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的天气预报迫在眉睫

服务贸易的天气预报迫在眉睫

一、气象预报逼近服务贸易(论文文献综述)

周晶[1](2021)在《我国国际港口集装箱运输服务贸易危机应对研究 ——以COVID-19事件下上海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浦恩菱[2](2020)在《南方英文网汉英新闻编译实习报告》文中提出笔者在南方英文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2019年7月至9月),主要负责中文稿件、采访录音及视频的编译工作,共完成稿件64篇。本报告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编译实习经历,对南方英文网平台、编译人员职责、编译产出过程以及质量控制做出介绍。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下探讨南方英文网的汉英新闻编译,总结出编译原文本的特点,包括中国特色政治话语和新词的使用、标题中对政府官员的突出、引语、主动语态以及小标题的运用等。结合原文本特点,以具体实例分析编译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并有针对性地从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提出相应的翻译技巧。具体而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可通过增译、省译、意译、仿译、转换等翻译技巧,解决中国特色政治话语、新词、标题、直接与间接引语以及主动句等的翻译问题。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方面,可使用直译与意译处理文化对等和文化差异。而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方面,可通过增译、省译和转换来分别解决信息缺失、信息冗余及信息可视化的问题。基于本次实习经历,笔者希望提高自身的翻译技能,掌握新闻编译技巧,为将来快速融入相关行业做准备。同时也希望本报告能为其他新闻编译以及相关专业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汤国瑞[3](2020)在《施工水域船舶智能避碰专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船舶碰撞不但损坏船舶、危及货物,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海洋污染,碰撞事故一旦发生,带来的后果和危害将不堪设想。同时,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越来越普遍,各类水工设施、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钻井平台等复杂的海上施工作业越来越多,施工水域航行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所以船舶碰撞事故发生频率更高。为减少施工水域由于人为过失导致的船舶碰撞事故,协助驾驶员安全航行,构建施工水域船舶智能避碰专家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介绍,包括应用背景、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等。通过查阅、总结国内外关于智能避碰和专家系统的文献,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进行阐述,同时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基本理论介绍。对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自动化避碰、模糊神经网络等概念进行解释。3、船舶避碰机理。避碰机理是船舶智能避碰专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船舶领域模型、安全通过距离模型、会遇态势判断模型,根据本船与动态碍航物(目标船)、本船与静态碍航物(桥梁、浮标、钻井平台等)的航行参数,确定本船的船舶领域、本船与碍航物的安全通过距离和会遇态势。作为船舶避碰领域的重要参考依据,所需的航行参数包括船长、航速、航向、距离、能见度、目标船相对于主船坐标系中的坐标等。4、碰撞危险度计算。碰撞危险度是衡量船舶碰撞可能性的重要指标,也是构建的专家系统中另一重要环节。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理论,根据两船航速、航向、距离、能见度、风、浪、流等因素求解碰撞危险度,同时以此为样本库,利用神经网络对样本库进行训练,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根据输入的原始数据直接求解出碰撞危险度。同时提出了一种环境危险度的概念,以能见度、风、浪、流等作为基础参数,同理进行求解环境危险度。5、专家系统的构建和仿真。专家系统的核心在于模型库和规则库的建立,模型库包括上文提及的船舶领域模型、安全通过距离模型、会遇态势判断模型、碰撞危险度模型,而规则库利用《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或《避碰规则》)、航行习惯、港口港章等资料进行梳理、构建。由此,专家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航行环境和航行情况,获取预设参数后,在模型库中对船舶领域、安全通过距离、会遇态势、碰撞危险度进行计算和判断,根据计算结果,在规则库中进行匹配,给出合理的航行提示和航行建议。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专家系统的构建,在对遇、追越、交叉相遇三种会遇态势下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专家系统的有效性、合理性,能够在紧迫局势下,为驾驶员提供合理的航行提示和航行建议,协助驾驶员安全航行。6、结论。总结研究内容,概括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于京婉[4](2020)在《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因“萨德”风波中韩外交出现危机,导致两国关系跌至历史低谷。文在寅上任后对华如何施政,中韩关系如何发展,不仅事关两国政治、经济与安全的发展,而且对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国际关系发展与走向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研究为选项,基于三层考量:从中韩关系层面看,两国是搬不走的近邻,拥有广泛共识与利益契合。对其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韩了解,扩大双边合作领域,有效落实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从半岛安全层面看,韩国是朝鲜半岛属地国,而中国始终是解决半岛问题的参与国。对其研究有助于两国寻求共识,求同解疑,更好地推动半岛和平和地区安全与繁荣。从中美战略竞争层面看,韩国作为美国的盟友,在地区和半岛事务中受美国牵制。对其研究有助于增进双方政治和安全互信,增强共同维系半岛及地区安全稳定的信心。鉴于上述动因,本文试从五个方面对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第一章,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背景。外部环境是引发内部思考与影响对外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文在寅上任正值韩国“内忧外患”的政治乱局,诸多焦点问题成为文在寅政府的必答题。本章选择“由外至内”为视角,即地区、双边、国内,以三个新变化为焦点,对文在寅上任后韩国的时局背景进行剖析。三个新变化:一、东北亚地区局势新变化。其突出表现为韩国在中美两国战略竞争背景下面临的窘境、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缓和对话的新气象、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冲击韩国外交,日韩争端持续升级双边关系不断恶化等四个方面。二、中韩关系新变化。主要论述了“萨德”问题重创中韩关系和贸易往来受挫刺激中韩关系,以及渔业纠纷问题激化中韩关系这三个痛点。三、韩国国内政局新变化。主要围绕韩国执政党的变化、领导人更迭、韩国国内对华态度的新变化这三个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上述内外局势的新变化,无疑对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导向产生重大影响。第二章,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目标。政策目标是国家行为主体通过政策实施为获得某种效果或达到某种标准。文在寅政府执政初期,东北亚地区局势不断恶化、中韩因“萨德”问题出现外交危机、韩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在此背景下,文在寅政府为摆脱这一政治乱局,积极调整了韩国的对华政策。笔者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从政治、安全及经济层面,归纳梳理出其对华政策的三大目标。在政治层面上,文在寅政府试图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施平衡外交来稳定中韩关系,并借助中国提升韩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在安全层面上,首要目标是缓解中韩两国“萨德”危机,在此基础上争取中国共同应对朝核问题,同时要加强两国非传统安全合作。在经济层面上,文在寅政府为获取中国崛起带来的经济红利,携手中国共同抵御逆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冲击,继续深化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不过,其也在试图通过扩大韩国多元经济发展布局,进而适当降低韩国对华经济的过度依赖。第三章,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资源和手段。政策资源是实施政策的先前条件,而政策手段是实现其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均是实现其政策目标的重要环节。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资源依托,本章主要通过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美韩同盟三个视角,审视文在寅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可以利用的“抓手”和有利“王牌”。其一、韩国对华政策恃有的地缘政治价值。其二、韩国对华政策恃有的地缘经济价值。其三、美韩同盟是韩国对华政策的重要筹码。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手段方法,笔者以政策资源要素为铺垫,重点论述了文在寅政府在政治、安全和经济三个关键性领域的对华政策手段。政治手段重点是通过两国高层互动增强政治互信和适当拉开与美国距离的方式,实现快速修复与巩固中韩关系。安全手段主要通过对“萨德”反导系统进行管控的方式,达到缓和与加强中韩关系。经济手段则侧重于“合作+防范”的方式,来深化与发展中韩关系。第四章,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实施。政策实施是运用综合手段实现政策目标的行为过程。本章基于对文在寅政府对华各项主张和举措的综合分析,着重从政治、安全、经济三大层面论述了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实施的具体过程。其中,政治和经济层面是本章论述的重点。在政治层面上,文在寅政府旨在修复与巩固中韩政治互信。举措一、为恢复两国政治关系,通过双边高层互动、提升中国战略地位、加强领导人沟通等措施,积极向中国示善示好。举措二、为缓和两国安全关系,通过加强双边高层对话和对“萨德”进行环境评估并作出“三不”声明,积极向中国发出和好声音。举措三、为平衡中美关系,主要通过在美国“印太战略”立场上采取模糊态度,在半岛问题上强调韩国主导作用,在美日韩三边发展军事同盟关系上持否定态度,在“反华为”事件上持保留态度,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回避态度等诸多之举,有意向中国做出倾斜。在安全层面上,文在寅政府力求拓展中韩安全合作的新增长点。主要体现在协调处理朝鲜半岛事务和提升非传统安全合作等方面。在经济层面上,文在寅政府谨慎深化中韩经贸依存关系。主要包括: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进程,扩大韩国多元经济发展布局。这些都是文在寅政府顺应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之举。第五章,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评估、展望与应对。本章的重点是对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实施结果进行效能评估,对其执政后期中韩关系走势做出研判,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中国政策应对。效能评估是对应政策目标的三个层面,即政治、安全、经济层面开展的。通过逐项分析和综合考量,笔者认为,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实施的“上半场”,总体来看取得的成效较为显着。其主要表现:中韩关系开始转圜,聚焦的“萨德”问题按下了“暂停键”,经贸合作总体恢复元气,这充分体现了文在寅政府对华的诚意和努力。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也看到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局限性,解决朝核问题仍任重道远,美韩同盟仍是中韩关系的“夹心层”。展望文在寅政府后期的中韩关系,笔者综合各种复杂因素,作出以下判断:两国趋稳向好的势头有望得到维持,但短期内中韩关系难以再现“蜜月期”,其局部风险仍不容忽视。本章最后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中国政策应对:第一、明晰战略定位。第二、深化战略互信。第三、扩大共同利益。第四、增强危机管控。第五、推动多边合作。

金晨[5](2017)在《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北京市农业水足迹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北京现阶段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绿色发展的新需求对水资源形势严峻的北京市提出了新挑战。农业部门作为高耗水部门,本文研究分析水足迹的人类活动驱动因素、探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利用的胁迫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下农业水足迹需求进行预测,进而提出削减北京市农业水足迹的政策建议。本文以北京市农业水足迹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STIRPAT模型解析人类活动对北京市农业水足迹变化的驱动机制,接下来结合标准化降水指数(SPEI)及Mann-Kendall检验法对北京干旱气候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北京气候因素变化趋势及其突变情况对北京市农业部门水足迹的影响,最后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模型,分三种不同情景对北京市农业水足迹演变进行预测,并提出北京市农业节水的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根据北京市农业水足迹核算,1980至2012年间北京市年平均农业水足迹为3898.178×108m3,其先增长后下降,2004年后逐渐进入平稳状态。近30年来蓝水足迹远远大于绿水足迹和灰水足迹。在总的水足迹中蓝水足迹占比为50.43%,其次是灰水足迹和绿水足迹,分别占29.55%和20.02%。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北京市农业水足迹人类活动驱动机制发现,恩格尔系数对北京市农业水足迹影响最大,其影响系数为0.579,其次是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和农村总用电量影响系数分别为-0.201、0.096、-0.078、-0.02。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发现,绿水足迹受最高气温及降雨量影响较大,而蓝水足迹受日照时数影响较多。通过SPEI的北京干旱特征分析发现,从年度尺度上看,从9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气候逐渐干旱程度逐渐加深。从气候突变的角度,北京市气候因素近30年来呈现出波动变化,但整体趋势上降雨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M-K检测值为-0.77、-2.02、-4.21,呈下降趋势,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M-K检测值为1.21、2.41,呈上升趋势。对三种不同情景下北京市农业水足迹进行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显示:气候干旱情景下对北京市农业水足迹量最大,其影响大于经济、人口宏观调控情景。为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应该从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农业节水新技术发展及建设北京市生态产业功能区三方面考虑。种植低耗水植物,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探索具有北京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加大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区建设,将成为今后北京市农业节水的关键点。本研究不仅可为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探索绿色发展的道路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城市农业水足迹研究及预测提供新思路和视角。

周金城[6](2014)在《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研究》文中提出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对农业生产、人们生活有着不利影响。准确识别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对农产品价格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研判,可指导利益相关者采取预控措施规避风险,可为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提供微观层面的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如果农产品价格向均衡调整的速度不是固定不变,而呈现非线性调整走势,则传统的线性模型难以捕捉其动态调整行为。按照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论与实证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研究了以下问题。首先,探寻了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过程中的非线性动态特征。采用ARCH LM检验方法、Quandt-Andrews断点检验方法、H-P滤波法,发现我国各类农产品价格调整过程中确实普遍存在群集性、时变性、非线性转换、非对称性等非线性动态特征。其次,探究了农产品价格波动呈现非线性动态调整的原因。农产品价格波动群集的原因在于自然灾害袭击、农业生产者分散决策、间歇性发生的疫情,农业经济主体的异质预期,农产品的资本化发展。非线性转换的原因在于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不同价格条件下农产品价格反应机制的差异。价格非对称传导的原因在于市场势力、价格保护、不对称调整成本、不对称信息、产品特性、运输成本等。再次,主要运用非线性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刻画了我国9类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线性动态特征。通过TGARCH、EGARCH和CGARCH模型,发现我国大米、猪肉、西红柿等9类农产品价格都存在波动群集特征。除了大米价格,小麦、豆油、猪肉、牛肉、鸡肉、西红柿、辣椒、土豆价格的波动还都存在非对称效应。通过SETAR和STAR模型,发现我国大米、猪肉、西红柿等9类农产品价格都存在非线性转换特征,而且它们都是在两个不同的机制之间转换,转换速度也各有不同。同时,发现非对称ARCH类模型、SETAR模型、STAR模型这三类非线性模型的拟合效果都优于线性AR模型。通过MS-VAR模型,发现9类农产品价格波动可显着分为下跌、基本平稳(或微幅上涨)、上涨三个运行机制,各类农产品价格在不同的运行机制的转换概率、平均持续时间一般明显不同。通过TAR、C-TAR、MTAR、MC-TAR模型,发现我国大豆价格与豆油价格、豆粕价格之间的传导都是非对称的;大豆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价格的传的影响是对称的,豆油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价格的传导是非对称的。在规模化前阶段,我国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传导的是非对称的,而在规模化后阶段,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传导的是对称的。我国猪肉产业链的四个阶段都存在非对称的价格传导关系。最后,提出相关部门在进行农产品价格调控时,应注意各类农产品价格转换或传导的门限值,注意各类农产品价格在不同机制之间相互转换的概率差异,注意各类农产品价格在不同机制(或阶段)的调整幅度与速度,把握价格调节的时机、节奏与力度,有的放矢进行宏观调控。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供需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机制建设,完善农产品价格期货市场,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产业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应急机制。

鲁旭[7](2014)在《国际碳关税理论机制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文中指出化石能源的利用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燃烧化石能源所产生的无限度二氧化碳排放也导致全球气候逐渐升温。一些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主动在国内发展低碳经济,与此同时,也在国际上通过多边气候谈判极力推动更多国家接受强制碳减排的约束条件。但是,由于率先进行减排的国家在本国竞争力损失以及碳泄漏问题上存在顾虑,国际气候谈判向前推进得异常艰难。碳关税作为试图逼迫在谈判中不合作的国家接受碳减排的贸易手段,其出现推动了该进程,但是,也使得气候变化问题开始与国际贸易问题相交织。从开始的反对到在环境与能源的相关法案中富有戏剧性的采纳,美国对于碳关税的态度转变标志着其在重新考量碳关税的战略价值。碳关税不仅可以将发展中大国一同纳入强制碳减排行列以遏制其发展,也可以改变传统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帮助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经贸领域形成新的低碳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西方发达国家看到了碳关税所产生的国际碳博弈效果,积极培育低碳竞争力,试图凭借在全球低碳经济领域的主导权,来获得经济和政治上的最大国家利益。虽然中国在外交上的确应该极力谴责发达国家自工业化以来高碳化行为造成的气候环境变化恶果和碳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就能始终以碳关税不合理或不合法为由去轻视国际碳减排问题以及本国的低碳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在高速增长。无论是国际减排压力,还是国内环境与资源的容纳程度,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都已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而且在气候变化问题全球化的今天也已不能脱离国际大环境而存在。因此,重视碳关税并且有效地针对碳关税才能使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而在争取的有限时间内更加有所作为则是中国低碳经济获得未来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以碳关税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历史研究法梳理了碳关税的产生与发展,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碳关税等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从碳关税的理论架构中得出碳关税的两种理论机制——碳博弈机制和碳减排倒逼机制,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于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型分析法得出了中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最优模式,以及采用规范分析法构建了中国低碳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的对策体系。通过这些研究方法的使用,论文希望能够以碳关税的视角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全面而系统化的建设思路。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引出了具有关联性的国际碳关税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分别对碳关税和低碳经济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为碳关税的产生背景、提出与进展,介绍了气候变化、国际气候谈判以及碳关税被提出的相关情况,对碳关税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跟进分析,以期为三、四两章的的深入研究提供清晰思路;第三章为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在对碳关税名称、含义、征收方式和贸易福利效应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将与碳关税相关的碳概念以减排、金融、消费等不同视角加以区分,说明了碳关税与这些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第四章为碳关税的理论机制,阐述了碳关税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合法性的国际法架构,在此理论框架内,构建了两种碳关税的理论机制——正在推进的碳博弈机制和已经存在的碳减排倒逼机制;第五章为碳博弈机制下的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实践,明晰了碳博弈机制下的碳关税与西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选取了在低碳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且具有鲜明特色的英国、美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进行低碳发展模式的分析;第六章为碳减排倒逼机制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实践,以碳关税压力出现前后的时间为线索阐述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变化、所采取的以行政命令式节能减排为主的政策体系以及中国目前正在不同程度推进的西方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措施,并对其减排效果进行了评价;第七章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决策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决策模型,对政府管制手段的行政命令式节能减排和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碳税或碳交易等碳减排措施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第八章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体系构建,将第七章实证得到的以碳税为主体的决策结果,连同第二至五章所阐述的低碳经济不能忽视碳关税,以及第六章所揭示的中国微观企业低碳发展动力问题,共同作为本章政策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在这三个原则的指导下,分别从前期准备、碳税方案的实施、碳交易的协同发展、政府低碳管制措施的转变以及外交应对措施等五个方面按照碳税的实施进程给出了系统化和动态化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体系,以期有助于中国能够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下有效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张庆彩[8](2010)在《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环境安全视角的分析》文中认为中国环境政策法律的历史演进,追随着国际环保浪潮,与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如影随形,成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历程中,国家在环保领域成长的一个缩影与见证。中国环境立法成就斐然,但实施绩效却捉襟见肘,中国正面临环境问题逼近安全底线的危机。在环境安全日益广受关注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注目的焦点,存在被“安全化他者”的高风险性。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表明,尽管中国环保事业立法先行、理念先进,力图避免走上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但总体上仍然重复了类似的道路。如何辩证看待并客观评价中国环境法治与环保事业发展的成就与不足,进而探求其提升之道,是从源头上化解“中国环境威胁论”,促进中国环保的历史性转型、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探求中国特色的环保新路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尽管环境安全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但同可持续发展、环境正义对环境法的影响程度相比,环境安全对环境法的产生、发展及趋势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地探讨和重视。环境安全在国际关系领域,具有科学、政治和战略上的多重性质,环境安全是分析环境法治演进及趋势的有价值的概念工具。论文以国际环境规范的生命周期为框架,以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演变及趋势为主线,通过国际比较,探究当代中国环境法治建构的历程、特点及不足,从而探索其绩效提升之路径。导论部分概述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框架、结构安排和选题的使用材料来源,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及其不足。第一章探讨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历史演变及其理论基础。第二章运用建构主义的规范生命周期与规范扩散理论、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与去安全化理论、环境法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从国内与国际互动沟通两个层面,综合理性选择与社会建构两个方面,将中国环境立法与环境安全的演变历程,融入国际环境法律规范的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的四个阶段进行考察和论述。第三章在论述美、日、欧盟、印度、巴西、非洲等国的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基础上,将美、日、欧盟的环境法治同中国进行比较,并从上述各国的生态足迹、环境责任和环境资源绩效三方面,展开国际比较,阐述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趋势。第四章从分析环境安全与演进中的国际环境法治着手,探讨环境安全与当今中国环境法治的成就和不足、趋势及转型,并通过对中国参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博弈分析,阐述中国在未来气候谈判中的策略及其展望。结语部分对中国和平发展、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进行探讨,阐明实现中国环境安全战略目标的对策措施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研究认为,环境法是客观环境危机与人类主观制度文明应对的产物。环境安全是环境法律规范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的根本动力,高绩效的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保障同环境质量改善是高度相关的。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际环境法正以一种结构性和嵌入性的方式实现环境保护。自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国际环境法的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为中国环境法的开创、成长、发展及完善提供了国际推动力。世界环保潮流的影响势不可挡,但它必须通过中国内部的因素才能发挥作用。顺应国际环保浪潮、积极主动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环境法,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化进程中,积极认知全球环境问题和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并应用于国内环保实践,政府自上而下建构的产物。与中国环境法是外发自觉建构、以外促内地生成路径不同,发达国家环境法是内生自发建构的产物,并向外传播、示范和扩散。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环境法制构建中,国家力量强而社会力量弱的现实。因而,培育公民的环境意识、倡导企业的环境责任,探索保障社会公众民主、有序参与环保的法律渠道,促进法律移植和本土化之间的磨合与建构,实现外来规范与本土规范的兼容与同构,寻求环境、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走出“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环境治理困境,正是提升中国环境法治绩效的根本之道。中国环境法的生成、演进及趋势,伴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是国家改变自己、参与并影响世界的历程。随着中国崛起、加速融入世界,中国已从国际环境法治的初学者演变为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全球环境安全的危机状态与中国自身脆弱的资源环境国情,是促进中国环境法治绩效提升并走向历史性转型的外在压力与内生动力。国际环境安全的整体性将推动环境法治的全球性趋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面临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全球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多重、独特的压力,但中国在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的水平上,基本保障了国家环境安全,环境法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支撑。作为后发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面临环境危机的当代,中国理应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中国的环境安全压力远超出其他国家,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当今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与发达国家相比,如果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在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了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安全问题,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大贡献。北京奥运与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传递着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的话语权将与其国内环境法治的历史性转型所产生的国际影响力同步增长。

吕峰[9](2010)在《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山岭隧道的数量增加越来越快,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或交通条件的要求,大断面、大跨度形式的隧道,尤其是3、4车道的公路山岭隧道越来越多。由于隧道断面的增大,导致了施工难度的增加,使得隧道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在一系列的惨痛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现有的施工条件下,对于大断面隧道施工,没有明确的风险管理意识,没有清晰的风险管理预警概念造成的代价有多么沉痛,因此,对于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预警系统研究迫在眉睫,这是隧道安全管理的客观需要,也是保证建设目标实现的现实需要。本文针对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尚未成熟的现状,将风险管理理论和预警理论应用于实际隧道施工中,提出了建立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首先,论述大断面隧道的施工风险特点、断面结构、施工方法和技术,以及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理论,通过对影响大断面隧道施工不确定性风险进行辨识、评价,从而实现对隧道施工风险的科学管理和控制。其次,根据构建原则筛选建立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然后,指出了构建预警模型的原则、主要方法、运行流程,并根据此运用了BP神经网络建立了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模型。并确立了预警阀值和划分了预警信号,通过定量计算各指标值,当预警监控指标突破预警阀值时,系统将发出预警信号,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论证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实用性。目前,我国山岭地区大断面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和国际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施工过程对潜伏的风险缺少前瞻性、推测、判断,项目风险处理手段单一落后,风险事故给业主和施工单位造成的巨大损失将不可估计。而预警系统的研究可以在损失发生前预测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改变了传统的风险事后控制,大大减少了由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因此,预警系统的研究对于减少隧道安全风险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结合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路山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及其安全管理系统研究》课题进行。

闫峻[10](2008)在《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国家,林业生物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大敌。林业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制约了生态建设步伐,威胁着国土生态安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本论文针对当前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理论知识,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融合的方法,在文献回顾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界定了林业生物灾害的定义,归纳提炼了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分析了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特征,研究设计了快速估算灾害经济损失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5-2007年全国林业生物灾害年均发生面积达1120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210亿元,包括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总损失超过1480亿元。本文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应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专业为主体、社会参与为支撑的林业有害生物综合管理体系,推进由部门——救灾——危机管理为主向综合——防灾——风险管理为主的转变,实行“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和与此相适应的“谁受益,谁投入”的投入政策,强化健康抗灾、检疫御灾、监测预警和防治救灾四大体系建设,在管理技术措施上,应以森林健康为目标,以防控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为重点,把森林健康作为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基础,从培育种苗抓起,采取生态调控措施,提高森林抵抗有害生物的能力;把检疫御灾作为第一道防线,在加强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严格检疫封锁,阻止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入侵;把监测预警作为第二道防线,构建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在全面覆盖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对重大疫情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报,为及时除治提供科学依据;把防治救灾作为第三道防线,通过建设防治作业系统、物资保障系统、应急防控系统和防治评估系统,提高防治应急能力和减灾成效,实现可持续控灾,促进森林健康。

二、气象预报逼近服务贸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象预报逼近服务贸易(论文提纲范文)

(2)南方英文网汉英新闻编译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1.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1.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ransediting
        1.1.2 Overview of Newsgd.com
        1.1.3 Responsibilities of a transeditor at Newsgd.com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3 Outline of the report
2.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editing preparation
        2.1.1 Parallel texts
        2.1.2 Information collection
        2.1.3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study
    2.2 Transediting process
        2.2.1 Routine of transediting at Newsgd.com
        2.2.2 Tools used in the transediting
    2.3 Post-transediting management
        2.3.1 Quality control
        2.3.2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2.3.3 Glossary collection
3.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CO-TRANSLATOLOGY
    3.1 Overview of eco-translatology
    3.2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3.3 Multi-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s
    3.4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translatology and news transediting
4.CASE ANALYSIS
    4.1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of C-E news transediting
    4.2 Adaptive selections in linguistic dimension
        4.2.1 Lexical level
        4.2.2 Syntactic level
        4.2.3 Discourse level
    4.3 Adaptive selections in cultural dimension
    4.4 Adaptive selections in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5.CONCLUSION
    5.1 Summary
    5.2 Reflections
        5.2.1 On news transediting and eco-translatalogy
        5.2.2 On transediting job as a transeditor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5.3.1 Limitations
        5.3.2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CE
    Appendix A Glossary sheet
    Appendix B Practice materials

(3)施工水域船舶智能避碰专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船舶智能避碰研究现状
        1.2.2 专家系统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基本理论
    2.1 人工智能
    2.2 专家系统
    2.3 船舶避碰自动化
    2.4 模糊神经网络
        2.4.1 模糊理论
        2.4.2 神经网络
        2.4.3 模糊神经网络
    2.5 船舶碰撞影响因素
3 施工水域船舶避碰机理
    3.1 通航施工水域
    3.2 船舶领域模型
        3.2.1 常见的船舶领域模型
        3.2.2 通航施工水域船舶领域模型
    3.3 安全通过距离模型
    3.4 会遇态势判断模型
        3.4.1 本船周围区域划分
        3.4.2 船舶会遇态势判断模型
4 船舶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
    4.1 碰撞危险度参数处理
        4.1.1 航行参数的选取
        4.1.2 航行参数的模糊化
    4.2 碰撞危险度计算
        4.2.1 碰撞危险度计算
        4.2.2 碰撞危险度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4.3 环境危险度计算
        4.3.1 环境危险度的提出和计算
        4.3.2 环境危险度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5 智能避碰专家系统的构建和仿真
    5.1 智能避碰专家系统的构建
    5.2 智能避碰专家系统的仿真
        5.2.1 对遇局面
        5.2.2 追越局面
        5.2.3 交叉相遇局面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对既有文献的反思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背景
    一、东北亚地区局势新变化
        (一)韩国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面临的窘境
        (二)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缓和对话的新气象
        (三)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冲击韩国外交
        (四)日韩争端持续升级双边关系不断恶化
    二、中韩两国关系新变化
        (一)“萨德”问题重创中韩关系
        (二)贸易往来受挫刺激中韩关系
        (三)渔业纠纷问题激化中韩关系
    三、韩国国内政局新变化
        (一)韩国执政党的变化
        (二)领导人更迭
        (三)韩国国内对华态度的变化
第二章 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目标
    一、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政治目标
        (一)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实施平衡外交稳定中韩关系
        (三)提升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
    二、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安全目标
        (一)缓解“萨德”危机
        (二)中韩合作共同应对朝核问题
        (三)加强非传统安全合作
    三、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经济目标
        (一)最大获取中国崛起的经济红利
        (二)携手中国抵御逆全球化的经济冲击
        (三)适当降低对华经济依赖
第三章 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资源与手段
    一、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资源
        (一)韩国对华政策恃有的地缘政治价值
        (二)韩国对华政策恃有的地缘经济价值
        (三)美韩同盟是韩国对华政策的重要筹码
    二、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手段
        (一)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政治手段
        (二)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安全手段
        (三)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经济手段
第四章 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实施
    一、修复与巩固中韩政治互信
        (一)恢复两国政治关系
        (二)缓和两国安全关系
        (三)平衡中美关系
    二、拓展中韩关系的新增长点
        (一)协调处理朝鲜半岛事务
        (二)重视中韩非传统安全合作
    三、谨慎深化中韩经贸依存关系
        (一)积极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二)加快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进程
        (三)扩大韩国多元经济发展布局
第五章 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评估、展望与应对
    一、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效能评估
        (一)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政治效能评估
        (二)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安全效能评估
        (三)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经济效能评估
    二、文在寅政府对华关系展望
        (一)两国趋稳向好的势头有望得到维持
        (二)短期内对华关系难以再现“蜜月期”
        (三)局部风险不容忽视
    三、中国的政策应对
        (一)明晰战略定位
        (二)深化战略互信
        (三)扩大共同利益
        (四)增强危机管控
        (五)推动多边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概况
附录
后记

(5)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北京市农业水足迹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足迹核算方法与应用
        1.2.2 STIRPAT模型相关研究
        1.2.3 气候因素变化影响研究
        1.2.4 径向基神经网络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与数据
    2.1 研究区域
    2.2 水足迹核算
    2.3 STIRPAT模型—人类活动驱动机制分析
        2.3.1 STIRPAT基本模型
        2.3.2 岭回归分析
    2.4 气候变化影响分析
        2.4.1 Mann-Kendall检验方法
        2.4.2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的北京市干旱特征分析方法
    2.5 RBF神经网络模拟及预测方法
    2.6 数据来源
3.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北京市农业水足迹的影响分析
    3.1 农业水足迹核算与分析
    3.2 人类活动对水足迹的驱动机制分析
        3.2.1 STIRPAT模型构建
        3.2.2 协整分析与多重共线性诊断
        3.2.3 岭回归分析
        3.2.4 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3.3 气候变化对水足迹的影响分析
        3.3.1 Mann-Kendal突变检验分析
        3.3.2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的北京干旱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下的北京市农业水足迹预测研究
    4.1 RBF神经网络运算
        4.1.1 绿水足迹模型模拟
        4.1.2 蓝水足迹模型模拟
        4.1.3 灰水足迹模型模拟
    4.2 RBF模拟精度评价
    4.3 不同情景下北京市农业水足迹变化趋势预测
        4.3.1 人类活动惯性发展情景
        4.3.2 对经济人口宏观调整情景
        4.3.3 气候极端干旱情景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的内生假说研究
        1.2.2 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的外生假说研究
        1.2.3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研究
        1.2.4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预测与预警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框架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初探
    2.1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群集性特征
        2.1.1 数据描述与平稳性检验
        2.1.2 各类农产品价格波动的ARCH效应检验
    2.2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路径的非线性转换特征
        2.2.1 数据处理与Quandt-Andrews断点检验方法
        2.2.2 各类农产品价格波动路径非线性转换的统计检验
    2.3 我国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
        2.3.1 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2.3.2 各类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产品价格波动非线性动态调整的理论分析
    3.1 农产品价格波动群集与非对称效应
        3.1.1 农产品供给冲击的间歇性
        3.1.2 农业异质主体与群体演化
        3.1.3 农产品资本化的影响
    3.2 农产品价格非线性机制转换
        3.2.1 非线性机制转换的含义
        3.2.2 农产品价格非线性机制转换的原因
    3.3 农产品非对称价格传导
        3.3.1 非对称价格传导的含义
        3.3.2 农产品非对称价格传导的原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产品价格波动非线性动态调整研究的计量模型
    4.1 非对称GARCH模型
        4.1.1 TGARCH模型
        4.1.2 EGARCH模型
        4.1.3 CGARCH模型
    4.2 非线性机制转换模型
        4.2.1 自激励门限自回归(SETAR)模型
        4.2.2 平滑转移自回归(STAR)模型
        4.2.3 马尔科夫机制转换(MS)模型
    4.3 非对称价格传导的检验方法与门限模型
        4.3.1 非对称价格传导的检验方法
        4.3.2 门限模型
第5章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群集与非对称性研究
    5.1 基于AR-TGARCH模型的研究
    5.2 基于AR-EGARCH模型的研究
    5.3 基于AR-CGARCH模型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线性机制转换研究
    6.1 基于SETAR模型的研究
        6.1.1 数据说明及非线性检验
        6.1.2 SETAR模型的估计与诊断
    6.2 基于STAR模型的研究
        6.2.1 数据说明与平稳性检验
        6.2.2 STAR模型的选择、估计与诊断
    6.3 基于MS-VAR模型的研究
        6.3.1 数据说明及模型设定
        6.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非对称传导研究
    7.1 我国大豆与豆油、豆粕价格的非对称传导研究
        7.1.1 数据说明及处理
        7.1.2 实证过程及其结果
        7.1.3 结果分析
    7.2 我国玉米价格与生猪价格的非对称传导研究
        7.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2 实证过程及其结果
        7.2.3 结果分析
    7.3 我国猪肉产业链的非对称价格传导研究
        7.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7.3.2 实证过程及其结果
        7.3.3 结果分析
    7.4 国际粮食价格与国内粮食价格的非对称传导研究
        7.4.1 数据说明及处理
        7.4.2 实证过程及其结果
        7.4.3 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7)国际碳关税理论机制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碳关税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碳关税的文献综述
        二、国内碳关税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低碳经济的文献综述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文献综述
        二、低碳经济理论体系的文献综述
        三、国内有关低碳经济认识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思路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第二章 碳关税的产生背景、提出与进展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
        一、化石能源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二、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化
        三、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化
        四、气候变化问题的经济化
    第二节 国际气候谈判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
        二、后京都时代的气候谈判
    第三节 碳关税的提出
        一、法国——碳关税的推动者
        二、美国——碳关税态度的转变者
        三、欧盟——碳关税问题上的逐渐强硬者
    第四节 航空碳关税的试水
        一、航空碳关税的提出
        二、各国的反应
        三、航空碳关税被搁置
        四、搁置一年后的航空碳关税前景
第三章 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 碳关税的认识
        一、碳关税最初的关税含义
        二、碳关税与关税的不相符
        三、碳关税更倾向于表述为碳的“边境调整”
        四、中国对碳关税概念的认识
        五、碳关税的征收方案
        六、碳关税的贸易福利效应
    第二节 与碳关税相关的减排概念
        一、碳交易
        二、碳税
        三、碳关税与碳税、碳交易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节 与碳关税相关的金融概念
        一、碳贸易
        二、碳金融
        三、碳货币
        四、碳汇
        五、碳关税与碳金融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第四节 与碳关税相关的消费概念
        一、碳足迹
        二、碳标准
        三、碳标签
        四、碳中和
        五、碳关税与碳消费概念间的关系
第四章 碳关税的理论机制
    第一节 碳关税经济理论基础的形成
        一、碳关税根源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市场失灵
        二、碳关税根源二——贸易与环境的冲突
        三、碳关税的实施依据
    第二节 碳关税合法性的理论架构
        一、国内研究证明碳关税的违法性
        二、发达国家力图证明碳关税的合法性
        三、碳关税合法性的未来趋向
    第三节 碳关税引发的碳博弈机制
        一、碳关税的技术可行性
        二、碳关税的运作可行性
        三、碳关税的技术和运作可行性引发的碳博弈机制
    第四节 碳关税形成的碳减排倒逼机制
        一、碳关税的两种碳减排倒逼机制
        二、实践中已形成的碳减排倒逼机制
        三、未来越来越大的碳关税倒逼压力
第五章 碳博弈机制下的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第一节 碳博弈机制下的碳关税与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
        一、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与碳关税的协同发展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三、碳关税强化西方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第二节 英国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一、低碳政策法规
        二、低碳技术
        三、碳交易
        四、碳足迹、碳标准与碳标签
        五、低碳政策实施的成效
    第三节 美国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一、低碳政策法规
        二、低碳技术
        三、碳交易
        四、碳足迹与碳标签
        五、低碳政策实施的成效
    第四节 日本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一、国家低碳战略规划
        二、低碳技术
        三、碳税
        四、碳交易
        五、碳足迹、碳标准与碳标签
        六、低碳政策实施的成效
第六章 碳减排倒逼机制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第一节 碳关税发酵前的中国发展理念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理念
        二、配合与利用国际减排的发展理念
        三、持续升温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二节 碳关税倒逼机制下的中国低碳发展理念
        一、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国际碳减排压力
        二、碳关税倒逼中国做出强度减排承诺
        三、减排压力下中国低碳发展理念的加速形成
    第三节 中国正在推进中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一、约束型的行政命令式节能减排
        二、激励型的节能减排系列措施
        三、激励型的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
        四、激励型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措施
    第四节 中国正在实践中的碳概念措施
        一、加快的碳交易试点
        二、进行与碳税相关的税制改革
        三、未完全推进的碳标准与碳标签工作
        四、大力发展但还未普及的碳汇
        五、还在试点的低碳城市
    第五节 中国低碳经济实践效果评价
        一、“十一五”期间的低碳经济实践效果及问题
        二、“十二五”期间的低碳经济实践效果及问题
第七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决策分析—层次分析法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二、层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决策模型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
        一、决策目标——中国低碳经济发展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间指标选择
        三、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备选方案选择
        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第三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最优决策选择——基于层次结构模型的分析
        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间指标成对比较矩阵表
        二、参与度指标的备选方案成对比较矩阵表
        三、减排效果指标的备选方案成对比较矩阵表
        四、可操作性指标的备选方案成对比较矩阵表
        五、碳关税针对性指标的备选方案成对比较矩阵表
        六、经济影响指标的备选方案成对比较矩阵表
        七、公平性指标的备选方案成对比较矩阵表
    第四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层次结构模型的运行结果分析
        一、运行结果
        二、最优决策结果-碳税的可行性分析
        三、碳税与其他两种方案的结合使用
第八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体系构建
    第一节 对策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以碳税为主体的原则
        二、规避碳关税的原则
        三、激发微观企业低碳发展动力的原则
    第二节 碳税实施前的各项准备
        一、舆论的低碳宣传
        二、碳足迹标签的快速推进
        三、规划的适当先行
        四、法律的充分保障
    第三节 碳税方案的实施
        一、碳税在税制结构调整中推出
        二、碳税税率的渐步提升
        三、碳税制度的全面推进与税收优惠
        四、碳税税收的专款专用
    第四节 与碳税协同发展的碳交易实施方案
        一、全国统一自愿碳交易市场的协同建设
        二、区域强制碳交易市场的协同建设
        三、碳税与碳交易的制度衔接
    第五节 政府低碳管制措施的转变
        一、过渡期行政命令式节能减排政策的非常规利用
        二、新型政府低碳管制措施体系的构建
        三、政府环保监督和考核职能的履行
    第六节 针对碳关税的外交应对措施
        一、做好国际碳减排谈判前的充足准备
        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三、坚持多边谈判框架
        四、促进碳减排议题向技术与资金支持的方向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环境安全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论文选题
    一、价值和意义
    二、已有研究现状分析
    三、思路框架及创新之处
    四、使用材料来源和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的历史及理论
    第一节 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历史
        一、工业革命之前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二、现代环境法的产生
        三、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演变
    第二节 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的多维理论透视
        一、自然科学基础
        二、人文科学关注
        三、社会科学应对
        四、跨学科研究与实践
    第三节 国际环境规范的生命周期、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一、哥本哈根学派的去安全化理论
        二、国际环境法律规范的生命周期
        三、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小结
第二章 环境安全与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环境法的开创
        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触发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
        三、政府决策的推进
        四、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开端
    第二节 中国环境法的成长
        一、内罗毕环境会议的影响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开拓
        三、改革开放、法制重建的推动
        四、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成长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的发展
        一、里约环境会议的推进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勃兴
        三、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依法治国的促动
        四、环境安全凸显期的环境法治
    第四节 中国环境法的完善
        一、约翰内斯堡地球峰会的影响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加速发展
        三、从接轨到融入世界
        四、环境安全事件高发期的环境法治
    小结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美、日、欧盟的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一、美国:从污染受害到引领潮流
        二、日本:从“公害列岛”到“环境立国”
        三、欧盟:环保先锋的多级协同
    第二节 印度、巴西、非洲的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一、印度之得失
        二、巴西之优劣
        三、非洲之障碍
    第三节 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国际比较
        一、美、日、欧盟同中国的比较
        二、生态足迹、环境责任和环境资源绩效的国际比较
        三、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趋势
    小结
第四章 环境安全与当今中国环境法治的趋势和转型
    第一节 环境安全与国际环境法治的得失
        一、法律规范演进中的国际环境治理
        二、国际组织对环境法治的推动
        三、国际环境法的成就及不足
    第二节 环境安全与国际化的中国环境法
        一、中国国际社会化进程中的环境法治
        二、环境安全与中国环境法的成就和不足
        三、环境安全与中国环境法的趋势及转型
    第三节 中国参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博弈分析
        一、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博弈的性质与特征
        二、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静态博弈分析
        三、对中国角色及摆脱困境的思考
    小结
结语 和平发展、环境安全与中国环境法治
附录一:中国现行主要环境保护法律
附录二:中国环境保护及其政策法律大事记(1972~2010年)
附录三:中国缔结和签署的主要国际环境公约
附录四:国际环境保护与环境法治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一、外文专着与论文
    二、中文专着与论文
    三、媒体与网络
后记

(9)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本文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隧道风险管理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1.2.2 预警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本文研究的难点
        1.4.3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分析
    2.1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分析
        2.1.1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的特点
        2.1.2 大断面公路隧道断面形式
        2.1.3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方法
    2.2 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分析
        2.2.1 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定义
        2.2.2 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影响因素辨识和分析
        2.2.3 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
        2.2.4 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应对
    2.3 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理论
        2.3.1 预警管理理论基础
        2.3.2 预警系统基本组成要素
第三章 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3.1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3.2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筛选原则
    3.4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3.5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测算
第四章 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
    4.1 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系统概念
    4.2 预警研究方法
    4.3 预警基本流程
    4.4 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警限和警级的确立
    4.5 风险预警管理的功能
第五章 基于BP 神经网络理论的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模型
    5.1 神经网络理论概述
    5.2 神经网络基本概念
        5.2.1 神经元模型
        5.2.2 神经网络基本结构
        5.2.3 神经网络的分类
    5.3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5.3.1 BP 算法
        5.3.2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BP 神经网络模型推导
        5.3.3 BP 神经网络改进算法
        5.3.4 初值选取原则及隐层节点个数的确定
第六章 案例分析与计算机程序设计
    6.1 计算机程序设计
        6.1.1 MATLAB 概述
        6.1.2 MATLAB 特点
        6.1.3 MATLAB 神经网络工具箱
        6.1.4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GUI)的系统实现
        6.1.5 基于Simulink 仿真工具的系统实现
    6.2 案例分析
        6.2.1 工程概况
        6.2.2 基于BP 神经网络在围岩等级判别中的预警
        6.2.3 基于 BP 神经网络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10)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已有的相关研究
        1.5.1 灾害经济学研究进展
        1.5.2 林业生物灾害经济研究进展
    1.6 论文的创新
2 相关概念和主要理论基础
    2.1 几个相关概念
        2.1.1 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2.1.2 自然灾害的特征
        2.1.3 林业生物灾害与林业生物灾害管理
        2.1.4 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分析
        2.1.5 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内容
    2.2 灾害管理理论
        2.2.1 灾害系统理论
        2.2.2 灾害管理周期
        2.2.3 灾害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2.2.4 灾害管理体系
        2.2.5 灾害的风险管理
        2.2.6 灾害的危机管理
        2.2.7 灾害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
    2.3 森林灾害经济理论
        2.3.1 森林灾害经济
        2.3.2 森林灾害经济的研究重点
        2.3.3 森林灾害经济的基本原理
        2.3.4 森林受害程度的分析方法
        2.3.5 林业生物灾害损失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2.3.6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处置分级标准
        2.3.7 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理论和方法
    2.4 新古典福利经济学
    2.5 生态系统理论
        2.5.1 生态平衡与生态稳态
        2.5.2 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机制
        2.5.3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理论
    2.6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2.6.1 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
        2.6.2 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原理
3 国内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概述
    3.1 我国古代农林生物灾害管理的历史和对当代的启示
        3.1.1 古代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回顾
        3.1.2 古代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思想
        3.1.3 古代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3.2 我国现代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
        3.2.1 “彻底消灭”理论占主导时期
        3.2.2 综合防治和综合治理理论占主导时期
        3.2.3 森林健康和可持续控治理论为指导时期
    3.3 国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概述
        3.3.1 世界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情况
        3.3.2 国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
        3.3.3 我国与国外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理念的比较
    3.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3.5 小结
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现状与趋势分析
    4.1 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4.1.1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
        4.1.2 本土主要林业有害生物
    4.2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特点及成因
        4.2.1 林业生物灾害发生与危害特点
        4.2.2 林业生物灾害成因分析
    4.3 林业生物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4.3.1 影响林业生物灾害发展的因素
        4.3.2 林业生物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4.4 小结
5 林业生物灾害的经济损失估算
    5.1 问题的提出
    5.2 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
        5.2.1 指标体系
        5.2.2 分析方法
    5.3 全国主要林业生物灾害损失估算
        5.3.1 数据来源
        5.3.2 主要林业生物灾害的损失估算
        5.3.3 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5.4 小结
6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6.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外部经济效应
        6.1.1 公共物品的内涵
        6.1.2 公共物品的特性
        6.1.3 外部效应的特性
        6.1.4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外部效应
    6.2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成本分析
        6.2.1 灾害成本概念
        6.2.2 林业生物灾害及其管理成本的界定
        6.2.3 林业生物灾害成本效益分析
        6.2.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成本效益问题
    6.3 小结
7 林业生物灾害的分类与分级管理
    7.1 林业有害生物的分类管理
        7.1.1 林业有害生物的危险性分类
        7.1.2 林业有害生物的分类管理策略
    7.2 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分级管理
        7.2.1 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分级标准
        7.2.2 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
    7.3 小结
8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对策研究
    8.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机制研究
        8.1.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要素分析
        8.1.2 转变管理方式
        8.1.3 改进管理方法
        8.1.4 完善管理制度
    8.2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8.2.1 完善法律法律法规体系
        8.2.2 强化执法能力
        8.2.3 加强执法监督
        8.2.4 增强法律意识
    8.3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投入政策
        8.3.1 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投入政策体系
        8.3.2 建立多渠道投入为辅的社会投入体系
        8.3.3 设立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应急储备资金
        8.3.4 加强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资金管理
    8.4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技术支撑措施
        8.4.1 森林健康措施
        8.4.2 检疫御灾措施
        8.4.3 监测预警措施
        8.4.4 防治救灾措施
    8.5 小结
9 结论和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讨论和体会
参考文献
附件1 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名录
附件2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补助费系数表
附件3 2007年网上调查各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汇总表
附件4 1998-2007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统计表
附件5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气象预报逼近服务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际港口集装箱运输服务贸易危机应对研究 ——以COVID-19事件下上海港为例[D]. 周晶.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2]南方英文网汉英新闻编译实习报告[D]. 浦恩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3]施工水域船舶智能避碰专家系统研究[D]. 汤国瑞.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研究[D]. 于京婉. 吉林大学, 2020(08)
  • [5]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北京市农业水足迹的影响研究[D]. 金晨.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研究[D]. 周金城. 湖南大学, 2014(12)
  • [7]国际碳关税理论机制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D]. 鲁旭.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8]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环境安全视角的分析[D]. 张庆彩. 南京大学, 2010(07)
  • [9]山岭地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研究[D]. 吕峰. 重庆交通大学, 2010(12)
  • [10]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 闫峻.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服务贸易的天气预报迫在眉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