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及对策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及对策

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夏广涛[1](2021)在《ZJ集团公路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程园晰[2](2021)在《国地税合并背景下乌鲁木齐市J区税务局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韩美琳[3](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龙冠丞[4](2021)在《乡村教师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以R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苏星玲[5](2021)在《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以来,明确了新时代应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其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成了热点话题。当前教育内出现的家长“择校热”、“大班额”教学班等问题,实质上是对优质教师资源的追求,从而导致教育非均衡发展,其中城乡教育非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尽管城乡教育水平在不断缩小。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内容,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部分,教师资源作为教育资源核心,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因此,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均衡与否,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十分重要。通过对株洲市芦淞区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出制约株洲市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差异的原因,进一步为如何合理配置开展基础教育提供依据。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以110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26名体育工作相关者为访谈对象,据此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株洲市城乡体育教师的数量、结构、质量等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数量差异中城区学校生师比与班师比明显优于农村地区,城区教师体育工作量计算及补贴比农村学校更好。(2)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结构方面,其中城区学校性别及年龄、专兼任比、教师流动与配置机制等方面均优于农村学校。(3)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质量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素质与科研水平、培训次数及等级等方面;城区教师体育专业素养与科研水平相对与农村学校而言队伍整体专业素养更高。(4)城乡学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现状是根本原因,其中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主要方面;还存在城乡教育政策制度偏差、城乡体育教师资源流动与配置机制不合理原因,从而导致体育教师资源城乡配置出现差异。

武玮超[6](2021)在《互联网金融对Z银行H分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大众对金融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实现了金融和互联网的完美结合,打造出了一系列独具创新性和革命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诸如线上贷款、支付宝、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为大众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却极大程度的加剧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内竞争,给它们的经济效益和发展都带来很大的威胁,导致其市场份额缩减、中介职能被弱化并且利润空间下降。为了在这种局面下谋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传统商业银行需要不断革新自身的企业战略,而人力资源配置战略在商业银行企业战略中已由辅助支持的位置变为核心位置,人力资源配置效益与企业整体效益息息相关。因此,在研究调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影响的基础上,挖掘传统商业银行在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不足之处,同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推动传统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在本研究中,笔者选取国有商业银行Z银行H分行为典型案例,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对如上话题展开了探讨和研究,得出最终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包括树立人力资源配置新理念、科学规划用工总量、优化内部结构、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四个方面的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对策和建议。本论文整合了国内外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研究的成果,以此为依据从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三大基本要素——人力资源总量、结构、质量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带来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同时选取Z银行H分行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互联网金融对该行人力资源配置造成的影响,进而挖掘其在人力资源总量、结构和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在案例调查的基础上,提出Z银行H分行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应采取的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反思不足,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文雯[7](2021)在《黑石坡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认为中共十九大召开以后,党中央和国务院紧扣我国国情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力资源这一要素在工程项目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人力资源配置对于实现工程项目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作用日益显现。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专业化、信息化、技术化、动态化要求更高的系列活动,相应的对项目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但是,目前在传统项目管理理念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工程建设公司关注的重点依旧停留在项目计划、工程进度以及项目预期收益上,很大程度忽略了项目中人力资源配置,带来的不良后果就是严重影响工程进展和工程质量。首先,本文对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理论进行介绍,主要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人力资源配置及生命周期理论进行阐述;紧接着以广元市黑石坡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对黑石坡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人力资源配置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从黑石坡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五大阶段出发,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分析每个阶段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在项目周期理论和人力资源配置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有针对性促进黑石坡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通过本次论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广元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项目管理上存在人力资源组织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够科学、缺少专业稳定的项目团队、项目人才储备意识不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激励性的人才评价机制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广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项目人力资源规划重视不够、对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缺乏正确观念、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缺乏企业文化支持等。基于此,广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应对现有项目管理中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组建项目核心团队、明确项目成员工作职责、合理创建人力资源层次结构、创建项目人员绩效测评机制与项目人员薪酬激励制度,最终为实现广元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和保障。

王文娟[8](2020)在《上海市监狱内部警力资源配置优化问题研究 ——以N监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警力无增长改善理论和双因素理论为指导,以上海N监狱为例,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上海市监狱内部警力资源配置优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认为,上海市监狱系统自实施两级管理模式以来,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警务运行模式,警力下沉明显,狱警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学历水平大幅度提高,文明执法,确保了监狱警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警力配置及运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为警力资源短缺、专业人才配置不足、专业人才的工作安排使用不够合理以及狱警工作技能水平无法完全满足岗位需求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警力分布结构不合理、岗位设置专业性欠缺、警力使用欠科学、科技手段运用少、工作技能培训效果差、工作激励有效性缺失、狱警的工作忠诚度不高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根据警力无增长改善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启示,结合国外同行及国内公安系统解决警力配置不足的经验,提出了优化上海市监狱系统内部警力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一是科学合理分配使用警力:调整优化男女警工作岗位、对监狱工作进行合理分解;二是运用合理手段弥补监狱警察数量的不足:招收监狱辅警从事辅助性监狱管理工作,鼓励部分民警提前退休以适时补充新生力量;三是通过改革培训制度提升在岗狱警的工作能力:创新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充实培训师资力量;四是借助科技手段解放监狱警力:推进警务装备现代化,着力推进监狱智慧化建设;五是改革激励机制激发狱警工作潜能:改进现有考核制度、完善狱警基本保障制度、从狱警基本需求出发实施有效激励。

张黎[9](2020)在《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老龄健康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养老服务不仅是中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及区域经济的重要构成要素。积极应对老龄化,合理有效的配置养老资源、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是新时代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养老服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要务。机构养老满足老年人集中照料和健康维护需求,是中国多层次、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的关键领域。资源是发展的基础,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是关系机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是推动中国养老产业供给侧改革、提升老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长春市养老资源配置状况、探究养老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为优化长春市养老资源配置和制定健康老龄政策提供实证参考。基于此,本研究将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分析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现状,比较其与资源配置标准的差异;二是基于所构建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评价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的效率,并分析影响配置效率的因素;三是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的背景下,探索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和作用机制;最后从优化资源配置角度进一步提出促进长春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春市283个养老机构进行调查,了解其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配置状况。基于所构建的投出—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方法评价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采用K-means聚类对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类,利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有关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及影响因素的资料,并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形成概念和编码,考察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利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运用SPSS 24.0、DEAP 2.1、EViews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Nvivo12.0录入、整理和分析质性访谈资料。【结果】283个养老机构中,公办养老机构92个(32.5%),民办养老机构191个(67.5%)。养老机构物力资源配置总体状况:(1)养老机构生活照料物力资源配置总体状况显示,有181个养老机构配置单人间,其中162个养老机构单人间面积达标,达标率为89.5%;有235个养老机构配置双人间,其中219个养老机构双人间面积达标,达标率为93.2%;有251个养老机构配置三人及以上房间,其中161个养老机构三人及以上房间面积达标,达标率为64.1%。(2)养老机构精神慰藉物力资源配置总体状况显示,283个养老机构中,190个(68.2%)养老机构配置室内活动室,246个(82.6%)养老机构配置户外活动区,33个(11.7%)养老机构配置心理咨询室。其中,养老机构室内活动室配置面积达标率为3.2%,户外活动区配置面积达标率为93.5%,心理咨询室配置面积达标率为84.8%。(3)养老机构医疗物力资源配置总体状况显示,283个养老机构中,51个(18.0%)养老机构设置医疗室,23个(8.1%)养老机构设置护理站,52个(18.4%)设置康复室。其中,养老机构医疗室配置面积达标率为52.9%,护理站配置面积达标率为26.1%,康复室配置面积达标率为36.5%。养老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总体状况:(1)养老机构生活照料人力资源配置总体状况显示,283个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配置数量平均为每百名老人16.00人。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配置达标数量156个,总体达标率为55.1%。养老护理员持证率平均为52.8%。(2)养老机构精神慰藉人力资源配置总体状况显示,在283个养老机构中,有15个(5.3%)养老机构配置社会工作者,268个(94.7%)养老机构未配置社会工作者。(3)养老机构医疗人力资源配置总体分布状况显示,在283个养老机构中,共有59个(20.8%)配置护士,51个(18.0%)配置医生,32个(11.3%)配置康复师。养老机构财力资源配置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公办养老机构的主要经费来源是政府拨款,民办养老机构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个人入住缴费;人工费用、生活成本是公办养老机构主要支出项目。283个养老机构共有25495个床位,入住老人总数为15479人,入住率为60.7%,其中公办养老机构有入住率为59.8%,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为61.1%。失能半失能老人数7591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入住率为29.8%,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失能半失能老人入住率为24.3%,民办养老机构失能半失能老人入住率为32.3%。基于本研究所构建的养老资源配置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的BC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283个养老机构中,23个(8.1%)养老机构的综合效率有效,222个(78.4%)养老机构的纯技术效率有效,25个(8.8%)养老机构的规模效率有效。283个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值平均为0.68?0.21,资源配置纯技术效率值平均为0.92?0.18,资源配置规模效率值平均为0.75?0.21。聚类结果显示,在283个养老机构中,第一类聚类的养老机构数量有134个(47.3%),这些机构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比较高;第二类的养老机构有111个(39.2%),这类机构的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较低;第三类的养老机构有38个(13.4%),这类机构的纯技术效率较低、规模效率较高。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值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运营成本、成立时间;养老机构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床位数、运营成本、成立时间、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授权;养老机构资源配置规模效率值影响因素为床位数、运营成本、成立时间、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授权、内设或签约医疗机构。非DEA有效决策单元投入产出的投影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投入冗余主要体现在床位数、养老护理员数、管理人员数量、工勤人员数。通过对养老机构负责人的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分析探讨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的影响因素有:管理因素、制度因素、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管理因素包括管理者因素、管理制度和市场定位,反映了养老机构对提高养老机构入住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解和认知;制度因素中的角色意识、政府主导的政商关系会影响到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发展;市场规模、消费意愿和能力、竞争对手、竞争方式、竞争者反应是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的市场影响因素,政策因素包括引导性政策、财政资金支持因素、人力资源服务因素,引导性政策、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对养老机构资源资源配置优化的推动作用有限。【结论】(1)长春市养老机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配置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与配置标准存在差距,仍需优化配置结构,养老机构入住情况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入住情况仍需要改善。(2)基于本研究所构建的养老资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率评价,表明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综合效率总体较低,综合效率有待于提升。其中纯技术效率较高,对综合效率的贡献较大,规模效率较低。(3)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有管理因素、制度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4)政府和养老机构应相互支撑、共同作用,强化全面发展的资源配置理念,引导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发挥资源配置主体的能动性,强化关键资源要素供给,促进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乔玉芳[10](2020)在《在缅中资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一带一路”进程的推进,中缅两国就共建中缅经济走廊达成重要共识,在上层政策方针的引领下,中缅两国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程度不断加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正逐步形成,中缅关系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近几年,缅甸政府也在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国内投资环境,中国企业对缅甸直接投资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中缅两国贸易和投资增长迅速,铁路、公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的互联互通合作正在两国积极参与中稳步推进。截止到2018年底,约有280家中资企业开展对缅投资,中国企业对缅甸累计投资额达203.01亿美元,占对缅投资存量总额25.96%,投资集中在能源开发领域,包括水电、油汽和采矿业等,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缅甸第一大投资来源国。中资企业对缅投资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因此为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优化人力资源属地化策略是在缅中资企业的必经之路。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即为融入当地社会、获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实施的以充分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为主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是企业属地化水平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提高企业海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于缅甸特殊的投资环境和中资企业自身的国际化管理水平,中资企业在缅甸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属地化配置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体系不完善、属地化管理人员短缺以及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因此,本文将以中资企业在缅甸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为切入点,从影响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为视角出发,结合专家访谈、问卷调研以及案例分析,针对中资企业在缅甸的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情况展开本文的研究。本人利用此次赴缅甸实习的机会,针对在缅中资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和人事管理者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在相关领导的帮助下联系中资企业、约访相关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专家访谈,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发放问卷,获得了大量关于中资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方面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对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根据专家访谈和问卷调研获得的数据资料,对在缅甸中资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目前中资企业在缅甸开展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结合在缅中资企业属地化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其他在缅开展投资业务的中资企业的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提供有效借鉴。

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产业结构调整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1.4 产业结构升级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2.2.1 方向动力
        2.2.2 政策导向
        2.2.3 模式选择
        2.2.4 可行路径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2.3.3 产业竞争原理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3.1.1 产业部门分布
        3.1.2 主导产业选择
        3.1.3 规模水平测度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问题表现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4.2 症因探析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迫切需要
        1.1.2 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1.1.3 学校体育均衡是学生获得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与保障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乡”区域
        2.1.2 体育教师资源
        2.1.3 体育教师资源配置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2.3.2 教育公平理论
        2.3.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3.4 公共产品理论
3 株洲市体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指标建构说明
4 研究对象和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问卷调查法
        4.2.3 实地调查法
        4.2.4 比较研究法
        4.2.5 数理统计法
5 现阶段我国小学与湖南小学本信息
    5.1 我国小学阶段基本情况
    5.2 湖南省小学阶段基本情况
6 株洲市芦淞区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现状
    6.1 株洲市芦淞区经济及小学教育发展状况
        6.1.1 株洲市芦淞区经济发展状况
        6.1.2 株洲市芦淞区小学教育发展状况
        6.1.3 株洲市芦淞区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途径
    6.2 调研过程说明
    6.3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基本现状
        6.3.1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数量情况
        6.3.2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结构基本情况
        6.3.3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质量情况
        6.3.4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相关影响因素情况
    6.4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存在差异
        6.4.1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数量差异
        6.4.2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结构差异
        6.4.3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质量差异
    6.5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差异原因分析
        6.5.1 株洲市城乡体育教师资源数量与结构差异原因
        6.5.2 株洲市城乡体育教师资源质量配置差异原因
    6.6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对策
        6.6.1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数量配置对策
        6.6.2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结构配置对策
        6.6.3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质量配置对策
7 研究结论
8 问题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互联网金融对Z银行H分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研究评述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2.2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
        2.2.1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内涵
        2.2.2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2.2.3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要素
    2.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总量的影响
    2.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
    2.5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质量的影响
第3章 互联网金融对Z银行H分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分析
    3.1 Z银行H分行简介
        3.1.1 基本情况
        3.1.2 组织机构
        3.1.3 Z银行H分行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3.2 Z银行H分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设计
        3.2.1 问卷调查
        3.2.2 人员访谈
    3.3 互联网金融对Z银行H分行人力资源配置总量的影响
        3.3.1 对用工总量的影响
        3.3.2 对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影响
        3.3.3 Z银行H分行在人力资源总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3.4 互联网金融对Z银行H分行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
        3.4.1 对物理网点和岗位结构配置的影响
        3.4.2 对人员结构的影响
        3.4.3 Z银行H分行在人力资源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3.5 互联网金融对Z银行H分行人力资源配置质量的影响
        3.5.1 对员工素质的影响
        3.5.2 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影响
        3.5.3 对激励政策的影响
        3.5.4 Z银行H分行在人力资源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4.1 树立人力资源配置新理念
        4.1.1 人力资源配置与发展战略相匹配
        4.1.2 人才和技术协同发展
    4.2 科学规划用工总量
        4.2.1 约束人力资源总量
        4.2.2 关注人力资源使用效率
    4.3 优化内部结构
        4.3.1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4.3.2 科学规划物理网点
    4.4 提升人才队伍质量
        4.4.1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4.4.2 革新激励政策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期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附录1:Z银行H分行员工问卷调查
    附录2:Z银行H分行中高层关于互联网金融影响的访谈提纲

(7)黑石坡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框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项目的内涵
        2.1.2 人力资源配置的内涵
        2.1.3 人力资源配置的内容
        2.1.4 工程管理中人力资源配置
        2.1.5 工程管理中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2.2 基础理论
        2.2.1 项目管理理论
        2.2.2 人力资源配置理论
        2.2.3 项目周期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文献综述
第三章 黑石坡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概况
    3.1 公司介绍
        3.1.1 公司概况
        3.1.2 企业组织结构
    3.2 项目概况
    3.3 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3.3.1 项目部门介绍
        3.3.2 项目人员来源
        3.3.3 项目人员数量
        3.3.4 项目人员结构
第四章 黑石坡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人力资源配置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问题分析
        4.1.1 项目立项阶段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4.1.2 项目分析与设计阶段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4.1.3 项目实施阶段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4.1.4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原因分析
        4.2.1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合理
        4.2.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4.2.3 动态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健全
        4.2.4 项目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黑石坡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对策
    5.1 项目立项阶段人力资源配置对策
        5.1.1 组建项目核心团队
        5.1.2 优化组织结构
        5.1.3 明确项目理念与方向
    5.2 项目分析与设计阶段人力资源配置对策
        5.2.1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层次结构
        5.2.2 明确项目成员工作职责
        5.2.3 统筹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5.3 项目实施阶段人力资源配置对策
        5.3.1 正确处理项目进展与项目人员的关系
        5.3.2 实行项目人员薪酬激励制度
        5.3.3 加强项目人员的沟通
        5.3.4 丰富项目人员精神生活
    5.4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人力资源配置对策
        5.4.1 持续评估项目运营状态
        5.4.2 加强项目人员的奖励
        5.4.3 传递项目经验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上海市监狱内部警力资源配置优化问题研究 ——以N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个别访谈法
        1.4.4 比较研究法
    1.5 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警力的含义
        2.1.2 警力资源配置的含义
        2.1.3 监狱内部警力资源配置的含义
    2.2 基本理论概述
        2.2.1 无增长改善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2.2.3 上述理论对上海市监狱内部警力配置优化的启示
第3章 上海市监狱及内部警力配置的现状
    3.1 上海市监狱的基本情况
        3.1.1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所辖的监狱
        3.1.2 上海市监狱管理的组织架构
        3.1.3 监狱内警察岗位的构成及岗位职责
        3.1.4 监狱警察工作的特点
    3.2 上海市监狱警力运行的现状分析
        3.2.1 监狱警力运行基本情况
        3.2.2 上海市监狱警力配置的特点
第4章 上海市N监狱内部警力配置及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上海市N监狱的概况
    4.2 N监狱警力配置及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4.2.1 警力资源短缺
        4.2.2 警力分布结构不合理
        4.2.3 专业人才的工作安排使用不够合理
        4.2.4 狱警工作技能水平无法完全满足岗位需求
    4.3 N监狱内部警力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任务加重而警力配置未相应增长
        4.3.2 岗位设置专业性欠缺
        4.3.3 警力使用欠科学
        4.3.4 科技手段运用少
        4.3.5 工作技能培训效果差
        4.3.6 工作激励有效性缺失
第5章 我国公安部门解决警力配置不足问题的经验
    5.1 我国公安部门破解警力配置不足的做法
        5.1.1 建设智慧公安辅助执法
        5.1.2 购买社会服务分流压力
        5.1.3 通过强化业务训练提升警员素质
    5.2 公安部门解决警力不足配置问题的经验借鉴
        5.2.1 以先进科技增强警力
        5.2.2 以人力资源统筹弥补警力
        5.2.3 以内部挖潜盘活警力
第6章 上海市监狱内部警力配置优化的对策建议
    6.1 科学合理分配使用警力
        6.1.1 调整优化男女警工作岗位
        6.1.2 根据监狱岗位性质合理配置警员
    6.2 运用合理手段弥补监狱警察数量的不足
        6.2.1 招收监狱辅警从事辅助性监狱管理工作
        6.2.2 鼓励部分民警提前退休以适时补充新生力量
    6.3 通过改革培训制度提升在岗狱警的工作能力
        6.3.1 创新培训内容
        6.3.2 丰富培训形式
        6.3.3 充实培训师资力量
    6.4 借助科技手段解放监狱警力
        6.4.1 推进警务装备现代化
        6.4.2 着力推进监狱智慧化建设
    6.5 改革激励机制激发监狱狱警工作潜能
        6.5.1 改进现有考核制度
        6.5.2 完善狱警基本保障制度
        6.5.3 从监狱狱警成长需要出发实施有效激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上海市N监狱警力运行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 B《访谈提纲》
致谢

(9)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渠道配置养老资源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1.1.2 社会需求和政府政策合力驱动我国机构养老事业发展
        1.1.3 长春市机构养老服务体系概况
    1.2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1.2.1 养老机构基本发展研究现状
        1.2.2 养老机构物力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1.2.3 养老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1.2.4 养老机构财力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1.2.5 养老机构床位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1.3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现状
        1.3.1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方法梳理
        1.3.2 DEA方法在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1.4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5 已有研究的不足
    1.6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1.6.1 相关概念
        1.6.2 理论基础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意义
    1.8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深度访谈法
        2.2.4 SWOT分析法
    2.3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状况评价指标和标准
        2.3.1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情况评价指标
        2.3.2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状况评价标准参考依据
        2.3.3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达标情况判断依据
    2.4 质量控制
        2.4.1 问卷调查过程质量控制
        2.4.2 访谈过程质量控制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2.6 技术路线
第3章 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 养老机构物力资源配置状况
        3.2.1 养老机构生活照料物力资源配置状况
        3.2.2 养老机构精神慰藉物力资源配置状况
        3.2.3 养老机构医疗物力资源配置状况
    3.3 养老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3.3.1 养老机构生活照料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3.3.2 养老机构精神慰藉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3.3.3 养老机构医疗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3.4 养老机构财力资源配置状况
        3.4.1 养老机构收入状况
        3.4.2 养老机构支出状况
    3.5 养老机构床位资源利用状况
        3.5.1 养老机构入住情况
        3.5.2 养老机构失能半失能老人入住情况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4.1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
        4.1.2 确定投入与产出指标
        4.1.3 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4.2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DEA分析结果
        4.2.1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分布状况
        4.2.2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值分布状况
    4.3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的聚类分析
        4.3.1 资源配置效率值的聚类分析类别
        4.3.2 养老机构效率值的聚类分组结果
    4.4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Tobit回归分析
        4.4.1 Tobit回归分析的变量说明
        4.4.2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4.3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纯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4.4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5 非DEA有效决策单元投入产出的投影分析
        4.5.1 非DEA有效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案例介绍
        4.5.2 非DEA有效养老机构A投入产出投影分析
        4.5.3 非DEA有效养老机构B投入产出投影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5.1 案例选择
    5.2 编码与分析过程
        5.2.1 开放式编码
        5.2.2 主轴编码
        5.2.3 选择式编码
        5.2.4 理论饱和度检验和信效度检验
    5.3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影响因素的路径阐释
        5.3.1 管理因素与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的关系
        5.3.2 制度因素与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的关系
        5.3.3 市场因素与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的关系
        5.3.4 政策因素与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的关系
        5.3.5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讨论
    6.1 长春市养老机构总体分布状况
    6.2 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状况
        6.2.1 养老机构物力资源配置状况
        6.2.2 养老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6.2.3 养老机构财力资源配置状况
        6.2.4 养老机构床位资源利用状况
    6.3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及存在问题
        6.3.1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综合效率总体较低
        6.3.2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纯技术效率总体较高
        6.3.3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规模效率总体较低
    6.4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的关键问题
        6.4.1 机构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能力不足
        6.4.2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未达到预期效果
        6.4.3 管理因素对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的驱动力不足
第7章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7.1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的SWOT分析
        7.1.1 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
        7.1.2 外部机会与挑战分析
    7.2 强化全面发展的资源配置理念,综合提升资源配置水平
        7.2.1 合理调控养老机构发展规模,确保资源配置提质增效
        7.2.2 加强质量与效率意识,推动资源配置的科学评价
    7.3 引导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释放需求拉力和竞争压力
        7.3.1 推进养老消费,拓展老年市场
        7.3.2 引导养老市场的适度竞争和品质竞争
    7.4 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提升养老机构资源供给和利用能力
        7.4.1 提升养老机构管理者主动配置资源的角色意识
        7.4.2 增加资源多元配置主体的共享与合作,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7.4.3 确立良好的政商关系边界,塑造高效的资源配置行为
    7.5 夯实基础资源的支撑作用,强化关键资源要素供给
        7.5.1 优化养老机构物力资源配置
        7.5.2 优化养老机构人力资源配置
第8章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在缅中资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四、创新点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概念研究
        二、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三、有关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四、有关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研究
        五、有关在缅中资企业属地化问题研究
        六、文献评述
第二章 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原则
        一、能级对应原则
        二、优势定位原则
        三、动态调整原则
        四、内部为主原则
    第二节 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模式
        一、人岗关系模式
        二、移动配置模式
        三、流动配置模式
    第三节 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内容及效果分析
        一、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内容
        二、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效果分析
    第四节 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理论基础
        一、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三、人力资本理论
        四、跨文化管理理论
        五、理论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在缅中资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资企业在缅甸投资现状
        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二、投资领域日益多样化
        三、投资与合作主体多元化
        四、机遇与风险并存
    第二节 在缅中资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现状调研分析
        一、调研问卷设计
        二、被调研企业及调研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三、调研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情况分析
    第三节 在缅中资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外部影响因素的信效度分析
        二、外部影响因素验证分析
        三、内部影响因素验证分析
        四、内外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分析——华丰伟业缅甸公司
    第一节 公司概况和项目简介
    第二节 公司和项目部组织结构
    第三节 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经验分析与存在不足
        一、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经验分析
        二、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存在不足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在缅中资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在缅中资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面临的问题
        一、政治法律环境不稳定
        二、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管理制度不健全
        三、缺乏有效人力资源属地化规划理念
        四、缅籍雇员培训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五、人才流失严重且缅甸专业人才短缺
        六、属地化雇员对企业归属感有待提升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充分的前期市场调研
        二、完善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管理制度
        三、引入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属地化理念
        四、建立完善的培训及激励机制
        五、建立属地化国际人才库
        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ZJ集团公路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 夏广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国地税合并背景下乌鲁木齐市J区税务局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 程园晰. 新疆大学, 2021
  • [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4]乡村教师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以R县为例[D]. 龙冠丞.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5]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现状研究[D]. 苏星玲.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6]互联网金融对Z银行H分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武玮超.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7]黑石坡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研究[D]. 文雯.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上海市监狱内部警力资源配置优化问题研究 ——以N监狱为例[D]. 王文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9]长春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D]. 张黎.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在缅中资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研究[D]. 乔玉芳.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