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住院患者攻击行为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精神疾病住院患者攻击行为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一、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及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梦慧[1](2021)在《利培酮联合不同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心境稳定剂在精神分裂症伴冲动攻击行为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增效效果;分析不同心境稳定剂对于减少精神分裂症伴冲动攻击行为的疗效及相关安全性。方法:收集就诊于蚌埠医学院附属安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90例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将其为三组,利培酮组为单独使用利培酮,联合碳酸锂组为利培酮合并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组为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钠治疗,观察4周,并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第4周,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修订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定治疗结果,并统计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婚姻分别对MOAS量表得分、PANSS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中显示PANSS量表得分与攻击行为具有相关性(P<0.05);治疗前三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末利培酮组与使用心境稳定剂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使用心境稳定剂组无明显差异(P>0.05),第4周联合碳酸锂组各量表低于联合丙戊酸钠组(P<0.05);PANSS得分前2周、4周各组差值得分由高到底依次为联合碳酸锂组、联合丙戊酸钠组、利培酮组;MOAS前2周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联合丙戊酸钠组、联合碳酸锂组、利培酮组;前4周依次为联合碳酸锂组、联合丙戊酸钠组、利培酮组;前2周与4周的治疗中各量表得分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伴冲动攻击行为患者,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具有一定相关性,心境稳定剂能够辅助增效利培酮,并且利培酮联合碳酸锂的疗效优于联合丙戊酸钠,三组安全性无差别。

李丹玉[2](2021)在《P300预警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应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暴力风险等级和有无暴力行为中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特点,并分析P300在预警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评价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8月就诊于石河子市绿洲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3天内完成听觉P300的检测,并对其进行为期3天的暴力风险评估同时记录患者一周内暴力行为发生的情况,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评估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和高风险组,按“是”和“否”将患者分为暴力组和非暴力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P300在三个不同暴力风险组以及是否发生暴力行为中是否有差异,使用ROC曲线和评定者间信度评价P300在预警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暴力行为的作用。结果1.三个不同暴力风险组患者的P300潜伏期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71,P<0.01)。经过LSD-t两两比较后发现,低、高风险组和中、高风险组P300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高风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暴力组和非暴力组相比,潜伏期和波幅提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08,P<0.001;t=4.642,P<0.001);与无既往暴力史相比,有既往暴力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波幅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2,P=0.004),潜伏期则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9,P>0.05)。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联合作用预测暴力行为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2,灵敏度为54.1%,特异度为91.9%,假阳性率为6.6%,假阴性率为45.9%,约登指数为0.475。其预测作用要优于单项指标的预测(与潜伏期AUC=0.762相比Z=3.798,P<0.01;和波幅AUC=0.796相比Z=3.19,P<0.001),且优于BVC等级的预测作用(Z=3.038,P=0.0024<0.01);P300和BVC的综合效应可以提高预测效能(综合效应AUC=0.944,和P300的AUC相比Z=2.25,P<0.05,和BVC等级的AUC相比Z=4.048,P<0.001);评定者间信度一致性评价Kappa系数为0.728,信度较高。结论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可以作为评估判断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风险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对于预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一项筛查和监测工具使用,并在今后的评估中推广使用。

计艾岑[3](2021)在《SLC6A4基因甲基化与精神健康个体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云南汉族男性SLC6A4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与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及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人群的相关性,揭示不同精神状态个体的暴力攻击行为遗传基础,为预防和控制暴力攻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共收集61名男性因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或抢劫罪入狱的精神健康暴力攻击服刑犯(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56名男性伴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及60名男性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2.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及健康对照组采用Buss&Perry攻击量表及Barratt冲动量表评估其攻击性及冲动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采用中国疾控中心设立的“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中重性精神疾病肇事肇祸危险度及总体危险度评估表进行攻击行为判定;3.采集外周血液4ml,储存于EDTA抗凝管中,-80℃保存,QIAamp DNABlood Mini Kit提取DNA,EZ DNAMethylation-Gold Kit亚硫酸氢盐处理样品,文库的片段长度分布经Agilent 2100 Bioanalyzer验证,使用Illumina Hiseq平台对SLC6A4基因启动子区目标片段及其包含的17个CpG位点进行DNA甲基化状态检测,运用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三组总体比较:(1)平均年龄分别为40.30± 12.35岁、44.00±11.65岁及39.15±10.25岁,样本年龄无显着性差异(P=0.062);(2)SLC6A4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在三组的总体比较中有显着性差异(Welch F=0.018<0.05);(3)SLC6A4基因启动子靶片段包含17个CpG位点,其中有10个CpG位点在总体比较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CpG3、Cp G4、CpG6、CpG7、CpG8、CpG9、CpG10、CpG12、CpG14、CpG15,经 Bonferroni 校正,CpG4、CpG8、CpG10、CpG12、CpG14 位点仍具有显着性,CpG3、CpG6、CpG7、CpG9、CpG15位点显着性消失;(4)在不同环境因素的SLC6A4基因启动子区目标片段DNA甲基化水平总体比较中高文化程度/低文化程度/未婚/吸烟四个环境因素中三组研究对象分别存在显着性差异。2、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两两比较:(1)SLC6A4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在两组间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24);(2)在SLC6A4基因启动子区三组间总体比较有差异的10个CpG位点中有6个位点差异仍具有显着性:CpG3、CpG4、CpG8、CpG12、CpG14、CpG15,甲基化水平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剩余4个CpG位点:CpG6、CpG7、CpG9、CpG10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Bonferroni校正,上述位点显着性全部消失。(3)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中,未婚和已婚(χ2=6.658,P=0.010)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中未婚群体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风险高于已婚群体(OR=0.283,95%CI:0.111-0.721)。(4)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发现,在吸烟群体中两组研究对象的SLC6A4基因目标片段甲基化水平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且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甲基化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在高文化程度、低文化程度及未婚群体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和健康对照组的两两比较:(1)SLC6A4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在两组间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SLC6A4基因目标片段三组间总体比较有差异的10个CpG位点两组比较后位点甲基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Buss&Perry攻击量表总分值及其余四个分量表暴力攻击组得分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Barratt冲动量表除认知冲动性分值在暴力攻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外,总量表及其余两个分量表分值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都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4)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中,高文化程度和低文化程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8,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低文化程度的群体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风险高于高文化程度的群体(OR=0.095,95%CI:0.027-0.341)。(5)不同危险因素群体中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SLC6A4基因目标片段甲基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的两两比较:(1)SLC6A4基因启动子区目标片段DNA甲基化水平在两组的比较中有显着性差异(P=0.018);(2)在SLC6A4基因目标片段三组间总体比较有差异的10个CpG位点中有3个位点仍具有有显着性差异:CpG4、CpG10、CpG14,甲基化水平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高于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剩余7个CpG位点:CpG3、CpG6、CpG7、CpG8、CpG9、CpG12、CpG15 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Bonferroni校正,上述位点显着性全部消失。(3)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与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的比较中,不同文化程度(χ2=6.523,P=0.011)以及不同吸烟状况(χ2=10.177,P<0.001)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中低文化程度群体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风险更高(OR=0.209,95%CI:0.061-0.714),吸烟群体发生攻击行为的风险是未吸烟群体的4.187倍(OR=4.187,95%CI:1.677-10.453)。(4)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的比较发现,在低文化程度(P=0.024)、未婚(P=0.028)、吸烟(P=0.014)群体中SLC6A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差异均具有显着性,且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高于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而在高文化程度群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5)。[结论]1.SLC6A4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行为不存在显着相关性,对云南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可能存在影响,研究提示SLC6A4基因启动子目标片段及CpG3、CpG4、CpG8、CpG12、CpG14、CpG15位点的高甲基化状态可能具有更高的攻击性。2.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与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可能存在不同的表观遗传基础,SLC6A4基因启动子目标片段及CpG4、CpG10、CpG14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在男性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间存在显着性差异。

王俊[4](2021)在《基于循证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及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调查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现状并从老年人、护理人员及医养结合机构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提供临床依据。2.总结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构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提供循证依据。3.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并进行适用性检验。方法:1.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现状调查(1)身体约束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整群抽样,利用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调查表对重庆市6家医养结合机构102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运用直接观察法、标准化访问护理人员及查看老年人医疗健康档案收集相应资料;运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2)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的质性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2家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n=12)和TPB开放性问卷调查(n=20),运用Colaizzi7步法进行内容分析。(3)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的量性研究:通过整群抽样,采用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分问卷和自制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身体约束计划行为理论问卷(PR-TPB问卷),调查重庆市6家医养结合机构316名护理人员的身体约束实践,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意向,以TPB为理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变量对身体约束实践的影响路径及程度。2.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证据综合(1)身体约束干预措施效果的meta分析:系统检索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ENTRAL),Psyc INFO,CNKI,Wan Fang Data,VIP,Open Grey数据库中有关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干预措施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2)相关指南及系统评价的内容分析: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专业网站及数据库中2000年~2020年关于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指南、最佳实践信息册、证据总结、推荐实践、专家共识及系统评价,并对内容进行评价、整合和总结。3.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的构建根据现状调查和证据总结内容,结合文献研究,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初稿,采用专家会议法修改、论证方案并形成终稿。4.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的适用性检验采用单组前后测量设计,选取重庆市一家医养结合机构中的老年人(n=97)应用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了解护理人员应用方案的感受及体验;通过量性研究方法评价干预前后老年人及护理人员层面相关结局指标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对干预前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现状调查(1)身体约束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6家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率为25.83%,腰带(55.47%)和腕带(52.83%)的使用率最高,61.51%的身体约束有签署知情同意,身体约束主要原因是预防跌倒(71.70%),89.06%的身体约束没有护理记录,13.58%的约束老年人有约束并发症;老年人认知、行动能力、自理能力、跌倒风险、入住时间、身体攻击性行为、留置导管情况,机构的类型、属性、护理员照护人数是身体约束使用的影响因素(P<0.05)。(2)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的质性研究:提炼出护理人员对老年人使用身体约束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3部分,包括对使用身体约束的认知、态度、情感体验、团体压力、道德压力、责任压力、外在促进因素、外在阻碍因素8个主题。(3)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的量性研究: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意向得分为(30.89±4.82),(5.30±0.62),(4.55±0.73),(3.99±1.31),(5.05±0.88)分。态度(β=0.536,P<0.001)和知觉行为控制(β=0.139,P<0.05)与意向呈正相关,主观规范得分越高,意向越强,但路径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觉行为控制对实践有直接负向影响(β=-0.348,P<0.001),但意向对实践的直接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2.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证据综合(1)身体约束干预措施效果的meta分析:单纯教育措施[OR=0.68,95%CI(0.28~1.64),P=0.39],教育结合咨询措施[OR=0.76,95%CI(0.29~1.98),P=0.58]对减少老年人身体约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化干预措施对减少老年人身体约束的效果有统计学意义[OR=0.74,95%CI(0.64~0.86),P<0.001];身体约束干预措施对老年人跌倒[OR=0.89,95%CI(0.64~1.24),P=0.48]、跌倒相关伤害[OR=1.14,95%CI(0.79~1.65),P=0.47]和精神类药物使用[OR=1.09,95%CI(0.89~1.33),P=0.41]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2)相关指南及系统评价的内容分析:最终纳入17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证据总结2篇,最佳实践信息册2篇,推荐实践1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8篇,从定义、人员要求、评估、决策、知情同意、预防策略、实施、监测、解除、记录、报告、人员培训和组织支持总结25条证据。3.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的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包括身体约束原则、组织支持、人员要求、评估、决策、告知、替代措施、实施、监测、解除、记录、报告、约束培训13个维度,29个条目,会议专家权威系数为0.894。4.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的适用性检验(1)量性结果:身体约束培训后护理人员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实践得分升高(P<0.05),身体约束意向得分降低(P<0.05);干预3个月后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率无显着变化(P>0.05),护理人员身体约束使用正确率提升,老年人日间约束时间降低,非正规约束工具使用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干预前后跌倒及跌倒相关伤害和抗精神药物使用无显着变化(P>0.05)。(2)质性结果:提炼出护理人员身体约束理论认识加深、认知态度改变、实践能力提升、方案实践正向体验、方案实践负性体验、约束必要性难以评估、替代措施实施障碍7个主题。结论:1.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率较高且实践欠规范,受老年人、护理人员及机构特征等因素影响,应加强危险因素管理、身体约束教育并制定身体约束规范,以提高老年人长期照护质量。2.基于循证构建的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内容科学、全面且具体,虽然不能降低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率,但能有效改善护理人员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及实践,提高身体约束使用正确率,减少老年人日间约束时间,规范约束方式,方案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并推广。

杨琪[5](2021)在《宁夏八个县(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是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了解宁夏地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现状和相关因素,尽早、及时的识别危险行为,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更好的回归社会。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共抽取兴庆区、彭阳县等8个县(区),对抽取的县(区)所有686系统的“在管”患者,使用自编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患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进行电话调查,电话调查无法完成者通过入户面对面完成调查。危险行为评估参照《国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的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表》进行危险性评估分级,采取0~5级进行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患者总病程/近一年危险性评估分级和近一年伤人/自伤行为的可能因素。结果1.共纳入研究对象1795人,男女人数比例为1:1.25,平均年龄为47.9±12.7岁,受教育程度平均为6.2±4.7年,74.4%为汉族,75.3%现居住地为农村。2.总病程危险行为高风险者(危险性评估分级≥3级)共848人,占47.2%。Ord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OR=1.58,95%CI:1.33-1.88)、现居住地为农村(OR=1.30,95%CI:1.03-1.65)的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风险高;受教育程度越高(OR=0.96,95%CI:0.94-0.98)、初次发病年龄越高(OR=0.98,95%CI:0.97-0.99)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风险越低,既往精神病性阳性症状并发数量越多(OR=1.72,95%CI:1.58-1.87)、调查时获得社会福利种类越多(OR=1.19,95%CI:1.07-1.33)发生危险行为的风险越高。3.近一年危险行为高风险者共338人,占18.8%。Ord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近一年规律服药相比,未服药(OR=1.38,95%CI:1.07-1.79)与间断服药(OR=1.79,95%CI:1.37-2.35)患者近一年发生危险行为的风险更高;年龄越低(OR=0.97,95%CI:0.96-0.98)、受教育程度越低(OR=0.96,95%CI:0.94-0.98)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风险越高,既往精神病性阳性症状并发数量越多(OR=1.46,95%CI:1.33-1.60)、调查时患者获得社会福利种类越多(OR=1.27,95%CI:1.13-1.43)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风险越高。4.近一年有217名患者报告曾发生伤人行为,占12.1%。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现居地类型农村(OR=1.57,95%CI:1.08-2.27)、调查时有低保(OR=1.44,95%CI:1.06-1.94)更有可能出现伤人行为,既往精神病性阳性症状并发数量越多(OR=1.35,95%CI:1.16-1.56)、初次发病年龄越低(OR=0.96,95%CI:0.95-0.97)患者发生伤人行为的风险越高。5.近一年有93名患者报告曾发生自伤行为,占5.2%。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既往精神病性阳性症状并发数量越多(OR=1.57,95%CI:1.24-1.98)患者发生自伤行为的风险越高。结论1.该地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比例较低,各地区发生比例略有差异。年龄、现居地类型、受教育程度、初次发病年龄、既往精神病性阳性症状并发数量、近一年服用抗精神类药物情况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2.针对既往精神病性阳性症状并发数量多和近一年服用抗精神类药物依从性差的患者,应重点关注,采取“早发现、早治疗”措施,以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对于年龄低、现居住地为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初次发病年龄较低的患者,家庭照护者和社区工作者应做到“早预防、日常管理精细化”,以免发生肇事肇祸行为。

张艳[6](2021)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

陈壮有[7](2020)在《双相障碍患者情绪促发冲动、反应抑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冲动是诊断躁狂/轻躁狂发作的标准之一,即便在服药后症状缓解的情况下,双相障碍患者(Bipolar Disorder,BD)出现明显冲动行为的可能性依旧很高,且冲动行为具有情绪促发、不可忍受、难以控制等特点,进而增加患者自伤自杀、暴力,甚至犯罪行为的风险,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研究目的研究一:了解BD患者及健康个体情绪促发冲动及攻击行为现状,探究影响BD患者及健康个体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高危因素,进一步建立攻击行为影响路径模型。研究二:了解BD患者及健康学生在情绪诱发背景下反应抑制的特点与差异,探究情绪促发冲动、攻击行为自评与反应抑制相关行为学指标及脑电指标的联系,尝试从反应抑制角度解释BD患者冲动攻击行为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一:采用方便抽样方式,对440名BD患者及411名健康个体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童年创伤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简式UPPS-P冲动行为量表、Buss&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研究二:采用行为学实验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广东省某医科大学28名双相障碍学生及29名健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经典的声音停止信号范式,在积极/消极/中性情绪图片线索下考察被试的反应抑制能力。研究结果1)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BD患者及健康个体两个样本间除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相匹配外(t/χ2=0.39~2.17,ps>0.05),在居住地、主观家庭经济水平父母文化水平、是否就业及是否留守上构成比亦无显着差异(χ2=1.47~7.46,ps>0.05),调查对象婚恋情况差异显着(χ2=26.87,p<0.05)。2)BD患者及健康个体童年创伤、神经质、情绪促发冲动与攻击行为两两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小在0.21~0.87之间,ps<0.01;相比冲动性其他维度如感觉寻求等,正性急迫性和负性急迫性同攻击行为成中等程度相关,相关系数更大(r=0.39~0.51)。与健康个体相比,BD患者经历更多童年创伤,神经质、情绪促发冲动及攻击行为得分更高,且差异显着(t=5.35~12.75,ps<0.01)。3)在BD患者及健康个体中,童年创伤到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着,标准化直接效应值c’范围为0.119~0.271,直接效应占比在51.74%~74.86%之间,95%置信区间不包括0。4)在BD患者及健康个体中,神经质与正性急迫性或负性急迫性在童年创伤及攻击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着,链式中介效应值范围为0.022~0.038;链式中介效应占比在6.81%~15.22%之间,95%置信区间不包括0。5)在停止信号任务中,反应信号反应时(go RT)及停止信号反应时(SSRT)上组别和情绪性质的交互效应及情绪主效应不显着(F=0.02~3.87,ps>0.05)。反应信号正确率(go ACC)交互作用显着(F=3.87,p<0.05),在消极图片诱发状态下,BD实验组go ACC更低。组别主效应显着,相比健康对照组,:BD实验组go ACC 更低(F=4.60,p<0.05),go RT 具有更长的趋势(F=3.29,p=0.08)。在控制go RT及go ACC基础上,组别主效应在SSRT上并无显着不同(BDsSRT-201.87ms,CONSSRT=212.80ms,F=0.05,p>0.05)。go ACC 更低及 go RT更慢的BD患者SSRT更短且差异显着(t=-2.84,p<0.01)。6)对于停止信号任务的脑电指标,情绪图片诱发的P300及LPP上组别与情绪的交互效应及组别主效应不显着(F=0.01~0.59,ps>0.05),情绪主效应显着(F=48.13,71.30,ps<0.01),相比起中性条件,积极及消极情绪图片诱发的P300及LPP平均振幅更大。7)声音停止信号诱发的stop N1平均波幅上,组别、情绪性质及任务表现间无显着交互作用(F=0.60~2.48,ps>0.05),情绪性质及任务表现主效应显着(F=10.05,29.49,p<0.01)。相比中性及消极条件,积极情绪图片诱发状态下N1平均波幅更小,平均差异分别为1.077μV,1.522μV(p<0.01);相比抑制失败试次,被试抑制成功状态下N1平均波幅更大,平均差异为2.239μV(p<0.01)。组别主效应不显着(F=0.84,p>0.05),相比健康对照组,BD实验组在抑制任务上整体N1平均波幅较小,分别为-8.15μV及-7.30μV。8)在stop P3平均波幅上,组别、情绪性质及任务表现间无显着交互作用(F=0.20~1.41,p>0.05),任务表现主效应显着(p<0.01),相比抑制失败试次,被试抑制成功状态下stop P3平均波幅更小,平均差异为2.789μV(p<0.01)。情绪主效应不显着(F=0.33,p>0.05),积极、消极、中性图片诱发下,stop P3平均波幅均值大小分别为12.68μV,12.55μV及12.46μV。组别主效应不显着(F=0.21,p=0.65),相比健康对照组,BD实验组及健康对照组在抑制任务上stop P3平均波幅均值大小分别为8.118μV及7.470μV。9)针对BD实验组及健康对照组合集,抑制成功N1与SSRT成显着正相关,与go RT成显着负相关,抑制成功stop P3与SSRT成显着负相关(r=0.40,-0.270,-0.29,p<0.05)。10)针对BD实验组及健康对照组合集,正性急迫性、负性急迫性得分与go ACC、go RT、SSRT、抑制成功N1及P3无显着相关关系(r=-0.187~0.131,ps>0.05)。go RT与攻击行为成显着正相关(r=0.28,p<0.05),SSRT与攻击行为成显着负相关(r=-0.30,p<0.05)。在BD实验组中,杨氏躁狂、汉密尔顿抑郁得分与go ACC、go RT、SSRT、抑制成功N1及P3无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小在-0.18~0.29之间,p>0.05。是否服药及药物种类(即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在BD患者上述指标上无显着差异(F=0.010~2.335,p>0.05)。研究结论1)与健康个体相比,BD患者经历更多童年创伤、情绪稳定性水平更差、表现出更高的情绪促发冲动及攻击行为水平,BD患者冲动性显示出被情绪促发的特点。2)在BD患者及健康个体中,童年创伤除直接影响攻击行为外,还通过神经质、情绪促发冲动这一链式中介间接影响个体攻击行为。3)相比健康个体,BD患者在停止信号范式中go任务表现更差,且与临床症状及服药与否无关,提示BD患者一般性认知控制能力受损。4)BD患者与健康个体在stop任务表现上相当,停止信号反应时未表现出明显损伤,可能受go任务表现较差的次生影响。5)停止信号诱发的stop N1在抑制成功条件下更大,stop P3在抑制失败条件下更大,表明这两个成分都与反应抑制有关。6)停止信号任务中的情绪图片线索得到了有效加工,情绪影响了 stop N1的振幅,反映了情绪对反应抑制的影响。创新点1)本研究在呈现大样本BD患者及健康个体情绪促发冲动及攻击行为概貌基础上,从个体、情境及内部心理状态三者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建立起影响攻击行为发生的影响路径,拓展了 一般攻击理论模型的运用并为该理论假设提供了进一步的实证依据。2)实验研究将情绪图片诱发,经典停止信号范式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相结合,研究结果严格控制BD患者他评抑郁、躁狂得分及服药情况可能给反应抑制表现带来的影响,改善了同一主题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及缺乏对无关临床变量控制的局限性。研究局限与展望1)横断面设计只能解释BD患者及健康个体童年创伤、神经质、情绪促发冲动及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很难得出因果结论。本研究严格遵循经典推论因果关系三准则并对性别、留守、起病年龄等协变量进行统计控制,后续研究可以充分发挥追踪设计如交叉滞后设计优势,确定不同变量间顺序并分析变量随时间的发展变化。2)调查及实验研究未对BD样本进行亚型或临床分期细分,如区分双相障碍Ⅰ型、双相障碍Ⅱ型,或者躁狂期、抑郁期、混合发作期及缓解期,研究结论推广受到一定限制。后续研究将得益于纳入更广泛影响BD患者情绪促发冲动及攻击行为的相关临床变量加以考察。

朱颖[8](2020)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此类患者的诊疗和预后提供科学的更为全面的理论依据,以预防或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方法: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就诊于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符合入组及排除标准的200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冲动攻击行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冲动攻击组)和对照组(非冲动攻击组)。使用自制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巴瑞特冲动量表(BIS-11)、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相关资料的采集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结果:1.收回有效问卷155份,研究组82人,对照组73人。2.基本资料的差异性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男性比例显着多于女性(P<0.05);未婚人数多于已婚人数(P<0.05);独居患者人数较多(P<0.05);患者的住院天数更长(P<0.05);处于缓解状态的患者比例较高(P<0.05);既往未曾在他院就诊的患者人数较多(P<0.05);因肇事肇祸及从门诊或其他医院转入的患者百分比相对较高(P<0.05);既往有自杀行为、反复多次自杀的患者比例较高(P<0.05);在付费方式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百分比较低(P<0.0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百分比较高(P<0.05)。3.量表得分的差异性分析结果:EPQ-RSC中,研究组L维度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BIS-11中,研究组的量表总分、注意力冲动性因子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CTQ中,研究组的量表总分、情感忽视因子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FACESⅡ-CV中,研究组家庭亲密度的分数显着高于对照组的分数(P<0.05)。SSRS中,研究组的总分、客观支持因子得分、主观支持因子得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得分(P<0.05)。4.研究组冲动量表得分与其他量表得分的相关性分析:BIS-11中:冲动性总分与EPQ-P维度、EPQ-N维度呈高度负性相关(P<0.01),与EPQ-E维度、EPQ-L维度呈高度正性相关(P<0.01);与儿童期躯体虐待呈正性相关(P<0.05);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高度负性相关(P<0.01),与客观支持呈负性相关(P<0.05)。注意力冲动性与EPQ-N维度呈高度负性相关(P<0.01),与EPQ-L维度呈高度正性相关(P<0.01);与CTQ量表总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呈高度正性相关(P<0.01),与情感忽视呈正性相关(P<0.05);与家庭亲密度呈正性相关(P<0.05);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呈负性相关(P<0.05)。运动冲动性与EPQ-P维度、EPQ-N维度呈负性相关(P<0.05)、与EPQ-L维度呈高度正性相关(P<0.01);与躯体虐待呈正性相关(P<0.05);与社会支持总分、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高度负性相关(P<0.01),与主观支持呈负性相关(P<0.05)。无计划冲动性与EPQ-P维度呈高度负性相关(P<0.01),与EPQ-E维度、EPQ-L维度呈高度正性相关(P<0.01),与EPQ-N维度呈负性相关(P<0.05);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高度负性相关(P<0.01)。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院方式(OR=0.535,95%CI:0.354-0.810)、自杀史(OR=0.279,95%CI:0.167-0.466)、付费方式(OR=0.588,95%CI:0.353-0.980)是冲动攻击行为的危险性因素;总社会支持水平(OR=1.096,95%CI:1.034-1.162)、性别(OR=3.591,95%CI:1.472-8.763)、是否曾在他院就诊(OR=2.811,95%CI:1.579-5.004)是冲动攻击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结论:1.外向性人格特征、具有儿童期创伤史、家庭关系疏远、社会支持缺乏都会增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出现冲动攻击行为的风险。2.对于男性、非自愿住院、既往存在自杀史、缺乏医疗保障的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及相关政府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监控,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帮助患者进行诊疗,有利于预防或减少患者冲动攻击行为发生的风险。

银燕,余建英,熊智[9](2019)在《影响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影响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招募25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将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4分的病人为攻击行为组,MOAS<4分的病人为非攻击行为组。给予两组病人MOA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童年创伤问卷(CTQ)、修订版精神病态清单(PCL-R)评估,分析病人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攻击行为组病人在PANSS中的阳性症状量表、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及激活性、偏执、攻击症状群的评分明显高于非攻击行为组;攻击行为组病人在SSRS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维度的评分明显低于非攻击行为组;攻击行为组病人在CTQ中的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维度的评分明显高于非攻击行为组;攻击行为组病人在PCL-R中的反社会因子评分明显高于非攻击行为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阳性症状、激活性、偏执、攻击、情感虐待、反社会因子是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而客观支持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临床评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攻击行为中需要注意其相关的精神症状、童年创伤及主客观支持等复杂的相关因素。

贺长兴[10](2019)在《双相情感障碍冲动攻击行为与MAOA、5-HTR1B及儿童期受虐交互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冲动攻击行为与MAOA rs1137070、5-HTR1B rs 6296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2.探讨儿童期受虐与汉族BD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关联性。3.探讨MAOA rs1137070、5-HTR1B rs6296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期受虐的交互作用与BD冲动攻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共收集358例汉族BD患者,根据修改版外显行为攻击量表(modifie 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评分分组:有冲动攻击行为组(n=112)、无冲动攻击行为组(n=246)。通过PCR直接测序法对MAOA rs1137070、5-HTR1B rs6296基因多态性进行鉴定、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MAOA rs1137070、5-HTR1B rs6296基因多态性差异。采用2×4叉生分析表分析儿童期受虐与MAOA rs1137070、5-HTR1B rs6296基因多态性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男性BD患者有、无冲动攻击行为组两组MAOA rs1137070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2.女性BD患者有、无冲动攻击行为组两组MAOA rs1137070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3.汉族BD有、无冲动攻击行为组两组5-HTR1B rs6296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BD患者有、无冲动攻击行为组两组的有、无儿童期受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MAOA rs1137070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期受虐两者之间交互作用指数S=3.15。结论1.MAOA rs1137070基因多态性和儿童期受虐都是BD患者冲动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两者之间有正交互作用。2.5-HTR1B rs6296基因多态性与BD患者冲动攻击行为可能没有关联性。

二、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及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及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利培酮联合不同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
    1.2 精神分裂症伴发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及危害
    1.3 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相关治疗
    1.4 心境稳定剂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2 材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疗效评定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3.2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现状
    3.3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情况与攻击行为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3.4 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及差值的比较
    3.5 精神分裂症患者MOAS评分及差值的比较
    3.6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用药方式的安全性比较
4 讨论
    4.1 攻击行为现状分析
    4.2 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4.3 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药物治疗分析
    4.4 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历
附录D 文献综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P300预警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应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研究背景
        1.1.1 流行病学特点
        1.1.2 暴力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1.1.3 暴力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1.2 暴力产生机制
    1.3 暴力风险评估
        1.3.1 暴力风险评估的概念和意义
        1.3.2 暴力风险评估的发展
    1.4 P300 的应用背景
        1.4.1 P300 简介
        1.4.2 P300 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2.2 布罗塞特风险量表评估(BVC)
        2.2.3 P300 检查系统
    2.3 资料收集过程
        2.3.1 前期准备
        2.3.2 暴力风险和暴力行为的评估
        2.3.3 听觉P300 检测方法
        2.3.4 P300 的可靠性检测
        2.3.5 观察和评价指标
    2.4 统计处理
    2.5 质量控制
        2.5.1 精神分裂症诊断的质量控制
        2.5.2 一般资料的质量控制
        2.5.3 暴力风险量表评估的质量控制
        2.5.4 听觉P300 检测的质量控制
        2.5.5 数据分析的质量控制
    2.6 技术路线图
结果
    3.1 暴力风险量表的收集和评估情况
    3.2 一般人口学资料
    3.3 P300 的潜伏期和波幅的比较
    3.4 患者入院后发生暴力的情况
    3.5 P300 潜伏期和波幅在发生暴力行为情况中的比较
    3.6 P300 对暴力行为的评价
        3.6.1 P300 检测的真实性评价
        3.6.2 P300 检测的可靠性评价
讨论
    4.1 P300 在不同暴力风险等级下的差异变化
    4.2 P300 潜伏期和波幅的性质
    4.3 P300 在SCZ患者暴力行为中的应用评价研究
    4.4 关于研究中的其他发现
结论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1: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
附件2:布罗塞特风险评估量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SLC6A4基因甲基化与精神健康个体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与奖励
致谢

(4)基于循证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相关概念
    3 伦理原则
    4 理论基础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6 研究假设
    7 研究内容
    8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节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的质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节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量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证据综合
    第一节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干预措施效果的META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节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相关指南及系统评价的内容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的构建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的适用性检验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减少护理院老年人身体约束策略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宁夏八个县(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和社会综合管理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7)双相障碍患者情绪促发冲动、反应抑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冲动及情绪促发冲动的定义与测量
        1.1.1 冲动及情绪促发冲动的定义
        1.1.2 冲动及情绪促发冲动的测量
    1.2 反应抑制的定义与研究范式
        1.2.1 抑制控制、反应抑制的定义
        1.2.2 反应抑制研究范式及相关脑电成分
    1.3 攻击性的定义与测量
        1.3.1 攻击性定义
        1.3.2 攻击性的测量
    1.4 双相障碍患者情绪促发冲动、反应抑制及攻击行为的关系
        1.4.1 双相障碍患者情绪促发冲动研究现状
        1.4.2 双相障碍患者情绪促发冲动与攻击行为
        1.4.3 双相障碍患者反应抑制与攻击行为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总体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内容及假设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现实意义
    2.5 研究思路
第三章 双相障碍患者情绪促发冲动、攻击行为及其影响路径
    3.1 研究方法与程序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工具
    3.2 数据处理、分析与统计
        3.2.1 问卷数据质量控制
        3.2.2 数据初步处理
        3.2.3 量表结构效度及信度评价
        3.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2.5 多重共线性检验
        3.2.6 统计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一般资料比较
        3.3.2 童年创伤阳性率比较
        3.3.3 童年创伤、人格、冲动及攻击得分差异比较
        3.3.4 童年创伤、人格、冲动及攻击得分性别差异比较
        3.3.5 童年创伤、人格、冲动及攻击得分留守与否差异比较
        3.3.6 童年创伤、人格、冲动及攻击得分皮尔逊相关分析
        3.3.7 BD患者及健康个体攻击行为路径模型建构
    3.4 讨论
        3.4.1 双相障碍患者及健康个体情绪促发冲动及攻击行为的特征
        3.4.2 双相障碍患者及健康个体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3.4.3 童年创伤到攻击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模型
第四章 双相障碍患者反应抑制特点的ERP研究
    4.1 研究设计
    4.2 伦理原则
    4.3 研究对象及工具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工具
    4.4 实验刺激、任务及流程
        4.4.1 实验刺激材料
        4.4.2 实验任务
        4.4.3 实验流程
        4.4.4 EEG记录
    4.5 质量控制与统计分析
    4.6 实验结果
        4.6.1 行为学数据结果
        4.6.2 ERP数据结果
    4.7 讨论
        4.7.1 反应抑制行为学指标结果分析
        4.7.2 反应抑制脑电指标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8)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工具
    3 研究过程
    4 数据分析与处理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影响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评估工具
        1.2.1 一般问卷
        1.2.2 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 Aggression Scale,MOAS)
        1.2.3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
        1.2.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1.2.5 修订版精神病态清单(Psychopathy Checklist-Revised,PCL-R)
        1.2.6 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
    1.3 测评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2.2 两组病人的PANSS、SSRS、PCL-R、CTQ评分比较
    2.3 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10)双相情感障碍冲动攻击行为与MAOA、5-HTR1B及儿童期受虐交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及缩略语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和方法
    2.3 伦理学原则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方法
    2.6 技术路线图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儿童期受虐比较
    3.3 Hardy-Weinberg哈温平衡检验
    3.4 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比较
    3.5 MAOA rs1137070基因多态性和儿童期受虐的交互分析
讨论
    4.1 BD的冲动攻击行为分析
    4.2 MAOA rs1137070基因多态性和BD冲动攻击行为关联性分析
    4.3 5-HTR1B rs6296基因多态性和BD冲动攻击行为关联性分析
    4.4 儿童期受虐和BD冲动攻击行为的关联分析
    4.5 儿童期受虐和MAOA rs1137070、5-HTR1Brs6296基因多态性对BD冲动攻击行为的交互影响分析
    4.6 本研究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四、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及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利培酮联合不同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对照研究[D]. 侯梦慧.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2]P300预警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应用评价研究[D]. 李丹玉.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3]SLC6A4基因甲基化与精神健康个体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相关性研究[D]. 计艾岑.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基于循证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及效果评价[D]. 王俊.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宁夏八个县(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现状分析[D]. 杨琪.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6]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研究[D]. 张艳. 皖南医学院, 2021
  • [7]双相障碍患者情绪促发冲动、反应抑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 陈壮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D]. 朱颖.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9]影响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J]. 银燕,余建英,熊智. 护理研究, 2019(21)
  • [10]双相情感障碍冲动攻击行为与MAOA、5-HTR1B及儿童期受虐交互研究[D]. 贺长兴. 石河子大学, 2019(01)

标签:;  ;  

精神疾病住院患者攻击行为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