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on/Hill 近五年书目分析

Brandon/Hill 近五年书目分析

一、近五年Brandon/Hill书目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1](2021)在《高考英语全国Ⅲ卷试题效度分析 ——以2016-2020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郭江浩[2](2021)在《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天然气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竞争加剧便导致了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增大。财务危机最根本的引发因素仍然是企业的财务风险。为此,企业应提升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尽快发现企业自身已经存在或潜在的财务风险,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控制措施。天然气行业作为我国的清洁能源行业,在天然气开发项目过程中过度依赖政策扶持,并且很多制度有待完善。本文选取了W天然气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识别和控制其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首先,熟悉并掌握有关财务风险的一系列理论知识,并结合企业相关资料,分析企业的经营现状、财务风险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依据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五个方面的财务指标,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法,识别出W天然气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再次,根据上述财务风险指标设计财务风险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运用功效系数法计算出各个财务指标得分情况,并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最终得出W天然气公司的整体财务风险评分为73.63,属于中等风险。最后,针对识别出的有关财务风险提出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主要是为W天然气公司分析和控制财务风险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和思路,对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宇翔[3](2021)在《香山静宜园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山受灵千载,岩峦怪特,林薄华滋。清嘉的山水环境,在本土空间美学与哲学的推动下,逐渐实现由自然山水向“胜揽舆区”的转型。东晋“丹井”为香山风景营造之嚆矢,此后渐至蕃昌,至明季已具“修真秘府”之局面。清乾隆丙寅春三月静宜园落成,“为景二十有八”。为探寻香山静宜园园林空间的营造机制,本文从人居环境科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视角,通过田野调研、历史文献梳理和历史传统还原的研究方法,对香山静宜园的营造缘起、营造线索和营造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3点结论:第一,香山静宜园的风景营造始自东晋,“葛稚川丹井”是香山风景营造的肇始。在金世宗时期开始营建行宫和佛寺,此后香山在千余载的风景营造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佛寺”“宫廷”“人居支撑”和“景致”并行的营造线索。第二,静宜园在宫廷、佛寺、人居支撑营造的同时,伴随着功能空间还有一条贯穿在人工营建之后的景致营建线索,基于佛寺、宫廷、交通防御等空间的凝练提升,贯穿了香山八景到静宜园二十八景景致线索的形成、发展和变革,最终形成一种由景致空间来呈现静宜园的营造结果的展现。这种景致空间并不等同于建筑空间或建筑空间的组合关系,而是山水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契合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营造价值。第三,香山八景和静宜园二十八景在香山和静宜园的风景营建过程中形成了风景体系,而这种风景体系的形成正反映出了自然空间、文化空间,佛寺、宫廷等建筑空间以及交通、防御、水利等人居支撑共同凝练形成的一种风景体系的综合展现,也即是“香山八景”“静宜园二十八景”风景体系的呈现结果,反映出本土园林营造的一种特有的实践途径。

张重洲[4](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王绮[5](2021)在《身份、立场与观念:早期汉学家福开森的艺术史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早期汉学家约翰·卡尔文·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1866-1945)及其中国艺术史论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尽可能穷尽式地收集与福开森相关的文献资料,缕析福开森在中西艺术与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多重身份,作为理解其立场与观念的背景;其次,以《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会刊》(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36卷)、《中国科学与美术杂志》(China Journal of Science&Art)(38卷)中所收录的福开森美学类文集为中心材料,梳理其看待中国艺术的基本观点,以及与西方的中国艺术史论研究之间的分歧;最后,结合福开森的身份及其在汉学研究中的选择、行为和态度,梳理其向西方阐释中国文化与艺术的立场和观念,并探析其“中国中心”艺术观对于海内外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的路径与方法:注重文献的积累与整理,以报刊中百余篇原始文献为基础梳理福开森的中国艺术观;关注中西文化与艺术交流领域内的已有研究、学术动态,以及相关学科之成果,开阔跨学科的研究视野;通过文献资料,将福开森及其艺术观还原至历史语境之中,探析其学术影响和意义。希望通过本文达到的目标:梳理福开森的生平经历和复杂身份及其在华的艺术参与情况,并拟编写《福开森(1866-1945)年谱简编》;整理《亚洲文会》、《中国杂志》中所收录的福开森文集,拟编写《福开森(1866-1945)着述目录》,并对其部分中国艺术研究文选进行首次翻译;从身份、立场与观念的角度,梳理福开森的艺术史论研究,并将其“中国中心”艺术观放置于海内外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背景中,以探析其学术价值。

王虹[6](2021)在《历史文献文本汉译实践报告 ——以Cambridge and Its Story(节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学术思想不断碰撞、交融、互鉴,使得历史文献翻译成为社科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一环,起着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其中一些文本带有明显的文学色彩,具有较强可读性,深受学者和普通大众的青睐,然而,目前学界在历史文学翻译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清晰的论证,在研究方面尚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因此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具有宝贵的现实意义。本次翻译研究以Cambridge and Its Story前三章译本为例,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作为切入点,运用个案研究法、分析归纳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词汇、句式和篇章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原作主要介绍了剑桥大学的起源、发展以及学院构成,前三章内容涉及这所大学的历史起源和初期发展状况。在文本类型和文体风格方面,原文本兼具历史与文学文本特点,转述引用内容涉及多种文体,翻译时须遵循跨领域翻译标准、照顾语言风格差异,重在保留原作思想和文风,合理采用归化策略,促进文化融合与适应。词汇层面上,在维索尔伦的语境顺应理论指导下,从语境因素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两个方面分析词汇释义,从而做出符合语境意义的选择。通过多种专业、官方渠道查证文中各类词汇,借助习惯译法、增补注释法、词源追溯法、词性转换法、抽象具体转换法实现准确翻译,方便读者理解。在句式层面,采用拆分合并法、语序转换法、被动变主动等方法,使复杂多变的句式变得条理明晰。语篇层面上,关注句子、段落、标点结构的自然衔接,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翻译修辞手法,在神韵对等的基础上适当追求形式对等。总而言之,本文通过译例分析,指出了历史文献文本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翻译方法,关照作者、读者、出版公司的不同需求,从而在历史的准确客观性与文学色彩之间保持良好平衡。本次实践将有助于提升译者语言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参考建议,并且有望提供新的翻译研究视角,为同类实践提供借鉴。

孟翊洁[7](2020)在《纳粹大屠杀记忆的史学考察》文中提出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和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历史学经历了转型。在新的史学语境下,记忆在历史话语体系中受到很大关注,记忆本身以及有关各种历史事件和经历的记忆,成为学界的研究对象,由此出现了“记忆的繁荣”。记忆研究的兴起与叙事、创伤、集体记忆、个体记忆等概念相互交织。纳粹大屠杀是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大屠杀的研究对于推动记忆在历史话语中的发展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大屠杀记忆作为20世纪末以来历史学研究的热点,是考察历史编纂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视域下记忆话语的兴起、现状及走向的绝佳视角。本文旨在透过对纳粹大屠杀记忆在史学视域下的历史流变、时代特性、叙事突破及理论反思,揭示大屠杀记忆研究对于历史学在理论发展和叙事实践方面的启示与价值。本文按照首先分别考察一般意义上与历史学相关的记忆研究和已成熟的纳粹大屠杀研究,再以二者之间理论上的关联与相互渗透作为反思的切入点进行,并依照此思路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本文对20世纪历史话语体系中记忆研究的兴起进行了总体考察,并按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考察历史学的当代转型,重点梳理后现代思潮挑战下历史学在研究旨趣、观念和方法上的变化,及其与记忆研究兴起的关系。第二步是对历史与记忆关系的再梳理。整个20世纪,在记忆兴起之前及之后的语境下,历史学对历史与记忆关系的研究旨趣也经历了从强调区分对立到更关注二者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历史与记忆在方向和目的两个方面的共同指向是大屠杀记忆史学考察的重要基础,笔者还就此作了重点梳理和分析。第三步笔者提出,20世纪历史话语体系对记忆的关注中,大屠杀是焦点事件,大屠杀记忆体现出了集体记忆与创伤记忆这两重属性,然后分别对集体记忆、创伤记忆作了概念梳理,进而对作为集体创伤记忆的大屠杀记忆进行了进一步界定和分析。其次是对大屠杀记忆的历史流变和特性的分阶段考察。笔者分别以1961年艾希曼审判和1986年德国“历史学家之争”为节点,将20世纪下半叶大屠杀记忆的历史演进分为战后初期、“黄金时代”和后大屠杀时代三个阶段,以此对时代变化下大屠杀记忆在历史背景、关键事件、社会氛围及学术观念等方面展现的特性进行总结。为了区分不同主体的立场,每一阶段的考察都以德国和犹太世界为不同阵地进行。总体来说,战后初期以沉默与外属化为特征,“黄金时代”以神圣化与道德化为特征,后大屠杀时代则以历史化与多元化为特征,呈现出较鲜明的阶段特性。随后,本文以后大屠杀时代为背景,重点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屠杀记忆走向多元化和私有化的背景及后现代史学理论的语境下,大屠杀记忆在历史表现上的困境与理论突破。笔者以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召开的探究大屠杀记忆的历史表现极限的学术会议为切入点,重点关注参会并在之后进一步就此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的海登·怀特、索尔·弗里德兰德、多米尼克·拉卡普拉三位史家。他们各自的理论阐述和相互交锋,分别涉及大屠杀在历史表现问题上与文学理论、史学实践、创伤理论的交融。本文基于三位史家的不同视角,进一步分析了历史记忆在当代史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效应。最后,笔者就大屠杀记忆在当下史学理论领域中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纳粹大屠杀作为一个极限事件,难以对其作出充分准确的历史解释,已成为学界的一个共识。笔者梳理和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对纳粹主义历史解释范式的演变,认为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反犹主义是大屠杀发生的思想根源。同时,西方学者对意识形态的强调反映了其冷战式思维惯性,这也是过往在西方学界未被真正重视但值得批判和警惕的方面。同时,笔者也对大屠杀记忆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行了反思。首先通过选取时间性与历史性为例,揭示大屠杀记忆的各种因素在当前及未来的历史书写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道德张力问题。之后,利用玛格利特的理论模型对大屠杀记忆道德属性的复杂性进行反思。最后,通过批判二元对立式的理论惯习,尝试提出一种理论假设,即以道德性为核心的“魔方式”多面体来考察和定位大屠杀中各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此外,本文还以“记忆、正义与纪念”为主题进行了延伸性思考。笔者结合当前西方记忆研究的前沿关注点,对与记忆相关的历史正义、纪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旨在强调职业历史学应注重大屠杀记忆的复杂性,并以更清醒的视角、更开放的态度为保持记忆的理论活力和社会功能而持续进行有价值的探索。

许磊[8](2020)在《探寻重塑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编译研究》文中认为埃德加·斯诺花费近五年时间编译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他坦承编译过程让他收获很多,可视为《西行漫记》的前奏。不仅如此,《活的中国》选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外译起步阶段最为成功的一次努力,为打破当时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做出了贡献。然而,国内外学者却没有给予《活的中国》编译足够的重视,要么忽略不计,要么仅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对外传播的注脚一笔带过。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翻译研究者开始关注《活的中国》选集,对其中的翻译策略选取展开探讨,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研究。为将《活的中国》编译研究引向深入,本研究以编译主导者斯诺的在华“社会轨迹”及其思想演变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如下几个重要问题:《活的中国》选集的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的选取,选集中建构的现代中国形象以及《活的中国》编译与《西行漫记》之间的内在关联。本研究注重搜集与使用与个案相关的一手史料,同时借鉴具有解释力的西方翻译理论,力图做到论证有“理”有“据”。在描写的同时,注重解释,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本研究针对目标个案提出如下三个研究问题:(1)《活的中国》编译的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选取情况如何?为何这样选择?(2)《活的中国》选集建构了怎样的现代中国形象?为什么是这样的形象?(3)《活的中国》编译与《西行漫记》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通过考察相关史料发现,《活的中国》选材经历了前期的编译计划调整以及两轮入选作家的筛选和调整,才有了现在的选集目次。经过两轮入选作家筛选和调整,多位非左翼作家纷纷落选,左翼作家的比重大幅提高。选集选材过程体现了斯诺思想上“左转”的过程,他逐步相信左翼思想是正在改造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斯诺的选材倾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倾向政治立场有代表性的作家;二是侧重选取在青年读者中影响较大的作家。为了将个人叙事植入译文中,斯诺主要使用三种翻译策略完成对译文的改写:首先,利用时空建构,将原文中的批判引向现实社会;其次,通过原文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改换原文中受压迫民众和知识分子形象;此外,采用标示式建构意在加强民众的反抗诉求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在文本选择和特定翻译策略的合力之下,斯诺建构出正处于文化转型期的现代中国形象:深受多重苦难的中国,觉醒与抗争的中国和红色革命影响下的中国。在深受国内外多重势力的压迫下,中国部分受压迫民众开始觉醒,但尚未有所行动,反抗的诉求主要来自知识分子阶层中的激进分子。中国红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赢得部分民众的支持,但也因民众的无知而被误解。斯诺对现代中国“他者形象”的建构也折射出斯诺对美国“自我形象”的思考:美国不应以武力介入中国事务,而应扮演民族自决原则扞卫者和世界和平维护者的角色。《活的中国》选集是《西行漫记》的前奏。在编译过程中,斯诺对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各阶层民众的革命诉求以及中国命运等问题了解更加深入,这促使他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现状与未来。陕北之行为斯诺的思考提供新素材和可能的答案,并以《西行漫记》的形式呈现出来。本研究是探讨记者型译者行为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斯诺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素材,同时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者模式、国家形象建构策略以及译介行为评价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邹丽丹[9](2019)在《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文中指出海外汉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是清代诗词研究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目前国内对其了解严重不足,系统化的学术史梳理也刚起步。北美汉学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他们对清代诗词的考察呈现给我们的是异质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研究果实。虽然深受欧洲汉学传统的影响,北美汉学独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使它产生了与欧洲学术传统不同程度的断裂和新变,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文以美国汉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背景,梳理北美汉学家对清代诗词研究的学术史,追溯北美汉学视阈下清代诗词研究范式的演变轨迹,挖掘成果背后的历史、政治、文化因素。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兴起,汉学研究作为东亚研究的一部分,以推行西方政治-经济范本为主要特征,以了解敌情进而改变中国为终极目标。朝鲜战争的失利,越南战争和民权运动的推波助澜迫使美国精英知识阶层调整东亚研究的重心,联邦政府和私人基金会加大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投入。在思想文化层面,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弥漫着浓烈的反叛西方文化传统和打破既有文学经典构成的气息,汉学界大规模地译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并以此作为一种批判武器,这给中国古典诗词移入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国词选》自1965年与西方读者见面后,在1969年和197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1972年,由着名汉学家白之主编的《中国文学选集》被当作教材进入美国高校。同年,“垮掉派教父”雷克斯罗斯编译的《中国女诗人》直指西方经典作家阵营中的女性失语症。1975年,英语世界第一部大型中国文学选集《葵晔集:中国历代诗词曲选集》向读者完整地呈现中国诗歌传统。20世纪80-90年代以耶鲁大学对区域研究人员和院系按照学科进行重新整合为标志,北美汉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派文艺理论风起云涌,北美汉学界阐释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论工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时期,英语世界第一部清代断代诗词选集《待麟集:清代诗词》(1986)问世。诺顿世界文学选集丛书之《中国文学选集》(1996)和《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1994)让我们看到清代诗词在更加广阔视野中的呈现面貌。叶嘉莹先生清词研究的语义学与阐释学互补的模式,《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1986)诗画互印的审美趣尚以及对明清青楼诗词、朱彝尊情词、陈子龙诗词研究的多元化视角形成这一阶段北美清代诗词解读的复合式话语。新世纪之交,在不断涌现的文化理论的影响下,北美清代诗词的研究模式呈现出走向文化研究的发展态势。李惠仪将明清易代定义为“文化和传统的危机”。方秀洁、曼素恩、舒衡哲、孙康宜对于清代缙绅阶层诗歌创作的考察融合了文化策略和身份政治学的研究理路。函可流放生活中的诗歌研究和齐皎翰对基督教诗歌的研究背后潜藏的权力和社会斗争清楚地表明了文化研究与生俱来的政治指向性。管佩达以比丘尼诗歌对社会关系的建构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伊维德和管佩达编选的《彤管:帝制中国时期的女作家》试图打破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女性写作的边缘化态度,客观呈现中国女性文学文化史。近十年来,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机制的确立对于推动双方学术交流和对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中文版《剑桥中国文学史》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问世是中美跨文化交流实践中的重要成果。对明清诗词研究的跨文化交流和学术对话也极大地推动了清代女性诗词研究体系的建构,从历史视角考察清代女性诗词是对传统闺阁视阈的一种拓展,女性对诗词编辑工作的主动性介入以及女性游历诗词的系统化研究更进一步丰富了清代女性诗词研究的主题。本文以清代诗词文本为本位,研究视域限定于北美地区,研究对象是北美汉学界“以文本为中心”的广义学术研究历史状貌,祛除了通过汉学家个体为单位的研究模式对北美古典诗词研究所具有的发展性和动态性的遮蔽,从而更有利于考察北美汉学发展与清代诗词研究模式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便于做出跟进式的后续研究。

张琳[10](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二、近五年Brandon/Hill书目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五年Brandon/Hill书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财务风险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财务风险的概念
        2.1.2 财务风险控制的概念
    2.2 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内部控制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交易成本理论
        2.2.5 财务风险控制理论
    2.3 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W天然气公司概况及经营现状分析
        3.1.1 W天然气公司概况
        3.1.2 W天然气公司组织架构
        3.1.3 W天然气公司经营发展现状
        3.1.4 W天然气公司经营财务数据
    3.2 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现状分析
        3.2.1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
        3.2.2 财务风险识别与评价
        3.2.3 财务风险监督
    3.3 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
        3.3.1 偿债能力风险识别
        3.3.2 营运能力风险识别
        3.3.3 盈利能力风险识别
        3.3.4 发展能力风险识别
        3.3.5 现金流量能力风险识别
    3.4 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3.4.1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效果较差
        3.4.2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失灵
        3.4.3 财务人员学习意识较弱
第四章 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4.1 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4.1.1 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
        4.1.2 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4.2 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4.2.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层次模型的构建
        4.2.2 构造财务风险要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4.2.3 计算指标权重
        4.2.4 判断方阵的一致性检验
    4.3 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分
        4.3.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标准值
        4.3.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评分
    4.4 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综合结果分析
第五章 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5.1 加强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控制
        5.1.1 加强企业销售盈利能力
        5.1.2 改善企业资产管理能力
        5.1.3 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
        5.1.4 保障企业现金流量安全
    5.2 完善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保障措施
        5.2.1 建全风险评价控制体系
        5.2.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5.2.3 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5.2.4 加强员工财务风险意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香山静宜园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畴
    1.3 研究动态
        1.3.1 静宜园研究综述
        1.3.2 清代离宫研究综述
        1.3.3 中国园林史学研究综述
    1.4 理论支撑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支撑
        1.4.2 理论适配与方法筛选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景致
        1.6.2 文人山水空间
        1.6.3 文匠
2 香山静宜园风景营建的演进历程
    2.1 香山风景营建演进
        2.1.1 香山的山水概况
        2.1.2 香山风景营建的历史过程
    2.2 静宜园二十八景的形成与演进
        2.2.1 香山与燕京八景
        2.2.2 香山八景的问世
        2.2.3 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的形成
    2.3 香山静宜园形成的影响因素
        2.3.1 山泉——擅泉之胜的空间线索
        2.3.2 佛寺——渐至大观的营建线索
        2.3.3 山陵——居山之层的立基线索
        2.3.4 行宫——峯头岭腹的选址线索
    2.4 香山静宜园风景营建的历史影响
        2.4.1 香山的文化地位
        2.4.2 香山静宜园风景营建的历史影响
    2.5 香山静宜园风景演进规律
3 香山静宜园宫廷空间营造研究
    3.1 香山静宜园宫廷空间营造历史概况
    3.2 香山静宜园宫廷空间布列特征
        3.2.1 静宜园宫廷空间的范畴界定
        3.2.2 静宜园宫廷空间的建筑组团
        3.2.3 宫廷建筑布列
    3.3 勤政殿
        3.3.1 清代皇家苑囿“勤政殿”营造之历史传统
        3.3.2 静宜园“勤政殿”营造特征
        3.3.3 清代皇家宫苑勤政殿园林空间比较研究
        3.3.4 清代皇家苑囿勤政殿园林空间营造特点总结
    3.4 丽瞩楼
        3.4.1 丽瞩楼的山水特点
        3.4.2 丽瞩楼的功能辨析
        3.4.3 丽瞩楼园林空间营造
    3.5 中宫
        3.5.1 静宜园中宫历史演进
        3.5.2 香山行宫
        3.5.3 静宜园中宫
4 香山静宜园佛寺空间营造研究
    4.1 香山静宜园宗教空间营造历史概况
    4.2 静宜园佛寺空间布列特征分析
        4.2.1 静宜园佛寺空间的历史演进
        4.2.2 静宜园佛寺空间的结构关系
        4.2.3 静宜园典型佛寺空间辨析
        4.2.4 静宜园佛寺空间布列
    4.3 香山寺营造研究
        4.3.1 香山寺营造历史演进
        4.3.2 香山寺相地选址
        4.3.3 香山寺空间布局
        4.3.4 香山寺营造特点总结
    4.4 宗镜大昭之庙
        4.4.1 宗镜大昭之庙的营造缘起及其功能定位
        4.4.2 宗镜大昭之庙相地选址
        4.4.3 宗镜大昭之庙空间布局
        4.4.4 宗镜大昭之庙与避暑山庄仿藏昭庙比较
        4.4.5 宗镜大昭之庙营造特点总结
    4.5 其他
        4.5.1 洪光寺
        4.5.2 玉华寺
5 香山静宜园景致空间营造研究
    5.1 景致空间概述
        5.1.1 香山静宜园景致空间概述
    5.2 景致空间的性质及类型
        5.2.1 性质
        5.2.2 类型
    5.3 典型景致空间
        5.3.1 蟾蜍峰
        5.3.2 来青轩
        5.3.3 园中园——见心斋
6 香山静宜园人居支撑空间营造研究
    6.1 香山静宜园人居支撑空间的历史概况
        6.1.1 概况
        6.1.2 形成过程
    6.2 香山静宜园水利空间营造
        6.2.1 静宜园及其下游水系衍变
        6.2.2 静宜园对玉泉山湖山格局衍变的影响
        6.2.3 静宜园对万寿山湖山格局衍变
    6.3 香山静宜园交通空间营造
        6.3.1 香山交通功能概况及其历史演进
        6.3.2 香山静宜园交通体系建设
        6.3.3 香山静宜园交通空间总结
    6.4 军事
        6.4.1 香山静宜园军事形势分析
        6.4.2 香山健锐营及其历史事件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未尽事宜和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图录
附录 Ⅱ 表录

(4)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小结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小结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小结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小结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身份、立场与观念:早期汉学家福开森的艺术史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关于福开森的研究
        二 关于福氏研究的再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多重身份的中西艺术文化研究者
    第一节 自诩“中国通”的福大人
    第二节 中西艺术交流的中间人
        一 艺术品交易与海外中国艺术观的建构
        二 书画鉴定、文物收藏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业余汉学家:挑战西方普遍的审美观念
第二章 中国艺术的物质性
    第一节 绘画的媒材与技法
        一 纸绢笔墨:设色与留白的呼应
        二 题跋和印章:书者与观者的纽带
    第二节 中国艺术的表象与内在
        一 书与画:作为情感表达方式的笔法
        二 摹仿与复制:同一题材的重复诠释
    第三节 散点透视与绘画的观众
        一 空间语言:线性透视与图像真实
        二 观看:开放的构图与自由的精神
第三章 分歧与重构:反思中国美术史的叙事形状
    第一节 画史观:文人身份的审美话语权
        一 流派:知识分子的权力游戏
        二 画史:上层文人的审美导向
    第二节 美的本质:艺术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审美意象:中国艺术的文化表征
        一 思想:儒释道的中国艺术
        二 象征:形式的可能性涵义
第四章 “中国中心”观与西方中国艺术史观的关系
    第一节 启蒙时期的“中国热”:从异域猎奇到学术研究
        一 想象:欧洲趣味的中国艺术
        二 异质:乌托邦属性的的异托邦
        三 交流:平等的对话与研究
    第二节 独立于“亚洲美术”的“中国美术”
        一 混乱的黄金时代:东亚艺术收藏
        二 权威的转移:中国美术的独立性
第五章 福开森及其艺术观的学术影响与意义
    第一节 中国洋人:多重文化语境的无意识投射
    第二节 审美互鉴:“中国性”何为
        一 对内:打破异域文化的视阈局限
        二 向外:确立“中国”的立场与标准
    第三节 比较美学:交融与汇通的多元视野
        一 理解“中国”:摒弃偏见与权威
        二 跨文化对话:作为文本证据的汉文献
        三 起点而非终点:海内外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再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福开森(1866-1945)年谱简编
    附录B:福开森(1866-1945)着述目录
        一 专着
        二 期刊
        三 《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会刊》文集
        四 《中国科学美术杂志》文集
    附录 C:福开森(1866-1945)中国艺术研究文选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历史文献文本汉译实践报告 ——以Cambridge and Its Story(节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项目介绍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意义
    1.3 历史文本翻译研究现状
第2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文本分析与翻译计划
        2.1.2 平行文本与术语表
        2.1.3 翻译工具与审校平台
    2.2 译中理解与表达
    2.3 译后审校和定稿
第3章 源语文本特点
    3.1 历史文献文本词汇特点
    3.2 历史文献文本句式特点
    3.3 历史文献文本篇章特点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历史文献文本词汇翻译
        4.1.1 专业术语
        4.1.1.1 习惯译法
        4.1.1.2 增补注释法
        4.1.2 历史文化特色词汇
        4.1.2.1 词源追溯法
        4.1.2.2 词性转换法
        4.1.2.3 具体抽象转换法
        4.1.3 语境顺应指导下的词义选择
    4.2 历史文献文本句式翻译
        4.2.1 长难复合句
        4.2.1.1 拆译合并法
        4.2.1.2 语序转换法
        4.2.2 被动句和非人称主语句
        4.2.3 转述引用
    4.3 历史文献文本篇章翻译
        4.3.1 衔接与连贯
        4.3.2 修辞的对等
        4.3.3 标点的调整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经验与收获
    5.2 不足与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及译文
附录二 术语表
致谢

(7)纳粹大屠杀记忆的史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20世纪历史话语中的记忆问题相关研究
        (二)纳粹大屠杀及其记忆研究
    三、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现代历史话语下记忆的兴起
    一、20世纪记忆在历史学中兴起的背景
        (一)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与挑战
        (二)“宏大叙事”的解体与历史学的碎片化、私化
        (三)多元化的历史
    二、历史与记忆的关系
        (一)区分与对立
        (二)联系与相互作用
        (三)历史与记忆的共同指向
    三、大屠杀记忆:历史学对记忆重新关注的焦点
        (一)集体记忆
        (二)创伤记忆
        (三)作为集体创伤记忆的大屠杀记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屠杀记忆的历史流变与特性
    一、战后初期(1945—1961):沉默与外属化
        (一)德国:心照不宣的集体沉默和外属化
        (二)犹太世界:消极的沉默者和犹太复国主义
    二、“黄金时代”(1960S—1980S):神圣化与道德化
        (一)被道德化的大屠杀记忆:艾希曼审判及对极权主义的思考
        (二)被神圣化的大屠杀记忆:六日战争、赎罪日战争和美国“受害者文化”的兴起
    三、后大屠杀时代(1980S以来):历史化与多元化
        (一)政治文化变迁下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和对纳粹主义的“历史化”
        (二)战争焦虑下的犹太世界:私有化记忆时代的传承和再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焦大屠杀记忆的历史表现问题
    一、20世纪90年代:大屠杀记忆的历史表现问题与“叙事的转向”
        (一)大屠杀记忆及其历史表现
        (二)“叙事的转向”
        (三)叙事主义语境下的大屠杀记忆
    二、海登·怀特:情节化处理的限度与“不及物写作”
        (一)叙事与情节化模式
        (二)情节化处理的限度:基于大屠杀反思的修正
        (三)关于大屠杀的“不及物写作”设想
    三、索尔·弗里德兰德:关于整体大屠杀史的多层次叙事
        (一)与布罗扎特之争:引发对大屠杀叙事的理论思考
        (二)精神分析方法在历史叙事中的运用
        (三)“记忆与历史的互动”实践
    四、多米尼克·拉卡普拉:创伤记忆的历史分析与书写
        (一)拉卡普拉的创伤理论
        (二)移情与再现
        (三)“行动化”与“修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屠杀记忆的理论反思
    一、反犹主义:对大屠杀的意识形态探索
        (一)纳粹历史解释范式的演变
        (二)作为意识形态的反犹主义
    二、记忆的多面:大屠杀记忆的历史书写与道德张力
        (一)时间性与历史性
        (二)大屠杀记忆的道德维度
    本章小结
结语 记忆、正义与纪念
参考文献
后记

(8)探寻重塑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编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埃德加·斯诺研究
        (二)埃德加·斯诺早期在华活动及思想研究
        (三)《活的中国》编译研究
    四、研究问题
    五、研究方法
    六、论文框架
第二章 《活的中国》的编译语境与重要价值
    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来华记者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活动简介
    二、《活的中国》的编译语境
        (一)少人问津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
        (二)美国对中国现实的关注:从“汉学”到“中国学”
        (三)美国中国形象的转变:从“蔑视”到“仁慈”
    三、《活的中国》的重要价值
        (一)《活的中国》与斯诺思想的发展
        (二)《活的中国》与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域外传播
        (三)《活的中国》与现代中国形象的建构
    四、小结
第三章 《活的中国》编译的选材
    一、有关《活的中国》编译选材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斯诺编译计划的调整
        (二)《活的中国》入选作家及篇目的调整
        (三)《活的中国》选集中的“特殊”篇目
    二、斯诺在《活的中国》编译选材中的主导地位
    三、《活的中国》编译的选材
        (一)首轮落选的作家: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早期普罗小说”作家与30年代“海派小说”作家
        (二)选集出版前的入选作家调整:五四“老”作家、“第三种人”作家与左翼作家的调整
        (三)斯诺的选材倾向:政治立场有代表性,创作影响大
    四、小结
第四章 《活的中国》编译的叙事建构策略
    一、选集生成的基本策略——编译
    二、社会学视阈下的翻译叙事运作模式与叙事建构手段
    三、《活的中国》叙事建构策略
        (一)编译中的时空建构:加强原文批判的现实指向
        (二)编译中文本内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改换受压迫民众与知识分子形象
        (三)编译中的标示式建构:强调民众革命诉求,加强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四、小结
第五章 《活的中国》中现代中国形象的建构
    一、翻译研究的形象学视角
    二、《活的中国》建构的现代中国形象
        (一)深陷多重苦难的中国
        (二)觉醒与抗争的中国
        (三)“红色革命”影响下的中国
    三、小结
第六章 《活的中国》:“《西行漫记》的前奏”
    一、斯诺编译《活的中国》的收获与思考
        (一)对中国民众生存状态的认识与思考
        (二)对各阶层革命诉求的认识与思考
        (三)对中国未来的认识与思考
    二、《西行漫记》:为“活”的中国寻找另一种可能的答案
    三、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9)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北美汉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二、北美古典诗词研究的“文论本位”倾向
    三、北美清代诗词“文本本位”研究的缺位
    四、研究范围和分期理由
第一章 20 世纪50—70 年代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兴起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兴起与东亚研究重心的转移
        一、美国汉学研究的政治-经济模式:李又安《人间词话》译介
        二、美国汉学研究的人文-社会模式:《中国文学批评方法:从孔子到梁启超》
    第二节 美国反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古典诗词选集的涌现
        一、词选作为一种批评方式:《中国词选》(1965)
        二、引入中国诗歌传统:《葵晔集:中国历代诗词曲选集》中的清代诗词
        三、对清词经典化地位的认同:白之《中国文学选集》中的清初与晚清词
    第三节 西方女性经典作家的失语与清代女性诗歌选集的滥觞
        一、“垮掉派教父”雷克斯罗斯对清代女性诗作的译介
        二、北美中国女性古典诗歌选集意义的再思考
第二章 20 世纪80-90 年代后期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发展期
    第一节 美国汉学的新趋势与清代诗词阐释理论的多元化
    第二节 清代断代诗词选集的出现及其意义:
        一、清代诗词的异域经典重构:《待麟集:清代诗词》(1986)
        二、诗画互印的审美趣尚:《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1986)中的清代题画诗
    第三节 世界文学选集丛书中的清代诗词
        一、文本家族:宇文所安《中国文学选集》(1996)
        二、对“纯文学”的“拓”与“破”:梅维恒《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1994)
    第四节 多维度诗词研究的人本主义批评向度
        一、重审边缘化创作主体:保罗·若普的明清青楼诗歌研究
        二、“男性主体视角”与“越界说”:方秀洁的朱彝尊情词研究
        三、“情”与“忠”合一的诗学主张:孙康宜的陈子龙诗词研究
    第五节 叶嘉莹的清词研究:语义学与阐释学互补的研究模式
第三章 新世纪之交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深入期
    第一节 走向文化研究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李惠仪对清诗研究的文化视角
        一、历史记忆与审美超越
        二、易代创伤与清诗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诗歌研究透现缙绅阶层的文化心理
        一、方秀洁:洪亮吉怀旧诗研究
        二、孙康宜:钱谦益的诗歌创作与历史地位
        三、曼素恩:完颜恽珠与《正始集》
        四、舒衡哲:奕寰诗歌研究
    第四节 “物”文化作为研究的切口:施吉瑞《随园:袁枚的人生、文学批评与诗歌创作》(2003)
    第五节 宗教文化作为清代诗歌研究的进路
        一、严志雄:流放诗僧函可
        二、齐皎翰:基督教诗歌研究
        三、管佩达:比丘尼诗歌研究
    第六节 女性诗歌研究的里程碑:伊维德、管佩达《彤管:帝制中国时期的女作家》(2004)
第四章 近十年北美清代诗词研究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视野中的诗词研究学术对话
    第二节 中国文学史中英文版本的跨文化反响
        一、《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的清代诗词
        二、《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清代诗词
    第三节 施吉瑞的郑珍自然诗研究——跨文化生态主义视角
    第四节 清代女性诗词研究体系的建构
        一、易代女性诗学:国族创伤性别越界
        二、拓展闺阁视阈:文化视角历史视角
        三、主题研究细化:女性游历女性编者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课程实施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第三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近五年Brandon/Hill书目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考英语全国Ⅲ卷试题效度分析 ——以2016-2020年为例[D]. 王倩. 西南大学, 2021
  • [2]W天然气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 郭江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香山静宜园营造研究[D]. 赵宇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5]身份、立场与观念:早期汉学家福开森的艺术史论研究[D]. 王绮.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历史文献文本汉译实践报告 ——以Cambridge and Its Story(节选)为例[D]. 王虹.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纳粹大屠杀记忆的史学考察[D]. 孟翊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探寻重塑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编译研究[D]. 许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9]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D]. 邹丽丹. 吉林大学, 2019(02)
  • [10]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Brandon/Hill 近五年书目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