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L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在微动磨损过程中的自愈行为

316L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在微动磨损过程中的自愈行为

一、316L不锈钢微动磨蚀过程表面钝化膜自修复行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积武,张辉[1](2020)在《模拟体液中氧含量对316L不锈钢微动疲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在模拟体液中对人工关节常用316L不锈钢进行了微动疲劳试验,研究了疲劳产生的过程。结果表明:模拟体液中氧含量变化会影响316L不锈钢的微动疲劳寿命,溶解氧质量分数为4%,循环次数为107次时,微动疲劳强度约为110 MPa,溶解氧质量分数为0%,循环次数为3×106次时,微动疲劳强度约为105 MPa;在模拟体液中316L不锈钢的裂纹扩展速率比在大气中的快,因此其微动疲劳寿命比在大气中的短。

王振宇[2](2020)在《电沉积工艺对铁及其合金薄膜组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现代医学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到今天为止,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每一代都使人类不断受益,对于材料本身的研究,也将持续推进。本文聚焦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当中的铁及其合金,利用简单、方便、快捷的电沉积方法进行制备,并研究了电沉积工艺对纯铁薄膜和Fe-La-P合金薄膜的影响。利用XRD、SEM和EBSD对不同工艺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最后,对铁合金薄膜进行了生理盐水的腐蚀试验,利用SEM观察其形貌特征。对于电沉积铁薄膜实验,主要采用的工艺变量为电极的排列方式和电沉积的时间。当电极采用平行排列方式时,随着时间的增加,纯铁晶粒开始逐渐长大,且取向逐渐变的明显,薄膜前期生长较快,后期生长速率逐渐变缓。当电极采用垂直排列方式时,由于阴阳极面积比的改变,导致阴极附近电场分布的变化,结果表现为薄膜晶粒形核速率大于生长速率,整体晶粒较小,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增加,取向一直较弱,但是时间变量相同内薄膜的生长速率是平行排列方式下的1.32倍。对于电沉积Fe-La-P合金薄膜实验,主要采用的工艺变量为电流密度,诱导剂,溶液的pH和电沉积时间。当电流密度不断增加时,阴极过电位提高,极化作用增强,Fe-La-P化合物增加,La含量增加;电流密度过大时,析氢加剧,负面效果出现,Fe-La-P化合物减少,La含量减小。H3PO4在实验中充当诱导剂,促进Fe-La-P化合物诱导共沉积的完成。pH改变溶液H+活度,影响柠檬酸根配体的存在形式,pH=2时H+活度高,H2Cit-配体的络合效果最好,可以有效增强极化作用,Fe-La-P化合物形貌最佳,不发生团聚。电沉积时间的过度延长不能有效增加合金薄膜中Fe-La-P化合物的含量,由于电沉积时间过长会导致电极面积增加,间接影响电流密度,最终呈现出Fe-La-P化合物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本实验条件下电沉积Fe-La-P合金薄膜的最佳工艺为IA=4A·dm-2,添加诱导剂H3PO4,pH=2,t=5min。将最佳工艺下得到的Fe-La-P合金薄膜放置于生理盐水中进行腐蚀试验,对不同腐蚀时间的合金薄膜进行形貌观察。Fe-La-P化合物被腐蚀后形貌为絮状,并且可以均匀的铺在薄膜表面,薄膜没有检测到点蚀现象的出现。

董京京[3](2020)在《钛合金钝化膜深海耐蚀性及裂纹尖端溶解与自愈合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钛合金因具有高比强度、优良的耐腐蚀性和无磁性等性能特点成为了深海环境中重要的结构材料。然而,目前对钛合金钝化膜在深海环境中的耐蚀性以及在钝化膜发生损坏,产生腐蚀裂纹后,在腐蚀裂纹微区尖端环境中的溶解与自愈合行为的研究甚少。本文利用自研的模拟深海环境实验装置,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和莫特-肖特基(Mott-Schottky)测试方法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钛合金及其钝化膜在模拟深海环境中的耐蚀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魏氏、等轴和双态三种组织类型的钛合金在模拟深海环境中的耐蚀性影响规律。采用微电极法、常规电化学测试以及摩擦磨损-电化学同步检测对钛合金钝化膜在应力腐蚀裂纹尖端区的溶解与自愈合行为及溶解氧(DO)、p H值和Cl-浓度对钝化膜溶解与自愈合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模拟浅海、1000 m和3000 m深海环境中对钛合金进行了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EIS和Mott-Schottky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深海环境中,钛合金的维钝电流密度(ip)比在模拟浅海环境中高一个数量级,钛合金的钝化能力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钝化膜的薄膜电阻(Rf)减小,薄膜电容(CPEf)增大,施主能级密度(ND)增大,耐腐蚀性下降。XPS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钝化膜主要由Ti O2组成,并具有非化学计量比的中间氧化物,在钝化膜内层和在深海环境中形成的钝化膜中Ti O2含量减少,低价钛氧化物含量增多,导致点缺陷浓度增大。在模拟浅海、1000 m、2000 m深海环境中对魏氏、等轴和双态组织钛合金进行了动电位极化测试、EIS、Mott-Schottky测试和金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浅海环境中,三种组织的钛合金均表现出优异的钝化性能,而且耐蚀性相差不大。在模拟深海环境中,双态组织钝化膜为n型半导体,等轴和魏氏组织钝化膜由内层p型半导体膜和外层n型半导体膜构成,双态组织钝化膜的耐蚀性优于等轴和魏氏组织,这可能是与双态组织中β相占比更高有关。对模拟1000 m深海环境中钛合金应力腐蚀裂纹尖端环境进行了理化性质测试,并在模拟裂纹尖端微区溶液中对钛合金进行了动电位极化曲线、EIS和Mott-Schottky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深海环境中应力腐蚀裂纹尖端区溶液急剧酸化、Cl-富集,钛合金钝化膜的施主能级密度(ND)增大,维钝电流密度(ip)增大,阻抗值降低,钝化膜的溶解能力增强,自愈合能力下降,耐蚀性下降。对钛合金在不同的DO、p H值和Cl-浓度的模拟裂纹尖端溶液中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同时进行开路电位和EIS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钛合金钝化膜修复能力强,但在低DO条件下因溶解氧还原反应受到限制,减缓了钝化膜的自愈合,Cl-因溶液p H值的不同而对钝化膜的自愈合产生不同的作用,加速了碱性环境中钝化膜的溶解和自愈合,减缓了酸性环境中钝化膜的自愈合。低DO、高Cl-浓度和低p H值均导致自愈合后钝化膜的膜层缺陷多,耐蚀性低。

蒋莉[4](2019)在《不锈钢表面导电聚合物涂层的制备及防腐蚀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不锈钢作为强度高、导电性好的金属材料,在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能源领域,不锈钢也是制造高效、清洁的能量转换设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中双极板部件的关键材料。然而,在特定环境中长期工作时的腐蚀问题严重影响了不锈钢的性能与使用寿命。涂层防护是减少不锈钢腐蚀的有效方法,其中导电聚合物由于具有绿色环保、可经济生产、防腐蚀性能优异等优点作为防腐蚀涂层材料备受青睐,其独特的导电和掺杂机理对抑制不锈钢双极板在PEMFC酸性环境中的腐蚀也非常有利。然而,导电聚合物防腐蚀涂层仍存在如结构中具有孔隙缺陷、附着力差等问题,且涂层长期服役时的防腐蚀稳定性也有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设计制备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新型导电聚合物防腐蚀涂层用于不锈钢材料在中性盐环境及不锈钢双极板在PEMFC酸性环境中的腐蚀防护,以提高涂层在特定环境中的服役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解决聚苯胺(PANI)涂层的孔隙缺陷问题,提高涂层对不锈钢在中性盐环境中的防腐蚀效率,于不锈钢表面电沉积聚苯胺-氢氧化镍复合涂层(PANI-Ni(OH)2)。借助X射线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方法,验证了N(OH)2在PANI孔隙处的成功沉积。依靠电化学测试和形貌表征评价了涂层体系在3.5 wt.%NaCl环境中的防腐蚀行为,并对涂层服役过程中所产生的钝化层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i(OH)2的引入不仅修复了 PANI涂层的孔隙缺陷,同时使PANI涂层具有疏水性质,有效提高了涂层对腐蚀性物质的屏障作用;长期服役过程中,Ni(OH)2还促进了涂层/不锈钢界面处钝化层的形成。该疏水性的PANI-Ni(OH)2复合涂层大幅度提高了不锈钢在中性盐环境中的防腐蚀性能。(2)通过使用具有空间结构的特殊有机质子酸樟脑磺酸(CSA)对聚吡咯(PPY)进行掺杂,成功制备了用于不锈钢双极板的高导电性PPY-CSA防腐蚀涂层。所得到的PPY-CSA涂层表面致密,孔隙缺陷较少,在模拟的含有腐蚀性SO42-的PEMFC环境中服役时,PPY-CSA涂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比硫酸掺杂的PPY涂层低了几个数量级,防腐蚀性能显着提升,且该涂层服役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PPY-CSA涂层保护下的不锈钢双极板在压紧力为140 N cm-2时,接触电阻仅为5.5 mΩ,满足了美国能源部规定的双极板的应用标准。PPY-CSA涂层服役过程中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得益于PPY中CSA掺杂剂难以脱掺杂的性质和涂层对不锈钢基底稳定的阳极保护作用。(3)以提高不锈钢双极板表面PPY涂层的附着力、强化涂层的屏障作用为目的,通过便捷的一步法于不锈钢表面原位电沉积PPY-氧化石墨烯复合涂层(PPY-GO)。附着力和形貌及微结构测试结果表明GO的引入有效增强了涂层与不锈钢基底的结合力,减少了 PPY的孔隙缺陷,最终得到的PPY-GO复合涂层结构致密且粗糙度低。在所模拟的含有S042-的PEMFC酸性环境中工作时,PPY-GO复合涂层中GO特有的褶皱状结构和大的表面积延长了腐蚀性物质向内扩散的路径,显着增强了复合涂层的物理屏障作用。PPY-GO复合涂层良好的附着力可有效防止涂层在长期工作时发生起泡或剥离而失效,该复合涂层相对于小分子质子酸掺杂的PPY涂层对不锈钢双极板具有更稳定的防腐蚀作用。(4)为了进一步提高不锈钢双极板在更为苛刻含有Cl-的PEMFC环境中的耐蚀性,以前两章研究为基础,充分发挥PPY、GO和CSA三者的优势,设计制备了内层PPY-GO、外层PPY-CSA的双层复合涂层(PPY-GO/PPY-CSA)用于不锈钢双极板的腐蚀防护。在腐蚀环境中服役的696 h时间内,该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效果和导电性能均优于相似厚度的PPY-GO涂层。PPY-GO/PPY-CSA复合涂层结构中,内层PPY-GO增强了涂层体系与不锈钢基底之间的结合力,延长了腐蚀性物质向内扩散的路径;具有阳离子选择透过性的外层PPY-CSA则可提高复合涂层的导电性能;此外,通过PPY-GO与PPY-CSA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了腐蚀性物质的向内渗透和金属离子的溶出。在苛刻的PEMFC环境中,PPY-GO/PPY-CSA复合涂层在不锈钢双极板的腐蚀防护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周驰宇[5](2019)在《表面双尺度结构对304不锈钢耐摩擦腐蚀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和成形性能,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粗晶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强度偏低,耐磨性差,这严重影响了奥氏体不锈钢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在腐蚀环境下,其耐磨性更差。因此,本文将就如何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摩擦腐蚀性能进行研究。首先采用表面喷丸纳米化工艺在不锈钢表面获得一层纳米晶细化层,然后对表面纳米化不锈钢进行适当温度和时间的退火处理,将喷丸获得的单一纳米晶结构转变为由纳米晶和超细晶/微米晶组成的双尺度结构。利用金相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表面细化层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细化层的物相组成,并计算晶粒尺寸,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方法表征了退火后单一纳米晶结构向双尺度结构的转变情况,然后利用硬度实验、摩擦磨损实验和电化学实验来分别检测不同状态不锈钢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最后利用摩擦腐蚀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状态试样的耐摩擦腐蚀性能。(1)金相观察表明,原始粗晶304奥氏体不锈钢经1150℃-30 min固溶处理后,获得组织均匀的奥氏体相,晶粒尺寸约为40μm;经不同喷丸压力(0.40.6 MPa)和不同喷丸时间(410 min)的喷丸处理后,获得一系列具有一定厚度的表面单一纳米晶细化层的不锈钢板。从中选取一种喷丸时间较少,而又能满足细化层厚度至少为70μm的喷丸工艺(0.5 MPa-6 min)做为本文研究对象;XRD分析表明,此试样表面细化层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8 nm,形变马氏体含量为59.1%,厚度约83μm。(2)将0.5 MPa-6 min喷丸工艺获得的表面单一纳米晶结构试样分别进行650℃、700℃、750℃,保温时间均为30 min的退火处理,得到三种不同晶粒尺寸分布和含量的不锈钢。EBSD实验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提高,双尺度结构中的微米晶/超细晶部分平均晶粒尺寸增大,体积比随之升高。其中经650℃退火后,纳米晶不锈钢晶粒尺寸均低于1μm,此时没有异常长大,双尺度结构特征不明显;700℃退火后,不锈钢平均晶粒尺寸仍然低于1μm,但有部分晶粒的尺寸已大于1μm,此时双尺度结构特征变得相对明显;当退火温度升高为750℃时,晶粒已明显长大。(3)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固溶态304不锈钢的表面显微硬度约为183 HV,经过0.5MPa-6 min的喷丸处理后,表面硬度提高了1.57倍,达到了471 HV。随着从试样最外层表面到基体的距离增加,显微硬度呈阶梯性急剧下降。喷丸后的试样经650℃、700℃、750℃不同温度退火,与原始喷丸试样相比,表面细化层的平均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均高于原始粗晶试样,且随温度提高,硬度下降越明显。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试样的磨痕宽度、摩擦系数、磨损量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来看,原始喷丸纳米晶试样的耐磨性能最优,原始固溶态试样的耐磨性较差,而三个喷丸后退火试样的耐磨性介于两者之间,且随温度升高,耐磨性逐渐降低,但均高于原始态。其中650℃-30 min和700℃-30 min退火处理的试样表现出居中的耐磨性。(4)通过测试不同状态下不锈钢(固溶态、原始喷丸态、三种退火试样)的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来表征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喷丸纳米化试样的耐蚀性不如原始粗晶试样,原因是前者具有高含量的形变诱发马氏体;退火处理后喷丸试样的耐蚀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改善的幅度逐渐减小,但喷丸+退火处理试样的耐蚀性均优于原始粗晶试样。其中双尺度结构试样(喷丸+650℃、700℃退火)的耐蚀性明显优于原始粗晶试样。(5)摩擦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在10 N载荷作用下,原始粗晶试样的耐摩擦腐蚀性能最差,三个退火试样的耐摩擦腐蚀性能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硬度最高的喷丸试样耐摩擦腐蚀性能不如喷丸+650℃退火试样,但优于喷丸+700℃、喷丸+750℃退火试样,说明在低载荷作用下硬度影响耐摩擦腐蚀性能的作用降低,而腐蚀性能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20 N载荷作用下,耐摩擦腐蚀性能的规律发生了变化,原始粗晶试样的性能仍然最差,三个退火试样的性能仍然是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耐摩擦腐蚀性能变差,但硬度最高的喷丸试样耐摩擦腐蚀性能最优,说明在高载荷作用下硬度又成为影响耐摩擦腐蚀性能的主要因素。且此耐磨性规律与第四章的耐磨性规律一致。其中双尺度结构试样(喷丸+650℃、700℃退火30 min)无论加载载荷和表面状态如何,它们的耐摩擦腐蚀性能均明显优于原始粗晶试样。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得:304奥氏体不锈钢经0.5 MPa-6 min喷丸后,再经650℃、700℃退火30 min处理,可获得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表面双尺度结构不锈钢,这种不锈钢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能、耐磨损性能和良好的耐摩擦腐蚀性性能。

刘欣芳[6](2017)在《904L和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氯酸性环境中的点蚀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钢铁工业中高炉煤气冷凝水为氯离子含量非常高的酸性溶液,对管道材料耐蚀性要求较高,目前冷凝管道上的316L不锈钢难以达到服役要求,在较短服役期内就出现腐蚀穿孔现象,因此考虑采用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替代316L不锈钢。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含有大量的Cr、Ni、Mo元素,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是针对工业生产中一些苛刻的工况条件开发出来的,成为替代常用奥氏体不锈钢的首选材料。本文以904L和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模拟钢铁企业高氯酸性冷凝水为腐蚀介质,采用电化学技术,如动电位极化,交流阻抗谱,恒电位极化以及Mott-Schottky曲线等对比研究两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模拟环境中的临界点蚀温度,并研究了两种钢材在不同温度、Cl-浓度及pH值的模拟环境中的耐点蚀规律;采用金相显微镜及体视显微镜观察两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点蚀密度及最大点蚀深度。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温度升高,两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模拟溶液中的点蚀电位Eb和保护电位Ep降低,钝化膜电阻减小,钝化膜稳定性变差。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结果表明,温度低于45℃时,254SMO的耐点蚀性能与904L相当;温度高于45℃时,254SMO的耐点蚀性能优于904L。恒电位极化结果表明,904L和254SMO在模拟溶液中的临界点蚀温度分别为48.7℃和 71.2℃。(2)随着Cl-浓度增大,两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模拟溶液中的点蚀电位Eb和保护电位Ep降低,阻抗值减小,稳态电流密度Iss增大,钝化膜稳定性和自修复能力降低。Mott-Schottky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l-浓度增大,钝化膜的施主密度ND和平带电位Efb增大,钝化膜空位增多,致密度下降。随着Cl-浓度增大,化学浸泡后两种钢材表面的点蚀密度、最大点蚀坑深度均增加,其中904L的最大点蚀深度与Cl-浓度呈二次函数关系,254SMO的最大点蚀深度与Cl-浓度呈线性关系。对比研究发现,Cl-浓度对904L点蚀敏感性影响较大,Cl-浓度大于78500mg/L时,904L耐点蚀性能明显下降,达到了发生点蚀的临界Cl-浓度;而254SMO始终保持良好的耐点蚀性能。(3)随着pH降低,两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模拟溶液中的点蚀电位Eb和保护电位电位Ep降低,阻抗值减小,稳态电流密度Iss增大,点蚀孕育期缩短。Mott-Schottky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降低,钝化膜施主密度ND和平带电位Efb增大,钝化膜电阻降低。随着pH降低,浸泡后两种钢材表面腐蚀加重,点蚀坑密度、点蚀坑深度均增大。904L和254SMO的最大点蚀深度与pH均呈线性关系,但pH变化对904L的点蚀深度影响更明显。对比研究发现,pH对904L点蚀敏感性影响较大,当模拟液pH<6.00时,904L腐蚀倾向性明显增加,达到了发生点蚀的临界酸度。而254SMO仅在模拟液酸性增加至pH=3.00时,钝化膜出现局部溶解,但未出现稳态点蚀,耐点蚀性能无明显降低。(4)综合分析认为,904L和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冷凝水环境中是否发生点蚀很大程度取决于腐蚀介质的变化。在高温、高氯或低pH冷凝水环境条件下,904L面临点蚀的威胁;相对而言,254SMO在此环境下点蚀敏感性变化不明显,发生点蚀的可能性较低。

张鑫[7](2017)在《人工关节金属假体材料界面间的摩擦腐蚀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摩擦和腐蚀已成为影响人工关节植入体服役寿命和使用可靠性的关键技术问题。人工关节金属假体材料主要包括CoCrMo合金、Ti6Al4V合金和316L不锈钢等生物医用材料,在人体运动环境条件下,金属关节材料产生磨损损耗的同时,伴随着腐蚀损耗和金属离子的释放问题。本文以三种人工髋关节金属假体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人工关节摩擦副的生物摩擦腐蚀机理和金属离子释放行为,为人工关节生物摩擦腐蚀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静态腐蚀下,316L不锈钢的阻抗值最小,内层氧化膜最不完整,Nyquist图从直线型逐渐向半圆型过渡,电极过程由扩散控制向电化学作用过渡;CoCrMo合金的Nyquist图为近半圆型,说明电极过程一直由电化学反应控制,扩散作用不明显;Ti6Al4V合金的阻抗值最大,Nyquist图为直线型,说明钛合金在牛血清中不会发生明显的电化学反应,电极过程由扩散控制。316L不锈钢和CoCrMo合金阻抗值随时间下降明显,说明表面钝化膜发生溶解,膜厚减薄,而Ti6Al4V合金在静态下阻抗值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说明钛合金表面的氧化钝化膜溶解不明显。滑动摩擦试验下,稳定阶段的Ti6Al4V合金的摩擦系数最高,耐磨性最差,但其腐蚀倾向最低,磨损后释放的离子浓度最低,耐腐蚀性能最强,磨损形式是磨粒磨损与疲劳磨损为主;316L不锈钢的钝化膜再钝化能力最差,磨损后释放的离子浓度最高,耐腐蚀性能最差,磨损形式主要为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锻造CoCrMo合金摩擦系数最低,耐磨性最好,钝化膜再钝化能力最好,耐腐蚀性能较好,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载荷较小时,Ti6Al4V合金和316L不锈钢的电极反应基本由扩散主导,载荷增大后,电荷转移作用加剧但仍以扩散为主导;而在不同载荷下,CoCrMo合金的电极反应为电荷传递过程和扩散过程二者共同控制作用,电化学极化和浓度差极化同时存在。扭动微动摩擦试验下,载荷较小时,三种金属的T-θ曲线均为平行四边形,微动位于完全滑移区,表面只有塑性变形;载荷较大时,CoCrMo的T-θ曲线为椭圆,微动位于混合滑移区,表面存在塑性和弹性变形,316L不锈钢T-θ曲线为平行四边形,微动位于完全滑移区,发生较严重的塑性变形,Ti6Al4V合金的T-θ曲线接近椭圆形,扭动位于混合滑移区,但仍以塑性变形为主,有少量弹性变形。相同载荷下CoCrMo合金的摩擦扭矩值最小,Ti6Al4V合金的摩擦扭矩值最大。扭动微动摩擦试验下,316L不锈钢相位角峰值最小,峰值对应的频率最大,Nyquist图呈半圆型,说明钝化膜最不完整,腐蚀破坏严重,电化学反应最快,扩散作用可忽略,释放的金属离子最多;CoCrMo合金的相位角峰值最大,Nyquist图为半圆加直线,说明表面钝化膜最完整,腐蚀作用轻,电极过程由扩散控制和电荷转移共同作用;Ti6Al4V合金的相位角峰值对应的频率最小,Nyquist图为近乎直线的圆弧,说明合金表面未发生明显的电化学反应,电极过程基本由扩散控制,金属离子释放率最低,耐腐蚀性能最强。相同载荷的扭动微动条件下,CoCrMo合金磨损最轻,磨痕轮廓为U型,沟槽附近有少量的磨屑聚集,沟槽内有犁沟和疲劳剥落,无明显腐蚀现象;Ti6Al4V合金的磨痕最深,表面粗糙度值最高,磨痕轮廓为W型,耐磨损性能最差;316L不锈钢磨痕轮廓为W型,表面可以看到较多的犁沟、疲劳剥落、塑性变形及腐蚀坑,说明磨损机制主要有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等。

杜建强,杜敏[8](2016)在《不锈钢在海水中阴极保护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锈钢在海洋环境中,钝化膜易被破坏,从而发生局部腐蚀。阴极保护是海洋工程中有效、可靠的常用保护手段,能够对不锈钢形成有效保护。综述了不锈钢在海水环境中的阴极保护发展现状,发现阴极保护不仅能避免局部腐蚀的发生,对已发生的点蚀、缝隙腐蚀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是不同的阴极保护电位对不锈钢基体和钝化膜存在影响。当阴极保护电位过正时,无法对基体形成有效保护;随着保护电位负移,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不锈钢形成有效保护,有利于保持钝化膜的完整;保护电位过负时,则会发生析氢反应,有出现氢致开裂的风险,钝化膜还存在活化的风险,会导致均匀腐蚀的发生。目前,大量研究只是确定不锈钢在某一环境中的电位保护范围,但保护电位范围跨度一般比较大,在实际实施保护的过程中,对施加电位的选择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常青[9](2016)在《深海环境对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影响》文中提出临界点蚀温度可以对奥氏体不锈钢的点蚀敏感性作以评价,也可以用来预估金属的腐蚀类型。本文从深海环境对316L不锈钢、焊缝金属和焊接接头临界点蚀温度的影响方面展开探究,期望建立典型奥氏体组织和焊缝组织与腐蚀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为临界点蚀温度的预估提供依据。采用动电位极化测试评价了深海环境的三个特征因素(静水压力、含氧量和温度)对316L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累计概率统计结果表明,静水压力使得击破电位下降,降低了材料的耐蚀性;无氧环境抑制了阴极还原过程中发生吸氧反应:低温(4℃)下击破电位上升至约1.5V,结合微观腐蚀形貌与铁、铬的电位-pH图,最后得出低温海水条件下316L不锈钢发生了过钝化腐蚀的结论。为了探究静水压力和含氧量对临界点蚀温度的作用,本文采用动电位极化测试方法得到316L不锈钢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临界点蚀温度结果。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了理论模型。静水压力和含氧量与临界点蚀温度的关系符合线性模型,两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仅表现出单因素作用。静水压力表现为负向效应,含氧量表现为正向效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XRD和金相显微镜研究氩弧焊焊接接头不同组织的微观形貌,成分及其物相组成。熔合线邻近的母材晶粒未发生过热长大的迹象,热影响区并不显着。焊缝金属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含有奥氏体三强峰和一个弱小的铁素体峰。焊缝中的先共析铁素体以骨架状存留在奥氏体内。焊缝区含有较高Cr含量,同时焊缝内铁素体与奥氏体之间存在微观偏析现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了焊缝金属和焊接接头在模拟海水中不同静水压力、含氧量的体系下的临界点蚀温度结果,建立了奥氏体组织和氩弧焊焊缝组织与点蚀行为之间的相关性。Cr含量量较高和铁素体溶解杂质元素的有益作用,胜过铁素体与奥氏体之间微观偏析的不利作用,确保了焊缝金属具有优越的耐蚀能力,因此焊缝金属的临界点蚀温度整体高于316L不锈钢。根据焊接接头腐蚀后的点蚀分布统计结果,距熔合线2mm左右的母材上点蚀密度最高。根据东北太平洋、大西洋及南海三个不同海域的环境因素数据,预测了 316L不锈钢、焊缝金属和焊接接头在边界条件内的临界点蚀温度曲线,从而预估了不同海水深度的腐蚀类型,为实际海洋结构用钢提供指导性意见。

耿浩[10](2014)在《人工髋关节材料界面间微动腐蚀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体运动的周期载荷作用下,组合式人工髋关节假体头颈配合面间存在不同形式的微动腐蚀,长期作用可能会造成植入体失效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研究人工髋关节头颈接触界面间的微动腐蚀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Ti6Al4V与CoCrMo合金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在不同溶液下两种材料间的电偶腐蚀、销/面与球/面的扭动微动腐蚀与模拟人工髋关节头颈锥度接触扭动微动腐蚀的实验研究,结合多种分析手段,揭示了不同实验条件下Ti6Al4V与CoCrMo间扭动微动腐蚀运行特性和损伤机理。获得了如下结论:1.在生理盐水中,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Ti6Al4V合金和CoCrMo合金的之间的电偶电流增大,Ti6Al4V合金由于自生优异的耐腐蚀性而受到阴极保护作用,阻抗值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值,而CoCrMo合金在电解液中钝化膜不断溶解,与Ti6Al4V相比相差了至少一个数量级;而在牛血清溶液中Ti6Al4V合金和CoCrMo合金之间的电偶电流未出现明显增大趋势,两者电位差较小,热力学电偶腐蚀趋向不明显,阳极和阴极不易区分,在较长时间浸泡后,两种合金之间甚至表现出一种协同保护的现象。2.在销-平面微动接触形式下,Ti6Al4V与CoCrMo合金界面在生理盐水中处于完全滑移状态,磨损区覆盖了整个接触区域,而在牛血清溶液中处于部分滑移状态,严重磨损区主要位于接触区外围,材料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球-平面微动接触形式下,Ti6Al4V与CoCrMo合金界面在小角位移幅值时,扭动微动处于部分滑移状态,在大角位移幅值情况下,扭动微动处于完全滑移状态,随着角位移幅值的增加,剧烈磨损区由接触区的外围逐步向接触区中心扩展。材料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腐蚀磨损和粘着磨损的共同作用。从三维形貌可以看到,生理盐水中磨损区域的边缘有明显的弧形犁沟。摩擦扭矩可以分为跑合阶段、峰值阶段以及稳定阶段这三个部分。在两种溶液中,阻抗和极化阻力随着法向载荷和角位移幅值的增大会出现明显的下降。3.Ti6Al4V头与CoCrMo颈的锥度接触界面在较小法向载荷情况下,摩擦扭矩数值先增大而后趋于稳定,而在较大载荷时,摩擦扭矩在早期就处于稳定摩擦状态,没有明显的上升阶段。摩擦后的CoCrMo合金试样腐蚀电位明显负移,阳极区电流明显增大,材料腐蚀倾向增大。当角位移幅值θ>1°,摩擦后的CoCrMo合金阻抗下降明显,极化阻力也明显下降。在角位移幅值θ=2°,较小的法向载荷时,试样表面产生明显的滑移带,滑移带内磨损严重,并有腐蚀现象。而较大法向载荷下,磨损表面出现大量的沿着扭动方向划痕,同时伴随有材料的剥落和腐蚀现象,试样表面相对运动以部分滑移为主。

二、316L不锈钢微动磨蚀过程表面钝化膜自修复行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16L不锈钢微动磨蚀过程表面钝化膜自修复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模拟体液中氧含量对316L不锈钢微动疲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1.1 试验设备及试样制备
    1.2 试验条件及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S-N曲线及摩擦应力
    2.2 影响微动疲劳的主要因素
3 结论

(2)电沉积工艺对铁及其合金薄膜组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现代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发展
        1.1.1 第一代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钛(Ti)
        1.1.2 第二代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镁(Mg)
        1.1.3 第三代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铁(Fe)
    1.2 金属电沉积简介与原理
        1.2.1 金属电沉积简介
        1.2.2 金属电沉积原理
        1.2.3 合金共沉积分类
    1.3 电沉积铁及其合金薄膜
        1.3.1 电沉积纯铁薄膜
        1.3.2 电沉积铁合金薄膜
    1.4 部分生物医用铁及其合金的腐蚀实验情况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实验原理、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基本原理
    2.2 实验材料及装置
    2.3 电沉积纯铁及铁合金实验的实验参数及溶液成分
    2.4 实验工艺流程
    2.5 表面分析技术简介
        2.5.1 X射线衍射(XRD)
        2.5.2 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2.5.3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
    2.6 研究方法
        2.6.1 成分的测定
        2.6.2 形貌的观察
        2.6.3 取向的检测
3 电沉积工艺对纯铁薄膜组织的影响
    3.1 电沉积电极排列方式对组织的影响
    3.2 电沉积时间对组织的影响
    3.3 对纯铁薄膜组织的宏观织构进行分析
    3.4 对纯铁薄膜组织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电沉积工艺对Fe-La-P合金薄膜制备的影响
    4.1 电流密度对Fe-La-P合金薄膜制备的影响
        4.1.1 电流密度对合金薄膜中Fe-La-P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4.1.2 电流密度对合金薄膜中Fe-La-P化合物成分的影响
        4.1.3 电流密度对合金薄膜中Fe-La-P化合物形貌的影响
    4.2 诱导剂磷酸(H3PO4)对Fe-La-P合金薄膜制备的影响
    4.3 pH对 Fe-La-P合金薄膜制备的影响
    4.4 电沉积时间对Fe-La-P合金薄膜制备的影响
        4.4.1 电沉积时间对合金薄膜中Fe-La-P化合物成分的影响
        4.4.2 电沉积时间对合金薄膜中Fe-La-P化合物形貌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Fe-La-P合金薄膜的腐蚀实验
    5.1 Fe-La-P合金薄膜的腐蚀实验参数
    5.2 Fe-La-P合金薄膜的腐蚀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研学术成果
致谢

(3)钛合金钝化膜深海耐蚀性及裂纹尖端溶解与自愈合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钛及钛合金的分类和应用
        1.2.1 钛及钛合金的分类
        1.2.2 钛及钛合金的应用
    1.3 钛及钛合金的腐蚀类型
        1.3.1 应力腐蚀
        1.3.2 点蚀
        1.3.3 缝隙腐蚀
        1.3.4 电偶腐蚀
    1.4 钛及钛合金表面钝化膜
    1.5 钛及钛合金的腐蚀磨损
    1.6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 试样制备
        2.1.1 深海实验试样
        2.1.2 摩擦磨损实验试样
    2.2 实验环境
        2.2.1 深海实验环境
        2.2.2 摩擦磨损实验环境
    2.3 实验仪器
第3章 深海环境对钛合金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电化学测试
        3.2.2 XPS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极化曲线
        3.3.2 电化学阻抗谱
        3.3.3 Mott-Schottky曲线
    3.4 讨论
        3.4.1 海水深度对钛合金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3.4.2 海水深度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3.5 小结
第4章 钛合金组织类型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电化学测试
        4.2.2 金相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极化曲线
        4.3.2 电化学阻抗谱
        4.3.3 莫特-肖特基测试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钛合金钝化膜裂纹尖端溶解与自愈合行为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循环极化曲线测试
        5.2.2 深海环境中应力腐蚀微裂纹尖端区理化性质测试
        5.2.3 裂纹尖端区电化学测试
        5.2.4 摩擦磨损-电化学测试
    5.3 结果分析
        5.3.1 循环极化曲线
        5.3.2 深海环境中应力腐蚀裂纹尖端区理化性质
        5.3.3 裂纹尖端区钝化膜的电化学测试
        5.3.4 摩擦磨损-电化学测试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不锈钢表面导电聚合物涂层的制备及防腐蚀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防腐蚀涂层
        1.2.1 防腐蚀涂层的分类
        1.2.2 防腐蚀机理
    1.3 导电聚合物
        1.3.1 导电机理与合成方法
        1.3.2 导电聚合物涂层防腐蚀机理
        1.3.3 聚苯胺防腐蚀涂层
        1.3.4 聚吡咯防腐蚀涂层
    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4.1 概述
        1.4.2 双极板
        1.4.3 不锈钢双极板表面导电聚合物防腐蚀涂层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涂层的制备及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2.1.1 实验主要原料和试剂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2 涂层的制备
        2.2.1 不锈钢基底预处理
        2.2.2 导电聚合物涂层的制备
    2.3 表征及测试
        2.3.1 样品形貌测试
        2.3.2 样品成分及结构测试
        2.3.3 样品亲疏水性测试
        2.3.4 涂层附着力测试
        2.3.5 涂层保护下不锈钢双极板接触电阻测试
        2.3.6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7 溶出金属离子浓度测试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聚苯胺-氢氧化镍复合涂层对不锈钢在中性盐环境中的腐蚀防护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涂层的制备
        3.2.2 涂层的组成与结构表征及防腐蚀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ANI与Ni(OH)_2的沉积过程
        3.3.2 涂层的成分、结构与形貌
        3.3.3 涂层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3.3.4 服役之后涂层体系的表面及界面
        3.3.5 PANI-Ni(OH)_2涂层防腐蚀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樟脑磺酸掺杂的导电聚吡咯涂层对不锈钢双极板的腐蚀防护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涂层的制备
        4.2.2 涂层的成分与结构表征及防腐蚀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涂层电沉积过程
        4.3.2 涂层成分、结构及形貌
        4.3.3 涂层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4.3.4 服役之后涂层体系的表面及界面
        4.3.5 接触电阻
        4.3.6 PPY-CSA涂层防腐蚀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聚吡咯-氧化石墨烯复合涂层对不锈钢双极板的腐蚀防护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GO的合成
        5.2.2. 涂层的制备
        5.2.3 涂层的成分与结构表征及防腐蚀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涂层的电沉积过程
        5.3.2 涂层的组成、结构与形貌
        5.3.3 涂层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5.3.4 服役之后涂层体系表面及界面
        5.3.5 PPY-GO复合涂层防腐蚀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聚吡咯-氧化石墨烯/樟脑磺酸掺杂聚吡咯复合涂层对不锈钢双极板的腐蚀防护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涂层的制备
        6.2.2 涂层的成分与结构表征及防腐蚀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涂层的成分、结构与形貌
        6.3.3 涂层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6.3.5 PPY-GO/PPY-CSA复合涂层防腐蚀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表面双尺度结构对304不锈钢耐摩擦腐蚀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材料的表面强化
        1.2.1 材料的表面纳米化
        1.2.2 不锈钢的表面喷丸纳米化
    1.3 不锈钢的摩擦磨损性能
        1.3.1 不锈钢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
        1.3.2 表面纳米化对不锈钢耐磨性的影响
    1.4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1.4.1 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1.4.2 表面纳米化后不锈钢的耐蚀性
    1.5 金属材料的耐摩擦腐蚀性能
        1.5.1 摩擦腐蚀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1.5.2 金属材料的耐摩擦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
        1.5.3 不锈钢摩擦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
        1.5.4 表面纳米化对不锈钢摩擦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设备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案
    2.3 喷丸实验
        2.3.1 实验样品的预处理
        2.3.2 喷丸样品的制备
    2.4 热处理实验
    2.5 微观组织与结构表征
        2.5.1 金相分析
        2.5.2 X射线衍射分析
        2.5.3 SEM分析
        2.5.4 EBSD分析
    2.6 性能测试
        2.6.1 维氏硬度测量
        2.6.2 干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2.6.3 耐蚀性测试
        2.6.4 摩擦腐蚀性能测试
第三章 304不锈钢表面纳米化结构及组织表征
    3.1 表面纳米化最佳喷丸工艺的初步选取
        3.1.1 不同喷丸参数下表面细化层的厚度
        3.1.2 表面细化层的晶粒尺寸计算
    3.2 表面喷丸纳米化后的退火处理
        3.2.1 退火时间的确定
        3.2.2 退火温度对细化层XRD物相的影响
        3.2.3 不锈钢表面双尺度结构的EBSD分析
    3.3 试样表面的SEM形貌及粗糙度
        3.3.1 喷丸及退火试样的表面SEM形貌观察和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3.3.2 0.5MPa-6 min喷丸试样表面变形层的SEM观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面纳米化及热处理对不锈钢耐磨性、耐蚀性能的影响
    4.1 表面纳米化及热处理对不锈钢耐磨性的影响
        4.1.1 硬度测试
        4.1.2 摩擦磨损实验
        4.1.3 磨损量及耐磨性的表征
        4.1.4 SEM形貌观察及磨损机理分析
    4.2 表面纳米化及热处理对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
        4.2.1 开路电位
        4.2.2 动电位极化曲线
        4.2.3 电化学阻抗谱
        4.2.4 表面纳米化及热处理对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表面喷丸纳米化及热处理对不锈钢耐摩擦腐蚀性能的影响
    5.1 10N载荷下的摩擦腐蚀实验
        5.1.1 摩擦腐蚀实验图
        5.1.2 磨损量及耐磨性表征
        5.1.3 SEM形貌观察及磨损机理分析
    5.2 20N载荷下摩擦腐蚀实验
        5.2.1 摩擦腐蚀实验图
        5.2.2 磨损量及耐磨性表征
        5.2.3 SEM形貌观察及磨损机理分析
    5.3 表面粗糙度对不锈钢耐摩擦腐蚀性能的影响
        5.3.1 表面粗糙度测量
        5.3.2 摩擦腐蚀实验图
        5.3.3 磨损量及耐磨性表征
        5.3.4 SEM形貌观察及磨损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904L和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氯酸性环境中的点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概述
        1.2.1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构成及相组成
        1.2.2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性能
        1.2.3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
        1.2.4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应用领域
    1.3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点蚀概述
        1.3.1 点蚀形貌
        1.3.2 点蚀萌生和形成机理
        1.3.3 点蚀的影响因素
    1.4 点蚀的研究方法
        1.4.1 化学浸泡法
        1.4.2 动电位极化法
        1.4.3 恒电位极化法
        1.4.4 交流阻抗法
        1.4.5 电化学噪声法
        1.4.6 Mott-Schottky曲线
        1.4.7 光电化学法
    1.5 国内外研究状况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材料与试样制备
        2.2.1 浸泡试样制备
        2.2.2 电化学试样制备
    2.3 实验介质成分
    2.4 实验方法
        2.4.1 化学浸泡实验
        2.4.2 电化学实验
        2.4.3 微观形貌分析
第三章 温度对904L和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点蚀行为的影响
    3.1 温度对极化行为的影响
    3.2 温度对电化学阻抗的影响
    3.3 恒电位法测定临界点蚀温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氯离子浓度对904L和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点蚀行为的影响
    4.1 氯离子浓度对极化行为的影响
    4.2 氯离子浓度对电化学阻抗的影响
    4.3 氯离子浓度对点蚀孕育期的影响
    4.4 氯离子浓度对钝化膜半导体性质的影响
    4.5 氯离子浓度对表面腐蚀形貌的影响
    4.6 氯离子浓度对点蚀深度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H对904L和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点蚀行为的影响
    5.1 pH对极化行为的影响
    5.2 pH对电化学阻抗的影响
    5.3 pH对点蚀敏感性的影响
    5.4 pH对钝化膜半导体性质的影响
    5.5 pH对表面点蚀形貌的影响
    5.6 pH对点蚀深度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7)人工关节金属假体材料界面间的摩擦腐蚀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2 试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材料及前期准备
    2.2 实验装置及试验参数
    2.3 微观分析方法
3 CoCrMo、Ti6Al4V合金和 316L不锈钢的静态腐蚀行为
    3.1 开路电位分析
    3.2 电化学阻抗谱
    3.3 静态腐蚀作用机理
    3.4 本章小结
4 CoCrMo、Ti6Al4V合金和 316L不锈钢的滑动摩擦腐蚀行为
    4.1 滑动摩擦系数
    4.2 电化学性能分析
    4.3 磨痕形貌分析
    4.4 离子释放分析
    4.5 滑动摩擦腐蚀作用机理
    4.6 本章小结
5 CoCrMo、Ti6Al4V合金和 316L不锈钢的扭动微动摩擦腐蚀行为
    5.1 扭动微动摩擦行为研究
    5.2 扭动微动腐蚀行为研究
    5.3 磨痕形貌分析
    5.4 离子释放分析
    5.5 扭动微动腐蚀作用机理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深海环境对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奥氏体不锈钢概述
        1.2.1 奥氏体不锈钢的特点
        1.2.2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
    1.3 不锈钢的腐蚀
        1.3.1 不锈钢的腐蚀形态
        1.3.2 点腐蚀
        1.3.3 临界点蚀温度的研究进展
    1.4 深海环境因素特征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2章 实验过程和方法
    2.1 实验试样及化学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样制备
        2.1.3 实验试剂和用品
    2.2 实验仪器与装置
        2.2.1 实验仪器
        2.2.2 深海腐蚀实验装置
    2.3 不锈钢的电化学测试
        2.3.1 开路电位测试
        2.3.2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2.4 微观形貌观察
        2.4.1 微观组织观察
        2.4.2 腐蚀形貌观察
    2.5 物相分析
第3章 深海环境对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影响
    3.1 引言
    3.2 深海环境下316L不锈钢耐蚀性评价
        3.2.1 微观形貌
        3.2.2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与分析
        3.2.3 腐蚀形貌观察
    3.3 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试验设计
        3.3.1 响应曲面法概述
        3.3.2 试验条件
    3.4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3.5 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响应曲面法分析
        3.5.1 建立模型
        3.5.2 回归方程式与因子效应分析
        3.5.3 回归诊断
    3.6 深海环境下316L不锈钢腐蚀类型的预估
    3.7 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海环境对316L不锈钢焊接接头临界点蚀温度的影响
    4.1 引言
    4.2 氩弧焊焊接工艺及焊接接头的微观形貌
        4.2.1 氩弧焊焊接工艺
        4.2.2 焊接接头形貌观察
        4.2.3 焊接接头的成分、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
    4.3 静水压力和含氧量对焊缝金属临界点蚀温度的影响
        4.3.1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4.3.2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焊缝金属临界点蚀温度的分析
        4.3.3 深海环境下316L不锈钢焊缝金属腐蚀类型的预估
    4.4 静水压力和含氧量对焊接接头临界点蚀温度的影响
        4.4.1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4.4.2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焊接接头临界点蚀温度的分析
        4.4.3 深海环境下316L不锈钢焊接接头腐蚀类型的预估
        4.4.4 极化后焊接接头的点蚀分布及几何形态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人工髋关节材料界面间微动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微动腐蚀及其影响因素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2 试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材料及试样加工
    2.2 实验装置及试验参数
    2.3 实验方法
3 Ti6Al4V 合金和 CoCrMo 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电偶腐蚀行为研究
    3.1 电偶腐蚀行为
    3.2 电偶腐蚀试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Ti6Al4V 销与 CoCrMo 平面间的扭动微动腐蚀行为
    4.1 T-θ曲线和摩擦扭矩时变曲线
    4.2 电化学性能分析
    4.3 试样表面粗糙度分析
    4.4 形貌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Ti6Al4V 球与 CoCrMo 平面间的扭动微动腐蚀行为
    5.1 T-θ曲线和摩擦扭矩时变曲线
    5.2 电化学性能分析
    5.3 试样表面粗糙度分析
    5.4 形貌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Ti6Al4V 颈和 CoCrMo 合金头接触面间扭动微动腐蚀行为
    6.1 扭动微动磨损特性
    6.2 电化学性能分析
    6.3 形貌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316L不锈钢微动磨蚀过程表面钝化膜自修复行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模拟体液中氧含量对316L不锈钢微动疲劳的影响[J]. 李积武,张辉. 腐蚀与防护, 2020(06)
  • [2]电沉积工艺对铁及其合金薄膜组织的影响研究[D]. 王振宇.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3]钛合金钝化膜深海耐蚀性及裂纹尖端溶解与自愈合行为研究[D]. 董京京.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4]不锈钢表面导电聚合物涂层的制备及防腐蚀机理研究[D]. 蒋莉. 南京大学, 2019(01)
  • [5]表面双尺度结构对304不锈钢耐摩擦腐蚀性能的影响[D]. 周驰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904L和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氯酸性环境中的点蚀行为研究[D]. 刘欣芳.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 [7]人工关节金属假体材料界面间的摩擦腐蚀行为[D]. 张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8]不锈钢在海水中阴极保护研究现状[J]. 杜建强,杜敏. 表面技术, 2016(05)
  • [9]深海环境对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影响[D]. 常青.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10]人工髋关节材料界面间微动腐蚀行为研究[D]. 耿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316L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在微动磨损过程中的自愈行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