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信息咨询业发展研究

陕西信息咨询业发展研究

一、陕西信息咨询业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江瑞[1](2021)在《基于冲突消解理论的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各类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相继实施,工程建设普遍呈现出规模化、群体化和复杂化特征。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群体决策由偶发性转变为经常性,因决策失误而导致重大工程建设或运营失败的现象时常出现,给国民经济造成了损失。工程咨询行业单位作为服务工程项目决策管理的智力型咨询机构,正在向新型专业化智库转型,其在规避重大工程项目决策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工程咨询智库开展专家群体决策过程中,决策问题模糊、决策主体多元、决策过程复杂、决策方式多样等极易导致决策者之间的意见产生冲突,造成决策效率低下。因此,开展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与冲突消解研究对于促进工程建设管理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消解群体决策冲突,促进决策者快速达成共识,提升决策效率与质量为研究目标,分析了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问题,介绍了群体决策的复杂性、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了群体决策的四种现实情境。基于此构建了群体决策及冲突消解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案例,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问题。从不同尺度、不同阶段、不同性质三个角度对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问题进行剖析,从决策问题、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决策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群体决策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并给出了四种群体决策的基本情境,明确了本研究的必要性。(2)构建了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与冲突消解模型。在做出基本假设、确定冲突消解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模型的适用性。构建了包含决策者偏好结构分析,决策者与群体间、群体综合冲突度测度以及冲突消解三部分的模型。首先,基于相似度的群体聚类将参与决策的大群体划分为若干个小群体。其次,基于距离熵模型初步计算决策者聚类间、聚类内的权重,得出决策者与群体间、群体综合冲突度水平。最后,在考虑时间约束的情况下,构建了序列差法与偏好修正法相结合的冲突消解模型。(3)以某河流生态治理项目概念性方案设计择优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在实际项目概念性方案设计择优的决策情境下,获取了 20位智库专家对于方案的偏好信息,基于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及冲突消解模型,计算出各专家权重值及冲突度水平值。通过设定群体决策的冲突阈值及最大协商次数,分阶段进行冲突消解,分析了冲突消解前后方案排序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实际项目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模型的适用性。

何亦琳[2](2020)在《基于BIM的文旅项目全过程管理咨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文旅项目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方兴未艾。此类项目不仅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且对项目策划、建造及运维的整合要求极高。如何通过文化、地域等的差异化策划使项目取得成功,是开发文旅项目面临的一大难题。BIM以其可视化、易于方案优化、利于过程管理等的优势被视为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咨询的利器,对文旅项目尤为适用。然而,目前在实践中BIM多用于设计阶段的方案展示及专业碰撞检查,而在建造及运维过程中的深化应用较少,如何构建基于BIM的文旅项目全过程管理咨询平台并将其进行应用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BIM内涵及义旅项目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义旅项目建设运维的影响因素,确定基于文化挖掘的差异化策划是文旅项目成功的首要因素,运维中的动态更新则是义旅项目可持续经营的关键,而BIM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结合筛选出的三个文旅项目的BIM应用现状,梳理了当前此类项目的BIM应用点及应用水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 BIM应用水平的定义,并探讨了文旅项目的BM应用点及应用水平,以此构建出基于BIM的文旅项目全过程管理咨询平台,采用 SWOT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文旅项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主要影响因素,明确参建各方在各个阶段的职责,以及平台在建设各阶段的应用实施效果。冉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得出BIM全过程管理咨询对文旅项目的影响程度。在理论和实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BIM全过程管理咨询在文旅项目的应用措施和实现路径,为文旅项目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致力于BIM全过程管理咨询在文旅项目的应用,主要解决文旅项目策划、全过程建造和运维中存在的问题,对文旅项目的差异性建设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嘉雯[3](2020)在《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服务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动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关键一环,既满足于河南省实际经济运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有助于应对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对我省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具有重要意义。在政府推动、行业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呈良好发展态势,河南省政府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鼓励科技服务业发展。“十三五”以来,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保持平稳增长,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数连年增加,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完善,领域门类较为齐全,形成了涵盖研究开发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以及科技应用服务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体系。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河南省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创新投入产出资源薄弱、政策实施监督检查和意见反馈机制不健全,经济文化实力薄弱、细分行业特别是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和科技应用服务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科技服务业集聚化程度低,未能形成科技服务业集聚经济。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等为河南省科技服务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区域间竞争加剧、交通枢纽地位弱化也是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不容忽视的挑战。在了解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现实状况的前提下,依托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利用因子分析法测度河南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提取四个主因子,根据四个主因子得分计算出河南省综合得分0.1598,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10,中部六省第2,河南省科技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良好,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但与北京、广东、江苏等发达省份相比,发展水平仍处于劣势。其主要原因是河南省科技服务业起步晚,正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政府对科技服务业资金、政策等扶持力度不够、科技服务业中高端人才和重点骨干服务机构缺乏、服务内容不够丰富,服务方式不够创新、科技服务业企业运行机制不健全等等,导致目前河南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未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根据存在的问题,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应朝着规模化、智能化以及集聚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稳定增长,重点巩固创新细分行业服务内容,深化发展研究开发服务、优化发展创业孵化服务以及协同发展其他科技服务。要沿着此方向加快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科技服务业战略地位;从加快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服务业重点骨干机构建设、加强科技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方面夯实现实基础,提升科技服务业竞争力水平;通过强化科技服务供给智能化和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提升科技服务质量;从完善科技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行业协会、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三方面为河南省加快科技服务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既为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又可以丰富科技服务业相关理论研究。未来可以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科技服务业相关企业的发展问题。

吴雅婷[4](2020)在《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作为西部中心城市和四川省会城市,近年来成都市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出台的《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要发展成为成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18年,在政府推出的“三都三城”城市规划中,将打造“世界文创之城”作为了成都未来几年的重要发展目标。这些政策不断催生、促进了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集聚化发展。目前,成都市已经形成了多个文化创意集聚区,显现出来了较强的集聚态势,集聚化发展已经成为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突出特征和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采用思辨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本文在第一部分通过对已有文献和资料的梳理,阐述关于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概况、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类型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特征和行业特征四个方面对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前文对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现状的研究,运用区位熵指数,对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水平进行计算,并将其与北京、上海、深圳等6个国内发达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相比较,总结出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此外,由于数据缺失,无法对文创产业集聚效应进行整体量化分析,本文第四章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成都市最具典型性的文创产业集聚区进行效应分析,为日后对成都市文创产业集聚效应整体量化分析打开研究通道。本文最后一章针对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促进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

管淳[5](2017)在《江西ZC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ZC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在历经二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当前已经成为一家大型工程咨询监理企业,并加入了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为正式会员。同时,还顺利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UKAS国际认证,具备多项国家甲级资质,是一家涉足多领域、全过程、综合性,为业主提供高技术咨询、高水平监理、高质量服务的甲级工程咨询监理企业。近些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也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工程咨询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服务行业,一方面,我国工程咨询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怎样才能够把握住发展机遇,切实发挥出自身优势,明确存在的不足,有效规避风险,制定具备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并贯彻执行,这些都已经成为当前江西ZC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生存和发展的紧迫问题。本文利用战略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ZC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回顾与反思,对公司当前所面临的行业环境、宏观环境、竞争环境等外部环境开展系统性分析,总结因外部环境变化所创造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且针对公司的内部资源、市场竞争力等内部发展环境进行全面剖析,明晰公司自身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对公司发展转型战略提出新的构想,为公司未来发展制定有效的战略发展体系,提供制定符合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各种机制要求的有效解决方案,探究有效的监理咨询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途径。

唐于人[6](2017)在《基于群落组织生态视角的工程咨询业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一带一路"的提出,使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建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驱使了工程咨询业的推进。加快工程咨询业产业升级,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竞争力打造"中国工程咨询业品牌"是我国政府和相关行业组织的一项迫切任务。鉴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多学科集成法和系统动力学理论对工程咨询业发展历史、工程咨询业群落构成的种群进行了详细剖析,并对群落组织生态视角的工程咨询业发展机制进行了系统仿真,对我国工程咨询业的发展模式、相关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工作:(1)从国内外工程咨询业演进与发展的角度进行横向比较,总结了国内外工程咨询业在行业管理、从业人员和咨询组织的共同点和发展需求,为解决我国工程咨询业存在的问题提供经验和启示。(2)分析工程咨询业组织群落结构。首先,在借鉴国内外群落组织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工程咨询业群落结构进行了界定。其次,运用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中的Logistics曲线、对数曲线、S型曲线模型对勘察、设计种群的增长情况进行数据模型拟合,并证实运用生态学中的组织种群理论可以对工程咨询业相关种群进行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同时,对勘察、设计种群生态位与资源分隔现象提出3个假设,采用生态位分析比较法对其进行验证,得出综合型种群占有较宽生态位处于有利位置。最后,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对工程咨询业群落内种群间竞争关系和共生关系中的共生要素、共生要素及共生条件进行分析。(3)工程咨询业群落共生机制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VensimDSS软件对工程咨询业群落种群间的因果反馈关系进行了分析,组构了由9条反馈回路,21个函数关系组成的群落组织生态视角的工程咨询业SD模型。同时对SD模型进行了仿真和有效性检验,拟合度良好。本文设定传统发展、产业经济高效型发展、协调共生发展机制三种模式,利用模型对我国工程咨询业2009-2030年间的动态变化状态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我国工程咨询业最优发展机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何燕芳[7](2012)在《基于SCP范式的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咨询的价值在于利用专家的力量为需求者解疑释惑。尽管咨询本身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直到1926年,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成立才标志着咨询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结合,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咨询业才得以产生。目前管理咨询业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之一。随着中国已进入加速转型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竞争的压力及发展过程中方向、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的困惑,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也希望管理专家以系统有效的方式来解决其面临的发展问题和管理问题。这也说明管理咨询业在中国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外部行业环境还不成熟,管理咨询企业的自身发展也极不完善,尤其是在管理咨询的理念、对客户需求的把握以及管理咨询业务的运作模式等方面都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国管理咨询业的进一步发展。论文选择我国管理咨询业为研究对象。在回顾管理咨询业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以我国加速转型期为研究背景,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使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博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将SCP范式和PEST分析工具相结合,利用适合管理咨询行业的指标对我国管理咨询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是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角度深入地分析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现状,指出管理咨询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政策扶持来改善该行业的市场结构、通过强化行业自律管理来规范该行业的市场行为、通过把本土管理咨询企业打造成能力全面的智慧型组织来提高该行业的市场绩效。论文分九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是导论,指出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对与选题密切相关的管理咨询活动的相关文献做出概括性的回顾与总结,并分别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方面对于我国管理咨询业有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指出现代服务业已经纳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围,SCP范式是当前研究中主要的分析工具,但在实际运用时,很多学者会根据所研究行业的特性和外部环境对该范式进行修正。第三章阐述了管理咨询业的由来和发展阶段,重点介绍了管理咨询业在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发展情况,指出中国管理咨询业与发达国家的管理咨询行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第四章采用PEST分析工具说明中国管理咨询业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以及这些环境对中国管理咨询业产生的影响。第五章到第七章则通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来研究中国管理咨询市场的现状,在市场结构方面,重点考察买方集中度、卖方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出壁垒,指出我国管理咨询的需求在稳定增长,但另一方面管理咨询企业生产效率较低,整个市场集中度偏低,较低的进出壁垒也增加了该行业的竞争强度;在市场行为方面,按照其综合实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差异将管理咨询企业分为三类,逐一比较其市场行为的综合表现,并在对买方购买行为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卖方三大梯队的市场行为做出评价,还通过案例分析法和博弈分析法对跨国管理咨询公司的市场行为进行重点考察,指出本土管理咨询企业在知识管理、品牌管理、客户的垂直约束等方面难以与跨国管理咨询公司抗衡;对于市场绩效的衡量可以从企业或是产业层面入手,但本文另辟蹊径主要结合管理咨询行业的特性,通过实证分析方法从客户满意度和综合能力方面进行分析该行业的市场绩效,指出我国管理咨询公司的客户满意度和综合能力仍然需要提升,并说明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第八章提出优化我国管理咨询业产业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市场绩效,促进该行业全面发展的策略,即通过政策扶持本土管理咨询企业提高买方市场的集中度,通过优惠政策激发买方需求;通过建立统一的行业协会、制定指导定价制度、完善资格认证、严格会员管理等方式规范该行业的市场行为;从人员培养、营销战略、品牌培育与管理、财务管理、知识管理方面将本土管理咨询企业打造成能力全面的智慧型组织,促进该行业市场绩效的提高。最后一章是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蒋慧杰[8](2012)在《中国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尤其是近10年以来,在经济刺激政策下,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新项目不断上马,给我国工程咨询业带来了机遇;同时,我国工程咨询企业在国际工程咨询市场上也收获颇丰,国际顶级咨询企业排行榜上的中国工程咨询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加入WTO后五年内,开始允许外商在咨询领域成立独资企业,中国工程咨询企业需要在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竞争。有鉴于此,全文通过文献研究、多学科集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等方法,来剖析工程咨询业群落内部组织情况,揭示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共生关系,并对共生动力及共生的支撑机制进行了重点分析。全文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分析工程咨询业群落组织结构。首先,借鉴组织生态学的理论,对工程咨询业群落及其组成种群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勘察、设计企业种群的种群规模增长情况利用Logistic曲线模型、S型曲线模型和对数曲线模型进行曲线估计拟合,并利用组织种群生态理论解释勘察、设计企业种群的增长情况。最后,分析了工程咨询业群落内企业间的竞争和共生关系。2、寻找工程咨询企业形成共生关系的驱动力和驱动因素。首先,找出推动个体形成共生关系的因素以及共生单元处于共生状态时所表现的一种状态,结合工程咨询业,找出推动工程咨询业群落内企业共生的动力因素(自变量)及共生后工程咨询企业产生的正向效果(因变量)。基于此建立理论模型和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实证数据对模型假设进行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寻找出推动咨询企业的驱动力包括内部驱动力、行业驱动力、环境驱动力,并进行了验证,获得证实。3、构建工程咨询业共生机制。首先,找出影响工程咨询业共生机制的因素,并加工处理,设计出相关的调查问卷。随即发出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适用于工程咨询业共生机制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在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出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经过统计分析及讨论,最终选定四个能够用机制加以描述的因子,即协调因子、选择因子、保障因子和资源共享因子,分别对应构建了协调机制、伙伴选择机制、保障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四个机制并加以研究。

刘佳[9](2011)在《西安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分布与办公楼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全球产业结构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转型。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功能的主要产业部门。城市中心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这一区域发展活跃。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也刺激了其活动载体——办公楼的迅速发展,而办公楼的建设,同样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二者耦合互动,互为依托。本文以西安市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西安市黄页、统计年鉴等资料收集整理及定量研究,探讨了西安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布,研究了其载体办公楼的租金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以及办公楼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西安市城市中心区具有中心性突出、文化氛围浓厚、服务设施齐全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条件,但也存在交通流量过大、商业活动比重过大、发展空间有限等诸多限制性因素。在三类生产性服务业中,城市中心区内信息咨询业在全市域内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金融保险业,计算机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小。从数量上看,计算机服务业企业日益脱离城市中心区向外围扩散。(2)在空间分布上,金融保险业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安市城市中心区的东新街、和平路、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数量以西大街为最多,级别上南大街级别较高且密度也最高,南大街的金融街特色凸现。信息咨询业主要集中分布于和平路、北大街、西大街、端履门和南大街,不仅数量多,并且知名企业多。计算机服务业的分布在城市中心区较少,没有形成集聚区域。因此,西安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广布性和遍在性的特点,同时相对集中。经过调研分析,西安市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最集中区域与最分散区域数量相差较大。(3)经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西安城市中心区办公楼租金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交通条件、办公楼内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数目、办公楼的建筑年代和内部装修程度以及办公楼提供的外部服务设施。论文创新之处:(1)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而对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较少,对于西安市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尚未得见(2)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西安市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及办公楼租金差异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为城市中心区办公楼的合理发展提出建议,为企业的发展、政府的产业调控提供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方案。

张磊[10](2011)在《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介于中央和基层组织之间,在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地方各级政权的领导者。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直接为地方党委决策服务。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水平如何,实际上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是规避执政风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执政好,必须决策好,要决策好,必须咨询好。2009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因而,深化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研究对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从咨询的沿革、属性、类型入手,来分析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内涵和特点、地方党委决策咨询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文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基本的经验。论文探讨了当前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现状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另外,论述了国外决策咨询基本概况及对加强我国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借鉴意义。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本论文选题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以及选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点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概述,并阐明了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阐明了咨询的历史、咨询发展历史的划分、咨询的一般属性、咨询的分类以及与决策的关系。其次,研究了地方决策咨询的内涵、特点、内容、体制机制、程序与方法以及它的保障措施等。最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是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是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一方面,本章详细阐述了建国后到“文革”结束这一历史阶段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主要是地方党委内部决策咨询机构和外部决策咨询机构的建立。另一方面,本章详细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这一时期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恢复重建期(1978─1986);稳步发展期(1986─2002);继续发展期(2002─2010)。另外,本章对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第三章重点分析了当前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现状,剖析了制约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原因。近年来,地方党委对开展决策咨询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这表现在:领导者决策咨询意识还比较淡薄;决策咨询机构的职能交错;缺乏相对独立性、缺乏应有的工作条件;决策咨询工作缺乏总体设计和协调;地方党委外部决策咨询机构有待加强。另外制约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原因具体表现在:认识水平不高;制度约束不到位;智力支持体系不足;决策研究边界不清晰;决策技术支撑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向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第四章在分析制约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原因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本篇论文论述的核心所在。第一,增强民主科学决策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主要是针对地方党委班子提出的要求;第二,建立健全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制度机制,制度建设是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根本性建设;第三,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机构建设,就是建立相应的制度使专家咨询规范化;第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决策咨询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第五,积极扶持和发展现代咨询业。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国外决策咨询基本概况及对加强我国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借鉴意义。近代以来国外咨询业十分发达,为政府服务的决策咨询机构在国外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外主要国家决策咨询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决策咨询研究工作的独立性、决策咨询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决策咨询研究人员采用兼职制、决策咨询机构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机构的人才结构合理、决策咨询有宪法和法律保障等。这些都为加强我国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陕西信息咨询业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信息咨询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冲突消解理论的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工程咨询相关研究
        1.2.2 群体决策方法研究
        1.2.3 冲突消解方法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工程咨询概述
        2.1.1 工程咨询相关概念
        2.1.2 工程咨询行业存在的问题
        2.1.3 工程咨询业发展趋势
    2.2 智库基本概念
        2.2.1 智库的内涵及分类
        2.2.2 智库的研究模式
    2.3 群体决策相关理论
        2.3.1 群体决策的相关概念
        2.3.2 群体决策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2.3.3 各结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3.4 群体决策的基本过程
    2.4 冲突消解相关理论
        2.4.1 冲突的内涵
        2.4.2 冲突产生的原因
        2.4.3 冲突消解的过程
    2.5 本章小结
3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分析
    3.1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问题
        3.1.1 不同尺度决策问题
        3.1.2 不同阶段决策问题
        3.1.3 不同性质决策问题
    3.2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复杂性分析
        3.2.1 决策的不确定性
        3.2.2 决策主体的复杂性
        3.2.3 决策过程的动态性
        3.2.4 决策方式的多样性
    3.3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3.3.1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
        3.3.2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存在的问题
    3.4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情境
        3.4.1 简单情境
        3.4.2 复合情境
        3.4.3 复杂情境
        3.4.4 混乱情境
    3.5 本章小结
4 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与冲突消解模型构建
    4.1 问题描述
    4.2 群体决策及冲突消解总体框架
        4.2.1 基本假设
        4.2.2 总体框架
        4.2.3 模型适用性分析
    4.3 基于模糊偏好关系的群体聚类
        4.3.1 不完全信息偏好值估计
        4.3.2 模糊偏好一致性检验
        4.3.3 基于相似度的群体聚类
    4.4 群聚类内外决策专家权重的确定
    4.5 基于冲突测度的群体决策协商模型构建
        4.5.1 群偏好矩阵一致性检验
        4.5.2 群体冲突消解协商过程
    4.6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群体决策情境
        5.1.1 项目背景
        5.1.2 决策情境
    5.2 群体决策过程
        5.2.1 决策原始数据处理
        5.2.2 模糊偏好一致性检验
        5.2.3 基于相似度的群体聚类
        5.2.4 决策专家权重确定
    5.3 冲突消解过程
        5.3.1 约束条件
        5.3.2 冲突度计算
        5.3.3 冲突消解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BIM的文旅项目全过程管理咨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BIM发展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文旅项目的发展现状
        1.2.3 国内外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文旅项目全过程BIM管理咨询理论要点
    2.1 BIM理念
        2.1.1 BIM内涵分析
        2.1.2 BIM的特点
    2.2 文旅建设项目
        2.2.1 文旅项目的内涵
        2.2.2 文旅项目的特点
        2.2.3 文旅项目的发展意识
    2.3 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咨询
        2.3.1 全过程管理咨询的内涵
        2.3.2 全过程管理咨询的特点
        2.3.3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范围和内容
        2.3.4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模式
    2.4 本章小结
3 文旅项目全过程BIM管理咨询平台构建
    3.1 BIM全过程管理咨询在文旅项目中的应用
        3.1.1 BIM全过程管理咨询应用水平定义
        3.1.2 BIM在文旅项目中的全过程管理咨询应用水平定义
        3.1.3 BIM 在文旅项目中的应用现状
    3.2 平台构建
        3.2.1 平台搭建研究思路
        3.2.2 平台搭建的目的
        (1)内部因素
        (2)外部因素
    3.3 平台搭建支撑体系
        3.3.1 智能化大数据平台构建
        3.3.2 平台 BIM 数据传输标准
        3.3.3 平台系统体系组成
        3.3.4 平台基础业务层体系组成
        3.3.5 平台协同管理层体系组成
    3.4 参建各方应用平台效果
        3.4.1 参建方协同管理职责
        3.4.2 平台管理在文旅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文旅项目全过程BIM管理咨询应用分析
    4.1 文旅项目SWOT应用分析
        4.1.1 SWOT分析框架
        4.1.2 文旅项目的SWOT分析
        4.1.3 对影响文旅项目的因素综合评价
    4.2 BIM在文旅项目中的应用分析
        4.2.1 工程概况
        4.2.2 项目建设BIM相关软件使用
        4.2.3 项目组织结构
    4.3 BIM在项目中的成熟度评估
        4.3.1 成熟度权重计算结果
        4.3.2 模糊评价BIM应用等级
    4.4 本章小结
5 文旅项目全过程BIM管理咨询应用措施
    5.1 BIM全过程管理咨询在文旅项目中的应用措施
        5.1.1 建立统一技术标准
        5.1.2 提升专业技术
        5.1.3 加强市场需求
        5.1.4 加大人才培养
    5.2 实现路径
        5.2.1 决策阶段咨询服务
        5.2.2 设计阶段咨询服务
        5.2.3 施工阶段咨询服务
        5.2.4 运维阶段咨询服务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3)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 科技服务业的内涵
        二 发展问题的内涵
    第二节 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 创新理论
        二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三 新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节 河南省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 科技服务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二 科技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 科技服务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章 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第一节 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 科技服务业初具规模
        二 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三 服务内容和行业业态日益丰富
    第二节 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
        二 科技服务业创新投入产出问题
        三 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待完善
        四 细分行业发展与其他地区差距明显
        五 科技服务业集聚化程度低
    第三节 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二 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水平测度
    第一节 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构建
        一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 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 测度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测度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 数据的采集和说明
        二 测度过程
        三 结果分析
    第三节 影响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政府因素
        二 高校、科研机构因素
        三 环境因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任务
    第一节 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河南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一 科技服务业规模化
        二 科技服务业智能化
        三 科技服务业集聚化
    第三节 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 保持增速,持续壮大总体发展规模
        二 聚内链外,深化发展研究开发服务
        三 提质增效,优化发展创业孵化服务
        四 统筹兼顾,协同发展其他科技服务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南省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大支持力度,提升科技服务业战略地位
        一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二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第二节 夯实现实基础,提升科技服务业竞争力水平
        一 加快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 加强科技服务业重点骨干机构建设
        三 加强科技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第三节 把握发展机遇,创新科技服务业务和模式
        一 强化科技服务供给智能化
        二 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
    第四节 营造良好环境,推动科技服务业长远发展
        一 完善科技服务市场准入制度
        二 建立行业协会,推动行业自律
        三 重视教育,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
结论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综述
        1.3.2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研究综述
    1.4 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
        1.4.1 文化创意产业
        1.4.2 产业集聚
    1.5 相关理论基础
        1.5.1 产业区位理论
        1.5.2 文化资本理论
        1.5.3 “3T”理论
    1.6 研究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现状
    2.1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概况
    2.2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空间分布特征
    2.3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行业分布特征
    2.4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类型分析
        2.4.1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模式
        2.4.2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测算研究
    3.1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测算
        3.1.1 产业集聚水平测定方法
        3.1.2 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3.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3.2 本章余论:北京、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经验借鉴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研究
    4.1 “浓园”发展概况
    4.2 “浓园”集聚发展效应分析
        4.2.1 产业溢出效应
        4.2.2 创新效应
        4.2.3 区域品牌效应
        4.2.4 弹性专精效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优势与问题
    5.1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比较优势
        5.1.1 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快,文化创意产品消费需求量大
        5.1.2 高素质人才数量多,初现创意人才集聚效应
        5.1.3 城市文化具有多样性,包容性较强
        5.1.4 政府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激励政策
    5.2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
        5.2.1 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5.2.2 城市创意阶层尚未形成
        5.2.3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与文化尚未深度融合
        5.2.4 政府职能尚待加强,文化体制不够完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对策
    6.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文化主体消费能力
    6.2 加强对创意人才的培养和扶持
    6.3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
    6.4 强化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江西ZC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工程咨询业发展概况
        1.3.1 国外工程咨询业发展概况
        1.3.2 国内工程咨询业的发展概况
    1.4 相关研究综述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企业转型的概念
    2.2 企业转型的本质及动因分析
        2.2.1 企业转型的本质
        2.2.2 企业转型的动因
    2.3 企业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分析
        2.3.1 企业核心能力
        2.3.2 企业文化
        2.3.3 政府政策
    2.4 企业转型的特殊属性
3 江西ZC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转型分析
    3.1 江西ZC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的简介
        3.1.1 初步发展阶段
        3.1.2 发展上升期
        3.1.3 发展低迷期
        3.1.4 发展调整期
    3.2 江西ZC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3.2.1 机遇
        3.2.2 挑战
    3.3 江西ZC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转型的内部环境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4 江西ZC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转型的可行性探索
        3.4.1 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3.4.2 层次化分明
        3.4.3 重组模式的要求
4 江西ZC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转型的对策
    4.1 准确进行市场定位
        4.1.1 产品的生命周期
        4.1.2 战略分析
    4.2 科学确定转型时机
        4.2.1 模型结构分析
        4.2.2 设定等级标准
        4.2.3 优化需求目标
        4.2.4 资产库构成解析
        4.2.5 建立系统的执行体系
    4.3 重新设计公司架构
        4.3.1 公司原有架构
        4.3.2 直接申请新的资质模式
        4.3.3 行业内的企业重组模式
        4.3.4 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模式
    4.4 优化配置公司资源
    4.5 努力创新经营思路
    4.6 积极做好市场营销
        4.6.1 深入发掘潜在市场需求,提升客户品牌忠实度
        4.6.2 准确定位细分市场目标,积极践行新的营销理念
        4.6.3 整合已有营销资源,通过市场优势实现增值
        4.6.4 调整营销模式,构建立体化营销体系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群落组织生态视角的工程咨询业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多学科集成法
        1.4.3 系统动力学理论
    1.5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工程咨询业演进与发展
    2.1 国外工程咨询业的发展与组织
        2.1.1 社会分工的演进和工程咨询业的产生与发展
        2.1.2 国际工程师联合会
        2.1.3 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2.2 国内工程咨询业发展与组织
        2.2.1 国内工程咨询业的发展历程
        2.2.2 国内工程咨询行业协会
    2.3 国内工程咨询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落组织理论与共生理论回顾
    3.1 组织间关系理论
    3.2 组织种群的理论
        3.2.1 组织种群生态学的相关定义
        3.2.2 组织种群与生态种群区别
        3.2.3 组织种群的数学模型
    3.3 组织群落的理论
        3.3.1 组织群落的相关定义
        3.3.2 组织群落的研究内容
        3.3.3 组织群落中企业关系
        3.3.4 工程咨询业组织生态学的提出
    3.4 共生理论相关研究
        3.4.1 产业间共生理论
        3.4.2 产业间共生机制研究
        3.4.3 工程咨询业共生理论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咨询业群落结构研究
    4.1 工程咨询业群落的界定
        4.1.1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勘察、设计种群
        4.1.2 工程监理企业和工程监理种群
        4.1.3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和招标代理种群
        4.1.4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与工程造价咨询种群
    4.2 工程咨询业群落组织中种群数量分析
        4.2.1 样本数据收集
        4.2.2 模型分析拟合
    4.3 工程咨询业群落组织内种群关系模式
        4.3.1 组织种群间关系的结构模式
        4.3.2 生态位与资源分隔理论
        4.3.3 勘察、设计种群生态位与资源分隔现象
    4.4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竞争型关系分析
        4.4.1 工程咨询业潜在入侵者
        4.4.2 工程咨询业服务的替代品
        4.4.3 工程咨询业服务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4.4.4 工程咨询业服务供应者的议价能力
        4.4.5 工程咨询业内部现有竞争者的抗衡
    4.5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型关系分析
        4.5.1 工程咨询业共生要素
        4.5.2 工程咨询业共生界面分析
        4.5.3 工程咨询业共生条件和关系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咨询业群落共生机制构建
    5.1 群落组织与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关系
    5.2 工程咨询业群落系统动力学模型
        5.2.1 因果关系图
        5.2.2 存量流量图
    5.3 工程咨询业群落系统仿真分析
        5.3.1 参数估计
        5.3.2 建模模型方程
        5.3.3 有效性检验
        5.3.4 SD模型仿真分析及对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基于SCP范式的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关于管理咨询活动的研究文献综述
        1.2.2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管理咨询业有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研究现状综评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历程
    2.2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2.2.1 哈佛学派
        2.2.2 芝加哥学派
        2.2.3 新产业组织理论
        2.2.4 可竞争市场理论
        2.2.5 新奥地利学派
        2.2.6 新制度经济学
    2.3 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
        2.3.1 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引进
        2.3.2 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3.3 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咨询的起源与管理咨询业的发展阶段
    3.1 咨询的起源
        3.1.1 咨询曾与政治联姻
        3.1.2 咨询能够传道、授业、解惑
        3.1.3 咨询与军事行为息息相关
    3.2 国外管理咨询业的发展阶段
        3.2.1 管理咨询业在美国的兴起
        3.2.2 管理咨询业在美国的成长
        3.2.3 管理咨询业进入全面繁荣时期
    3.3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阶段
        3.3.1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培育时期
        3.3.2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自由发展时期
        3.3.3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提升与整合发展时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管理咨询业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4.1 政治法律环境(P)分析
        4.1.1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主要政治法律环境
        4.1.2 政治法律环境对我国管理咨询业产生的影响
    4.2 经济环境(E)分析
        4.2.1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主要经济环境
        4.2.2 经济环境对我国管理咨询业产生的影响
    4.3 社会文化环境(S)分析
        4.3.1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主要社会文化环境
        4.3.2 社会文化环境对我国管理咨询业产生的影响
    4.4 技术环境(T)分析
        4.4.1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主要技术环境
        4.4.2 技术环境对我国管理咨询业产生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5.1 我国管理咨询业市场结构概述
        5.1.1 我国管理咨询业市场结构的含义
        5.1.2 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5.1.3 决定管理咨询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5.2 集中度分析
        5.2.1 买方集中度分析
        5.2.2 卖方集中度分析
    5.3 产品差别化分析
        5.3.1 产品差别化的含义
        5.3.2 我国管理咨询市场的产品差别化表现
    5.4 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
        5.4.1 我国管理咨询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5.4.2 我国管理咨询市场退出壁垒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6.1 我国管理咨询业市场行为概述
        6.1.1 我国管理咨询业市场行为的含义
        6.1.2 我国管理咨询业市场行为的分析思路
    6.2 我国管理咨询企业市场行为的综合表现
        6.2.1 第一梯队市场行为的综合表现
        6.2.2 第二梯队市场行为的综合表现
        6.2.3 第三梯队市场行为的综合表现
    6.3 管理咨询业买方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
        6.3.1 假设的提出
        6.3.2 对假设的检验
        6.3.3 对检验结果的综合评价
        6.3.4 结合买方购买行为对卖方三大梯队市场行为的评价
    6.4 跨国管理咨询公司在华市场行为的标杆分析
        6.4.1 跨国管理咨询公司的进入模式和战略目标
        6.4.2 跨国管理咨询公司在华市场行为的具体表现
        6.4.3 跨国管理咨询公司知识共享行为的博弈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7.1 我国管理咨询业市场绩效概述
        7.1.1 市场绩效的一般性研究
        7.1.2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7.1.3 我国管理咨询业市场绩效的分析思路
    7.2 我国管理咨询业客户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7.2.1 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的设计
        7.2.2 对管理咨询客户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7.2.3 管理咨询客户满意度的综合评价
    7.3 我国管理咨询产业组织的综合能力实证分析
        7.3.1 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度量
        7.3.2 数据的获得与处理
        7.3.3 我国管理咨询产业组织综合能力的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SCP的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策略
    8.1 优化我国管理咨询业市场结构的策略
        8.1.1 调整产业组织政策提高卖方市场集中度
        8.1.2 出台优惠政策激发买方市场需求
    8.2 规范我国管理咨询业市场行为的策略
        8.2.1 建立统一的行业协会,提高其行业认同度
        8.2.2 制定指导定价制度,规范行业收费行为
        8.2.3 完善资格认证,规范执业行为
        8.2.4 严格会员管理,树立本土企业标杆
    8.3 提高我国管理咨询业市场绩效的策略
        8.3.1 以人为本,做好咨询顾问的人性化管理
        8.3.2 随机应变,实行灵活的营销战略管理
        8.3.3 个性分明,注重品牌的精心培育与管理
        8.3.4 调理修身,进行全面的财务管理
        8.3.5 素质提高,加强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1.1 主要研究内容
        9.1.2 主要创新点
    9.2 研究展望
        9.2.1 研究存在的不足
        9.2.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中国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多学科集成法
        1.4.3 专家访谈法
        1.4.4 问卷调查法
        1.4.5 实证分析法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回顾
    2.1 组织间关系理论发展
    2.2 组织种群理论回顾
        2.2.1 组织种群生态学定义
        2.2.2 生物种群与组织种群概念辨析
        2.2.3 组织种群增长模型
    2.3 组织群落理论回顾
        2.3.1 组织群落生态学定义
        2.3.2 组织群落内的研究内容
        2.3.3 种群生态学中的企业间关系
    2.4 生态学范畴的共生理论
    2.5 哲学范畴的共生理论
    2.6 产业中的共生理论
        2.6.1 产业共生理论的渊源
        2.6.2 产业间企业共生机制研究
        2.6.3 产业共生关系研究
        2.6.4 产业共生的动因与条件研究
        2.6.5 产业共生演进研究
    2.7 工程咨询业企业共生理论基础
        2.7.1 共生基本特征
        2.7.2 共生的基本要素
        2.7.3 共生界面分析
        2.7.4 共生条件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工程咨询业群落的界定
        3.1.1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与勘察、设计企业种群
        3.1.2 工程监理企业与工程监理企业种群
        3.1.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种群
        3.1.4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与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种群
    3.2 整体研究框架
    3.3 工程咨询业群落结构研究方案
        3.3.1 研究内容分解及逻辑
        3.3.2 研究方法
    3.4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发展动力分析研究方案
        3.4.1 研究内容分解及逻辑
        3.4.2 研究方法
    3.5 工程咨询业共生支撑机制构建研究方案
        3.5.1 研究内容分解及逻辑
        3.5.2 研究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咨询业群落结构研究
    4.1 工程咨询业群落组织种群增长情况分析
        4.1.1 样本数据来源
        4.1.2 回归曲线估计拟合
    4.2 工程咨询业群落内组织种群关系概况
    4.3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竞争型关系分析
        4.3.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4.3.2 客户的价格谈判能力
        4.3.3 潜在入侵者
        4.3.4 替代品
        4.3.5 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4.4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型关系分析
        4.4.1 勘察、设计企业与群落内企业共生关系分析
        4.4.2 工程监理企业与群落内企业共生关系分析
        4.4.3 造价咨询企业与群落内企业共生关系分析
        4.4.4 招标代理机构与群落内企业共生关系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发展动力分析
    5.1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的研究方法论证
    5.2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驱动力概念模型
        5.2.1 工程咨询业共生驱动力模型提出
        5.2.2 工程咨询业共生驱动力研究假设
    5.3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驱动要素识别
        5.3.1 内部驱动因子识别
        5.3.2 行业驱动因子识别
        5.3.3 环境驱动因子识别
        5.3.4 共生效应因子识别
    5.4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驱动力实证分析
        5.4.1 数据收集
        5.4.2 前期数据分析
        5.4.3 假设检验
        5.4.4 研究结果及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支撑机制构建
    6.1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影响因子分析
        6.1.1 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影响因素提炼
        6.1.2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6.1.3 探索性因子分析
    6.2 共生的协调机制
        6.2.1 协调机制的内涵
        6.2.2 协调的影响因素
        6.2.3 协调的目的
        6.2.4 协调的原则和方法
    6.3 共生的伙伴选择机制
        6.3.1 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
        6.3.2 伙伴选择的原则
        6.3.3 伙伴选择的步骤
        6.3.4 伙伴选择的方法
    6.4 共生的保障机制
        6.4.1 保障的影响因素
        6.4.2 保障机制的主体
        6.4.3 保障的主体推动作用
    6.5 共生的资源共享机制
        6.5.1 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
        6.5.2 资源共享的作用
        6.5.3 资源共享的实现路径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9)西安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分布与办公楼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及分类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2.2. 生产性服务业与办公楼的关联性分析
        2.2.1 办公楼的定义与分类
        2.2.2 办公楼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
    2.3 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研究述评
        2.3.1 城市中心区区位相关理论
        2.3.2 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分布相关理论
        2.3.3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回顾
第三章 西安市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分析
    3.1 城市中心区范围及功能的演化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城市中心区职能演变
    3.2 城市中心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条件
        3.2.1 地理区位优势
        3.2.2 功能优势
        3.2.3 环境优势
    3.3 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分析
        3.3.1 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量分析
        3.3.2 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比较研究
        3.3.3 城市中心区建筑物中央商务高度指数分析
    3.4 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讨论
        3.4.1 交通流量大,交通组织困难
        3.4.2 商业活动比重大,挤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
        3.4.3 受城墙限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有限
        3.4.4 来自其他区域的竞争压力
第四章 西安市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分布情况
    4.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性研究
    4.2 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分布研究
        4.2.1 金融保险业空间分布
        4.2.2 信息咨询业空间分布
        4.2.3 计算机服务业空间分布
    4.3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第五章 西安市城市中心区办公楼发展研究
    5.1 西安市办公楼市场发展现状
        5.1.1 办公楼开发进程
        5.1.2 办公楼市场的主要特点
        5.1.3 办公楼空间分布状况
    5.2 城市中心区办公楼发展状况
    5.3 城市中心区办公楼分布研究
    5.4 城市中心区办公楼租金差异分析
        5.4.1 样本选择
        5.4.2 研究方法的确定
        5.4.3 办公楼租金影响因素的选取
        5.4.4 影响因素分析
    5.5 城市中心区办公楼发展状况分析
        5.5.1 办公楼发展的优势
        5.5.2 办公楼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5.6 城市中心区办公楼发展建议
        5.6.1 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对办公楼市场的宏观调控
        5.6.2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5.6.3 提升办公楼整体环境质量
        5.6.4 加快改善市政基础设施
        5.6.5 合理定位办公楼服务群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1.1 西安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有关结论
        6.1.2 西安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分布的有关结论
        6.1.3 西安城市中心区办公楼租金差异影响因素的有关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10)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概述
    第一节 咨询的沿革、属性、类型及与决策的关系
        一、咨询的历史沿革
        二、咨询的一般属性
        三、咨询的主要类型
        四、咨询与决策的关系
    第二节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内涵及特点
        一、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内涵
        二、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特点
        三、党委决策与行政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基本问题
        一、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内容
        二、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原则
        三、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体制机制
        四、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程序与方法
        五、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机构和队伍建设
    第四节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是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
        二、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需要
        三、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第二章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
    第一节 建国后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情况(1949─1978)
        一、地方党委内部决策咨询机构的建立及作用
        二、地方党委外部决策咨询机构的建立及作用
        三、建国后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成功做法
        四、建国后地方党委决策失误的后果及其原因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发展(1978─2010)
        一、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机构的恢复重建期(1978─1986)
        二、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稳步发展期(1986─2002)
        三、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继续发展期(2002─2010)
    第三节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
        二、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方向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第三章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地方党委开展决策咨询工作的积极探索
        一、把制度建设放在首位,夯实决策咨询工作基础
        二、注重形成合力,着力提高决策咨询工作质量
        三、创新咨询工作形式,有效提高决策咨询效率
        四、加强决策咨询队伍建设,提高决策咨询工作的组织保障
        五、注重结合实际,提高决策咨询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二节 地方党委开展决策咨询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领导者决策咨询意识还比较淡薄
        二、决策咨询的制度化、规范化不够
        三、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研究有待提高
        四、决策咨询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以及相应的工作条件
    第三节 制约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原因分析
        一、认识水平不高
        二、制度约束不到位
        三、智力支持体系不足
        四、决策研究边界不清晰
        五、决策技术支撑不足
第四章 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 增强民主、科学和依法决策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增强民主决策意识
        二、增强科学决策意识
        三、增强依法决策意识
        四、增强决策责任意识
    第二节 完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制度机制
        一、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
        二、完善地方党委调查研究制度
        三、完善地方党委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四、完善地方党委社会听证制度
        五、完善地方党委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六、完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第三节 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机构建设
        一、建立相应的制度使专家咨询规范化
        二、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机构的独立性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研究队伍
    第四节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二、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第五节 积极扶持和发展现代咨询业
        一、扶植和管理好咨询业
        二、加快咨询机构的市场化进程
        三、尽快建立咨询业的行业规范
        四、制定法律和相关政策,提高咨询业的社会地位
        五、加强咨询队伍建设,提高咨询水平
        六、积极拓宽涉外咨询业务
第五章 西方主要国家决策咨询的概况及借鉴价值
    第一节 西方主要国家决策咨询机构的基本概况
        一、西方主要国家全国性官方独立咨询机构
        二、西方主要国家政府内部的决策咨询机构
        三、西方主要国家隶属政党的决策咨询机构
        四、西方主要国家半官方的决策咨询机构
        五、西方主要国家国际性的决策咨询机构
    第二节 西方主要国家决策咨询的特点
        一、决策咨询研究工作的独立性
        二、决策咨询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三、决策咨询研究人员采用兼职制
        四、决策咨询机构高度重视人才培养
        五、决策咨询机构的人才结构合理
        六、决策咨询有宪法和法律保障
        七、咨询产业十分发达
    第三节 西方主要国家决策咨询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一、咨询机构类型要多样化
        二、保证咨询机构的独立性
        三、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陕西信息咨询业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冲突消解理论的工程咨询智库专家群体决策研究[D]. 王江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BIM的文旅项目全过程管理咨询研究[D]. 何亦琳.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D]. 李嘉雯. 郑州大学, 2020(02)
  • [4]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D]. 吴雅婷.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5]江西ZC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研究[D]. 管淳.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5)
  • [6]基于群落组织生态视角的工程咨询业发展机制研究[D]. 唐于人.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7]基于SCP范式的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研究[D]. 何燕芳.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 [8]中国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研究[D]. 蒋慧杰. 天津大学, 2012(05)
  • [9]西安城市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分布与办公楼发展研究[D]. 刘佳.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1)
  • [10]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研究[D]. 张磊.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标签:;  ;  ;  ;  ;  

陕西信息咨询业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