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韶关大学学报总目录(自然科学版)

2004 韶关大学学报总目录(自然科学版)

一、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冯博文[1](2020)在《隋代南方政区改革研究 ——以湘川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开皇九年隋征服陈国之后,携战胜之威对南方的既有政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完成州县二级制的目标。从对湘川地区的考察来看,隋在这一地区的改革过程和策略可以被概括为四个方面:(1)废郡;(2)省县,即大规模省并南朝旧县;(3)移治,即将旧政区治所加以迁移或废诸县择它地新置一县;(4)增州,即增置一批州,随后又将其中若干新州废掉。四项举措之结合,构成隋在南方进行多层次政区改革的完整图景。究其原因,废郡省县是为了涤荡寄存于郡县之中的地方豪强势力,简化行政层级;移治则是废郡省县之补充。在多层次的改革策略之下,南方州、郡、县各级政区的空间结构均被重构,隋帝国的权威得以在南方确立。质言之,隋代南方地区政区改革的四项策略始终贯穿着一个主轴,那就是北朝国家所开启的集权化进程。州级政区的先增后减和县级政区的大量省废体现了湘川地区的地域特色:州级政区的增置具有两方面意义,其一是作为隋帝国控御湘川地区的军政节点,其二则暂时满足地方豪强参与政权的需要,抵消激烈政治、经济改造对地方豪强的冲击;县级政区被废的空间分布特征则体现出隋朝在南方“治从其俗”和“务适便宜”的政策。随着新置州陆续被废和乡官体制终结,地方豪强的政治栖身地被悉数清除,湘川豪强便汇入了隋末反抗的洪流之中,这也导致湘川地区政区向更加合理的格局演化。

孙琪[2](2020)在《CSL(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品牌塑造与推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9年中国足球甲A级品牌联赛拉开序幕,推动中国足球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2004年中超联赛品牌在中国甲A级品牌联赛基础上应运而生,迈开中国足球乃至中国体育职业化第一步,中超联赛品牌的成立在中国足球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本文以中超联赛品牌为基本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中超联赛品牌塑造现状是什么及主要包含哪些品牌塑造的基本要素;二是中超联赛品牌推广现状如何及推广策略主要有哪些;三是中超联赛与英超联赛品牌的相似性与区别性主要是什么;四是中超联赛品牌塑造与推广的当前主要困境是什么;五是如何进一步增强中超联赛品牌的塑造与推广。研究得出,中超联赛品牌塑造当前主要在品牌定位要素方面表现为“高竞技水平+稳健的规模”、在品牌设计要素方面表现为“立意鲜明+理念鲜活”、在品牌个性要素方面表现为“文化主导+专业主导”;其次,有关品牌推广,中超联赛品牌在赛事转播与宣传、品牌合作伙伴以及球迷主体方面多维多向进行了联赛品牌宣传;再次,有关中超联赛与英超联赛的品牌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名称、球队与球员、赛事转播以及品牌公益多方面,区别性主要体现在两大赛事的品牌资本能力差异较大;第四,在有关中超联赛品牌宣传困境方面主要表现为品牌定位不清晰、品牌设计规模不足、品牌个性不突出以及转播渠道受限、赞助不足、球迷主体缺失的问题;最后,笔者根据现状和问题的相关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策略建议。即:在品牌塑造方面,以明确联赛品牌定位、强化赛事设计与创造高赛事体验和高性价比的本土特色联赛形成三位一体的中超联赛品牌塑造模式;在联赛品牌推广方面,通过多渠道转播、多方引入投资和建设球迷文化等策略,推动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和中超联赛品牌强化。

高誉珈[3](2020)在《基于人类影响指数(HII)模型的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估是分析人类活动对风景区环境影响的基础。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资源。景区内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森林资源,悠久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因此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所以其保护和发展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存在不同程度和范围的人类活动,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扰动和威胁。目前对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对景区的人类活动状况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研究对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评估景区内人类活动强度,本文以“人类影响指数(Human Influence Index,HII)”模型为基础,结合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特点,构建适地化的人类活动强度评价体系。利用相关规划、统计以及公开数据资料在Arc GIS软件中进行空间分析,得到308)×308)尺度下2009年、2018年和2025年的人类影响指数并绘制人类影响地图。然后,从尺度、时空、权重三个维度,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具体结论如下:1)基于尺度维度:验证了利用308)×308)尺度资料的评估结果能够从空间上指导风景区的管理与优化。对于丹霞山风景区来说,16)8)×16)8)尺度下丹霞山景区的人类影响指数均值较大,景区内受影响区域面积大,受影响区域的影响程度高,景区内“自然程度”低。而308)×308)尺度的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计算结果和更丰富的空间信息,能够协助景区的优化。2)基于时空维度:2009-2025年研究区的人类活动强度均值范围在3-9之间,人类活动强度整体处于“低”等级水平。但是随着景区不断开发利用,人类影响指数均值持续升高,由2009年的3.12升高到2025年的8.53,增长速度先慢后快。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逐年递减,递减速度先慢后快。此外,各次级景区研究时段内的人类活动强度均值:丹霞山景区>锦江风光带>浈江风光带>巴寨景区>飞花水景区>仙人迹景区>韶石山景区。具有开发时间越长,人类影响指数越大的特点。3)基于权重维度:本文根据丹霞山的特点,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了10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得到适地化的评价体系。在使用权重前后人类影响指数存在显着差异,且基于权重对评价指标叠加后人类影响指数均值增加。整体来说,本文重点在于利用人类影响指数模型,结合景区的特点,构建丹霞山风景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价体系。特色在于利用社交媒体资料做补充,实现游客影响的空间量化评估,完善风景区尺度人类活动强度的评估体系。通过空间量化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为风景区的规划、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赵琼[4](2019)在《民国时期西藏方志的编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雍正时期方志编纂传统正式传入西藏。清末民初,国家局势岌岌可危,西藏方志的编纂与国运相连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此时,西藏地区方志的编纂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以统治者为主导,以组织设立方志编纂机构来修志的方式已无法在这一地区推行。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西藏方志的官方编纂成果有幸乘四川省组建修志机构之东风才得以问世,如:陈观浔《西藏志》。同样,具备官方编纂属性的《蒙藏新志》是在蒙藏委员会部门的支撑下得以成书。私人编纂方面,跟随赵尔丰进藏务边的刘赞廷“历边十四载”,编纂了昌都、波密、察雅等17地西藏地区县志。这是西藏方志史上第一次以县为单位编纂方志,其数量大,体例类目、书写方式等多有创新。可见,西藏方志顺应历史潮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革,名副其实地成为西藏方志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西藏方志兴起的时间较晚,其编纂成果作为人们认识西藏地区历史文化的媒介,学界也大多将其作为研究西藏相关问题的文献参考,鲜有研究者着眼于西藏方志编纂活动进行探讨。所以通过分析其编纂形式、体例内容、史料来源等问题,旨在力求客观认识这一时期西藏方志编纂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吴洁玲,周嘉琦,成思佩,陈洁,梁子浩,陈世发[5](2019)在《1951~2017年韶关市极端降水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韶关市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基于韶关市1951~2017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极端降水阈值、线性倾向设计、5年滑动平均和皮尔逊相关法等方法,从年极端降水量、年极端降水日数以及年极端降水强度等方面分析韶关市67年间极端降水的特征,并从极端降水和厄尔尼诺等级的影响等角度,探讨韶关市极端降水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韶关市极端降水总量的增加主要是极端降水日数增加所造成;②韶关市年极端降水对总降水量贡献较大,达到40%以上;③在厄尔尼诺事件时,韶关市极端降水日数增加,减弱时极端降水日数减少。研究为韶关市旱涝灾害及土壤保持等工作提供参考。

李强[6](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车兰兰[7](2018)在《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文中研究表明黄人(1866—1913),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思想崛奇、成果卓异的人物。在近代这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黄人深受传统文化、吴地地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前后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他曾有志于仕途,然郁郁不得志;后执教东吴大学,潜心学术;入南社后欲以文革命,终理想破灭,因狂而殁。黄人是近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兼跨数个领域,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小说着译、办刊结社、文献编纂、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均有建树。然而与同时代的梁启超、吴梅、王国维等人相比,黄人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着眼于对身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复杂、着述宏富、经历曲折的黄人作较为全面的考证与论述,并作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六部分加以剖析阐述:前三章主要是将黄人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放置近代文学转型背景中去考察,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黄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其文学理论、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首章探讨黄人《中国文学史》与近代新型文学史兴起的关系,追溯“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梳理西方、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论述国人自着“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窦、林、黄三部最早的文学史着作,进而分析黄着文学史的开创性、影响,也不回避它作为草创期文学史的局限。次章侧重于探讨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黄人文学理论的关系,梳理古、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衍变之轨迹,进而探讨黄人的小说理论、戏曲理论、诗歌理论、词学理论对古典文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其在新旧思想冲突下所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聚焦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从题材、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解读黄人的诗歌与词,分析其所体现的新旧特征,最后综合论述黄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较文学理论存在的滞后性。后三章主要是围绕黄人的教育、出版、社团等文学活动展开,探讨他与近代文科教育、文学出版、文学社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黄人严谨与开放的学术风气及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求。第四章梳理了黄人的求学活动、教育活动,尤其突出黄人对中国文科教育所作的贡献。黄人在东吴大学十三载,通过教学布道、讲学唱和、编写教材、主笔学报等教育活动,在思想启蒙、文科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对近代文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分析黄人在中国近代出版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他与小说林社、国学扶轮社的关系,从黄人的报刊、图书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倡导保存国粹,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了西学新知,既批判了封建文化专制,又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对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的转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一章则考察黄人与中国近代社团转型的关系,社团活动在黄人的文化活动中比例较大。本章中黄人入南社之契缘、入南社后的活动及其与南社同人的交游是重点,体现了在近代社团转型过程中,“新”与“旧”文化的碰撞。而黄人在社团的创作、文化、交游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勇于担当、以笔为戎的真实写照。概之,黄人之一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世事沧桑,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巨变,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文学思想、创作与活动等,都体现了新旧文化过渡、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时期的矛盾与融合。他的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积极入仕的济世情怀、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困囿于时代的保守与局限,又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救国”的远大理想、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革新精神、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寻和和立足于中西比较的创新精神。他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承袭了李白、李贺、王仲瞿、龚自珍等先贤遗风;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许多独立之见和创新之举,对吴梅、王謇、陈乃乾、陈大悲等后辈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黄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需要将其放置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做更全面更客观的研究,同时分析他的典型意义。

辛松和[8](2016)在《契约理论视域下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篮球运动员的有效流动能够促进球员在整个联盟各俱乐部优化配置,平衡各俱乐部球队实力,增加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使比赛更具观赏性。运动员能否有效流动跟运动员流动的制度安排关系密切,合理的运动员流动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促进运动员流动。因此,研究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存在不同的契约主体以及由他们所组成的不同层级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下各层级代理人都有可能出现机会主义行为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论证、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借助契约理论视角,把各契约主体及由他们相互构成的委托代理关系纳入制度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分析各契约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博弈均衡与交易成本等制约制度的变量因素,目的是要提出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改革的具体路径,以便更为有效地解决各层级委托代理双方之间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结论如下:一、经济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交易成本是契约分析的基本前提假设;管理方、俱乐部、运动员、经纪人是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主体;不同契约主体之间组成不同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制度分析;博弈分析;机会主义分析;交易成本分析共同构成了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分析框架。二、美国NBA职业联盟通过选秀制度,使新秀球员源源不断地加入NBA,维持比赛的竞技水平和精彩程度;通过转会制度,促进运动员在各球队之间的流动,保持了各球队实力均衡和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薪酬制度、工资帽、奢侈税制度限制球队的财务收支和球员的工资收入,均衡了各契约主体的利益。这些成熟的经验可为运动员流动制度建设保持权力均衡、利益均衡、信息公开、制度边界明确、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明晰等方面提供重要启示。三、我国CBA运动员流动制度初创时期(1995-2003),运动员流动主要由地方体育局主导,各省市都严格保留自己的运动员,运动员流动非常困难,特别是主力队员基本上没有流动的可能性;运动员流动制度改革完善时期(2003-现在),运动员流动制度得到一定程度的规范,运动员流动人数逐年增加,各球队实力进一步均衡,比赛结果的悬念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四、通过对公众与管理方委托代理之间的契约分析,发现作为代理人管理方存在在职消费、在职休假,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设租等机会主义行为,并且存在公众监督困境。五、通过对管理方与俱乐部委托代理之间的契约分析,发现作为代理人的俱乐部仍然存在利用高额转会费或与地方体育局联合行动等阻碍运动员流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六、通过对篮协与地方体育局委托代理之间的契约分析,发现作为代理人的地方体育局存在利用人事关系、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不清等阻碍运动员流动的机会主义行为。七、通过对俱乐部与俱乐部委托代理之间的契约分析,发现作为代理人的流入俱乐部存在利用“签字费”、“阴阳合同”等不合理手段引进运动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八、通过对俱乐部与运动员委托代理之间的契约分析,发现作为代理人的运动员在流动中会存在“自我休克”、“见面费”等机会主义行为。九、要有效治理运动员流动出现的委托代理问题,首先,合理配置运动员流动的剩余控制权,增加委托代理各方的话语权,为协商合作打下基础;其次,完善委托代理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第三,建立有效利益表达机制,软化各层级委托代理人之间利益目标,减少目标差异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第四,完善激励制度,对代理人的事前行为进行激励,让代理人的行为更符合委托人的要求;第五,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代理人事中的制约和事后机会行为的处罚,减少代理人机会行为。

李永莲[9](2016)在《2013-2014年度影响因子前10名的高校学报的内向性统计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高校学报内向性与影响因子、中文核心期刊以及高校层次的关系,对2013-2014年度影响因子前10名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高校学报的内向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内向性严重的高校学报不多,内向性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与中文核心期刊的关联性不强,自然科学学报的内向性与高校层次关联较弱,人文社科的内向性与高校层次呈负相关。

林晓,陈雯,陈蒙腰[10](2016)在《高校学报传统影响因子计算方法的改进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目前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传统计算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引用期刊水平的情况,在经典影响因子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对引用期刊水平的权重的考虑,并以福建省六个高校学报的两年内部分数据进行分析,给出学报影响因子和高水平引用期刊占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因子的计算对引用期刊水平的考虑是必要的,且学报影响因子与低水平引用期刊的占比成负相关性,改进的算法对于传统的影响因子计算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修正作用。

二、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隋代南方政区改革研究 ——以湘川地区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述评
    三、史料、区域概念与方法
    四、写作思路
上篇:隋初湘川地区政区面貌复原
    第一章 湘川地区政区的地理基础
        第一节 自然地理基础与交通状况
        第二节 人文地理基础:人口与族群
    第二章 陈隋湘川地区疑难政区问题考实
        第一节 南朝衡东郡诸县地望新考
        第二节 南朝零陵郡所属县治新考
        第三节 南朝隋代临武、义章县地望考
        第四节 陈代沅陵郡属县县目新解
        第五节 南朝环洞庭地带诸县地望探微
        第六节 南朝长沙郡属县地望研究
        第七节 南朝隋代峡江地带县治新探
        第八节 江夏、汝南县沿革关系小考
    第三章 隋初陈国湘川地区的政区建制
下篇:隋对湘川地区的政区改革
    第一章 隋调整陈湘川地区政区的背景
        第一节 陈国湘川地区政区建制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湘川豪强的地方特色
        第三节 改革的契机:隋平陈战争的胜利
    第二章 隋调整陈湘川地区政区的举措
        第一节 废郡:郡级政区的罢废
        第二节 省县:县级政区的大量省并
        第三节 移治:湘川地区县治体系的重塑
        第四节 增州:州级政区的先增后减
        小结
    第三章 隋对湘川地区政区改革的地域特征与影响
        第一节 增州与省县:隋湘川地区政区改革的地域特征
        第二节 隋代政区改革的后续影响
        小结 地方人群与湘川地区政区改革
余论
附录 :隋平陈后-南方牧守令僚佐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2)CSL(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品牌塑造与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三)研究综述
        1.有关品牌塑造的研究
        2.有关品牌推广的研究
        3.有关体育品牌的研究
        4.有关中超联赛品牌传播的研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五)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研究基本问题
        2.研究结构思路
一、中超联赛品牌发展历史
    (一)中超联赛品牌规划阶段(1989年—2003年)
    (二)中超联赛品牌全面建设阶段(2004年—2007年)
    (三)中超联赛品牌形成影响力阶段(2008年至今)
二、中超联赛品牌塑造与推广现状
    (一)中超联赛品牌塑造现状
        1.品牌定位:高竞技水平+稳健的规模
        2.品牌设计:立意鲜明+理念鲜活
        3.品牌个性:文化主导+专业主导
    (二)中超联赛品牌推广现状
        1.中超联赛赛事转播与宣传
        2.中超联赛品牌合作伙伴
        3.中超联赛球迷主体活动
三、中超联赛与英超联赛品牌对比分析
    (一)联赛品牌基本要素相似性对比分析
        1.品牌定位与名称
        2.联赛球队与球员
        3.赛事转播
        4.品牌公益
    (二)联赛品牌资本差异性对比分析
        1.赛事转播权
        2.品牌赞助
        3.品牌门票收益
四、中超联赛品牌塑造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超联赛品牌塑造中存在的问题
        1.中超联赛品牌定位取向不明
        2.中超联赛品牌设计欠缺深意
        3.中超联赛品牌个性不突出
    (二)中超联赛品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转播渠道受限
        2.商业品牌赞助不足
        3.“以球迷为主”落实不到位
五、中超联赛品牌塑造与推广策略
    (一)中超联赛品牌塑造策略
        1.品牌定位:提升水平、扩大规模
        2.品牌设计:外在一致、内在稳定
        3.品牌个性:深耕文化、明确价值
    (二)中超联赛品牌推广策略
        1.建立多渠道赛事转播
        2.获取多方商企合作
        3.增强中超球迷文化粘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人类影响指数(HII)模型的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1.3.1 研究对象
        1.3.2 资料来源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
        2.1.2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强度、人类影响指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干扰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游憩生态学理论
    2.3 相关研究进展
        2.3.1 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2.3.2 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评价体系研究
        2.3.3 人类影响指数模型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评分原则
        3.2.1 人口密度
        3.2.2 土地利用状况
        3.2.3 交通可达性
        3.2.4 电力基础设施
        3.2.5 干扰时间
    3.3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3.3.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3.3.2 建立判断矩阵
        3.3.3 一致性检验
        3.3.4 计算结果
    3.4 人类活动强度分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
    4.1 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的流程
    4.2 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况
        4.2.1 自然环境
        4.2.2 保护体制
        4.2.3 开发建设历程
        4.2.4 社会经济状况
    4.3 资料详情
    4.4 2009年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
        4.4.1 人口密度
        4.4.2 土地利用状况
        4.4.3 交通可达性
        4.4.4 电力基础设施
        4.4.5 干扰时间
        4.4.6 2009年人类活动强度评价结果
    4.5 2018年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
        4.5.1 人口密度
        4.5.2 土地利用状况
        4.5.3 交通可达性
        4.5.4 电力基础设施
        4.5.5 干扰时间
        4.5.6 2018年人类活动强度评价结果
    4.6 2025年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潜在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
        4.6.1 人口密度
        4.6.2 土地利用状况
        4.6.3 交通可达性
        4.6.4 电力基础设施
        4.6.5 干扰时间
        4.6.6 2025潜在人类活动强度评价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价结果分析及保护开发建议
    5.1 基于尺度维度的评价结果分析
        5.1.1 不同研究尺度下人类影响地图对比研究
        5.1.2 不同研究尺度下人类影响指数对比研究
    5.2 基于时空维度的评价结果分析
        5.2.1 景区整体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对比研究
        5.2.2 景区分区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对比研究
    5.3 基于权重维度的评价结果分析
        5.3.1 使用权重前后人类影响地图对比研究
        5.3.2 使用权重前后人类影响指数对比研究
    5.4 景区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
        5.4.1 景区重点区域保护建议
        5.4.2 景区分区详细保护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人类活动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因素权重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民国时期西藏方志的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目界定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民国时期西藏方志的编纂背景
    第一节 清代西藏方志的编纂成就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藏方志编纂之发展
    第三节 民国时期西藏方志编纂的动力
第二章 民国时期西藏方志编纂研究之一:官方
    第一节 陈观浔《西藏志》的编纂
    第二节 陈观浔《西藏志》与今人张羽新主编《西藏补志》的关系
第三章 民国时期西藏方志编纂研究之二:刘赞廷及其编纂西藏方志述略
    第一节 刘赞廷及其涉藏方志内容与门类
    第二节 刘赞廷涉藏方志的史料来源与价值
    第三节 刘赞廷涉藏方志的地位
第四章 民国时期西藏方志编纂研究之三:省区志、县志个案研究
    第一节 刘赞廷《昌都县志》版本源流及史料价值述论
    第二节 黄奋生《蒙藏新志》编纂研究
第五章 民国时期西藏方志编纂与其他方志编纂之比较
    第一节 民国时期西藏方志编纂与内地方志编纂条件之异同
    第二节 刘赞廷西藏县志与段绶滋《民国中甸县志稿》编纂特点之比较
    第三节 陈观浔《西藏志》与民国重修《四川通志》编纂价值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时期西藏方志编纂大事年表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5)1951~2017年韶关市极端降水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极端降水指标的选取与定义
    1.4 线性倾向设计
    1.5 滑动平均
    1.6 皮尔逊相关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韶关市年降水时间变化特征
    2.2 韶关市年极端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2.2.1 年极端降水量变化特征
        2.2.2 年极端降水日数变化特征
        2.2.3 年极端降水强度变化特征
    2.3 韶关市年极端降水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2.3.1 韶关市极端降水量对年总降水量的贡献
        2.3.2 韶关市年极端降水与厄尔尼诺相关性
3 结论

(6)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表格索引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7)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三、前贤研究概况
        (一)黄人着述整理
        (二)黄人生平研究
        (三)黄人《中国文学史》研究
        (四)黄人文学理论研究
        (五)黄人文学编纂研究
        (六)黄人文学创作研究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意义
第一章 黄人与近代新型文学史的书写
    第一节 从“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再到“中国文学史”
        一、文苑传:为文学家立传
        二、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三、书目提要:指示门径
        四、“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文学史”的区别
    第二节 从国外的“中国文学史”到国人自着文学史
        一、早期西方、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
        二、国人自着文学史的发生
    第三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创性
        一、思想上的开拓性
        二、观念上的开创性
        三、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四、体例上的创新之处
        五、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矛盾与局限
        一、《中国文学史》的矛盾
        二、《中国文学史》的局限
    第五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之影响
        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二、对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
    第二节 黄人的小说理论
        一、古、近代小说理论之衍变
        二、黄人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小说理论的局限
        四、黄人小说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第三节 黄人的戏曲理论
        一、晚清戏曲理论批评概况
        二、黄人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对元、明戏曲的批评
        四、黄人戏曲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第四节 黄人的诗学理论
        一、晚清诗坛之概况
        二、黄人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对唐、清两代诗人的评价
        四、黄人诗学理论评价
    第五节 黄人的词学理论
        一、晚清词学概况
        二、黄人词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词论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
    第一节 黄人文学创作概况
    第二节 黄人的诗歌创作
        一、黄人诗歌创作的主题
        二、黄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三、“诗界革命”背景下的黄人诗歌
    第三节 黄人的词创作
        一、黄人词题材
        二、黄人词的特点
        三、晚清词学视野中之黄人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科教育的转型
    第一节 书院制度的近代化与新式学校的产生
    第二节 黄人的求学活动
        一、私塾教育的“旁听生”
        二、博览群书,广涉诸学
    第三节 黄人的教育活动
        一、黄人早期的教育活动
        二、黄人与东吴大学
    第四节 黄人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一、思想启蒙方面
        二、文科教育方面
        三、培养人才方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出版之转型
    第一节 晚清出版概况
    第二节 黄人创办的报刊
    第三节 黄人与小说林社
        一、黄人与小说林社的关系
        二、黄人在小说林的编辑、出版活动
        三、黄人与小说林社同人的交游
        四、黄人对小说林社的影响
    第四节 黄人与国学扶轮社
        一、国学扶轮社创办的背景与时间
        二、黄人与国学扶轮社的关系
        三、黄人在国学扶轮社的文学史、辞书编纂与古籍刊印活动
        四、黄人与“国学扶轮社”同人的交游
        五、黄人对国学扶轮社的影响与贡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社团之转型
    第一节 近代社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节 黄人与三千剑气社
    第三节 黄人与南社
        一、黄人入南社之缘由
        二、黄人入南社后活动概述
        三、《南社丛刻》所选黄人之诗文
        四、黄人与龚自珍诗风之比较
        五、黄人与南社同人的交游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契约理论视域下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运动员流动制度研究
        二、国内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研究
        三、国外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研究
        四、评述
    第四节 相关概念、理论概述
        一、契约与制度
        二、职业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流动
        三、现代契约理论及契约均衡
        四、博弈论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分析框架
    第一节 契约分析的基本假设
        一、经济人
        二、有限理性
        三、机会主义
        四、交易成本
    第二节 契约主体
    第三节 委托代理关系
        一、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的委托代理关系
        二、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
        三、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委托代理关系的目标函数差
    第四节 制度分析
        一、制度分析范式
        二、制度的约束与激励
        三、制度公平性和有效性的合意设计
    第五节 博弈均衡分析
    第六节 机会主义分析
        一、运动员流动的逆向选择模型
        二、运动员流动的道德风险模型
        三、运动员流动过程中契约设计的监督和激励问题
    第七节 交易成本分析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演进分析
    第一节 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演进
        一、初创时期的自由流动阶段(1898-1932年)
        二、竞争时期的限制流动阶段(1933-1975年)
        三、NBA垄断时期的逐步完善阶段(1976-现在)
    第二节 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契约演进的启示
        一、以权力相互制衡为原则,以利益博弈为突出特征
        二、具有通畅的信息传播渠道
        三、具有明晰的流动制度边界
        四、制度具有时效性
        五、运动员产权明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分析
    第一节 CBA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演化
        一、初创阶段的运动员流动制度(1995-2003)
        二、改革完善阶段的运动员流动制度(2003-现在)
    第二节 运动员流动中公众与管理方的契约分析
        一、公众与管理方之间的博弈分析
        二、公众与管理方之间的契约均衡分析
        三、公众与管理方之间的现实制度分析
    第三节 运动员流动中管理方与俱乐部的契约分析
        一、管理方与俱乐部的博弈分析
        二、管理方与俱乐部之间的契约均衡分析
        三、管理方与俱乐部之间的现实制度分析
    第四节 运动员流动中管理方之间的契约分析
        一、篮协与地方体育局之间的博弈分析
        二、篮协与地方体育局之间的契约均衡分析
        三、篮协与地方体育局之间现实制度分析
    第五节 运动员流动中俱乐部之间的契约分析
        一、俱乐部之间的博弈分析
        二、俱乐部之间的契约均衡分析
        三、俱乐部之间的现实制度分析
    第六节 运动员流动中俱乐部与运动员的契约分析
        一、俱乐部与运动员之间的博弈分析
        二、俱乐部与运动员之间的契约均衡分析
        三、俱乐部与运动员之间的现实制度分析
    第七节 运动员流动中俱乐部、运动员与经纪人的契约分析
        一、俱乐部、运动员与经纪人之间的博弈分析
        二、俱乐部、运动员与经纪人之间契约均衡分析
        三、俱乐部、运动员与经纪人之间的现实制度分析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改革路径
    第一节 合理配置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剩余控制权
        一、剩余控制权
        二、我国运动员流动制度剩余控制权配置状况
        三、合理配置运动员流动制度剩余控制权
    第二节 完善运动员流动的信息传递和公开制度
        一、建立完善运动员流动信息公开平台
        二、完善运动员流动信息传递渠道
    第三节 建立有效的运动员流动利益表达制度
        一、加强公众监督,实现公众的利益表达
        二、软化目标函数不相容,实现各契约主体利益的共同表达
    第四节 完善运动员流动的激励制度
        一、改革现有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二、完善各层级代理人的激励收益机制
    第五节 完善运动员流动的监管制度
        一、法律监管
        二、行业协会自律
        三、代理人自律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不足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9)2013-2014年度影响因子前10名的高校学报的内向性统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二) 研究方法
二、影响因子前10名的自然科学高校学报
三、影响因子前10名的人文社科高校学报
四、讨论

(10)高校学报传统影响因子计算方法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响因子Is*和引文水平的关系
二、对Is*的相关讨论
    (一)IFk,t和Is*计算结果对比
    (二)IsS*和低影响因子引文比例的关系
三、结语

四、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隋代南方政区改革研究 ——以湘川地区为中心的考察[D]. 冯博文. 暨南大学, 2020(04)
  • [2]CSL(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品牌塑造与推广研究[D]. 孙琪.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基于人类影响指数(HII)模型的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D]. 高誉珈.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民国时期西藏方志的编纂研究[D]. 赵琼.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5]1951~2017年韶关市极端降水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J]. 吴洁玲,周嘉琦,成思佩,陈洁,梁子浩,陈世发.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9(01)
  • [6]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7]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D]. 车兰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8]契约理论视域下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研究[D]. 辛松和.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9]2013-2014年度影响因子前10名的高校学报的内向性统计与分析[J]. 李永莲.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6(05)
  • [10]高校学报传统影响因子计算方法的改进研究[J]. 林晓,陈雯,陈蒙腰.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6(03)

标签:;  ;  ;  ;  ;  

2004 韶关大学学报总目录(自然科学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