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一、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俞俊霞,戴小波,魏喆强[1](2021)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标志物CD34、SMA及DOG-1的表达意义》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标志物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 SMA)及DOG-1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11月于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GIST患者。回顾性分析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分型以及GIST危险度等。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IST患者肿瘤标本中CD34、SMA及DOG-1蛋白的表达。结果 98例GIST患者中, 肿瘤发生于小肠38例(38.78%);肿瘤侵犯外膜层56例(57.14%), 肿瘤发生转移39例(39.80%);组织学分型结果显示, 梭形细胞瘤60例(61.22%)、上皮样细胞瘤23例(23.47%)、混合细胞瘤15例(15.31%);危险度分级结果显示, 低危险度45例(45.92%)、中危险度20例(20.41%)、高危险度17例(17.34%)、极低危险度16例(16.3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 CD34、SMA、DOG-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0.82%、45.92%、87.76%;CD34与SMA, CD34与DOG-1的共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86%和89.80%;不同肿瘤直径、侵犯外膜层、组织学分型的GIST患者CD34的阳性例数明显不同,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144、4.935和7.119, P值均<0.05);不同肿瘤转移、组织学分型、危险度分级的GIST患者DOG-1的阳性例数明显不同,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50、11.439和9.317, P值均<0.0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GIST患者SMA的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ST患者组织学分型以梭形细胞瘤为主, CD34与DOG-1是诊断GIST的有效指标, CD34与DOG-1联合诊断可提高检测准确率。

王文思[2](2021)在《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组织标本,到原代培养的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群落分析,最终到原子力显微镜在单细胞水平上的检测,三个层次、不同角度来解析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联合用药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抑制作用。1、通过解析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探讨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以期对胃肠间质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2、研究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原代培养的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观察联合用药的效果,完善其靶向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机制研究。3、探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的原理和方法,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药物处理后,细胞膜机械性能变化及药物对配体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分子力的改变进行解析。方法:1、(1)回顾性纳入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分析Ki-67增殖指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2)随访2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预后生存信息,对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2、药物处理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1)CCK-8实验观察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2)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体外运动迁移能力的改变;(3)RT-PCR实验检测药物处理细胞后Gab1、Grb2、PI3K、AKT及GSK-3β基因水平的变化;(4)流式细胞术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凋亡比例的变化。3、基于AFM的纳米压痕技术测定药物作用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前后,单细胞机械特性及配体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分子力的变化。结果:1、(1)胃肠道间质瘤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细胞形状、核分裂象、NIH分级及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形状、肿瘤原发位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NIH分级、手术治疗方式、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CD117、DOG-1、CD34、SMA、S-100、Desmin均未影响患者预后,还需寻找更多的预后因子对临床预后进行精确评估。2、(1)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减弱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联合作用时以上作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2)Gab1、Grb2、PI3K、AKT及GSK-3β基因水平在药物处理作用下降低,联合作用时以上作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3)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处理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凋亡比例增高(p<0.05);联合用药凋亡比例较单独用药差异显着(p<0.05)。3、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进行扫描,分别得到GIST单细胞偏差图、高度图及三维成像图,利用纳米压痕测定抗癌药物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及联合用药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单细胞机械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杨氏模量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GIST细胞硬度变小,趋于凋亡,即药物达到一定的疗效。同时利用修饰有EGF的探针测量药物作用下EGF与间质瘤细胞表面受体EGFR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EGF-EGFR之间分子结合力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胃肠道间质瘤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细胞形状、核分裂象、NIH分级及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评估GIST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2、伊马替尼、舒尼替尼都可以抑制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联合作用时具有协同作用。3、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可以通过影响GIST细胞的机械特性及EGFR通路中细胞膜表面配体与受体的分子结合力而发挥药效,深化对两种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总之,伊马替尼及舒尼替尼联合用药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膜表面机械特性及EGF-EGFR之间分子结合力产生影响,进而引起细胞内部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从而引起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我们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对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邓有晓[3](2021)在《Ki-67指数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预后作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分析256例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组织中Ki-67指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分析Ki-67指数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进而探讨Ki-67指数在评估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 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云南省肿瘤医院的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外科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病理检查(HE形态和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确诊为GIST的患者。排除标准:术后复发的GIST病例;术前行靶向治疗的病例;存在严重的共患疾病的病例;资料不完善及失访的病例。随访时间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主要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复发、转移情况。预后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以复发转移为阳性事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ki-67指数的最佳临界值。[结 果]1.本研究纳入256例患者,其中男性124例(48.44%),女性132例(51.56%),男女比:1:1.06。患者年龄范围:21~82岁,平均年龄:56.04±11.77岁。肿瘤原发部位以胃(55.47%)和小肠(29.69%)多见。2.Cox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大小(HR:1.098,95%CI:1.046~1.152,P<0.001)、肿瘤部位(HR:2.846,95%CI:1.362~5.948,P=0.005)、核分裂象计数(HR:1.094,95%CI:1.048~1.142,P<0.001)、ki-67 指数(HR:1.055,95%CI:1.038~1.072,P<0.001)是 GIST 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的独立影响因素。3.ROC曲线结果显示:经计算,9%为ki-67指数判断原发GIST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的临界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5.0%和83.0%(AUC:0.819,95%CI:0.740~0.898,P<0.01)。4.ki-67≤9%患者术后 RFS 优于 ki-67>9%组患者(Log-rank:74.855;P<0.0001)。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IST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与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核分裂象计数呈正相关。6.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提示,Ki-67的表达在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和极低危组(改良NIH标准)患者中存在差异。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高危组中ki-67的表达显着高于中危组、低危组、极低危组患者(P<0.001);中危组患者Ki-67的表达与低危组、极低危组患者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611;P=0.146);低危组患者Ki-67的表达与极低危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1.000)。[结 论]Ki-67指数与GIST患者预后相关,且是GIST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绘制ROC曲线,经计算,9%为ki-67指数判断原发GIST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的临界值。ki-67指数>9%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生存预后不良,其术后RFS低于ki-67指数≤9%的患者。

程海超[4](2021)在《8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88例非乳头区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primary tumor of the duodenum,PTD)患者的病例信息,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旨在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21年0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切除的非乳头区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和并发症。通过电话随访和病历查阅的方式,获得远期生存情况。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t检验,卡方检验、Fisher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及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各组之间生存曲线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组研究共包括88例PTD患者,其中47例男性(53.4%)和41例女性(46.6%),总体的平均年龄为57.22岁。2.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贫血(占64.8%),腹痛(占42.0%),腹胀(占37.5%)和恶心(占25.0%)。3.肿瘤发生部位在球部17例(19.30%),降部49例(55.70%),降部水平部8例(9.10%),水平部12例(13.60%),升部2例(2.30%)。最终的组织病理学显示间质瘤35例(39.80%),腺癌32例(36.40%),淋巴瘤3例(3.40%),神经内分泌肿瘤7例(8.00%),其他病理类型11例(12.5%),分别为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错构瘤1例,神经鞘瘤1例,腺瘤样增生4例,绒毛-管状腺瘤4例。88例手术方式包括5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3例局部切除术和4例内镜下治疗。4.间质瘤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7.1%、91.4%,腺癌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75.5%、65.6%,神经内分泌肿瘤1年、3年、5年生存率均为85.7%,3例淋巴瘤1年生存率为33.3%,其他少见类型肿瘤未出现死亡病例。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核分裂象是影响间质瘤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1.PTD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高,易被忽视。2.PTD以间质瘤和腺癌多见,核分裂象是影响间质瘤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对于中高危患者术后应采取辅助靶向等治疗来提高预后生存;相对于间质瘤患者,腺癌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为65.6%,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3.PTD患者多数缺乏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胃镜和CT等辅助检查时诊断PTD的重要手段,应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提高术后生存。

孙士淇[5](2020)在《Ki-67表达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度中的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Ki-67标记指数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住院,且术前未行口服伊马替尼等靶向药及其他各种方式治疗的,行外科手术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的107例病人相关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等)、首发临床症状、术中所见、标本病理巨检结果、病理诊断结果(肿瘤直径大小、核分裂象数目等)等疾病相关的临床资料。以NIH发布的2008版本的GIST危险度分级标准为根据、《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版)病理解读》为补充,将GIST的所有病例分为极低危险度组9例、低危险度组26例,中危险度组20例及高危险度组52例。比较Ki-67表达程度与GIST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的差异之间的关系;对比Ki-67不同程度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及NIH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探讨依据于不同Ki-67的表达数值来预测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可行性。结果:Ki-67与GIST的危险程度、肿瘤直径大小、核分裂象、肿瘤原发部位和坏死密切相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5、0.535、0.675、0.253和0.203;Ki-67的表达同年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3;Ki-67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Ki-67表达程度分组下的年龄、肿瘤直径、核分裂象、肿瘤部位、CD34、间质瘤破裂和NIH危险程度分级的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其他指标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程度同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GIST危险度的分级存在着一致性(P<0.05),Ki-67对于判断是否中危无意义,但是对于判断极低危、低危和高危均有诊断意义。结论:Ki-67表达程度的高低同病人年龄、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相关,并且对于判断极低危、低危和高危均有诊断意义。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指标来辅助判断GIST肿瘤的危险度。

孟美玲[6](2020)在《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及免疫证实的464例原发性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采集以上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理资料(病理肿瘤直径、核分裂像、Ki-67指数)、CT征象(部位、大小、边界、轮廓、生长方式、密度、坏死或囊变、钙化、溃疡)。将Ki-67指数分为Ki-67≤5%和>5%两组;根据肿瘤病理大小、核分裂像计数、肿瘤部位及有无肿瘤破裂将GIST患者分为极低、低、中、高危组。利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象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结果:(1)对不同Ki-67组别间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征象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的肿瘤大小、边界、轮廓、坏死或囊变与Ki-67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405、0.446、0.328、0.326,P<0.05);生长方式、密度、溃疡与Ki-67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Ki-67指数相关性较弱(r=0.173、0.259、0.177,P<0.05);钙化与Ki-67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肿瘤大小>4.65cm(OR=1.163,95%CI=1.055-1.282,P<0.05)和边界不清(OR=3.701,95%CI=2.185-6.269,P<0.001)是区别Ki-67≤5%和>5%组的有效指标。(3)对不同Ki-67组别的危险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Ki-67指数与病理肿瘤直径、核分裂象、肿瘤部位、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r=0.383、0.508、0.143、0.481,P<0.05)。(4)对不同危险分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性别、CT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CT的肿瘤大小、部位、边界、轮廓、生长方式、密度、坏死或囊变在不同危险分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危险分层呈正相关(r=0.809、0.336、0.551、0.495、0.353、0.373、0.539,P<0.05);溃疡在不同危险分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危险分层相关性较弱(r=0.216,P<0.05);钙化、性别与危险分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肿瘤直径>4.65cm、边界不清是判断Ki-67指数>5%的独立危险因素。(2)Ki-67指数与危险度分级、核分裂象、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呈正相关,反映Ki-67指数可作为评估GIST危险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3)CT的肿瘤大小、部位、边界、轮廓、生长方式、密度、坏死或囊变与危险度分级呈正相关,有助于评估GIST的危险度分级。

王新滨[7](2020)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3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的方式为电话、住院复查以及门诊复查,辅助检查胃镜、EUS、增强CT、MRI等,末次随访日期为2019年2月。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肿瘤直径、核分裂像、NIH危险度分级、术后复发情况、复发后治疗、是否靶向治疗、Ki-67增值指数等进行分析,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了解,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进行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统计了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237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116例。患者平均年龄(59.26±2.64)岁,年龄<59岁患者102例,年龄≥59岁患者135例。2.发病位置:GIST患者发病位置胃部160(67.51%)例;十二指肠12(5.06%)例;空回肠43(18.14%)例;结直肠3(1.27%)例;胃肠以外部位19(8.02%)例。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征腹痛212(89.45%)例;恶心、呕吐、反酸等上腹部不适症状197(83.12%)例;腹部包块42(17.72%)例;消化道出血39(16.46%)例;无症状常规体检11(4.65%)例;其他16(6.75%)例。3.GIST临床病例特征:GIST患者首次治疗肿瘤直径:≤2cm,60(25.32%)例;>2cm≤5cm,76(32.07%)例;>5cm≤10cm,58(24.47%)例;>10cm,43(18.14%)例。核分裂象≤5个/50HPF 167(70.47%)例;6-10个/50HPF 27(11.39%)例;>10个/50HPF 43(18.14%)例。4.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细胞形态为梭形细胞型患者41(17.30%)例;上皮样细胞型患者172(72.57%)例;混合型患者24(10.13%)例。Ki-67指数:其中<10%患者174(73.42%)例;10%-20%患者42(17.72%)例;>20%患者21(8.86%)例。23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免疫组化表达CD117阳性患者225(94.94%)例;CD34阳性患者201(84.81%)例;DOG-1阳性患者231(97.47%)例。其中18例患者进行GIST基因突变检验,c-kit基因突变患者13(72.22%)例,其中9外显子突变2例,11外显子突变5例,13外显子突变3例,17外显子突变2例,18外显子突变1例;PDGFRA突变患者2(11.11%)例;野生型患者3(16.67%)例。根据NIH分级,极低危患者51(21.52%)例;低危患者82(34.60%)例;中危患者40(16.88%)例,高危患者64(27.00%)例。5.患者术前服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有48例(20.25%),未服用189例(79.75%)。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共有58例(24.47%),未使用179例(75.53%)。其中术后复发患者共有43例,其中胃复发患者27(62.79%)例;小肠复发患者11(25.58%)例;胃肠道外复发患者5(11.63%)例。43例患者复发后采用单纯靶向药物治疗患者共有23例(53.49%),单纯手术治疗8例(18.60%),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9例(20.93%),3例(6.98%)患者拒绝接受二次治疗。6.随访末次随访日期为2019年2月。患者生存时间截止为随访结束或患者死亡日期.共有208例患者存活,29例死亡。结论:1.胃肠间质瘤发病年龄广,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2.胃肠间质瘤发病位置多发生于胃、其次小肠,结直肠少见。3.术后靶向药物治疗、危险度分级、Ki-67指数、核分裂象、肿瘤直径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胃肠间质瘤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但要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保证肿瘤不破裂,且切缘阴性。术后病理提示中高危复发可能或已发生转移者,可给予靶向药物治疗。

王梦莹[8](2020)在《270例胃肠间质瘤基因突变谱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研究270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c-kit及PDGFR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α)基因突变类型与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开始到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270例的基因检测结果和临床病理资料,并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结果:1.270例患者中男133例,女137例。中位发病年龄为58岁。发病部位为胃的144例(53.3%),小肠94例(34.8%),直肠9例(3.3%),结肠4例(1.5%),其他部位(食管、盆腹腔、腹膜后)19例(7.0%)。肿瘤最大径以≥5cm,<10cm为主(46.3%),核分裂象以<5个/50HPF为主(54.8%)。NIH分级以高危为主(53.7%)。绝大部分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率96.3%)。2.270例患者中220例(81.5%)检测到c-kit突变,其中c-kit11外显子突变190例(70.4%),9号外显子突变26例(9.8%),13号外显子突变9例(3.3%),17号外显子突变6例(2.2%),共11例双突变。9号外显子突变均为A502-Y503重复突变,主要发病部位为小肠(69.2%)。11号外显子突变类型多样,主要为缺失突变和点突变,突变绝大部分发生于550-580位点,其中以557-560位点最突出。而13号和17号外显子均为点突变。7例(2.6%)检测到PDGFRA突变,其中3例(1.1%)为12号外显子突变,4例(1.5%)为18号外显子突变。18号外显子大部分为D842V突变(75%)。DOG-1阳性263例(97.4%),CD117阳性263例(97.4%),CD34阳性235例(87.0%),S100阳性28例(10.4%),SMA阳性68例(25.2%)。3.女性患者肿瘤最大径小于5cm比例高于男性患者(P=0.013)。野生型患者核分裂象<5/50HPF的比例明显大于发生c-kit和PDGFRA突变的患者(P=0.027)。野生型患者CD117阳性率低于突变型(P<0.05)。野生型患者SMA阳性率高于突变型(P=0.002),PDGFRA突变患者大于50岁的频率高于其他突变的频率(P=0.040)。c-kit9突变发生在小肠上的的频率大于其他突变(P<0.05)。c-kit11突变中点突变和混合突变发生在胃上的概率小于其他类型突变(P=0.022)。结论:胃肠间质瘤最好发部位为胃,c-kit、PDGFRA突变率高且突变类型多样,c-kit的11外显子突变是GIST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绝大多数GIST病例CD117与DOG-1为阳性。c-kit11突变类型与发病部位有关。PDGFRA突变患者可能较c-kit突变患者预后差,c-kit9突变的患者原发部位多在小肠上,野生型患者预后较突变型患者好,联合基因检测和免疫组化结果可以更好地诊断GIST。突变类型、位点多样,不同患者应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崔仪[9](2020)在《中高危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中高危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其生存及预后的因素,总结中高危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疗特点和预后情况,为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判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山西白求恩医院及山西肿瘤医院2008年5月至2018年12月所有经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NIH分级法将437例GIST分为四组:极低危组(80例)、低危组(122例)、中危组(56例)、高危组(179例),选取中高危组(2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访,并对所有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IBM,美国),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然后对影响患者5年生存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所调查数据和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235例中高危GIST患者中,男性136例,女性99例,男女比例为1.37:1。发生于胃152例,十二指肠12例,小肠58例,结直肠13例。本组患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中腹痛、腹胀及腹部不适144例,消化道出血48例,腹部包块16例,体检发现27例。肿瘤破裂者17例,未见肿瘤破裂着218例。肿瘤瘤体直径<5cm有29例,5-10cm有118例,>10cm有88例。2病理特征:本次研究235例中高危GIST患者中,镜下细胞类型上皮型为33例,梭型为172例,混合型为30例。核分裂象数目(/50HPF)<5、5-10、>10所占比例分别为56.6%(133/235)、32.8%(77/235)、10.6%(25/235)。Ki67指数与NIH线性相关,与预后也存在相关性。其中,Ki67指数<5%、5-10%、>10%所占比例分别为44.7%(105/235)、21.3%(50/235)、34.0%(80/235)。免疫组化检测CD117阳性有224例,CD34阳性179例,Dog-1阳性228例、SMA阳性56例,S100阳性21例,Desmin阳性3例,Vimentin全部表达阳性。3手术及靶向药物治疗情况:本次研究中,R0切除患者共213例,非R0切除患者22例。术后靶向药物治疗共202例,其中,R0切除患者189例,非R0切除患者13例,中危组患者46例,高危组患者156例。4随访情况:本次研究中,有效随访共224例,11人失访,随访率95.32%,随访时间6-1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9个月。其中,172例出现复发转移,死亡28例。术后长期规范进行靶向治疗的患者共191例,其中R0术后患者接受靶向治疗178例,非R0术后患者接受靶向治疗13例,中危患者接受靶向治疗35例,高危患者接受靶向治疗156例。5单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是否破裂、Ki67指数、肿瘤细胞形态、手术方式、靶向用药情况与RFS、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性别、核分裂数OS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免疫组化蛋白表达情况与RFS、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多因素分析结果:肿瘤部位、是否破裂、镜下细胞形态、手术切除程度、靶向药物治疗是影响GIST患者OS及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其中,靶向药物治疗与患者OS显着相关;肿瘤部位、细胞分型、手术情况、靶向治疗与患者RFS显着相关;此外,年龄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大小、Ki67指数是影响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7生存分析:本次有效随访的224例患者,其1、3、5年OS分别为100%、96.43%、87.50%;1、3、5年RFS分别为98.66%、71.43%、22.30%。(1)R0切除、非R0切除患者5年OS分别为91.58%、50.00%,P<0.05;5年RFS分别为25.74%、0.00%,P<0.05。(2)靶向、未靶向治疗患者5年OS分别为90.60%、69.70%,P<0.05;5年RFS分别为25.65%、9.09%,P<0.05。(3)R0术后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R0术后未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非R0术后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非R0术后未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5年OS分别为94.00%、65.00%、62.50%、20.00%,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5年RFS分别为27.30%、18.60%、15.76%、10.30%,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四组患者间相互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生存预后与不同手术方式及是否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关系密切。R0术后接受靶向药物治疗较其他组患者的OS、RFS高。(4)中危、高危患者5年OS分别为97.87%、84.75%,P<0.05;5年RFS分别为61.70%、12.99%,P<0.05。(5)中危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中危未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高危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高危未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5年OS分别为91.70%、91.40%、90.40%、57.10%,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5年RFS分别为71.40%、16.70%、14.70%、11.20%,呈下降趋势,P<0.05。四组患者间相互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危险度患者是否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生存预后不同。中危组患者是否靶向治疗与R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S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组患者是否靶向治疗与RFS、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高危GIST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男性发病率稍高,预后较差。主要发生部位见于胃和小肠,发生于胃的GIST患者预后较好。2肿瘤部位、是否破裂、肿瘤细胞形态、手术切除程度、靶向药物治疗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核分裂数、Ki67指数对GIST患者的预后也有一定影响。3靶向治疗与GIST患者的OS有显着差异;原发部位、细胞形态、手术方式、靶向治疗与GIST患者的RFS有显着差异。4中危GIST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但对总生存期无明显改善。

周恒[10](2020)在《胃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及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收集临床数据分析胃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及建立胃间质瘤患者的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了共849例病例,其中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5年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患者796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398)和验证组(n=398)。将训练组数据采用了Kaplan-Meier生存曲线、LASSO分析和Cox回归模型风险进行分析各变量对预后影响,选择独立预后因素创建列线图,将验证组数据进行列线图的内部验证。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共收集2010-2015年诊断为胃间质瘤患者53例病例数据进行列线图的外部验证。采用校正曲线、临床决策曲线、感受性曲线评价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精度和临床实用性。研究结果:Cox单因素分析及LASSO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对预后越差,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相比与男性患者预后要好。肿瘤直径范围在2-10厘米与肿瘤直径≤2厘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肿瘤直径≥10厘米比肿瘤直径≤2厘米预后较差,其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分化程度,Grade II、Grade III、Grade IV与Grade I相比对预后影响较大,其具有统计学意义。TMN分期中,Stage III、Stage IV与Stage I相比对预后影响较大,其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原发灶的情况T分期中,T4与T1相比对预后差,其具有统计学意义。远处转移M分期中,M1比M0预后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肝转移比无肝转移的预后较差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上行手术比未手术治疗的预后要好,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分析的8个变量为胃间质瘤的独立预后因素。训练组的C指数为0.8(95%CI:0.753-0.878),验证组为0.8(95%CI:0.740-0.861),校正曲线均表现出一致性。ROC分析显示该模型在1年、3年、5年OS的AUC在训练组中分别达到0.917、0.809、0.842,验证队列AUC中分别达到0.898、0.798、0.770。外部验证组AUC分别达到0.812、0.693、0.712。研究结论:1.胃间质瘤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大小,肝脏转移,原发肿瘤手术治疗为独立预后因素。2.本研究构建的胃间质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利于做出生存预后较准确的评估。

二、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理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免疫组化检测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判读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临床特征
        3.1.1 性别、年龄
        3.1.2 发生部位
        3.2 病理特征
        3.2.1 大体检查
        3.2.2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3.3 免疫组化检测
        3.3.1 HE染色
        3.3.2 免疫组化检测
        3.4 Ki-67增殖指数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3.4.1 Ki-67与GIST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4.2 Ki-67与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
        3.5 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6 生存曲线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原代培养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原代细胞培养
        2.3.2 免疫荧光
        2.3.3 细胞总RNA的提取
        2.3.4 引物设计与合成
        2.3.5 CCK-8实验
        2.3.6 划痕实验
        2.3.7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
        2.3.8 cDNA合成
        2.3.9 实时定量PCR
        2.3.10 凋亡实验
        2.4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原代培养
        3.2 免疫荧光实验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细胞CD117蛋白的表达
        3.3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外显子基因突变测序分析
        3.4 CCK-8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抑制情况
        3.5 划痕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迁移的影响
        3.6 Transwell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侵袭的影响
        3.7 qRT-PCR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PI3K/AKT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3.8 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诱导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凋亡情况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及分子结合力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杨氏模量
        2.4 探针功能化
        2.5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胃肠道间质瘤单细胞纳米级成像
        3.2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测量
        3.3 探针功能化结果验证
        3.4 EGF与EGFR分子间作用力测量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一)胃肠道间质瘤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对生物学相关机械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Ki-67指数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预后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肠间质痛改良NIH标准及其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8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Ki-67表达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度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rct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方法
        2.3.1 免疫组化
        2.3.2 统计资料
        2.3.3 危险度分级
    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临床资料
    3.2 Ki-67与GIST临床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
    3.3 Ki-67的表达程度与GIST临床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
    3.4 不同危险度分级组别的ROC曲线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资料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患者一般资料
    2 CT征象
    3 Ki-67 增殖指数与GIST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4 GIST的 CT征象与Ki-67 增殖指数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
    5 GIST的CT征象与Ki-67 增殖指数相关性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6 CT征象与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性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致谢

(7)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3.1 一般资料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患者分组
    3.3 随访
    3.4 统计分析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1.1 性别
        4.1.2 年龄
        4.1.3 发病位置
        4.1.4 临床症状特征
    4.2 GIST临床病理特征
        4.2.1 肿瘤大小
        4.2.2 核分裂象
        4.2.3 KI-67 指数
        4.2.4 组织形态
        4.2.5 免疫组化
    4.3 GIST基因突变类型
    4.4 GIST术后危险度分级
    4.5 术前靶向药物治疗
    4.6 术后靶向药物治疗
    4.7 术后复发
    4.8 复发后治疗
    4.9 随访
    4.10 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4.10.1 预后单因素分析
        4.10.2 预后多因素分析
    4.11 术后生存相关因素分析
        4.11.1 术后生存单因素分析
        4.11.2 术后生存多因素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270例胃肠间质瘤基因突变谱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国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胃肠道间质瘤相关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9)中高危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2 临床特征
    2.3 病理特征
    2.4 治疗情况
        2.4.1 手术切除情况
        2.4.2 靶向药物治疗情况
    2.5 随访结果
    2.6 方差分析
        2.6.1 患者生存预后因素分析
        2.6.2 不同手术方式及是否接受靶向药物治疗与患者的生存分析
        2.6.3 不同危险度分级及是否接受靶向药物治疗与患者的生存分析
3 讨论
    3.1 GIST的概述
    3.2 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
    3.3 GIST的治疗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10)胃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及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研究方法
    2.1 病例资料的来源和搜集
    2.2 纳入分析的变量
    2.3 病例资料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4 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2.5 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3.2 胃间质瘤预后单因素生存分析
    3.3 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4.讨论
    4.1 胃间质瘤的风险分层系统及预测模型
    4.2 胃间质瘤患者年龄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4.3 胃间质瘤患者性别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4.4 胃间质瘤的TNM分期与肿瘤分化程度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4.5 胃间质瘤直径大小对预后影响分析
    4.6 胃间质瘤手术治疗对预后影响分析
    4.7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创新性
5.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
致谢

四、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标志物CD34、SMA及DOG-1的表达意义[J]. 俞俊霞,戴小波,魏喆强.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21(05)
  • [2]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D]. 王文思.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Ki-67指数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预后作用分析[D]. 邓有晓.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4]8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D]. 程海超.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Ki-67表达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度中的意义[D]. 孙士淇. 延边大学, 2020(05)
  • [6]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D]. 孟美玲. 青岛大学, 2020(01)
  • [7]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D]. 王新滨. 吉林大学, 2020(08)
  • [8]270例胃肠间质瘤基因突变谱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D]. 王梦莹.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中高危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因素分析[D]. 崔仪.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10]胃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及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建立[D]. 周恒.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