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的国宝展

享誉世界的国宝展

一、举世瞩目的国宝展(论文文献综述)

薛帅[1](2021)在《为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与亚洲力量》文中指出编者按:2019年5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这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携手亚洲国家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担当,得到亚洲国家广泛响应。近

牛克诚,孔德平[2](2018)在《2017年度中国美术发展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2017年度中国美术在创作、展览、理论研究、教育、交流和艺术品市场等方面发展情况的研究报告。本年度,"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家园》美术创作项目"和"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等蓬勃开展,展现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繁荣局面。在重温历史、讴歌时代、致敬大师等多维度美术展览中,"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秦汉文明展"等传统经典作品展成为年度热点。高校"双一流"的创建,教学成果展、艺术教育论坛和青年作品展的举办,显示了蓬勃的院校和青年力量。理论建设稳健发展,中外交流不断发展,公共美术机构方兴未艾,调整期的艺术市场低中向好。

崔艳,夏超[3](2017)在《回眸2017美术十大看点》文中研究说明2017已渐入尾声,2018正阔步走来。推开记忆的窗口,回眸2017年的中国美术,盘点过去一年美术界发生的点点滴滴,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与事让人印象深刻,值得回味,且行且思。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建军90周年,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十九大报告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

郑瑞[4](2015)在《西方之中国书法展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展览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发展历程中的一大亮点。在西方,中国书法展览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晚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通过对西方百余年书法展览历史的梳理和分析,从性质上看,中国书法经历了展示性的国际综合展览、中国艺术展览和学术性书法展览三个阶段;从地域上看,展览的中心由美国到欧洲再到美国的一个回归过程;从参与人员来看,是以华裔学者为主,尤其是在图录编撰方面,西方学者的介入比较有限;展览的主办方则是由社会公共博物馆走向高校艺术博物馆。

张安华[5](2015)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针对域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门类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和海外影响力也不同。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地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是由审美、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向域外传播艺术是满足审美需要、传达思想或谋生赢利的手段;从国家层面讲,则是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贸易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要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传递艺术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艺术传播方式,现阶段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基本方式,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造型艺术可以依靠以下几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对外传播:展示路径、市场路径、收藏路径、教育路径、旅游路径、艺术路径以及国际移民等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对国外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的总和。从微观的效果而言,一是域外的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批评、研究等认知意识显着增强;二是在认知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发外国受众的观念乃至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域外的艺术家会主动效仿中国艺术风格。就宏观的传播效果而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除了要让国外受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艺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海外吸引力和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陈燮君[6](2012)在《用坚守和创意连接博物馆文化的昨天和明天》文中研究说明上海博物馆已经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在岁月的绵延中,上海博物馆以日益丰富的馆藏文物、日渐深入的各项研究、令人瞩目的文物展览、颇具影响的社会教育、真诚执着的人文情怀和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凝聚养育着"博

陈燮君[7](2011)在《世博、文博及城市文化与记忆——上海世博会的成功践行》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给上海城市文化新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使上海城市的传统与现代、时尚与记忆、传承与发展、地域性与整体性、多样性与共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更好地结合起来。迎世博,创未来,以"文博"助"世博",充分体现了城市文化对成功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积极作用。

单霁翔[8](2011)在《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物馆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不仅具有文物收藏、保护管理、科学研究、陈列展示等方面功能,而且具有引领城市文化、弘扬城市精神、搭建城市多元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今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总体规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应以新的视角阐释博物馆的功能。博物馆应成为"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绿洲"、"知识的殿堂"、"城市的客厅"、"文明的窗口",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加自觉地关心城市文化的进步,以推动社会发展为己任,注重自身业务活动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内在联系,塑造公平、公正、民主、法治的价值观,鼓励人们创造更加和睦与和平的生存环境,从而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人类文明赓续绵延。

令狐若明[9](2007)在《20世纪以来的埃及学研究》文中提出诞生于1822年的埃及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埃及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建筑和科技的综合性学科。埃及学发展至今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但埃及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对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是在20世纪以来逐渐取得的。经过数代埃及学家的共同努力,埃及学已有很大发展,古埃及文明是属于全人类的,日新月异的埃及学研究成果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

张文彬[10](2005)在《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纪念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代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年是南通博物苑诞生100周年——也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诞生和发展的一百周年。中央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举办百年庆典活动。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学会、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9月在江苏南通隆重举行2005学术年会,以资纪念。呈现给博物馆界各位朋友面前的这本论文集,就是为这次年会提交的 200余篇论文中推选出来的新的研究成果。这些论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不同方面、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回顾了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风

二、举世瞩目的国宝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举世瞩目的国宝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为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与亚洲力量(论文提纲范文)

联合考古
为进一步揭示亚洲文明起源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孟联合发掘——
    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
    中印联合考古——
    印度西南沿海古代港口与城址调查
    中斯联合考古——
    曼泰港遗址
历史古迹保护修复
让亚洲人民的共同记忆重现生机与光彩
    中国助力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修复
    中尼合力修复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
    中乌联合保护修复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历史古迹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
向世界阐释、传播、展示亚洲文明之美
    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中塔携手推动“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申遗
博物馆展览交流
向世界呈现亚洲文明璀璨成果
    阿富汗古代珍宝闪耀华夏大地
    为中日关系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共促中沙两国民心相通
    中土交换展尽显两国深情厚谊

(3)回眸2017美术十大看点(论文提纲范文)

喜迎十九大
主题性创作 展现中国精神
建军90周年
丹青铸军魂 共绘强军梦
香港回归20周年
用艺术展现血脉相连的文化
馆藏精品展
美在新时代 显文化魅力
青年新势力
展艺术才情 秀青春风采
人气国宝展
《千里江山图》全卷“现身”
中外交流新突破
在“国际化”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
艺术院校有作为
创建“双一流” 成果引关注
艺术市场传捷报
中外佳作均拍出“新高度”
艺术大家诞辰
举办精品展览 回顾艺术成就

(4)西方之中国书法展览(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综合展览
二、中国艺术展
    1.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2. “中国艺术珍品展”
    3. “顾洛阜藏中国书画” 展
三、学术性书法展览
    1. 纯粹的 “中国书法展览”
    2. 学术性书法展览
四、结语

(5)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1、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2、对外传播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对现状的思考及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1、研究方法
        2、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先秦——对外传播的最初尝试
        二、汉唐——对外传播的陆路繁盛
        三、宋元——对外传播的海路繁盛
        四、明清——对外传播的高潮衰退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晚清——被动对外传播的高峰
        二、晚清民国——中国的主动对外传播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崭新起点
        二、文革——对外传播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对外传播走向繁荣
第二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第一节 审美动因
        一、艺术创作是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
        二、艺术作品是召唤他者的审美对象
        三、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第二节 文化动因
        一、思想依靠艺术传播来传达
        二、宗教借艺术传播宣扬教义
        三、风俗习惯带动艺术的传播
    第三节 政治动因
        一、艺术家个人政治责任
        二、国家文化外交的手段
        三、文化软实力竞争需要
    第四节 经济动因
        一、艺术职业收益的需要
        二、对外文化贸易的推动
        三、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
第三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
    第一节 艺术媒介
        一、艺术媒介的形态
        二、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展示传播方式
    第三节 印刷传播与影视传播
        一、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印刷传播方式
        三、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第四节 网络传播
        一、艺术的网络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第四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第一节 展示路径
        一、艺术品外展
        二、开放性展示
    第二节 市场路径
        一、画廊的展销
        二、艺术品拍卖
        三、艺术博览会
    第三节 收藏路径
        一、博物馆收藏
        二、私人的收藏
    第四节 教育路径
        一、来华留学教育
        二、海外艺术教育
    第五节 旅游路径
        一、文化遗产地旅游
        二、旅游纪念品销售
    第六节 艺术路径
        一、借助传统表演艺术传播
        二、依靠现代设计艺术传播
第五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
    第一节 受众意识的增强
        一、审美意识的增强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
        三、研究意识的增强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仿效
        一、东亚造型艺术的全盘“唐化”
        二、欧洲洛可可艺术的中国风格
        三、现当代西方艺术的中国基因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提升
        一、中国艺术品海外影响力提升
        二、中国艺术家国际知名度提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1976-2014年兵马俑外展一览表
    附录B 2003-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艺术展览项目
    附录C 全球中国艺术藏品丰富的收藏机构一览表
    附录D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附录E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8)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博物馆应成为“精神的家园”
二、博物馆应成为“文化的绿洲”
三、博物馆应成为“知识的殿堂”
四、博物馆应成为“城市的客厅”
五、博物馆应成为“文明的窗口”

(9)20世纪以来的埃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20世纪以来埃及学的重要成就
二、 埃及民族考古学的成长
三、 埃及学研究的全面扩展

四、举世瞩目的国宝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为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与亚洲力量[N]. 薛帅. 中国文化报, 2021
  • [2]2017年度中国美术发展研究报告[A]. 牛克诚,孔德平. 2017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2018
  • [3]回眸2017美术十大看点[N]. 崔艳,夏超. 美术报, 2017
  • [4]西方之中国书法展览[J]. 郑瑞.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4)
  • [5]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D]. 张安华. 东南大学, 2015(08)
  • [6]用坚守和创意连接博物馆文化的昨天和明天[J]. 陈燮君. 上海文博论丛, 2012(04)
  • [7]世博、文博及城市文化与记忆——上海世博会的成功践行[J]. 陈燮君. 中国博物馆, 2011(Z1)
  • [8]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J]. 单霁翔. 中原文物, 2011(01)
  • [9]20世纪以来的埃及学研究[J]. 令狐若明. 史学集刊, 2007(03)
  • [10]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纪念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代序)[A]. 张文彬. 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 2005

标签:;  ;  ;  ;  ;  

享誉世界的国宝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