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输单证性质的信用证结算安全性分析

基于运输单证性质的信用证结算安全性分析

一、基于运输单据性质的信用证结算安全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子显[1](2019)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F银行跨境结算业务研究》文中认为跨境结算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随着跨境贸易的迅猛发展,传统银行跨境结算方式暴露出结算用时长、结算成本高、资金占用多、结算安全性低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结算已成为商业银行探索的重点方向。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算法构建信任等特点,可以解决商业银行传统跨境结算诸多痛点问题。本文从区块链及跨境结算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入手,首先介绍了区块链的概念及技术基础、金融交易原理及应用于跨境结算的模式。然后,分析F银行传统跨境结算流程存在问题,研究应用区块链技术提高跨境结算效率、降低结算成本、减少资金占用、提升交易安全性的机理,从而有效解决F银行跨境结算存在的问题。本文进一步对F银行应用区块链进行跨境结算进行了外部可行性、内部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及业务流程再造可行性分析。最后,提出F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结算实施建议及保障措施,为商业银行区块链跨境结算创新提供路径参考。

马舒婷[2](2017)在《JS银行信用证支付方式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之间的贸易结算愈加频繁,信用证开始逐渐代替商业信用,发展成为了国际结算中最为主要的结算工具,信用证作为世界贸易支付的工具之一,其对促进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使得贸易企业双方互相不够信任的矛盾能够解决,同时,又方便了资金的周转,但信用证支付在促进贸易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怎样进行风险防范,怎样采用适合自身需要并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成为了银行在实际业务当中应主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JS银行是我国的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和国际上诸多地区与国家的多个银行建成了代理行关系,信用证业务也是JS银行的一个基础性质业务,从2013开始,JS银行信用证业务逐年提升,但伴随着国内经济的下行,信用证及其项下的融资业务规模增速开始趋缓,风险事项开始发生。所以JS银行急需通过对信用证支付方式的风险的管理,来保证国际贸易有关业务可以持续的经营发展。本论文是以JS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JS银行信用证支付方式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目前JS银行信用证支付方式的风险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之上对JS银行信用证支付方式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最终制定相应的对策,用以解决JS银行在信用证支付方式的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包括:完善信用证软条款风险防范制度、完善受益人监督机制、完善申请人监督机制、加强信用证业务操作管理、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进行信用证风险管控,提升自身国际贸易有关业务的竞争力。

丁聪[3](2017)在《中国进口企业信用证结算优化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信用证结算已经成为与汇款和代收并列的国际三大结算方式之一。但是信用证交易自身非常复杂,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给相关参与者尤其是进出口商带来损失,因此对中国进口企业信用证结算管理的研究有助于企业降低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论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证结算的现状,认为目前信用证业务总体制度完善、操作规范、安全性高、贸易欺诈救济措施充分、流程设计和业务知识专业;论文然后结合笔者工作中碰到的316个案例,统计总结得出进口企业在信用证结算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信用证结算规范性、安全性和专业性管理不足三个方面,论文进一步分析造成信用证结算问题的背后成因,并借助北大法宝和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网中的典型案例,针对性的对三个方面的问题予以分析解读和佐证。论文针对中国进口企业信用证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进口企业通过加强信用证条款审核、细化单据条款要求、建立信用证业务管理制度、建立交易对手信用管理制度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提高信用证结算管理水平。

刘鑫[4](2016)在《新常态下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用证作为一种以商业银行的信用为担保的支付结算工具,是目前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贸易融资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8月1日正式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该《办法》的推行丰富了我国国内人民币支付结算方式,在经济活动中引入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支持。国内信用证由于兼有国际信用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些优势,为我国国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同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我国传统金融结算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能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解决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其稳健发展,是当下需要讨论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本论文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本论文首先就信用证的起源和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并且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了国内信用证的发展现状;接着对国内信用证业务和国际信用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比较。之后,本论文对国内信用证与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等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我国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内部优势及劣势。随后,从中国经济“新常态”入手,本论文着重分析了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外部机遇与威胁,再通过使用SWOT分析模型对国内信用证业务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得出国内信用证发展的路径选择。最后,本论文展望了国内信用证在我国新经济环境下的产品创新、未来发展路径,并对国内信用证新规进行解析。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应当选择“SO”战略路径,在充分发挥内部优势的同时抓住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机遇,为国内信用证业务争取更快速的发展。随着人民币国际进程日益加快,商业银行应当重点推动人民币国内信用证与跨境人民币信用证的联动发展;并且进一步加快信用证电子化业务的发展。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当适时地以国内信用证结算为核心发展多元化的国内信用证产品,才能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满足企业对于多种结算需求的需要。

吴宇飞[5](2015)在《国内信用证结算中运输单据物权属性缺失问题》文中研究说明运输单据是国内信用证结算中主要的法定货物单据,但其本身并不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亦即不具备物权性质。信用证这一尴尬的属性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其自身的安全性,降低了效率,削弱了其融资的功能。对此,可以利用"指示交付"方式,通过买卖合同条款的适当约定,实现对运单的特定化和物权化。同时,以信用证条款为依托,以运输合同为基础,以开证承诺书为根据,做好配套制度设计,细化并确认多方参与主体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国内信用证结算活动中,实现只要控制了运单即享有在运货物物权的制度目标,进而促使银行、买卖双方及承运人证既互为依托,又相互牵制,最终强化国内信用证结算的价值应用,促进国内货物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周晓芬[6](2015)在《我国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贸易的高速增长,国内信用证作为一种兼具支付结算功能和贸易融资功能的结算工具,已经成为继银行承兑汇票之后国内贸易领域的又一大融资载体。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国内信用证法律制度支持体系的缺失、物权凭证的缺失、专业人才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国内信用证业务健康长远发展。因此对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正视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才有可能寻求到有效的对策来解决问题,并且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促进国内信用证业务健康长远的发展。首先,本文在对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国内信用证与国际信用证、国内信用证与银行承兑汇票、国内贸易融资与传统流动资金贷款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信用证代替银行承兑汇票的具体案例,对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优势经验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其次,本文进一步以A银行为例,介绍了A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开展情况和现有的贸易融资产品,并通过S W O T分析对A银行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遇到的威胁进行了剖析。最后,结合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整体情况和A银行的具体实例,本文就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发展方向和产品创新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国内信用证业务及其项下的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对策。认为各相关方面必须尽快完善国内信用证的法律制度支持体系,加快立法步伐,出台有关司法解释,明确国内信用证项下的物权凭证及其可抵押性,完善《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制定统一的审单标准。而商业银行在积极推动国内信用证的法律制度支持体系完善的同时,必须强化自身风险的控制,并且进行产品创新,推进国内信用证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本文为今后国内信用证业务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肖健[7](2014)在《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各国贸易多元化合作关系的日益紧密,截止到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201倍,货物贸易排名更是上升到世界第一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份成绩取得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外贸出口交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尤其是存在于国际结算方面的风险,给外贸出口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和经营生产风险,阻碍着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当前在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国际结算环节中,外贸企业一般选择三种结算方式进行国际结算:大部分外贸企业选择信用证结算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企业收汇风险,但也相对削弱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还有一部分外贸出口企业选择汇付结算方式处理国际结算业务,这种结算方式虽然简单便捷,但是对商业信用依赖性较强,需要外贸出口企业关注客户信用度和货到前后支付方式,这种结算方式对出口商的风险系数最高,无论是赊销还是货到付款还是预付货款,在进出口商之间没有一个平衡的界点,所以并不太受到出口商的欢迎;最后存在少部分外贸出口企业采用托收方式进行国际结算,这种结算方式需要谨防的是进口商的信用风险和银行操作风险,特别是D/A和D/P结算方式的不同之处,都需要出口商提前与进口商协商,确定采用哪种托收结算进行最终操作。一般情况下,我国外贸出口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目前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汇率情况,本着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选择最适合自身交易的结算方式,以更好地保证交易完成,促进我国外贸行业健康长久发展。本文正是处于这样的目的对我国国际结算方式的风险进行研究,重新给予国际结算方式新的概念和分类,详细地探讨国际结算的三种不同方式,并阐述存在于各种方式中的主要风险,同时对如何提高国际结算安全性问题上给出可行性防范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推动整体国民经济朝着现代化、全球化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

杨玮婧[8](2012)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贸易与资金往来日益频繁。这样的大环境为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自产生以来,经历了飞速发展的历程,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当今经济社会瞬息万变,高速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变化的国际结算业务需求,我国商业银行也应顺应形势,不断改革完善,提高自身业务竞争力。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微观角度分别寻找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具体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主要从产品定位、客户定位、机构结构、风险管控、业务营销、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等几方面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未来的发展给予帮助。

方迪[9](2011)在《信用证项下审单标准与不符点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国际商会颁布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版)》(UCP600)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UCP500在使用了13年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UCP600的实施,银行对信用证的的审单标准做了较大的变化,并且最近几年,随着银行、保险、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使信用证参与者在信用证业务活动中遇到了很多新难题。此外,信用证收费高、流程复杂而且存在欺骗和敲诈,尤其是不符点问题导致约3/4的单据在第一次交单时被拒付,使得信用证使用率大幅下降。信用证项下的单据由于存在不符点在首次交单时遭到开证行拒付,严重影响了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基石的地位,令信用证的可信度大大降低,无法确保国际贸易顺利、自由和公平地进行,信用证结算的安全性遭到动摇,使信用证审单变得复杂,充满危机。信用证活动中,审核单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依据何种标准对单据进行审核是审单中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从银行角度出发指出信用证审单标准不一致是信用证产生不符点的主观原因,了解、掌握审单标准,明确单据不符点形成的原因是预防不符点产生的前提与保障。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逐一阐述了信用证审单的实质相符标准、镜像标准、严格相符标准、双重标准和理性审单员标准,其中详细介绍了严格相符标准。介于实质相符标准和镜像标准之间的严格相符标准是信用证制度的核心,是其他信用证制度基本原则的基石,没有严格相符标准就没有信用证的商业活力。本文结合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纵向、全面地从出口企业自身、信用证、销售合同、开证行等多个方面分析信用证不符点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介绍不符点的预防措施,在信用证出现不符点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变被动为主动,妥善的解决问题,确保安全收汇。这对于企业防范风险、化解危机,安全及时收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翟美怡[10](2009)在《信用证项下相符交单与不符点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商会颁布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版)》(UCP600)已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已使用了13年的UCP500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UCP600的实施,使银行审单原则和标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之近些年来,国际贸易形势的日趋复杂化,银行、运输、保险等行业高速发展,信用证各有关当事人在信用证业务流程中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此外,信用证结算方式费用较高、程序复杂且欺诈盛行,特别是由于不符点问题导致约70%的单据首次交单时被拒付,致使信用证使用率急剧下降。而在信用证交易中,单据的审核又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基于UCP600规定下的相符交单原则、银行审单的标准、相关规则以及不符点问题,对于减少不符点的发生、提高正点出单率,使企业能够安全及时收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UCP600第2条对于“相符交单”的定义展开论述,以“相符交单”的规则、审单标准及不符点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法律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角度探讨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几种信用证审单标准。笔者认为,信用证产生于商人实践,但长久以来从法律领域吸取了很多东西,因此信用证的问题是法律理论与商业实践相互交织的问题,要做到相符交单、处理好不符单据必须深刻理解信用证审单标准并准确把握其发展方向,必须结合法律理论和商业实务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案例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相符交单和不符点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首先,结合信用证使用现状说明其使用困境;其次,详细阐述了基于UCP600规定下的“相符交单”原则;再次,对信用证审单标准进行了概述,结合案例,对在目前理论界及实务界普遍存在5种标准作了详尽地比较与分析评述,进一步提出了UC600新建立的审单标准;同时,对单据不符点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企业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各自的工作角度剖析了单据不符点的成因与后果,着重讲解了单据不符点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最后,对全文观点进行了总结。

二、基于运输单据性质的信用证结算安全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运输单据性质的信用证结算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F银行跨境结算业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区块链的概念内涵及技术基础
    2.2 区块链系统架构
    2.3 区块链主要特征
    2.4 区块链分类
    2.5 区块链交易原理
        2.5.1 区块链交易本质
        2.5.2 区块链交易流程
    2.6 跨境结算相关概念
    2.7 区块链应用于跨境结算的原理及模式
        2.7.1 原理
        2.7.2 模式
3 F银行传统跨境结算模式及问题
    3.1 F银行跨境结算基本情况
        3.1.1 跨境结算概况
        3.1.2 传统结算流程
    3.2 F银行传统跨境结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4 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传统跨境结算的若干问题及其机理
    4.1 提升结算效率解决结算用时长的问题及其机理
    4.2 降低结算成本解决结算成本高的问题及其机理
    4.3 加强资金流动性解决资金占用多的问题及其机理
    4.4 重构信用体系解决结算安全性低的问题及其机理
5 F银行应用区块链进行跨境结算的可行性分析
    5.1 外部环境可行性分析
    5.2 内部环境可行性分析
    5.3 技术可行性分析
    5.4 业务流程再造可行性分析
6 F银行应用区块链进行跨境结算的实施建议及保障措施
    6.1 支付准备阶段的实施建议
    6.2 资金转移阶段的实施建议
    6.3 保障措施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JS银行信用证支付方式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信用证支付概述
        2.1.1 信用证涵义
        2.1.2 信用证当事人
        2.1.3 信用证主要内容
        2.1.4 信用证特点
        2.1.5 信用证操作流程
    2.2 风险管理
        2.2.1 风险管理的概念
        2.2.2 风险管理的步骤
        2.2.3 风险管理的方法
3 JS银行信用证支付方式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 JS银行概况
        3.1.1 JS银行的基本情况
        3.1.2 JS银行信用证产品构成
        3.1.3 JS银行信用证业务发展情况
    3.2 JS银行信用证支付方式风险的识别
        3.2.1 授信开证风险
        3.2.2 JS银行信用证拒付风险
        3.2.3 JS银行信用证业务操作流程风险
        3.2.4 JS银行信用证欺诈风险
        3.2.5 JS银行信用证支付风险
4 JS银行信用证支付方式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的问题
        4.1.1 信用证欺诈盛行
        4.1.2 拒付比率高
    4.2 原因分析
        4.2.1 软条款防范制度缺失
        4.2.2 申请人与受益人监管机制缺失
        4.2.3 业务操作流程不够完善
        4.2.4 人员综合素质欠缺
5 JS银行信用证支付方式风险管理对策
    5.1 完善信用证软条款风险防范制度
    5.2 完善受益人监督机制
    5.3 完善申请人监督机制
    5.4 加强信用证业务操作管理
    5.5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进口企业信用证结算优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定性研究法
        二、案例研究法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于信用证不同种类开展的研究
        一、备用信用证研究
        二、电子信用证研究
        三、商业信用证研究
    第二节 基于信用证审单规则及标准开展的研究
    第三节 基于信用证不同类别条款开展的研究
    第四节 信用证结算其他方面研究
        一、信用证结算风险研究
        二、信用证拒付/止付研究
        三、信用证诈骗与诈骗除外及相关法规研究
    第五节 文献综述总结
第三章 中国进口企业信用证结算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信用证结算规范性现状与问题
        一、信用证结算规范性现状
        二、信用证结算规范性问题
        三、典型案例例证
    第二节 信用证结算安全性现状与问题
        一、信用证结算安全性现状
        二、信用证结算安全性问题
        三、典型案例例证
    第三节 信用证结算专业性现状与问题
        一、信用证结算专业性现状
        二、信用证结算专业性问题
        三、典型案例例证
第四章 中国进口企业信用证结算优化管理对策
    第一节 基于对信用证结算规范性问题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信用证条款审核
        二、细化单据条款要求
    第二节 基于对信用证结算安全性问题的优化对策
        一、建立信用证业务管理制度
        二、建立交易对手信用管理制度
    第三节 基于对信用证结算专业性问题的优化对策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常态下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分析
    1.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2.1 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研究
        1.2.2 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1.2.3 国内研究总结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2章 信用证相关概念与国内信用证发展现状
    2.1 信用证的起源和定义
        2.1.1 信用证的起源
        2.1.2 信用证的定义
    2.2 国内信用证的定义和有关当事人
        2.2.1 国内信用证的定义
        2.2.2 国内信用证的有关当事人
    2.3 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发展现状
        2.3.1 国内信用证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2.3.2 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融资模式介绍及案例
第3章 国内信用证的内部环境分析
    3.1 国内信用证与国际信用证的比较分析
        3.1.1 国内信用证与国际信用证的相同点
        3.1.2 国内信用证与国际信用证的不同点
    3.2 国内信用证与银行承兑汇票的比较
        3.2.1 分析对象
        3.2.2 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3 国内信用证与邻国国内信用证的比较
    3.4 国内信用证优势总结
    3.5 国内信用证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劣势
第4章 新常态下国内信用证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4.1 新常态下经济形势分析
        4.1.1 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愈发复杂
        4.1.2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4.1.3 进出口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4.1.4 人民币汇率继续维持双向波动
        4.1.5 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更高水平的快速通道
        4.1.6 简政放权成为政府管理新常态
    4.2 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转变
        4.2.1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发生转变
        4.2.2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发生转变
        4.2.3 我国商业银行收益水平发生转变
    4.3 外部环境存在的主要风险及问题
        4.3.1 行业风险过度集中,风险缓释手段薄弱
        4.3.2 关联方交易占比过大,贸易真实性难以掌控
        4.3.3 背景审核盲区尚存,滚动开证悄然不查
        4.3.4 流贷贸易融资化,担险与收入错配
第5章 国内信用证业务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
    5.1 国内信用证业务SWOT分析总结
        5.1.1 国内信用证的优势
        5.1.2 国内信用证的劣势
        5.1.3 国内信用证的外部机遇
        5.1.4 国内信用证的外部威胁
        5.1.5 国内信用证的SWOT分析汇总及发展战略选择
    5.2 人民币国内信用证与跨境人民币信用证联动发展
        5.2.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跨境人民币信用证
        5.2.2 商业银行实现人民币国内信用证与跨境人民币信用证联动发展
    5.3 信用证电子信息化发展
    5.4 其他新兴国内信用证产品
第6章 国内信用证新规展望及解析
    6.1 国内信用证业务范围推广到服务贸易
    6.2 保证金比例限定被取消
    6.3 国内信用证允许被转让
    6.4 明确商业银行的独立付款责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国内信用证结算中运输单据物权属性缺失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信用证关系中各主体间的博弈与困境
二、运单物权属性缺失对国内信用证的负面影响
    1. 破坏了国内信用证结算的安全性
    2. 削弱了国内信用证结算的效率和融资功能
    3. 扼制了背对背国内信用证的高效应用
三、运单成为物权凭证的法律障碍分析
四、运单物权属性赋予办法的路径选择
    1.“运单物权属性赋予办法”的操作流程
    2.“运单物权属性赋予办法”的操作要点
        (1)买卖合同对运单的特定化与物权化设计
        (2)运输合同对“约定运单”的提货权赋予和保障设计
        (3)“运单物权属性赋予办法”中的开证行配套承诺
        (4)“运单物权属性赋予办法”中的信用证条款关联设计
        (5)“运单物权属性赋予办法”在买方订立运输合同时的注意要点
五“、运单物权属性赋予办法”的应用价值
    1. 有效实现“约定运单”的物权属性赋予
        (1)实现对货权的合法转移
        (2)实现对货物的有效控制及提取
    2.“运单物权属性赋予办法”能有效保护国内信用证结算中的各方利益
        (1)有效保护国内信用证结算中的卖方利益
        (2)有效保护国内信用证结算中的买方利益
        (3)有效保护国内信用证结算中的银行利益
    3.“运单物权属性赋予办法”并不增加利益相关方的义务、责任及成本

(6)我国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框架
    1.4 文献综述及简要评析
        1.4.1 文献综述
        1.4.2 文献评析
第二章 我国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情况及问题的探讨
    2.1 我国国内贸易相关情况分析
        2.1.1 国内贸易发展现状
        2.1.2 国内贸易相对国际贸易的特点
        2.1.3 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现状
        2.1.4 国内贸易融资相对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特点
    2.2 国内信用证相关概念及业务流程
        2.2.1 国内信用证概念及特点
        2.2.2 国内信用证业务流程
    2.3 国内信用证与国际信用证的异同
        2.3.1 国内信用证与国际信用证的相同点
        2.3.2 国内信用证与国际信用证的区别
    2.4 国内信用证与银行承兑汇票的异同
        2.4.1 国内信用证与银行承兑汇票的相同点
        2.4.2 国内信用证与银行承兑汇票的区别
        2.4.3 国内信用证与银行承兑汇票案例分析
    2.5 国内信用证发展的优势与经验
    2.6 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2.6.1 法律制度支持体系的缺失导致的问题
        2.6.2 货运单据物权缺失导致的问题
        2.6.3 《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过多限制导致国内信用证功能品种单一
        2.6.4 统一的信用证流通清算网络的缺乏导致国内信用证通用性差
        2.6.5 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人员风险较大
第三章A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分析探讨
    3.1 A银行背景介绍
    3.2 A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概况
    3.3 A银行国内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产品介绍
        3.3.1 针对买方提供的贸易融资产品
        3.3.2 针对卖方提供的贸易融资产品
    3.4 对A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S WOT分析
        3.4.1 A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优势
        3.4.2 A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劣势
        3.4.3 A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机会
        3.4.4 A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威胁
第四章 推动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若干对策
    4.1 推进国内信用证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4.2 完善法律制度支持体系,制定统一的审单标准
        4.2.1 加快立法步伐,出台有关司法解释
        4.2.2 完善《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制定统一的审单标准
        4.2.3 制定国内信用证业务操作手册
    4.3 建立统一的信用证流通清算网络,加快电子信用证业务推广
    4.4 强化风险控制,确保健康发展
        4.4.1 强化国内信用证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
        4.4.2 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加强客户授信管理
        4.4.3 严格流程管理,注重内控合规文化建设
    4.5 推进单据标准化,建立货运单据的物权凭证制度
    4.6 做好产品宣传和客户营销工作
        4.6.1 加强产品宣传和创新
        4.6.2 准确定位营销目标客户
    4.7 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注重培训和交流
        4.7.1 成立单证中心,组建国内信用证专家队伍
        4.7.2 推进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培训
        4.7.3 加强同业业务的交流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结论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
    5.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关于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研究现状
        2. 关于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选择的研究现状
        3. 关于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研究现状
        4. 关于国际贸易结算防范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和框架
        1. 基本内容
        2. 基本框架
二、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相关概念
    (一) 风险的定义和特点
        1. 风险的定义
        2. 风险的特征
    (二)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概念和种类
        1. 国际贸易结算的概念
        2.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定义
        3.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种类
    (三)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1. 风险管理的概念
        2. 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和分析方法
        3. 风险管理对于国际贸易结算的意义
三、 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方式和风险研究
    (一) 汇付
        1. 汇付的内涵
        2. 汇付的种类和一般流程
        3. 汇付风险的表现形式
    (二) 托收
        1. 托收的内涵
        2. 托收的种类和一般流程
        3. 托收风险的表现形式
    (三) 信用证
        1. 信用证的内涵
        2. 信用证的种类和一般流程
        3. 信用证风险的表现形式
    (四) 银行保函
        1. 银行保函的内涵
        2. 银行保函的种类和一般流程
        3. 银行保函风险的表现形式
四、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一) 汇付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1. 慎用赊销和货到付款
        2. 估量准确预付比例
    (二) 托收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1. 建立企业内部信用调查机构
        2. 时刻关注全球时政和经济趋势
        3. 了解进口商所在国的相关贸易条例和政策
        4. 尽量选择多种结算方式
    (三) 信用证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1. 认真调查申请人和开证行的信用情况
        2. 认真审查信用证
        3. 增强对进口商权益的保障度
    (四) 银行保函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1. 提高进口商和银行的信用防范
        2. 提升保函技术操作能力
        3. 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五) 对其他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1. 对于国家性风险
        2. 对于汇率风险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研究背景
        1.1.1 银行自身发展需要
        1.1.2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1.1.3 政府政策法规支持
        1.1.4 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1.2 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研究意义
    1.3 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研究现状
        1.3.1 外文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简评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结构
        1.4.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 国际结算业务与商业银行
        1.5.1 国际结算中的商业银行
        1.5.2 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业务的重要性
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现状
    2.1 我国境内中、外商业银行开办国际结算业务的状况
    2.2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发展水平
3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3.1.1 政策、法律法规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
        3.1.2 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
        3.1.3 经济环境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
        3.1.4 金融环境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
        3.1.5 国际贸易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
        3.1.6 行业状况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
    3.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3.2.1 资产规模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
        3.2.2 员工素质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
        3.2.3 技术手段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
        3.2.4 经营理念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
        3.2.5 产品、客户分层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影响
4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产品服务方面
        4.1.1 产品服务品种少
        4.1.2 产品结构存在问题
        4.1.3 产品针对性差
    4.2 客户定位方面
    4.3 组织结构方面
    4.4 风险管控方面
        4.4.1 风险预判与风险量化手段十分欠缺
        4.4.2 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4.4.3 风险分散渠道不足
        4.4.4 金融监管方面的欠缺
    4.5 业务营销方面
    4.6 人员素质方面
        4.6.1 人员水平低
        4.6.2 激励机制落后
        4.6.3 人才的争夺与流失
    4.7 技术水平方面
5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建议
    5.1 改善产品服务
        5.1.1 产品创新与改良
        5.1.2 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
    5.2 重视客户定位
    5.3 优化组织结构
        5.3.1 利用现有的优势结构,改良存在问题的结构
        5.3.2 建设符合自身状况的单证中心
        5.3.3 改善贸易融资与国际结算业务脱节的现状
    5.4 强化风险管控
        5.4.1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5.4.2 健全风险管理体制
        5.4.3 疏通风险分散渠道
    5.5 做好业务营销
        5.5.1 树立营销理念,规范营销流程
        5.5.2 准确把握业务间的联系,以业务带动业务
    5.6 健全人员人才管理机制
        5.6.1 优化培训工作,提高现有人员素质
        5.6.2 改变观念,不拘一格选人才
        5.6.3 完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5.6.4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凝聚力
    5.7 提高技术水平
        5.7.1 做好产品研发、业务处理基础支持
        5.7.2 建立内外信息交流、数据传输、结算网络
        5.7.3 开展 B2B 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后记

(9)信用证项下审单标准与不符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信用证的发展与困境
    2.1 信用证的发展与应用
    2.2 信用证使用率下降及其原因分析
    2.3 信用证对金融业的影响
第三章 信用证的审单标准
    3.1 信用证审单标准的实质相符标准
        3.1.1 实质相符标准的含义
        3.1.2 案例分析
        3.1.3 评价
    3.2 信用证审单标准的镜像标准
        3.2.1 镜像标准的含义
        3.2.2 案例分析
        3.2.3 评价
    3.3 信用证审单标准的严格相符标准
        3.3.1 严格相符的含义
        3.3.2 案例分析
        3.3.3 评价
    3.4 信用证审单标准的双重标准
        3.4.1 双重标准的含义
        3.4.2 评价
    3.5 信用证审单标准的理性审单员标准
        3.5.1 理性审单员标准的定义
        3.5.2 理性审单员标准的评价
第四章 单据不符点问题研究
    4.1 不符点的含义及类型
    4.2 不符点的成因与后果分析
        4.2.1 不符点的成因分析
        4.2.2 不符点产生的后果分析
第五章 单据不符点的预防及处理
    5.1 单据不符点的预防
    5.2 单据不符点的处理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信用证项下相符交单与不符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信用证的发展与困境
    2.1 信用证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2.1.1 信用证的含义及发展
        2.1.2 信用证的特点
    2.2 信用证的使用困境
        2.2.1 信用证使用率下降
        2.2.2 信用证使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2.2.3 银行的审单风险越来越大
第3章 基于UCP600 规定下的相符交单原则
    3.1 相符交单的涵义
    3.2 相符交单的原则
        3.2.1 单据符合L/C 、UCP600、ISBP 的有关规定
        3.2.2 单据必须合情、合理、合法
        3.2.3 相关要求须前后一致
        3.2.4 要符合银行的经营思想、操作规程
        3.2.5 单据须满足其功能
    3.3 信用证审单的相关规则及我国的法律规定
        3.3.1 UCP600
        3.3.2 ISBP681
        3.3.3 eUCP1.1
        3.3.4 URR725
        3.3.5 ISP98
        3.3.6 我国关于信用证审单的法律规定
第4章 信用证审单标准的分析与比较
    4.1 镜像标准
        4.1.1 镜像标准的含义
        4.1.2 案例分析
        4.1.3 对此标准的评价
    4.2 实质相符标准
        4.2.1 实质相符标准的含义
        4.2.2 案例分析
        4.2.3 对此标准的评价
    4.3 严格相符标准
        4.3.1 严格相符标准的含义
        4.3.2 案例分析
        4.3.3 对此标准的评价
    4.4 双重标准(中间标准)
        4.4.1 双重标准的含义
        4.4.2 对此标准的评价
    4.5 理性审单员标准
        4.5.1 理性审单员标准的含义
        4.5.2 案例分析
        4.5.3 对此标准的评价
    4.6 UCP600 新建立的审单标准
        4.6.1 UCP500 与UCP600 关于审单标准的比较
        4.6.2 新审单标准的涵义
        4.6.3 案例分析
        4.6.4 对此标准的评价
第5章 单据不符点问题研究
    5.1 单据不符点的成因与后果
        5.1.1 不符点的含义
        5.1.2 不符点的类型
        5.1.3 常见的不符点
        5.1.4 不符点的成因
        5.1.5 不符点的后果
    5.2 单据不符点的预防
        5.2.1 外贸业务员:做好资信的调查和交易条款的签订工作
        5.2.2 跟单员:做好催证及货物的积极备、运工作
        5.2.3 单证员:努力做好审证、改证、制单、审单、交单及归档工作
    5.3 单据不符点的处理
        5.3.1 外贸业务员:积极沟通,洽谈无效可降价或另寻买主
        5.3.2 跟单员:严格把好货物这一关
        5.3.3 单证员:仔细审核不符点,尝试其他变通的方法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基于运输单据性质的信用证结算安全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F银行跨境结算业务研究[D]. 杨子显. 云南大学, 2019(02)
  • [2]JS银行信用证支付方式的风险管理研究[D]. 马舒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17(10)
  • [3]中国进口企业信用证结算优化管理研究[D]. 丁聪.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4]新常态下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研究[D]. 刘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5]国内信用证结算中运输单据物权属性缺失问题[J]. 吴宇飞. 中国流通经济, 2015(11)
  • [6]我国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研究[D]. 周晓芬. 苏州大学, 2015(02)
  • [7]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D]. 肖健. 吉林财经大学, 2014(03)
  • [8]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研究[D]. 杨玮婧. 兰州商学院, 2012(03)
  • [9]信用证项下审单标准与不符点问题研究[D]. 方迪. 山东大学, 2011(06)
  • [10]信用证项下相符交单与不符点问题研究[D]. 翟美怡. 天津财经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基于运输单证性质的信用证结算安全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