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彩虹 - 致读者

聚集彩虹 - 致读者

一、相聚彩虹——致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李聪[1](2020)在《新中国体育外交传播逻辑的媒体呈现 ——以《人民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在体育外交方面都有着不小的突破。从举世闻名的“乒乓外交”,到无与伦比的“奥运外交”,再到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总目标”,通过近年来的体育外交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习式体育外交”风格,践行着中国特色大国体育外交。媒体报道作为体育外交事件传播的重要手段,是广大人民群众接触体育外交、了解体育外交的重要方式。《人民日报》作为党媒,更是直接起到了舆论引领以及价值导向的作用。为了让媒体更好地为新时代的体育外交服务,分析体育外交报道阶段特征,总结体育外交传播逻辑的媒体呈现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将媒体形象理论引入外交历史研究,结合传播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文本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对《人民日报》数据库和“人民日报”新媒体端的内容进行搜索与整理,将新中国七十年来的体育外交报道进行梳理,探究各阶段的传播特征,以此发现我国体育外交传播逻辑的媒体呈现。文章创新点在于:第一,按照国家领导人任期进行时间节点的划分,这样便于探究发现不同领导人的体育外交风格,总结中国体育外交的阶段特征。第二,引入媒体形象理论进行历史总结研究,根据《人民日报》在不同时期的媒体形象,综合当时的国内环境与国际背景和相关宣传策略,分析媒体对于体育事件报道的转变,总结体育外交报道的传播逻辑。文章认为,新中国体育外交传播由远及近可划分为“工具性”、“中介性”和“去工具性”三个报道阶段。媒体呈现出的传播逻辑,制度上从“一边倒”向“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转变,内容上从客观现实向情感黏合转变,技术上从传统媒体向媒介融合转变。

曾子倩[2](2020)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承继与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主体中,华裔女性作家是其中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作家群体。成长于中美双重文化环境中的华裔女性作家们为美国华裔文学增添了众多经典的篇章,以至于形成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自身的发展历史,并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初创期、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的发展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繁荣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母女关系”、“父子关系”、“唐人街”等独特而经典的创作主题,不同程度地涵盖了美国华人群体的移民体验与生存困境,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汇的产物,具有特殊性与稳定性。其中,通过母女关系主题的书写,女作家们不断思考着华裔女性在不同时期的家庭、社区、主流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以华人母亲的故事和语言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既是她们感到危机的根源,也是对自身的启发。因此,对于华裔女性作家而言,女性身份、华人家庭出生与美国主流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和争论领域。过去针对母女关系主题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对某一部或多部母女关系主题小说进行独立或对比的分析,通过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族裔身份等理论为基础展开讨论,关注母女冲突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差异、女性文本中的男性他者、后殖民视阈下的东方主义或反东方主义立场等内容。本文就将在先前的研究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聚焦于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发展史上的发展期和繁荣期,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运用细读的方法,具体以汤亭亭的《女勇士》、谭恩美的《喜福会》、邝丽莎的《上海女孩》为讨论的基础文本,继续探寻母女关系主题中未被穷尽的价值。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例举相应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总结不同时期的特点,点明母女关系主题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同时也梳理了国内外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主题的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接下来正文第一章着重回顾、总结了自美国民权运动后,分别以“女勇士”、“中国母亲”与“美国女儿”、“上海佳人”为代表的母女形象,透过形象的变化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华裔女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正文第二章建立在吸取过去母女关系主题研究中的“男性他者”内涵的基础上,将华人移民父亲还原至华人家庭,思考父亲一角作为完整家庭的一份子是怎样影响了华人母女,他们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什么样的功能和意义;正文第三章聚焦于华裔女性自我意识的阶段性反思,由外向内地探究女作家们如何在回溯母系历史的过程中去解读自我,为自己创造一个定义。

周芳[3](2019)在《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E.T.A.霍夫曼是德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着名作家、音乐家、指挥、舞台设计。他被誉为歌德和海涅之间最具世界影响的德国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表现了神秘力量对人的控制,使得人产生分裂和异化,因此他很早就被称为“幽灵霍夫曼”。但他的作品中也确实存在体现和谐、统一的因素,而这些因素都可以归到他最有名的童话小说《金罐》里的“阿特兰提斯”这一概念之中。籍由“阿特兰提斯”表达出来的思想内涵贯穿于霍夫曼的所有作品,研究“阿特兰提斯”对于研究霍夫曼具有重要意义。从柏拉图、培根、诺瓦利斯到霍夫曼,他们作品中出现的“阿特兰提斯”分别体现了人类在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工业革命初期文人们对理想社会与生活的想象。柏拉图的“阿特兰提斯”反映了当时对农耕文明的追求,偏重地理意义的描述。培根的“阿特兰提斯”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对科技改变生活的预言。欧洲工业革命初期的诺瓦利斯与霍夫曼更多是从虚幻的角度来构建理想社会。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内涵包括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从国家整体层面上来说,“阿特兰提斯”是霍夫曼诗意想象王国的文学表达与政治期望。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了艺术家所向往的自由王国或是梦想国度,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政治期望在他的作品中更多是通过揭露社会黑暗,批判丑恶现实来进行书写描绘的。社会层面的“阿特兰提斯”体现在作者对人与人、人与新兴事物(如机器人)关系的描述中:一方面他强调真诚、善良地对待他人,另一方面他以沉迷于研究机器人原理的角色表达了对新兴事物应持有的理性态度。只有保持真诚、善良的品质,在注重情感的基础上保持批判性思考,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才会和睦、健康地发展。在个人层面上,霍夫曼认为“阿特兰提斯”实现的主体是艺术家或者诗人。他们拥有的“童稚般的诗人气质”有助于克服工业社会造成的人的分裂。但是在霍夫曼的作品中,葆有童心、坚持想象的艺术家只有借助魔法或神力才能进入美好、自由的“阿特兰提斯”。在当时的德国,想要获得和谐统一也许只有依靠艺术的想象或者实践才能消解日常生活的艰难与平庸。霍夫曼作品表现“阿特兰提斯”有国家、社会与个人三方面的原因。当时的德国保守、落后、动荡、腐败,渴望强大的普鲁士开始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资产阶级改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资产阶级文人的霍夫曼构想出了“阿特兰提斯”这般理想境地,展现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文学回应。正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兴起,文学、哲学等社会思潮开始关注市民阶层的人性、心理、精神疾病等问题。霍夫曼对此很感兴趣,与其中某些思潮的代表建立了私人关系。所以他的“阿特兰提斯”才会特别关注人性的分裂与统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不断发展的科技及相关物品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意识与环境关系的动物磁力说,舒伯特关于音响学的假设等科学理论或假设也吸引了霍夫曼的注意力,因此在“阿特兰提斯”中经常会有音乐、声响对人情绪、心理的影响。霍夫曼从小就缺少家庭的温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依靠音乐、文学、绘画来排挤生活的苦闷。成年的霍夫曼白天过着早出晚归的市民生活,晚上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这种分裂的生活以艺术家和同貌人的方式反映在他的作品里。是“童稚般的诗人气质”及他的艺术想象让他获得内心的安宁,实现自我的统一。霍夫曼使用了现实批判、艺术童话体式和复调、反讽等叙事技巧来表现“阿特兰提斯”。霍夫曼在作品中较多地批判了小市民形象,他们刻板、保守的性格与诗人自由、奔放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小市民的鄙夷也是对落后、保守社会的批判。艺术童话是最能体现浪漫派写作主旨的体裁。霍夫曼使用这种体裁,将现实与幻境完美结合起来,使他的想象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奠定了他在这一体裁史中的地位。他的复调、反讽等叙述技巧使“阿特兰提斯”以不同的面貌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阿特兰提斯”对诗人、艺术家的专注,尤其是通过他们表现出来的人性分裂与统一的问题以及“阿特兰提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作家有深远的影响。法国和俄罗斯都是对霍夫曼具有较高接受度的国家,因此以法国的波德莱尔和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例来分析他们对霍夫曼“阿特兰提斯”的接受。波德莱尔主要是在诗体内容(诗人和魔鬼,即人性的两面)与表现手法(通感)等方面受到了霍夫曼的影响。霍夫曼对人性分裂与统一的关注,促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了《双重人格》等作品。在文学史方面,虽然霍夫曼创作的“阿特兰提斯”并不能算作真正的乌托邦文学,但是它也涉及了其核心特点,即对社会的批判与对理想社会的建构。所以霍夫曼的“阿特兰提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继承了乌托邦文学传统。以往的乌托邦文学更注重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整体性方面,比较少有涉及社会构成主体的人。霍夫曼在“阿特兰提斯”中对人与他人的关系、人的自我统一等方面的关注可视为是对乌托邦文学传统的一种补充与提升。他经由“阿特兰提斯”所推崇的童心、想象力和艺术还具有社会意义。只有葆有童心,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完成自我的成长,从而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拥有童心,才能保持想象力,艺术审美及实践既是表现童心与发挥想象的有效途径,也是这两者的目的之一。这些对于儿童的成长与教育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艺术的审美与实践能帮助现代人抵抗来自科技世界对人的异化、同化,这样人才不会沦为技术的奴隶、机器的替代品。

黄彦[4](2019)在《谭献《复堂词话》词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谭献是晚清时期着名的词学大家,在词的创作及词学理论方面皆有造诣。他编选的《箧中词》及着述的《复堂日记》等作品历来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但《复堂词话》一书的关注度却远不如以上作品。《复堂词话》乃光绪二十六年由谭献门人徐珂辑录《复堂日记》、《箧中词》与《词辨》的评点而成,并由谭献命名为《复堂词话》,凡一百三十一则,蕴含了诸多词学思想。论文以谭献生平及词学着作的介绍开篇,探讨《复堂词话》的关注度较低的原因。论文的重点则是从体物寄托说、主张清婉协律、追求浑融之境等方面具体分析《复堂词话》中所体现的谭献的词学思想。首先,谭献主张体物寄托。他认为词应与现实存在关系,言志为上。在创作时可以运用寓情于景的方法,同时还得体物生情,接触同类事物以产生新感,使词作百感横集。其次,谭献认为词应该清婉协律。词风当清丽委婉,协律可歌则是词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而婉约方为词的本色。最后,谭献还追求浑融之境。他赞成重笔、大笔的运用,不喜繁密之辞藻,认为词最终须回归虚浑。论文而后讨论《复堂词话》与常州词派的离合,揭示出谭献对常州词派理论既有继承,也有发展。论文的结尾则从词选和词话两方面总结《复堂词话》在词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王丹丹[5](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孔苗苗[6](2018)在《供奉“黑色镶金”的美学 ——罗智成诗歌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罗智成是台湾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中生代诗人,凭借其高超的诗歌艺术与深邃的诗歌思想取得台湾学界的普遍关注。各论家对罗智成的论述不一,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其诗歌特质的内部分析之上,或总体俯观,或对某类问题作单一性探讨。相较而言,对罗智成诗歌艺术做具体探讨的研究仍较为缺少,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尤其是罗智成诗歌“黑色镶金”美学的艺术特征,值得进一步深思。罗智成诗歌“黑色镶金”美学的意义与价值体现在它对诗歌艺术性的追求上,“黑色镶金”美学可称作是罗智成诗学观念的集中体现,它实际上体现了罗智成的一种诗歌理想,即以高超的诗歌艺术形式来表达出深沉的思想。故而美好的艺术形式既是传递思想的前提和手段,又是思想本身。艺术形式的开拓是“黑色镶金”美学的重要观点,这具体体现在罗智成诗歌“意象经营”“表述方式”及“诗画一体的审美效果”上。就“意象经营”而言,罗智成在意象特征、意象组合方式以及意象与情感空间的营造上有其独特风格。诗歌的意象总体呈现出“趋光性”“趋异性”“趋根性”、“趋群性”“趋己性”等五种特征;诗人擅用“意象叠加”“贯穿式组合”“荒诞组合”“对比式组合”等意象组合方式来营造神秘情境;此外,罗智成也合理安排意象密度,擅用“艺术空筐”原理来营造更广阔的情感空间。就“表述方式”而言,罗智成擅用一种告白语体的叙述方式来营造亲切氛围,呈现出罗兰·巴特所倡导的“恋人絮语”特征。用“恋人絮语”般的亲昵语调来向虚拟的对象谈论极广远的话题,这种策略能够将深重的思考包裹于甜蜜的告白语中,在拉近读者距离的同时获得更完美的传递效果。在内容上表现为“离题”的特性,在形式上呈现出断裂的形态。就“诗画一体的审美效果”而言,罗智成诗作中呈现出强烈的绘画性特征,通过色彩的呈现以及动态美的描写使绘画性特征得以最终完成。由此,罗智成诗歌形成了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表现特征,诗人对于个体、社会以及文明的思索融入进这些艺术表现手法之中,并与其合为一体。罗智成实际上在努力完成着一位诗人和一位哲学家应做的工作,既做一位精巧的文字雕缕者,又做一位深沉的沉思者,他是台湾中生代诗人中为数不多的一位智慧型诗人,其建造了四十多年的黑色教廷,还将招徕更多富有“梦想”的人们。

蔡富美[7](2015)在《理雅各《诗经·国风》韵文体英译本研究》文中认为集英国传教士与汉学家为一身的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以其丰富的汉学学识与谦怀的博览精神,为《诗经》作了三次的译文。前两次都是全译本,第一次的《中国经典·诗经》完成于1871年,以散文体忠实呈现《诗经》的精髓,是最受西方文学界倚重的译本,此版译文至今仍被视为权威版本。第二次的译本是1876年完成的韵体版《诗经》,是译者在散文版后尝试还原诗的样貌而作。第三次则是1879年以宗教目的为本质,完成后收录在《东方圣典丛书》中的《诗经》节译本。本文旨在先将理雅各的英译《诗经·国风》之散文本与韵文本进行比较后,再与具有代表性的译本(詹宁斯本与韦利本)作重点诗句及内容篇章的对比;并结合历代代表性注本对诗文的阐释,将理雅各两版160篇《国风》英译诗文进行逐章解析与评论后,以考察理雅各为诗而诗的韵文版之优劣得失,并分析探讨此译本在《诗经》境外传播史上不受重视的原因。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研究动机、论文采用的方法,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由四个版本所译之《国风》160篇重点译作分析。第三部分为综论与结语,是由译作分析中取出部分诗篇作聚焦探讨,除了归纳出理雅各韵文版的语言特征与思维嬗变,对其为传播儒家经学承先启后的功能性予以正面的评价,尽管译本接受度曲高和寡亦难磨灭此版本在历史上的定位与重要性。

马慧茹[8](2015)在《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文中提出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回族作家运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活动及关注和反映回族生活现实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以主题研究和审美文化批评为主,以文化认同研究作为重要理论依据,探讨民族个体话语与民族、国家、身份等话语之间的内隐或外显关系,试图对多元文化背景中回族作家多重文化身份的形成、矛盾及调适等问题进行纵深发掘。当代回族作家文学是回族作家从艺术与审美的高度观照回族生活进行的表意实践,展现出明显的文化认同、自觉意识,同时又通过这种文学创作活动和具体文本,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机制。因此本论文并非是对于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一次全景式扫描、概括与梳理,而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尤其是兼具民族性、文化性、审美性的作家及其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做一些针对性的研究和探讨,通过从文本中获得回族作家进行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分析作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理念,并同时考察作家多重文化身份建构中,创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景观的方式和途径。而且,文本中流露出在文化认同中的文学乡愁,引发作家的怀旧与追忆,在怀旧与身份建构的双向交织中,作家的文学创作实现了审美超越,获得丰腴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从而推动了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步伐,确认了回族作家的文化身份与发展方向。回族作家以开放的心态超越个人、民族界限的阻隔,通过审美性的情感超越意指多元并包的审美共通性。他们很自然地运用文学创作在永恒命题方面寻找民族的根源,在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中进行艺术的审美表达与创新。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学表达也因此能够在审美的高度与他者文化进行平等对话。本文的研究基础是细读阐释大量回族作家作品文本,围绕文学与文化的内在紧密联系,运用文学—文化批评方式,结合宗教、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理论,对当代回族作家作品进行文化与美学的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缘由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提出选题研究将要解决的问题,即问题意识的表述;其次,阐述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分别在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方面体现;再次就选题的研究现状,重点是对论文写作中运用的核心理论,即文化认同及其内涵的国际、国内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介绍和梳理,并详述从文化研究及文化理论对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最后,交待论文写作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独创性。第一章重在从当代回族作家及其创作所面临的文化语境——全球化时代出发,认为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回族作家既在多重文化碰撞中感受到利于身份意识强化和发展空间的机遇,又拓展了展示本民族文化“差异性”“独特性”的创作空间。但是在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中,回族作家也面临新的挑战——同质化的可能。所以当代回族作家在应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出对文化认同问题的焦虑、重视和重建文化传统的愿望。因此本章的第二节是对“文化认同”进行学理分析,并认为“文化认同危机”中的异质感和危机感成为激发回族作家进行文化书写的正能量,因为这使得回族作家表现出明显的自觉与强化身份的意识,并积极进行身份认同的探索。第二章以当代回族作家作品中的文化书写为切入点,探究回族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文化身份建构,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作家身份的形成来源于个人成长中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形成过程;受到伊斯兰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对个人和民族文化的吸收转化中,还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同构”思想,希望在中国多民族一体发展中获得身份认同的强大力量支持。“民族性”、“家国同构”、“多民族文化”的内涵表现是此章选取和论述的重心。第三章旨在探讨当代回族作家基于文化认同建构之上的文学表达特点和方式。由于回族作家吸收转化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品格和艺术风格,因此在面对当代文化普遍“同质化”带来的“家园失落感”;而“差异化”又促使他们的文学表达走向对民族文化和家园情感的回顾;于是在“寻根”情结主导下,其表达策略从语言到叙述都显示出一种重建传统、恢复家园情感的强烈探求。所以用文学建构了一个异于日常空间的文学景观世界,以多种主题展开分析和反思。第四章一方面开掘当代回族作家作品中的“文学乡愁”,这是从文化身份焦虑感中衍生出的潜在情绪,并同时连接着作家对当下文化多重性的各种反应;一方面阐释作家用怀旧追忆的写作手法重建文化传统的意图和目的,这是作家通过文学文本本身所自然形成的情感线索和现代价值;最后,将回族作家作品经由文化认同后提升到的审美取向进行凝练提取,从“审美超越”到反映具有普世性的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本章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审美批评与价值定位,又提升了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结语部分对全文予以总结,并对当代回族作家的在现实中的展望,在坚守中的反思,等问题予以补充阐释,并对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提出一定合理的建议与批评。

钱继云[9](2014)在《《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文中指出1980年代是当代诗歌复兴与繁荣的时段,作为诗歌界最重要的官方刊物,《诗刊》在此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有着诸多作为,它对八十年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八十年代诗歌复兴的前奏在七十年代末便已响起,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为文艺正名”的步伐加速。《诗刊》在1979年以“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导对一己的办刊方针进行了调整,旨在繁荣新诗创作,同时建设新诗创作者的队伍。考察新方针导引下的《诗刊》,其刊发的作品从主题到诗艺都呈现出显着的转型期的表征,从刊物所召集的诗人群体来看,其八十年代主要供稿人的团队也已初步成形。七十年代末《诗刊》的转型之一体现为对原刊于民刊的朦胧诗的转载。刊物在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诗潮中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这种展露峥嵘既体现为对那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及“三个崛起”论争的发起与积极参与,也表现在作品刊登上对从思想内核到艺术手法都显别于诗歌传统的朦胧诗作的倚重。在新旧两种诗观冲突的梳理中,厘清诗学的以及非诗的因素,就可以解释原本一场以问题讨论为初衷的学术性争鸣何以最终以思想“清污”的运动收场。这其中刊物所暴露出的局限性显然与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学体制密切相关。朦胧诗潮后,在新生代揭竿而起的浮华背景下,《诗刊》以其敏锐的眼光、良好的品位以及包容的心态,上下求索,沉稳而不失活泛。从诗歌创作到诗评、诗论,从栏目设计、编辑理念到评论文章、理论研讨会,都旨在探索后朦胧时期诗潮的多元化衍生,这种探索的痕迹通过这一时段所刊诗作可得到印证。诗潮之外,作为媒介,《诗刊》通过其“青春诗会”与“刊授学院”两个重要品牌分别对高端的与普通的作者进行引导与塑造,并以“诗歌信箱”、“读者中来”等着眼于读者的栏目使得读、写、编的诗歌观念与审美品位趋于一致与和谐。诗歌传播方面,刊物通过诗朗诵的倡导促进诗歌的共时性传播;同时又藉由诗歌评奖使诗作经典化,以利于其历时性传承。在八十年代诗学的海外资源方面,《诗刊》对欧美诗歌的译介对当代诗人从诗歌理念到表现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对海峡彼岸诗歌的推介还占有《诗刊》的绝对比重,在八十年代此岸对彼岸诗歌的传播全貌中,《诗刊》起到了引领与推助作用,其中体现出台湾诗歌与大陆诗歌中现代派的此消彼长、相互错节的现象。《诗刊》在整个八十年代诗歌美学建构中也颇有建树:对现实主义的倚重、对文化之根的回溯和对抒情传统的持守,体现了刊物在诗歌美学基本原则与结构方面的主张;对短诗、叙事诗以及诗歌语言的探索,体现了刊物在诗歌文体方面的倡导;诗人关于生活与自我的诗思也通过刊物得以表达与呈现。论文前三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思潮为关键词,分别论述七十年代末思想解放运动启示下的“为文艺正名”的呼声、朦胧诗潮以及后朦胧时期诗歌潮流的多元化衍生;后三章则分别论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对彼时诗坛重要的诗学资源的引入以及刊物自身在诗歌美学方面的建构等,以显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创作所起的作用。

傅美蓉[10](2010)在《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 ——女性身份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语境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同一性与差异性议题,身份认同研究成为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女性主义在每一阶段的目标虽不尽相同,但都与女性身份认同有关。换句话说,身份认同是女性主义得以运转的核心或轴。在性别研究领域上,国内学界大都将女性身份认同作为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鲜有人从本体论视角对女性身份认同进行研究。反再现是女性身份认同的逻辑起点。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社会,社会性别是一种有误的再现,暗藏着男/女二元对立的结构。在这一再现系统中,女性被再现为他者,男性则被确立为主体。要确立或恢复自身的主体位置,女性首先必须将菲勒斯中心主义确立为革命对象,为女性身份认同确立一个逻辑上的起点。对女性主义来说,反再现是女性实现身份认同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虽然为女性身份认同指明了方向,但并未提供具体的操作策略。因此,女性身份认同必须超越反再现阶段,寻求新的理论资源。解构是女性身份认同的必经之“蜕”。如果说反再现为女性身份认同确立了逻辑起点,那么解构则为女性身份认同的建构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女性身份认同不是“平地而起”的简单建构,而是包含着一系列拆解活动的建构。对女性身份认同的建构而言,(对结构与中心的)解构与(对女性身份认同的)建构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只有借助解构策略,女性主义才能清除菲勒斯文化特权的残余,驱除菲勒斯中心主义结构的阴影。在此,女性身份认同是被召唤出来的否定性存在,这种否定的身份认同为缺席的女性提供了实现身份认同的契机或中介。与反再现一样,解构也是女性身份认同必经之“蜕”,注定要被超越或扬弃。女性身份认同是具有主体性的身份认同。对女性身份认同来说,主体是建构女性身份认同的阿基米德点。要想拥有占据积极位置的身份认同,女性首先必须获得主体的资格,作为主体言说自己。在幻象与真实之间,我们很难为象征秩序之外的女性主体安排或设定一种未来。女性只有作为主体进入菲勒斯话语系统,才能确立自身的主体位置,建构主体性身份。但在后现代的解构氛围中,几乎不可能建构统一的女性主体,这就对女性主体的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女性主义虽然没有放弃主体概念,但已放弃了建构女性共同体的梦想。在全球化语境下,个体的身份认同开始呈现出不确定性,而这一不确定性恰恰为女性的身份认同留下了解构的“把手”。与此同时,变化无常的身份认同也加强了追寻女性身份认同的必要性。身份认同参照体系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女性身份认同的异质多元性。自我流动、自我碎片化对女性身份认同的建构是必要的,这也是女性建构身份认同的策略之一承认作为一种身份模式,暂时克服了身份认同的局限性,并将身份认同与正义联结起来。“承认”与“身份认同”处理的都是同一性与差异性的问题,但“承认”不仅能够克服“身份认同”概念可能引发的分裂,而且能为后者提供道德基础。如果把承认理论看成是对身份认同理论的修正,虽然能使女性主义从强调差异性转向强调同一性,但承认政治作为正义的一维并不能发生单独实现其斗争目标。因此,只有将女性身份认同的建构纳入到性别正义的事业中去,才能真正实现具有主体性的女性身份认同。从再现理论、解构理论、主体性理论以及承认理论等多种理论视角追问女性身份认同,每一次的追问都意味着把“女性身份认同”重写一遍,然后又划掉。在追问的过程中,我们所把握是“是其所不是”,而不是“是其所是”。换句话说,对女性身份认同追问的意义在于“追问”本身,而不是追问的结果。但在追问中显现的只是女性身份认同的概念形式,要实现女性身份认同,女性必须在建构主体性的基础上走向承认的政治,从而把女性身份认同纳入到正义的范畴之中,通过实现性别正义来实现女性身份认同。

二、相聚彩虹——致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聚彩虹——致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体育外交传播逻辑的媒体呈现 ——以《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1.新中国体育外交历史研究
        2.体育外交理论研究
        3.习近平体育外交风格研究
        4.文献分析发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案例分析法
        3.文本分析法
    (四)相关概念
        1.体育外交
        2.公共外交
        3.媒体外交
        4.传播逻辑
    (五)媒体形象论
    (六)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研究内容
        2.研究创新点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体育外交事件概述
    (一)毛泽东时期(1949.10-1976.9):以“乒乓外交”为代表的工具式体育外交
    (二)邓小平时期(1977.7-1989.11):“奥运模式”的勇敢尝试
    (三)江泽民、胡锦涛时期(1989.11-2013.3):稳中求进的“奥运外交”
    (四)习近平时期(2013.3-):中国特色大国体育外交
三、媒体形象视阈下新中国体育外交报道的阶段特征
    (一)第一阶段(1949-1976):作为“工具面孔”的体育外交报道
        1.国内处于漫长的战后恢复时期
        2.国际上美国霸权主义盛行
        3.《人民日报》对体育外交的现实呈现
    (二)第二阶段(1977.7-2013.3):作为“中介”的体育外交报道
        1.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一国两制”,实行改革开放
        2.国际上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人民日报》的“奥运”主题报道
    (三)第三阶段(2013.3-):“去工具性”时代的体育外交报道
        1.国内决胜小康,掀起体育热潮
        2.国际上谋求合作共赢、交流互鉴
        3.《人民日报》对习近平体育外交的形象建构
四、媒体形象视阈下新中国体育外交的传播逻辑
    (一)从“一元体制”到“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制度逻辑
        1.从“一元体制”向“二元运行”转变的传播体制
        2.从“一边倒”向“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转变的宣传制度
    (二)从客观现实到情感黏合的内容逻辑
        1.实事求是的客观现实报道
        2.党和人民的情感粘合剂
    (三)从传统媒体到媒介融合的技术逻辑
        1.技术进步引发形象塑造需求
        2.技术进步影响媒介形象塑造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新时代体育外交报道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承继与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视角和方法
2 母女形象的嬗变
    2.1 “女勇士”——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母女形象代表
        2.1.1 “我”与血缘之母
        2.1.2 “我”与精神之母
    2.2 “寻求喜福之境”——20世纪80年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母女形象代表
        2.2.1 囿于创伤经验的中国母亲
        2.2.2 陷于身份困惑的美国女儿
    2.3 “上海佳人”——新世纪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母女形象代表
        2.3.1 秦夫人与珍珠姐妹:传统母亲与摩登女儿
        2.3.2 珍珠姐妹与乔伊:中西混合教育背景下的母女
    2.4 小结
3 父亲——母女,华人家庭生态的嬗变
    3.1 华人家庭中被符号化的父亲形象
        3.1.1 隐藏在言语中的父亲
        3.1.2 父亲形象的价值对“勇士”母女的影响
    3.2 华人家庭的“喜福”平衡
        3.2.1 《喜福会》中多元化的父亲形象
        3.2.2 多元化父亲形象的塑造对华人母女关系的积极意义
    3.3 华人家庭生存状态的历史追忆
        3.3.1 《上海女孩》中作为圆形人物的父亲形象
        3.3.2 休戚与共的华人父亲与华人母女
    3.4 小结
4 母女关系主题中华裔女性自我意识的嬗变
    4.1 追寻独立自主的女勇士
        4.1.1 母女镜像参照中养成的独立意识
        4.1.2 对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的追寻
    4.2 探索相互依存的喜福人生
        4.2.1 华裔女儿一代对文化身份的自我困惑
        4.2.2 在母女的有效沟通中形成相互依存的自我
    4.3 多元身份与外部社会冲突下的自我反思
        4.3.1 双重母女关系之下多元文化身份的自我迷失
        4.3.2 内部自我与外部社会冲突之下的反思
    4.4 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范围、思路、方法与创新
        0.3.1 研究内容与范围
        0.3.2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第1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来源及内涵
    1.1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来源
        1.1.1 神话传说中的“阿特兰提斯”
        1.1.2 欧洲文学中的“阿特兰提斯”
        1.1.3 德国文学中的“阿特兰提斯”
    1.2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内涵
        1.2.1 诗意的想象王国
        1.2.2 和睦的社会关系
        1.2.3 自由统一的个体
第2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成因
    2.1 德意志民族统一与强大的召唤
        2.1.1 政治、经济与军事改革
        2.1.2 教育与文化改革
    2.2 社会思潮与科学发展的影响
        2.2.1 关注人性与主观的文学思潮的影响
        2.2.2 探索心理与梦境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2.2.3 研究意识与环境的科学的影响
    2.3 霍夫曼个人经历与艺术旨趣的反映
        2.3.1 醉心想象的童年与少年时期
        2.3.2 尝试工作与创作并行的青年时期
        2.3.3 文学与艺术创作渐入佳境的中年时期
第3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艺术表达
    3.1 立足“阿特兰提斯”理念的现实批判
        3.1.1 强烈鲜明的对比
        3.1.2 现实与幻境并存的童话
    3.2 呈现“阿特兰提斯”多样形式的叙事技巧
        3.2.1 极具艺术表达力的复调
        3.2.2 具有时代特征的反讽
第4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影响与意义
    4.1 关注人性分裂与统一的“阿特兰提斯”之影响
        4.1.1 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4.1.2 对乌托邦文学的继承与补充
    4.2 强调童心、想象力与艺术的“阿特兰提斯”之意义
        4.2.1 作为想象力源泉的童心
        4.2.2 促进创新的想象力
        4.2.3 保持人之特性的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谭献《复堂词话》词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谭献生平与词学着作
    第一节 生平
    第二节 词学着作
    第三节 《复堂词话》关注度较低之原因
第二章 《复堂词话》的词学思想
    第一节 体物寄托说
        一、言志为上
        二、寓情于景
        三、体物生情
    第二节 主张清婉协律
        一、清丽委婉
        二、协律可歌
        三、以婉约为词之本色
    第三节 追求浑融之境
        一、重笔及大笔
        二、无繁密语
        三、回归虚浑
第三章 《复堂词话》与常州词派的离合
    第一节 对常州词派思想之继承
        一、词言志
        二、婉约浑融的艺术风格
        三、对浙西词派的批判
    第二节 对常州词派思想之发展
        一、推尊词体的新思路
        二、比兴寄托的发展
第四章 《复堂词话》在词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 对词选学之贡献
    第二节 在词学批评史上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1.无所依凭的虚无
        2.辗转漂泊的零丁
        3.身份迷失的孤愤
        4.与世疏离的孤寂
        5.西化之下的空虚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1.叹时序变迁无常
        2.哀人生偃蹇困顿
        3.苦羁旅相思离愁
        4.伤生死离别痛楚
        5.悲人之异化空乏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1.力比多的困扰
        2.存在的迷惘
        3.死亡叙写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1.错时的叙事排列
        2.非线性叙事构架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供奉“黑色镶金”的美学 ——罗智成诗歌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罗智成诗歌创作及其思想
    (一) 创作背景及简述
    (二) “黑色镶金”美学
二、“黑色镶金”美学下的意象经营
    (一) 意象特征: 五种镜头
    (二) 意象组合: 转动万花筒
    (三) 意象与情感空间: “空筐”之美
三、“黑色镶金”美学下的表达方式
    (一) “恋人絮语”
    (二) 手段之“离题”
    (三) 序列之“杂乱”
四、“黑色镶金”美学下诗画一体的审美效果
    (一) 诗与画的关系
    (二) 色彩美的呈现
    (三) 绘画美的完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后记

(7)理雅各《诗经·国风》韵文体英译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理雅各韵文体《诗经》翻译的背景
    第四节 理雅各韵文体《诗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况
诗作分析
    1 《周南·关雎》
    2 《周南·葛覃》
    3 《周南·卷耳》
    4 《周南·樛木》
    5 《周南·螽斯》
    6 《周南·桃天》
    7 《周南·兔置》
    8 《周南·芣(?)》
    9 《周南·汉广》
    10 《周南·汝坟》
    11 《周南·麟之趾》
    12 《召南·鹊巢》
    13 《召南·采蘩》
    14 《召南·草虫》
    15 《召南·采苹》
    16 《召南·甘棠》
    17 《召南·行露》
    18 《召南·羔羊》
    19 《召南·殷其靁》
    20 《召南·摽有梅》
    21 《召南·小星》
    22 《召南·江有汜》
    23 《召南·野有死麕》
    24 《召南·何彼襛矣》
    25 《召南·驺虞》
    26 《邶风·柏舟》
    27 《邶风·绿衣》
    28 《邶风·燕燕》
    29 《邶风·日月》
    30 《邶风·终风》
    31 《邶风·击鼓》
    32 《邶风·凯风》
    33 《邶风·雄雉》
    34 《邶风·匏有苦叶》
    35 《邶风·谷风》
    36 《邶风·式微》
    37 《邶风·旄丘》
    38 《邶风·简兮》
    39 《邶风·泉水》
    40 《邶风·北门》
    41 《邶风·北风》
    42 《邶风·静女》
    43 《邶风·新台》
    44 《邶风·二子乘舟》
    45 《鄘风·柏舟》
    46 《鄘风·墙有茨》
    47 《鄘风·君子偕老》
    48 《鄘风·桑中》
    49 《鄘风·鹑之奔奔》
    50 《鄘风·定之方中》
    51 《鄘风·蝃蝀》
    52 《鄘风·相鼠》
    53 《鄘风·干旄》
    54 《鄘风·载驰》
    55 《卫风·淇奥》
    56 《卫风·考盘》
    57 《卫风·硕人》
    58 《卫风·氓》
    59 《卫风·竹竿》
    60 《卫风·芄兰》
    61 《卫风·河广》
    62 《卫风·伯兮》
    63 《卫风·有狐》
    64 《卫风·木瓜》
    65 《王风·黍离》
    66 《王风·君子于役》
    67 《王风·君子阳阳》
    68 《王风·扬之水》
    69 《王风·中谷有蓷》
    70 《王风·兔爰》
    71 《王风·葛藟》
    72 《王风·采葛》
    73 《王风·大车》
    74 《王风·丘中有麻》
    75 《郑风·缁衣》
    76 《郑风·将仲子》
    77 《郑风·叔于田》
    78 《郑风·大叔于田》
    79 《郑风·清人》
    80 《郑风·羔裘》
    81 《郑风·遵大路》
    82 《郑风·女曰鸡鸣》
    83 《郑风·有女同车》
    84 《郑风·山有扶苏》
    85 《郑风·萚兮》
    86 《郑风·狡童》
    87 《郑风·蹇裳》
    88 《郑风·丰》
    89 《郑风·东门之埠》
    90 《郑风·风雨》
    91 《郑风·子衿》
    92 《郑风·扬之水》
    93 《郑风·出其东门》
    94 《郑风·野有蔓草》
    95 《郑风·溱洧》
    96 《齐风·鸡鸣》
    97 《齐风·还》
    98 《齐风·着》
    99 《齐风·东方之日》
    100 《齐风·东方未明》
    101 《齐风·南山》
    102 《齐风·甫田》
    103 《齐风·卢令》
    104 《齐风·敝笱》
    105 《齐风·载驱》
    106 《齐风·猗嗟》
    107 《魏风·葛屦》
    108 《魏风·汾沮洳》
    109 《魏风·园有桃》
    110 《魏风·陟岵》
    111 《魏风·十亩之间》
    112 《魏风·伐檀》
    113 《魏风·硕鼠》
    114 《唐风·蟋蟀》
    115 《唐风·山有枢》
    116 《唐风·扬之水》
    117 《唐风·椒聊》
    118 《唐风·绸缪》
    119 《唐风·杕杜》
    120 《唐风·羔裘》
    121 《唐风·鸨羽》
    122 《唐风·无衣》
    123 《唐风·有杕之杜》
    124 《唐风·葛生》
    125 《唐风·采苓》
    126 《秦风·车邻》
    127 《秦风·驷驖》
    128 《秦风·小戎》
    129 《秦风·蒹葭》
    130 《秦风·终南》
    131 《秦风·黄鸟》
    132 《秦风·晨风》
    133 《秦风·无衣》
    134 《秦风·渭阳》
    135 《秦风·权舆》
    136 《陈风·宛丘》
    137 《陈风·东门之枌》
    138 《陈风·衡门》
    139 《陈风·东门之池》
    140 《陈风·东门之杨》
    141 《陈风·墓门》
    142 《陈风·防有鹊巢》
    143 《陈风·月出》
    144 《陈风·株林》
    145 《陈风·泽陂》
    146 《桧风·羔裘》
    147 《桧风·素冠》
    148 《桧风·隰有苌楚》
    149 《桧风·匪风》
    150 《曹风·蜉蝣》
    151 《曹风·候人》
    152 《曹风·鳲鸠》
    153 《曹风·下泉》
    154 《豳风·七月》
    155 《豳风·鸱鸮》
    156 《豳风·东山》
    157 《豳风·破斧》
    158 《豳风·伐柯》
    159 《豳风·九罭》
    160 《豳风·狼跋》
综论
    一、在忠实与背叛之间:《诗经》在儒学背景下各版本的解读与呈现
        (一) 理雅各忠于原本框架的思维变异
        (二) 詹宁斯对理雅各的追随
        (三) 韦利的创新
    二、在延续与革新之间:经学与美学的糅合
        (一) 理版二的精神风格
        (1) 历史典故的植入
        (2) 道德教义的深化
        (3) 对妇女形象的描绘
        (二) 理版二的语言特征
        (1) 韵体
        (2) 外人助译的影响
        (3) 增译补偿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语
附录
    附录一:理雅各对底本思维的嬗变
    附录二:理雅各《诗经》韵文版韵脚排列格式

(8)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价值述略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关于文化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二、关于当代回族作家及其文化认同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独创性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独创性
第一章 当代回族作家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当代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多重语境
        一、多民族文化:多元共生
        二、回族文化:熔铸历史
    第二节 文化认同:回族作家创作的精神走向
        一、关于“文化认同”
        二、文化认同危机:异质感与危机感
        三、文化认同的自觉与强化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当代回族作家的身份建构
        一、作家身份认同与时代主题
        二、作家身份认同与民族担当
第二章 当代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三重视阈
    第一节 作家身份与个人认同
        一、成长经历:个体蜕变
        二、主体意识:身份觉醒
    第二节 回族文化与民族认同
        一、伊斯兰文化与回族作家身份认同
        二、地域文化与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
        三、民俗文化与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
    第三节 多民族文化与家国同构
        一、家国同构:回族文化传统
        二、民族性与国家认同
第三章 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与文学想象
    第一节 寻根意识下的表达策略
        一、差异感:痛惜“家园失落”
        二、多种语言的写作策略
        三、从单边到多边的叙述策略
    第二节 家园意识中的空间化写作
        一、空间化写作的现代意义
        二、书写记忆中的文学景观
        三、空间化写作的主题与反思
第四章 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与审美超越
    第一节 怀旧与追忆中建构身份
        一、文学乡愁与身份认同
        二、怀旧追忆与重建传统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审美超越
        一、朴素的现实主义追求
        二、生命意识下的叙事伦理
        三、推崇洁净而崇高的精神信仰
        四、展现真善美的心灵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诗刊》概观(1980 年代及此前)
    二、 1980 年代诗歌与《诗刊》研究
    三、 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格局的铺垫
    第一节 复兴的“前夜”:“新时期”之前的诗歌概貌
    第二节 思想的转轨:“为文艺正名”
    第三节 《诗刊》的方针调整
    第四节 “早春”的萌动:1970 年代末的诗歌创作
第二章 《诗刊》与朦胧诗群的崛起
    第一节 从“问题讨论”到“精神污染”
    第二节 两种诗歌观念的碰撞
    第三节 “朦胧美”的诗学解析
第三章 《诗刊》与“后朦胧”诗潮的衍生
    第一节 藉“新鲜血液”打造“新鲜岁月”
    第二节 诗歌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第三节 诗歌理论的多维拓展
第四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青春诗会”的诞生与繁荣
    第二节 刊授学院:搭建交流平台
    第三节 以读者为中心的互动
    第四节 诗朗诵与朗诵诗
    第五节 评奖与诗歌“经典化”
第五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海外诗歌的引入
    第一节 东欧的歌
    第二节 西方之石
    第三节 彼岸的风
第六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美学的建构
    第一节 回归现实主义之后
    第二节 诗歌文体的倡导
    第三节 诗思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 ——女性身份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
    一 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无处不在的女性身份认同
    二 身份认同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第二章 反再现:女性身份认同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社会性别、再现与他者
        一 再现与社会性别
        二 他者:有关女性的再现
        三 社会性别与他者女性
    第二节 性别研究视野下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再现
        一 Identity:同一性、认同与身份
        二 “他者”:再现系统中的女性身份
        三 女性身份认同的再现诉求
    第三节 清白的终结:女性与再现
        一 "污名化":男性对女性的误现
        二 镜中之像:女性的自我误现
        三 清白的终结:再现即误现
    第四节 反再现:女性身份认同的革命性诉求
        一 反再现:从《女权辩护》开始
        二 《一间自己的房间》:再现与反再现的迷宫
        三 从《第二性》到《性的政治》:反再现在行动
    小结
第三章 解构:女性身份认同的必经之"蜕"
    第一节 解构主义与女性主义
        一 女性主义与解构主义的契合
        二 女性主义对解构主义的超越
    第二节 女性主义批评:从解构到自我解构
        一 解构:从女性阅读开始
        二 嫁接复嫁接:解构在行动
        三 女性主义批评的自我解构
    第三节 女性身份认同的解构危机
        一 谁在说话?为谁说话?
        二 谁能代表女性说话?
    小结
第四章 女性身份的主体性建构
    第一节 路在何方:女性主体的建构
        一 主体:从出场到隐退
        二 女性主体:在幻象与真实之间
        三 女性主体的未来
    第二节 扑朔迷离:女性身份的多种面向
        一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之争
        二 法国女性主义批评:以"女性特质"为名
        三 斯皮瓦克:"策略本质主义"
    小结
第五章 全球化语境下的女性身份认同
    第一节 现代性、全球化与身份认同
        一 现代性的幽灵
        二 全球化的神话
        三 现代性、全球化与身份政治的兴起
    第二节 全球化了,"我们"在哪里?
        一 碎片化的女性
        二 流动的女性
        三 女性共同体与身份认同
    第三节 女性身份认同的异质多元性
        一 阶级与女性身份认同
        二 族裔/民族/种族与女性身份认同
        三 女性身份认同参照体系的多元性
    小结
第六章 承认:女性身份认同的终点?
    第一节 从身份认同到承认的政治
        一 "承认"概念的引入
        二 "承认"概念探源、理论发展及相关争论
        三 承认理论与女性主义研究
    第二节 女性:走向承认的政治
        一 从"差异"问题谈起
        二 承认:作为正义的一维
    小结
第七章 结语:对女性身份认同的追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相聚彩虹——致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体育外交传播逻辑的媒体呈现 ——以《人民日报》为例[D]. 李聪.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9)
  • [2]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承继与嬗变[D]. 曾子倩.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2)
  • [3]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D]. 周芳. 湘潭大学, 2019(07)
  • [4]谭献《复堂词话》词学思想研究[D]. 黄彦.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6]供奉“黑色镶金”的美学 ——罗智成诗歌艺术研究[D]. 孔苗苗.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7]理雅各《诗经·国风》韵文体英译本研究[D]. 蔡富美. 南京大学, 2015(03)
  • [8]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D]. 马慧茹.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4)
  • [9]《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D]. 钱继云. 苏州大学, 2014(11)
  • [10]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 ——女性身份认同研究[D]. 傅美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聚集彩虹 - 致读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