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联邦政府“右倾”

瑞士联邦政府“右倾”

一、瑞士联邦政府走向“右倾”(论文文献综述)

饶耕玮[1](2021)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塔木素预选地段泥岩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水平放射性废物(高放废物)实施深地质处置是当前公认、有效、可行的处置方法。深地质处置的前提是要筛选出合适的处置库场址,当前我国粘土岩(泥岩)地质处置库场址筛选尚处于规划选址的阶段,已筛选出内蒙古塔木素预选地段作为今后场址筛选与评价的基础。论文以该地段目标层位泥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预选地段泥岩的岩性特征及其物理力学特性,并对预选地段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认识如下:1.预选地段泥岩整体为湖相沉积,作为处置库围岩有着连续性好、地下延展宽、均一性高,岩石较为完整等优势。预选地段附近的构造断裂基本为控盆断裂,且第四系以来基本没有影响预选地段的活动构造断裂。区内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为隔水-含水-隔水地下水结构,能有效阻止处置库放射性有害物质随地下水系统迁移或影响到人类用水。2.预选地段目的层主要发育灰色、深灰色泥岩。泥岩全岩物质组分为方沸石,白云石(铁白云石),钠长石等,含有少量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同时也见石膏、赤铁矿、黄铁矿等。泥岩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和蒙脱石,含有少量绿泥石。目的层泥岩源区的构造环境主要为大陆岛弧和主动大陆边缘,母岩以上地壳长英质岩石为主。预选地段目标层位泥岩以方沸石、白云石为主要矿物组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可以有效阻碍、延缓、滞留放射性核素的迁移,是处置库围岩良好的天然屏障。预选地段泥岩渗透系数为10-12m/s,天然孔隙度2.58-6.64%,平均含水率3.88%,热传导系数1.12-1.64W*m-1K-1,平均块体密度可达2.45g/cm3,与法国等国粘土岩地下实验室的粘土岩相关参数进行对比,该地段泥岩物理性质较为优越。3.预选地段泥岩高白云石、方沸石,低粘土矿物的组合提高了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抗拉强度最高可达16Mpa,最低也有4Mpa,抗压(单轴)强度更是达到了59.48-117.6Mpa(目标层位),最低也有25Mpa左右。与法国等国粘土岩地下实验室的粘土岩相关参数进行对比,该地段泥岩基础力学性质更为优越。部分预选地段泥岩破碎后依旧存在一个较高的承载应力(20Mpa)和一定的自愈合性,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泥岩的力学性能存在先升高后较低的变化。4.预选地段泥岩整体力学性质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白云石小于40%前变化显着),而粘土矿物的含量会对岩石力学有明显的弱化作用(粘土矿物大于15%后影响显着),当岩石中白云石含量占30%左右,粘土矿物含量占16%左右,方沸石含量占比16-30%之间时,预选地段泥岩达到工程力学性质与岩石吸附性能最优矿物组分含量范围。5.预选地段气候干燥、降水量少,社会经济条件落后、人口密度小(预选地段内百公里平方范围不足一个人)且附近没有可开采利用的资源,处置库的建立既不会受到恶劣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人类生活生产。区内交通较为便利,预选地段与临策铁路站口相距150km,距京新高速(G7)仅相距120km,有利于核废物与施工材料的运输。上述研究成果不仅对塔木素预选地段泥岩岩性特征、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还进行了预选地段综合评价初步研究,有助于推进我国粘土岩(泥岩)处置库场址筛选进程,为预选地段后续泥岩评价研究提供科学参数基础。

高春芽[2](2020)在《共识民主的代表性建构及其民粹主义挑战——以瑞士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瑞士共识民主是在社会演化、政治选择的共同作用下,伴随着现代国家建构而逐渐形成的制度模式。从政党体制的分析视角出发,共识民主的代表性建构主要源于大联盟政府的冲突消解机制和政策协商机制。冲突消解机制将议会中的主要政党吸纳为执政党,以去政治化的方式建构代表性。政策协商机制采用集体合议的方式制定政策,以超党派合作的方式建构代表性。共识民主的有效运行有赖于政治制度和社会条件的相互配合。在阶层结构分化和公民价值观念分裂的情境下,共识民主制度为民粹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开放性空间。

向龙[3](2020)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塔木素泥岩预选地段地质特征与初步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高放射性废物实施深地质处置是当前公认的,最有效、可行的处置方法,深地质处置库选址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当前我国粘土岩地质处置库场址筛选正处于规划选址阶段,内蒙古塔木素泥岩预选区显示出巨大潜力。为推进粘土岩处置库选址进程,在塔木素泥岩预选区推荐预选地段,亟需系统开展预选地段演化特征、目的层成因等基础地质条件研究,并对预选地段作为处置库场址的适宜性开展综合评价。为此,本文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现代数学方法等为理论指导,首先在塔木素泥岩预选区推荐重点预选地段,再对预选地段目的层开展岩石学特征及成因等基础性研究,最后结合粘土岩处置库场址筛选准则及国外有益经验,初步构建预选地段作为处置库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并进行初步综合评价。主要研究认识和结论如下:预选区目的层可分为一个非对称长期旋回,具有湖盆扩张至高位体系域特征,体现出湖盆扩张到缩小的退积-进积过程。包括三个中期旋回为MSC1,MSC2和MSC3。预选区目的层发育扇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体系。MSC1时期,以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为主,发育厚层深灰色泥岩,以块状为主,偶见水平层理。MSC2时期,河流作用增强,沉积物供给量增加,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湖盆面积缩小。MSC3时期,受到后期区域地壳抬升作用,湖盆面积继续缩小,发育浅湖至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目的层由底到顶具有深湖-半深湖-扇三角洲-浅湖的相变特征,突显出目的层在该沉积时期内沉积水体逐步变深而后逐渐变浅的退积(湖进)至进积(湖退)沉积过程。预选区目的层湖盆演化经历了拉分裂陷时期、稳定的发展时期和抬升填充三个时期。湖盆长轴方向为北东-南西方向,在盆缘扇三角洲相呈对称性分布,相带差异明显,具有典型的箕状盆地特征。基于目的层层序沉积相分析,依据粘土岩处置库地质条件选址准则的目标层连续厚度、地下延展宽度、埋深等条件可在塔木素预选区推荐两处预选地段,即预选地段Ⅰ和预选地段Ⅱ,面积分别约220km2和约245km2。预选地段目的层主要发育灰色、深灰色泥岩,中间岩性段发育少量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泥岩全岩物质组分为方沸石,白云石(铁白云石),钠长石等,含有少量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同时也见石膏、赤铁矿、黄铁矿等。泥岩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和蒙脱石,含有少量绿泥石。目的层泥岩源区的构造环境主要为大陆岛弧和主动大陆边缘,母岩以上地壳长英质岩石为主。泥岩以泥质结构为主,具有典型的热水沉积特征构造,见网脉状、“雪花状”、纹层状及同生变形构造。属于干旱偏还原沉积环境下半咸湖-咸湖低温“白烟型”热水沉积岩。目的层构造演化特征指示了盆地内隆起、坳陷的分布格局严格受阿尔金断裂带及其分支断裂的控制,持续活动的同沉积断层及基底断裂为白云化流体(富Mg2+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泥岩预选地段适宜性综合评价表明,塔木素泥岩预选地段在未来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人文条件方面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适宜作为处置库预选地段;层析分析(AHP)-模糊判定模型认为塔木素泥岩预选地段适宜性得分为89.3805,属于优秀等级。上述研究成果不仅对塔木素泥岩预选地段基础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还有助于推进我国粘土岩处置库场址筛选工作,为场址筛选提供决策依据。

李文红,吴永德[4](2020)在《从欧洲议会选举看德国另择党的表现、地位和影响》文中认为在第九届欧洲议会选举中,右翼民粹势力虽然获得了更多的席位,但并未获得重大突破,德国另择党得票率为11%,与上一届相比增长了3.9%,但与2017年德国联邦大选相比却减少了1.6%。这表明,在难民问题得到有效管控之后,另择党在德国的发展触及了"天花板"。也可以说,此次选举显示出了右翼民粹主义力量在欧洲的限度。人们应理性看待另择党和民粹势力在德国和欧洲的发展。另一方面,另择党已经成为德国政党格局中的固定组成部分,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的成熟,另择党或发展成为地位稳固的反对党,持续影响联邦政府的决策,牵制德国在欧洲一体化上的表现和对欧盟的投入。

孙梦琪[5](2019)在《“共识民主理论下”瑞士民主发展及转型研究(1995—2015)》文中指出自利普哈特提出共识民主理论以来,瑞士一直被视为研究共识制度的典型案例。然而,1995年到2015年这20年间,瑞士国内政治体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作为瑞士政府传统主导思想的合作共识,现如今却面临着政党阵营加剧极化以及权力主体多元化等现实困境。人民党这一右翼政党的崛起加剧了左右阵营的竞争关系,在扩大分歧、弱化共识的同时也加速了精英行为的转变。本文在利普哈特的共识民主理论框架下,在介绍瑞士共识民主制的社会根基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 1995-2015年间瑞士民主的转型和发展,指出了共识民主的现实挑战,并对其未来前景作了展望。文章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和全球化的发展、议会前预审阶段的衰弱、利益集团的日益多元和新时代数字媒体所带来的冲击都是导致瑞士政党政治中党派极化的助推器。不过,虽经历了各种新时代的考验,但本质上瑞士仍然表现出共识民主的核心特征,如多党政府、高度发达的区域自治、比例代表制、强大的少数否决权等等。且从比较政治的角度来看,瑞士的共识特征仍然强于其他欧洲大陆民主国家。在未来,面对新一轮的全球化、欧洲化和数字媒体的冲击,瑞士的共识民主制度会进一步受到削弱,但很显然瑞士不会抛弃成熟的共识模式而走向多数主义民主道路,他们正经历由一个极端的共识民主个例向更为温和的共识民主模式的跨越。

齐廉允[6](2019)在《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文中研究说明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这个新国度正在发生的一切,中国知识界倾注了源源不断的热情与信念,留下了数量丰富的论着、通讯等。这些资料既是关于苏俄所走道路最即时的“中国记录”和“中国认知”,也是当时中国知识人对社会主义道路认知心路历程的最忠实记录。因此,梳理研究1917-1937年间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情况,既可以追本溯源,扩充视野,探究知识界视野中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蕴与内涵,丰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场域;也可以为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渊源所自与对比参照,深具理论、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综合借鉴政治学、知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采用了整体研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首先考察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传入引起的中国知识界乃至中国知识生产的变化;其次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三个层面剖析了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即“苏俄道路”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而后讨论了其时知识人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与参照作用,亦即中国应该如何做。最后,不仅讨论了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原因,还提炼出一些当时知识人审视一国发展道路时所倚重的具有普遍价值的指标。导言部分首先阐释了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对国内外已有的学术文献进行述评,寻找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认识路径,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讨论知识界与“苏俄”问题的互动。十月革命推动了“新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主义”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中国知识界的存在状态,也赋予知识新的内涵与价值,而这种改变又推动了“主义”传播的速度与力度。“学问”与“主义”这种相辅相成的动态关系在“苏俄”问题上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基于“救国”、“寻路”等现实政治的需要,中国知识界对苏俄的认识也从一种政治现象逐渐变成一个学术问题。越来越多的知识人到访苏俄并在此留学,组建与苏俄相关的研究会、出版刊物,并讨论其政治生态、制度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赋予与苏俄相关的知识生产以新特点。此章内容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必要准备与铺垫。第二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政治发展的认知。知识人认为,革命既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路径,不仅对俄国有重要意义,对世界格局转变,乃至社会发展演变新模式的确立都意义重大。他们确认共产党的领导是苏俄能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最重要要素。为应对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党必须进行自身建设以保持其先进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苏俄革命与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知识分子因为特殊的地位与职业特点,也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在知识人看来,苏俄的政党制、合议制、选举制等都有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评价一国政治运作与政治行为,最终都会归于民主与专政的分歧,这种认知模式在知识界讨论苏俄政治发展时尤其表现的明显。换言之,苏俄政治到底是民主的还是专政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就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第三章讨论知识界关于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论争。1917-1937年间,苏俄的经济至少经历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政策等3次大的调整与转变。经济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引起知识界的热情关注,政策调整的原因、内容、效果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都是知识人关注的重点。在他们对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认知中,始终充斥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歧。为强化自身观点而驳斥对手观点,知识人从所有制形式、资源配置方式、工业化、集体化等方面展开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并就这些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他们之所以作这样的争辩,其实质还是希望凭此判定苏俄的国家性质。这种判定对新生的国家——苏俄而言,无疑是重要而关键的,不仅直接决定着该政权的命运与前途,还关系着它的榜样与引领价值。第四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文化教育效用的认知。知识人注意到戏剧、电影、绘画、出版、教育等在苏俄都承担着塑造新民、引导社会的教化责任。在他们看来,文化之所以能承担起教化民众的功能,是一个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与文化自身特点契合社会现实的需要有关,还与文化自身的更新有关,更是政府力推的结果。知识人承认正是因为苏俄在建设新文化的过程中执行了一条客观务实、理性的策略,苏俄的文化建设才成效卓着。他们认为苏维埃俄国面临的现实环境是催生新教育的最主要原因,而培养新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苏俄教育的唯一目的。为实现该目的,苏俄构建了层次分明、类型合理、紧贴现实的教育体系,这种既重技术培养又重政治素养的教育模式为苏俄建设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第五章探究知识界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参照作用。1917-1937年间的政治现实环境要求知识分子的“苏俄道路”研究最终仍需以对中国问题的关照为唯一归宿。中国能不能实行“苏俄道路”?如何实行等都是知识界最关注的问题。对俄国人开辟的革命道路,知识界充斥着迎纳与拒斥的冲突。20世纪30年代初,为挽救经济危局,知识人希望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尽快走上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以培植国家元气、抵御外敌。一些学人还试图从苏联的土地制度、农业集体化、统制农业等方面找寻解决中国农村破产的方法或思路。但他们也谆谆告诫中国的经济发展既不能照搬资本主义,亦不能照抄社会主义,而应根据需要采行适合中国现实环境的发展方式。结语包括两个小问题,一是分析讨论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关键因素;二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判定道路内涵与价值的指标。在近代社会中,因为“救亡”的时代主题,知识、学术、思想、主义、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愈发纠缠扭结,难已划清界限。这种特殊的学界生态在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也最为生动。正是在现实刺激、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塑造下,中国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相。每一个知识界群体的“苏俄道路”认知无不清晰地透露出学术与政治紧密汇融的复杂意蕴,而这种认知实态也昭示着历史发展演变的独特魅力和个人认知的灵动、包容与偏狭。

苗苗[7](2018)在《人类解放之路—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往今来的人们,从未停止对未来那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追求。马克思基于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凭借其坚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穿越历史层层的迷雾,预测人类通往未来解放之路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人类解放之路这一光明的历史征程是通过他晚年的着作《哥达纲领批判》呈现给世人的。在马克思卷帙浩繁的经典着作中,《哥达纲领批判》这部经典名篇于1875年4月至5月初写作完成,并由恩格斯在1891年将其公开发表。这是一篇代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也是马克思晚年时期撰写的一部巨着,是其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系统总结。这篇着作的诞生为其之后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143年的时间里,不管是曾经轰轰烈烈的国际工人运动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的各项改革均已经发生极为重大的变化。马克思写作的《哥达纲领批判》为我们指明了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激励着几代人为之奋斗,并从中汲取营养。这部着作是马克思在探索真理之路上所收获的智慧结晶,它让深处迷茫中的人们看清如何才能科学的走向共产主义。但是理想通往现实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通往人类解放的道路尽管前途充满希望,但过程却难免遭逢曲折与艰辛。纵观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以追求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尽管不是由马克思首创,但是这一永恒价值追求伴随着马克思光辉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充满希望的未来。中国的无产阶级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武器,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起步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尽管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但是仍需发挥资本逻辑在当今时代的促动效应。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不利用资本的优势,社会主义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而一旦失去社会主义约束的资本,将成为脱缰的野马。资本的确是带动社会进步的良驹,但是必须给它套上“共益性”的缰绳,防止其迷失方向,保证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起步的,改革者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务实的态度,在逐步引入市场经济的同时,并没放弃经典社会主义的合理内核,这些社会主义因素对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起到了对冲作用。中国社会主义者们既保留了理想,又不受教条主义的束缚,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决定我们的发展方式。特别是历经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低潮后,中国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仍旧坚定的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并大踏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面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未来不断探索前进。时至今日,历经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哥达纲领批判》蕴含的理论魅力反而在历史的进步中更加熠熠生辉,折射出现实的璀璨之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对资本主义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进行了深度剖析。同时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所要经历的过渡时期、未来社会的实现途径、国家制度、发展阶段、以及分配制度做出了原则性的构想。这些理论构想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正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位、摆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错误干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弯路或者少走弯路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面临我国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巨大变化,我们应如何做到立足于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明确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乃至“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后的社会主义未来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初心以及历史使命。本文透过《哥达纲领批判》研究人类解放的道路,着重阐明以下观点:第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只是从原则上为我们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他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经历一个由无产阶级专政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而在未来,在共产主义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一切历史的局限将会消失,人类将迎来一个人尽其才、按需分配的社会。而通往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道路到底该怎么走,马克思没有深入阐述。这点体现出马克思作为一个思想家的真诚和严谨。因此,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具体行动中,中国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靠我们自己依据中国国情去探索实践。第二,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商品经济及其发达形态的市场经济是推动中国生产力发展进步所必须选择的手段和方式。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利用市场经济的效率和优势,又防范了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带来的风险。给市场经济这匹容易“脱缰”的野马套上了笼头。第三,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证明,起步于经济文化水平较为落后的中国,要想真正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得以实现,促使社会能全面实现发展和进步,则必须由中国人自己立足中国实际去探索“中国道路”。全文的内容(从绪论到结论)共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章,绪论。依次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即第2章,国际工人运动与《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该章是在国际工人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下,分别论述了《德国工人党纲领》即《哥达纲领》的由来、马克思写作《哥达纲领批判》的背景,并着重分析了《哥达纲领批判》在成稿15年之后才得以公开发表的原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哥达纲领批判》写作和发表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即第3章,《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立场。分别从序言以及书信部分的思想诠释、正文部分的主要思想两个方面对《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同时深入研究了文章公开发表后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特别是正文部分总体上表达了马克思对拉萨尔机会主义的尖锐批判,并相应提出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构想。本文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对《哥达纲领批判》的主旨思想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鼓励我们依据自身实际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第四部分,即第4章,《哥达纲领批判》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该部分内容一方面论述了应该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另一方面重点论述《哥达纲领批判》中彰显的人类解放思想。这部分主要是对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透露出的人类解放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马克思论述的人类解放实现的前提、人类解放的发展阶段、人类解放必经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以期更好的指导当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五部分,即第5章,《哥达纲领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该部分内容重点分析了《哥达纲领批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现实启示。明确论述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在中国的实践过程、以及该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体现的平等观对当下中国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意义以及立足当下我们该如何面向未来,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奠定坚实之基。具体来讲,详细论述了在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指导下,中国如何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并且明确我国当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追求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通往人类解放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场以改变现状为前提的社会主义运动,我们既要志存高远而又要脚踏实地。第六部分,即第6章,论文的结论。通过对《哥达纲领批判》的研究得出几点重要结论。第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以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基本经济的确立为基础,并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四个字恰恰能够对冲和消解市场经济带来的利己主义和人的“异化”等负效应。第三,坚决反对教条主义运用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对当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解决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第四,人类解放是实现人类事实上平等、自由的唯一的道路,而这一切的实现,必须以私有制的最终消灭为前提。总之,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共产主义理想追求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必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程单剑[8](2018)在《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研究(1978-1982)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经由报刊发起的舆论动员,使得广大民众知道中国未来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在历史过往中,舆论总是以催化剂的形态“出场”,在物质、制度、舆论、观念的四方作用中,舆论动员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念,而思想观念的改变影响了新的制度生成,新的制度生成推动着物质世界的发展。舆论作为特殊的因素存在着,其“第三权力”、“流通货币”的功用被确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与建设中加以践行,透过报刊表露出的先进思想被人们所接受。务实的舆论动员,改变了民众对革命无知或旁观的态度;同时颂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勾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笃定。而十年“文革”,中国陷入政治秩序和经济体制双重危机。经历“文革”的阵痛,人民对于稳定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呼声日渐高涨。报刊舆论推动信息向公众群体的传播,并深刻影响着大众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组织社会运动。党报更是促发政治变革、经济变迁的舆论利器,是一个政党动员民众的重要载体。全文共六个部分,由绪论和正文五章组成。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对选题缘起及研究现状进行相关评述,简略呈现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同时对文中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比对,并提出本文的学术创新与研究难点,大体上勾勒了本文的行文框架。第一章,舆论动员的思想来源与中共舆论动员的简要回顾。本章主要对舆论动员的思想来源进行叙述,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舆论动员理论作简要综述。叙述中共舆论动员的历史回溯,为后面几章的论述做铺垫。第二章,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背景。本章主要叙述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问题遭遇。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对开放的排斥;思想僵化停滞不前。民间舆论也发生了某些异动,如大字报形式下的舆论失控,并催生出暴力行为的产生。同时我们处理了“四人帮”对报刊舆论的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策动。在这一章笔者试图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展现《人民日报》对改革开放的策动情况。长期以来,由于思想路线的偏差,导致了人们对改革和开放的闭口不言。僵化和封闭成为常态,要想促动改革开放的发生,首先要在思想上有所突破,《人民日报》消解思想禁锢,试图激活“改革”思维。思想的解放,引发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实践,人们对改革开放有了客观的认识。在实践层面上,《人民日报》通过舆论动员,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助推改革开放。同时,加大对重要会议的舆论报道,放大党的声音,促动改革的发生。第四章,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具体展开。随着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开展与深入,利益的得失开始逐步影响和左右舆论的表达。群众利益的最大获取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逐步实现群众利益的过程。随着利益一致性的形成,心理上信任和行动上感应随着时间进程自然产生,而舆论动员会缩短这一时间过程。《人民日报》围绕这些利益关切,展开舆论动员的具体实施,关切改革开放中各方利益诉求的舆论动员;聚焦争论问题的舆论动员。第五章,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影响及启示。《人民日报》作为“大报”,极大地吸纳了民意,广开言路,逐步唤醒了民众对改革开放的关注,群众在实践中对改革开放做出积极响应。本章叙述了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效果,论述了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现实启示,这些历史经验为当下报刊舆论建设、提升舆论动员的实效提供借鉴。

文世芳[9](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李晓波[10](2017)在《美国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研究 ——以“建国”到“重建”国家主义为视角》文中认为“价值宪法学”是基于价值哲学范式来研究宪法的新兴学科,不同于“规范宪法学”和“政治宪法学”研究范式,它从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角度来研究人和宪法之间的效应和意义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宪法价值的产生、宪法价值的实现和宪法价值的评价等,以此来阐释宪法运动的内在发展规律。以往美国宪法侧重从规范和政治角度来研究,本文尝试从价值学角度来研究“建国”到“重建”阶段美国宪法变迁的价值发展规律。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是主体在实践中围绕宪法基本价值而呈现出宪法价值发展的倾向性或趋向性,它不仅是一种宪法价值认识活动,而且是宪法价值的实现和评价活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根本推动力量,他们的实践活动表现为具体历史阶段需要,这个需要推动了宪法发展变化。在“建国”到“重建”阶段,美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构建一个强大共和国实现自身“自由”,这要求联邦政府必须积极发挥国家能力,扩充中央政府权力来完成历史任务。“人民”的需要迫使联邦政府在宪法赋予权力基础上,通过“多元”宪法变迁机制扩大权力,扫除了“州权主义”、奴隶制等结构性难题对国家整体利益的威胁,实现权威和“自由”的平衡。在此过程中,宪法因事实压力引起的变迁也然会体现和实现这种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由于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紧紧围绕美国宪法基本价值结构,接受基本价值价值的制约和调控,并接受历史发展规律历史标准的检验,从而确保了国家主义的“善”相,实现了“权力宪政”与“权利宪政”具体历史统一。“建国”到“重建”美国宪法变迁实现了“人民”在具体历史阶段提出的规范性需求,化解了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张力,确保了宪法的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应性。尽管宪法变迁作为宪法价值实现较为理想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主体“人民”与客体宪法之间的紧张关系,但是“建国”到“重建”美国宪法变迁并没有成功解决奴隶制问题,这说明宪法变迁在化解规范与事实张力方面并不是万能的,在保持宪法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应性方面也不是完美的。尽管如此,“建国”到“重建”美国宪法变迁在相当长历史阶段内较好地体现和实现了“人民”的国家主义价值取向,比较成功地维护了宪法的稳定性、权威性和适用性。因此,从比较宪法学角度来讲,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研究对于中国“价值宪法学”研究具有开创性理论意义,对完善中国宪法变迁实现机制和“后改革宪法”时代宪法变迁公民权利价值取向的确定也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价值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宪法革命”、宪法修改“和”宪法变迁”等宪法变化形态理论,采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范畴来分析“建国”到“重建”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的原因,运用价值和历史“双重标准”对国家主义进行价值评价,并构建一定的理论模型来分析宪法变迁具体实现机制等,这些都是本文创新点所在。本文根据“价值宪法学”研究体系,从宪法价值取向的产生、宪法价值取向的实现、宪法价值取向的评价等方面来安排论文总体结构,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宪法变迁和“价值宪法学”的一般理论。首先阐述了“价值宪法学”的一般理论,主要从宪法价值的产生,宪法价值的实现和宪法价值的评价等方面来论述,对“价值宪法学”的研究体系有一个交代。其次研究了宪法变迁的含义、性质、实现机制、界限和逻辑结构。再次论述了宪法变化形态理论,将宪法革命、宪法修改和宪法变迁这三种变化形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明确各自内在规定性和宪法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应性关系,以及宪法变化形态与宪法价值实现之间关系。第二章,美国宪法变迁价值取向的本体论。首先研究了美国宪法基本价值结构,其包括民主、共和、法治、自由和联邦主义五个基本价值,它们一起构成基本价值结构。基本价值结构对于宪法变迁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它能防止宪法变迁蜕变为“恶性变迁”,确保宪法变迁价值取向的正当性。其次比较了美国和德国宪法变迁的异同。美国宪法变迁不同于古典宪法变迁理论产生地的德国,通过比较明确美国宪法变迁的内在规定性。再次分析了邦联条例与联邦宪法的整体性价值取向差异,意在从规范层面说明联邦宪法价值取向特点。美国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存在三种历史形态,即“建国”到“重建”的国家主义,“重建”到“新政”的自由主义经济学价值取向和“新政”至今的公民权利价值取向,这三个不同形态反映了美国“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价值观念发展的总体趋向性。第三章,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原因论。本章主要运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来分析“建国”到“重建”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的发生学原理,这四个原因分别是:规范与事实的质料因,渐进式宪法价值实现的形式因,人民对强大政治共同体需要的动力因和实现宪法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应性的目的因。这四个原因从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的角度立体展现了这个历史阶段宪法变迁出现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的诸种因素。第四章,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实现论。主要从宪法价值实现的维度来研究“建国”到“重建”历史阶段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实现问题。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宪法解释的具体实现机制,以此来揭示宪法变迁实现的一般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宪政实践,重点考察了司法解释、总统宪法惯例和政党惯例等三种宪法变迁实现机制如何实现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的。从宪法修改与宪法变迁关系来理解“重建修正案”,也是理解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实现的重要维度,通过对“重建修正案”进行回溯研究可以清楚理解宪法变迁的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第五章,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评价论。本章从宪法价值评价角度对“建国”到“重建”国家主义价值取向进行评价。价值评价是价值的再认识活动,其核心在于评价标准的确立,评价标准主要由价值标准和历史标准构成,价值标准是价值关系内部标准,历史标准是外部标准和“元标准”。通过“正义”和美国宪法基本价值这个价值标准,以及“价值进步”历史标准对国家主义进行价值评价,认为国家主义总体上是“善”的。第六章,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意义论。本章主要研究了“建国”到“重建”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研究对中国宪法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本研究有利于拓展中国宪法学研究的新领域,进行“价值宪法学”研究初步尝试。在实践层面,有利于完善我国宪法变迁实现机制,确定“后改革宪法”时代宪法变迁的公民权利价值取向历史形态。

二、瑞士联邦政府走向“右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瑞士联邦政府走向“右倾”(论文提纲范文)

(1)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塔木素预选地段泥岩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安全要求
        1.2.1 国际原子能机构高放废物处置安全要求
        1.2.2 国外粘土岩选址的技术准则
        1.2.3 我国粘土岩选址的技术准则
    1.3 国内外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进展
        1.3.1 地质处置概述
        1.3.2 国外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进展
        1.3.3 我国粘土岩处置库场址筛选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塔木素预选区概况
    2.1 预选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2.1.2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2.1.3 未来自然条件预测
    2.2 塔木素预选区区域地质背景
        2.2.1 大地构造及构造分区
        2.2.2 盆地演化
        2.2.3 地层特征
        2.2.4 断裂特征
        2.2.5 沉积相特征
        2.2.6 水文地质特征
    2.3 预选区及预选地段范围
        2.3.1 预选区调查范围
        2.3.2 预选地段推荐范围
    2.4 小结
3 预选地段泥岩岩石特性研究
    3.1 预选地段泥岩岩石特征
        3.1.1 泥岩宏观结构特征
        3.1.2 泥岩微观构造特征
    3.2 预选地段泥岩矿物组成特征
        3.2.1 矿物组成特征
        3.2.2 矿物分布特征
        3.2.3 矿物微观形貌特征
    3.3 预选地段泥岩地球化学特征
        3.3.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判别
        3.3.2 泥岩吸附特征
    3.4 预选地段泥岩基本物理性质
        3.4.1 泥岩含水率
        3.4.2 泥岩密度
        3.4.3 泥岩孔隙度与渗透率
    3.5 小结
4 预选地段泥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4.1 预选地段泥岩抗拉特性试验研究
        4.1.1 巴西劈裂试验
        4.1.2 点荷载强度试验
    4.2 预选地段泥岩抗压特性试验研究
        4.2.1 预选地段浅层泥岩抗压强度试验
        4.2.2 预选地段深层泥岩抗压强度试验
        4.2.3 TZK-2井泥岩抗压强度与破坏特征试验
    4.3 预选地段泥岩热传导特性试验研究
        4.3.1 预选地段泥岩热传导试验
        4.3.2 目标层位泥岩热传导试验
    4.4 预选地段泥岩孔隙、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4.4.1 预选地段泥岩气体孔隙度试验
        4.4.2 预选地段泥岩气测渗透试验
        4.4.3 预选地段泥岩渗流-应力耦合试验
    4.5 预选地段泥岩数值模拟与CT试验研究
        4.5.1 数值模型构建
        4.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4.5.3 目标层位泥岩微观三维CT试验研究
    4.6 小结
5 预选地段泥岩岩性特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
    5.1 泥岩微观岩石特性对宏观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5.1.1 矿物组分对岩土力学性质影响研究
        5.1.2 微观构造对岩土力学性质影响研究
        5.1.3 最优力学性质的泥岩矿物组分理论研究
    5.2 预选地段泥岩初步综合评价研究
        5.2.1 全孔泥岩岩体质量初步评价
        5.2.2 预选地段泥岩特征参数及其与国外粘土岩参数的对比
    5.3 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共识民主的代表性建构及其民粹主义挑战——以瑞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共识民主的历史形成
二、共识民主的代表性建构
三、共识民主的民粹主义挑战
四、结语

(3)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塔木素泥岩预选地段地质特征与初步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外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进展
        1.2.1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概述
        1.2.2 粘土岩地质处置库选址概述
        1.2.3 粘土岩处置库地下实验室研究概述
    1.3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评价研究
        1.3.1 粘土岩处置库场址适宜性评价
        1.3.2 花岗岩处置库围岩质量适宜性评价
    1.4 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筛选研究
        1.4.1 花岗岩处置库场址筛选研究进展
        1.4.2 粘土岩处置库场址筛选进展
        1.4.3 塔木素泥岩预选区研究进展
        1.4.4 塔木素泥岩预选区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实际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点
2 塔木素泥岩预选区概况
    2.1 预选区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2.2 预选区地质背景
        2.2.1 塔木素泥岩预选区调查范围
        2.2.2 大地构造及构造分区特征
        2.2.3 地层特征
        2.2.4 区域断裂特征
        2.2.5 盆地演化
        2.2.6 区域水文地质
    2.3 小结
3 塔木素泥岩预选地段研究
    3.1 预选区目的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3.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3.1.2 目的层长期基准面旋回
        3.1.3 目的层中期基准面旋回
        3.1.4 目的层短期基准面旋回
        3.1.5 序界面划分方案及层序地层格架
    3.2 层序框架内预选区目的层沉积相分析
        3.2.1 沉积相标志及特征
        3.2.2 单井及连井剖面分析
        3.2.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2.4 目的层湖盆演化特征
    3.3 预选地段圈定
    3.4 小结
4 预选地段目的层岩石学特征及泥岩成因
    4.1 预选地段目的层砂岩特征
        4.1.1 砂岩物质组分特征
        4.1.2 砂岩结构特征
    4.2 预选地段目的层泥岩特征
        4.2.1 泥岩岩石学特征
        4.2.2 泥岩物质组分特征
        4.2.3 泥岩典型矿物微观形貌特征
        4.2.4 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4.3 预选地段目的层泥岩成因
        4.3.1 热水沉积岩概况
        4.3.2 热水沉积岩元素特征
        4.3.3 沉积环境
        4.3.4 热水沉积物组合特征
        4.3.5 构造背景
        4.3.6 成因模式
    4.4 小结
5 塔木素泥岩预选地段适宜性综合评价
    5.1 预选地段场址适宜性评价指标构建
    5.2 预选地段场址适宜性定性分析
    5.3 预选地段适宜性AHP-模糊综合评定
        5.3.1 评价方法概述
        5.3.2 评价过程及结果
    5.4 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5)“共识民主理论下”瑞士民主发展及转型研究(1995—2015)(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四、基本框架和结构安排
第一章 瑞士共识民主制的理论模型和历史、社会根基
    第一节 利普哈特的共识民主理念初探
        一、共识民主理论的提出
        二、共识民主的内容:以瑞士模式为例
        三、对利普哈特共识民主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 瑞士共识模式理论的历史根源及演进
        一、海尔维希亚时期的瑞士
        二、邦联的建立和倾覆
        三、联邦制国家的建立
第二章 瑞士共识模式的制度设置和直接民主制度
    第一节 瑞士共识民主制度下的联邦权力结构
        一、联邦行政机关
        二、瑞士共识民主制中的联邦立法结构
        三、联邦制下行政——立法机关的关系
    第二节 瑞士的政党制度与共识民主
        一、瑞士的政党制度
        二、瑞士多党制与共识民主
    第三节 瑞士的选举制度和直接民主
        一、瑞士的比例代表制和共识民主
        二、瑞士的直接民主制
        三、直接民主的现实意义和所面临的问题
    小结:瑞士的共识民主制度
第三章 1995-2015年间联邦议会中的政党极化现象
    第一节 联邦议会中的政党极化现象
    第二节 政党极化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发展
        一、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
        二、议会前阶段(预审)的衰弱
        三、利益集团多元化
        四、新时代的数字民主
    第三节 政党极化现象的影响
        一、议会和政府中精英行为的转变
        二、直接民主与精英行为的转变
        三、合作共识的进一步削弱
第四章 共识民主的现实挑战和未来前景
    第一节 共识民主面对的挑战
        一、直接民主:利益集团的工具
        二、政治影响力的不平等性
        三、议题的不确定性
        四、民主模式缺乏创新
    第二节 共识民主的未来发展前景
结论
参考文献
    1. 中文参考文献
    2. 英文参考文献/Reference
    3. 德文参考文献/Bibliografie
    4. 法文参考文献/Bibliografie
    5. 网页Websites

(6)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当“学问”遭遇“主义” ——中国知识界与“苏俄”的互动
    第一节 离合之间:“主义”来临下的知识界
        一、分离在加深:20-30年代的中国知识界
        二、组织起来:知识界的聚合
        三、岐向建构:学问、主义与救国的汇融
    第二节 “苏俄”成为问题——知识界的回应
        一、“苏俄”成为问题:何以必须与可能?
        二、作为问题的“苏俄”——一个知识谱系的考察
        三、政学分开:理想的研究路径
第二章 权力、制度与秩序:政治发展的认知
    第一节 革命:通向社会主义的关键
        一、十月革命:背景与胜利原因
        二、方式与对象:如何革命?革谁的命?
        三、革命意义:供给世界一个新模型
    第二节 领导者:共产党
        一、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
        二、党的建设:自新的路径
        三、认识党争:共识与分歧
    第三节 依靠谁:革命与建设的动力
        一、工人阶级
        二、农民阶级
        三、知识分子
    第四节 制度与组织
        一、建立与运作
        二、特色与价值
        三、优势与缺陷
    第五节 专政还是民主?
        一、无产阶级专政:原因与实现
        二、苏维埃民主:真的还是假的?
        三、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一对张力?
        四、宪法改革:到真正的民主之路?
第三章 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路向的歧见
    第一节 所有制:国有、私有还是公有?
        一、国有:一种新所有制形式
        二、并存:公有控制私有
        三、公有制战胜私有制
    第二节 配置资源:计划还是市场?
        一、军事统制:过渡时代的资源配置方式
        二、引入市场:方式、效果与评价
        三、计划:社会主义资源配置方式
    第三节 工业化:奠基社会主义
        一、工业化:原因与前提
        二、先“重”后“轻”:必要的路径选择?
        三、工业化的高速度:必须与可能
        四、建设资金与技术从何而来?
        五、工业化效果评估
    第四节 集体化:一场彻底的农业革命?
        一、集体化:必须开展的工作
        二、路径选择:为什么是集体农场?
        三、集体化:强制还是自愿?
        四、集体农场: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五、荣光还是恐慌:集体化评估
第四章 养成“新民”:文化教育效用认知
    第一节 文化建设:原因与途径
        一、探讨文化建设的原因
        二、反宗教:柔性策略的应用
        三、教化国民:文化与政治的双向汇合
        四、建设新文化:对待旧文化的逻辑
    第二节 宣传的手段与力量:新闻出版
        一、宣传:无所不在
        二、苏俄新闻:社会主义的宣传事业
        三、阐释异同:新闻统制的必要与可能
        四、宣传效果评估
    第三节 聚焦新教育
        一、发展新教育的必要性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体系
        三、探究教育的特点
        四、评估教育发展
第五章 镜鉴中国:“苏俄道路”的参照作用
    第一节 “苏俄道路”:迎纳还是拒斥?
        一、从“俄乱”到“俄国式的革命”
        二、改造中国:以俄为师?
        三、“赤”还是“白”?
        四、“友”还是“敌”?
    第二节 谋划经济建设的分歧:基于统制经济
        一、统制经济潮流:苏联的因素
        二、中国实行统制经济:赞同与质疑的对峙
        三、中国的“统制”经济:资本主义式、社会主义式还是其它?
        四、施行路径:统制经济的实践构想
    第三节 复兴农村经济的出路
        一、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二、探寻农业复兴方式
        三、寻找经济发展重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人类解放之路—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际工人运动与《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
    2.1 国际工人运动与《哥达纲领》的产生
        2.1.1 “国际工人协会”领导下的国际工人运动
        2.1.2 拉萨尔派的诞生
        2.1.3 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路线
        2.1.4 拉萨尔派和爱森纳赫派的理论分歧
    2.2 《哥达纲领批判》写作的历史背景
        2.2.1 《哥达纲领批判》名称的由来
        2.2.2 马克思写作《哥达纲领批判》的初衷
    2.3 《哥达纲领批判》发表的历史背景
        2.3.1 《哥达纲领批判》发表的国内背景
        2.3.2 《哥达纲领批判》发表的国际背景
第3章 《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立场
    3.1 序言以及书信部分的思想诠释
        3.1.1 序言部分主要思想
        3.1.2 书信部分主要思想
    3.2 正文部分的主要思想
        3.2.1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经济思想
        3.2.2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政治思想
        3.2.3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文化思想
        3.2.4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社会思想
    3.3 《哥达纲领批判》发表的社会影响
        3.3.1 《哥达纲领批判》发表的社会反响
        3.3.2 《哥达纲领批判》产生的后世影响
第4章 《哥达纲领批判》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
    4.1 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全面理解
        4.1.1 马克思揭示了人类解放的光明前途
        4.1.2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内在逻辑
        4.1.3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现实意义
    4.2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人类解放思想
        4.2.1 人类解放的前提:私有制的消灭
        4.2.2 人类解放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4.2.3 人类解放的必经之路: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
第5章 《哥达纲领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5.1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在中国的发展
        5.1.1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科学判断
        5.1.2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在中国的发展是历史与现实的选择
        5.1.3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5.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5.2.1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逻辑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显着特征
        5.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定位
    5.3 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实践
        5.3.1 马克思的平等观
        5.3.2 共享发展理念的平等内涵
        5.3.3 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践行
        5.3.4 通过共享破解发展难题
    5.4 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之路
        5.4.1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5.4.2 正确看待“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
        5.4.3 实现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
        5.4.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人类解放而奋斗..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研究(1978-1982)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舆论动员的思想来源与中共舆论动员的简要回顾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舆论动员的论述
    二、毛泽东、邓小平关于舆论动员的论述
    三、1978年之前中共开展舆论动员的简要回顾
第二章 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背景
    一、“左”的思想的影响
        (一)对开放缺乏正确认识
        (二)思想僵化停滞不前
    二、“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
        (一)消除“四人帮”的极“左”影响
        (二)“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三)一些消极舆论的出现
第三章 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策动
    一、打破思想束缚,启发改革开放
        (一)打破“两个凡是”的禁锢
        (二)组织发动真理标准讨论
    二、营造改革开放舆论氛围
        (一)对落实政策的舆论报道
        (二)对涉外交流的舆论报道
        (三)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舆论报道
第四章 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具体展开
    一、关切改革开放中各方利益诉求的舆论动员
        (一)突破避谈物质利益的惯性思维
        (二)为“包产到户”的鼓与呼
        (三)呼吁支持“取消‘大锅饭’”
        (四)积极提倡“打破‘铁饭碗’”
    二、聚焦改革开放中一些争论问题的舆论引导
        (一)关于“进”与“退”的争论与引导
        (二)关于宝钢新企业模式的争论与引导
        (三)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与引导
        (四)关于经济特区性质的争论与引导
    三、提升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一)在舆论观点上“不偏颇”
        (二)在舆论引导上“不吊胃口”
        (三)对舆论争议“不搞一刀切”
        (四)在舆论动员中“不刮风”
第五章 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影响及启示
    一、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影响
        (一)民间的积极回应
        (二)国家和社会气象的重塑
    二、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启示
        (一)舆论动员要有担当意识,对党的事业负责
        (二)舆论动员要直面问题,用事实塑造意见
        (三)舆论动员要容纳他言,广采众议
        (四)舆论动员要向前看,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10)美国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研究 ——以“建国”到“重建”国家主义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宪法变迁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关于宪法价值的研究
        三、“建国”到“重建”国家主义相关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美国宪法
        二、宪法变迁
        三、国家主义
        四、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
        五、时间域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价值哲学方法
        二、历史分析方法
        三、比较分析方法
        四、规范分析法
        五、“大宪法观”
        六、实证模型分析法
        七、案例研究法
    本章小结
第一章 价值宪法学和宪法变迁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价值宪法学的一般理论
        一、宪法价值的产生
        二、宪法价值的实现
        三、宪法价值的评价
        四、宪法价值的结构
    第二节 宪法变迁的理论概述
        一、宪法变迁的含义
        二、宪法变迁的性质
        三、宪法变迁的实现机制
        四、宪法变迁的界限
    第三节 宪法变迁的逻辑结构分析
        一、实质主义宪法观
        二、“刚性”的修改程序
        三、宪法变迁实现机制
        四、宪法性事实
    第四节 宪法变化形态理论
        一、宪法变化的诸种学说
        二、宪法革命 — 激烈的宪法变化
        三、宪法修改—显性的宪法变化
        四、宪法变迁—隐性的宪法变化
        五、宪法革命、宪法修改和宪法变迁的关系
        六、宪法变化与宪法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应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宪法变迁价值取向的本体论
    第一节 美国宪法的基本价值结构
        一、美国宪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民主
        二、美国宪法的基本价值之二:共和
        三、美国宪法的基本价值之三:自由
        四、美国宪法的基本价值之四:法治
        五、美国宪法的基本价值之五:联邦主义
    第二节 德国和美国宪法变迁比较分析
        一、德国宪法变迁的历史流变
        二、美国宪法变迁的理论和实践
        三、德国和美国宪法变迁的异同
    第三节 邦联条例和联邦宪法的价值取向比较分析
        一、州民“一元身份”与国民“二元身份”
        二、“松散联盟”与“合众统一”
        三、“邦权主义”与“联邦主义”
        四、“民主主义”与“共和主义”
    第四节 美国宪法变迁价值取向的历史形态
        一、“建国”到“重建”:宪法变迁的国家主义价值取向
        二、“重建”到“新政”:经济自由主义的价值取向
        三、“新政”至今宪法变迁的公民权利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国到重建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原因论
    第一节 规范和事实结构的质料因
        一、成文宪法: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的规范基础
        二、事实要素:民族国家和帝国“双重构建”
        三、事实和规范之间的国家主义价值取向
    第二节 渐进式宪法价值实现的形式因
        一、宪法和宪法价值的双向运动关系
        二、宪法变迁:渐进性宪法价值实现形式
        三、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实现宪法价值
    第三节“人民”对强大政治共同体需要的动力因
        一、“人民”作为宪法价值的主体
        二、建国时期的“人民”:支持联邦宪法
        三、国家构建时期的“人民”:建立一个强大共和国
        四、“内战”和“重建”时期的“人民”:维护国家统一
    第四节 确保宪法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应性的目的因
        一、美国革命的“保守主义”
        二、宪法变迁:“保守主义”宪法观的实践
        三、国家主义实现“权力宪政”与“权利宪政”统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国到重建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实现论
    第一节 宪法变迁实现机制模型分析:以宪法解释为例
        一、宪法解释权分配的两种理论
        二、“本位主义”中宪法解释的参与方
        三、“本位主义”宪法解释权分配的理论模型
        四、“本位主义”中“外生性”制约:以司法机关为例
        五、“司法主义”和宪法解释的实现
    第二节 建国到重建最高法院与司法国家主义
        一、联邦法院与宪法
        二、司法国家主义初露峥嵘(1789—1800)
        三、“马歇尔法院”的绝对国家主义(1801—1835)
        四、相对的国家主义:联邦至上和州权的缓慢增长(1837—1860)
        五、国家重构:“内战”和“重建”中的国家主义(1861—1877)
    第三节 总统权力变迁实现国家主义(1789-1877)
        一、宪法与总统权力
        二、建国到重建总统权力变迁体现
        三、总统权力变迁的原因探析
        四、总统权力变迁实现国家主义:以外交事务权为例
    第四节 政党变迁实现国家主义(1789-1877)
        一、政党和宪法
        二、政党体现民意
        三、两党政治的非意识形态化和温和化
        四、政党变迁实现国家主义价值取向
    第五节“重建修正案”巩固国家主义价值取向
        一、“重建修正案”的内容和批准
        二、“重建修正案”: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的结果
        三、“重建修正案”与国家重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国到重建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评价论
    第一节“二重性”评价标准:价值标准和历史标准
        一、价值标准:价值评价的内在标准
        二、历史标准:价值评价的“元标准”
        三、价值标准和历史标准的关系
    第二节“正义”和宪法基本价值对国家主义评价
        一、国家主义的“正义”维度: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国家主义与宪法基本价值的统一
    第三节 国家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要求
        一、共和国构建:“建国”到“重建”的历史任务
        二、国家主义的合历史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国到重建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意义论
    第一节“价值宪法学”:宪法学研究的新范式
        一、价值哲学:宪法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二、价值宪法学、政治宪法学和规范宪法学
        三、“价值宪法学”的前景
    第二节 中国宪法60年:同一性和变迁
        一、中国宪法60年的同一性
        二、中国宪法60年的变迁
        三、国家主义:中国宪法60年变迁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中国宪法变迁存在问题和完善
        一、“改革宪法”的“被动回应型”
        二、中国宪法变迁实现机制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宪法变迁实现机制完善
    第四节“后改革宪法”时代宪法变迁价值取向的展望
        一、“改革宪法”时代“人民”的价值取向
        二、“后改革宪法”时代人民的实践需要
        三、“公民权利”:“后改革宪法”时代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瑞士联邦政府走向“右倾”(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塔木素预选地段泥岩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特性研究[D]. 饶耕玮.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2]共识民主的代表性建构及其民粹主义挑战——以瑞士为例[J]. 高春芽. 学术界, 2020(10)
  • [3]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塔木素泥岩预选地段地质特征与初步适宜性评价研究[D]. 向龙. 东华理工大学, 2020
  • [4]从欧洲议会选举看德国另择党的表现、地位和影响[J]. 李文红,吴永德.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20(01)
  • [5]“共识民主理论下”瑞士民主发展及转型研究(1995—2015)[D]. 孙梦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9)
  • [6]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D]. 齐廉允. 山东大学, 2019(09)
  • [7]人类解放之路—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研究[D]. 苗苗. 吉林大学, 2018(04)
  • [8]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研究(1978-1982)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D]. 程单剑.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10]美国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研究 ——以“建国”到“重建”国家主义为视角[D]. 李晓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瑞士联邦政府“右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