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面源污染分析及治理对策

苏州河面源污染分析及治理对策

一、苏州河非点源污染分析及调控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彭媛媛[1](2020)在《我国东南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主要问题有:城市地表水体污染较严重,大部分水质仍然在Ⅳ类及劣于Ⅳ类;污水排放量大,2017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777.4亿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82.9亿t、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88.1亿t,生活污水成为主要污染源;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使得降雨径流带来的面源污染成为一些城市的主要水环境问题。虽然我国在水环境治理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距离城市水环境水体功能达标、实现生态宜居城市等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亟需制定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和技术路线图,为城市水环境污染总体调控、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研究选取东南地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进行水质监测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南地区地表水质在Ⅳ类及劣于Ⅳ类的占比较大,东南地区水质整体较差。对东南地区河流、湖泊水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区域城市水体的水质状况这几年正在逐渐转好;丰水期水质明显好于其他时期;夏季水质明显好于冬季。从空间上看,经过城市后水质普遍变差;上游水质较下游水质好;支流水质对城市河流的影响较大。对典型城市污染源进行估算分析,区域主要污染成因是城市生活源、管网问题造成的生活污水直排、降雨径流污染以及支流的影响。区域城市水体主要污染因子是COD和氨氮。基于水环境特征和污染成因分析的结果,构建了适合本地区的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包括编制目标的确定、水环境容量计算、污染负荷分配计算和指导方案。其中东南地区河流水环境容量多采用河流一维模型;湖泊水环境容量计算时,COD和氨氮多采用零维模型,TN和TP多采用营养盐允许负荷模型;污染负荷分配推荐使用等比例分配法;分别从点源污染控制、面源污染控制、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控制和节水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方案方法介绍、案例介绍和技术推荐。分析东南地区水环境演化及治理历程,确立时间轴和分阶段目标,确定每个阶段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最后确定技术发展重点形成东南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丁磊[2](2019)在《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及水环境响应》文中提出苏州河作为上海市重要的母亲河,在历经了三轮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后,两岸点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河道水环境及水体黑臭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强排水系统带来的短历时降雨溢流污染问题日渐凸显,不得不在受限的滨岸带空间修建有限容量的地下调蓄池来应对,成为影响上海中心城区水质稳定的重要因素。与之对应的是,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的完整性普遍受损,同时滨岸带外围土地利用高度硬质化,缺乏类似于低影响开发(LID)、最佳实践管理(BMP)等针对非点源污染的适用性规划与管理措施,加剧了城市降雨径流及其污染负荷。排水体制是城市化过程中对滨岸带水文循环产生深刻影响的人工干预因素之一,也带来区域差异化的水环境问题。因此,以苏州河作为我国城市河流的典型案例,针对不同排水体制所面临的主要区域环境问题,探讨排水体制与滨岸带空间土地利用共同作用下苏州河水环境响应特征以及相关管理措施,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较好的探索意义,而且也是上海及国内同类地区面临的进一步稳定提升水环境质量的迫切现实需求。论文基于多种分析方法与不同案例,系统分析了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结构的空间差异,提出了考虑排水体制和土地利用的滨岸带空间结构类型划分,明确了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滨岸带特征因素对水环境质量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论文以苏州河沿线为例,系统分析了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实体结构特征及空间差异,从排水体制和土地利用的双重视角出发,尝试探讨滨岸带结构类型划分,并针对性分析不同排水体制带来的水环境问题,为深入探讨排水体制与滨岸带空间土地利用共同作用下的苏州河水环境响应特征提供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苏州河处于流域下游,具有沿线开发强度高、滨岸带空间被严重挤占、岸线堤防硬化等强烈人工干扰特征。滨岸带类型的划分关系到其滨水自然生态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表达的取舍、河道岸线生态修复策略的选择,对城市河流具有重要的规划管理参考意义。但城市河流滨岸带的分类方法尚未取得共识,主流方法多参照两岸植被群落、土壤性质、用地开发等进行分类,难以表征滨岸带功能受到人工干预损伤而表现出的空间差异性。论文在回顾分析传统滨岸带宽度、生态功能等内涵后,借鉴国外滨岸带“三区”的分类思路,探讨提出以滨岸自然结构为基础,兼顾滨岸带人工干预开发的滨岸带分类方法,为城市地区滨岸带修复和管理模式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不同排水体制对滨岸带结构特征进行探讨,对滨水空间开发利用强度不同的苏州河而言是一种新的视角。由于不同排水体制区域的差异即反映了城市建设等非自然因素的变化,也充分考虑了滨岸带与河流水环境自然交互方式的变异。这决定了在高强度开发区域城市河道的实际情况下,对其滨岸带结构的研究,可以融合滨岸带城市化人工干预因素及滨岸带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以国外传统滨岸带的“三区”划分为基础,探讨苏州河滨岸带的实体结构及生态特征。在综合考虑潮间带结构、横向宽度、植被群落、土地利用、排水模式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河道水利等标准规范中的管理基线,界定了滨岸带结构各部分(潮间带、护岸带、近岸带)边缘位置。将苏州河沿线滨岸带划分为生态结构与功能相对完整的“四线三带”型、人工景观绿化的“三线两带”型、结构硬化、过渡空间缺失的“两线一带”三种基本类型。研究表明,“四线三带”“三线两带”型滨岸带仅有部分岸线存在于苏州河自排水地区,反映在滨岸带依然具有较完整的滨岸带物理结构、植被群落及宽度覆盖,但纵向空间上呈破碎化分布。值得关注的是,“两线一带”型结构在自排区及强排区均有体现,其滨岸带结构完整性已受到破坏,生态缓冲功能损伤。研究发现,苏州河滨岸带的物理结构及生态功能由自排区域至强排区域呈逐渐趋于简单。在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滨岸带与河流的水文循环过程发生变化,可能加强了特定宽度内滨岸带空间对水环境的影响。在苏州河沿线区域城市建设过程中,若忽视对土地开发及排水体制加以规划限制,由“四线三带”型退化至“两线一带”型是滨岸带结构可能的演变趋势。论文发现对城市化地区滨岸带结构完整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论文以苏州河干流沿线、上游自排区支流与为例,分析了滨岸带不同宽度上土地利用、不透水率与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应用统计学冗余分析模型,深入剖析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与河道水质间的响应关系,明确了影响水质变化的主导因素,辨识了影响水质变化的滨岸带关键宽度,据此提出对滨岸带外围土地利用硬质化的低影响开发改造建议,为苏州河滨岸带管理与土地规划调控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苏州河干流、自排区支流的水质分异分别对滨岸带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存在显着响应关系,但在不同滨岸带宽度上响应关系存在空间差异。在较小的滨岸带宽度上(100 m-600 m),干流滨岸带建设用地比重及不透水率水平与水质变化显着负相关,自排区滨岸带水域景观斑块密度与水质变化显着正相关。较大的滨岸带宽度上(800 m-1200 m),干流滨岸带农业景观斑块密度与水质变化显着正相关,自排区滨岸带工业景观斑块形状和排列不规则性与水质变化显着负相关。模型解释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滨岸带宽度从大到小,土地利用结构与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对水质变异的影响逐渐增加,100 m宽度上对水质指标变化的影响最强烈(累积解释能力最大达到90.5%)。由自排区至强排区,土地利用等影响因素对水质变化的影响能力显着增强(干流81.7%,自排区41.1%)。结论认为,1)对于干流不同排水体制地区,滨岸带高建设用地比例与高不透水率是引致区域水质劣化的主要因素,对于自排区,保护滨岸带内复杂的水系分支结构与湿地坑塘,增强河流连通性可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2)由于干流穿越强排区域,其滨岸带用地及景观格局对水质变化的影响较自排区更加强烈,认为强排水体制的存在增加了滨岸带用地、景观格局特征对区域水质变化影响程度,扩大了滨岸带的影响范围。3)越邻近河道边缘,滨岸带土地利用结构与景观格局对水质变化的影响越强烈。因此建议将100 m作为跨不同排水体制地区滨岸带用地规划调控的参考宽度。(3)论文重点针对苏州河水质问题较为突出的强排区,利用高频次在线监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学冗余分析与线性回归模型方法,深入探讨了滨岸带排水设施溢流事件的水质响应特征,尝试揭示强排区典型溢流事件下的受纳水质动态响应特征规律及影响因素。结合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水体黑臭评价方法,探讨水质黑臭对溢流事件的响应机制,为强排区滨岸带排水设施溢流污染问题的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以WQI为水质综合因子,评价凯旋泵站全年22次典型溢流事件的水质变化趋势。发现断面水质在溢流事件发生后主要呈现“显着下降”、“轻微下降”、“先降后升”的响应变化特征。利用RDA模型分析溢流后水质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总降雨量、总溢流量、降雨强度、前期干旱天数等特征条件能够在溢流开后46小时内显着影响溢流后水质响应变化趋势(总解释率>50%)。水质变量与降雨溢流变量关系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动态性变化,也解释了溢流后水质“先降后升”的动态变化趋势。由于溢流事件后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存在动态性变化,通过管控较短历时尺度上(场次)的溢流特征来改善水质较为困难。因此研究以凯旋、武宁两座滨岸带排水设施2014-2015两年的溢流事件为例,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探究较长历时尺度上(每月)水质黑臭与溢流量、溢流频次的响应。结果表明,经验方程拟合优度良好,每月溢流量、频次与月黑臭响应时数呈稳定的、正向显着的线性影响关系。结合场次溢流事件的水质响应特征规律,结论认为,强排区在控制水质黑臭风险问题时应重点考虑将溢流量及频次作为主要管控目标,并可优先考虑控制溢流频次。

刘彬[3](2019)在《香溪河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模型估算及防控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水库建成运行以来,由于氮(N)磷(P)营养物质的流失,支流水华和富营养化现象发生较多,库区及支流的水质出现恶化。本论文以三峡库区坝首的香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环境学、土壤学、地理学、水土保持学等学科理论和ArcSWAT2012、GIS软件与计算机技术,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收集流域内的下垫面等基础数据,并开展野外实地监测。论文主要从非点源污染来源、氮磷时空变化特征和水库调度对氮磷影响几方面,分析非点源氮磷污染对香溪河流域的影响;通过构建SWAT分布式模型,对香溪河流域2012-2017年非点源氮磷污染进行模拟,对泥沙量、径流量和氮磷污染负荷总量进行定量估算,对氮磷污染流失的重点区域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辨析;根据模型的情景模拟模块,对土地利用变化、退耕还林措施和控制化肥施用量三种情形展开模拟预测,最后,提出香溪河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防控对策与建议。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多年后,通过SWAT模型模拟估算,20122017年间,香溪河流域对水库径流和泥沙的贡献量分别为1.26×109m3/a和4×105t/a,对总氮(TN)和总磷(TP)污染负荷的贡献量分别为1512t/a和326t/a,对氨氮(NH4-N)的贡献量为204.78t/a。香溪河流域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1247.4t/km2﹒a,水土流失整体上属轻度流失区,距离河流较近且耕地相对集中的峡口镇和高岚镇是水土流失的敏感区,土壤侵蚀程度接近中度水平。每年49月份是香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发生的高峰期,其中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81%,泥沙量占全年的90%,TN和TP输出量分别占全年的73%和84%。香溪河流域TN流失最为严重,最大流失量超过20kg/hm2;TP流失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在香溪河与南阳河干流沿岸地区最为严重,流失量超过10kg/hm2。通过情景模拟分析,采取退耕还林或者控制化肥施用量都能有效减少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流失;对耕地退耕还林可以削减超过25%的氮磷污染负荷,化肥施用量减半能减少氮磷污染负荷15%以上。对香溪河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控制措施,可从水土保持技术、污染源头控制和管理调控三个方面展开,以减少香溪河流域的土壤侵蚀和降雨径流。研究结果表明,SWAT模型对香溪河流域泥沙、径流和氮磷污染负荷总量的估算和模拟效果良好,模型验证系数R2和ENS均在0.8以上,满足研究精度的要求。

顾强[4](2017)在《苏州河水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及其黑臭风险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河是上海的城市标志之一,对上海市水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1988年苏州河开始进行了十余年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苏州河综合面貌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目前苏州河干流已经基本消除了黑臭,主要水质指标维持在V类水(景观用水)标准;然而由于近年苏州河水生生态恢复过程较为缓慢,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仍会出现短时水污染甚至黑臭现象,严重影响上海市的形象。为分析评价苏州河水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及其黑臭风险和污染来源,依托上海市环保科研项目"苏州河生态风险评估及生态恢复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批号:2015-15),在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支持下完成。整理了 1996~2015年苏州河水质时空数据,以及2013~2015年苏州河典型断面的在线监测数据,典型泵站2013~2015年的放江量数据和泵站放江前后的水质采样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度的TOPSIS模型、污染指数法、相对累积概率曲线、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住建部提出的黑臭水体评价方法,分析评价苏州河的水质变化时空特征、黑臭发生的时空特征变化和污染来源。从而为改善苏州河水质防治苏州河发生黑臭提供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1996~2015年苏州河年际水质数据和2013~2015年月际水质数据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苏州河水质呈逐年改善的趋势,变化趋势分为三个时期:1996~2001年水体明显改善时期,2001~2010年水质整体稳定有所反复,2011~2015年水质改善有所反复,基本保持在V类水;②空间上苏州河综合水质水平基本均能达到V类水质标准,沿程综合水质水平逐渐降低,苏州河市区段的水质水平明显低于上游;③苏州河水质不达标的水质指标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指数和生化需氧量的权重值分别占总权重值的23.4%、30.9%、25.8%、7.6%、12.3%,氨氮、溶解氧和总磷是苏州河水质不达标的主要指标。(2)为全面分析苏州河水体综合水质达标率以及苏州河水质变化特征,利用在线监测数据选取了氨氮和溶解氧利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TOPSIS模型综合评价水质水质情况。上游华漕断面在2014年和2015年综合水质达标率分别为30.66%和53.85%,且达标时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秋夏季节的达标水质相对较低,下游的三个断面:北新泾、凯旋和武宁路桥断面综合水质水平基本处于劣V类水平,北新泾在2013年达标水平为26.06%,凯旋和武宁路桥在2015年综合水质达标率分别是13.89%、18.61%,其达标水平时间分布特征与上游华漕断面相似。上游华漕断面的水质达标率明显高于下游断面,四个断面的溶解氧和氨氮变化趋势相似,均是春冬季节高于夏秋季节。(3)利用住建部提出的黑臭评价方法分析2014~2015年苏州河水质在线监测数据,评估苏州河典型断面黑臭发生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苏州河发生轻度黑臭较为严重,已成为常态,华漕、凯旋和武宁断面的轻度黑臭时间分别占总监测时间的32.1%、74.5%、73.4%,且均呈倒"V"型变化,在汛期轻度黑臭时间约占总黑臭时间的79.8%、70.9%、66.8%;②苏州河城区段断面间发生轻度黑臭具有同步性,下游断面发生轻度黑臭的风险大于上游,原因是放江时排水管道里的大量沉积物和沿岸大量有机营养物质进入河流,导致水体的综合水质水平下降,使水体产生黑臭现象;下游发生轻度黑臭现象是上游水质差的必要条件,上游来水的水质直接影响下游的水质质量;③苏州河下游市区段发生重度黑臭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重污染水团流经导致水体迅速进入重度黑臭,重污染水团过后断面的水体迅速恢复;第二种是污染源的持续进入,即泵站长时间持续放江导致苏州河进入黑臭状态时间长,水质恶化严重,长时间黑臭的影响导致重度黑臭结束后会进入轻度黑臭溶解氧的浓度不会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④苏州河沿岸泵站放江与发生黑臭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在春冬季节单次放江不一定产生黑臭,夏秋季节单次放江或连续两天以上的持续放江单次放江事件以及春冬季节连续两天以上的溢流放江事件会使苏州河进入短期的间歇性轻度黑臭状态;其中重度黑臭主要发生在汛期,连续两天的的降雨溢流事件会增大重度黑臭现象发生的可能性。⑤苏州河水质不达标与黑臭发生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因此提高水质达标率可降低黑臭发生的风险,同时降雨与放江量呈明显的相关性,如何控制降雨径流是今后重点防止苏州河发生间歇性黑臭的重点。(4)对苏州河水质不达标和水体黑臭的原因进行分析:①苏州河上游来水的氨氮和总磷是导致苏州河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上游氨氮和总磷浓度值分别是V类水质标准的2.1、1.1倍,下游氨氮和总磷浓度值分别是V类水质标准的2.3、1.3倍,上下游水体的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水平均优于V类水质标准,是V类水质标准的1.5、0.25、0.5、0.38倍;②苏州河主要支流的BOD5、COD、CODMn浓度值稍高于干流但支流的浓度值均是在V类水质标准值以内,对干流的水质浓度的贡献量较小,支流的溶解氧浓度高于干流,平均浓度值是干流的2倍左右,对苏州河的水质达标和黑臭影响较小;③苏州河发生溢流放江是苏州河发生间歇性黑臭的关键性因素,放江后BOD5和COD是放江前的2倍左右,溶解氧浓度是V类水质标准值的0.5倍左右。

李乐来[5](2016)在《城镇土地利用形式对水质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N镇为例》文中提出控制水污染、保护水环境一直是国家环保工作的重心之一,随着一系列政策及法规的出台,河道点源污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然而,在点源污染得到控制之后,河道的水环境质量并未获得明显的改善。本文以上海市N镇为例,选取工业用地、农业用地、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和绿地五个指标,研究城镇土地利用形式对水质的影响。经过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N镇水面率高,水系复杂、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脆弱。(2)流域内污染主要为生活污水及农业废水的污染。(3)N镇的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绿地所占面积的比例较大,商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占地较少。而且N镇的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出明显“分带”现象,东西两侧多为工业用地,中间地带为住宅用地。(4)通过对N镇21条河道的分析,一方面发现住宅用地与水质中的氨氮和总氮有着较显着的影响;另一方面,绿地对水质的改善有较为明显的推进作用。(5)将N镇根据土地利用结构分成三个区,对每个区的土地利用形式和水质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A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与河道水质有较紧密的联系;B区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与水质有显着的影响;C区与水质有影响的土地利用形式为绿地和农业用地。

尚钊仪[6](2015)在《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多尺度评价及调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湖水系连通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提高水利保障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水利部已将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作提升为国家战略予以重点关注,逐步构建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河湖水系连通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依托水利部公益专项“改善长三角水系结构与河湖连通研究(201201072)”,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河网密布、循环不畅、开发强度大、水环境压力大等区域特点,从环境、水文、生态等多学科交叉视角,运用理论研究与实例论证相结合、现场调研与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特征和功能目标进行探讨,初步构建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多尺度评价体系,从河流、区域、流域不同层面,以黄浦江干流段、淀北水利片、太湖流域为例,开展不同空间尺度水系连通的实证研究,并提出调控对策建议,以期为充分发挥河湖水系连通的资源、环境、生态以及社会服务等相关功能提供决策支持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基于对河网水系连通相关内涵、评价方法和工程实践的系统梳理,解析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特征与功能要求。(1)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和调控,主要基于连通功能目标,优化水系格局,维系河网水流畅通,平原河网水系连通评价需要将连通特征评价和功能目标评价相结合。(2)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特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地貌景观和水利工程的形态连通性,二是基于调度方案的水力连通性;在深受人工干预的平原河网地区,由于水力连通性更具有调控性,因此,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须将形态连通和水力连通相结合。(3)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的功能目标不仅包括水量调蓄、水质改善、生态支撑等自然生态功能,也包括供水、航运、渔业、景观服务等社会服务功能。2.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在空间上具有尺度效应,探讨构建了平原河网水系连通性的多尺度评价体系和表征指标体系,强调分尺度讨论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的目标功能。(1)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具有层次性和尺度特征,在时间上分为自然连通、周期连通、临时连通三个尺度,在空间上分为河流、区域、流域三个尺度。(2)基于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的空间尺度,提出了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的多尺度评价体系,初步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和功能目标指标集。在河流尺度上,重点关注河道过水断面结构的完整性与河道的闸坝阻隔特征,强调河流的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功能目标;在区域尺度上,重点关注水系网络结构完整性与河网水力调度蓄排联系,强调区域水量蓄泄保障和水环境质量改善功能目标;在流域尺度上,重点关注骨干河网结构与流域水利调度能力建设,强调流域洪涝调蓄、水环境质量改善、水资源优化配置等综合功能目标。3.以太湖流域典型平原河网地区水系为实证研究区域,开展了河流、区域、流域三个尺度水系连通的案例研究,并探讨提出不同尺度水系连通的调控对策。(1)以黄浦江干流段为例开展河流尺度连通性评估及调控对策研究。本文构建的指标评价结果表明,与1965年相比近50年来黄浦江干流段水系连通综合水平降低了约48.8%,各河段中以中游两个河段的连通性降低最为显着,表明堤防建设、滨岸土地开发利用等人类活动对河流形态连通的干预影响明显,尤其使横向维度的连通性显着降低,导致河流廊道生境破碎和景观服务功能弱化。以提高黄浦江干流段景观服务功能为例,通过选择实验法进行公众问卷调查,分析黄浦江沿线受访者对水系形态连通性调控的偏好,结果表明:公众认为滨岸、堤防、河面、浅滩对景观服务功能的影响依次减弱,偏好缓冲型两级挡墙结构和滨岸连续植被覆盖。因此,为了提高黄浦江干流段河流景观服务功能,建议在连通性调控中加强横向形态结构完整性的恢复,开展河流滨岸带自然廊道连续性的恢复和河流断面堤防的生态化改造。(2)以淀北水利片为例开展区域尺度连通性评估及调控对策研究。本文构建的指标评价结果表明,与1965年相比,近50年来淀北水利片河网水系综合连通水平降低了约41.4%,说明城市化建设导致河道面积、河网节点数、河网密度、分维数等反映形态连通性指标显着降低,水闸设施调度不畅使区域水网水力连通性功能降低,从而使区域槽蓄容量降低、水体交换不畅,区域自净纳污能力降低,总体水质难以达到V类水平。以提高淀北片区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基于环境容量法分析通过水力调度,增强水力连通来改善区域水质的水量需求和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水力调度能够实现水质改善目标。因此建议在水系连通调控中优化引调水渠道,加强区域水闸联合调度,提高河网水力连通程度。(3)以太湖流域为例开展流域尺度水系连通性评估及调控对策研究。本文通过水量和潮位趋势突变检验分析,对流域尺度开展水系连通的典型案例引江济太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引江济太工程使太湖入湖水量显着增加,水流连通程度显着提高,换水周期明显缩短,水质改善功能明显。表明在流域尺度上实施骨干河道的水力调度,增强水力连通性,是改善流域河湖水系连通格局、优化流域整体水资源配置功能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建议在流域尺度连通调控中通过强化引排通道,加强流域河网水系整体调度能力建设和调度方案优化,提高流域水体有序流动,促进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吕永鹏[7](2011)在《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与系统调控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等点污染源逐步得到控制,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以及其系统调控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独特的水文地貌特性使得城市化对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非点源污染过程的影响深刻。论文以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的上海市临港新城为例,从环境科学、生态学、水文学及管理学的交叉视角,运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室内模拟与室外试验相结合、数学模型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以平原河网地区集水区特征与划分为切入点,围绕非点源污染的“源-过程-汇”和“试验-模拟-调控”两条主线,阐释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过程与特征,构建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控模型,尝试提出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系统调控方法、原则与核心策略。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基于平原河网地区所特有的且取得共识的水利分区/片管理体系,分析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的特征,从空间尺度、汇流途径和调控强度三个维度,初步探讨了面向非点源污染调控的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四级划分体系:一级集水区从大尺度、高强度调控来体现研究区域与水利片的关系,重点关注重要外河;二级集水区从中尺度、中强度调控来体现功能分区和排水系统分布的关系,重点关注内河:三级集水区从小尺度、低强度调控来体现小区域地形与集水区出口的关系,重点关注小区域河流;四级集水区主要用于数据支持和微观机理阐释。以临港新城集水区为例,划分了1个一级集水区,13个二级集水区,137个三级集水区;二级集水区与现有规划的功能分区基本一致,可保证后续调控策略的落实。2.论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类型划分与过程概化方法;在此基础上,运行了大量室外试验和室内模拟的第一手数据,阐释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过程与特征。(1)与国际上经典的“有效不透水面(Effective Impervious Areas, EIA)”相对应,从非点源调控角度提出“有效透水面(Effective Pervious Areas, EPA)’概念,即可接纳客地径流的透水面;进而引申出有效绿地(Effective Green Area)的概念。(2)分析探讨了城市不透水面的初始冲刷效应。临港新城集水区非点源污染总体输出水平较上海中心城区低;不透水面地表径流污染物中,溶解态污染物浓度低且初始冲刷效应不显着,可能与研究区域为新建区域有关;而颗粒态污染物浓度高且初始冲刷强度较大,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土地利用类型、降雨强度等因素对初期冲刷强度有显着影响。(3)重点阐释了城市透水面的源汇效应。理论上讲,城市透水面既是“源”也是“汇”,而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其汇效应,对其源效应探讨较少。a)就“源”而言:论文中的市区既有绿地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总体较低,均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标准限值,而其初期效应不显着;而论文中的郊区新建绿地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总体较高,大多劣于Ⅴ类标准限值,甚至部分点位COD浓度为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类标准限值的3.56倍,而其初期效应处于中度水平。因此,可以认为包括城市绿地在内的城市透水面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污染强度与绿地所处区域、绿地兴建时间、绿地土壤来源等因素有关。b)就“汇”而言:论文试验表明城市绿地对地表径流污染物具有显着的削减效果。COD的总体削减率(71.01±1.75%)略高于TP(69.00±1.78%),而显着高于氨氮(64.39±1.84%);市区既有绿地显着高于郊区新建绿地(p<0.05);不同覆被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效果显着(p<0.05),且总体削减率依次为麦冬>结缕草>无覆被;绿地对污染物的削减效应主要发生在深度60-80 cm的土层之上,并且以物理过程为主导。此外,污染负荷、水力负荷、停留时间、落干时间等因素对削减效应有一定影响。c)源汇转化条件:理论上讲,城市透水面既是“源”也是“汇”,非有效透水面以源效应为主,而有效透水面以汇效应为主;具体而言,设置路牙且客地径流难以汇入的绿地为源,而有客地径流汇入且对其起到削减作用的绿地为汇,路牙的设置与否是源汇转化的关键节点;减少路牙等因素的限制,促进客地径流的汇入是城市透水面由源向汇转变的关键途径;通过合理配置透水面的覆被植物、土壤类型和土层深度,合理引导径流汇入流量、流速和浓度,合理设置径流停留时间和落干时间,可以有效提升城市透水面对污染物的削减效应。d)以土壤盐度为例,分析探讨了降雨对城市透水面关键胁迫因子的淋溶效应。城市透水面土壤盐度在小尺度上具有时空异质性,其淋溶效应具有显着的城郊差异。本案例中的上海市区既有绿地盐化程度较低,704个表层土壤样点全部处于中度盐化以下水平;郊区滨海新建绿地盐化程度高,240个样点中,40.0%为盐土,且微域空间变异特性和斑块状盐渍化显着。市区和郊区绿地表层土壤平均变异系数分别约37.7%和67.9%。绿地土壤表层盐度季节分异显着(p<0.05),均值表现为春>冬>秋>夏,且季节间相关关系显着(p<0.01)表明存在季节协同变化趋势。中心城区既有绿地淋溶效应不显着,出水盐度处于淡水级别;而郊区新建绿地淋溶效应显着,处于混盐水级别;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等因素对淋溶效果影响显着。e)临港新城集水区3类主要的非点源包括地表径流(又称土地利用污染源)、降雨以及分散排放的农村生活污水,地表径流是其最主要的非点源。近几十年来,集水区地表径流污染的产生负荷和输移通量均呈现显着增加态势,可初步划分为三个变化阶段。第一阶段为1965-1994年,非点源污染的产生负荷和输移通量总量较小,且变化较小;第二阶段为1995-2003年,非点源污染问题逐步显现;第三阶段为2004-2008年,非点源污染问题凸显。究其原因:一方面区域大规模、快速开发使得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从而导致“源”产出负荷显着增加,另一方面城市汇的生态功能尚未有效发挥,绿地等“汇”对非点源的缓冲和去除效应平均仅为2.07%。3.论文整合系统动力学、多目标优化、情景规划、利益相关方调查、GIS等5种模型和方法,尝试构建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控模型,并以上海市临港新城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1)指出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控具有五方面的不确定性:非点源产生的时空不确定性导致“源”调控的不确定性、非点源污染输移过程的不确定性导致“过程”调控的不确定性、非点源污染“汇”的不确定性导致“汇”调控的不确定性、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调控涉及的决策者偏好和利益相关方意愿的不确定性、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调控手段和途径本身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对于新开发区域而言,试图从土地利用结构方面对现有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较大调整来实现非点源调控,可能难度极大。论文提出了从提升城市透水面“汇”的生态功能并辅以初期径流纳管措施的角度来进行非点源调控的思路。(3)初步探讨了系统动力学、多目标优化、情景规划、利益相关方调查、GIS等5种模型和方法的耦合机制,构建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控模型的4步耦合方法:子集水区划分和子系统分析、子集水区未来发展情景设定、集水区非点源时空模拟和预测、集水区非点源调控优化方案确定。(4)设定现状情景S1、功能提升情景S2-S3(考虑有效绿地和有效湿地)以及综合削减情景S4-S5(有效绿地、有效湿地和初期径流纳管的组合)等5种典型情景方案,并将上述调控模型应用于临港新城集水区,模拟结果表明:a)仅通过有限的功能提升措施,不辅以初期径流纳管措施,对非点源的调控效果并不显着。以2020年为例,相对于现状情景S1的COD输移通量15564 t/a和径流系数0.42,情景S2和S3分别削减了7.5%、7.8%的输移通量和1.3%、2.6%的径流系数。b)通过功能提升措施并辅以初期径流纳管措施,不仅实现非点源污染物输移通量的大幅度削减,还使得径流系数“零增长”。以2020年为例,相对于现状情景S1,情景S4和S5分别削减了33.3%、80.3%的输移通量和26.2%、50.6%的径流系数。c)土地利用结构微调优化。模型模拟不同情景方案下的2020年临港新城各子集水区用地结构与既有规划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小,总体差异不显着(p>0.05),仅需对既有规划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微调,从而在土地利用规划上具有可操作性。(4)基于系统论,从“高-中-低”三个调控等级、“源-过程-汇”三个调控程序、核心调控内容等三方面构建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控体系。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差异性的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核心调控策略:以上海全市为例提出基于雨水利用的大型城市非点源污染总体调控策略,以上海城区为例提出基于增加有效绿地的老城区非点源污染调控策略;以上海临港新城为例探讨基于径流零增长的新城镇非点源污染调控策略。

赵军[8](2008)在《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从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地表水环境响应的视角来审视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现象,对于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平原河网地区河道纵横交错,流域边界模糊,对该区域进行景观格局的水环境响应研究面临许多挑战。论文依据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的基本规律,尝试从景观生态学、生态水文学、环境管理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角度,以上海地区为案例区域,对平原河网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过程和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探讨。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所具有的特殊区域水文地貌特征,论文着手于该区域景观格局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控制作用,对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环境响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析,提出平原河网地区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上海中心城区自1947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过程和特征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中心城区在近60a时期内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突出表现为农业用地和村镇用地的大量消失,以及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的不断增加。②农业用地对城市用地类型贡献大小依次为: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其中居住和公共用地约占农业用地转出面积的60%。研究时期内土地利用的主导变化类型具有阶段性特征,1947~1979年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变,而1989~2006年时期内则表现为工业用地转变为其他城市用地。⑧上海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中发现,常用景观格局指数在描述区域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往往存在相互矛盾、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敏感性较低、受遥感数据分辨率影响十分明显等问题,论文认为斑块数、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边界密度、散置与并列指数等5个指数可作为探讨城市化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最简景观格局指数体系。(2)对上海中心城区自1950s以来八个时期的河网水系数据进行解译和空间拓扑结构的重新建立,以廊道曲度和连通性为表征指标,探讨了近60年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平原河网地区的地域性景观即水系廊道景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认为,①近60a以来上海中心城区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河流水域急剧消亡,区域河道数量由465条锐减为63条,河网密度下降了67%,河道数量上的消失速度快于长度上的消失速度。河道消亡速度具有阶段性,1990s后河道消亡速度达到最快为11.28 km/a,消亡河道主要集中于200~1000m的中小河道,占总消亡河道数60%。②上海中心城区河流迅速消失对区域河网廊道景观连通性产生显着影响,1950~1994年期间河网水系廊道连接率大于1,水系为网状结构,而1994年之后河网连接率开始小于1,即水系逐渐转为树枝状结构,当前上海中心城区河网已不具有平原感潮河网的水系结构表现。同时,河道廊道曲度也有从低曲度河道向高曲度河道转变的趋势。(3)采用GIS划分水质断面的不同半径缓冲区作为平原河网地区水质响应单元(集水区),探讨了区域景观格局对地表水水质空间分异规律的控制作用,初步研究显示,①景观格局变量与水质参数的RDA分析结果表明,景观格局是控制平原河网地区水质空间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各个半径缓冲区空间单元景观格局变量对水质空间分异现象的解释比例均大于50%。土地利用强度差异、水文联系、点源污染等非景观格局因素对研究区域水质空间分异亦有贡献。②影响水质空间分异的景观格局变量随研究空间尺度增加而趋向多元化,在较小尺度上唯有少数景观格局数量指标对水质分异具有显着解释能力,而较大尺度上景观格局的数量指标、结构指标以及区域水文特征都有显着影响。③景观格局的环境响应规律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景观格局变量对水质分异规律的解释能力随研究尺度增大而增加,但这种解释能力的增加率随尺度增加趋于平缓,景观格局对水环境控制作用在空间尺度上表现为非线性关系。④区域总不透水面TIA与水环境质量之间关系存在明显的阈值效应,临界TIA=60%。区域总不透水面积比例小于60%时,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而与TIA指标无显着关系;当大于60%时,区域水环境质量随TIA增加发生跃变。这一现象适合于COD等诸多水质指标,唯DO不存在阈值效应,而是基本表现为随TIA增加而单调递减。总不透水面TIA与区域水环境质量之间的阈值效应不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4)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探讨了快速城市化区域面临的景观格局问题,基于生态空间理论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景观格局优化原则,采用空间分析的累积最小阻力数学模型提出平原河网地区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尝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表征区域水平生态流,对研究区域现状生态系统服务进行GIS网格化评价并作为景观单元阻力面,依据最小费用距离概念的系列技术方法,构建基于源斑块、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的区域景观格局优化方案体系。按累积最小阻力MCR模型所构建的生态廊道大多沿已存在的河流廊道排列分布,该结论可为平原河网地区的水系保护工作提供来自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理论支持。

郭晟[9](2008)在《上海中心城区河岸沿线雨水调蓄池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雨水溢流造成的城市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地表受纳水体水质下降及河口污染的重要因素。上海市中心城区河道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难题在于河道水质难以改善,与建设上海“绿色水都”的目标极不相符。上海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市防洪与排水系统溢流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上海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难题。论文依托2007上海市城市排水市中运营有限公司项目“苏州河成都路雨水调蓄池环境效应及运行优化研究”,在成都路调蓄池试运行的基础上,采集成都路排水泵站降雨、地表径流、水质资料,以及上海市水资源和污染源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资料,结合华东师范大学积累的上海市中心城区多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降雨和地表径流资料,借鉴苏州河沿岸典型排水系统雨天溢流水量、水质变化以及调蓄池处理技术的初步研究成果,重点论证不同降雨条件下成都路排水系统的水量、水质变化及雨水调蓄池环境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导致上海市排水系统面临着防洪排涝与雨水溢流污染的矛盾。对苏州河沿岸泵站建雨水调蓄池,是消除排水泵站晴天污水排江,减少雨天排江次数和排江污染负荷,稳定苏州河水质达到景观水标准的重要措施。(2)以苏州河成都路泵站为例,对其集水井进水进行了旱流背景值及不同雨型下的水质监测分析,结果表明:①成都路泵站旱流污水背景值过程线随着居民用水高峰时段的变化存在较明显的波动特征。②降雨强度、降雨量是引起污染因子浓度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③成都路泵站排水系统的出水具有较高的污染强度,对于地表河流等水体水质的影响和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水冲击相当严重。④成都路泵站的溢流污水污染水平除BOD5外,CODcr与TSS浓度远高于苏州河沿线泵站平均排江水质,其污染水平已经达到国外平均水平。(3)设定四种排水服务区集水汇流延时场景,分别计算不同雨型时成都路排水系统集水井混合污水的初始冲刷效应,结果表明:集水时间对于污水总管的初期效应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设计汇流延时20min和30min时,成都路合流制排水系统除BOD5外,均存在初始冲刷效应,且以延时20min时最为明显,30%的径流量携带了60%的污染负荷。(4)对成都路泵站溢流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和雨水调蓄池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①成都路泵站年平均溢流污染负荷为CODcr:337.96吨/年;BOD5:62.24吨/年;TN:3.16吨/年;TP:44.59吨/年,TSS:379.56吨/年;②运行雨水调蓄池每年总共削减放江量28.94万吨,约占年平均放江总量的33%;③初期效应越明显的污染因子,雨水调蓄池的污染控制效果越好,各污染因子的削减率从31.5%~49.2%不等,雨水调蓄池对于有机污染物和总悬浮颗粒物的削减率要好于富营养化污染物。(5)论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措施相结合,从污染物源头控制、汇流调蓄、末端处理和从整个排水系统维护管理提出城市排水系统暴雨溢流污染削减措施。

程江[10](2007)在《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张,高强度人类活动剧烈改变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形成不同于自然地表的“城市第二自然格局”,对城市地表水文过程产生深刻影响。城市LUCC水文响应是体现人类活动对城市水文循环影响的理想研究对象。论文选择位于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的上海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从环境学、生态学及水文学的交叉视角,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城市化地区长时间尺度LUCC特征和演变过程研究为切入点,围绕LUCC导致的水量和水质效应两条主线,探讨了上海中心城区LUCC的环境水文效应,并尝试构建了基于“生态排水”理念的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优化策略。论文主要研究结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上海市中心城区50余年来,主导土地利用类型经历了一个从水域(包含农田)、城市住宅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逐步向城市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绿化用地转化的多变过程,土地利用结构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差别减小,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增强。对小尺度城市汇水域的案例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发展,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尺度城市汇水域的LUCC过程存在较大分异,对城市水文过程产生深刻影响。中心城区50余年来水域面积大量减少导致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显着下降,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加速与人口增长是主要驱动力。(2)从区域河网水系演变、土壤含水率与持水能力、土壤稳定入渗速率、降雨径流过程等层面深入探讨了LUCC对上海中心城区水文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显示:①受人类活动显着影响,50余年来中心城区LUCC导致大量河道阶段性集中被填没,使得中心城区河流水系分枝比锐减、水系结构破坏、河网水系分维数异常,河道槽蓄容量较50余年前减少超过70%,河网水系调蓄能力削弱加大了区域防洪排涝压力;②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与高程对土壤含水率、土壤调蓄降雨径流能力影响显着,有覆被植物土壤含水率绝大部分超过无覆被植物的裸土,低势草坪(下凹式绿地)土壤含水率和调蓄降雨径流的能力均优于高势绿地和普通高程绿地;③土地利用方式、覆被类型和土壤表层结皮是不同类型绿地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存在显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④LUCC对中心城区降雨径流过程影响深刻,导致2000年至2003年径流系数有增加趋势。由于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在城市LUCC过程中,小尺度城市汇水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存在显着差异,导致汇水域内降雨径流过程的存在较大差异。以绿化覆盖率分别为39.13%和27.36%的对照研究组为例,增加约10%的绿化覆盖率能对削减城市降雨径流总量和延时降雨径流洪峰产生较明显效应。⑤下凹式绿地和多功能水绿复合调蓄系统具有显着的环境水文效应。在适宜土壤稳定入渗速率(5.0×10-7~5.0×10-5m/s),修建适当下凹深度(0.1~0.3 m)、面积比例(10~30%)的下凹式绿地可以基本削减3年一遇设计暴雨重现期,连续1 h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结合上海市多年降雨特点、区域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以及城市绿化覆盖率现状的分析显示,在上海中心城区和新城市化区域新建或改建适当比例的下凹式绿地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对设定边界条件的城市多功能水绿复合调蓄系统的雨水径流蓄渗能力计算亦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环境水文效应。(3)上海中心城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具有强烈的时空分异特性,TSS和CODCr是降雨径流中的主要污染物质。中心城区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存在明显初期效应,是造成雨后城区地表水体遭受冲击性污染的主要原因。室内外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削减降雨径流污染物的实验表明,城市绿地具有显着的削减降雨地表径流污染物的效应:①室内有覆被植物和无覆被植物两种条件下,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削减降雨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论文限定的实验边界条件下,高度1 m左右的土壤柱对服务面积1.09~2.75倍于绿地面积汇水域内,在设计暴雨重现期为0.5年、1年、3年和5年,连续降雨1 h条件下形成的低、中和高污染物浓度的城市降雨径流具有良好的削减效应,CODCr、NH3-N和TP总体平均削减率分别达到35.27%、60.12%和65.37%。土地覆被、污染物浓度、土层厚度以及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运行效率的主要因子。②室外覆被植物土地对降雨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削减实验表明,CODCr、NH3-N和TP平均削减率分别达到52.21%、48.98%和47.35%,较室内有覆被植物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CODCr削减率提高约20%,NH3-N和TP分别下降约10%和16%。由于降雨径流进入绿地后水力停留时间较短,导致CODCr、NH3-N和TP的去除机理主要是渗滤介质的机械过滤与吸附等物理作用,上述物理作用与微生物较弱的降解作用共同造成室外CODCr、NH3-N和TP的削减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污染物进水浓度对其削减率的影响不显着。降雨强度对污染物削减效率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小雨和中雨的污染物削减率要高于大雨时。(4)基于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城市降雨径流利用和管理经验,从降雨径流“零增长”和径流污染物“减量化”两个角度提出了城市降雨径流“生态排水”理念,强调采取工程性与非工程管理性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增加城市降雨径流就地入渗量、削减径流污染物,以“生态排水”的方式达到维持城市水文过程良性循环的目的。基于城市“生态排水”理念,以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和格局为基础,从削减水量和控制水质两个层面构建了城市“生态排水”的最佳管理措施,通过生态化、非工程强排水型措施促进城市降雨径流生态型排水。尝试构建了以法律法规政策的保障机制、经济杠杆的激励机制、技术手段的运用机制和管理制度的调控机制为主体框架的“生态排水”型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二、苏州河非点源污染分析及调控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河非点源污染分析及调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东南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我国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及污染特征解析
    2.1 东南地区概况
        2.1.1 位置及城市分类
        2.1.2 气候和自然地理
        2.1.3 人口经济和产业结构
        2.1.4 水资源和水文
        2.1.5 城市涉水基础设施
    2.2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
        2.2.1 东南地区水污染物排放量
        2.2.2 东南地区水环境水域功能分类
        2.2.3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现状
    2.3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解析
        2.3.1 东南地区城市河流污染特征解析
        2.3.2 东南地区城市湖泊污染特征解析
    2.4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和污染成因解析
        2.4.1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
        2.4.2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3.我国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构建
    3.1 我国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编制总则
        3.1.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指导思想
        3.1.2 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3.1.3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确定
        3.1.4 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3.2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容量及污染负荷削减分配方法研究
        3.2.1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3.2.2 东南地区城市污染负荷削减分配方法研究
        3.2.3 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3.3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研究
        3.3.1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3.3.2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3.3.3 东南地区城市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方案
        3.3.4 东南地区城市节水方案
4.我国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4.1 我国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编制总则
        4.1.1 技术路线图编制的目的
        4.1.2 技术路线图编制原则与依据
        4.1.3 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4.2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研究
        4.2.1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演化及治理历程
        4.2.2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时间轴及分阶段目标的确立
        4.2.3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分析
        4.2.4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未来技术发展重点
    4.3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副导师简介
致谢

(2)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及水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研究进展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工作基础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苏州河沿线区域概况
    2.1 苏州河沿线区域概况
    2.2 苏州河沿线排水体制与排水模式
    2.3 苏州河沿线滨岸带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与问题
3.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滨岸带“四线三带”结构的提出
        3.2.1 滨岸带横向分区界定依据
        3.2.2 “四线三带”型结构的提出
    3.3 “四线三带”结构随排水体制的变化
    3.4 自排区至强排区滨岸带结构的变化特征
        3.4.1 滨岸带横向各分区结构特征
        3.4.2 排水体制与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关系
    3.5 本章小结
4.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响应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区域水质、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4.2.1 区域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4.2.2 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
    4.3 滨岸带景观格局特征及空间变化
        4.3.1 干流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4.3.2 自排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4.3.3 景观格局特征的空间差异
    4.4 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响应
        4.4.1 干流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4.4.2 自排区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4.4.3 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滨岸带土地利用调控对策
    4.5 本章小结
5.强排区水质对滨岸带排水设施溢流排放的响应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研究区域
        5.1.2 数据来源
        5.1.3 研究方法
    5.2 滨岸带泵站溢流排放的水质响应与因素分析
        5.2.1 滨岸带典型泵站溢流排放的水质响应
        5.2.2 溢流排放后水质劣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滨岸带泵站溢流量、频次对水质黑臭的影响
    5.4 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滨岸带的保护与修复探讨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性
    6.3 不足与展望
7.参考文献
8.附件
    附件一 苏州河野外样线调查植被主要植被类型名录及分布特征
    附件二 苏州河沿线水质、土地利用空间变异相关方法与结果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3)香溪河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模型估算及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非点源污染产生机理
        1.2.2 非点源污染研究中SWAT模型研究进展
        1.2.3 非点源氮磷污染调控措施
    1.3 研究内容
2 香溪河流域概况
    2.1 流域概况
    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气象
    2.4 土壤
    2.5 社会经济概况
    2.6 水质环境
    2.7 小结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查阅
        3.1.2 因素分析
        3.1.3 野外监测
        3.1.4 模型模拟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3.3.1 研究重点
        3.3.2 研究难点
        3.3.3 创新点
    3.4 小结
4 香溪河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影响分析
    4.1 非点源污染来源
        4.1.1 水土流失
        4.1.2 农药和化肥施用
        4.1.3 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
        4.1.4 灌溉排水和污水灌溉
    4.2 氮磷时空变化特征
        4.2.1 土地利用变化对氮磷分布影响
        4.2.2 人口和经济发展影响
        4.2.3 城市化进程对氮磷污染影响
    4.3 水库调度对氮磷迁移的影响
        4.3.1 水中泥沙对氮磷营养物质影响
        4.3.2 水库调度对支流水环境影响
    4.4 小结
5 基于SWAT模型的香溪河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模拟与估算
    5.1 模型概述
        5.1.1 模型优势与缺点
        5.1.2 模型原理和模块
        5.1.3 模型运行流程
    5.2 模型构建
        5.2.1 模型基本数据库
        5.2.2 数据种类及来源
        5.2.3 模型空间离散化
    5.3 参数敏感性分析及率定
        5.3.1 敏感性分析
        5.3.2 参数率定
    5.4 模型验证及结果
        5.4.1 径流率定和验证
        5.4.2 泥沙率定和验证
        5.4.3 氮磷营养物质的验证
    5.5 模拟运行及结果
        5.5.1 香溪河流域氮磷入库污染负荷量估算
        5.5.2 香溪河流域氮磷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
        5.5.3 土壤侵蚀重点源区识别
    5.6 小结
6 香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情景模拟及防控对策
    6.1 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氮磷影响
    6.2 非点源污染管理措施情景模拟
        6.2.1 退耕还林
        6.2.2 控制施肥量
    6.3 非点源氮磷污染控制对策
        6.3.1 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6.3.2 减少污染源
        6.3.3 管理调控
    6.4 建议
    6.5 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4)苏州河水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及其黑臭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1.2.2 水质评价研究进展
        1.2.3 黑臭水体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地理为概况
        2.1.1 自然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水文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2.1 数据来源
        2.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苏州河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3.1 苏州河年际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3.1.1 水质变化阶段分析
        3.1.2 单因子沿程变化趋势分析
    3.2 苏州河2013~2015年水质波动阶段变化特征分析
        3.2.1 2013~2015年苏州河水质月际变化特征分析
        3.2.2 苏州河水质不达标的指标权重分析
    3.3 苏州河水质波动阶段水质实时变化特征分析
        3.3.1 苏州河水质实时动态变化分析
        3.3.2 苏州河水体水质达标情况分析
        3.3.3 苏州河典型断面水质指标浓度临界值探讨
第四章 苏州河水体黑臭风险评估
    4.1 住建部提出的水体黑臭评价方法与改进
        4.1.1 住建部提出的水体黑臭评价方法
        4.1.2 住建部水体黑臭评价方法的改进
    4.2 苏州河黑臭发生时间和季节性分布
    4.3 苏州河发生重度黑臭时段水质变化分析
    4.4 苏州河典型断面发生黑臭的关联性与同步性分析
        4.4.1 监测断面发生轻度黑臭的关联性与同步性
        4.4.2 三个监测断面发生重度黑臭的关联性与同步性
第五章 苏州河水体黑臭风险污染来源探究
    5.1 上游来水
        5.1.1 上游来水水质分析
    5.2 两岸支流
        5.2.1 苏州河主要支流的水质评价
        5.2.2 苏州河支流水质对干流的影响分析
    5.3 泵站放江分析
        5.3.1 苏州河典型泵站放江量分析
        5.3.2 黑臭时段与溢流放江量的关联性分析
        5.3.3 放江对苏州河水质的影响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城镇土地利用形式对水质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N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指标选取
        1.3.1 水质指标选取及解释
        1.3.2 土地利用指标选取及解释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环境现状研究
    2.1 自然概况
        2.1.1 地形
        2.1.2 气象
        2.1.3 水位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N镇水系概况
    2.4 水质分析
        2.4.1 基于综合标识指数法
        2.4.2 基于单因子指数法
        2.4.3 各级河道水质分析
    2.5 河道分级
        2.5.1 按长度分类
        2.5.2 按河道地理位置划分
        2.5.3 按旅游航线规划分
    2.6 污染物总量计算
        2.6.1 工业污染源
        2.6.2 生活污染源
        2.6.3 农业面源污染
        2.6.4 地表径流污染
    2.7 主要的水环境问题
第三章 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形式与水质的影响研究
    3.1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特点
    3.2 整体土地利用形式与水质影响分析
        3.2.1 研究河道及水质数据获取
        3.2.2 不同缓冲区土地利用形式分析
        3.2.3 相关分析
    3.3 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形式与水质影响研究
        3.3.1 研究河道监测断面水质获取
        3.3.2 不同缓冲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3.3.3 相关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土地利用研究的水环境修复建议
    4.1 修复原则
    4.2 水环境修复对策及建议
        4.2.1 合理规划河道敏感带用地类型
        4.2.2 大力控制农田面源污染
        4.2.3 合理规划城镇建设用地
        4.2.4 加强旅游业经营管理
    4.3 案例分析——以走马塘为例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多尺度评价及调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评述
        1.2.1 研究进展(I ):相关领域连通评价研究
        1.2.2 研究进展(Ⅱ):河网连通基础概念理解
        1.2.3 研究进展(Ⅲ):河网连通评价方法指标
        1.2.4 研究进展(IV):河网连通实践案例
        1.2.5 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特征辨析
    2.1 平原河网水系的主要特征
        2.1.1 以低高程和网状水系结构为主的地形地貌特征
        2.1.2 以低流速和潮汝涨落影响为主的水动力学特征
        2.1.3 以高度城市化和强人为干预为主的区域背景特征
    2.2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结构-功能关系
        2.2.1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结构-功能响应
        2.2.2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主要结构特征
        2.2.3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主要功能目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尺度效应及多尺度评价体系
    3.1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时间尺度
        3.1.1 持续连通
        3.1.2 周期连通
        3.1.3 临时连通
    3.2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的空间尺度
        3.2.1 河流尺度: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关注廊道三维生境
        3.2.2 区域尺度:侧重调蓄净化功能,强调纵向水流联系
        3.2.3 流域尺度:面向水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宏观水量调度
    3.3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多尺度评价体系及指标构建
        3.3.1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评价的基本原则
        3.3.2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多尺度评价体系
        3.3.3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多尺度评价指标
    3.4 平原河网水系连通评价与调控程序
        3.4.1 目标设定与现状评价
        3.4.2 功能判别与问题分析
        3.4.3 调控设计与反馈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流尺度连通评价及调控对策研究:以黄浦江干流段为例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人为干预概况
    4.2 连通评价方法
        4.2.1 研究方法
        4.2.2 资料来源
    4.3 连通评价结果
        4.3.1 形态连通性评价
        4.3.2 水力连通性评价
        4.3.3 结果讨论
    4.4 功能优化探讨:基于景观功能的形态连通优化公众意愿调查..74
        4.4.1 景观服务功能现状评价
        4.4.2 研究方法:选择实验法
        4.4.3 资料来源
        4.4.4 结果及讨论
        4.4.5 基于景观服务改善的形态连通调控对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尺度连通评价与调控对策研究:以淀北片区域为例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自然地理概况
        5.1.2 水利管理概况
    5.2 连通评价方法
        5.2.1 研究方法
        5.2.2 资料来源
    5.3 连通评价结果
        5.3.1 形态连通性评价
        5.3.2 结果讨论
    5.4 功能优化探讨:基于水质改善功能的水闸调度连通对策分析102
        5.4.1 水质现状评价
        5.4.2 研究方法:环境容量算法
        5.4.3 资料来源
        5.4.4 结果与讨论 108
        5.4.5 基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形态和调度调控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流域尺度连通评价与调控对策研究:以太湖流域引江济太为例
    6.1 研究区域概况
        6.1.1 自然地理概况
        6.1.2 水利管理概况
    6.2 连通评价方法
        6.2.1 研究方法
        6.2.2 资料来源
    6.3 连通评价结果
        6.3.1 骨干河道湖泊水力连通性评价
        6.3.2 主要水利分区水力连通性评价
        6.3.3 结果与讨论
    6.4 功能优化探讨:基于洪水调蓄和水质改善功能的连通对策
        6.4.1 连通主要功能现状评价
        6.4.2 研究方法:水当量法
        6.4.3 资料来源
        6.4.4 结果与讨论
        6.4.5 基于洪水调蓄和水质改善目标的形态和调度调控对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黄浦江河道堤防类型及分布情况表
    附件2 黄浦江沿线水间基本情况表
    附件3 水质评价三种方法
    附件4 淀北片水闸运行调度规则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与系统调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名目录
表名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评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进展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基础
        1.3.2 研究目标
        1.3.3 论文内容
        1.3.4 论文框架
2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的特征与划分方法初探
    2.1 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分区/片管理体系
    2.2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的特征
    2.3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划分的原则
    2.4 面向非点源污染调控的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划分方法初探
        2.4.1 河网概化与市政水利设施勘察和规划
        2.4.2 一级集水区
        2.4.3 二级集水区
        2.4.4 三级集水区
        2.4.5 四级集水区
    2.5 本章小结
3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过程与特征
    3.1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类型划分与过程概化
    3.2 城市不透水面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初始冲刷效应
        3.2.1 方法与材料
        3.2.2 结果
        3.2.3 讨论
        3.2.4 小结
    3.3 城市透水面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源汇效应
        3.3.1 室外试验
        3.3.2 室内模拟
        3.3.3 小结
    3.4 降雨对城市透水面关键胁迫因子的淋溶效应
        3.4.1 城市透水面土壤盐度在小尺度上的时空异质性
        3.4.2 降雨对城市透水面土壤盐度的淋溶效应
        3.4.3 小结
    3.5 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物输移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3.5.1 方法与材料
        3.5.2 结果与讨论
        3.5.3 小结
    3.6 本章小结
4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控模型的构建
    4.1 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控的不确定性
    4.2 模型框架与耦合机制
        4.2.1 模型筛选
        4.2.2 模型耦合
    4.3 耦合模型的模块分析
        4.3.1 系统动力学模块
        4.3.2 多目标优化模块
        4.3.3 情景规划模块
        4.3.4 利益相关方模块
        4.3.5 地理信息系统模块
5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控模型的应用
    5.1 研究区域:以上海临港新城集水区为例
        5.1.1 区域概况
        5.1.2 集水区及子集水区划分
    5.2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构建
        5.2.1 遥感解译:典型年份的遥感影像资料
        5.2.2 调查走访:集水区社会经济环境综合调查
        5.2.3 室外试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非点源污染监测及源汇效应
        5.2.4 室内模拟:基于土柱试验的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
        5.2.5 数据库构建:基于3S技术的数据库构建
    5.3 参数设定与模型检验
        5.3.1 非敏感参数设定
        5.3.2 模型检验
        5.3.3 敏感性参数识别
        5.3.4 多目标优化求解
    5.4 情景规划与方案设计
    5.5 模拟结果与分析
        5.5.1 不同情景下临港新城集水区径流系数模拟结果对比
        5.5.2 不同情景下临港新城集水区非点源输移通量模拟结果对比
        5.5.3 基于非点源调控的临港新城集水区土地利用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系统调控研究
    6.1 城市非点源污染调控的现状特征
        6.1.1 "源"调控现状及其局限性
        6.1.2 "过程"调控现状及其局限性
        6.1.3 "汇"调控现状及其局限性
    6.2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系统调控方法
        6.2.1 调控原则
        6.2.2 调控体系
    6.3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核心调控策略
        6.3.1 基于雨水利用的集水区非点源污染总体调控策略:以上海市域为例
        6.3.2 基于增加有效绿地比例的老城区非点源污染调控策略:以上海城区为例
        6.3.3 基于径流零增长的新城镇非点源污染调控策略:以上海临港新城为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8 附录
    8.1 论文相关数据
    8.2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及方程列表
参考文献
后记

(8)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分类
    1.2.2 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
    1.2.3 景观格局环境响应
    1.2.4 区域景观格局优化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工作基础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选择
2.2 数据及资料来源
    2.2.1 土地利用与河网水系遥感解译数据
    2.2.2 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数据
    2.2.3 社会经济及其他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
    2.3.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2.3.3 景观格局环境响应研究方法
    2.3.4 景观格局优化技术方法 第3章 平原河网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对区域景观格局影响
3.1 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3.2 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特征
    3.2.1 土地利用变化基本过程及数量分析
    3.2.2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分析
    3.2.3 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组分保留率
    3.2.4 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度和重要度
    3.2.5 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及讨论
3.3 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影响
    3.3.1 景观格局指数初步选择
    3.3.2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变化
    3.3.3 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变化
    3.3.4 对景观格局指数的认识与思考
    3.3.5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景观格局指数体系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平原河网地区地域性景观影响
4.1 河网水系是平原河网地区的典型地域景观
    4.1.1 平原河网地区水系高度发育
    4.1.2 平原河网地区快速城市化导致大量河流消亡
4.2 上海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河网水系变化的数量分析
    4.2.1 河网水系变化总体趋势
    4.2.2 河网水系变化特征
4.3 上海地区河流廊道景观结构演变
    4.3.1 河流廊道景观结构的主要表征指标及其测度方法
    4.3.2 近6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河流廊道曲度变化
    4.3.3 近6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河流廊道连通性变化
4.4 河网水系景观结构变化的水文效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的多尺度环境响应探讨
5.1 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环境响应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挑战
    5.1.1 景观格局与环境污染过程是典型的格局与过程关系
    5.1.2 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环境响应研究的意义与挑战
5.2 平原河网地区水文贡献单元划分及景观格局分析
    5.2.1 水质响应单元划分方案及多尺度界定
    5.2.2 水质断面选取及水质响应单元土地利用重分类
    5.2.3 不同尺度水质响应单元景观格局分析
5.3 不同尺度上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对水质空间分异控制作用
    5.3.1 上海地区水质空间分异的基本特征
    5.3.2 支配水质空间分异规律的可能景观格局变量
    5.3.3 基于传统相关分析方法检验景观-水质关联关系
    5.3.4 基于 RDA方法解析不同景观格局变量对水质分异贡献
    5.3.5 问题与讨论
5.4 景观格局 TIA与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关系及阈值效应初探
    5.4.1 区域总不透水面(TIA)与河流健康状况密切关联
    5.4.2 上海地区TIA与水质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阈值效应
    5.4.3 TIA与区域水环境质量关系研究的偏差因素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优化
6.1 景观格局优化的理论基础
    6.1.1 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依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6.1.2 景观格局优化 MCR方法:以生态服务功能表征水平生态流
6.2 土地利用变化情形下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6.2.1 快速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6.2.2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
    6.2.3 土地利用变化情形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若干讨论
6.3 土地利用变化产生区域景观格局问题
    6.3.1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
    6.3.2 区域景观格局存在问题
6.4 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基础的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优化
    6.4.1 确定大型植被斑块作为源斑块
    6.4.2 基于MCR模型建立生态廊道
    6.4.3 识别生态廊道上生态功能薄弱单元为生态节点
    6.4.4 问题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9)上海中心城区河岸沿线雨水调蓄池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名目录
表名目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研究
        2.1.1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的概念与特点
        2.1.2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的来源和种类
        2.1.3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水质特征及影响因素
        2.1.4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初始冲刷研究
        2.1.5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模型
    2.2 雨水调蓄池研究
        2.2.1 雨水调蓄池的原理
        2.2.2 雨水调蓄池类型
        2.2.3 雨水调蓄池的设计
3.上海中心城区CSOs过程与特征—以成都路排水泵站为例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上海市降水概况
        3.1.2 上海市排水系统特征
        3.1.3 成都路排水系统概况
        3.1.4 资料来源
        3.1.5 分析方法
    3.2 成都路泵站降雨排江水质特征
        3.2.1 成都路泵站旱流污水污染特征
        3.2.2 不同雨型下集水井进水水质曲线分析
        3.2.3 降雨事件平均浓度(EMC)
        3.2.4 成都路泵站溢流污水污染特征
    3.3 成都路泵站溢流污水初始冲刷研究
        3.3.1 初始冲刷定义与M(V)曲线
        3.3.2 初始冲刷的判断标准
        3.3.3 成都路泵站典型降雨事件排江过程初始冲刷分析
4.成都路泵站CSOs污染负荷估算与雨水调蓄池环境效应
    4.1 CSOs污染负荷的定义与估算方法
    4.2 成都路泵站CSOs污染负荷估算
        4.2.1 成都路泵站CSOs频率
        4.2.2 成都路泵站CSOs水量
        4.2.3 成都路泵站CSOs污染负荷估算
    4.3 成都路调蓄池环境效应
        4.3.1 放江总量削减分析
        4.3.2 污染物总量削减分析
5.城市排水系统暴雨溢流污染削减措施
    5.1 源头污染控制措施
        5.1.1 屋面降雨径流污染控制
        5.1.2 路面降雨径流水质控制
        5.1.3 排水系统管道沉积物控制
    5.2 中途径流汇流调蓄
        5.2.1 建设下凹式绿地,蓄渗雨水径流
        5.2.2 建设多功能调蓄设施,提高土地蓄渗能力
        5.2.3 建造雨水贮留设施
    5.3 末端溢流削减控制
        5.3.1 基于调蓄效应的上海地区适宜水面率的恢复和保护
        5.3.2 利用人工湿地系统进行雨水调蓄池后续污染削减
    5.4 排水系统全过程管理
6.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名目录
表名目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评述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1.3 论文基础、内容与框架
        1.3.1 论文基础
        1.3.2 论文内容
        1.3.3 论文框架
2.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资料来源
        2.2.1 LUCC资料
        2.2.2 泵站演变、排水系统资料
        2.2.3 城市下垫面地表径流调蓄资料
        2.2.4 污染物削减资料
3.上海中心城区LUCC过程和特征
    3.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
        3.1.1 国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
        3.1.2 国内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
        3.1.3 本文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
    3.2 上海中心城区LUCC特征和过程
        3.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和结构特征
        3.2.2 LUCC过程
        3.2.3 案例研究——以中心城区城市小尺度汇水域为例
    3.3 LUCC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3.3.1 LUCC的生态影响与生态服务功能的类型划分
        3.3.2 生态服务的计算方法与依据
        3.3.3 上海中心城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3.4 LUCC驱动力
        3.4.1 LUCC驱动力因子定性分析
        3.4.2 LUCC驱动力因子定量分析
    3.5 本章小结
4.LUCC对城市化地区水文过程的影响
    4.1 LUCC对区域河网水系调蓄能力影响
        4.1.1 上海市中心城区河网水系变化
        4.1.2 河网水系消亡对城市水文环境的影响
        4.1.3 河网水系消亡对城市排水安全的影响
    4.2 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对土壤含水率和持水能力影响
        4.2.1 实验区域与方法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对土壤入渗能力影响
        4.3.1 实验区域与方法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对上海中心城区降雨径流过程影响
        4.4.1 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对降雨径流过程影响
        4.4.2 案例研究——以绿地系统对降雨径流的削峰、延时效应为例
    4.5 本章小结
5.城市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环境水文效应——以城市绿地系统为例
    5.1 下凹式绿地的环境水文效应
        5.1.1 下凹式绿地设计理念
        5.1.2 下凹式绿地蓄渗能力影响因素和设计参数选择
        5.1.3 下凹式绿地建设可行性分析
        5.1.4 下凹式绿地环境效益估算
    5.2 多功能水绿复合调蓄系统的环境水文效应
        5.2.1 多功能水绿复合调蓄系统生态排水理念
        5.2.2 多功能水绿复合调蓄系统生态排水计算方法
        5.2.3 多功能水绿复合调蓄系统生态排水实证
    5.3 本章小结
6.城市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特征及其削减效应
    6.1 城市化地区地表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特征
        6.1.1 城市化地区地表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特征及环境影响
        6.1.2 城市化地区地表径流非点源污染初期效应
    6.2 室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降雨径流污染削减效应
        6.2.1 实验方案
        6.2.2 实验结果
        6.2.3 分析和讨论
    6.3 室外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降雨径流污染削减效应
        6.3.1 实验方案
        6.3.2 实验结果
        6.3.3 分析和讨论
    6.4 本章小结
7.基于"生态排水"理念的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优化策略
    7.1 城市化地区"生态排水"理念
        7.1.1 降雨径流量"零增长"
        7.1.2 降雨径流污染"减量化"
    7.2 "生态排水"型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优化措施
        7.2.1 城市"生态排水"最佳管理措施(BMP)
        7.2.2 水量BMP
        7.2.3 水质BMP
    7.3 "生态排水"型城市化地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7.3.1 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
        7.3.2 经济杠杆的激励机制
        7.3.3 技术手段的运用机制
        7.3.4 管理制度的调控机制
    7.4 本章小结
8.结论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四、苏州河非点源污染分析及调控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东南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D]. 彭媛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及水环境响应[D]. 丁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6)
  • [3]香溪河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模型估算及防控对策研究[D]. 刘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4]苏州河水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及其黑臭风险评估[D]. 顾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5]城镇土地利用形式对水质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N镇为例[D]. 李乐来.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4)
  • [6]平原河网水系连通多尺度评价及调控对策研究[D]. 尚钊仪.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5)
  • [7]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与系统调控管理研究[D]. 吕永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8]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D]. 赵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9]上海中心城区河岸沿线雨水调蓄池环境效应研究[D]. 郭晟.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10]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D]. 程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苏州河面源污染分析及治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