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江早寒武世早期腔肠动物化石

四川南江早寒武世早期腔肠动物化石

一、四川南江早寒武世早期的腔肠动物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奎[1](2020)在《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盆地与造山带研究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盆地的研究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盆地是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中的重要构造单元,也是经历了多旋回构造演化的克拉通内含油气叠合盆地。研究四川盆地的内部结构、不同时期的盆地类型与纵向上的叠置关系,对于四川盆地乃至扬子克拉通构造演化研究,加快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步伐,拓展四川盆地的勘探新领域,进一步扩大资源规模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的认识已经有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基底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重磁电资料的解译,缺乏最新地震剖面的约束;盖层结构的刻画随着盆地资料精度的提高有待细化;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原型盆地性质需要深化研究;基底对盖层发展演化的影响研究比较薄弱,急需攻关,以提高对盆地的整体认识。因此,论文以四川盆地这一复杂含油气盆地为研究对象,在盆地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利用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盆地内部不同时期的建造与改造进行详细剖析,揭示四川盆地的结构与不同时期发育的盆地原型,建立盆地演化序列及叠合模式,并对盆地叠合演化的动力机制、基底对盖层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进行探讨。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在基底结构方面,厘定出17条呈“棋盘格式”展布的基底断裂,提出了四川盆地基底具有纵向上的三分性和横向上的三分性。纵向上由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和沉积基底组成,横向上由峨眉-成都-三台、泸州-重庆-开江和广元-南江三个磁性不同的岩块组成。同时将四川盆地基底划分为3个二级构造单元(川中基底隆起带、川西基底拗陷带和川东基底拗陷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川西南、川西北、川南、川中、川北、川东南和川东北基底构造带)。(2)在盖层结构方面,识别出五个明显的区域不整合面,将盖层在纵向上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五个构造层:震旦系-志留系构造层(Z-S)、下二叠统-中三叠统构造层(P1l-T2l)、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一段-三段构造层(T3x1-T3x3)、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侏罗系构造层(T3x4-J)、白垩系-第四系构造层(K-Q)。(3)在原型盆地叠合演化方面,提出处于地壳震荡环境下的四川盆地自下而上形成了海相克拉通裂陷盆地(Z-S)、海相克拉通拗陷盆地(D-T2l)、海陆交互相断陷盆地(T3x1-T3x3)、陆相拗陷盆地(T3x4-J)、前陆盆地(K-Q)等原型盆地的有序叠合。(4)在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方面:(1)认为基底结构及基底深大断裂控制了盆地现今的宏观构造格局。基底在横向上的三分性和“棋盘格式”的基底断裂系统致使现今盆地呈现出具有菱形边框、西部凹陷、中部隆起和东部强烈变形的特征。(2)厘定出基底断裂及基底活动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发育。北东向华蓥山断裂、龙泉-通江断层以及北西向厚坝-蓬安-丰都断裂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形态、展布,基底堑垒式构造差异活动导致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进一步抬升剥蚀,古隆起范围扩大。(3)认为基底断裂的分期活动控制了活动时期的沉积格局。早寒武世晚期,华蓥山断裂、齐岳山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南江-通江-开江断裂及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了整个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沉积格局;晚二叠世长兴期,南江-通江-开江断裂与昭化-碧泉-达州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与遂宁-合川断裂为两对倾向相对的正断层,由于基底断裂的差异性活动,在盖层形成北西向展布的开江-梁平海槽与篷溪-武胜台凹,以及相伴的地垒构造,由此形成晚二叠世四川盆地“三隆两凹”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这一时期的沉积格局。

王瀚[2](2020)在《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上扬子北缘震旦系-下寒武统是了解扬子板块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格局演化的重点层位,也是四川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战场。然而,目前对该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划分与对比、岩相古地理、古裂陷活动、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的认识,进而制约了对该地区油气地质条件分析以及下一步的勘探部署工作。因此,本文选择上扬子北缘震旦系-下寒武统,利用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地震资料以及地化资料、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以沉积学、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以及地球化学为理论指导,通过由点至面-系统的地层对比、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岩相古地理以及古裂陷活动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通过地层厚度展布特征分析,表明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厚度差异较明显。陡山沱组由西至东在绵阳-长宁、宁强、紫阳麻柳-万源大竹、城口明月以及九龙湾地区地层厚度较厚,而在相邻的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城口-东安以及宜昌地区地层厚度较薄。而灯影组由西至东在绵阳-长宁、广元东溪河、万源大竹、城口明月以及巫溪高竹等地地层厚度较薄,而在相邻的宁强、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以及城口东安等地地层较厚。早寒武世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由西至东在广元东溪河、宁强宽川铺、城口明月以及竹山柳林店等地地层厚度较厚,而在相邻的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以及城口东安等地地层厚度较薄。因此,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厚度具有厚-薄(隆坳)相间的特征。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发育浅水台地相区、台地边缘相区及斜坡-盆地相区三种不同的岩性古地理环境。从震旦纪陡山沱组至早寒武世筇竹寺组,浅水台地相区、台地边缘相区及斜坡-盆地相区沿上扬子北缘由西至东依次交替发育,同样也表明为隆坳相间的沉积格局。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处于伸展背景,存在明显裂陷活动。震旦纪早期南秦岭地区发生强烈板内裂解活动,逐渐形成东西向垒堑相间的沉积-构造格局,进而使得紧邻上扬子北缘的南秦岭南缘地区形成深水盆地相沉积。在南秦岭强烈伸展背景下,上扬子北缘经历明显裂陷活动,导致震旦纪早期在城口地区可能发育一向扬子地台内部西南方向延伸的裂陷盆地-城口亚盆地。随后,城口亚盆地在震旦纪-早寒武世的持续裂陷活动,使得紧邻其斜坡-断裂带的灯影组顶部发育典型硅质热泉活动。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纵向上发育多个隆-裂-填沉积构造序列,而每一期横向上均发育隆-坳相间沉积-构造格局。震旦纪,自西向东依次为绵阳-长宁坳陷区→米仓山前缘隆起区→万源-通江坳陷区→达州-开江隆起区→城口-开县坳陷区→东安-巫溪隆起区→巴东-恩施坳陷区→神农架-黄陵隆起区;早寒武世麦地坪-筇竹寺期,自西向东依次发育绵阳-长宁坳陷区→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隆起区→城口-开县坳陷区→东安-巫溪隆起区→巴东-恩施坳陷区→神农架-黄陵隆起区;早寒武世沧浪铺期-龙王庙期,随着上扬子西侧古陆的隆升剥蚀作用,进而逐渐呈现为北西高-南东低的平缓稳定沉积模式。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纵向上存在幕式的隆升-裂陷构造-沉积旋回及横向上的隆坳相间沉积-构造格局,可能是在前震旦纪继承性裂谷带的基础上,受晚新元古代扬子台地边缘(南秦岭地区)地幔上隆底侵作用以及扬子板块西缘的板片拖曳作用和南秦岭地区的板片后撤作用共同影响所致。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相间的沉积格局,使得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伏陡山沱组和上覆筇竹寺组有效烃源岩在横向上紧密相连而在纵向上形成“三明治”结构,结合同沉积断裂和不整合面油气运移通道,可形成高效成藏组合。因此,建议优先考虑沿坳陷两侧的台地边缘高能沉积带或斜坡带进一步加强勘探研究工作。

郑书粲[3](2019)在《中上扬子寒武纪早期有机质来源与类型及微体古生物组合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文中认为晚前寒武纪至寒武纪早期是一个生物面貌和古海洋物理化学环境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的时期。不同于前寒武纪,寒武纪早期的生物圈已不由蓝细菌微生物席主导,大量的真核浮游植物和后生生物群开始爆发。生物群与古海洋物理化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态系统,也颠覆了沉积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方式。相比于前寒武纪,寒武纪早期沉积有机质的来源非常丰富。人们日益认识到早期古生代微体浮游植化石记录对于全球古生态解释的重要性和对有机质保存的启示作用。然而,人们对于全球,尤其是中国寒武纪为体浮游植物的多样性的了解仍然非常少。本文对中国寒武纪有机质壁微体化石再次进行了详尽统计,从近3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收集并确定了我国寒武纪早期从幸运阶至第三阶以疑源类为主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的地层分布,总共收集到化石79属,138种。为了更深入的揭示寒武纪早期微体生物的面貌,本文运用孢粉有机质实验,切片,化石酸处理和扫描电镜原位观察,以及生物显微镜镜下鉴定,在扬子北缘寒武纪早期川北南江沙滩剖面、鄂西宜昌秭归滚石坳剖面和罗家村剖面获得了大量的微体浮游植物化石共64属,以及大量宏观藻类化石碎片,和包括海绵骨针和小壳化石有机质内衬、动物碎片、粪便化石微粒在内的小型碳质化石(SCFs)。在研究区获得的大量的微体生物化石,打开了探讨有机质富集和保存的新窗口。本文利用孢粉有机质实验的手段,得到了无定型有机质(AOM)是寒武纪早期的沉积有机质的主要赋存形式,这代表了寒武纪早期扬子板块大陆边缘广泛存在的有机相。AOM和微体浮游植物化石数值上的相关性表明,AOM来源于该时期海洋中大量的微体浮游藻类、疑源类、真菌、蓝细菌和宏观藻类。沙滩剖面筇竹寺组及罗家村剖面岩家河组和水井沱组的AOM,可以在氧化至次氧化的层位高效保存,因为有机质从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地质聚合反应产物中获得了选择性保护,这表明有机质的保存不仅受到了以往大力研究的海洋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自身组分耐降解性的影响。寒武纪动物的爆发驱动了海洋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和生态系统的转变,同时也改变了有机质的保存方式。研究区获得的大量动物的SCFs化石和粪便化石微粒是微体生物组合的核心特征。动物对有机质保存起到的促进作用,与其生命活动有关,包括牧食、排便等,这些生命活动在海洋透光带和沉积物之间使得有机质的沉降速率变快,从而促进了有机质的保存,这是寒武纪早期有机质保存的重要特征。粪便化石微粒上有明显的动物消化道或肠道收缩挤压痕迹,有些粪便包裹有小型的疑源类,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动物的牧食特征和消化道结构。根据前人的报导,小壳化石、海绵骨针、放射虫、三叶虫、腕足类以及其它大量后生动物都有可能与此相关。新元古代至寒武纪期间是动物演化的重要时期,寒武纪早期硅质生物(放射虫和六射海绵)近年来备受关注。此次研究表明,南江沙滩剖面筇竹寺组和秭归罗家村剖面岩家河组和水井沱组的硅来源于生物,极少层位受到陆源物质输入影响。生物硅的含量与孢粉有机质和TOC含量相耦合,并且扫描电镜原位观测和能谱分析反映出无定型有机质与生物硅的紧密结合。因此,在寒武纪早期,生物硅是指示有机质富集情况的良好指标。寒武纪早期硅质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沉积有机质的保存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此次研究表明,除了传统的地球化学指标的运用之外,孢粉学有机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可以提供更详细的沉积有机质的赋存状态信息,补充TOC对有机质分布的指示作用,对沉积有机质保存的评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补充。并且,有机质类型、来源、以及生物硅的分布都能作为评估有机质保存的重要指标。寒武纪早期微体生物组合及其与古海洋环境的之间的反馈形成的生态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有机质的保存。

张虎[4](2019)在《早寒武世西乡化石库中马哈螺类的形态学、分类学和亲缘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寒武纪大爆发,涌现了大量后生骨骼化石,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在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附近大量发现,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分类位置不定,各属种的划分也存在争议。其中马哈螺类(maikhanellids)以壳面具独特的鳞片状纹饰与其它单壳类化石明显不同,在扬子地台北缘张家沟剖面采集了大量的马哈螺类化石。据此进行形态学、分类学和亲缘关系研究。本文将西乡张家沟剖面采集到的maikhanellids化石划分为4个属:Purella Missarzhevsky、Maikhanella Zhegallo、Ramenta Jiang和Mediata Feng。西乡张家沟剖面发现的maikhanellids化石具有新的形态特征,据此建立新种:Purella pulchram sp.nov.,新种丰富了maikhanellids的内容,为确定maikhanellids各属之间的谱系演化和与其它单壳类亲缘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支撑。化石测量与统计显示,maikhanellids壳顶大小与壳体大小呈正相关,壳顶大小和位置的不同似乎更多的反映了壳体不同的生长阶段特征。独特的壳面纹饰是maikhanellids的典型特征,本文以壳饰形态作为maikhanellids各属划分的重要依据。maikhanellids各属间的壳饰表现出明显的过渡,很好地反映了各属之间的亲缘关系。Ramenta是maikhanellids争议较大的一个属,先后被归入Canopoconus和Maikhanella,本文认为,Ramenta属征明显,其壳饰很好地表现出Maikhanella与Purella之间的过渡性,应为有效属名。Mediata以背部具一条明显宽脊为特征,其模式种Mediata kunyangensis由于化石保存差,被认为和Ramenta spuerata是同一物种,研究区采集到大量的具背脊的Mediata xixiangensis,其形态特征明显,本文将Mediata看作是有效属名。Maikhanellides作为西乡化石库中有代表意义化石类群之一,各属之间壳形变化较大,但连续变化的鳞片状突起纹饰表明它们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Purella是中国扬子地台梅树村阶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台托莫特阶的代表化石,对maikhanellids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对世界范围的下寒武统地层时代进行对比判断,而且对了解早寒武世早期软体动物的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张芮[5](2018)在《川北九龙山及周缘地区寒武系沉积相及与生储盖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四川盆地北部九龙山及周缘地区的多条重点野外剖面及钻井岩心的观察描述,结合钻井、录井、测井和相关分析化验资料,在构造、沉积和岩相古地理等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寒武系的地层特征、沉积相类型及特征以及沉积相与生储盖的关系展开了研究。首先根据野外露头的颜色、岩性、古生物及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结合已有探井的电性特征对研究区寒武系地层进行划分,明确了寒武系各层段地质界线特征、地层特征、纵横向及平面展布规律。在川北地区寒武系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之上,根据九龙山及周缘地区寒武系的相标志,对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及演化规律研究,总体认为该套地层属于斜坡-陆棚-滨岸-三角洲和局限台地-潮坪沉积环境的产物,可划分出6个相、8个亚相及17个微相。寒武纪筇竹寺到沧浪铺早期,九龙山及邻区发育陆棚相,进一步可划分为深水陆棚、浅水陆棚亚相。沧浪铺中晚期,整体发育滨岸-三角洲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前滨、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亚相。龙王庙到洗象池期,整体发育局限台地、潮坪沉积相,可进一步划分出泻湖、台内滩、混积潮坪亚相。龙王庙组与洗象池组沉积相在平面上自北向南、自西向东依次经历了混积潮坪-局限台地的过渡。其中有利于烃源岩形成与演化的沉积相带是陆棚相带;有利于储层形成与演化的沉积相带是陆棚边缘滩、滨岸、三角洲、局限台地中的台内点滩与云质泻湖等相带;有利于盖层形成与演化的沉积相带是混积潮坪相带。整体来看,寒武纪时期,九龙山及相邻地区经历了两次半海平面升降旋回(三级旋回)。在对地层与沉积相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沉积相及与生、储、盖之间的关系。研究区烃源岩发育于筇竹寺组,属于陆棚的沉积环境,其烃源岩具有高TOC、高成熟度、厚度大且分布稳定的特征,烃源岩质量好;储层发育于龙王庙组和洗象池组局限台地内部的台内点滩、云质泻湖环境和沧浪铺组的滨岸-三角洲的沉积环境。但由于研究区靠近川西北古陆和汉南古陆,后期破坏性的成岩作用强、建设性成岩作用弱,总体上储层为低孔、低渗的孔隙型和孔隙—裂缝型储层;研究区盖层主要是陡坡寺组,发育于混积潮坪的沉积环境,沉积了一套含云质砂岩、砂质云岩、泥粉晶白云岩,岩性致密是良好的直接盖层。区域上,奥陶系桐梓组膏质云岩、云质泥岩,宝塔组致密灰岩,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灰黑色泥质页岩,这些岩石岩性致密且累计厚度在300-400余m,对油气的封盖能力强,可作为区域盖层。综上研究表明:研究区寒武系具有良好的烃源岩和盖层,但是储层品质差。

黄博宇[6](2018)在《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与裂陷槽演化》文中认为安岳气田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揭示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存在一个近南北向展布的负向地质构造。但是关于其展布范围、形成时限、构造性质及沉积充填特征等方面的认识仍存在较多分歧。通过系统收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大量的野外地质露头、地震和钻井资料,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地层不整合、地层岩性变化、测井曲线对比和岩石地球化学等地层记录方面的研究,精细刻画了裂陷槽的平面分布及结构特征,探讨了其在震旦纪—早寒武世期间的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认为:(1)裂陷槽内灯影组以暗色泥晶白云岩为主,显示深水沉积特征;裂陷槽东西两侧灯影组则发育台缘丘滩体沉积;上覆麦地坪组厚度较大,自下而上发育硅质页岩、黑色泥页岩,微晶白云岩,硅质炭质页岩,岩屑粉砂岩和磷块岩,具有斜坡—陆棚相沉积特征。(2)裂陷槽总体具有“东陡西缓”的剖面结构特征,在平面上可分为3段,南北宽,中段窄。(3)桐湾运动有3幕,表现为区域性抬升与剥蚀,造成台地相区的灯影组白云岩发生强烈溶蚀作用,但对处于较深水相带的裂陷槽影响有限。(4)裂陷槽的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陡山沱期的雏形阶段、灯影期的发育阶段、麦地坪期的成型阶段、筇竹寺期的充填阶段以及沧浪铺期的衰亡阶段。裂陷槽的发育与继承性负地貌和区域拉张活动有关,具有“北早南晚”的发育特点(5)裂陷槽的发育和演化控制了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凹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及演化过程。裂陷槽不仅控制着台缘高能丘滩相储层的发育,还控制着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的分布。

邓胜徽,樊茹,李鑫,张师本,张宝民,卢远征[7](2015)在《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震旦(埃迪卡拉)系划分与对比》文中指出通过对四川盆地及周缘十余条露头剖面和覆盖区数十口油气探井的研究,将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埃迪卡拉)系划分为雅安—南江、峨边—仪陇、威远—开县、宜宾—石柱、雷波、龙门山、城口—巫溪、桐梓—恩施和沿河—大庸等9个地层小区,对其中在油气勘探中较重要的4个小区的地层基本特征作了阐述。将震旦系划分为下部的陡山沱组/喇叭岗组和上部的灯影组,后者进一步分为4个岩性段。把灯影组中上部的一套碎屑岩视为一个标志性的岩性段;并将原归于灯影组顶部,以麦地坪段为代表,含早寒武世小壳类化石的地层从该组中分出,作为寒武系底部的一个组一级岩石地层单位。依据最新的中国震旦系年代地层划分标准,将震旦系底界置于陡山沱组盖帽白云岩之底,顶以麦地坪组底平行不整合为界;陡山沱组相当于震旦系下统到上统下部,即包括下统九龙湾阶、陈家园子阶和上统下部吊崖坡阶,而喇叭岗组只相当于吊崖坡阶,灯影组则仅相当于上统上部灯影峡阶。以岩性、古生物、稳定碳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测年以及测井曲线等为依据建立了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系的对比关系,并与湖北峡东地区震旦系标准剖面进行了对比。

张磊[8](2014)在《华南峡东及浙西早寒武世(黔东世)生物群及其与古环境协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晚前寒武到早寒武世,古海洋的海水地球化学,生物面貌都经历了巨大的转折,并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板块的重新拼合、生物绝灭和后生动物群的发展等。在此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前寒武动物群的消失和带矿化骨骼的后生动物群的爆发。后生动物群的爆发不仅包括分异度和丰度的爆发性增长,食物链和生活方式的日趋复杂,而且其生活环境也从氧化程度良好的滨浅海向地球化学特征上显示仍然缺氧和硫化的台内盆地和斜坡地区辐射。这一进程必然离不开其海洋水体环境和初级生产力的支持。新一轮的氧化进程如何开始?大洋循环重新开始了吗?半深海和深海地区的缺氧程度到底如何?初级生产力水平如何演化?是否足以支撑生物的大爆发?目前已有的数据仍然不足以完全回答这些问题,特别是关于东南边缘海、斜坡和盆地的数据仍然很少。在本文中,我们在秭归水井沱组黑色岩系中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后生动物化石和小壳化石,在浙西荷塘组,我们也在黑色页岩中经处理得到了少量小壳化石和疑源类。我们分析了两地的沉积环境及古氧相,以及该时期的初级生产力特征和水平,具体如下:1、古生物特征:笔者在在秭归邻近的多个剖面中采获大量化石,经过初步研究和结合前人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水井沱生物群的概念:所谓水井沱生物群,是指包括海绵动物、开腔骨类、古杯类、腕足动物、软舌螺、腹足类、单板类、叶足类、节肢动物等10多个门类的化石,部分分类不明化石及微古植物化石的生物类群,早期即水井沱组下部以三叶虫如Zsunyidiscus等、海绵、高肌虫、叶虾等为主,偶见放射虫化石,具有贵州牛蹄塘组底部松林动物群的特点。上部灰岩中的开腔骨类、古杯类、腕足、单板类等化石与鄂西北和陕南的“西蒿坪动物群”面貌相似,海绵、高肌虫、腔肠动物楔叶虫和拜如尼亚虫则具有贵州牛蹄塘组上部遵义动物群的特点,属于非典型的布尔吉斯型动物群(海绵动物因为缺乏足够的挖掘除外)。尽管对该动物群仍需进一步研究,此次水井沱生物群的发现也完善了峡东鄂西地区早中寒武世生物群中缺失的一环。至此,包括岩家河生物群、水井沱生物群、石牌动物群、京山布尔吉斯型页岩动物群在内的鄂西地区早中寒武世生物群系列已经初步建立。在浙西荷塘组黑色页岩中,我们也找到了少量小壳化石,与传统产出于黑色硅质页岩中的碳酸盐岩夹层或者结核当中不同。我们的研究显示:a.小壳化石无疑在深水相区也是存在的;b.传统的弱酸处理方法限制了小壳化石在硅质岩中的报道。c.除此之外,这些小壳化石的组成与特征与水井沱组上部灰岩结核中产出的小壳化石以及鄂北陕南地区Rhombocorniculum cancellatum带生物特征一致,表明了其时代,以及地层之间可以很好的进行相互对比。因此,这些广泛分布于华南的小壳化石类型如有希望取代仅仅只在浅水地区出现的"Rhombocorniculum cancellatum zone"而成为新的小壳带化石分子。2、古氧相演化及特征:在古氧相演化及特征方面,通过对秭归罗家村剖面水井沱组、浙西志棠及新塘坞剖面荷塘组地球化学、草莓状黄铁矿以及TOC的研究,我们发现总体上位于台内盆地、台地边缘或斜坡上部的两套黑色岩系都处于缺氧甚至硫化的环境下,但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在处于台内盆地的秭归地区,其古氧相演化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阶段Ⅰ下部比较缺氧,上部缺氧程度下降,而阶段Ⅱ相对比较稳定,缺氧程度没有太大的变化。阶段Ⅰ和阶段Ⅱ都偶尔可能有洋流将富氧的表层水带入水和沉积物界面附近,以支持底栖生物的生活;在水井沱组的上部即阶段Ⅲ时,缺氧突然扩大,导致TOC、微量元素富集、生物稀少。之后,在阶段Ⅳ时水体中氧含量迅速增高,TOC含量下降,底栖生物富集,环境处于贫氧或者富氧的环境中,表明海水氧化时间的扩大和缺氧的结束。总体来说,水井沱组以阶段性的缺氧程度的减弱为特征。而在处于台地边缘至斜坡带的浙西荷塘组,其古氧相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底部的阶段Ⅰ和顶部的阶段Ⅲ都处于缺氧甚至硫化的阶段,化石特征显示仅有偶尔有洋流将氧气带入底层水体并促使生物的发展,而在其中部含灰岩条带、结核或者巨厚层灰岩的阶段Ⅱ则处于有氧的状态。说明该地区直到荷塘组结束时,其总体特征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只有中段有短时间向贫氧至氧化好转。在秭归水井沱组上部,我们还观察到了纹层状的黑色碳酸盐岩/泥页岩韵律以及地球化学指标和草莓状黄铁矿指标的矛盾之处:地球化学指标如V/(V+Ni), U/Th, V/Cr以及Ni/Co等总体上都显示快速降低的特征,与此同时,化石记录开始骤然增多,不仅是生物的丰度还是分异度都有大幅的上涨;而黄铁矿指标显示的结果则正好相反,不止是一个草莓状黄铁矿指标显示其中值和平均值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表明底层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甚至硫化的环境。高精度的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体氧含量明显的波动情况。这种在有氧和缺氧至硫化之间的波动意味着:a.底层水正常化的开始,也就是说氧化海水的规模和深度正在不断扩大。b.从另一方面说氧化海水并没有永久性的占领这一区域,或者说底层水环境并没有永久性地得到改善,不同类型或者来源的水团也尚未得到充分的流动和混合。c.这种含氧地层海水与缺氧海水在地区上的反复角力同时也控制着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化石的保存条件。在区域上,像秭归水井沱组这种缺氧的减弱和氧含量的扩大进程在华南其他地区可以与之很好的对应,例如云南昆明玉案山组、贵州遵义和湖南三岔一带牛蹄塘组等:无论是生物还是地球化学特征都表明其古氧相特征在最初的缺氧事件之后一段时间内有一个明显的转折。在转折发生之前,生物稀少,缺氧程度较大;而在转折之后,生物无论是丰度还是分异度都明显增加,地球化学特征也显示缺氧程度有明显的减弱。并且,其转折发生的时间也比较有规律,滨浅海的云南昆明地区的玉案山组氧化事件明显早于台内盆地的秭归水井沱组,表明了含氧海水从浅水向深水地区扩大的趋势。而在皖南到浙西的荷塘组,地球化学证据似乎指向相反的结论:其底层环境处于,或者说至少长时间处于硫化状态,有氧或者富氧只是暂时的,筇竹寺晚期到沧浪铺早期而并无像云南、峡东或贵州那样有明显的由缺氧向氧化底层水体转变的迹象。总而言之,华南早寒武世的海洋历史是一个持续充氧的过程,也是生物辐射和爆发的关键期,云南澄江一带水体进入长期氧化的时间大约在筇竹寺阶中期;贵州底层水由长期缺氧到长期充氧的转折时间可能略晚于云南,在秭归发现的小壳化石同样表明该地区进入长期充氧的时间晚于澄江动物群大规模出现的时间段。而与之相对比的是位于台地边缘或斜坡带的浙西地区,尽管在早期以及中晚期,生物证据表明底层海水曾经处于偶尔充氧的状态,但这种改善毕竟非常短暂,整个荷塘组绝大部分时间还是处于缺氧甚至硫化的状态之下。直到荷塘组顶部,筇竹寺阶末期至沧浪铺阶,海水环境的转变始终没有到来,上层含氧的海水活动未能大幅度地影响和改善底层环境。受海水含氧量的控制,生物的爆发和辐射也未能到达这一区域,因此在该区域内的化石相当有限。这种截然不同的对比表明了早寒武世早期的缺氧事件发生后海洋环境的恢复状态和进度,以及含氧水团的活动范围和程度。3、初级生产力:宏体和微体藻类(包括疑源类)以及微生物席是前寒武纪—寒武纪海洋有机碳的三大主要生产者。它们的繁盛对于大气氧含量的增加、消费者的食物供应以及黑色岩系及其伴生的能源和矿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对峡东秭归地区水井沱组和浙西志棠剖面荷塘组的地球化学和TOC研究表明早寒武世早期海洋长期处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状态,在特定环境下,陆源输入对初级生产力增长具有刺激作用。峡东地区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同样表明该时期初级生产力水平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下。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相关性分析显示初级生产力的几个指标似乎都主要受控于有机质埋藏环境及底层水体的古氧相特征。对黑色岩系中镜质体和惰质体的统计结果发现它们与其他初级生产力指标关系不明显。关于有机质的来源,水井沱组、荷塘组及牛蹄塘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被细菌改造过后的蓝细菌或者藻类残余,其母质主要来源于细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物。这与早寒武世初期有机碳主要来源于底栖藻类,蓝细菌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的宽川铺组有着明显的区别。

段艳红[9](2013)在《寒武纪大爆发后生动物进化特征的一些探讨 ——以澄江化石库为例》文中提出通过对华南十余个布尔吉斯页岩型软躯体化石生物群以及磷酸盐化的化石库在时代、生物面貌和沉积环境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认为除了岩家河生物群、宽川铺生物群之外的9个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代表了一系列生活在泥砂质基底的、从时空分布上逐渐过渡的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生物群落,因此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生物群在中晚寒武世也应该会有一定规模的分布。寒武纪动物群应当代表古生代后生动物演化的主体和源头。笔者对华南十余个布尔吉斯页岩型软躯体化石生物群进行分析,认为寒武纪大爆发,实质上是指在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氧气含量达到一定程度的环境背景下,在全球范围内古海洋生物群落由前寒武纪以基础动物为主体的新元古代生物群逐渐过渡到以具有不同生物矿化特征的众多类型的两侧对称动物为主体的在结构上类似于现代海洋生态结构的寒武纪生物群。该生物群历时大约两千万年,并经历了多阶段的演变过程。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进化特征难以一一陈述,至少在进化发育生物学、进化生态学和宏演化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期间动物的繁殖策略发生了较大改变;从硬体固着、捕食关系、生态空间的扩张等方面表明,近于现代海洋的生态系统逐步建立,捕食关系等因素促使生物的协同演化关系更加明确;进一步论述了进化的阶段性和进化速率加快现象。对寒武纪动物繁殖策略研究,笔者认为在下寒武统澄江化石库中的双瓣壳节肢动物高肌虫朵氏小昆明虫Kunmingella douvillei (Mansuy,1912)是其中最常见的物种之一。基于保存完好的标本,它的软躯体结构已经报道。然而,和其他寒武纪节肢动物一样,它们的生殖行为和繁殖策略的记录是贫乏的。罕见的朵氏小昆明虫保存卵的标本已经报道。我们新的收集物证实这些卵是直接附着于后三对双肢型的附肢上和查证以前研究工作所认为的头—躯干的边界。朵氏小昆明虫的孵育行为最可能与小的身体大小有关,这一点和现生的甲壳动物一样。雌性朵氏小昆明虫的附肢可以携带50-80枚卵,这些卵的直径范围是150-180微米,可能揭示一种生态学上的K-选择策略。它的个体发育和繁殖模式可能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策略,是对穿越伊迪卡拉边界增加的捕食压力的反应。在现生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生命史中所有三个主要发育方向也即动物的浮游营养、卵黄营养和孵育最有可能在寒武纪第三阶时已经进化。笔者通过对寒武纪澄江化石库和陕南粪便化石的研究,分析出寒武纪动物的取食策略。澄江化石库的粪便化石主要有三种类型:食微型动物粪便化石、食泥动物粪便化石、食较大型动物粪便化石。粪便化石的形状类型有同心圆形粪便化石、条带状粪便化石和椭圆形粪便化石。粪便化石中的内含物有三叶虫、高肌虫、瓦普塔虾或卵形川滇虫、软舌螺和其他动物的碎片等。说明复杂的食物链在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就已经形成,当时的动物就有了一定的硬食能力也即出现了带壳动物和碎壳动物的协同进化。

郑亚娟[10](2012)在《陕南川北地区下寒武统下部微体化石研究》文中认为早期骨骼化石(小壳化石)是微体化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寒武纪之初,早期骨骼化石(小壳动物群)大量出现,拉开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序幕,这些早期骨骼化石不仅前承伊迪卡拉生物群,后启澄江动物群,而且是整个生命演化史上后生动物第一次广泛出现骨骼化,在生物进化史上是一次大的飞跃,它代表了生物矿化作用质与量的突变,因此,对早期骨骼化石(小壳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对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生命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陕南、川北地区处于扬子地台北缘,下寒武统分布广泛,富含早期骨骼化石、微古植物化石及动物胚胎化石,它们是“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前夕生命多细胞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见证。此次研究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踏勘、剖面测制、样品采集和室内微体化石处理、扫描电镜照相、岩石薄片的磨制及同步辐射X射线相位衬度显微层位成像技术等一系列方法,处理出大量的早期骨骼化石、胚胎化石标本及薄片标本,并从古生物的角度对各类早期骨骼化石进行了讨论,取得了以下进展:1、宽川铺生物群中卵裂期胚胎化石的发现及意义本文通过醋酸浸泡获得了多枚精美的卵裂期、囊胚期及原肠胚期的三维化石标本,同时应用岩石切片技术获得了珍贵的卵裂期胚胎化石的切片标本,他们共同见证了从单个卵细胞(Olivooides)经卵裂到囊胚、原肠胚的完整胚胎发育序列。新化石材料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宽川铺生物群中卵裂期胚胎化石的空白,完善了从单个卵细胞(Olivooides)经卵裂到囊胚、原肠胚,再到孵化的锥形幼体(Punctatus)的完整胚胎发育序列,而且通过与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卵裂期细胞胚胎化石及一些现生的低等动物卵裂期胚胎的对比,对揭示Olivooides胚胎的卵裂过程和特点,探讨其亲缘关系,以及后生动物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2、宽川铺生物群中可能的原肠作用模式探讨铺生物群中含有的大量原肠胚期的胚胎化石为我们研究早期生物的原肠作用模式提供了可能。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大量的原肠胚期的胚胎化石进行细致的观察,利用岩石切片及Micro-CT等技术对化石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了宽川铺生物群中的两种原肠作用模式,即内陷原肠作用模式和分层原肠作用模式。另外发现了两种腔囊胚形态,而囊胚的形态与原肠作用息息相关。因此目前的化石材料支持了Wolpert等人的观点,认为不同的原肠作用模式取决于胚胎本身卵黄分布的均匀程度,而对动物的发育和演化上可能并不具有重要的意义。3、Punctatus属新种的发现及完整发育序列的完善获得了数枚保存完整的Punctatus标本,并建立了一新种Punctatus costalis sp.nov,丰富了Punctatus属的类容。另外,在南江地区发现了保存完好的Punctatus emeiensis标本,进一步扩大了Punctatus的地理分布范围。同时通过获得的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直至孵化幼体、成年个体的化石标本,完善了从卵细胞Olivooides到成年个体Punctatus整个发育序列,这一研究将为早寒武世早期后生动物起源、分类、辐射演化及个体发育提供不可多得的实证材料。4、六方锥石属新种的发现此次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原始锥石类化石,其数量、种类丰富,不仅有大量的骨状锥石,亦含有大量的六方锥石,并建立描述了一个新种——宁强六方锥石(Hexangulaconularianingqiangensis sp.nov.)。新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六方锥石的内容,而且对地层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5、分叉状生物化石的发现及其生物属性的探讨发现了大量的分叉状管状化石,其中包括二歧分叉和三分叉管状化石的类型,同时发现这些管状化石具有断裂生殖和出芽生殖的特征。本文通过对这些分叉状管状化石的观察和描述,对其生物属性进行了讨论。

二、四川南江早寒武世早期的腔肠动物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南江早寒武世早期的腔肠动物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叠合盆地研究现状
        1.2.2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 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前震旦系
        2.2.2 震旦系
        2.2.3 古生界
        2.2.4 中生界
        2.2.5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演化
        2.3.1 扬子克拉通
        2.3.2 秦岭造山带
        2.3.3 龙门山构造带
        2.3.4 松潘-甘孜褶皱带
第3章 四川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3.1 盆地深部结构
        3.1.1 航磁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3.1.2 重力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3.1.3 岩石圈结构
    3.2 基底断裂分布
        3.2.1 一级基底断裂
        3.2.2 二级、三级基底断裂
    3.3 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3.3.1 基底的纵向分层结构
        3.3.2 基底的横向分块结构
        3.3.3 基底构造单元划分
    3.4 基底结构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第4章 四川盆地盖层结构及其叠合特征
    4.1 地震剖面基本地质特征
    4.2 不整合面识别与盖层结构
        4.2.1 关键不整合面识别及其特征
        4.2.2 构造层划分
    4.3 不同地质时期盆地原型
        4.3.1 震旦纪-志留纪(Z-S)盆地原型-克拉通裂陷盆地
        4.3.2 泥盆纪-中三叠世(D-T2~l)盆地原型-克拉通拗陷盆地
        4.3.3 晚三叠世早期(T_3x~1-T_3x~3)盆地原型-断陷盆地
        4.3.4 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T_3x~4-J)盆地原型-拗陷盆地
        4.3.5 白垩纪-第四纪(K-Q)盆地原型-前陆型盆地
    4.4 盆地叠合模式
第5章 四川盆地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
    5.1 基底控制盆地后期构造格局
        5.1.1 基底结构控制现今盆地宏观格局
        5.1.2 基底断裂活动控制盆内凹陷与隆起的发育
    5.2 基底控制上覆地层的古构造演化
    5.3 基底断裂对盖层沉积的控制作用
        5.3.1 基底断裂对龙王庙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5.3.2 基底断裂对长兴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晚新元古代-寒武纪扬子板块所处的构造背景研究现状
        1.2.2 晚新元古代-寒武纪四川盆地沉积-沉积格局研究现状
        1.2.3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油气勘探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6.1 取得主要成果
        1.6.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
    2.2 区域地层
        2.2.1 震旦系
        2.2.2 寒武系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典型界面标志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
    3.3 岩性组合及横向变化
        3.3.1 横向地层对比
        3.3.2 平面地层展布
第4章 典型剖面沉积序列
    4.1 广元东溪河
    4.2 旺苍TX1井
    4.3 南郑福成
    4.4 镇巴两河口
    4.5 紫阳麻柳
    4.6 万源大竹
    4.7 开江WT1井
    4.8 城口明月
    4.9 城口河鱼
    4.10 城口东安
    4.11 巫溪高竹
    4.12 竹山柳林店
第5章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1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5.1.1 碳酸盐岩沉积体系
        5.1.2 碳酸盐岩-碎屑岩混合沉积体系
    5.2 沉积相展布
        5.2.1 震旦纪陡山沱组
        5.2.2 震旦纪灯影组
        5.2.3 早寒武世麦地坪组
        5.2.4 早寒武世筇竹寺组
        5.2.5 早寒武世沧浪铺组
        5.2.6 早寒武世龙王庙组
    5.3 古地理演化
第6章 震旦纪-早寒武世裂陷活动
    6.1 南秦岭震旦纪裂陷活动
        6.1.1 地层对比
        6.1.2 凝灰岩物源分析
        6.1.3 演化模式及构造意义
    6.2 上扬子北缘裂陷活动
        6.2.1 沉积标志
        6.2.2 地化标志
        6.2.3 地震标志
        6.2.4 演化模式及构造意义
    6.3 灯影组硅化成因探讨
        6.3.1 沉积学特征
        6.3.2 矿物学特征
        6.3.3 包裹体分析
        6.3.4 地化特征
        6.3.5 演化模式及其构造意义
第7章 沉积-构造格局演化及油气意义
    7.1 隆-坳格局演化
    7.2 隆-坳格局形成机制探讨
    7.3 油气地质意义
        7.3.1 烃源岩
        7.3.2 储集条件
        7.3.3 成藏组合及其勘探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中上扬子寒武纪早期有机质来源与类型及微体古生物组合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1.1.1 有机质保存研究的局限性
        1.1.2 寒武纪早期浮游植物研究
        1.1.3 寒武纪早期有机质类型和来源
        1.1.4 寒武纪早期生物层级与有机质的关系
        1.1.5 生物硅与有机质保存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划分对比
    2.1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南江沙滩剖面
        2.2.2 秭归滚石坳剖面与罗家村剖面
    2.3 研究区地层划分对比
        2.3.1 南江沙滩剖面
        2.3.2 秭归罗家村剖面
        2.3.3 滚石坳剖面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地球化学测试
    3.2 孢粉有机质提取和统计
    3.3 扫描电镜实验
    3.4 化石酸处理
第四章 研究区寒武纪早期微体生物化石组合
    4.1 中国寒武纪早期有机质壁微体化石分布
    4.2 研究区有机质壁化石
        4.2.1 南江沙滩剖面
        4.2.2 滚石坳剖面和罗家村剖面
    4.3 研究区微体古生物化石分布特征
        4.3.1 沙滩剖面
        4.3.2 滚石坳剖面和罗家村剖面
        4.3.3 研究区微体生物化石对有机质来源的启示
第五章 无定型有机质和结构有机质
    5.1 沙滩剖面
    5.2 滚石坳剖面
    5.3 罗家村剖面
第六章 研究区寒武纪早期沉积环境特征
    6.1 沙滩剖面
        6.1.1 沙滩剖面古生产力和氧化还原环境特征
        6.1.2 沙滩剖面生物硅分布
    6.2 罗家村剖面
        6.2.1 罗家村剖面古生产力和氧化还原环境特征
        6.2.2 罗家村剖面生物硅分布
第七章 中上扬子寒武纪早期有机质分布和保存的控制因素
    7.1 “生产力模式”和“保存模式”对有机质保存的解释的不充分
    7.2 有机质来源与有机质保存的关系
    7.3 微体生物组合与有机质保存的关系
    7.4 生物硅和有机质保存的关系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早寒武世西乡化石库中马哈螺类的形态学、分类学和亲缘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回顾及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材料与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区域背景
    2.1 区域位置与大地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古生物化石组合及特征
    2.4 剖面概述
第三章 马哈螺类形态特征
    3.1 壳体形态
    3.2 壳饰特征
    3.3 壳壁结构
    3.4 化石成分
第四章 分类位置与亲缘关系
    4.1 研究回顾
    4.2 马哈螺类的分类位置
        4.2.1 软体动物
        4.2.2 马哈螺类各属划分
第五章 马哈螺类系统古生物学
    5.1 洁净螺属
    5.2 马哈螺属
    5.3 鳞锥属
    5.4 中间锥属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川北九龙山及周缘地区寒武系沉积相及与生储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合沉积
        1.2.2 沉积相与生储盖的关系
        1.2.3 四川盆地寒武纪沉积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位置
    2.3 寒武系油气勘探
        2.3.1 地质勘探
        2.3.2 地震勘探
        2.3.3 钻井勘探
第3章 地层
    3.1 地层界限厘定
        3.1.1 寒武系底界
        3.1.2 寒武系顶界
    3.2 地层特征
        3.2.1 筇竹寺组
        3.2.2 沧浪铺组
        3.2.3 龙王庙组
        3.2.4 陡坡寺组
        3.2.5 洗象池组
    3.3 重点层段地层纵横向展布规律
        3.3.1 龙王庙组
        3.3.2 洗象池组
第4章 沉积相
    4.1 概况
    4.2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4.2.1 潮坪相
        4.2.2 局限台地相
        4.2.3 三角洲相
        4.2.4 滨岸相
        4.2.5 陆棚相
        4.2.6 斜坡相
    4.3 沉积相展布及变化
        4.3.1 纵向演化规律
        4.3.2 横向展布规律
    4.4 重点层段平面展布
        4.4.1 龙王庙期
        4.4.2 洗象池期
    4.5 沉积演化模式
第5章 沉积相与生储盖的关系
    5.1 与烃源岩的关系
        5.1.1 筇竹寺组烃源岩
    5.2 与储层的关系
        5.2.1 局限台地相储层
        5.2.2 滨岸三角洲相储层
        5.2.3 陆棚边缘滩(礁)储层
    5.3 与盖层的关系
    5.4 生储盖组合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

(6)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与裂陷槽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绵阳—长宁裂陷槽研究现状
        1.3.2 麦地坪期地层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和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区域构造格局
        2.2.2 基底结构
        2.2.3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2.3.1 震旦系特征
        2.3.2 下寒武统特征
第3章 裂陷槽沉积充填与展布特征
    3.1 裂陷槽沉积充填特征
        3.1.1 灯影组沉积充填特征
        3.1.2 麦地坪组沉积充填特征
        3.1.3 测井响应特征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3 裂陷槽展布特征
        3.3.1 地震剖面响应
        3.3.2 联井剖面对比
        3.3.3 平面形态展布
第4章 桐湾运动对裂陷槽的影响
    4.1 不整合界面的识别
        4.1.1 桐湾I幕不整合面特征
        4.1.2 桐湾Ⅱ幕不整合面特征
        4.1.3 桐湾III幕不整合面特征
    4.2 桐湾运动对裂陷槽的影响
第5章 裂陷槽演化与岩相古地理变迁
    5.1 裂陷槽演化研究
        5.1.1 裂陷槽雏形阶段
        5.1.2 裂陷槽发育阶段
        5.1.3 裂陷槽成型阶段
        5.1.4 裂陷槽充填阶段
        5.1.5 裂陷槽衰亡阶段
    5.2 裂陷槽演化模式
    5.3 裂陷槽对古地理的控制
        5.3.1 陡山沱期古地理特征
        5.3.2 灯一—灯二期古地理特征
        5.3.3 灯三—灯四期古地理特征
        5.3.4 麦地坪-筇竹寺期古地理特征
    5.4 沉积模式及意义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震旦(埃迪卡拉)系划分与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震旦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2 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系主要特征及地层划分
    2.1地层分区及主要岩性特征
    2.2 岩石地层划分方案
3 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系的对比
    3.1 对比依据
    3.2 地层对比结果与讨论
    3.3 四川盆地与峡东标准剖面的对比

(8)华南峡东及浙西早寒武世(黔东世)生物群及其与古环境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1.1.1 晚前寒武-早中寒武世生物事件及生物群
        1.1.2 晚前寒武-早中寒武世海洋古氧相历史
        1.1.3 晚前寒武-早中寒武世黑色岩系、古海洋生产力及植物群研究
    §1.2 存在的问题
        1.2.1 生物群的时代延限、组成特征和地理分布
        1.2.2 古氧相的演化和对比
        1.2.3 古海洋生产力和初级生产者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主要的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主要的创新点
    §1.4 工作量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3.1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3.2 震旦系至早古生代区域地质构造及沉积古地理发展史
    §3.3 峡东及浙西震旦至寒武系地层概况
        3.3.1 峡东震旦及寒武系地层
        3.3.2 浙西震旦及寒武系地层
第四章 研究区水井沱组及荷塘组岩石特征,地层划分和对比
    §4.1 宜昌水井沱组及浙西荷塘组简介
        4.1.1 宜昌水井沱组
        4.1.2 浙西荷塘组
    §4.2 剖面描述
    §4.3 岩石分段特征
        4.3.1 岩石特征
        4.3.2 分段特征
    §4.4 生物地层与对比
第五章 早寒武世水井沱生物群研究
    §5.1 水井沱生物群的研究历史和含义
    §5.2 水井沱生物群化石组成及特征
    §5.3 峡东水井沱组化石分段特征及对比
        5.3.1. 分段特征
        5.3.2. 与牛蹄塘生物群和“西蒿坪动物群”的对比
    §5.4 峡东鄂西早中寒武世生物群系列及其意义
第六章 峡东早寒武世水井沱组古氧相特征与对比
    §6.1 简介
    §6.2 水井沱组的缺氧地球化学特征
        6.2.1 地球化学特征
        6.2.2 草莓状黄铁矿
    §6.3 峡东水井沱组生物特征与古氧相
    §6.4 水井沱组上部缺氧和有氧的快速转换
    §6.5 扬子板块古海洋的氧化进程
    §6.6 华南早寒武世生物辐射特征与水团活动
第七章 下寒武统的有机质富集特征及古生产力研究
    §7.1 与下寒武统缺氧环境相关的初级生产力替代指标
        7.1.1 地球化学指标
        7.1.2 惰质体和壳质体
    §7.2 初级生产力指标的有效性评价
    §7.3 华南下寒武统富有机质沉积特征,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来源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寒武纪大爆发后生动物进化特征的一些探讨 ——以澄江化石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材料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1.1 寒武纪生物进化的主体—华南各个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对比研究
        1.3.1.2 节肢动物高肌虫朵氏小昆明虫的繁殖策略
        1.3.1.3 寒武纪动物的粪便化石研究
        1.3.1.4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进化特征探讨
        1.3.2 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1.3.3 研究材料
        1.3.4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1 室外工作
        1.4.2 室内工作
        1.4.3 参加会议
        1.4.4 做学术报告
    1.5 主要创新点
        1.5.1 对华南主要布尔吉斯页岩型软躯体生物群进行对比研究
        1.5.2 对节肢动物高肌虫朵氏小昆明虫繁殖策略研究
        1.5.3 对寒武纪的粪便化石进行研究
    1.6 研究工作
第二章 古生代后生动物演化的主体和源头—寒武纪动物群
    2.1 寒武纪动物群的发现及其空间分布
    2.2 寒武纪动物群的组成
    2.3 寒武纪生物群的在华南板块的组成和分布
    2.4 华南寒武纪古海洋生物群落与环境的研究
        2.4.1 贵州牛蹄塘组生物群
        2.4.2 贵州杷榔生物群
        2.4.3 贵州凯里生物群
        2.4.4 安徽荷塘海绵生物群
        2.4.5 云南关山生物群
        2.4.6 云南马龙生物群
        2.4.7 云南澄江生物群
        2.4.7.1 发现和生物组成
        2.4.7.2 埋藏模式
        2.4.7.3 造成生物多样化的原因
        2.4.7.4 研究意义
        2.4.8 陕南阎王碥组生物群
        2.4.9 湖北石牌生物群
        2.4.10 湖北岩家河生物群
        2.4.11 宽川铺生物群
        2.4.12 京山石龙洞组生物群
    2.5 华南寒武纪古海洋生物群落的相关性和差异性
        2.5.1 华南各古生物群落之间的差异性
        2.5.1.1 保存质量不同
        2.5.1.2 优势类群不同
        2.5.1.3 沉积环境不同
        2.5.2 华南软躯体古化石生物群落之间的相关性
        2.5.2.1 生物群的组成以及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性
        2.5.2.2 基底性质
    2.6 华南寒武纪古海洋生物群落的研究意义
        2.6.1 对生物矿化现象的理解
        2.6.2 提供更加有价值的细节信息
        2.6.3 有助于寻找生物物种之间的中间过渡和缺失的环节
    2.7 华南寒武纪古海洋生物群落的研究展望
        2.7.1 化石大小的局限性
        2.7.2 化石保存的局限性
        2.7.3 沉积环境的局限性
        2.7.4 研究时代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澄江化石库节肢动物高肌虫朵氏小昆明虫的繁殖策略
    3.1 高肌虫和朵氏小昆明虫的分类地位
        3.1.1 高肌虫的分类地位
        3.1.2 朵氏小昆明虫的分类地位
    3.2 朵氏小昆明虫的繁殖策略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
        3.2.2.1 朵氏小昆明虫的化石保存
        3.2.2.2 朵氏小昆明虫的形态学和它的卵与胚胎
        3.2.3 讨论
        3.2.3.1 朵氏小昆明虫卵附着的结构
        3.2.3.2 昆明虫的附肢和体部分节的功能差异
        3.2.3.3 朵氏小昆明虫的繁殖力
        3.2.3.4 朵氏小昆明虫的受精卵和它们的个体发育
        3.2.3.5 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朵氏小昆明虫的繁殖策略
        3.2.4 寒武纪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生命史进化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寒武纪粪便化石研究
    4.1 产地和地理环境
    4.2 材料和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蠕虫的肠道
        4.3.2 粪便化石
        4.3.2.1 澄江化石库的粪便化石
        4.3.2.2 陕南的粪便化石
    4.4 讨论
        4.4.1 寒武纪动物的取食类型和例证
        4.4.2 寒武纪动物的粪便化石类型
        4.4.3 寒武纪动物的食性
        4.4.4 澄江化石库食肉动物的食物和食物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进化特征探讨
    5.1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含义
    5.2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进化特征的探讨
        5.2.1 进化发育生物学(evo-devo)
        5.2.2 演化生态学:寒武纪生物群空间结构的建立和拓展
        5.2.3 寒武纪生物群生态系统的建立和演化
        5.2.3.1 古生物群落的出现
        5.2.3.2 硬体附着现象(sclerite-attaching)的出现及演化
        5.2.4 生物的生态系统复杂性特点的出现
        5.2.5 生态系统特点和生态方式的多样化
        5.2.6 简单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已经初步建立
        5.2.7 生物驱动或环境驱动
        5.2.8 宏演化
        5.2.8.1 寒武纪进化生物群谱系树结构的演化
        5.2.8.2 寒武纪动物眼睛的出现
        5.2.8.3 寒武纪大辐射与大绝灭伴随产生
        5.2.9 寒武纪的停滞现象
        5.2.10 两侧对称躯体构型的出现和生物矿化硬体(骨骼出现)
        5.2.11 协同进化的初步建立
        5.2.12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阶段性
        5.2.13 寒武纪大爆发的时间框架
        5.2.14 寒武纪不同门类生物进化的一致性
    本章小结
结论及今后工作和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陕南川北地区下寒武统下部微体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野外样品采集
    2.2 实验室样品处理
第三章 地层特征及生物化石分布
    3.1 概述
    3.2 剖面描述
    3.3 岩石地层学特征及生物化石分布
    3.4 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区域对比
第四章 一些重要生物类群的研究进展
    4.1 球壳类化石
        4.1.1 磷酸盐化球形类化石
        4.1.2 不规则球形化石
    4.2 胚胎化石
        4.2.1 卵裂期胚胎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4.2.2 原肠作用模式研究
        4.2.3 讨论
    4.3 腔肠动物
        4.3.1 四辐射锥管状化石——四方塔形壳 Quadrapyrgites
        4.3.2 五辐射锥管状化石——Punctatus
    4.4 原始锥石类
        4.4.1 骨状锥石(Carinachitidae He)
        4.4.2 六方锥石科(Hexangulaconulariidae He)
    4.5 藻类化石
        4.5.1 管柱状藻类化石
        4.5.2 分叉状藻类化石
第五章 主要生物类群特征及生物地层对比
    5.1 主要生物类群组合特征
    5.2 主要生物类群
        5.2.1 软舌螺类
        5.2.2 单板类和腹足类
        5.2.3 原牙形类
        5.2.4 钉形壳类
        5.2.5 棱管壳类
        5.2.6 海绵骨针
        5.2.7 开腔骨类
        5.2.8 古老的海葵化石 Eloympia pediculata
    5.3 生物地层的对比
        5.3.1 国外的对比
        5.3.2 国内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四川南江早寒武世早期的腔肠动物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D]. 李洪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2]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王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中上扬子寒武纪早期有机质来源与类型及微体古生物组合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D]. 郑书粲.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4]早寒武世西乡化石库中马哈螺类的形态学、分类学和亲缘关系[D]. 张虎. 长安大学, 2019(01)
  • [5]川北九龙山及周缘地区寒武系沉积相及与生储盖的关系[D]. 张芮.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6]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与裂陷槽演化[D]. 黄博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震旦(埃迪卡拉)系划分与对比[J]. 邓胜徽,樊茹,李鑫,张师本,张宝民,卢远征. 地层学杂志, 2015(03)
  • [8]华南峡东及浙西早寒武世(黔东世)生物群及其与古环境协同演化研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9]寒武纪大爆发后生动物进化特征的一些探讨 ——以澄江化石库为例[D]. 段艳红. 西北大学, 2013(11)
  • [10]陕南川北地区下寒武统下部微体化石研究[D]. 郑亚娟. 长安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四川南江早寒武世早期腔肠动物化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