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成效显着,“十一五”期间城乡电网建设再上新台阶

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成效显着,“十一五”期间城乡电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取得显着效果,“十五”期间城乡电网建设将上新台阶(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涂钊颖[2](2019)在《广东省博罗县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电网改革不断深化,电改的突破口在配网端,国家电改在配网侧引入竞争,分布式光伏、冷热电三联供、储能技术等发展,对电网电力供应方式,配网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负荷预测不仅是制定电力网规划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电力市场科学运行的前提。它与合理确定规划区电力开发,电网建设,发电配电设备能力、选型等一系列问题有关。准确的预测结果,有利于正确规划供电方案和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有效地提高地区电力发展速度,扩大电力建设规模,改善电力工业布局,平衡能源资源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中长期负荷预测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电力负荷预测包括电量需求预测和电力需求预测,电量预测方面基于数学建模的方式,采用了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并且利用变异系数法获得权重系数,构建组合预测模型对博罗地区进行全社会用电量预测;负荷预测方面,结合博罗县电网自身的特点,采用点负荷增长+用户报装的方法及空间密度法对其进行最大有功负荷预测。本文首先明确分析了中长期负荷预测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和总结了现有的电力负荷预测技术,着重分析了几种经典以及新兴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基于对预测原理、特点、分类的详述,完善了预测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流程,并针对影响负荷预测的相关因素提出一些分析方法。其次,考虑到预测模型的多样性,基于灰色预测模型以及ARIMA模型的建模机理的研究,整理出两个模型具体的算法流程,并通过MATLAB软件得到具体编程实施。再次,由于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扩大适用范围,对GM)1,1(模型进行改进,引入指数平滑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旨在降低原始数列中异常值的影响,随后对生成序列进行GM)1,1(建模,根据预测误差大小对预测值进行残差修正,最后利用等维新息技术,添加新的预测值依次替代样本序列中的原始数据。通过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然后,引入优选组合技术,利用变异系数法将改进后的GM)1,1(模型与ARIMA模型进行线性组合,组合模型基于信息最大利用率,综合了两者的优点,有利于提高整体模型的精度和预测效果。结合具体算例验证了组合模型的可行性。最后,考虑到博罗发展前景,近几年新增大用户及大用户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持续上升,以及市政的远景规划也在一步步实施,结合博罗县电力负荷的发展情况,对博罗县最大有功负荷采用点负荷增长+用户报装的方法及空间密度法,预测出负荷的总量及空间分布情况。对博罗县级电力公司的决策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意义。

陈碧梅[3](2018)在《清远英德市寨背村电力行业扶贫工作研究》文中认为电力扶贫是国家有关部门为解决贫困地区、贫困户用电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倾斜政策、项目支持和扶持措施,推动电力扶贫工作进扶贫村是目前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工作模式。本文首先解释了电力行业扶贫的内涵及其理论框架体系。其次,重点以清远英德市寨背村电力扶贫工作为个案,通过深入剖析该村的贫困状况,以及描述该村电网基础设施改造、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投产等六项主要措施,取得的电网建设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助力贫困户“衣食住行”等四个主要成效,更加加深对电力扶贫工作的具体认识。再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出寨背村电力扶贫工作存在的电力扶贫项目推进未能与贫困村深度适应、涉及群体人员对电力扶贫工作存有认识理解偏差、电力扶贫工作缺乏体系管理三个主要问题;研究出引起问题的寨背村部分电力扶贫政策制定未因地制宜、电力扶贫政策受寨背村基础条件影响、电力扶贫项目涉及群体人文素质不高、电力扶贫项目推行过程受多方面因素限制影响四个主要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为寨背村电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与建议:在明确电力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的前提下,提出构建完善的电力行业扶贫工作模式,并提出建立完善的电力扶贫开发帮扶机制、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

李涛[4](2018)在《本溪地区配电网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配电网是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与电力用户接触,是保障用户电力供应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为达到本溪地区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与广大群众的供电增长需求,需要以科学手段引领配电网规划,更好更快的发展配电网。配电网规划是建设和发展配电网的重要依据和指引,为加快现代配电网规划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和提升配电网规划质效,同时让综合计划编制有据可依,决定开展本溪地区配电网发展规划研究工作。本文先分析本溪地区电网的负荷特点,通过对该地区发展战略和目标的深入了解、对经济发展方针政策以及各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综合采用回归模型法、自然增长加大用户法、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法进行负荷预测,最终使用数学模型预测结果、产值单耗预测结果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本次负荷预测的结果。最后,在负荷预测结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本溪市电网发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措施并纳入电网规划。根据本溪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形势,认真分析本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结合负荷增长实际情况,科学开展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根据相关规划技术导则及本溪市电网特点制定适应地区特色的规划目标及技术原则,合理开展本溪地区配电网规划。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查改现状配电网缺陷,理清整改思路,使配电网结构、规模符合地方发展实际,达到提高供电能力和保证供电安全的目的,满足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再通过配电网的高速发展和建设,以及配电网标准化和精益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使本溪电网建设成结构清晰、运行灵活、安全可靠、智能互动的现代配电网。

徐纯[5](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认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郅海杰[6](2016)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西藏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自治区,西藏不仅具备着生态安全和高原特色资源储备的功能,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少数文化保护基地之一,是世界级的旅游中心。无论是从西藏自治区自身的资源禀赋出发,还是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出发,合理规划并培育具有西藏自治区特色的战略支撑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科学合理地开发西藏丰富的绿色资源都是西藏自治区政府应该关注的重点方向。特别是在能源开放方面,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根据西藏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科学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由于西藏自治区位于高原地理区域,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资源方面非常丰富,且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方面比较匮乏,因此在发展能源产业建设时,还要考虑区域外优质能源输入西藏和藏电资源往外输出的策略,在西藏形成以水电为主,新能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为辅,既清洁可靠又经济可持续开发的多元化能源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环境问题凸显,绿色能源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经济发展和努力的方向,构建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的口号也一直是政府主要推广的新政策。随着能源优化选择与环境安全观念的不断深入,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改进与推广,这些都对西藏地区较为传统的经济与能源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加充分利用好西藏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如何规划合理的能源产业发展模式来逐步替代传统掠夺式的能源产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命题。本文在此背景下,从宏观视角,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规划西藏能源产业发展。构建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作用模型,并深入研究了能源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对西藏能源产业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西藏地区能源产业建设规划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和制度保障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一,概况了西藏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首先描述了西藏能源资源禀赋及区域分布情况。其次从能源消费与供给情况、能源设施供应和运行保障能力、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惠民成效以及节能和优化环境成效方面统计了西藏能源产业发展成果。最后发现西藏能源产业的主要问题:供需矛盾突出;能源产业基本以水电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单一;能源产业缺乏规划及科学系统的分析,产业价值链不完整。第二,构建了基于ARIMA模型的西藏能源消费需求预测模型和能源消费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在能源消费理论和能源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对西藏未来的能源消费需求总量进行了预测,通过数据的实证分析检验了西藏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此外,还测算了西藏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的未来能源消费总量。第三,构建了能源结构优化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了解答,发现能源消费结构将随着能源发展战略的变化不断优化。到2020年,煤炭和石油资源的消费数量将在西藏能源消费总量中大幅度减少,天然气、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将成为西藏地区能源消费的主力军。第四,以西藏区域内和区域外现有的能源供给潜力为突破口,分析西藏地区能源利用的前景,并选择典型案例,以案例分析的方法,明确西藏地区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出西藏地区可能的能源开发建设的规划与发展方向。即立足资源禀赋,推动西藏地区形成能源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藏中地区大力发展水电,结合发展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利用;藏东南地区利用丰富的水电资源及太阳能资源,构建国家西南水电基地重点开发区和昌都太阳能产业基地,实现水光互补型外送;藏西北地区实行光水互补、风光互补及光水蓄能等多种方式的开发利用,推进地热能利用。第五,对西藏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在对西藏地区能源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消费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并对西藏地区能源产业建设规划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西藏地区能源发展战略。首先对西藏自治区能源发展的主要原则和基本目标作出了详细的要求;然后从能源产业定位、能源产业结构、能源产业布局及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提出发展战略;最后,从制度、技术、设施和资金四个角度提出西藏能源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为西藏能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燕丽娜[7](2015)在《规制理论下的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能源行业,科学合理的电力监管体制是保证电力供应安全稳定,促进电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需的制度条件。伴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引入了电力监管制度,成立了专业化监管机构,建立了垂直管理的电力监管框架。现行监管体制在推行竞争性电力市场建设,促进政府电力管理方式和管理观念的转变、提高管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电力监管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逐步加以完善。因此,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监管体制建设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政府管制的制度背景着手,把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以行政学视角,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兼用比较和实证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中国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缺陷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自然垄断行业管制改革中的显着不同特点,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借鉴发达国家成功改革经验,在能源行业大部制改革背景下,试图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电力监管体制,为电力监管制度设计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持,也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作探索性研究。本文对当代中国电力监管体制的变迁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归纳,认为现行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很不彻底,仍保留着以行政干预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有限的“政监分离”与“多头管理”的格局并存,尚未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存在着监管法律改革滞后、核心监管职能缺失、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俘获和监督缺失并存等问题,无法满足电力工业发展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也影响了电力行业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提升服务质量,难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本文重点讨论了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缺陷的主要成因,认为管制机构被俘获、信息不对称的制约、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以及行政垄断的弊端是造成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缺陷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成因,本文提出了与当下中国大部制改革背景相结合的电力监管的“政监分离”模式,并系统地、科学地论证了选择该模式的理由。本文侧重于实证研究,通过对大量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使得研究结论更为有力。本文认为,电力监管是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以规制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管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电力监管的历史变迁和改革实践,建议调整我国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在“政监分离”的基础上,优化电力监管的职能配置,最终实现依法、独立、高效的电力监管目标。电力监管体制的改革、建设和运营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必须要有相关配套政策跟进,需要深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能源法制建设,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同步推进。

任力军[8](2015)在《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1950-2010》文中研究说明产业投资结构变迁是产业投资结构体系整体或局部缓慢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动力因素和影响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它们共同的作用下,或是由局部变化引起整体变化,或是由整体变化导致局部变化,从而形成了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产业投资结构变迁是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结构变迁的原因之一。不仅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形成源于最初的产业投资结构,而且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样依赖于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研究产业投资结构变迁是研究经济结构变迁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基础之一。研究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就要是产业投资结构体系整体或局部的变化及引起这些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探求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规律。影响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自然资源因素、政策因素、技术因素、沉淀投资以及需求因素是决定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最主要因素。这五个最主要因素对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作用是不一致的,在不同时期它们的影响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在研究山西这个具有明显特点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五个最主要因素的作用不同,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会经历三个不同阶段,即单一因素决定期、单一因素决定弱化期和多因素决定期;在每个阶段,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五个最主要影响因素的决定作用是不同的,而这五个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又是有紧密相联的,它们的共同作用推动了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迁。本文依据决定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作用变化将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分为1950-1979年、1980-1999年和2000-2010年三个时间段,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对每个时间段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背景、政策措施以及投资概况进行了分析,进而详细地从三大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三大产业内部投资结构变迁、地区投资结构变迁、投资资金结构变迁等方面分析了每个时间段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特点;针对每个时间段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形成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五个影响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对每个时间段的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贡献及其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奠定了山西工业化发展道路,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1980-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由于偏重于能源工业的发展,导致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对山西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迁分析看,这一时期只有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变迁的经济效益是正向的;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内部投资结构变迁的经济效益明显得到改善,使得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总体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好转。研究还表明,1950-2010年间,影响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五个最主要因素中,自然因素、政策因素和需求因素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技术因素和前期投资因素,但技术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特别是在2000-2010年,但是对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总体影响仍比较小。本文采用协整检验方面,研究了198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对山西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大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迁都会对山西的区域生产总值产生影响,但对第一产业产出的影响最大,对第二产业产出的影响最小;山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对第二产业(工业)的产出影响是积极的,而对第一和第三产业的产出影响是负的。此外,本文专门研究分析了1950-2010年间国家投资对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对经济资源的需求和山西自身资源供给优势是国家对山西投资的最重要因素;国家最初决定了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但在198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中,随着国家规模的下降,国家投资对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作用逐步减小,而国家投资政策,特别是能源投资政策对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影响是较大的。

徐群[9](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海西州发展计划委员会[10](2005)在《海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及2020年远景目标(征求意见稿)》文中认为

二、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取得显着效果,“十五”期间城乡电网建设将上新台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取得显着效果,“十五”期间城乡电网建设将上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2)广东省博罗县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
        1.2.1 经典负荷预测方法介绍
        1.2.2 新兴负荷预测技术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2章 电力负荷预测基础理论
    2.1 电力负荷预测基础知识
        2.1.1 电力负荷预测原理
        2.1.2 电力负荷预测特点
        2.1.3 电力负荷预测基本内容及分类
    2.2 负荷预测的相关步骤
    2.3 负荷预测误差分析
        2.3.1 影响负荷预测的主要因素
        2.3.2 预测误差分析
    2.4 灰色系统理论
        2.4.1 灰色预测
        2.4.2 GM(1,1)模型
    2.5 时间序列模型
        2.5.1 时间序列分析理论
        2.5.2 ARIMA建模步骤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改进的灰色理论模型及其组合模型分析
    3.1 灰色理论改进模型
        3.1.1 对历史数据的预处理
        3.1.2 等维信息递补技术
        3.1.3 残差修正
    3.2 优选组合预测
        3.2.1 组合预测模型
        3.2.2 单一预测模型的取舍
        3.2.3 组合权重的确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博罗县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
    4.1 博罗县简介
        4.1.1 博罗县概况
        4.1.2 社会经济现状与“十三五”发展规划
    4.2 博罗县电力负荷发展现状
        4.2.1 电网现状
        4.2.2 县域电力工程规划
        4.2.3 用电结构
    4.3 电力用户的负荷特性分析
        4.3.1 电力负荷分类
        4.3.2 报装负荷计算指标
    4.4 博罗县电力负荷预测
        4.4.1 历史数据分析
        4.4.2 电力负荷预测思路及方法
        4.4.3 博罗县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4.4.4 博罗县最大有功负荷预测
        4.4.5 预测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3)清远英德市寨背村电力行业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定义及案例选择依据
    1.4 研究方法、思路、框架及创新点
2 寨背村电力扶贫开发概况
    2.1 寨背村贫困状况
    2.2 寨背村电力扶贫的进程与成效
3 寨背村电力扶贫开发的主要问题
    3.1 电力扶贫项目推进未能与贫困村深度适应
    3.2 涉及群体人员对电力扶贫工作存有认识理解偏差
    3.3 电力扶贫工作缺乏体系管理
4 寨背村电力扶贫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部分电力扶贫政策制定未因地制宜
    4.2 电力扶贫政策受寨背村基础条件影响
    4.3 电力扶贫项目涉及群体人文素质不高
    4.4 电力扶贫项目推行过程受多方面因素限制影响
5 促进寨背村电力扶贫开发的对策及工作思路
    5.1 电力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
    5.2 寨背村电力扶贫工作的对策
    5.3 建立电力扶贫开发的问责和监督机制
6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本溪地区配电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配电网规划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本溪地区配电网现状与概况分析
    2.1 本溪配电网现状
        2.1.1 供电区概况
        2.1.2 66kV电网情况
        2.1.3 10kV电网现状
        2.1.4 0.4 kV电网现状
        2.1.5 配电网现状评估
    2.2 本溪地区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城市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2.2.2 乡村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规划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本溪地区配电网负荷预测
    3.1 本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2 历史负荷增长趋势与负荷特性分析
        3.2.1 负荷增长趋势分析
        3.2.2 负荷特性分析
    3.3 用电量和用电负荷预测
        3.3.1 电量预测方法
        3.3.2 负荷预测方法
        3.3.3 电量预测和负荷预测结果
    3.4 分压分区网供负荷预测
        3.4.1 66kV网供负荷预测
        3.4.2 10kV网供负荷预测
    3.5 空间负荷预测
        3.5.1 典型区域选取
        3.5.2 负荷密度指标确定
        3.5.3 用地情况分析
        3.5.4 预测方法
        3.5.5 负荷分布预测结果
        3.5.6 结果校核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本溪地区配电网规划
    4.1 配电网规划目标和技术原则
        4.1.1 供电区域划分
        4.1.2 配电网规划目标
        4.1.3 电网规划建设重点
        4.1.4 66kV规划技术原则
        4.1.5 10kV规划技术原则
        4.1.6 0.4 kV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4.2 66kV电网规划
        4.2.1 边界条件
        4.2.2 变电站规划
        4.2.3 目标网架规划方案
        4.2.4 电气计算
        4.2.5 规划建设规模
    4.3 10kV及以下电网规划
        4.3.1 10kV配电变压器规划
        4.3.2 10kV网架规划
        4.3.3 电气计算
        4.3.4 10kV规划规模
        4.3.5 10kV电网无功补偿
        4.3.6 0.4 kV电网线路规划
        4.3.7 工程分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投资估算与规划成效分析
    5.1 投资估算
        5.1.1 投资估算依据
        5.1.2 基建投资估算
        5.1.3 技改投资估算
        5.1.4 分类工程投资估算
    5.2 规划成效分析
        5.2.1 配电网整体规划效果
        5.2.2 经济效益分析
        5.2.3 社会效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二、免疫系统理论
        三、国家良治理论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五、理论评述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一、制度变迁理论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三、理论评述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二、国家审计功能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一、审计组织方式
        二、审计实施方式
        三、审计评价方式
        四、审计结论作出
        五、审计报告方式
        六、审计成果运用
        七、审计人员管理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一、效度检验
        二、信度检验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一、词频分析
        二、关键词分析
        三、语义网分析
        四、聚类分析
        五、情感分析
        六、主题分析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
    第三节 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6)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西藏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能源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能源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西藏的能源问题综述
    2.4 评价与总结
3 西藏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3.1 西藏能源资源禀赋及区域分布
        3.1.1 资源禀赋
        3.1.2 区域分布
        3.1.3.资源特点
    3.2 西藏能源产业发展成果
        3.2.1 西藏能源消费与供给情况
        3.2.2 西藏能源设施供应和运行保障能力
        3.2.3 西藏能源结构调整
        3.2.4 能源惠民成效
        3.2.5 节能和优化环境成效
    3.3 西藏能源产业的主要问题
        3.3.1 供需矛盾突出,差距较大
        3.3.2 产业发展不足,结构单一
        3.3.3 系统分析不够,缺乏规划
    3.4 本章小结
4 西藏能源消费预测研究
    4.1 理论基础
        4.1.1 能源消费理论
        4.1.2 能源经济增长理论
    4.2 西藏能源消费需求的趋势预测
        4.2.1 ARIMA预测模型
        4.2.2 数据分析及预测结果
    4.3 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Cobb-Dauglas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4.3.1 模型构建
        4.3.2 数据选取
    4.4 实证分析
        4.4.1 检验分析
        4.4.2 回归分析
        4.4.3 分析结果
        4.4.4 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的能源消费预测
    4.5 本章小结
5 西藏能源结构优化研究
    5.1 能源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5.2 模型数据选取
        5.2.1 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
        5.2.2 能源投资费用
        5.2.3 污染治理费用
    5.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5.3.1 遗传算法
        5.3.2 模型计算
        5.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西藏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6.1 西藏区域内能源发展潜力
    6.2 西藏区域外能源供给潜力
    6.3 西藏能源产业发展初步设想
    6.4 塔尔钦光伏电站项目案例分析
        6.4.1 项目背景与建设地资源概况
        6.4.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4.3 项目发展的SWOT分析
        6.4.4 项目建设方案
        6.4.5 项目运行效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西藏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7.1 基本原则
    7.2 主要目标
    7.3 发展战略
        7.3.1 能源产业定位战略
        7.3.2 能源产业结构战略
        7.3.3 能源产业布局战略
        7.3.4 环境保护战略
    7.4 保障体系
        7.4.1 制度保障
        7.4.2 技术保障
        7.4.3 设施保障
        7.4.4 资金保障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后记

(7)规制理论下的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述评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文献评价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电力监管的理论基础
    2.1 电力监管的核心概念
        2.1.1 规制(Regulation)
        2.1.2 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
        2.1.3 市场失灵与监管失灵
    2.2 电力监管的基础理论——规制理论
        2.2.1 公共利益理论
        2.2.2 规制俘获理论
        2.2.3 可竞争市场理论
        2.2.4 激励性规制理论
    2.3 电力监管的必要性
        2.3.1 电力监管需求产生的基础
        2.3.2 电力监管的内涵和必要性
第三章 当代中国电力监管体制的变迁
    3.1 中国传统电力管理体制(1949—2002年)
        3.1.1 计划经济时期电力管理体制变革(1949—1978年)
        3.1.2 改革探索时期电力管理体制变革(1979—1992年)
        3.1.3 改革深化时期电力管理体制变革(1993—2002年)
        3.1.4 传统电力管理体制简要小结
    3.2 中国现行电力监管体制(2003—2012年)
        3.2.1 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的监管主体
        3.2.2 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的监管客体
        3.2.3 现行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缺陷成因分析
    4.1 管制机构被俘获
        4.1.1 公共利益理论假设与实际并不完全一致
        4.1.2 规制俘获理论阐明管制机构被俘获的诱因
    4.2 信息不对称的制约
        4.2.1 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4.2.2 消费者与电力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4.3 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
        4.3.1 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尚未厘清
        4.3.2 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
    4.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4.4.1 以行政命令代替法治,法律制度基础薄弱
        4.4.2 以行政权力干预市场,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
    4.5 行政垄断的弊端
        4.5.1 行政垄断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
        4.5.2 区域垄断严重分割了电力市场
第五章 发达国家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5.1 英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启示
        5.1.1 改革背景
        5.1.2 改革内容
        5.1.3 改革成效
        5.1.4 经验启示
    5.2 美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启示
        5.2.1 改革背景
        5.2.2 改革内容
        5.2.3 改革成效
        5.2.4 经验启示
    5.3 日本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启示
        5.3.1 改革背景
        5.3.2 改革内容
        5.3.3 改革成效
        5.3.4 经验启示
    5.4 各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的比较和借鉴
        5.4.1 改革的异同点
        5.4.2 改革的经验借鉴
第六章 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设想
    6.1 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6.1.1 改革总体目标
        6.1.2 改革基本思路
    6.2 调整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
        6.2.1 电力监管机构的基本属性
        6.2.2 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比较
        6.2.3 中国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的选择及理由
    6.3 优化电力监管职能配置
        6.3.1 准确界定电力监管的职能边界
        6.3.2 理顺监管机构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
        6.3.3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监管职权
第七章 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配套政策措施
    7.1 深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培育竞争性的市场力量
        7.1.1 继续深化国企改革,不断完善产权制度
        7.1.2 全面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资投资电力
        7.1.3 大力推进市场建设,注重培育市场主体
    7.2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7.2.1 尊重国情和传统,兼顾当前与长远
        7.2.2 建立大能源部,实行统一管理
        7.2.3 打破行政垄断,转变政府职能
    7.3 加强能源法制建设,完善监管的法律体系
        7.3.1 积极推动修订《电力法》
        7.3.2 抓紧研究制定《能源法》
        7.3.3 构建完善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7.4 创新经济性监管的方式,建立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7.4.1 消除电价改革的体制性障碍,明确电价管制的目标
        7.4.2 以大用户直购电为突破口,探索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7.4.3 以输配电价改革为核心,选择合理的电价定价模式
    7.5 重视社会性管制的作用,完善监管的内容体系
        7.5.1 加强电力安全监管,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7.5.2 加强普遍服务监管,不断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7.5.3 加强环境保护监管,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A 社会用电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B 电力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附录C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

(8)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1950-2010(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本题研究背景
        1.1.2 本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研究评述
        1.2.2 国内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1.3.1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理论及启示
    2.1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机制
        2.1.1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概念
        2.1.2 产业政策与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2.1.3 市场机制与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2.2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理论研究发展及启示
        2.2.1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阶段论
        2.2.2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资源配置效果论
        2.2.3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过程的研究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与其特殊性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主要影响因素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迁轨迹
        2.3.3 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困境与障碍
第三章 1950年-1979年山西的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3.1 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过程概述
        3.1.1 建国前山西产业及产业结构(1898年-1950年)
        3.1.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
        3.1.3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1957年)
        3.1.4 “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0年)
        3.1.5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年——1965年)
        3.1.6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
        3.1.7 两年徘徊时期(1977年—1978年)
    3.2 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主要特点及因素分析
        3.2.1 山西产业投资主体结构变迁及资金来源结构变迁
        3.2.2 山西产业投资布局结构变迁
        3.2.3 山西三大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及三大产业内部投资结构变迁
    3.3 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需求因素
        3.3.2 国家及山西地方政策因素
        3.3.3 资源因素和社会已有的投资因素
    3.4 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效果评价
        3.4.1 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对山西产业结构的影响
        3.4.2 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1980年-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4.1 1980-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概况
        4.1.1 1979-1982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4.1.2 1983-1992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4.1.3 1993-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4.2 1979-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特点
        4.2.1 山西产业投资主体结构变迁
        4.2.2 山西产业投资的资金结构变迁
        4.2.3 山西三大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及三次产业内部投资结构变迁
        4.2.4 山西产业地区投资结构变迁
    4.3 1979-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因素分析
        4.3.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3.2 1979-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投资结构变迁因素——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计量分析
        4.3.3 结论
    4.4 1979-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效果评价
        4.4.1 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对山西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
        4.4.2 各个产业部门投资结构变迁的效果
第五章 2000年-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5.1 2000-2010 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背景
        5.1.1 1979—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存在的问题
        5.1.2 国家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5.1.3 山西省政府的投资政策措施
    5.2 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特点
        5.2.1 2000年-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概述
        5.2.2 山西产业投资主体结构变迁与资金来源结构变迁的特点
        5.2.3 山西三大产业间及产业内的投资结构变迁
        5.2.4 山西产业投资地区结构变迁
    5.3 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5.3.1 主要因素分析
        5.3.2 用因子分析法分析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因素
        5.3.3 结论
    5.4 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效果评价
        5.4.1 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5.4.2 2000-2010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贡献分析
        5.4.3 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与山西经济增长关系——基于协整检验的分析
第六章 国家投资与山西的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6.1 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中的国家投资
        6.1.1 国家投资政策及其对山西的影响
        6.1.2 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中的国家投资区域分布
    6.2 1980-1999年和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中的国家投资
        6.2.1 国家在山西的产业投资结构
        6.2.2 国家在山西的产业投资结构成因分析
    6.3 国家投资对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影响分析
        6.3.1 国家投资曾是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唯一推动力
        6.3.2 国家投资成为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主要动力,继而成为辅助动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海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及2020年远景目标(征求意见稿)(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五”计划实施情况及经验启示
    (一)“十五”计划实施情况
    (二)“十五”以来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二、关于“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形势分析
    五大瓶颈是指:
    四种矛盾是指:
三、“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
    (一)主要目标
    (二)指导方针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2.坚持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为主题,努力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和谐海西。
        4.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坚持推进科技进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6.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7.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城乡、区域和社会相协调。
四、“十一五”期间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发展重点
    (一)关于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问题
    (二)关于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问题
    (三)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强对一、二产业和社会服务的支撑能力问题
    (四)关于加快实施基础优先战略,着力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问题
    (五)关于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六)关于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关系问题
    (七)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海西问题
    (八)关于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问题
    (九)关于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问题

四、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取得显着效果,“十五”期间城乡电网建设将上新台阶(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广东省博罗县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研究[D]. 涂钊颖. 湖南大学, 2019(07)
  • [3]清远英德市寨背村电力行业扶贫工作研究[D]. 陈碧梅. 暨南大学, 2018(02)
  • [4]本溪地区配电网规划研究[D]. 李涛.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5]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6]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西藏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郅海杰.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7]规制理论下的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研究[D]. 燕丽娜. 南京大学, 2015(01)
  • [8]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1950-2010[D]. 任力军. 山西大学, 2015(03)
  •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海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及2020年远景目标(征求意见稿)[J]. 海西州发展计划委员会.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05(05)

标签:;  ;  ;  ;  ;  

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成效显着,“十一五”期间城乡电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