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中基于Mpeg4视频流的带​​宽控制

视频会议系统中基于Mpeg4视频流的带​​宽控制

一、视频会议系统中基于Mpeg4视频流的带宽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其宝[1](2021)在《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文中指出随着通信技术以及云服务器的发展,远程监控终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其中以工业生产制造最具代表性。工业远程监控终端主要实现工业现场的数据采集、数据上传、设备控制、远程告警等功能,现有的远程监控终端仅限于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无法对设备运行环境与操作人员进行实时性地可视化监测。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实现了可视化监测与传统的依靠数据传输测控的有机结合。该终端分为可视化子系统与工控接口子系统两个部分:(1)可视化子系统负责实现监控终端的可视化功能,可视化子系统以Zynq-7000So C FPGA为主控,嵌入了Linux操作系统。该子系统通过USB接口接收摄像头获取的视频流,进行视频编码后将文件保存至本地存储器;通过SPI通信接口控制工控接口子系统中的多种工控接口,并接收工控接口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通过LCD触控屏实现人机交互,LCD触控屏显示视频监控画面以及传感器数据,并获取操作人员对工控接口和视频监控的控制指令;通过千兆以太网接口将本地监控视频流及工控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为了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帧校验功能的远程视频传输方法。(2)工控接口子系统负责工业现场感知数据采集及设备控制,工控接口子系统以STM32 MCU为主控,采用Bare Metal形式提高实时性。该子系统通过SPI通信接口接收可视化子系统的控制指令,利用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出等接口控制工业现场的执行设备;通过开关量输入、模拟量输入、RS-485总线等接口采集工业现场的感知数据,并将感知数据上传至可视化子系统;针对RS-485总线接线极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响应帧有效性的RS-485总线极性自适应方法。采用标定方式提高工控接口的精度,为了方便对系统进行标定与配置,使用Qt集成开发环境设计了上位机标定与配置软件。本设计中,对该远程监控终端的原理图以及PCB进行了绘制,并对元器件进行了工装焊接,完成了样机制作;实现了可视化子系统、工控接口子系统以及上位机软件的编程工作,完成了硬件与软件的联合调试;对系统进行了测试,远程监控终端能够正常运行,符合设计指标要求。

林煌达[2](2020)在《D2D通信中视频多播传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智能设备及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无线网络中的视频流媒体服务应用已经成为了移动数据流量激增最主要的推动力。同时,视频服务也正在从以指标为中心转向为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然而,由于用户对高质量视频画面的需求以及诸如移动视频直播、远程医疗、增强现实等具有挑战性的实时视频应用服务的出现,对于如何有效保证具有低时延、带宽密集型的视频应用服务的高质量传输,这将给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带来了新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D2D通信技术出发,并结合视频流的结构特征以及MEC技术的特性,旨在研究具有更高带宽,更低的端到端延迟以及更高的用户体验质量的视频传输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当前无线网络中视频流量呈指数上升,频谱资源短缺等现状,总结了D2D通信技术和视频多播技术的特点,以及这两种技术相结合对于缓解视频流量过载并提高无线网络服务质量的重大意义。并针对多播信道之间差异性,为保证多播组用户的观看视频体验,本文充分考虑到视频流的层次结构特性,采用可伸缩视频编码的方式对视频内容进行分层处理,灵活地调整不同视频层的速率以应对多播组之间不同的衰落信道特性。(2)考虑到现有的研究大多都是以吞吐量来衡量视频传输方案对提高视频质量的有效性。而对于时延敏感的视频流服务而言,该指标的增长并不能很好的衡量对用户所观看视频质量的增益。为此,本文通过对有效吞吐量进行公式推导,提出了一种时延约束下基于SVC编码的D2D协作视频多播传输方案。通过系统建模与分析,给出了在D2D网络中不同SVC视频层速率分配的优化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二阶段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旨在最大化系统的有效吞吐量。(3)指出未来5G乃至B5G网络的发展以及新兴的视频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导致用户对超高质量低时延的视频内容交付的高体验质量要求。因此,本文通过更贴近用户侧的MEC技术所具有对无线网络信息及用户位置感知的实时洞察能力,创新性的提出MEC架构下的有效吞吐量感知(MEC-Enabled Goodput-Aware,MEGA)模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path Chirp的流量调整链路状态估计算法,对当前无线网络实时监测并提供链路状态估计结果,以确保无线侧的带宽资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Gra Descent的速率分配算法,并采用D2D协作传输的方式来优化用户的Qo E质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EGA方案可有效提高实时视频应用的有效吞吐量、用户满意度,并在端到端时延及有效丢失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杜玉敏[3](2020)在《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升级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铁路领域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运用日益广泛和成熟,随着我国高铁的大量建设和里程的增多,我国的高速铁路总公里数已接近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高铁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列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极大的改善了大众的出行,列车的高速度带来的不利一面就是铁路事故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因此铁路领域的视频监控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推广、使用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和网络化的时代演变。基于对铁路运输安全和管理监控的需求,我们对铁路视频监控的要求越来越高,既有的铁路视频监控既不能与其他的系统联动,其功能和性能也不能满足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视频监控对铁路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因此急需对既有的铁路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论文针对呼和局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性差、维护比较困难的问题,研究分析了既有系统的问题和不足,从系统构架、编码方式、组网、联动等方面做出了改进。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呼和浩特铁路局既有视频监控的情况,并对呼和浩特铁路局既有视频监控的组网、功能、性能做了充分的调研,分析了既有系统的问题和不足,提取了相关的测试数据,并根据铁路总公司对视频监控系统做出的规范和要求,确定了呼和浩特铁路局视频监控系统的组网因由原来的两级变为四级。(2)经过分析研究确定了应将呼和浩特铁路局调度所设置为视频区域节点,也确定了需要升级为Ⅰ级节点和Ⅱ级节点的站点,并根据升级需求选定所需设备,对新系统的设备数据进行升级,明确了每个节点升级的具体作业内容,最后根据升级计划逐步完成了改造升级工程。(3)对新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升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都有了较大提升,满足了各业务部门的需求,实现了呼和浩特局视频监控系统的升级。本文的研究成果已运用于呼和浩特局铁路线,对提高呼和浩特局视频监控服务质量、保证行车安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谭鹏飞[4](2020)在《安卓无线同屏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无线技术水平的提升,智能化投影的普遍化,无线同屏需求日益增大,同屏技术迅速发展。Wi-Fi将无线同屏系统中的设备之间相互连接起来,实现小屏设备内容投放到大屏设备上,极大便捷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进行内容共享。Wi-Fi作为无线同屏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具有信号时变、同邻信号干扰严重等特点,网络拥塞情况时有发生。在网络拥塞情况下,码率自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到视频流的数据量,大流小通道的问题直接影响视频回放的画面质量。目前Android大屏幕设备的同屏功能只支持单类型系统单个设备连接,出于便利性考虑,支持多系统类型、多设备连接的同屏系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上述考虑出发,基于超级终端(Android投影仪)和Android智能手机实现了一个无线同屏系统,同时解决无线同屏在网络拥塞情况下的画面质量问题和单系统单设备连接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一种自适应动态网络传输(Adaptive Dynamic Network Transmission,ADNT)的码率控制策略的优化。ADNT为保障视频流传输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提高同屏的画面质量,在可用带宽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码率控制。ADNT比传统方法在切换时间和带宽利用率上分别有39.8%和22.7%的提升,但是在拥塞网络情况下对可用带宽预测还是有一定程度的误差,导致码率自适应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网络状态进行分类,提高了可用带宽的预测准确度;在准确预测可用带宽的基础上,对码率控制策略进一步优化,充分提高带宽利用率,保证视频流在拥塞网络下也能保持高质量传输。测试实验表明,优化后的策略比ADNT在正常网络下和拥塞网络下获得的视频质量分别提高了约3%和5%。(2)设计和实现一个支持多系统类型、多设备连接的无线同屏系统。进行了现有同屏技术的分析比较,借鉴Miracast的结构,进行本系统的方案设计。完成了本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界面搭建和指令交互,并实现客户端音视频数据的获取编码、封包、发送以及服务端的解码重现等功能。经过全面地测试分析,系统的可行性和同屏效果都达到了正常使用的要求。本文完成了支持多系统类型、多设备连接的无线同屏系统设计和实现,拥塞网络下的同屏画面质量和时延都达到了教学、会议的要求。本文基于可用带宽的码率自适应策略的研究,对于提高媒体流的QoS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杜柏均[5](2020)在《小区环境下多屏互动媒体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移动智能设备和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乘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进步的东风,取得了跃进式发展,无论是在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还是在丰富人们的精神娱乐生活上,都有着深刻影响。尤其以手机、电视盒子、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电视为代表的硬件设备,辅以不断更新迭代以及推陈出新的其他智能家居设备,正在持续变革着家庭生活的基本模式。随着5G技术即将全面普及,可以预见当前本就火热的媒体通信和应用领域,例如视频通话、远程会议以及短视频应用将会迎来一波新的发展热潮。单就设备而论,每种新出现或迭代的智能设备通常聚焦于解决特定问题,彼此之间很少有交互和联通。如此便导致单体设备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在家庭生活中,如果想利用某种设备的特性,同时简化使用流程或上手难度,在原有模式下用户体验难以满足。例如利用电视的屏幕大尺寸和高分辨率,并享受手机的便携性与易操作性,则需要实现设备间互联互通。为了解决这一需求痛点,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设备间资源共享,使用便携设备手机控制在其他设备进行的媒体通信和媒体应用服务,实现手机媒体文件的推流传输播放和多屏互动效果的应用,设计和实现小区环境下多屏互动媒体服务系统。本应用实现了端对端的视频通话功能,多人远程视频会议功能,以及特效短视频功能,并且为了使设备间互联互通,开发了设备搜索和连接功能,通过手机发现局域网下其他智能设备,建立网络长连接来发送指令控制设备功能,并且可以使用推流技术实现媒体文件的多屏共享。本系统根据业务场景实现了5大模块,媒体通信模块用以实现视频通话和多人会议功能。设备控制和管理模块实现了基于多播的设备搜索发现功能和设备长连接的建立,以及控制器发送指令管理响应设备功能。媒体应用服务模块实现了视频画面的预览和采集,并且能够添加美颜滤镜、贴纸和短视频特效,利用FFMPEG(Fast Forward 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进行视频编辑。最后实现了流媒体服务器,使用RTMP(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协议来推送实时媒体流并且在接收端播放的功能。通过完整的系统测试、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后,各功能均达到设计预期,完成目标规划。

于峰[6](2020)在《基于多种通信信道的移动可视指挥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突发公共事务具有发生时间的偶然性、发生地点的不确定性以及造成不可预估的破坏性等特点,给社会带来潜在的严重危害,政府需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举措来解决问题。鉴于突发公共事务通常发生在比较极端条件下,很多时候难以第一时间掌握事故现场的情况,处于远距离的指挥中心难以准确获得现场的音视频数据,无法针对实际情况及时传达处理决策,因此,需要综合应用各种通信信道、采集手段完成外部接入和数据传输,本文提出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设计一套基于多种通信方式的移动可视指挥系统。本文首先探讨了移动可视指挥系统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情况,针对目前应急场景下的缺点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相关开发技术、功能需求、技术选型以及非功能性需求进行选型论证,以实战性、实用性、易用性为出发点进行系统搭建。系统主要功能不仅包括点对点及多点视频会议、三端多路双向语音视频传输、多通道视频传输、多方式视频显示,还能提供铁锂电池欠压、过充、过流保护功能。另外还可以提供无线路由功能、照明功能以及为外部设备充电功能。文章明确了系统设计原则,设计了系统整体架构,系统主要由中心设备和终端设备组成。其中,中心设备主要包括多点控制单元(MCU)、音视频处理单元和录播服务器;终端设备主要包括设备箱端设备和前端设备,设备箱端设备主要由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接收单元、音视频处理单元和通信控制单元组成,前端设备主要由COFDM发射单元组成。文章重点对系统硬件和会议控制软件(MCS)进行详细设计,明确了系统部署架构。然后对系统前端设备、指挥中心、单兵前端等部分进行了实现。最后对系统软硬件部分进行了测试,验证系统可以发布上线和应用。本文通过建立一套先进的双向音视频应急平台,采用卫星、公网、3/4G、专网等通信方式相结合的技术,同时提供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移动可视指挥系统能够用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治安等应急环境下召开远程点对点及多点视频会议,系统具备双向音视频传输、决策判断、指挥调度等功能,可为应急现场、指挥中心及现场救援人员提供各种技术保障,满足现场救援需求,为国家实施防灾减灾措施和制定减灾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史刚刚[7](2019)在《基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油田无人值守站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石油产业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油田采油系统中,大量偏远油井存在监管困难、偷油、漏油等问题,使石油开采企业遭受巨大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石油开采企业建立起油井视频监控系统。但现有监控系统往往依赖监控人员的主观判断,缺乏对监控视频的自动化分析功能。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针对偏远油田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本文首先阐述了石油开采企业现阶段采用的视频监控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问题,如无法实现高速智能化应用、事中报警灵敏度弱、误报率高、检测率低、系统可用性差等。其次,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视频监控系统、目标检测技术的相关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对现有偏远油田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详细的调研和需求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种针对偏远油田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说明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过程中所需技术,其中包括高清监控、网络传输、视频编解码、视频传输、视频存储、视频分析等。最后,具体结合长庆油田现场设备的实际情况,改进视频监控的硬件系统,并对改进后的硬件系统进行调试与测试。与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相比,本系统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硬件方面,本文提出的视频监控系统选用的视频编码器是基于Linux平台设计,该硬件平台稳定性更高,且具有多种数据接口,可混合接入模拟图像和视频图像等多模态数据,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生产现场的原有设备投资。该视频编码器还支持多种视频解析协议以及断网续传功能,能够高效便捷地接入数据处理中心。在软件方面,本系统通过基于LBFuzzyGaussion背景的建模方法来实现监控画面中前景区域的快速提取,同时做到缩小待识别区域,减少识别时间;再通过R-FCN网络对可疑前景区域进行精细检测,获取到前景目标的类别及位置;检测后续帧时,仅对上一帧可疑目标的邻域、前景区域及视频画面边缘进行检测,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最后,对比检测到的前景目标类型以及移动轨迹,判断是否存在入侵行为,当检测到入侵等行为时,触发告警,并保存告警视频片段用于事后追责。本文采用长庆油田36个监控点的168段告警视频作为数据集进行实验分析,将本文提出的检测系统与常见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比试验可知,本系统在保证监控准确率的同时,达到更低的误报率,符合设计预期。因此,本系统的检测准确率、漏检率完全满足作业现场的实际使用需求,且系统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唐盼[8](2016)在《高清VGA网络视频矩阵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VGA(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接口于1987年由IBM提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上成为了现代个人电脑的标准视频输出接口。VGA信号虽然是模拟信号,但是它依然能够很好的支持高达1080p的高清视频。它廉价、灵活、实现简单,是目前为止使用最广泛的视频接口。VGA视频矩阵在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应用,例如视频监控、视频会议、投影仪设备和机房管理系统等等。在企业的机房管理系统中,VGA视频矩阵简化管理职员的工作,从而减少人员需求,并为企业节约成本。利用网络化的VGA视频矩阵,机房管理人员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都能够通过网络监视服务器的运行。在小区的中控室或者是企业的监控中心,通过视频矩阵监控服务器来分别获取各个摄像头的实时数据,从而对小区或者企业环境实时监控。传统的VGA视频矩阵,通常采用单片机作为主处理器,通过直接操作专用视频切换芯片来进行模拟VGA视频信号的切换。但是由于VGA信号本身属于模拟信号,它有抗干扰能力弱,无法远距离传输等特点。因此,传统的视频矩阵灵活性差,布局布线麻烦的缺点也很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VGA视频矩阵的容量,同时应对机房中复杂的物理布线环境,新一代的VGA视频矩阵必须满足布线简单、扩展性强、配置简单、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和高清视频显示的特点。本文将讨论如何设计并实现一个通用的VGA数字视频矩阵模块,使用该模块和传统的模拟VGA视频产品对接,轻松的可以将传统的视频矩阵转变为功能强大的、纯数字化并支持高清VGA的数字视频矩阵产品。文中将讨论其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包括将模拟的VGA视频信号数字化,视频格式的编码,将视频数据压缩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格式,以及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和加密等问题。在保留传统VGA视频矩阵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了多用户操控,用户权限管理和矩阵端口的管理等功能。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项目产品能够通过调节图像编码率的方式,很好的适应在不同带宽的网络环境。和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本文项目摈弃了大部分厂商采用的FPGA设计硬件图像编码器的方案,转而采用通用视频芯片,极大的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而性能却高于市场同类主流产品。通过和市场现有产品对比测试,本文的项目产品所支持的VGA视频清晰度更高,占用网络带宽更低,而成本却更加低廉。该项目结束后,公司的高清视频矩阵产品性能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刘济远[9](2016)在《一种面向智能监控系统的节带化视频处理方法与系统》文中指出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安保手段。得益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家和用户更青睐于网络摄像头。相对于传统摄像头,网络摄像头有架设成本低、可以远程实时监控、节电、稳定等优点。网络摄像头数量的剧增极大的消耗了现有带宽。特别是随着高清摄像头的普及,现有宽带带宽已经很难满足网络监控的需求,怎样节省视频监控数据传输所用的带宽已经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要想大力发展下一代智能监控必须要先解决其带宽占用问题。为了减少带宽消耗,当前工程实施的视频监控业务中普遍通过MPEG-4或H.264标准对监控视频进行编码,并没有针对视频监控的特点进行优化。也有部分理论研究者提出了分层编码、动态调整编码等方式来减少其带宽消耗,这些方法多是建立在牺牲图像质量的基础上的。本文在充分分析了视频监控的特点后,提出一个基于计算、通信和存储的架构,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减少视频监控传输存储中占用的带宽。本文节带化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即摄像头端,接收端即监控端。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具有一定的计算、存储能力。本文在监控系统中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步建立一个完备的背景模型,包含了摄像头采集范围内背景能够呈现的各种状态;在监控过程中发送端将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分割为前景和背景两部分;由于有背景模型库建立的存在,通信过程只需要传输前景即可;接收端将根据控制信息从背景模型中获取的背景与接收到的全景进行融合,即可获得监控画面。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节带化系统在静止画面较多的能场景下,相比传统MPEG-4编码传输方法可以节约50%以上的带宽,特别是对于可控制摄像头节带率超过60%。

罗彩洪[10](2013)在《工程建设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广播通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在各行各业都开始得到普遍的应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迅速进步和国力的不断增强,银行、交通、安检以及校园等领域对安全防范与报警系统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直接促进了视频监控在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广泛应用。而将电子视频监控系统运用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生产调度、施工质量、安全与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及日常施工生产调度会议与施工管理中去,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管。本文通过对远程视频监控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根据福州市闽侯县纪委办公楼建设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一套工程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实现了工程现场的远程监控、远程控制、远程读取录像、系统管理及1到15路多画面视频窗口轮巡显示等功能。工程建设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了:前端监控点、监控网络、监控中心三部分。系统通过VFW技术及时地采集和处理监控视频,采用MPEG-4视频压缩模块压缩视频,利用DirectShow技术对保存的录像进行回放。远程监控视频经采集和处理之后,通过Winsock套接字传输网络控制信息,同时采用IP组播的方式传输监控视频。根据云台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功能采用Windows串口技术实现了对远端云台系统的控制功能。通过已建好的监控平台,实现对前端视频图像调阅、管理。

二、视频会议系统中基于Mpeg4视频流的带宽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视频会议系统中基于Mpeg4视频流的带宽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远程监控终端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需求分析
    2.2 可视化远程监控终端设计指标
    2.3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2.4 主控芯片选型
3 可视化远程监控终端硬件平台设计
    3.1 可视化子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3.1.1 摄像头接口电路
        3.1.2 LCD驱动电路
        3.1.3 本地存储模块
        3.1.4 远程通信接口电路
    3.2 工控接口子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3.2.1 极性自适应的RS-485 总线接口电路
        3.2.2 模拟量采集与输出电路
        3.2.3 温度采集电路
        3.2.4 I/O控制接口电路
        3.2.5 北斗/GPS授时与定位
    3.3 系统电源设计
        3.3.1 工控接口子系统
        3.3.2 可视化子系统
    3.4 印刷电路板设计
4 可视化远程监控终端软件设计
    4.1 软件总体设计框架
    4.2 可视化视频监控方案
        4.2.1 可视化视频监控软件框架
        4.2.2 基于时间的终端视频文件检索方法设计
        4.2.3 基于图片空间域的数字盲水印设计
    4.3 可视化子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4.3.1 开发环境搭建
        4.3.2 视频监控程序设计
        4.3.3 LCD显示驱动设计
        4.3.4 LCD触控屏界面开发
    4.4 工控接口子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4.4.1 模拟量与温度采集程序
        4.4.2 极性自适应的RS-485 总线通信
    4.5 远程通信程序设计
    4.6 子系统间互联通信软件设计
    4.7 上位机标定与配置软件设计
5 系统测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5.1 可视化子系统测试
        5.1.1 电源测试
        5.1.2 可视化视频监控测试
        5.1.3 盲水印性能测试
        5.1.4 LCD触控屏测试
        5.1.5 远程通信接口测试
        5.1.6 存储器读写测试
    5.2 工控接口子系统测试
        5.2.1 精度测试
        5.2.2 实时性测试
        5.2.3 RS-485 总线通信测试
    5.3 子系统间互联通信测试
    5.4 功耗测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D2D通信中视频多播传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2.1 D2D通信
        2.1.1 D2D协作方式
        2.1.2 D2D协作共享
    2.2 可伸缩视频编码
        2.2.1 SVC编码结构
        2.2.2 SVC的可伸缩性
    2.3 视频流传输
        2.3.1 传统视频流传输方式
        2.3.2 自适应视频流传输
    2.4 MEC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VC编码的D2D协作视频多播传输方案
    3.1 概述
    3.2 系统模型
        3.2.1 信道丢失模型
        3.2.2 有效吞吐量
    3.3 问题描述
    3.4 解决方案
    3.5 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2D网络中基于MEC的实时视频传输方案
    4.1 概述
    4.2 MEGA系统模型
        4.2.1 信道模型
        4.2.2 SVC视频流传输
        4.2.3 QoE模型
    4.3 最优化有效吞吐量问题构建
    4.4 MEGA解决方案
        4.4.1 基于PathChirp流量调整的链路状态估计算法
        4.4.2 基于GraDescent的速率分配算法
    4.5 仿真结果
        4.5.1 仿真环境搭建
        4.5.2 仿真结果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升级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现状
    1.3 视频监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4 论文的结构
2 视频监控编解码技术
    2.1 ITU-T视频编码标准
    2.2 MPEG视频编码标准
3 呼和局视频监控系统合并升级技术方案
    3.1 呼和局视频监控系统现状
    3.2 呼和局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3.2.1 视频终端和带宽设置
        3.2.2 视频存储设计
        3.2.3 系统功能及性能
4 呼和局视频监控系统升级的工程实现
    4.1 张呼线视频监控系统
        4.1.1 网络结构
        4.1.2 视频节点
        4.1.3 服务器及终端
    4.2 集包线视频监控系统升级
        4.2.1 包头站改造升级
        4.2.2 新增包头东站服务器
        4.2.3 萨拉齐站改造升级
        4.2.4 察素齐站改造升级
        4.2.5 呼和浩特西站改造升级
        4.2.6 视频监控系统合并
    4.3 服务器数据配置
        4.3.1 管理模块数据配置
        4.3.2 告警模块数据配置
        4.3.3 设备接入模块数据配置
5 呼和局升级视频监控系统测试
    5.1 测试内容
    5.2 功能测试
    5.3 性能测试
    5.4 系统图像质量评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安卓无线同屏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无线同屏的研究进展
        1.2.1 无线同屏技术现状
        1.2.2 视频流无线传输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无线同屏技术理论基础
    2.1 Miracast同屏模块分析
    2.2 无线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2.2.1 可用带宽主动测量
        2.2.2 可用带宽被动测量
    2.3 可变码率控制策略
        2.3.1 内反馈码率控制
        2.3.2 外反馈码率控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可用带宽的码率自适应策略优化
    3.1 可用带宽预测
        3.1.1 可用带宽获取
        3.1.2 可用带宽预测
    3.2 基于可用带宽的码率自适应策略
    3.3 实验测试分析
        3.3.1 实验环境
        3.3.2 带宽利用率
        3.3.3 视频质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安卓无线同屏系统设计和实现
    4.1 系统方案设计
    4.2 客户端设计和实现
        4.2.1 界面搭建
        4.2.2 操作指令设计和实现
        4.2.3 流媒体数据采集
        4.2.4 流媒体数据压缩编码
        4.2.5 流媒体数据传输
    4.3 服务端搭建
        4.3.1 平台介绍
        4.3.2 界面搭建
        4.3.3 流媒体解码播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安卓无线同屏系统测试分析
    5.1 测试方案
    5.2 测试工具
    5.3 搭建测试环境
    5.4 会话管理功能测试
        5.4.1 客户端登录阶段测试
        5.4.2 两端同屏阶段测试
    5.5 无线同屏效果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小区环境下多屏互动媒体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ANDROID相关技术简介
        2.1.1 Android 操作系统和重要技术
        2.1.2 SOCKET长连接
        2.1.3 异步消息传递机制
    2.2 NGINX服务器
    2.3 FFMPEG音视频编解码工具
    2.4 VLC FOR ANDROID开源播放器框架
    2.5 流媒体协议RTMP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屏互动媒体服务系统需求及关键技术分析
    3.1 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分析
    3.2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3.3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3.4 系统关键技术
        3.4.1 视频通信时延优化技术
        3.4.2 自定义FFMPEG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屏互动媒体服务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1 系统的框架设计
    4.2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4.2.1 媒体通信模块
        4.2.2 设备控制和管理模块
        4.2.3 媒体应用服务模块
        4.2.4 流媒体服务器模块
        4.2.5 媒体播放器模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屏互动媒体服务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媒体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1.1 音视频通话
        5.1.2 多人远程会议
    5.2 设备控制和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5.2.1 设备搜索和发现
        5.2.2 远程设备连接
        5.2.3 远程设备控制
    5.3 媒体应用服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5.3.1 视频采集和录制
        5.3.2 美颜美型和贴纸特效
        5.3.3 视频编辑
        5.3.3.1 FFMPEG源码修改及编译
        5.3.3.2 视频编辑功能实现
    5.4 流媒体服务器模块设计与实现
        5.4.1 RTMP流式传输服务
        5.4.2 NGINX服务及搭建及推流
    5.5 媒体播放器模块设计与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环境
    6.2 功能测试
        6.2.1 媒体通信功能测试
        6.2.1.1 视频通话功能测试
        6.2.1.2 多人会议功能测试
        6.2.2 媒体应用服务功能测试
        6.2.2.1 特效视频录制功能测试
        6.2.2.2 视频编辑功能测试
        6.2.3 多设备搜索连接功能测试
    6.3 非功能测试
        6.3.1 通信响应时间测试
        6.3.2 视频编辑格式有效性测试
        6.3.3 兼容性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多种通信信道的移动可视指挥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移动可视指挥系统需求分析
    2.1 相关技术分析
        2.1.1 COFDM技术
        2.1.2 卫星通信技术
        2.1.3 视频传输技术
        2.1.4 Spring技术
        2.1.5 MySQL技术
    2.2 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2.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4 技术选型分析
    2.5 其他需求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移动可视指挥系统详细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3.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3.3 系统整体信号流向设计
    3.4 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3.4.1 小型化电源供电系统
        3.4.2 多路音视频系统
        3.4.3 系统通信模块
        3.4.4 系统显示模块
        3.4.5 设备面板结构
        3.4.6 核心模块电路
    3.5 指挥中心MCS系统设计
        3.5.1 应用架构设计
        3.5.2 功能模块设计
    3.6 系统部署架构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动可视指挥系统实现
    4.1 前端设备实现
        4.1.1 单兵
        4.1.2 卫星便携终端
        4.1.3 前端设备箱
        4.1.4 遥控器
    4.2 指挥中心实现
        4.2.1 多点控制单元
        4.2.2 MCS软件控制台
    4.3 部分实现代码
        4.3.1 登录界面代码部分代码实现
        4.3.2 会议查询代码部分代码实现
        4.3.3 新建会议模板代码部分代码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移动可视指挥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配置
    5.2 测试过程
        5.2.1 单兵测试
        5.2.2 前端设备箱测试
        5.2.3 MCS软件测试
        5.2.4 环境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基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油田无人值守站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油田监控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标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智能监控系统相关技术
    2.1 智能监控系统概述
    2.2 监控通信技术概述
    2.3 视频分析技术概述
第三章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
    3.1 油井视频监控需求分析
    3.2 油井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3.3 油井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3.4 油井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5 油井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数据库设计
第四章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硬件实现
    4.1 油田业务管理模式分析
    4.2 油田视频监控系统硬件结构实现
    4.3 视频采集子系统
    4.4 视频传输及存储子系统
    4.5 视频监控平台子系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实现
    5.1 软件系统功能与结构
    5.2 网络传输
    5.3 入侵行为检测
        5.3.1 入侵行为检测总流程
        5.3.2 运动目标检测技术介绍
        5.3.3 基于背景建模的运动目标检测
        5.3.4 卷积神经网络介绍
        5.3.5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
        5.3.6 算法流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演示与运行
    6.1 系统演示
        6.1.1 软件系统演示
        6.1.2 硬件系统演示
        6.1.3 测试内容
    6.2 软件应用效果分析
    6.3 系统硬件资源分析
    6.4 系统应用效果测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高清VGA网络视频矩阵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视频的技术指标
        1.1.1 视频的帧率
        1.1.2 纵横比
        1.1.3 色彩空间和像素的比特数
        1.1.4 数字图像的压缩方法
        1.1.5 3D视频
        1.1.6 传输和存储
    1.2 VGA的发展
    1.3 视频编码的发展
        1.3.1 MPEG组织
        1.3.2 国内的音视频编码标准
        1.3.3 视频矩阵的发展
    1.4 研究内容
        1.4.1 VGA视频格式的自适应控制
        1.4.2 视频矩阵的码率控制
        1.4.3 视频矩阵的切换功能实现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2.VGA数字视频矩阵需求分析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功能性需求
    2.3 项目非功能需求
    2.4 解决方案
        2.4.1 达芬奇平台介绍
        2.4.2 海思平台介绍
        2.4.3 方案选择
3.数字视频矩阵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设计的关注点
    3.2 视频接入
    3.3 控制信号的接入
    3.4 ADC与标准数字视频
    3.5 视频捕获与编码
        3.5.1 视频捕获
        3.5.2 视频压缩
    3.6 视频传输模块
    3.7 本地控制模块
4.数字视频矩阵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软件运行环境
        4.1.1 系统内核配置
        4.1.2 驱动程序的设计
        4.1.3 应用环境的建立
    4.2 用户管理模块
        4.2.1 用户的角色
        4.2.2 用户的权限
        4.2.3 用户和矩阵的交互
    4.3 矩阵端口管理
        4.3.1 上行端口管理
        4.3.2 下行端口的管理
        4.3.3 下行端口挂载的设备
    4.4 视频流的管理
    4.5 数据库的设计
    4.6 日志系统
5.数字视频矩阵系统的软件实现
    5.1 系统界面
        5.1.1 登录界面
        5.1.2 系统配置界面
        5.1.3 用户操作界面
    5.2 数字视频矩阵模块软件的实现
        5.2.1 用户登录
        5.2.2 系统配置
        5.2.3 端口管理
        5.2.4 视频流的管理
    5.3 模拟视频矩阵软件
    5.4 系统核心用例及其实现
        5.4.1 用户端口切换
        5.4.2 用户请求视频流
        5.4.3 视频格式自适应
6.测试与验证
    6.1 测试环境
    6.2 测试策略
    6.3 测试结果分析
        6.3.1 数据分析
        6.3.2 优化建议
7.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一种面向智能监控系统的节带化视频处理方法与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及特点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1.5 论文安排
第二章 节带化视频监控系统整体设计
    2.1 架构设计
    2.2 处理流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节带化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3.1 背景建模
    3.2 背景搜索方法
        3.2.1 非交互式摄像头的背景搜索方法
        3.2.2 交互式摄像头的背景搜索方法
    3.3 前景识别与分割
        3.3.1 基于背景建模的方法
        3.3.2 基于目标建模的方法
        3.3.3 改进的背景差算法
    3.4 前景编码
        3.4.1 MPEG-4视频编码技术
        3.4.2 H.264视频编码技术
        3.4.3 两种编码标准性能分析
    3.5 背景差异信息的计算与传输
        3.5.1 均值调整
        3.5.2 直方图调整
    3.6 前景背景融合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视频质量
        4.1.1 主观评价
        4.1.2 客观评价
    4.2 节带率
    4.3 带宽受限时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工程建设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视频监控的技术发展与趋势
        1.2.1 视频监控研究技术发展
        1.2.2 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的趋势
    1.3 我国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建设目标
    2.2 设计原则
    2.3 系统架构和工作原理
        2.3.1 系统总体结构
        2.3.2 系统工作原理
    2.4 系统组成
        2.4.1 系统硬件组成
        2.4.2 系统软件组成
    2.5 系统功能模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远程监控系统视频数据处理功能的设计实现
    3.1 视频图像压缩技术
        3.1.1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及其发展
        3.1.2 MPEG-4视频编码技术
    3.2 视频采集技术
        3.2.1 VFW简介
        3.2.2 视频采集捕获功能的实现
    3.3 视频流回放技术
        3.3.1 DirectShow技术
        3.3.2 MPEG4视频流的回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媒体视频流网络传输的设计
    4.1 信道环境及其实时性的考虑
    4.2 MPEG-4视频流的网上传输
        4.2.1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4.2.2 网络协议和传输机制的控制
        4.2.3 应用层质量控制技术
        4.2.4 在IP网上传输MPEG-4视频流
    4.3 视频传输与接收设计
    4.4 文件和控制数据的传输
    4.5 视频流网络传输的备选模式---基于3G无线网络的传输
        4.5.1 视频无线传输网络方案设计
        4.5.2 视频无线通信方式的选取
        4.5.3 视频无线网络接入方式的选取
        4.5.4 视频流封装方式的选取
        4.5.5 视频3G传输提高容错能力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台和镜头的远程监控的实现
    5.1 云台和解码器
        5.1.1 云台、解码器与服务器的连接
        5.1.2 服务器端计算机对云台和镜头的控制
        5.1.3 解码器的控制协议
    5.2 Windows环境下的串口编程
    5.3 云台控制的编码实现
        5.3.1 控制命令的编码与解码
        5.3.2 服务器端的编程实现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视频会议系统中基于Mpeg4视频流的带宽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D]. 张其宝.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D2D通信中视频多播传输机制研究[D]. 林煌达.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升级优化的研究[D]. 杜玉敏.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4]安卓无线同屏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D]. 谭鹏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2020(01)
  • [5]小区环境下多屏互动媒体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杜柏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基于多种通信信道的移动可视指挥系统设计[D]. 于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油田无人值守站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史刚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8)
  • [8]高清VGA网络视频矩阵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 唐盼.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9]一种面向智能监控系统的节带化视频处理方法与系统[D]. 刘济远. 云南大学, 2016(05)
  • [10]工程建设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罗彩洪. 福州大学, 2013(09)

标签:;  ;  ;  ;  ;  

视频会议系统中基于Mpeg4视频流的带​​宽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