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航科技大厦项目垂直控制

西北民航科技大厦项目垂直控制

一、西北民航科技大厦工程的竖向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关竣仁[1](2020)在《“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航空业务的蓬勃发展,空港吸引了各种高新产业的聚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也越来越快,临空产业的发展使得空港地区成为大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汇点,同时带动了相关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了航空城的形成。为了减少发展过程中空港、临空产业和航空城三者之间的矛盾,提高空港地区的综合开发效益,不少空港地区纷纷提出了“港、产、城”三者融合发展的理念。空港工作区是空港的重要保障设施区,交通条件优越,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吸引了许多商务办公和休闲娱乐等产业服务设施的布局,同时其门户地位得到加强,推动了建筑和空间形象的塑造以及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空港工作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如何进行功能方面的构建以及空间形态的塑造。本文第一章首先明确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创新点,界定了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论文的研究方法,并构建了整个研究框架。第二章对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概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临空经济区和临空产业的发展布局特点,分析了临空经济进行“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缘由、必要条件、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了空港工作区的概念、设计特点和发展问题,最后明确了本文在工作区空间形态设计上的主要内容。第三章结合笔者实地调研、参与实际项目以及文献调研等过程中所收集的案例资料,对“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空港工作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包括工作区的产业和功能发展、交通系统的建设、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控制以及景观形象和环境品质的塑造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最后两章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了“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和传统工作区在功能构建以及空间形态上的区别,第四章主要进行了两者在功能配置、功能布局模式、设施布局策略等方面的对比,第五章则分析了两者在路网、街道形态、开放空间形态和建筑形态等方面的区别,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突出“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空港工作区在功能和空间形态方面的特点。“港、产、城”融合模式下的空港工作区在设计上比传统工作区增加了许多非航的产业和功能,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设计过程中要协调控制“港”、“产”和“城”三个系统的平衡,将不同地块和不同功能设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消除工作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隔阂,塑造工作区的门户形象,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景观空间环境,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王义凡[2](2020)在《考虑历史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台风风场多尺度模拟》文中认为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区域,平均每年有6个台风强度级别以上的热带气旋进入24小时警备线内,给沿海地区超高层建筑、输电铁塔和风力机等结构造成威胁,并且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这些地区未来台风灾害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加快开展工程场地台风演化规律以及台风风场特性分析,建立并完善在建在运营期间工程结构台风短期灾害预警和灾后评估体系,同时考虑未来气候变化因素对沿海地区极端台风灾害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基于考虑历史和未来气候数据的中尺度数值模式,同时结合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在近海台风演化规律、工程场地台风风场模拟、台风风剖面统计特性、以及未来气候对登陆台风影响等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1.基于WRF模式的近海强化型台风模拟:针对近年来西北太平洋地区三次典型历史强化型台风,开展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ting)台风模块的高精度台风演化规律模拟,重点分析不同网格精度、微物理方案和海表面通量方案对这三次台风的近海快速强化过程和登陆后强度弱化阶段模拟结果影响,同时利用中国气象局公布的台风路径强度和降雨等实测数据对台风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分析。2.基于跨尺度台风模拟框架的城市近地面风场分析:结合WRF台风模块、不同尺度湍流模拟方案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形地貌处理技术,提出适用于复杂城市地貌工程场地的跨尺度台风风场模拟框架。首先基于台风模块和移动网格双向嵌套方案进行中尺度台风模拟,然后将输出的台风模拟结果作为下一步WRF-LES(Large eddy simulation)模块的初始和边界条件,同时考虑高精度地形地貌进行局地近地面风场多尺度模拟。以2015年台风“灿鸿”过境杭州期间九堡大桥位置近地面风场实测数据为依据,详细设计多尺度模拟试验方案并验证分析了多尺度台风风场模拟框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3.沿海复杂山地外围台风风场高精度模拟分析:基于沿海气象站点和舟山输电线路沿线位置风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在台风泰利外围风场影响期间舟山沿海和复杂山地位置风速风向变化特征。然后利用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和WRF多层嵌套网格技术,针对舟山复杂山地台风风场进行了 50米水平网格精度LES模拟,并基于实测数据验证了台风路径和舟山位置风速风向模拟能力,对比了舟山复杂地形中不同典型位置三维风场变化特征。4.基于气象再分析数据的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平均风剖面统计分析:根据欧洲中长期天气预报中心最新公布的高精度气象再分析数据,结合中尺度台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台风边界层风场结构,统计了 2008至2017年间65个沿海台风近中心位置大量高空风剖面样本,系统分析了台风近中心低空急流风剖面特征。本研究揭示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近中心位置低空急流风剖面的环向分布特性,提出了适用于沿海超高层建筑抗台风设计的低空急流风剖面模型参数。5.考虑全球气候变化背景的将来登陆台风评估:基于多个CMIP5全球模式气候数据定量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和中国沿海地区海表面温度在不同时间气候状态下变化情况。然后利用CMIP5模式模拟预测的温度和大气湿度等热力学要素的气候数据,采用WRF-PGW(Pseudo-global Warming)技术对近十年来登陆中国沿海地区的十个超强台风进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尺度模拟评估,重点分析登陆期间台风强度变化情况,为将来台风灾害评估提供参考。

林林[3](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刘诺[4](2020)在《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众创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我国“中国梦”的宏伟目标,2014年国家提出了创新创业的“众创空间”理念,鼓励各界双创文化的发展,推动解决就业和创新发展的难题,在政府的倡导下全国各地出现了众创空间发展的浪潮,侧重众创空间和工业建筑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较多。但是经过几年发展,社群文化和社区经济逐渐成为市场追捧的宠儿,市场上出现了众创空间头部品牌聚集的现象,当前的众创空间承载主体逐渐被办公建筑替代,内部功能空间也发生了变化,实践的先行却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研究。随着城市更新发展,增量建筑开发逐渐放缓,存量建筑资源再生利用逐渐受到各方的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针对既有建筑再生的利好政策。在上述研究背景下,选取城市中已闲置或废弃的既有办公建筑作为论文的研究对象,提出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众创空间设计策略,并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旧办公楼的再生改造进行设计实践。首先,整理国内外建筑再生学、既有办公建筑再生和众创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分别总结众创空间的起源、概念、特征、类型和不同建筑空间的联系,以及既有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办公空间的演变与模式概况、现存问题和解决策略,提出既有办公建筑再生为众创空间的八种研究价值。其次,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调研问卷和随机专访的手段分别对北京市、上海市的既有办公建筑再生与众创空间运营的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归纳分析既有办公建筑的再生现状和众创空间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图表等形式提炼出当前众创空间的功能变化、功能类别、功能配比和租用人的使用评价,以及不同类别的既有办公建筑再生实践的现状问题、特点和再生方式,为再生为众创空间的设计策略提供实践依据。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既有办公建筑进行再生前的评估和诊断,总结外部空间、内部空间和空间适宜性的三种再生设计策略。以设计策略指导设计实践,实现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设计的飞跃,为今后同类的既有办公建筑再生设计项目提供参考作用。通过对既有办公建筑再生为众创空间实践设计的论证研究,望推动城市更新下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良性发展,为既有办公建筑再生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众创空间的普及增砖添瓦。

潘东旭[5](2020)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T2航站楼外围护系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机场航站楼建设的快速发展期,机场建设潜力巨大。机场,除了承担其交通作用外,往往还肩负着代表一个城市形象、体现地区文化内涵的重任。各地机场航站楼在施工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国内乃至国外都缺少机场航站楼建设方面的系统研究和技术集成。目前国内外对建筑围护系统施工技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屋盖或幕墙的单项建造技术研究,缺少将屋盖和幕墙作为整体围护结构的一体化设计、建造方面的研究。本文对机场航站楼的围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研究,为类似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从总承包单位的角度,以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思想,从一体化设计和一体化建造两个方向,以建筑的围护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长春龙嘉机场T2航站楼对航站楼类建筑以幕墙、屋盖为主的围护结构的一体化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理论方面,应用了一体化设计理念。提出围护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建筑空间、建筑结构、材料表达三个方向进行一体化设计,以利于最终建筑效果的完美实现。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探索。以模数化为切入点,以BIM为工具,以T2航站楼主厅为分析对象,对幕墙、屋盖、吊顶设计的逻辑顺序和模数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施工方面,进行了一体化施工技术的研究。以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以深化设计为手段,通过模拟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实现一体化的建造。

刘鹏程[6](2019)在《考虑梁板柱墙协同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文中指出采用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的有限元程序分别对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RC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承受竖向荷载作用的RC框架结构和板柱结构算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用该理论及方法分析RC结构的适用性及准确性。为分析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影响,设计出三组性能目标为C不同刚度特征值(底层框架剪力分担比分别为9.5%左右、18.7%左右和26.5%左右)共9个30层模型,每组模型分别考虑不开、底部一层和底部两层楼板开洞三种开洞率情况,先通过SATWE和ETABS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以验证结果可靠性,再采用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方法进行建模,考虑梁板柱墙协同,对模型进行抗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极限荷载和极限位移随着开洞率增大而减小,软弱层也随之下移;各楼层核心筒刚度退化速率基本大于框架,核心筒和框架较好发挥两道抗震防线作用,顶层由于框架承担剪力高于核心筒,框架刚度退化速率高于核心筒;开洞率越大,开洞层及其附近楼层框架刚度退化越为严重,核心筒刚度退化有所减弱,结构整体剪力重分配现象减弱(顶层增强)。开洞率相同的情况下,刚度特征值越大,结构剪力重分配现象越明显。以性能目标为C、底层剪力分担比为18.7%左右和不开洞的模型为基本模型,建立相同刚度特征值和开洞率但性能目标分别为B和D的2个模型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性能目标越高(B>C>D),结构水平极限承载力越大,极限位移越小(相应延性越低),结构抗震安全储备越高。性能目标越高,结构框架和核心筒刚度退化程度越低,结构剪力重分配现象越弱。采用三参数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综合考虑刚度特征值、性能目标和开洞率三个参数的影响程度,刚度特征值的三个水平表现为底层框架剪力分担比为9.5%左右、18.7%左右和26.5%左右,性能目标三水平为D、C、B,开洞率三水平为不开、一层开洞和两层开洞,共考虑9个有限元模型,得出其极限承载力和位移。结果表明三参数对结构抗侧的影响程度为:性能目标>刚度特征值>开洞率。选取典型截面进行楼板钢筋应力分析,得出越靠近核心筒及主梁位置楼板参与空间协同工作效应程度越高,主梁区域梁板呈现“T形翼梁+两侧板膜受力”的受力机制,其余大部分楼板呈现“偏心受拉”状态。

李江铃[7](2019)在《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期间,国内各大高校主要通过锅炉房实现稳定热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加剧,锅炉房逐渐被闲置废弃,失去了往日的光彩。[38]锅炉房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空间的多样性与形象的标识性,在工业建筑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绿色改造是以节约能源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使用功能等为目标,对既有建筑进行维护、更新、加固等活动。[26]相对于推倒重建,对废旧锅炉房进行绿色改造,植入新的功能业态,提升其使用价值;在空间改造与立面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绿色建筑理念,结合绿色设计方法,合理利用锅炉房建筑的独特特点,在延长建筑寿命的同时减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单位时间的能源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符合功能、环境、生态的多重要求,符合当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本文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项目实践,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与模拟分析等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绿色改造的发展现状与案例实践,在项目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过程中的绿色改造策略进行演绎分析与归纳总结。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绿色改造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同时明确选题背景与意义。其次,对相关绿色改造案例进行调研分析,并总结与项目相关的绿色改造方法。然后,在梳理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项目现状的基础上,明确项目改造的可行性与改造目标。最后,对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进行拆解研究,内容包括绿色改造设计策略、绿色改造技术策略与改造绿色设计评估三个方面。研究在确立绿色改造理念与原则的基础上,综合绿色改造技术方法,进行绿色改造设计演绎,并进行改造绿色设计评估,以验证绿色改造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研究为废旧锅炉房改造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向和设计参考,对于既有工业建筑的绿色改造及旧建筑的可持续再生具有较高的类比价值和代表意义。

徐泽远[8](2019)在《偏心支撑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竖向不规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受其刚心和质心互相偏移的影响,极易产生扭转效应致使部分构件内力或变形过大而导致结构提前倒塌。为探讨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探究加设偏心支撑能否比加设中心支撑更好地减弱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以及偏心支撑的何种布置方式更为合理,对某L型竖向不规则纯钢框架结构、在相同布置方式下分别加设了单斜杆式中心支撑及D型偏心支撑后的L型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和对比;搭建收进层高度不同的多个L型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并以不同布置方式分别加设D型偏心支撑以探究收进层高度及偏心支撑布置方式对竖向不规则结构抗扭转性能的影响。具体的分析对比结果如下:1.通过模态分析发现,加设D型偏心支撑能够极大地提高L型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的整体刚度并提高抗扭转能力,布置偏心支撑的效果比中心支撑更好。2.通过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和基底剪力分析对比发现,加设偏心支撑相比于中心支撑能够更好地降低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位移响应;结构基底剪力值全部符合规范相关要求。3.通过Pushover分析发现,L型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的薄弱层位于立面收进楼层以下、收进部位的另一侧,偏心支撑相对于中心支撑能更好地提高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避免了因竖向不规则结构中部分构件变形过大导致结构整体提前倒塌。4.通过偏心扭转效应分析发现,L型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立面收进层以下部分结构的抗扭转能力较弱;竖向不规则结构的立面收进层高度越大则下部结构的扭转效应越小、上部结构的扭转效应越大,收进层高度应尽可能地高以提高竖向不规则结构的抗扭转能力;同种偏心支撑的不同布置方式对结构上下部的抗扭转能力提升效果不同,“V字形”布置方式下的效果最好。

汪妍泽[9](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邱珂[10](2017)在《民国中期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公交工具设计与制造是现代交通起源,也是早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努力。本文从三方面进行研究。其一、研究民国中期,公交工具设计与交通的整体状况。从当时全国交通网线的拓展、铁路公路与桥梁建设状况、民众出行状况、建国方略与交通策略等方面对民国“黄金十年”的交通整体进行概括。其二,研究民国中期,从国外引入的新式公共公交工具的设计变革特点。(1)新式公交工具出现后,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设计特点及现状。(2)由于国内的交通需要和制造特点,国人对其功能和外型进行改造设计。研究这些适用于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为设计及制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交通工具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其三,民国“黄金十年”新式公交工具的出现,也促进相关交通公交设施的发展。研究交通工具及公交设施对于中国现代都市化的转型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民国中期交通的十年,也是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设计高速发展的十年。在国民经济提升和社会改造的共通努力下,中国近现代化交通工具及制造业成绩斐然,并在这十年内逐步被中国大中城市绝大多数民众所接受。“黄金十年”中国民生经济复苏,社会文明的初步发展,所带来国民素质和观念的提高,推动了民众生活与出行方式进程。这个突破具有特别重大意义,在中国社会百年变革中发挥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民国中期迅猛发展的近现代化交通工具设计制造业,是对输入中国的西洋交通工具的“本土化”改造。同时交通工具设计制造业的“现代化”也使民众的出行方式更为现代化。国人从购买引进和组装改造进口交通工具的过程中不懈的探索,为实现交通工具设计制造的“国产化”和使用“大众化”不断的累积经验。而这种经验是从洋务运动以来,国人根据“中国国情”对近现代交通工具设计的经验探索的经验累积。也因为此,本文依托民国社会整体交通工具发展状况,研究民国中期交通工具设计及设施设计,其主要的宗旨是为中国现代交通工具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并为中国的交通工具设计史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二、西北民航科技大厦工程的竖向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民航科技大厦工程的竖向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和领域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航空城及临空产业方面的相关研究
        1.3.2 “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1.3.3 空港工作区的相关研究
        1.3.4 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1.3.5 对既有研究的分析评价
    1.4 研究方法、框架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2.1 空港经济与产业发展分析
        2.1.1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概况
        2.1.2 临空产业类型和发展
        2.1.3 临空产业的布局特点
    2.2 “港、产、城”融合发展分析
        2.2.1 临空经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提出
        2.2.2 “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概念及发展阶段
        2.2.3 “港、产、城”融合模式的基本前提条件
        2.2.4 “港、产、城”融合发展现状
        2.2.5 “港、产、城”融合发展存在问题
    2.3 空港工作区概述
        2.3.1 空港和空港工作区相关概念
        2.3.2 空港工作区设计特点
        2.3.3 空港工作区发展问题分析
    2.4 空间形态要素构成与设计内容
        2.4.1 空间形态要素构成
        2.4.2 路网街道形态组织
        2.4.3 建筑形态控制
        2.4.4 景观开放空间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空港工作区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工作区产业和功能的发展
        3.1.1 案例调研分析
        3.1.2 产业类型和发展特点
        3.1.3 产业开发模式及趋势
        3.1.4 功能配置的影响因素
        3.1.5 功能构成与分类
        3.1.6 功能用地兼容性的考虑
    3.2 工作区交通系统建设
        3.2.1 案例调研分析
        3.2.2 交通系统类型与发展特点
        3.2.3 路网设计与城市标准的衔接
    3.3 工作区建筑密度和高度的控制
        3.3.1 案例调研分析
        3.3.2 飞行净空限制面的影响
        3.3.3 限高、土地价值和城市形象的综合考虑
    3.4 工作区景观形象和环境品质营造
        3.4.1 案例调研分析
        3.4.2 景观环境的发展特点
        3.4.3 景观开放空间的层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与传统工作区的功能构建对比研究
    4.1 功能配置对比
        4.1.1 功能多样性对比
        4.1.2 功能配置比例对比
    4.2 整体功能布局策略对比
        4.2.1 功能布局模式对比
        4.2.2 对交通资源的利用对比
        4.2.3 与周边产业的联动对比
    4.3 主要设施布局策略对比
        4.3.1 商务商业
        4.3.2 酒店旅馆
        4.3.3 会展会议
        4.3.4 公共停车设施
        4.3.5 运营配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与传统工作区的空间形态对比研究
    5.1 路网与街道形态的对比
        5.1.1 路网密度和区块尺度的对比
        5.1.2 主要道路建筑贴线率对比
    5.2 开放空间形态对比
        5.2.1 空间节点体系对比
        5.2.2 轴线空间系统对比
        5.2.3 门户节点形态对比
    5.3 建筑形态的对比
        5.3.1 布局形态和整体肌理对比
        5.3.2 建筑风格协调性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考虑历史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台风风场多尺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近海强化型台风模拟研究
        1.2.2 工程场地台风风场多尺度模拟
        1.2.3 台风平均风剖面特性分析
        1.2.4 气候变化背景下台风模拟研究
    1.3 全文安排
第二章 基于WRF模式的近海强化型台风模拟
    2.1 WRF模式简介
        2.1.1 大气控制运动方程
        2.1.2 网格嵌套方案
        2.1.3 物理参数方案
        2.1.4 海表面通量方案
    2.2 典型强化型台风数值试验设计
        2.2.1 三次历史超强台风概况
        2.2.2 台风海燕数值试验方案
        2.2.3 台风莫兰蒂数值试验方案
        2.2.4 台风利奇马数值试验方案
    2.3 中尺度台风模拟结果验证和分析
        2.3.1 台风海燕模拟结果
        2.3.2 台风莫兰蒂模拟结果
        2.3.3 台风利奇马模拟结果
    2.4 结论
第三章 基于跨尺度台风模拟框架的城市近地面风场分析
    3.1 WRF模式湍流参数化方案
        3.1.1 PBL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3.1.2 LES湍流参数化方案
    3.2 高精度GIS下垫面信息
        3.2.1 地形高程数据
        3.2.2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3.3 跨尺度台风风场模拟框架
    3.4 杭州地区台风多尺度风场模拟
        3.4.1 灿鸿台风实测介绍
        3.4.2 中尺度台风模拟试验设计
        3.4.3 近地面风场模拟试验设计
    3.5 台风多尺度风场模拟结果验证分析
        3.5.1 台风路径和强度
        3.5.2 台风近中心风场
        3.5.3 杭州地区近地面风场
        3.5.4 九堡大桥位置风速场
    3.6 结论
第四章 沿海复杂山地外围台风风场高精度模拟分析
    4.1 台风泰利风速实测
        4.1.1 近海气象站点风速实测
        4.1.2 复杂山地位置风速实测
    4.2 山地台风风场多尺度模拟
        4.2.1 模拟思路
        4.2.2 数值试验设计
        4.2.3 高精度舟山地形地貌
    4.3 台风风场模拟结果验证和分析
        4.3.1 模拟台风路径验证
        4.3.2 嵌套网格水平风场
        4.3.3 气象站点模拟风速验证
        4.3.4 输电线路位置模拟风速验证
        4.3.5 不同地形位置三维风场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基于气象再分析数据的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平均风剖面统计分析
    5.1 气象再分析数据台风样本
        5.1.1 ERA5数据介绍
        5.1.2 台风风速剖面样本
        5.1.3 台风路径强度验证分析
    5.2 台风边界层风场结构分析
        5.2.1 台风灿鸿路径强度分析
        5.2.2 台风近中心水平风速垂直结构
        5.2.3 台风近中心低空急流特征分析
    5.3 基于多个台风的平均风剖面统计分析
        5.3.1 不同象限位置风剖面样本统计
        5.3.2 平均风剖面拟合分析
    5.4 超高层建筑台风平均风荷载分析
        5.4.1 高层建筑台风风压剖面
        5.4.2 顺风向台风平均风荷载
    5.5 结论
第六章 考虑全球气候变化背景的将来登陆台风评估
    6.1 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化分析
        6.1.1 CMIP5全球气候模式
        6.1.2 海表面温度增量
    6.2 基于WRF-PGW的将来台风模拟评估思路
    6.3 基于WRF-PGW的典型登陆台风模拟方案设计
        6.3.1 历史台风概况
        6.3.2 台风模拟方案设计
    6.4 基于WRF-PGW的台风模拟结果分析
        6.4.1 历史台风集成模拟结果验证分析
        6.4.2 基于单个CMIP5模式的台风PGW模拟结果
        6.4.3 基于CMIP5模式平均气候的台风PGW模拟结果
    6.5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创新点
    7.2 本文工作总结
        7.2.1 基于WRF模式的近海强化型台风模拟
        7.2.2 基于跨尺度台风模拟框架的城市近地面风场分析
        7.2.3 沿海复杂山地外围台风风场高精度模拟分析
        7.2.4 基于气象再分析数据的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平均风剖面统计分析
        7.2.5 考虑全球气候变化背景的将来登陆台风评估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色彩
        1.3.2 意象
        1.3.3 城市色彩意象
        1.3.4 模式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2.2 模式理论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3.1.1 汉建城邑
        3.1.2 石筑山城
        3.1.3 辽南方城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3.7 本章小结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4.1.3 色彩调研内容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4.2.1 色彩调查方法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4.6 本章小结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5.1.2 相关理论阐述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5.3.1 调查目的
        5.3.2 调查设计
        5.3.3 数据采集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5.4.1 过程分析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6.3.1 视觉感知
        6.3.2 美学符号
        6.3.3 文化经历
        6.3.4 共情体验
        6.3.5 多维融合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6.5.1 理论层面
        6.5.2 实践层面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附录C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众创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鼓励双创发展的政策背景
        1.1.2 既有建筑再生政策的背景
        1.1.3 信息技术变革的背景
        1.1.4 社群文化和社区经济的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既有办公建筑
        1.4.2 再生
        1.4.3 众创空间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关于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研究
        1.5.2 关于众创空间设计的研究
        1.5.3 小结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研究路线
第二章 众创空间和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基础研究
    2.1 建筑再生学相关研究
        2.1.1 建筑再生理论发展概述
        2.1.2 既有建筑再生类别
    2.2 众创空间的相关研究
        2.2.1 众创空间的概念和特征
        2.2.2 众创空间的类型
        2.2.3 众创空间与其他建筑空间的联系
    2.3 既有办公建筑相关研究
        2.3.1 既有办公建筑发展概况
        2.3.2 既有办公建筑现状问题和解决策略
        2.3.3 办公空间的演变概况
        2.3.4 办公空间模式研究
        2.3.5 既有办公建筑再生为众创空间的价值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现状调研实践研究
    3.1 既有办公建筑现状调研
        3.1.1 调研对象
        3.1.2 调研内容和方法
    3.2 .历史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3.2.1 历史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3.2.2 历史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3.2.3 历史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3.3 工业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3.3.1 工业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3.3.2 工业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3.3.3 工业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3.4 园区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3.4.1 园区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3.4.2 园区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3.4.3 园区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3.5 政务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3.5.1 政务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3.5.2 政务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3.5.3 政务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3.6 公寓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3.6.1 公寓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3.6.2 公寓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3.6.3 公寓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3.7 商业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3.7.1 商业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3.7.2 商业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3.7.3 商业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3.8 总部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3.8.1 总部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3.8.2 总部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3.8.3 总部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众创空间使用现状调研实践研究
    4.1 众创空间现状调研
        4.1.1 调研对象
        4.1.2 调研内容
    4.2 众创空间内部功能现状研究
        4.2.1 众创空间的功能变化
        4.2.2 众创空间的功能种类
        4.2.3 众创空间的功能配比
    4.3 众创空间使用人反馈评价
        4.3.1 使用人基本信息
        4.3.2 使用人外部空间感受
        4.3.3 使用人日常工作状态
        4.3.4 使用人内部空间使用感受
        4.3.5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众创空间设计的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策略研究
    5.1 既有办公建筑再生设计评估
        5.1.1 既有办公建筑再生事前调研
        5.1.2 既有办公建筑再生评估
    5.2 既有办公建筑外部空间再生策略
        5.2.1 外部场地与交通空间设计
        5.2.2 建筑材料选配设计
        5.2.3 既有办公建筑形体与界面再生设计
    5.3 既有办公建筑内部空间再生策略
        5.3.1 既有办公建筑结构构造再生策略
        5.3.2 内部功能再生操作策略
        5.3.3 内部空间再生策略
    5.4 既有办公建筑的空间适宜性再生策略
        5.4.1 改善内部空间采光策略
        5.4.2 改善内部空间通风与除湿策略
        5.4.3 改善内部空间隔声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既有办公建筑再生为众创空间的设计实践
    6.1 项目概况和现状分析
        6.1.1 项目背景
        6.1.2 基地区位和场地环境
        6.1.3 内蒙古自治区旧教育厅办公建筑现状
        6.1.4 单体办公建筑现状问题
    6.2 既有旧教育厅办公建筑再生设计分析
        6.2.1 旧教育厅办公建筑再生设计理念
        6.2.2 场地再生设计
    6.3 建筑再生设计
        6.3.1 外部形体设计
        6.3.2 内部功能再生设计
        6.3.3 适宜性空间环境营造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众创办公空间使用反馈问卷
附录B 毕业设计图纸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长春龙嘉国际机场T2航站楼外围护系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 国内外机场航站楼建筑研究情况
        1.2.2 国内外建筑围护系统一体化设计研究情况
        1.2.3 国内外建筑围护系统施工技术研究情况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框架
2 围护系统一体化设计理论基础
    2.1 影响要素
        2.1.1 地域环境因素
        2.1.2 文化美学因素
        2.1.3 人性设计因素
        2.1.4 科学技术因素
    2.2 设计原则
        2.2.1 环境整体性
        2.2.2 功能复合性
        2.2.3 经济合理性
    2.3 模式类型
        2.3.1 幕墙类型
        2.3.2 屋盖类型
    2.4 技术难点
        2.4.1 一体化设计
        2.4.2 一体化建造
    2.5 本章小结
3 围护系统一体化设计框架
    3.1 项目设计概况
    3.2 建筑空间一体化
        3.2.1 屋面系统设计
        3.2.2 索幕墙系统设计
        3.2.3 框架式幕墙系统设计
    3.3 建筑结构一体化
        3.3.1 幕墙一体化设计
        3.3.2 屋盖一体化设计
    3.4 材料表达一体化
        3.4.1 天花吊顶选型
        3.4.2 金属屋面选型
    3.5 本章小结
4 幕墙一体化施工技术
    4.1 拉索张拉力控制技术
        4.1.1 拉索设计方案
        4.1.2 总体施工方案
        4.1.3 拉索安装和张拉方案
    4.2 玻璃变形仿真安装技术
        4.2.1 总体安装方案
        4.2.2 玻璃安装顺序
    4.3 本章小结
5 屋面一体化施工技术
    5.1 屋盖网架施工技术
        5.1.1 总体施工方案
        5.1.2 网架提升技术
        5.1.3 网架提升力学计算
        5.1.4 网架同步分级卸载技术
    5.2 金属屋面施工技术
        5.2.1 屋面工程概况
        5.2.2 屋面节点设计
        5.2.3 屋面板施工技术
    5.3 铝板吊顶施工技术
        5.3.1 吊顶工程概况
        5.3.2 三维数据采集技术
        5.3.3 3D模型重建技术
        5.3.4 BIM辅助号料技术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考虑梁板柱墙协同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
    1.3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进展
        1.3.1 静力法
        1.3.2 反应谱法
        1.3.3 时程分析法
    1.4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进展
        1.4.1 延性设计法
        1.4.2 能力设计法
        1.4.3 控制设计法
        1.4.4 性能化设计法
    1.5 研究现状
        1.5.1 楼板开洞研究现状
        1.5.2 性能化设计研究现状
        1.5.3 有限元软件方法研究现状
        1.5.4 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2章 RC框架-核心筒结构发展及受力特征
    2.1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发展
    2.2 框架核心筒结构受力特征
        2.2.1 外框架的受力特点
        2.2.2 核心筒的受力特点
        2.2.3 框架与核心筒协同工作特点
        2.2.4 多道抗震防线与内力重分布
第3章 结构性能化抗震设计理论
    3.1 性能化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
    3.2 性能化抗震设计的研究内容
        3.2.1 地震作用水平和抗震设防目标
        3.2.2 性能水平的划分
        3.2.3 性能目标的确定
        3.2.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3.3 本文性能化设计思路及方法
第4章 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及应用程序
    4.1 引言
    4.2 空间等参数单元
    4.3 改进和退化的等参数单元
    4.4 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
    4.5 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的有限元分析程序
    4.6 材料本构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RC结构梁板柱墙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验证
    5.1 引言
    5.2 承受水平荷载作用两层RC框架结构梁板柱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算例.
        5.2.1 试验模型数据
        5.2.2 试验加载方法
        5.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5.2.4 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5.3 承受水平荷载作用RC框架剪力墙结构梁板柱墙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算例
        5.3.1 试验模型数据
        5.3.2 试验加载方法
        5.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5.3.4 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5.4 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两层RC框架结构梁板柱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算例.
        5.4.1 试验模型数据
        5.4.2 试验加载方法
        5.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5.4.4 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5.5 承受竖向荷载作用RC板柱结构梁板柱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算例
        5.5.1 试验模型与加载方法
        5.5.2 有限元模型与仿真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影响非线性仿真分析
    6.1 引言
    6.2 框架-核心筒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6.2.1 结构模型的建立
        6.2.2 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实体退化单元模型的建立
    6.3 第一组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6.3.1 模型承载及变形能力分析
        6.3.2 破坏过程描述
        6.3.3 模型1a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3.4 模型1b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3.5 模型1c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3.6 第一组模型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对比
    6.4 第二组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6.4.1 模型承载及变形能力分析
        6.4.2 模型2a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4.3 模型2b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4.4 模型2c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4.5 第二组模型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对比
    6.5 第三组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6.5.1 模型承载及变形能力分析
        6.5.2 模型3a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5.3 模型3b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5.4 模型3c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6.5.5 第三组模型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对比
    6.6 刚度特征值对结构抗侧性能影响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性能目标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影响非线性仿真分析
    7.1 引言
    7.2 框架-核心筒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7.3 考虑性能目标影响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结果
        7.3.1 模型承载及变形能力分析
        7.3.2 模型2a-1 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7.3.3 模型2a-2 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7.3.4 性能目标对结构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影响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刚度特征值、性能目标和楼板开洞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影响综合分析
    8.1 引言
    8.2 基于正交试验方法模型参数设计
        8.2.1 正交试验法概况
        8.2.2 三参数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
    8.3 框架-核心筒分析模型的建立
        8.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8.3.2 基于正交试验法结果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RC框架-核心筒结构梁板柱墙空间协同工作机制分析
    9.1 引言
    9.2 楼板钢筋参与分析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项目选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发展概述
        1.2.2 国内研究发展概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绿色改造案例研究
    2.1 废旧锅炉房绿色改造案例分析
        2.1.1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1.2 徐州矿大建筑设计咨询研究院办公楼
    2.2 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为建筑创作空间案例研究
        2.2.1 上海现代申都大厦
        2.2.2 天津天友绿色设计中心
        2.2.3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办公楼
    2.3 绿色改造案例总结
        2.3.1 绿色建筑创作空间设计要求
        2.3.2 废旧锅炉房适应性改造模式
        2.3.3 绿色改造技术归纳
        2.3.4 改造绿色评价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
    3.1 项目可行性研究
        3.1.1 项目背景
        3.1.2 现状分析
        3.1.3 改造目标
    3.2 绿色改造设计策略
        3.2.1 绿色改造理念
        3.2.2 绿色改造原则
        3.2.3 多方案设计比较
        3.2.4 最终方案
        3.2.5 绿色改造设计策略总结
    3.3 绿色改造技术策略
        3.3.1 结合当地气候的绿色改造技术分析
        3.3.2 被动式绿色改造技术
        3.3.3 主动式绿色改造技术
        3.3.4 绿色改造措施汇总
    3.4 改造设计绿色评估
        3.4.1 专项模拟计算
        3.4.2 整体对标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 国内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认证案例
    附录二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现状图纸
    附录三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项目施工图(选录)
    附录四 改造方案结构核算
    附录五 不同被动式技术策略焓湿图逐月分析图
    附录六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项目室外光环境模拟对比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偏心支撑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竖向不规则建筑介绍
        1.2.1 竖向不规则结构
        1.2.2 竖向不规则结构的类别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尚待解决的问题
    1.4 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设计
        1.4.1 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介绍
        1.4.2 偏心支撑杆件设计
        1.4.3 耗能梁强度验算
        1.4.4 耗能梁长度设计
        1.4.5 耗能梁横截面积设计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竖向不规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2.1 分析理论和方法
        2.1.1 反应谱法
        2.1.2 时程分析法
    2.2 结构分析软件介绍
    2.3 不规则高层模型的建立
    2.4 模态分析
    2.5 反应谱分析
        2.5.1 反应谱及分析工况的选择
        2.5.2 X向反应谱分析结果
        2.5.3 Y向反应谱分析结果
    2.6 弹性时程分析
        2.6.1 地震动的选取
        2.6.2 X向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2.6.3 Y向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2.7 基底剪力分析
    2.8 弹塑性时程分析
        2.8.1 X向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
        2.8.2 Y向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竖向不规则结构静力Pushover分析
    3.1 分析理论和方法
        3.1.1 一般步骤
        3.1.2 荷载水平加载模式
    3.2 塑性铰的设定
    3.3 Pushover分析结果
        3.3.1 静力Pushover曲线
        3.3.2 塑性铰发展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竖向不规则结构扭转效应分析
    4.1 引言
    4.2 抗震扭转效应分析
        4.2.1 分析方法与指标
        4.2.2 分析结果
    4.3 考虑收进层高度的影响
        4.3.1 模型创建
        4.3.2 纯钢框架结构分析结果
        4.3.3 偏心支撑不同布置方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10)民国中期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及研究动态
        2. 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
        1. 研究对象
        2. 重点难点
        3. 总体框架
        4. 主要目标
    三、思路方法
        1. 基本思路
        2. 具体研究方法
        3.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与公共交通相关的民国社会状况简述
    第一节 早期工业化作为及成效
        1. 晚清唐胥铁路与“中国龙号”机车
        2. 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
        3. 民初时期“江南制造局”
        4. 福州船政局飞机造办处
        5. 兰州“黄河大铁桥”
        6. 早期城市公交的“先驱”
        7. 早期交通工具产业及相关产业概况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关于公共交通的政策、法规及条令
        1. 孙中山《建国方略》的公共交通设想
        2. 民国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各种航运法规
        3. 民国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各种公路法规
        4. 民国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各种铁路和航空法规
    第三节 大上海规划与城区改造
        1. “大上海规划”和道路发展
        2. 上海市内街道照明与灯具设计
    第四节 民国中期城乡百姓收支及公交消费状况
        1. 燕京学者李景汉与民众消费调查
        2. 民国公交票价与民众消费意愿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中期铁路交通设计研究
    第一节 民国铁路的建设成就
        1. 民国铁路发展概况
        2. 新修铁道线与机车
        3. 伪满铁路建设与“亚细亚号”快车
    第二节 民国铁路交通附属设施建设
        1. 民国火车站优秀建筑设计案例
        2. 民国的公路铁路桥
    第三节 民国铁路机车与修配业
        1. 民国中期的机车修配厂
        2. 民国中期机车(火车头)设计案例
        3. 民国中期铁路车厢设计案例
    第四节 民国铁路员工构成及技能分析
        1. 铁路员工制服、帽徽、肩章上的铁路徽标设计
        2. 民国铁路工人的技术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
        3. 民国铁路中国籍技师的技能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民国中期公路交通设计研究
    第一节 民国中期公路建设成就
        1. “公路”称谓的由来
        2. 民国公路的等级标准
        3. 民国中期新建的长途客运线路
        4. 民国中期开通的省级长途公路
    第二节 上海租界与华界市区公交工具、设施与新辟线路
        1. “黄包车”兴衰记
        2. “叮铛车”(有轨电车)是上海公交的主力军
        3. 价廉物美的三轮车
        4. 汽车行的兴起
        5. 民国公交车设计的“本土化”成分
        6. 美产“道奇”改装设计分析
    第三节 公交车站、线路、车体广告及附属设施
        1. 长短途公交线的路标设计
        2. 公交车体广告设计
        3. 第一家市内公交汽车公司
    第四节 国产汽车的“中国梦”
        1. 张作霖父子与“民生牌”汽车
        2. 阎锡山的“山西牌”轿车与卡车
        3. 民国中期发达的汽车修配业
        4. 第一批中国汽车设计师
    第五节 民国百姓的客货运方式与工具设计分析
        1. 独轮车(鸡公车、叽咕车)
        2. 马车
        3. 马帮与驼队
        4. 板车
        5. 滑竿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中期水路交通设计研究
    第一节 长江主航线客货运船舶与附属设施
        1 清末至民国的中国造船光荣历史
        2. 长期经营长江主航道的英日轮船公司
        3. 长江主航道的“经营权之战”
        4. 民国中期各主要港口优秀设计案例
    第二节 南北各地的民间水路公共交通
        1. 黄河岸边的羊皮筏子
        2. 江南人家的乌篷船
        3. 闽粤沿海的小舢板
        4. 竹筏与木排
        5. 乡间摆渡
        6. 民间造桥
    第三节 卢作孚与“民生轮船公司”
        1. 起步于川江木船客运
        2. “民生轮船公司”创建
        3. 长江主航道的生死商战
        4. 中国的“敦刻尔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中期航空交通设计研究
    第一节 中国人的“航空之梦”
        1. “热气球航空”在中国
        2. 清末到民初国产飞机光荣史
        3. 上海的第一座民航机场——虹桥机场
    第二节 “中国民航”美国造
        1. “中航”“央航”简述
        2. 国内外航线的开辟
        3. 民国中期民航主要机型
        4. 赴海外培训的航空学子
    第三节 抗战前夕的中国航空基础
        1. 机场建设
        2. 民航飞机地勤简况
        3. 航校的建设
        4. 运输机国产化努力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国中期公共交通设计研究的价值
    第一节 民国公交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 中国城乡民众千年出行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2. 加速社会经济物资运输与人员的交流
        3. 对公共礼仪、秩序、交往的文明教化
        4. 上海租界公交成就的示范作用
    第二节 民国公交设计是工业化努力的突出成果
        1. 民国公交设计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 民国造船与汽车修配业是现代中国车船产业的雏形
        3. 民国公交设计是早期中国设计的主导部分
        4. 民国公交车船产业是中国工业设计师的摇篮
        5. 民国公交设计揭示的真理
    第三节 民国公交设计的启示与批判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西北民航科技大厦工程的竖向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D]. 关竣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考虑历史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台风风场多尺度模拟[D]. 王义凡. 浙江大学, 2020(01)
  • [3]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4]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众创空间设计研究[D]. 刘诺.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02)
  • [5]长春龙嘉国际机场T2航站楼外围护系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研究[D]. 潘东旭.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考虑梁板柱墙协同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D]. 刘鹏程. 南昌大学, 2019(02)
  • [7]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D]. 李江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偏心支撑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徐泽远.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9]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10]民国中期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设计研究[D]. 邱珂.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标签:;  ;  ;  ;  ;  

西北民航科技大厦项目垂直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