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盐油藏凝胶交联聚合物控制及驱油技术

高温高盐油藏凝胶交联聚合物控制及驱油技术

一、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凝胶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0)在《Z区块深部调驱体系优化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Z区块经过多年水驱开发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主力油层水淹严重,低效无效注水循环严重,依靠常规的注水调整已经达不到想要的效果。Z区块剩余油分布零散,局部富集,以平面干扰型、层间干扰型为主。根据目前油田的开发程度和剩余油分布特征看,急需深入研究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期深部调驱技术,以此来改善Z区块的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本文针对低渗透裂缝型油藏,首先筛选出三种深部调驱体系:0.15%1500万普通聚合物调驱体系(聚交比15:1)、0.1%1200万抗盐聚合物调驱体系(聚交比20:1)和0.08%1600万抗盐聚合物调驱体系(聚交比25:1);并对三种体系进行抗剪切性、稳定性以及注入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机械剪切能导致深部调驱体系的成胶粘度变小,成胶时间延长;在50℃的条件下,三种体系在60天内均具有较好的成胶稳定性能;深部调驱体系注入到岩心中后可以在岩心中继续成胶,增大流动阻力,起到调驱的效果。其次,对三种调驱体系进行室内驱油效果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0.1%1200万抗盐聚合物调驱体系(聚交比20:1)的驱油效果最好;随着调驱体系的注入时期越早,注入后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越好;选用调驱体系+聚合物分段塞注入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达到较好的驱油效果。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选注入参数。从不同注入体系条件下的模拟效果可知,0.1%1200万抗盐聚合物调驱体系(聚交比20:1)的效果最好,与水驱相比,采收率可提高2.81%,含水率最大下降值为6.59%。从不同注入量模拟结果可知,注入量增加,采收率增大,且增加的幅度变小;从不同注入时机模拟结果可知,注入时期提前,总采收率增大,调驱体系+聚合物交替注入两年提高采收率效果最好,产出投入比为2.134。

程婷婷[2](2020)在《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协同调驱作用与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低渗裂缝性油藏水窜治理与基质剩余油驱动的特殊矛盾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目前常规中高渗油藏调剖驱油的技术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低渗裂缝性油藏,且单一调剖技术不能解决该类油藏的各类窜流问题,本文提出微/纳米材料技术组合的深部调驱方法来克服单一调剖技术的不足,最大程度的发挥组合技术的协同效应,形成微纳米协同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研发了氢键缔合温度30℃~150℃的双层覆膜微米颗粒(BCMS),筛选悬浮剂,构筑了BCMS深部调剖体系,考察了体系悬浮稳定性及注入性。改变温度、矿化度及粘接时间,评价了BCMS调剖体系的粘接稳定性。改变注入速度、颗粒浓度、颗粒注入量、注入方式、渗透率,研究了影响体系封堵性能的主控因素及适用界限。建立了BCMS多孔介质深部运移数学模型,与岩心各处压降进行拟合,揭示了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深部运移能力及封堵性能。利用设计的二维变径模型,研究了BCMS在裂缝中的微观运移特征及封堵机理。利用原位改性法制备了部分疏水改性纳米SiO2颗粒,研究纳米颗粒在油水两相界面的饱和吸附浓度,构筑了纳米SiO2驱油体系,并评价了Ca2+、Na+及矿化度对纳米颗粒在液-液界面吸附规律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颗粒浓度等参数,研究了纳米颗粒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脱附规律。以接触角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颗粒浓度、温度、金属离子对纳米颗粒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了2-D单通道、2-D网格、2.5-D多孔介质微流控芯片模型。利用单通道模型,研究了纳米颗粒启动孔喉捕获油滴的动力学;利用不规则刻蚀2-D网格裂缝模型,分析了网络裂缝水驱后微观剩余油类型,揭示了纳米颗粒启动网格裂缝水驱后不同类型剩余油的机理;利用引入刻蚀深度变化参数2.5-D模型,成功模拟了水驱后真实三维多孔介质的微观剩余油,揭示了纳米颗粒启动多孔介质水驱后不同类型剩余油的机理。采用均质、非均质岩心物理模型,筛选了BCMS调剖体系的注入参数及驱油界限;优化了纳米SiO2驱油体系的注入参数及驱油界限;评价了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材料协同调驱技术的驱油效果,并揭示了协同调驱技术的驱油机理。

刘垚[3](2020)在《耐温抗盐型聚丙烯酰胺调驱剂的制备及碳点辅助荧光示踪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资源的开发涉及到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我国大部分油田均采用注水开发技术,但采收率提高有限,需要通过深部调剖来解决其非均质性,提高注入液波及系数。以聚合物驱为主的三次采油技术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驱油剂性能不足,原油乳化后难破乳,稳定性不足,对油藏适应性不足,驱油成本太高等问题,需深入研究适应极端条件下的调驱剂及其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基于此,本论文以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分别引入不同的功能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苯乙烯磺酸钠(SSS),在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的作用下制备油包水型耐温抗盐微球。通过测试微球的耐温抗盐性和界面张力等性能分析功能单体对微球性能的影响。同时,制备荧光碳点并与微球复合以达到对调驱剂进行荧光标记和运移示踪的目的,并通过室内填砂管实验研究微球的驱油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以AM为主单体,以AMPS为功能单体,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制备抗盐P(AM-MBA-AMPS)微球,利用单因素实验优化聚丙烯酰胺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乳化剂(Span-80/Tween-80)之比为17:3,油水比为13:7,单体含量为20 wt%,单体比(AM:AMPS)为8:1,交联剂用量为2.9wt%,引发剂用量为0.06 wt%,初始反应温度40℃,搅拌速率为400r/min,pH为7。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以及纳米粒度分析仪(DLS)分别表征微球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P(AM-MBA-AMPS)微球的粒径为328 nm,是一种形貌规整的球形结构。性能检测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吸水倍率最高达到5.9倍,具有较强的抗盐性能;界面活性受温度和矿化度的影响较小。(2)采用P(AM-MBA-AMPS)的最佳制备工艺,将功能单体由AMPS替换为SSS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耐温抗盐P(AM-MBA-SSS)微球。测试结果表明,微球的粒径为460 nm,黏度为32 mPa·s,形貌更加规整。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耐热性能,在300℃以内的热分解只有5%,吸水倍率最高达到4.3倍,P(AM-MBA-SSS)具有更加强大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对油藏的适应性更高。(3)以柠檬酸三铵作为碳源通过微波法制备荧光碳点(CDs),利用FT-IR、TEM、DLS和荧光光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对碳点的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进行表征;将碳点与性能优良的P(AM-MBA-SSS)微球进行乳化形成荧光复合乳液,获得最稳定的复合乳液制备工艺,通过TEM测试了复合乳液的形貌。结果表明,碳点为粒径集中在3-7 nm的类球形结构,其寿命最大约为10.95 ns,量子转化率为23%,紫外灯照射下发蓝光,在水中有极好的分散性,可以有效地降低界面张力。荧光复合乳液的平均粒径为955 nm,TEM证实了复合乳液结构为水包油包水型,有较高的稳定性,复合乳液荧光较为明显。(4)通过室内模拟岩心流动实验,考察了三种微球的应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AM-MBA-SSS)增产效果最好,提高采收率约15%,P(AM-MBA-AMPS)微球调驱后增产约 9%,CDs/P(AM-MBA-SSS)增产约7%,并且对其采出液进行紫外照射后,有明显的荧光出现,证明碳点可以和微球结合使用,对微球进行荧光标记和运移示踪,具备现场大规模应用的潜力。

邵泽惠[4](2020)在《CO2驱弱凝胶体系耐酸性及封堵性能评价》文中提出随着注水开发不断深入,综合含水率上升,高含水油井数量越来越多,表现为采出程度低,资源利用率低,开发效益低等特点,二氧化碳驱不仅能显着提高原油采收率,还可以解决地质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抑制温室效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CO2驱替过程中易发生气体气窜现象,弱凝胶作为新型的封堵剂被广泛用于CO2驱封窜,但CO2气体溶于弱凝胶体系会对体系起到酸蚀作用,为此本文开展CO2驱弱凝胶体系耐酸性及封窜性能评价并建立了CO2驱弱凝胶耐酸和封窜性能评价方法。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对CO2驱弱凝胶体系耐酸性进行评价,耐酸性能评价标准主要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进行评价,静态评价主要通过实验对在不同温度压力及矿化度的条件下弱凝胶体系的微观形貌、流变规律及粘弹性进行了观察及测试,评价结果认为弱酸性条件有助于弱凝胶形成网状结构,增大体系的储能模量;在较低的剪切速率(0~100s-1)下,CO2驱弱凝胶体系表现为假塑性流体;在较高的剪切速率(100~1000s-1)下,CO2驱弱凝胶体系表现为近似牛顿流体;随着驱弱凝胶体系在CO2环境中实验时间增加,其储能模量呈现先增加后急剧减小趋势。动态评价主要通过CO2驱弱凝胶体系对不同渗透率和不同渗透率级差岩心并联封堵性能岩心模拟实验,评价结果认为体系在地层条件(85℃和20MPa高压CO2环境)下封堵气窜有效持续时间为30d,不适宜用作深度调剖。本文通过对CO2驱弱凝胶体系耐酸性能评价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进行实验建立了通过建立CO2驱弱凝胶静态稳定性评价结果与封堵性能评价结果之间关系的方法来评价CO2驱弱凝胶耐酸性能和封窜性能。

魏斌[5](2019)在《W410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W410油藏受储层物性影响,剖面上水驱动用程度低、平面上水驱不均等开发矛盾突出。由于对储层特征、开发矛盾认识不足,造成调驱体系选择适应性较差,工艺参数的制定不合理,导致前期水驱治理效果较差,油藏开发矛盾未得到有效改善。针对性开展深部调驱体系研究,优选适应的调驱体系、制定合理工艺参数是提高油藏的水驱治理效果的关键。本文以W410储层特征、开发矛盾为出发点,针对油藏水驱动用程度低、平面水驱不均等问题,开展调驱体系室内实验研究,优选出两种适应性较强的调驱体系,并通过理论计算与矿场统计,制定出合理的工艺参数,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受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及正韵律沉积影响,油藏剖面上水驱动用程度低;平面非均质性伴随局部裂缝发育造成平面上水驱不均,导致水驱效果较差;早期通过酚醛树脂+体膨颗粒、酚醛树脂+木质纤维素体系深部调驱,油藏矛盾有所改善,但由于体系初始黏度大、成胶强度高造成爬坡压力高,注水井欠注,水驱治理效果较差,且两种体系组分多、安全环保性能差。(2)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两种适应性较强的调驱体系,其中交联聚合物冻胶+体膨颗粒体系初始黏度低、成胶强度适中,且药品组分较少、环保性能良好;聚合物微球体系初始黏度低、注入性好,升压幅度小,且药品组分少,环保性能突出,具有封堵-突破-运移-胶结团聚-再封堵深部调驱特征。(3)交联聚合物冻胶+体膨颗粒体系爬坡压力低,能有效改善剖面吸水状况,试验区水驱动用程度由73.7%上升到74.6%;聚合物微球升压幅度小,深部调驱特征明显,试验区水驱动用程度提高5.3%,有效期由7个月延长至13个月。(4)前期工艺参数多以生产经验制定,缺少定量分析,水驱治理效果较差。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交联聚合物冻胶+体膨颗粒体系合理的工艺参数,注入排量小于1.5m3/h,最高施工压力应小于16.5MPa,现场应用井组含水由51.4%下降到46.5%;聚合物微球粒径100nm,浓度2000mg/L。

邹辰炜[6](2019)在《高温高盐油藏非均相调驱体系构筑及地层适应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油田储层具有高温高盐、非均质性强、含水率高和采出程度低的特点。现有调驱体系耐温耐盐性能不足、地层适应性差,难以满足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要求。针对这一难题,本文研究了以耐温耐盐冻胶分散体和高效表面活性剂构筑的非均相调驱体系,探究了非均相调驱体系与地层孔喉间匹配规律,揭示了非均相调驱体系的地层适应性机理,为塔里木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室内瓶试法优选耐温耐盐强化HTQ本体冻胶体系,采用机械剪切法将本体冻胶制备为粒径可控的冻胶分散体颗粒。通过界面张力实验优选出的耐温耐盐高效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冻胶分散体组合优化,构筑兼具深度调剖和高效驱油作用的非均相调驱体系。通过岩心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非均相调驱体系与地层的匹配规律、深部运移能力和宏观调驱效果;通过连续孔喉模型研究颗粒体系的微观匹配规律;通过在线核磁和非均质模型研究调驱过程中的油水分布特征和微观调驱效果。构筑的非均相调驱体系是由0.1-0.2 wt%耐温耐盐冻胶分散体、0.35-0.5 wt%BSSB和0.4-0.5 wt%APEC-9组成。体系显示出优秀的耐温耐盐能力,耐温可达120°C,耐盐20.93×104 mg/L,可以降低界面张力至10-1 m N/m数量级;可将油湿表面(原油接触角28.9°)转变为水湿(原油接触角131.6°);具有一定的乳化效果;剪切后黏度恢复率高达90%。引入地层匹配系数的概念,建立匹配规律数学模型,优选最佳匹配系数范围为0.20-0.30。在优选的匹配系数范围内,非均相调驱体系具有良好的注入性、深部运移及深部调控能力,同时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显着提高了驱油效果,室内实验条件下综合采收率增值可达24.31%。通过宏观、微观地层适应性实验,阐明了非均相调驱体系通过动态深部运移和沿程微观调控实现均衡驱替,协同高效洗油,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地层适应性机理。

何令普[7](2018)在《聚合物微球改善水驱技术在S油田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油田主要开发方式是水驱,然而由于油藏非均质性强、微裂缝普遍发育,侏罗系延安组延9层及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2、长4+5等主力油藏吸水剖面不均匀,注入水在油层中会出现“窜流”和“突进”现象,导致对应油井含水急剧上升,产量迅速下降,水驱效率降低,驱油效果变差,甚至出现油井暴性水淹,造成整个油藏采出程度下降,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滑。常规堵水调剖能够有效的改善层间和层内矛盾,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但存在封堵距离近,有效周期短,多轮次调剖效果变差等问题。聚合物微球改善水驱技术是针对老油田中高含水期试验的调驱新技术,S油田面对稳产难度大,油井措施效果差,常规调剖局限性较大的情况,及时调整措施方向,将措施重点向聚合物微球驱及区域连片调驱倾斜。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堵水调驱现状以及聚合物微球调驱的技术要求,基于S油田低渗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分析出了水驱动用程度低的主要原因和研究聚合物微球调驱必要性;以渗流力学为理论基础,以填砂管试验为手段开展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优选研究,评价了微球在S油田油藏条件下的性能,筛选出了适合S油田的微球注入工艺参数,粒径以100-300nm为主,以800nm-5 μm为辅,总入地液量为0.3PV,注入浓度为2000-5000mg/L,注入排量为地质配注,对现场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通过对S油田重点区块进行多轮次聚合物微球注入,结合实施效果,不断优化工艺参数,主体工艺参数基本形成,A、B和C区最佳注入参数分别为5μm、100nm和300nm,注入浓度2000mg/L,实施后不同开发阶段油藏基本实现控水稳油,水驱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同时通过优化注入流程和施工组织模式,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S油田聚合物微球改善水驱工艺体系,为S油田的高效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琳琳[8](2018)在《西柳10断块深部调驱体系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华北油田西柳10断块目前已进入综合含水为88.5%的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采出程度低、水驱动用程度较低,层间矛盾突出,并且120℃的高温低渗透油藏,是该断块目前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常规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的难度较大,尽管近几年调驱技术已经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但效果越来越差,主要存在长期稳定性差、成胶强度弱、封堵性能弱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原油的采出程度。本论文在全面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储层预测、油藏工程动态分析法对该断块油藏地质及开发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前期对西柳10断块深部调技驱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西柳10断块“低渗透、高温、高矿化度”的特点,通过开展室内实验,对弱凝胶和纳微米微球两种调驱剂的配方和性能评价进行了优化研究,最终优化设计出适合西柳10断块油藏的凝胶聚合物微球组合调驱体系,即一种为聚合物浓度为1000mg/L,A剂800 mg/L,B剂800 mg/L的凝胶与微米级微球驱的较强体系,另一种为聚合物浓度为800mg/L,A剂700 mg/L,B剂700 mg/L的凝胶与微米级微球驱的较弱体系。通过优化编制深部调驱方案,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与效果跟踪评价。现场应用跟踪评价结果表明:凝胶微球组合驱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效益;实施的4个井组中综合含水由89.5%下降至81.7%,累计增油量5248t,截至目前有效期超过24个月,所在东部井区自然递减呈减缓趋势,整体达到了控水增油的效果,更好地实现油藏的增产稳产。同时为同类型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白阳[9](2018)在《聚乙烯醇(PVA)及其交联体系水溶液粘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采出液含水率往往高达90%,而地层中仍有大量非均质油藏并未得到有效开采。深部调驱技术是解决油藏的非均质性,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聚乙烯醇(PVA)是一种多羟基水溶性高分子,相较于LPS调驱体系,PVA及其交联体系具有以下特点:PVA分子量较小(十几万),分子链较短,分子链刚性较强;PVA水溶液能够在较高浓度条件下与硼交联剂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本文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得浓度在2g/L6g/L范围内PVA及其交联体系的粒径分布在7.5nm40nm范围内;通过对其粘弹性测试得到PVA溶液粘度较低,具有一定的粘弹性,溶液浓度、温度、矿化度对PVA粘弹性有一定影响;通过微孔滤膜过滤实验得到PVA溶液能够通过孔径为0.22μm的核孔膜,封堵能力较弱,适用于孔径更小情况下的封堵;实验制备了PVA-有机硼交联体系,PVA浓度大于20g/L时,交联体系的粘弹性及粘度均明显增加。对PVA及其交联体系水溶液粘弹性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交联聚合物水溶液性质的认识,开发出针对低孔隙和低渗透率目标油藏的调驱体系,拓展PVA水溶性高分子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梅雪[10](2018)在《适用于低渗透裂缝型油藏调剖用弱凝胶体系的研制 ——以WY区块为例》文中认为本文对作为提高采收率调剖用的弱凝胶进行了调研,研究了凝胶的发展历程及近况,在其应用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以WY区块为背景条件,研制出了一种适合于WY区块调剖用的弱凝胶体系,并进行弱凝胶体系的应用性能评价、弱凝胶体系的成胶反应机理研究、弱凝胶体系的微观结构研究及提高采收率研究。通过大量的室内模拟筛选实验,首先在ZND-5、KYHPAM聚合物、SNF和MO4000四种交联主剂的实验对比中,通过粘浓关系、抗盐性、抗剪切性、抗温性性能测试,优选出ZND-5作为交联主剂。并选用柠檬酸铝作为交联剂,优化柠檬酸根与铝离子的比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pH值等的制备条件。另外通过实验数据和实际情况筛选出交联助剂,稳定剂选择硫脲,加量为800mg/L;缓凝剂选择酒石酸钠,加量为160mg/L。最终得出弱凝胶体系的配方。本文还对弱凝胶的抗温性、抗盐性、抗剪切性、封堵性、突破压力及突破压力梯度、耐冲刷能力、剖面改善能力进行了评价,结合AFM和ESEM的微观研究,从微观的视角解释了弱凝胶的性能变化的机理,并得出:弱凝胶除了封堵高渗油藏启动低渗油藏,起到对剩余油的驱替作用,小颗粒的弱凝胶进入孔隙后,将打破孔喉内力的平衡,迫使剩余油启动,还具有微观驱油作用。为弱凝胶的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指导思路。通过一维填砂管模型、并联填砂管模型、非均质模型,研究了弱凝胶的驱替性能、封堵性能以及调剖性能,实验得出:一维填砂管模型、并联填砂管模型及非均质模型中,弱凝胶都表现了较好的性能;在非均质模型中还发现,在高渗层建立的残余阻力能力中,弱凝胶性能展现优异,因为在后水阶段,中渗层分流率始终高于高渗分流率,这一能力对高渗层的封堵以及对中、低渗层的启动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凝胶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凝胶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Z区块深部调驱体系优化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发展趋势
    1.3 深部调驱理论研究
        1.3.1 深部调驱作用机理
        1.3.2 调驱堵水物理模拟及机理研究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深部调驱体系筛选与评价
    2.1 不同分子量聚合物筛选
        2.1.1 实验条件
        2.1.2 实验方案
        2.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2 不同深部调驱体系筛选
        2.2.1 实验条件
        2.2.2 实验方案
        2.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 抗剪切性能评价
        2.3.1 实验条件
        2.3.2 实验方案
        2.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4 长期稳定性能评价
        2.4.1 实验条件
        2.4.2 实验方案
        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5 注入能力分析
        2.5.1 实验条件
        2.5.2 实验方案
        2.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三章 深部调驱体系室内驱油实验研究
    3.1 渗透率对深部调驱效果影响实验
        3.1.1 实验条件
        3.1.2 实验方案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注入量对深部调驱效果影响实验
        3.2.1 实验条件
        3.2.2 实验方案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注入时机对深部调驱效果影响实验
        3.3.1 实验条件
        3.3.2 实验方案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注入方式对调驱效果影响实验
        3.4.1 实验条件
        3.4.2 实验方案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注入速度对调驱效果影响实验
        3.5.1 实验条件
        3.5.2 实验方案
        3.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深部调驱体系数值模拟优化研究
    4.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4.1.1 网格划分
        4.1.2 主要物性参数
    4.2 历史拟合
    4.3 注入参数优化
        4.3.1 不同注入体系模拟
        4.3.2 不同注入量模拟
        4.3.3 不同注入时机模拟
        4.3.4 不同注入方式模拟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协同调驱作用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低渗裂缝性油藏开发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低渗裂缝性油藏开发现状
        1.2.2 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研究现状
        1.2.3 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存在的问题
    1.3 纳米驱油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现状
        1.3.1 纳米二氧化硅的驱油机理
        1.3.2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BCMS调剖体系的构筑及深部运移封堵性能
    2.1 实验部分
    2.2 BCMS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2.1 BCMS的制备方法
        2.2.2 BCMS粒径及粒度分布
        2.2.3 BCMS结构及功能特性
        2.2.4 BCMS双层覆膜微观形貌
    2.3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构筑及性能评价
        2.3.1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悬浮性能评价
        2.3.2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可注入性
        2.3.3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耐温耐盐性能
        2.3.4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粘接有效期
        2.3.5 双层覆膜微米颗粒DLVO
    2.4 BCMS多孔介质深部运移及封堵性能
        2.4.1 注入速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2.4.2 BCMS浓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2.4.3 BCMS注入量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2.4.4 注入方式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2.4.5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渗透率界限
        2.4.6 BCMS在多孔介质中的深部运移分布形态
    2.5 BCMS多孔介质深部运移数学模型
        2.5.1 数学模型假设条件
        2.5.2 控制方程
        2.5.3 解析解推导
        2.5.4 岩心压降公式
        2.5.5 岩心压降和数学模型拟合
        2.5.6 参数敏感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二氧化硅驱油体系的构筑及界面特性研究
    3.1 实验原理与方法
        3.1.1 材料与表征方法
        3.1.2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原理
        3.1.3 原位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原理
    3.2 粒径可控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
        3.2.1 氨水浓度对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3.2.2 TEOS浓度对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3.2.3 水浓度对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3.3 纳米二氧化硅驱油体系的构筑及界面性能研究
        3.3.1 纳米SiO_2粒度分布及微观形貌
        3.3.2 部分疏水改性纳米SiO_2对动态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3.3.3 改性纳米SiO_2颗粒在油水界面的饱和吸附浓度
        3.3.4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物化性能分析
    3.4 纳米SiO_2在固-液及液-液两相界面的吸附-脱附规律
        3.4.1 纳米SiO_2颗粒在液-液界面吸附规律研究
        3.4.2 纳米SiO_2颗粒在固-液界面吸附-脱附规律研究
    3.5 纳米SiO_2固-液界面的吸附对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变规律研究
        3.5.1 颗粒浓度对纳米SiO_2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3.5.2 不同温度对纳米SiO_2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3.5.3 金属离子对纳米SiO_2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BCMS/纳米SiO_2微观驱油机理及微观封堵机理研究
    4.1 模型设计及实验原理
        4.1.1 纳米SiO_2微流控实验平台及芯片模型
        4.1.2 二维变径模型BCMS封堵实验
    4.2 纳米SiO_2驱油体系的微观流动特征和微观驱油机理
        4.2.1 2-D微通道中纳米颗粒对孔喉被困油滴的启动机理
        4.2.2 2-D网格裂缝中纳米颗粒对残余油的启动机理
        4.2.3 2.5-D多孔介质中纳米颗粒对残余油的启动机理
    4.3 BCMS在二维变径通道中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研究
        4.3.1 直通道中BCMS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
        4.3.2 平行双通道中BCMS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
        4.3.3 弯曲通道中BCMS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
        4.3.4 BCMS与裂缝宽度/孔喉直径的封堵匹配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效果及驱油机理研究
    5.1 实验部分
    5.2 BCMS调剖体系的注入参数优化及调驱效果
        5.2.1 注入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2.2 注入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3 纳米SiO_2驱油体系的主控因素及驱油界限
        5.3.1 注入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3.2 注入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3.3 注入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3.4 纳米SiO_2驱油体系的驱油界限研究
        5.3.5 纳米SiO_2动态吸附量-采收率的变化规律
    5.4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效果及机理研究
        5.4.1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效果分析
        5.4.2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公式参数及符号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耐温抗盐型聚丙烯酰胺调驱剂的制备及碳点辅助荧光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引言
    1.2 调驱技术
        1.2.1 调驱技术概述
        1.2.2 调驱剂的分类
        1.2.3 调驱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
        1.3.1 聚合物微球调驱剂的特点
        1.3.2 聚合物微球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1.3.3 聚合物微球调驱剂的研究现状
        1.3.4 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存在的问题
    1.4 聚丙烯酰胺微球调驱剂
        1.4.1 聚丙烯酰胺的聚合方法和机理
        1.4.2 聚丙烯酰胺调驱剂的研究现状
    1.5 碳点荧光示踪
        1.5.1 碳点
        1.5.2 碳点荧光示踪的研究现状
    1.6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1.6.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2 课题研究的内容
2 抗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抗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
        2.2.1 P(AM-MBA-AMPS)的制备原理
        2.2.2 P(AM-MBA-AMPS)的制备方法
    2.3 抗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测试和表征方法
        2.3.1 P(AM-MBA-AMPS)微球的性质测试和表征
        2.3.2 P(AM-MBA-AMPS)微球的性能测试和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AM-MBA-AMPS)的反应条件优化
        2.4.2 P(AM-MBA-AMPS)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2.4.3 P(AM-MBA-AMPS)的耐温性能
        2.4.4 P(AM-MBA-AMPS)的抗盐性能
        2.4.5 P(AM-MBA-AMPS)的界面活性
    2.5 本章小结
3 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2 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
        3.2.1 P(AM-MBA-SSS)的制备原理
        3.2.2 P(AM-MBA-SSS)的制备方法
    3.3 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测试和表征方法
        3.3.1 P(AM-MBA-SSS)微球的性质测试和表征
        3.3.2 P(AM-MBA-SSS)微球的性能测试和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AM-MBA-SSS)的性质
        3.4.2 P(AM-MBA-SSS)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3.4.3 P(AM-MBA-SSS)的耐温性能
        3.4.4 P(AM-MBA-SSS)的抗盐性能
        3.4.5 P(AM-MBA-SSS)的界面活性
    3.5 本章小结
4 碳点的制备及其在聚丙烯酰胺微球乳液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及仪器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3 碳点及其复合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4.3.1 制备方法
        4.3.2 表征方法
        4.3.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聚丙烯酰胺微球的调驱效果研究
    5.0 引言
    5.1 实验原料及仪器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室内模拟岩心流动实验操作流程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4)CO2驱弱凝胶体系耐酸性及封堵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封窜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泡沫调剖
        1.2.2 水气交替技术
        1.2.3 弱凝胶封窜
    1.3 弱凝胶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二章 弱凝胶调驱体系研究
    2.1 弱凝胶调驱体系的定义
    2.2 弱凝胶体系的基本组成
        2.2.1 聚合物
        2.2.2 交联剂
        2.2.3 助剂
    2.3 弱凝胶交联体系
        2.3.1 铝交联体系
        2.3.2 铬交联体系
        2.3.3 酚醛树脂交联体系
    2.4 弱凝胶体系调驱机理
    2.5 弱凝胶体系形成条件
第三章 CO_2驱弱凝胶体系耐酸性能评价实验
    3.1 弱凝胶体系配制
        3.1.1 实验试剂
        3.1.2 CO_2驱弱凝胶体系配制过程
        3.1.3 CO_2驱弱凝胶体系静态实验条件
    3.2 酸蚀对弱凝胶体系微观形貌影响
        3.2.1 扫描电镜原理
        3.2.2 微观形貌测试实验步骤
        3.2.3 微观形貌测试实验结果
        3.2.4 微观形貌测试结果分析
    3.3 酸蚀对弱凝胶体系流变规律影响
        3.3.1 幂律模型
        3.3.2 流变规律测试实验步骤
        3.3.3 流变规律测试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酸蚀对弱凝胶体系粘弹性影响
        3.4.1 粘弹性模量表征
        3.4.2 粘弹性测试测试实验步骤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CO_2驱弱凝胶体系的岩心模拟实验
    4.1 实验准备
    4.2 实验原理
        4.2.1 岩心的渗透率
        4.2.2 封堵率计算
        4.2.3 残余阻力系数
    4.3 CO_2驱弱凝胶体系封堵性能实验研究
        4.3.1 实验步骤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CO_2驱弱凝胶体系岩心驱替实验
        4.4.1 双管岩心并联驱替实验步骤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CO_2驱弱凝胶耐酸和封窜性能评价方法建立
    5.1 弱凝胶体系耐酸性能评价方法建立
    5.2 二氧化碳驱弱凝胶封窜性能评价方法建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5)W410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部调驱机理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深部调驱剂分类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的目标
        1.3.2 研究的内容
    1.4 技术思路
第2章 油藏基本概况及开发现状
    2.1 油藏的特征
        2.1.1 构造特征
        2.1.2 沉积特征
        2.1.3 储层物性
        2.1.4 储层孔隙类型特征
        2.1.5 孔隙的结构特征
        2.1.6 流体性质
    2.2 储集层的性质
        2.2.1 储层润湿性
        2.2.2 储层矿物特性
        2.2.3 储层敏感性
    2.3 开发现状
        2.3.1 开发形势
        2.3.2 油藏矛盾
    2.4 早期试验及应用
        2.4.1 酚醛树脂+体膨颗粒体系
        2.4.2 酚醛树脂+木质纤维素体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部调驱体系室内实验评价
    3.1 交联聚合物冻胶+体膨颗粒体系
        3.1.1 作用机理
        3.1.2 成胶实验
        3.1.3 黏度实验
        3.1.4 封堵性实验
        3.1.5 性能对比
    3.2 聚合物微球体系
        3.2.1 作用机理
        3.2.2 抗温实验
        3.2.3 抗盐实验
        3.2.4 抗剪切实验
        3.2.5 封堵性实验
        3.2.6 粒径匹配实验
        3.2.7 注入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场应用与效果评价
    4.1 应用概况
    4.2 工艺参数制定
        4.2.1 注入排量
        4.2.2 注入压力
        4.2.3 调驱剂用量
        4.2.4 微球粒径
        4.2.5 微球浓度
    4.3 体系评价
        4.3.1 交联聚合物冻胶+体膨颗粒体系
        4.3.2 聚合物微球体系
    4.4 工艺技术决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高温高盐油藏非均相调驱体系构筑及地层适应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温高盐油藏开发技术研究现状
        1.2.2 非均相调驱技术研究现状
        1.2.3 地层适应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耐温耐盐冻胶分散体的制备及表征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1 实验器材及药品
        2.1.2 实验方法
    2.2 耐温耐盐本体冻胶的优选与性能评价
        2.2.1 耐温耐盐本体冻胶体系的优选
        2.2.2 耐温耐盐本体冻胶体系的性能评价
    2.3 耐温耐盐冻胶分散体的制备及表征
        2.3.1 耐温耐盐冻胶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2.3.2 耐温耐盐冻胶分散体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耐温耐盐非均相调驱体系构筑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器材及药品
        3.1.2 实验方法
    3.2 耐温耐盐表面活性剂体系优选
    3.3 非均相调驱体系的构筑
        3.3.1 非均相调驱体系的配方组成优化
        3.3.2 非均相调驱体系的性能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均相调驱体系地层适应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器材及药品
        4.1.2 实验方法
    4.2 宏观地层适应性
        4.2.1 非均相调驱体系与地层匹配关系
        4.2.2 非均相调驱体系的深部运移及调控能力
        4.2.3 非均相调驱体系的宏观调驱效果
    4.3 微观地层适应性
        4.3.1 连续孔喉模型中的匹配关系
        4.3.2 非均相调驱体系的微观调驱效果
    4.4 地层适应性机理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聚合物微球改善水驱技术在S油田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1.3.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第2章 S油田油藏概况及微球调驱必要性
    2.1 S油田地质特征
        2.1.1 构造特征
        2.1.2 地质概况
    2.2 S油田流体渗流特点
    2.3 S油田开发特征
    2.4 聚合物微球调驱必要性
    2.5 小结
第3章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优选研究
    3.1 聚合物微球调驱方法
    3.2 聚合物微球调驱特点
    3.3 聚合物微球工艺参数研究
        3.3.1 聚合物微球性能研究
        3.3.2 粒径筛选研究
        3.3.3 注入量研究
        3.3.4 注入浓度研究
        3.3.5 注入排量研究
    3.4 小结
第4章 聚合物微球调驱现场方案研究
    4.1 聚合物微球调驱现场流程
    4.2 设备、材料型号、规格及数量要求
    4.3 施工组织
    4.4 施工工序
    4.5 安全环保及有关要求
    4.6 小结
第5章 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5.1 选区选井思路
    5.2 重点区块概况
    5.3 先导试验情况
        5.3.1 孔隙型渗流油藏效果
        5.3.2 孔隙-裂缝型渗流油藏效果
    5.4 扩大试验情况
        5.4.1 整体效果
        5.4.2 重点区块效果
    5.5 与常规调剖对比情况
    5.6 经济效益评价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西柳10断块深部调驱体系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凝胶类调驱技术及发展现状
        1.2.2 微球类调驱技术及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西柳10 断块油藏地质与开发特征综合分析
    2.1 油藏地质特征
        2.1.1 储层特征
        2.1.2 温压系统与流体性质
    2.2 油藏开发特征
        2.2.1 油藏开发历程及现状
        2.2.2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2.2.3 目前存在问题
    2.3 油藏剩余油潜力分析
        2.3.1 储量复算
        2.3.2 后续潜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部调驱体系优化与评价
    3.1 前期深部调驱体系应用情况
    3.2 聚合物凝胶调驱体系
        3.2.1 凝胶体系配方优选
        3.2.2 聚合物凝胶体系性能评价
    3.3 聚合物微球调驱体系
        3.3.1 聚合物微球体系配方优选
        3.3.2 聚合物微球性能评价
    3.4 两种调驱体系性能综合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部调驱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4.1 调驱段塞优化设计
        4.1.1 水流优势通道研究
        4.1.2 凝胶段塞与微球段塞优化设计
    4.2 注入方式优化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调驱方案及矿场试验
    5.1 东部井区调驱井组目标优选
    5.2 东部井区整体调驱方案编制
        5.2.1 优先实施的单井方案
        5.2.2 调驱效果预测
        5.2.3 经济效益评价
    5.3 地面注入工艺实施方案
        5.3.1 注水地面工艺情况
        5.3.2 地面注入工艺方案
    5.4 矿场试验及应用效果评价
        5.4.1 注入情况
        5.4.2 压力变化
        5.4.3 见效情况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聚乙烯醇(PVA)及其交联体系水溶液粘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聚乙烯醇
        1.1.1 聚乙烯醇的发展与应用
        1.1.2 聚乙烯醇的制备
        1.1.3 聚乙烯醇水溶液性质
    1.2 深部调驱技术简介
        1.2.1 深部调驱技术的意义
        1.2.2 深部调驱作用机理
        1.2.3 调驱技术的研究现状
        1.2.4 交联聚合物溶液调驱技术
    1.3 流变学
        1.3.1 粘度的概念
        1.3.2 流体的类别
        1.3.3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理论基础
        1.3.4 粘弹流体的3 种流动效应
        1.3.5 聚合物溶液粘弹性模型
        1.3.6 流变仪简介
    1.4 聚合物水溶液粒径的测量
        1.4.1 显微镜观察法
        1.4.2 沉降法
        1.4.3 电阻法
        1.4.4 光散射法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聚乙烯醇在水溶液中的大小与形态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基本原理
        2.1.4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聚乙烯醇水溶性分析
        2.2.2 聚乙烯醇水溶液粒度分析
        2.2.3 PVA与 HPAM粒径比较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乙烯醇水溶液的粘弹性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溶液配制
        3.1.4 基本原理
        3.1.5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低浓度PVA溶液的粘弹性
        3.2.2 PVA分子量与粘度之间的关系
        3.2.3 PVA溶液浓度与粘度之间的关系
        3.2.4 温度与PVA溶液粘度之间的关系
        3.2.5 矿化度与PVA溶液粘度之间的关系
        3.2.6 浓度与PVA溶液粘弹性之间的关系
        3.2.7 温度与PVA溶液粘弹性之间的关系
        3.2.8 矿化度与PVA溶液粘弹性之间的关系
        3.2.9 PVA溶液与HPAM溶液粘弹性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乙烯醇水溶液的过滤特性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基本原理
        4.1.4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交联聚乙烯醇溶液的制备及其粘弹性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1.3 基本原理
        5.1.4 交联聚乙烯醇水溶液的制备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交联聚乙烯醇水溶液剪切粘度分析
        5.2.2 交联聚乙烯醇水溶液粘弹性分析
        5.2.3 交联聚乙烯醇的粒径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适用于低渗透裂缝型油藏调剖用弱凝胶体系的研制 ——以WY区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油藏地质特征
        1.1.2 油藏开发现状
        1.1.3 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凝胶发展历史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弱凝胶体系特征
    1.4 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弱凝胶的研制
    2.1 交联主剂的筛选
        2.1.1 实验条件
        2.1.2 聚合物粘度与浓度的关系
        2.1.3 聚合物抗盐性
        2.1.4 聚合物抗剪切性
        2.1.5 聚合物抗温性
    2.2 交联剂的制备
        2.2.1 聚合物/高价金属离子体系的成胶机理
        2.2.2 实验条件
        2.2.3 柠檬酸铝的制备
        2.2.4 柠檬酸铝的比值确定
        2.2.5 柠檬酸铝反应温度的确定
        2.2.6 柠檬酸铝老化时间的确定
        2.2.7 柠檬酸铝pH值的确定
    2.3 交联助剂的筛选
        2.3.1 稳定剂的筛选
        2.3.2 缓凝剂的筛选
    2.4 弱凝胶配方的确定
        2.4.1 柠檬酸铝交联剂加量的确定
        2.4.2 基本配方的确定
    2.5 小结
第3章 弱凝胶的性能评价
    3.1 抗温能力
    3.2 抗盐能力
    3.3 抗剪切能力
        3.3.1 抗机械剪切能力
        3.3.2 抗多孔介质剪切能力
    3.4 封堵能力
    3.5 突破压力及突破压力梯度
    3.6 耐冲刷能力
    3.7 剖面改善能力
    3.8 微观研究
        3.8.1 弱凝胶的AFM研究
        3.8.2 弱凝胶的ESEM研究
第4章 弱凝胶提高采收率研究
    4.1 弱凝胶提高采收率机理探讨
        4.1.1 弱凝胶调剖的基本原理
        4.1.2 弱凝胶调剖与聚合物调剖的区别
        4.1.3 弱凝胶的堵塞作用
        4.1.4 弱凝胶的微观驱油机理
    4.2 提高采收率性能研究
        4.2.1 一维填砂管模型
        4.2.2 并联填砂管模型
        4.2.3 非均质模型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一维填砂管模型
        4.3.2 并联填砂管模型
        4.3.3 非均质模型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凝胶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Z区块深部调驱体系优化及数值模拟研究[D]. 张鹏.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协同调驱作用与机理研究[D]. 程婷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耐温抗盐型聚丙烯酰胺调驱剂的制备及碳点辅助荧光示踪研究[D]. 刘垚.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4]CO2驱弱凝胶体系耐酸性及封堵性能评价[D]. 邵泽惠.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W410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D]. 魏斌.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高温高盐油藏非均相调驱体系构筑及地层适应性机理研究[D]. 邹辰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聚合物微球改善水驱技术在S油田的应用研究[D]. 何令普.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8]西柳10断块深部调驱体系研究与应用[D]. 张琳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9]聚乙烯醇(PVA)及其交联体系水溶液粘弹性研究[D]. 白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适用于低渗透裂缝型油藏调剖用弱凝胶体系的研制 ——以WY区块为例[D]. 梅雪.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标签:;  ;  ;  

高温高盐油藏凝胶交联聚合物控制及驱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