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引种禾本科植物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三种引种禾本科植物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一、3种引进禾本科牧草的染色体核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艳春[1](2020)在《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文中认为本文以国内外搜集的93份无芒雀麦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表型和分子水平上,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其遗传结构,明确其遗传进化方向;筛选和构建核心种质,挖掘具有优良遗传特性、较高遗传潜力的优异种质材料,合理创制和利用新种质,为加快无芒雀麦育种进程、解决草原生态建设问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表型水平上,93份无芒雀麦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遗传Shannon’s信息指数(H’)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茎重>干草产量>节数>鲜草产量>叶重>株高>叶长>茎粗>叶宽>穗长。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重、节数、株高的遗传变异最为丰富。(2)遗传进度综合排名为:茎重>节数>株高>叶重>叶宽>穗长>叶长>鲜草产量>茎粗>干草产量。(3)利用性状主成分分析,对93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排名,选出较优异的种质材料10份。2.在分子水平上,93份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较弱,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1)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获得三个类群,第I类群材料为祖先种群。第II类群材料与第III类群材料为进化分支群。祖先种群(I类群)材料来源于俄罗斯,具体位置在欧亚交界处及西亚。(2)第II类群含有23份材料,分为6个亚群,其中俄罗斯育成品种“五一”在第5亚群(II-5),处于较高的进化水平。第III类群含有63份材料,分为12个亚群,其中我国育成品种锡林郭勒缘毛雀麦、公农、奇台、乌苏1号分别位于第7、9、10、11亚群,处于较高的进化水平。来源于新疆的乌苏1号,进化水平在育成品种中最高。(3)第II类群有更高的草产量优势,第III类群有更广的适应性,品种改良时可在两类群分别选择亲本。3.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筛选出5个与叶重性状显着相关的SNP标记,分别为Marker11780、Marker12723、Marker15908、Marker185742和Marker31669。对于叶重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3.12%、2.46%、4.15%、2.31%、3.31%,累计表型贡献率是15.53%。由于本研究样本数较少,其余9个性状均未获得阳性SNP标记。通过核心SNP标记筛选,共计获得到核心SNP标记247个。其中,株高、穗长、茎粗、节数、叶长、叶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重、叶重的核心SNP标记分别为20、24、19、21、29、19、26、31、25、33,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率累计分别53.21%,48.35%,52.34%,60.56%,49.38%,50.21%,46.67%,54.37%,39.39%,62.12%。这些标记可有效的提高无芒雀麦新种质的分子鉴定效率。通过在第II、III类群取样,获得核心种质样本41份。4.获得的41份核心种质种子产量相关性状上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1)其中变异系数高于平均水平的五个性状为穗节间长、小花数、小穗数、主轴分支数、种子产量,变异系数分别是35.14%、29.32%、26.98%、22.78%和22.71%。(2)影响种子产量且呈显着正相关的是小花数(0.75)和小穗数(0.653),其次为小穗小花数(0.505)和穗节数(0.454)。(3)遗传参数综合排名依次为小花数、种子产量、主轴分枝、小穗数节间长度、颖果长、内稃长、穗下第一节间长、小穗长、小穗小花数、第一颖长、第二颖长、穗长、穗轴第一节间长、穗节数、外稃长、内稃宽、外稃宽。(4)利用性状主成分分析,对41份核心种质进行了综合排名,选出较优异的种质材料10份。综上所述,无芒雀麦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分化明显,系统进化清晰。在今后无芒雀麦品种改良上,应在第II、III类群进行杂交选育,创造更多的遗传变异,不断加强选择压力,提高育种效率。

左学丽[2](2020)在《冰草属种间杂种F2代群体可利用性评价》文中提出冰草属Agropyron Gaertn.植物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三级基因源,也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牧草作物。为了更好地对冰草属植物种质进行鉴定和利用,筛选出分离群体优异的目标性状及优异单株,本研究对冰草属两个典型二倍体物种蒙古冰草A.mongolicum Keng和冰草A.cristatum L.种间杂种F2代群体从农艺性状和细胞学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对冰草种间杂种F2代87份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7份材料在所有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变异(CV=18.46%–83.32%),小穗粒数的变异最大。对87份材料多样性指数Shannon值聚类,有18份多样性指数较高(H=2.43–2.54),2份材料多样性指数较低(H=1.96-1.99);各性状间,穗长与穗宽多样性指数最高(H=5.55)。相关与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穗长和株高是影响每小穗小花数的重要因素(=0.91,=0.90)。因子分析发现穗长、穗宽、每穗小穗数、每小穗小花数四个主成分存在明显的变异。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6.5处将群体材料分成四大类群,其中第3类冰草材料都具高秆、多分蘖的特点,可用于选育优质牧草;第4类冰草材料具有多小花多穗粒等优良性状,可作为小麦遗传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对冰草群体生育时期株高分蘖生长动态分析,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株高和分蘖是相辅相成的,从拔节期到成熟期株高与分蘖数一直增加。根据田间表现,应用轮回选择法将评价优良的冰草属种间F2代按其株高、分蘖、穗型及生育期等分析比较,对应筛选组配出了8个F1代集团(群体),收获F1代集团种子用于冰草牧草新品系的进一步分析比较。2.细胞学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采用的蒙古冰草和冰草种间杂种亲本和F2代5个材料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14条。父本冰草Z1842核型公式为2n=2x=10m+4sm,母本蒙古冰草Z2098为2n=2x=8m+6sm,杂种F2-19为2n=2x=14m,杂种F2-69为2n=2x=14sm,杂种F2-94为2n=2x=6m+8sm。冰草和蒙古冰草及其杂种F2-19的核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1.70%、62.10%和59.27%,均为“1A”型。杂种F2-69与F2-94的核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4.90%和64.51%,均为“2A”型。通过研究发现冰草属两个典型二倍体物种冰草和蒙古冰草及其种间杂种后代材料核型均属于基本对称类型,但在染色体构成上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本研究对冰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以及冰草和小麦等相关植物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王文强,周汉林,唐军[3](2018)在《狼尾草属牧草研究及利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狼尾草属(Pennisetun spp.)牧草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本文综述了当前狼尾草牧草主要品种和育种技术、细胞学、组织培养、遗传多样性、分子生物学、栽培生理及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狼尾草的研究及推广利用提出展望。

李建勋,巴蕾,于欢,于敏,刘冰,吴荣哲[4](2017)在《秋水仙素浸泡法对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的诱导及初步鉴定》文中研究表明以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茎尖、叶片和继代愈伤组织为材料,探索秋水仙素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不同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再生芽数、增殖系数和多倍体发生的影响;并对秋水仙素处理后不同外植体诱导产生的再生植株,经3次继代培养后生长30d的植株的染色体倍性进行镜检。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的存活率和出芽率随秋水仙素浓度的增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黑果腺肋花楸愈伤组织的存活率高于茎尖和叶片。经秋水仙素处理后,3种外植体均能诱导多倍体发生;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染色体加倍率,但外植体的死亡率随之增加。当愈伤组织在秋水仙素浓度为2 000mg/L,处理24h时,叶片愈伤组织增殖系数为2.4,存活率为52%。以植株矮化和茎秆粗壮为依据筛选的再生植株中鉴定出47株假定多倍体,但大多为混倍体(嵌合体)。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经1 500mg/L秋水仙素浸泡处理24h后,诱导再生的生根植株中获得1株整株均一加倍的四倍体植株。

高方可[5](2016)在《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诱导及初步鉴定》文中指出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 Elliot)适应性广,抗寒性强,耐干旱,环境适应能力强,适合我国大部分区域栽植。果实中富含大量的花青素与生物活性物质,能够维持人体心脏的健康,有效的预防癌症,同时对防治高血压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能够减缓人体衰老,使人体保持健康的机体。目前,我国对于栽培、繁殖的研究进展迅速,但在多倍体诱导方面还未见报道。所以本研究利用化学方法诱导结合组织培养技术,选取不同的材料,进行多倍体诱导,探究诱导过程中倍性调控机制,以及对多倍体进行鉴定,为我国培育优良品种提供种质资源,扩大种植面积,满足市场需求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和价值。结果表明:1.比较了不同材料对多倍体诱导的影响,诱导材料以愈伤组织优于茎尖、叶片;比较了秋水仙素使用方法对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秋水仙素施入法存活率要高于秋水仙素浸泡法,对植物伤害低。2.以茎尖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对再生植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多倍体植株的气孔大小大于正常植株,气孔数量低于正常植株,保卫细胞长宽相对增大,叶绿体数介于12-20之间可以假定为变异植株。3.选用秋水仙素浸泡法处理茎尖诱导再生植株,当秋水仙素浓度为1500mg·L-1、处理36 h时,所得变异体叶片中的叶绿体变异率最高,为33.3%。使用施入法时,浓度为200 mg·L-1、施入时间为14 d时,诱导率最高,为35.6%。4.秋水仙素浸泡法诱导的变异体共有47株,其中7株为混倍体,四倍体细胞占比12.5%;施入法诱导60株变异体,其中有13株为混倍体,四倍体细胞占比最高为23.5%;另发现3株四倍体,诱变率最高可达11.1%。5.多倍体植株继代三次后的茎粗高于对照植株,节间长度无明显差异,叶长、叶宽显着高于对照植株。

张怀山[6](2014)在《中型狼尾草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中型狼尾草(Pennisetum longissimum var. intermedium)是陈守良和金岳杏在1984年发现并命名的长序狼尾草新变种,为禾本科(Gramineae)狼尾草属(Pennisetum)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甘肃等地均有分布。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经过多年引种驯化,选育出4个中型狼尾草新品系,具有产草量高、萌发力强、易栽培、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平均株高1.8~1.9m,年均干草产量达到1.60×104kg/hm2,粗蛋白含量18%以上。本论文对中型狼尾草4个新品系的生长特性、生殖特性、细胞学特性、抗逆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包括4个新品系在内的29份中型狼尾草种质材料的表型多样性和分子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中型狼尾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对中型狼尾草3个早熟品系的开花授粉习性及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日内开花时间主要集中在7:00~11:00,8:00~10:00是开花高峰期。1号品系开花时间7:00开始,11:00结束;2号品系7:30开始开花,11:30结束;3号品系开花始于7:30,11:00结束。1号、2号和3号品系的开花期持续时间分别为13d、20d和15d。1号、2号品系有一个开花高峰期,总体呈现“低—高—低”的态势;2号品系出现两个开花高峰期,总体呈现“低—高—低—次高—低”的态势。中型狼尾草开花变化除受自身开花节律的控制外,与气温变化、空气湿度也有一定关系,20~25℃温度范围较适宜花粉萌发,空气湿度较大时,花药散粉推迟或不散粉。花粉形态近似球形或卵园形,花粉粒表面有皱褶,花粉外壁为细小颗粒饰纹,呈鱼鳞状排列。平均花粉粒大小为47.1μm,平均极轴长为45μm,平均赤道轴长为52μm,平均长/宽比例为0.86。探讨了中型狼尾草开花授粉习性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以及花粉形态与低结实率的关系。(2)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4个中型狼尾草新品系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型狼尾草是以9为基数的4倍体种,4个品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36,同属中着丝点的小型染色体,在基因源上是同源性较强的染色体组;1号、3号品系的核型公式为2n=4x=36=17m+1sm,2号品系的核型公式为2n=4x=36=16m+2sm,4号品系的核型公式为2n=4x=36=18m(1SAT),4个品系染色体核型均属于不对称性核型,核型不对称系数的变异范围较小,染色体核型为1B型。1号、3号品系间的核型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2号、4号品系与1号、3号品系间的核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3)对采自云南省的25份野生种质和4份驯化栽培种质材料的16个主要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型狼尾草各表型在29份材料间均表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存在着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和变异水平,平均变异系数为17.58%,离散程度较高,极差变幅为0.31~51.60。主成分分析表明,叶长、穗长、穗宽、穗柄长、节间长等茎叶与穗部营养性状的变异是中型狼尾草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和贡献者,种子相关性状发芽率和结实率的变异程度低,遗传稳定。聚类分析结果,29份供试材料总体上分为3大类:第Ⅰ类有9份材料,第Ⅱ类有12份材料,第Ⅲ类包含8份材料。表型性状的遗传分化主要受到遗传因素与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4)运用ISSR标记对采自云南的25份野生种质和4份驯化新品系中型狼尾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5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0条能扩增出清晰条带且多态性明显的引物,29份材料DNA共获得72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2个,多态性比率为87.4%,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为7.2个;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8611、1.7428、0.5610和0.3959;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幅为0.236~0.903,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51为界,29份材料划分为4大类,但Mantel检测表明种质材料的遗传聚类和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4370,P=0.2046)。首次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中型狼尾草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水平,为科学合理地引种、驯化、保护和利用中型狼尾草野生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5)采用PEG-6000、低温和NaCl处理模拟逆境胁迫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型狼尾草幼苗在3种不同胁迫下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并对其抗逆性、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①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后降,在PEG浓度为5%时达到最大;脯氨酸含量显着升高,在20%PEG处理下含量是CK的6.0倍;MDA含量呈现“急剧增加—相对稳定—迅速下降”的变化趋势,5%PEG处理下MDA累积量达到最大;SOD活性总体上呈“急剧下降—微增—迅速上升”的趋势,PEG浓度为5%时最低,PEG浓度为20%时达到最大。②低温胁迫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降低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均呈升高趋势;MDA含量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SOD活性随温度的降低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③随着NaCl胁迫水平的加强,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均随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加;SOD活性则呈现“微增—缓慢降低—急剧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PEG胁迫下,脯氨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低温4h胁迫下,MDA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显着正相关,与脯氨酸含量极显着正相关;NaCl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极显着正相关,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呈显着负相关,而与可溶性蛋白显着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中型狼尾草适应逆境胁迫受到多种生理生化的调节,且各生理生化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是中型狼尾草应答逆因子胁迫的重要生理调节机制,体现了其抵抗逆境胁迫、减轻伤害的适应性反应。(6)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4个中型狼尾草野生栽培新品系在甘肃永登秦王川盐渍土区的物候期、生长速度、叶面积及分蘖数等性状的变化特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号、2号和3号品系出苗快,成熟早,生育天数147d左右;4号品系出苗迟,成熟晚,生育天数160d。1号品系生长最快,其株高在各个生育时期均显着高于其他3个材料(P<0.05),在开花期达最高(187.94cm);3号品系生长较慢,株高最矮(150.51cm)。生育前中期,参试材料单株叶面积、茎粗逐步增长,抽穗期以后,趋于平稳甚至有所下降,1号、2号和4号品系变化一致且明显高于3号品系。2号品系分蘖能力最强,其次是1号、3号和4号品系。综合生产性能较好的是1号和2号,年干草产量分别达到15300kg/hm2、14700kg/hm2。综合评价认为,中型狼尾草1号、2号新品系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产草量高,成熟早,综合生产性能优良,适宜在永登秦王川盐渍土区推广种植。综上所述,中型狼尾草属于异花授粉植物,其花粉粒表面有皱褶,花粉外壁为细小颗粒状饰纹;细胞染色体数为36,染色体核型为1B型;29份中型狼尾草种质材料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主要受到遗传因素与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逆境条件下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含量和SOD活性会发生应激变化,各生理生化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4个中型狼尾草品系生产性能综合评价最高的是1号和2号,是适合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盐渍土区种植的优良品种(系)。

张红侠[7](2013)在《中国产部分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探索》文中认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与冷季型禾本科植物形成互惠关系的Epichloid内生真菌(Epichloe属和Neotyphodium属),其菌丝体系统分布于植物体的地上部分。目前,已报道内生真菌至少能感染80属280种禾本科植物,在欧洲和北美洲研究较多,我国较少。2011至2012年,本研究从江苏、安徽、浙江、辽宁、北京及内蒙古等6省市自治区采集禾本科植物2001株。依据健康植物的花序特征,鉴定植物样品含9属15种以上。内生真菌检出率从0~100%不等,植物样品的检出率在不同属间,以及同属内种间均存在差异,显示内生真菌的宿主特异性,总检出率为为35.4%。本研究首次从黄山地区采集到含菌的大雀麦(Bromus magnus Keng)植株,这在我国尚未有记录。2011年9月从内蒙古通辽的城区及科尔沁区采集着生真菌子座的禾本科植物44株,但没有采集到完整的花序。结合trnT-trnL片段分析、叶表皮微形态观察以及植株的营养器官形态特征,这些样品全被鉴定为羊草(Leymus chinensis Trin.)。野外条件下,内生真菌能在羊草植株上形成子座,至今国际上未见相关报道。以含菌的黄山大雀麦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根据形态学特征来自黄山大雀麦的31个菌株分为两群:生长速度(48.1~56.3mm/21d)快的FG菌群和生长速度慢(12.9~15.9mm/21d)的SG菌群,FG群菌株分生孢子(2.9~3.6×4.5~5.1μm)和分生孢子梗(15.8~24.6μm)等无性形态结构也比SG菌群略大。同一地区大雀麦分离菌株显示出形态多样性,SG菌群菌株22株,在数量上占据优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菌株,进行tefA和tubB片段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学分析。单拷贝的大雀麦分离菌株在EBY分支上形成独立分支,区别于已报道的内生真菌。FG菌群和SG菌群菌株间未表现差异。结合宿主植物的种类和地理分布,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学特征,提议大雀麦分离菌株为新种Neotyphodium magnicola H. Zhang, Z. Wang et Y. Ji, sp. nov.。由于采样时间较晚,羊草子座发育末期,子座特征不完整,未观察到成熟的子囊和子囊孢子。经表面消毒,从通辽的城区和科尔沁区分别分离菌株9株和16株,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特征调查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通辽城区和科尔沁区的菌株形态学特征一致:生长速度为28.5~41.1mm/21d。分生孢子梗长24.1-26.4μm,基部宽2.1~2.5μm,顶端逐渐变窄小于1μm,基部有隔膜。分生孢子肾形至椭圆形,4.7~5.5×2.8~3.5μm。这些均为典型的epichloid内生真菌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菌株均具有一个拷贝,在EBY分支上形成独立分支。这些菌株在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学特征上区别于已报道内生真菌,可能属于一个新的epichloid内生真菌分类群。但由于缺乏有性世代,尚不能确定其分类地位。筛选出9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对保藏及分离的22株菌进行SRAP扩增,分析菌株间的遗传多样性。22株菌的SRAP扩增片段遗传差异在0.000~0.876之间,显示出一定的遗传差异。宿主植物为鹅观草、圆柱披碱草的菌株聚类情况复杂,显示菌株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宿主植物为羊草、大雀麦、小颖羊茅、臭草及羽茅的菌株各自形成独立分支,显示菌株的特异性。这些都表明我国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宿主植物的种类密切相关。本研究对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探索,利于掌握我国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全貌,为有效利用这一新型微生物资源奠定基础。

宛涛[8](2011)在《冷蒿(Artemisia frigida)有性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项研究以分布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上的优良牧草冷蒿为供试材料,针对其雌雄配子的发育、染色体核型特点、花粉形态特征传粉规律及种子萌发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成果认为:1.冷蒿小孢子的发生为多胞原;花粉母细胞胞质的分裂属于连续型;绒毡层属于变形绒毡层;成熟的雄配子为2核型。2.冷蒿的胚胎发育属于单孢型胚囊,四分体直线型排列,其功能大孢子存在于合点端。3.在内蒙古冷蒿既有二倍体又有四倍体;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18;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x=36。唯有来自于塔尔岭的材料具有随体;在冷蒿的正种(Artemisia frigida Willd.)及变种—紫花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 var. atropurpurea Pamp.)中都存在二倍体和四倍体的现象。4.冷蒿的花粉粒属于小型花粉粒。赤道面为椭圆形或圆球形;极面为三裂圆形或三裂片圆形。萌发器官是3孔沟类型;花粉粒表面纹饰为刺状—颗粒状复合纹饰。冷蒿正种的花粉粒为椭圆形或长球形,而变种的花粉粒为圆球形或近圆球形。来自鄂托克的材料(变种,四倍体)二型性比例最高,可达64.5%,P/E=1.07;其他样点的材料二型性比例不足20%。5.花序开花顺序初期是由上至下的,对于每一花序开花顺序为,外轮的单性小花先开放,2-4天后中央两性小花开始开放。冷蒿花粉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离的增加,所传播的花粉粒数量越少,大多遗留在植株附近,其传播的有效距离大于200cm;在垂直方向上距地面越高收集到的花粉数量越少,其传播的有效高度大于100cm;在1昼夜内,09:00时左右和13:00时左右,各出现1次十分明显的花粉捕获高峰期。温度、风速与花粉密度呈正相关,而相对湿度与花粉密度存在负相关。6.冷蒿瘦果背面为条纹状纹饰,由于分类地位、染色体倍性、生境的不同,条纹状纹饰的形态、排列及一些瘤状物、突起物等辅纹饰有所差异。7.来自8个样地冷蒿种子千粒重的变化幅度在0.076g-0.124g之间;克什克腾冷蒿种子的萌发率(GR)、萌发势(GE)、萌发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均最高,与其他7个样地的种子萌发特性相比差异达到0.05。在含水量达到30%以后发芽率开始下降。种子在土壤表层萌发率最高;覆土厚度超过3 cm以上时不能出苗。

高海娟,云锦凤,李红[9](2010)在《冰草形态学与细胞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是异花授粉植物,种群内株丛间变异较大,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冰草形态方面存在多种变异类型,地下茎形成了疏丛型、疏丛-根茎型、根茎型3种类型;叶片表皮被毛有上下表皮均密被刺毛,上表皮被较密微毛、下表皮被较少微毛,上表皮被少微毛、下表皮光滑无毛变异类型;种子外稃有密被长柔毛、疏被短柔毛、光滑无毛变异类型。染色体研究查明,冰草染色体存在二倍体和四倍体2个倍性水平,二倍体冰草染色体为14条,核型公式为2n=14=10m(1sat)+4sm(2sat),核型类型为1A型;四倍体冰草染色体为28条,核型公式为2n=28=22m+6sm,核型类型为1A型。

云岚[10](2009)在《新麦草多倍体诱导及细胞学研究》文中指出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 (Fisch.) Nevski)是小麦族中少有的二倍体物种,因其低倍性,适宜用染色体加倍方法进行遗传改良。研究旨在利用离体组织培养并诱导同源四倍体对新麦草进行染色体加倍。首先以2品种新麦草为材料,建立新麦草高效再生体系。分别以幼穗、幼胚和成熟胚为外植体。结果表明,1~3cm幼嫩穗、授粉后14~17d长度为1mm的幼胚最适于愈伤诱导,但2品种有一定差异。幼胚需4℃预处理1~5d,成熟胚需10℃下浸泡48h。2,4-D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作用最显着。大于4cm幼穗和成熟胚需添加0.3~0.5 mg/LABA抑制花器官分化和胚萌发。CH可促进愈伤组织生长,但对外植体细胞分化方向没有决定作用。胚性愈伤容易分化和再生,而非胚性愈伤在添加低浓度2,4-D和6-BA的培养基上经2次以上继代改造可部分转化为胚性愈伤。愈伤组织分化再生过程中NAA和6-BA均起重要作用,胚性愈伤分化率均达80%以上。建立新麦草高效再生体系的关键步骤是外植体筛选、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胚性愈伤组织的改造。用秋水仙素处理新麦草萌动种子、分蘖芽和愈伤组织诱导染色体加倍,处理后的植株用根尖压片法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在30℃下,用1500mg/L秋水仙素和1.5%DMSO处理4h诱导萌动种子获得了混倍体植株,平均2n=28细胞突变率为24.4%;以500 mg/L秋水仙素和1.5%DMSO在25℃处理幼苗分蘖芽48h加倍诱导率更高,四倍体细胞平均比例为42.65%,此外还发现突变为单倍体、三倍体、非整倍体的细胞,总比例为8.88%;以100mg/L秋水仙素和1.5%DMSO、在25℃处理72h诱导愈伤组织加倍效率最高,平均四倍体细胞比例为53.58%,并得到8株四倍体细胞在80%以上材料。Pendimethalin处理后的愈伤组织没有得到再生植株。形态比较和气孔保卫细胞观察表明,新麦草加倍植株叶片长、宽均较二倍体有所增加。四倍体叶片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比二倍体增加13.52%,差异显着。气孔之间距离显着增大。比较诱导形成的同源四倍体新麦草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结果用直线回归和Farquhar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四倍体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于二倍体,气孔导度值整体低于二倍体,表明四倍体对强光的适应性好于二倍体。四倍体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最大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最大磷酸丙糖利用速率也显着高于二倍体,表明四倍体在高光强和高CO2浓度下比二倍体具有更大的光合潜力。叶绿素荧光观测结果表明,四倍体原初光能转化效率高于二倍体,干旱胁迫下四倍体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低于二倍体,说明干旱胁迫下二倍体的光保护机制作用更明显。统计2个二倍体品种新麦草根尖细胞染色体,其中具14条染色体的细胞占统计细胞总数的86.25%。染色体顺次C-分带与45S rDNA分子原位杂交(FISH),结果表明,新麦草7对染色体可根据各自独特的带型而彼此区分开来。新麦草染色体组成为2n=2x=14=8m+6sm,核型对称类型属于2A。根据带型可以将7对染色体分为3组,同时也发现存在带型多态性。FISH结果显示45S rDNA在二倍体新麦草染色体上有6个主要分布位点,均位于染色体短臂端部,某些染色体中部和长臂末端也存在弱的杂交信号,可能属于次缢痕以外的rDNA分布位点。新麦草加倍细胞28条染色体上共存在12个主45S rDNA位点。顺次C-分带与原位杂交结果将3对45S rDNA位点初步定位于新麦草的Ⅰ、Ⅲ以及Ⅴ染色体短臂末端,推测这3对染色体可能是NOR染色体。

二、3种引进禾本科牧草的染色体核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种引进禾本科牧草的染色体核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无芒雀麦概述
        1.1.1 无芒雀麦简介
        1.1.2 无芒雀麦地理分布
        1.1.3 无芒雀麦栽培起源及利用现状
    1.2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2.1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研究
        1.2.2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生理和品质特性研究
        1.2.3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抗性研究
    1.3 遗传多样性概念、研究方法及在饲料作物中的利用现状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1.3.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在饲料作物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3 核心种质的构建
    1.4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进度的研究现状
        1.4.1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国外研究现状
        1.4.2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国内研究现状
        1.4.3 遗传力与遗传进度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数据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2.3.2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3.3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3.4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聚类分析
        2.3.5 无芒雀麦类群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2.3.6 无芒雀麦遗传参数评估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2.4.1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2.4.2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进度
        2.4.3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表型亲缘关系
        2.4.4 无芒雀麦优异材料的筛选及育种潜力
第三章 利用简化测序开发 SNP 标记及无芒雀麦遗传进化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试剂
        3.2.3 基因组的提取
        3.2.4 酶切方案确定
        3.2.5 实验建库及高通量测序
        3.2.6 实验建库评估
        3.2.7 信息分析流程
        3.2.8 测序质量值分布检查
        3.2.9 SLAF标签开发
        3.2.10 基于SNP信息进行生物学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DNA质量检查
        3.3.2 测序质量值分布检查
        3.3.3 SLAF标签统计
        3.3.4 SNP标签统计
        3.3.5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3.6 种质资源间遗传相似性分析
        3.3.7 系统进化树分析
        3.3.8 93份资源类群间数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3.3.9 第二类群内亚群划分及数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3.3.10 第三类群内亚群划分及数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3.4.1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的代表性
        3.4.2 传统分子标记技术的局限性
        3.4.3 简化基因组技术在复杂基因组分子标记开发上的可行性及优势
        3.4.4 无芒雀麦的遗传多样性
        3.4.5 无芒雀麦的遗传分化
        3.4.6 无芒雀麦品种改良
第四章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及核心种质筛选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
        4.3.1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表型鉴定分析
        4.3.2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表型分布分析
        4.3.3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3.4 核心标记的筛选分析
        4.3.5 核心种质构建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4.4.1 无芒雀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4.4.2 无芒雀麦核心标记的筛选
        4.4.3 无芒雀麦核心种质的筛选
第五章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3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5.3.2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5.3.3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5.3.4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聚类分析
        5.3.5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5.4.1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5.4.2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进度
        5.4.3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表型亲缘关系
        5.4.4 无芒雀麦优异材料的筛选及育种潜力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冰草属种间杂种F2代群体可利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冰草属的分布及分类简史
        1.1.1 冰草属植物的分布
        1.1.2 冰草属植物的分类
    1.2 冰草植物的生态学习性
        1.2.1 冰草P基因组遗传效应
        1.2.2 冰草表型性状生育时期
    1.3 冰草属植物研究现状
        1.3.1 冰草与小麦在远缘杂交染色体间关系上研究
        1.3.2 冰草属植物在基因组方面的研究
    1.4 冰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5 冰草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
    1.6 冰草的细胞学研究应用
        1.6.1 小麦-冰草属植物2P二体附加系
        1.6.2 冰草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1.6.3 FISH与 GISH在小麦-冰草属植物中的应用
    1.7 植物多倍体
        1.7.1 人工诱导多倍体形成过程
        1.7.2 植物多倍体研究及利用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冰草种间杂种F2代群体农艺性状统计分析
    2.1 材料及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冰草种间杂种F2代群体内差异
        2.2.2 冰草各农艺性状间相关分析
        2.2.3 冰草种间杂种F2代材料因子分析
        2.2.4 冰草种间杂种F2代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2.2.5 冰草种间杂种F2代材料优异性状
        2.2.6 冰草种间杂种F2代群体生育时期调查
        2.2.7 冰草属种间杂种F2代群体分蘖株高表型分析
        2.2.8 冰草种间杂种F2代群体分蘖株高动态分析
        2.2.9 冰草作为牧草资源杂种后代鉴定与筛选
    2.3 结论与讨论论
第三章 冰草属牧草种间杂种亲本及其F2代核型分析
    3.1 材料及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细胞学制片方法
        3.1.3 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染色体数目分析
        3.2.2 染色体核型分析
        3.2.3 染色体核型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冰草种间杂种F2代农艺性状研究
    4.2 冰草属牧草种间杂种亲本及其F2代核型分析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论文受资助情况
附录
致谢

(3)狼尾草属牧草研究及利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狼尾草属牧草种质资源概述
2 狼尾草属牧草育种研究
    2.1 国内狼尾草品种资源
    2.2 狼尾草属牧草主要育种技术研究
        2.2.1 选择育种
        2.2.2 引进选育
        2.2.3 杂交育种
        2.2.4 辐射育种
3 狼尾草属牧草生物技术研究
    3.1 狼尾草属牧草组织培养体系研究
    3.2 狼尾草属牧草细胞学研究
4 狼尾草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4.1 狼尾草属牧草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
    4.2 狼尾草属牧草基因克隆
    4.3 转基因研究
5 狼尾草牧草栽培生理与利用技术研究
    5.1 狼尾草牧草生理栽培研究
    5.2 狼尾草牧草青贮利用和加工研究
    5.3 狼尾草牧草其它加工和利用研究
6 研究展望

(4)秋水仙素浸泡法对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的诱导及初步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诱导
        1) 以组培苗茎尖为外植体诱导
        2) 以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诱导
        3) 以愈伤组织为外植体诱导
        1.2.2 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初步鉴定
        1) 再生植株形态鉴定法
        2) 再生植株细胞学鉴定法
        3) 根尖染色体计数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的诱导
        2.1.1 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茎尖多倍体诱导
        2.1.2 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幼嫩叶片多倍体诱导
        2.1.3 黑果腺肋花楸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
    2.2 黑果腺肋花楸诱导植株初步鉴定
        2.2.1 再生植株的形态学鉴定鉴定
        2.2.2 再生植株的细胞学鉴定法
        2.2.3 多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的鉴定
        2.2.4 多倍体植株与对照植株外观形态的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5)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诱导及初步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培养基配置
        1.1.2 化学药品
    1.2 试验方法
        1.2.1 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诱导
        1.2.1.1 以组培苗茎尖为外植体诱导
        1.2.1.2 以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诱导
        1.2.1.3 以愈伤组织为外植体诱导
        1.2.2 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初步鉴定
        1.2.2.1 再生植株形态鉴定法
        1.2.2.2 再生植株细胞学鉴定法
        1.2.2.3 根尖染色体计数法
        1.2.2.4 多倍体植株与对照植株外观形态的比较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的诱导
        2.1.1 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茎尖多倍体诱导
        2.1.1.1 秋水仙素浸泡浓度和时间对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茎尖生长的影响
        2.1.1.2 秋水仙素施入浓度和时间对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茎尖生长的影响
        2.1.2 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幼嫩叶片多倍体诱导
        2.1.2.1 秋水仙素浸泡浓度和时间对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叶片生长的影响
        2.1.2.2 秋水仙素施入浓度和时间对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叶片生长的影响
        2.1.3 黑果腺肋花楸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
        2.1.3.1 秋水仙素浸泡浓度和时间对黑果腺肋花楸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2.1.3.2 秋水仙素施入浓度和时间对黑果腺肋花楸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2.2 黑果腺肋花楸诱导植株初步鉴定
        2.2.1 再生植株的形态学鉴定法
        2.2.1.1 秋水仙素浸泡法诱导再生植株形态学鉴定
        2.2.1.2 秋水仙素施入法诱导再生植株形态学鉴定
        2.2.2 再生植株的细胞学鉴定法
        2.2.2.1 秋水仙素浸泡法对再生植株的气孔密度、气孔保卫细胞大小、叶绿体数目的鉴定
        2.2.2.2 秋水仙素施入法对再生植株的气孔密度、气孔保卫细胞大小、叶绿体数目的鉴定
        2.2.3 多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的鉴定
        2.2.4 多倍体植株与对照植株外观形态的比较
3 讨论
    3.1 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诱导
        3.1.1 材料选择
        3.1.2 秋水仙素浓度及时间
        3.1.3 秋水仙素使用方法
    3.2 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的初步鉴定
        3.2.1 细胞学鉴定法
        3.2.2 染色体数目鉴定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型狼尾草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1.1.1 植物种质特性研究的意义
        1.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1.2 狼尾草种质特性研究进展
        1.2.1 狼尾草生长特性研究
        1.2.2 狼尾草生殖特性研究
        1.2.3 狼尾草抗逆性研究
    1.3 狼尾草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狼尾草形态学分析
        1.3.2 狼尾草细胞学分析
        1.3.3 狼尾草同工酶分析
        1.3.4 狼尾草分子标记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中型狼尾草开花授粉习性及花粉形态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开花授粉习性
        2.2.2 花粉形态观察
    2.3 讨论
        2.3.1 中型狼尾草日内、日间开花变化规律
        2.3.2 中型狼尾草的开花授粉习性及应用
        2.3.3 中型狼尾草花粉形态对结实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型狼尾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及来源
        3.1.2 测定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染色体数目观测
        3.2.2 染色体核型分析
        3.2.3 不同品系染色体核型参数比较
    3.3 讨论
        3.3.1 中型狼尾草的染色体数目和倍性
        3.3.2 中型狼尾草的染色体长度类型
        3.3.3 中型狼尾草的核型进化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型狼尾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地概况
        4.1.3 试验方法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主要农艺性状统计分析
        4.2.2 表型性状方差分析
        4.2.3 主成分因子分析
        4.2.4 聚类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型狼尾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DNA 提取及定量
        5.1.3 ISSR 引物的筛选
        5.1.4 ISSR-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5.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ISSR 扩增产物及多态性分析
        5.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5.2.3 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
        5.2.4 聚类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PEG、低温和盐胁迫对中型狼尾草幼苗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中型狼尾草幼苗对 PEG 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特征
        6.2.2 中型狼尾草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特征
        6.2.3 中型狼尾草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特征
        6.2.4 PEG、低温和盐胁迫下各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6.3 讨论
        6.3.1 逆境胁迫对中型狼尾草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6.3.2 逆境胁迫对中型狼尾草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6.3.3 逆境胁迫对中型狼尾草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型狼尾草在盐渍土区的栽培试验及生产性能评价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地概况
        7.1.2 供试材料
        7.1.3 试验设计
        7.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7.1.5 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7.1.6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物候期
        7.2.2 株高
        7.2.3 单株叶面积
        7.2.4 茎粗
        7.2.5 单株分蘖数
        7.2.6 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7.3 讨论
        7.3.1 中型狼尾草在盐渍土区的生态适应性
        7.3.2 中型狼尾草叶面积变化在生产中的利用
        7.3.3 中型狼尾草生产性能的综合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发明专利和获奖情况
致谢

(7)中国产部分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内生真菌的定义
    2 早期的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研究
        2.1 Acremonium属内生真菌
        2.2 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
        2.3 Epichloe属内生真菌
    3 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的新动向
        3.1 内生真菌的功能及其化学背景
        3.2 内生真菌的遗传及基因组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3.2.2 nox基因的作用
        3.2.3 NRPS基因的特征
        3.2.4 基因组研究的进展
    4 世界各地的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探索
        4.1 欧洲的探索
        4.2 大洋洲的进展
        4.3 北美洲的探索
        4.4 日本的探索
        4.5 南美洲的探索
        4.6 中国的探索
        4.7 非洲的进展
    5 不典型的epichloid内生真菌
        5.1 生长速度极慢的内生真菌
        5.2 不产孢的内生真菌
        5.3 不种传的内生真菌
        5.4 宿主范围特别广的内生真菌
        5.5 产子座但无有性世代的内生真菌
    6 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探索的热点—小麦族植物内生真菌
    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部分地区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的检测 及其宿主植物鉴定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样品的采集、保存
        1.2 植物样品的鉴定
        1.3 内生真菌的检测
        1.4 植物样品总DNA的提取
        1.5 植物叶绿体cpDNA中的trnT-trnL序列分析
        1.6 植物叶片组织的透明化和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样品的采集及鉴定
        2.2 内生真菌在宿主植物体内的形态特征
        2.3 植物样品检出率的统计及分析
        2.4 黄山大雀麦植物样品的调查
        2.5 植物样品总DNA的提取
        2.6 植物目的基因片段的比对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2.7 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雀麦和羊草菌株的分离及其形态学特征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子座的观察及内生真菌的分离
        1.3 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山大雀麦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及保存
        2.2 内蒙古羊草子座切片的观察及内生真菌的分离
        2.3 内生真菌的菌落特征
        2.4 内生真菌的无性形态特征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大雀麦和羊草分离菌株的系统发育学特征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的培养
        1.2 菌株总DNA的提取
        1.3 供试菌株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及测序
        1.4 菌株的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总DNA的提取
        2.2 引物的筛选及其有效性
        2.3 目的基因片段的分析
        2.4 菌株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种NEOTYPHODIUMMAGNICOLA H.ZHANG,Z.WANG ET Y.JI,SP.NOV.的提议
第五章 基于SRAP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的种类、来源及其培养保藏
        1.2 总DNA的提取、引物的筛选、SRAP扩增及产物检测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SRAP引物筛选、条带扩增
        2.2 遗传距离分析
        2.3 不同epichloid内生真菌种间的多样性
        2.4 不同epichloid内生真菌种内的多样性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合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8)冷蒿(Artemisia frigida)有性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1.1.1 植物大、小孢子母细胞发育的研究
        1.1.2 植物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1.1.3 牧草的种子生物学研究
    1.2 孢粉学的研究
        1.2.1 孢粉学的基础研究
        1.2.2 植物花粉形态的应用研究
        1.2.3 植物花粉的二型性研究
        1.2.4 农林孢粉学的研究
    1.3 关于冷蒿草原和冷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冷蒿草原和冷蒿的分布
        1.3.2 关于冷蒿草原的研究
        1.3.3 关于冷蒿的研究
        1.3.4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自然条件概况
        2.1.1 研究区方位和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条件
        2.1.4 水资源
        2.1.5 土壤条件
        2.1.6 植被
    2.2 研究方案
        2.2.1 植物标本、花序材料、花粉、种子等样品的采集
        2.2.2 雌、雄配子的形成
        2.2.3 染色体核型分析
        2.2.4 花粉的形态特征
        2.2.5 分类学地位及染色体倍性对花粉形态的影响
        2.2.6 二型性和E 花粉形态的特点
        2.2.7 花粉的传播规律
        2.2.8 种皮微形态
        2.2.9 冷蒿种子萌发特性
    2.3 材料与方法
        2.3.1 雄配子发生的供试材料与实验方法
        2.3.2 雌配子发生的供试材料与实验方法
        2.3.3 冷蒿染色体的核型供试材料与实验方法
        2.3.4 冷蒿花粉粒的形态特征供试材料与实验方法
        2.3.5 冷蒿花粉的传播动态供试材料与实验方法
        2.3.6 冷蒿种皮微形态的研究供试材料与实验方法
        2.3.7 冷蒿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供试材料与实验方法
第三章 冷蒿大、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3.1 冷蒿小孢子的发生与雄配子体的发育结果与分析
        3.1.1 冷蒿花药壁的发育
        3.1.2 冷蒿雄配子体的发育
    3.2 冷蒿小孢子的发生与雄配子体的发育讨论与小结
        3.2.1 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连续型
        3.2.2 冷蒿花药壁层的发育属于双子叶型
        3.2.3 冷蒿的绒毡层则属于变形绒毡层
    3.3 冷蒿大孢子的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发育结果与分析
        3.3.1 大孢子的发生
        3.3.2 雌胚子体的发育
    3.4 冷蒿大孢子的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发育讨论与小结
        3.4.1 冷蒿的胚胎发育属于单孢型胚囊,单胚珠倒生
        3.4.2 冷蒿大孢子为直线排列,功能大孢子在合点端
        3.4.3 冷蒿胚囊的发育属于蓼型胚囊
第四章 冷蒿染色体的核型
    4.1 试验设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海拉尔的冷蒿(Artemisia frigida)
        4.2.2 锡林浩特的冷蒿(Artemisia frigida)
        4.2.3 阿巴嘎的冷蒿(Artemisia frigida)
        4.2.4 克什克腾的冷蒿(Artemisia frigida)
        4.2.5 大青山的冷蒿(Artemisia frigida)
        4.2.6 鄂托克的紫花冷蒿(Artemisia frigida var. atropurpurea)
        4.2.7 塔尔岭的冷蒿(Artemisia frigida)
        4.2.8 巴彦浩特的紫花冷蒿(Artemisia frigida var. atropurpurea)
    4.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冷蒿花粉粒的形态特征
    5.1 试验设计与方法
        5.1.1 样地布设
        5.1.2 试验方法
    5.2 观察结果
        5.2.1 冷蒿花粉形态的总体特征
        5.2.2 不同样地冷蒿的花粉形态特征
    5.3 讨论与小结
        5.3.1 冷蒿正种与变种之间花粉形态的差异
        5.3.2 不同染色体倍性对冷蒿花粉形态的影响
        5.3.3 花粉二型性及E 花粉的形态特点
第六章 冷蒿花粉的传播动态
    6.1 试验设计与方法
        6.1.1 样点自然条件
        6.1.2 试验方法
    6.2 观察结果
        6.2.1 冷蒿的开花动态
        6.2.2 花粉粒在水平方向的传播
        6.2.3 花粉粒在垂直方向的传播
        6.2.4 花粉在不同方位的传播动态
        6.2.5 花粉在一昼夜内的传播动态
    6.3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冷蒿种皮微形态的研究
    7.1 结果与分析
        7.1.1 冷蒿种子总体形态特征
        7.1.2 不同样地冷蒿种皮微形态特征
    7.2 讨论与小结
第八章 冷蒿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8.1 试验设计与方法
        8.1.1 冷蒿种子千粒重的测定
        8.1.2 冷蒿种子的萌发特性
        8.1.3 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冷蒿种子出苗率的测定
        8.1.4 不同覆土厚度条件下冷蒿种子的萌发率测定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生境冷蒿种子千粒重、萌发率、萌发势、活力指数的差异
        8.2.2 不同生境冷蒿种子在不同含水量下的萌发
        8.2.3 不同生境冷蒿种子在不同覆土厚度下的萌发
    8.3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冰草形态学与细胞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试验区自然概况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学特征
    2.2 染色体分析
        2.2.1 染色体数目及倍性
        2.2.2 染色体核型
3 结论

(10)新麦草多倍体诱导及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多倍体育种的意义
    1.2 牧草多倍体育种概况
    1.3 多倍体诱导的常规方法
    1.4 植物外植体培养与多倍体诱导
        1.4.1 植物外植体培养技术的发展
        1.4.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遗传育种领域的应用
        1.4.3 牧草的组织培养研究
        1.4.4 诱导植物离体组织染色体加倍
        1.4.4.1 诱导材料和诱导方式
        1.4.4.2 化学诱导剂类型
        1.4.4.3 诱导离体多倍体的其它方法
    1.5 染色体加倍植株的倍性鉴定
        1.5.1 染色体直接计数法
        1.5.2 扫描细胞光度仪鉴定
        1.5.3 细胞形态学鉴定法
        1.5.4 逆境胁迫法
        1.5.5 植物形态学鉴定法
    1.6 染色体加倍对植物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1.6.1 植物光合作用研究方法
        1.6.2 植物光合作用与染色体倍性
    1.7 染色体C-分带与荧光原位杂交在植物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
        1.7.1 染色体C-分带技术
        1.7.2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
        1.7.2.1 植物FISH 的原理与应用
        1.7.2.2 RDNA 分子原位杂交
    1.8 新麦草属牧草研究概况
        1.8.1 新麦草分类地位
        1.8.2 新麦草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8.3 新麦草育种研究
        1.8.4 新麦草外植体培养研究
        1.8.5 新麦草的远缘杂交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1.9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新麦草外植体培养与高效再生体系建立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简介
        2.1.2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2.1.2.1 幼胚
        2.1.2.2 幼穗
        2.1.2.3 成熟胚
        2.1.3 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2.1.4 分化与再生培养
        2.1.5 数据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外植体取材与筛选
        2.2.1.1 幼穗成熟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1.2 幼胚胚龄及低温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1.3 种子预处理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2 基本培养基筛选
        2.2.3 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3.1 生长素2,4-D 与细胞分裂素6-BA 及其互作
        2.2.3.2 脱落酸(ABA)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4 水解酪蛋白(CH)对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
        2.2.5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造
        2.2.6 愈伤组织的分化与再生
        2.2.7 再生小植株生根与移栽
        2.2.8 基因型差异对新麦草外植体培养的影响
        2.2.9 新麦草三种外植体培养过程的比较
    2.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新麦草染色体加倍与倍性鉴定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染色体加倍诱导方法
        3.1.2.1 诱导萌动种子染色体加倍
        3.1.2.2 诱导分蘖芽染色体加倍
        3.1.2.3 诱导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
        3.1.3 加倍材料的倍性鉴定
        3.1.3.1 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法
        3.1.3.2 形态学鉴定
        3.1.3.3 气孔保卫细胞鉴定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诱导萌动种子染色体加倍
        3.2.2 诱导分蘖芽染色体加倍
        3.2.3 诱导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
        3.2.4 染色体计数倍性鉴定
        3.2.5 染色体加倍植株形态鉴定
        3.2.6 气孔保卫细胞比较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新麦草加倍植株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测定
        4.1.2.2 叶片光合作用CO_2响应曲线测定
        4.1.2.3 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拟合与参数估计
        4.1.2.4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1.2.5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倍性植株叶片光合速率对光辐射强度的响应
        4.2.2 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蒸腾速率对光强的响应
        4.2.3 光合速率对胞间CO_2浓度的响应
        4.2.4 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对胞间C02浓度的响应
        4.2.5 叶绿素荧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新麦草细胞学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
        5.1.3 染色体C-分带及核型分析
        5.1.4 染色体45S RDNA 分子原位杂交(FISH)
        5.1.4.1 标记探针
        5.1.4.2 染色体制片与变性
        5.1.4.3 原位杂交
        5.1.4.4 染色及镜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染色体数目与形态
        5.2.2 染色体C-分带与核型分析
        5.2.3 染色体45SRDNA 分子原位杂交(FISH)
    5.3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作者简介

四、3种引进禾本科牧草的染色体核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D]. 周艳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2]冰草属种间杂种F2代群体可利用性评价[D]. 左学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3]狼尾草属牧草研究及利用进展[J]. 王文强,周汉林,唐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18(06)
  • [4]秋水仙素浸泡法对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的诱导及初步鉴定[J]. 李建勋,巴蕾,于欢,于敏,刘冰,吴荣哲.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7(01)
  • [5]黑果腺肋花楸多倍体诱导及初步鉴定[D]. 高方可. 延边大学, 2016(02)
  • [6]中型狼尾草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张怀山.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7]中国产部分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探索[D]. 张红侠.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8]冷蒿(Artemisia frigida)有性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D]. 宛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9]冰草形态学与细胞学的研究[J]. 高海娟,云锦凤,李红. 草业科学, 2010(10)
  • [10]新麦草多倍体诱导及细胞学研究[D]. 云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三种引种禾本科植物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