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通风驱动头周围地层岩石温度分布研究

辅助通风驱动头周围地层岩石温度分布研究

一、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trata rock temperature around a driving head with auxiliary ventilation(论文文献综述)

周连春[1](2021)在《高瓦斯矿井超长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许多高瓦斯矿井超长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施工时煤层中存在着大量未抽采到的空白区,造成煤层瓦斯抽采效果不好、瓦斯抽采率偏低,严重制约了矿井安全高效地生产。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以五虎山煤矿905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以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为技术手段,系统地对千米定向长钻孔、顶板高位水平定向钻孔的瓦斯抽采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出合理的瓦斯抽采参数,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渗流力学、孔弹性理论、界面力学理论及气体扩散理论等为基础在充分考虑到Klinkenberg效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在煤层中运移时的吸附、解吸、扩散渗流规律,在基本物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煤体变形与气体渗流耦合的数学模型,并对瓦斯在煤体中运移规律、瓦斯在煤层中的透气性等情况进行了阐述,建立了瓦斯流动方程和煤与瓦斯固气耦合模型,同时利用分源预测法对五虎山煤矿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为合理选择瓦斯治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2)在详细了解五虎山煤矿煤层及地质构造、生产系统、通风系统的基础上采集了五虎山煤矿905综采工作面煤岩样本,并在岩石力学实验室利用RLJW-2000岩石伺服压力测试仪进行了岩石力学试验和分析,测定了9#煤层及其直接顶顶板基本物理力学参数,为进行数值模拟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3)利用ANSYS、FLUENT软件对905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区应力场及瓦斯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为顶板高位水平定向钻孔设计合理终孔层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并且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千米定向长钻孔的钻孔周围瓦斯压力、主应力、塑性变形、渗透率、钻孔抽采影响半径进行数值模拟,确定千米定向钻孔的瓦斯抽采影响半径;同时对顶板高位水平定向钻孔和千米定向长钻孔的瓦斯抽采参数进行了系统地优化。4)利用二分法测定千米定向钻孔瓦斯抽采半径的新方法,克服传统测定普通钻孔瓦斯抽采半径的方法直接照搬,应用到测定千米定向钻孔瓦斯抽采半径时不科学、不合理性的弊端,有效地解决了千米定向钻孔抽采半径测定困难的技术难题;5)利用极限平衡方程确定千米定向长钻孔孔深的新方法,避免了孔深无法合理确定造成瓦斯抽采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利用摩擦阻力计算法确定千米定向长钻孔抽采系统负压的新方法,为合理选择瓦斯抽采系统负压提供了理论依据;6)运用“钻墙”封孔新技术新方法,克服了传统封孔工艺中存在的瓦斯抽采钻孔封孔不严不实、漏气大的弊端,大幅度地提高了千米定向长钻孔的瓦斯抽采率。通过参数优化使得五虎山煤矿瓦斯抽采效率提高了24%,杜绝了工作面瓦斯事故,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也为类似矿井瓦斯抽采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经验,对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陈想[2](2021)在《基于CFD的建筑群风环境模拟研究 ——以金银湖校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风,作为一种特殊的流体,贯穿于土木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在不同的工程阶段,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对风的研究重心有所不同。在勘察阶段,主要研究风向、风速对工程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则需要重点考虑风所形成的场的作用效果,也即重心是分析风场对毗邻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也是本文将重点介绍的内容。在施工阶段,针对不同类型的建(构)筑物,风的研究也不尽相同。如桥梁施工中,既要研究风的振动频率以避免桥梁产生阻尼共振,又要考虑风荷载对桥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而在隧道工程中,主要研究风的流动以确定合理的隧道通风与排烟方式等;在建筑室内外设计时,也往往需要考虑风的动力学扰动;由此可见,无论是土木施工,还是建筑设计,都需要密切注意风对建筑可能产生的特殊影响。一般而言,风的流动状况(如风速、风向与风压等风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将对建筑规划设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往往需要优先考虑风对建筑物可能产生的作用效果。在建筑住宅设计中,主要是指建筑通风与散热等基本的要求。一般而言,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较高的舒适度,既实现了建筑物功能的最大利用,同时也符合近些年来建筑设计中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基本准则。因此,建筑风环境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的研究是意义深远的。本文在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武汉市近十年的气候条件等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武汉市西北部某高校校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研所获取的工程测绘资料,选取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在经典Navier—Stokes方程的知识背景下,借助Fluent软件对该校区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所形成的风场进行CFD模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查阅武汉市近十年的气候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分析风绕校园已有建筑流动的基本动力学规律以及所形成的风场的流动特征;(2)根据已有研究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在拟定的工况下(按照标准的住宅建筑平面尺寸及层高等设置)研究讨论四种建筑布局对建筑群风环境的影响效果;(3)金银湖校区已有建筑的风场模拟。通过划分不同的风剖面,依次对Z、X、Y三个方向的校区建筑进行风环境模拟,并研究分析校区已有建筑在不同的高度处(如人行高度1.5m处等)的风压和风速变化情况;(4)同上所述,基于不同的风剖面,分别对不同的校园新建项目建设方案进行CFD模拟。参照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系数数值,重点研究金银湖校区入口以及各栋建筑迎风面、背风面处的风速,在经过不同接触面时,其折减快慢程度。综上所述,经CFD数值模拟可得,在三种拟建方案中,方案一沿不同建筑高度处的风速总体趋于平稳且在1.248m/s以内。总体正负风压值分别稳定在-0.891Pa、0.385Pa内,正负压差基本在规定限值5Pa内。自人行高度以下0.5m处至人行高度1.5m处,其风压基本稳定,数值变化小。在同等情况下,可适当优先考虑方案一的风环境优化效果。而方案二、三的风流动频率将较方案一更大,对校园已有建筑风环境影响较大。且方案二、三的迎风与被风面正负风压差超过规范限定的5Pa,应予以适当调整以优化整体校园风环境。

刘志强,宋朝阳,程守业,洪文浩,荆国业,李新华,王来所,赵钧羡[3](2021)在《我国反井钻机钻井技术与装备发展历程及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反井钻机钻井技术是煤矿、金属矿山、水利水电、隧道等地下工程中井孔钻凿的根本性变革技术。介绍了近40 a来我国反井钻机钻井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历程、反井钻机钻井理论与技术以及反井钻进工艺与应用的发展与现状;梳理了反井钻机钻井领域获批科研项目,以及围绕反井钻机钻井发表的论文和专利、出版的论着与标准;进一步介绍了反井钻机钻井围岩预加固和支护等稳定性控制技术,反井钻井机械破岩机理与破岩技术,反井钻机钻架稳定控制技术与动力驱动控制技术,反井钻机导孔钻具、导孔钻进排渣技术、导孔钻进偏斜控制技术以及导孔钻进风险分析与防控技术;反井钻机扩孔钻进钻头滚刀布置形制、扩孔排渣技术、扩孔钻进偏斜控制技术以及扩孔钻进风险分析与防控技术;反井钻机钻井降温除尘技术;给出了反井钻机在矿下溜矸孔、深大斜井、立井井筒延伸、双风井井筒和一次钻成大直径风井等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富水冲积层、冻结地层、注浆加固地层和瓦斯地层中反井钻井的应用。经过40 a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我国在反井钻机钻井领域已经形成以机械破岩理论和钻进技术为基础的反井钻机钻井成套技术与装备体系,为地下工程中井筒的安全、高效、绿色钻进提供技术保障,为我国无人化、机械化和自动化全断面钻井技术与装备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白玉[4](2020)在《火驱效果主控因素分析及调控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火驱能耗低、效率高,可以适应比蒸汽驱、蒸汽吞吐更加复杂的油藏。但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复杂性,火驱筛选、设计和实施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且工作过程中难以控制,导致其失败率很高。因此需要分析火驱驱油机理和生产特征,研究影响火驱效果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调控对策,从而提高火驱成功率。本文使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火驱的驱油机理和区带特征,将火驱开发划分为6个生产阶段,总结了每个生产阶段的生产特征(产液、产气和产油的变化);分析了地质因素对火驱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因素对火驱采出程度、空气油比、推进速度和采油速度的影响;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火驱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排序,得到了影响火驱效果的主控因素及密切等级,然后使用火驱经济界限指标,筛选了不同油价下火驱影响因素的经济界限,得到了火驱主控因素筛选图版;分析了开发因素对火驱效果的影响,对比了火驱线性井网和面积井网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火驱井距排距、注气速率和排注比等参数,给出了不同地质情况下,如何选取井网类型、井距排距、注气速率、排注比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火驱动态诊断图版及相应的调控对策及流程图版,分别从燃烧状态、平面波及和纵向波及三个方面对火驱效果进行调控,根据火驱生产特征,可以判断出火驱面临的问题,基于开发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调控对策及流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实例,取得了良好的火驱效果,验证了该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影响火驱效果的主控因素和调控对策,为火驱油藏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鑫[5](2020)在《温度梯度诱发岩石破裂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温度梯度诱发岩石破裂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随着人类在近百年来对地下空间扰动的增多,渗透到了绝大多数的地下工程结构,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岩石破裂现象。这种现象不仅成为了核废料处置库围岩安全、高温隧洞稳定性的潜在威胁,也可作为热力剥离破岩、地热储层冷冲击改造的工具,对这种现象机理及裂纹扩展过程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任何温度梯度诱发岩石破裂现象均存在机理上的共性,然而岩石类材料具有抗压不抗拉的力学特性,且每一种温度梯度诱发岩石破裂现象的出现场景对应着不同的岩石尺度、几何特征及约束条件,随之衍生的裂纹扩展过程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本文采用数值计算分析为主、物理实验分析为补充的研究手段,以温度梯度诱发岩石破裂机理与裂纹扩展过程为研究主线,根据各种温度梯度诱发岩石破裂现象的出现场景建立模型,从升温作用、温度冲击作用(热冲击、冷冲击)、降温作用三种热加载方式的角度,系统、全面地探讨了温度梯度诱发岩石破裂问题。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从尺度效应入手,系统地研究了升温作用下的岩石破裂机理。结果表明,小尺度模型在升温作用下,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模型外边界,导致裂纹萌生的同时应力得到卸载,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大尺度模型在升温作用下,最大拉应力转移至圆孔附近,导致裂纹萌生的同时内部应力无法得到卸载,这种破坏模式造成了多区域、大面积的破坏。工程尺度模型在地应力与升温的耦合作用下,仍然可能导致圆孔附近产生拉应力,影响处置库围岩稳定性并造成工程灾害。(2)从模型尺度和升温速率相互作用的角度,加强了对于升温作用下的岩石破裂机理本质的理解。结果表明,升温速率的增大也可导致拉应力最大值点由外边界转移至圆孔附近,升温速率与模型尺度的相对关系是这种转移的本质原因。另外,对于同样升温速率的模型存在一个临界尺度,当模型尺度大于该值时,裂纹萌生位置不会再发生变化,我们称之为“边界效应”。而且,当两个模型的升温速率比值等于模型尺度平方的反比时,两个模型内标准化裂纹萌生位置相等,我们将其定义为“尺度-升温速率等效效应”。可借助上述两种效应,将升温作用下的工程尺度模型简化成小尺度模型。(3)从屈曲理论入手,由浅入深地讨论了热冲击作用下的岩石破裂机理。结果表明,单裂纹模型在热冲击作用下,裂纹在表层迅速膨胀形成的高压应力区内沿着平行于模型边界的方向扩展,而裂纹上方区域膨胀屈曲,发生剪切滑移并最终剥离。预制随机裂纹模型在热冲击作用下,可将剥离模式分为单裂纹剥离与多裂纹贯通剥离两种模式。无预制裂纹模型在热冲击作用下,则需要温度梯度诱发岩石内部产生拉伸破坏单元,并贯通为裂纹作为剥离过程的触发。较大的围压有助于剥离速度的提升,而隧洞火灾对洞壁的破坏是热力剥离过程与地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4)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分析了冷冲击方法在地热储层制造次生裂纹的能力,对比了水与液氮对于高温岩样的冷冲击效果。结果表明,水和液氮冷冲击对620℃以上岩样表现出了优秀的造缝能力,水冷冲击可以在局部制造少量的宏观裂纹,液氮冷冲击则可以制造更加复杂的缝网。基于尺度效应以及约束条件上的差异,当岩石与冷冲击液间的温差一定时,原位冷冲击的造缝能力一定优于岩样冷冲击。液氮冷冲击在降低强度和提高渗透系数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水冷冲击,利用液氮等超低温液体的热力激励,可能在地热储层改造方面带来更好的效果。(5)从小尺度模型出发,讨论了冷冲击作用下的岩石破裂机理。结果表明,模型表面以及裂纹尖端的拉应力在温度梯度作用下迅速升高后缓慢降低,导致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裂纹饱和状态是裂纹插入导致应力转移的结果,沿着冷冲击温度传导方向逐渐降低的温度梯度最值是裂纹分级的本质原因,最终形成彼此平行,等间距分布的分级裂纹形态。大尺度模型的主裂纹在冷冲击作用下,裂纹上下表面扩展较深的次生裂纹间彼此错开扩展,主裂纹的长度与开度也有所增加。次生裂纹形态受到围岩温度,约束条件的影响,且次生裂纹可以相互连接,帮助相邻的主裂纹贯通,表现出了区别于水力压裂的优势。(6)以川藏铁路高温隧道为背景,分析了地应力与通风降温耦合作用下的高温隧道破裂机理。结果表明,通风降温作用下,隧洞边墙层状剥离破坏面缩小,剪切破坏占比下降,发生弹射岩爆的概率降低。隧洞表面附近较大的温度梯度导致最大主应力下降,是破坏面缩小以及破裂现象缓和的主要原因。在川藏铁路隧道异常高温段的开挖过程中,需要尽量降低开挖速度延缓隧洞围岩应力的释放速度,争取尽量多的时间对隧道围岩进行通风降温降低应力水平,并增大风速、喷洒冷水,进一步提高应力降低效果。长期通风降温作用导致隧洞附近的应力进一步降低,且隧洞附近的应力集中转移至了深部围岩,有助于隧洞的长期稳定性。

李林[6](2020)在《采空区煤自燃环境瓦斯运移积聚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采空区是煤自燃灾害易发地点,也是瓦斯解吸运移的重要场所。随着煤炭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增加,煤自燃灾害与瓦斯灾害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煤炭安全开采。采空区煤自燃诱发瓦斯爆炸灾害能造成重特大人员伤亡事故,并导致煤尘粉尘爆炸和矿井通风系统紊乱等次生灾害。因此,采空区煤自燃诱发瓦斯爆炸灾害的形成过程研究及灾害防治技术效果研究对煤矿生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尽管开展了大量的现场工程技术研究、实验研究和数值研究,采空区煤自燃诱发瓦斯爆炸的灾害形成过程仍不够清晰,灾害防治工作仍面临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不充分的难题。该灾害形成机理研究难点在于煤自燃与瓦斯爆炸灾害过程的时空演变复杂性,采空区煤自燃对瓦斯运动的具体影响在理论上较难准确分析,在实践中较难捕捉。本文以采空区煤自燃环境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实现了采空区煤自燃浮力效应实验环境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系统地研究了采空区煤自燃环境瓦斯运动积聚规律,揭示了采空区煤自燃诱发瓦斯爆炸的灾害形成过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分析了采空区煤自燃点风流具有的热力学运动特征,建立了采空区煤自燃环境气体流动数学模型,为采空区煤自燃环境风流运动变化明确了理论依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流入煤自燃点的风流会产生加速现象,流出煤自燃点的风流会产生减速现象;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煤自燃点产生浮力效应并形成上升气流;气体组分运输方程考虑了煤自燃点风流变化、温度变化和孔隙度对气体组分运动产生的聚集性影响。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和采空区多孔介质环境,构建了耦合热浮力作用的采空区煤自燃环境气体流动模型,将煤自燃高温对气体密度的影响分别在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中实现,并考虑了采空区多孔介质中机械弥散作用对风流运动和气体组分运移的影响。2.开展了采空区不同煤自燃条件下的瓦斯运移模拟实验,获得了煤自燃点瓦斯积聚新现象。采空区煤自燃环境瓦斯运移模拟实验台主要特点包括:采空区填充材料为热物理性质接近实际的石子;采空区底部为瓦斯来源;模拟了采空区进/回风侧煤自燃和不同工作面风速下的瓦斯运移情况。实验结果显示,采空区无煤自燃时,瓦斯浓度在走向方向和倾斜方向上均呈单调递增趋势分布;采空区进风侧发生煤自燃时,煤自燃点形成瓦斯积聚,瓦斯浓度在煤自燃点呈“?”字母形状分布;采空区回风侧发生煤自燃时,煤自燃点形成瓦斯积聚,瓦斯浓度在煤自燃点呈倒“n”字母形状分布。增大工作面风速能够降低采空区瓦斯浓度和煤自燃点积聚的瓦斯浓度。3.基于建立的采空区煤自燃环境气体流动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得到了实验结果验证,确认了理论依据的科学性,提出采空区煤自燃点“多孔烟囱效应”理论揭示采空区煤自燃诱发瓦斯爆炸的灾害形成机理,研究了加强通风措施的灾害防治效果。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采空区煤自燃点位置出现明显的瓦斯积聚现象与实验模拟结果表现出一致性,确定了耦合浮力效应的采空区煤自燃环境气体流动模型的合理性;不考虑浮力效应时,数值模拟结果无法得到煤自燃点瓦斯积聚现象。采空区煤自燃环境气体流动模型对温度较为敏感,煤自燃点“多孔烟囱效应”在较低煤自燃温度(400 K左右)即能形成,引起煤自燃点瓦斯积聚现象,随温度升高,积聚瓦斯浓度逐渐增大至最大值。通过对煤自燃点流场特征分析,提出煤自燃点“多孔烟囱效应”揭示采空区煤自燃诱发瓦斯爆炸的灾害形成过程如下:(1)采空区煤自燃点高温降低气体密度,产生气体浮力效应;(2)在采空区多孔介质环境中,高温浮力效应发展为煤自燃点“多孔烟囱效应”,煤自燃区域内形成上升热气流和负压;(3)煤自燃区域负压不断抽吸周围较高浓度瓦斯,并在浮力作用下形成瓦斯上升运动,最终在煤自燃点形成瓦斯积聚现象;(4)积聚在煤自燃区域的瓦斯被煤自燃高温点燃,形成瓦斯爆炸灾害。通风加强措施的灾害防治效果因煤自燃情况变化而不同。煤自燃发生在采空区进风侧时,通风加强措施在煤自燃早中晚期(400 K、700 K和900 K)能够将煤自燃点瓦斯浓度降低到瓦斯爆炸极限以下,起到较好的灾害防治效果;煤自燃发生在采空区回风侧时,通风加强措施在煤自燃早期(400 K)不能将瓦斯积聚浓度降低到瓦斯爆炸极限以下,在煤自燃中后期(700 K和900 K)将瓦斯浓度降低至瓦斯爆炸极限内,增加了煤自燃引爆瓦斯的危险性。本论文有图118幅,表10个,参考文献173篇。

方俊[7](2019)在《煤矿井下隐蔽致灾因素定向钻孔探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煤矿开采规模、开采深度和开采复杂程度的逐渐提高,矿井面临的安全生产威胁越来越严重。隐蔽致灾因素是引发矿井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和制约矿井正常有序生产的关键因素。事故预防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手段和工作基础,通过事前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可主动降低灾害事故发生的概率。但现有隐蔽致灾因素探查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其中物探方法具有多解性,探查距离较短,需要边开采边探查,且无法进行治理;钻探方法主要采用常规钻孔,不进行轨迹测量和控制,无法确定隐蔽致灾因素的具体空间位置,探查距离短,且易存在探查盲区,远远落后于我国规模化矿井的超前探查与治理需要。本文从我国煤矿井下事故预防及隐蔽致灾因素探查需要出发,提出采用井下定向钻孔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探查的思路,利用经验总结、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从隐蔽致灾因素内涵与识别特征、基于定向钻孔的隐蔽致灾因素空间定位原理、探查定向钻孔轨迹测控精度影响因素与提高方法、基于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的探查定向钻孔随钻地层识别技术等方面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对瓦斯、水害、火灾、顶板、冲击地压等煤矿井下常见灾害的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选定采空区、陷落柱、断层、煤层稳定性、充水水源作为主要探查对象;从定义、形成机理和分类等方面对探查对象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并从空间特征、岩性特征和钻探特征等方面出发,总结了不同隐蔽致灾因素的探查要点,构建了探查判据。根据不同隐蔽致灾因素类型,对探查定向钻孔结构形式、布设原则、孔身结构和详细钻孔轨迹参数设计进行研究,确保探查定向钻孔轨迹设计合理;将井下定向钻孔描述模型和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坐标系结合,获得两种模型和坐标体系下坐标值互换方法,计算出钻孔轨迹各控制点和地质异常点在空间中的精确位置,实现煤层底板等高线实时绘制;结合煤层底板等高线、钻孔轨迹空间参数和地质异常点空间参数,推导得到了常见隐蔽致灾因素的参数获取方法,分析了探查精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技术保障措施。探查定向钻孔的测控精度是影响隐蔽致灾因素探查精度的主要因素。从钻孔轨迹计算、测量和控制精度三个方面,对影响探查定向钻孔轨迹测控精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钻孔轨迹计算方面,分析了钻孔轨迹计算误差产生原因与误差值,实现井下定向钻孔的准确空间描述。钻孔轨迹参数测量精度方面,对测量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补偿计算方法,实现钻孔轨迹的精确测量;建立了煤矿井下电磁波信号传输模型,对含煤地层中电磁波信号传输特性和传输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非对称偶极子天线,采用双通道数据接收技术和自增益控制技术,实现了微弱电磁波信号精确解调处理,确保随钻测量数据的稳定高效传输。钻孔轨迹控制精度方面,考虑反扭矩作用,结合定向钻具造斜能力,提出了钻头处钻孔轨迹参数预测方法、螺杆马达工具面向角选取方法和造斜点(即工作模式切换点)的选取方法。探查定向钻孔的随钻地层识别精度是影响隐蔽致灾因素探查精度的次要因素。结合含煤地层物性特征分析,制定了基于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相结合的随钻地层识别方案,研究了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测量方法,分析了其测量影响因素;采用PNN概率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地层精确识别,为隐蔽致灾因素精准识别和探查定向钻孔施工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在国内多个煤矿进行了井下试验和应用,其中在孟村煤矿进行了断层与煤层稳定性探查试验,在白芨沟煤矿进行了采空区与充水水源探查试验,在梅花井煤矿进行了充水水源探查试验,与传统探查方法相比,采用井下定向钻孔探查的精度高、距离远、周期短,并可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取得了显着应用效果,为矿井灾害事故防治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冯乃超[8](2019)在《多层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机理与注采参数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多层稠油油藏火驱开发过程中,注气层间、平面矛盾突出,注入空气易沿单向、单层突进,火线波及不均现象严重,火线波及规律认识以及火线位置识别难度大。辽河油田的测试资料表明,注气井的吸气剖面逐渐由多层吸气转变为指状吸气,火驱后岩心分析渗透率远远小于火驱前测井渗透率,这些现象与火驱过程中储层物性的变化密切相关。本论文基于辽河油田多层火驱开发实际,建立了注气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分析了火线波及主控因素,提出了多层火驱火线位置识别方法,揭示了火驱油藏物性变化机理,提出了考虑储层物性变化的多层火驱数值模拟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多层火驱注气井单管和同心双管注空气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数学模型,实现对笼统注气和分层注气各层吸气能力和流体物性参数分布的预测。通过对注气井筒内空气的非等温、变质量流动过程的模拟发现,受到火驱储层高温影响,井筒温度大幅升高,空气密度显着降低,井筒沿程压力的摩擦损失增加,各层吸气量降低。采用单管笼统注气,各层吸气量与储层物性存在明显相关性,注入空气易沿高渗层突进;采用同心双管分层注气,通过将物性差异较大的储层分隔开,各层吸气相对均匀,火线纵向推进较为均匀。(2)分析了多层火驱开发平面波及程度和纵向动用程度的主控因素,提出了考虑油藏非均质性的火线位置识别方法。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和前期采出程度是影响平面波及程度的主要因素,单层厚度、渗透率,以及层间渗透率级差是影响纵向动用程度的主要因素。在物质平衡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判断生产井与注气井间的连通性,确定生产井沿各方向的受效比例,并依据注气剖面测试资料或井筒模拟结果,确定各层的吸气百分比,实现了对非均质性强、层间干扰复杂的多层火驱油藏各油层火线位置的识别。以该方法作为矿场火驱开发中火线调控的理论依据,分析了生产井关井控气、气窜封堵和注气井分层注气等措施的应用效果。(3)揭示了火驱过程中油藏物性的变化机理,建立了变渗透率火驱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储层物性变化对火驱开发的影响以及多层火驱影响因素。高温作用、焦炭沉积和重质组分堵塞是火驱过程中油藏物性的变化主要原因,高温作用改变了岩石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降低不可逆;焦炭沉积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程度随焦炭浓度动态变化;重质组分堵塞会导致熄火,应极力避免。定量描述了高温烧结和焦炭沉积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变渗透模型燃烧带前、后的地层流动能力下降,火线推进速度变慢,燃烧带温度略有上升,结焦带宽度变窄,油墙和剩余油区温度降低,超覆程度增大。利用变渗透率火驱模型,分析储层渗透率、油藏厚度、含油饱和度,以及注气速度、注气压力、注采方式对多层火驱开发的影响。(4)选取了辽河油田某典型区块多层火驱典型井组,考虑低温氧化、热裂解和高温氧化3个化学反应阶段,求取各阶段反应动力学参数,采用变渗透率火驱数值模拟方法,优化了研究区块最大注气速度、注气方式、注气压力、射孔层位和排液量,并分析了各参数影响开发效果的机理。

郭灿[9](2019)在《高黎贡山隧道TBM适应性设计和掘进性能的测试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隧道工程大规模的建设,大批的铁路隧道和输水隧道正在开挖,TBM施工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隧道施工话题,无论从技术还是经济角度来说,TBM施工都是我国未来长大隧道施工的首选。同时,随着隧道工程的逐渐增多,施工面临的地质也越来越复杂,作为非标产品的TBM设备需要进行适应性设计,针对施工地质条件选用适合类型的TBM,确定TBM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系统配置与集成,以确保TBM设备安全、快速和高效的掘进。本文以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TBM工程为背景,在施工现场进行了大量的TBM掘进数据的采集与测试,并进行了岩石取样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基于以上数据,对TBM的掘进进尺速度、掘进作业利用率、设备完好率及刀具磨损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断层破碎带及突涌水地质段,对TBM适应性设计和辅助设备配置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TBM主参数设计、物料吊运系统及清渣系统进行了验证分析。通过采集数据的分析,给出了贯入度、进尺速度、刀盘推力、刀盘转速、刀盘扭矩、围岩类别等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关系,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找出了影响TBM掘进性能的主要参数,提出一种包含掘进参数与地质参数等多因素掘进性能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是基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数据采集与分析后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TBM在不同围岩条件下进尺速度和掘进作业利用率有显着差异;不同类型的刀具磨损差异较大,正洞TBM刀具磨损较平导洞TBM刀具磨损大;TBM设备的主参数、地质预报系统、支护系统、排水系统、物料吊运系统等适应性设计,结合本文给出的TBM穿越断层破碎带和突涌水洞段的施工技术,保证了TBM安全高效穿越各种复杂围岩条件洞段,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的;TBM掘进性能与掘进参数和地质参数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给出了包含掘进参数和地质参数的TBM掘进速度(贯入度)预测模型。本论文的研究数据和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类似工程TBM的适应性设计和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严健[10](2019)在《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胀特性及防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和西藏两省区作为三大国家战略中“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交汇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加快川藏铁路、藏区高速公路等快速进出藏区通道的建设以及对现有进藏大通道的改扩建工作已成为迫切的战略需求。在上述工程中,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屡见不鲜,其中穿越冻土和冻岩地层的隧道修建已成为工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本论文依托多座典型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并主要以国道317线(川藏公路北线)新建雀儿山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文献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原位测试等综合手段,对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土和冻岩地层下隧道施工期、运营期围岩-结构冻胀特性和防冻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并比较分析了典型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的围岩和构成分布、地质和水文特点、寒区气候指标特征;探明了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冻害与进洞里程、围岩类型、通风及地下水等因素的相关性;就特长隧道不同地层时的冻害成因、冻害特征,冻胀机理、冻胀破坏模型进行了概括;讨论了冰碛冻土和裂隙花岗岩隧道冻胀性分级标准,并应用上述标准对典型高海拔寒区隧道进行了冻胀性分级。(2)对隧道贯通前后隧道洞内外温度场、围岩-结构温度场和风场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现场测试,揭示了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低温大风成因;利用SST湍流模型分析,探明了不同通风方式,特别是运营期平导压入通风方式下寒区特长公路隧道主洞、平导和横通道中温度场和风场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3)对雀儿山隧道进出口段冰碛地层冻土热力学参数取值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冰碛地层季冻土物理特性和温度特性,同时,以冻融圈冻胀理论为依据,利用数值计算得到了冰碛地层围岩温度场随埋深和时间的冻融规律,并就隧道冻胀力、冻胀变形量进行了计算;设计了针对冰碛地层隧道的“温度+冻胀压力+冻胀应力”原位测试方案,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进一步明确了冻胀作用时冰碛地层-衬砌结构的冻胀特性。(4)通过施工检测就衬砌背后空洞、不密实等缺陷进行了统计,利用热液固耦合计算得出空洞存水冻胀时,随着未冻水体积含量、存水空间大小、存水空间位置变化所导致的冻胀力及相应的结构冻胀应力、损伤和变形发展规律;同时计算得出了裂隙花岗岩不同裂隙倾角、间距等工况下裂隙水冻胀对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最后,通过原位测试及与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验证,进一步明确了寒区隧道空洞及裂隙共存花岗岩在冻胀作用时围岩-衬砌结构的冻胀特性。(5)分别就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通风升温系统以及不同地层施工防冻措施进行了研究,并就运营期隧道洞口端保温隔热材料选型、厚度和设防范围等关键参数进行计算,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计算对其升温效果和保温层效果进行了分析。

二、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trata rock temperature around a driving head with auxiliary ventil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trata rock temperature around a driving head with auxiliary ventil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高瓦斯矿井超长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研究现状
        1.2.2 煤矿井下HDD在国内外发展的特点
    1.3 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外瓦斯研究及瓦斯抽采技术现状
        1.3.2 国内瓦斯研究及瓦斯抽采技术现状
    1.4 煤矿瓦斯抽采半径测定技术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2 煤层固气耦合理论和渗透率演化模型及瓦斯源分析
    2.1 瓦斯在煤层中赋存状况及运移规律分析
        2.1.1 瓦斯在煤体中的存在状态
        2.1.2 煤的瓦斯含量
        2.1.3 煤层瓦斯流动
        2.1.4 煤体变形与气体渗流耦合数学模型
        2.1.5 双重孔隙煤体瓦斯运移过程中的渗透率演化模型
        2.1.6 基于煤体双孔特性的煤与瓦斯固气耦合模型
    2.2 五虎山矿采掘工作面瓦斯源分析
    2.3 小结
3 试验矿井煤岩力学性质测试分析
    3.1 矿井基本概况
        3.1.1 矿井地质基本概况
        3.1.2 矿井构造及含煤层概况
        3.1.3 五虎山煤矿生产现状
        3.1.4 五虎山煤矿通风现状
        3.1.5 五虎山煤矿瓦斯现状
    3.2 煤岩样取样及试件制备
        3.2.1 试验目的
        3.2.2 工程条件
        3.2.3 井下采样
        3.2.4 试件制备
    3.3 力学试验系统介绍
        3.3.1 RLJW-2000伺服试验系统概述
        3.3.2 试验系统结构及性能
    3.4 试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3.4.1 密度参数
        3.4.2 变形参数
        3.4.3 强度参数
    3.5 内聚力、内摩擦角、膨胀角的确定
    3.6 小结
4 采空区围岩应力场及瓦斯流场数值模拟
    4.1 模拟软件简介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力学模型的确定
        4.2.2 屈服准则的选择
        4.2.3 计算模型与相关的参数
    4.3 905采煤面周围岩层应力场分布规律数值模拟
        4.3.1 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模拟结果
        4.3.2 应力横向“三区”范围的分析研究
        4.3.3 应力竖向“三带”范围的模拟结果
    4.4 905工作面采动裂隙分布规律研究
        4.4.1 采动裂隙分布的基本理论
        4.4.2 905综采工作面覆岩下沉形态及空隙率计算
        4.4.3 试验工作面“O”型圈的范围分析
    4.5 905工作面采动瓦斯流场分布规律研究
        4.5.1 瓦斯气体流场数值模拟软件及模型介绍
        4.5.2 905工作面采动瓦斯流场分布规律研究
    4.6 小结
5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千米定向长钻孔抽采半径的数值模拟
    5.1 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法简介
    5.2 千米定向长钻孔抽采半径的数值模拟
    5.3 小结
6 现场试验与分析
    6.1 905工作面顶板高位水平定向钻孔参数优化
        6.1.1 钻孔终孔位置的确定
        6.1.2 钻场间距
        6.1.3 钻场内钻孔孔数和孔长
        6.1.4 钻孔封孔长度
    6.2 905工作面顶板高位水平定向钻孔参数优化选择与效果分析
    6.3 千米定向长钻孔抽采半径的现场测定法
        6.3.1 二分法测定千米定向长钻孔抽采半径的工作原理
        6.3.2 二分法测定千米定向长钻孔抽采半径的现场应用
    6.4 利用摩擦阻力计算法确定千米定向长钻孔的抽采系统负压
        6.4.1 基本原理
        6.4.2 现场应用
    6.5 利用极限平衡方程确定千米定向长钻孔的孔深
        6.5.1 工作原理
        6.5.2 千米定向长钻孔孔深的确定
        6.5.3 千米定向长钻孔“钻墙”封孔工艺
    6.6 千米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参数优化选择
    6.7 千米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参数优化效果分析
    6.8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CFD的建筑群风环境模拟研究 ——以金银湖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方案
        1.3.3 本文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流体基本理论
    2.1 建筑风环境简介
        2.1.1 建筑风环境的研究对象
        2.1.2 建筑风环境的研究方法
        2.1.3 建筑风环境问题概述
        2.1.4 建筑风环境的评价体系
    2.2 风的形成及其参数研究
        2.2.1 风的形成机理研究
        2.2.2 风级的划分及风的分类
        2.2.3 风的基本物理参数研究
    2.3 流体数值计算的基础理论
        2.3.1 数值求解方法
        2.3.2 流体运动方程
        2.3.3 湍流计算模型
    2.4 CFD流体模拟软件简介
        2.4.1 Fluent可计算的流动工况
        2.4.2 Fluent中的三种流体数值算法
        2.4.3 Fluent用于流体数值模拟的优越性
    2.5 本章小结
3 建筑布局对建筑群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3.1 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
        3.1.1 地形地貌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3.1.2 地块形状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3.1.3 气候条件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3.1.4 建筑绿化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3.1.5 建筑朝向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3.1.6 现有建筑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3.1.7 四种建筑布局的模拟计算参数
    3.2 行列式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3.2.1 模型计算区域的选定
        3.2.2 模型外流场的建立
        3.2.3 模型内流场的创建
        3.2.4 创建模型计算边界条件
        3.2.5 模型网格的划分
        3.2.6 模型网格质量检测与输出
        3.2.7 基于Fluent的网格核对与流场计算
        3.2.8 CFD-Post云图处理与分析
    3.3 围合式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3.3.1 围合式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3.3.2 不同高度(Z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3.3.3 不同流向(X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3.4 不同流向(Y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3.4 斜列式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3.4.1 斜列式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3.4.2 不同高度(Z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4.3 不同流向(X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4.4 不同流向(Y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5 错列式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3.5.1 错列式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3.5.2 不同高度(Z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5.3 不同流向(X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5.4 不同流向(Y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校园建筑群风环境数值模拟
    4.1 算例概况
        4.1.1 校区地理状况
        4.1.2 气候与温湿度条件
        4.1.3 风环境计算参数条件
    4.2 校园已建建筑的测绘
        4.2.1 测量仪器简介
        4.2.2 测量方法与步骤
        4.2.3 测量数据的记录
        4.2.4 测量结果的展示
    4.3 APDL参数化建模过程
        4.3.1 建模前的计算假定
        4.3.2 数值计算区域的选定
        4.3.3 内流场模型的建立
        4.3.4 外流场模型的建立
    4.4 ICEM模型前处理
        4.4.1 计算模型的校核
        4.4.2 计算域边界的设定
        4.4.3 模型计算流体域的创建
        4.4.4 模型网格的划分
        4.4.5 模型网格的检测与输出
    4.5 基于Fluent对校区风场的模拟分析
        4.5.1 模型网格的读取与校核
        4.5.2 物理条件的设置
        4.5.3 边界条件的设置
        4.5.4 求解条件的设置
        4.5.5 模型初始化设置
    4.6 CFD-Post对已有风场的后处理分析
        4.6.1 不同高度(Z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4.6.2 不同流向(X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4.6.3 不同流向(Y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不同拟建方案的风场模拟分析
    5.1 拟建项目简介
    5.2 方案一流场模拟与分析
        5.2.1 方案一简介
        5.2.2 方案一模型的建立
        5.2.3 方案一的风场模拟分析
    5.3 方案二流场模拟与分析
        5.3.1 方案二模型简介
        5.3.2 方案二的风场模拟分析
    5.4 方案三流场模拟与分析
        5.4.1 方案三模型简介
        5.4.2 方案三模型的建立
        5.4.3 方案三的风场模拟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发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我国反井钻机钻井技术与装备发展历程及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机械化反井钻机钻井技术的提出
    1.1 传统反井施工技术与工艺
    1.2 机械化反井施工技术的突破
        1.2.1 下导上扩式反井钻机钻井工艺
        1.2.2 上导下扩式反井钻机钻井
        1.2.3 上导上扩式反井钻机钻井
        1.2.4 直接上钻式反井钻机钻井
2 反井钻井技术与装备发展历程
    2.1 国外反井钻井技术与装备发展历程简述
    2.2 我国反井钻井技术与装备发展历程
        2.2.1 小型反井钻机钻井研发阶段
        2.2.2 反井钻机钻井技术与装备发展阶段
        2.2.3 反井钻机钻井技术与装备成熟阶段
        2.2.4 反井钻机钻井技术与装备阶跃期
    2.3 重要科研项目
    2.4 反井钻井知识产权成果
        2.4.1 期刊论文与专利
        2.4.2 着作与标准
3 大型反井钻机钻井理论与技术
    3.1 反井钻机钻井围岩稳定控制技术
        3.1.1 注浆预加固技术
        3.1.2 冻结预加固技术
        3.1.3 反井围岩支护技术
    3.2 机械破岩机理与破岩技术
        3.2.1 破岩滚刀发展历程
        3.2.2 滚刀受力分析
        3.2.3 滚刀破岩机理
    3.3 反井钻机动力驱动控制技术
        3.3.1 反井钻机主机系统
        3.3.2 液压或电控系统控制
        3.3.3 供电系统
    3.4 导孔钻进与风险控制技术
        3.4.1 导孔钻具
        3.4.2 导孔钻进排渣技术
        3.4.3 导孔钻进偏斜控制技术
        3.4.4 导孔钻进风险分析与防控技术
    3.5 扩孔钻进与风险控制技术
        3.5.1 扩孔钻进参数变化历程
        3.5.2 钻头滚刀布置方法
        3.5.3 反井钻机钻进高效排渣技术
        3.5.4 扩孔钻进偏斜控制技术
        3.5.5 扩孔钻进风险分析与防控技术
    3.6 反井钻机钻井降温除尘技术
4 典型反井钻机钻井工艺应用
    4.1 溜矸孔反井钻机钻井工艺应用
    4.2 深大倾角斜井反井钻井工艺应用
    4.3 人工冻结地层中反井钻机钻井工艺应用
    4.4 地面预注浆改性地层中反井钻机钻井工艺应用
    4.5 井筒延伸工程中反井钻机钻井工艺应用
    4.6 富水冲积层反井钻机钻井工艺应用
    4.7 瓦斯管道井反井钻机钻井工艺应用
    4.8 双风井井筒反井钻机钻井工艺应用
    4.9 采区风井一次成井反井钻机钻井工艺应用
5 结语与展望

(4)火驱效果主控因素分析及调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火驱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2 火驱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3 火驱调控技术研究现状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火驱生产特征分析
    2.1 火驱驱油机理
    2.2 储层区带特征
    2.3 火驱生产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驱效果地质主控因素分析
    3.1 火驱数值模型
    3.2 地质因素对火驱的影响
        3.2.1 含油饱和度
        3.2.2 孔隙度
        3.2.3 储量系数
        3.2.4 渗透率
        3.2.5 油层厚度
        3.2.6 黏度
        3.2.7 流动系数
        3.2.8 地层倾角
        3.2.9 地层压力
    3.3 火驱开发经济界限指标研究
        3.3.1 火驱开发经济指标
        3.3.2 火驱开发经济界限
    3.4 火驱影响因素筛选标准
        3.4.1 储量系数筛选流程
        3.4.2 经济界限筛选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驱效果开发主控因素分析
    4.1 井网类型分析
        4.1.1 线性井网
        4.1.2 面积井网
        4.1.3 两种模式的优缺点
    4.2 注气参数分析
        4.2.1 注气速率
        4.2.2 排注比
    4.3 射孔层位分析
        4.3.1 均质油层
        4.3.2 正韵律油层
        4.3.3 反韵律油层
    4.4 火驱效果影响因素排序
        4.4.1 灰色关联分析法
        4.4.2 影响因素排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驱调控对策研究
    5.1 燃烧状态调整
        5.1.1 调整空气通量
        5.1.2 湿式燃烧
    5.2 平面波及调整
        5.2.1 吞吐引效
        5.2.2 外围接替
        5.2.3 移风接火
    5.3 纵向波及调整
        5.3.1 高渗通道避射
        5.3.2 水平井捕捉油墙
    5.4 火驱动态诊断及调控流程
        5.4.1 火驱动态诊断
        5.4.2 火驱调控流程
    5.5 火驱调控实例
        5.5.1 区块概况
        5.5.2 开发面临的问题
        5.5.3 火驱调控效果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温度梯度诱发岩石破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升温作用下的岩石破裂
        1.2.2 热冲击作用下的岩石破裂
        1.2.3 冷冲击作用下的岩石破裂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升温作用下的岩石破裂机理
    2.1 引言
    2.2 数值计算方法简介
        2.2.1 数值方法的基本思想
        2.2.2 岩石类材料的非均匀性及力学参数赋值
        2.2.3 细观单元的损伤本构方程
        2.2.4 温度控制方程
    2.3 升温作用下小尺度模型破裂机理
        2.3.1 实验结果
        2.3.2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2.3.3 升温作用下小尺度模型温度场、应力场
        2.3.4 升温作用下小尺度模型裂纹扩展过程
        2.3.5 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应力场演化
    2.4 升温作用下大尺度模型破裂机理
        2.4.1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2.4.2 模型尺度增大对应力场的影响
        2.4.3 升温作用下大尺度模型裂纹扩展过程
        2.4.4 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应力场演化
        2.4.5 裂纹萌生位置的影响因素
    2.5 升温作用下工程尺度模型破裂机理
        2.5.1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2.5.2 升温作用下工程尺度模型应力场
    2.6 本章小结
3 升温作用下岩石破裂的尺度-升温速率等效效应
    3.1 引言
    3.2 快速升温作用下小尺度模型破裂机理
        3.2.1 实验结果
        3.2.2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3.2.3 快速升温作用下小尺度模型温度场、应力场
        3.2.4 快速升温作用下小尺度模型裂纹扩展过程
    3.3 尺度与升温速率对裂纹萌生位置的影响
        3.3.1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3.3.2 边界效应
        3.3.3 尺度-升温速率等效效应
        3.3.4 尺度-升温速率等效效应的验证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热冲击作用下的岩石破裂机理
    4.1 引言
    4.2 热冲击作用下单裂纹模型破裂机理
        4.2.1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4.2.2 热冲击作用下单裂纹模型应力场
        4.2.3 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应力场演化
        4.2.4 热冲击作用下单裂纹模型裂纹扩展过程
        4.2.5 单裂纹剥离行为的复杂性
        4.2.6 单裂纹剥离速度影响因素
    4.3 热冲击作用下预制随机裂纹模型破裂机理
        4.3.1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4.3.2 热冲击作用下预制随机裂纹模型裂纹扩展过程
        4.3.3 裂纹在升温诱发压应力场内的贯通过程
    4.4 平面边界热冲击作用下无预制裂纹模型破裂机理
        4.4.1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4.4.2 平面边界热冲击作用下无预制裂纹模型裂纹扩展过程
        4.4.3 围压的影响
    4.5 圆孔边界热冲击作用下无预制裂纹模型破裂机理
        4.5.1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4.5.2 圆孔边界热冲击作用下无预制裂纹模型裂纹扩展过程
        4.5.3 围压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高温岩样在冷冲击作用下的破裂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概况
        5.2.1 实验方案
        5.2.2 物理性质测试方法
        5.2.3 力学性质测试方法
        5.2.4 渗透系数测试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破坏模式
        5.3.2 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5.3.3 力学性质变化规律
        5.3.4 渗透系数变化规律
    5.4 分析和讨论
        5.4.1 试样冷冲击破坏机理定性分析
        5.4.2 试样冷冲击与原位冷冲击的差异
        5.4.3 液氮替代水作为压裂液的优势
    5.5 本章小结
6 冷冲击作用下的岩石破裂机理
    6.1 引言
    6.2 冷冲击作用下小尺度模型破裂机理
        6.2.1 数值模型与边界条件
        6.2.2 裂纹萌生及饱和机理
        6.2.3 裂纹扩展及分级机理
        6.2.4 冷冲击作用下小尺度模型裂纹扩展过程
    6.3 冷冲击作用下大尺度模型破裂机理
        6.3.1 数值模型与边界条件
        6.3.2 冷冲击作用下大尺度模型裂纹扩展过程
        6.3.3 模型温度对次生裂纹形态的影响
        6.3.4 约束条件对次生裂纹形态的影响
        6.3.5 多条主裂纹间次生裂纹的贯通
    6.4 本章小结
7 通风降温作用下的高温隧道破裂机理
    7.1 引言
    7.2 工程背景
        7.2.1 川藏铁路隧道工程概况
        7.2.2 桑珠岭隧道工程概况
    7.3 通风降温作用对模型破裂机理的影响
        7.3.1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7.3.2 通风降温作用对模型温度场、应力场的影响
        7.3.3 通风降温作用对模型裂纹扩展过程的影响
    7.4 通风降温降低岩爆风险作用的影响因素
        7.4.1 通风速率的影响
        7.4.2 通风时间的影响
    7.5 长期通风降温作用对模型温度场、应力场的影响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采空区煤自燃环境瓦斯运移积聚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采空区煤自燃环境气体流动模型
    2.1 控制方程
    2.2 耦合方程
    2.3 本章小结
3 采空区煤自燃环境瓦斯运移积聚规律实验模拟研究
    3.1 实验平台设计及搭建
    3.2 采空区无煤自燃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采空区进风侧煤自燃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采空区回风侧煤自燃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采空区煤自燃环境瓦斯运移积聚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值建模与几何模型
    4.2 采空区进风侧煤自燃模拟验证及流场分析
    4.3 采空区回风侧煤自燃模拟验证及流场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采空区煤自燃诱发瓦斯爆炸灾害形成过程中的浮力效应
    5.1 采空区气体流动模型对比
    5.2 采空区煤自燃环境气体流动模型敏感性分析
    5.3 采空区煤自燃诱发瓦斯爆炸灾害演化过程
    5.4 本章小结
6 加强通风措施对采空区煤自燃引爆瓦斯灾害防治效果研究
    6.1 煤自燃前期加强通风灾害防治效果
    6.2 煤自燃中期加强通风灾害防治效果
    6.3 煤自燃后期加强通风灾害防治效果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煤矿井下隐蔽致灾因素定向钻孔探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探探查技术
        1.2.2 钻探探查技术
        1.2.3 化探探查技术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内涵及识别特征
    2.1 煤矿井下常见灾害及其致灾因素分析
        2.1.1 瓦斯灾害
        2.1.2 水害
        2.1.3 火灾
        2.1.4 顶板灾害
        2.1.5 冲击地压
    2.2 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内涵分析
        2.2.1 采空区
        2.2.2 断层
        2.2.3 陷落柱
        2.2.4 煤层稳定性
        2.2.5 充水水源
    2.3 常见隐蔽致灾因素特征分析
        2.3.1 空间形态特征
        2.3.2 岩性特征
        2.3.3 钻探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定向钻孔的隐蔽致灾因素空间定位原理
    3.1 探查定向钻孔结构与空间布置设计
        3.1.1 探查定向钻孔设计原则
        3.1.2 探查定向钻孔空间布置形态
        3.1.3 探查定向钻孔空间布置参数
        3.1.4 探查定向钻孔孔身结构设计
        3.1.5 探查定向钻孔轨迹参数设计
    3.2 地质异常点空间坐标计算
        3.2.1 钻孔相对坐标系与矿井空间坐标系
        3.2.2 高程点相对坐标与空间坐标转换
    3.3 基于探查定向钻孔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实时绘制
        3.3.1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高程点计算
        3.3.2 煤层底板等高线绘制
    3.4 隐蔽致灾因素空间参数获取
        3.4.1 采空区
        3.4.2 断层
        3.4.3 陷落柱
        3.4.4 煤层稳定性
        3.4.5 充水水源
    3.5 隐蔽致灾因素探查精度影响因素
    3.6 本章小结
4 探查定向钻孔轨迹测控精度影响因素与提高方法
    4.1 探查定向钻孔轨迹计算误差分析与修正
        4.1.1 钻孔轨迹计算模型
        4.1.2 测量间距
        4.1.3 子午线收敛角
        4.1.4 测量深度
    4.2 探查定向钻孔轨迹参数高精度测量和稳定随钻传输
        4.2.1 电磁波随钻测量装置整体设计
        4.2.2 钻孔轨迹参数测量原理与误差补偿
        4.2.3 电磁波信号传输特性研究
        4.2.4 孔内信号高效发射
        4.2.5 孔口信号接收与解调处理
    4.3 探查定向钻孔控制精度影响因素与技术措施
        4.3.1 探查定向钻孔钻头处轨迹预测
        4.3.2 螺杆马达工具面向角调整与修正
        4.3.3 造斜点选择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相结合的探查定向钻孔随钻地层识别
    5.1 含煤地层识别基础
        5.1.1 含煤地层地球物理特征
        5.1.2 不同地层伽马放射性特点
        5.1.3 不同地层电阻率特点
    5.2 随钻自然伽马测量技术
        5.2.1 随钻方位自然伽马测量
        5.2.2 方位伽马强度计算与围岩影响因素
    5.3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技术
        5.3.1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
        5.3.2 电磁波电阻率测量数据模拟
        5.3.3 电阻率的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5.4 地层识别模型与方法
        5.4.1 地层识别模型的建立
        5.4.2 PNN概率神经网络原理
        5.4.3 基于PNN概率神经网络的地层识别试验
        5.4.4 地层识别效果对比试验
    5.5 本章小结
6 井下定向钻孔隐蔽致灾因素探查技术现场试验
    6.1 孟村煤矿断层与煤层稳定性探查现场试验
        6.1.1 矿井概况与工程背景
        6.1.2 探查方案设计
        6.1.3 钻孔施工
        6.1.4 探查效果
    6.2 白芨沟煤矿采空区与充水水源探查现场试验
        6.2.1 矿井概况与工程背景
        6.2.2 探查方案设计
        6.2.3 钻孔施工
        6.2.4 探查效果
    6.3 梅花井煤矿充水水源探查现场试验
        6.3.1 矿井概况与工程背景
        6.3.2 探查方案设计
        6.3.3 钻孔施工
        6.3.4 探查效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多层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机理与注采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稠油火烧油层技术
        1.2.2 火烧油层驱油机理研究现状
        1.2.3 火线位置监测与调控研究现状
        1.2.4 火烧油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5 火烧油层的矿场实践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多层火驱注气井筒参数计算模型
    2.1 单管注空气垂直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
        2.1.1 模型假设
        2.1.2 模型建立
        2.1.3 模拟算法设计
        2.1.4 模拟结果分析
        2.1.5 实例计算
    2.2 同心双管注空气垂直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
        2.2.1 模型假设
        2.2.2 模型建立
        2.2.3 模拟算法设计
        2.2.4 模拟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层火驱油藏火线波及规律与位置识别方法
    3.1 火线波及不均现象
        3.1.1 油井受效不均
        3.1.2 尾气分布不均,气窜特征明显
        3.1.3 火线沿各方向推进速度差异明显
        3.1.4 注气井吸气、温度剖面呈尖峰状特征
    3.2 火线波及主控因素
        3.2.1 平面波及程度
        3.2.2 纵向动用程度
    3.3 多层火驱火线位置识别与调控方法
        3.3.1 物理模型及基本假设
        3.3.2 数学模型及求解步骤
        3.3.3 火线前缘调控原理与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层火驱变渗透率数值模拟方法
    4.1 火烧油层驱油机理及特征区带划分
        4.1.1 火烧油层驱油机理
        4.1.2 火烧油层区带特征及划分
    4.2 火驱油藏物性变化机理
        4.2.1 高温作用
        4.2.2 焦炭沉积
        4.2.3 重质组分堵塞
    4.3 变渗透率火驱模型
        4.3.1 化学反应机理及模型
        4.3.2 变渗透率火驱数学模型
        4.3.3 模拟结果分析
    4.4 多层火驱影响因素分析
        4.4.1 储层渗透率
        4.4.2 油藏层厚
        4.4.3 含油饱和度
        4.4.4 注气速度
        4.4.5 注气压力
        4.4.6 注采方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渗透率火驱数值模拟在D区块的应用
    5.1 D区块开发概况
        5.1.1 地质概况
        5.1.2 开发历程
        5.1.3 开发效果评价
    5.2 模型的建立及历史拟合
        5.2.1 油藏模型
        5.2.2 燃烧动力学参数
        5.2.3 蒸汽吞吐阶段拟合
        5.2.4 火驱阶段拟合
    5.3 D区块多层火驱开发方案优化
        5.3.1 最大注气量
        5.3.2 注气方式
        5.3.3 注气压力
        5.3.4 注气井射孔位置
        5.3.5 排液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高黎贡山隧道TBM适应性设计和掘进性能的测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1.2.1 TBM在国外的研究及发展
        1.2.2 TBM在国内的研究及发展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依托工程概况及岩石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2.1 工程简介
    2.2 自然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条件
    2.3 工程地质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层构造
        2.3.3 水文地质
        2.3.4 主要地质问题
    2.4 岩石物理力学试验
        2.4.1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2.4.2 岩石的磨蚀性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依托工程TBM选型设计
    3.1 TBM选型
    3.2 TBM及其后配套系统构成
        3.2.1 TBM主机及附属设备
        3.2.2 TBM后配套系统
    3.3 TBM适应性设计分析
    3.4 TBM主要技术参数
        3.4.1 正洞Φ9030 敞开式TBM
        3.4.2 平导Φ6390 敞开式TBM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BM掘进性能现场测试与分析
    4.1 TBM掘进进尺统计分析
        4.1.1 单月最高日进尺和平均日进尺分析
        4.1.2 周进尺和月进尺统计分析
        4.1.3 不同围岩类别下平均日进尺分析
        4.1.4 不同围岩岩性下平均日进尺分析
    4.2 TBM掘进作业利用率统计分析
        4.2.1 TBM每月作业利用率统计分析
        4.2.2 TBM整体作业利用率统计分析
    4.3 设备完好率统计分析
    4.4 TBM刀具布置及磨损测试分析
        4.4.1 刀具失效形式统计分析
        4.4.2 刀盘各刀位刀具累计磨损量分析
        4.4.3 大小TBM刀具磨损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BM适应性设计测试分析
    5.1 主参数设计验证分析
    5.2 针对断层破碎带设计测试分析
        5.2.1 断层破碎带情况
        5.2.2 TBM适应性设计
        5.2.3 设备应用及施工工艺
        5.2.4 TBM适应性设计应用效果分析
    5.3 针对突涌水设计测试分析
        5.3.1 TBM排水系统设计
        5.3.2 设备应用及施工工艺
        5.3.3 排水系统现场应用验证分析
    5.4 物料吊运系统验证分析
    5.5 清渣系统验证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TBM掘进性能相关性分析及预测模型
    6.1 TBM掘进性能与掘进参数和地质参数相关性分析
        6.1.1 掘进性能与掘进参数的关系
        6.1.2 掘进性能与围岩类别的关系
        6.1.3 掘进参数与围岩类别的关系
    6.2 掘进性能预测模型
        6.2.1 数据采集与统计
        6.2.2 模型的建立条件
        6.2.3 符号说明
        6.2.4 建立模型
        6.2.5 模型的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胀特性及防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寒区隧道温度场及多场耦合研究现状
        1.2.2 冻土和冻岩冻胀特性研究现状
        1.2.3 寒区冻土冻岩隧道冻胀损伤机理研究
        1.2.4 寒区特长隧道防冻保温技术措施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选题依据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冻害及冻胀性分级
    2.1 高海拔寒区隧道及冻害现象
        2.1.1 高海拔隧道主要冻害现象
        2.1.2 寒区隧道冻害因素分析
    2.2 寒区高海拔典型特长隧道调查分析
    2.3 冰碛地层工程特性及冻胀性分级标准
        2.3.1 冰碛地层工程特性
        2.3.2 冰碛地层冻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
        2.3.3 冰碛地层冻胀率及冻胀性分级标准
    2.4 冻结花岗岩石及岩体冻胀性分级标准
        2.4.1 裂隙岩石及其冻胀率计算
        2.4.2 冻结花岗岩冻胀性分级标准及依托工程冻胀性分级
        2.4.3 不同冻胀级别隧道防冻要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风场-温度场研究
    3.1 雀儿山隧道风场-温度场现场测试
        3.1.1 现场监测目的
        3.1.2 风场-温度场现场测试仪器设备
        3.1.3 测点及测试断面布置
        3.1.4 测试时间及频率
        3.1.5 风场-温度场测试结果分析
    3.2 隧道风流场-温度场理论模型
        3.2.1 隧道内风流场及气固换热的基本假定
        3.2.2 洞内风流湍流模型
        3.2.3 风流温度场控制方程
        3.2.4 气固换热及换热系数
        3.2.5 围岩-结构温度场方程
    3.3 基于SST湍流模型的洞内风流场—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3.3.1 模型主要尺寸参数
        3.3.2 计算参数的确定
        3.3.3 模型建立
    3.4 隧道风场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4.1 风向
        3.4.2 气压
        3.4.3 风速
    3.5 隧道温度场分布及变化规律
        3.5.1 洞内气温场
        3.5.2 二衬表面温度场
        3.5.3 围岩温度场
    3.6 现场测试及数值分析结果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冰碛地层-结构冻胀特性分析
    4.1 寒区冰碛地层隧道冻胀特性的数值计算分析
        4.1.1 热力学参数取值方法
        4.1.2 隧道冰碛地层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4.1.3 冰碛地层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4.2 冰碛地层围岩-结构冻胀力原位测试及结果分析
        4.2.1 原位测试原理和方案
        4.2.2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4.3 现场冻胀力测试及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质地层-结构冻胀特性分析
    5.1 雀儿山隧道岩质地层地质及缺陷检测分析
    5.2 岩质隧道热-流-固-损耦合理论模型
        5.2.1 渗流场与温度场的基本方程
        5.2.2 渗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分析
        5.2.3 渗流荷载和冻胀荷载
        5.2.4 围岩-结构损伤本构模型
        5.2.5 耦合方程的求解
    5.3 岩体冻胀力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5.3.1 衬砌背后空洞存水冻胀数值模型的建立
        5.3.2 裂隙水冻胀数值模型的建立
        5.3.3 计算参数的确定
    5.4 衬砌背后空洞存水冻胀计算结果分析
        5.4.1 不同位置空洞存水冻胀对结构内力及位移的影响
        5.4.2 未冻水体积含量对结构应力及位移影响规律分析
        5.4.3 冻胀力作用下结构损伤扩展规律
    5.5 岩体裂隙水冻胀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5.5.1 岩体不同倾角下裂隙水冻胀力对结构受力和变形影响
        5.5.2 冻胀力随裂隙间距变化规律分析
    5.6 富水裂隙围岩-结构冻胀力现场试验及比较分析
        5.6.1 冻胀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5.6.2 衬砌结构内力测试结果分析
    5.7 冻胀压力原位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施工期及运营期防冻措施及效果分析
    6.1 施工期防冻措施及效果
        6.1.1 施工期通风升温系统设计
        6.1.2 施工期通风加热理论计算
        6.1.3 施工期通风升温效果的现场测试
        6.1.4 冰碛地层施工防冻措施
        6.1.5 寒区富水裂隙硬岩地层注浆措施
    6.2 运营期保温层材料选型及参数设计
        6.2.1 保温隔热层材料选型
        6.2.2 敷设保温层隧道气热耦合计算模型
        6.2.3 计算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trata rock temperature around a driving head with auxiliary ventil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瓦斯矿井超长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理论及应用研究[D]. 周连春.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CFD的建筑群风环境模拟研究 ——以金银湖校区为例[D]. 陈想.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3]我国反井钻机钻井技术与装备发展历程及现状[J]. 刘志强,宋朝阳,程守业,洪文浩,荆国业,李新华,王来所,赵钧羡.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1)
  • [4]火驱效果主控因素分析及调控对策研究[D]. 白玉.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5]温度梯度诱发岩石破裂机理研究[D]. 黄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6]采空区煤自燃环境瓦斯运移积聚规律研究[D]. 李林.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煤矿井下隐蔽致灾因素定向钻孔探查技术研究[D]. 方俊.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多层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机理与注采参数优化[D]. 冯乃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高黎贡山隧道TBM适应性设计和掘进性能的测试分析[D]. 郭灿.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10]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胀特性及防冻研究[D]. 严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辅助通风驱动头周围地层岩石温度分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