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妇科手术患者确认麻醉范围的护理效果

指导妇科手术患者确认麻醉范围的护理效果

一、指导妇科手术病人对麻醉范围确认的护理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杨静[1](2021)在《舒适护理在术前等待间妇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究妇科手术患者在术前等待间的舒适体验,了解妇科手术患者真实心理体会及患者舒适需求。2.运用舒适理论构建术前等待间妇科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干预方案,并探讨干预方案在术前等待间妇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青岛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根据舒适理论结合文献研究制定访谈提纲,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样本量根据信息饱和原则进行确定,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分析,最终形成主题。2.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青岛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妇科手术患者92例,根据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2020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46例妇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术前等待间的常规护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46例妇科手术患者为试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方案。运用中文版舒适状况量表及状态焦虑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术前焦虑程度,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并调查患者术前等待间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不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护理满意程度为单向有序定性资料采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本研究对12名术前等待间妇科手术患者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四个主题和八个副主题,分别为生理舒适方面体验(疼痛、口干、口渴和饥饿);心理精神舒适方面体验(术前焦虑等负性情绪、疾病不确定感强烈);环境舒适方面体验(往来人员嘈杂、周围环境过于简单);社会文化舒适方面(缺乏医务人员支持与鼓励,缺乏家属的鼓励与支持)。2.术前一日,两组妇科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舒适度及状态焦虑评分、血压、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入术前等待间后,试验组整体舒适得分(92.52±6.42)高于对照组(83.41±9.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状态焦虑评分(39.17±7.037)明显高于试验组(35.24±4.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压和心率均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中“非常满意”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妇科手术患者在术前等待间存在多方面的舒适需求,护理人员应根据妇科手术患者在术前等待间的实际舒适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体验。2.舒适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的提升术前等待间妇科手术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术前焦虑水平,改善应激状态下患者血压及心率两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李洪艳[2](2021)在《手术室护士加速康复外科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编制信度和效度良好的手术室护士加速康复外科(ERAS)知信行调查问卷,为准确评估手术室护士ERAS知信行水平提供客观工具;调查山西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ERAS知信行现状,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对手术室护士ERAS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并为改善其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1.问卷编制:通过理论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和专家函询法构建手术室护士加速康复外科知信行问卷初稿;选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6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预调查后通过区分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进行条目筛选;对山西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3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正式调查后评价其信效度,形成最终问卷。2.现状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根据纳排标准调查山西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12名手术室护士,采用频数和构成比对手术室护士的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知信行得分情况,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手术室护士ERAS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和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问卷编制及评价:最终形成的手术室护士加速康复外科知信行调查问卷包含3个维度,共43个条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10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965%;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程度总体较理想,X2/df=2.867,RMR=0.05,GFI=0.904,PNFI=0.791,AGFI=0.891,NFI=0.864;总问卷内容效度为0.83,各条目内容效度为0.93-1.0;总问卷和3个分问卷的Cronbach’sɑ系数分别为0.876、0.837、0.938、0.867,重测信度分别为0.987、0.758、0.841、0.768。2.现状调查结果:(1)68.19%的手术室护士听说过ERAS,仅有22.91%参加过规范化培训,手术室护士加速康复外科知信行问卷总分131分,平均得分(109.20±11.70)分,100分以上占78.32%,知识部分总分为21分,平均得分为(14.83±2.40)分,答题正确率为70.61%,态度部分总分为60分,平均得分为(52.39±7.18)分,行为部分总分为50分,平均得分为(41.98±6.76)分。(2)影响手术室护士ERAS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是否学习2018 ERAS指南(b=1.416)、职务(b=1.094)、是否接受过规范化培训(b=0.961)、最高学历(b=0.72);影响手术室护士ERAS态度得分的主要因素为:是否学习2018 ERAS指南(b=1.848);影响手术室护士ERAS行为得分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职务(b=2.618)、是否学习2018 ERAS指南(b=2.376)、职称(b=1.082)。(3)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与态度之间呈正相关(r=0.179,P<0.001),态度与行为之间呈正相关(r=0.27,P<0.001),知识与行为不相关(r=0.039,P=0.382)。结论:1.本研究编制的《手术室护士加速康复外科知信行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调查手术室护士ERAS知信行水平的评估工具。2.山西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的ERAS相关知识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对ERAS态度较积极,但对ERAS措施执行现状不够理想,实施情况存在不一致性。3.建议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发挥政策主导作用,加强对手术室护士ERAS知识的培训,尤其是指南和共识的学习,同时合理配置高学历护理人才,鼓励和促进低学历护士进行继续教育,并且尽早建立基于循证的手术室ERAS护理标准化实施流程,从而提高ERAS措施依从性和手术室护理质量。

胡洁蔓[3](2021)在《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结直肠外科广泛开展,患者住院时间显着缩短。直肠癌临时造口多为回肠造口,造口排泄物稀薄量大且腐蚀性强,造口护理难度大。如何让临时造口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造口护理技术成为当前临床造口护理工作的难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临时造口还纳后,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功能障碍,降低其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关于造口护理的实践和研究均集中在造口建立期,尚缺乏还纳后患者的护理方案。研究目的:描述并分析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在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的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系统检索、评价和汇总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护理循证证据;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按照患者需求、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4个环节开展研究。1.患者需求: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中的会聚平行混合方法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进行需求分析。分别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开展同期的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在定量研究部分,分别对长春市两所三甲医院行ERAS理念下直肠癌根治术和临时造口术的造口建立期患者,以及行造口还纳术的造口还纳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简版癌症支持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和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还纳期患者调查问卷还包括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在质性研究部分,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个阶段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根据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合。2.证据综合:采用系统检索的方法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对符合纳入排除条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提取和总结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级和推荐强度划分,最终形成最佳实践信息册或总结。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总结归纳。3.证据传播:基于前期对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阶段患者需求分析的结果,以及关于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循证证据的最佳实践信息册和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结果,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通过邀请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开展专家会议法对该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稿。4.证据应用:通过在吉林省两所三甲医院开展前瞻性同期类实验研究,一所医院采用上述护理方案,另一所采用ERAS理念下常规护理方案,并在患者造口术后1个月、3个月和9个月继续对患者进行持续随访评估以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1.患者需求: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68,四分位间距为19.75,且都有着广泛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其中信息需求、支持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分最高,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57.95(47.73)、50.00(50.00)和47.50(40.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造口护理相关信息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支持需求主要为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自卑、无力感、内疚和担忧是该阶段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95,四分位间距为35,略好于造口建立期患者。信息需求和支持需求是该阶段患者得分最高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72.73(36.36)和40.00(45.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支持需求包括医疗团队的支持和同伴支持。2.证据综合阶段:通过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指南和系统评价进行文献检索,最终分别纳入指南文献5篇和系统评价7篇,以及指南文献9篇和系统评价3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汇总以及专家小组的论证,最终形成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最佳实践信息册。因缺乏造口还纳期护理指南,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归纳出9个方面的系统评价结果。3.证据传播阶段: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经研究小组反复讨论,构建了《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两阶段护理子方案以及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子方案三个部分。通过专家论证法将该方案进行简化和修订,形成终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三个部分,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三个方面。4.证据应用阶段:除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外,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除在性需求维度外,干预组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还纳时间以及LARS的严重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1.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造口护理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2.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和同伴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3.构建的《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应用于我国结直肠ERAS临床情境中具有一定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推广并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张广庆[4](2021)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筑设计变化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总建筑44万平方米面积、总床位数量达1800床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下文简称北大国际医院)是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非营利性大型综合医院,项目的超大规模与体量、国际医院的高起点高定位、投资与运营方式,使之从前期策划、立项、设计到建设、投入使用均为世人瞩目,为媒体争相报道。北大国际医院于2014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后参观者络绎不绝,影响了数家大型新医院的建设(如天坛医院新院区)。建成使用过后,一方面运维反馈了许多值得推广的建设经验,另一方面,在使用后长达5年期间医院各处历经大小改造共400余次,其原因值得深究、经验值得总结,类似北大国际医院这类全新建医院投入使用后即进行改造的情况,在我国当代医院建设中绝对不是孤例。我国为了补上每千人医院床位数的欠账,在很多城市的远郊区县,全新筹备创建了很多医院,这些医院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建设过程中医院建筑的图纸修改量占比高达40%~60%,施工完成后需要立即拆改量为3%~5%,造成大量的浪费。为此本研究搜集整理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设资料,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走访、访谈建设过程中关键人物等,全面了解开业至今该医院的使用情况和改造情况。在梳理改造项目详情基础上,逐一分析改造原因,并结合时代发展背景,深度挖掘背后的影响因素。为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设计实践,本研究将改造影响因素分为非设计层面的影响因素和设计层面的影响因素两类进行探讨。非设计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医疗政策调整、医学技术进步、国际医院规划设计理念变革、主导医院建设的决策人员变动、建筑使用群体未参加设计决策过程等。设计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设计阶段图纸设计深度不足、专项设计不到位、建筑师对医疗工艺不够熟悉等。最后,本研究总结了北大国际医院可进行推广的优秀建设经验,并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所促成的改造,分别提出了应对策略。对于非设计层面因素所促成的改造,建筑师在设计之初应采用弹性设计策略,以适应未来医院建筑发展变化。对于设计层面因素所促成的改造,建筑师应注重提升医院建筑设计深度,最大限度避免投入使用后因设计不合理而引起改造。

杨华文[5](2021)在《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德尔菲法专家共识,初步构建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验证和应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为实施麻醉苏醒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1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小组讨论,制定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初稿,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Delphi法)构建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小组于2019年5~6月初步拟定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表,并于2019年7~10月完成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最终路径表。2将构建的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临床应用,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9月入某三甲医院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术后患者35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麻醉恢复期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麻醉苏醒后依从性,验证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结果1专家函询结果:(1)两轮专家函询回收率分别为90.91%、100.00%,专家积极系数>70%。(2)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9,判断依据Ca为0.87,熟悉程度Cs为0.92。(3)路径表的变异系数为0.06~0.21,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5。(4)2轮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的条目得分均值为4.46,满分频率为0.61。该临床护理路径包括麻醉恢复前期准备、转入PACU阶段、麻醉苏醒期(阶段I)、麻醉苏醒期(阶段II)、转出PACU阶段、术后随访等6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121个三级指标,同时构建了临床护理路径病友版,形成了以快通道、慢通道为理论框架的麻醉苏醒期患者的分类管理的临床护理路径和流程图。2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干预组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1.08(1.00,1.33)少于对照组1.16(1.00,1.42)(P<0.05);干预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4.49%低于对照组10.16%(P<0.05),干预组麻醉苏醒后依从性95.51%高于对照组89.27%(P<0.05)。结论1通过函询结果的分析,两轮德尔菲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积极程度高、协调程度好,函询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基于快、慢通道对麻醉苏醒期患者病情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可在麻醉恢复室实施患者分类管理,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2通过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初步验证了该路径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后能有效降低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提高麻醉苏醒后患者依从性、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但对并发症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验证了该临床护理路径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齐宇新[6](2020)在《阻碍加速康复外科在髋、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高年资关节外科医护人员视角,调查阻碍加速康复外科在髋、膝关节置换中开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结合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高年资关节外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以了解阻碍ERAS在髋、膝关节置换中开展的影响因素。定量调查:使用课题组预先拟定好的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67名高年资关节外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以了解阻碍ERAS在髋、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影响因素;定性访谈:使用课题组预先拟定好的半结构式访谈提纲,采用判断抽样法,对10名高年资关节外科医护人员进行访谈,以了解ERAS在髋、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阻碍因素;结果处理:定量资料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归类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主要阻碍因素。结果:1.专家咨询结果:来自医疗、护理、循证医学领域的10位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2轮函询。2轮专家函询中,专家平均熟悉程度系数为0.940,判断系数为0.930,权威系数为0.935,内容效度系数(CVI)为0.955。2.预调查结果:在30例预调查对象中,问卷数据分析显示整体信度较好,总体Cronbach’s a为0.914,各个维度Cronbach’s a的范围分布在0.8050.941。3.正式调查结果:本次总计有效调查问卷467份,医生301份,护士166份,实际开展ERAS有165人,未开展ERAS有302人。调查中发现有9个阻碍因素显着的支持态度负向预测了ERAS的开展(p<0.05),即医护人员更支持这9个阻碍因素的存在时,ERAS在实际中也确实更少的开展。并且根据回归系数的值,有显着影响的9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分别是:“缺少政策支持”、“医患关系紧张”、“所制定的方案难度较大”、“人力资源不足”、“评价内容不统一”、“团队成员传统思想较重”、“团队成员对学习缺少主动性”、“ERAS理念推广和普及程度不足”、“评估内容不统一”。4.定性访谈结果:对10名访谈对象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主要以下五个方面对ERAS开展产生了阻碍作用:ERAS方案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开展困难;不同医院或是不同医生之间所选用评价指标有所差别;评估过程没有标准参照;团队建设人员不足和模式不合理;其他方面包括政策支持不足等因素。结论:1.ERAS在我国髋、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情况较为有限,在学历、职称较高、工作年限较长以及接受过ERAS培训的医护工作者中开展较多。2.在本研究诸多可能的阻碍因素中,政策支持不足、医患关系紧张是导致ERAS推广应用困难的最主要阻碍因素。

张建安[7](2020)在《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发生的现状,识别可能影响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因素,建立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为苏醒期易患躁动的高风险患者提供筛查工具,为临床工作等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专家会议法构建《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调查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甲医院手术室全麻术后入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5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躁动风险调查表、躁动评分表调查PACU内全麻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临床资料和EA的现状。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将建模组的333名全麻患者苏醒期的相关资料整理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得到的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显着性影响因素采用向后-Wald逐步选择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最小Wald值对应的影响变量,最终获得的所有变量都达到显着水平。建立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来验证模型的拟合优度,P>0.05表示模型拟合度较好。将模型应用于验证组,得到AUC值(曲线下面积),通过绘制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一步判断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以预测概率P=0.5为判定点,P值大于0.5即认为发生躁动,ROC曲线下面积AUC越接近1,说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越好。结果1.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单因素分析:年龄(P<0.001,t=34.7)、性别(P<0.001,c2=30.88)、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P<0.001,t=43.58)、状态焦虑程度(P<0.001,c2=45.19)、麻醉方式(P<0.001,c2=15.73)、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P<0.001,c2=36.52)、手术类型(P<0.001,c2=23.82)、手术类别(P<0.001,c2=51.11)、导尿管(P<0.001,c2=85.71)、催醒药物(P<0.001,c2=77.565)、术中出血量(P<0.05,t=6.04)、静脉自控镇痛(P<0.001,c2=71.8)、疼痛评分(NRS)(P<0.001,t=87.83)。2.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EA的影响因素:静脉自控镇痛X10(P <0.001,OR=0.007,95%CI:0.01-0.062)、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X5(P<0.001,OR=0.121,95%CI:0.039-0.376)、导尿管留置X8(P=0.003,OR=2.645,95%CI:1.396-5.010)、手术类型X6(P=0.004,OR=1.499,95%CI:1.142-1.967)、疼痛评分(NRS)X11(P<0.001,OR=3.670,95%CI:2.285-5.897)。3.最终确定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Y)=ln(p/1-p)=-11.069-2.112*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4.929*静脉自控镇痛+0.405*手术类型+0.972*导尿管留置+1.300*疼痛评分可能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概率公式:P=Exp(-11.069-2.112*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4.929*静脉自控镇痛+0.405*手术类型+0.972*导尿管留置+1.300*疼痛评分)/[1+Exp(-11.069-2.112*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4.929*静脉自控镇痛+0.405*手术类型+0.972*导尿管留置+1.300*疼痛评分]4.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经Hosmer-Lemeshow检验其拟合优度可行,其χ2=1.712,df=8,P=0.989;建模组模型验证ROC曲线下面积AUC=88.1%,验模组模型验证ROC曲线下面积AUC=80.7%,灵敏度为83.87%(26/31),特异性为83.08%(113/136),准确度为83.23%(1139/167)。结论手术类型、导尿管、静脉自控镇痛、疼痛评分(NRS)和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是全麻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手术类型、导尿管、疼痛评分(NRS)是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静脉自控镇痛、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是躁动发生的保护因素。构建的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通过验证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该预测模型方便可行、预测的性能较为稳定,可为麻醉恢复室人员有效预测、筛选全麻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提供指导意见。

张灵伟[8](2020)在《多感官刺激联合术后早期进食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术后早期进食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某三甲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0例,均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按入院时间的先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实验A组为早期进食组、实验B组为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组,C组为对照组。实验A组给予术后早期进食方法,在术后返回病房待麻醉清醒且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后,按照少食多餐原则,每次给予患者进水10~20ml,责任护士每小时需评估和观察患者一次,术后返回病房6h后给予半流食;实验B组在实验A组的基础上给予多感官刺激,即视、嗅、味觉刺激。于术前调查好患者的饮食口味及喜好,待患者麻醉完全清醒后,根据患者的饮食口味及喜好,每隔1h定时给予视、嗅觉刺激,让患者观看食物的颜色、形状以及闻食物的气味,辅助建立饮食欲望,并让患者根据已有的视嗅觉状态进行评判,给出对应偏嗜。由护理人员根据其偏嗜对流食进行可行的调整。在患者进食流食时,进行视、嗅、味觉刺激,为患者提供符合医生饮食要求食物,让患者感受食物的色、香、味等多感官体验,让患者描述味觉感受,及时形成对应偏嗜方案。每隔1h给予患者一次食物多感官刺激,直到患者术后返回病房6h后,给予依据患者口味准备好的半流食(不包括辛辣刺激、使患者胀气食物)。对照组C组给予常规护理。在研究过程中分别收集、整理三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口渴、饥饿、腹胀、便秘不良情况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d血钾值、术前及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值、术前及术后第3天总蛋白值;患者生活能力、NRS疼痛评分、舒适度、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长等进行对照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及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设定检验水准α=0.05,认定双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手术持续时间、血钾值、疾病诊断、手术方式等进行比较,差异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包括早期进食组、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组、常规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20.53h、18.12h和23.92h,结果显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17.32h、15.23h和21.231h,结果显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中的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42.21h、39.34h和54.33h,结果显示具有显着差异(P<0.05),此外早期进食组、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组便秘发生率对比常规组有显着差异(P<0.05),三组患者中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22.0%、19.0%和40.0%。三组患者中的腹胀发生率分别为12.0%、15.0%、5.0%,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此外三组患者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口渴、饥饿评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三组患者术后第1d血钾值比较显示,早期进食组和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组对比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d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值恢复情况比较,早期进食组和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3d血清白蛋白值分别为38.25g/L、39.16g/L和36.02g/L,而术后第3d总蛋白值分别为72.11mg/L、73.30mg/L和65.32mg/L。(4)三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舒适度、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长进行比较,早期进食组和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组和常规组相比较都有显着差异,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感官刺激联合术后早期进食有利于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缩短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此干预方法是可行并且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段杭吕[9](2020)在《合作原则视角下乳腺癌会议模拟同传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在现代生活中,癌症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慢性病,逐渐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代医疗中,癌症的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而在医学会议中,尤其是癌症会议的同声传译有着及时传递信息和节省会议时间的重要作用。乳腺癌是女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现代生活中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活,也是医疗中最为复杂的疾病之一。作者以2018年国际高发肿瘤论坛会议为背景,选取了其中的乳腺癌会议进行模拟同声传译。该口译任务的源语言内容都是以医学英语为主。医学英语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医学口译属于医学交流活动中的一种交流方式,译员在交际双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声传译是国际会议中常见的翻译方式,它能够使听众及时地获取信息,以便达到交际的目的和节省会议时间的目的。会议交流如同会话交际,发言人和听众要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需要依靠口译员的翻译,因此译员在翻译的时候也要遵循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可以用来指导人们的对话,也可以用来指导会议口译活动。作者运用格赖斯的理论来指导同声传译活动,并分析此次会议口译的特点和难点,从而找出医学口译的策略和方法。医学口译中有很多的专业词汇,在生活中可能很常见,但是同一个词汇运用到医学领域中的意思可能会有所改变,因此译员在口译的时候应遵循合作原则,根据语境的变化选择恰当的翻译。在该口译报告中,作者通过选取此次模拟同声传译活动中的一些案例,根据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理论分析译员在口译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并探索医学口译的方法以及口译策略,这些方法和策略对于医学口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报告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此次口译任务的背景;第二部分是对此次口译任务过程的具体描述,包括译员的准备过程、口译过程以及译员在口译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第三部分是合作原则理论的介绍及分析;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第五部分是此次口译任务的反思以及未来口译学习的建议。

陈珊[10](2020)在《基于循证构建成人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预防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循证证据,将与成人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护理预防策略的相关证据归纳、整合,并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德尔菲法构建成人患者PONV的护理预防策略,以期形成科学规范、本土化的成人患者PONV护理预防策略,为我国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文献回顾和循证研究:基于循证研究法,寻找预防成人患者PONV护理预防策略的相关证据,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等数据库及指南网,对纳入的文献根据Johns Hopkins证据等级与质量评定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并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初步拟定成人患者PONV的护理预防策略。2.运用德尔菲法:遴选23专家对初步拟定的预防策略进行专家咨询,并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咨询结果对初稿进行讨论修订,通过两轮的专家咨询,最终形成成人患者PONV的护理预防策略。研究结果:1.经过系统的检索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最终纳入文献36篇。进行归纳、整合及研究小组讨论,构建了2个Ⅰ级条目,6个Ⅱ级条目,29个Ⅲ级条目的策略初稿。2.通过两轮的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和100%,均大于7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和0.91。第二轮条目重要性变异系数在0.00~0.18之间,条目可操作性变异系数在0.00~0.24之间,两轮条目和谐系数为0.235~0.402(P<0.01)。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和专家意见进行修订,最终构建出成人患者PONV的护理预防策略。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与德尔菲法构建了2个Ⅰ级条目,6个Ⅱ级条目,25个Ⅲ级条目的成人患者PONV的护理预防策略,明确了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麻醉室护士PONV预防实践中的作用及实践的具体内容。

二、指导妇科手术病人对麻醉范围确认的护理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指导妇科手术病人对麻醉范围确认的护理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舒适护理在术前等待间妇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理论依据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4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术前等待间妇科手术患者舒适需求的质性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质量控制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 主题
    讨论
        1 鼓励护理技术创新,缓解患者生理不适
        2 探索临床新方法,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3 设置导航护士,营造舒适医疗环境
        4 实现家属陪伴,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感
第二部分 舒适护理在术前等待间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干预方法和内容
        3 研究指标及工具
        4 资料收集
        5 质量控制
        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干预后测量指标的比较
    讨论
        1 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术前等待间妇科患者的术前焦虑
        2 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术前等待间妇科患者的舒适状况
        3 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低术前等待间妇科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结论
研究创新点及局限性
    1 研究创新点
    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围手术期患者舒适度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手术室护士加速康复外科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提出问题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手术室护士 ERAS 知信行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1.4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专家函询结果
        2.2 预调查与问卷条目筛选结果
        2.3 正式调查与问卷信效度评价结果
        2.4 问卷的最终形成
    3 讨论
        3.1 问卷编制的意义
        3.2 问卷的效度分析
        3.3 问卷的信度分析
    4 结论
第二部分 手术室护士 ERAS 知信行现状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1.4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士一般基本资料
        2.2 手术室护士ERAS知信行得分情况
        2.3 手术室护士ERAS知信行得分情况单因素分析
        2.4 手术室护士ERAS知信行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5 手术室护士ERAS知信行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分析
        3.2 手术室护士ERAS了解情况分析
        3.3 手术室护士ERAS知识得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4 手术室护士ERAS态度得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5 手术室护士ERAS行为得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6 手术室护士ERAS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3.7 强化手术室护士ERAS行为的对策及建议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5.1 问卷编制方面
    5.2 现状调查方面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加速康复外科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手术室护士对加速康复外科(ERAS)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介

(3)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核心概念界定
        1.2.2 相关理论
        1.2.3 ERAS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内容
        1.2.4 ERAS在结直肠外科治疗护理中的应用的文献回顾
        1.2.5 癌症患者需求测评工具
        1.2.6 结直肠癌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及其相关因素的文献回顾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患者需求
    2.1 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结果
    2.2 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结果
    2.3 讨论
        2.3.1 造口建立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2.3.2 造口还纳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证据综合:系统评价
    3.1 成立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护理循证实践小组
    3.2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结果
    3.3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结果
    3.4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3.4.1 研究目的
        3.4.2 研究方法
        3.4.3 研究结果
    3.5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3.5.1 研究目的
        3.5.2 研究方法
        3.5.3 研究结果
    3.6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
        3.6.1 研究目的
        3.6.2 研究方法
        3.6.3 研究结果
    3.7 讨论
        3.7.1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7.2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7.3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证据传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4.1 成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制定小组
    4.2 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4.3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的专家论证
        4.3.1 研究目的
        4.3.2 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证据应用:临床试点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和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方法
        5.2.3 评价指标
        5.2.4 资料收集
        5.2.5 质量控制
        5.2.6 伦理许可
        5.2.7 统计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失访情况
        5.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5.3.3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5.3.4 干预方案对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5.3.5 干预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5.3.6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不同时点的造口相关并发症比较
        5.3.7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造口还纳时间比较
        5.3.8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LARS严重程度比较
    5.4 讨论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造口建立期患者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 造口建立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附录四 造口建立期患者访谈提纲
    附录五 造口还纳后患者问卷调查表
    附录六 造口还纳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附录七 造口还纳期患者访谈提纲
    附录八 中文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
    附录九 AMSTAR评价清单及说明
    附录十 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 版)
    附录十一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筑设计变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医院建设呼吁理性指导
        1.2.2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独特性
        1.2.3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建设经验值得推广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1 医院建筑设计变化的研究现状
        1.5.2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访谈法
        1.6.3 实地调研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发展历程
    2.1 医院筹设缘起与过程(2002-2014)
        2.1.1 “建设国际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
        2.1.2 参与建设各方的组织架构及其职能
    2.2 医院建成投入运营(2015)
        2.2.1 规划布局概况
        2.2.2 建筑设计概况
        2.2.3 运维管理概况
    2.3 医院调试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2015-2019)
        2.3.1 非设计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2.3.2 设计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设计层面因素促成北大国际医院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3.1 政策标准的调整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3.1.1 医疗环保政策的升级
        3.1.2 DNV标准的认证
        3.1.3 生殖医学中心IUI的报批
    3.2 技术的革新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3.2.1 设备设施的迭代
        3.2.2 新型材料的运用
    3.3 医疗流程的优化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3.3.1 使用模式的优化
        3.3.2 医护团队的更换
        3.3.3 医疗服务的完善
    3.4 科室功能的调整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3.4.1 功能的扩充
        3.4.2 功能的置换
    3.5 运营成本的控制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3.5.1 能源的集中监控
        3.5.2 能源的集约利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计层面因素促成北大国际医院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1 安防管理的完善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1.1 门禁系统的完善
        4.1.2 安保系统的完善
    4.2 院区交通及停车的优化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2.1 院区交通流线的重构
        4.2.2 标识系统的优化
    4.3 室内流线的修复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3.1 提高视线的可达性
        4.3.2 减少流线的交叉与折回
    4.4 空间细部设计的完善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4.1 提升人性化设计
        4.4.2 满足无障碍设计
        4.4.3 完善使用功能
    4.5 感染控制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5.1 预防交叉感染
        4.5.2 新冠疫情下发热门诊的建设
    4.6 物理环境的改善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6.1 热环境的改善
        4.6.2 光环境的改善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大国际医院建筑设计变化对当下医院建设的启示
    5.1 应对非设计层面因素可采用的弹性设计策略
        5.1.1 采用模块化的组织体系
        5.1.2 采用以人为本的环境布局
        5.1.3 采用适应技术进步的空间模式
        5.1.4 采用高承载预留的建筑结构
    5.2 应对设计层面因素需掌控的设计深度
        5.2.1 注重应用BIM系统
        5.2.2 灵活应用相关规范
        5.2.3 加强专项细化设计
        5.2.4 提升材料选择把控度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4-2019 改造项目统计及对吕品主任的采访笔记
    附录二:笔者对李立荣院长的采访笔记(节选)
    附录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图纸

(5)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麻醉恢复室出室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阻碍加速康复外科在髋、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和方法
    2.样本量计算
    3.抽样方法
    4.研究方法
    5.问卷调査内容
    6.问卷调査过程
    7.质量控制
    8.数据处理
    9.技术路线图
结果
    1.专家咨询结果
    2.预调查结果
    3.正式调查结果
    4.定性访谈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现状及实施障碍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调查表的构建
    1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调查表的初步构建
    2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调查表的专家论证
    3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调查表最终稿
第二部分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分析方法
        4 质量控制
        5 技术路线
    结果
        1 全麻患者苏醒期的一般资料
        2 建模组全麻患者苏醒期一般资料
        3 建模组全麻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 全麻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预测模型的构建
        5 全麻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预测模型的检验
        6 全麻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7 验证组全麻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预测模型的评价
    讨论
        1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
        2 全麻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影响因素
        3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的效果与预测价值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8)多感官刺激联合术后早期进食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1.1 妇科腹腔镜手术
        1.1.2 胃肠功能障碍
        1.1.3 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
        1.1.4 早期进食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1.1.5 多感官刺激
    1.2 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1.2.1 妇科急腹症的应用
        1.2.2 子宫手术的应用
        1.2.3 卵巢良性肿瘤的应用
        1.2.4 其他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1.3 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案研究
        1.3.1 手术前护理措施
        1.3.2 术中治疗方案优化措施
        1.3.3 手术后护理措施
    1.4 多感官刺激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中的运用
        1.4.1 多感官刺激为患者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1.4.2 多感官刺激联合术后早期进食的应用
    1.5 研究背景及研究方向的制定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对象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终止实验标准
    2.3 伦理道德问题
    2.4 样本量的估算
    2.5 研究方法
        2.5.1 干预措施
        2.5.2 结局指标
        2.5.3 研究工具
        2.5.4 研究质量控制
        2.5.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试验结果
        3.1.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1.2 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3.1.3 三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
        3.1.4 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的比较
        3.1.5 三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的比较
        3.1.6 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
        3.1.7 三组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的比较
        3.1.8 三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的比较
        3.1.9 三组患者术后口渴、饥饿评分比较
        3.1.10 三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d血钾浓度、术前及术后第3d总蛋白浓度和术前及术后第3d血清白蛋白浓度比较
        3.1.11 三组患者术后NRS疼痛评分的比较
        3.1.12 三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的比较
        3.1.13 三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进半流食时间比较
        3.1.14 三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
    3.2 讨论
        3.2.1 胃肠功能评价指标
        3.2.2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3.2.3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首次排气及首次排便的影响
        3.2.4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肠鸣音恢复的影响
        3.2.5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便秘和腹胀发生率的影响
        3.2.6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呕吐和恶心的影响
        3.2.7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口渴和饥饿的影响
        3.2.8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钾离子、总白蛋白浓度和血清白蛋白浓度影响
        3.2.9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疼痛的影响
        3.2.10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3.2.11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
        3.2.12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运用前景
小结与展望
    小结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知情同意书
    附录 B 妇科腹腔镜患者资料调查表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

(9)合作原则视角下乳腺癌会议模拟同传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1.Description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1.1 Background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1.2 Source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1.3 Features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1.4 Objectives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2.Interpreting process
    2.1 Preparations before interpreting
        2.1.1 Acquiring thematic knowledge on interpreting task
        2.1.2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of interpreting task
        2.1.3 Preparing glossaries and terms
        2.1.4 Making an interpreting plan
    2.2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2.3 Post-interpreting issues
        2.3.1 Self evaluation
        2.3.2 Others' evaluation
        2.3.3 Mistakes and analysis
3.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to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3.2 Applic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3.3 Introduction to typical cases
4.Case studies in details
    4.1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requires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4.2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needs to follow the quantity maxim
    4.3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needs to follow the quality maxim
    4.4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needs to follow the relevant maxim
    4.5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needs to follow the manner maxim
5.Summary
    5.1 Self-reflection on the interpreting task
    5.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nd interpret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es
    Appendixes Ⅰ:Transcription of speeches and original interpretation
    Appendixes Ⅱ:Revised transcripts of the interpretation
    Appendixes Ⅲ:Glossary
    Appendixes Ⅳ:Publications and honors
    Appendixes Ⅴ:Acknowledgements

(10)基于循证构建成人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预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PONV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1.2.2 PONV的评估
        1.2.3 预防PONV的药物疗法研究现状
        1.2.4 预防PONV的非药物疗法研究现状
        1.2.5 加速康复外科在预防PONV的研究现状
        1.2.6 护士在PONV管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查阅文献及文献质量评定
        1.4.2 拟定咨询问卷
        1.4.3 专家咨询
        1.4.4 资料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
    2.1 循证护理
    2.2 德尔菲法
3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成人患者PONV的护理预防策略
    3.1 文献筛选
        3.1.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3.1.2 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
        3.1.3 检索数据库
        3.1.4 检索策略
        3.1.5 筛选文献
    3.2 文献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
    3.3 研究结果
        3.3.1 文献检索结果
        3.3.2 文献资料提取结果
        3.3.3 策略汇总结果
4 基于德尔菲法确立成人患者PONV的护理预防策略
    4.1 德尔菲法专家咨询
        4.1.1 拟定第一轮咨询问卷
        4.1.2 遴选咨询专家
        4.1.3 咨询步骤
        4.1.4 条目筛选标准
        4.1.5 统计方法
    4.2 专家咨询过程
        4.2.1 第一轮专家咨询情况及处理结果
        4.2.2 第二轮专家咨询情况及处理结果
    4.3 研究结果
        4.3.1 专家的组成结构
        4.3.2 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
        4.3.3 条目赋值均数与满分比
        4.3.4 专家权威系数
        4.3.5 条目变异系数与和谐系数
    4.4 确立最终成人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预防策略
5 讨论
    5.1 该策略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5.2 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5.2.1 专家的代表性
        5.2.2 专家的积极程度
        5.2.3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5.2.4 专家权威程度
        5.2.5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5.3 纳入的文献分析
    5.4 成人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护理预防策略的基本内容分析
        5.4.1 PONV多学科团队
        5.4.2 围手术期护理预防措施
6 小结
    6.1 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成人术后恶心呕吐的早期识别及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指导妇科手术病人对麻醉范围确认的护理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舒适护理在术前等待间妇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 杨静. 青岛大学, 2021
  • [2]手术室护士加速康复外科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洪艳.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 胡洁蔓. 吉林大学, 2021(01)
  • [4]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筑设计变化影响因素研究[D]. 张广庆.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D]. 杨华文.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6]阻碍加速康复外科在髋、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 齐宇新.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7]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D]. 张建安. 青岛大学, 2020(01)
  • [8]多感官刺激联合术后早期进食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D]. 张灵伟.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9]合作原则视角下乳腺癌会议模拟同传实践报告[D]. 段杭吕.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10]基于循证构建成人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预防策略研究[D]. 陈珊.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标签:;  ;  ;  ;  

指导妇科手术患者确认麻醉范围的护理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