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电位和脊髓损伤

诱发电位和脊髓损伤

一、诱发电位与脊髓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梅运运,张建军,王东[1](2022)在《高压氧联合NgR基因沉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高压氧治疗和Nogo-A/NgR-RhoA/ROCK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助于移植细胞的增殖、分化。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携带miRNA沉默NgR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靶向NgR的miRNA重组质粒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NgR的表达。8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其余65只大鼠构建脊髓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高压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高压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高压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于造模24 h后注射5×106个转染重组质粒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μL),脊髓损伤组和高压氧组注射等体积的PBS,随后高压氧组和高压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接受连续7 d高压氧治疗。细胞移植后采用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每周1次,连续4周;造模后第4周,检测感觉诱发电位评估神经传导恢复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TUNEL染色和荧光金逆行追踪观察脊髓组织损伤、细胞凋亡以及轴突再生情况。高压氧治疗后随即对损伤区脊髓组织中Nogo-A、NgR、RhoA、ROCK-1、Lingo-1、p75NTR mRNA相对表达进行RT-qPCR检测。结果与结论:(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后NgR表达明显下降;(2)造模后2-4周BBB评分:高压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高压氧组>脊髓损伤组(P <0.05);(3)与其他治疗组相比,高压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感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P <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与高压氧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4)与脊髓损伤组比较,高压氧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的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具有轴浆运输能力的轴突数量也明显增多,神经元再生效果明显,凋亡细胞减少,而高压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的修复效果优于其他2个治疗组;(5)与脊髓损伤组相比,3个治疗组对Nogo-A/NgR/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mRNA相对表达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与高压氧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6)结果表明,高压氧联合NgR基因沉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抑制Nogo-A/NgRRhoA/ROCK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促进损伤部位轴突再生,改善大鼠电生理及运动功能。

殷杰,邵阳,张旭斌,王善付,王建伟[2](2021)在《脊髓康联合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大鼠诱发电位及脊髓组织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脊髓康联合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大鼠诱发电位及脊髓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此针药并举模式对SCI大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脊髓康组、脊髓康联合电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每日2次)及电针刺激(每日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2次,连续14 d。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大鼠术前及干预1 d、3 d、7 d、14 d后的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观察两种电位的潜伏期与波幅的变化;HE染色及Nissl染色观察SCI大鼠脊髓神经结构的变化。结果:干预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脊髓康组及脊髓康联合电针组大鼠的SEP及MEP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波幅明显提高(P<0.05);与脊髓康组比较,脊髓康联合电针组大鼠SEP及MEP的波幅明显提高(P<0.05),SEP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脊髓康组及脊髓康联合电针组大鼠的脊髓损伤显着减轻,其中脊髓康联合电针组效果最为显着。结论:脊髓康联合电针夹脊穴可明显改善SCI大鼠诱发电位和脊髓组织病理变化。

蒋学余[3](2021)在《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镇痛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损伤的神经元功能状态,及脊髓背角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网络信号系统关键子的表达,探讨电针镇痛机制,为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实验进行。第一部分实验通过结(Sprague-Dawleg-SD)大鼠颈神经根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在模型建立后通过检测其一般行为学表现及热刺激、机械刺激诱发痛、诱发电位来验证造模成功。然后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术后2周电针组大鼠在绑缚下予以电针颈夹脊穴干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予以同样绑缚,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热痛阈值及生化检测谷氨酸、前列腺素、NO含量,检测脊髓背角CGRP受体、AC、VGCC的表达。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造模基础上在颈神经根加置鞘内置管。将72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LAA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组(LAA组)及LAA+电针组,LAA组予以鞘内注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LAA(L-α-aminoadi Pate)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抑制,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模型大鼠C6、C7脊髓背角CD11b/CR3、GFAP、CX3CR1受体、CCR2受体、TLR4、P38-MAPK、NF-κB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6、C7脊髓背角IL-1β、IL-6、IL-18、TNF-α的表达,并运用RT-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丘脑、大脑皮层水平检测兴奋性氨基酸、炎症因子等含量及NMDA、AMPA表达。结果:第一部分结果显示:电针组能有效减轻CSR模型大鼠疼痛,降低电针组大鼠神经元中谷氨酸、前列腺素、NO含量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脊髓背角脊髓背角CGRP受体、AC、VGCC表达量有明显降低(P<0.05)。第二部分结果显示:电针夹脊穴和鞘内注射LAA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均能有效减轻CSR模型大鼠疼痛,减少胶质细胞上CX3CR1受体、CCR2受体、TLR4的生成(P<0.05),减少GFAP、CD11b/CR3表达(P<0.05),能有效抑制各类神经炎症介质IL-1β、IL-18、IL-6、TNF-α的合成和分泌(P<0.05),可有效减低脊髓背角水平NMDA、AMPA的表达(P<0.05)。LAA组较电针组效果明显(P<0.05)。结论:1、电针颈夹脊穴能有效改善CSR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2、电针夹脊穴能够有效减少CSR大鼠模型脊髓背角神经元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神经肽、神经递质表面受体表达。3、电针夹脊穴能够在抑制胶质细胞激活与趋化因子生成的基础上,抑制各类神经炎症介质的合成和分泌。

朱世婷[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探究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辩证循经取穴规律,确定治疗方案,设计并实施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价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一部分采用手工及计算机的方式检索针剌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现代文献,收集近20年国内外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包括下肢运动障碍、下肢感觉障碍、排尿障碍、排便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通过Noteexpress软件,将筛选出的腧穴、部位、经脉等内容录入到MicrosoftOfficeExcel工作表中,以此来建立起数据库。使用Excle2010软件对针灸处方中的腧穴、腧穴归经、腧穴定位的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筛选的文献中的针灸处方选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计算穴位集合的支持度、置信度;使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选择聚类方法中的组间连接法,对纳入文献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选穴规律。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数据挖掘结果为基础,确定临床试验的治疗方案并且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试验共纳入符合标准的40例受试者,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针刺治疗和康复治疗进行疗效观察,1次/日,30min/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8周,并于治疗前、治疗后4w、8w进行3次评价。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以Asia运动功能评定、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进行疗效评价,下肢感觉功能障碍以Asia感觉功能评定、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进行疗效评价,排尿功能障碍以排尿日记(排尿次数、日平均排尿量、日最大排尿量)、尿动力学(最大膀胱总量、残余尿量、膀胱排尿压力、逼尿肌压力)进行疗效评价,排便功能障碍以慢性便秘严重程度、便秘患者自评量表进行疗效评价,日常生活能力以脊髓损伤独立性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验证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本项研究共纳入164条针灸处方,总运用频次1930次,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足三里(116次,占总运用频次6.01%)、足阳明胃经(387次,占总运用频次20.05%),其中夹脊穴是唯一一个这四部分共同使用过的腧穴,且引用的频次均居于前五位(110次,占总运用频次5.70%),故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主穴为夹脊穴,各部分的配穴具体内容如下:1、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共纳入58条有效针灸处方,腧穴共84个,使用频次806次,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足三里(50次,占总运用频次6.20%)、足阳明胃经(191次,占总运用频次23.70%);根据两穴、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分别是;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三阴交-夹脊穴;将使用频次≥20次的19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形成2个有效聚类群:夹脊穴-髀关-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髀关。最终确定治疗方案为:足三里、三阴交、髀关、血海。2、下肢感觉功能障碍共纳入39条有效针灸处方,腧穴共52个,总使用频次432次,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足三里(26次,占总运用频次6.02%)、足阳明胃经(88次,占总运用频次20.37%);根据两穴、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分别是:百会-大椎、百会-大椎-夹脊穴;将使用频次≥10次的19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形成2个有效聚类群:百会-大椎-足三里-夹脊穴、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风市。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是:百会、大椎、阳陵泉、风市。3、排尿功能障碍共纳入50条有效针灸处方,腧穴共69个,总使用频次490次,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关元(34次,占总运用频次6.94%)、足太阳膀胱经(126次,占总运用频次25.71%);根据两穴、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分别是:关元-中极、关元-中极-夹脊穴;将使用频次≥20次的18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形成3个有效聚类群:关元-中极-水分-水道、夹脊穴-关元-水道-水分、夹脊穴-膀胱俞-水道-水泉。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是:关元、中极、水分、水道。4、排便功能障碍共纳入17条有效针灸处方,腧穴共37个,总使用频次202次,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肾俞(14次,占总运用频次6.93%)、任脉(46次,占总运用频次22.77%);根据两穴、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分别是:天枢-中脘、天枢-中脘-夹脊穴;将使用频次≥10次的15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形成2个有效聚类群:夹脊穴-天枢-中脘-关元、肾俞-大肠俞-会阳-支沟。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是:天枢、中脘。根据治疗方案进行临床试验,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严重程度、损伤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4w、8w后与治疗前比较,在Asia神经功能评定(运动、感觉),排尿日记(排尿次数、日平均排尿量、日最大排尿量)、慢性便秘严重程度、便秘患者自评量表、脊髓损伤独立性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尿动力学(最大膀胱总量、残余尿量、膀胱排尿压力、逼尿肌压力)、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方面,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按照不同发病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在6个月之内疗效确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以发病在1个月以内治疗效果最佳。发病7-12个月疗效不显着,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1、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有明显循经取穴规律,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居多。2、根据数据挖掘结果确定最终治疗方案:主穴为夹脊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加足三里、三阴交、髀关、血海;下肢感觉功能障碍加百会、大椎、阳陵泉、风市;排尿障碍加关元、中极、水分、水道;排便障碍加天枢、中脘。3、根据最终治疗方案进行临床试验,针刺治疗8w后,在Asia神经功能评定(运动、感觉)、排尿日记(排尿次数、日平均排尿量、日最大排尿量)、慢性便秘严重程度、便秘患者自评量表、脊髓损伤独立性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尿动力学(最大膀胱总量、残余尿量、膀胱排尿压力、逼尿肌压力)、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均有明显改善,证实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林锡铭[5](2021)在《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术后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为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术后轴性症状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符合课题研究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63例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存在轴性症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1例,试验组32例,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详询病史,仔细查体,并详细记录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评分及体表感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在口服西药弥可保(甲钴胺片)0.5mg tid与西乐葆(塞来昔布胶囊)200mg qd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术后第1天在口服西药弥可保(甲钴胺片)0.5mg tid与西乐葆(塞来昔布胶囊)200mg qd的同时增加身痛逐瘀汤加味进行治疗,2次/日,7天为1个疗程,中药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歇2天,3个疗程共计21天。分别于观察并记录术前1天,术后1周、3月、6月的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体表感觉诱发电位波幅,根据中医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颈椎节段等一般情况进行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6月后,两组间进行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及体表感觉诱发电位波幅比较。VAS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表明,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JOA评分: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表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NDI指数: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显着改善(P<0.05)。体表感觉诱发电位波幅: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显着改善(P<0.05)。3、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评定,通过统计,试验组显效率为73.3%,有效率为26.7%;对照组显效率为63.3%,有效率为36.7%;两个组均未见治疗无效者。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促进颈部血液循环,改善术后轴性症状,从而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高松坤[6](2021)在《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分析在颈髓损伤与疾病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颈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预后较差的疾病,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颈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体感诱发电位在临床上用来辅助脊髓疾病的诊断和术中脊髓功能监测。(1)目的:针对脊髓型颈椎病制作了大鼠颈髓慢性压迫模型分析,分析行为学、体感诱发电位和组织病理学随压迫时间的变化。方法:建立了大鼠C5节段慢性颈髓压迫模型,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压迫1周、2周、4周、8周、12周、24周时行行为学评分、体感诱发电位、组织病理学评估。结果:在压迫1周时BBB评分最低,随着压迫时间逐渐升高,在压迫4周后达到平台期;SEP幅值在压迫1周时最低,随着压迫时间逐渐幅值逐渐恢复,压迫4周后逐渐稳定;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在压迫2周时最少,脊髓后索髓鞘蓝染强度在压迫1周、2周、12周、24周时均小于对照组,脊髓前索髓鞘蓝染强度在术后4周、8周、12周、24周时均小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本模型在建模成功后1周-2周神经损伤最严重,4周后神经功能逐渐稳定,4周-8周为稳定期,8周-24周大鼠自发性恢复达到平台期,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本模型脊髓损伤在研究治疗时机的最佳观察窗口在压迫后4周内,研究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的最佳观察窗口在4-6周,大鼠损伤后6-8周成为研究干预方法的效果观察期,SEP可作为评价脊髓损伤程度的指标。(2)目的:在大鼠慢性颈髓模型上模拟不同减压时间行为学、SEP和组织病理学减压前后的变化。方法:在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取出压迫材料模拟手术减压,4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减压组每组10只,不减压组和对照组各5只,分别在压迫1周、2周、3周、4周时进行模拟减压,在减压术后4周行行为学、体感诱发电位、组织病理学评估。结果:在压迫1周时减压,BBB评分较减压前改善,压迫2周时减压BBB评分较减压前无差别;在压迫1周时减压SEP幅值较减压前升高,在压迫2周时减压后相比压迫1周、对照组幅值降低;在压迫1周时减压脊髓后索髓鞘染色强度较减压前增大,在压迫2周时减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较减压前减少,相比压迫1周时减压损伤侧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后索髓鞘染色强度降低。结论:在压迫1周时减压可改善脊髓功能和脊髓病理损伤,在压迫2周时减压其效果较1周时减压差,提示早期减压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和改善脊髓病理损伤。(3)目的:对比SEP时频分析在大鼠颈髓压迫、挫伤、牵拉损伤模型的时频成分(TFCs)分布特征。方法:分别建立大鼠颈髓C5节段压迫损伤、挫伤、牵拉损伤模型,每组各10只,对照组10只,在损伤后行正中神经SEP数据采集,采集的SEP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TFCs分布区域进行分析。结果:取最大的成分为主成分,挫伤组主成分在潜伏期相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挫伤组相较压迫损伤组主成分潜伏期延长,各组SEP主成分在频率分布上无明显差异,挫伤组主成分能量值相较对照组降低;其他成分为次成分,比较各组次成分PDF(概率密度函数)分布,标记概率密度最高的三个位置为S1、S2、S3,各组S1、S2、S3有着相似的位置分布,在S1挫伤组、牵拉损伤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3个损伤组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在S2挫伤组、牵拉损伤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各组频率相差不大,在S3压迫组、挫伤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3个损伤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压迫损伤组、挫伤组、牵拉损伤组的TFCs存在差异特征。综上,本模型脊髓损伤在研究治疗时机的最佳观察窗口在压迫后4周内,研究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的最佳观察窗口在4-6周,大鼠损伤后6-8周成为研究干预方法的效果观察期,早期减压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和改善脊髓病理损伤,SEP可作为评价脊髓损伤程度的指标,不同损伤模式的SEP时频成分存在差异特征。

李含磊[7](2021)在《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对脊髓损伤精确诊断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脊柱外科手术中可能出现医源性脊髓损伤,如果有术中脊髓监护技术能够提示脊髓损伤精确位置与模式,将有利于尽快检测并移除伤害源,从而减少或避免脊髓损伤的发生。体感诱发电位在临床中用于辅助脊髓疾病的检测和术中脊髓功能的监护。但以往的术中脊髓监护主要依据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和幅值的变化检验体感传导通路完整性,诱发电位中许多有用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而时频分析方法可以将诱发电位中许多微小成分展现在时频空间中,能够有效提取体感诱发电位的细节信息。有研究报道了支持向量机方法能够利用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分布模式,实现颈椎C4、C5、C6节段脊髓损伤位置的精确识别。但随着纳入研究的脊髓损伤节段的增加,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成分会出现严重的线性不可分问题,难以实现脊髓损伤位置与模式的精确诊断。因此优化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分析技术,建立适用于全脊椎范围的脊髓损伤位置与模式精确诊断方法,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方法:本文使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数据对脊髓损伤位置与模式进行诊断;涉及脊髓损伤位点包括以下各独立节段:颈椎C5、C6、胸椎T1-T4、T7-T13、胸椎L1-L6;每个位置都分别采集了挫伤、牵拉两种模式脊髓损伤后的1000次体感诱发电位数据。使用200次重复叠加、10-250Hz带通滤波对体感诱发电位进行降噪;之后使用匹配追踪算法进行时频分解,得到的时频成分可以用潜伏期、频率、能量进行描述。本文针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分布规律,设计了基于k中心点聚类的时频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时频空间划分为不同子区域,并将各子区域视为不同的时频特征。也设计了适用于该特征提取方法的噪声成分识别方案:将成分数量少于当前组成分总数量1.4%的特征视为噪声并删除;将每个时频特征中潜伏期、频率、能量各方向离群点对应成分视为噪声并删除。引入了基于朴素贝叶斯原理的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分类方法,能够利用前序研究忽略的特征内时频成分的数量特征。将包括k中心点聚类、时频成分去噪、朴素贝叶斯分类的时频成分分析新方法应用于颈椎、胸椎、腰椎脊髓损伤位置的精确诊断,以及挫伤、牵拉脊髓损伤模式的识别。确定了与脊髓损伤位置或模式信息相关的稳定时频特征。结果:在体感传导通路完整性检测的实验中,时频分析新方法获得了 90.5%的准确度,远高于现有研究使用的支持向量机方法69.5%的准确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数据,颈椎C5、C6位置识别准确率为86.1%;上胸椎、中胸椎、下胸椎的位置识别准确率为79.2%,上腰椎、下腰椎的位置识别准确率为81.8%。在脊髓损伤模式分类任务中,各单独节段数据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89.9%,全脊椎节段的平均准确率为78.6%。提取到了与脊髓损伤位置或模式相关的稳定时频特征,这些特征都主要集中在潜伏期20-35ms的时频区域;在该区域,脊髓损伤位置或模式的改变主要影响时频成分的频率与能量参数。在其他时频区域,潜伏期、频率、能量三个参数均受到脊髓损伤位置或模式的影响。结论:本研究引入的基于朴素贝叶斯原理的体感诱发电位时频分析新方法对脊髓损伤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其检测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支持向量机方法。新方法对脊髓损伤位置的精确诊断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证明位于脊椎不同位置的脊髓损伤会导致体感诱发电位出现不同的时频分布模式,并且该分布规律能够用于脊髓损伤位置的精确诊断。此外新方法不仅在单一脊椎节段的脊髓损伤模式各分类任务中都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在全脊椎范围也具有一定的脊髓损伤模式诊断能力。证明了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的分布规律能够用于脊髓损伤模式的检测。尽管全脊椎范围的脊髓损伤位置变化会影响时频成分的分布,但仍然存在一部分与脊髓损伤模式相关的稳定时频特征,使得全脊椎范围的脊髓损伤模式精确诊断得以实现。

李榕[8](2021)在《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技术用于术中脊髓损伤精准诊断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脊柱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脊柱脊髓病变的有效手段。由于在手术中经常需要对脊柱施加敲击(挫伤)、撑开(牵拉)或推移(错位)等操作,有可能造成脊髓神经损伤,此外脊髓血供不足也是一个危险因素。目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在术中检测到神经功能损害,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整体性进行监测,但对判断脊髓损伤原因和位置指向性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采用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变化模式以及组织学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用于识别术中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原因和位置。方法:本研究针对术中不同机械性脊髓损伤,设计了新型的脊髓损伤装置和特制椎夹建立挫伤、错位和牵拉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并通过组织学和电生理进行验证。此外,在颈椎、胸椎、腰椎节段分别建立错位、牵拉和挫伤脊髓损伤模型,评估诱发电位变化模式判定脊髓损伤位置的价值。最后通过分析不同模式脊髓损伤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变化特征,并结合组织学探讨神经病理学机制,进一步评价诱发电位模式变化识别脊髓损伤原因的价值。结果:1、挫伤导致脊髓组织出现明显的破坏和出血;脊髓牵张后未见明显的结构破坏,但可见散在的斑片状出血灶,主要集中在灰质边缘,涉及部分白质;脊髓错位导致组织明显破坏,轻微萎缩,导致灰质和腹侧白质的斑片状出血;同时三种不同机械性脊髓损伤均导致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和潜伏期延长。2、不同节段脊髓挫伤后均出现明显裂隙伤伴有空洞形成和出血。快蓝染色结果显示胸髓挫伤对皮质脊髓束和灰质组织破坏更严重。颈髓挫伤相比腰髓挫伤对灰质损害更严重。诱发电位结果显示颈髓挫伤后,上下肢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均消失;胸髓挫伤以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为特征;而腰椎挫伤以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的显着变化为主。颈椎牵拉以上肢和下肢运动诱发电位衰减为主;胸椎牵拉显示以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明显延长伴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消失主要改变;而腰椎牵拉表现以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出现极大值分布为特点。但组织学染色仅见散在点状出血不伴有明显的组织破坏。颈椎错位损伤以上肢运动诱发电位衰减同时伴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消失为特征;胸椎错位以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明显衰减伴运动诱发电位消失为主;此外,腰椎错位表现为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波幅延长以及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和潜伏期延长为主要改变。苏木素伊红染色显示不同节段的脊髓错位伤均导致脊髓组织出现萎缩、破裂和丢失。快蓝染色显示胸髓错位导致皮质脊髓束和白质丢失最严重的,而腰椎和颈椎错位以灰质的丢失更显着。3、挫伤、牵拉和错位机械性脊髓损伤导致原发性脊髓组织损害出现不同的空间分布和诱发电位模式差异,其中挫伤造成最大的组织损伤,表现为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更明显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错位损伤导致白质组织(尤其是外侧白质)整体损失最多,表现出比挫伤更严重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而牵拉损伤观察到细胞外间隙扩大,表现出体感诱发电位波幅轻微下降,但伴有运动诱发电位消失。此外,组织学评价和诱发电位结果之间也呈现显着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设计了新型的脊髓损伤装置和特制夹具建立了不同机械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脊髓组织出现明显的破坏,符合临床相关机制的脊髓损伤过程。同一模式脊髓损伤在不同节段下表现出不同的病理表现,同时诱发电位模式的参数分布也出现相应的改变,进一步表明在术中联合判定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模式对判断和识别脊髓损伤位置有潜在价值。此外,三种不同机械性脊髓损伤导致脊髓组织损害出现不同的空间分布,同时诱发电位的变化模式也出现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综合分析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的模式变化可用于鉴别不同原因的脊髓损伤。

吴怡欣[9](2021)在《不同实验对象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分布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波形成分包含了神经系统的生理信息,可以为临床评估神经功能和体感通路完整性提供客观依据,是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早期诊断的常用手段。对体感诱发电位信号与神经功能关系的了解是精确诊断的基础,既往SEP研究主要基于动物实验模型,尚未系统分析动物与人类之间体感诱发电位信号的直接联系。此外,对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普遍基于SEP信号的时域分析方法,与之相比,时频分析可以提供更早、更敏感的神经系统信息。因此,从时频域揭示动物与人类之间电生理相关性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目的是采用高分辨率的匹配追踪时频分析方法探索SEP波形的时频特性。选取人、猴子、山羊和大鼠为实验对象,揭示人和不同动物之间SEP时频成分分布模式的关系,进而验证在颈脊髓损伤后动物模型SEP时频分布模式的稳定性和特异性,从而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神经电生理相关性。本研究发现,正常状态下猴子、山羊、大鼠与人类SEP时频成分具有相似的稳定分布模式,均有3个稳定时频成分分布区域,并且三种动物模型与人类的正常SEP时频成分之间均存在显着相关性(猴子-人:r>0.900,P<0.01;山羊-人:r>0.894,P<0.01;大鼠-人:r>0.943,P<0.01),其时频成分主要特征参数(峰值时间、峰值频率、峰值能量)之间存在高度拟合的线性回归关系(R2>0.7987);颈脊髓损伤后大鼠、山羊SEP时频分布模式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SEP出现更多小时频成分,并且时频成分分布较分散,但三个稳定的时频成分仍然存在且与损伤前的分布模式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大鼠颈脊髓不同节段损伤后,不同节段SEP时频分布模式具有特异性。本研究表明,不同动物与人类的SEP信号高分辨率时频成分的分布模式具有相关性和线性关系,脊髓损伤后SEP信号时频分布模式的变化反映了脊髓损伤的相关信息,证实了不同物种间SEP存在一定联系,为今后将动物实验的结果转化应用于临床研究提供了基础,同时为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评估和病灶定位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宋晓飞,张长成,尹锐锋[10](2021)在《脊髓减压对脊髓损伤后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时间解除脊髓压迫对脊髓恢复和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70只,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60只),实验组分为轻度损伤组(20只)、中度损伤组(20只)、重度损伤组(20只)。采用自行制作的脊髓打击装置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测定大鼠在损伤前、伤后5 min、1 h、6 h、3 d、7 d的体感诱发电位。行减压治疗的模型大鼠,测定其减压前、减压后5 min、1 h、6 h、3 d、7 d的诱发电位。结果脊髓受到的打击程度越重,其潜伏期的延长越显着,波幅的降低越明显(P<0.05)。脊髓损伤后5 min,轻、中、重度损伤组的潜伏期和波幅均较损伤前的波幅变化显着。在解除脊髓损伤压迫前,脊髓受压时间越长,其潜伏期的延长越显着,波幅的降低越明显。解除脊髓损伤压迫后,压迫解除越快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的恢复速度越快(P<0.05)。压迫30 min的大鼠在解除压迫7 d后,潜伏期仍较其它各组延长。解除脊髓损伤压迫后,压迫解除越快的大鼠,其体感诱发电位波幅的恢复速度越快(P<0.05)。压迫30 min的大鼠在解除压迫7 d后,波幅仍较其它各组降低。结论脊髓损伤后受压时间越长,其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及波幅改变越显着;脊髓损伤后体感诱发电位波幅变化的敏感性优于其潜伏期。

二、诱发电位与脊髓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诱发电位与脊髓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氧联合NgR基因沉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材料
        1.3.1 实验动物
        1.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4.1 BM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1.4.2 靶向Ng R基因的mi RNA重组质粒构建并转染BMSCs
        1.4.3 大鼠脊髓损伤造模
        1.4.4 实验分组
        1.4.5 高压氧干预
        1.4.6 行为测试
        1.4.7 体感诱发电位检测
        1.4.8 荧光金逆行示踪
        1.4.9 组织学观察
    1.5 主要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BMSCs体外培养及鉴定结果
    2.2 Ng R干扰效果的分子验证
    2.3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2.4 BBB评分
    2.5 体感诱发电位
    2.6 荧光金逆行示踪结果
    2.7 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
    2.8 TUNEL染色结果
    2.9 RT-q PCR结果
    2.1 0 生物相容性
3 讨论Discussion

(2)脊髓康联合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大鼠诱发电位及脊髓组织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动物
    1.2 药物与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药物制备
    2.2 SCI大鼠模型制备及分组给药
    2.3 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SCI大鼠的诱发电位
    2.4 HE染色及Nissl染色观察SCI大鼠脊髓组织的病理变化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脊髓康联合电针夹脊穴对SCI大鼠SEP潜伏期及波幅的影响
    3.2 脊髓康联合电针夹脊穴对SCI大鼠MEP潜伏期及波幅的影响
    3.3 脊髓康联合电针夹脊穴对SCI大鼠脊髓组织结构的影响
4 讨论

(3)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镇痛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 大鼠模型建立
        2.4 大鼠CSR模型造模评价标准
        2.5 分组与处理
        2.6 检测指标与方法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大鼠热刺激诱发痛、机械刺激诱发痛
        3.2 大鼠脊髓神经潜伏期诱发电位
        3.3 四组脊髓背角谷氨酸、前列腺素、NO含量比较
        3.4 四组脊髓背角CGRP受体、AC、VGCC表达比较
    4 小结
第二部分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枢(CNS)小胶质细胞激活-中枢敏化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 大鼠模型建立
        2.4 大鼠CSR模型造模评价标准:
        2.5 分组与处理
        2.6 检测指标与方法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热刺激诱发痛、机械诱发痛
        3.2 各组大鼠脊髓神经潜伏期诱发电位
        3.3 各组大鼠C6、C7 脊髓背角CD11b/CR3、GFAP、CX3CR1 受体、CCR2 受体、TLR4、P38-MAPK、NF-κB表达比较
        3.4 六组大鼠C6、C7 脊髓背角IL-1β、IL-6、IL-18、TNF-α表达比较
        3.5 六组大鼠C6、C7 脊髓背角NMDA、AMPA表达比较
    4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分析
    1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病名及症状
        1.2 病因病机
        1.3 颈椎病与经脉的关系
        1.4 颈椎病与经筋的关系
        1.5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
        2.2 颈椎的解剖学构造
        2.3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病因认识
        2.4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治疗
        2.5 电针疗法与神经根型颈椎病
    3 神经根型颈椎病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3.1 中枢敏化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3.2 “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网络信号系统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4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4.1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4.2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枢(CNS)小胶质细胞激活-中枢敏化的影响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进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参考文献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1 祖国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症状的认识
        1.3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4 针刺治疗脊髓损伤
        1.5 中药治疗脊髓损伤
    2 现代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脊髓损伤的机制
        2.3 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
    3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领域中的应用
        3.1 数据挖掘技术常用分析方法
        3.2 数据挖掘技术在针刺治疗中的应用
        3.3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 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选穴规律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检索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数据处理
        2.1 数据库建立
        2.2 数据挖掘方法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
    1 试验部分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1.6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
        1.7 病例中止标准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样本量估算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受试者权益保护
    3 统计学分析
    4 试验结果
讨论
    1 本课题针刺治疗方案的确定
    2 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探讨
    3 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机制探讨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5)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术后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脱落标准及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3.2 JOA脊髓功能评分
        3.3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量表(Neck Disabilitv Index,NDI)
        3.4 体表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检查
        3.5 治疗效果评定
        3.6 安全性观察指标及处理
    4 数据处理方法
结果
    1 病例纳入情况
    2 一般情况分析
    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4 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
    5 两组患者NDI指数比较
    6 两组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比较
    7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
讨论
    1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愈来愈高
    2 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3 从祖国医学论治术后轴性症状
    4 西医对术后轴性症状的认识及干预治疗
    5 中医对术后轴性症状的认识与干预治疗
    6 身痛逐瘀汤的组方分析
    7 身痛逐瘀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8 本课题研究目的
    9 结果分析
        9.1 VAS评分比较
        9.2 JOA改善率比较
        9.3 NDI指数比较
        9.4 体表感觉诱发电位波幅比较
        9.5 治疗效果评定
    10 安全性分析
    11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颈前路术后轴性症状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分析在颈髓损伤与疾病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对照一览表
第1章 绪论
    1.1.颈髓损伤
        1.1.1.脊髓型颈椎病
    1.2.颈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1.2.1.颈脊髓挫伤模型
        1.2.2.颈脊髓压迫损伤模型
        1.2.3.颈脊髓牵拉损伤模型
        1.2.4.颈脊髓切割损伤模型
        1.2.5.模型动物的选择
        1.2.6.模型动物的行为学评估
    1.3.脊髓损伤的体感诱发电位评价
        1.3.1.体感诱发电位
        1.3.2.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形
        1.3.3.体感诱发电位成分的起源
        1.3.4.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分析
    1.4.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病理评估
    2.1.引言
    2.2.材料与方法
        2.2.1.实验动物
        2.2.2.实验材料与仪器
        2.2.3.压迫材料的制备
        2.2.4.实验分组
        2.2.5.大鼠的麻醉
        2.2.6.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
        2.2.7.大鼠行为学评分
        2.2.8.体感诱发电位检测
        2.2.9.脊髓取材与固定
        2.2.10.脊髓切片组织学染色
        2.2.11.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2.3.实验结果
        2.3.1.术后一般情况
        2.3.2.大鼠行为学评分结果
        2.3.3.大鼠损伤侧SEP潜伏期和幅值分析
        2.3.4.大鼠组织学结果
    2.4.讨论
        2.4.1.颈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2.4.2.本研究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
        2.4.3.压迫时间与BBB评分的变化
        2.4.4.压迫时间与SEP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
        2.4.5.压迫时间与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2.4.6.本研究动物模型的不足
    2.5.本章小结
第3章 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损伤模型模拟在不同减压时间点的疗效研究
    3.1.前言
    3.2.对象与方法
        3.2.1.实验对象
        3.2.2.实验仪器与试剂
        3.2.3.实验分组与流程
        3.2.4.大鼠的麻醉
        3.2.5.造模手术
        3.2.6.减压手术
        3.2.7 .大鼠行为学评分
        3.2.8.体感诱发电位检测
        3.2.9.脊髓取材及固定
        3.2.10.脊髓切片组织学染色
        3.2.11.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3.3.实验结果
        3.3.1.术后一般情况
        3.3.2.大鼠行为学评分结果
        3.3.3.大鼠损伤侧SEP潜伏期和幅值分析
        3.3.4.大鼠组织学结果
    3.4 .讨论
        3.4.1.不同减压时间点BBB评分的变化
        3.4.2.不同减压时间点SEP潜伏期和幅值的变化
        3.4.3.不同减压时间点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3.4.4.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预后因素
        3.4.5.本研究的不足
    3.5.本章小结
第4章 大鼠颈髓不同模式损伤的SEP特征分析
    4.1.前言
    4.2.对象与方法
        4.2.1.实验对象
        4.2.2.实验试剂及器械
        4.2.3.大鼠的麻醉
        4.2.4.大鼠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
        4.2.5.大鼠挫伤模型的建立
        4.2.6.大鼠牵拉损伤模型的建立
        4.2.7.SEP数据采集
        4.2.8.SEP时频分析
    4.3.实验结果
        4.3.1.主成分分析
        4.3.2.次成分分析
    4.4.讨论
    4.5.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5.2.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5.3.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己授权专利
致谢

(7)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对脊髓损伤精确诊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对照一览表
第1章 绪论
    1.1 脊髓损伤
        1.1.1 SCI发病原因
        1.1.2 SCI位置与模式差异
    1.2 SCI检测方法
    1.3 SEP简述
    1.4 SEP分析方法
        1.4.1 功率谱
        1.4.2 时频分析
        1.4.3 匹配追踪
    1.5 时频特征选择方法
    1.6 分类方法
        1.6.1 支持向量机
        1.6.2 朴素贝叶斯
    1.7 基于SEP TFD的SCI诊断现状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时频特征提取与分类器设计
    2.1 聚类特征提取方法
        2.1.1 层次聚类
        2.1.2 密度聚类
        2.1.3 划分聚类
    2.2 时频成分去噪方法
    2.3 特征选择方法
    2.4 实验验证
        2.4.1 实验方法
        2.4.2 实验结果
        2.4.3 结果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EP时频分布的SCI位置检测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对象
        3.1.2 数据处理
        3.1.3 统计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颈、胸、腰SCI位置识别
        3.2.2 颈椎SCI精确位置识别
        3.2.3 胸椎SCI精确位置识别
        3.2.4 腰椎SCI精确位置识别
    3.3 讨论
        3.3.1 颈、胸、腰SCI位置诊断
        3.3.2 颈椎SCI位置诊断
        3.3.3 胸、腰椎SCI位置诊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P时频分布的SCI模式检测
    4.1 实验方法
        4.1.1 实验对象
        4.1.2 数据处理
        4.1.3 统计分析方法
    4.2 实验结果
        4.2.1 单一节段SCI模式分类
        4.2.2 单一节段稳定时频特征
        4.2.3 邻近节段稳定时频特征
        4.2.4 小区域时频成分PDF
        4.2.5 全脊椎SCI模式分类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工作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
致谢

(8)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技术用于术中脊髓损伤精准诊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诱发电位概述
        1.1.1 体感诱发电位
        1.1.2 运动诱发电位
    1.2 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1.2.1 挫伤模型
        1.2.2 横切损伤模型
        1.2.3 错位损伤模型
        1.2.4 压迫损伤模型
        1.2.5 牵拉损伤模型
        1.2.6 化学损伤模型
    1.3 不同模式脊髓损伤异质性研究现状
        1.3.1 原发性生物力学机制
        1.3.2 继发性分子学机制
        1.3.3 病理学改变
        1.3.4 临床诊断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模式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
    2.1 控制挫伤动量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2 控制位移建立大鼠脊髓牵拉损伤模型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3 控制位移建立大鼠胸脊髓错位损伤模型
        2.3.1 材料和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2.4 节段性腰动脉结扎建立大鼠缺血脊髓损伤模型
        2.4.1 材料和方法
        2.4.2 结果
        2.4.3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诱发电位模式变化识别不同位置脊髓损伤
    3.1 不同位置脊髓挫伤的诱发电位模式变化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不同位置脊髓牵拉的诱发电位模式变化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3 不同位置脊髓错位损伤的诱发电位模式变化
        3.3.1 材料和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诱发电位模式特征识别不同模式脊髓损伤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不同实验对象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分布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体感诱发电位简介
    1.2 体感诱发电位研究常用的动物模型
        1.2.1 小型动物模型(啮齿动物、犬科、猫科)
        1.2.2 大型动物模型(非人灵长类动物、山羊、猪)
    1.3 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型颈椎病检测中的应用
        1.3.1 脊髓型颈椎病的影像学检测方法
        1.3.2 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体感诱发电位分析方法
    2.1 体感诱发电位的记录方法
    2.2 时域分析
    2.3 时频分析
        2.3.1 短时傅里叶变换
        2.3.2 小波变换
        2.3.3 匹配追踪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动物正常SEP时频分布模式研究
    3.1 实验方法与数据采集
        3.1.1 实验对象
        3.1.2 SEP采集及记录
        3.1.3 信号分析处理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时域分析
        3.2.2 时频分析
        3.2.3 回归分析
    3.3 结果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动物颈脊髓损伤后SEP时频分布模式研究
    4.1 实验方法与数据采集
        4.1.1 实验材料
        4.1.2 脊髓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
        4.1.3 SEP采集及记录
        4.1.4 信号分析处理
        4.1.5 统计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造模结果
        4.2.2 时域分析
        4.2.3 时频分析
    4.3 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诱发电位与脊髓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氧联合NgR基因沉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J]. 梅运运,张建军,王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01)
  • [2]脊髓康联合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大鼠诱发电位及脊髓组织结构的影响[J]. 殷杰,邵阳,张旭斌,王善付,王建伟. 中医学报, 2021
  • [3]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镇痛机制的研究[D]. 蒋学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 朱世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术后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D]. 林锡铭.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分析在颈髓损伤与疾病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D]. 高松坤.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7]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对脊髓损伤精确诊断作用的研究[D]. 李含磊.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8]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技术用于术中脊髓损伤精准诊断的实验研究[D]. 李榕.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9]不同实验对象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分布模式研究[D]. 吴怡欣.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10]脊髓减压对脊髓损伤后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J]. 宋晓飞,张长成,尹锐锋.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1(01)

标签:;  ;  ;  

诱发电位和脊髓损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