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计划采用 802.11a 快速无线网络标准

欧洲计划采用 802.11a 快速无线网络标准

一、欧洲拟采用802.11a快速无线网络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庞巧月[1](2018)在《面向6TiSCH网络的节点安全入网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IPv6技术让每一个设备都有一个地址,如何让工业设备支持IP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涉及的6TiSCH网络(IPv6 over the TSCH mode of IEEE 802.15.4e)是IETF工作组正在推进的支持IPv6的工业无线标准,该标准能够很好地满足工业无线网络对可靠性、低功耗的需求。由于6TiSCH网络通过无线介质进行传输,它比有线网络更容易受到攻击,同时6TiSCH网络节点资源有限,解决其安全问题是其是否能大规模应用的关键。节点安全入网问题是6TiSCH网络的可信基础,现有的IETF工作组对6TiSCH网络的节点安全入网机制已提出了多个标准草案。本文将参考目前的IETF工作组文档及标准草案,设计一套适用于6TiSCH网络的节点安全入网机制,主要工作分为如下4个方面:1.针对现有的6TiSCH相关标准和工作组文档描述的6TiSCH特征和需求,分析了6TiSCH网络的时间同步、TSCH接入模式以及RPL路由等关键技术,重点分析了6TiSCH网络的安全框架和需求。2.参考6TiSCH工作组已发布的工作组文档,设计并实现了一种6TiSCH网络节点安全入网机制。基于预共享密钥、受限环境下安全对象及CoAP(受约束的应用协议)等关键技术,新节点可通过监听增强信标帧加入网络,完成入网认证,实现安全会话通道建立。3.针对多个6TiSCH网络节点在较短时间窗口同时入网时,入网安全请求易引起冲突和碰撞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聚合的安全入网方法,入网代理将多个6TiSCH入网请求封装在一个安全请求数据帧中,有效减少网络中入网报文的开销。4.首次在基于CY2420的平台上搭建了基于6TiSCH的安全系统对上述机制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基于CY2420的6TiSCH安全测试平台实现了与目前6TiSCH工作组标准草案要求一致的入网安全机制;实现了多节点入网的优化方案,验证了本文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刘龙[2](2017)在《建设工地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西安市连续出现了多次中度、重度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区域大,已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本文针对西安沪灞生态区设计了一种扬尘监测数据无线传输系统,能够实时将各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传输到相应的网关系统,最后汇总到远端的监测点。该系统是基于WIFI模式的降频无线传输系统,由嵌入式网络处理模块和射频变频处理模块两部分组成。嵌入式网络处理模块采用基于Qualcomm Atheros QCA9531处理器作为主CPU,射频处理模块采用PCIe接口。该系统主要完成了对有线数据的网络处理、对射频变频模块的底层驱动、将2.4GHz频率变频到400MHz等主要功能。整个无线传输系统采用网口作为数据口,扬尘监测设备的检测数据只需要连接到网口,就可利用自身的无线传输信道将数据传输到远端网关,在移动信号不好的地方可作为其他传输设备的补充。另外,该硬件成本低廉,配置简单,可以应用在各个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本次课题主要是对整个无线传输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并使用相应的仪表对系统进行测试,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实际需求。

毛志伟[3](2017)在《基于统一管理的校园无线局域网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校园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公、教学和其它生产活动都对网络产生了较大依赖性。传统有线网络因受物理线路的限制已经很难满足需要。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网络使用习惯。在此情形下,各大校园对无线网络的需求非常迫切,带动了全国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热潮。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组网技术。在基本概念部分主要介绍了各类局域网标准体系,重点分析802.11标准集中的802.11n以及802.11ac的特点。并对比其优劣。在组网技术部分主要介绍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硬件组成以及常见的无线拓扑结构,提出自治式组网和统一管理型组网技术,并简要分析二者特点及适用范围。然后在分析和总结无线局域网技术基础上,提出基于统一管理的无线校园网设计方案,包括总体需求、设计原则、注意事项以及一般方案,旨在为无线校园网设计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最后,论文通过某校园无线网络建设的实际案例,阐述基于统一管理的校园无线局域网的具体设计内容和步骤以及实现方式和效果。通过实践证明,其集中管理的特点大大降低了部署和管理的复杂度,而且还具备全网漫游,统一认证的特点优化了用户体验。总体来说,基于统一管理的校园无线局域网方案在较大规模无线网络中较自治式无线网络有着明显的优势。

魏赟[4](2017)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化城市的迅速发展,交通管理手段的相对滞后,公路规划建设的不配套,加之汽车拥有量的猛增,“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管理所面临的难题。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正逐步成为世界各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方向。车辆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根据交通的实际运行环境,车辆自组织网络的通信功能主要划分为车辆-基础设施(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通信和车辆-车辆(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通过对车辆自组织网络的研究,在有效缓解交通拥塞、改善交通状况和提升乘客的舒适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车辆自组织网络研究大部分都基于仿真,车辆自组织网络的通信数据通过普通实验方法较难获取,实地测试代价昂贵,交通仿真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交通系统微观仿真角度,进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建模与仿真研究。(1)确定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分层协议模型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分层协议模型从低到高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五层。在构建车辆自组织网络仿真平台时,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有专门为网络制订的802.11p等协议;网络层通过改进路由协议,提高网络总体性能;传输层和应用层已有成熟的协议。(2)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的车辆移动模型使用OPNET Modeler软件构建车辆移动模型,OPNET Modeler采用分层的网络模拟方式。从协议的角度,节点模块符合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标准,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层、IP(Internet Protocol)封装层、IP层、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层和业务层。(3)进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MAC层的研究(1)车辆自组织网络的V2I单车道单向运行场景的建模与仿真在城市道路交通场景下,除交叉口外,车辆节点呈线状分布。因为网络拓扑结构变化不大,在模拟仿真过程中忽略不重要的因素,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场景下的车辆模型。(2)车辆自组织网络的V2I双车道双向运行场景的建模与仿真在车辆自组织网络单跳场景中,信息在车辆-车辆单跳通信中,传输距离较短,并且只有一跳。仿真实验表明当改变车辆的行驶速度,不影响网络的通信性能;当改变车辆的有效通信范围,通信范围的增加不改变信息传递的负载、吞吐量和时延的变化趋势,仅增加了通信持续的时间。(4)进行移动自组网的先进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研究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多跳场景中,针对移动性比较强的V2V网络,仿真实验表明车辆在低速运行时,AODV(Ad Hoc On Demand Distance Vector)协议在吞吐量、网络平均时延、路由负载、丢包率和路由平均跳数等性能上都优于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协议,更适合网络的通信需求。(5)进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安全应用研究车辆自组织网络的传输层和应用层具有成熟协议,从网络的V2I具有冗余系统场景的安全应用角度建模与仿真。在同一车辆安装两套独立的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OBU),两个车载单元并行工作。在越区切换的过程中,保证车辆上至少有一个网络接口处于可用的状态。仿真实验表明安装一套车载单元车辆的行驶速度能够影响越区切换,但对具有冗余系统的系统,几乎不受车辆速度的影响。研究以物联网为基础进行交通系统微观仿真研究。最终实现车辆精准识别、路网动态监控、交通指挥调度实时精准的目标。本文的研究工作由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10RJZA071)和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编号2016B-031)资助展开。

蔡明[5](2016)在《南空金鹏饭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普及和应用,信息化、网络化在逐渐发展壮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也在加速。搭建视频监控系统,对饭店实现便捷、可靠、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无线网络技术的兴起,给视频监控这一传统的技术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利用Wi-Fi网络成本低廉、搭建快捷、通信覆盖距离适中、传输速率较高以及移动介入方便等特性,可以方便的构建低成本、低延时的中等规模通信网络。本文首先阐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各系统的优势、劣势,得出了系统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为本次升级改造工程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网络技术,对网络技术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技术研究,并对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进行了性能对比,最终得出基于有线网络框架的无线Wi-Fi网络延展方案。其次针对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搭建和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网络信道质量、网络带宽、网络延迟以及维护保障等方面做了设计要求。本文还对系统的网络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信号覆盖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合本系统的特点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优化方案。本文解决了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搭建问题,从问题提出到方案论证实施,都有详细的论述,对今后无线网络系统的搭建,特别是Wi-Fi网络的搭建有指导意义。

涂宇翔[6](2017)在《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低噪声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文中研究说明当代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便携设备的广泛运用使得人们追求设备低电压、低功耗性能,并且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出于对设备低电压、低功耗和小体积性能的追求,人们将能够集成通信设备的前端模拟射频电路和后端的数字电路,现在前者的的电压和功耗相对较高,与工作电压及功耗可以非常低的后者不易于集成,新的矛盾由此产生。因此,如何降低射频前端元件的工作电压和功耗成为当今射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作为射频前端接收系统的一个关键元件,人们还要求低噪声放大器拥有优良的增益和噪声等性能,所以,设计出低电压低功耗性能优良的低噪声放大器具有重要意义。而功率放大器作为无线射频发射系统前端的核心模块,其输出功率,功率附加效率和线性度等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发射系统的性能,所以,设计出低电压低功耗性能良好的功率放大器具有重要价值。IEEE802.1 1a标准具有信道传输速率高,容量大和没有重叠信道等诸多优点,本文围绕无线射频收发系统的低噪声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进行深入研究,分别就IEEE802.11a射频窄带和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进行分析与设计,所做的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a标准的工作于5.8GHz的窄带低噪声放大器。信号经LC网络,输入共源晶体管,再通过共源共栅极和使用串联电感峰化技术的NMOS电流镜实现放大,在实现较高增益的同时实现了较低的和低功耗。在5.8GHz频率附近增益,回波损耗,噪声系数等性能指标与最近发表的工作在5.8GHz或者其附近频率的低噪声放大器指标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能够很好地满足生产实践对射频窄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要求。(2)在前面提出的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a标准5.8GHz低噪声放大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4.7GHz-6GHz低功耗宽带低噪声跨导放大器。该低噪声放大器采用共栅晶体管输入,以实现较好的输入匹配,再经使用电流复用技术的共源共栅极和使用串联电感峰化技术的PMOS电流镜实现放大,以在实现高增益的同时降低电压和功耗。频带内增益,回波损耗,噪声系数等性能指标指标与最近发表的工作在同频带或者附近频带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指标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3)在前面提出的IEEE 802.11a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5GHz-6GHz低功耗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该低噪声放大器使用运用了并联峰化技术和正向体偏置技术的共源共栅源结构作为第一级,以在实现高增益的同时降低电压和功耗。带反馈结构的NMOS电流镜作为第二级。频带内增益,回波损耗,噪声系数等性能指标指标与最近发表的工作在同频带或者其附近频带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指标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4)在前面提出低噪声放大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工作在5.7GHz的低功耗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使用运用了RC反馈结构以提高线性度,运用了自偏置级联结构和正向体偏置技术以克服击穿电压的问题同时降低工作电压。所提出的功率放大器在较低的工作电压驱动下,实现了较高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功率附加效率。仿真指标与最近发表的工作在同频带或者其附近频带的功率放大器指标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

王寒[7](2016)在《无线校园网的研究与设计 ——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无线的技术及设备不断出现和普及。移动式的互联网络遍布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不断的追求着更新的技术以及更快的获取信息和更好的享受服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无线网络的不可替代性也随即显现。传统的有线校园网虽然也能够服务教师的教学,方便学生的学习,但对大量出现的移动终端无法提供接入服务,使师生的用网需求更不能得到满足,学校师生迫切无线接入校园网,无线校园网络的建设迫在眉睫。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当今国内外无线校园网的发展现状,就建设无线校园网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其次,研究了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并对校园无线网络的架构技术、AP部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无线网络的架构方案。最后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完成了该校的校园无线网络的设计。本设计无线网络的有线网络部分采用核心、汇聚、接入三层结构,无线组网采用AC+AP模式,并采用双核心、双AC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认证采用802.1x和Web Portal方式,满足教师、学生便利的使用网络;网络出口采用带负载均衡的路由器,实现出口双链路均衡,保证出口带宽的有效利用;室内部署通过频率规划,使相邻AP工作在不同的子信道,有效的避免了临近AP的相互干扰。在设计实现的基础上,对建成的网络进行了WLAN覆盖区域的信号强度、下载速率测试、进行了AC故障后的AP自行转发测试以及漫游不中断测试自动网络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实现的无线网络,能实现设定区域的强信号全覆盖,具有高速、稳定的性能。

常伟伟[8](2016)在《基于Wi-Fi和Mesh技术的无线城市建设》文中提出无线城市的建设可以带来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建设无线城市的目的就是可以实现划定区域随时随地的无线宽带服务。本文在大量资料查阅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实验建设。首先分析可能应用于无线城市建设的有关技术的优缺点,找出最适合扬州实情的无线宽带技术,然后分析无线网络建成以后可以应用的行业和领域进行讨论,并通过海内外已经初具规模的无线城市锁采用技术和开展应用的调研,趋利避弊,借鉴外地建设应用中的成功经验,避免建设应用不足之处在扬州重演。通过对扬州一期25平方公里的网络建设的技术采用、工程方案和应用开展情况的详细分析,归纳出扬州无线城市大规模建设所采用技术和建设方案以及运营模式。主要运用技术是Wi-Fi和Mesh技术相结合来组网,使用3G和4G信号作为网络盲区的补充。通过政府引导运营商建设并给运营商建设资金补助和最初三年运维资金补助的方式来建设,分多期逐步建设完善无线宽带网络,为各类行业应用提供保障。

王红光[9](2015)在《WLAN在地铁列车控制系统(CBTC)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国各大城市地铁的高速发展,信号系统无疑是整个地铁系统的大脑和核心,移动闭塞制式是信号系统的发展方向,应用规模也越来越大。移动闭塞制式信号系统主要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CBTC系统将自动化控制技术与无线电通信技术融合在了一起,运用精度非常高的列车定位(不借助轨道电路),双向连续、大容量的车-地数据通信和车载、地面安全功能处理器等实现的一种连续自动列车控制系统,利用轨间电缆、漏泄电缆和空间无线技术或者他们之间的组合实现。CBTC车地通信技术大多数都采用2.4G的WLAN组网结构。另一方面,随着2G、3G、4G移动信号在地铁的引入以及手机技术的飞速发展,3G转MIFI、i Beacon等各种2.4G频段设备越来越多。地铁的总线路长度已经达到几百千米,地下空间的客流量非常的多,其对于手机的使用以及对信号覆盖强度的需求日益增加。当前,已经有三个运营公司的2G信号在地铁所涉及到的区域内对信号进行加强,其主要包含了联通GSM900信号/移动GSM900信号以及电信CDMA800信号[1]。省市有关部门已多次发文要求加快地铁3G建设。在2012以后,地铁运营公司和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等其它公司联手一起完成地铁范围内的3G建设。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地铁CBTC信号系统为基础,从CBTC车地通信的方式出发,分析了基于WLAN的CBTC系统结构、信号系统车地通信特点。与此同时,阐述了地铁引入的2.4G频段设备的情况,通过大量的实地勘测、文献检索、现场数据等调查研究,结合地铁目前信号系统设备状况,从实验测试数据出发,详细论述了2.4G频段信号的引入对现有信号系统和设备的影响,重点从CBTC车地通信的丢包率、时延等方面进行的测试。最后,论文根据理论计算、测试数据分析以及研究结果,总结出WLAN在地铁CBTC上应用价值,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展望,为WLAN在地铁CBTC上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持和测试经验。

陈瑶[10](2015)在《高校无线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备的手段之一。针对高职院校设计和开发具有自身特色和个性化的无线校园网,充分发掘自身的内在潜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平台,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校园网建设为背景,在对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和功能需求作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1,调查国内外数据,重点论述了校园无线网的必要性,以及校园网的目标需求,所设计的一些关键的技术。2.并之后对WLAN最常见的攻击方式——拒绝服务(Dos)攻击进行了攻击仿真,并分析其攻击特点。3.由于普通Dos中攻击者容易被用户追踪发现,所以本文最后引进了一种改进型Dos攻击方案,特点是不易被发现,而且攻击效果较好3.本文将其应用于无AP型的网络模型中,仿真结果表明达到攻击目的。4.无线网络技术在校园网中世纪的应用进行了设计。在校园网建设中从方案设计到实施,按照当前网络的先进性、规范性、高性价比的原则,完成了以高速路由交换网为主体,融合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校园网方案设计和实现。

二、欧洲拟采用802.11a快速无线网络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拟采用802.11a快速无线网络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6TiSCH网络的节点安全入网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标准研究现状
        1.2.2 工业无线网络安全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6TiSCH标准规范及其关键技术
    2.1 6TiSCH标准规范概述
    2.2 6TiSCH网络特征及关键技术
        2.2.1 时间同步
        2.2.2 IEEE802.15.4e TSCH模式
        2.2.3 TSCH调度
        2.2.4 RPL
        2.2.5 6TiSCH工作组安全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6TiSCH网络节点安全入网机制研究
    3.1 总体框架
    3.2 安全入网需求分析和安全原则
    3.3 6TiSCH网络节点入网流程
    3.4 6TiSCH网络节点安全入网功能设计
        3.4.1 EB设计
        3.4.2 加入请求及加入响应过程中使用的参数定义
        3.4.3 入网过程加密操作
    3.5 基于CY2420 的安全入网功能实现
        3.5.1 Pledge状态机
        3.5.2 JP状态机
        3.5.3 JRC状态机
    3.6 方案安全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6TiSCH网络多节点安全入网机制研究
    4.1 多节点入网框架
    4.2 多节点入网方案
        4.2.1 方案设计
        4.2.2 入网请求
        4.2.3 入网响应
    4.3 功能设计
        4.3.1 时隙帧
        4.3.2 入网时隙帧设计
    4.4 基于CY2420 的节点安全入网机制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试验证与测试结果分析
    5.1 测试系统搭建
        5.1.1 测试平台搭建
        5.1.2 测试系统软硬件组成
        5.1.3 CY2420 芯片及其安全功能
    5.2 功能测试
        5.2.1 EB广播测试
        5.2.2 TSCH功能测试
    5.3 网络通信功能测试
        5.3.1 单节点入网功能测试
        5.3.2 多节点入网测试
        5.3.3 多节点入网优化方案测试
    5.4 方案开销测试与分析
        5.4.1 报文开销分析
        5.4.2 大规模组网报文开销测试分析
        5.4.3 存储开销测试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2)建设工地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802.11 与射频理论知识
    2.1 IEEE802.11之相关探讨
    2.2 收发射机系统架构
    2.3 噪声与非线性失真
    2.4 相位噪声
    2.5 振荡器
    2.6 频率合成器
    2.7 本章小结
3 嵌入式网络处理模块的设计
    3.1 系统电源的设计
    3.2 嵌入式网络处理模块设计
    3.3 操作系统介绍
    3.4 嵌入式网络处理模块的调试
    3.5 本章小结
4 射频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IEEE802.11的系统规格
    4.2 射频系统设计
    4.3 射频频率变换的设计
    4.4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4.5 收发切换开关电路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西安浐灞生态区建设项目扬尘监测数据无线传输系统测试
    5.1 无线传输系统的室内测试
    5.2 无线传输系统的室外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基于统一管理的校园无线局域网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无线局域网技术简介
    2.1 无线局域网概念
    2.2 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
        2.2.1 IEEE 802.11
        2.2.2 HiperLAN
        2.2.3 ITU-R M.1450
        2.2.4 WAPI
    2.3 IEEE 802.11n
    2.4 IEEE 802.11b/a/g/n对比
    2.5 IEEE 802.11ac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线局域网相关设备和组网技术
    3.1 无线局域网的基础硬件组成
        3.1.1 无线网卡
        3.1.2 无线接入点
        3.1.3 天线
    3.2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3.2.1 自治式组网
        3.2.2 统一管理型组网
    3.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
        3.3.1 本地认证
        3.3.2 外部认证
    3.4 无线信号覆盖
        3.4.1 认识电磁波
        3.4.2 电磁波传播特性
        3.4.3 信号的衰减
    3.5 频率规划
    3.6 POE供电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统一管理的校园无线局域网设计
    4.1 无线校园网总体需求
    4.2 无线校园网设计原则
    4.3 无线校园网设计注意事项
    4.4 统一管理的无线校园网
        4.4.1 设计目标
        4.4.2“瘦”AP工作原理
        4.4.3 无线Mesh网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无线校园网设计与实现
    5.1 项目概况
    5.2 建设目标
    5.3 整体架构
        5.3.1 主干设计
        5.3.2 IP地址和VLAN规划
        5.3.3 SSID和认证
    5.4 无线覆盖
        5.4.1 室内覆盖
        5.4.2 室外覆盖
        5.4.3 临时覆盖
        5.4.4 覆盖指标及要求
        5.4.5 设备选型
    5.5 方案实施效果及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发展情况
        1.2.2 国内外研究热点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创新点
    1.4 本文的结构和技术路线图
2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分层协议模型
    2.1 物联网
    2.2 车辆自组织网络的概述
        2.2.1 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基本概念
        2.2.2 车辆自组织网络的系统应用
    2.3 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分层协议模型
    2.4 网络通信仿真软件
        2.4.1 网络通信仿真OPNET软件
        2.4.2 OPNET软件网络通信机制
        2.4.3 网络通信仿真NS2软件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车辆移动建模理论
    3.1 交通仿真及其发展
    3.2 车辆移动建模方法分类
    3.3 网络仿真软件和移动模型的融合
        3.3.1 车辆移动模型
        3.3.2 实际车辆移动模型的设计
        3.3.3 车辆移动建模未来发展方向
    3.4 车流模型
        3.4.1 微观车流模型
        3.4.2 宏观车流模型
        3.4.3 介观车流模型
    3.5 构建车辆移动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MAC层的研究
    4.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MAC层的技术标准
    4.2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MAC层的研究方法
    4.3 基于IEEE802.11p的通信
    4.4 车辆自组织网络V2I单车道单向运行场景建模与仿真
        4.4.1 仿真环境构建
        4.4.2 车辆自组织网络V2I单车道单向运行场景建模
        4.4.3 收集统计量和运行参数
        4.4.4 仿真结果分析
        4.4.5 总结
    4.5 车辆自组织网络V2I双车道双向运行场景建模与仿真
        4.5.1 车辆自组织网络V2I双车道双向运行场景建模
        4.5.2 仿真结果分析
        4.5.3 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移动自组网先进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的研究
    5.1 移动自组网——AdHoc网络简介
        5.1.1 AdHoc网络的基本特点
        5.1.2 AdHoc网络的技术特点
        5.1.3 AdHoc网络的结构
    5.2 移动自组网的路由技术
        5.2.1 路由协议的划分
        5.2.2 多路径路由协议的模型
    5.3 移动自组网的分簇算法
        5.3.1 最小标识符优先算法
        5.3.2 最大连接度算法
        5.3.3 改进的最小ID算法
        5.3.4 基于模糊规则的分簇算法
        5.3.5 移动自组网的分簇结构
    5.4 基于簇的多路径路由算法
        5.4.1 簇生成算法
        5.4.2 路由策略及流量分配
        5.4.3 模拟与性能评估
    5.5 车辆自组织网络V2V运动场景的建模与仿真
        5.5.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的路由技术
        5.5.2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结构
        5.5.3 性能评价标准
        5.5.4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仿真分析比较
        5.5.5 总结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安全应用研究
    6.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安全应用
    6.2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安全技术
    6.3 双模动态冗余系统
    6.4 车辆自组织网络V2I具有冗余系统的场景建模与仿真
        6.4.1 车辆自组织网络V2I具有冗余系统的建模
        6.4.2 仿真参数及场景
        6.4.3 统计量的收集
        6.4.4 不同网络配置参数下的场景及仿真结果
        6.4.5 思考与总结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应用实例
    7.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领域与关键技术
        7.1.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领域
        7.1.2 车辆数据采集技术
        7.1.3 云计算技术
    7.2 “公共安全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实例
        7.2.1 涉车、涉驾的运行系统
        7.2.2 涉车、涉驾的运营系统
    7.3 思考与总结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南空金鹏饭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视频监控系统以及各组成部分概述
    2.1 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2.1.1 数字化
        2.1.2 网络化
        2.1.3 智能化
    2.2 系统组成要素
        2.2.1 前端采集设备
        2.2.2 管理服务器
        2.2.3 监控中心
        2.2.4 PC客户端
        2.2.5 网桥
        2.2.6 信道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网络技术以及Wi-Fi技术概述
    3.1 无线网络技术概述
        3.1.1 无线网络的优点
        3.1.2 无线网络的协议
        3.1.3 无线网络的标准
        3.1.4 无线局域网标准的比较
    3.2 Wi-Fi技术概述
        3.2.1 Wi-Fi技术简介
        3.2.2 Wi-Fi技术的优势
        3.2.3 Wi-Fi技术的定位
        3.2.4 Wi-Fi技术的应用前景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空金鹏饭店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4.1 南空金鹏饭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需求
    4.2 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概述
        4.2.1 有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1) 性能可行性分析
        (2) 环境可行性分析
        (3) 成本可行性分析
        4.2.2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1) 性能可行性分析
        (2) 环境可行性分析
        (3) 成本可行性分析
        4.2.3 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案选择
    4.3 Wi-Fi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
        4.3.1 Wi-Fi网络协议的选择
        4.3.2 Wi-Fi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4.3.3 Wi-Fi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搭建方案
    4.4 Wi-Fi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
        4.4.1 协议分析
        4.4.2 无线射频分析
        4.4.3 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空金鹏饭店Wi-Fi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化
    5.1 Wi-Fi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性能评估
        5.1.1 Wi-Fi网络安全性评估
        5.1.2 Wi-Fi网络稳定性评估
        5.1.3 Wi-Fi网络覆盖率评估
    5.2 Wi-Fi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化
        5.2.1 网络安全性优化方案
        5.2.2 网络稳定性优化方案
        5.2.3 网络覆盖率优化方案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低噪声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无线局域网技术概述
        1.2.1 无线局域网简介
        1.2.2 无线局域网标准
        1.2.2.1 HIPERLAN
        1.2.2.2 HOMERF
        1.2.2.3 IEEE802.11标准
    1.3 低功耗技术
        1.3.1 低功耗技术概述
        1.3.2 CMOS射频集成电路低功耗设计研究现状
    1.4 CMOS射频接收机前端概述
    1.5 国内外低噪声放大器发展动态
        1.5.1 传统的IEEE802.11a低噪声放大器发展现状
        1.5.2 低功耗低噪声放大器发展现状
    1.6. 功率放大器研究
        1.6.1 功率放大器概述
        1.6.2 IEEE802.11a功率放大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7 论文研究内容
    1.8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低噪声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设计理论基础
    2.1 散射参量
    2.2 放大器的噪声性能
        2.2.1 电阻噪声模型
        2.2.2 MOS管噪声模型
        2.2.3 二端口网络噪声模型
        2.2.4 最优的噪声源导纳
        2.2.5 射频放大器的噪声系数计算公式
    2.3 放大器的增益
    2.4 放大器的稳定性
    2.5 放大器的线性度
    2.6 低噪声放大器的常见匹配结构
    2.7 现有的各种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结构
    2.8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8.1 输出功率(OUTPUTPOWER)
        2.8.2 效率(EFFICIENCY)
        2.8.3 功率增益(POWER GAIN)
        2.8.4 线性度(LINEARIT)
    2.9 小结
第3章 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窄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3.1 引言
    3.2 目前已发表的IEEE802.11a窄带低噪声放大器及所存在的问题
    3.3 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窄带5.8GHz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3.3.1 提出的电路结构
        3.3.2 输入匹配
        3.3.3 增益分析
        3.3.4 噪声分析
        3.3.5 偏置电路
    3.4 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3.5 提出的低噪声放大器版图
    3.6 本电路与报道的LNA的比较
    3.7 小结
第4章 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4.1 引言
    4.2 目前已发表的IEEE802.11a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及所存在的问题
    4.3 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 4.7GHz-6GHz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4.3.1 提出的电路结构
        4.3.2 输入匹配
        4.3.3 中间级分析
        4.3.4 噪声分析
        4.3.5 输出级分析
        4.3.6 增益分析
        4.3.7 偏置电路
    4.4 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电路与报道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比较
    4.6 小结
第5章 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宽带5GHz-6GHz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5.1 引言
    5.2 目前已发表的IEEE802.11a宽带5-6GHz低噪声放大器及所存在的问题
    5.3 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宽带5-6GHz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5.3.1 提出的电路结构
        5.3.2 输入及输出匹配
        5.3.3 第一级电路分析
        5.3.4 第二级电路分析和低噪声放大器增益分析
    5.4 噪声分析
    5.5 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5.6 本电路与报道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比较
    5.7 小结
第6章 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 5.7GHZ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6.1 引言
    6.2 目前已发表的IEEE802.11a功率放大器及所存在的问题
    6.3 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 5.7GHZ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6.3.1 提出的功放电路主体结构
        6.3.2 提出的功放电路完整结构
    6.4 电路的电压增益分析
    6.5 电路的仿真结果分析
    6.6 与已发表的功率放大器性能比较
    6.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活动)

(7)无线校园网的研究与设计 ——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无线局域网概述
        1.3.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1.3.2 无线校园网的发展历史
    1.4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相关技术
    2.1 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
        2.1.1 IEEE 802.11a
        2.1.2 IEEE 802.11b
        2.1.3 IEEE 802.11g
        2.1.4 IEEE 802.11n
    2.2 无线局域网物理层传输方式
        2.2.1 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
        2.2.2 跳变频率扩频技术
    2.3 WLAN组网方式
        2.3.1 单个AP网络
        2.3.2 多个有线AP
        2.3.3 单个有线AP+多个无线AP扩展
        2.3.4 “胖”AP模式
        2.3.5 “瘦”AP模式+AC的模式
        2.3.6 大规模组网方式
    2.4 接入认证技术
        2.4.1 802.1x认证分析
        2.4.2 Web Portal准入认证分析
    2.5 服务集标识符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校园网设计需求分析
    3.1 学院概述
    3.2 总体结构需求分析
    3.3 流量需求分析
    3.4 覆盖需求分析
    3.5 建设原则
        3.5.1 核心网络平台高效冗余
        3.5.2 低干扰高速率传输
        3.5.3 保障校园网校内安全及校外互联网访问控制
        3.5.4 美观易管理
    3.6 方案设计原则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周口师范学院无线网络设计
    4.1 WLAN覆盖规划设计
        4.1.1 频率规划
        4.1.2 无线AP数量的统计
        4.1.3 楼层内部的无线AP布置
        4.1.4 室外无线AP的布置
    4.2 服务集标识符(SSID)规划
    4.3 核心层设计
    4.4 汇聚层设计
    4.5 接入层设计
    4.6 统一认证和准入准出设计
        4.6.1 统一的认证机制设计
        4.6.2 准入准出安全设计
    4.7 网络出口安全设计
    4.8 网络管理设计
    4.9 设备选型
        4.9.1 无线AP
        4.9.2 交换机
        4.9.3 网关设备
        4.9.4 出口路由器
        4.9.5 无线控制器
第五章 周口师范学院无线网络测试
    5.1 网络测试目的
    5.2 网络测试方法及达标程度
        5.2.1 房屋内部信号强度测试
        5.2.2 在AC出现故障后,AP开始启动本地转发测试
        5.2.3 漫游不中断测试
        5.2.4 AP的下载速率测试
        5.2.5 非法AP反制测试
        5.2.6 信道分布测试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Wi-Fi和Mesh技术的无线城市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项目研究背景
        1.1.2 项目研究意义
    1.2 无线城市进程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无线城市概括
    2.1 无线城市的定义
    2.2 主流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2.2.1 WLAN
        2.2.2 WiMAX
        2.2.3 3G
        2.2.4 4G 技术
    2.3 线城市组网技术比较
    2.4 无线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 Wi-Fi和Mesh技术分析
    3.1 Wi-Fi和Mesh技术简要概括
    3.2 Mesh网络标准
        3.2.1 Mesh IEEE802.11标准
        3.2.2 Mesh IEEE802.15标准
        3.2.3 IEEE802.16Mesh标准
        3.2.4 IEEE802.20Mesh标准
    3.3 Mesh网络构造
        3.3.1 无线网络构造
        3.3.2 无线Mesh网络的构造
        3.3.3 无线Mesh网络特征介绍
    3.4 Mesh网络关键技术
        3.4.1 Mesh网络的影响要素
        3.4.2 Mesh网络专有路由协议
        3.4.3 Mesh网络的多模方式
        3.4.4 MIMO和OFDM技术在Mesh组网中的应用
4 扬州无线城市建设
    4.1 无线扬州建设方案
        4.1.1 一期和总建设目标
        4.1.2 组网方案
        4.1.3 网络一期建设
    4.2 无线接入设计方案
        4.2.1 IEEE 802.11系列技术标准
        4.2.2 频率使用及规划原则
        4.2.3 技术指标要求
        4.2.4 设计原则及指标
        4.2.5 室内环境下的AP部署
        4.2.6 室外Mesh的规划
        4.2.7 用户的热点容量
        4.2.8 干扰和噪音
    4.3 漫游切换
        4.3.1 子网间客户端移动性
        4.3.2 漫游切换
    4.4 网络各部分负载分担
        4.4.1 无线控制模块的负载分担
        4.4.2 无线AP的负载分担
        4.4.3 MAC分割
        4.4.4 无线网络可靠性
        4.4.5 端到端的业务保证
    4.5 网络安全
        4.5.1 无线网络安全构架
        4.5.2 物理层防护
        4.5.3 链路层安全
        4.5.4 上层网络安全
        4.5.5 全面的无线安全网络
5 无线扬州项目系统功能测试及效益分析
    5.1 统功能测试
        5.1.1 漫游切换功能验证
        5.1.2 AP负载均衡和接入用户数压力测试
        5.1.3 RF(无线射频)管理功能验证
        5.1.4 无线终端定位、故障点定位和入侵检测功能验证
        5.1.5 安全性方面功能验证
        5.1.6 限速功能验证
        5.1.7 QOS功能验证
        5.1.8 网络容量验证
    5.2 无线城市应用项目
        5.2.1 无线办公系统
        5.2.2 城市管理视频立案
        5.2.3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
        5.2.4 环保现场无线监控
        5.2.5 城市信息发布平台
        5.2.6 停车位管理
        5.2.7 公交实时无线监控
        5.2.8 智能无线导游
    5.3 城市投资效益分析
        5.3.1 经济效益分析
        5.3.2 社会效益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WLAN在地铁列车控制系统(CBTC)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组织
第二章 工程应用方案分析
    2.1 WLAN简述
    2.2 CBTC简述
        2.2.1 系统结构
        2.2.2 系统功能
    2.3 轨旁设备
        2.3.1 轨旁接入点
        2.3.2 轨旁无线单元
        2.3.3 轨旁天线
        2.3.4 轨旁系统频道
        2.3.5 轨旁隧道服务器
        2.3.6 轨旁列车控制接
        2.3.7 轨旁安装
    2.4 轨旁结构
    2.5 轨旁故障模式
    2.6 车载设备
        2.6.1 车载列车单元
        2.6.2 尺寸和布局
        2.6.3 车载通信链路
        2.6.4 车载列车控制接
        2.6.5 车载无线单元
        2.6.6 车载天线
        2.6.7 车载天线安装
    2.7 车载结构
    2.8 车载故障模式
    2.9 车地通信分析
        2.9.1 漫游
        2.9.2 快速漫游
        2.9.3 主动漫游
        2.9.4 合作漫游
        2.9.5 路径选择
        2.9.6 分载
        2.9.7 安全支持
        2.9.8 通信安全性
        2.9.9 诊断支持
        2.9.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车-地通信制式对比分析
    3.1 CBTC-IL与CBTC-RF的优缺点分析
    3.2 CBTC-RF信号系统传输技术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引入 2.4G频段设备后实测干扰分析
    4.1 测试分析
        4.1.1 四号线测试分析
        4.1.2 五号线测试分析
        4.1.3 六号线测试分析
    4.2 干扰原理
        4.2.1 干扰原因 1-信道抢占
        4.2.2 干扰原因 2-同频干扰
        4.2.3 地铁 2.4G频段设备引入后的干扰分析
    4.3 防护方案
        4.3.1 实施目的
        4.3.2 实施手段
        4.3.3 方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高校无线网络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无线网络概述
    1.2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和应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校园前景
    1.5 目前高校校园网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7 论文主要的结构
第二章 校园无线网建设目标需求
    2.1 需求概述
    2.2 校园网建设的整体内容
    2.3 无线网络建设目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无线网络组建的相关理论
    3.1 无线局域网的硬件介绍
    3.2 无线局域网的身份认证介绍
    3.3 802.11a、802.11b、802.11G、802.11N的对比
    3.4 802.11n相比 802.11 a/b/g具有明显优势
    3.5 无线网络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线网的安全性
    4.1 校园无线局域网面临的安全威胁
        4.1.1 网络窃听
        4.1.2 非法接入
        4.1.3 病毒攻击
    4.2 应对策略
        4.2.1 WEP的主要安全漏洞
        4.2.2 密钥流重用
        4.2.3 密钥管理问题
        4.2.4 信息校验问题
    4.3 拒绝服务攻击(Dos)
        4.3.1 Dos攻击原理
        4.3.2 Dos攻击仿真
    4.4 改进的Dos攻击方法
    4.5 TCP吞吐量分析
    4.6 RPD Dos攻击分析
    4.7 RPD Dos攻击仿真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线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5.1 网络结构总图
    5.2 方案技术要点
        5.2.1 无线局域网的架构
        5.2.2 无线局域网标准的选用
        5.2.3 无线网络设备的选择
        5.2.4 AP数量需求
        5.2.5 集中转发与本地转发的比较分析
        5.2.6 对非法AP的抑制
    5.3 无线接入认证设计
        5.3.1 终端智能识别的WEB认证
        5.3.2 基于 802.1X的无感知认证
        5.3.3 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
        5.3.4 网络拓扑管理
        5.3.5 RF覆盖管理和无线网络规划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欧洲拟采用802.11a快速无线网络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6TiSCH网络的节点安全入网机制研究与实现[D]. 庞巧月. 重庆邮电大学, 2018
  • [2]建设工地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龙.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1)
  • [3]基于统一管理的校园无线局域网的设计与实现[D]. 毛志伟.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3)
  • [4]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自组织网络建模与仿真研究[D]. 魏赟.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1)
  • [5]南空金鹏饭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D]. 蔡明.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6]低功耗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低噪声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D]. 涂宇翔. 湖南大学, 2017(06)
  • [7]无线校园网的研究与设计 ——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D]. 王寒. 云南大学, 2016(02)
  • [8]基于Wi-Fi和Mesh技术的无线城市建设[D]. 常伟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9]WLAN在地铁列车控制系统(CBTC)中的应用研究[D]. 王红光.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10]高校无线网络的设计与实现[D]. 陈瑶. 南京邮电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欧洲计划采用 802.11a 快速无线网络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