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税收制度的国际比较

环境税收制度的国际比较

一、环境税收制度的国际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郎威[1](2020)在《中国绿色税收制度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是世界有目共睹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我国GDP为896915.6亿元人民币,总量稳居世界第二,GDP同比增长了6.6%。但伴随着我国粗放型经济的不断增长,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问题,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的调节,包括采取行政处罚、财政补贴、税收和可交易许可证等多种政策工具。其中,税收是国家整体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政府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而绿色税收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绿色税收(Green Tax)是20世纪末国际税收学界才兴起的概念,从绿色税收的内容看,不仅包括为环境保护而特定征收的各种税,还包括为环境保护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在我国现行的18个税种中,除了环境保护税是在2018年新开征的绿色税种外,其他税种都是已开征多年的税种,而这些税种设置的目的更多是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和对资源的过度开采、滥用等现象越来越多,绿色税制已经成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趋势。而税制的绿化就是基于绿色发展的要求,对现有的税制进行绿色化调整,使其在整体上体现环境保护功能。通过绿色税收制度的改革,可以引导和约束社会成员正确地处理资源环境问题。因此,我国需要构建完善的绿色税收制度,用税收的手段把环境污染问题内部化,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从而解决环境污染治理难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绿色税收的实施效果,既与自身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征管的有效实施密切相关,也离不开其他环境相关税种的协调配合。因此,本文合理界定绿色税收和绿色税收制度的概念和内涵。将绿色税收制度界定为,国家为达到污染防治目的而推进传统税制全面“绿化”转型过程中所征收的各种税收及所制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统称,由若干性质不同的绿色税种及税收优惠政策组成的绿色税收体系。就我国而言,具体包括三部分:一是专门为环境保护而设立的绿色税种,如环境保护税,属于事后干预型;二是现行税制中其他具有环保性质的绿色相关税种,其中又划分为资源占用型和行为引导型;三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梳理我国现行的绿色税收制度,对比不同类型的绿色税收的占比变化。在2009-2018年的我国绿色税收结构中,行为引导型绿色税收所占的比例最高,比例达到70%以上;其次是资源占用型绿色税收,比例在20%-30%之间;环境保护税收的比例一般在3%以下,尤其是2018年排污费改征环境保护税后,比例最低只达到0.73%。可见,我国现有的绿色税收制度主要还是侧重于征收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这些行为引导型绿色税收。税制的绿化程度反映了绿色税制对环境改善和资源节约的程度。本文对我国税制的绿化程度进行了初步的测算。在指标选取上采用了OECD国家常用方法,即用绿色税收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例来表示。结果表明我国在2009-2018年间税制绿化程度在13.15%-15.53%之间,且在201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虽然我国和OECD国家绿色税收内涵和结构不同而导致税制绿化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但相比之下,我国税制的绿化程度仍然不低。我国不同地区税收的绿化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税收绿化程度较低。为进一步研究绿色税收对我国环境和经济可能产生哪些影响,本文选取全国30个省市的2005-2017年的数据进行门槛回归分析。首先,以绿色税收收入和二产占比为门槛变量,做了四种公式的假设,分析我国绿色税收的环保效应,即污染减排和节能降耗效应。结果显示,在污染减排效应方面,在全国范围内,绿色税收收入每增加1%,会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0.05%至0.06%,区域差别不大。而绿色税收不是废水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废水排放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在节能降耗效应方面,由于绿色税收收入和能源消费量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绿色税收对能源消费的节能降耗作用不显着。其次,以绿色税收收入、能源消费量和二产占比为门槛变量,做了三种公式的假设,分析我国绿色税收对以人均GDP为表征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即绿色税收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对于绿色税收收入大于门槛值569.55亿元的地区,如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来说,提高绿色税收收入会使经济效益增加67.03%。然而,对于绿色税收收入小于等于门槛值569.55亿元的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区来说,提高绿色税收收入会大幅度地降低经济效益。同时,当以能源消费量和二产占比为门槛变量时,绿色税收收入每提高1%,会使经济效益在28.91%至87.51%的范围之间增加。因此,我国绿色税收的双重红利效应存在一定的门槛值条件,即对于绿色税收收入大于门槛值的地区,如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来说,双重红利效应存在。但对于绿色税收收入小于门槛值的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区,双重红利效应则不存在。最后,指出我国现行绿色税制存在的问题,再结合OECD国家绿色税制改革的经验,对我国绿色税制的完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绿色税制改革需要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和作用范围对环境保护税和其他绿色相关税种进行总体规划、相互配合,避免不同绿色税收手段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而构建完善的绿色税收制度。

王天一[2](2019)在《我国环境税征税范围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环境污染程度也愈加严重,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基于此,我们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速度,转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致力于我国环境资源的保护。面对这样的环境危机,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据此开始防治环境污染,利用税收来对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限制。我国相继颁布了《环境保护税法》、《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等,取代了原有的排污费制度,确立了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独立税种,迈出了税制绿化改革的关键一步。但现行环境税法仍然存在“税费平移”等诸多弊端,征税范围及税额标准等与此前的排污费制度基本一致。虽然从理论上看,环境税的征税范围应是所有污染物,但在现实中往往因为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法律制度的规定并不能与理论做到完全贴合。因此,对于这部刚刚施行的法律,学者们对于纳税主体的范围、征税范围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仍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主要针对的是现行环境保护税征税范围的法律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现行环境税法的征税范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立法角度、法理角度、域外经验等三方面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对于环境税法征税范围的研究,为我国完善环境税法的制度设计、推动我国环境税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促进我国税制绿化改革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邢文达[3](2019)在《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环境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全球环境治理实践,重点探讨了跨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体系下的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环境税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政税收政策,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两方面的特点,其目标是服务于国家环境政策,而且税收基础与环境因素紧密相连。环境税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建立在经济学的负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理论基础之上的市场性环境政策,在具体研究中往往使用博弈论(Game Theory)来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影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果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必要的协调则会使得各国和地区处于非均衡状态。考虑到各国历史、文化和国情的不同,环境税收的种类、征收幅度以及征收方式等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带来的是更为严重的价格扭曲和更加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而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则是建立环境税收政策的国际协调制度。这不仅需要各国和地区之间形成共同的认识,还需要采取共同的行动,经济学中的集体行动理论(1)(Theory of Collective Action)为解释各国和地区共同行动的动因和方式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以世界贸易组织环境税边境调整法律制度和欧盟框架下的能源税指令为例,具体阐述了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实践。包括环境税国际/跨国协调法律机制产生的背景与历史、内容、实施以及启示。在使用经典法律分析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理论、现实背景和形成过程的介绍,并且以经济理论为逻辑线索对环境税协调法律制度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通过对比以上两种环境税国际协调制度,本文认为,环境税边境调整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但制度松散;能源税协调实施范围相对较小,但是具有更强的执行力和约束性。本文根据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和对比了两种环境税国际协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发现有三个因素对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的建立至关重要。第一个因素是完善的机构建制,集体行动理论和博弈论均认为,通过协调产生的共同行动较为容易发生在完善的机构建制之中,因为完善的机构建制可以通过多次博弈来降低共同行动的成本。第二个因素是在机构建制的基础上,协调内容需要从协调的目标、政策、技术到最后法律制度的顺序逐步完成,以及从已有制度的保持到未来更高目标的逐步协调。第三个因素是各国和地区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本身环境税政策的发展程度。本文最后落点于探讨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实践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由于税收和环境问题涉及内容广泛而复杂,而且有一定的技术性,所以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温床。我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应当防备其他国家和地区利用环境税边境调整来进一步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环境税作为能源税中的最重要税种,是多年来国际关注的焦点,我国已经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能源税体系,在建设高水平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政策的指导下,能源税的国际协调有可能成为未来讨论的热点议题。最后,本文在借鉴欧盟促成能源税协调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源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分析了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的障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第二,本文深入探讨了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或投资者在进入享有贸易优惠的发展中国家之后,会“洗劫”本该属于发展中国家在“碳交易”贸易中的优惠。第三,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环境税已经逐渐成为一些国家保护环境的法律和经济手段。欧盟作为世界环境标准、环境政策的先行者和榜样,其走过的路对后来者有诸多启示。

尹华东[4](2017)在《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为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止环境问题的继续恶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德国先后尝试将税式支出引入环境保护领域,并构建了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实现了对环境税收优惠规定有效清理及评估管理,充分发挥了政府对环境、经济的宏观指导作用,促进了税收改革的绿色化进程及环境问题的解决。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转型,我国的环境问题亦持续恶化,通过税收手段中的税式支出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和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固有的矛盾。但我国目前环境税式支出制度中存在环境税式支出管理不完善,环境税式支出的立法层次低,部分环境税式支出范围过窄、表现形式单一、内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上述问题严重妨害了税收调控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的发挥,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在坚持税收法定、税收效率、税收公平原则的前提下,在借鉴美国、德国环境税式支出经验的基础上对环境税式支出制度进行如下完善:第一,完善我国环境税式支出的管理立法,规范我国环境税式支出预算报告编制机制;第二,提高我国现有的环境税式支出的法律层次;第三,拓宽支出的范围、增加税式支出的表现形式及取消不合理的环境税式支出。

杨志宇[5](2016)在《欧盟环境税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探寻高效的环境治理手段,合理配置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二战以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经济曾经快速发展,但因没有更多地注重环境保护,出现了各种环境污染事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经过不断探索,人们得出了利用税收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的结论。实施环境税收制度,一方面可为政府筹集环境治理资金,并为政府降低企业其他税负提供条件,还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的绿色转型,增加就业岗位等;另一方面依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利用征收环境税的经济手段,矫正市场自发调节下的资源配置失灵现象,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并消费低污染或无污染的产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欧盟地区有着悠久的工业文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盟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始觉醒,各成员国进行了税收手段治理环境污染的实践活动。在多项环保行动法案的指导下,明确了环境税收体系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并根据各自的国情,科学合理地设置环境税种类、税率、纳税人、征税对象,形成了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费到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多环节的环境税收体系。欧盟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及实践,大大提高了其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民生效应,并通过环境税的国际协调,联合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工业化的推进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了控制环境污染,我国已把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将环境税作为切入点,借鉴欧盟环境税的发展经验,分析我国环境税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开征环境税的意义,分步骤和分阶段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收体系,实现利用环境税手段控制环境污染的基本目标。本文以欧盟环境税为研究对象,剖析欧盟各成员国环境税体系的发展经验、取得的成效和国际协调基本手段,为我国构建起完善的环境税税收政策体系提供参考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提出了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章首先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基本关系,对环境税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了传统税收的功能,并分析了环境税收制度的优越性;第三章阐述环境税的相关理论,包括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构建起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是欧盟环境税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本章梳理了欧盟环境税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建设、实践经验和时代特征等内容,最后分析了欧盟环境税收体系的发展趋势,形成了欧盟环境税的发展脉络。第五章至第七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欧盟税收体系的构建目标和原则。阐述了环境税收体系的税种,包括污染物排放税、污染产品税、资源税和生态补偿税等,分析了税率、税基、纳税人和纳税对象等内容,最后总结和归纳了欧盟环境税的发展经验。第六章对欧盟环境税的效应分析部分,分析了欧盟在开征环境税以后,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民生效应,是本研究的重点。第七章为欧盟环境税的国际协调部分。以国际税收协调的内涵和必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环境税的跨国外部性的影响,提出了环境税的国际协调的目标和原则,以及环境税的国际协调的表现形式和基本手段。第八章是欧盟环境税对我国环境税收体系构建的启示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环境税费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了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欧盟环境税的启示下,提高我国构建环境税收体系的总体方案和保障措施。

张真[6](2015)在《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构建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如印度博帕尔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到近年来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加剧。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与限制作用使得各国不得不对环境污染问题作出反应。就目前世界各国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来看,主要采取世界范围内联合整治,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并签订国际条约或协议来控制各国污染物排放量的形式。但这些条约或协定却因各国国家利益的差异而得不到真正实施。在一国国内,行政管制是普遍实行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在OECD国家还通过环境保险、环境信贷、征收环境税等措施来解决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并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环境税收制度。而就我国而言,在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下,我国的环境保护手段目前仍停留在行政管制的阶段,许多富于创新的环境保护手段,如环境税、环境保险、环境信贷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环境税的应用为例,在一些西方国家从理论到实践都逐渐成熟完善。但是在我国,环境税还是一项比较新的税收手段。从环境税的字面意义可知,环境税是针对环境因素征收的税种,因此,环境税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言喻的积极作用。同时,环境税作为税收的一种,是在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引下的对税收制度的创新与发展。环境税法律制度涵盖了环境、税收等多方面关系和主体,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和特点,它能刺激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税收结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环境治理提供资金支持。综合来讲,环境税能够对环境、经济乃至社会产生积极效果。在我国,随着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深入开展,加之国外环境税实施的成功效果的吸引力,关于在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因此,对我国开征环境税及环境税收制度的研究就便得必要。本文以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构建为中心主题来进行写作。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环境税制度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是有其深厚的理论来源。环境税本质上属于一种税收制度,因此对环境税理论基础的分析必不可少的要从其税法、经济学等法律方面上进行。此外,对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的讨论,还可以从法理学的角度、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角度来阐述。本章便是从以上四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二章国外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实践。环境税制度建设于国外首先开始,并成熟与国外。因此,首先便要阐述环境税在域外的发展历程与实践效果。该章主要是对环境税制度在国外的发展阶段进行疏理,总结国外发展的实践经验,以便对我国开展环境税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第三章我国现状环境税相关制度发展现状评析。要构建我国的环境税法律制度,首先要使环境税这一新的税收制度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相互融合。本章便是从分析评价我国现行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并在此基础上,为环境税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实践提供可行性思路。第四章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构建。本章分两步进行探讨如何构建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问题。首先讨论在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税法律制度时应注意的一些基础问题。其次是具体制度设计问题。基础性问题是对我国环境税制度进行具体设计的前提。通过分析我国在环境税法律制度建设上应注意的问题,我国环境税制度的建设才能少走弯路,相关制度的具体构建才更加清晰。

周薇[7](2014)在《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不断加剧,不仅对国民的社会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而且极大地阻碍了城市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被全世界所共同关注。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实践,将环境税收制度这种经济手段作为解决国家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中,在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能源消耗急剧增加,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亟需通过有效手段进行解决,进一步完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开征专门的环境税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着重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环境税制的建议。首先,对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环境税收法律制度完善的经济学依据和法学依据,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完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现状,并根据排污费和资源税的实施情况详细地剖析了我国环境税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再次,通过对美国、荷兰、日本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概况的介绍,了解了发达国家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特点,并且分析出对我国环境税制完善的启示;最后,借鉴国际环境税收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现实状况,从确立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引入独立的环境税种并加速环境费改税进程、调整现行环境税收优惠政策和合理定位环境税与环境费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议。

吴健,毛钰娇,王晓霞[8](2013)在《中国环境税收的规模与结构及其国际比较》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环境税收范围的讨论,界定了中国环境税收的范围和分类,测算了2007~2009年中国环境相关税收的规模和结构,并通过与OECD、欧盟等国家进行国际比较,讨论了我国环境相关税收制度的发展方向。

韩易臻[9](2013)在《论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构建》文中认为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用多元化的环境管理手段,其中环境税费手段特别是环境税收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我国的环境税收领域,费多税少、费强税弱、以费代税、以费挤税、税费混杂现象严重,甚至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真正的环境税税种。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税费体系,完善我国的环境税费制度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而作。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环境税法律制度的概念以及构建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证,为构建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关于环境税的内容着手,通过分析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以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构建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紧迫性;第三部分从国外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入手,通过对于一些由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寻求一些可供我国借鉴的思想和经验;第四部分通过完善现行税收规定和开征新型环境税收种类等方面提出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构建的一些具体设计,以期为我国环境税费制度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李竟[10](2012)在《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人类社会以现代化为特征的高速发展,加速了资源消耗,造成了环境污染,使人类面临着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中,发达国家在采取行政管控手段的同时,实施政策创新,税收政策被用作调控工具对人类施加于环境的生产生活行为进行调控,引发了税收职能的重大变革。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环境税收制度应运而生。我国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和影响,在我国实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如何实施环境保护税收制度改革进行探讨。在论文中,对环境税产生的宏观背景做了客观介绍,对论文研究的意义作了阐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围绕我国环境税制改革的主题,论文对环境税收制度的定义和内涵作了初步界定,对环境税制实施的理论基础作了阐明。鉴于环境税制改革的实施事关重大,论文对我国实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认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和资源对发展的约束和压力,已成为最重大最突出的问题。传统的单一的行政手段已不足以解决国家在发展中产生的复杂的环境问题,税收作为矫正市场化行为的经济手段具有特殊的优势。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实施环境税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国目前实施环境税制改革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从现行税制基础、经济条件、政策条件、社会条件来看,推行环境税制改革都是可行的。论文分析了环境税制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认为采取适度的政策是可以防止和控制的。在前述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论文对我国实施环境税制改革提出了建议。论文认为,我国的环境税收制度改革,应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不能机械简单地照搬国外的具体做法。论文提出了我国环境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构想了我国环境税制的总体框架,探讨了我国环境税制施行的保障措施。

二、环境税收制度的国际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税收制度的国际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绿色税收制度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对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研究
        1.2.2 对绿色税收内涵界定的研究
        1.2.3 绿色税收实施效应的研究
        1.2.4 对税制绿化程度的研究
        1.2.5 主要启示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绿色税收的概念及内涵
        2.1.1 绿色税收的概念
        2.1.2 绿色税收的内涵
    2.2 绿色税收制度
        2.2.1 环境保护税
        2.2.2 绿色相关税种
        2.2.3 绿色税收优惠政策
    2.3 环境税相关理论
        2.3.1 公共物品理论
        2.3.2 外部性理论
        2.3.3 庇古税
        2.3.4 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
    2.4 库兹涅茨曲线
第3章 我国绿色税收制度及发展现状
    3.1 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构成
    3.2 环境保护税
        3.2.1 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的比较
    3.3 绿色相关税种
        3.3.1 资源占用型
        3.3.2 行为引导型
    3.4 绿色税收优惠政策
        3.4.1 增值税
        3.4.2 企业所得税
    3.5 小结
第4章 我国现行税制的绿化程度
    4.1 我国税制的绿化程度
    4.2 我国税制绿化程度的区域差异
        4.2.1 东北地区
        4.2.2 东部地区
        4.2.3 西部地区
        4.2.4 中部地区
    4.3 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税收环保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的建立
        5.1.1 指标选取及变量说明
        5.1.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2 实证过程
        5.2.1 门槛效应检验
        5.2.2 门槛估计值检验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污染减排效应分析
        5.3.2 节能降耗效应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我国绿色税收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6.1 模型的建立
        6.1.1 指标选取及其变量说明
        6.1.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6.2 实证过程
        6.2.1 门槛效应检验
        6.2.2 门槛估计值检验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门槛参数估计结果
        6.3.2 绿色税收的经济效应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我国现行绿色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7.1 我国现行绿色税制整体上存在的问题
        7.1.1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冲突
        7.1.2 绿色税制结构不合理
        7.1.3 绿色税收环保效应不明显
        7.1.4 各税种之间衔接不顺畅
    7.2 环境保护税本身存在的问题
        7.2.1 征税范围过窄
        7.2.2 税率过低
        7.2.3 税收优惠政策过宽
        7.2.4 碳税缺位
        7.2.5 资金使用不明确
        7.2.6 对污染物排放量的测定困难
        7.2.7 税收信息共享不顺畅
    7.3 我国现行绿色相关税种存在的问题
        7.3.1 资源税制度设计缺乏环保针对性
        7.3.2 消费税缺乏“绿色性”
        7.3.3 车辆购置税税率设计简单
    7.4 我国现行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7.4.1 增值税
        7.4.2 企业所得税
    7.5 我国现行绿色税制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7.5.1 现行绿色税制征管机制不够健全
        7.5.2 现行绿色税制税收征管流程不够完善
        7.5.3 尚未形成专款专用的运行机制
        7.5.4 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
第8章 绿色税收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8.1 国外绿色税制的发展概况
        8.1.1 澳大利亚
        8.1.2 美国
        8.1.3 日本
        8.1.4 德国
        8.1.5 瑞典等北欧国家
    8.2 国外绿色税制的构成
        8.2.1 国外绿色税制的主要税种
        8.2.2 国外绿色税制的优惠政策
    8.3 国外绿色税收制度的改革
    8.4 国外绿色税制对我国的启示
第9章 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建议
    9.1 我国绿色税收制度构建的原则
        9.1.1 绿色发展原则
        9.1.2 税收公平原则
        9.1.3 税收效率原则
        9.1.4 税收中性原则
    9.2 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改革思路
        9.2.1 对绿色税制进行总体设计
        9.2.2 调整绿色税制结构
        9.2.3 加强绿色税收的环保效应
    9.3 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主要措施
        9.3.1 继续完善环境保护税
        9.3.2 与其他相关税种配合,构建绿色税收制度
        9.3.3 完善绿色税收优惠政策
        9.3.4 加强各税种、税收优惠政策之间的相互衔接
        9.3.5 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税收调节力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和致谢

(2)我国环境税征税范围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对比分析法
        1.4.3 历史分析法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我国现行环境税征税范围规定及问题研究
    2.1 我国环境税立法背景
    2.2 我国现行环境税征税范围规定
    2.3 我国环境税征税范围问题剖析
        2.3.1 环境税征税范围与其他税种存在交叉
        2.3.2 征税范围过窄
        2.3.3 未体现环境税立法的实质意义
第3章 界定环境税征税范围的理论分析
    3.1 界定环境税征税范围的法理分析
        3.1.1 效益原则
        3.1.2 公平原则
        3.1.3 税收中性原则
    3.2 界定环境税征税范围的立法分析
        3.2.1 环境税的立法层级
        3.2.2 环境税的立法名称
        3.2.3 环境税的法条分析
    3.3 界定环境税征税范围的相关问题
        3.3.1 二氧化碳纳入征税范围的争议
        3.3.2 移动污染源纳入征税范围的争议
        3.3.3 其他环境噪声纳入征税范围的争议
第4章 界定环境税征税范围的域外经验
    4.1 欧盟环境税征税范围
    4.2 美国环境税征税范围
    4.3 日本环境税征税范围
    4.4 域外国家环境税征税范围对我国的经验参考
第5章 我国环境税征税范围完善建议
    5.1 优化环境税制结构
    5.2 扩大环境税征税范围
        5.2.1 将二氧化碳纳入征税范围
        5.2.2 将移动污染源纳入征税范围
        5.2.3 将其他环境噪声纳入征税范围
    5.3 建立引导型税收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2章 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础
    2.1 环境税的基础理论
        2.1.1 环境税的概念与特征
        2.1.2 外部性理论
        2.1.3 集体行动理论
        2.1.4 双重红利理论
    2.2 环境法律制度与贸易法律制度的关系
        2.2.1 区域贸易协议中的环境问题
        2.2.2 区域贸易协议中的主要环境条款
        2.2.3 区域贸易协议环境条款的谈判
        2.2.4 环境税制度与自由贸易体系的一致与冲突
        2.2.5 环境税法律制度与全球自由贸易规则之间的边界
    2.3 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的界定及其作用
        2.3.1 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的界定
        2.3.2 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狭义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实践:以WTO环境税协调法律机制为例
    3.1 WTO环境税边境调整法律机制的产生背景与历史
        3.1.1 边境税调整机制的概念与特征
        3.1.2 环境税边境调整的历史
        3.1.3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下环境税边境调整机制的演进
        3.1.4 环境税边境调整机制的形成
    3.2 WTO环境税边境调整法律机制的分析
        3.2.1 基于征收基准的边境税分类
        3.2.2 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区别
        3.2.3 可以进行环境税边境调整的间接税
        3.2.4 环境税边境调整和国民待遇
        3.2.5 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
        3.2.6 第二十条例外
    3.3 WTO环境税调整法律制度的启示
第4章 广义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实践:以欧盟环境税协调法律制度为例
    4.1 欧盟环境税法律制度发展历程
        4.1.1 欧盟共同环境政策的开端
        4.1.2 欧盟内部市场和1992年矿物染料指令
        4.1.3 环境政策中的经济手段
        4.1.4 陷入低谷与1997芒迪提案
        4.1.5 能源税指令在欧盟东扩前最终通过
        4.1.6 欧盟环境法律制度演进的总结
        4.1.7 欧盟环境税法律制度形成历史的启示
    4.2 欧盟能源税指令作为环境税跨国协调法律制度的实践与影响
        4.2.1 WTO环境税边境调整和欧盟能源税指令作为环境税协调制度的对比
        4.2.2 能源税指令的主要内容
        4.2.3 欧盟能源税法令后期修改
        4.2.4 能源税和排放权交易共同构成环境政策的基石
        4.2.5 环境税边境调整中能源税性质的分析
        4.2.6 欧盟能源税在WTO贸易规则下的分析
        4.2.7 能源税指令对欧盟的影响
        4.2.8 欧洲能源税协调法律制度建立的借鉴意义
    4.3 欧盟环境税协调法律制度的作用
        4.3.1 加强欧盟内部市场
        4.3.2 促进能源市场的统一
        4.3.3 加强欧盟能源安全
        4.3.4 促进欧盟环境政策的实现
        4.3.5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4.3.6 对欧盟能源税最低标准指令的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的障碍及解决路径
    5.1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环境税国际协调障碍及解决路径
        5.1.1 环境税法律制度协调中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5.1.2 WTO环境税边境调整中的南北冲突
        5.1.3 发展中国家在环境税边境调整中的优惠及滥用防止
        5.1.4 解决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协调障碍的路径
    5.2 协调主体不完善和协调制度约束力不足导致的环境税国际协调障碍及解决路径
        5.2.1 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需要完善的机构建制作为保障
        5.2.2 全球环境治理的发展历史及其模式
        5.2.3 国际环境治理中的政策一体化趋势
        5.2.4 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升温
        5.2.5 环境政策一体化和自贸区发展是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建设的新契机
    5.3 环境税收体系的国别差异和环境税收征管技术难题导致的环境税国际协调障碍及解决路径
        5.3.1 环境税收体系的国别差异构成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的障碍
        5.3.2 环境税收征管技术难题构成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的障碍
        5.3.3 解决税收体系差异和环境税收征管技术难题等障碍的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税的国际协调法律制度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
    6.1 WTO环境税边境调整法律制度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
        6.1.1 中国可能面对的环境税边境调整挑战
        6.1.2 中国对WTO环境税边境调整法律规则的利用
        6.1.3 中国对于环境税边境调整法律制度协调的应对之策
    6.2 欧盟能源税指令对中国能源政策的影响及应对
        6.2.1 国际压力与中国的能源技术升级
        6.2.2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与中国能源政策的形成
        6.2.3 中国能源政策的机构设置
        6.2.4 中国能源政策的政策选择模式
        6.2.5 中国的能源税体系现状
        6.2.6 中国能源税相关的制度建设
    6.3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体系并优化环境税收征管技术
        6.3.1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体系
        6.3.2 优化环境税收征管技术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

(4)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现实、理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石
    第一节 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相关概念
        一、税式支出的概念
        二、环境税式支出的概念及类型
        三、环境税式支出的基本特征
        四、环境税式支出与相关概念辨析
        五、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第二节 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理论基石
        一、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经济学理论
        二、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环境法学理论
        三、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其他理论
第二章 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现状、功效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现状及功效
        一、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在我国流转类税法中的现状及功效
        二、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在我国所得类税法中的现状及功效
        三、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在我国财产行为类税法中的现状及功效
        四、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在我国其他类型的税法中的现状及功效
    第二节 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环境税式支出管理不完善
        一、我国环境税式支出立法层次低
        三、我国部分环境税式支出规定不合理
第三章 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完善的目标及原则
        一、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完善的目标
        二、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完善的原则
    第二节 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完善我国环境税式支出的管理
        二、提高我国环境税式支出的立法层级
        三、合理设置我国环境税式支出条款
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
致谢

(5)欧盟环境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环境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2.2 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研究
        1.2.3 环境税对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
        1.2.4 国内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环境税的探讨
        1.2.5 国内环境税收理论的实践探索
        1.2.6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环境税的一般分析
    2.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2 税收的环境保护功能
        2.2.1 传统税收的内涵及功能
        2.2.2 税收的环境保护功能
    2.3 环境税的内涵、分类和特征
        2.3.1 环境税的产生背景
        2.3.2 环境税的内涵
        2.3.3 环境税的分类
        2.3.4 环境税的特征
    2.4 环境税的优越性
        2.4.1 环境税制注重经济社会的发展效率
        2.4.2 环境税制度更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
        2.4.3 环境税制度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2.4.4 环境税制度能够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效益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境税的相关理论
    3.1 外部性理论
        3.1.1 外部性概念
        3.1.2 环境税的理论的内涵
        3.1.3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
    3.2 环境公共物品理论
        3.2.1 公共物品的内涵
        3.2.2 公共物品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3.2.3 环境税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3.3.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3.3.3 环境税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3.4 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
        3.4.1 双重红利理论的产生
        3.4.2 环境税双重红利的理论内涵
        3.4.3 环境税双重红利的理论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欧盟环境税的历史演进及趋势
    4.1 欧盟环境税的初始发展阶段
        4.1.1 欧盟环境税在初始发展阶段的理论探讨
        4.1.2 欧盟环境税在初始发展阶段的实践
        4.1.3 欧盟环境税在初始阶段的基本特征
    4.2 欧盟环境税的快速发展阶段
        4.2.1 欧盟环境税在快速发展阶段的的理论探索
        4.2.2 欧盟环境税在快速发展阶段的实践
        4.2.3 欧盟环境税在快速发展阶段的特征
    4.3 欧盟环境税的成熟完善阶段
        4.3.1 欧盟环境税在成熟完善阶段的理论探讨
        4.3.2 欧盟环境税在成熟完善阶段的实践
        4.3.3 欧盟环境税在成熟完善阶段的特征
    4.4 欧盟环境税制度的发展趋势
        4.4.1 全面深化进行环境税制改革
        4.4.2 征收环境税促进国际协调将会更加有效
        4.4.3 新的环境税种类将不断丰富与拓展
        4.4.4 进一步优化与调整环境税制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欧盟环境税制体系
    5.1 欧盟环境税的设立目标与原则
        5.1.1 欧盟环境税制体系的构建目标
        5.1.2 欧盟环境税制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欧盟环境税种的构成
        5.2.1 污染物排放税
        5.2.2 污染产品税
        5.2.3 资源税
        5.2.4 环境服务税
    5.3 欧盟环境税制要素
        5.3.1 欧盟环境税的纳税人
        5.3.2 欧盟环境税的征税对象
        5.3.3 欧盟环境税税率的设计
        5.3.4 欧盟环境税的征纳环节
        5.3.5 欧盟环境税的优惠政策
    5.4 欧盟环境税收的发展经验分析
        5.4.1 实行差别征收,充分体现税收优惠
        5.4.2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环境税制建设模式
        5.4.3 保持宏观税负不变,实现税收中性
        5.4.4 征收环境税与环保教育相结合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欧盟环境税的效应分析
    6.1 欧盟环境税的生态效应
        6.1.1 征收大气污染税产生的生态效应
        6.1.2 征收污染产品税产生的生态效应
        6.1.3 征收资源税与环境补偿费产生的生态效应
    6.2 欧盟环境税的经济效应
        6.2.1 环境税的替代效应
        6.2.2 环境税的财政收支效应
        6.2.3 环境税对投资的带动效应
        6.2.4 环境税的国际贸易的促进效应
    6.3 欧盟环境税的民生效应
        6.3.1 环境税对居民就业的带动效应
        6.3.2 环境税对居民收入的分配效应
        6.3.3 环境税对物价的传导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欧盟环境税的国际协调
    7.1 国际税收协调的基础理论
        7.1.1 国际税收协调的内涵及形式
        7.1.2 实施国际税收协调的必要性
    7.2 跨国外部性的基础
        7.2.1 跨国外部性一般性分析
        7.2.2 跨境的环境污染
        7.2.3 环境税的对跨国外部性的影响分析
    7.3 欧盟环境税的国际协调原则与目标
        7.3.1 欧盟环境税的国际协调原则
        7.3.2 欧盟环境税的国际协调目标
    7.4 欧盟环境税国际协调的表现形式与手段
        7.4.1 欧盟环境税国际协调的表现形式
        7.4.2 欧盟环境税国际协调的手段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欧盟环境税对我国环境税收体系构建的启示
    8.1 我国环境税费现状
        8.1.1 我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目
        8.1.2 环境污染的收费制度
        8.1.3 我国现行税费绿色化的优惠制度
    8.2.我国环境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8.2.1 我国环境税收体系亟待完善
        8.2.2 与环境有关的税种发挥的作用很小
        8.2.3 我国环境税收体系的构建缺乏法律依据
        8.2.4 排污收费制度与环保需求不相适应
        8.2.5 没有实现专款专用的目标
    8.3 我国构建环境税收体系的必然性
        8.3.1 我国构建环境税收体系的必要性
        8.3.2 我国构建环境税收体系的可行性
    8.4 欧盟环境税的启示及我国环境税体系总体构建方案
        8.4.1 欧盟环境税对我国的启示
        8.4.2 我国环境税税收体系构建的总体方案
        8.4.3 我国环境税收体系构建的保障措施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构建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经济学依据—外部性理论及“庇古税”
    (二)环境税法律制度的伦理学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环境法基础
    (四)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税法基础
二、国外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实践
    (一)国外环境税法律制度发展历程
    (二)主要国家环境税发展实践
    (三)国外环境税法律制度实践经验借鉴
三、我国现行环境税相关制度发展现状评析
    (一)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有关环境税征收的规定
    (二)我国现行相关环境税实施现状评析
四、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思路
    (二)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构建的具体设计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日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2 文章的创新点
第2章 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
    2.1 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环境税的基本概念
        2.1.2 环境费的基本概念
        2.1.3 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
    2.2 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经济学依据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3 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法学依据
        2.3.1 环境权利义务理论
        2.3.2 环境税收效率理论
        2.3.3 环境税收中性理论
    2.4 完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2.4.1 通过征收环境税解决我国环境问题
        2.4.2 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2.4.3 消除“绿色壁垒”,促进我国的税制结构与国际接轨
第3章 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实践情况分析
    3.1 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现状
        3.1.1 我国现行环境税收法律制度体系的立法现状
        3.1.2 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现状评判
        3.1.3 我国现行的排污费法律制度现状
        3.1.4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法律制度现状
    3.2 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2.1 专项环境税种缺失
        3.2.2 环境税之间优惠措施欠缺协调
        3.2.3 环境税与环境费的关系失衡
第4章 发达国家环境税收法律制度概况、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发达国家环境税收法律制度概况
        4.1.1 美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
        4.1.2 荷兰环境税收法律制度
        4.1.3 日本环境税收法律制度
    4.2 发达国家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特点
    4.3 对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完善的启示
        4.3.1 完善环境税制,保证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4.3.2 环境税收政策协同其它环保政策,促进环境保护
        4.3.3 结合税收中性政策,推行环境税收政策
第5章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议
    5.1 确立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
        5.1.1 注重生态保护原则
        5.1.2 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5.1.3 坚持税收中性原则
        5.1.4 遵循受益者付费原则
    5.2 改进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相关设想
        5.2.1 引入独立的环境税种,加速环境费改税进程
        5.2.2 调整现行环境税收优惠政策
        5.2.3 合理定位环境税与环境费之间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环境税收的规模与结构及其国际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境税收的范围界定
(二)中国环境税的规模与结构
(三)环境税收的国际比较
(四)结论及对中国环境税改革的思考

(9)论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环境税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环境税的概念和特征
        一、环境税的概念
        二、环境税的特征
        三、环境税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构建我国环境税制的必要性
        一、完善我国环境政策体系的需要
        二、跟进国际绿色税制改革的需要
        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
        四、维护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需要
第二章 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环境税费法律制度的概况
        一、征收排污费法律制度概况
        二、资源税费法律制度概况
        三、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税种法律制度概况
    第二节 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排污费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资源税费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其他环境税种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国外环境税法律制度的比较与评述
    第一节 世界各主要国家及地区环境税相关制度分析
        一、丹麦的环境税制
        二、英国的环境税制
        三、美国的环境税制
        四、日本的环境税制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环境税制的特点及成效
        一、西方发达国家环境税制的特点
        二、西方发达国家环境税制的成效
第四章 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构建
    第一节 我国现行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我国环境税费制度基本原则的调整
        一、环境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二、谁污染谁负担、谁利用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三、环境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
        四、环境税收专款专用原则
        五、环境税收改革宽严相济原则
        六、环境税收国际协调原则
    第三节 我国现行环境税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一、现行排污费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二、现行资源税的改革和完善
        三、其他相关税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第四节 开征我国环境税新税种
        一、大气污染税
        二、水污染税
        三、垃圾税
        四、噪声污染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理论基础
    2.1 环境税收制度的定义与内涵
        2.1.1 环境税收制度的定义
        2.1.2 环境税收制度的内涵
    2.2 实行环境税收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双重红利理论
    2.3 我国实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2.3.1 环境与发展的矛盾
        2.3.2 环境税的调控作用
        2.3.3 税收政策工具在环境政策工具中的比较优势
        2.3.4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环境问题和税制发展趋势
第3章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3.1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的税制条件分析
        3.1.1 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3.1.2 现行税制具备实施环境税制改革的基础
        3.1.3 现行税制存在改革完善的空间
        3.1.4 现行税制具备实施环境税制改革的独特优势
    3.2 我国推行环境税收制度改革的宏观条件分析
        3.2.1 环境税收制度的经济条件
        3.2.2 环境税收制度的政策条件
        3.2.3 环境税收制度的社会条件
    3.3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的难点分析
        3.3.1 环境税收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3.3.2 环境税收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第4章 国外环境税收制度的实践与借鉴
    4.1 国外环境税发展概述
    4.2 发达国家环境税收制度实施的成功案例
        4.2.1 美国环境税制概况
        4.2.2 丹麦环境税制概况
        4.2.3 英国环境税制概况
    4.3 国外环境税收制度实践的启示
        4.3.1 环境税收制度具有显着效果
        4.3.2 环境税收制度的构建必须从国情实际出发
        4.3.3 环境税收制度的实施应重视对经济竞争力的保护
        4.3.4 环境税收制度的实施应避免对居民产生影响
第5章 推进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的建议
    5.1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5.1.1 实行总体设计原则
        5.1.2 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目标的原则
        5.1.3 切实可行的原则
        5.1.4 以调控职能为主的原则
    5.2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的具体构想
        5.2.1 开征污染排放税作为环境保护新税种
        5.2.2 改革资源税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税种
        5.2.3 充分发挥消费税导向作用
        5.2.4 正确定位车船税环境保护职能
        5.2.5 加大融入型环境税收政策力度
    5.3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实施的保障措施
        5.3.1 国家加强环境保护税收立法
        5.3.2 广泛开展宣传吸引公众参与
        5.3.3 进行评估测算与试运行
        5.3.4 提升税收征管能力建设
        5.3.5 严格税权管理与合理划分收入级次
        5.3.6 实施配套政策降低环境税不利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环境税收制度的国际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绿色税收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 郎威. 吉林大学, 2020(08)
  • [2]我国环境税征税范围法律问题研究[D]. 王天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3]环境税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研究[D]. 邢文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4]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研究[D]. 尹华东.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5]欧盟环境税研究[D]. 杨志宇. 吉林大学, 2016(03)
  • [6]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构建之研究[D]. 张真.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9)
  • [7]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研究[D]. 周薇. 天津财经大学, 2014(08)
  • [8]中国环境税收的规模与结构及其国际比较[J]. 吴健,毛钰娇,王晓霞. 管理世界, 2013(04)
  • [9]论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构建[D]. 韩易臻. 甘肃政法学院, 2013(08)
  • [10]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改革研究[D]. 李竟. 湖南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环境税收制度的国际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