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1](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田海萍[2](2020)在《SSBP1通过P53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心肌纤维化(MF)是慢性心功不全难以逆转的原因之一,且MF的程度决定着患者的预后。因此预防和逆转MF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重点之一。心肌成纤维细胞是MF主要效应细胞,其过度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降解失衡是MF初始因素。RAS系统在促进MF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AngⅡ可以激活TGF-β1信号,增加胶原蛋白合成,在MF和心肌重塑中起着关键作用。AngⅡ主要与ATI受体结合。缬沙坦是高选择的ATI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AT1受体促进细胞增长、促进醛固酮释放和收缩血管的作用。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SSBP1),属于单链DNA结合蛋白家族。通过与线粒体单链mtDNA结合,在线粒体DNA复制、重组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SSBP1可能是TGFβ-1的负调控因子,并在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中起到抑制作用。P53是一种转录因子,主要作用在于在维持线粒体功能,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有研究发现SSBP1可以通过乙酰化增强P53稳定性。因此我们推测可以通过SSBP1/P53抑制心肌纤维化。第一部分 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制备目的:采用外源性给与AngⅡ的方法制备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方法:C57BL/6J小鼠,23只,皮下置入ALzet 2002 200ul渗透泵。对照组(n=12),泵入稀释后乙酸。实验组(n=11)泵入乙酸稀释的Ang Ⅱ,1.44μg/g/d,2周后检测小鼠血压,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处死小鼠,制备心脏组织切片行天狼星红染色并测定胶原染色面积。结果:AngⅡ能够使小鼠收缩压升高,心脏重量增加,室壁增厚。实验组心肌组织切片胶原纤维染色面积为19.4%,对照组为42.1%。(P<0.05)第二部分 缬沙坦通过SSBP1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目的:①探究SSBP1是否参与MF。②缬沙坦是否通过SSBP1干预MF。方法:C57BL/6J小鼠,植入ALzet2002 200ul渗透泵,对照组(n=12),泵注稀释后乙酸;实验组(n=11)泵注AngⅡ;缬沙坦组(n=11)泵注AngⅡ+灌注缬沙坦(40 mg/kg/d)。泵注量1.44μg/g/d,2W。①心肌组织切片行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用图像J软件定量染色面积。②检测心肌COL1A1、COL3A1、SSBP1蛋白(WB法)和mRNA(qRT-PCR法)。③检测心肌组织线粒体功能。包括比色法测柠檬酸合成酶、ComplexⅠ和ComplexⅢ、GSH-Px活性。和NBT法测SOD活性。qRT-PCR法测Nox1和Nox4 mRNA。④分离并培养MCFs分4组:空白对照;AngⅡ0.5umol/l 组;AngⅡ 1.0umol/l组;AngⅡ 1.0umol/l+缬沙坦1.0umol/l 组;WB 法检测组 COL1A1、COL3A1、NOX1、NOX4 以及 SSBP1 蛋白。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较,Ang II使得胶原蛋白染色面积、COL1A1和COL3A1 mRNA以及蛋白表达增加。柠檬酸合成酶、复合物I和复合物III、SOD和GSH酶活性降低;Nox1和Nox4 mRNA表达增加。SSBP1表达减少。②相比于实验组,缬沙坦组胶原蛋白染色面积、COL1A1和COL3A1 mRNA以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柠檬酸合成酶、复合物Ⅰ和复合物Ⅲ、SOD和GSH酶活性增加;Nox1和Nox4 mRNA合成降低;但是SSBP1表达则有所增加。第三部分 P53和SSBP1对Ang Ⅱ刺激的MCFs增殖能力和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目的:明确SSBP1是否能够通过P53抑制AngⅡ诱导的MCFs增殖和胶原蛋白表达。方法:(①沉默(感染SSBP1shRNA)和上调SSBP1(转染PCDNA3.1SSBP1),分别在有和没有AngⅡ刺激的情况下,MCFs增殖能力(MTT法)、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NADPH氧化酶NOX1和NOX4合成、以及P53蛋白表达的变化(蛋白检测使用WB法)。②感染Ad-P53-GFP上调P53,分别在有和没有AngⅡ刺激时,MCFs增殖能力、COL1A1和COL3A1、NOX1和NOX4表达的变化。结果:①沉默SSBP1,P53蛋白合成减少,并使得AngⅡ诱导的MCFs增殖和胶原蛋白表达更加明显;上调SSBP1,P53蛋白合成增多,并使得AngⅡ诱导的MCFs增殖和胶原蛋白表达受到抑制。②调控SSBP1不影响Nox1和Nox4表达。③上调P53可抑制MCFs增殖和胶原蛋白表达。全文结论:1.AngⅡ诱导的MF中SSBP1表达受抑制。2.缬沙坦能够抑制胶原蛋白表达和ROS激活,通过增加SSBP1表达拮抗AngⅡ诱导的MF。3.SSBP1是通过P53抑制AngⅡ诱导的MCFs增殖和胶原蛋白表达。4.SSBP1抑制MF与ROS途径无关。

冯春丽,晋月萍,常丽坤,李雯,李青[3](2020)在《某综合医院2007年—2016年降压药的药物利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某综合医院2007年—2016年的降压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药品采购及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药库2007年—2016年降压药的入库记录,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并进行排序。结果降压药各类药物的DDDs值均呈升高的趋势,主要以钙拮抗剂的使用为主,钙拮抗剂总DDDs值为10 241 056,处于首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总DDDs值为4 960 971,位居第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总DDDs值排名第三。DDDs值前3位的药物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国产)Ⅱ、苯磺酸氨氯地平,其用药频度分别为6.18、0.84、5.65。总用药金额前3位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结论降压药的使用主要以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拮抗剂为主,使用上总体比较规范、合理,符合目前降压药的用药规律和用药趋势,对复方降压药的选择相对较低。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4](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李颖[5](2019)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通过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对心肾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心肾综合征(CRS)因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昂贵,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发病机制复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是其重要环节之一。利钠肽系统(NPS)具有扩张血管、利钠利尿、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信号传导,同时减少利钠肽的分解从而增强利钠肽的活性,起到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激活利钠肽系统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内实验阐明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对心肾综合征小鼠模型的作用,通过体外实验验证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1、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L,n=8)、模型组(MOD,n=24)。模型组小鼠行腹主动脉结扎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4周应用ELISA方法测定小鼠血浆N末端前B型利钠肽(NT-proBNP)、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行心脏、肾脏超声检查,确认心肾综合征模型构建成功后,将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心肾综合征组(CRS,n=8)、LCZ696组(LCZ,n=8)、缬沙坦组(VAL,n=8),LCZ696组和缬沙坦组小鼠分别以LCZ696(60mg·kg-1·d-1)和缬沙坦(48mg·kg-1·d-1)灌胃,对照组和心肾综合征组小鼠以等量玉米油灌胃,连续8周。术后12周应用ELISA方法测定小鼠血浆NT-proBNP、尿液NGAL,行心脏、肾脏超声检查及血流动力学检查。处死小鼠,取心脏左室组织、肾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HE染色观察左室心肌细胞、肾小球及肾小管,Masson染色观察左室心肌细胞间质纤维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情况。取肾脏组织分别提取蛋白、mRNA。免疫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NGAL、肾损伤分子-1(KIM-1)、AngⅡ、心房利钠肽(AN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2、Smad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Ⅳ型胶原(ColⅣ)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NGAL、KIM-1、AngⅡ、ANP mRNA表达水平。2、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分别给予AngⅡ刺激,LCZ696或缬沙坦干预,将NRK-52E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刺激组、AngⅡ刺激+LCZ696干预组、AngⅡ刺激+缬沙坦干预组、LCZ696组、缬沙坦组(每组n=8)。各组细胞干预72小时后,分别提取蛋白、mRNA。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NRK-52E细胞中NGAL、KIM-1、TGF-β、Smad2、Smad3、CTGF、ColⅣ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方法检测NRK-52E细胞中NGAL、KI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1、术后4周心肾综合征组、LCZ696组、缬沙坦组小鼠血浆NT-proBNP、尿液NGAL均高于同周龄对照组(P<0.01)。超声检查显示心肾综合征组、LCZ696组、缬沙坦组小鼠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均高于同周龄对照组(P<0.05),肾脏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低于同周龄对照组(P<0.05)。术后12周LCZ696组小鼠血浆NT-proBNP、尿液NGAL降低(P<0.01)。超声检查显示LCZ696组小鼠IVST、LVDd、IVRT、E峰减速时间(EDT)减小(P<0.05),肾脏长度(RL)大于同周龄心肾综合征组,且肾脏血流VTI增大(P<0.05)。组织病理学显示心肾综合征小鼠左室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纤维化,心肌细胞横截面积(CSA)、心肌间质纤维化比例(FR)升高;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比例升高,LCZ696较缬沙坦更有效地改善组织学变化。LCZ696组小鼠肾脏组织NGAL、KIM-1、Ang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低于心肾综合征组(P<0.05),AN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高于心肾综合征组(P<0.05),TGF-β(P<0.05)、Smad2(P<0.01)、Smad3(P<0.05)、CTGF(P<0.01)、ColⅣ(P<0.0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心肾综合征组,上述作用优于缬沙坦组。2、与AngⅡ刺激组比较,LCZ696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GAL、KIM-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P<0.05)及TGF-β(P<0.01)、Smad2(P<0.05)、Smad3(P<0.05)、CTGF(P<0.01)、ColⅣ(P<0.05)蛋白表达水平。缬沙坦下调Smad2、Smad3、CTGF蛋白表达水平(P<0.05),对NGAL、KIM-1、TGF-β、ColⅣ蛋白表达无显着影响(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提高利钠肽系统活性的双相作用,显着改善心肾综合征小鼠的心功能,减轻室壁肥厚、心腔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修复肾小管损伤,改善肾脏大小和血流,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下调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修复肾小管损伤,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孔杰[6](2019)在《血管紧张素Ⅱ对皮肤弹力纤维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皮肤真皮中弹力纤维网逐渐萎缩或出现异常蛋白的沉积是皮肤老化的重要特征,减少弹力纤维降解、促进其再生是延缓皮肤衰老的重要思路。弹性蛋白是弹力纤维的主要成分,含量达90%,其只在胚胎中晚期及新生儿时期合成,稳定地存在于组织中,但是随着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出现损伤、退化。目前关于心血管弹力纤维的研究较多,可以作为对皮肤弹力纤维调控研究的借鉴。心血管系统对一定的生理和病理刺激的反应可表现结构的重塑,出现细胞、基质及纤维成分的改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不仅改变血流动力学,亦可作为内分泌因素参与重塑过程,实验表明应用RAS阻断剂可以上调血管壁弹力纤维的含量。生物体内存在两种RAS,一种为系统性的,主要调控血压、体液容量和电解质稳态;另一种为局部RAS,存在于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对于组织的修复和重建有一定的作用。皮肤中存RAS的所有成分,主要效应物血管紧张素II(AngⅡ)可在局部形成,因此AngⅡ对皮肤弹性蛋白和弹力纤维的合成可能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II及其不同受体拮抗剂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弹性蛋白合成的调控作用及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发现可以促进弹性蛋白及弹力纤维合成的新方法,并在活体动物皮肤中进行验证,为临床上解决皮肤衰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酶消化法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RT-PCR、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AngⅡ受体AT1R、AT2R。以不同浓度(10-8M10-5M)的AngⅡ、AT1R拮抗剂氯沙坦、AT2R拮抗剂PD123319分别干预成纤维细胞24和48h,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AngⅡ(10-8M10-6M)加或不加氯沙坦(10-5M)、PD123319(10-5M)作用于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和细胞总蛋白。总RNA逆转录为cDNA,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弹性蛋白mRNA含量的变化;总蛋白定量后行Western Blot,检测可溶性弹性蛋白原含量。确定AngⅡ对弹性蛋白的作用及作用受体后,予以相应的受体拮抗剂和AngⅡ干预成纤维细胞,Western Blot检测EGFR、ERK1/2的磷酸化水平,再以EGFR磷酸化抑制剂AG1478、MEK1/2抑制剂U0126干预成纤维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弹性蛋白原含量以验证EGFR/ERK1/2通路的作用。选8周龄雌性Balb/c小鼠,背部脱毛处理后行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作用后1天8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局部皮肤AngⅡ、AT1R、AT2R的表达变化,以验证点阵激光后皮肤RAS是否被激活。小鼠经点阵激光作用后外用氯沙坦、卡托普利或凡士林,设立只加外用药不做点阵激光的对照组,用药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分别处死各组小鼠后,取背部皮肤组织做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染色,测量真皮厚度、分析弹力纤维含量。【结果】成功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经转录及翻译水平、细胞水平的验证,其稳定表达AngⅡ受体AT1R、AT2R。AngⅡ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后,弹性蛋白mRNA及可溶性弹性蛋白原表达减少,EGFR、ERK1/2磷酸化水平增加。AT1R拮抗剂氯沙坦、EGFR抑制剂AG1478、MEK1/2抑制剂U0126可拮抗AngⅡ对弹性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作用于Balb/c小鼠皮肤后,局部AngⅡ、AT1R、AT2R表达增强,RAS被激活,小鼠真皮厚度增加。点阵激光后外用氯沙坦或卡托普利可明显增加小鼠皮肤弹力纤维的含量。【结论】AngⅡ经受体AT1R通过EGFR/ERK1/2途径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弹性蛋白。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可激活Balb/c小鼠皮肤RAS,点阵激光后外用RAS阻断剂可增加小鼠皮肤弹力纤维的含量。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7](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许向红[8](2018)在《白藜芦醇通过增加自噬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白藜芦醇,一种天然的多酚化合物,有研究发现其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自噬是对细胞有保护作用的现象,糖尿病状态下诱导足细胞自噬的损伤因素明显增多,而在糖尿病肾脏足细胞中具有保护作用的自噬功能存在缺陷,导致损伤进一步加重,因此改善自噬缺陷可起到保护作用。我们假设白藜芦醇可能通过调节自噬起到保护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db/db小鼠(糖尿病小鼠)和体外高糖培养的足细胞,应用白藜芦醇做干预,观察白藜芦醇对自噬水平的调节,以及是否有肾脏保护作用。动物实验中,通过比较正常小鼠组,糖尿病小鼠组,糖尿病小鼠白藜芦醇干预组,进行肾脏皮质的microRNA基因芯片分析,我们筛选出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机制探索。方法:1.体内实验,为明确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皮质组织的凋亡、自噬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db/m小鼠),正常小鼠+白藜芦醇干预组(db/m小鼠+白藜芦醇干预组),糖尿病小鼠组(db/db小鼠),糖尿病+白藜芦醇干预组(db/db小鼠+白藜芦醇干预组)。白藜芦醇治疗12周后,取尾血测血糖,留尿测尿白蛋白水平,眼眶取血测血肌酐水平等指标,称重,取肾脏皮质用于后续HE、PAS染色分析肾小球的直径以及系膜面积,以及荧光染色分析足细胞标志蛋白Synaptododin和自噬蛋白LC3的表达,Western Blot观察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等的表达。(流程图1)2.体外实验,小鼠足细胞培养,33℃增殖培养而后37℃分化,依据足细胞给予或不给予白藜芦醇预刺激2h,加入或不加入高糖(30 mM)刺激72h的方法:首先分组:分为正糖组,高糖组,高糖+1μM白藜芦醇组,高糖+10μM白藜芦醇组,高糖+100μM白藜芦醇组;其次分组:分为正糖组,高糖组,高糖+10μM白藜芦醇组,高糖+10μM白藜芦醇组+3MA(自噬抑制剂,6-氨基-3-甲基嘌呤),高糖+10μM白藜芦醇组+Rapamycin(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检测指标:①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自噬体形态;②GFP-LC3融合蛋白示踪自噬形成;③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④用Western Blot测各组细胞LC3-Ⅰ、LC3-Ⅱ蛋白、cleaved-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流程图2)3.动物实验三组(正常对照组(db/m小鼠),糖尿病小鼠组(db/db小鼠),糖尿病小鼠+白藜芦醇干预组(db/db小鼠+白藜芦醇干预组),通过miRNAs基因芯片以及RT-PCR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microRNAs,接着,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的microRNA,用Lipo2000通过瞬时mimic和inhibitor转染分析其对自噬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C3-Ⅰ、LC3-Ⅱ蛋白、P62蛋白分析自噬情况。(流程图3)4.然后,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的microRNA,利用数据库软件推测并利用双荧光素酶验证其直接靶基因,并通过siRNA沉默表达靶基因,观察靶基因对自噬的影响,也是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C3-Ⅰ、LC3-Ⅱ蛋白、P62蛋白分析自噬情况。(流程图4)结果:1.对糖尿病小鼠研究发现,白藜芦醇降低糖尿病小鼠的尿白蛋白和血肌酐水平,减小系膜扩张和肾小球体积,对肾脏皮质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白藜芦醇干预后LC3-Ⅱ/LC3-Ⅰ比值的升高提示自噬水平增加,cleaved-caspase 3蛋白水平的降低提示凋亡水平减少。对肾脏皮质行免疫荧光分析发现白藜芦醇干预后反映自噬水平的LC3-Ⅱ蛋白和反映足细胞水平的Synaptopodins蛋白,比糖尿病组荧光值更高,提示白藜芦醇增加肾皮质的自噬水平,保护足细胞。2.对永生化小鼠足细胞研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发现与高糖培养组相比,10μM和100μM白藜芦醇预干预组增加反映自噬水平的LC3-Ⅱ/LC3-Ⅰ蛋白比值,而降低反映凋亡水平的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发现与高糖培养组相比,10μM白藜芦醇预干预组凋亡明显降低。利用GFP-LC3融合蛋白示踪自噬技术发现与高糖培养组相比,10μM白藜芦醇干预组自噬体更明显。接着,我们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发现与10μM白藜芦醇干预组相比,加用3MA显着增加反映自噬水平的LC3-Ⅱ/LC3-Ⅰ蛋白比值,也增加反映凋亡水平的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而加用Rapamycin显着降低反映自噬水平的LC3-Ⅱ/LC3-Ⅰ蛋白比值,增加反映凋亡水平的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发现,与白藜芦醇干预组相比,加入3MA组和加入RAPA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与白藜芦醇干预组相比,加入3MA组和加入RAPA组细胞凋亡小体明显,加入RAPA自噬体明显。提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适当程度增加自噬水平改善高糖状态下足细胞凋亡,而过度增加自噬或过度抑制自噬均增加足细胞凋亡。3.动物实验中,对三组小鼠(正常对照小鼠db/m组,糖尿病小鼠db/db组,糖尿病小鼠db/db+白藜芦醇干预组)取肾皮质行microRNA基因芯片分析,分析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发现microRNA-18a-5p是其中一个显着差异表达的microRNA,表现为在糖尿病小鼠db/db组下调,白藜芦醇干预后被上调。同时利用qRT-PCR技术证实了这一结论。4.接着,培养足细胞,我们用Lipo2000通过瞬时mimic和inhibitor转染分析技术,发现microRNA-18a-5p mimic发现能够增加反映自噬水平的LC3-Ⅱ/LC3-Ⅰ蛋白比值,减少P62蛋白的表达,提示自噬增加。而miR18a-5p inhibitor则结果相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证实ATM基因是miR-18a-5p的靶基因。动物实验中发现,ATM蛋白在db/db小鼠中高表达,而在白藜芦醇干预后表达降低。在足细胞中,沉默ATM基因发现能够增加反映自噬水平的LC3-Ⅱ/LC3-Ⅰ蛋白比值,减少P62蛋白的表达,提示自噬增加。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改善蛋白尿,是一个自噬促进剂。白藜芦醇上调microRNA-18a-5p。而 microRNA-18a-5p mimic 能够增加自噬。ATM 基因是miRNA18a-5p的靶基因,沉默ATM基因能够增加自噬。因此我们推测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上调miRNA18a-5p参与足细胞或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而miRNA-18a-5p可能通过作用靶基因ATM参与自噬过程,进而参与足细胞或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因此说是miRNA18a-5p及其靶基因ATM可能是进一步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潜在研究靶点。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9](2017)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指明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

朱伟波[10](2016)在《降压新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文中提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2009年国际高血压学会第21届年会报道,目前全球大约有9.72亿人患高血压或血压偏高,相当于成年人口的26.4%,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5.6亿。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且患病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在不断增加,以高血压为主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致死原因。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降压药物,但在临床使用上,这些降压药物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毒副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之后的一类新型降压药物。随着第一个具有口服作用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出现,各大药物公司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药物。在临床上,该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毒副作用少、耐受性好,并能够保护靶器官,改善心血管疾病潜在的致命因素等特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从上市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具有惊人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钙离子拮抗剂的优势地位,占据了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主力位置。目前在我国占据抗高血压药物市场份额优势地位的是国外的制药业巨头或合资企业,国内尚无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新药上市,因此,亟待我国药物研究工作者对其进行研发。本课题围绕新型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进行研究,运用常规的药物设计原理,以氯沙坦作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候选化合物。本课题将氯沙坦分子划分为三个部分:“头部”杂环区;中间连接区(一般为联苯结构);“尾端”酸性基团,并且“尾端”酸性基团处于邻位活性最好。针对各个部分,本课题选用不同的活性基团进行替换,设计了以下几种结构的化合物: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杂螺环酮衍生物、双苯并咪唑衍生物、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以及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1)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是基于alkabali等提出的一种新的药物受体结合模式。5-取代的苯并咪唑基团通过亚甲基连接含有羧酸的联苯系统能够很好地拮抗血管紧张素ii,当取代为硝基时,作用效果最强。另外,poss等发现n-苯基吲哚替换联苯基团的化合物能够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本课题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通过改变吲哚的取代位点以及伸缩烷基链的长短,设计了一系列基于5-硝基苯并咪唑结构的化合物。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是以对硝基邻苯二胺为原料,与不同酰氯发生选择性的取代反应,后在酸性条件下环合形成苯并咪唑环(69a-d)。4位取代的n-苯基吲哚基团的合成是以4-甲基吲哚为原料,用苯甲酰氯对吲哚上的氮原子进行保护,后nbs对其溴代生成溴代产物(72a)。溴代产物与不同的5-硝基苯并咪唑发生偶联反应,接着水解保护基,得到去保护的吲哚化合物(73a-d)。该吲哚化合物与邻氟苯腈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腈化合物(74a-d)。最后苯腈化合物再水解即得到目标羧酸化合物(61-64)。总收率约为3.5%。5位取代的n-苯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与4位的相似。总收率约为3.5%。但是上述合成路线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课题对其进行了优化。以吲哚-4-甲醛/吲哚-5-甲醛作为起始原料,与邻氟苯腈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腈化合物(77a-b)。苯腈化合物接着发生还原反应,后接着溴代生成溴代化合物(79a-b)。溴代化合物与5-硝基苯并咪唑化合物(69a-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腈化合物(74a-f),最后再水解即得最终羧酸化合物(61-66)。总收率约为9.5%。2)杂螺环酮衍生物的设计是基于bernhart等提出的假设,即“头部”杂环区不一定需要具有芳香性。bernhart等的研究结果验证了该假设,并发现了一系列新型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本课题基于此研究结果,将杂螺环酮基团引入到了结构中,设计了一系列杂螺环酮衍生物。杂螺环酮衍生物的合成以1-氨基环戊烷-1-甲酰胺为原料,先与不同的酰氯发生缩合反应,后再环合生成杂螺环酮化合物(87a-d)。杂螺环酮化合物与4/5-位吲哚的溴化物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腈化合物(88a-d,89a-d)。苯腈化合物与叠氮化钠发生四氮唑化反应,生成设计的化合物83a-d和84a-d。总产率分别约为32%和28%。3)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是基于ries等发现的一系列新型的苯并咪唑衍生物,在苯并咪唑的c6位上引入一个额外的氢键受体,会大大提高与受体结合的亲和性,最终发现了一系列新型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本课题基于此研究结果,将双苯并咪唑基团引入到了结构中,设计了一系列双苯并咪唑衍生物。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以3-甲基-4-氨基苯甲酸甲酯(93)为原料,通过四步反应得到取代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94a-e)。苯胺与不同的酰氯反应得到酰胺,然后酰胺发生硝化反应,后硝基再还原成氨基,最后在醋酸中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苯并咪唑化合物(94a-e)。得到的苯并咪唑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羧酸化合物,再与n-甲基苯-1,2-二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双苯并咪唑化合物(95a-e)。双苯并咪唑化合物与化合物79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腈化合物(96a-e)。氰基在强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后,就得到最终的苯甲酸化合物(90a-e)。总收率约为5.7%。5-位取代的吲哚双苯并咪唑化合物(91a-e)的合成与4-位的化合物90a-e的方法类似。总收率约为4.1%。化合物96c在甲醇与5m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性很差,发生水解反应时需要的溶剂量大,水解时间长,使得反应很难放大。本课题优化了90c的合成路线,将化合物78a进行水解,然后保护羧基,溴化,再与化合物95c反应。优化的合成路线能够放大,产率较高,后处理简便,总产率约为9.0%。根据优化的合成路线,本课题先后合成了约200g化合物90c用于后续的药理毒理实验。4)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是在苯并咪唑的c6位引入不同的基团,增加氢键受体,探求更优活性的化合物。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根据取代基的不同有不同的合成路线。取代部分为苯并恶唑或恶唑并吡啶基团时,通过苯并咪唑-6-羧酸化合物(114a-c)与不同的邻氨基苯酚化合物(115a-c)发生缩合反应而得到。6-位为酰胺取代基团时,合成方法为苯并咪唑-6-羧酸化合物(114a-c)与不同的氨基化合物(119a-b)发生缩合反应而得到6-酰胺取代的苯并咪唑化合物(120a-f)。6-吡啶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以邻溴吡啶为原料与间甲苯溴化镁发生偶联反应生成苯基吡啶化合物(123),然后发生硝化反应,后还原,与不同的酰氯反应,后再硝化,还原,最后再环化,从而得到6-吡啶苯并咪唑类化合物(129a-c)。以上得到的化合物再与n-苯基吲哚基团部分反应就得到设计的化合物,总产率分别约为6.1%,9.5%和2.2%。5)有报道指出,氧代恶二唑与受体结合时的键长要短于四氮唑的键长,从而使活性得到提高。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设计就是将“尾端”的酸性基团四氮唑替换成氧代恶二唑,以获得高活性的化合物。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合成以吲哚甲醛(75a-b)为原料,与邻氟苯腈发生取代反应得到n-苯基吲哚化合物(77a-b),得到的化合物接着被还原生成吲哚苄醇化合物(78a-b)。吲哚苄醇化合物氯代后和咪唑杂环化合物(132)发生偶合反应,得到取代的吲哚化合物(133a-b)。该类化合物被氧化后,与碘甲烷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135a-b)。这些酯类化合物与盐酸羟胺发生加成反应,生成n-羟基甲脒化合物(136a-b)。甲脒化合物与cdi缩合后,生成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137a-b),再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即得目标产物(138a-b)。总收率约为16.9%。6)本课题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等检测手段对合成出来的化合物都进行了结构鉴定。7)体外的活性测试发现,设计的化合物展现出了良好的拮抗125I-AⅡ的能力,绝大部分化合物的活性要强于对照化合物氯沙坦,也有部分化合物的拮抗活性强于替米沙坦,如90b-d、91c-e、92、108a等。在体内降压试验中,相对于阴性对照组,绝大部分化合物展现了一定的降压能力,但降压活性各不相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63,83b,84b,90c和137a具有良好的降压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合成了五个系列结构新颖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并测试了其体内外活性,其中化合物63,83b,84b,90c和137a具有良好的降压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2)SSBP1通过P53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心肌纤维化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关系
    2. 心肌纤维化的调控性细胞因子
    3. 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
    4. 细胞内的钙离子
    5. 细胞凋亡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6. SSBP1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7. P53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第二章 制备Ang Ⅱ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
    2.1 实验方法
    2.2 统计方法
    2.3 结果
    2.4 结论
第三章 缬沙坦通过SSBP1抑制Ang 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主要试剂
    3.1 实验方法
    3.2 统计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结论
第四章 SSBP1和P53对AngⅡ刺激的MCFs增殖能力和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4.1 实验方法
    4.2 统计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缩略词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某综合医院2007年—2016年降压药的药物利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 果
    2.1 降压药的各大类药物的排序情况
    2.2 降压药用药频度前30名分布
    2.3 各类降压药物的DDDs曲线
    2.4 钙拮抗剂类各药物DDDs变化情况
    2.5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各药物DDDs值变化情况
    2.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各药物DDDs值变化情况
    2.7 β-受体阻滞剂各药物的DDDs值变化情况
    2.8 复方降压药的DDDs值变化情况
3 讨 论
    3.1 钙拮抗剂降压药的使用情况
    3.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压药的使用情况
    3.3 β-受体阻滞剂降压药的使用情况
    3.4 利尿剂降压药的使用情况
    3.5 复方降压药的使用情况

(4)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心力衰竭的概述
    1.1定义
    1.2分类
    1.3分期和分级
    1.4流行病学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1.5.1病因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1.5.2诱因
        1.5.3病理生理机制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2.1症状与体征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2.2.1常规检查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2.2.1.3生物学标志物
        2.2.1.4实验室检查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2.2.2.4冠状动脉造影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2.2.2.6 6 min步行试验
        2.2.2.7心肺运动试验
        2.2.2.8基因检测
        2.2.2.9心肌活检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2.3诊断流程
    2.4预后评估
3心力衰竭的预防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3.1.1高血压治疗
        3.1.2血脂异常
        3.1.3糖代谢异
        3.1.4其他危险因素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4.1一般治疗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4.1.2限钠
        4.1.3限水
        4.1.4营养和饮食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4.1.6监测体重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4.2利尿剂
        4.2.1适应证
        4.2.2利尿剂的分类
        4.2.3使用方法
        4.2.4禁忌证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4.3 RAAS抑制剂
        4.3.1 ACEI
        4.3.2 ARB
        4.3.3 ARNI
    4.4β受体阻滞剂
        4.4.1适应证
        4.4.2禁忌证
        4.4.3应用方法
        4.4.4不良反应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4.5.1适应证
        4.5.2禁忌证
        4.5.3应用方法
        4.5.4不良反应
    4.6伊伐布雷定
        4.6.1适应证
        4.6.2禁忌证
        4.6.3应用方法
        4.6.4不良反应
    4.7洋地黄类药物
        4.7.1适应证
        4.7.2禁忌证
        4.7.3应用方法
        4.7.4不良反应
    4.8中药
        4.8.1辨证分型
        4.8.2分期治疗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4.9.1曲美他嗪
        4.9.2辅酶Q10
        4.9.3辅酶Ⅰ (NAD+)
        4.9.4左卡尼汀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4.9.6雷诺嗪
    4.10血管扩张剂
    4.11抗血栓药物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4.12.3 CCB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4.12.5糖皮质激素
        4.12.6西洛他唑
        4.12.7口服降糖药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5.1利尿剂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6.1.2急性肺水肿
        6.1.3心源性休克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6.2.1院前急救阶段
        6.2.2急诊室阶段
    6.3辅助检查
        6.3.1常规检查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6.3.3动脉血气分析
    6.4监测
        6.4.1无创监测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6.6治疗原则
        6.6.1一般处理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6.6.3容量管理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6.7.4血管收缩药物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7.1利尿剂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7.5中药治疗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8.1.1诊断标准
        8.1.2鉴别诊断
        8.1.3病情评估
    8.2治疗原则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9.1.1房颤
        9.1.2室性心律失常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9.2心脏瓣膜病
        9.2.1二尖瓣病变
        9.2.2主动脉瓣病变
    9.3冠心病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4高血压
    9.5心肌炎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9.7先天性心脏病
    9.8高原性心脏病
        9.8.1高原肺水肿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9.9糖尿病
    9.10血脂异常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9.12肥胖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9.13电解质紊乱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9.13.2低钠血症
    9.14缺铁和贫血
    9.15泌尿系统疾病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9.16肺部疾病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9.20恶病质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10.1心衰管理团队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10.4患者教育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10.4.3运动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10.5.2一般治疗
        10.5.3药物治疗
    10.6妊娠心衰管理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10.7.2与患者沟通
        10.7.3治疗方法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5)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通过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对心肾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对心肾综合征小鼠模型的作用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动物和分组
        1.1.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1.1.3 实验方法
        1.1.4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情况
        1.2.2 ELISA方法检测血浆NT-proBNP、尿液NGAL结果
        1.2.3 心脏、肾脏超声检查结果
        1.2.4 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1.2.5 病理学检查结果
        1.2.6 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肾脏组织蛋白表达结果
        1.2.7 RT-qPCR方法检测肾脏组织mRNA表达结果
    1.3 讨论
        1.3.1 从病理生理机制探讨心肾综合征治疗的新靶点
        1.3.2 利钠肽系统及其对心脏和肾脏的作用
        1.3.3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1.3.4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对心肾综合征小鼠模型的作用
        1.3.5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1.3.6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
        1.3.7 本研究的局限性
    1.4 小结
二、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机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细胞培养和干预
        2.1.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形态及生长情况
        2.2.2 Western blotting 方法检测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表达结果
        2.2.3 RT-qPCR方法检测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mRNA表达结果
    2.3 讨论
        2.3.1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2.3.2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其信号通路
        2.3.3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对 TGF-β/Smad 信号通路的调控
        2.3.4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展望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环状RNA概况及其在心血管和肾脏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血管紧张素Ⅱ对皮肤弹力纤维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拮抗剂对皮肤弹性蛋白的调控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细胞株、原代细胞取材标本
        1.1.2 试剂及液体配制
        1.1.3 仪器及耗材
        1.1.4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鉴定
        1.2.2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检测
        1.2.3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拮抗剂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检测
        1.2.4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拮抗剂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弹性蛋白原的影响
        1.2.5 EGFR及 ERK1/2 在血管紧张素II对弹性蛋白调控中的作用检测
    1.3 讨论
        1.3.1 双酶联合消化法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1.3.2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血管紧张素II受体
        1.3.3 血管紧张素II及其受体拮抗剂调控弹性蛋白的表达
    1.4 小结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小鼠皮肤弹力纤维的作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试剂及液体配制
        2.1.3 仪器及耗材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点阵激光作用后小鼠皮肤血管紧张素II的合成变化
        2.2.2 点阵激光作用后小鼠皮肤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表达变化
        2.2.3 各实验组小鼠真皮厚度的变化
        2.2.4 各实验组小鼠皮肤弹力纤维含量的变化
    2.3 讨论
        2.3.1 不同物种皮肤弹力纤维的异同
        2.3.2 点阵激光对皮肤弹力纤维的促进作用
        2.3.3 点阵激光激活皮肤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2.3.4 抑制皮肤RAS系统对弹力纤维表达的影响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弹性蛋白表达的调控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1 冠心病概述
    1.1 冠心病的定义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3.1.1隐匿型冠心病
        1.3.1.2稳定型心绞痛
        1.3.1.3缺血性心肌病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钙通道阻滞剂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 替格瑞洛
        2.2.4抗凝药物
        2.2.5 β受体阻滞剂
        2.2.6 他汀类药物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1 诊断
        3.2.2 鉴别诊断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3.3.1 低危患者
        3.3.2 中危患者
        3.3.3 高危患者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 2 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5 调脂治疗
    3.6 其他治疗 (表3-5)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3.7.1 一般治疗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4.1 概述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4.3.1 临床评估
        4.3.2 负荷试验
        4.3.3 左心室功能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4.3.6 冠状动脉造影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4.2 循证药物治疗
        4.4.3 血运重建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5.2.2 炎性因子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硝酸酯类药物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5.4他汀类药物
        5.5.5 尼可地尔
        5.5.6 钙通道阻滞剂
        5.5.7 其他药物
        5.5.8 中成药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降压治疗原则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4 血压目标管理
        7.1.5 药物推荐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 4 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5.3 具体治疗方案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7.5.3. 4 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7.1 0. 1 概述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7.1 0.2.1 定义
        7.1 0.2.2 分期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7.1 0.3.1. 2 抗凝治疗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7.1 0.3.2 他汀类药物
        7.1 0.3.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1.5.1 一般治疗
        7.1 1.5.2 抗缺血治疗
        7.1 1.5.3 调脂治疗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7.1 2.2.2 诊断
        7.1 2.2.3 治疗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7.1 2.3.2 诊断
        7.1 2.3.3 治疗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7.1 5. 1 概述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8.1.3. 1 阿司匹林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筛查
        8.2.3 诊断
        8.2.4 调脂药物治疗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8.2.4. 5 联合治疗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
        8.3.1. 1 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9.1.1 心血瘀阻
        9.1.2 痰浊内阻
        9.1.3 气滞血瘀
        9.1.4 气虚血瘀
        9.1.5 寒凝血瘀
        9.1.6 瘀热互结
        9.1.7 气阴两虚
        9.1.8 心肾阳虚
        9.1.9 心肾阴虚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9.2.1 抗血小板作用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8)白藜芦醇通过增加自噬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流程图
材料、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1.2 基层高血压用药现状
        1.2.1 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
        1.2.1. 1 总体用药:
        1.2.1. 2 单一用药:
        1.2.1. 3 联合用药:
        1.2.1. 4 复方制剂:
        1.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1.2.3 基层社区高血压用药相关事宜
    1.3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疗现状
2 高血压药物分类
    2.1 降压药物基因组学
        2.1.1 代谢酶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
        2.1.2 靶点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疗效
    2.2 药物分类
        2.2.1 利尿剂
        2.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2.2.3钙通道阻滞剂
        2.2.4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2.2.5 交感神经抑制剂
        2.2.6 直接血管扩张剂
        2.2.7 具有降压作用的其他药物
        2.2.7. 1 硝酸酯类[34]
        2.2.7. 2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2.2.7. 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2.2.7. 4 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3 用药原则及规范
    3.1 利尿剂
        3.1.1 概述
        3.1.2 分类
        3.1.3 用药原则
        3.1.3. 1 主要适应人群:
        3.1.3.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1.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2 钙通道阻滞剂
        3.2.1 概述
        3.2.2 CCB的分类
        3.2.2. 1 根据与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分类:
        3.2.2. 2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
        3.2.2. 3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3.2.3 用药原则
        3.2.3. 1 适应证:
        3.2.3. 2 禁忌证:
        3.2.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2.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3.3.1 概述
        3.3.2 分类
        3.3.3 用药原则
        3.3.3. 1 适应证:
        3.3.3. 2 禁忌证
        3.3.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3.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3.4.1 概述
        3.4.2 分类
        3.4.3 用药原则
        3.4.3. 1 适应证:
        3.4.3. 2 禁忌证:
        3.4.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4.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5 β受体阻滞剂
        3.5.1 概述
        3.5.2 分类
        3.5.2. 1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3.5.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
        3.5.3 用药原则
        3.5.3. 1 适应证:
        3.5.3. 2 禁忌证:
        3.5.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6 α受体阻滞剂
        3.6.1 概述
        3.6.2 分类
        3.6.3 用药原则
        3.6.3. 1 适应证:
        3.6.3. 2 禁忌证
        3.6.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6.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7 固定复方制剂
        3.7.1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3.7.1. 1 概述:
        3.7.1. 2 分类:
        3.7.1. 3 用药原则
        3.7.1. 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7.2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3.7.2. 1 分类:
        3.7.2. 2 应用证据:
        3.7.2. 3 应用原则:
        3.7.2. 4 方案推荐
    3.8 中枢性降压药
        3.8.1 概述
        3.8.2 分类
        3.8.2. 1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3.8.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3.8.3 用药原则
        3.8.3. 1 适应证
        3.8.3. 2 不良反应
        3.8.3. 3 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3.8.4 方案推荐
4 国产创新药物
    4.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4.1.1 药理学
        4.1.2 创新点
        4.1.3 药物作用
        4.1.4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4.1.5 规格和用法
    4.2 尼群洛尔片
        4.2.1 药理作用
        4.2.2 降压特点
        4.2.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4.2.4 药物规格
        4.2.5 尼群洛尔片应用推荐见表21。
    4.3 阿利沙坦酯
        4.3.1 临床药理学
        4.3.2 创新点
        4.3.3 临床效果
        4.3.4 安全性
        4.3.5 禁忌证
        4.3.6 药物相互作用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4.4.1药理学
        4.4.2适应证
        4.4.3 原创点
        4.4.4 开发背景
        4.4.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4.4.6 循证证据
        4.4.7 药物规格
    4.5 左旋氨氯地平
        4.5.1 药学部分
        4.5.2 药理作用及临床循证
        4.5.3 耐受性与安全性
        4.5.4 临床推荐
        4.5.5
    4.6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高血压新药
5 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5.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5.1.1 概述
        5.1.2 降压药物选择
        5.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5.1.2. 2 药物推荐:
        5.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2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5.2.1 概述
        5.2.2 降压药物选择
        5.2.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5.3.1 概述
        5.3.2 降压药物选择
        5.3.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5.3.2. 2 目标管理:
        5.3.2. 3 药物推荐:
        5.3.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4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5.4.1 概述
        5.4.2 降压药物选择
        5.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5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5.5.1 概述
        5.5.2 降压药物选择
        5.5.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5.5.2. 2 指南推荐
        5.5.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6 高血压合并卒中
        5.6.1 概述
        5.6.2 降压药物选择
        5.6.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5.6.2. 2 指南推荐:
        5.6.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7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5.7.1 概述
        5.7.2 降压药物选择
        5.7.2. 1 药物选择原则:
        5.7.2. 2 指南推荐:
        5.7.2. 3 各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5.7.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7.3. 1 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
        5.7.3. 2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5.7.3. 3 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黄金三角) :
        5.7.3. 4 避免肾功能恶化:
        5.7.3. 5 监测血钾:
    5.8 高血压急症
        5.8.1 概述
        5.8.2 降压药物选择[403]
        5.8.3
        5.8.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 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6.1 代谢相关性高血压
        6.1.1 概述
        6.1.2 降压药物选择
        6.1.2. 1 药物选择原则:
        6.1.2. 2 指南推荐:
        6.1.2. 3 降压药物选择流程:
        6.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1.3. 1 降压目标:
        6.1.3. 2 其他注意事项
    6.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6.2.1 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6.2.2 诊断和评估
        6.2.2. 1 血压测量方法:
        6.2.2. 2 诊断和评估:
        6.2.3 综合干预
        6.2.3. 1 非药物治疗:
        6.2.3. 2 药物治疗
        6.2.3. 3 其他治疗:
    6.3 妊娠相关性高血压
        6.3.1 概述
        6.3.2 降压药物选择
        6.3.2. 1 启动药物治疗和目标血压:
        6.3.2. 2 药物选择原则:
        6.3.2. 3 妊娠不同时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评估:
        6.3.2. 4 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
        6.3.2. 5 联合用药:
        6.3.3 注意事项
        6.3.4 哺乳期降压药物的推荐
    6.4 拟育夫妇中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6.4.1 概述
        6.4.2 降压药物选择
        6.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5 老年高血压
        6.5.1 概述
        6.5.2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特点[75, 482]
        6.5.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75, 119, 120, 483]
        6.5.4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
        6.5.5 药物选择
        6.5.6 降压目标值与达标流程
        6.5.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降压策略[75, 482]
        6.5.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6.5.9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75, 482, 484, 488]
    6.6 肾上腺性高血压
        6.6.1 概述
        6.6.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药物选择及治疗
        6.6.2. 1 药物对ARR筛查的影响
        6.6.2. 2 筛查过程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6.6.2. 3 血钾等对ARR筛查的影响:
        6.6.2. 4 原醛药物治疗:
        6.6.3 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及术前准备用药
        6.6.3.1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
        6.6.3. 2 术前准备:
        6.6.3. 3 预后:
        6.6.4 库欣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适宜人群及药物选择
        6.6.4. 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6.6.4. 2 药物治疗:
    6.7 难治性高血压
        6.7.1 概述
        6.7.2 降压药物选择
        6.7.3 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比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520, 521]。
    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
        6.8.1 概述
        6.8.2 降压药物选择
        6.8.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9 肾血管性高血压
        6.9.1 定义与病因
        6.9.2 诊断
        6.9.3 药物治疗
        6.9.4 其他治疗
    6.1 0 焦虑合并高血压
        6.1 0. 1 概述
        6.1 0. 2 焦虑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机制
        6.1 0. 3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识别与评价
        6.1 0. 4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6.1 0.4.1 焦虑相关性高血压:
        6.1 0.4.2 高血压合并焦虑:
7 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原则
8 小结

(10)降压新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降压新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1.1 高血压
        1.1.1 高血压的危害
        1.1.2 高血压的产生机理
        1.1.3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1.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1.2.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1.2.2 血管紧张素Ⅱ(AⅡ)
        1.2.3 血管紧张素Ⅱ结合AT_1受体产生的作用
        1.2.4 血管紧张素Ⅱ结合AT_2受体产生的作用
    1.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1.3.1 肌丙素的发现
        1.3.2 第一个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的发现
        1.3.3 氯沙坦的构效关系研究
    1.4 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发
        1.4.1“头部”杂环区的结构修饰
        1.4.2“尾端”酸性基团的结构修饰
        1.4.3“中间连接区”联苯基团的结构修饰
        1.4.4 具有一氧化氮供体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NO-Sartans
        1.4.5 双重受体拮抗剂
    1.5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ARB中的应用
    1.6 已上市的九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1.7 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2.1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
        2.1.1 5-硝基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作用机制
        2.1.2 N-苯基吲哚类衍生物的发现
        2.1.3 新型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
        2.1.4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空间构象
    2.2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合成路线的设计
        2.2.1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逆合成分析
        2.2.2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2.2.3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路线的优化
    2.3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路线选择
        2.3.2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中间体鉴别
        2.3.3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路线讨论
    2.4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合成部分
        2.4.1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试剂
        2.4.2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仪器设备
        2.4.3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操作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杂螺环酮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3.1 杂螺环酮衍生物的设计
        3.1.1 杂螺环酮衍生物的发现
        3.1.2 新型杂螺环酮衍生物的设计
        3.1.3 杂螺环酮衍生物的空间构象
    3.2 杂螺环酮衍生物合成路线的设计
        3.2.1 杂螺环酮衍生物的逆合成分析
        3.2.2 杂螺环酮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3.3 杂螺环酮衍生物的实验合成部分
        3.3.1 杂螺环酮衍生物的实验试剂
        3.3.2 杂螺环酮衍生物的实验仪器设备
        3.3.3 杂螺环酮衍生物的实验操作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4.1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
        4.1.1 双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作用机制
        4.1.2 新型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
        4.1.3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空间构象
    4.2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合成路线的设计
        4.2.1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逆合成分析
        4.2.2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4.2.3 化合物 90c合成路线的优化
    4.3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条件讨论
    4.4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合成部分
        4.4.1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试剂
        4.4.2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仪器设备
        4.4.3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操作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5.1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
        5.1.1 6-取代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作用机制与设计
        5.1.2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空间构象
    5.2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合成路线的设计
        5.2.1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逆合成分析
        5.2.2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5.3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讨论
    5.4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合成部分
        5.4.1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试剂
        5.4.2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仪器设备
        5.4.3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实验操作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6.1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设计
        6.1.1 咪唑联苯类衍生物的作用机制
        6.1.2 新型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设计
        6.1.3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空间构象
    6.2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合成路线的设计
        6.2.1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逆合成分析
        6.2.2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6.3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合成讨论
    6.4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实验合成部分
        6.4.1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实验试剂
        6.4.2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实验仪器设备
        6.4.3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实验操作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体内外活性
    7.1 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结果
        7.1.1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结果
        7.1.2 杂螺环酮衍生物的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结果
        7.1.3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结果
        7.1.4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结果
        7.1.5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结果
    7.2 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的降压效果
        7.2.1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的降压效果
        7.2.2 杂螺环酮衍生物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的降压效果
        7.2.3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的降压效果
        7.2.4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的降压效果
        7.2.5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的降压效果
    7.3 构效关系研究
        7.3.1 5-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7.3.2 杂螺环酮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7.3.3 双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7.3.4 6-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7.3.5 氧代恶二唑吲哚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
附录(化合物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2]SSBP1通过P53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D]. 田海萍.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3]某综合医院2007年—2016年降压药的药物利用分析[J]. 冯春丽,晋月萍,常丽坤,李雯,李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6)
  • [4]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5]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通过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对心肾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颖.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血管紧张素Ⅱ对皮肤弹力纤维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D]. 孔杰.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7]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8]白藜芦醇通过增加自噬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探索[D]. 许向红.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9]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7)
  • [10]降压新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D]. 朱伟波. 东华大学, 2016(11)

标签:;  ;  ;  ;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