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鱼类寄生虫调查研究取得成果

新疆鱼类寄生虫调查研究取得成果

一、新疆鱼类寄生虫调查研究获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雷萌桐[1](2020)在《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水域资源丰富,土着鱼类种类较多,其在青藏高原生态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寄生虫作为高原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对青藏高原土着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较少,随着青海水产业的快速发展,鱼病成为影响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青海黄河水系、长江水系、青海湖等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以及水库、池塘等的养殖鱼类的蠕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在天然水系土着鱼类中感染率高的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青海鱼类主要寄生蠕虫的种类。在26种744尾鱼体内外共检出蠕虫12种,隶属于4门6纲7目9科10属。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中有3纲,其中单殖吸虫纲(Monogenoida)1种,为副双身虫属双身虫(Paradiplozoon sp.);绦虫纲(Cestoidea)7种,分别为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东方短结绦虫(Breviscolex orientalis)、中华许氏绦虫(Khawia sinensis)、鲤蠢属未定种绦虫(Caryophyllaeus sp.),头槽绦虫裂头蚴(Bothriocephalus sp.plerocercoid),双线绦虫裂头蚴(Digramma sp.plerocercoid)、肠舌状绦虫裂头蚴(ligula intestinalis plerocercoid);线虫纲(Nematoda)1种,为对盲囊属线虫幼虫(Contracaecum spp.larva),另有线虫未定种2种;棘头虫门(Acanthocephala)有2纲,分别为始新棘头虫纲(Eoacanthocephala)的青海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qinghaiensis)和古棘头虫纲(Palaeacanthocephala)的裸鲤棘吻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的尺蠖鱼蛭(Piscicola geometra)。(2)青海天然水系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在天然水系共采集到20种525尾野生鱼,198尾鱼感染蠕虫,蠕虫整体感染率为37.7%,感染的蠕虫包括棘头虫、绦虫、线虫、吸虫。棘头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0.9%和15.2条,绦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8.4%和12.8条,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1%和11.8条,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4%和10.3条。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小头高原鱼(Herzensteinia microcephalus)等5种鱼的蠕虫感染率较高,均达50%以上。检查长江水系土着鱼类7种112尾,蠕虫感染率为34.8%,共发现7种寄生虫,包括鱊头槽绦虫、东方短结绦虫、鲤蠢属绦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吻虫、副双身虫属吸虫及线虫未定种,棘头虫和绦虫感染较为普遍,其中棘头虫的平均感染率为23.21%,平均感染强度为19.4条。采集到青海省内黄河水系鱼类12种337尾,其中土着鱼类有7种291尾,黄河水系鱼类的蠕虫感染率为33.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线虫未定种、副双身虫属吸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尺蠖鱼蛭等7种蠕虫,其中土着鱼类的棘头虫平均感染率为32.3%,平均感染强度为10.9条。采集到天然湖泊土着鱼类2种76尾,蠕虫平均感染率为60.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副双身虫吸虫等5种蠕虫,其中棘头虫平均感染率55.26%,平均感染强度为20.7条。(3)青海养殖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共采集到9种225尾养殖鱼类,蠕虫整体感染率为6.22%,感染强度为4.79条,感染的蠕虫均为绦虫,分别为鱊头槽绦虫、头槽绦虫裂头蚴、双线绦虫裂头蚴、中华许氏绦虫、舌状绦虫裂头蚴。(4)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青海不同宿主来源和区域的裸鲤棘吻虫的核糖体18S rRNA、rRNA-ITS及线粒体cox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获取了34条18S rRNA基因序列、34条rRNA-ITS基因序列及35条cox1基因部分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18S rRNA、rRNAITS、cox1基因序列,以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树形相似,证实了不同宿主及地理来源的棘头虫为裸鲤棘吻虫,亦进一步证实了裸鲤棘吻虫为有效的独立种。基于CO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一定的水系分布特性。中性检验提示裸鲤棘吻虫核糖体基因可能存在定向选择,而线粒体cox1基因可能存在遗传漂变;种群历史动态分析提示裸鲤棘吻虫种群大小保持稳定。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青海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及养殖鱼类的蠕虫区系进行调查,初步明确了青海鱼类的蠕虫感染状况,丰富了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资料,可为今后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同时对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丰富了其病原学资料,为今后对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李寄仟[2](2020)在《基于5.8S、28S、ITSrDNA部分序列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殖亚纲是物种多样性显着、生活史复杂的脊椎动物内寄生虫,全球记载有效编目包括有140多科、1000多属8000余种。我国淡水鱼类寄生复殖吸虫已记载20科35属110余种。我国淡水鱼类寄生复殖吸虫分类及编目研究亟待加强。本研究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对云南澜沧江水系(西双版纳和大理部分流域段)和金沙江水系曲靖德泽流域段鱼类寄生的复殖吸虫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及我国复殖吸虫编目,初步呈现了采集水域复殖吸虫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为我国今后鱼类复殖吸虫的物种分布、寄生虫与宿主协同进化、寄生虫地理区系及种群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中共采集淡水鱼类3目11科24属27种289鱼,于长臀刀鲇(Platytropius longianalis),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鲶鱼(Parasilurus asotus),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 yunnanensis),小裂腹鱼(Schizothorax parvus),沼泽云南鳅(Yunnanilus paludosus),横纹南鳅(Schistura fasciolatus)和宽纹南鳅(Schistura latifasciata)9种鱼的消化道、精巢中检获复殖吸虫6科8属11种,包括新种6种:黄颡东肌吸虫(Orientocreadium fulvidraconis sp.nov.),版纳鲫吸虫(Carassotrema bannaensis sp.nov.),版纳棘吻吸虫(Telorhynchus bannaensis sp.nov.),曲靖外睾吸虫(Exorchis qujingensis sp.nov.),德泽异肉吸虫(Allocreadium dezeensis sp.nov.),牛栏江异肉吸虫(A.niulanjiangensis sp.nov.);1种地理分布新纪录种:O.pseudobagri;1种已记录种:印度东肌吸虫(O.indicum);以及3种未记录种:长臀刀鲇寄生拟前吻属未记录种(Prosorhynchoides sp.),横纹南鳅寄生尾睾属未记录种(Urorchis sp.),沼泽云南鳅寄生新斜孔属未记录种(Neoplagioporus sp.)。基于ITS 1-5.8S-ITS 2、5.8S-ITS 2 rDNA联合序列和28S rDNA部分序列重建了关于东肌属(Orientocreadium)、鲫吸虫属(Carassotrema)、棘吻属(Telorhynchus)、外睾属(Exorchis)和异肉属(Allocreadium)5个属复殖吸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标记比对研究厘定了形态学上确定的6个新种和2个记录种。分子系统发育拓扑结构显示:(1)东肌科为斜睾总科中的一个独立的分类单元,与Leptophallidae亲缘关系近;黄颡东肌吸虫新种(O.fulvidraconis sp.nov.)可能为较为晚出现的物种且与印度东肌吸虫(O.indicum)亲缘关系近;(2)鲫吸虫属与Hapalotrema、Skrjabinolecithum亲缘关系较近;版纳鲫吸虫新种(C.bannaensis sp.nov.)可能是比朝鲜鲫吸虫(C.koreanum)更为原始的物种;(3)棘吻属隶属于前吻亚科(Prosorhynchinae),可能是前吻亚科中较原始的群体;(4)外睾属与Tabascotrema的亲缘关系较近;曲靖外睾吸虫新种(E.qujingensis sp.nov.)与洞庭湖外睾吸虫(E.dongtinghuensis)组成外睾属进化支。(5)德泽异肉吸虫新种(A.dezeensis sp.nov.)和牛栏江异肉吸虫新种(A.niulanjiangensis sp.nov.)以高自举值单独聚为一支,且与A.neotenicum和A.lobatum的亲缘关系较近;A.gotoi与Allocreadium sp.isolate C51可能为较原始的物种;异肉属吸虫可能存在异域性物种形成(allopatric speciation)和同域性物种形成(sympatric speciation)的现象。

范丽仙[3](2018)在《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殖吸虫(Monogenea)是水生和半水生脊椎动物的专性寄生虫。宿主特异性及协同进化使单殖吸虫成为研究寄生现象起源和发展、寄生虫与宿主协同进化机制的实验范例。单殖吸虫的发展史映证了其宿主的系统进化和历史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单殖吸虫是渔业的重要寄生虫病原,导致鳃丝肿胀、病变和坏死,严重时甚至导致宿主死亡,严重危害鱼苗和鱼种的渔业生产。云南具有丰富的鱼类及其单殖吸虫多样性,地方性分布的鱼类单殖吸虫对于揭示寄生虫和宿主的协同进化具有有别于我国其他区系的独特性。开展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具有实际价值和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对云南鱼类单殖吸虫进行了调查,综合形态鉴定和分子分类学方法,明确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分类单元、种类组成及宿主特异性水平;并基于28S rDNA和ITS 2 rDNA序列重建系统发育,为厘定分类单元和后续进一步揭示鱼类-单殖吸虫协同进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科学数据。研究中共采集5目11科42属48种鱼类1262尾,从鲤(Cyprinus carpio)、杞麓鲤(C.carpiochilia)、鲫(Carassius auratus)、鲩(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条(Hemiculter leuciscul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翘嘴鲌(Anabarilius alburenops)、多鳞鲌鱼(A.macrolepis)、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短吻鱼(Sikukia gudgeri)、黄尾短吻鱼(S.flavicaudata)、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鳑鮍(R.sinensis)、异斑小鲃(Puntius ticto)、花?(Hemibarbus maculatus)、子陵栉鰕虎(Rhinogobius giurinus)、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鲶(Silurus asotus)共22种425尾鱼类的鳃上采获单殖吸虫3目4科11属40种,其中记录种34种,新种6种;我国分布新记录29种,宿主新记录15种。总平均感染率为34%(14%90%)。种类组成以指环虫属(Dactylogyrus)为优势种,共有24种,占总数的60%。本研究整理并补充的单殖吸虫编目如下:多钩亚纲(Polyonchoinea)指环虫目(Dactylogyridae)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指环虫属(Dactylogyrus)24种、双阴环虫属(Bivaginogyrus)1种;锚首虫科(Ancyrocephallidae)锚首虫属(Ancyrocephalus)、副似锚首虫属(Parancyrocephaloides)、伪锚盘虫属(Pseudancylodiscoides)、四锚虫属(Bychowskyella)各1种,鲶盘虫属(Silurodiscoides)2种、嗜丽鱼虫属(Cichlidogyrus)4种;三代虫目(Gyrodactylidea)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薄片吸虫属(Laminiscus)1种。寡钩亚纲(Oligonchoinea)铗盘虫目(Discocotylinea)双身虫科(Diplozoidae)真双生虫属(Eudiplozoon)1种、拟双身虫属(Paradiplozoon)3种。综合形态鉴定和分子系统发育,拟定以下6种单殖吸虫为新种:异斑小鲃(P.ticto)寄生小鲃指环虫新种(D.puntius sp.nov.),黄尾短吻鱼(S.flavicaudata)寄生云南指环虫新种(D.yunnanensis sp.nov.),高体鳑鲏(R.ocellatus)寄生鳑鲏指环虫新种(D.rhodeus sp.nov),罗非鱼(T.mossambica)寄生版纳嗜丽鱼虫新种(C.bannaensis sp.nov.),?条(H.leucisculus)和花?(H.maculatus)寄生?薄片吸虫新种(L.leucisculus sp.nov.),短吻鱼(S.gudgeri)寄生云南拟双身虫(P.yunnanensis sp.nov.)。指环虫科双阴环虫属模式种和唯一种蒙昧双阴环虫(B.obscurus)是云南地理分布首次记录。三代虫科?薄片吸虫新种(L.leucisculus sp.nov.)是我国目前记录的第二种薄片吸虫。研究表明,以撒氏虫属(Thaparocleidus)为外群,基于28S rDNA序列,指环虫目(Dactylogyridae)为单系起源类群,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和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指环虫属(Dactylogyrus)与嗜丽鱼虫属(Cichlidogyrus)为姊妹群。指环虫属是一个稳定的单系群。嗜丽鱼虫属非单系群。鉴于指环虫属进化支最基部单殖吸虫的宿主均是野鲮亚科(Labeoninae)鱼类,推测野鲮亚科可能是指环虫属单殖吸虫的早期宿主。以新异钩盘虫属(Neoheterobothrium)为外群,基于ITS 2 rDNA序列,双身虫科(Diplozoidae)拟双身虫属(Paradiplozoon)为并系起源类群,中国的7种拟双身虫属单殖吸虫单独聚为系统树最基部的一支,可能说明我国拟双身虫属进化地位原始。本研究支持双身虫形态特征存在种内变异,形态差异和宿主物种不是鉴定属内种的最合适的分类学特征。鉴于双身虫分子系统发育及其宿主的地理分布密切相关,认为进一步开展地理种的系统发育研究对厘定双身虫属的归属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形态鉴定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本研究中整理了云南鱼类寄生单殖吸虫在澜沧江、南盘江、元江及伊洛瓦底江等水系的地理分布和种群组成,认为不同水体中鱼类单殖吸虫的区系特征与调查采样季节的水位变化、水体受到的人为干扰和污染有关;网箱养殖的经济鱼种携带的单殖吸虫进入了水库和自然水体,将加速鱼类单殖吸虫区系向养殖型演变,造成鱼病潜在风险。不同水体鱼类单殖吸虫区系特征的差异,以及与鱼类单殖吸虫病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江霞[4](2018)在《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复口吸虫分类及群落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水系的国际河流,孕育着大量极寒质优的冷水性鱼类,其中小型低栖的鳅科鱼类在额尔齐斯河分布广、数量大。本文以鳅科鱼类为研究对象,应用鱼类寄生虫常规调查方法,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分类技术,并统计群落生态学相关参数,对鳅科鱼类寄生的复口吸虫(Diplostomidae)进行了分类鉴定、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如下:(1)于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野外调查了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眼部寄生虫,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物种进行鉴定,对待鉴定种的玻片标本进行了形态测量、描述和绘制形态图,并将虫体的部分ITS1-5.8S-ITS2基因序列与Gen Bank的比对,运用邻接法构建各宿主寄生虫序列的系统发育NJ树,鉴定为默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mergi)、伪匙型复口吸虫(Diplostomum pseudospathaceum)、匙型复口吸虫(Diplostomum spathaceum)和脑瘤宫吸虫(Tylodelphys cerebralis),其中脑瘤宫吸虫为中国复口吸虫(Diplostomidae)新纪录种。(2)应用群落生态学统计与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鳅科鱼类复口吸虫感染情况及群落生态。发现新疆高原鳅(Triplophysa strauchii)感染强度最大,单尾可寄生357只。构建的三类寄生虫群落中,北方须鳅(Barbatula barbatula nuda)物种丰富,伴随着较高的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北方须鳅群落结构最稳定。新疆高原鳅与小体高原鳅(Triplophysa minuta)寄生虫群落结构极相似,而北方须鳅与小体高原鳅寄生虫群落结构中等相似,不同宿主寄生虫群落存在差异性。建立宿主与寄生虫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复口吸虫的寄生与宿主体长呈显着正相关(P<0.01),复口吸虫的寄生可能是种累积效应。经聚类分析可将复口吸虫群落聚为2类:(1)新疆高原鳅、小体高原鳅寄生虫群落;(2)北方须鳅寄生虫群落。(3)分析高原鳅Triplophysa sp.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及复口吸虫群落特征,共检获寄生虫5种,分别为毛细线虫(Capillaria sp.)、舌状绦虫(Ligula sp.)、默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mergi)、伪匙形复口吸虫(Diplostomum pseudospathaceum)和脑瘤宫吸虫(Tylodelphys cerebralis),其中三种复口吸虫是群落优势种,总感染率18.90%,平均感染强度1.30±2.98,平均感染丰度0.55±1.72,群落多样性指数1.0297,均匀度指数0.9373,生态优势度指数0.3800,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较低。L左与R右群落的生态优势度指数均低于群落多样性指数,且L左与R右群落相似性指数0.8369,L左与R右寄生虫群落结构合理且相似性极高。R右较L左的群落结构稳定,L左与R右平均感染强度成对样本检验差异性不显着(P>0.05),复口吸虫的寄生对宿主左右眼球无特异性。

段成任[5](2018)在《额尔齐斯河凶猛鱼类复口吸虫的流行特点及分类研究》文中指出2009年至2017年于额尔齐斯河(中国境内)采集了4种凶猛鱼类的标本,收集寄生其眼内的复口吸虫囊蚴,采用鱼类寄生虫调查方法和生物统计方法,对凶猛鱼类寄生复口吸虫的流行特点进行分析,并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复口吸虫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如下:(1)共采集凶猛鱼类989尾,收集了复口吸虫囊蚴5682只。本次对额尔齐斯河4种凶猛性鱼类寄生复口吸虫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4种凶猛鱼类均可不同程度的被复口吸虫感染,并且感染率、感染强度及感染丰度均较高。其中以江鳕的感染率最高,达到73.29%;梭鲈也较为严重,感染率达到51.19%。复口吸虫的感染强度和感染丰度随4种凶猛鱼类的体长增加呈现不同的趋势,其中江鳕、河鲈、白斑狗鱼寄生复口吸虫的感染强度和感染丰度随宿主体长的增加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梭鲈的感染强度及感染丰度随体长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2)为寻求鉴定复口吸虫囊蚴更精确的方法,选取18S-ITS1-5.8S、COI两对序列,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凶猛鱼类寄生的复口吸虫进行了种类鉴定,共鉴定出复口吸虫两属(复口吸虫属,瘤宫吸虫属)7种,18S-ITS1-5.8S序列比对表明,有5种序列与Gen Bank的报道的序列相似度很高,分别是默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mergi)、匙形复口吸虫(Diplostomum spathaceum)、伪匙形复口吸虫(Diplostomum pseudospathaceum)、瘤宫吸虫未定种(Tylodelphys.Sp)和脑瘤宫吸虫(Tylodelphys cerebralis);COI序列比对表明,有4种序列与Gen Bank的报道的序列相似度很高,分别是默氏复口吸虫、匙形复口吸虫、贝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baeri)和棒状瘤宫吸虫(Tylodelphys clavata)。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它们的分子系统发育及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线粒体基因COI序列对复口吸虫囊蚴的鉴定更具有意义。(3)对江鳕眼内寄生的复口吸虫进行了空间分布研究,并选取线粒体COI序列对囊蚴的种类进行了鉴定。统计分析江鳕左眼晶状体、房室液感染率为58.73%、22.22%,右眼晶状体、房室液感染率为36.51%、8.73%,结果显示复口吸虫囊蚴的寄生部位更倾向于江鳕的晶状体。测定了COI序列并与Gen Bank的相同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江鳕眼内寄生了默氏复口吸虫和匙形复口吸虫。(4)选取COI序列对寄生于河鲈眼内的贝氏复口吸虫进行了种类鉴定,获得了COI序列并与Gen Bank的相同序列进行比对,其与加拿大(KM212030.1)、意大利(KR271067.1)已报道的Diplostomum baeri相似度均达到98%,经资料检索,在我国未见贝氏复口吸虫的研究报道,确定为我国一新纪录种。

党瑞[6](2017)在《额尔齐斯河鲈科鱼类复口吸虫的流行特点、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指出复口吸虫(Diplostomum)是一种鱼类寄生虫,虫体体型较小形态多样,生活史复杂,不同时期幼虫需更换宿主。复口吸虫为额尔齐斯河区系优势虫种,长期寄生导致鱼类眼睛晶状体浑浊,破坏眼睛组织结构。复口吸虫入侵鱼体后在移行过程中可产生机械性损伤并引起继发感染,从而导致细菌性疾病的爆发,复口吸虫病严重爆发时也可直接导致鱼类死亡。本研究以额尔齐斯河复口吸虫寄生宿主淡水螺、鲈科鱼类为调查对象,通过流行病学、形态学、物种分类学及生物学统计方法,对复口吸虫属进行鉴定、系统发育研究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厘清新疆额尔齐斯河复口吸虫种群相关科学问题,为鱼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通过对额尔齐斯河6个采样地点486尾鲈科鱼类剖检统计,河鲈、梭鲈、粘鲈复口吸虫的总感染率为51.38%、71.33%、35.42%。参照《新疆鱼类志》根据鱼类年龄分4个体长组统计分析,河鲈、梭鲈、粘鲈复口吸虫在不同体长组的晶状体和房室液感染数量存在差异,据分布格局类型判断复口吸虫种群呈聚集分布。复口吸虫对L晶、L房、R房、R晶有明显的选择性,在鲈鱼宿主中物种丰富度高,种群数量复杂。(2)根据吸虫纲形态学分类研究方法,选取囊蚴的形态学特征结构测量参数16个:体长度(BL),体宽度(BW),口吸盘长度(OSL),口吸盘宽度(OSW),腹吸盘长度(VSL),腹吸盘宽度(VSW),黏附器长度(BOL),黏附器宽度(BOW),BW/BL,BW×BL,OSW/OSL,OSW×OSL,VSW/VSL,VSW×VSL,BOW/BOL,BOW×BOL。研究记述4种囊蚴:匙形复口吸虫(Diplostpmum spathaceum)、伪匙形复口吸虫(Diplostomum pseudospathaceum)、瘤宫吸虫未定种(Tylodelphys Spp.)、棒状瘤宫吸虫(Tylodelphys clavata),运用统计学分析证明4种囊蚴形态学特征结构具有显着差异性。(3)通过线粒体COI基因阐明鲈科鱼类复口吸虫物种鉴定分类研究。本文测定2种复口吸虫虫种序列,经GenBank比对N1、N2分别为匙形复口吸虫、棒状瘤宫吸虫,同源性为99.4%(17/621)、97.3%(604/621),N1与伊拉克的KR271465.1和KR271440.1聚为一支,支持率99,N2与KR 271475.1聚为一支,支持率99。(4)运用形态学和基因标记技术鉴定2种复口吸虫尾蚴。形态学测量参数11个:体长度(BL),体宽度(BW),体前部长度(AOL),体前部宽度(AOW),尾长(TSL),尾宽(TSW),口吸盘长度(OSL),口吸盘宽度(OSW),腹吸盘长度(VSL),腹吸盘宽度(VSW),结合线粒体COI基因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2虫种为默氏复口吸虫和棒状瘤宫吸虫。序列经GenBank比对、遗传距离计算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一致。通过RSCU和组成偏差分析,得出复口吸虫同义密码子使用率不同,具有偏好性。默氏复口吸虫为单一宿主寄生虫,棒状瘤宫吸虫则为多宿主寄生虫,推测此现象与额尔齐斯河地域特点、宿主觅食差异性和宿主的免疫特性有密切关系。

王京京[7](2016)在《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寄生虫病原分类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文中提出于2009-2015年期间,在中国境内额尔齐斯河进行了10次采样,调查鳅科鱼类寄生虫分类组成及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共发现寄生虫8种:分别是筒形杯体虫(Apiosoma cylindriformis)、车轮虫(Trichodina sp.)、指环虫(Dactylogyrus sp.)、默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mergi)、舌状绦虫(Ligula sp.)、毛细线虫(Capillaria sp.)、福海泡吻棘头虫(Pomphorhynchus fuhaiensis)、鲤锚头鳋(Lernaea cyprinacea)。它们分别寄生于鳅科鱼类的体表、鳃、眼球、腹腔、肠道等部位,隶属于5门、6纲、7目、8科、8属。新疆高原鳅(Triphophysa strauchii)的采集量最大,感染寄生虫种类也最多为8种,说明新疆高原鳅具有一定的易感性。其中默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mergi)为该区系的优势种,同时感染3种鳅科鱼类,在这3种鱼类种群中呈现较高的聚集度。新疆高原鳅6-8 cm体长组默氏复口吸虫感染率最低为6.54%,10-12 cm体长组感染率相对最高为80.39%,呈现聚集分布。ITS1-5.8S-ITS2 rDNA序列测定与Gen Bank中默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mergi)和舌状绦虫(Ligula sp.)序列进行比对,其同源性分别是99.68%(1265/1269)、99.25%(790/796),确定为同一虫种。默氏复口吸虫(Dipolostmum mergi)在我国首次报道,系中国新纪录种。并对两种虫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学研究分析,上传序列获得2个GenBank登录号(KU821408,KU821409)。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境内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寄生虫组成分类及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鳅科鱼类寄生虫的流行病学特点,并且对两种形态学难以鉴定种的寄生虫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疑难寄生虫鉴定提供了更准确的鉴定方法,为鳅科鱼类疾病防控提供科学资料。

郭帅[8](2016)在《额尔齐斯河江鳕寄生虫分类研究及流行特点和防治案例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历经8次采样,通过形态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获得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江鳕(Lota lota Linnaeus,1758)寄生虫的种类组成,并对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案例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通过采集,鉴定江鳕寄生虫病原共11种包括:筒形杯体虫(Apiosoma cylindriformis)、车轮虫(Trichodina sp.)、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鲤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江鳕三代虫(Gyrodactylus lotae)、冠状扇盘吸虫(Rhipidocotyle coronatun)、默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mergi)、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线虫(Nematoda sp.)、福海泡吻棘头虫(Pomphorhynchus fuhaiensis)、西氏鳋(Ergasilus sieboldi),隶属于5门,8纲,10目,11科,11属;(2)江鳕三代虫、冠状扇盘吸虫、鱊头槽绦虫和西氏鳋为均匀分布;默氏复口吸虫、线虫、福海泡吻棘头虫为聚集分布,其中聚集程度最高的为默氏复口吸虫并且感染情况也最为严重,感染率78.33%,感染强度172,优势度指数0.78,是江鳕寄生虫的优势种;消化道内寄生的线虫感染情况次之,感染率29.17%,感染强度1114。多种寄生虫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3)通过形态鉴定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对采集的复口吸虫样本做了鉴定,结果表明江鳕感染的复口吸虫为:默氏复口吸虫;(4)对多种寄生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总结了防治案例。

张子龙[9](2016)在《额尔齐斯河鱼类四钩虫和锚首虫分类研究及两个虫种的种群生态和系统发育分析》文中指出于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额尔齐斯河流域进行了7次采样,调查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鱼类感染四钩虫和锚首虫种类组成及其感染情况。虫体经聚乙烯醇乳酸酚染色制片观察并绘图对比发现,额尔齐斯河鱼类感染四钩虫共2种,分别为单肠四钩虫(Tetraonchus monenteron Wagener)和北方四钩虫(Tetraonchus borealis Mizelle et Webb)。单肠四钩虫仅见于白斑狗鱼(Esox lucius Linnaeus)的鳃部,春季感染率最高达44.8%,在白斑狗鱼不同体长组中均为聚集分布。北方四钩虫仅见于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 Pallas)的鳃部。发现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 Linnaeus)、河鲈(Perca fluviatilis Linnaeus)鳃部分别寄生有奇异锚首虫(Ancyrocephalus paradoxus)、河鲈锚首虫(Ancyrocephalus percae),均具有明显的宿主专一性。奇异锚首虫在秋季感染率最高达37.50%,夏季呈聚集分布。梭鲈1520㎝体长组(L)奇异锚首虫感染率最低为15.71%;L≥25㎝体长组感染率相对最高为32.86%,呈聚集分布。为验证形态学鉴定的结果,保证虫种鉴定的准确性,对单肠四钩虫和奇异锚首虫进行了18S-ITS1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单肠四钩虫(Tetraonchus monenteron)和奇异锚首虫(Ancyrocephalus paradoxus)序列对比其同源性分别达98.99%(591/597)、100%(522/522),确定为同一种寄生虫。单肠四钩虫所在分支较为独立,奇异锚首虫与河鲈锚首虫亲缘关系最近。为了解单肠四钩虫和奇异锚首虫所在科属间的亲缘关系,对虫体进行了28S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单肠四钩虫(Tetraonchus monenteron)和奇异锚首虫(Ancyrocephalus paradoxus)序列进行对比,其同源性分别为99.69%(646/648)、98.78%(568/573)。锚首虫科与指环虫科遗传距离相对最近为0.2960.656,在锚首虫科中锚首虫亚科与锚盘虫亚科亲缘关系最近,单肠四钩虫相对较独立,和奇异锚首虫分属于两大分支。

于迪[10](2015)在《辽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寄生虫流行区系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调查辽西地区附近海域野生和养殖主要经济鱼类寄生虫感染情况,为相关部门制订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盘锦、锦州、绥中3个鱼港码头和9个沿海鱼类养殖场,在不同季节,先后分若干批次购买新鲜死鱼或活鱼,随机抽检主要经济鱼类19种,共计2803尾,其中养殖鱼类5种746尾、野生鱼类14种2057尾。首先鉴定鱼的种类,记录数量并标明来源和产地。然后采用鱼类全身性寄生虫学检查法,收集体内外所有寄生虫,通过眼观和镜检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并统计感染率、感染强度、区系分布。针对棘头虫纲的一个未知虫种和吸虫纲的一个未知虫种分别采用18Sr D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此次调查共发现辽宁西部海域19种鱼类感染体内外寄生虫15种,分别隶属于7纲11科15属。在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的基础上,确定优势虫种为异尖线虫科的3属幼虫:宫脂线虫属幼虫、对盲囊线虫属幼虫、异尖线虫属幼虫,野生和养殖鱼类均有较高的感染率,而针对4种养殖鱼类而言,尤其是牙鲆和大菱鲆,其优势虫种为指状拟舟虫和刺激隐核虫,在各个鱼类养殖场中均有较高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棘头虫纲未知虫种经18Sr D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鉴定为BH-Liaoning新棘吻虫,吸虫纲未知虫种经18Sr D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鉴定为海鳗住胃吸虫。结论1、此次调查共发现辽西海域19种鱼类感染体内外寄生虫15种,分别隶属于7纲11科15属。辽西海域鱼类寄生虫的优势虫种是:宫脂线虫属幼虫、对盲囊线虫属幼虫、异尖线虫属幼虫。2、本项研究在辽宁西部海域的青鳞鱼、矛尾复鰕虎鱼体内发现了新棘吻虫属一新种,并将其命名为BH-Liaoning新棘吻虫,基因库回执序列号为KM507363。在海鳗体内发现了海鳗住胃吸虫,首次记录其18Sr DNA全基因序列。

二、新疆鱼类寄生虫调查研究获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鱼类寄生虫调查研究获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鱼类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1.1 我国鱼类寄生虫研究概况
        1.2 鱼寄生虫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1.2.1 机械性刺激及损伤
        1.2.2 掠夺宿主的营养
        1.2.3 对鱼生理功能的影响
        1.2.4 繁殖力降低
        1.2.5 毒素作用
        1.2.6 继发感染
        1.3 鱼类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3.1 鱼源人兽共患吸虫病
        1.3.2 鱼源人兽共患绦虫病
        1.3.3 鱼源人兽共患线虫病
        1.3.4 水产养殖与鱼源性人兽共患蠕虫病
        1.3.5 鱼源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1.4 鱼类寄生虫的分类概况
        1.5 鱼类主要寄生虫病
        1.5.1 原虫病
        1.5.2 吸虫病
        1.5.3 绦虫病
        1.5.4 线虫病
        1.5.5 棘头虫病
        1.5.6 寄生甲壳动物病
        1.6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控
        1.6.1 科学规划
        1.6.2 生物安全
        1.6.3 科学管理
        1.6.4 饲料的优化及管理
        1.6.5 生物防治
        1.6.6 废弃物处理
        1.6.7 药物控制
    第二章 鱼类棘头虫研究进展
        2.1 棘头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2.2 棘头虫的生活史
        2.3 棘头虫对鱼的影响
        2.4 棘头虫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试验研究
    第三章 青海省天然水系野生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3.1 材料
        3.1.1 调查地点
        3.1.2 样品的采集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肉眼检查
        3.2.2 镜检
        3.2.3 检查顺序
        3.2.4 鱼类寄生蠕虫的收集和固定
        3.2.5 寄生虫的染色方法
        3.2.6 乳酚透明法
        3.2.7 虫体鉴定方法
        3.3 结果
        3.3.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3.3.2 鱼类感染蠕虫总体状况
        3.3.3 天然水系中不同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3.3.4 不同水系中鱼的蠕虫感染情况
        3.3.5 不同水系中鱼的棘头虫感染情况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青海省养殖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4.1 调查地点及方法
        4.1.1 调查地点
        4.1.2 调查方法
        4.2 结果
        4.2.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4.2.2 各调查点养殖鱼类蠕虫总体感染情况
        4.2.3 不同养殖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4.2.4 养殖鱼种感染蠕虫种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
        5.1 材料
        5.1.1 主要仪器设备
        5.1.2 主要试剂
        5.2 方法
        5.2.1 样品的采集
        5.2.2 DNA提取、PCR扩增、克隆与测序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PCR扩增产物
        5.3.2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分析
        5.3.3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5.3.4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分析
        5.3.5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点
附录 A 裸鲤棘吻虫总DNA提取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5.8S、28S、ITSrDNA部分序列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复殖吸虫及其分类学研究
    1.1 鱼类复殖吸虫概述
    1.2 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学研究概述
        1.2.1 复殖吸虫的分类系统研究
        1.2.2 复殖吸虫多样性及形态学分类鉴定
        1.2.3 复殖吸虫核糖体序列研究概述
    1.3 我国淡水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学研究
        1.3.1 我国淡水鱼类复殖吸虫研究概述
        1.3.2 我国淡水鱼类复殖吸虫分子生物学研究概述
    1.4 云南澜沧江、金沙江水系鱼类多样性概述
第2章 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实验方法
        2.2.1 标本材料获取
        2.2.2 实验试剂及器材
        2.2.3 宿主鱼类的分类鉴定及保存
        2.2.4 复殖吸虫样本的获取及装片制作
        2.2.5 复殖吸虫的形态学鉴定依据和方法
    2.3 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形态分类
        2.3.1 东肌科(Orientocreadiidae Skrjabin et Koval,1960)
        2.3.2 单孔科(Haploporidae Nicoll,1914)
        2.3.3 牛首科(Bucephalidae Poche,1907)
        2.3.4 隐殖科(Cryptogonimidae Ward,1917)
        2.3.5 异肉科(Allocreadiidae Looss,1902)
        2.3.6 孔肠科(Opecoelidae Ozaki,1925)
    2.4 复殖吸虫形态分类学研究讨论
        2.4.1 东肌属(Orientocreadium Tubangui,1931)的形态分类学
        2.4.2 鲫吸虫属(Carassotrema Park,1938)的形态分类学
        2.4.3 拟前吻属(Prosorhynchoides Dollfus,1929)的形态分类学
        2.4.4 棘吻属(Telorhynchus Crowcroft,1947)的形态分类学
        2.4.5 外睾属(Exorchis Kobayashi,1921)的形态分类学
        2.4.6 异肉属(Allocreadium Looss,1900)的形态分类学
        2.4.7 尾睾属(Urorchis Ozaki,1927)的形态分类学
        2.4.8 新斜孔属(Neoplagioporus Shimazu,1990)的形态分类学
        2.4.9 本研究中我国6属鱼类复殖吸虫检索表
第3章 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
    3.1 引言
    3.2 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实验方法
        3.2.1 实验试剂及器材
        3.2.2 复殖吸虫总DNA的提取
        3.2.3 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方法
    3.3 鱼类复殖吸虫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
        3.3.1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东肌属(Orientocreadium)3 种复殖吸虫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3.3.2 基于ITS1-5.8S-ITS2rDNA联合序列鲫吸虫属(Carassotrema)1 新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3.3.3 基于28SrDNA部分序列棘吻吸虫属(Telorhynchus)1 新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3.3.4 基于5.8S-ITS2 rDNA联合序列外睾属(Exorchis)1 新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3.3.5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异肉属(Allocreadium)1 新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3.4 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讨论
        3.4.1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东肌属(Orientocreadium)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3.4.2 基于ITS1-5.8S-ITS2 rDNA联合序列鲫吸虫属(Carassotrema)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3.4.3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棘吻属(Telorhynchus)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3.4.4 基于5.8S-ITS2 rDNA联合序列外睾属(Exorchis)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3.4.5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异肉属(Allocreadium)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本研究获得复殖吸虫的核糖体基因部分序列
    附录2:本研究记述的11种鱼类复殖吸虫名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基金项目资助情况
致谢

(3)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stract
第1章 单殖吸虫及单殖吸虫分类学研究
    1.1 单殖吸虫简述
    1.2 单殖吸虫的分类学研究综述
        1.2.1 单殖吸虫的分类系统
        1.2.2 基于形态特征单殖吸虫的分类鉴定
        1.2.3 基于宿主特异性的单殖吸虫分类鉴定
        1.2.4 单殖吸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1.3 我国单殖吸虫的分类学研究
    1.4 鱼类单殖吸虫的分类学研究
第2章 单殖吸虫宿主特异性(host-specificity)及其与宿主协同进化(coevolution)
    2.1 单殖吸虫的宿主特异性(host-specificity)
        2.1.1 宿主特异性(host-specificity)及其类型
        2.1.2 单殖吸虫的宿主特异性
    2.2 单殖吸虫宿主特异性及其与宿主协同进化(coevolution)
第3章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3.1 基本思路
    3.2 主要研究内容
        3.2.1 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形态学研究和分类鉴定
        3.2.2 宿主种类组成和宿主特异性研究
        3.2.3 分子标记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第4章 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形态鉴定及宿主特异性研究
    4.1 引言
    4.2 鱼类单殖吸虫的形态分类鉴定研究
        4.2.1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4.2.1.1 实验用具及仪器
        4.2.1.2 形态分类鉴定研究药品和试剂
        4.2.1.3 形态分类鉴定研究常用试剂配制
        4.2.2 标本材料
        4.2.2.1 鱼类宿主的采集及鉴定
        4.2.2.2 鱼类单殖吸虫标本的检获和固定
        4.2.3 鱼类单殖吸虫形态学分类标本制作
        4.2.4 鱼类单殖吸虫的形态分类鉴定方法
        4.2.5 鱼类单殖吸虫形态鉴定研究结果
        4.2.5.1 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自然感染情况
        4.2.5.2 基于形态学特征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分类单元
        4.2.5.3 本研究中鉴定的鱼类单殖吸虫分科检索表
        4.2.5.4 本研究中鉴定的单殖吸虫分属检索表
        4.2.6 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Bychowsky,1937)
        4.2.6.1 指环虫属(Dactylogyrus)
        4.2.6.2 双阴环虫属(Bivaginogyrus)
        4.2.7 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 Bychowsky,1937)
        4.2.7.1 副似锚首虫属(Parancyrocephaloides)
        4.2.7.2 锚首虫属(Ancyrocephalus)
        4.2.7.3 四锚虫属(Bychowskyella)
        4.2.7.4 鲶盘虫属(Silurodiscoides)
        4.2.7.5 伪锚盘虫属(Pseudancylodiscoides)
        4.2.7.6 嗜丽鱼虫属(Cichlidogyrus)
        4.2.8 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 Van Bendeden et Hesse,1863)
        4.2.9 双身虫科(Diplozoidae Palombi,1949)
        4.2.9.1 拟双身虫属(Paradiplozoon)
    4.3 本研究鉴定单殖吸虫的宿主种类组成及宿主特异性
        4.3.1 本研究鉴定单殖吸虫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4.3.2 本研究鉴定的单殖吸虫的宿主种类组成
        4.3.3 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宿主特异性
        4.3.3.1 宿主分类阶元科水平上的宿主特异性
        4.3.3.2 宿主分类阶元属水平上的宿主特异性
        4.3.3.3 宿主分类阶元种水平上的宿主特异性
    4.4 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地理分布情况
        4.4.1 澜沧江鱼类寄生单殖吸虫分布及感染情况
        4.4.2 伊洛瓦底江鱼类寄生单殖吸虫分布及感染情况
        4.4.3 元江鱼类寄生单殖吸虫分布及感染情况
        4.4.4 南盘江鱼类寄生单殖吸虫分布及感染情况
        4.4.5 其他调查水域鱼类寄生单殖吸虫情况
    4.5 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形态鉴定及宿主特异性研究讨论
        4.5.1 指环虫目(Dactylogyridae)
        4.5.1.1 指环虫属(Dactylogyrus)
        4.5.1.2 双阴环虫属(Bivaginogyrus)
        4.5.2 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
        4.5.2.1 鲶盘虫属(Silurodiscoides)
        4.5.2.2 嗜丽鱼虫属(Cichlidogyrus)
        4.5.3 双身虫科(Diplozoidae)
        4.5.4 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地理分布及感染情况
    4.6 云南鱼类单殖吸虫形态学研究和分类鉴定小结
第5章 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5.1 引言
    5.2 鱼类单殖吸虫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方法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2.2 标本材料
        5.2.3 DNA提取
        5.2.4 引物
        5.2.5 PCR扩增反应体系
        5.2.6 测序及序列分析
    5.3 鱼类单殖吸虫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5.3.1 基于28S rDNA序列指环虫目(Dactylogyridae)的分子系统发育
        5.3.2 基于ITS2 rDNA序列双身虫科的分子系统发育
    5.4 鱼类单殖吸虫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讨论
        5.4.1 基于28S rDNA序列指环虫目(Dactylogyridae)的分子系统发育
        5.4.2 基于ITS2rDNA序列双身虫科(Diplozoidae)的分子系统发育
    5.5 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小结
第6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6.2.1 综合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的单殖吸虫分类学研究
        6.2.2 单殖吸虫的宿主特异性、系统发育关系及物种丰富度与宿主的生物地理学的相互关系研究
        6.2.3 单殖吸虫寄生适应性机制的解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基金资助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4)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复口吸虫分类及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复殖吸虫研究概况
    1.2 复口吸虫研究概况
    1.3 鱼类寄生虫群落生态学
    1.4 鳅科鱼类简介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复口吸虫分类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复口吸虫群落生态学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额尔齐斯河高原鳅Triplophysa sp.寄生虫种类及复口吸虫群落生态学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实验用品及常用试剂的配制
附录Ⅱ 鱼体标本
致谢
作者简历

(5)额尔齐斯河凶猛鱼类复口吸虫的流行特点及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额尔齐斯河简介
    1.2 额尔齐斯河的凶猛鱼类
    1.3 复口吸虫(Diplostomidae)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额尔齐斯河凶猛鱼类复口吸虫(Diplostomidae)流行特点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额尔齐斯河凶猛鱼类复口吸虫(Diplostomidae)种类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形态学观察
    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3.4 形态学观察结果
    3.5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3.6 讨论
第4章 江鳕(lotalota)复口吸虫(diplostomidae)的分类及空间分布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5章 河鲈(Percafluviatilus)复口吸虫(Diplostomum)一国内新纪录种的记述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额尔齐斯河鲈科鱼类复口吸虫的流行特点、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复口吸虫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复口吸虫生活史和宿主范围
    1.3 复口吸虫形态研究
    1.4 复口吸虫尾蚴迁移机制
    1.5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生态学研究
    1.6 物种多样性分类划分关键问题
    1.7 复口吸虫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额尔齐斯河鲈科鱼类复口吸虫流行特点分析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 试验结果
    2.3 试验讨论
第3章 额尔齐斯河鲈科鱼类四种复口吸虫形态学研究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3.2 复口吸虫种类记述
    3.3 试验讨论
第4章 额尔齐斯河鲈科鱼类复口吸虫线粒体COI基因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 目的基因PCR结果及种类鉴定
    4.3 试验讨论
第5章 额尔齐斯河复口吸虫尾蚴分类鉴定及线粒体COI基因特征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 试验结果
    5.3 试验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寄生虫病原分类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鳅科鱼类分类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额尔齐斯河的自然概况及鱼类资源
    1.3 我国鱼类寄生虫的研究情况
    1.4 鱼类寄生虫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寄生虫分类研究及流行特点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默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mergi)种群生态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默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mergi)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舌状绦虫分子(Ligula sp.)分子鉴定及系统学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常用试剂的配制
附录Ⅱ 部分鱼(虫)体标本
致谢
作者简历

(8)额尔齐斯河江鳕寄生虫分类研究及流行特点和防治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水产养殖概况
    1.2 新疆水产养殖现状
    1.3 额尔齐斯河简介
    1.4 额尔齐斯河鱼类概况
    1.5 江鳕简介
    1.6 额尔齐斯河鱼类寄生虫研究
    1.7 寄生虫对鱼类危害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额尔齐斯河江鳕寄生虫区系调查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3章 江鳕部分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额尔齐斯河江鳕复口吸虫的鉴定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养殖场江鳕病害案例分析
    5.1 养殖场介绍
    5.2 案例分析 1
    5.3 案例分析 2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额尔齐斯河鱼类四钩虫和锚首虫分类研究及两个虫种的种群生态和系统发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单殖吸虫研究概述
        1.1.1 分类学及形态鉴定
        1.1.2 生活史及宿主专一性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四钩虫研究进展
        1.2.2 锚首虫研究进展
    1.3 鱼类寄生虫种群生态学概述
        1.3.1 研究内容及目的
        1.3.2 研究应用及意义
    1.4 鱼类寄生虫分子系统发育学概述
        1.4.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2 18S、ITS1、28S序列选择及应用
    1.5 鱼类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第2章 额尔齐斯河鱼类寄生四钩虫属及锚首虫属种类组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来源
        2.1.2 试剂、仪器和器械
        2.1.3 鉴定方法
    2.2 结果
        2.2.1 额尔齐斯河四钩虫名录
        2.2.2 额尔齐斯河锚首虫名录
    2.3 讨论
第3章 额尔齐斯河单肠四钩虫种群生态学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鱼样来源
        3.1.2 虫体采集
        3.1.3 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额尔齐斯河鱼类四钩虫感染情况
        3.2.2 单肠四钩虫的季节动态
        3.2.3 单肠四钩虫在宿主不同体长组中的感染情况
        3.2.4 单肠四钩虫在不同体长组中的感染情况变化趋势
    3.3 讨论
        3.3.1 单肠四钩虫的季节动态
        3.3.2 额尔齐斯河单肠四钩虫不同体长组中感染情况
第4章 额尔齐斯河奇异锚首虫种群生态学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鱼样来源
        4.1.2 鉴定方法
        4.1.3 统计方法
    4.2 结果
        4.2.1 额尔齐斯河鱼类锚首虫感染情况
        4.2.2 奇异锚首虫四季感染情况
        4.2.3 梭鲈不同体长组感染情况
    4.3 讨论
        4.3.1 额尔齐斯河奇异锚首虫季节动态
        4.3.2 额尔齐斯河奇异锚首虫在不同体长组中的感染情况
第5章 额尔齐斯河单肠四钩虫和奇异锚首虫18S-ITS1序列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18S-ITS1序列PCR扩增
        5.2.2 18S-ITS1序列同源性比较
        5.2.3 遗传距离分析
        5.2.4 18S-ITS1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5.3 讨论
第6章 额尔齐斯河单肠四钩虫和奇异锚首虫28S序列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实验样本
        6.1.2 实验试剂
        6.1.3 实验方法
    6.2 结果
        6.2.1 28S序列PCR扩增
        6.2.2 28S序列同源性比较
        6.2.3 遗传距离分析
        6.2.4 28S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6.3 讨论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实验鱼和寄生虫标本
致谢
作者简介

(10)辽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寄生虫流行区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四、新疆鱼类寄生虫调查研究获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D]. 雷萌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2]基于5.8S、28S、ITSrDNA部分序列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 李寄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 [3]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D]. 范丽仙. 云南师范大学, 2018
  • [4]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复口吸虫分类及群落生态学研究[D]. 马江霞.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5]额尔齐斯河凶猛鱼类复口吸虫的流行特点及分类研究[D]. 段成任.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6]额尔齐斯河鲈科鱼类复口吸虫的流行特点、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D]. 党瑞.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 [7]额尔齐斯河鳅科鱼类寄生虫病原分类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D]. 王京京.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8]额尔齐斯河江鳕寄生虫分类研究及流行特点和防治案例分析[D]. 郭帅.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9]额尔齐斯河鱼类四钩虫和锚首虫分类研究及两个虫种的种群生态和系统发育分析[D]. 张子龙.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10]辽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寄生虫流行区系调查研究[D]. 于迪. 辽宁医学院, 2015(04)

标签:;  ;  

新疆鱼类寄生虫调查研究取得成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