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晚明思想发展的两段历史

浅谈影响晚明思想发展的两段历史

一、略释影响晚明思想发展的两段历史(论文文献综述)

戚瑜清,郑洪[1](2021)在《钱塘儒医张卿子尊经复古思想评议》文中认为面对明代前中期医家不重校勘,改书重编之风盛行的《伤寒论》研究现象,明末清初钱塘医家张卿子在儒家尊经复古治学思想的影响下,认为研究《伤寒论》当遵旧本编次,维护《伤寒论》文本的规范性,以此观点着成《张卿子伤寒论》,该书对于日本江户前期和晚清国内两个时期的《伤寒论》版本流传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央琳[2](2018)在《商品经济背景下的明代江南民众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中后期是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伴随着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亦在明代中后期出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尤其是作为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地区,民众观念的变化尤为明显。本文以商品经济变化与明代江南民众观念变迁为研究主旨,就有关问题进行论述。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就论文选题背景、依据、论文研究意义、学界研究成果动态以及以往研究所存在的不足进行论述。第二章论述在商品经济背景下,明代江南民众奢侈性消费的主要表现,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分析明中后期民众奢侈性消费较以往奢侈风气所具有的独特属性。第三章论述经济发展与社会风气嬗变下,传统“四民”制度开始崩解的原因及表现,从“弃儒服贾”和“贾而好儒”两方面探究明中后期新旧思想交织的现状,分析其对商品经济的影响。第四章论述在商品经济与社会现状冲击下而发生改变的民众教育观。通过对教育目的、学习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变化的分析,探究明中叶后社会缘何会诞生新的思想观念及其对商品经济的反作用力。第五章为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并提出作者对明中后期江南民众观念转变的一些看法。

钟国昌(CHUNG Kwok Cheong)[3](2017)在《明末清初朱明宗室出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明末宗室面对国变时所作出的抉择。明初确立的宗藩制度发展至晚明,出现了宗口膨胀、宗禄欠给等问题,给宗室带来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一系列困境。这个特殊群体于国变前遭清人与农民军刻意追击,其中农民军确立了两路大军先王府、后中央的战略。这一连串天崩地坼的剧变,对上层富宗影响最大。他们有的自发起兵勤王,有的依附南明政权反清,有的义薄云天为国殉难,还有的为求名利才逐鹿反清成为机会主义者。富宗地位超然,自然成为清朝争取招抚的对象,一正其名,二安民心。对于降清宗人下场,本文更尝试展示新朝统治者于不同时段对这类前朝降宗的政治取态,以体现时也命也的本义。至于绝大部分下层宗室,从现存史料观之,不少人终放弃天潢贵胄的光环及袍服而择地为民,任四民之业,或逃禅入道,以了余生。这类宗室在文化事业上留下不少墨迹,在宗教及历史上留下名字,有的更大放异彩。上述各类宗室的背景、心态、经历、选择下场,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最后,本文总结各宗室于国变后的抉择,发现各人本身的世系、地位、背景、遭遇、身处的地缘风气等因素熏陶出各自不同性格,还有他们对“正统”的看法,皆影响其心态和取向,可知人所选择的道路及出处实非由个人自由意志所决定。

严辉[4](2015)在《民主法治抑或民本治法 ——黄宗羲“天下为主”思想的法哲学解读》文中指出本文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文本,意图探讨黄宗羲“天下为主”法哲学思想。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阐述了笔者的选题缘由,然后介绍当前国内学者对《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天下为主”思想的研究现状,引言最后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的创新之处。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对黄宗羲“天下为主”思想的介绍。首先介绍黄宗羲“天下为主”思想的具体渊源,包括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东林党子弟身份的重大影响、王阳明心学影响和西方天主教洗礼四个方面,然后论述黄宗羲“天下为主”思想的内部逻辑关系。第二部分论述黄宗羲的“治法”治世思想。“治法”治世是黄宗羲“天下为主”思想的重要实现手段和表现方式之一,具体包括肯定人的个体权利和维护天下百姓利益两个方面。第三部分论述黄宗羲限制君权的思想。对君权的分权限权是黄宗羲“天下为主”思想的另一个实现手段与表现方式,首先探讨黄宗羲为什么要对君权进行限制,然后介绍黄宗羲怎样对君权进行限制。第四部分是对黄宗羲法哲学思想的评述。首先从整体上对黄宗羲“天下为主”思想进行评析,然后对其实现“天下为主”的两个手段——“治法”思想与制衡君权思想——继续深入分析。结语部分,对黄宗羲“天下为主”思想的研究分歧作了一个回应,指出不应用民主或民本的视角来研究解读黄宗羲的“天下为主”思想,因为这样其实是用西方现代法哲学视角来分析中国古代法律思想,这样的分析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二者是不同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一方没有资格作为另一方的评价标准。然后指出《明夷待访录》具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刘军[5](2010)在《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顾宪成及其领导的晚明东林运动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以顾宪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士大夫生命形态多样性的考察,来探讨传统社会中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学士大夫扮演着一身多任的社会角色:首先,士大夫是知识分子,掌握着传统文化资源,是文化传统的解释者和传承者;其次,士大夫还是官僚体制内的政治主体,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再次,在野乡居的士大夫则是地方的精英阶层,是地方社会风俗的引导者和教化者,他们既是国家政治与地方社会之间连结的纽带和桥梁,同时又充当着国家机器与地方社会之间的缓冲力量。与此相应,顾宪成等东林人士领导开展的东林运动也可以区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层面,即学术、政治和社会层面。在学术层面,他们以东林学派的姿态出现,从思想上对阳明后学的“无善无恶”学说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批判,主张学问的由虚返实;在政治层面,他们以东林党的身份,通过清议和党争的方式抗争着政治上的不合理现象;在社会层面,他们则以书院为依托,通过讲学的方式开展着道德教化、美化风俗等地方性建设活动。从结局来看,我们认为学术和社会层面的东林运动取得了成功,而政治层面的东林却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失败。东林运动在政治层面的失败从根本上来说是传统社会中士大夫政治命运的一种必然结果。由于士大夫的政治官僚身份,其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这直接导致其批判精神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同时也决定了传统儒学士大夫政治命运的悲剧色彩。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传统儒学、儒家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方面,需要弘扬,政治方面则是应该批判的,传统士大夫政治下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的这种关系模式是不合理的,知识分子应该与政治保持适当的距离。

张永刚[6](2006)在《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文中研究说明东林党议作为晚明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其于晚明社会的关涉是多方面的。从政治层面而言,动荡的晚明,党争频仍,纲纪废弛,一片末世的喧嚣;从思想层面而言,儒学衰退,启蒙思潮奔涌,经世实学关乎世运;从学术层面而言,王学异军突起,程朱式微,王与朱遂共天下;从文学层面而言,流派分呈,社团林立,雅俗文学纷繁芜杂,应世而变。本文着眼于东林党议与晚明文人社团、流派等关系的探讨,以政治与学术的视角观之,力图揭示其对晚明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全文结构安排如下:绪论:综述前人对东林党议及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研究的概况,提出本文所要重点关照的命题。第一章:审视东林党议所产生的历史前提。论及东林书院与东林党的关联,政治、学术及思想旨向。力图展示在晚明时代这个宏观背景下,东林党议的发生、发展及所关涉的诸多要素。第二章:探讨东林书院与东林党的文学活动。立足于历史的层面,揭示其学术与文学的双重行为,及其为区域文学所做的贡献。第三章:观照东林党的地域分布及文学创作。通过分区域考察其不同的文学风格,揭示晚明文学区域性的多元化格局。并及论述东林六、七君子的节义诗创作,展现东林党人救世济民,乾坤热血的政治理想和悲壮情怀。第四章:考察复社、几社的文学活动。以其与东林党的政治、学术关联入手,透视其在东林党议影响下由文社到政治性文社的转变,及其着上政治色彩的文学活动。第五章:论述其他党派的文学活动。主要涉及晚明公安和竟陵两大性灵文派,揭示其在东林党议背景下,政治与学术的双重影响而产生的文风变轨。另外涉及阉党的文学活动,以阮大铖为个案研究,考察其结社及演剧活动。第六章:概论钱谦益对晚明文学的总结。身兼东林党魁与文坛宗主双重角色的钱谦益对有明一代文学多有总结。由于受东林党议的影响,其仕途多舛,晚年辱于贰臣,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对于晚明文学总结的心态,但身处末世,其于文学的经世精神却是值得称道的。第七章:作结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的发展。在对东林党议与晚明文社、流派政治与学术关联的探讨之后,分别透视文社政治意识的生成;时事文学创作观念的变化;复古与性灵两大文学思潮的内在演变,并对晚明文学提出了分期设想。附录:东林党人相关名单与阉党名单,以及东林党政治活动辑录。

谭菊华[7](2006)在《江右王学修证派学习论的架构及其现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王学是庞大而深邃的学术系统,江右王学作为王学中的一个学派,涉及的人物和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但研究的成果不多,对其教育思想的研究更是少见。作为历史上影响很大重要流派,在它的传播与学习思想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这些既能进一步体现王学的特征,又能有所创新,是值得涉入的一个领域。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之中,研究江右王学的学习论,不但对全面理解江右王学有所裨益,更是能在历史的智慧中找寻有助于现代教育价值的启示。为研究之便,本文特选取了江右王学修证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江右王学演变与形成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以及王学发展与修证派的形成,并从哲学基础、学习目的、学习精神、学习方式与途径诸多方面对修证派进行架构。论文还从江右王学修证派学习目标系统、道德践履、精神家园的寄托以及自主精神的发扬上讨论了修证派学习论与现代教育精神的契合。

张金奎[8](2005)在《2004年明史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锦民[9](2004)在《略释影响晚明思想发展的两段历史》文中研究说明晚明儒学的发展除了自身的思想逻辑之外,特别受当时的"大礼议"、"东林党议"等历史事件的影响。历史事件所引发的思想与社会后果,促使晚明儒学呈现出新的社会性意向。在所谓早期启蒙思潮中,由"东林派"和江右王学所代表的注重社会理性的思想路线与泰州学派和李贽所代表的浪漫化的思想路线共同构成了晚明思想史的复调格局。

二、略释影响晚明思想发展的两段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释影响晚明思想发展的两段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1)钱塘儒医张卿子尊经复古思想评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张卿子与晚明尊经复古思潮
二、张卿子对《伤寒论》的“维护旧论”主张
三、关于张卿子《仲景全书》的考察
四、传播和影响:尊经复古的起伏

(2)商品经济背景下的明代江南民众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理论与方法及研究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1.3 研究理论与方法
    1.2 相关研究动态及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1.2.1 相关研究动态
        1.2.2 以往研究的不足
2 明代江南民众消费观念的转变
    2.1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明初的由俭入奢
    2.2 明代江南地域民众奢侈性消费特点
        2.2.1 消费的盲目性
        2.2.2 消费与伦理道德、等级制度的紧密联系性
        2.2.3 “奢”、“雅”共存
3 明代江南民众“四民”观念的变化
    3.1 士商地位的变化
        3.1.1 儒生生活的困窘
        3.1.2 商人地位的上升
        3.1.3 士商社会地位的改变
    3.2 “弃儒从商”现象的增加
        3.2.1 “弃儒从商”原因分析
        3.2.2 “弃儒从商”与“贾而好儒”
4 明代江南民众教育观念的变化
    4.1 传统的教育目的
    4.2 明中后期教、学目的的嬗变
    4.3 教学内容的变化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明末清初朱明宗室出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明末清初朱明宗室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状况
    1.1 明宗室于明末清初的特殊性
    1.2 明末清初朱明宗室的研究状况
    1.3 本文的研究视野及研究范围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焦点
    1.5 本文具体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第2章 明末清初朱明宗室人口蠡测
    2.1 有关晚明宗室人口的研究状况
    2.2 有关晚明宗室人口的史料记述
    2.3 晚明政局与宗室人口关系
    2.4 晚明民变与宗室人口关系
    2.5 满清崛起与宗室人口关系
    2.6 清初的朱明天潢人口
第3章 晚明朱明宗室生活概况
    3.1 “富宗”与“贫宗”的由来与界说
    3.2 晚明宗室的军事权利
    3.3 晚明富宗的生活
        3.3.1 上层宗室仅余下的政治权利──奏事权
        3.3.2 富宗的经济条件
        3.3.3 富宗的奢华生活
    3.4 晚明贫宗的生活
        3.4.1 朝廷拖欠禄米的问题
        3.4.2 开放宗禁的问题
    3.5 晚明宗室的文化活动
    3.6 被剥夺自由的特殊阶层
第4章 明末清初的“天崩地坼”对朱明宗室的影响
    4.1 明末清初的“天崩地坼”
    4.2 晚明民变对朱氏天潢的威胁
    4.3 清人对明宗室的威胁
    4.4 明宗室于“天崩地坼”环境下的困境
第5章 明宗室对于殉的选择
    5.1 明宗室舍生取义之时机及原因
        5.1.1 国变即殉的明宗室
        5.1.2 于南明时期殉身的宗室
        5.1.3 于东宁时期殉身的宗室
        5.1.4 小结
    5.2 抗战失败而自杀的明宗室
        5.2.1 楚系三雄
        5.2.2 其他战败求死的明宗室
    5.3 走投无路而自杀的明宗室
    5.4 本章余论
第6章 降清的明宗室
    6.1 清人入关与率先投降的明宗室
        6.1.1 朱明上层宗室于清初投诚的情况
        6.1.2 朱明下层小宗于清初投降的情况
        6.1.3 清初对待故明宗室的具体政策
    6.2 顺治三年五月的私匿印信案
    6.3 明宗室于私匿印信案以后的投降情况
    6.4 康熙时期最后一批降清的明宗室
    6.5 本章余论
第7章 抗清的明宗室
    7.1 明宗室抗清的背景及原因
        7.1.1 为光复明室而自发抗战
        7.1.2 为新袭名位而奋力抗战
        7.1.3 获别人推举而被动抗战
        7.1.4 为个人野心才打着抗清旗号的卑劣宗室
    7.2 明宗室抗清的表现
        7.2.1 明宗室在抗清战争中的行为
        7.2.2 明宗室的抗清战略
    7.3 明宗室抗清的下场
        7.3.1 被清人杀害的明宗室
        7.3.2 死于叛变的明宗室
        7.3.3 死于内讧的明宗室
        7.3.4 不屈而死的明宗室
        7.3.5 不知所终的明宗室
    7.4 本章余论
第8章 归隐的明宗室
    8.1 归隐宗室的生计
        8.1.1 选择为师的宗室
        8.1.2 选择为医的宗室
        8.1.3 选择为农、为工、为商的宗室
    8.2 归隐宗室的精神寄托
        8.2.1 逃禅的明宗室
        8.2.2 入道的明宗室
        8.2.3 醉心文艺创作的明宗室
        8.2.4 寄情于诗文之归隐宗室
    8.3 余论:归隐宗室的交友圈和感情世界
第9章 结论:朱明宗室面对天崩地裂时的抉择──生不逢时、似有还无的选择
    9.1 正统论对明宗室的影响
    9.2 个人背景和际遇决定了明宗室的命运
    9.3 宗室出处对清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9.4 后人对这群落难天潢的评价
    9.5 总结
附录:第二章至第八章的宗室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民主法治抑或民本治法 ——黄宗羲“天下为主”思想的法哲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创新
一、权力来源的颠倒:“天下为主君为客”
    (一)“君主”抑或“君客”的探讨背景
        1.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
        2.东林思想的言传身教
        3.阳明心学的强力笼罩
        4.天主教义的轻微洗礼
    (二)“天下为主”的思想脉络
        1.思想的内在关联
        2.章节的行文逻辑
二、“治法”与“治人”的反转:“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一)肯定人的个体权利:“有生之初人自利”
    (二)维护天下百姓利益:“行天下之法治世”
三、君权与臣权的博弈:“天下之大非一人能治”
    (一)反对君主专权:“天下大害君而矣”
        1.明清君权的放纵失控
        2.君权神圣的理论祛魅
    (二)以臣权分君权:“以宰相摄天子,公是非于学校”
        1.臣子地位的拔高
        2.宰相权力的扩大
        3.学校职能的扩充
四、黄宗羲法哲学思想的是与非
    (一)“三代之治”思想:民本或民主
    (二)“治法”制衡思想:传统或现代
结语
参考文献

(5)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解题:知识分子与政治——中西方不同的理论解答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顾宪成及其生活的时代
    第一节 顾宪成生平简介
    第二节 顾宪成生活的时代
        一、万历时期的政治问题
        二、万历时期的社会问题
    第三节 顾宪成学术救世的思想特征
第二章 顾宪成的学术思想
    第一节 语本体,只性善二字
    第二节 语工夫,只小心二字
    第三节 本体与工夫的统一
第三章 美政——顾宪成与东林党
    第一节 顾宪成与东林党的形成
        一、顾宪成的政治热情和团结士人的活动
        二、国本之争和阁部权力之争
        三、京察大计
    第二节 东林党议与中国的清议传统
        一、清议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清议现象在传统政治中的作用
    第三节 东林党争与传统政治中的党争
        一、万历中后期的党争局面
        二、传统政治中的党争和党论
        三、传统政治中朋党的成因及其影响
第四章 美俗——顾宪成与东林讲学
    第一节 东林书院的建立与东林书院网的形成
        一、中国古代书院制度概述
        二、东林书院的建立
        三、东林书院网的形成
    第二节 东林讲学与地方社会秩序的建设
        一、东林讲学与道德秩序的重建
        二、东林人士的地方社会建设活动
第五章 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
    第一节 晚明东林运动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东林党的性质及其基本的政治理念
        一、东林党的性质
        二、东林党的基本政治理念
    第三节 晚明东林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学术层面的东林
        二、政治层面的东林
第六章 士大夫与传统政治
    第一节 道与势——士大夫与皇权政治
    第二节 教与化——士大夫与社会风俗
    第三节 余论士大夫、知识分子与政治
附录 东林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东林党议概说
    二、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研究概况
    三、本文研究的范围与重点
第一章 东林书院与东林党议
    第一节 东林党议的历史前提
        一、东林党与张居正改革
        二、“王与朱共天下”格局的确立
        三、江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与个性解放思潮
    第二节 东林书院与东林党议
        一、“天下东林讲学书院”
        二、东林党议的历史考察
        三、东林书院与东林党的关联
    第三节 东林学术与东林党的思想旨向
        一、东林学术与王学的斗法
        二、东林党的实学思想及政治理念
第二章 东林书院与东林党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 东林书院的文学活动
        一、东林书院的讲经活动
        二、东林书院的文社活动
    第二节 东林党的文学活动
        一、刘宗周及证人社
        二、钱谦益及虞山诗派
第三章 东林党的地域分布及文学创作
    第一节 东林党的地域分布及文学创作
        一、南直双璧:顾宪成、高攀龙
        二、北直二杰:赵南星、孙承宗
        三、山左三彦:冯琦、公鼐、王象春
    第二节 东林“六君子”、“七君子”的节义诗
        一、“六君子”的节义诗
        二、“七君子”的节义诗
第四章 复社、几社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 复社与东林党的关联
        一、政治关联
        二、学术关联
        三、几社的政治性转变
    第二节 复社、几社的文学活动
        一、复社的源流
        二、复社的社集
        三、几社与《经世文编》的编纂
第五章 东林党议与其他党派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 公安派的文学活动
        一、东林学术与“狂禅”的分野
        二、狂禅运动与公安派的兴衰
    第二节 竟陵派的文学活动
        一、钟、谭与东林党议
        二、竟陵派的文学活动
    第三节 阉党的文学活动
        一、阮大铖与中江社
        二、阮大铖的演剧活动
第六章 钱谦益对晚明文学的总结
    第一节 钱谦益与东林党的关系
        一、政治关联
        二、学术关联
        三、文学取向
    第二节 钱谦益对性灵派的评价
        一、对公安派的评价
        二、对竟陵派的评价
    第三节 钱谦益对复古派的评价
        一、论唐宋之争
        二、论陈、艾之争
        三、“弇州晚年定论”说
第七章 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代结语)
    一、东林党议与社团文学的兴起
    二、东林党议与时事文学的繁荣
    三、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的分期
    四、东林党议与晚明文风的嬗变
附录一
    (一) 明天启年间阉党编造诬陷东林党的有关名单
    (二) 阉党相关名单
附录二
    东林党政治活动辑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江右王学修证派学习论的架构及其现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定义
    1.3 学术界研究的状况
第2章 江右王学修证派的演变与形成
    2.1 修证派形成的理论基础
    2.2 修证派形成的历史背景
    2.3 王学的发展与江右王学修证派的形成
第3章 江右王学修证派学习论的架构
    3.1 修证派与邹守益、欧阳德
    3.2 修证派学习论的哲学基础
    3.3 修证派的学习目的
    3.4 修证派的学习精神
    3.5 修证派学习方式和途径
第4章 江右王学修证派学习论与现代教育精神的契合
    4.1 目标系统的巧妙
    4.2 道德践履的可行
    4.3 自主精神的张扬
    4.4 精神家园的寄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2004年明史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会议与着作
二、政治史
三、经济史
四、社会史 思想文化史
五、中外关系史
六、民族史
七、人物研究及其他

(9)略释影响晚明思想发展的两段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礼议”及其引发的思想与社会后果
二、“东林党议”的思想导向意义
三、晚明儒学发展的社会性意向

四、略释影响晚明思想发展的两段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塘儒医张卿子尊经复古思想评议[J]. 戚瑜清,郑洪.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21(11)
  • [2]商品经济背景下的明代江南民众观念研究[D]. 李央琳. 宁波大学, 2018(02)
  • [3]明末清初朱明宗室出处研究[D]. 钟国昌(CHUNG Kwok Cheong). 清华大学, 2017(02)
  • [4]民主法治抑或民本治法 ——黄宗羲“天下为主”思想的法哲学解读[D]. 严辉.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9)
  • [5]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 刘军. 南开大学, 2010(07)
  • [6]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D]. 张永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7]江右王学修证派学习论的架构及其现代价值[D]. 谭菊华. 江西师范大学, 2006(12)
  • [8]2004年明史研究综述[J]. 张金奎.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5(04)
  • [9]略释影响晚明思想发展的两段历史[J]. 王锦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标签:;  ;  ;  ;  ;  

浅谈影响晚明思想发展的两段历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