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山添翼致富

为大山添翼致富

一、为山区插上致富翅膀(论文文献综述)

高保卫[1](2020)在《榆林市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榆阳区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地理优势明显,是榆林市内的农业大区。近年来,榆阳区在保障人民“菜篮子”供给的同时,抓住全省千亿级设施农业建设战略机遇,逐步把蔬菜产业培育成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和推进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三区”,即日光温室优势区、塑料大棚优势区和露地蔬菜示范区,把榆阳蔬菜打造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富民强区产业。本文利用文献参考法、实地调查法和对比总结法,对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优劣势和典型案例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榆阳区蔬菜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播种面积达到7.5万亩,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蔬菜年产量近15万吨,产值达到3亿多元。虽然全区蔬菜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效益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基础设施配套困难;蔬菜专业人才数量少,高端人才紧缺;产后加工滞后,产销对接不畅;设施发展水平整体不高等方面的问题。(2)通过对榆阳区现有的比较典型的15个蔬菜基地案例调查分析,发现有11个自身发展很好,引领带动能力较强的成功基地,有4个自身发展不好,没有带动作用的失败基地。4个失败基地中集体出资建设的占比为100%,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的占比为75%,而农户自己出钱建设的11个基地,发展的都很成功,说明集体出资建设,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是基地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基地建设中集体出资建设是不可行的,一定要在村民种植积极性高的地方建设,建前必须明确种植经营主体。(3)11个设施蔬菜基地中自动化水平低的占比为72.7%,经营管理模式单一占比为63.6%,种植户老龄偏大占比63.6%,产品零售和小商贩上门收购占比为81.8%,经济效益高的占比为54.5%,说明设施蔬菜基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动化水平低、经营管理模式单一、种植户老龄偏大、产品以零售和小商贩上门收购为主,难以形成统一合力,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等。(4)对15个典型基地效益情况的调查看出,设施蔬菜的效益较好,最好的日光温室基地棚均产值可以达到4.1万元,最差的棚均产值1.5万元,9个基地平均产值为2.6万元,而露地蔬菜平均亩产值为0.3万元,但价格受市场波动大,种植风险大,易出现丰收但不挣钱的现象。总体认为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中应通过继续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壮大技术服务团队,提高从业人员水平;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市场保护机制;扶持蔬菜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灾害防范意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流通体系,促进产销衔接等措施,促进该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汪衡[2](2020)在《湖南:春风化雨润万物 产业扶贫“拔穷根”》文中研究说明虽是寒冬季节,但是湖南岳阳市湘阴县南湖洲镇百树山生态农庄热闹非凡。农庄80亩蔬菜扶贫基地今年喜获丰收,144户贫困家庭以入股分红、务工方式获利。贫困户秦乐庚算了一笔账:"务工加分红,今年收入5万多元。"脱贫攻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产业。有了产业支撑,

翟敏[3](2018)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济南市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大力推行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作为“精准扶贫”先行者的旅游扶贫,仅在2016年就使得672万户贫困人口得到实惠。济南市章丘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该区努力探索“旅游助脱贫、扶贫促旅游”的新路子,近年来其乡村旅游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章丘区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整合力无法形成品牌集聚等不足。乡村配套实施不够完善,贫困人口素质有待提升,严重阻碍了章丘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不利于旅游精准扶贫取得实效。本文所选取的济南市章丘区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希望通过对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全域旅游发展中有益做法的分析,引起全社会对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从而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以全域旅游背景下济南市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搜索、访谈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其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其乡村旅游扶贫特征,探索章丘区乡村旅游与旅游精准扶贫的协同创新发展。选取十八盘村、朱家裕村、青葱庄园等三个地点,通过实地访谈获取了三地周边贫困村民们对旅游扶贫的认知,通过问卷调查对游客的人口特征、出游特征、对乡村旅游扶贫认知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从经济、社会、政策等层面探索全域旅游背景下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是增加就业、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资源是发展之本,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发展之基,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是成长之力,雄厚的区域经济是加快发展的力量之源。通过乡村旅游扶贫重拾对乡村价值的探索发掘,从多方筹集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产业融合、提升产品竞争力,引导全民参与、倡导景村共建,推进全民营销、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实现全时全域发展、打造旅游精品等方面提出对策。为旅游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利于促进地方旅游可持续发展、更好助力精准扶贫。

李潇[4](2017)在《创新福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致力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经济、降低农村贫困人口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截止2016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335万人,因此,农村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为做好新时期农村扶贫工作,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试图通过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推进“精准扶贫”,以实现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应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发展贫困地区特有产业、创新扶贫协调机制等措施,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深入开展。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要求扶贫工作应紧贴实际,全过程要精准,建立脱贫长效机制。然而,农村金融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网点运营方面,高成本降低了服务供给的积极性和商业可持续性,阻碍普惠金融和“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在融资渠道方面,基层网点存款总量少,吸收的存款不足以支持农户资金需求,造成支农资金来源不足;在市场化程度方面,政府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采取差别化利率优惠,但机构在无法有效掌握信贷需求方信息下,却提高信贷门槛,使贫困户无法享受同等的金融服务,也难以平衡普惠性和商业性之间的矛盾;在产品服务方面,由于同质化程度高,极易遭受替代品的冲击;在科技水平和人员素质方面,互联网技术应用率整体较低,精通现代网络高科技以及互联网金融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农村金融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新技术,如何创新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以提高扶贫效率,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探讨。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分析、理论分析、对比分析、逻辑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和问题展开研究,并在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先进经验和思考互联网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福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相关对策。本文认为:互联网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技术、新渠道,农村金融机构应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优化和拓宽渠道,创新信息技术,强化人力支撑,以普惠化金融发展带动“精准扶贫”,以低成本高效率推动“精准扶贫”,以“互联网+大数据”深化“精准扶贫”,从根本上驱动“精准扶贫”。同时,以政策创新为先导,引领和保障“精准扶贫”。

莫国香[5](2016)在《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认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即为当地傣语“竜社勐”(部落祖先灵魂居住的神林)、“竜社曼”(氏族祖先灵魂居住的神林)等神山林的统称,它是在当地原始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蕴含祖先神灵崇拜文化特质的原始森林,是傣族集农业崇拜、森林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诸多崇拜为一体的复合载体,即它是集傣族原始宗教神灵观念和农耕文化现实需要为一体的傣族神山林。由于“竜林”不仅承载着傣族传统社会稻作生产赖以生存的森林水源,也寄托着傣族人民对森林和祖先的依赖、敬畏与感恩以及对祖先权威与规矩的信仰,因此,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基于以保护森林、水源等自然生态环境和稻作农业生产为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傣族“林-农”农业生态观以及基于祖先崇拜名义的以建立稳定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为目标的农业社会规矩和由此衍生的遵循祖规的傣族系列传统农业社会文化习俗。总之,它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最古老、原生型的傣族典型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既包括“竜林”物质文化遗产本体,也包括以“竜林”信仰为基础而衍生的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就其性质上来说,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是兼具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农业文化遗产。从起源上来看,尽管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具体产生的时间无法考证,但从当地傣族的起源及“竜林”地质、生态和神话传说等文史资料可以推断,该遗产应该发端于当地傣族原始农业社会初期,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它是一种远古的森林形态和文化遗存。由于西双版纳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有限的生产力水平制约,以“竜林”为文化表征的森林水源是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丰收的最主要保障,因此自然也是依靠水稻而生存的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社会的根本依靠。所以,西双版纳傣族“竜林”的设立应该是出于强烈的稻作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考虑。加之,“竜林”祖先权威的规矩对农业社会的凝聚作用,因此,可以说,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是当地傣族借助祖先神灵的名义保护森林水源、建立农业社会生产秩序的生存智慧,是该地傣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而形成的独特的热带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和文化传统,这种生存模式和传统源于傣族崇拜森林的文化特质和农耕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并同祖先崇拜交汇融合在一起,成为依托森林、崇拜祖先、保护农业丰收的文化现象。作为傣族居住地的生存根源和文化寄托,“竜林”如同血脉一样将当地傣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并得以长久的传承和延续。特别是召片领政权时期,由于“竜林”文化对经济繁荣、政治统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历代召片领政权对其都十分重视。这一期间,傣族人口和村寨日益增多,“竜林”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分布的地域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等级也不断得到提升,它从最初的单纯民间祖先崇拜祭祀活动发展到召片领政权的重大政治统治手段。这段时期,不仅召片领及其地方官员必须亲自参加“竜林”的祭典活动,部分已故召片领以及佛门菩萨请进“竜林”加以祀奉褒扬,各级地方政权还设置了有关“竜林”文化事项管理部门,建立相应“竜林”文化管理制度,使得“竜林”这一特殊森林所包含的价值不断扩大,成为不仅凝聚了各个历史时期上层统治者对于竜林思想及“竜林”文化的认同、推崇和褒扬,同时又浓缩地体现了“竜林”发展之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因此,西双版纳“竜林”文化在傣族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在当地傣族人民和政权机构的共同推崇和维护下,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还保护了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观和热带地区“林-农”农业生态传统,这种传统是具有农业的、生态的和社会文化的突出价值。特别是,这种传统对于当今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因此,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无疑是具有珍贵价值的历史遗存。然而,这种遗产的价值需要被社会和公众所认识和重视并使其从中受益,但是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西双版纳现存的相当数量的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并不容乐观。本文将选题确定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史为鉴,以点带面,目的在于完善傣族“竜林”文化研究,唤起人们对西双版纳现存傣族“竜林”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重视和保护以及对森林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行动,并试图在以下三方面做出创新:第一,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作为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探讨“竜林”在以水稻生产为核心的傣族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第二,挖掘遗产价值,建立“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并找出其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使“竜林”所具有的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传统与现实的维度上达到统一;第三,系统研究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历史与现实保护的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面临困境的根源,为人类如何有效地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文包括绪论、研究内容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内容主要为提出问题。在本章中,对于本论文选题的提出和确定进行了阐明,对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论文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基本结构和研究重点以及创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研究内容包括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以及“竜林”文化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为后文的论述和发展提供依据。第二章从傣族聚居的生态环境系统、“竜林”生物多样性系统、水文化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农村聚落系统以及村民的宗教信仰系统六方面阐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第三章从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以及宗教信仰两方面论述了 “竜林”文化的起源,揭示“竜林”文化起源有着深刻的农耕社会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渊源。同时从形成、发展、繁荣、衰落及恢复阶段论述了“竜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阶段性特点,揭示“竜林”文化历史变迁与稻作文化的兴衰存在内在关系。第四章通过对磨歇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考察和分析,发掘傣族“竜林”的水稻农耕文化根源。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磨歇村“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以及根据这些问题而创造的保护模式,为后面章节的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保护策略提供参考。第五章从生态、科技、历史、社会、文化和经济六方面阐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并从生态环保、农业生产和社会文化方面论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欠佳以及“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相对缺乏三个方面考察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论述加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在本章中,首先对“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进行了思考,提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应寻找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净土和热带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使得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传统和现实的统一的维度上达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同时还提出了保护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当前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保护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在此基础上,针对第六章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其在当代社会的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提出六种典型保护模式建议。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结语,是在前七章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的总结性论述,同时进一步阐明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所具有的珍贵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和对其保护在人类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对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未来提出展望。

杨智[6](2016)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神圣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关键时期,西部、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则成为难点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扶贫开发成为当前贫困地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指出: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本文从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梳理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力图对以甘肃贫困地区农村为代表的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现状、障碍、问题及其精准扶贫、可持续脱贫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窥斑见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益参考。甘肃作为典型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区域集中的特征显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年居于全国末位,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当前,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搞好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对于提高全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科学认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找到科学的破解路径,我们需要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贫困、农村、农业、农民、城乡关系等科学理论,为我们研究农村贫困和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引。国内外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直接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汲取了如冈纳?缪尔达尔、西奥多?舒尔茨、阿玛蒂亚?森等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重要学术观点,以期为科学分析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开发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如美国的“向贫困挑战”计划、巴西的“发展极”开发试验、孟加拉格莱米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等国外扶贫开发成功实践经验,为推进甘肃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今天的扶贫开发是过去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在回顾甘肃自20世纪80年代“两西”建设以来的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扶贫开发措施及其扶贫开发取得成就和经验。在30多年的扶贫开发中,甘肃形成的“甘肃经验”以及如“甘肃精神”、“五苦精神”等精神财富,对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大奠基意义。历经3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甘肃人民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出的诸多有效举措为全国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在全世界扶贫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甘肃为全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贫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表现和形成原因具有多元复合性特征。贫困不仅在于经济收入不足,更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质是整个社会现代发展滞后。我们不能就贫困来论贫困,应在“三农”问题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视野来认识农村贫困。对于甘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言,农村贫困在地域和人口两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从区域角度看,贫困是地理资本贫困、基础设施贫困、社会服务贫困、历史基础贫困、生产能力贫困、经营管理贫困、社会治理贫困、风俗习惯贫困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小规模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影响下,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加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相伴而生,贫困农村“空心化”不断加重,其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弱化。从人口角度看,其贫困主要在于文化素质、家庭负担、身体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足,然而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发展需要也千差万别。扶贫开发虽历经多年,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本身也面临诸多内在矛盾和实施难题。扶贫与开发、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投入与需求等内在矛盾和资金缺口大、社会参与不够、资源整合不足等突出问题深刻制约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甘肃农村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我们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瞄准主要制约瓶颈,有针对性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同时,需要从发展目标、动力、环境、路径、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完善扶贫开发措施体系,在进一步增加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路径,激发内生动力。

金旻[7](2013)在《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文中认为山区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特殊环境所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人文与宗教特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近现代发展史上,山区的地位更加突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山区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以保障山区发展。我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区是我国领土的主体,我国国土面积69.3%的陆地是山区。山区为我国超过半数的人口提供生存发展空间,同时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因山区的地域和生态环境特点所致,我国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全部在山区。山区发展特别是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协调山区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林业是关键。林地是山区的主要土地类型,森林是山区生态系统的主体。山区林业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如何处理好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关系,化解相互制约和影响,促进协调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课题。本研究选取典型的贫困山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系统深入调查,以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林业建设与贫困的关系及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等问题为重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山区发展和林业建设的主体林农为对象,对林业建设绩效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测度分析,进而提出了可选择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具有较大的直接、间接和潜在的贡献,但直接经济贡献不充分,从而导致生态建设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协调发展的关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存在显着制约作用,生态补偿不足等问题影响着林农对生态建设的响应;采取协调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不高,但协调性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现行相关政策缺乏系统性,山区发展政策和生态建设政策的协调性较差,但改进余地大。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邓群刚[8](2010)在《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互助组至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体制终结的特殊历史时期——集体化时代,是中国山区变动最为剧烈和深刻的时期。在此期间,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山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一直是夺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孜孜追求的目标。以国家话语为中心的一系列山区建设工程,前后相继,一路走来,促使中国山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加强对集体化时代山区建设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当前学界方兴未l艾的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研究添砖加瓦,而且能够为当前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以山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利用新近发现的《乔钦起工作笔记》,结合基层档案材料和田野调查所得的口述资料,着重考察集体化时代邢台县西部山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山区、建设山区的总体历程,探讨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活动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影响山区的命运的,进而对集体化时代山区建设的历史地位和当前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反思。邢台县西部山区人多地少,长期存在一个粮食问题。由于耕地不足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传统社会时期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一方面向山要地、大修梯田,向河要粮、大造滩地,使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采取大力兴修农田水利、修整土地、增施肥料、合理密植、推广新的耕作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农业机械等措施,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两者相结合,为邢西山区粮食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通过规模宏大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促使邢台县西部山区实现了从“糠菜半年粮”到“粮食自给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转变奠定了基础。邢台县西部山区资源丰富,有着发展多种经营的良好基础,其中尤以经济林特产资源品种居多,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是受开发条件的限制,在传统时期山区资源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还比较重视多种经营的发展。其间虽也曾受到“以粮为纲”等政策的影响,但是“文革”后期,山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山区建设没有了后顾之忧,山区建设方针实现了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的转变,以林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获得了发展空间,邢台县西部山区从此踏上了富裕之路。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产的生命线。由于乱伐滥砍、毁林毁草、开荒种粮、放牧过度等历史原因,传统时期的邢台县西部山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区群众深受其害。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合作化时期以工程措施为主的沟谷治理、大跃进时期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大造林、调整时期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文化大革命时期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经济沟建设等阶段,最终实现了从“光山秃岭”到“山青水秀”的转变,最终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蓄水保土之路,影响全国。靠山吃山,靠山用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关键是会吃和会用。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既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袭击的考验,又遭受过多年“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但出于国家不断的调整政策,广大基层干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山区群众的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实现了从“糠菜半年粮”到“粮食自给有余”、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从“光山秃岭”到“山青水秀”三大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邢西山区传统时期“穷山恶水”的面貌,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影响全国的“太行山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集体化时代邢台县西部山区三大历史性转变的实现,与集体化时代实行的集体化体制、基层干部的素质、乡村政治结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具有密切的关系。当前的山区建设应该在山区建设的规划、多种经营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干部的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代精神的发扬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

寒青[9](2009)在《守望大山》文中研究表明序:爱,以母亲的名义在遥远的鄂西北,在偏僻的湖北边陲,你,只是一个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但你却以柔弱的双肩,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你用炙热的母亲情怀,演绎着爱的故事。为了爱,父亲放下家破人亡的仇恨,拿起三寸粉笔,点燃了穷乡僻壤的文明之火;为了爱,

熊发兴[10](2008)在《“红大”为彝乡致富添翼》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 地处滇西的南涧县是大理州种植“红花大金元”规模最大的县,近年年产“红大”在18万担左右,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勤劳朴实的彝族人民,为种出“红大”优质烤烟提供了有利条件,“红大”也为山区群众带来了大把大把的钞票,这里种烟的农户户户是万元户,红大特色烟

二、为山区插上致富翅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山区插上致富翅膀(论文提纲范文)

(1)榆林市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外蔬菜发展情况
    1.4 中国蔬菜发展情况
    1.5 榆林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2.1 研究区区情概况
    2.2 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2.2.1 区域分布调查分析
        2.2.2 蔬菜规模调查分析
        2.2.3 蔬菜栽培种类调查分析
        2.2.4 设施建设标准调查分析
        2.2.5 蔬菜品牌创建情况调查分析
        2.2.6 蔬菜育苗点建设调查分析
        2.2.7 资金补贴情况调查分析
        2.2.8 配套技术情况调查分析
    2.3 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1 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基础设施配套困难
        2.3.2 蔬菜专业人才数量少,高端人才紧缺
        2.3.3 产后加工滞后,产销对接不畅
        2.3.4 设施发展水平整体不高
第三章 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和劣势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区位优势
        3.1.2 资源优势
        3.1.3 经济优势
        3.1.4 交通优势
        3.1.5 政策扶持优势
    3.2 劣势分析
        3.2.1 土地流转难
        3.2.2 自然灾害易发
        3.2.3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3.2.4 蔬菜加工企业太少、经营主体作用小
        3.2.5 相关审批手续难办,建设用地缺乏
        3.2.6 种植劳动力不足且老龄化现象普遍
第四章 榆阳区蔬菜基地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4.1 蔬菜基地典型案例分析
        4.1.1 设施蔬菜基地
        4.1.2 露地蔬菜基地
    4.2 分析总结
第五章 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5.1 继续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5.2 壮大技术服务团队,提高从业人员水平
    5.3 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市场保护机制
    5.4 扶持蔬菜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5.5 提高灾害防范意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5.6 完善流通体系,促进产销衔接
    5.7 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安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湖南:春风化雨润万物 产业扶贫“拔穷根”(论文提纲范文)

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绿色农字号产业
依托电商平台产业扶贫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全域推进产业扶贫形成“大合唱”

(3)全域旅游背景下济南市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乡村旅游扶贫研究
        1.3.2 国内乡村旅游扶贫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全域旅游
        2.1.2 乡村旅游
        2.1.3 旅游扶贫
        2.1.4 旅游扶贫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融合理论
        2.2.2 “旅游+”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济南市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章丘区基本概况
    3.2 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的必要性
        3.2.1 是增加就业,实现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3.2.2 是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的重要举措
    3.3 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的条件
        3.3.1 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资源
        3.3.2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3.3.3 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
        3.3.4 雄厚的区域经济
第4章 济南市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济南市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现状
        4.1.1 济南市章丘区旅游扶贫主要成效
        4.1.2 济南市章丘区旅游扶贫典型项目
    4.2 济南市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分析
        4.2.1 调查对象选择
        4.2.2 调查方式及调查重点
        4.2.3 调查结果分析
    4.3 济南市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4.3.1 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4.3.2 贫困人口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4.3.3 乡村旅游相关产业缺乏联动
        4.3.4 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
第5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对策
    5.1 济南市章丘区旅游扶贫开发原则
        5.1.1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5.1.2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5.1.3 企业支持与社区参与相结合
    5.2 全域旅游背景下济南市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对策研究
        5.2.1 多方筹集资金,完善基础设施
        5.2.2 强化产业融合,提升产品竞争力
        5.2.3 引导全民参与,倡导景村共建
        5.2.4 推进全民营销,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
        5.2.5 实现全时全域发展,打造旅游精品
    5.3 全域旅游背景下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体系
        5.3.1 健全旅游法律法规
        5.3.2 完善乡村旅游扶贫考评体系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4)创新福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
    2.1 金融体制与农村金融
        2.1.1 金融体制和中国金融组织体制
        2.1.2 农村金融及其发展意义
    2.2 金融创新、普惠金融与风险防控
        2.2.1 金融创新的发展与应用
        2.2.2 普惠金融理念和实践要求
        2.2.3 风险防控的方式与金融风险防控
    2.3 “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
        2.3.1 “互联网+”的内涵与意义
        2.3.2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特点
    2.4 五大发展理念与精准扶贫
        2.4.1 五大发展理念内涵及与“精准扶贫”关系小
        2.4.2 “精准扶贫”的模式与意义
    2.5 PEST分析法
        2.5.1 分析法简介
        2.5.2 PEST分析法在本文的应用
第三章 福建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及其在精准扶贫中作用
    3.1 福建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3.1.1 农村地区资金短缺
        3.1.2 农村地区金融资源拥有量处于相对劣势
        3.1.3 农村地区获取金融服务不如城市方便
        3.1.4 农村地区自助机具使用率不及城市
        3.1.5 农村地区网银使用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3.1.6 山区与沿海农村地区金融基础差距大
    3.2 福建农村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3.2.1 多管齐下建机制,保扶贫行稳致远
        3.2.2 明确任务抓包干,促扶贫落地生根
        3.2.3 多方联动聚合力,助扶贫攻坚克难
        3.2.4 多维创新提品质,推扶贫提质增效
        3.2.5 多措并举稳推进,使扶贫务实笃行
        3.2.6 启智扶志拔穷根,让扶贫固本强基
第四章 福建农村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局限与间题
    4.1 农村金融市场化发展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
        4.1.1 农村金融服务普惠性和商业可持续性难以融合发展
        4.1.2 产品和服务单一且同质化程度高,创新能力不足
    4.2 农村金融服务基础条件差、经济主体融资难
        4.2.1 农村金融服务基础条件差
        4.2.2 农村经济主体融资难
    4.3 农村金融科技水平滞后且人才匮乏
        4.3.1 农村金融科技水平低
        4.3.2 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4.4 农村金融征信体系等政策环境建设待完善
        4.4.1 农村信用环境建设落后
        4.4.2 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第五章 基于经验借鉴与互联网金融的扶贫思考
    5.1 我国其他地区“精准扶贫”先进经验借鉴
        5.1.1 我国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案例
        5.1.2 我国其他地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经验借鉴
    5.2 互联网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5.2.1 互联网金融促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5.2.2 互联网金融能因地制宜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5.2.3 互联网金融助农村金融降成本提效率
        5.2.4 互联网金融为农户提供平等服务机会
        5.2.5 互联网金融能提高农村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5.2.6 互联网金融催生复合型人才
        5.2.7 互联网金融能改善农村信用识别与惩戒能力
第六章 创新福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对策
    6.1 创新业务及服务,以普惠化金融发展带动“精准扶贫”
        6.1.1 优化金融功能,提升普惠金融粘合度
        6.1.2 商业可持续的差异化营销
        6.1.3 开发特色业务
    6.2 优化和拓宽渠道,以低成本高效率推动“精准扶贫”
        6.2.1 突出网点渠道优势
        6.2.2 通过电子化建设降成本提效率
    6.3 创新信息技术,以“互联网+大数据”深化“精准扶贫”
        6.3.1 加强数据收集与应用
        6.3.2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6.3.3 传统农村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
    6.4 强化人力支撑,从根本上驱动“精准扶贫”
        6.4.1 农村金融机构引进与培育人才方面
        6.4.2 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教育脱贫方面
    6.5 以政策创新为先导,引领和保障“精准扶贫”
        6.5.1 构建农村征信体系方面
        6.5.2 健全配套体系,提供政策正向激励
        6.5.3 监管政策建设与风险管控方面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概况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与农业文化遗产的关系
        一、“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和保护对象的演进
        二、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内涵
        三、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
    第二节 “竜林”文化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水资源
        四、气候
        五、土壤
        六、植被
    第三节 “竜林”文化的社会背景
        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区沿革及现状
        二、人口及民族概况
        三、社会经济
        四、宗教文化
        五、农耕文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
    第一节 傣族聚居的生态环境系统
        一、森林环境
        二、江河环境
        三、坝子环境
    第二节 “竜林”生物多样性系统
        一、植被类型的多样性
        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第三节 水文化系统
        一、“竜林”文化与水文化的关系
        二、“竜林”文化体系中的水文化表现
    第四节 农业生产系统
        一、森林水源提供
        二、土壤肥力补充
        三、农林病虫害防控
        四、农田水土保持
    第五节 农村聚落系统
        一、竜林
        二、村寨
        三、稻田
        四、河谷
    第六节 村民宗教信仰系统
        一、原始宗教信仰
        二、小乘佛教信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的起源
        一、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
        二、宗教信仰
    第二节 “竜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一、桑木底时代竜林文化的形成
        二、勐泐王时代竜林文化的发展
        三、召片领时期竜林文化的繁荣
        四、解放后至二十世纪末竜林文化的衰落
        五、二十一世纪初期竜林文化的恢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个案分析
    第一节 磨歇村概况及选点依据
        一、磨歇村概况
        二、选点依据
    第二节 磨歇“竜林”文化系统构成及其根源
        一、文化系统构成
        二、稻作文化根源
    第三节 磨歇“竜林”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一、磨歇村“竜林”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二、磨歇“竜林”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
    第一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一、生态价值
        二、科技价值
        三、历史价值
        四、社会价值
        五、文化价值
        六、经济价值
    第二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作用
        一、生态环保方面作用
        二、农业生产方面作用
        三、社会文化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
        一、橡胶种植与“竜林”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二、城镇化及开发建设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三、稻田种植结构调整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第二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欠佳
        一、当地政府重视不足
        二、传统宗教信仰保护力量式微
        三、村民“竜林”文化观念淡化
        四、社会消费环境较差
    第三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相对缺乏
        一、研究相对缺乏
        二、投入相对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加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对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的思考
        一、寻找“竜林”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进行保护
        二、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当前“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尝试
        一、生态小区保护示范模式
        二、公益林生态建设保护模式
        三、环境友好型胶园建设保护模式
        四、城市雨林公园建设保护模式
        五、生物多样性廊道建设保护模式
        六、利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模式
        七、多渠道宣传教育保护模式
    第三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建议
        一、促进“竜林”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营造“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加大“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力度
    第四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典型保护模式建议
        一、生态友好型胶园发展模式
        二、“竜林”文化遗产旅游和大健康产业保护模式
        三、碳汇交易保护模式
        四、防护林生态建设保护模式
        五、生态农业保护模式
        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一)国外贫困问题研究
        (二)国内学者贫困问题研究
        (三)甘肃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有关小康社会的基本概念
        一、小康社会
        二、全面小康
        三、农村小康
    第二节 有关贫困的基本概念
        一、贫困
        二、贫困线
        三、反贫困
        四、扶贫开发
第二章 研究视角: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第一节 小康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社会理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论探索
        一、毛泽东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践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促进农村温饱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总体小康
        三、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稳步进军全面小康
    第四节 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解析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
        二、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第五节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大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三、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
        五、特困地区农村按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困难
    第六节 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第三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第二节 列宁关于农村建设和城乡关系思想
        一、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
        二、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第三节 毛泽东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
        一、农村建设思想
        二、城乡关系思想
第四章 理论发展:新时期“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农村建设思想的发展
        一、邓小平农村改革和建设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农村建设的发展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建设的推进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三节 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新战略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深化农村改革
        四、强化农业农村生态治理
        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
        一、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三、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协调的城镇化
        四、新型城镇化是环境美好的城镇化
    第五节 精准扶贫战略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国际借鉴: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
        一、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特别计划
        二、区域开发战略
        三、小额信用贷款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
        五、注重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性
    第二节 保障式扶贫
        一、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法制化管理
        二、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三、注重培育贫困群体的自立能力
        四、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 实践基础: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措施与经验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村反贫困政策历史回溯
        一、经济体制改革和“两西”建设阶段(1978~1985年)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三、全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四、大扶贫阶段(2001以后)
    第二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归类
        一、投入扶贫开发资金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三、产业培育
        四、移民搬迁
        五、劳务输出
        六、能力提升
        七、金融扶贫
        八、组织化扶贫
        九、社会帮扶
    第三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措施的效果分析
        一、贫困程度显着减轻
        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三、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四、精神面貌逐步改变
    第四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二、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三、集中力量破解制约瓶颈
        四、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五、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第七章 现实分析(一):甘肃农村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一、贫困的区域性特征
        二、贫困的人口性特征
    第二节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方式制约
        二、自然条件制约
        三、历史基础制约
        四、体制机制制约
        五、主导产业制约
        六、人口因素制约
第八章 现实分析(二):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在矛盾与有利条件
    第一节 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内在矛盾分析
        一、扶贫与开发的矛盾
        二、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四、投入与需求的矛盾
        五、上层设计与底层实际的矛盾
        六、扶民与扶县的矛盾
        七、扶村与扶人的矛盾
        八、放权与治村的矛盾
        九、教育与就业的矛盾
        十、发展与稳定的矛盾
    第二节 现行反贫困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内扶贫,产业延伸能力不足
        二、政府主演,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三、以情识扶,扶贫精确程度不高
        四、就贫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五、利益多元,协调整合扶贫不够
        六、观念落后,思想教育扶贫滞后
    第三节 甘肃扶贫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与历史机遇
        一、地理区位条件
        二、自然资源条件
        三、文化资源优势
        四、发展基础条件
        五、政策叠加机遇
第九章 研究整合:甘肃农村反贫困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瞄准小康目标,找准脱贫关键
        一、瞄准小康目标,明确任务责任
        二、找准关键问题,破解主要难题
    第二节 调动积极因素,增强脱贫动力
        一、广开帮扶渠道,整合投入力量
        二、完善参与机制,发挥主体作用
        三、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现代发展
        四、发展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脱贫意志
        六、强化教育培训,开发人力资源
        七、加强城镇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第三节 改善发展环境,夯实脱贫基础
        一、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善领导环境
        三、加强民主法治,改善治理环境
        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第四节 广开增收渠道,拓展脱贫路径
        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二、完善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支撑
        三、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收入
    第五节 完善帮扶机制,增强脱贫保障
        一、增强项目弹性,契合实际需求
        二、完善后续保障,促进持续发展
        三、完善民生保障,兜底特困群体
        四、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发展公平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综述
    2.1 区域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2.1.1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背景
        2.1.2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1.3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1.4 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1 从经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2 从山区发展与非山区发展关系角度进行的研究
        2.3.3 从山区发展模式角度进行的研究
        2.3.4 从三农角度进行的研究
        2.3.5 从生态旅游角度进行的研究
        2.3.6 从林业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7 从扶贫角度进行的研究
    2.4 相关概念内涵研究
        2.4.1 林业建设
        2.4.2 山区发展
    2.5 相关研究评述
3 湘西自治州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
    3.1 湘西自治州自然资源特点
        3.1.1 地貌气候特点
        3.1.2 生物资源特点
        3.1.3 土地、矿产及水资源特点
        3.1.4 旅游资源特点
    3.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3.2.1 经济发展特点
        3.2.2 社会发展特点
    3.3 湘西自治州林业基本概况和特点
        3.3.1 林业概况
        3.3.2 林业发展特点
    3.4 湘西自治州资源与发展的关联特征分析
        3.4.1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3.4.2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约束作用
    3.5 本章小结
4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分析
    4.1 林业建设基本情况
        4.1.1 林业建设概况
        4.1.2 林业建设特点分析
    4.2 林业建设对山区生态环境的贡献
        4.2.1 森林资源快速增长
        4.2.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2.3 生物多样性受保护
    4.3 林业建设对山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4.3.1 促进山区经济增长
        4.3.2 推动山区旅游业发展
        4.3.3 增加山区农民收入
    4.4 林业建设对山区社会发展的贡献
        4.4.1 山区农民就业机会增加
        4.4.2 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4.5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假设
        4.5.2 数据描述
        4.5.3 结果及讨论
        4.5.4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相互制约
    5.1 山区发展对林业建设的影响和制约
        5.1.1 经济增长本身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5.1.2 森林资源遭破坏难以快速恢复
        5.1.3 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剧石漠化
        5.1.4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5.2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
        5.2.1 对森林资源利用的限制
        5.2.2 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5.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相互制约的成因分析
        5.3.1 历史原因
        5.3.2 资源总量不足
        5.3.3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5.3.4 发展能力欠缺
        5.3.5 基层管理薄弱
    5.4 本章小结
6 林业建设与山区贫困问题的关联分析
    6.1 研究区域的贫困现状
    6.2 林业建设在山区减贫中的作用
        6.2.1 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特征分析
        6.2.2 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林业建设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3.1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6.3.2 退耕还林工程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4 本章小结
7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7.1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一般协调关系分析
        7.1.1 林业建设的生态功能
        7.1.2 林业建设的经济功能
        7.1.3 林业建设的社会功能
    7.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度计量与分析
        7.2.1. 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7.2.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综合协调度测算
    7.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关系分析
    7.4 基于农户认知的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7.4.1. 基于农户视角的林业建设
        7.4.2 基于农户视角的山区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林业建设和山区发展现行政策分析
    8.1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相关政策分析
        8.1.1 国家和地方层面关于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
        8.1.2 现行的林业建设政策关系
    8.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分析
    8.3 林业建设政策与山区发展政策的关系及协调性分析
        8.3.1 政策目标不一致
        8.3.2 缺乏政策协调机制
        8.3.3 缺乏管理和监督机制
    8.4 本章小结
9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合理模式
    9.1 湘西自治州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
        9.1.1 生态治理模式——凤凰县石漠化治理
        9.1.2 新农村生态能源模式——古丈县沼气开发
        9.1.3 建设优势作物示范基地的模式——古丈县油茶示范基地
        9.1.4 生态型林场模式——泸溪县生态林场
    9.2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模式探索
        9.2.1 林业经济驱动模式
        9.2.2 生态恢复与保护模式
        9.2.3 生态服务市场化模式
        9.2.4 特色产业带动模式
10 结论与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0.2.1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2.2 利用资源优势兴办绿色产业
        10.2.3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0.2.4 强化能力建设
        10.2.5 实现生态补偿市场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主要成果目录
致谢

(8)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资料介绍
    五、概念说明
    六、论文框架
第一章 传统时期的邢西山区状况
    第一节 邢西山区的社会生态
    第二节 邢西山区的资源开发
    第三节 生态环境
    小结
第二章 战争状态下的邢西山区建设
    第一节 组织起来,生产度荒
    第二节 战争状态下的山区农业
    第三节 以副补农:战争状态下的山区副业
    第四节 植树造林
    小结
第三章:山区建设的起步:合作化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第一节 山区建设方针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必须解决粮食问题:农业
    第三节 植树造林,绿化山区
    第四节 多种经营
    第五节 从沟谷治理到综合治理:合作化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小结
第四章 "建设繁荣幸福的新山区":"大跃进"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演变
    第二节 人民公社在山区:邢西山区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完善
    第三节 山区农业大跃进
    第四节 多种经营与社队企业
    第五节 大造林:大跃进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第六节 山区农村电气化的初步尝试
    小结
第五章 "一手抓山,一手抓川":调整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第一节 "一手抓山,一手抓川":山区建设方针的形成
    第二节 一手抓川:修滩地
    第三节 下楼出院:山区的半机械化工具改革
    第四节 一手抓山: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小结
第六章 战天斗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第一节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山区建设方针的确定
    第二节 向山要地:综合治理英谈沟
    第三节 向河要地:决战南河滩
    第四节 建设高标准大寨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第五节 一种、二养、三加工、四采掘:多种经营
    小结
第七章 太行山道路的先行者: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第一节 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改革开放新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转变
    第二节 科技初进太行山
    第三节 "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第四节 办企业,跨小康
    第五节 新世纪,再创业
    第六节 集体化道路的坚守者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集体化时代邢西山区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 集体化时代邢西山区建设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集体化时代的邢西山区建设所留下的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为山区插上致富翅膀(论文参考文献)

  • [1]榆林市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D]. 高保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2]湖南:春风化雨润万物 产业扶贫“拔穷根”[J]. 汪衡. 农产品市场, 2020(03)
  • [3]全域旅游背景下济南市章丘区乡村旅游扶贫研究[D]. 翟敏.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4]创新福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D]. 李潇. 福州大学, 2017(05)
  • [5]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莫国香.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6]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D]. 杨智. 兰州大学, 2016(08)
  • [7]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D]. 金旻.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8]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D]. 邓群刚. 南开大学, 2010(10)
  • [9]守望大山[J]. 寒青. 中国作家, 2009(14)
  • [10]“红大”为彝乡致富添翼[N]. 熊发兴. 中华合作时报, 2008

标签:;  ;  ;  ;  ;  

为大山添翼致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