化、政策经济补偿要公开透明化、让农民成为具有话语权的博弈主体,把休耕产生生态溢价活动转化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等等。土地休耕制度作为国际通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产能的有效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稻休耕制度为推动我国粮食安全和使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农民增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杜捷[4](2020)在《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与均衡优化调控研究 ——以宁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水土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其分布不均衡和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威胁区域发展和粮食安全。本文以理论构建为前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特征进行分析评价,解析了水土资源利用因素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关键问题,通过耦合协调模型综合评判宁夏农业水土资源与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态,最后选取代表性灌区构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展开实例研究,为宁夏农业水土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主要结论有:(1)通过提炼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基础理论,提出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概念及以“水土资源均衡匹配”、“大系统协调”和“时空均衡”为核心的内涵要义,同时阐述了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决策机制及实现该目标的主要技术路径。(2)宁夏灌溉用水量与有效灌溉面积之间的空间平衡度明显高于农业灌溉用水量与耕地面积。2007~2017年,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不断提高,但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农业水资源分配出现更大的变异性。宁夏中北部县区的错配指数较低,农业灌溉用水充分,而东南部县区地多水少的问题始终较严重。研究期宁夏农业灌溉用水量对农业土地面积变化的敏感性增加,高敏感区域逐渐向宁北转移。此外,研究表明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法对自然本底差异较大的地区不适用。(3)基于LMDI因素分解结果,农业用水效率是影响宁夏农业产值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策略。从不同作物角度考虑,2007~2017年,粮食生产结构效应为宁夏全区粮食产量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力,表明研究期内宁夏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合理的;若不分作物分析,耕地利用集约度效应和耕地利用广度效应分别为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增量、减量效应,未来粮食生产发展的关键措施应是提升粮食单产能力和提高复种指数。(4)2007~2017年,宁夏农业水土资源系统、农业农村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均呈明显递增趋势,“农业大系统”及“两两系统”均呈现由“高耦合—低协调”向“高耦合—高协调”发展,农业水土资源与外部系统逐步向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5)选取贺兰县灌区为实例进行研究,构建基于“水土资源均衡、灌溉水时空均衡和生态水位控制”的灌区多目标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将优化配置模型与地下水模拟模型耦合计算,得到规划年贺兰县灌区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实现了灌溉水资源时空均衡调配和地下水位有效调控。

叶善青[5](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董璟琦[6](2019)在《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Green and sustainable remediation,GSR)是保障土壤环境可持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针对我国污染场地可持续风险管理体系缺乏、土地安全利用规划决策机制不健全、修复二次污染突出等问题,采取模拟评估与实证分析等手段,在对我国场地管理现状和产业发展进行评估预测的基础上,基于费用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CBA)、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等方法,构建了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框架。(1)针对我国当前区域场地再开发规划与治理修复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了区域场地修复优先排序和再开发规划评估方法,并进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在早期规划阶段就采用将污染修复可行措施与未来土地利用类型相结合的分步修复再开发策略,可比传统修复模式显着提升土地修复再开发净效益。(2)采用LCA方法对场地修复工程的二次环境影响开展精细化的全过程定量评估,可为我国污染场地GSR管理中使用LCA方法提供评估程序和方法参数优化参考。对西部某典型铬盐污染场地修复工程LCA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修复工程实施导致的二次环境影响中人体健康损害占总影响的45.63%,生态系统损害占7.28%,气候变化和资源消耗分别占24.13%和22.96%。(3)构建了场地修复工程CBA程序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综合权衡健康风险、生态风险、资源环境损害和污染外部影响的场地修复CBA模型。开展某典型铬污染场地CBA案例验证。结果表明,场地修复工程实施的总成本约为1.05亿,修复后100年内获得的社会、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约2.4亿,净效益为1.35亿。(4)为评估不同修复工程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增加、修复活动二次污染损失以及场地污染导致的总社会损失,探索污染场地自然资源损害评估(Natural Resource Damage Assessment,NRDA)和GSR的一体化评估框架和方法。对某焦化污染场地案例验证结果表明,场地污染生态环境损害约28亿元,修复实际支出为18亿,修复工程实施导致的修复后土地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约1.1亿。场地修复社会成本除了实际修复支出外,还负担了场地污染生态环境损害与修复成本的差额,以及修复工程二次影响导致的土地服务价值损失。

方传棣[7](2019)在《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区域之一,同时还是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区域之一。1949年以来,资源供应保障一直是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主基调,矿业产值及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然而,该区域长期过量的矿产开发导致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如何在环境约束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议题。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已明确。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大国担当,而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下,如何建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促进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呈现何种趋势;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效应等,是需要展开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的文献较为丰富,主要通过“耦合”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与评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梳理和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的现状特征,应用VAR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程度,深入理解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耦合关系。第二,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应用加权TOPSIS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第三,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并进行分地区的协调水平及发展趋势分析与讨论。第四,通过空间计量模型估算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并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大,而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冲击期内矿产资源开发平均解释了经济发展5.98%的预测方差,经济发展解释了矿产资源开发79.05%的预测方差。表明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逐步由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迈进。第二,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环境影响仍需高度重视,同时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具有差异性。计算得出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值为0.36,评价等级为较差。其中,上海市的评价值为1.00,评价等级为良好;安徽省的评价值为0.47,评价等级为一般;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评价值分别为0.39、0.35、0.37、0.24、0.38、0.35,评价等级为较差;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评价值分别为0.15、0.15、0.11,评价等级为极差。第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保护”情景下,与经济优先情景相比2016年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与之相似,2017年高出0.02,约高3.38%;预测到2025年较2018年增长0.04,涨幅6.34%,年均涨幅0.93%,较2025年经济优先情景高出0.06,约高9.82%。第四,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得出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收益水平和集约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别上升0.112%、0.149%、0.022%,产量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0.1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空间结构,减少布局性风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实行限采区限采制度,高污染和保护性矿种限量开采;推进矿山清洁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方松林[8](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杨珍华[9](2014)在《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庞大人口总量、全球水危机和水资源紧张背景下,跨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诸多国家的必然选择,由此引发了国际水道国家之间的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之争端。显然,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在全球范围内制定跨界水资源法的现实必要性。虽然目前国际社会的努力还尚未使跨界水资源的重要法律正式生效,但是其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已经构筑了一套初具雏形的跨界水资源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体系。本文旨在对中印跨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现实需要、跨界水资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演变进行必要的梳理,并探讨中印跨界水资源的水权问题、分配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其争端解决机制等问题。加强对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的深入研究,将为中印在跨界水资源上的开发利用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问题。具体而言,它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的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关于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本章从跨界水资源的定义和类型入手,主要论述了当前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两国的合作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冲突与合作是跨界水资源的共有的特征,中印跨界水资源亦不可避免。这进一步地引出了加强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跨界水资源法的法理分析。该部分主要包含跨界水资源法的法理基础及其演变进程。本章不但剖析了跨界水资源法的主体及研究对象-国际河流、国际湖泊和跨界含水层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其主体,而且从全球视角论述了跨界水资源法的演变进程,并提出跨界水资源法是国际法和国际水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阐述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权问题。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国际法的主权观;(2)跨界水资源法的水权论;(3)中印跨界水资源的水权上的绝对性;(4)中印跨界水资源的水权上的相对性等。其中,重点对该水资源的水权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进行研究,并在多语境下、特别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化了中印跨界水资源的水权认识,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第四章探讨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配问题。论文先从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配现状入手,客观地指出了当前该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配问题,再援引中印跨界水资源分配的法理基础,之后再结合全球多种跨界水资源的分配模式实践,具体地评述了影响中印跨界水资源分配的四大因素,如水资源分配的目标、气候和水文、地下水、文化和宗教因素等。第五章主要剖析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部分先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着手,指出当前中印跨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国际法、国际环境法、国际水法等相关理论,分析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国内法、国际法基础,论证构建中印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多个方面的构建对策。第六章涉及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争端解决机制。本部分不但审视涉水条约中的和平解决跨界水资源争端解决机制,而且还剖析以常设国际法院、国际法院和非政府组织构成的第三方在解决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争端中的作用,之后还论证了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及其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其外在基础和原则与方式,指出其构建的路径。结论部分着重总结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制度的特点和缺陷,并从国际社会、中国与印度、国际河流委员会管理机构、《联合国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即将生效之际、国际组织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建议。

宋明智[10](2014)在《新疆煤炭供需平衡分析及产业发展技术路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针对新疆煤炭需求与供应,产业技术路线和政策等问题所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在新疆煤炭未来需求量分析预测中采用了弹性系数法、部门分析法和线性回归与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了不同情景下的煤炭需求量预测。以新疆水资源承载力为标准衡量不同煤炭需求预测量的合理性;以多目标规划模型方法推算新疆煤炭优化供给能力,导出新疆煤炭合理与优化的供需平衡区间。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新疆煤炭系统发展分析推演,得出新疆煤炭产业发展推进重点策略。最后根据新疆煤炭供需平衡模式和产业重点策略,在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行业管理制度、产业布局、供给通道、生产安全、水资源和经济与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分析研究,提出了未来新疆煤炭产业发展技术路线与建议和保障措施。

二、强化地下水资源管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地下水资源管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地质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地下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供水量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3.1.1 大数据技术
        3.1.2 5S集成技术
        3.1.3 可视化技术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3.2.1 空间数据处理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3.2.3 数字水网提取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3.3.1 拓扑元素概化
        3.3.2 拓扑关系描述
        3.3.3 拓扑关系存储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3.4.1 业务主题划分
        3.4.2 业务流程概化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3.5.1 业务集成环境
        3.5.2 三网集成合一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4.1.1 多源数据融合
        4.1.2 模型方法融合
        4.1.3 业务过程融合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4.2.1 主题服务模式
        4.2.2 主题服务特点
        4.2.3 业务应用过程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5.1.1 业务应用系统
        5.1.2 多源数据来源
        5.1.3 应用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变化
        5.4.2 人为因素变化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主题化指标库
        6.1.2 评价指标优选
        6.1.3 评价等级划分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6.2.1 评价方法选取
        6.2.2 方法的组件化
        6.2.3 方法组件调用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6.3.1 指标数据来源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7.1.1 考核基本原理
        7.1.2 指标计算方法
        7.1.3 水位考核评分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7.2.1 监测数据处理
        7.2.2 水位指标确定
        7.2.3 地下水位考核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7.3.1 数据管理服务
        7.3.2 基础信息服务
        7.3.3 考核管理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水利现代化概述
        2.1.1 水利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
        2.1.2 水利现代化内涵研究
        2.1.3 水利现代化建设体系
        2.1.4 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
        2.2.3 系统评价理论
    2.3 评价方法及模型
        2.3.1 确权方法
        2.3.2 云模型
        2.3.3 障碍诊断模型
        2.3.4 最小方差法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3.1 评价框架研究
    3.2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选取
        3.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 评价指标设置
    3.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3.3.2 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性检验
        3.3.3 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3.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模型
        3.4.1 数据标准化处理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3 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模型
        3.4.4 评价准则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测度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预处理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变异系数法计算权重
        4.2.2 熵权法计算权重
        4.2.3 客观组合权重
    4.3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横向区域分析
        4.3.1 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聚类分析
        4.3.2 五大功能模式现代化水平分析
        4.3.3 综合区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分析
    4.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纵向年度分析
        4.4.1 基于省域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4.4.2 基于五大功能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及提升策略
    5.1 水利现代化阻碍度模型
        5.1.1 阻碍度模型
        5.1.2 基于最优值的阻碍度模型
    5.2 省域水利现代化障碍因子诊断
    5.3 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
        5.3.1 基于最小方差法的阻碍模式分析
        5.3.2 单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3.3 双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3.4 三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3.5 四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4 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耕地休耕制度
        2.1.2 经济补偿
        2.1.3 生态溢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供求均衡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现状及效果分析
    3.1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现状
    3.2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政策效果分析
        3.2.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构建
        3.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生成机理分析
    4.1 生态溢价的生成条件
        4.1.1 生态溢价的决定性因素
        4.1.2 生态溢价的生成条件
    4.2 生态溢价的生成机理分析
        4.2.1 市场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4.2.2 生态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4.2.3 再生产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4.3 生态溢价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4.3.1 生态资本账户与休耕负债表
        4.3.2 生态溢价的收益来源和成本追加
        4.3.3 基于市场供求平衡关系下的生态溢价成本收益对应关系
    4.4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4.4.1 黑龙江省水稻供给侧生态溢价分析
        4.4.2 黑龙江省水稻需求侧生态溢价分析
        4.4.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估算
    4.5 本章小结
5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分析
    5.1 利益主体博弈的基础理论
        5.1.1 局中人的博弈策略
        5.1.2 效用函数优化原理
        5.1.3 结果不确定性应对的主观概率分布
    5.2 利益主体策略型博弈均衡的路径情景分析
        5.2.1 序贯均衡在休耕制度生态溢价路径选择中的政策涵义
        5.2.2 完美均衡路径情景
        5.2.3 适度均衡路径情景
        5.2.4 持久均衡路径情景
    5.3 利益主体策略型博弈优化路径的合作选择
        5.3.1 国家主导的激励兼容规则制定
        5.3.2 市场选择的委托人知情化机制设计
        5.3.3 利益主体温和的讨价还价
    5.4 诸多利益主体博弈释放生态溢价的激励机制优化
    5.5 利益主体博弈均衡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分析
        5.5.1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实现
        5.5.2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选择
        5.5.3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国内外休耕生态溢价实现路径的借鉴与启示
    6.1 国内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1.1 生态脆弱区强制性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1.2 粮食主产区自觉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1.3 一般地区市场化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1.4 中国台湾地区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2 国外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2.1 吸收法治化
        6.2.2 引入利益补偿激励化
        6.2.3 强化市场识别机制化
    6.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启示
        6.3.1 确定激励政策与技术支持互动的实现路径
        6.3.2 选择合理休耕规模的实现路径
        6.3.3 引导试点地区农户参与的实现路径
        6.3.4 寻求经济补偿为激励的实现路径
        6.3.5 强化市场化运作的实现路径
    6.4 本章小结
7 五常市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案例分析
    7.1 案例研究的对象选择
    7.2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7.2.1 设计分享机制保障实现生态溢价
        7.2.2 突出过程补偿释放生态溢价
        7.2.3 显示识别功能显现生态溢价
        7.2.4 强化市场化交易增值生成生态溢价
    7.3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估算
        7.3.1 基于高端价格角度的比较分析
        7.3.2 基于补偿角度的比较分析
    7.4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路径优化分析
        7.4.1 品牌战略支撑的生态溢价路径
        7.4.2 高端市场交换的生态溢价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水稻休耕实现生态溢价的对策建议
    8.1 实行差异化休耕制度安排
        8.1.1 生态脆弱区休耕强调法治化
        8.1.2 粮食主产区休耕满足粮食安全产能减量化
        8.1.3 一般地区休耕体现市场驱动化
    8.2 制定透明公平的经济补偿政策
        8.2.1 强调政策普惠性
        8.2.2 体现政策兑现公平性
    8.3 完善休耕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
        8.3.1 明确休耕生态农产品市场定位
        8.3.2 确定休耕农产品的生态价值
        8.3.3 建立生态品牌的可追溯制度
    8.4 完善以休耕农户为利益主体的配套机制
        8.4.1 规范休耕土地流转
        8.4.2 完善休耕政策法规设计
        8.4.3 保障休耕技术的支持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行为的调査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4)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与均衡优化调控研究 ——以宁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空间均衡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1.2.2 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1.2.3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1.2.4 研究发展趋势及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基本理论
    2.1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系统理论
        2.1.3 协调发展理论
        2.1.4 博弈理论
        2.1.5 边际理论
    2.2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内涵
        2.2.1 均衡的内涵
        2.2.2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内涵
    2.3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基本原则与决策机制
        2.3.1 基本原则
        2.3.2 决策机制
    2.4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技术路径
        2.4.1 完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
        2.4.2 提高效率,保障农业水土资源供需平衡
        2.4.3 因地制宜,促进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
    2.5 本章小结
3.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条件
        3.1.4 河流水系
        3.1.5 土壤植被与生态建设
    3.2 社会经济概况
    3.3 水土资源概况
        3.3.1 水资源
        3.3.2 土地资源
    3.4 数据来源
4.宁夏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研究
    4.1 时空匹配分析方法
        4.1.1 重心模型
        4.1.2 匹配与错配理论
        4.1.3 敏感性分析
    4.2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分析
        4.2.1 农业水土资源分布特征及重心变化
        4.2.2 基于基尼系数和错配指数的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特性分析
        4.2.3 农业灌溉用水对土地资源敏感性分析
    4.3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方法适用性分析
    4.4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变化的分析与建议
    4.5 本章小结
5.基于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应的农业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5.1 LMDI分解方法
        5.1.1 农业产值的水资源利用驱动因素解析及分解模式
        5.1.2 粮食产量的耕地利用驱动因素解析及分解模式
    5.2 宁夏农业产出与水土资源利用驱动因素变化时序分析
        5.2.1 宁夏及各地市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
        5.2.2 宁夏及各地市水资源利用驱动因素演变分析
        5.2.3 宁夏及各地市耕地利用驱动因素演变分析
    5.3 基于水资源利用视角的宁夏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5.3.1 宁夏全区农业产值年际LMDI分解结果分析
        5.3.2 宁夏各地市农业产值LMDI分解结果分析
    5.4 基于耕地利用视角的宁夏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5.4.1 不同粮食作物产量变化影响因素分解
        5.4.2 粮食总产量LMDI分解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6.1 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关联分析
        6.1.1 农业水土资源与农业农村经济的互馈影响
        6.1.2 农业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互馈影响
        6.1.3 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作用机制
    6.2 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设计
        6.2.1 指标体系构建
        6.2.2 数据处理
    6.3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6.3.1 功效函数
        6.3.2 耦合协调模型
        6.3.3 耦合协调分类及判别标准
    6.4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6.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6.4.2 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特征分析
        6.4.3 大系统两两耦合协调度特征分析
    6.5 本章小结
7.灌区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研究——以贺兰县为例
    7.1 贺兰县概况及数据来源
        7.1.1 自然地理情况
        7.1.2 经济社会情况
        7.1.3 水土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7.1.4 数据来源
    7.2 水土资源系统概化与网络图
    7.3 灌区水土资源供需预测
        7.3.1 土地资源分析预测
        7.3.2 水资源分析预测
    7.4 灌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7.4.1 建模思路
        7.4.2 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与求解
        7.4.3 基于Modflow的灌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
        7.4.4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地下水模拟模型耦合步骤
    7.5 灌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结果
        7.5.1 灌区水土资源空间均衡优化
        7.5.2 灌区水土资源时间均衡优化
        7.5.3 灌区地下水位时空优化
    7.6 贺兰县灌区农业水土资源调控方向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7.7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可持续修复框架进展
        1.1.2 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技术
        1.1.3 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实践
        1.1.4 当前场地修复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进展
        1.2.1 区域尺度绿色可持续评估与决策机制
        1.2.2 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的可行技术体系
        1.2.3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2.4 我国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的实践方向
    1.3 研究问题、目的与主要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的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本研究技术路线
        1.4.3 本研究数据来源
2 我国场地管理评估与修复产业预测
    2.1 场地环境管理评估
        2.1.1 评估背景
        2.1.2 评估方法
        2.1.3 评估结果
    2.2 场地修复产业分析
        2.2.1 产业发展现状与预测分析
        2.2.2 产业发展驱动与限制因素
        2.2.3 产业健康发展建议
    2.3 小结
3 区域场地修复可持续评估
    3.1 研究背景
        3.1.1 国际经验总结
        3.1.2 国内需求分析
    3.2 评估方法
        3.2.1 评估目标和对象
        3.2.2 评估程序
        3.2.3 评估方法
        3.2.4 数据获取
    3.3 评估案例
        3.3.1 案例背景
        3.3.2 区域场地修复初步优先度排序
        3.3.3 区域场地修复开发规划评估
        3.3.4 地块C详细修复与再开发方案评估
    3.4 小结
4 场地修复生命周期评估
    4.1 评估方法
        4.1.1 确定目标和范围
        4.1.2 清单分析
        4.1.3 生命周期影响评估
        4.1.4 结果表征
        4.1.5 不确定性分析
    4.2 评估案例
        4.2.1 研究背景
        4.2.2 材料与方法
        4.2.3 环境影响分析
        4.2.4 案例评估结果
    4.3 小结
5 场地修复费用效益分析
    5.1 研究背景
        5.1.1 场地修复CBA研究进展
        5.1.2 场地修复CBA应用情况
    5.2 CBA方法构建
        5.2.1 CBA框架
        5.2.2 CBA程序
        5.2.3 CBA方法
    5.3 CBA案例分析
        5.3.1 案例概况
        5.3.2 目标和边界
        5.3.3 评估指标
        5.3.4 计算过程
        5.3.5 案例评估结果
    5.4 小结
6 绿色修复与场地环境损害评估
    6.1 评估方法构建
        6.1.1 资源等值分析方法
        6.1.2 场地生态服务价值
        6.1.3 修复二次影响评估
        6.1.4 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6.2 评估案例情况
        6.2.1 场地历史概况
        6.2.2 场地污染情况
        6.2.3 场地修复比选
        6.2.4 场地修复方案
    6.3 案例结果与分析
        6.3.1 场地环境损害评估结果
        6.3.2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二次环境影响
        6.3.3 绿色修复对损害评估总额的影响
    6.4 小结
7 我国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推进策略
    7.1 借鉴国际阶段发展经验
        7.1.1 发达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的教训深刻
        7.1.2 绿色可持续风险管控与修复是必由之路
        7.1.3 未来大数据和智能化引领土壤环境管理
    7.2 把握土壤污染防治需求与机遇
        7.2.1 是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系列政策的重要支撑
        7.2.2 是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体系现代化重要基础
        7.2.3 是修复产业创新发展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7.3 构建我国绿色可持续修复管理体系
        7.3.1 场地尺度修复工程的绿色可持续是核心
        7.3.2 区域尺度可持续再开发决策优化是关键
        7.3.3 宏观层面可持续修复管理政策体系是保障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致谢

(7)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2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3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4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工作量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2.1 概念界定
        2.1.1 耦合
        2.1.2 协调和协调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矿产资源经济理论
        2.2.2 环境经济与环境影响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2.2.5 系统科学理论
    2.3 定量分析方法
        2.3.1 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
        2.3.2 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
        2.3.3 空间自回归与空间误差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3.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与矿业发展
        3.1.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3.1.2 长江经济带矿业发展特征
    3.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3 向量自回归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4.1 长江经济带环境现状与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4.1.1 长江经济带总体环境现状
        4.1.2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4.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识别
    4.3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4.3.1 空间占用影响
        4.3.2 污染排放影响
        4.3.3 土壤环境影响
        4.3.4 地质环境影响
        4.3.5 综合环境影响及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研究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5.1.1 耦合协调度测算
        5.1.2 耦合协调度预测
    5.2 情景设置
    5.3 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5.3.1 指标体系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 耦合协调度分析
        5.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5.4.2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5.5 耦合协调度预测及情景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6.1 空间相关性分析
        6.1.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1.3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2.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3 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7.1 优化空间结构
    7.2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7.3 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7.4 严格实行限采制度
    7.5 推进矿山清洁化和集约化发展
    7.6 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汇总表
附录2 长江经济带矿区与禁止开发区重叠情况汇总表
附录3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指标数据
附录4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指标数据
附录5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指标数据

(8)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9)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第一节 跨界水资源的定义和类型
        一、跨界水资源的定义
        二、跨界水资源的类型
    第二节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方式及其演变
        二、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三、中印跨界水资源的合作及开发利用现状
        四、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跨界水资源法的法理基础及其演变进程
    第一节 跨界水资源法的法理基础
        一、跨界水资源法的主体
        二、跨界水资源法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节 跨界水资源法的演变进程
        一、跨界水资源法的古代萌芽阶段(1648年之前)
        二、跨界水资源法的近代兴起阶段(1648-1914)
        三、跨界水资源法的现代发展阶段(1914-1966)
        四、跨界水资源法的当代成熟阶段(1966-)
        五、跨界水资源法演变进程的特点
第三章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权问题
    第一节 国际法的主权论和跨界水资源法的水权论
        一、国际法上的主权观的演变
        二、自然资源的主权观
        三、跨界水资源法中的主权观和水权论
    第二节 中印跨界水资源的水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一、跨界水资源水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二、多语境下的中印跨界水资源的水权认识
        三、应对中印跨界水资源水权问题的法律构建
第四章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配问题
    第一节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配现状
        一、中印跨界水资源的分配问题
        二、中印跨界水资源分配的法理基础
    第二节 跨界水资源的分配模式与影响中印跨界水资源分配的主要因素
        一、跨界水资源的分配模式
        二、影响中印跨界水资源分配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一节 中印跨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概况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二、中印跨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中印跨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一、中印的跨界水资源环境保护
        二、跨界水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基础
        三、构建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机制
第六章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争端解决机制
    第一节 条约中的和平解决跨界水资源争端解决机制
        一、概述
        二、涉水条法中和平解决跨界水资源争端解决机制
    第二节 第三方在解决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争端中的作用
        一、概述
        二、常设国际法院的作用
        三、国际法院的作用
        四、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第三节 构建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争端解决机制
        一、中印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及其构建的必要性
        二、构建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的可行性
        三、构建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
结论
    一、几点规律性认识
    二、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制度的特点、缺陷与完善
参考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三、重要参考网址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新疆煤炭供需平衡分析及产业发展技术路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框架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2 理论基础
    2.1 预测理论
    2.2 供需预测模型
    2.3 能源产业系统分析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3.1.1 新疆煤炭资源概况
        3.1.2 新疆煤炭开采概况
        3.1.3 新疆煤化工发展概况
        3.1.4 新疆煤电转化发展概况
        3.1.5 新疆煤炭相关供给通道概况
    3.2 新疆煤炭产业在我国煤炭产业中的地位分析
    3.3 影响新疆煤炭产业发展的水资源因素分析
        3.3.1 新疆地区水资源概况
        3.3.2 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3.3.3 新疆煤炭产业中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3.4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4.1 新疆煤炭工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3.4.2 新疆煤炭供给通道的制约问题
        3.4.3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新疆煤炭需求预测与供给分析
    4.1 影响新疆煤炭需求因素分析
    4.2 不同情景下新疆煤炭需求预测
        4.2.1 新疆煤炭工业与 GDP 的相关性分析
        4.2.2 不同情景下新疆煤炭需求预测
    4.3 新疆煤炭需求利用
        4.3.1 新疆煤炭资源利用经济性分析
        4.3.2 新疆煤炭资源利用格局分析
    4.4 新疆煤炭产业供给基础
        4.4.1 新疆当前煤炭生产能力和规划
        4.4.2 新疆政府煤炭供需平衡规划
    4.5 新疆煤炭供给水资源承载力
        4.5.1 新疆水资源与利用状况
        4.5.2 新疆水资源煤炭供给承载力分析
    4.6 新疆煤炭供给预测与分析
        4.6.1 新疆煤炭供给量的预测
        4.6.2 资源约束条件下新疆煤炭供给分析
        4.6.3 数据的收集
        4.6.4 模型的建立
        4.6.5 模型的求解和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新疆煤炭供需系统动力研究
    5.1 新疆煤炭供需系统要素分析
    5.2 新疆煤炭产业系统动力模型与构建
        5.2.1 新疆煤炭产业系统结构分析
        5.2.2 新疆煤炭产业系统模型构建
    5.3 系统模型仿真与分析
        5.3.1 系统模型仿真
        5.3.2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战略及技术路线研究
    6.1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思路和战略设想
    6.2 新疆煤炭产业区域布局
    6.3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重点
        6.3.1 新疆煤炭产业中技术的重要性
        6.3.2 煤炭开采技术重点及攻关内容
        6.3.3 煤化工技术重点及攻关内容
        6.3.4 新疆煤炭供给通道优化建设
    6.4 新疆煤炭产业战略技术路线
    6.5 相关政策建议及保障措施
        6.5.1 政策建议
        6.5.2 保障措施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成果

四、强化地下水资源管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D]. 陈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 李欣.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4]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与均衡优化调控研究 ——以宁夏为例[D]. 杜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D]. 董璟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7]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方传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8]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9]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研究[D]. 杨珍华. 武汉大学, 2014(06)
  • [10]新疆煤炭供需平衡分析及产业发展技术路线研究[D]. 宋明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5)

标签:;  ;  ;  ;  ;  

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